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练习题

合集下载

刑法练习题集最新版

刑法练习题集最新版

刑法练习题集最新版一、选择题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诚实信用原则A. 甲在自家院内种植罂粟B. 乙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C. 丙在道路上无证驾驶D. 丁在家中饲养宠物A. 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成为犯罪主体B.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 精神病患者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D. 盲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填空题1. 刑法规定,已满____周岁不满____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

3. 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____,主刑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

三、判断题1. 犯罪行为必须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才能构成犯罪。

()2. 刑罚的目的是教育、感化和改造犯罪分子。

()3. 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四、简答题1. 简述犯罪未遂的特征。

2. 简述教唆犯的处罚原则。

3. 简述正当防卫的条件。

五、案例分析题1. 甲某晚潜入乙家,意图盗窃。

在翻找财物过程中,甲被乙发现。

甲持刀将乙逼至墙角,乙无奈交出家中现金。

甲在逃离现场时,被巡逻民警抓获。

(1)甲的行为构成何罪?(2)甲的行为具有哪些犯罪构成要件?(3)请分析甲的犯罪形态。

2. 丙(15周岁)与丁(17周岁)共同实施抢劫。

在抢劫过程中,丙持刀将被害人砍伤,丁则负责搜刮财物。

事后,两人将抢劫所得财物平分。

(1)丙、丁的行为构成何罪?(2)请分析丙、丁的刑事责任。

(3)请论述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原则。

六、名词解释题1. 犯罪故意2. 犯罪过失3. 犯罪预备4. 共同犯罪5. 累犯七、论述题1. 论述我国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体现。

2. 论述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3. 论述刑法中对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及其刑事责任。

八、案例分析与应用题1. 张某因与李某有仇,某日趁李某不备,将其打伤。

刑法练习题集前十章

刑法练习题集前十章

第一章刑法概说一、名词解释1刑法2立法解释3司法解释4论理解释5限制解释6扩展解释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于1997年修订的刑法的生效方式是()。

A从公布之日起生效B公布之日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施行C全国人大批准后生效D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2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属于下列哪种刑事法律?()A刑法立法解释B单行刑法C刑法修正案D附属刑法3我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这一刑法条文中的“但书”所表述的情况是()。

A对前段的补充B前段的递进C前段的例外D对前段的限制4立法解释是()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法院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5对于1997年刑法典第116条中的“汽车”一词,学理上往往解释为包括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大型拖拉机,这一解释属于()。

A历史解释B当然解释C限制解释D扩张解释(二)多项选择题1广义上的刑法包括()。

A刑法典B单行刑法C附属刑法D刑法修正案2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主体包括()。

A最高人民法院B公安部C最高人民检察院D司法部3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A刑法调控范围的广泛性B鲜明的阶级性C刑法强制手段的严厉性D稳定性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条的规定,我国刑法的具体任务包括()。

A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B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C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D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ZK)〗5在我国对刑法的立法解释的方式有()。

A刑法中用条文明确规定的解释B国家立法机关在法律的起草说明中所作的解释C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实施中发生的歧义所进行的解释D国家立法机关工作人员撰写的刑法释义〖ZK)〗6从解释的方法上来划分,刑法的解释可分为()。

刑法练习题目

刑法练习题目

刑法练习题目1. 张某盗窃案件张某是一位失业的年轻人,由于生活困境,他决定犯罪盗窃。

一天晚上,他成功地从邻居家偷走了一台价值5000元的电视。

然而,他在逃离现场时被邻居发现报警,最终被捕。

问题: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请判断张某的犯罪行为以及可能面临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他人不愿意的情况下,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张某盗窃了邻居的电视,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第264条,盗窃罪的最高刑罚是有期徒刑3年,并可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判处有期徒刑3年以上7年以下,并处罚金。

根据案情描述,张某盗窃行为虽然成功,但被邻居发现并报警,最终被捕,他应被认定为普通盗窃罪。

根据情节不严重,他可能面临有期徒刑3年以下,以及相应数额的罚金的刑事责任。

2. 李某故意伤害案李某与王某为邻居,两人之间一直存在矛盾。

某日,二人发生口角,情绪激动的李某突然拿起一把刀朝着王某刺去,导致王某的手臂受伤。

问题: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请判断李某的犯罪行为以及可能面临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实施暴力行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或健康损害的行为。

李某在与王某发生口角后,动用刀具对王某进行刺击,造成王某手臂受伤,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罪的刑罚依据主观故意强弱,分为三个等级:轻伤、重伤和特别重伤。

根据案情描述,王某的手臂受伤,涉嫌轻伤。

如果李某被认定犯有故意伤害罪,根据情节轻微,他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事责任。

3. 赵某故意杀人案赵某与李某存在长期恩怨,某日,赵某带着一把刀找到李某,一怒之下将其刺死。

问题: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请判断赵某的犯罪行为以及可能面临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杀人罪是指主观故意造成他人死亡的行为。

赵某在一怒之下,使用刀具将李某刺死,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的刑罚较为严重。

情节较轻的,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重的,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考刑法练习题

法考刑法练习题

法考刑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非法占用他人财物C. 帮助他人完成家庭作业D.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2. 甲因不满乙的批评,公开侮辱乙,甲的行为构成:A. 侮辱罪B. 诽谤罪C.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D. 非法侵入住宅罪3.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A. 甲在自卫过程中,不慎将乙致伤B. 甲在醉酒状态下,无意中伤害了乙C. 甲因精神错乱,无意识地伤害了乙D. 甲在执行公务时,按照规定对乙进行了处罚4. 以下哪种行为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A. 甲在与乙争执中,故意将乙推倒,导致乙摔伤B. 甲在与乙争执中,故意将乙推下悬崖,导致乙死亡C. 甲在与乙争执中,故意将乙推到墙边,乙自己撞墙受伤D. 甲在与乙争执中,故意将乙推到墙边,乙自己撞墙死亡5. 甲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刑满释放后,又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甲的行为属于:A. 累犯B. 再犯C. 惯犯D. 犯罪未遂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他人财物2.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受贿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他人财物3. 以下哪些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认定为正当防卫?A. 甲在遭受乙的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身安全,对乙进行了反击B. 甲在遭受乙的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他人安全,对乙进行了反击C. 甲在遭受乙的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对乙进行了反击D. 甲在遭受乙的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对乙进行了反击三、案例分析题1. 甲因不满乙的批评,公开侮辱乙,导致乙精神受到极大伤害。

刑法学练习题

刑法学练习题

刑法学练习题第一部分总论§1总论第一单元一、选择1.广义刑法包括()A.刑法典B.单行刑法8( )9.怒之下用刀将某乙捅死。

对某甲的犯罪行为( )。

A.可以适用我国刑法B.应当适用我国刑法C.不能适用我国刑法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10.下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一律适用中国刑法。

A.中国国家工作人员B.在中国驻外使馆中工作的外国公民C.中国公民D.中国军人11.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国刑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的处罚的,可以( )处罚。

A.从轻B.免除C.减轻D.免除或者减轻12.下列情形中,属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有(????)。

A.犯罪行为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B.犯罪结果地在中国领域内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D.犯罪行为地和结果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13.某国公民张某曾在国外多次进行贩毒活动,并被其所属国家通缉。

某日,张某到我国境内旅游被拘捕,张某以既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内犯过罪为由提出抗议,而此时,张某所属国也向我国政府提出引渡请求.我国依法可以对张某采取以下措施( )。

A.遣送所属国B.立即驱逐出境C.引渡回其所属国D.由我国司法机关审判二、辨析123.(中1件。

23年后3死亡。

分析:某甲的行为能否适用中国刑法?为什么?§2总论第二单元一、选择题1.在我国刑法理论上,通常从层次上将犯罪客体分为()。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C.复杂客体D.直接客体2.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分为10类,其依据主要是犯罪的()。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 D.简单客体3.甲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缆,数额不大,但构成了破坏电力设备罪。

乙盗窃准备安装的电缆线,数额大,构成了盗窃。

甲、乙的行为对象都是电缆,但罪名却不同,原因是( )不同。

A.犯罪对象数额大小B.犯罪对象本身的性质C.犯罪对象可能造成的危害D.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客体性质4.下列客观事实中,()是各种犯罪都必须具备的客观要件。

刑法民法练习题(打印版)

刑法民法练习题(打印版)

刑法民法练习题(打印版)一、刑法练习题1. 甲在醉酒状态下,误将乙的汽车当作自己的,开走后撞伤了行人丙。

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请分析其犯罪构成。

2. 乙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在缓刑期间,乙又因诈骗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请问乙的缓刑是否被撤销?若撤销,应如何执行?3. 甲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服刑期间表现良好,符合减刑条件。

请问甲最多可以减刑多少年?二、民法练习题1. 张三与李四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租期为一年。

半年后,张三因工作调动需提前解除合同,李四不同意。

请问张三是否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为什么?2. 王五购买了一辆二手车,但未办理过户手续。

不久后,王五将车卖给了赵六,并办理了过户手续。

请问原车主是否有权要求赵六返还车辆?为什么?3. 李小姐在商场购物时,不慎将手机遗失。

商场保安捡到后,未及时归还给李小姐,而是自己使用。

请问李小姐是否有权要求保安返还手机?为什么?三、案例分析题1. 案例背景:陈先生与周女士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陈先生购买周女士的一套房产。

合同签订后,陈先生支付了定金,但周女士却将房产卖给了他人。

陈先生诉至法院,要求周女士双倍返还定金并赔偿损失。

问题:法院应如何处理此案?请结合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

2. 案例背景:刘先生在公园散步时,被一只流浪狗咬伤。

刘先生将狗的原主人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用及精神损害抚慰金。

问题:法院应如何处理此案?请结合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

四、综合应用题1.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供应一批货物,乙公司支付货款。

合同履行过程中,甲公司发现乙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问题,可能无法按时支付货款。

请问甲公司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2. 张女士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入住后发现房屋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如墙体开裂、漏水等。

张女士要求开发商进行维修,但开发商一直拖延。

请问张女士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以上练习题涵盖了刑法和民法的基础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刑法重点法条练习题及详解

刑法重点法条练习题及详解

刑法重点法条练习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公民甲在德国旅游时,盗窃了我国公民乙一部价值1万元的照相机。

对甲的行为适用我国刑法的依据是()。

A.属地原则B.保护原则C.属人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参考答案】C【考点】属人原则【解析】《刑法》第7条第1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是为属人原则的基本规定。

C项正确,当选。

2.张某等五人劫持了甲与乙,然后命令甲杀死乙,否则将杀死甲。

甲被逼无奈用绳子勒死了乙。

根据刑法规定,甲的行为构成()。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故意杀人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参考答案】C【考点】正当行为;犯罪行为【解析】《刑法》第21条(紧急避险)第2款规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罪)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此,C项正确,当选。

3.甲与妻子感情不和,一直找机会毒死妻子。

一天,家中饮水机无水,甲打电话叫人送水,然后在水里放了毒药,结果将其岳父毒死。

甲对其岳父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A.直接故意B.过于自信的过失C.间接故意D.疏忽大意的过失【参考答案】C【考点】间接故意【解析】《刑法》第14条第1款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是为刑法对于故意犯罪的界定。

其中与之相应的主观心理态度是犯罪故意。

其中,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

因此,C项正确,当选。

4.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刑法关于假释规定的是()。

A.对累犯不得假释B.犯罪分子被减刑以后不得再假释C.对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D.对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爆炸罪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参考答案】A【考点】假释【解析】《刑法》第81条第2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刑法概述练习题

刑法概述练习题

刑法概述练习题一、选择题1. 刑法的基本任务是:A. 管制犯罪B. 维护社会秩序C. 维护人权D. 保护社会和谐2. 刑法的根本宗旨是:A. 打击罪犯B. 惩罚犯罪C. 预防犯罪D. 保护公民权益3. 下列不属于刑法基本原则的是:A. 罪刑法定原则B. 无罪推定原则C. 一罪不追溯原则D. 双重危害原则4. 刑法的适用分为下列几个原则,其中正确的是:A. 适用性原则、平衡原则、宽严相济原则B. 相对主义原则、必要性原则、社会效果原则C. 效果原则、经济原则、一贯原则D. 公平原则、协调原则、人性原则5. 刑罚的种类包括以下哪些?A. 主刑和副刑B. 罚金和没收财产C. 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D. 短刑和长刑二、判断题1. 刑法是指规定了一个社会中公民与公民、公民与国家之间相互行使刑事权利和履行刑事义务的法律规范。

2. 犯罪构成是刑法的核心问题,包括犯罪的客观和主观要件。

3.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首要原则,是指刑法规定了哪些行为构成犯罪,以及所应当处罚的刑罚种类和程度。

4. 既遵守罪刑法定原则,又根据实际情况和公正原则适用刑罚的原则是平衡原则。

5. 暴力犯罪是指在社会上具有广泛性、普遍性的社会犯罪行为,对人身、财产和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三、简答题1. 请简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及意义。

2. 列举并解释刑法的基本原则。

3. 请解释刑罚的用途和目的。

4. 简要介绍无罪推定原则的作用和意义。

5. 请解释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四、案例分析题某市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小明被指控为主犯,并以入室盗窃罪被捕。

警方调查发现,小明在未经业主允许的情况下擅自进入他人住所,并盗窃了一部手机。

请根据已知情况回答以下问题:1. 根据以上描述,小明是否构成了犯罪?为什么?2. 请分析该案件的客观和主观要件。

3. 假设小明实施盗窃行为时并未使用暴力或威胁手段,他可能面临哪些刑罚?4. 如果小明盗窃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对手机的使用需求,辩护律师可能会采用什么策略进行辩护?5. 根据刑法的适用原则,根据该案件的实际情况,你认为小明应该获得何种刑罚?五、论述题请从刑法的角度,论述刑罚的主要作用及其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刑法各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刑法各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刑法各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贪污罪 2.诈骗罪 3.简单罪状 4.叙明罪状 5.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6.挪用公款罪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破坏生产经营罪的主观方面是( ) A.故意 B.故意,且具有破坏生产的目的C.故意,且具有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D.故意,且具有报复的目的2.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属于() A.危害国家安全罪 B.军人违反职责罪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D.危害国防利益罪3.我国刑法规定的虚假破产罪的主体是( )A.公司和企业 B.一般主体C.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D.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4.关于遗弃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遗弃的对象必须是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B.遗弃行为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 C.遗弃罪的主观方面可以是过失 D.遗弃罪的行为人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扶养义务的人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贪污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 )A.国家财产B.公共财物C.国家和集体的财物D.本单位的财物6.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客体不包括() A.国家对食品的安全管理制度 B.生命权 C.健康权 D.财产权三、简答题1.放火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2.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3.简单罪状:在分则条文中只简单规定罪状,或者简单描述犯罪的构成特征的罪状。

4叙明罪状:在分则条文中比较具体、详细地对具体犯罪的构成特征加以描述的罪状。

5.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较大的行为。

6.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刑法小知识测试题答案

刑法小知识测试题答案

刑法小知识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A. 因争执而推搡他人,导致对方摔倒受伤B. 在体育比赛中,按照规则进行的正常身体接触C. 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因技术失误导致患者受伤D.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适度使用体罚答案:A2.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非法占有他人财物B. 有意图将财物据为己有C. 使用暴力手段取得财物D. 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答案:C3. 下列关于贪污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的行为B. 贪污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C. 贪污罪的对象可以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财物D. 贪污罪的处罚可以是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答案:C4. 以下哪种情形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A. 驾驶人员因疏忽大意,导致车辆轻微刮蹭B. 驾驶人员酒后驾车,但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C. 驾驶人员违反交通规则,发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亡D. 驾驶人员在停车场内倒车时,不慎撞到障碍物答案:C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条件?A. 面临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B.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集体的权利和利益C.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D. 立即采取行动以制止不法侵害答案:C二、判断题1.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正确)2. 盗窃信用卡并不构成盗窃罪,因为信用卡本身没有经济价值。

(错误)3. 故意杀人罪的处罚可以是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正确)4. 职务侵占罪是指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单位财物的行为。

(错误)5.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故意伤害罪及其构成要件。

答: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有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主观故意,客观上实施了伤害行为,并且造成了他人身体损害的结果。

刑法练习题(含答案)

刑法练习题(含答案)

刑法分类练习题◆◆刑法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

广义的刑法包括()。

A、刑法典、单行刑法、司法解释B、刑法典、附属刑法、司法解释C、刑法典、刑诉法典、司法解释D、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2.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 )。

A、各级人民法院B、各级人民检察院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二、判断题1.刑法立法解释具有与刑法同等的效力。

()2.我国刑法的整体框架分为总则、分则、附则三个部分。

()3.1997年3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的说明》作为刑法的修订说明,属于宪法解释。

()4.文理解释是指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对刑法条文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

()5.根据解释的效力进行区分,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宪法解释。

()6.刑法第94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

”该条关于司法工作人员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7.扩张解释是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超过字面意思的解释。

()一、单项选择题1.D;2.D;二、判断题1.对;2.对;3.错;4.错;5.错;6.对;7.对;◆◆刑法的基本原则一、单项选择题1.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相适应。

A、人身危险性和承担的刑事责任B、社会危害性和承担的刑事责任C、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D、犯罪态度和承担的刑事责任2.甲某在打电话时无意中发现电话机旁市检察院的举报箱中露出一封信,随手取出。

发现该信举报该市某局长乙某有受贿4万多元的犯罪事实。

甲某与乙某熟识,便将举报信交给乙某。

乙某当即酬谢甲某8000元现金。

事后,乙某与行贿者串通,并销毁了有关罪证。

( )A、甲某构成敲诈勒索罪B、甲某构成包庇罪C、甲某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D、甲某不构成犯罪3.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刑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该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

刑法试题答案

刑法试题答案

刑法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刑法中所称的“故意”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A. 明知并希望发生某种结果B. 明知并放任发生某种结果C. 预见到可能发生某种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D. 对行为后果不关心答案:B2. 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A. 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侵害行为B.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C.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D. 防卫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但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答案:C3.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答案:C4.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直接参与实施同一犯罪行为的情况B. 共同犯罪中,主犯是指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C. 共同犯罪中,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D. 共同犯罪中,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人,但不需要对犯罪结果负责答案:D5. 贪污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C. 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造成国家或集体重大损失D. 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A. 因争执殴打他人致轻伤B. 酒后驾车不慎撞伤行人C. 医生因疏忽大意给病人造成重伤D. 因误会推搡他人导致其摔倒受伤答案:A、C2. 根据我国刑法,哪些情形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A. 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B. 犯罪后积极抢救被害人,取得显著效果的C. 犯罪分子自愿认罪认罚的D. 犯罪后主动退赃、赔偿被害人损失的答案:A、B、C、D三、判断题1. 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由于意外原因导致犯罪结果没有发生,构成未遂犯。

()答案:正确2. 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再次故意犯罪的,应当认定为累犯。

()答案:错误3. 盗窃罪的客体必须是有形的财物。

刑法学 各章练习题

刑法学      各章练习题

刑法学(练习题)第一编刑法总论第一章刑法概说一、名词解释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法空间效力刑法溯及力二、选择题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2.“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D.罪责自负原则3.我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即刑事管辖权范围)的原则是。

A.属地原则B.属地原则为主,属人原则为辅C.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D.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4.根据属地管辖权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B.犯罪的行为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D.犯罪的行为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5.下列人员中,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刑法规定的该罪的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受我国刑法管辖。

A.国家公务员B.司法人员C.武装警察部队官兵D.现役军人6.世界各国关于解决刑法溯及力问题的主要原则有。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7.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8.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A.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B.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刑法处刑比当时的法律轻三、填空题1.刑法具有和两个显著的特点。

2.我国刑法的任务就是运用打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

3.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法律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4.按照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要求,对任何人犯罪,在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的特权。

刑法练习题

刑法练习题

刑法练习题(一)首次分享者:╰→心奴°╮ˇ已被分享20次评论(1)复制链接分享转载删除一、单选 1.在我国刑法中,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其处罚原则为()A.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B.应当免除处罚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甲蓄意杀害乙,有一天,甲看见乙熬药就偷偷在药中投毒,但乙熬药给牛治病,牛吃药后中毒而死,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既遂B.犯罪未遂C.犯罪预备D.意外事件 3.小偷翻墙入室进入吴某家,找出存折,但存折上只有1元钱。

小偷无奈只得离去,小偷的行为是()A.盗窃既遂B.盗窃中止C.犯罪预备D.对象不能犯未遂 4.李某因私仇蓄意杀害杨某。

一天,李某在杨某回家途中向其开枪射击,但未击中。

这时,李某尚有子弹3颗,却怕罪行败露,遂停止开枪射击。

李某的行为是()A.犯罪未遂B.犯罪中止C.一般违法行为D.意外事件 5.张某在一僻静处将一妇女抱住,意欲奸淫,突然,附近走出两个男人,张某只得放弃犯罪,张的行为是()A.犯罪未遂B.犯罪中止C.犯罪预备D.不构成犯罪 6.甲盗窃同宿舍乙的金戒指后,受到良心谴责,在乙发觉前把钱放回原处,甲的行为是()A.犯罪中止B.犯罪未遂C.犯罪既遂D.不负刑事责任 7.甲在树丛中向仇人乙射击,连开了两枪未击中乙,乙因害怕而求饶,甲在能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不再开枪。

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既遂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数罪 8.甲与乙有仇,某日,趁乙家无人时,放火点燃乙家房屋,火烧起来后,甲又后悔,奋力扑救,但因火势过猛,乙家房屋被烧毁。

甲的行为是()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不负刑事责任 9.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A.预备形态B.实行过程中C.预备形态和实行过程中D.预备形态和危害结果发生以前的实行过程中 10.犯罪未得逞是指() A.未发生任何结果 B.未实现犯罪目的并未发生行为人所追求的结果 C.犯罪行为未实行终了 D.未齐备某一具体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11.某甲与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

刑法练习题集第六版

刑法练习题集第六版

刑法练习题集第六版一、选择题1.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主动归还D.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2. 以下行为中,哪项属于故意犯罪?A. 因疏忽大意导致他人受伤B. 酒后驾车撞人C. 故意放火烧毁他人房屋D. 因意外事故导致他人死亡3.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行为,应当如何处理?A. 应当追究刑事责任B. 可以追究刑事责任C. 不追究刑事责任D. 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4. 以下哪种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A. 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自首B. 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C. 犯罪嫌疑人有前科D. 犯罪嫌疑人在犯罪过程中被抓获5. 我国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是什么?A.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B. 正当防卫应当负刑事责任C. 正当防卫可以减轻刑事责任D. 正当防卫应当从重处罚二、简答题6.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的基本要求。

7. 请解释什么是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并举例说明。

8. 描述一下我国刑法中关于共同犯罪的相关规定。

9.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自首和立功的法律规定及其意义。

10. 阐述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三、案例分析题11. 张某因与邻居发生争执,一怒之下持刀将邻居砍伤,造成邻居重伤。

请分析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并说明可能的刑事责任。

12. 李某在一次聚会中,酒后驾车撞伤行人,造成行人轻伤。

请分析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说明理由。

13. 王某在一家公司工作,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

请分析王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并讨论其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14. 赵某在一次意外中,不慎将同事推下楼梯,导致同事死亡。

请分析赵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说明理由。

15. 孙某在一次抢劫过程中,被被害人反抗并成功制服。

孙某随后主动向警方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

请分析孙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自首,并讨论其可能获得的法律后果。

公共基础知识-刑法练习题

公共基础知识-刑法练习题

章节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这一规定体现了(A)。

A.罪刑法定原则B.依法治国原则D.人人平等原则C.罪行自负原则[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刑法的概念、特征。

A 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的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故“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B、C 项错误,为混淆项。

D项错误,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此条体现的是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故本题选A。

2.小张今年15 周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他对下列哪种行为不负刑事责任?(B)A.抢劫C.放火B.故意伤害致人轻伤D.贩卖毒品[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刑事责任。

B 项正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C、D项错误。

故本题选B。

3.下列情形中,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的是(B)。

A.十四周岁的张某,贩卖冰毒0.2 克B.十五周岁的李某,因过失导致他人伤残C.二十周岁的周某,醉酒后殴打他人致人重伤D.三十五周岁的聋哑人宋某,入户盗窃现金5000元[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刑事责任年龄。

B 项正确,根据刑法理论知识,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这八种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十五周岁属于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过失伤人不需承担刑事责任。

A、C、D 项错误,十四周岁的张某贩卖毒品,属于刑法规定的八种罪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罪刑法定原则,说法正确的是(B)A.罪刑法定原则要求严格解释刑法,因此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也是不允许的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C.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所以,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以及相对确定的法定刑,这种立法体例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对明确性的要求2.以下关于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说法正确的有(B)A. A国公民甲在我国购买了杀人用的绳子、刀具,到A国境内杀害了另一A国公民乙,由于杀人行为发生在A国,故对于甲的杀人行为不能适用我国刑法进行追究B.A国公民甲乘坐中国游轮旅游,当该轮船停泊于B国港口后,甲因与同船C国公民乙争吵而在船上将杀害,B国虽已对甲定罪判刑,我国仍可对该案进行管辖C.我国军人甲在A国对A国公民乙进行侮辱,该行为按我国刑法虽构成犯罪(法定最高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在A国不认为是犯罪,则对于甲的行为不能适用我国刑法进行追究D.A国公民甲在公海上对B国船只实施海盗行为,被我国军舰捕获,对于此案我国只能引渡(或移交)给A国或B国,不能直接起诉3.以下关于刑事责任年龄,说法正确的有(D)A.甲在16周岁生日当天实施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则应当对甲追究刑事责任B.15周岁的乙,在绑架中过失致使被绑架人死亡,则对乙应当追究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C.张某(20周岁)教唆丙(15周岁)实施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行为,则对张某与丙都应追究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刑事责任D.丁在75周岁生日的第二天(2011年5月2日)过失致人死亡,则依照刑法规定,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以下哪项情形中行为人甲可以构成不作为犯罪(D)AA.甲重男轻女,将年仅1岁的女儿乙抱到火车站,放在长椅上后匆匆离开。

因为天冷,等警察发现女孩乙将其送到医院时,女孩已经死亡B.住在高楼上的甲因疏忽大意朝楼下扔砖头造成乙头部受重伤,甲下楼查看后不予救治慌乱逃走,后乙伤重死亡,经鉴定证明即使甲及时救治乙亦无存活可能性C.5岁小男孩乙独自外出时掉入路边水沟中,因不会游泳而挣扎呼救,路人甲经过驻足观望,虽甲会游泳且救助也较便利,但不实施救助,见乙沉入水中离开D.乘客乙在乘坐公交车时割腕自杀,公交车司机甲没有将乙送往医院救治,当其他乘客打电话报警,救护车赶来救治时,因救治不及时乙死亡5.以下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说法不正确的是(D)A.甲在公园为争一个座位而和素不相识的乙发生争吵,在相互扭打过程中,甲推了乙一掌,后者倒地后因诱发脑溢血、心脏病死亡。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B. 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造成乙重伤休克。

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隐匿罪迹,将乙扔入湖中,导致乙溺水而亡。

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甲故意伤害乙并致其重伤,乙被送到医院救治。

当晚,医院发生火灾,乙被烧死。

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D.甲泼浓硫酸致乙严重毁容,乙致伤后因嫌自己相貌丑陋而自杀身亡。

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6.甲在开车经过一个弯道时,突然从外面飞来一个虫子进了眼睛。

她用手揉了一下,结果失去了对汽车的控制,将路人撞成重伤,对甲的行为应该如何定性?()DA.间接故意B.过于自信的过失C.疏忽大意的过失D.无罪过事件7.以下关于认识错误的判断,说法正确的有(A)CA.乙遭到他人的故意伤害而重伤昏迷躺倒在路边,乙的仇人甲路过,以为乙死亡就“分尸”以解恨,后查明乙是因甲的“分尸”行为导致死亡,则乙应当认定为故意杀人罪B.甲欲开枪射击乙,由于枪法不准,而将路人丙击成重伤,则按法定符合说,甲构成故意伤害罪(重伤)C.甲明知自己的女儿乙掉入河中,但认为自己没有救助义务而没有实施救助,女儿溺死,甲仍然可以构成故意犯罪D.甲借机将安眠药放入乙的酒中,欲图把乙迷昏后再勒死,结果安眠药过量致乙死亡,则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犯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当数罪并罚8.陈某与张某因村委会选举发生争吵,双方大打出手,张某表兄吴某见状持木棍朝陈某身上砸去,陈某之子见后也从乒乓球桌上抓起一把菜刀向张某砍去,将张某右手前臂砍伤,经法医鉴定伤情属轻伤。

对于陈某之子的行为,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AA.构成故意犯罪B.构成过失犯罪C.构成防卫过当D.构成正当防卫9.陈某、张某和卓女系同学,三人看完电影后回家,陈、张二人突起歹意,试图奸淫卓某,并邀请卓某去张某家,在张家中,两人欲强行奸淫,卓女极力反抗,并说:如果被奸便要自杀,她母亲也会报警。

陈某、张某闻言后即停手,并将卓某送回家中,对于陈某和张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B)C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10.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B)A.甲指使其9周岁的女儿乙将“毒鼠强”投放至被害人丙的食物中,导致丙被毒死,甲与乙成立共同犯罪B.甲事先与乙约定,为乙盗窃后销赃的。

甲、乙构成共同犯罪C.甲为了制造铁路事故,故意把铁路扳道工乙灌醉,导致乙醉酒后无法履行扳道职责,而使两列火车相撞,甲与乙成立共同犯罪D.甲想劫夺丙随身携带财物,而一路尾随丙;此时丙的仇人乙中途截住丙,意图杀害丙。

甲遂在路边观望,目睹乙杀死丙。

在乙走远后,甲即上前拿走了丙的财物。

则甲与乙可以成立共同犯罪----(片面共犯)11.甲系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老大”,乙系该组织“军师”,丙系该组织一般成员,该组织主要以强迫交易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某日,乙为了该组织利益,指使丙对被害人进行殴打恐吓以进行强迫交易。

丙找到好友丁(非该组织成员)为自己望风壮胆,自己对被害人进行了殴打致其轻伤。

对于此案,甲并不知情。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D)BA.甲对此案不承担刑事责任B.乙系此案的主犯C.丙系此案的从犯D.丁对此案不承担刑事责任12.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A.独资、合伙企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成为单位犯罪主体B.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以公司名义印刷非法出版物,所获收入由他们二人平分,该行为应以单位犯罪论处C.对于单位犯罪,一律采用双罚制进行处罚D.单位犯罪后集体决定自首,对于其中拒不交代主要犯罪事实的直接责任人员,也应以自首论处13.刑法第336条第一款(非法行医罪)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现甲某非法行医3年多,导致1人死亡、1人身体残疾。

甲某的行为在罪数上属于(D)BA.继续犯B.结果加重犯C.想象竞合犯D.连续犯14.我国刑罚的目的是(C)A.消灭犯罪B.减少犯罪C.预防犯罪D.惩罚犯罪15.关于管制、拘役的适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C)A.被判管制、拘役的犯罪人,都应当实施社区矫正B.犯罪人被判管制同时被决定禁止令的,如其在管制期间违反禁止令,则应当收监执行C.被判管制的犯罪人,在劳动上应当同工同酬D.拘役的期限为1年,数罪并罚不超过2年16.下列选项中,哪项犯罪人不属于应当(必须)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人?(A)C A.甲犯叛逃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被判处管制B.乙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C.丙犯走私毒品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D.丁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17.以下情形不能成立自首(D)A.甲因在嫖娼被公安机关劳动教养,在劳动教养期间主动交代了司法机关未掌握的抢劫事实B.乙醉酒驾车,将一正常行走的行人撞成重伤后,打电话向交警部门报告,等待交警前来调查,并如实供述C.丙强奸致人死亡后,知道邻居报警,却不离开现场,直至等待公安人员赶来,抓捕时无拒捕行为,并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D.丁因贩卖毒品罪被公安机关逮捕,在逮捕期间,主动交代了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其实施的另外一项贩卖毒品行为18.甲犯A罪,被判有期徒刑15年,附加没收全部财产。

犯B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年。

犯C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4年。

2011年6月6日时法院对甲所犯A、B、C三罪一并审理,对其数罪并罚,说法正确的是(A)A.对于主刑总和刑,应当在15年以上25年以下的范围内决定B.对于主刑总和刑,应当在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范围内决定C.对于附加刑,应当在总刑上附加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4至6年D.对于附加刑,应当在总刑上附加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6年19.以下情形,犯罪人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的有(B)CA.甲,曾因拐卖妇女罪被判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第4年又犯诽谤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现刑期已执行1年B.乙,因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于1997年10月2日被判处无期徒刑,现(2011年8月2日)刑期已实际执行12年多C.丙,因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9年、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8年,合并宣判有期徒刑16年,现刑期已执行10年D.丁,因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有组织暴力犯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现刑期已执行7年20.李某于1998年5月1日犯强奸罪,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008年5月1日又犯寻衅滋事罪,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则对两罪的追诉时效说法正确的有(C)CA.强奸罪的追诉时效为10年,寻衅滋事罪的追诉时效为5年B.在2014年5月2日,即李某犯强奸罪16年后,不能再对强奸罪进行追诉C.在2019年5月2日,即李某犯寻衅滋事罪11年后,仍可对强奸罪进行追诉,但不能对寻衅滋事罪进行追诉D.如果公安机关已在寻衅滋事案事发当天即对李某进行了立案,但李某逃走,则其所犯强奸罪,事实上也无追诉时效的限制21.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此为(①)法定原则。

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②)和(③)相适应。

刑法第26条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④)处罚。

刑法第48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⑤)的犯罪分子。

以上①②③④⑤括号中应当依次填入的是(B)BA.罪行,客观危害,主观恶性,主要罪行,罪行极其严重B.罪刑,罪行,承担的刑事责任,全部罪行,罪行极其严重C.罪刑,罪行,主观恶性,全部罪行,罪大恶极D.罪刑,罪行,社会危害性,主要罪行,罪大恶极22.以下关于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说法错误的是(C)DA.俄罗斯公民甲某劫持由俄罗斯飞往法国的俄罗斯民用航空器,意图飞往美国,却因燃油不足迫降在我国某机场,对于甲某的劫机行为,能够适用我国刑法进行追究B.中国军人乙某去加拿大出差期间,在加拿大故意伤害(轻伤)一名加拿大公民,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乙某的故意伤害行为,应当适用我国刑法进行追究C.美国公民丙某在日本杀害了一名中国公民,丙某已被日本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于刑满释放后旅游来到中国,对于丙某的故意杀人行为,仍然可以适用我国刑法进行追究D.越南公民丁某在泰国缅甸边境贩卖毒品,后到中国旅游,对于丁某的贩卖毒品行为,不能适用我国刑法进行追究23.甲某于1996年12月1日,因投机倒把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期3年执行,万某未提起上诉,判决于1996年12月11日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