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导学案 苏科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光的折射 透镜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苏科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光的折射 透镜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苏科版.docx

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导学案2班级姓名日期【学习目标】1、知道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知道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并能画出光路图;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3、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工作原理,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措施;4、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

【重点难点】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及相关作图;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课前预习】1、设计三种方案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⑴凸透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⑵凹透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 o3、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⑵从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⑶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o4、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⑵指向凹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⑶通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5、如何测凸透镜的焦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一束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线将向(顶角/底面)偏折。

7是物体成缩小像还是放大像的分界点,是物体成倒立实像还是正立虚像的分界点。

8、近视眼镜是镜,远视眼镜是镜。

眼镜的度数在数值上与镜片焦距的大小关系是。

9、远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是眼;近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这是眼。

《第四章一、光的折射》学历案-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一、光的折射》学历案-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光的折射》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学习主题为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光的折射》。

本课将通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理解折射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的基本概念,理解折射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形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学会分析光的折射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光的折射概念、折射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通过学生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进行光的折射实验,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3. 应用能力评价: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光的传播规律,引出光的折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学习:讲解光的折射概念、折射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形式。

3. 实验探究:学生进行光的折射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折射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讨论内容,加深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进行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光的折射概念、折射定律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巩固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同时,要求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光的折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等。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学生的掌握情况,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2. 学生反思: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思考如何更好地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透镜教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透镜教案新版苏科版

4.2透镜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知道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知道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2.通过探究活动和接受活动,体验学习方式多样性。

3.培养学生善于使用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物理实验的习惯,从中感受到物理学的真实性以及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透镜对光的作用教学难点透镜对光的作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启发引导法、讲授法、演示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上课开始:教师拿起课本放到远处看看,并皱皱眉、摇摇头,表现出万般无奈状,然后戴上眼镜,把课本移近,脸上露出笑容;再注视同学)师:好多同学和我一样都不得戴上了眼镜,大家年纪轻轻为什么要戴眼镜?生: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患上近视眼。

师:(与一位同学换一付眼镜戴),问结果如何?为什么?生:不一样,因为我的是近视眼镜,老师的是远视眼镜。

师:为什么近视眼镜与远视眼镜的作用会不同呢?你们谁知道?想不想知道?师:(小结)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都是透镜,点明课题——透镜。

二、新课教学师:同学摸摸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有什么不同?生:近视眼镜中央薄边缘厚;远视眼镜中央厚边缘薄。

师:我们把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活动一、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1、先请学生观察下列透镜的外形,判断它们各属于那类透镜。

(1)两种透镜中的每一种透镜的两个面,有的是由两个球面的一部分组成的,有的是由一个球面和一个平面组成的,因此所有透镜的共同特征是: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如果透镜本身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就叫做薄透镜。

我们目前学习的透镜仅限于薄透镜。

透镜。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桌子上的二个透镜(注意透镜不能用手直接摸,要用干净的餐巾纸包着摸),你们有什么发现?2、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看近处物体的成象情况(如书上的文字,透镜距书较近).生甲:一个透镜中央薄边缘厚是凹透镜;另一个透镜中央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透镜》复习导学案苏科版.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透镜》复习导学案苏科版.doc
折射角_____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____。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
和玻璃中的传播方向______。根据光路的______,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光
线将_____法线,折射角_____入射角。
4、中央比边缘______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央比边缘______的透镜叫做凹透镜。透镜的中
(
15
大、小)。
甲所示,将
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且物距调节为
的像如图15乙所示,则他选用的是三个透镜中焦距为cm
6cm时,在光屏上成
的凸透镜;如果只将“E”,
换成“
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
15丙中的
(
填数字序号
)。



15



③④
【例5】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透镜45cm处,成的像情况是:( )
【考点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例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在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图2
,其目的是为
了。
(2)当点燃蜡烛后, 无论怎样调整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
(3)实验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像将向移动,如保持蜡烛、光屏不动,将凸透镜向
_______移动,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
A、放大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
C、等大的实像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空气中射到水中或水中射到空气中),鱼的反射光线折射时_________(靠近或偏离) 法线,
小孩看到鱼的深度比鱼所在的实际深度______。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导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每一次教学活动。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和探索,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透镜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透镜的基本知识和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明塑料瓶、水、彩笔、放大镜、小鱼模型等。

2.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包括透明塑料瓶、水、彩笔、放大镜、小鱼模型等。

四、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带领幼儿观察鱼缸中的小鱼,让他们注意到小鱼在水中游动时,看起来位置发生了变化。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小鱼在水中游动时,看起来位置发生了变化吗?”引导幼儿思考光的折射现象。

2. 讲解与示范:向幼儿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并用教具进行示范。

将透明塑料瓶装满水,放入彩笔,让幼儿观察彩笔在塑料瓶中的位置变化。

解释这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时候,会发生折射现象。

3. 动手操作:让每个幼儿用自己的学具进行操作,观察彩笔在塑料瓶中的位置变化。

鼓励他们积极提问、互相交流,引导他们发现光的折射现象。

4. 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放大镜。

让幼儿通过小组合作,观察不同角度下的光的折射现象,并记录下来。

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2. 活动难点:让幼儿应用透镜的知识,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次活动的效果和幼儿的反应。

根据幼儿的表现,我会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1 光的折射 导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1  光的折射  导学案

图3 第四章: 第1节 光的折射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学习重点:1.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2.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学习难点:1.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2、解释有关光的折射现象。

课前复习部分:(1)光在 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反射规律是: 课题导入: 观看动画《聪明的一休》片段新授内容:一、光的折射现象活动1:利用实验装置,让激光束从空气斜射向水中,观察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路径。

(1).请描述出你观察到的现象。

(2).在右图1中画出光传播的大致路径。

填一填⑴光的折射现象: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 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⑵折射角是 与 的夹角。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活动2:实验探究1.光从空气射入水中⑴让一束激光斜射向水面,观察并记录激光束的偏折方向,比较入射角和折射角哪个大?再增大入射角,折射角如何变化?并在图2中画出相应的光路图;再做一次试试!⑵根据观察的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3)光线垂直射入水中,传播方向是否改变?(在右图3中画出光路图)2.光从水中射入空气⑴让一束激光从水中射向空气,观察并记录激光束的偏折方向,在右图4中画出光路图;比较入射角和折射角哪个大?当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如何变化? ⑵根据观察的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图1 图4图2归纳总结: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于入射角;当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

活动3:探究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特点1、观察光通过玻璃砖时发生折射的情况,是否符合光的折射规律。

2、在图5中,大致画出你的光路图。

3、观察思考: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不可逆的)。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导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在设计这一复习导学案时,我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回顾《光的折射透镜》这一章内容的同时,能够深入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透镜的基本性质和成像规律,提高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此,我采用了梳理知识点、实例分析、互动讨论和课后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教学目标1. 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理解透镜的基本性质和成像规律。

2. 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 教学重点:透镜的基本性质,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明胶片、玻璃杯、铅笔、直尺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如眼镜、透镜等,引导学生回顾光的折射现象和透镜的基本性质。

2. 知识梳理: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梳理《光的折射透镜》这一章的主要知识点,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 实例分析:选取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

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共同探讨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后实践:布置一道课后实践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镜或望远镜。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 活动重点:透镜的基本性质,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透镜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光的折射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光的折射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光的折射导学案我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在设计本节课《光的折射》导学案时,意图通过有趣的活动和实际的例子,让小朋友们了解和掌握光的折射现象。

一、教学目标1. 让小朋友们了解光的折射的概念,知道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改变方向。

2.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小朋友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小朋友们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并能够解释这一现象。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玻璃杯、水、白纸。

2. 学具:每人一份实验套件,包括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玻璃杯、水、白纸。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小朋友们观察到激光笔透过塑料尺时,光线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让小朋友们思考这是为什么。

2. 讲解:讲解光的折射的概念,解释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改变方向。

3. 实验: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观察激光笔透过玻璃杯时,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4. 讨论:让小朋友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并尝试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并能够解释这一现象。

2. 活动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观察和实验,小朋友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光的折射现象,但在解释这一现象时,有些小朋友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在课后,我会进一步巩固小朋友们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并解答他们的问题。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小朋友们进行小制作,如制作一个简易的放大镜,观察和了解放大镜的原理。

同时,也可以引导小朋友们思考,光的折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的原理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相信小朋友们不仅能够理解和掌握光的折射现象,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本节课《光的折射》导学案时,我注意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一、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 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凹透镜。

3.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特点。

4. 凹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特点。

5. 眼睛的视物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像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

2. 掌握透镜的分类和特点,能辨别各种透镜。

3. 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了解眼睛的视物原理,能解释一些视力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透镜成像规律的运用。

2. 教学重点:透镜的分类和特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镜、光线演示仪、幻灯机、实物投影仪等。

2. 学具:透镜、光具座、刻度尺、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等,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现象。

2. 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利用光线演示仪,展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现象,解释折射定律。

3. 介绍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引导学生观察和辨别各种透镜。

4. 讲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利用幻灯机和实物投影仪,展示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讲解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特点。

5. 讲解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利用光线演示仪,展示凹透镜成像的实验,讲解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特点。

6. 眼睛的视物原理:讲解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像的形成过程。

7.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现象2. 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凹透镜3.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4. 凹透镜的成像规律5. 眼睛的视物原理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题:第15题。

答案:1. 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课题: §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一课时)策略与反思纠错与归纳【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会使用相关的实验器材,能从观察到的现象和收集到的数据,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培养交流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难点: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与实像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自主学习】1. 焦距(f )是到的距离,不同的透镜焦距一般不同。

物距()是到的距离;像距()是到的距离。

2. 实像是。

3. 如下图所示,将实验器材按从左向右的次序依次摆放好,图中1是、2是、3 是。

为了使像呈在光屏中央,应进行调整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4. 小明在写字台玻璃板上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字变大了。

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凹透镜)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像(填“实”/“虚”)【合作探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我用的凸透镜焦距f = cm.2.组装并调整好实验器材,使三者中心位于同一高度。

调整物距,使光源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其大小、正倒的变化并记录物距和像距。

3.小组实验(请认真完成实验,及时记下各种数据)像的性质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倒立、缩小的像①②倒立、放大的像①②4.分析实验数据,你认为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得到倒立、等大的像?像的性质凸透镜的焦距f/cm 物距u/cm像距v/cm倒立、等大的像5.物体逐渐靠近透镜的过程中,光屏上始终有像吗?【当堂检测】1.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他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的时候,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出现了倒立、等大的烛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2节透镜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2节透镜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2节透镜导学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互动等活动,让孩子们能够认识和区分不同的颜色,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颜色知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认识和区分红、橙、黄、绿、蓝、紫等基本颜色。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认识和区分基本颜色。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发现颜色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色卡片、彩色笔、彩色图片、颜色板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白纸、一套彩色笔。

五、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孩子们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不同颜色的物品,并分享给大家。

2. 引入主题(10分钟):展示彩色卡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卡片的颜色。

3. 教学基本颜色(10分钟):分别展示红、橙、黄、绿、蓝、紫等基本颜色的卡片,让孩子们认识并区分这些颜色。

4. 颜色游戏(10分钟):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颜色,用彩色笔在白纸上绘制属于自己的颜色画。

5. 分享与展示(5分钟):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原因。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认识和区分基本颜色。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发现颜色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出对颜色的浓厚兴趣。

在活动中,他们不仅认识和区分了基本颜色,还通过绘制颜色画发挥了想象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同时,我也将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进行颜色创作,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课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光的折射》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光的折射》导学案

《光的折射》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掌握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二、自主学习:1、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活动1:认识基本概念类比反射认识基本概念:折射光线、折射角AO是光线,OB是光线,ON是。

入射角是___和____的夹角,在图中是,折射角是和的夹角,在图中是三、合作探究:[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猜想:(1)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______(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在法线的什么位置?(3,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将法线(选填靠近、远离),也就是折射角_ 入射角(选填﹥、﹦、﹤)。

(3,2)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

(4)(一种特殊折射)当光垂直..射向玻璃时,传播方向,此时折射角等于 ____度,入射角等于_____度。

(5)如果让光逆着原来折射光线(的方向)射入玻璃中,光会不会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四、解释现象:筷子真的折了吗?例题:画出图中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i和折射角∠ r五、当堂训练:1、如图所示,MN为两种物质的界面。

光线AO为光线,光线OC为光线。

∠AOD是角,∠QOC为角。

从图中可知入射角为度,折射角为度。

2、如图,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

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 向左移动后静止B. 向右移动后静止C. 先向左移动后向右移动D. 仍在原来位置3、下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4、意标出法线)。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整章复习课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整章复习课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整章复习课教案:光的折射透镜整章复习课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复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光的折射和透镜的相关知识。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光的折射定律、透镜的分类和特点以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理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现象。

2. 了解透镜的分类和特点,能够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3.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透镜的分类和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透镜模型,光具座。

2. 学具:学生手册,笔记本,彩色笔。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回顾光的折射定律。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光的折射定律,学生自主完成学生手册中的相关练习。

3. 透镜分类:讲解透镜的分类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透镜模型,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4. 凸透镜成像:讲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生通过光具座进行实验,观察凸透镜成像现象。

5. 应用拓展: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镜或望远镜。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 活动重点:光的折射现象,透镜的分类和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的方式,使学生巩固了光的折射和透镜的相关知识。

在活动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光的折射现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光纤通信、眼镜等。

同时,可以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摄影、电影等领域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光的折射定律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实像和虚像的区别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理解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难点:凸透镜成像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凸透镜、蜡烛、光屏、白板等。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导学案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投影仪,思考投影仪是如何成像的。

2. 知识讲解:介绍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讲解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3.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距和像距下凸透镜的成像情况。

4.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凸透镜成像问题,如放大镜、望远镜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和像距。

6. 知识拓展:介绍凸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疗、科研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实像和虚像的区别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成像的情况。

(2)计算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成像的物距和像距。

2. 答案:(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在两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公式,计算物距和像距的具体数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情况良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有困难。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套导学案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五节光的折射 (第1课时)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套导学案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五节光的折射 (第1课时)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导学案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一、 光的折射 (第1课时)【课前预习】1、 叫光的折射现象。

2、 叫入射角, 叫反射角,________________叫折射角。

3、光垂直于分界面入射时,入射角为 ,反射角为 ,折射角为4、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

5、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

【课堂重点】〖学习过程〗1.光的折射现象(活动4.2):“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个实验(活动4.2)。

”演示实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学生思考:光从什么物质射入什么物质?其传播方向是否发生变化?教师小结:“象这样一些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_____ 。

”2.识图填入: ΝΝˊ是___________;ΜΜˊ是___________; ΑО是________光线;ОΒ是________光线;ΟС是_______光线; ∠α是_______角;∠β是_______ 角;∠γ是_______角;∠β_______∠α; ∠γ_______∠α。

3、活动(4.8):光在空气中传播,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光在什么中传播?其传播方向是否发生变化?”教师小结光的折射定律: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②折射光线,入射光线___________________法线两侧 a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Μˊ Νˊ③b当光从其它透明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即:①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光线_________法线方向②当光从玻璃(或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_________法线方向③当光垂直射入玻璃(或水)中时,传播方向_______________4、应用(1)画出入射光线射入玻璃砖的光路图:(2)水中的筷子竖直插入水中时,水中的部分筷子看起来如何偏折?(3)水中的筷子斜着插入水中时,水中的部分筷子看起来如何偏折?(4)水中的鱼看起来是原来的位置吗?(画图表示)〖要点归纳〗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作光的___________。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折射透镜的奥秘(1)》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折射透镜的奥秘(1)》导学案

【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2.通过对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猜测、实验、归纳结论等活动,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重点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课前预习】1.当光射到水面时,不仅会发生,同时还会生,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如图,AO 是光线,OB 是光线, OC 是光线;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α叫做角, .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β叫做角,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γ叫做角【新知导学】 (一)新课引入学生活动:1、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人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为什么?2、筷子插进一只透明的水杯里,从外面看,筷子竟然好像从水面处被。

3、将激光射至空水槽的O 点,然后向水槽中注水,观察光斑的位置是否变化?若改变,如何变?在图上表示出来(二)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____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_____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我们把类似于“空气”、“水”等能够传播光的物质叫光的介质。

光的介质除空气、水,还有玻璃和真空等(三)与光的折射有关的几个术语(1)入射光线_____(2)折射光线_____(3)法线_____(4)入射角_____(5)折射角_____(四)光的折射规律学生实验1:探究光从空气通过玻璃时的折射特点:(1)让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观察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折射角入射角(注:改变角度多做几次)。

(2)让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使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

使入射角减小,折射角也。

A N O(3)让光由空气垂直射入玻璃时,观察光的传播方向是否改变,这时折射角、入射角。

学生实验2:探究光从玻璃通过空气时的折射特点:让光由玻璃斜射入空气时,观察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折射角入射角光的折射规律: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于同一平面。

⑵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⑶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光的折射(第2课时)导学案苏科版(1)(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光的折射(第2课时)导学案苏科版(1)(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光的折射(第2课时)导学案 (新版)苏科版(1)1 /51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光的折射(第2课时)导学案 (新版)苏科版(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光的折射(第2课时)导学案 (新版)苏科版(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光的折射(第2课时)导学案 (新版)苏科版(1)的全部内容。

2 / 52一、 光的折射 (第2课时)【课前预习】1、 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________(“深”或“浅”),是_________(“虚像”或“实像”)。

2、光的反射定律哪三条?①②③3、光的折射定律为哪三条?①②③4、完成光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空气空气 水 水 水玻璃【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掌握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学习过程〗1.复习光的折射规律。

2、阅读“生活、物理、社会":太阳奇观体会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3、海市蜃楼是怎么回事?用什么理论解释?〖要点归纳〗光的折射规律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光线_________(填“偏向”或“偏离")法线方。

当光从玻璃(或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________(填“偏向”或“偏离”)法线方。

当光垂直射入玻璃(或水)中时,传播方向________.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___平面内。

〖当堂反馈〗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_________偏折,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导
学案苏科版
透镜》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复习内容:光的折射透镜(2)复习目标:
1、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实像虚像的概念;
2、知道照相机成像原理,了解眼睛的构造,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3、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重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难点:利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知识再现】
1、与透镜成像相关的几个物理概念:(1)焦距(f):
到透镜中心的距离;(2)物距(u):
到透镜中心的距离;(3)像距(v):
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2、实像是(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填“是”或“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填“是”或“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它是而成的。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从左到右依次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首先要使它们在___________
上,其次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_____大致在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写下列表格:物距(u)像的情况像距(υ)应用倒立
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u>2fu=2ff< u <2fu =fu <f
5、眼睛有短暂的记忆力。

在外界景物突然消失之后,视神
经对它的映像还会延续0、1秒左右,眼睛的这种特征叫做视觉暂留,_________利用了眼睛的这一特征。

6、远处的物体通过照相机的镜头成______、______的____像;幻灯片通过投影仪的镜头成_______、_______的_____像;放大镜
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的_____像、7、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折光能力太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
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
一个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在眼前放一个____透镜,可以矫正
近视眼、8、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折光能力太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的光还没有会聚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可以戴一个____
透镜矫正、9、近视眼和远视眼在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
镜的度数越_____、
10、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_____________,靠
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___________、被观测物体的光经过显微镜的两次放大,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像、
【知识网络】
【例题讲解】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例题1】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然后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两侧,如果他在光具座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则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种即
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道实验题,这种找不到像的情况时有发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能否成像;(2)成像,但不在光屏上;(3)成虚像,光屏接收不到、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例题2】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适当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若用一个不透光的物体挡住上半个透镜,则在光屏上
()
A、不能成像
B、能成像,像是原来的一半
C、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但像比原来的暗、
【解析】
只要物体发出的光有一部分通过透镜,这些光线就能会聚在光屏上成像、用一个不透光的物体挡住半个透镜、只是减少了通过透镜的光线,使得成像的光线不足,所以成像仍然完整,但与原来相比,变暗了、
【变式题】
做实验时,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时恰好有一只昆虫落在了凸透镜上,则光屏上将 ( )
A、出现昆虫放大的像
B、出现昆虫等大的像
C、不出现昆虫的像,但屏幕上有一黑点
D、不出现昆虫的像,烛焰的像比原来的暗
【解析】
昆虫落在了凸透镜上,处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且与昆虫在透镜的同侧,不会呈现在光屏上 ,但由于昆虫挡住了一部分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线,因而蜡烛的像比原来的要暗、
3、照相机、投影仪的调节
【例题3】
春游活动中拍集体照时,发现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镜头,假使被拍摄的同学不动,则应该()
A、照相机后移并缩短暗箱
B、照相机前移并缩短暗箱
C、照相机后移并拉长暗箱
D、照相机后移并拉长暗箱
【解析】
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镜头,是因为进入镜头的同学的像太大,所以只要设法使像变小便可达到目的、方法是增大物距,减小像距。

【变式题】
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如图)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
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解析】
本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使投影仪屏幕上的像变大、方法是减小物距,增大像距、4、视力的矫正
【例题4】
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图1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
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

图2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 ) 【解析】
近视眼是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是由于晶状体过于凸出,会聚光的能力太强所致,矫正的方法是给其配戴一个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从而是远处的物体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课堂练习】
1、清晨,草地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镜功能的结果,形成了像、
2、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
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A、60厘米
B、40厘米
C、20厘米
D、10厘米
3、蜡烛放在离凸透镜40cm的主光轴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在原来位置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40cm,则所成清晰的像—定是()
A、虚像
B、放大的
C、正立的
D、缩小的
4、右图中画出了像的位置。

请你填上物体AB 所在的大致位置及倒正、大小的关系。

5、有
A、
B、C三块凸透镜,现用这三块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凸透镜跟烛焰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记录如下:透镜像的性质A放大倒立实像B缩小倒立实像C放大正立虚像由此可知A、
B、C三个透镜的焦距关系为()
A、fA>fB>fc
B、fc>fA>fB
C、fA<fB<fc
D、fB<fc<fA
6、(xx宿迁中考)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⑴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填“上”或“下”)调整、⑵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⑶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