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识判断法律部分练习题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2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2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是指( )、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A.在国家行政机关工作B.在党政机关工作C.行使公共权力D.依法履行公职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我国《公务员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选项中A项非常具有迷惑性,但是要注意,在国家机关工作的不一定都是公务员。
故答案为D选项。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2.关于国家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征收农民集体土地,需要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予以补偿B.征收耕地以外其他土地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C.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规定D.征收耕地应给予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正确答案:C解析:《土地管理法》第47条第1、2、3、4款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由此可以判定C项错误。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3.将行政领导体制划分为层级制与职能制的依据在于( )。
A.行政领导机关中决策人数多少的不同B.行政领导体系中各层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职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的不同C.行政领导体系内部各机构的职权性质与范围的不同D.上级行政领导机关对下级行政领导机关的指挥、控制方式与程度的不同正确答案:C解析:行政领导体制的分类:(1)根据领导系统中各层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职责权限的集中与分散程度的不同,将行政领导体制划分为集权制与分权制。
行测常识判断——法律、法规 试题及答案

行测常识判断——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真题预测一:1、普通累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法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是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
2、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如果某人民法院因违法审判造成了错案,则根据我国宪法、刑事诉讼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
A.可以由人民大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对判决予以纠正B.可以由人民检察院行驶监督权C.可以由同级党委对判决予以纠正D.可以由党的政法委对判决予以纠正3、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则()。
A.有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最终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B.由法院先行支付,有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C.由证人先支付,有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D.由法院支付4、某市公安机关经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一个体户许某(已先拘留5天),认定其犯有制作、组织播放淫秽录像罪。
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还扣押了许某的4太录像机,并擅自将这4台录像机作为公务借用。
许某被羁押11个月后,决定撤销案件。
公安机关遂归还了这4太录像机,但已破旧不堪,其中3台已无法使用。
许某提出赔偿要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案的赔偿义务机关是公安机关B.本案的赔偿义务机关是检察机关C.许某只能就拘留、逮捕或录像及损坏中任选一项提出赔偿要求D.许某可以同时提出两项赔偿要求,即赔偿因人身自由受到侵犯所遭受的损害以及赔偿被损录像机的价款5、张某因逆行驾驶被交通警察拦截,李某口头作出罚款200元的处罚决定,并要求当场缴纳。
张某要求出具书面处罚决定和罚款收据,李某认为其要求属于强词夺理,拒绝听取其申辩。
关于该处罚决定,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该处罚决定无效B.该处罚决定违法C.该处罚决定可以被撤销D.该处罚决定不成立5、我国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是()。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监察机关 D.公安机关真题预测三:1、关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三机关的关系,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1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一个国家的宪政制度如果常常为其他国家所效仿,这个国家的宪法就被称之为“宪法之母”,据此,下列哪个国家的宪法被称为“宪法之母”?( )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正确答案:A解析:英国是近代宪法的策源地,英国宪法常被人们誉为“近代宪法之母”。
英国近代宪法最初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由英国资产阶级最早制定。
英国的资产阶级宪法在内容上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但是在形式上没有完整的宪法典,是典型的非成文宪法。
本题正确答案为A。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2.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法律和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均具有规范性B.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但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C.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而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自律得以实施D.法律和道德可以互为促进正确答案:B解析:违法行为不一定违反道德。
例如男女两人未领取结婚证而同居,他们两人可能已经举行了婚礼.只是还没有履行法律程序,所以未婚同居违法但不违反道德。
所以选择B选项。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3.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法律体系由法律部门组成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不完备C.中华法系也即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法律体系是一国法律有机联系的统一体正确答案:C解析:法系是一个学术概念,常见的法系有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中华法系等。
中华法系是中国的封建法律和亚洲一些仿效这种法律的国家法律的总称,现在已经基本解体,并且它不仅仅指中国。
所以选择C选项。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4.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具有历史意义,它包含的内容有( )。
①国王没有权利废止法律或者终止法律的实行②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是自由的③国王在和平年代不可以有武装军队④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⑤议会可以监督国王和大臣的活动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正确答案:C解析:《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文件,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具有宪法的性质。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1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1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甲乙丙丁戊为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甲欲转让自己的股权给自己的妹夫己,有关该股权转让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当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B.甲应当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意见,若戊自接到甲的股权转让通知书后满30日仍未作表示,则视为不同意转让C.若乙丙丁不同意该股权的转让,则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D.若该股权转让经股东同意,但同等条件下,乙丙都主张优先购买权,则由转让股份时出资比例较高的股东享有正确答案:C解析:《公司法》第71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的过半数同意。
而不是全体股东的过半数同意,所以A选项不正确。
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30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因此B项不正确。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所以C选项正确。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而不是由出资比例较高的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
所以D选项不正确。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2.下列关于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比较,哪个是正确的( )。
A.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分取红利可以不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进行B.股份有限公司向股东分配利润必须按照股东持股比例进行C.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必须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D.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会议对所议事项表决时,股东必须按照持股比例行使表决权,公司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也有表决权正确答案:A解析:《公司法》第34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
公务员行测法律常识判断练习题

公务员行测法律常识判断练习题1.张某因殴打李某被某县公安局一派出所罚款50元,张某不服向某公安局提起复议,县公安局撤消了该处罚决定,李某不服向某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
A.应予受理B.应不予受理C.应驳回起诉D.应告知李某向某市公安局申请复议2.在行政诉讼的执行措施中,可对行政机关采取的是。
A.司法建议B.查封C.扣押D.划拨3.甲、乙二人均系木材厂的工人。
某日为某房主搬运木材,午休时,甲说不知这木材是否能燃烧,乙说我去试试,说完乙便用打火机去点,结果引燃了旁边的油桶,将房主的房子烧毁,乙对房子烧毁的态度是。
A.疏忽大意的过失B.间接故意C.意外事件D.过于自信的过失4.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规定。
A.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B.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C.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D.国务院5.刘某的月工资为1800元。
2021年10月1日至3日,公司安排刘某在这3天值班。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公司除应向刘某支付每日工资外,还应当向刘某支付多少加班费?A.180元B.360元C.540元D.720元1.答案: A解析: 行政诉讼中原告资格的构成要件。
原告必须是承担具体行政行为法律后果或受其影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在特定情况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使不是直接相对人,但只要其有足够充分的理由认为其权益受到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影响,也可以成为行政诉讼原告。
只要原告“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就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也应当受理。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也规定:与撤销或者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2.答案: D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第65条规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赔偿金,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三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人事机关提出司法建议。
行测常识判断法律部分练习题

行测常识判断法律部分练习题(一)1.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下来的()。
A.个人所有财产 B.依法规定享有的财产C.个人合法财产 D.公民收入和储蓄2、共同历史传统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的总称,在法学上,称为()。
A.法律体系 B.法的历史类型C.法系 D.法律制度3.委任状、逮捕证、营业执照都属于()。
A.规范性法律文件 B.非规范性法律文件C.司法机关公文 D.证据4.法系的分类标准是()。
A.法的历史类型 B.法的历史传统C.法律体系 D.法律部门5.以判例作为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的有()。
A.罗马法系 B.社会主义法系C.罗马法系和普通法系 D.普通法系6.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
A.基本法律 B.行政法规C.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 D.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7.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是()。
A.自然法 B.习惯性C.不成文法 D.习惯8.大陆法系在法的形式主要采用()。
A.判例法 B.习惯法C.法典 D.不成文法9.在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 D.纪律检查委员会10.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参考答案1. C 2.C 3.B 4.B 5.D 6.D 7.D 8.C 9.B 10.B 11.司法解释是指()。
A.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法所作的解释B.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C.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对法律的解释D.各级人民检察院在检察工作中对法律所作的解释12.划分国内法与国际法的标准为()。
A.法律效力范围的不同B.法律关系的主体的不同C.法律规定的内容的不同D.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13.违法客体是指法律所保护的而为违法行为所侵害的()。
A.人和物 B.违法对象C.社会关系 D.社会秩序14.法律事实包括:一法律事件,二()。
行测法律常识题训练

行测法律常识题训练行测法律常识题训练1、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权利请愿书》2、法律解释的方法大体包括:A、文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B、有权解释无权解释C、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D、字面解释扩充解释限制解释3、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D、 "一国两制"4、在我国,解释宪法的职权属于: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会C、最高人民法院D、司-法-部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撤销:A、本级人大会的不适当的决议B、下级国家权力机关的不适当的决议C、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D、本级人民法院的枉法裁判6、我国宪法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A、重要组成部分B、重要补充C、有机组成部分D、有益补充7、除法律有特殊规定的以外,行政复议机关一般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A、 60日内B、 30日内C、 20日内D、 15日内8、行政机关向相对方收取养路费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A、行政处罚B、行政征购C、行政征收D、行政征用9、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不适用调解为原则,但作为例外的是:A、赔偿之诉B、履行之诉C、变更之诉D、确认之诉10、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判决变更。
A、滥用职权的B、超越职权的C、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D、违反法定程序的11、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应在法定期限内提交答辩状,并提供作出具体行下行为时的证据和依据,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法院应当:A、中止本案的审理B、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C、延期审理本案D、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12、行政赔偿请求人请求行政赔偿的时效为: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D、二年13、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单独就行政赔偿提出请求的:A、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B、只能由行政机关解决C、应当先由行政机关解决,对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D、可以由行政机关解决,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14、公务员承担失职违法的行政责任的主要形式是:A、行政赔偿B、刑事处分C、行政处罚D、行政处分15、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指:A、已满10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B、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C、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D、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16、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的犯罪属于:A、结果犯B、行为犯C、结果加重犯D、危险犯17、王某是某局办公室主任。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关于死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B.死刑缓期执行的,也必须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C.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D.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正确答案:B解析:《刑法》第48条第2款规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即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故本题答案选B。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2.对于甲来说,下列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
A.乙绑架甲时.被甲打成重伤B.乙抢劫甲,甲反抗用水果刀将乙刺死C.乙诽谤甲,甲将其打伤D.乙飞车抢夺甲钱包,甲将其拉下摩托车。
导致乙重伤正确答案:C解析:《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乙诽谤甲,该不法行为不具有侵害紧迫性,故不属于正当防卫。
故本题答案选C。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3.甲欲杀乙,某日携带炸药前往乙家要炸伤乙,乙刚好出差不在家。
甲蹲守一夜后未见乙归.就没有将乙家炸毁。
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正确答案:A解析: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行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
本题中,甲携带炸药前往,但尚未着手实施具体的杀人行为,仍处于犯罪预备阶段,因为甲的意志以外的原因使他无法着手实施犯罪行为,这符合犯罪预备的特征,成立犯罪预备。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按照现行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 )负责。
A.上级人民法院B.本级人民政府C.本级人民检察院D.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正确答案:D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2.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关于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国家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实行男女同工同酬B.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均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不包括公民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时的物质帮助权D.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正确答案:C解析:《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物质帮助权是指公民因失去劳动能力或者暂时失去劳动能力而不能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时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生活保障,享受集体福利的一种权利。
主要由生育保障权、伤残保障权、死亡保障权与退休保障权等具体权利构成。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3.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构成违宪或违法行为的是( )。
A.国家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B.某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本自治州的自治条例C.国务院某部发布《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通知》D.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减征个人所得税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自治州的自治条例应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如果某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本自治州的自治条例,就构成了违宪。
A项陈述的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国家主席的权力。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甲向乙索要赌债未果.于是纠集亲友把乙挟持到自己家中,然后给乙的妻子去电话说,如果不马上还钱,就打断乙的腿,甲的行为构成( )。
A.绑架罪B.敲诈勒索罪C.非法拘禁罪D.绑架罪和非法拘禁罪正确答案:C解析:为了索债而非法拘禁他人的,构成非法拘禁罪,而非绑架罪。
故本题答案选C。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2.李某在封闭的小区内练车,因技术不熟,撞死了散步的刘某,李某的行为构成( )。
A.故意伤害罪B.交通肇事罪C.危险驾驶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正确答案:D解析:《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
本题是在小区内部,没有违反交通运输规则,故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行为人应该预见在小区内会撞到人。
但是没有停止行为,这构成了过失致人死亡罪。
故本题答案选D。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3.甲为某汽配店员工.一日和老板乙一起外出送货,甲趁乙和经销商对账时,便携带乙让自己代为看管的5万货款潜逃。
甲的行为构成( )。
A.侵占罪B.盗窃罪C.抢劫罪D.诈骗罪正确答案:A解析:《刑法》第270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题中甲将乙让自己代为看管的5万元占为己有。
构成侵占罪。
故本题答案选A。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4.甲持刀追杀乙,眼见就要被追上时,乙见路旁停有一辆未熄火摩托车,便驾车逃跑,使摩托车遭受严重损毁。
乙的行为构成( )。
A.故意损毁财物罪B.正当防卫C.执行命令D.紧急避险正确答案:D解析:《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A.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B.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有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C.矿藏、水流、海域、森林专属于国家所有D.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正确答案:C解析:《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A、B、D正确。
《宪法》第9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因此C是错误的,应选。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机关中( )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A.全国人大常委会B.省级人大C.省级人民政府D.国务院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宪法》第89条规定,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3.根据《选举法》,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 )产生。
A.上级任命B.下级委派C.直接选举D.间接选举正确答案:D解析:《选举法》第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4.下列主体中,依照我国选举法不列人选民名单的是( )。
A.精神病患者B.吸毒者C.老年人D.被刑事拘留者正确答案:A解析:《选举法》第26条第2款规定,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人选民名单。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5.某省人大为了整治校园环境依法制定了《某省整治校园环境条例》,后来由于一起案件,有关部门经审查发现该条例与教育部的某一个有效的规章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下列不属于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的是( )。
A.申诉权B.参加法庭调查、辩论权C.上诉权(被害人除外)D.抗诉权正确答案:A解析: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主要有:申请回避权;参加法庭调查、辩论权;上诉权(被害人除外);抗诉权等。
故本题答案选A。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2.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之一B.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C.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D.行政机关在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电子数据,在刑事诉讼中不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正确答案:D解析:《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A项正确。
第3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C项正确。
第48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B项正确。
第52条规定,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D项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D。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3.关于辩护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B.外国人、无国籍人只能委托中国律师作为辩护人C.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D.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正确答案:A解析:《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C.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D.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正确答案:B解析:选项A的错误在于,防卫过当不是一个具体的罪名;选项C的错误在于,在防卫过当的情况下,行为人仍然具有防卫意图,所以不可能是直接故意;选项D的错误在于,事后防卫与防卫过当完全不同,不能按照防卫过当处理。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2.对于偷盗婴儿的行为以绑架罪论处的,必须是行为人( )。
A.导致婴儿死亡的B.出于出卖目的C.以勒索财物为目的D.已完成该犯罪行为正确答案:C解析:《刑法》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以绑架罪论处。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3.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
甲负责望风,乙人室行窃,丙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
A.简单的共同犯罪B.复杂的共同犯罪C.必要的共同犯罪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共同犯罪人之间是否有分工,共同犯罪分为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复杂共同犯罪是指各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着分工的共同犯罪。
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共同犯罪人可以根据分工分为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和教唆犯。
在本题中,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存在着甲望风、乙入室行窃、丙接应转运赃物的分工,所以甲乙丙之间构成的共同犯罪是复杂的共同犯罪。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4.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张某,故意指使他人虚报保险事故,并由自己亲自理赔骗取保险金20万元与他人私分。
张某构成( )。
A.保险诈骗罪B.虚假理赔罪C.贪污罪D.职务侵占罪正确答案:C解析:《刑法》第183条规定,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职务侵占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 )。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D.纪律检查委员会正确答案:B解析: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它是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通过行使检察权保障宪法和法律的统一实施。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2.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必须经过其( )讨论通过。
A.大法官会议B.审判委员会C.政策研究室D.院长、庭长联席会议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法律常识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工人阶级C.人民D.工农联盟正确答案:C解析:《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4.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 )。
A.代表的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B.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C.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D.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正确答案:D解析:《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5.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
A.权利B.权力C.义务D.权利和义务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法律常识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民主主体的普遍化是宪法得以产生的前提B.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C.宪法是系统全面的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部门D.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与民主价值不存在冲突与矛盾正确答案:D解析:宪法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国家权力的规范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就两者的关系而言。
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居于核心和支配部门。
因此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宪法是系统全面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法律部门,其最核心的价值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B、C正确。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我国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是( )。
A.国家行政机关B.各级党组织C.国家权力机关D.国家司法机关正确答案:A解析:公共行政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即行政机关。
在我国,行政管理主体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公共行政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 )A.公民在年老时B.公民在疾病时C.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D.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3.下列行政机关中无权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是( )。
A.福建省政府B.厦门市政府C.泉州市政府D.福州市政府正确答案:C解析:地方政府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所制定的规章。
厦门属于经济特区,福州是福建省省会,故A、B、D都有权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泉州市政府无权制定地方政府规章,故本题答案为C。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4.某单位收发员为收集邮票,故意隐匿、毁弃他人信件,其行为侵犯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哪项权利?( )A.隐私权B.通信自由C.通信秘密D.社会文化权利正确答案:B解析:A项中所谓隐私,指不愿告人或不便告人的事情。
隐私权的特征有: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隐私权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和隐秘性,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
B项中的通信自由,是指公民、法人有权运用各种通讯手段与外界进行正当交往而其他任何公民和组织不得非法干涉,不得非法扣押、隐匿、截取或毁弃他人的信件,不得妨害和限制公民、法人使用这些通讯手段。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2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2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甲被仇人追杀,情急之下从一住户窗户内跳人屋内躲避,不料将乙家小孩踩成重伤,甲的行为是( )。
A.紧急避险B.防卫过当C.过失致人重伤罪D.意外事件正确答案:A解析: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避险行为,造成第三者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A项,甲为了避免自己的人身受到伤害,而不得已地损害了第三方乙家小孩的利益,因此甲构成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B项,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C项,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过失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行为。
D项,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
B、C、D三项都不符合甲的行为的情形,不选。
故本题选择A。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2.甲贩运违禁品,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
朱某抓住汽车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
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的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正确答案:B解析: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过于自信的过失,就是行为人已经遇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行为人应该遇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遇见而使得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甲某并未希望致朱某死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法可以委托下列哪种组织实施行政许可?( )A.其他国家机关B.其他行政机关C.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事业组织D.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社会团体正确答案:B解析:《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法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2.关于行政处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B.受他人胁迫有行政违法行为的,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C.行政处罚的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D.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必须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正确答案:C解析:《行政处罚法》第17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规章不能授权,A错误。
第27条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B错误,是“应当”,而不是“可以”。
第51条规定,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C正确。
第37条规定,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D错误。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3.某蔬菜食品公司因销售假酒,被工商局处以罚款5000元、停业整顿的行政处罚。
工商局的上述处罚( )。
A.是错误的,只能实施停业整顿的处罚B.是错误的,只能实施罚款5000元的处罚C.是正确的,不违反一事不再罚的原则D.是错误的,只能在停业整顿与罚款中选择一种实施处罚正确答案:C解析:《行政处罚法》第24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2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2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公务员因失职受到降职处分,其受到的法律制裁种类属于( )。
A.民事制裁B.行政制裁C.刑事制裁D.违宪制裁正确答案:B解析:行政制裁是国家行政机关行政违法者所实施的法律制裁。
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种,本题中公务员受到了降职的行政处分。
故本题答案选B。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律原则在法律适用中的作用?( )A.弥补法律规则的漏洞B.对法制改革具有导向作用C.限定自由裁量权的范围D.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正确答案:B解析:对法制改革具有导向作用是法律原则对法律创制的作用之一,而不是在法律适用中的作用。
故B项说法错误。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3.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承担法律责任就是接受法律制裁B.法律责任是实施法律制裁的根据C.违法行为并不是承担法律责任的唯一根源D.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是免除法律责任的条件之一正确答案:A解析: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
就其性质而言,法律关系可以分为法律上的功利关系和法律上的道义关系,与此相适应,法律责任方式也可以分为补偿性方式和制裁性方式。
接受法律制裁只是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之一,故A项说法错误。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4.根据《宪法》和《物权法》,下列自然资源中不专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是( )。
A.矿藏B.土地C.水流D.海洋正确答案:B解析:《宪法》第lO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所以土地并不是国家专属所有。
矿藏和水流(包括海洋)是专属于国家所有的。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5.我国国务院各部、委的设立、撤销或合并,其决定权在于(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常识判断法律部分练习题(一)1.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下来的()。
A.个人所有财产 B.依法规定享有的财产C.个人合法财产 D.公民收入和储蓄2、共同历史传统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的总称,在法学上,称为()。
A.法律体系 B.法的历史类型C.法系 D.法律制度3.委任状、逮捕证、营业执照都属于()。
A.规范性法律文件 B.非规范性法律文件C.司法机关公文 D.证据4.法系的分类标准是()。
A.法的历史类型 B.法的历史传统C.法律体系 D.法律部门5.以判例作为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的有()。
A.罗马法系 B.社会主义法系C.罗马法系和普通法系 D.普通法系6.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
A.基本法律 B.行政法规C.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 D.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7.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是()。
A.自然法 B.习惯性C.不成文法 D.习惯8.大陆法系在法的形式主要采用()。
A.判例法 B.习惯法C.法典 D.不成文法9.在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 D.纪律检查委员会10.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参考答案1. C 2.C 3.B 4.B 5.D 6.D 7.D 8.C 9.B 10.B 11.司法解释是指()。
A.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法所作的解释B.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C.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对法律的解释D.各级人民检察院在检察工作中对法律所作的解释12.划分国内法与国际法的标准为()。
A.法律效力范围的不同B.法律关系的主体的不同C.法律规定的内容的不同D.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13.违法客体是指法律所保护的而为违法行为所侵害的()。
A.人和物 B.违法对象C.社会关系 D.社会秩序14.法律事实包括:一法律事件,二()。
A.法律后果 B.法律制裁C.法律行为 D.法律责任15.社会主义法产生的特点是()。
A.在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B.在已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c.最初以资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D.不需要有自己的经济基础16.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
A.调整范围相同 B.规范内容相同C.要求相同 D.历史使命相同17.法典编纂是指()。
A.是对原有全部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B.是在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文件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加工C.是对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加工,编制成新的系统化的法律文件因而是一种立法活动D.不是一种立法活动18.根据法律效力的强弱程度,可将法律规范分为()。
A.确定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 B.委任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C.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D.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19.法律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属于()。
A.法律解释 B.法律事件C.法律行为 D.法律部门20.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之一的国际条约是指()。
A.国际宣言B.国际公约C.国际协定D.我国同外国缔结或我国加入并生效的国际规范性法律文件参考答案11.B 12.B 13.C 14.C 15.A 16.D 17.C 18.C 19.B 20.D行测常识判断法律部分练习题(三)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法律所作的解释属于()。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C.审判解释 D.行政解释2.社会主义法同一切剥削阶级法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社会主义法体现了()。
A.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B.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C.阶级性与强制性的统一 D.阶级性与规范性的统一3.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为()。
A.权利能力 B.行为能力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内容4.在我国,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应视为()。
A.限制行为能力人 B.无行为能力人C.完全行为能力人 D.部分限制行为能力人5.法律对社会发展能否起进步作用,决定于()。
A.是否适用一切经济基础的需要B.是否能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C.法律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需要D.是否适应国家的需要6.最高人民法院对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律规范所作的解释()。
A.对下级法院具有普遍约束力 B.没有普遍约束力C.对下级法院没有约束力 D.有普遍的约束力7.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
A.客观标准 B.唯一标准C.唯一的客观标准 D。
首要标准8.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适用法律时()。
A.不应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B.应该以党的政策为指导C.有时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D.法律应无条件地服从党的政策9.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时,其生效时间应是()。
A.法律通过之日 B.法律公布之日C.法律批准之日 D.法律签署之日10.允许法律关系参加者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具体内容的规范,属于()。
A.任意性规范 B.授权性规范C.委任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参考答案1.A 2.B 3.B 4.C 5.C 6.A 7.D 8.B 9.B 10.A行测常识判断法律部分练习题(四)11.监察机关有权对下列哪种对象实施监察活动?()A.国家司法机关。
B.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C.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D.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12.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开,未经公开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这属于《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原则中的哪一项?()A.处罚法定原则。
B.处罚公正公开原则。
C.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保障相对人权利。
13.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决定前,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几日内提出;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前几日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对此,依次两个日期都正确的选项是哪项?()A.5日,10日 B.7 日,15 日C.3日,7 日 D.5日,7 日14.部委规章可以创设行政处罚的范围是下列哪个选项?()A.警告与罚金B.警告与一定数额的罚款C.警告、罚款与没收财产D.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15.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A.只能由法律设定B.只能由行政法规设定C.可以由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设定D.可以由地方性法规设定16.下列关于行政裁决特征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行政裁决的对象是特定的民事、刑事纠纷B.行政裁决的主体是法律授权的特定行政机关C.行政裁决在形式上具有准司法性D.行政裁决在效果上具有强制性17.下列有关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公务员就是我国行政机关的一切工作人员B.国家公务员包括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报中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C.国家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D.国家公务员分为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公务员和一般公务员18.行政制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者依其行政责任所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行政制裁不包括()。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理C.行政处分 D。
劳动教养19.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案审议的结果不可能是()。
A.签署公布 B.终止审议C.进一步审议 D.提请表决20.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一般是()。
A.原告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B.原告是国家机关,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C.原被告均是国家机关行政工作人员D.原告是国家行政机关,被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参考答案11.D 12.B 13.C 14.B 15.A 16.A 17.D 18.B 19.A 20.A行测常识判断法律部分练习题(五)1.行为人在实施抢劫行为后,出于灭口的目的而将被害人杀害,对行为人的行为如何认定?()A.抢劫罪的加重情节。
B.抢劫罪。
C.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并罚。
D.故意杀人罪。
2.某市黄某开办的个体小煤窑只开了采煤通道即开始采煤,主管部门检查后发现该煤窑只有送风口,没有排风口,即书面通知其停业整顿,黄某拖延不改继续采矿,终于因瓦斯浓度太高,发生爆炸致9名矿工死亡。
黄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A.重大责任事故罪。
B.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C.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D.过失爆炸罪。
3.因暴力干涉婚姻自由不成而将被干涉者杀害的行为构成下列哪种罪?()A.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B.故意杀人罪。
C.属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加重罪状。
D.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与故意杀人罪。
4.某国家机关的机要人员林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其所知悉、掌握的大量国家机密,绝密提供给境外的反动组织,对该行为如何认定?()A.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B.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D.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非法提拱国家秘密、情报罪。
5.季某的父母对其与村民小张之间恋爱极为不满,极力进行破坏,以致发生下列哪种行为公安机关不可以主动立案侦查?()A.当众殴打季某后将其禁闭,季某自杀的。
B.将季某捆绑过紧致其身亡的。
C.殴打季某,将季某打成重伤,由于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
D.先将季某吊起来毒打,后又私自将季某许配他人的。
6.公司犯下下列哪些罪时,实行双罚,即单位处罚金,同时要求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责任人员承担刑事责任?()A.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
B.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
C.挪用公款罪。
D.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7.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业或其他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不服管理,违章作业,造成下列哪些损失,不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A.1人死亡的。
B.3人重伤的。
C.直接经济损失达4.5万元。
D.直接经济损失达30万元,车间停产10天的。
8.下列各种行为哪项实行数罪并罚?()A.实施了非法制造枪支、非法运输弹药、非法储存爆炸物及非法邮寄弹药行为的。
B.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致人重伤、死亡的。
C.为追索债务而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使他人重伤、死亡的。
D.强奸妇女后,又实行杀人行为以图灭口的。
9.公安局预审员王某在审理卷烟厂女工陈某盗窃案时,对陈某犯盗窃甲级香烟209条(价值1600余元)的罪行,不追查,不取证,还将罪证材料销毁,掩护陈某逃避惩罚。
陈某在王某的掩护下获得释放后,王某以此要挟,将陈某多次奸污。
对王某的行为下列哪项表述正确?()A.包庇罪和强奸罪。
B.徇私枉法罪和强奸罪。
C.伪证罪和强奸罪。
D.玩忽职守罪与强奸罪。
10.行为人王某生产了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后,又销售这种商品的,对王某行为的认定与处罚哪项是正确的?()A.假冒注册商标罪。
B.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