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日本零售行业分析报告
日本电商市场分析
日本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一、引论电子商务一词在日文中为“电子取引”,英文为“Electronic Commerce”,通常简写为“EC”,其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电子商务仅指在互联网上开展的商务活动,广义上则包括一切利用电子技术手段进行的商业活动。
电子商务的研究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于欧美国家,从最早的EDI(电子数据交换)商务,即非互联网平台上的商务活动,到90年代中后期的互联网电子商务活动,电子商务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对传统商业模式产生的革命性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很短,在欧美的三四十年,而在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发展却不超过20年。
然而在短短的20年间,日本和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却取得了备受瞩目的成果,目前市场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三和第二。
尤其是日本,其起步虽晚却已拥有全球最成熟的电子商务市场和最大的跨境电商出口市场。
关于日本电子商务的研究并不多,主要还是因为其发展历史太短,发展速度太快。
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关注日本电商发展状况和经验教训的定性研究。
其中有从产品整体层面的研究分析,如:杨琴(2008年)比较了中日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总结了中国可以向日本借鉴的成功经验;熊国经、曾群(2005年)主要从战略和政策角度分析日本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给中国的其实;黄健青、水淼(2012年)采用面向交易的电子商务就绪度模型体系,从基础设施、社会环境、市场条件、消费者和企业4个方面对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印度、巴西等七国电子商务就绪度的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分析各国的差距及形成原因,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提高电子商务就绪度水平提供了建议。
二、日本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及特点(一)日本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1.市场规模日本电子商务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其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2014年,日本国内的B2C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约为12.8兆日元,比上一年增加14.7%,EC化率文中“EC化率”的定义是:EC(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占总体市场规模(包括所有形式的商务交易)的比例,为4.37%,比上一年增加了0.52%;B2B市场规模约195兆日元,比上一年增加5%,市场的EC化率为18.3%,比上一年增加0.4%,2008年到2014年间的市场规模及EC化率如图1.2所示。
2012年动漫服饰行业分析报告
2012年动漫服饰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动漫衍生品需求分析 (3)二、标杆分析:美盛文化 (4)1、国内主要的动漫服饰制造商之一,近四年收入增长迅速 (4)(1)迪士尼形象动漫服饰 (5)(2)电影形象动漫服饰 (6)(3)传统节日动漫服饰 (6)2、公司区域经济优势明显,积极拓展和丰富客户来源 (7)3、公司未来增长点:解决产能制约,提升自主开发能力 (9)4、主要风险 (10)一、动漫衍生品需求分析动漫衍生品市场广阔,动漫服饰一次性消费保持稳定需求。
动漫产业链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动漫作品的原创市场;二是动漫制作和传播发行市场;三是动漫衍生品,包括服饰、玩具、生活用品等。
三个层次市场规模呈现出金字塔式结构,下一个层次的市场规模大过上一个层次的市场规模,尤其是动漫衍生品,市场极为广阔。
而且由于流行动漫形象的变化和服饰产品的潮流特点,大部分动漫服饰属于一次性消费品,为该市场需求量的稳定性注入了强心剂。
动漫服饰节日市场消费额持续增长,前景可观。
动漫服饰应用主要集中在万圣节、狂欢节、圣诞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其他需要进行装扮的场合。
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NRF)调查显示,2009 年有35.3%的美国消费者穿着动漫造型服装庆祝万圣节,平均每人花费66.54 美元在服装、糖果、装饰品上,其中在动漫造型服装上24.17 美元,万圣节服装类的销售总额达21 亿美元;而2010 年美国消费者针对万圣节的开支约为58亿美元,超过2009 年的47.5 亿美元,动漫服饰消费超过25 亿美元。
中国动漫市场规模在逐年稳步增长。
目前全球动漫产业的产值约为2,500 亿美元,加上动漫周边产品产值已达约5,000 亿美元。
动漫产业已逐渐成为一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家动漫产业网数据显示,美国动漫业已成为全美第六大支柱产业;日本动漫业已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韩国承接了全球近1/3 的动漫制作业务。
与这几个动漫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动漫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但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动漫产业,并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
日本7-11便利店分析
日本7-11连锁便利店日本7-11公司成立于1 973年。
并于1974年5月在东京Koto-ku建立第一家店铺。
1979年10月,公司第一次在东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4年被伊藤洋华堂(Ito—Yokado)集团收购。
该集团同时还拥有日本一家连锁超市,并拥有管理美国7-11的南陆公司(Southland)的大部分股权。
1985—2003年,日本7-11实现了巨大的增长,商店数目从2299家增加到10 303家;年销售额从3 860亿日元增加到23 430亿日元;净收入从90亿日元增加到915亿日元。
另外,2000-2004年,公司的股本回报率平均达到14%。
2004年,日本7-11在运营收入和商店数量方面成为日本最大的零售商。
那一年,顾客光顾7-11的次数达到36亿人次,平均每个日本人每年大约去30余次。
公司历史和概况伊藤洋华堂和日本7-11都是由伊藤先生(Masatoshi Ito)建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开创了他的零售帝国,那时他与他的母亲和哥哥一起在东京一家小服装店工作,1960年,他实现了独资控制,当初的商店已经成长为价值300万美元的公司。
1961年,一次美国旅行结束后,伊藤意识到超级市场将是未来零售业发展的主流。
那时,日本仍是以家庭店铺为主。
他在东京的超市连锁店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很快成为伊藤洋华堂的零售业务的核心。
1972年,伊藤第一次与南陆公司洽谈关于在日本开7-11便利店的可能性。
在拒绝了他的最初要求后,1973年,南陆公司授予了他在日本的经营许可权。
它每年要上交总销售额的0.6%。
1974年5月,日本第一家7-11便利店在东京开业。
这种新的经营模式很快传遍整个日本,7-11的业务有了巨大的增长。
1979年,日本已有了591家7-11店,1984年增加到2 001家。
迅速的增长仍在持续(见表3—1),2004年店铺数目已达到10 356家。
月5日,日本7-11(所占股份48%)和伊藤洋华堂(所占股份52%)联合成立了伊藤洋华堂控股公司。
零售业并购分析报告2012
2012年零售业并购分析报告2012年9月目录一、零售行业整合将加速进行 (3)1、百货企业向跨区域扩张迈进 (3)2、超市企业整合迫在眉睫 (5)3、家电连锁零售行业完成阶段性整合 (8)二、并购成为行业整合的利器 (9)三、零售股并购潮将来临 (12)1、行业估值比较 (13)2、二级市场并购估值比较 (14)3、与一级市场的并购估值比较 (15)四、零售并购潮下,二级市场谁将最受关注 (15)1、武汉中百(000759):湖北超市龙头 (18)2、大商股份(600694):东北商业龙头 (20)3、欧亚集团(600697):吉林商业龙头 (23)一、零售行业整合将加速进行我国零售行业集中度非常低。
2011年,我国连锁百强企业销售总额占社零总额的比重仅9.11%,美国连锁百强企业销售总额占比高达40%,相差甚远。
而且中国销售排行第一的百联集团占社零总额比重仅0.65%,微乎其微,国内零售行业区域竞争格局显著。
美国的零售竞争格局非常稳定,零售巨头沃尔玛的境内销售额占社零总额的比重高达8%,4400多家网点遍布美国境内,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排行第二的克罗格仅占2%。
中美零售商的差异来自数据统计口径和零售渠道渗透度的差异,更为重要的是零售行业发展阶段的差异,使得行业整合的力度不同。
在激烈的竞争下,未来中国零售业的整合力度还将加大,并且加速进行。
1、百货企业向跨区域扩张迈进我国百货行业集中度也非常低,前五大百货公司的市场份额不足10%,集中度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50%左右的水平。
我国百货业即便是全国性公司,其销售规模和网点都非常有限。
如,销售额排行前列的百盛,1994年开设第一家百货店,截止2011年底共有46家百货店,销售收入达164亿元,网点分布在4个直辖市和18个省。
全国连锁百货发展最好的王府井,1996年开始外埠扩张,截止2011年底共有25家百货店,销售收入达168亿元(超过百盛),完成2个直辖市和12个省的网点布局。
永旺报告
永旺集团营销策略分析永旺是日本著名零售集团公司,为日本及亚洲最大的百货零售企业之一。
作为日本顶尖零售企业,永旺集团旗下包括 AEON Co. Ltd. 及一百多间附属公司。
AEON Co. Ltd.拥有逾30年经营零售业务之经验,尤以经营综合购物百货公司为其核心业务。
作为集团整体战略之一,永旺在年中期经营计划(2011年度-2012年度)中提出了“转向亚洲”这一重要方针,努力在中国和东南亚取得飞跃性的成长。
我们小组这次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分析永旺集团目前在中国的营销策略,并根据近年来永旺集团所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而我们小组主要是运用4P、4C理论来进行研究分析的。
一、永旺集团现有营销策略分析首先,我们运用4P理论分析了该集团现有的营销策略。
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1、产品其产品种类繁多且独特,具体包括:时尚服饰、家庭用品、体育用品、家居装饰品、食品、日式料理美食、快餐等一应俱全。
其独创的自有品牌(TOPVALU),涵盖所有的商品类别,包括一次性用品、洗衣液、沐浴露、牙膏牙刷、纸巾、毛巾、饼干、包点等等,其包装都是红色系列,给顾客提供其他同类企业不能提供的产品并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尽可能的满足消费者对进口产品和中高端商品的需求。
2、品牌推广永旺集团在很多方面塑造企业形象,而它在环保与社会贡献方面的成就最为引人注目。
永旺集团非常注重企业形象的建立,每到一个地方开设自己的门店的话,首先第一件事是要进行“永旺故乡林”的植树活动,除了推广企业环保意识,也展示了一种企业和这些植物一样能永葆长青;并且企业有一个固定的时间,也就是每一个月的11号进行“永远幸福的黄色小票子”的活动,这些活动一般是筹捐义卖的形式进行,给一些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这些一系列活动的进行给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也吸引一定的消费者对企业的支持。
3、价格永旺集团首先会以折扣价格吸引顾客,包括在门口,在收银的地方派发黄色的宣传单张,宣传单张上面有这一期的会员价商品、折扣价、换购积分的商品等,以这些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进而关注店铺的其他产品。
2014年商贸零售行业并购分析报告
2014年商贸零售行业并购分析报告2013年12月目录一、日本的经验:扩张—低迷—整合三部曲 (3)1、经济高速增长,进入快速扩张期 (3)2、泡沫经济破灭,零售业持续低迷 (4)3、拉开整合大幕,集中度迅速提升 (5)二、中国的启示:行业整合是必经之路 (7)1、电商分流,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7)2、经济减速,内生增长逐步放缓 (8)3、区域割据,外延扩张空间有限 (9)4、集中度低,规模优势无法发挥 (9)三、并购正当时:行业并购渐入佳境 (10)1、行业两极分化,加速行业洗牌 (10)2、账上现金充裕,估值处于低位 (11)3、核心商圈稀缺,物业价值丰厚 (13)4、国企改革助推,并购整合提速 (14)四、重点公司简况 (15)1、中百集团:湖北超市之王 (15)2、大商股份:东北商业龙头 (16)3、合肥百货:国退民进预期 (17)4、欧亚集团:物业价值显著 (17)一、日本的经验:扩张—低迷—整合三部曲1、经济高速增长,进入快速扩张期二战以后,在美同政府的扶植下,日本开始进行战后经济的重建工作,1945年-1955年是日本经济的改组和恢复阶段。
1956年-1973年,日本进入其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日本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10%以上,工业增长率则平均达13.6%。
在此时期,日本工业生产增长8.6倍,对外贸易从1965年开始出现顺差,到1973年8年中增长3.5倍,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成功实现了日本近代史上的“第二次远航”。
与此同时,为了极大的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达到充分就业,日本实施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后,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人均国民收入1960年到1967年翻了一番,至1973年又翻了一番。
1960—1970年,人均国民收入年均增长10.4%,实际消费水平提高2.1倍。
企业职工1970年的月均工资为74436日元,相当于1960年的2.05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工资水平提高了73%。
2012年百货行业分析报告
2012年百货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国内百货发展历程回顾 (4)1、国内零售业的发展历程 (4)2、1990年以来现代百货业发展过程 (4)二、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消费者需求不断提升 (8)1、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8)2、居民消费需求多元化 (9)3、消费者需求层次不断提升 (10)三、百货公司市场表现回顾 (11)1、百货行业指数历史走势分析 (11)2、百货公司走势分析 (12)3、百货公司走势的逻辑分析 (14)四、行业发展环境的变化 (16)1、渠道选择越来越多,不进则退 (16)(1)目前国内商业地产项目大量入市 (17)(2)线上发展迅速 (18)2、顾客越来越“精明”,消费习惯在改变 (18)五、上市百货公司经营分析 (21)1、百货上市公司分布 (21)2、百货公司开店多在二三线市场 (21)3、财务指标影响分析 (24)(1)收入增速 (24)(2)盈利能力 (24)(3)资产周转率 (25)(4)估值的变化 (26)六、投资策略 (27)七、风险因素 (28)一、国内百货发展历程回顾1、国内零售业的发展历程零售行业发展是一个业态不断演进的过程。
1852 年在法国巴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店。
由于适应当时消费需求,百货商场成为零售行业发展最迅速的业态。
之后的一百多年,零售业态不断演进,从单一业态逐步发展到百货、超市、便利店、专卖店、专业店、折扣店、购物中心以及网店并存的格局。
国内现代零售业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从建国到1979 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零售业态以中小型百货商店和杂货店为主,业态比较单一。
从1980 到1990 年,经济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大型百货商店成为主要业态。
1990 年以后,综合超市、专业连锁店、购物中心等业态逐步涌现。
短短的二十几年,走过了西方国家的百年之路。
2、1990年以来现代百货业发展过程1992 年,我国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012年电商零售行业研究报告
2012年电商零售行业研究报告目录一、电商时代下的零售行业再认识 (3)1、零售业态周期分析 (3)2、电商时代零售案例 (4)(1)韩国的电商零售行业 (4)(2)美国的电商零售行业 (6)3、网购的驱动要素 (10)4、市场渗透率 (11)5、分品类网购渗透率 (12)二、预测与展望 (13)1、电商模式选择 (13)2、网购成长性分析 (14)3、电商VS实体店-盈利性分析 (15)4、对国内电商的启示 (16)5、国内电商企业的合理毛利率区间:10%-20% (18)6、电商对不同业态的影响分析 (18)一、电商时代下的零售行业再认识1、零售业态周期分析网购兴起彻底改变了行业竞争格局。
1)零售业态间的“更迭”或“演进” 是一种必然现象,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在行业发展的每一阶段中,既存在一种或若干种强势业态,又存在另外一些弱势业态,而且两者通常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实现共存。
2)强势业态代表着行业某一发展阶段的新兴力量,通常表明了行业未来的演进方向,无论是需要导向还是成本控制,均占据明显竞争优势,其占整个市场的份额将获得快速和持续的上升。
3)在目前零售市场中,网络购物无疑预示着一种新兴业态模式的崛起,其对实体零售商的冲击或许将是前所未有的。
尽管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之间的竞争或较量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但行业最终发展的方向还是比较确定的。
2、电商时代零售案例(1)韩国的电商零售行业I.市场规模及增速2011年,韩国网购交易额达29万亿韩币,而当年零售额接近300万亿韩币,网购渗透率达9.7%。
2011年,韩国网购渠道销售同比增速15.3%(>零售额8.4%);2006-2011年,韩国网购交易额复合增速达16.6%(>零售额6.9%),网购对传统零售渠道的冲击将持续存在。
与2001-2006相比,2006-2011年韩国网购零售额增速已明显放缓,前者为32%,后者仅17%,说明网购本身存在“天花板”,当其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增速将有所下降,对实体零售渠道的冲击或将逐渐减弱。
2012年化妆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2年化妆品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行业的主管部门、监管体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5)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标准 (5)二、化妆品行业基本情况分析 (8)1、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庞大,增长迅速 (8)2、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城镇化发展是推动化妆品行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9)3、我国化妆品人均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发展空间巨大 (10)4、我国化妆品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11)5、护肤品子行业市场规模最大,占化妆品行业整体比重不断提高 (12)6、产品细分日益清晰,功能更加个性化 (12)7、“天然”、“活性”、“健康”成为新兴理念,本草护肤品倍受关注 (13)三、化妆品行业竞争格局 (13)1、行业整体竞争格局 (13)2、按产品档次划分市场竞争格局 (14)(1)高档化妆品市场竞争格局 (15)(2)中档化妆品市场竞争格局 (15)(3)大众化妆品市场竞争格局 (15)3、主要进入壁垒 (16)(1)品牌认知度 (16)(2)销售渠道成熟度 (16)(3)产品质量要求 (17)(4)管理能力要求 (17)四、行业经营方式及行业特点 (18)1、行业经营方式 (18)(1)超市及大卖场渠道 (18)(2)百货商场渠道 (19)(3)药妆店渠道 (19)(4)专营店渠道 (19)(5)个人护理店及便利店渠道 (20)(6)网络渠道 (20)(7)直销渠道 (20)(8)其他渠道 (20)2、行业特点 (21)(1)行业周期性 (21)(2)行业季节性 (21)(3)行业区域性 (21)五、行业的利润率水平 (22)六、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22)1、行业技术水平 (22)2、行业技术特点 (22)(1)天然植物原料的功效研究、提取和应用 (22)(2)高新技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23)(3)化妆品包装技术的升级换代 (23)七、上、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影响 (23)1、上游行业对化妆品行业的影响 (23)2、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影响 (24)八、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4)1、有利因素 (24)(1)国内市场容量和消费增长潜力巨大 (24)(2)监管不断规范化 (25)(3)税收支持政策出台 (25)(4)下游零售行业的迅速发展为化妆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渠道支撑 (25)2、不利因素 (26)(1)行业竞争不规范 (26)(2)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不高 (26)一、行业的主管部门、监管体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我国化妆品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相关部门。
2012年速冻食品行业研究报告
2012年速冻食品行业研究报告2012年2月目录一、“速冻”技术——食品保存的先进技术 (3)1、冷冻食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食品保存方法 (3)2、速冻即食餐是冷冻食品的主流 (3)二、冷冻食品起源于美国,繁荣于欧洲,发展于亚洲 (5)1、美国冷冻产业起源于1920年代,快速发展到1960年代1970年代后稳定增长 (5)2、当前全球冷冻食品零售市场排序依次是欧盟、亚太地区、美洲等 (10)3、日本冷冻食品的现代工业发展历程 (11)三、中国速冻米面产业日趋成熟,品类日趋多样化 (15)1、中国速冻食品行业兴起于出口,快速发展于国内消费 (15)2、冷冻食品产业链较长,关键在于冷链和终端 (18)3、中华美食多样化,速冻米面行业细分品类繁杂多样 (19)4、预计未来5年中国速冻米面食品产销量年复合增长13%-17% (21)5、行业综合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逐年下移,盈利能力和税前ROE似乎已达阶段性高点 (24)四、投资策略:关注优势企业 (26)1、三全食品 (26)2、思念食品 (28)一、“速冻”技术——食品保存的先进技术1、冷冻食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食品保存方法传统上,食品保存的方法主要有添加防腐剂、盐腌、糖渍、真空、冲氮、干燥脱水和高低温杀菌等方法。
而冷冻食品则是将预制食品在零下25摄氏度下快速冻结,然后在零下18摄氏度或更低温度下贮藏、运输,可以长期保存的一种新兴食品。
区别于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冷冻食品不需要添加任何防腐剂,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新鲜食品原有风味及其营养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速冻冷藏的食品保存方法突破了消费者对食品需求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长期来看,其在食品保存方法中的占比会持续缓慢提高。
世界范围来看冷冻食品是发展最快的食品,其销售量在发达国家占据全部食品的50-60%,已取代罐头食品的垄断地位而跃居加工食品首位。
2、速冻即食餐是冷冻食品的主流冷冻食品从一诞生就是为提升食品质量,确保生鲜食品的色、香、味俱全,最大限度保留营养价值而生。
日本零售业的策略
霪 环球 经溃
戆
| ㈡i
It r k自 2 0 net e 0 5年该 程 序建 立 以来 一 直 经营 该程 序 , 通 过该 程 序帮 助确 保 进入 尼 日尼 亚市 场 的众 多产 品是 安全 并且 合符 规 范 的 。It r k广 泛 的 实验 室和 办 事 处全 球 网络 为经 ne t e 营 这样 一个 全 球 性程 序 提供 了无 可 匹敌 的重 要技 术 支持 。
SoN 总 干 事 J h k n a博 士 表 示 : ” Itr k在 尼 日 o nA a y 对 net e
动澳 门房地 产 市场 于今 后 数 年达 到 空前 的 增长 水 平 。 Ma a ABC o ( cu o m TM)是 澳 门房 地产 进 行广 告 宣 传 的 最佳 平 台 可 以协 助 世 界 各 地 的业 主 、经 纪 和 发 展 商 , 网 于 上 实 时 交 流 ,方便 他 们 作 进 一 步 联 系 、买 卖 和 租 赁 。 Ma a AB o c u C.om ( ) M 的房 地 产 搜 索 引擎 提 供 的信 息包 括 实 时 更 新 的 澳 门房 地 产 数 据 库 、三维 互 动 地 图 和最 新 市 场
据 并分 析 研究 ,以增 加澳 门房 地产 市 场 的透 明度 令 客 户
更 容 易作 出 明智 的投 资抉 择 。 ”
■
商业 Co mme c re
It r k与 尼 日利 亚 国家 标准 局 拓展 S net e oNCAP协 议 1 0月 1 It r k与尼 日利亚 国 家标 准 局 ( t n ars 0日 net e Sa d d Orans t no g r , ON)宣 布 双方 已经 将 他们 的协 g ia i fNie i S o a 议 拓展 了两 年 。该协 议指 定 It r k独 家经 营 SoN的 Co — net e n f mi s s me tP o rmme( 制 性合 格评 定 程序 ) 简 or t As e s n r ga y 强 (
日本药妆零售市场分析报告
消费者需求变化: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企业需 要不断调整产品策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市场规模:日本药妆零售市场在 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市场
规模庞大。
发展趋势: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 美容意识的提高,药妆零售市场
将持续增长。
A
B
C
D
竞争格局:市场竞争激烈,本土 品牌和国际品牌竞争激烈。
建议:企业应关注消费者需求, 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 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以应对市
技术创新:日本药 妆企业具有较强的 研发和创新能力
品牌建设:日本药 妆品牌在国际市场 上具有较高的知名 度和美誉度
营销策略:日本药 妆企业善于运用各 种营销手段,提高 产品知名度和销售 额
线上渠道:日本药妆零售市场可以通过线上渠道拓展,如电商平台、社交媒体 等,提高销售效率和覆盖范围。
线下渠道:日本药妆零售市场可以通过线下渠道拓展,如开设实体店、专柜等, 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体验。
进口限制:日本政府对进口药妆品 实施更加严格的限制,保护国内产 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安全标准:提高药妆品的安全标准, 加强对产品的检测和监管
消费者保护: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加大对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的处罚 力度
线上销售:电商平台的兴
起,使得消费者可以更方 1
便地购买药妆产品
数字化营销:利用大数据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
日本药妆零售市场是指 在日本境内销售药品、 化妆品及相关产品的市
日本零售业分析报告2012
2012年日本零售业分析报告2012年9月目录一、经济不景气,通缩、老龄化是零售的最大敌人 (5)1、泡沫经济后,日本零售业已无增长 (5)2、日本人口老年化现象非常明显 (6)3、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尚不能对实体零售构成威胁 (7)4、相对于欧美国家,行业市场集中度依然偏低 (9)二、各业态代表企业分析 (10)1、没落的百货贵族:高岛屋 (10)2、失败于多元化,想重新凝聚于零售主业:大荣 (12)3、便利店的王者:SEVEN&I控股公司 (15)4、家电连锁开始并购整合:BIC Camera Co. Ltd (19)5、购物中心王者:永旺株式会社 (21)6、日本淘宝:乐天株式会社 (24)三、借鉴意义 (27)总体看,日本零售业经历了大分大合的过程,原来业态单一,销售各种商品,而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种类的极大丰富、人民收入的提高,按照品类的维度,逐渐开始业态细分,然后各业态市场份额逐渐集中,到了目前又出现了各业态向多品类发展的动向,而市场细分的维度则变成了档次定位及地理位置。
日本零售业在上世纪90 年代初达到巅峰,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经济下滑且进入了长期的通缩、人口结构也逐渐老龄化。
近二十年来零售行业整体看在走下坡路。
但细分业,态来看,各不相同:百货业被其他业态,尤其是购物中心,稀释得较多,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行业规模大幅缩水,目前的功能定位主要为中高档服装、高档食品及日用品的销售;大卖场与超市基本维持稳定,规模变动不大,目前功能定位仍然是以食品、日用品为主,也附带一些档次不高的服装;家电连锁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缩减,为了吸引客流,也开始经营一些日用品,主要以查漏补缺为主;便利店、药妆店、车站商业等发展态势相对较好,便利店的商品构成以食品半成品、成品、休闲食品、饮料为主,这与日本人较为忙碌的生活节奏相关性较强,而药妆店的商品结构则以日用品、化妆品为主,商品定位上主要体现生活品质,车站商业整体经营得就很杂,包罗万象,无所不有;相对于我国零售业而言,日本零售企业的流通体系效率更高,经过长期的发展,渠道层级已经大大缩短,很多是厂商与零售商直接对接,另外,日本还存在许多的大批发商,这些商社规模大,通常代理多个品牌,厂商和零售商分别直接与其对接,也提高了渠道流通的效率。
2013年日本零售百货行业经营创新借鉴分析报告
2013年日本零售百货行业经营创新借鉴分析报告2013年2月目录一、中日商业地产供给分析 (3)二、日本百货业的经营革新 (5)1、大型化趋势、购物中心化 (5)2、行业整合加速 (6)3、积极进行经营革新 (7)三、以三越百货为例探讨日本百货业的变革 (9)四、中国零售行业急需经营革新 (10)1、行业整合短期难以实现 (11)2、短期需学习日本百货业先进经营经验及营销手段 (11)一、中日商业地产供给分析商业地产近几年供给量大幅增加,短期增速大幅回落。
受住宅限购、限贷等政策影响,国内商业地产2009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
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完成额及施工面积基本维持在30%以上,而2012年中期开始,增速明显回落,投资完成额增速回落至25%左右,施工面积增速回落至17%左右;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增速大幅回落,2012年新开工面积增速回落至6.2%,而竣工面积回落至8%。
供给量的大幅回落短期有利于降低供给端的冲击。
展望2013年,宏观经济维持弱复苏,行业需求端趋势向好,但幅度有限,受需求端影响,商业地产供给增速将维持在低位,供给端冲击短期有所减缓。
日本90年代,地产泡沫破灭之后,商业地产增速大幅下降,之后几年增速一直维持在0左右徘徊。
从供需角度分析,日本零售行业增长是驱动商业物业增加的主要原因,商业物业新开工面积与社零总额增速具有显著相关性。
国内商业地产增速与社零总额增速相关性并不明显,但近几年相关性有所提升,而且可以看出,商业地产新开工面积增速滞后于社零总额增速。
货币供给量的大幅增加以及其驱动的物业价格的大幅提升是驱动商业地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各地方政府由于负债率较高,通常以土地财政为主,因此土地拍卖成为很多地方政府主要的财政来源,这也助推了商业地产快速增加。
从规划角度看,地方政府一般都会有商业规划,但商业规划最终要落实到区里,因此,商业规划是市一级的,但实际上控制权在区一级,而到了区一级为了政绩和形象,导致商业地产狂热。
日本消费调研报告
日本消费调研报告
根据最新的日本消费调研数据,以下是一些关于日本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发现:
1. 消费品市场:日本消费品市场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尤其是高端消费品。
消费者对于品质和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产品也越来越感兴趣。
2. 零售方式:电子商务在日本市场的增长迅速,尤其是在线购物和移动购物。
线上线下渠道的整合越来越受到重视,消费者更加喜欢多渠道购物,以获得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3. 个性化消费:个性化消费正成为日本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
消费者希望购买符合自己个性和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定制化和个性化的销售模式越来越受欢迎。
4. 品牌忠诚度:日本消费者对于品牌忠诚度相对较高,他们更倾向于购买熟悉的品牌和产品。
品牌的信誉和品质在购买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5. 健康和健身:日本消费者对于健康和健身的关注度也在增加。
他们更加关注食品的营养成分,倾向于购买天然、有机和健康的产品。
6. 社交媒体影响:社交媒体在日本消费者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年轻一代。
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获取产品信息、分享购物经验,并且受到网红和意见领袖的影响。
7. 旅游消费:日本出境旅游市场在近年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消费者更加注重独特的旅游体验和品质服务,旅游行业应当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上。
综上所述,了解日本消费者的行为和需求对于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和产品创新非常重要。
随着消费者对于品质、个性化和健康的要求增加,企业应当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同时关注多渠道销售和社交媒体的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日本零售行业
分析报告
2012年2月
目录
一、日本经济与商贸零售业发展概览 (4)
1、第一个时期(1945—1959):日本经济复兴期和高速经济增长初期 (4)
2、第二个时期(1960-1973):高速经济增长的鼎盛时期 (4)
3、第三个时期(1974-1983):石油危机后的低速增长期 (5)
4、第四个时期:(1983-1989)泡沫经济的疯狂期 (6)
5、第五个时期(1990-至今)日本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 (6)
二、日本百货行业发展历程 (8)
1、初创期:从和服店向近代百货店的转变 (8)
2、成长期:曲折经历中不断壮大 (9)
3、缓慢增长期:超市和专卖店的兴起,百货业绩陷入缓慢增长期 (10)
4、衰落期:泡沫经济后的衰退和淘汰 (10)
5、复兴期:行业整合力度加大、摸索自有品牌开发 (10)
三、日本百货业态发展现状与主要特征 (11)
1、市场定位细分化 (13)
2、商品采购包销制 (13)
3、顾客服务系统化 (13)
四、日本超市的发展历程 (14)
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的创业期 (14)
2、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快速发展期 (14)
3、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的成熟期 (15)
4、第四阶段:21世纪后寻求新发展期 (16)
五、日本超市发展现状与主要特征 (16)
1、日本超市主要特征 (18)
(2)快速反应的订货系统 (18)
(3)中型超市与各大商社展开广泛合作 (19)
(4)地方超市充分发挥自身特色 (19)
2、日本超市衰退原因分析 (19)
(1)发展规模失控 (20)
(2)定位模糊 (20)
(3)竞争与消费改变 (20)
六、日本超市发展趋势 (21)
1、开发购物中心 (21)
2、加大自由品牌 (21)
3、强化食品经营 (21)
七、日本主要零售集团 (22)
1、永旺集团 (22)
2、三越伊势丹 (26)
日本作为世界经济强国,零售业极为发达。
二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零售业在经济迅速崛起中重建、发展、繁荣和成熟。
作为日本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零售业的演进过程与日本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进程相一致。
本报告将日本百货、超市行业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主要趋势、主要零售集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对中国零售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帮助。
一、日本经济与商贸零售业发展概览
1、第一个时期(1945—1959):日本经济复兴期和高速经济增长初期
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日本进入了战后的恢复时期。
1950年-1953年,朝鲜战争带来了“特需景气”,促进了经济繁荣,使日本经济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1955年日本进入了高速经济增长期。
这个时期,百货门店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百货业的迅速崛起引来了中小零售商的不满与抗议,1956年日本政府出台了战后的《百货店法》旨在保护中小零售商,具有很强的社会政治色彩,但是百货店法的颁布并没有阻挡百货行业的迅猛发展。
2、第二个时期(1960-1973):高速经济增长的鼎盛时期
1960-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到了高速增长的鼎盛时期,流通领域出现了商社大型化、超市迅速发展的特征。
朝鲜战争以后,很多面临破产的商社(贸易公司)在政府援助下进行改组与合并,以大型化发展为重点,走综合商社道路,如“关西5棉1”事件。
(所谓的“关西5
棉”是指日本关西地区主要的5家棉织批发商的大合并,其在市场占有率占据了绝对优势。
例如1972年,从事综合商品批发的综合商社有110家,虽然只占全部批发业的0.4%,可是其销售额比例却达到了20%。
)这个时期,以低价格、高周转率为主要经营特征的超市得到了银行借款,发展迅猛。
60年代中期,新建商店的速度非常缓慢,当时引进外部资金非常困难,超市的扩张不得不主要依赖内部积累。
之后,超市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联系,加快了新设商店的速度。
其具体方式:取得新建超市的土地所有权→商店开张后地价大幅度上涨→由所担
保的地价上升得以借入巨款→取得新建商店的土地所有权,日本超市采取这种所谓的螺旋式银行借款方式得到了迅速发展。
随着大型超市在全国无秩序地新建,同时经营范围从以前的食品扩大至服装和耐用品,对传统百货店产生了威胁,但是之前的《百货店法》未对超市、购物中心等新兴业态进行限制,因此不光是一般的中小零售商,百货店也开始动用自己的政治力量,要求在法制上对大型超市进行限制。
1973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大型零售店铺法》(简称《大店法》),同时废除了《百货店法》,新规定以销售面积来划分店铺,将大型超市等新业态划归管理范畴。
3、第三个时期(1974-1983):石油危机后的低速增长期
1973年第1次石油危机以后,日本经济受到了沉重打击被迫进入了低速增长期。
家庭收入中实际可支配支出的增加出现了停滞的趋势(1965-1975年平均增长率为5.7%,1975-1985年为0.8%)。
大城市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