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等量关系》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等量关系》北师大版
举例:天平的两边重量相等,用“=”表示;两个物体的长度差不多,用“≈”表示。
(2)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等量关系,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例:小明有5个苹果,小华有同样多的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2.教学难点
(1)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等量关系:学生需要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提炼出等量关系,并用数学语言表达。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等量关系的概念理解起来还是比较顺利的。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他们能够很快地抓住等量关系的基本意义。尤其是在实验操作环节,学生们亲自使用天平等工具进行测量,直观地感受到了等量关系的实际应用,这一点我觉得做得很好。
不过,我也注意到,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表达式这一环节,有一部分学生还是感到有些困难。他们能够理解两个量是相等的,但在用数学符号表达时,有些犹豫不决。针对这一点,我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训练,通过更多的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等号和约等号的用法。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等量关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两边的重量相等的情况?”比如,天平的两边放相同重量的物体。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等量关系的奥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等量关系》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等量关系》选自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六章第一节。内容包括:理解等量关系,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使用“=”、“≈”等符号表示等量关系;通过具体情境,体会等量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1.等量关系的定义与表达方式;

《等量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等量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等量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等量关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66页,主要包括等量关系的概念和运用。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等量关系来解决问题,掌握等量关系的表达方式,并能够运用等量关系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掌握等量关系的表达方式,能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等量关系的概念和表达方式。

难点: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

学具:练习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开始,我拿出两个相同的苹果,一个苹果分给学生,另一个苹果自己留下。

然后我提问:“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们一共有几个苹果?”学生回答:“两个苹果。

”我接着问:“如果我再给你一个苹果,我们一共有几个苹果?”学生回答:“三个苹果。

”我继续问:“如果我再给你一个苹果,我们一共有几个苹果?”学生回答:“还是三个苹果。

”通过这个实践情景,学生能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

2. 等量关系的概念:我拿出两个相同的水果(苹果或橙子),放在桌子上。

然后我解释说:“我们刚才的实践情景中,我给你一个苹果,然后再给你一个苹果,你一共有两个苹果。

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到了一个数学概念,就是等量关系。

等量关系就是两个量相等的关系,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表示。

”3. 等量关系的表达方式:我拿出两个相同的玩具(小汽车或球),放在桌子上。

然后我解释说:“我们刚才的实践情景中,我给你一个苹果,然后再给你一个苹果,你一共有两个苹果。

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用表达式来表示。

比如,我们可以写成 1 + 1 = 2,这个表达式就表示了等量关系。

”4. 例题讲解:我出示一道例题:“小明有10个苹果,小红有8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我引导学生运用等量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找等量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找等量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找等量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等量关系的概念,理解等量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等量关系的概念2. 找出等量关系的方法3. 应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等量关系的概念,找出等量关系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应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等量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等量关系的概念结合实例,讲解等量关系的含义,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它们在数量上是相等的。

3. 讲解找出等量关系的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题目中的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2)画图法:通过画图,找出等量关系。

(3)列表法:通过列表,找出等量关系。

4. 应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1)讲解例题: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2)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难题,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等量关系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思考等量关系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等量关系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合作交流意识。

3. 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等量关系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等量关系。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等量关系。

3. 加强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北师大版四年下册数学《等量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下册数学《等量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等量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知道等量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使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等量关系,并能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等量关系的概念2. 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3. 等量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等量关系的概念,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等量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用代数式表示等量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天平称重、量杯量水等,引导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

让学生明白,等量关系就是两个量相等的关系。

2. 讲解等量关系的概念讲解等量关系的定义,让学生知道等量关系是数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

通过举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的含义。

3. 讲解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讲解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包括文字表示法和代数式表示法。

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等量关系,并能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等量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如购物找零、分配任务等,都可以用到等量关系的知识。

5.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等量关系的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等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等量关系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实际应用。

强调等量关系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等量关系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等量关系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实际应用,让学生对等量关系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同时,要加强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等量关系的知识。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

这个部分是本节课的核心,它关系到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运用等量关系。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找等量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找等量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找等量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寻找等量关系的能力。

2.能够正确解决问题,找出等量关系。

3.加深学生对于等量关系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对于等量关系的理解。

2.学生寻找等量关系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等量关系,例如让学生分别取一元、两元和三元的清茶和奶茶,看看用不用的纸杯数量相同,这是什么关系。

让学生感受到有些物品之间的关系是等量关系。

2. 输入:教师在课件上呈现若干组等量关系的情境,鼓励学生理解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例如:1.雨伞和雨衣的关系;2.书包和书本的关系;3.杯子和水的关系。

3. 积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寻找其中的等量关系。

例如:1.母鸡和小鸡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2.蝴蝶的翅膀和人的手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3.盾牌和刀剑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4. 练习:让学生通过解决练习题来巩固等量关系的概念和寻找等量关系的能力。

例如:1.一枝钢笔可以换五支铅笔,那么五支铅笔和一枝钢笔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2.一支笔芯可以写满十页,那么十页和一支笔芯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3.三个苹果可以换一个香蕉,那么一个香蕉和多少个苹果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5. 互动:让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物品之间的等量关系,并且可以给出自己的答案,互相交流讨论,从而深化对等量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扩展:1.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寻找等量关系的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出无法寻找等量关系的物品组合,并探讨可能的改变方法。

五、教学反思:学生很容易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但在找出等量关系时,需要耐心且仔细地分析。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加思考,并鼓励学生探究未知,不断追求完善。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64-6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等量关系的意义。

2.学会通过抓关键句和借助线段图寻找等量关系,会用等量关系式表示等量关系。

3.在经历寻找等量关系的活动中,积累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的活动经验。

4.初步体会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体会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理解等量关系的含义,知道同一等量关系可以有不同的表示形式。

教学难点:会用不同的方式寻找和表达等量关系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老师也喜欢,知道我喜欢玩什么游戏吗?给你一点提示,请看黑板,这下猜到了吧?(跷跷板)用数学人的眼光,说说你在这两幅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生:妈妈比孩子重,或者说孩子比妈妈轻生:爸爸的体重等于妈妈的体重加孩子的体重。

师追问:你怎么知道他们是相等的?(平衡)当跷跷板两边平衡的时候我们说两边的重量是相等的。

数学上我们把这种相等的数量关系就是称为等量关系。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等量关系(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的方式和孩子们拉近情感距离,产生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情感共鸣,自然而然地进入数学学习状态。

)二、探究新知1、出示姚明和妹妹的身高信息。

(读一读)2、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找到他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吗?拿出学习单1:(1)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和同桌说一说你找到的是什么,根据什么找到的?(2)讨论交流生1:我是根据“姚明的身高是我的2倍”这句话理解到的师:你们也是吗?说明这句话很关键,那就是抓关键句来找等量关系。

师:谁还有更直观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他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呢?生2:画线段图。

师生一起来合作完成表示姚明和妹妹身高的线段图(师板书)学生在学习单上完成师:借助线段图,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是更清楚?看来画线段图来寻找等量关系是个不错的办法。

《等量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等量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等量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等量关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80页,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等量关系的概念和运用。

学生们将学习到等量关系的基本定义,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相等,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等量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掌握判断两个量是否相等的方法,并能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等量关系的概念,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判断并运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实物和练习题作为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图片和实物,让他们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和实物之间的等量关系。

2. 讲解:我向学生们解释等量关系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让他们理解两个量相等的判断方法。

3. 练习:我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等量关系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等量关系的定义和判断两个量是否相等的方法,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两个量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答案:2. 题目:运用等量关系解决下列问题。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学生们在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进行解释和引导。

同时,我也给出了拓展延伸的任务,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等量关系的概念理解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学生们需要清楚地理解什么情况下两个量是相等的。

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相等的判断方法是学生们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

再者,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应用是学生们容易出错的地方,需要我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

对于等量关系的概念理解,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让学生们感受和理解。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等量关系》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掌握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并能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对于新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对于等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2.让学生掌握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能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掌握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等量关系,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自主发现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其中的等量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购物时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之间存在等量关系,即总价等于单价乘以数量。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等量关系,并板书本节课的课题《等量关系》。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并用语言表述。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具,验证等量关系的正确性。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等量关系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等量关系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等量关系(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掌握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能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等量关系的概念:使学生了解等量关系是指两个量的大小相等的关系。

2. 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使学生掌握用“=”表示等量关系。

3. 等量关系的应用:使学生能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掌握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能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掌握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能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等量关系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等量关系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等量关系。

3. 演示讲解:通过实物演示,讲解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等量关系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5. 应用拓展:布置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对等量关系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巩固: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等量关系概念和表示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应用拓展:检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学生对等量关系应用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等量关系。

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采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七、教学资源1. 实物:用于演示等量关系的实物。

《等量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等量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等量关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等量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等量关系。

2. 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等量关系。

2. 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等量关系的相关教具和学具。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如铅笔、橡皮、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等量关系的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并引入等量关系的概念。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等量关系。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等量关系的特点和应用。

3. 教师总结学生的探究结果,进一步讲解等量关系的概念和性质。

三、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等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

2.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解题思路和结果。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等量关系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共同讨论解题方法和答案。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等量关系的特点和应用。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学习,让学生深入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掌握等量关系的本质和应用。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学习,探索等量关系的过程。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亲身体验等量关系的特点和应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等量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等量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等量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第七单元的《等量关系》。

我们将学习等量关系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等量关系的概念和运用。

难点在于理解和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等量关系,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际问题,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图片,并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果有两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5个苹果,那么两个篮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概念讲解: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我会向学生们解释等量关系的概念,即两个量的大小相等。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出一些例题,如“如果有两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5个苹果,那么两个篮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我会引导学生们运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解决,以巩固他们对等量关系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等量关系的概念,以及一些例题和练习题的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运用等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如果有四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5个苹果,那么四个篮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答案:如果有四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5个苹果,那么四个篮子里一共有20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等量关系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有一些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等量关系,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等量关系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们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教材特点
教材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具体 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 同时,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提高学生 运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 学基础,如加减乘除运算、简单 的图形与几何知识等。
学习困难
对于等量关系的理解可能存在一 定的困难,尤其是当等量关系涉 及多个未知数时。
学生展示与交流
1. 展示准备
提前通知学生准备一道自己解决 过的等量关系问题,并准备好展 示所需的道具或PPT。
2. 学生展示
每位学生依次上台展示自己的问 题、解决思路和方法,以及得出 的结果。
3. 互动交流
在展示过程中,鼓励其他学生提 问或发表意见,形成良好的互动 氛围。
活动目标
通过学生展示与交流,让学生进 一步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并能 够借鉴他人的思路和方法。
课堂活动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生 活中的等量关系实例,并尝试用
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动手实践
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 作中感受等量关系,如使用天平
称量物品等。
游戏互动
开展与等量关系相关的游戏,让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
掌握数学知识。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01
针对本课所学知识点,设计基础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
1. 自评
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填写自评表, 包括对自己在小组探究、展示交流等方面 的评价。
3. 结果汇总
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结果进行汇总,形成 综合评价结果。
2. 互评
每位学生根据他人的表现,填写互评表, 包括对他人在小组探究、展示交流等方面 的评价。
05
教师指导与点拨

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可以通过姚明与妹妹的身高学会解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学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解答简单的方程。

教学难点:学会用画线段图来分析、理解和解决含有两未知的数学问。

教法:发现法、尝试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教具准备: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通过姚明的身高,算一算这姊妹两个的身高。

板书课题:等量关系二、探究新知(一)、交流自学情况活动一:姊妹两跟姚明身高的关系找出等量关系。

看书回答下列问题:1、我比妹妹高20厘米。

这句话中隐含了什么?2、姚明的身高是我的2倍,这句话中隐藏了什么?3、这题的等量关系是:活动二:画线段图列方程1、你会根据他们的对话画出线段图吗?2、根据线段图列方程并解答。

3、你可以根据其他的条件找出别的等量关系吗?试试看(二)、小组展示成果,适时导学(展示部分)1.、小组内交流自学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汇报学习情况。

其他小组补充完善,评价病可以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做总结发言。

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四、点拨升华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不明白的地方?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达标检测1、我能行。

(1).果园里有桃树a棵,平均每棵桃树收桃子360千克,果园共收桃子( )千克。

(2).打字员小王每分钟打字90个,一份稿件她打了m分钟还剩c个字没打。

这份稿件一共有( )个字。

(3).苹果和香蕉的单价分别是每千克4.5元和6元,买x千克苹果和y千克香蕉共需要( )元。

(4).五个连续的整数,其中最小的数是n,这五个连续的整数的和是( )。

2、完成练一练第2题,并交流。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拓展提高甲乙两人共写了200个大字,其中甲写的是乙的4倍,求甲乙两人各写了多少个大字?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等量关系(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等量关系(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等量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和本质;2.在实际问题中识别并建立等量关系;3.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等量关系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比例和等量关系1.从乘法的角度理解比例;2.引入等量关系的概念;3.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2. 解决应用问题1.运用等量关系的概念,解决实际的应用问题;2.建立等量关系模型,分析应用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等量关系的概念和本质;2.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识别并建立等量关系;3.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等量关系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出已学过的乘法概念,回顾比例的概念;2.提问:什么是等量关系?2. 梳理知识点1.从乘法的角度再次理解比例,并引入等量关系的概念;2.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引导学生发现等量关系的本质;3.解释什么是等价物,再次强调等量关系的概念。

3. 实践运用1.通过案例演示,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等量关系;2.引导学生建立等量关系模型,解决应用问题。

4. 总结1.总结等量关系的概念,求证等量关系的四个基本条件;2.总结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建立等量关系模型,解决应用问题。

五、课堂练习与作业1.练习册P68-69的练习题;2.作业:做一道实际应用题,建立等量关系模型。

六、板书设计1.比例和等量关系–比例–等量关系2.如何建立等量关系–发现等量关系的本质–确定等价物–建立等量关系模型3.等量关系的应用七、教学反思1.教学中应重点强调等量关系的概念和本质,并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和理解等量关系;2.在作业中,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建立等量关系模型,提高他们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2《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2《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2《等量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等量关系》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掌握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并能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对等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等量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掌握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能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掌握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

2.难点: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实际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际例子,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等量关系。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创设一个生动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等量关系的话题。

例如,展示两盘水果,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两盘水果的等量关系。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呈现等量关系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等量关系的定义,学会用符号表示等量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运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可以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

《等量关系》(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等量关系》(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等量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什么是等量关系,掌握等量关系的相关知识。

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等量关系的概念和运用。

2.通关观察等量关系,磨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1.通过生活中类比的例子,使学生理解等量关系。

2.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等量关系的认识。

三、教学步骤1. 预习温故(5分钟)老师出示几张生活中质量、长度等相等的物品的图片,请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物品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单元“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观察对象的质量、长度等方面寻找相同之处。

2. 导入新课(8分钟)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等量关系。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等量关系。

3. 等量关系的探讨(25分钟)1.随堂练习:老师给出几道简单的算术题,通过手算的过程,带领学生进行思考,观察题目中不同数字间的关系。

2.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出示两张图片,其中一张图片中有一些相等的物品,而另一张图片中则没有。

老师让同学们比较两个图片中相同物品的数量,并发现它们与其他物品相等的关系。

3.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

4. 拓展练习(12分钟)小组合作,赛制团体练习。

5. 总结归纳(5分钟)学生积极发言,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等量关系的定义和应用。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学练习和自主探究过程,评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同时,老师还要与学生共同反思自我,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5.2《等量关系》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5.2《等量关系》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5.2《等量关系》一、教学内容1. 教材本次课程使用教材为《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等量关系。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能识别等量关系的图象。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比较、分类和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广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问题。

•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勤奋学习的态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副图片,让学生观察其中的物品,并向学生提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物品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自由回答,教师引导他们识别这些物品之间是否有相等的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将其中一些物品用另一种方式表示,会不会更容易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2. 呈现任务(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图像,里面有数个方块,让学生观察图像并发现方块之间的规律。

•学生可以自由观察与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到图中的方块数量相等,建立等量概念。

3. 认识等量关系(10分钟)•教师呈现“等量关系”的概念,并通过上述任务来讲解该概念。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并通过图像来识别等量关系。

4. 团体合作训练(2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组物品(如书、橙子等),将它们按组分类并计数,比较出哪一组物品的数量相等。

•每组向全班演示他们所选物品之间的等量关系,同时教师宣布观察和记述中间的结果,开启整合、展现和总结阶段。

5. 解决问题(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情景,让学生运用等量关系来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在问题中找到等量关系,并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6. 总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这一节课的重点内容。

•学生向教师分享自己学到的东西。

•教师也可以设立小考试,测试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三、教学评价和改进1. 教学评价本课程采用观察法、记录讨论、小组演示、问题解决和考试等多种评价方法,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 》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 》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
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表示等量关系,掌握线段和列式两种方法。

2.过程与方法:了解等量关系的具体情况,掌握等式表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究等量关系,培养数学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锻炼协作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跷跷板图,引导学生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

2.出示妹妹的身高与___、笑笑的关系图,让学生用线段和列式两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

二、拓展应用。

1.练题1和2,让学生观察图像,说出何时相等,表达等量关系。

2.练题3,让学生根据题意写出相应的关系式,用字母表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包括线段和列式。

2.过程与方法:了解等量关系的具体情况,掌握等式表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究等量关系,培养数学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锻炼协作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出示跷跷板图,引导学生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并让学生用等式表示两边的关系。

2.出示妹妹的身高与___、笑笑的关系图,让学生用线段和列式两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并让学生互相分享不同的等式表示方法。

二、拓展应用。

1.练题1和2,让学生观察图像,说出何时相等,表达等量关系。

2.练题3,让学生根据题意写出相应的关系式,用字母表示。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教案

等量关系。

(教材第64、65页)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等量关系的含义。

2.会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3.在列等式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的能力。

重点:理解等量关系及找出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难点:会用等式表示简单情境中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标有质量和没标质量的实物若干。

(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例题1)教师: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1:从左边数起,第一个和第二个天平不平衡,第三个天平平衡。

学生2:从左边数起,第一个天平中1只鹅的质量比2只鸭子的质量重。

学生3:从左边数起,第二个天平中3只鸭子的质量比1只鹅的质量重。

学生4:从左边数起,第三个天平中1只鹅的质量相当于2只鸭子和1只鸡的质量。

教师:1只鹅的质量相当于2只鸭子和1只鸡的质量,这就是等量关系。

1.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例题2。

教师: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学生1: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

学生2:姚明的身高是妹妹的2倍。

学生3:笑笑比妹妹高20厘米。

教师:请你表示出妹妹的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的关系。

以小组形式讨论。

2.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小组活动:学生有的是用画图知识解决,有的是用式子解决,有的……完毕,汇报小组结果)教师:你们知道原因了吗?哪个小组的同学把你们的方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学生:教师:你能说说原因吗?学生:妹妹的身高是1份,姚明的身高是妹妹的2倍,所以姚明的身高是2份。

笑笑的身高比妹妹高20厘米,所以笑笑的身高比1份多20厘米。

教师:前面学的知识真扎实,很好!还有其他答案吗?学生1: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

学生2: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教师:不错,用式子表示的等量关系很简洁!认真观察这两个等式,你还能写出其他的等式吗?学生1: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学生2: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教师:你能说说原因吗?学生1:姚明的身高是妹妹的2倍,所以,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学生2:笑笑比妹妹高20厘米,所以,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主题:认识方程
课时:共8课时,第3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郭永胜/郑东新区中州大道小学
[课程标准要求]
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

[学情分析]
新课标要求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参与学习活动,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同学或自己的表达进行合理的评价。

以使不同的人在学习中有不同的发展。

“数学教育应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所以,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这节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一方面将等量关系融合到多种情境中让学生理解和表达,另一方面适当的情境能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
关系,知道同一等量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CS)
2.初步体会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SG)
[评价任务]
1.完成思考1、思考2和练习1,在跷跷板和比身高的情景中你找到了哪些等量关系?(DO1)
2.完成练习2,生活中有哪些等量关系?(DO2)
[资源与建议]
1.对教材的简单分析;
《等量关系》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的第二节内容。

学生之前在解决问题的学习中,对等量关系也有了初步的感知,这是学习本课的基础。

本课也是后面学习方程和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础。

方程的本质是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等量关系。

鉴于等量关系的重要作用,教材为等量关系安排了独立的课时进行学习,突出体现了核心知识的作用与价值。

2.对资源的分析、建议;
本班的学生来源主要是外来务工子女。

父母无暇顾及孩子日常的学习生活。

因此学生在平常的数学学习中习惯并不是太好。

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还在逐步发展的阶段,对于等量关系的理解不能单纯的依靠数理推理。

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而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要为后一节课列方程提供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在单元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在教学情景的创设上,以跷跷
板为引入。

利用跷跷板直观容易理解的优点,帮助学生理解当跷跷板平衡时两边的质量是相等的。

进而揭示等量关系的含义。

在第二个教学阶段中,利用学生熟悉的数量——身高。

在通过信息的分析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开展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后。

学生能通过画线段图、列等量关系式等形式表示出情境图中的等量关系。

3.本课的学习按以下流程进行:
4.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准确找出等量关系,;难点是并能用画图、列等量关系式等形式正确表达出来。

可以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和直观图的演示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PO1)
课件、作业纸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PO1)
师生对话,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往这里一站。

我就是你们的(老师)。

你们就是我的(学生)。

我们之间是(师生)关系。

(随意指班内的两个学生)你和他之间是什么关系?(同学关系)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关系,那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数量和数量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板书:关系。

二、探究新知,交流学习。

(一)探究活动一:(课本64页,第一个问题)(PO1)
1.通过跷跷板的情境认识等量关系的意义。

师:同学们玩过跷跷板吗?(玩过)好玩吗?(好玩)一只鹅听说跷跷板很好玩,就带着两只鸭子跳上了跷跷板。

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第一幅图)。

师:跷跷板平衡吗?(不平衡)这时候它们之间的质量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一只鹅的质量大于两只鸭子的质量)
师:鹅觉得自己太重了,于是又叫了一只鸭子。

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跷跷板怎样就平衡了吗?这时候说明了什么?
一只鹅的质量相当于2只鸭子和1只鸡的质量。

这就是等量关系。

师:我们能不能用数学的形式书写下来的?
2只鸭子的质量+1只鸡的质量=1只鹅的质量,就是一个等量关系式。

2.借助跷跷板的情境检测学生对等量关系的掌握情况。

(课本65页练一练第1题。

)(DO1)
师:通过跷跷板我们认识了什么时候数量之间存在着等量关系,那老师再出示一组跷跷板的图片你能说出图中的等量关系吗?
100克+一个樱桃质量=一个苹果的质量
(二)探究活动二:(课本64页,第二个问题)(PO1)
1.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1)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

(2)姚明的身高是妹妹身高的2倍。

师:通过这些信息你能得到谁和谁之间身高的关系?(或者问那两个人之间的身高有关系?)
(3)笑笑比妹妹高20厘米。

师:通过这些信息你又能得到谁和谁之间身高的关系?
2.用多种方式表示出妹妹的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的关系。

师:刚才同学们用语言描述出了图中人物身高之间的关系,那你能用画图或列式子的方法表示出来吗?(请学生选择一种表达方式即可。

)学生独立思考,并表示书写或画图。

3.汇报交流,教师总结
(1)完成的同学先和同桌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作品。

(2)请学生到台前来展示、讲解。

画线段图:
列等量关系式: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妹妹身高×2=笑笑身高
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说说看,你为什么这样列等量关系式?(或者你是通过那句话找出这两者之间的等量关系的?)
(三)联系生活,加深认知(PO2)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学习经验,你能再说一组等量关系吗?(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等)
三、课堂测评,巩固新知。

(一)知识目标第一层次:了解水平的评价任务设计。

(DO1) 了解水平评价任务:出示课本65页练一练第2题。

全体学生出现以下表现,说明该目标实现度达到了解水平:
1.能借助天枰图片描述图中的等量关系。

2.能用下面的等量关系式表示出图中的等量关系。

一个苹果重量+一个梨的重量=200克+100克
一个鸡蛋重量×2=100克
一本的单价×3=15.6元
(二)知识目标第二层次:理解水平的评价任务设计:(DO2) 理解水平评价任务:课本65页练一练第4题。

学生出现以下表现,说明该目标实现度达到理解水平:
1.能通过画图的形式表示出情景的的数量关系。

2.能通过列等量关系式的形式表示出等量关系。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等量关系
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作业设计:基于目标形式多样,有层次有新意,要说明设计意图和评价标准。

一、知识目标第一层次:了解水平的评价任务设计(DO1)
1.了解水平评价任务:
下列图形什么时候相等,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吗?
2.全体学生出现以下表现,说明该目标实现度达到了解水平:
(1)第三幅图相等,100克砝码加上1个樱桃的质量与一个苹果的质量相等。

(2)第三幅相等,因为只有第三幅的跷跷板是平衡的。

100克+1个樱桃的质量=1个苹果的质量
二、知识目标第二层次:理解水平的评价任务设计:(DO1)
1.理解水平评价任务:
(1)上图中蕴含的等量关系是什么?请你用等量关系式表示出来。

(2)图中的等量关系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2.学生出现以下表现,说明该目标实现度达到理解水平:
(1)男生人数×3=女生人数
(2)a×3=b
三、知识目标第三层次:应用水平的评价任务设计(DO2)
1.应用水平评价任务:
A+12=B
(1)你能用上面的式子表示出公交车人数的变化情况吗?
(2)同桌两人讨论一下上面的式子还可以表示生活中的什么情景?
2.学生出现以下表现,说明该目标实现度达到应用水平:
(1)公交车上原有A人,上来12人后车上现在有B人。

(或者公交车上原有12人,上来A人后车上现在有B人。


(2)只要举出的例子合理即可。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