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自然度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森林生态学:21 森林环境的监测与效益评价

森林生态学:21 森林环境的监测与效益评价
5
1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
(3)按监测目的和内容划分 定期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 日常监测 专项监测
6
2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指标和内容
(1)监测指标确定原则 代表性 综合性 简易化 可行性 分类实施原则
7
2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指标和内容
(2)监测指标与内容 ①气象常规指标
天气、风、大气温度、土温、大气 湿度、辐射、降水、蒸发 ②森林土壤理化指标 森林枯落物、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 性质
17
3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
(2)评价方法 ③分级评价方法 按国家或地方已有的分级标准,对评价项目进 行分级评价。 如土壤侵蚀、空气质量等
18
3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
(2)评价方法 ④计量经济评价方法
A 效益的表达方式 绝对效益 净效益=收益-成本 相对效益 收益率=收益/成本 IRR 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每年的净效益
19
3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
(2)评价方法 ④计量经济评价方法
B 效益评价方法 等效替代法 森林与水利工程 效益相等 相关计量法 氧气、疗养和医疗费用 补偿变异法 破坏应得补偿 随机评估法 随机调查支付意愿
20
3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
(2)评价方法 ④计量经济评价方法
C 计量经济评价步骤 效益分解 效益计量 单项效益经济评价 生态环境效益总体评价
(1)生态效益评价指标 ⑦提高土地自然生产力指标 总生物量增加量 光合生产力提高量 生物量转化率 ⑧森林分布均衡度
28
4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2)社会经济指标 ①社会进步系数 人均受教育的年限 人均期望寿命 人口城镇化比重 计划生育率 劳动人口就业率
29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评估方法及评估说明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评估方法及评估说明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评估⽅法及评估说明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原林业部1996年12⽉颁布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规定,不同龄组分别采⽤不同的评估⽅法进⾏评估。

本案例中,幼龄林采⽤重置成本法,中龄林、近熟林采⽤收获现值法,成熟林、过熟林采⽤市场价倒算法。

(⼀)林地价格及林地使⽤权价格的计算由⽴地类型与⽴地等级及地⼒指数的关系,确定被评估⼩班各⽴地类型的⽴地等级。

本次评估根据该场提供的⾃然经济条件,包括⼟壤、⽔分、海拔、坡度等因⼦,将该场作为⼀个评估单位进⾏计算,取其均值(主伐期单位⾯积蓄积取200⽴⽅⽶/公顷)。

⽤收益现值法计算林地价格与林地使⽤权价格:单位⾯积林地价格=主伐期单位⾯积蓄积×商品材出材率×(商品材价格-育林基⾦及维简费-调查费-采运费-销售费)÷?眼(1+投资收益率)主伐期]=200×0.85×(630-25-6-115-5)÷(1+4%) 40=16961(元/公顷)。

林地使⽤权价格=该⽴地等级的单位⾯积林地×投资收益率=16961×0.04=678.44(元/公顷。

年),(⼆)林⽊价格的计算1.幼龄林林⽊基准价格的计算。

对于幼龄林林⽊基准价格采⽤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是按现时⼯价及⽣产⽔平,重新营造⼀块与被评估林⽊资产相类似的林分所需的成本费⽤,作为被评估林⽊资产评估价值的⽅法。

其计算公式为:第1年林⽊重置价格=(造林成本+幼林抚育成本+管护成本+林地使⽤权价格)×(1+利润率)。

以后各年林⽊重置价格=上⼀年林⽊重置价格+(该年幼林抚育成本或抚育间伐成本+管护成本+林地使⽤权价格)×(1+利润率)。

经上述计算,得出该场的林⽊基准价格为:2.中龄林和近熟林林⽊基准价格的计算。

中龄林和近熟林林⽊基准价格采⽤收获现值法。

收获现值法是利⽤收获表预测被评估林⽊资产在主伐时纯收益的折现值,扣除评估后到主伐期间所⽀出的营林⽣产成本折现值的差额,作为林⽊资产评估价值的⽅法。

14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与效益评价

14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与效益评价

表14-6 宝应段运河圩堤防护林营造前后修筑土石方量比 较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十分直观,易于操作。
由于指标间通常没有相同度量因素,影响指 标变化(即前后土石方量变化)的因素很多, 未必完全是由森林生态环境功能带来的。 尽管如此,这种方法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事物的变化趋势,且易于掌握,因而在基 层应用较普遍。
③计量经济评价的步骤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在环境保护 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首先确定评价对象, 如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 等的生态效益评价,并确定评价的目的、 要求。 效益的分解: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表现形 式多种多样,作用和社会效果均不同,研 究方法各异,因此必须分别计量和估价。
效益的计量: 效益的计量:对分解出的各项效益分别采用 适当方法和合适的量纲进行测定。 单项效益的经济评价: 单项效益的经济评价:森林有多种生态效益, 其意义各不相同,量纲各异,无法直接比较 和累计。 为了便于比较,必须将效益换算 成统一的货币单位。 生态环境效益的总体评价: 生态环境效益的总体评价:在各种效益单项 评价的基础上,将它们的价值累加求和就能 得到某项所要评定的生态效益的总值或整个 森林生态效益的总值。
(1)历史比较评价法
借助历史资料,对森林生态系统建立前后 或不同发展阶段的效益,按照统一指标逐 项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 刘爱娟等对大运河宝应段圩堤防护林 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运用历史比较法即 通过造林前(1949~1965)和造林后(1966~ 1991)圩堤修筑土石方量的不同,说明防护 林在保持水土、减轻土壤侵蚀方面的效益 (表14-6)。
②评价方法
根据费用效益分析原理评价森林生态环境 效益的具体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等效替代法:又称等效益物替代法、比 较替代法、替代价值法等。它是当前生态 环境效益经济评价中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 法,是用另一种也可以产生同样效益的费 用估算环境效益的货币值。

林木的生态系统能力与稳定性评估

林木的生态系统能力与稳定性评估

林木的生态系统能力与稳定性评估林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们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供人类所需的许多生态服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林木生态系统的能力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探讨林木的生态系统能力与稳定性评估的方法和意义。

一、林木的生态系统能力评估生态系统能力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响应外部压力的能力。

对于林木来说,生态系统能力评估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平衡稳定性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

林木要能够维持良好的平衡稳定性,包括物种多样性、栖息地质量、生态过程等方面的平衡。

通过对林木区域的物种组成、生境质量以及不同生态过程的调查和分析,可以评估林木的平衡稳定性。

2. 抗干扰能力林木经常面临各种外部干扰,如气候变化、人为活动等。

评估林木的抗干扰能力,可以通过研究林木对干扰的响应机制、适应能力、恢复能力等来进行。

3. 生产力林木对于碳循环和氧气供应起着重要作用,评估林木的生产力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林木的生态系统能力。

通过研究林木的净初级生产力、养分循环、生长速率等指标,可以评估林木的生态系统能力和可持续利用性。

二、林木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在面临外界扰动时能够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

对于林木来说,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估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抗干扰性林木的抗干扰性是评估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林木要能够对不同干扰因素如火灾、虫害、疾病等做出适应性应对,保持稳定的生态系统。

2.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评估林木的物种多样性,可以通过调查和监测林木的生物多样性指标,如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物种多度等来进行。

3. 养分循环养分循环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评估林木的养分循环,可以通过研究林木的养分吸收、转运和释放等过程来进行。

三、林木的生态系统能力评估在现实应用中的意义对林木的生态系统能力与稳定性进行评估,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株潭地区森林自然度评价

长株潭地区森林自然度评价

京市林业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制定的《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手册》中,自然度的概念被定义为森林接近自然状态的程度,是现实植物群落结构与自然群落之间的一个比较性或量化描述137】。

综合前人观点,森林自然度就是现实森林生态系统与其自然状态的相似程度。

1.2.2自然度评价国外研究进展对某一区域的森林进行自然度评价,首先必须构建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体系越合理,评价的结果也越准确[38,39】。

研究者在进行森林自然度评价时,因其评价对象和目的的不同,所选取的指标和方法也有所差异。

芬兰学者AnneliUotila等人用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芬兰的芬诺斯坎迪亚(Fennoscandia)东部森林进行森林自然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森林均受到不同强度的人为干扰,他根据立地、森林采伐率、枯倒木以及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等因素来判定自然林的自然度高于人工林,并且生长在湿地条件下的自然过熟林的自然度最高,其中有73%几乎未受到明显的人为或自然干扰,但根据现有树种及林龄,他认为早在19世纪初期,人类的刀耕火种的农业实践就已深刻影响了该地区自然森林的空间和演替机制,只是在之后的年代影响较少而已【40】。

DianaLaarmann等人用两期间隔为5年的294块固定样地数据并选取了枯倒木、林木死亡率和林分空间特征三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对爱沙尼亚的森林进行了自然度评价,他认为通过采用一些林分结构方面的指标能提升自然度评价的准确性并有助于判定林分受到了何种干扰(例如枯倒木指标,可以先观察周边的树木的特征再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半自然林和人工林的枯倒木特征和自然度分值,发现在半自然森林中的枯倒木分布比人工林更离散且自然度分值更高,自然度分数与林木枯死原因种类数量高度相关,这说明影响半自然森林形成枯死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为病虫害和风灾,而影响人工林枯死的主要原因是林木之间的竞争【4lJ;Winter等人则建立一种基于多层次的生物多样性指标的自然度评价方法,其主要指标为结构性指标,包括生态系统内的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指标【421。

森林评价

森林评价
二 、森林评价的内容
1. 林地:按不同的地位级、地利级,分
别不同的土地种类来评价;
2. 林木:分别树种、起源、林种、年龄、
径级等分开评价;
3. 副产品:按副产品的种类来评价;
4. 设施:分别按设施的种类和数量逐个
进行评价;
5. 公益效能:按发挥的功能和作用的不
同进行评价;
三、林业利率
1.利率的概念:是指单位时间的利息 占本的百分比。按时间的不同可分 为年利资率、月利率和日利率等。
Vn = a[(1+p)n-1]/ [(1+p)w-1]
②有限期系列的现价
V0= a[(1+p)-1]/{[(1+p)w-1](1+p)}
③永续定期系列付款的现值(无期间限制)
V0= a/[(1+p)n-1]
第二节 林地评价
一、 林地评价基础
1.林地价格理论 (1)地租地价理论
认为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概括为以下几点: ①土地虽然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 值,并存在价格; ②土地可分为土地物质和土地资本; ③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 ④土地价格=地租/还原利率。
公式为
注意:该方法主要用于林地购入费用 较为明确,经过改良但尚未经营的 林地。
该方法应用中一般林地购置年 限较短,各项成本费用比较清晰, 利率为商业利率,年度改良费等采 用固定值。
3.林地期望价
是指该林地的作业永续地进行,并能取得期望 的纯收益的前价合计。林地期望值的计算方法因林 分的特征及作业法而异。公式为 SEV={[Au+Da(1+P)u-a+‥C(1+P)u]/[(1+P)u-1]}-(V/P)
注意:该方法是用材林同龄林林地资产时 常用的方法。

如何进行林分分类和森林资源评估

如何进行林分分类和森林资源评估

如何进行林分分类和森林资源评估林木是地球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木材、纤维和生态系统服务。

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森林,林分分类和森林资源评估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林分分类和森林资源评估的方法和技术。

一、林分分类林分分类是将林木按照其特征和性质进行归类的过程。

通过林分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森林的组成结构和分布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林分分类方法:1.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最常用的林分分类方法之一。

通过对林分外部特征的观察和比对,如树高、树冠形状、树种等,来判断林分的类型。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小规模的林分分类工作。

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航空器等遥感平台获取图像和数据的方法。

利用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到大面积森林的图像和属性信息。

通过图像解译和分类算法,可以实现对林分类型的自动划分和分类。

3.地面调查:地面调查是通过实地勘测和样方调查来获取林分信息的方法。

通过设置样方,对样方中的林木进行调查和测量,包括树种、胸径、树高等数据。

通过统计样方的数据,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可以得到森林的分类和分布情况。

二、森林资源评估森林资源评估是对森林资源进行量化和评估的过程,目的是为了科学规划和管理森林资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森林资源评估方法:1.采样调查:采样调查是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评估方法,通过设置样方,在样方内对林木进行测量和采样,统计得到的数据,进而推算整个森林的资源量。

采样调查需要考虑样方的设计和抽样方法,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生物量方程法:生物量方程法是一种通过建立林木生物量方程,通过对林木的胸径、高度等信息进行测量,计算出林木的生物量,再根据林分的样方调查结果估算整个森林的生物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面积的森林资源评估。

3.遥感技术:遥感技术也可以用于森林资源评估。

通过卫星遥感数据获取森林覆盖范围和变化情况,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和模型推算,可以得到森林的资源量和动态变化情况。

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法

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法

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法在全球范围内,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作用。

为了科学合理地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工作。

本文将介绍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估的方法。

一、森林资源调查的目的和重要性森林资源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森林的质量、数量和状态,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通过森林资源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森林的分布情况、树种组成、林龄结构、立地条件等,进而制定相应的管理和保护策略。

森林资源调查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科学依据:森林资源调查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和信息,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

2. 保障可持续发展:通过调查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森林资源的问题,合理规划和利用森林,保障可持续的发展。

3. 保护生态环境:森林资源调查有助于了解生态系统的状况,为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提供依据。

二、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方法1. 野外调查法:野外调查法是最常用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实地考察来获取数据。

调查人员可以通过抽样调查或全面调查的方式,收集与森林相关的各项指标,如树种、胸径、高度、密度、年龄等。

野外调查法需要一支专业的调查队伍和调查工具,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航空或卫星遥感影像来获取森林资源信息的方法。

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和解译,可以得到森林的面积、分布、类型等信息。

遥感技术在大面积的森林调查中具有优势,可以快速获取数据,并且提供空间信息。

3. 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是基于已有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预测模型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已有数据,提高调查效率,同时可以通过模型的验证和修正,进一步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4. 统计数据分析:森林资源调查中的数据通常涉及比例、密度、面积等统计指标。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总体的评估结果和趋势,提供科学的依据。

统计数据分析可以通过专业的统计软件进行,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森林类型现状及森林自然度与经营度评价

森林类型现状及森林自然度与经营度评价

森林类型现状及森林自然度与经营度评价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森林的面积和品质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森林类型现状及森林自然度与经营度评价的了解,对于合理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森林类型现状在全球范围内,森林被广泛分布在不同的气候和地理区域。

而根据不同的植被特征,也可将森林分为不同的类型。

在亚洲,常见的森林类型包括热带雨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草原、沙漠等。

其中,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森林具有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大等特点;而温带地区的森林则以木材和纸浆等经济产品的产出为主要特征。

但是,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林地开垦和过度放牧,森林资源在过去几个世纪里已经面临了很大的破坏。

据统计,截至1960~1999年,全球的森林面积已经减少了10亿亩左右;而在中国,森林面积的缩减也达到了4亿亩以上。

森林自然度评价森林自然度是指森林生态系统自然平衡状态的度量值。

森林自然度评价是指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森林自然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活动。

具体评价指标包括:物种丰富度、生态系统功能、群落完整性、生境复杂性、景观连通性等。

森林自然度评价对于森林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评价森林自然度,可以深入了解森林生态环境的现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管理措施提供必要的依据。

例如,在保护原始森林时,应该优先保护具有高自然度评价指标的区域,可以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使得森林内部生态过程得到有效的修复和重建。

森林经营度评价森林经营度评价是指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基础,对森林的管理行为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森林经营度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森林生长速度、增量、价值、砍伐周期、森林面积和产品出产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和森林经济活动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在粗放型管理的年代,森林经营度评价更多的是以产出为主要考虑因素。

而在现代的森林管理过程中,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平衡更多地被强调。

北京林区森林经营近自然度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北京林区森林经营近自然度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第37卷第5期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Vol.37No.5 2009年5月JOURNAL OF NORT HE AST F ORESTRY UN I V ERSI TY May2009北京林区森林经营近自然度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1) 刘 刚 陆元昌 Knut Sturm 宁金魁 雷相东(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中国林科院资信所) (Silva Verde Greene wald G mbH) (中国林科院资信所) 摘 要 通过对北京地区森林的近自然评价,构建了适合北京森林环境条件和自然规律的森林经营策略。

首先根据现地植被情况和立地条件,对植被群落分级,然后再依据近自然度评价结果,绘制群落生境图,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林分作业体系,该体系的应用可节约至少30%的造林经费,提高林分生长量25%以上。

关键词 森林经营;森林演替;近自然度评价分类号 S750Appli ca ti on of Near2na ture Estima ti on M ethod for Forest M anage m en t i n Be iji n g/L iu Gang(Beijing Forestry Uni2versity,Beijing100083,P.R.China);Lu Yuanchang(I nstitute of Res ources and I nf or mati on,Chinese Acade my of For2estry);Knut Stur m(Silva Verde Greene wald G mbH,Ger many);N ing J inkui,Lei Xiangdong(I nstitute of Res ources andI nfor mati on,Chinese Acade my of Forestry)//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2009,37(5).-114~118The forest manage ment strategies fitting for the f orest conditi ons in Beijing and the order of nature were established by esti m ating the near2nature forests.Firstly,the vegetati on types were classified by the actual vegetati on and site conditi ons.Secondly,the habitat map of communities was work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sult of near2nature esti m ati on.Finally,an operating system of forest stands was designed.A t least30percent aff orestati on cost could be saved by app lying thissyste m and25percent gr owth incre ment of f orest stand could be obtained.Keywords Forest management;Forest successi on;Near2nature esti m ati on 自引入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和技术以来,我国逐步开始了相关的工作和实践,同时也引入了与此理论和实践紧密相关的近自然度的概念,而近自然森林经营体系至关重要的核心内容和技术之一就是森林演替规律及其演替阶段的划分。

林地评估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林地评估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林地评估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林地评估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1. 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和样方调查,对林地的环境条件、树种组成、林木生长状况等进行详细记录和测量,从而评估林地的质量和价值。

2. 遥感法: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林地的图像信息,通过对图像的解译和分析,提取出林地类型、树种组成、林木覆盖度等参数,从而评估林地的状况和潜力。

3. 模型法:基于林地的生态、经济、社会等指标,建立一套评估模型,利用具体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化,并通过模型的计算和分析,评估林地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和潜在价值。

4. 经济法:从经济角度出发,通过估算林地的产出价值、贡献价值和流转价格等指标,评估林地的经济价值和投资回报率。

5. 生态系统评估法:从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等方面出发,评估林地的生态质量和生态可持续性,包括对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生态效益的估计。

这些方法和原理可以互相结合使用,综合评估林地的多个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合理利用。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基本方法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基本方法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基本方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作为专业资产评估,在资产评估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的基础上,依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目的和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的特点,发展和衍生出了一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技术方法,以适应不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需要。

主要评估技术方法如下:一、市场法是指利用市场上同样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以估测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技术方法的总称。

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具体包括市场价倒算法、现行市价法等。

㈠、市场价倒算法用于林木资产评估,是用被评估林木采伐后所得木材的市场销售总收入,扣除木材经营所消耗的成本(含有关税费)及应得的利润后,剩余的部分作为林木资产评估价值。

其计算公式为:En=W-C-FEn—林木资产评估值W—销售总收入C—木材经营成本(包括采运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有关税费)F—木材经营合理利润此方法为市场法的一个衍生评估方法,它是假设被评估的林木资产,于评估基准日一次性全部采伐销售为前提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由于被评估林木的实际情况、国家林业经营管理政策等因素对评估价值的影响。

㈡、现行市价法现行市价法既可用于林木资产的评估,也可用于林地使用权的评估,现分别介绍如下:1、林木现行市价法此方法是以相同或类似林木资产的现行市价作为比较基础,估算被评估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En=K·Kb·G·MEn—林木资产评估值K—林分质量调整系数Kb—物价指数调整系数G—参照物单位蓄积的交易价格(元/立方米)M—被评估林木资产的蓄积量该方法的应用前提是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所在地区有一个相对成熟、完善的市场,且可以获得与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具有可比性的类似森林资源资产的市场交易价格,使用中应注意我国林业市场区域性强,市场发育不充分,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值造成的影响。

2、林地现行市价法此方法是以具有相同或类似条件林地的现行市价作为比较基础,估算林地评估值的方法。

林地、林木及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方法和作用。

林地、林木及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方法和作用。

林地、林木及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方法和作用。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森林资源的总量和质量,合理确定各级林木造林和改造任务。

在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时,可根据不同目的和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与地方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衔接起来,使之与当地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相适应。

我国建立了林地、林木及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的分类体系。

林地包括国有林地和集体林地。

其中国有重点林区为森林资源的主体功能区;集体主要指公益林和天然林等自然保护地;集体建设用地中的个人所有农田,城镇建设用地中的单位农业用地等可用于森林经营或开发利用;城市林地中的集体所有道路,建筑物及其他设施等。

森林法规定了我国林地划分界限。

国有重点林区包括大柴旦林场、大柴旦林场;集体所有城镇以及城市、镇内道路及建筑物等林木资源均属于法定自然保护地范围。

一、适用性适用于确定不同规模的森林生态效益类型。

由于该方法通过分析不同森林类型(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混交林、竹林、针阔混交林)不同植物群落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将两者结合起来加以计算,可计算出各类型间的森林生态效益。

对于大中小型的林分生态效益类型而言,采用这个方法更为合理稳定。

适用于林分结构不太复杂、数量不太多(如桉树、油棕等)以及其他一些类型林分的评价。

不同类型林分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如何在同一林分上进行计算结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适合于分类范围比较宽(一般包括中到大)或较大范围(一般包括大)的林地生态效益类型。

如在国有公益林中可以用人工林为主来确定其生态容量;而在集体林地里可以用木材蓄积来确定其生态容量。

在非林地、非耕地、林区内人工林等主要林种类中可以采用面积乘以总蓄积量来计算不同类型之间的森林生态效益差异,或用森林蓄积量乘以各个林地生态功能分类之间的平均生态容量来计算不同类型间的森林生态效益差异。

二、可操作性我国将森林生态效益评价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建立一套适合我国森林发展实际的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更好地指导造林工作,保证造林质量,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如何进行森林资源测量与评估

如何进行森林资源测量与评估

如何进行森林资源测量与评估森林资源是地球上珍贵的自然财富,对于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科学的测量与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森林资源测量与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首先,森林资源测量与评估的第一步是建立可靠的样地。

样地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涵盖森林各种类型和年龄阶段。

在建立样地时,需要根据目标区域的特点,精确测量并确定样地的大小和位置。

采用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方法,以减少样地选择的偏差。

在样地建立完成后,可以进行自然林调查和人工森林管理两个方面的资源测量与评估。

自然林调查主要包括树木数量、胸径、高度和地径等指标的测定。

在测量过程中,可以利用激光测距仪、GPS定位仪等先进设备,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而人工森林管理则需要关注林分密度、树种组成、健康状况以及每公顷的立木材积等因素。

这些信息对于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和经济效益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除了传统的实地调查,遥感技术也为森林资源测量与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通过利用卫星影像和遥感数据,可以获取大范围内的森林信息。

例如,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识别和分类各种森林类型,可以获取整个区域内不同类型森林的分布和面积。

此外,通过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森林的健康状况,如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情况,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森林资源测量与评估中,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实地调查中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林业统计学和GIS技术进行处理和分析。

林业统计学可以使用各种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汇总和推断,通过计算得出各种指标的平均值、方差等统计指标。

而GIS技术可以将实地调查数据与遥感数据进行融合,构建数字化的森林资源数据库,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空间分析和模拟。

在森林资源测量与评估中,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模型可以通过分析已有数据,揭示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规律和相互关系,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森林生长模型可以根据森林不同生态要素的变化规律,预测未来的森林生长情况。

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技术规程一、前言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是指通过对森林生长环境、土壤质量、水文条件等因素的综合评价,确定森林立地的适宜性和优劣程度,为科学合理地进行森林经营和保护提供依据。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森林立地质量评价工作,为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二、评价对象本技术规程适用于各类森林类型的立地质量评价。

三、评价指标(一)生长环境因子1. 光照条件:包括日照时数、光强度等。

2. 气候条件:包括温度、降雨量、湿度等。

3. 地形条件:包括海拔高度、坡度等。

4. 空气质量:包括大气污染物浓度等。

(二)土壤质量因子1. 土壤类型:包括红壤、黄壤等。

2. 土层深度:指有效根系层深度。

3. 土壤酸碱性:指土壤pH值。

4. 土壤肥力:包括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养分含量。

5. 土壤结构:包括土壤密度、质地等。

(三)水文条件因子1. 水源条件:包括地下水位、降雨量等。

2. 湿度条件:指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

四、评价方法(一)生长环境因子评价方法1. 光照条件评价:采用光度计或日照计测量日照时数和光强度。

2. 气候条件评价:采用气象站或手持式气象仪器测量温度、降雨量和湿度。

3. 地形条件评价:采用GPS测定海拔高度和坡度。

4. 空气质量评价:采用空气质量监测仪器测定大气污染物浓度。

(二)土壤质量因子评价方法1. 土壤类型评价:采用土壤剖面观察法或实验室分析法确定土壤类型。

2. 土层深度评价:采用钻孔取样法或地下探测仪器确定有效根系层深度。

3. 土壤酸碱性评价:采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土壤pH值。

4. 土壤肥力评价:采用实验室分析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养分含量。

5. 土壤结构评价:采用土壤剖面观察法或实验室分析法确定土壤密度、质地等。

(三)水文条件因子评价方法1. 水源条件评价:采用水文站或手持式水文仪器测量地下水位和降雨量。

2. 湿度条件评价:采用湿度计或土壤含水量测定仪器测定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

森林资源评估

森林资源评估

森林资源评估森林资源评估森林资源是指森林所拥有的各种自然和人为资源,包括木材、草药、水源、土壤和生物多样性等。

由于森林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对其进行评估以了解其可持续利用的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森林资源评估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森林数量评估、森林质量评估和森林功能评估。

首先,森林数量评估是对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评估。

通过遥感技术和地面调查,测量和计算出森林的面积和蓄积量,了解森林资源的总量。

同时,还可以分析森林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森林质量评估是对森林种类组成和生态状况的评估。

通过调查和监测,了解森林中不同树种和植被的比例和分布情况,判断森林的质量和健康程度。

同时,还可以评估森林内各种动植物的状况和数量,揭示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通过对森林质量的评估,可以制定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最后,森林功能评估是对森林提供的各种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评估。

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承载着许多重要的功能。

比如,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森林可以防风固沙,保护水源;森林可以提供木材,产生经济效益;森林可以为人类提供避暑休闲的场所等等。

通过评估森林的功能,可以确定森林资源的利用价值,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提供依据。

森林资源评估的结果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和管理措施,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通过森林资源评估,还可以了解森林资源的潜在价值和发展前景,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总之,森林资源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通过评估森林数量、质量和功能三个方面的指标,可以全面了解森林资源的现状和潜力,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只有保护好森林资源,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林地如何评估

林地如何评估

林地如何评估
林地评估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等。

首先,自然环境方面的评估是评估林地的土壤、水资源、气候等因素。

对于土壤来说,可以评估其质地、有机质含量、肥力等指标,以确定其适宜种植何种植物。

评估水资源可以包括水质、水量等指标,用于确定是否满足林地生态系统对水的需求。

气候评估可以考虑降水量、温度等因素,分析林地的气候特征以及对生物生长的影响。

其次,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评估是评估林地内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度。

可以通过样方调查等方法,统计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计算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进一步评估林地的生物多样性程度。

此外,评估对濒危物种的保护程度和栖息地,以及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情况,也是评估林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内容。

最后,生态系统服务方面的评估是评估林地为人类提供的各种生态系统服务。

例如,林地可以提供木材、水源涵养、土壤保护等服务,可以通过经济评估和生态建模等方法,对这些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估算和价值评估,从而确定林地的经济和环境价值。

综上所述,林地评估应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等多个方面的指标,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对林地的现状和潜力进行评估,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林地提供科学依据。

森林自然度评价方法

森林自然度评价方法

森林自然度评价方法先对各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赋权重,然后运用熵值法对其进行修正,采用这一方法量化评价森林自然度。

森林自然度(S)为评价指标去量纲后评价值及修正后权重的乘积之和:S=∑=ni i i B 1λ (i= 1,2,…,n)i λ 森林自然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修正后的权重i B 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后的评价值森林自然度指现实森林状态与地带性原始群落或顶极群落在树种组成、结构特征、树种多样性和林分活力等方面的相似程度以及人为干扰程度的大小,它不仅包括森林的树种组成、水平结构特征、空间结构特征,而且包括森林的更新能力、生产能力及人为干扰程度。

森林自然度评价体系中指标层指标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林分状态,但由于各指标代表的意义不同,数量级不同,量纲也有所差异,且并不是每个指标的值越大林分的状态越接近自然,因此,要对每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尽量使其转化为[0,1]区间内,从而使指标具可比性和区分度。

对于本身没有量纲,且在[0,1]区间内的正向指标则不需要进行处理,即指标值越大越接近自然,对于负向指标则进行转化处理,使其转化为具有正向意义的数值,如采伐强度;对于其他指标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尽量引入国家有关标准、科研成果、行业和地方有关规定或行业或区域的最高水平,如蓄积量、结构指标等。

树种组成作为森林自然度的一个重要体现选取林分各树种(组)的株数组成和断面积组成2个评价指标,即用树种(组)的相对多度和相对显著度与顶极适应值(CAN)的乘积来评价自然度。

将调查林分中出现的树种根据自然植被状况及其生物特性把树种在群落中所处的地位或在演替阶段中所处的地位划分为顶极种(组)、伴生种(组)和先锋种(组)分别赋予顶极种组、伴生种组、先锋种组和外来种组4个树种组相的顶极适应值(i A )1.0,0.5,0.2和0.1林分结构从非空间结构和空间结构2个方面来体现森林近自然程度。

径级结构是体现林分非空间结构的重要方面,林分胸径便于测定,而且径级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林分的时间结构。

森林资源管理第5章 森林评价

森林资源管理第5章 森林评价

第5章 森林评价第1节森林评价概述一、林评价的概念与意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首先要求对各种自然资源作出经济评价。

森林是地球生物圈的主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切地估价森林的作用,其经济效益评价除应包括它的全部直接产品外,还应包括各种间接效益,如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调节气候及保健游憩等项效益。

由于森林一般分布于广大山区,林木生长周期很长,对自然的依赖性也很大。

而且具有林木蓄积(资本)和林木生长(利息)的不可分割性以及森林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公益效益)等特点。

因此,森林资源与环境评价不能与一般的经营计算和 不动产的鉴定评价等同而论。

在林学领域内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种有关森林特有的评价计算科学。

森林资源与环境评价就是以森林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作为资产进行货币价值计算的科学。

实际工作中,森林资源与环境评价方法用于森林的买卖、交换、分割、合并、借贷之外,还用于森林遭到灾害时计算损失大小及补偿额;确定征用林地和解除林地使用权时的补偿额;在具有抵押权的情况下担保价值的评定;实行森林保险时保险金额及损失金额的核定;森林纳税标准的确定等等。

此外,也可应用于过去几乎不接触林价算法的林业企业资产评价及经营计算等,特别是近年来,对有特殊用途的森林,例如各种防护林、天然公园、风景林等在经营上受限制的一些森林评价以及特用林、砧木、根茎、野生树木的评价,都广泛需要森林评价的知识。

二 、森林评价的内容通常在评价时要考虑的主要内容有:林地、林木、其他产品及附属设施,另外还有森林环境或景观。

具体如下:1.林地 因地理位置、面积、气象、地形、地质、土壤等自然因素及林道和其他人工设施的不同,其评价也不同。

一般因分为不同的地位级、地利级并分别按有林地、采伐迹地、无林地、建筑用地、沼泽地等进行评价。

2.林木 分别树种,起源(人工林、天然林),用途(用材林、薪炭林、特用林),年龄,径级(已到伐期的,未到伐期的,已到利用期的,幼龄的林木)以及按普通材,施业上受限制的森林等分开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自然度评价方法
先对各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赋权重,然后运用熵值法对其进行修正,采用这一方法量化评价森林自然度。

森林自然度(S)为评价指标去量纲后评价值及修正后权重的乘积之和:
S=∑=n
i i i B 1λ (i= 1,2,…,n)
i λ 森林自然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修正后的权重
i B 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后的评价值
森林自然度指现实森林状态与地带性原始群落或顶极群落在树种组成、结构特征、树种多样性和林分活力等方面的相似程度以及人为干扰程度的大小,它不仅包括森林的树种组成、水平结构特征、空间结构特征,而且包括森林的更新能力、生产能力及人为干扰程度。

森林自然度评价体系中指标层指标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林分状态,但由于各指标代表的意义不同,数量级不同,量纲也有所差异,且并不是每个指标的值越大
林分的状态越接近自然,因此,要对每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尽量使其转化为[0,1]区间内,从而使指标具可比性和区分度。

对于本身没有量纲,且在[0,1]区间内的正向指标则不需要进行处理,即指标值越大越接近自然,对于负向指标则进行转化处理,使其转化为具有正向意义的数值,如采伐强度;对于其他指标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尽量引入国家有关标准、科研成果、行业和地方有关规定或行业或区域的最高水平,如蓄积量、结构指标等。

树种组成作为森林自然度的一个重要体现选取林分各树种(组)的株数组成和断面积组成2个评价指标,即用树种(组)的相对多度和相对显著度与顶极适应值(CAN)的乘积来评价自然度。

将调查林分中出现的树种根据自然植被状况及其生物特性把树种在群落中所处的地位或在演替阶段中所处的地位划分为顶极种(组)、伴生种(组)和先锋种(组)分别赋予顶极种组、伴生种组、先锋种组和外来种组4个树种组相的顶极适应值(i A )1.0,0.5,0.2和0.1
林分结构从非空间结构和空间结构2个方面来体现森林近自然程度。

径级结构是体现林分非空间结构的重要方面,林分胸径便于测定,而且径级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林分的时间结构。

大多数天然异龄林径级分布为倒“J ”型,株数按径级依常量q 值递减,而同龄纯林的直径结构一般呈现为以林分算术平均胸径为峰点的单峰山状曲线,且近似于正态分布,天然异龄林的径级结构最为理想。

将q 值∈(1.3,1.7)取值为1正态分布取值为0,其他则取值为0.5。

森林空间结构决定了树木之间的竞争势及其空间生态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林分的稳定性、发展的可能性和经营空间的大小。

树种隔离程度运用林分平均混交度来度量,顶极树种优势度则根据林分中顶极树种( 组) 的大小比数和相对显著度相结合来表达,2 者以实际值来评价,越大林分自然度越高。

林分的垂直分层特征以林层数来表达,调查林分中参照树及其最近4株相邻树所组成的结构单元(5 株树),按树高相差5m 划分层次,标准值为3,在评价林层结构时用林分的平均林层数与 3 相除。

一般而言,林分越接近自然,其林层结构越复杂。

树种多样性包括 Simpson 多样性指数和 Pielou 均匀度指数 2 个指标,实际值即为评价值,越大越接近自然。

林分活力水平从林分的幼苗更新状况、蓄积量及郁闭度 3 个方面体现。

幼苗更新状况是体现林分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指标,评价自然度时根据国家林业局幼苗更新等级将更新良好、中等、差分别赋值3,2和1,与标准值3相除,越大越接近自然。

蓄积量是体现林分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运用单位面积的蓄积量来表征,查阅该地区典型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成熟林单位面积的最大蓄积量,并以此为标准值来评价调查林分的蓄积量自然度。

郁闭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林分内林木利用空间的程度。

评价林分的郁闭度≥0.7赋值为1,郁闭度>0.3赋值为0.5,小于0.3赋值为0。

干扰程度以枯立木状况和采伐强度及次数表征。

枯立(倒)木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老龄林的特征之一,是刻画群落历史的一种指示。

在评价林分自然度时,枯立(倒)木的比例≥10%时,评价值记为1,枯立(倒)木的比例5%~10%时记为0.5,小于5% 时记为0; 采伐强度和次数的赋值为1-D n
1,D 为采伐强度。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是一个负向指标,n 为采伐次数,采伐强度越大,次数越多,干扰程度越大。

各指标最终权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