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执业药师《药学专业一》药物分析学重点(4)
药师药物分析重点总结汇报
![药师药物分析重点总结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75b8078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e.png)
药师药物分析重点总结汇报药师药物分析重点总结汇报药师药物分析是指通过对患者用药情况、药物的成分、作用机制、副作用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来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工作。
药师药物分析的重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治疗效果评估:药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包括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病情的严重程度等。
在此基础上,药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并评估药物的疗效,以确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2. 药物相互作用分析:药师需要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进而影响药效和安全性。
药师需要分析这些相互作用,尽可能避免不良反应和效果不佳的情况。
3. 副作用风险评估:每种药物都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药师需要对药物的副作用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药师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确定可能的副作用并评估其发生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或避免副作用的出现。
4. 用药合理性评估:药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特性,评估患者用药方案的合理性。
这包括剂量的选择、给药途径的合理性、用药时间的安排等。
同时,药师还需要评估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以及药物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5. 个体化用药评估: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药师需要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对用药方案进行个体化评估。
这包括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孕妇或哺乳期女性的特殊情况、患者的肝肾功能状态等。
个体化评估可以提高用药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药师药物分析的重点是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用药安全性。
药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药物的成分、作用机制、副作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设计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药师药物分析的重点是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用药体验,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风险。
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复习资料汇总资料
![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复习资料汇总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39aa4b280eb6294dd886cef.png)
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复习资料汇总资料(1)第一章药典的知识第一节国家药品标准一、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国家药品标准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定的关于药品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的技术要求,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药品监管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我国现行的药品标准有:国家药典(中国药典)、局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
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原则: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2、制订质量标准要有针对性。
3、检验方法的选择应“准确,灵敏,简便,快速”的原则。
4、质量标准杂质中的限度,即保证质量和符合生产实际制订。
二、国家药品标准的主要内容(一)名称中文名称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ADN)命名,是药品法定名称。
对属于某一相同药效的药物命名,应采用该类药物的词干。
避免采用有关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作用或治疗学给患者以暗示的药名。
英文名按照国际非专利药名(INN)确定或拉丁文名。
(二)药物结构式 (三)分子式和分子量:小数点后第二位(四)来源或化学名称(五)含量或效价规定原料药——重量百分数抗生素或生化药品——效价单位制剂——标示量百分含量(六)性状1.外观、臭、味:具有鉴别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内在质量2.溶解度:药物重要物理性质,在质量标准中用术语表示,药典凡例对术语有明确规定。
3.物理常数:熔点、比旋度、折光率、粘度等(七)鉴别:鉴别药物真伪的重要依据,鉴别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等。
(八)检查:包括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和安全性四个方面内容。
安全性包括无菌、热原、细菌内毒素等。
有效性检查指和疗效相关,但在鉴别、纯度检查和含量测定中不能有效控制的项目。
均一性主要是检查制剂的均匀程度。
纯度要求是对药物中的杂质进行检查,一般为限量检查,不需要测定其含量。
(九)含量测定:用规定方法测定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常用方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生物学方法和酶化学方法等。
药物分析重点总结(通用6篇)
![药物分析重点总结(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aee46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d.png)
药物分析重点总结第1篇P440溶出度:系指活性药物成分从片剂(或胶囊剂等普通制剂)中的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在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及肠溶制剂等中也称为释放度第三节注射剂分析1 溶液型注射液应澄清 2乳状液型注射液(不得用于椎管内注射)不得有相分离现象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液中,90%的乳滴粒径应小于1um,且不得有粒径大于5um的乳滴。
3除另有规定外,混悬剂注射液(不得用于静脉注射或椎管内注射)中,原料药物的粒径应小于15um,粒径为15~20um者不应超过10%;若有可见沉淀,振摇时应容易分散均匀。
药物分析重点总结第2篇一般鉴别实验:是依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性质的特征,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只能证实是某一类药物,而不能证实是哪一种药物)1有机氟化物的鉴别经氧瓶燃烧法破坏,被碱性溶液吸收成无机氟化物,与茜素氟蓝、硝酸亚铈在溶液中形成蓝紫色络合物。
2有机酸盐水杨酸盐与三氯化铁生成配位化合物,中性红色,弱酸紫色。
加稀盐酸,析出白色水杨酸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铵试液中溶解。
酒石酸盐加氨制硝酸银试液数滴,水浴加热,试管内壁成银镜。
3芳伯氨基反应加稀盐酸煮沸,加等体积的亚硝酸钠和脲溶液数滴,振摇1分钟,滴加碱性B-萘酚试液数滴,生成由粉色到猩红色沉淀。
4托烷生物碱类发烟硝酸5滴,水浴蒸干,得黄色残渣,放冷,加乙醇2-3滴湿润,加固体氢氧化钾一粒,显深紫色。
5无机金属盐焰色反应钠盐鲜黄色钾盐紫色钙离子砖红色钡离子黄绿色绿色玻璃中透视蓝色铵盐加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后,加热,即分解,发生氨臭;遇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并能使硝酸亚汞试液润湿的滤纸显黑色。
6无机酸根氯化物法一:用稀硝酸酸化后,滴加硝酸银,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加氨试液溶解,再加稀硝酸酸化后,沉淀再次生成。
法二:加与供试品等量的二氧化锰,混匀,加硫酸润湿,缓慢加热,即产生氯气,能使润湿的碘化钾试纸变蓝。
硫酸盐法一:加氯化钡试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硝酸或盐酸中均不溶解。
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的复习重点
![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的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292b1e9bed5b9f3f80f1c74.png)
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的复习重点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药品及各种制剂的组成、真伪鉴别、理化性质、纯度检查及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的一门学科。
药物分析学是执业药师考试中比较关键的一门课目。
我们在进行药物分析方面的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在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方面的要求:对于药物分析工作者来说,在熟练掌握药物分析原理与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正确理解药典和药典中各项条文规定。
例如药典的内容包括那些方面,各个条文的注意点,附录中规定的片剂通则中规定的重量差异是多少,对崩解时限有何规定,高效液相色谱中的用于反相层析的常用固定相,药典中标准品,对照品与试药的区别及选用原则;正文部分的主要内容,熟悉药品质量制定的原则和内容,凡例中内容,例如药典采用的计理单位,符号与专门术语,如溶解度中的一些概念,药典中法定计量单位应如何表示;黏度如何表示;压力如何表示;什么是恒重;原料药含量百分数如规定100%以上时,应如何理解,等等都要熟练掌握,以及中国药典和其他各国药典的差异如美国药典,美国国家处方集,英国药典,日本药局方等等以及有代表性的外国药典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熟悉误差理论,掌握常用的统计学处理方法和分析效能的评价指标(包括精密度、准确度、检测限、定量限、选择性、线性及范围以及耐用性)以及它们的意义。
掌握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杂质是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甚至对人们健康有害的物质。
杂质按来源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
在药物的一般杂质项目包括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有机溶剂残留量、干燥失重等等,重点掌握砷盐、重金属检查方法的内容,操作过程中的注意点,干燥失重测定法的热分析法具体方法及应用范围。
对一些公式的掌握,如比旋度的公式、标示量的公式、滴定度的公式等等。
在药物制剂分析方面,我们重点掌握片剂、注射剂、滴眼剂的稳定性考查,以及它们的检查项目。
掌握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掌握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检查法,掌握复方制剂分析法和乳酸格林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法。
药物分析重点总结
![药物分析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854ef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9.png)
药物分析重点总结药物分析是现代药学中的重要领域,它旨在研究和评估药物的化学成分、性质和质量。
通过药物分析,可以确保药品的质量、疗效和安全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药物分析的重点内容,包括常用的分析方法、质量控制、药品稳定性等方面。
一、常用的药物分析方法药物分析涉及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技术,如色谱法、光谱法、电化学技术等等。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它具有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等优点,在药物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紫外-可见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也是常见的药物分析方法。
紫外-可见光谱法主要用于分析物质的吸收光谱特征,而红外光谱法则用于分析物质的分子结构。
这些方法在药物分析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帮助分析师确定药物的纯度、含量和质量。
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药物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药物分析在质量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药物分析,可以监测药物中的有害物质、控制药物成分的含量,并确保批次之间的一致性。
这有助于预防和检测药物的污染和质量问题,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三、药品稳定性研究药品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在一定条件下破坏或变化的程度。
药品稳定性研究是药物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研究药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可以评估药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这可以帮助制定药物的储存和使用条件,确保其长期有效性。
药品稳定性的研究通常通过加速试验来进行,如高温、湿热等条件的应用。
通过监测药物的物化性质、含量变化和降解产物的生成,可以确定药品的稳定性,并制定相应的储存和使用要求。
四、药物流程分析药物流程分析是对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进行研究和评估的一种方法。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与药物分析紧密相关。
通过药物分析,可以确定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半衰期、代谢产物等参数,进而评估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和不良反应。
药物流程分析通常包括体内和体外两个方面。
体内流程分析涉及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测定,通过体外流程分析可以评估药物的口服吸收、血浆蛋白结合情况等。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学》章节知识点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学》章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2d5a3f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73.png)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学》章节知识点执业药师《药物分析学》章节知识点对于学习来说,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苦与乐是对立的统一,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苦,不被暂时的困难打倒。
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了执业药师《药物分析学》章节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二章药典知识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掌握《中国药典》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内容;《中国药典》中常用的计量单位、术语和符号;《中国药典》中对照品与标准品的规定,检验方法中有关限度以及精确度等的规定。
了解《中国药典》的沿革。
一、《中国药典》的沿革建国以来,我国1953年出版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根据当时规定,中国药典每510年审议改版一次,并根据需要出增补本,中国药典2000版已发行。
先后出版了七版药典为:1953年版、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
第一部《中国药典》1953年版由卫生部编印发行。
第二部《中国药典》1963年版。
分一、二两部,各有凡例和有关的附录。
一部收载常用的中药材和中药成方制剂;二部收载化学药品及其制剂。
第七部《中国药典》(2000年版)2000年7月1日起正式执行。
本版药典的附录作了较大幅度的改进和提高,首次收载了药品标准分析方法验证要求等六项指导原则,对统一规范药品标准试验方法起到了指导作用。
二、《中国药典》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中国药典的内容: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组成。
(一)凡例凡例部分包括标准规定、检验方法和限度、残留溶剂、标准品、对照品、计量、精确度、试药、试液、指示剂、包装、标签等。
(二)正文:名称、结构式、分子式与分子量、含量规定、性状、鉴别、含量测定、类别、规格、储藏、制剂等。
(三)附录:制剂通则、生物制品通则、通用检测方法、生物检定法、试药和试纸、溶液配制、原子量表(四)索引部分:中文索引和英文索引第二节几种常用外国药典了解美国药典、欧洲药典、英国药典、日本药局方的全称、缩写、现行版次以及基本结构。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学》知识点归纳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35af91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b.png)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学》知识点归纳随着药物科学的迅猛发展,各相关学科对药物分析学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接下来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执业药师《药物分析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掌握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E及其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
熟悉维生素A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
第一节维生素A的分析一、鉴别:三氯化锑反应加氯仿溶解后,加25%三氯化锑的氯仿溶液,即显蓝色,渐变成紫红色。
二、含量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再计算 [A328(校正)-A328]÷A328×100%所得数值数值在±3%以内,仍用A328计算数值在-15%~-3%以内,以A328(校正)计算数值小于-15%或大于+3%,应采用第二法测定(3) 最大吸收波长不在326~329nm,采用第二法测定第二节维生素B1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一、鉴别 1.硫色素反应加氢氧化钠溶解后,加铁KCN与正丁醇,振摇后放置分层,醇层显强烈蓝色荧光。
加酸后荧光消失,加碱至碱性荧光又显出。
2.氯化物鉴别二、含量测定1.原料药非水滴定法2.片剂紫外分光光度法,吸收系数法计算。
第三节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分析一、鉴别 1.与硝酸银试液反应生成银的黑色沉淀 2.与二氯靛酚钠试液反应使试液颜色消失 3.红外光谱法二、铁和铜检查铁盐和铜盐存在会加速维生素C氧化分解,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查。
标准加入法取样品两份,一份作为供试品溶液B,另一份加入标准铁溶液作为对照溶液A。
在248.3nm分别测定供试品读数b和对照品读数a,b 应小于(a-b)。
限量为百万分之二。
铜的检查方法相似,限量为百万分之五。
三、含量测定1.原料药碘量法滴定前加入稀醋酸可使滴定时维生素C受空气中氧的氧化作用减慢,但仍需立即滴定。
用新沸的冷水作为溶剂,减少水中溶解氧的影响。
2.注射液碘量法与原料药相似。
滴定前加2ml丙酮消除注射液内抗氧剂亚硫酸氢钠对测定的影响。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考点精讲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考点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f2e65d0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b.png)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考点精讲在执业药师的考试中,药物分析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药物的质量控制、成分分析、杂质检测等多个方面。
对于想要顺利通过执业药师考试的考生来说,掌握药物分析的考点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药物分析中的重要考点。
一、药物分析的基本任务和意义药物分析的基本任务是对药物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确保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稳定性。
这包括对药物的化学组成、纯度、含量、制剂的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测和分析。
其意义在于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通过严格的药物分析,可以防止不合格的药物流入市场,避免因药物质量问题导致的治疗失败甚至严重的不良反应。
二、药物的鉴别药物鉴别是药物分析的重要环节之一。
常用的鉴别方法有化学鉴别法、光谱鉴别法和色谱鉴别法。
化学鉴别法是利用药物与特定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明显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沉淀生成、气体产生等来鉴别药物。
例如,盐酸普鲁卡因可以与亚硝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重氮盐,再与碱性β萘酚偶合生成猩红色的偶氮染料。
光谱鉴别法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药物在特定波长处的吸光度来鉴别药物,而红外分光光度法则是根据药物分子中官能团的振动吸收峰来鉴别药物。
色谱鉴别法如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利用药物在色谱柱中的保留行为和特征图谱来进行鉴别。
三、药物的杂质检查药物中的杂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因此杂质检查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内容。
杂质包括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
一般杂质如氯化物、硫酸盐、重金属、砷盐等,其检查方法通常有限量检查法,如对照法、灵敏度法和比较法。
特殊杂质是指药物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引入的特定杂质。
对于特殊杂质的检查,需要根据杂质的性质和药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如色谱法、光谱法等。
四、药物的含量测定药物含量测定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容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
容量分析法包括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
执业药师专业知识一药物分析学专业知识
![执业药师专业知识一药物分析学专业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0b0818851e79b89680226d2.png)
执业药师专业知识一考试重点:药物分析学专业知识一:药物分析学专业知识要点内容药物分析学的性质药物分析学是以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等学科为基础,利用计算机科学与分析化学,为药品质量保障与评价提供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并为临床合理用药与新药研发提供依据药物分析学的任务药物分析学的基本任务包括化学药物的结构确认、稳定性评价与质量研究,药品的标准制定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体内药物的浓度监测与数据评价及检测方法研究,以保障临床用药的有效与安全与促进我国药品质量的提升药物分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药品质量评价:①药物结构确证②药品质量研究③药品稳定性研究(2)药品质量保证与监督:1.药品生产质量保障:药品生产企业依照操作规范或企业药品标准,对药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包括:①生产工艺的在线检测与中间体的质量检验②对拟上市销售的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包括鉴别、检查与含量测定2.药品上市质量监督: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国家药品标准对己上市销售的药品进行抽查检验(3)体内药物浓度检测与药物动力学研究:1.生物样品及其处理:一般用于药物动力学研究的生物样品包括血样(血清或血浆)、尿样、脏器组织,其中血清或血浆最为常用2.分析方法及其验证:体内药物浓度测定常用的方法有联用技术 (LC-MS )与免疫分析法及其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体内药物浓度测定方法验证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专属性②线性范围与定量下限③准确度与精密度④回收率与基质效应以及分析样品的稳定性等4.药物浓度的测试与数据处理:经验证的方法用于生物样品测定,测得的药物浓度数据经统计分析获得药物动力学参数常用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包括达峰时间 ( 1m" )、达峰浓度(Cmax 、曲线下面积 (AUC) 及消除半衰期 ( 11fl ) 等。
药物分析重点总结
![药物分析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4c41f2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a.png)
药物分析重点总结药物分析是指通过对药物化学成分、物理性质、药理作用和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对药物的质量、效应、副作用等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过程。
药物分析的重点是确定药物的有效成分和药物含量,评估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并对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药物分析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成分分析:药物的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是药物分析的核心内容。
药物的有效成分是药物所起作用的主要成分,药物的质量和疗效直接取决于有效成分的含量和稳定性。
通过采用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可以对药物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同时,还可以对药物中的辅助成分和杂质进行分析,以保证药物的纯度和稳定性。
2. 药物质量评价:药物的质量评价是确保药物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重要环节。
药物的质量评价主要包括药物的标定、纯度和稳定性等方面。
通过对药物的密度、熔点、溶解度、旋光度等进行测定,可以评价药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对药物的长期稳定性和加速稳定性进行评估,可以判断药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情况。
3. 药物效应评价:药物的效应评价是评估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药物的效应评价主要包括药理作用、药动学和药效学等方面。
药物的药理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生理和生化活动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药物的目标受体、信号通路和药理效应,可以评价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效果。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则可以评估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动力学特性。
药效学研究可以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4. 药物副作用评价:药物副作用评价是评估药物安全性的关键环节。
药物的副作用主要包括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滥用等方面。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疗效增强或减弱,甚至产生药物毒副作用。
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进行评估,可以提供合理用药的依据。
总之,药物分析的重点是通过对药物的有效成分、质量、效应和副作用等进行评价和分析,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学》章节复习重点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学》章节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ec7796dbceb19e8b8f6baf9.png)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学》章节复习重点xx年执业药师时间为10月14、15日,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备考,接下来为大家了执业药师《药物分析学》章节复习重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掌握阿司匹林及其制剂、对氨基水杨酸钠的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
熟悉苯甲酸钠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分子结构的共性:既具有苯环,又有羧基。
一、鉴别试验(一)三氯化铁反响本类药物水解后能产生酚羟基,可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响,生成紫堇色铁配位化合物。
应适宜的pH值为4~6,在强酸性溶液中配位化合物分解。
本反响极为灵敏,只需取稀溶液进行试验;如取样量大,产生颜色过深时,可加水稀释后观察。
(二)水解反响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得水杨酸钠及醋酸钠,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那么析出白色水杨酸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
沉淀物于100~105°C枯燥后,熔点为156~161°C。
(三)红外吸收光谱法波数(cm-1) 振动类型归属3300~2300 υOH 羟基1760,1695 υC=O 羰基1610,1580 υC=C 苯环1310,1190 υC-O 酯基二、特殊杂质检查1.溶液的澄清度:利用溶解行为的差异,检查原料药中碳酸钠试液不溶物。
阿司匹林可溶于碳酸钠试液,而杂质不溶。
不溶物杂质:未反响完全的酚类,或水杨酸精制时温度过高,产生脱羧副反响的苯酚,及合成中由副反响生成的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和乙酰水杨酸苯酯等。
2.水杨酸:由生产过程中乙酰化不完全或贮藏过程中水解产生。
水杨酸对人体有毒性,而且分子中酚羟基在空气中被逐渐氧化成一系列醌型有色物质,如淡黄、红棕甚至深棕色,使阿司匹林成品变色。
检查原理:利用阿司匹林结构中无酚羟基,不能与高铁盐作用,而水杨酸那么可与高铁盐反响生成紫堇色,与一定量水杨酸对照液生成的色泽比拟,不得更深。
其限量为0.1%。
由于阿司匹林在制剂过程中又易水解为水杨酸,因此药典规定阿司匹林片剂和肠溶片均按上述类似方法控制杂质水杨酸的限量,限量分别为:0.3%和1.5%;阿司匹林栓(HPLC法)水杨酸限量:1.0%。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考点总结归纳满分覆盖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考点总结归纳满分覆盖](https://img.taocdn.com/s3/m/5d5afdffcfc789eb162dc835.png)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考点总结归纳满分覆盖药物分析总结归纳第一节药品质量标准重点:中国药典1.药品质量控制的目的、质量管理的意义: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2.全面质量控制:研制、生产、供应、临床使用3.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4.掌握各自的简称:《中国药典》(Ch.P)美国药典(USP)、美国国家处方集(NF)、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JP)、欧洲药典(Ph.Eur)、国际药典(Ph.Int)5.《中国药典》:1)历史沿革:2)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中国药典的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
①凡例:⑴关于检验方法和限度的规定:仲裁以《中国药典》方法为准。
⑵考点:混淆标准品、对照品的概念:标准品: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μg)计,以国际标准品标定;对照品:指用于检测时,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后使用的标准物质。
⑶关于精确度的规定:Ⅰ“精密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Ⅱ“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Ⅲ取用量为“约”若干时,指该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Ⅳ“精密量取”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
考点:“称重”或“量取”的量,小数点后多一位例如:Ⅴ“空白试验”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3)药物的检查:包括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与安全性四个方面。
4)药物的含量测定:测定药物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
5)检验记录与报告:检验记录必须真实、完整、科学。
6)留样:留样数量不得少于一次全项检验用量。
留样检品保存一年,进口检品保存一年,中药材保存半年,医院制剂保存3个月3.鉴别方法:1)化学鉴别法:①呈色反应鉴别法主要有:⑴三氯化铁呈色反应:酚羟基或水解后产生酚羟基药物的鉴别。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学知识点总结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e79598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c.png)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学知识点总结第四章化学分析法第一节重量分析法熟悉重量法的分类,沉淀法的基木原理、测定方法以及结果的计算。
一、重量分析法概述:准确度好,精密度高,手续较繁琐,时间较长,对低含量组分测定误差大。
分为沉淀法、挥发法、萃取法。
二、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响将被测组分转化为难溶物,以沉淀形式从溶液中别离出来并转化为称量形式,最后称定重量进行测定。
1.对沉淀形式的要求:溶解度小,纯洁,易于过滤和洗涤,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2.对称量形式的要求:组成固定,化学稳定性高,分子量大3.沉淀条件的选择(1)晶形沉淀:稀、搅、热、陈化。
(2)非晶形沉淀:浓、热、电解质、不陈化4.结果计算换算因数F二W/W,即待测组分的分子量与称量形式的分子量的比值。
第二节酸碱滴定法掌握酸碱滴定法的根本原理和方法;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的方法。
一、基木原理1.强酸强碱的滴定:滴定突跃:在计量点附近突变的H 值范围。
指示剂的选择:变色范围全部或局XX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都可以用来指示终点。
滴定突跃范围大小与浓度有关。
2.强碱滴定弱酸:突跃范围小,计量点在碱性范围内,不能选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只能选择酚酰或百里酚駄。
以C_Ka10-8为判断能否准确滴定的界限3.强酸滴定弱碱:与强碱滴定弱酸相似,但计量点在酸性范围内,指示剂只能选择甲基橙或澳甲酚绿等。
C_Kb10-8才能准确滴定4.多元酸的滴定:是否能被滴定以C_Kan10-8为准。
能否分步滴定决定于Kan/Kan+110二、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一些有机弱酸或弱碱,其变色与溶液H值有关。
指示剂变色范围H二Kin土1三、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1.盐酸滴定液用盐酸稀释配制,用基准无水碳酸钠标定基准物需枯燥滴定近终点需煮沸2.硫酸滴定液:与盐酸滴定液相似 3.氢氧化钠澄清氢氧化钠饱和溶液配制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新沸冷水溶解、稀释第三节氧化复原滴定法掌握碘量法、浪量法、肺量法、亚硝酸钠滴定法的基木原理和方法;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2024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提分攻略-
![2024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提分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2d367a2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f.png)
——提分攻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略一、考情分析章节20202021202220232024预测第一章中药与药品质量标准15911910第二章中药材生产和中药饮片炮制1616191818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2425232524第四章常用中药的鉴定3741383839第五章中药制剂与剂型2829293029二、命题趋势1.随着考试门槛提高和考试周期变化,往后的考试难度会相应增加。
难题,偏题比例有上升趋势。
2.往年的重要考点依旧是重点,比如中药化学部分,主要分值依然在每一节的含化合物的常用中药上,化学结构一般考3分左右的配伍题。
3.中药鉴定从考查较明显的中药鉴别要点,到开始考查不太明显的中药鉴别,难度有所提升。
4.中药药剂方面,考试难度预计与2023年相似,本门科目若按难度高低顺序排列,中药药剂排在前头。
主要是由于其内容琐碎,规律性不强,导致记忆难度高。
预计主要的分值依旧集中在质量要求部分。
三、备考计划学习目标:掌握90%以上的知识点,明确考试重难点及自我短板。
学习任务:1.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避免出现知识盲区。
2.梳理各个章节知识框架,通过框架回忆知识点。
3.复习后期,可以大量刷题,培养题感,整理积累错题本,掌握自我短板,以便查漏补缺。
学习建议:1.先打基础,再刷题,分清主次。
基础学习为主,刷题为辅。
2.每日学习1.5-3小时(3-6个考点),先学分值高的章节。
3.先预习再听课,带着问题学习。
学完以后勤刷题,巩固每章所学知识。
四、应试技巧第一步,仔细审题,找出题眼(关键词);题干出现“是”“不是”“属于”“不属于”“包括”“不包括”等字眼时应提高警惕。
第二步,如果基础扎实,先根据题眼(关键词)分析题目所考察的考点。
第三步,回忆相关知识点,锁定答案;分析其他干扰选项是否有相关考点,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其他答案。
如果基础一般,第二步就是先根据所学知识排除1~3个干扰项;再根据其他方式如联想、口诀、理解等方法来确定答案。
执业西药师药学专业知识【药物分析部分】(模拟试卷四)
![执业西药师药学专业知识【药物分析部分】(模拟试卷四)](https://img.taocdn.com/s3/m/6cf5ff9f6edb6f1afe001f51.png)
执业西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分析部分】(模拟试卷四)一、最佳选择题1、《中国药典》的现行版本为A.2000年版B.2004年版C.2005年版D.2010年版E.2013年版【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中国药典》的现行版本为2010年版,常识性知识。
2、《中国药典》凡例中规定密闭系指A.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B.将容器熔封,以防止空气及水分的侵入并防止污染C.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D.将容器用适宜的材料严封,以防止空气及水分的侵入并防止污染E.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或黑纸包裹的无色透明、半透明容器【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察密闭的概念,密闭系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C是密封;BD是熔封和严封;E是避光;所以此题选择A。
3、取样量为101mg时应选用的天平感量为A.0.001mgC.0.1mgD.1mgE.0.0001mg【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药物分析实验室使用的分析天平的感量有0.1mg、0.01mg和0.001mg三种。
为了保证称量的相对误差小于千分之一,当取样量大于100mg 时,选用感量为0.1mg的分析天平;当取样量为100~10mg时,选用感量为0.01mg的分析天平;取样量小于10mg时,选用感量为0.001mg的分析天平。
4、线性的相关系数(r)的值A.越小越好B.越大越好C.在0和1之间较好D.在0和-1之间较好E.越接近1越好【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相关系数(r)在0~±1之间。
越接近1,线性关系越好,r=±1时,各点在一条直线上。
当r>0,称正相关;r<0,称负相关;r=0,无线性关系。
5、熔点大致为220℃左右的物质测定熔点使用的传温液正确的是A.水B.乙醇D.黏度60mm2/s的硅油E.黏度110mm2/s的硅油【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除另有规定外,熔点在80℃以下者,用水;熔点介于80~200℃之间者,用黏度不小于50mm2/s的硅油;熔点高于200℃者,用黏度不小于100mm2/s的硅油。
执业药师考试四科重点归纳
![执业药师考试四科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af85d2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0.png)
执业药师考试四科重点归纳执业药师考试是对从事药品研发、生产、经营和监督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知识和能力评估的重要考试。
考试内容主要涉及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制剂学和临床药学等学科,涵盖了药品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各个环节。
本文将归纳总结执业药师考试的四科重点,为备考者提供参考。
一、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作用机制的学科,是执业药师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试重点主要涉及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
其中,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和心血管系统药物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和不良反应,能够准确判断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二、药物分析学药物分析学是研究药物成分分析方法的学科,是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考试重点主要包括药物的分析方法、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估等方面。
其中,色谱分析、光谱分析和生物分析方法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药物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能够准确判断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药物制剂学药物制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设计和制备的学科,是药品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试重点主要涉及各种剂型的设计、制备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其中,口服制剂、注射剂和外用制剂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剂型的设计原理和制备工艺,能够准确判断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临床药学临床药学是研究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学科,是药品使用的重要环节。
考试重点主要涉及临床药理学、临床药动学和药物治疗学等方面。
其中,药物治疗方案的设计、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估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临床药理学和临床药动学的基本原理,能够准确评估药物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之,执业药师考试四科重点涉及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制剂学和临床药学等学科,涵盖了药品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各个环节。
备考者需要熟练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注重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执业医师考试药物分析考点大全
![执业医师考试药物分析考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8f75c1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3.png)
执业医师考试药物分析考点大全关键信息项:1、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常见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质3、药物分析的方法与技术4、药物质量控制的标准与要求5、各类药物的分析特点与重点11 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11 药物分析的定义和任务药物分析是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和解决药物质量控制的一门学科。
其主要任务包括对药物进行定性鉴别、定量测定、杂质检查以及制剂分析等,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安全、有效和稳定。
112 药物分析的重要性药物分析在药品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的全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止假药、劣药流入市场,同时也为药物的质量评价和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113 药物分析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药物分析正朝着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新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毛细管电泳(CE)、近红外光谱(NIR)等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12 常见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质121 抗生素类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
了解这些药物的化学结构、酸碱性质、稳定性以及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性,对于药物的分析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122 心血管系统药物如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降脂药等。
掌握这些药物的化学结构特点、溶解性、光学活性等性质,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进行准确的测定。
123 神经系统药物例如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等。
熟悉这些药物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以及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对于药物的检测和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13 药物分析的方法与技术131 光谱分析法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较高等优点,常用于药物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
132 色谱分析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薄层色谱法(TLC)等。
色谱分析法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准确性好等特点,是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离和定量分析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一》药物分析学重点(4)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
一般常用的分析效能评价指标包括: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与范围、耐用性等;测
定法的效能指标可评价分析测定方法,也可作为建立新的测定方法的实验研究依据。
1.准确度是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表示分析方法测量的正确性。
由于“真实值”无法准确知道,因此,通常采用回收率试验来表示。
制剂的含量测定时,采用在空白辅料中加入原料药对照品的方法作回收试验及计算R S D。
回收率=测定值/加入量×100%
2.精密度系指用该法测定同一匀质样品的一组测量值彼此符合的程度。
它们越接近就越精密。
在药物分析中,常用标准偏差(S D或S);相对标准偏差(R S D),也称变异系数(C V)表示。
3.专属性是指在样品介质中有其他组分共存时该分析方法对供试物质准确而专属的测定能力。
4.检测限是指分析方法能够从背景信号中区分出药
物时,所需样品中药物的最低浓度,无需定量测定。
当用仪器分析方法时,可用已知浓度的样品与空白试验对照,记录测得的被测药物信号强度S与噪音(或背景信号)强度N,以能达到S/N=2或S/N=3时的样品最低药浓为检测限。
5.定量限是指在保证具有一定可靠性(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前提下,分析方法能够测定出的样品中药物的最低浓度。
它反映了分析方法测定低药物浓度样品时具有的可靠性。
用仪器分析方法时,则往往将多次空白试验测得的背景响应的标准差(即空白标准差)乘以10,作为定量限的估计值。
6.线性在给定范围内测试结果与样品中供试物浓度成正比的程度。
即是供试物浓度的变化与试验结果(或测得的响应信号)成线性关系。
7.范围是指利用一种方法取得精密度、准确度均符合要求的试验结果,而且成线性的供试物浓度的变化范围,对于含量测定要求一般浓度上限为样品浓度的120%,下限为样品最低浓度的80%(但应高于L O Q)。
8.耐用性是指利用相同的方法在各种正常实验条件
下对同一样品进行分析所得结果的重现程度。
包括不同的实验室、不同的分析人员、不同的仪器、不同批号的试剂、不同的测试耗用时间、不同的分析温度、不同的测定日期等等。
评价一种分析方法的效能,一般根据方法的使用对象区别。
有以下四种情况:
A.用于原料药中主要组分或制剂中有效组分含量测
定的方法:除了检测限和定量限二项指标外,对精密度、准确度、选择性、线性与范围、耐用性等均应有所要求;
B.用于原料药中杂质测定或制剂中降解产物测定:
①用于含量测定,除检测限不必要求外,对准确度、精密度、线性与范围、定量限、耐用性等均应有所要求;
②用于限度检查,只对检测限、专属性和耐用性三项指标有所要求,其余均无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