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485电路中上下拉电阻的作用
485上下拉电阻

485上下拉电阻485上下拉电阻是一种在RS485通讯中常用的电路元件,它的作用是保证RS485总线在空闲状态下电平为高电平。
具体来说,RS485总线上的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分别将数据线和控制线拉高和拉低,以便正确地传输数据信息。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485上下拉电阻的相关知识。
一、RS485通讯协议RS485是一种串行通讯协议,它规定了数据传输的电气特性、物理特性和信号传输的时间顺序。
RS485总线可以支持多个设备同时进行通讯,并且通讯距离可以达到1200米左右,因此在工业自动化、建筑自控等领域广泛应用。
二、485上下拉电阻的作用在RS485总线上,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分别作用于数据线和控制线,用于控制总线电平的状态。
在总线上没有任何设备发送数据时,总线处于空闲状态,此时上拉电阻保持数据线为高电平,下拉电阻保持控制线为低电平。
当设备要发送数据时,它会先将数据线拉低,此时控制线和总线的状态会发生变化,然后设备开始发送数据信息。
传输完成后,数据线和控制线都将返回空闲状态,其中数据线由于上拉电阻的作用恢复为高电平,控制线由于下拉电阻的作用恢复为低电平。
三、485上下拉电阻的选型在选择485上下拉电阻时,应根据总线的工作电压、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欧姆值较小的电阻具有更好的过渡特性,可以提高总线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质量。
此外,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欧姆值应相同,以保证总线上的电平匹配和传输质量。
四、485上下拉电阻的安装在安装485上下拉电阻时,应遵循以下规则:1.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应分别连接到总线的两端,以保证整个总线的电平匹配。
2.电阻的导线宜选择优质、铜质的导线,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电阻应固定在电路板上,以防止机械振动和信号干扰对它的影响。
4.在安装过程中,应保持电阻的播放方向正确,以免出现误差和损坏的情况。
五、 485上下拉电阻在RS485通讯中的应用在RS485通讯中,485上下拉电阻是不可缺少的电路元件,它能够提高总线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质量,保障了通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rs485电路ab的上下拉电阻

rs485电路ab的上下拉电阻
(实用版)
目录
1.RS485 电路概述
2.RS485 电路中的上下拉电阻
3.AB 上下拉电阻的作用和连接方式
4.上下拉电阻的选用原则
5.结束语
正文
一、RS485 电路概述
RS485 电路是一种串行通信标准,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仪表测量等领域。
它可以实现多点通信,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远的通信距离。
在 RS485 电路中,数据传输是通过一对差分信号线完成的,即 A 线和 B 线。
二、RS485 电路中的上下拉电阻
在 RS485 电路中,为了保证 A 线和 B 线在通信过程中始终有信号传输,防止信号反射和消除寄生电容的影响,需要在 A 线和 B 线上添加上下拉电阻。
三、AB 上下拉电阻的作用和连接方式
1.作用:
- 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 消除信号反射
- 消除寄生电容的影响
2.连接方式:
- 在 A 线和 B 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上下拉电阻
- 选择合适的电阻值以保证通信效果
四、上下拉电阻的选用原则
1.电阻值选择:
- 通常在 100Ω-1000Ω之间选择,具体值根据通信距离和通信速率确定
- 保证在低速通信时,上下拉电阻的功耗在可接受范围内
2.电阻功率选择:
- 根据通信电流大小选择合适的电阻功率,以防止电阻过热损坏
五、结束语
在 RS485 电路中,上下拉电阻起到了关键作用,保证了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85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

485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
485总线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数据传输。
在485总线中,传输线一般采用双线制,分为A线和B线。
而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则是在485总线通信中常见的电路元件。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都是一种电阻,它们的作用是控制总线上信号的电平。
在485总线中,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分别连接在A线和B线上,起到调整总线电平的作用。
上拉电阻是将总线电平拉高的电阻,它连接在总线A线上,并向上拉高总线电平。
上拉电阻的阻值一般较大,通常为1kΩ至10kΩ。
当总线无信号时,上拉电阻会将总线电平拉高至逻辑1的电平,以保证总线处于高电平状态。
下拉电阻则是将总线电平拉低的电阻,它连接在总线B线上,并向下拉低总线电平。
下拉电阻的阻值一般较小,通常为150Ω至300Ω。
当总线有数据传输时,总线会出现电平变化,下拉电阻则会将总线电平拉低至逻辑0的电平,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在485总线通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保证总线电平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三极管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

三极管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
三极管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是指在三极管输入端的引脚上添加的电阻。
上拉电阻(Pull-up resistor)是连接到高电平或正电源的引脚上的电阻,用于将引脚保持在高电平状态。
这种电阻可以为输入信号提供一个默认的逻辑高电平。
下拉电阻(Pull-down resistor)则连接到低电平或负电源的引脚上,用于将引脚保持在低电平状态。
下拉电阻也可以为输入信号提供一个默认的逻辑低电平。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通常在数字电路中使用,以确保输入引脚的电平稳定和正确识别。
它们的值通常选择合适的大小,以平衡功耗和信号响应速度。
RS-485上拉电阻下拉电阻

RS-485上拉电阻下拉电阻A:如下图的两个 Bias Resaitor 电阻就是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
图中,上部的一个Bias Resaitor 电阻因为是接地,因而叫做下拉电阻,意思是将电路节点A 的电平向低方向(地)拉;同样,图中,下部的一个Bias Resaitor 电阻因为是电源(正),因而叫做上拉电阻,意思是将电路节点A的电平向高方向(电源正)拉。
当然,许多电路中上拉下拉电阻中间的那个12k电阻是没有的或者看不到的。
我找来这个图是RS-485/RS-422总线上的,可以一下子认识上拉下拉的意思。
但许多电路只有一个上拉或下拉电阻,而且实际中,还是上拉电阻的为多。
上拉下拉电阻的主要作用是在电路驱动器关闭时给线路(节点)以一个固定的电平。
1 在RS-485总线中,它们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线路所有驱动器都释放总线时让所有节点的A-B端电压在200mV或200mV以上(不考虑极性)。
不然,如果接收器输入端A和B间的电平低于±200mV(绝对值小于200mV),接收器输出的逻辑电平将被当作所传输数据的末位而被接收起来,这样显然是极容易产生通讯错误的。
2 最容易见到的上拉电阻应当是NE555电路7脚作为输出用的时候。
实际上,它和一个三极管的C极或MOS管的D极有一个电阻接到电源+上是一样道理的。
它的作用就是:当管子(晶体管或MOS管)输入关断电平时,C极或D极有一个高电平(空载时约等于电源电压);当管子(晶体管或MOS管)输入导通电平时,C极或D极将与电源地(-)接通,因而有一个低电平。
理想的应为0V,但因为管子有导通电阻,因而有一定的电压,不同的管子可能不一样,相同的管子也可能因参数差异而小有差别,即便是真正的金属接触的电源开关,也是有接触电阻/导通压降(虽然不同电流下压降不同)的;仅仅就导通而言,对于不同系列的集成电路来说,因为应用对象不同,导通后的输出电压有不同的规定,典型是TTL电平和CMOS电平的不同。
rs485电路ab的上下拉电阻

rs485电路ab的上下拉电阻RS485电路是一种常用的通信接口标准,主要应用于长距离串行数据传输。
在RS485电路中,上下拉电阻(Pull-Up和Pull-Down Resistor)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RS485电路中上下拉电阻的原理、作用、选择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上下拉电阻的作用1.定义信号电平:上下拉电阻用于定义信号电平,即将信号引脚拉高或拉低到特定的电压水平。
在RS485电路中,上下拉电阻通常用于定义引脚在空闲状态时的电平。
2.提供稳定参考电平:上下拉电阻通过连接到正电压或负电压源,为信号引脚提供一个稳定的参考电平,使电路能够正常工作。
3.抑制电源噪声和干扰:上下拉电阻能够起到滤波的作用,将电源噪声和干扰从信号引脚上滤除,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4.对抗线路驱动能力限制:上下拉电阻能够增加信号引脚的驱动能力,降低由于线路阻抗不匹配而引起的信号衰减和失真。
特别是在长距离传输时,上下拉电阻对保持信号的完整性和减小反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上下拉电阻的原理上下拉电阻实际上是将信号接到一个电压源上,使信号引脚在空闲状态时有一个稳定的电平。
当信号源未驱动信号引脚时,上下拉电阻提供的电压将使引脚保持在一个确定的状态。
1.上拉电阻(Pull-Up Resistor):上拉电阻将信号引脚连接到正电压源上,使引脚在空闲状态下保持高电平。
上拉电阻的值通常为1kΩ到10kΩ。
2.下拉电阻(Pull-Down Resistor):下拉电阻将信号引脚连接到负电压源上,使引脚在空闲状态下保持低电平。
下拉电阻的值通常也为1kΩ到10kΩ。
三、上下拉电阻的选择在选择上下拉电阻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电阻值:上下拉电阻的值一般选择1kΩ到10kΩ,根据具体应用的要求进行选取。
一般而言,较大的电阻值能够减小功耗,而较小的电阻值能够提高驱动能力。
2.电源电压:选择上下拉电阻的值时,需要考虑电源电压以及最大输入电流。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

上拉电阻是将电阻的1脚接VCC另一脚接需要上拉的芯片管脚;下拉电阻是将电阻的1脚接GND另一脚接需要下拉的芯片管脚。
大小一般为1~10K,主要用在中段、复位、片选、控制以及开漏输出的管脚。
作用是防止系统复位时引起的不稳定。
上拉电阻下拉电阻的总结上拉电阻: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才能使用。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
综合考虑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
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对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择应结合开关管特性和下级电路的输入特性进行设定,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驱动能力与功耗的平衡。
以上拉电阻为例,一般地说,上拉电阻越小,驱动能力越强,但功耗越大,设计是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均衡。
2.下级电路的驱动需求。
同样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高电平时,开关管断开,上拉电阻应适当选择以能够向下级电路提供足够的电流。
3.高低电平的设定。
不同电路的高低电平的门槛电平会有不同,电阻应适当设定以确保能输出正确的电平。
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低电平时,开关管导通,上拉电阻和开关管导通电阻分压值应确保在零电平门槛之下。
rs485电路ab的上下拉电阻 -回复

rs485电路ab的上下拉电阻-回复"RS485电路AB的上下拉电阻"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主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这个问题,并解释RS485电路中上下拉电阻的作用和优化方法。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RS485总线系统的基本原理。
RS485是一种常用的通信标准,适用于远距离通信和多节点通信。
它允许多台设备在同一总线上进行双向通信。
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通过总线线路传输数据。
在RS485电路中,通常使用上下拉电阻来控制总线的信号电平。
上拉电阻将信号线拉高到高电平状态(通常是逻辑1),而下拉电阻将信号线拉低到低电平状态(通常是逻辑0)。
这两个电阻是为了确保总线信号正常传输、防止干扰以及提供电流流动。
首先,我们来看看上拉电阻的作用。
上拉电阻通常位于总线的发送端,它的主要作用是为总线提供一个稳定的高电平信号。
当总线处于空闲状态时,上拉电阻将总线拉高到逻辑1,以确保总线上没有误码。
此时,总线上的其他设备检测到逻辑1,并进入接收模式。
其次,我们来看看下拉电阻的作用。
下拉电阻通常位于总线的接收端,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总线维持在一个稳定的低电平信号。
当总线上的某个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它会将总线拉低到逻辑0,用来传输数据。
其他设备检测到逻辑0,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下拉电阻的作用是确保总线在提供电流的同时,保持低电平状态稳定,防止信号波动。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如何优化上下拉电阻的数值选择。
根据RS485通信标准,通常使用120欧姆的电阻作为上拉和下拉电阻。
这是一个相对理想的数值,可以在大多数应用中保持稳定的信号电平。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电路需求调整这些数值。
例如,当总线长度较长时,信号衰减会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较小的上拉电阻,以提供更大的电流输出,增加信号强度。
类似地,当总线上连接多个设备时,可能需要选择较小的下拉电阻,以提供更稳定的信号传输。
此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在RS485电路中使用其他类型的电阻,如可变电阻。
上拉、下拉及0欧姆电阻的作用

上拉、下拉电阻的作用在数字电路中不用的输入脚都要接固定电平,通过1k电阻接高电平或接地。
1、电阻作用:接电阻就是为了防止输入端悬空减弱外部电流对芯片产生的干扰保护cmos内的保护二极管,一般电流不大于10mA上拉和下拉、限流1. 改变电平的电位,常用在TTL-CMOS匹配2. 在引脚悬空时有确定的状态3. 增加高电平输出时的驱动能力4. 为OC门提供电流那要看输出口驱动的是什么器件,如果该器件需要高电压的话,而输出口的输出电压又不够,就需要加上拉电阻。
如果有上拉电阻那它的端口在默认值为高电平你要控制它必须用低电平才能控制如三态门电路三极管的集电极,或二极管正极去控制把上拉电阻的电流拉下来成为低电平。
反之,尤其用在接口电路中,为了得到确定的电平,一般采用这种方法,以保证正确的电路状态,以免发生意外,比如,在电机控制中,逆变桥上下桥臂不能直通,如果它们都用同一个单片机来驱动,必须设置初始状态.防止直通!2、定义: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弱强只是上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对于非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出型电路(如普通门电路)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电阻的功能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型电路输出电流通道。
3、为什么要使用拉电阻:一般作单键触发使用时,如果IC本身没有内接电阻,为了使单键维持在不被触发的状态或是触发后回到原状态,必须在IC外部另接一电阻。
数字电路有三种状态: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状态,有些应用场合不希望出现高阻状态,可以通过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的方式使处于稳定状态,具体视设计要求而定!一般说的是I/O端口,有的可以设置,有的不可以设置,有的是内置,有的是需要外接,I/O端口的输出类似与一个三极管的C,当C接通过一个电阻和电源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阻成为上C拉电阻,也就是说,如果该端口正常时为高电平,C通过一个电阻和地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阻称为下拉电阻,使该端口平时为低电平,作用吗:比如:当一个接有上拉电阻的端口设为输入状态时,他的常态就为高电平,用于检测低电平的输入。
详解RS-485上下拉电阻的选择

详解RS-485上下拉电阻的选择前言:RS-485总线广泛应用于通信、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在实际应中,通常会遇到是否需要加上下拉电阻以及加多大的电阻合适的问题,下面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为什么需要加上下拉电阻?根据RS-485标准,当485总线差分电压大于+200mV时,485收发器输出高电平;当485总线差分电压小于-200mV时,485收发器输出低电平;当485总线上的电压在-200mV~+200mV时,485收发器可能输出高电平也可能输出低电平,但一般总处于一种电平状态,若485收发器的输出低电平,这对于UART 通信来说是一个起始位,此时通信会不正常。
当485总线处于开路(485收发器与总线断开)或者空闲状态(485收发器全部处于接收状态,总线没有收发器进行驱动)时,485总线的差分电压基本为0,此时总线就处于一个不确定的状态。
同时由于目前485芯片为了提高总线上的节点数,输入阻抗设计的比较高,例如输入阻抗为1/4单位阻抗或者1/8单位阻抗(单位阻抗为12kΩ,1/4单位阻抗为48kΩ),在管脚悬空时容易受到电磁干扰。
因此为了防止485总线出现上述情况,通常在485总线上增加上下拉电阻(通常A接上拉电阻,B总线下拉电阻)。
若使用隔离RS-485收发模块(例如RSM485PCHT),由于模块内部具有上下拉电阻(对于RSM485PCHT,内部上下拉电阻为24kΩ),因此在模块外部一般不需要增加上下拉电阻。
二、什么情况下需要加上下拉电阻?当遇到信号反射问题时,通常会通过增加匹配电阻来避免信号反射,以1对1通信为例,如图1所示。
由于485总线通常使用特性阻抗为120Ω的双绞线,因此在485总线的首尾两端增加120Ω终端电阻来避免信号反射问题。
根据RSM485PCHT的具体参数(如表1)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等效电路,其中R PU、R PD为模块内部在485总线上加的上下拉电阻,R IN为模块的输入阻抗。
485上下拉电阻

RS485为何要加上下拉电阻RS485总线是一种常用的差分信号传输方式,RS485总线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节点数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通信、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RS485总线是否需要在A 和B 两条线上加上下拉电阻,以及加多大的电阻合适。
本文将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1、RS485总线是如何工作的首先,我们需要了解RS485总线的工作原理和信号特性。
根据RS -RS485标准,RS485总线是通过两条线(A 和B )来传输差分信号的,根据两条线之间的电压差来判断的当前数据位是0还是1。
RS485传输时的的数据有三种状态:1.当A 和B 之间的电压差B U -U V A AB =大于+200mV 时,RS485收发器输出的逻辑为1;2.当A 和B 之间的电压差B U -U V A AB =小于-200mV 时,RS485收发器输出逻辑为0;3.当A 和B 之间的电压差B U -U V A AB 在-200mV ~+200mV 之间时,RS485收发器可能输出高电平也可能输出低电平,是一个不确定的状态。
2、如何避免出现不确定状态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希望接收器收到的数据只能是0或1,对于不确定的状态是不能出现在RS485总线上的。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不确定的状态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1.当RS485总线处于空闲状态时,也就是说,所有的RS485收发器都处于接收状态,没有任何一个收发器在驱动总线时。
此时,由于没有任何信号源在总线上产生差分电压,A 和B 两条线上的电压基本相等,也就是说,差分电压基本为0。
2.当RS485总线处于开路状态时,也就是说,某个RS485收发器与总线断开连接时。
此时,由于断开连接的收发器不再对总线产生影响,其余收发器之间的差分电压也基本为0。
3.当RS485驱动器输出不足以使A 、B 产生绝对值大于200mV 压差时,也就是说此时RS485总线信号状态已经不能反映驱动器状态,接收器也无法识别正确信号。
RS-485电路中上下拉电阻的作用

RS-485
电路中
上下拉
电阻的
作用
1.为什么要加上下拉电阻
上拉电阻就是把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此电阻还起到限流的作用。
同理,下拉电阻是把不确定的信号嵌位在低电平。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存在着反射信号和环境等各种干扰的影响,特别是在通讯波特率比较高的时候,在线路上加上下拉偏置电阻是很有必要的,如图1中所示的R5、R6 电阻。
可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还有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可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图1 上下拉偏置电阻连接图
2. 上下拉电阻计算
图2 RS-485网络上下拉电阻等效模型。
关于RS485上拉下拉电阻的说明

关于RS485上拉下拉电阻的说明一、上拉下拉电阻作用:接电阻就是为了防止输入端悬空减弱外部电流对芯片产生的干扰保护cmos内的保护二极管,一般电流不大于10mA上拉和下拉、限流1. 改变电平的电位,常用在TTL-CMOS匹配2. 在引脚悬空时有确定的状态3.增加高电平输出时的驱动能力。
4、为OC门提供电流那要看输出口驱动的是什么器件,如果该器件需要高电压的话,而输出口的输出电压又不够,就需要加上拉电阻。
如果有上拉电阻那它的端口在默认值为高电平你要控制它必须用低电平才能控制如三态门电路三极管的集电极,或二极管正极去控制把上拉电阻的电流拉下来成为低电平。
反之,尤其用在接口电路中,为了得到确定的电平,一般采用这种方法,以保证正确的电路状态,以免发生意外,比如,在电机控制中,逆变桥上下桥臂不能直通,如果它们都用同一个单片机来驱动,必须设置初始状态.防止直通!二、定义: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弱强只是上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对于非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出型电路(如普通门电路)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电阻的功能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型电路输出电流通道。
三、为什么要使用上下拉电阻:一般作单键触发使用时,如果IC本身没有内接电阻,为了使单键维持在不被触发的状态或是触发后回到原状态,必须在IC外部另接一电阻。
数字电路有三种状态: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状态,有些应用场合不希望出现高阻状态,可以通过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的方式使处于稳定状态,具体视设计要求而定!一般说的是I/O端口,有的可以设置,有的不可以设置,有的是内置,有的是需要外接,I/O端口的输出类似与一个三极管的C,当C接通过一个电阻和电源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阻成为上C拉电阻,也就是说,如果该端口正常时为高电平,C通过一个电阻和地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阻称为下拉电阻,使该端口平时为低电平,作用吗:比如:当一个接有上拉电阻的端口设为输如状态时,他的常态就为高电平,用于检测低电平的输入。
什么是上拉电阻,什么是下拉电阻.

什么是上拉电阻,什么是下下拉电阻?它们有什么作用?(提示:如果图片显示不完整,请保存下来再看就行了。
A:如下图的两个 Bias Resaitor 电阻就是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
图中,上部的一个Bias Resaitor 电阻因为是接地,因而叫做下拉电阻,意思是将电路节点A 的电平向低方向(地)拉;同样,图中,下部的一个Bias Resaitor 电阻因为是电源(正),因而叫做上拉电阻,意思是将电路节点A的电平向高方向(电源正)拉。
当然,许多电路中上拉下拉电阻中间的那个12k电阻是没有的或者看不到的。
我找来这个图是RS-485/RS-422总线上的,可以一下子认识上拉下拉的意思。
但许多电路只有一个上拉或下拉电阻,而且实际中,还是上拉电阻的为多。
上拉下拉电阻的主要作用是在电路驱动器关闭时给线路(节点)以一个固定的电平。
1 在RS-485总线中,它们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线路所有驱动器都释放总线时让所有节点的A-B端电压在200mV或200mV以上(不考虑极性)。
不然,如果接收器输入端A和B间的电平低于±200mV(绝对值小于200mV,接收器输出的逻辑电平将被当作所传输数据的末位而被接收起来,这样显然是极容易产生通讯错误的。
2 最容易见到的上拉电阻应当是NE555电路7脚作为输出用的时候。
实际上,它和一个三极管的C极或MOS管的D极有一个电阻接到电源+上是一样道理的。
它的作用就是:当管子(晶体管或MOS管)输入关断电平时,C极或D极有一个高电平(空载时约等于电源电压);当管子(晶体管或MOS管)输入导通电平时,C极或D极将与电源地(-)接通,因而有一个低电平。
理想的应为0V,但因为管子有导通电阻,因而有一定的电压,不同的管子可能不一样,相同的管子也可能因参数差异而小有差别,即便是真正的金属接触的电源开关,也是有接触电阻/导通压降(虽然不同电流下压降不同)的;仅仅就导通而言,对于不同系列的集成电路来说,因为应用对象不同,导通后的输出电压有不同的规定,典型是TTL电平和CMOS电平的不同。
关于485总线干扰问题的处理,对上拉,下拉电阻的理解

关于485总线⼲扰问题的处理,对上拉,下拉电阻的理解
近期,在项⽬中遇到了485总线⼲扰问题,问题表现如下:
1、在开发环境下,485通信完全正常,设备不掉线。
2、实际⼯作环境中,设备不断掉线,但也能不断重连上。
开发环境:普通⼯作环境
实际⼯作环境:周围具有较强的辐射⼲扰,由于辐射原因,传输出现⼲扰。
修改前电路:
1、485输出端常规的esd防护+360Ω-120Ω-360欧分压电阻链。
2、485芯⽚为SP3485,供电电压3.3V,
3、485波特率115200.
修改后电路:
1、485输出端常规的esd防护+2.2kΩ-120Ω-2.2kΩ分压电阻链。
修改原因:
1、120Ω为线上匹配阻抗,因导线较长,长度10⽶,⽆匹配电阻时,有反射⼲扰,体现为:485发送数据段后,⽴刻接收到⼀段数据,485悬空后,发送数据,有数据返回。
2、上拉下拉电阻:其作⽤为稳定A、B线上的空闲电平,芯⽚实际⼯作时,需要将A、B线上的电平抬⾼或拉低,若上拉,下拉电阻值太⼩,就会给芯⽚拉⾼,拉低输出信号线的电压增加负担。
可能会造成电压差值过低,抗⼲扰能⼒减弱。
上拉、下拉电阻的原理和作用

上拉、下拉电阻的原理和作用概述:上拉电阻:将一个不确定的信号(高或低电平),通过一个电阻与电源VCC相连,固定在高电平。
下拉电阻:将一个不确定的信号(高或低电平),通过一个电阻与地GND相连,固定在低电平。
上、下拉电阻的作用:一般说法是上拉增大电流,下拉电阻是用来吸收电流。
1、当 TTL 电路驱动 CMOS 电路时,如果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MOS 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 3.5V),这时就需要在 TTL 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 门电路必须使用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的高电平值。
3、为增强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MOS 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以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
综合考虑以上三点,通常在1K 到10K 之间选取。
对下拉电阻也是类似道理。
具体使用情况详述1、如果拉电阻用于输入信号引脚,通常的作用是将信号线强制箝位至某个电平,以防止信号线因悬空而出现不确定的状态,继而导致系统出现不期望的状态,如下图所示:在实际应用中,10K欧姆的电阻是使用数量最多的拉电阻。
需要使用上拉电阻还是下拉电阻,主要取决于电路系统本身的需要,比如,对于高有效的使能控制信号(EN),我们希望电路系统在上电后应处于无效状态,则会使用下拉电阻。
假设这个使能信号是用来控制电机的,如果悬空的话,此信号线可能在上电后(或在运行中)受到其它噪声干扰而误触发为高电平,从而导致电机出现不期望的转动,这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此时可以增加一个下拉电阻。
485 ro上下拉电阻的作用

485 ro上下拉电阻的作用引言:在电路中,电阻是常见的元件之一,它的作用是限制电流的流动。
而在特定的电路中,485 ro上下拉电阻的作用则更加特殊和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485 ro上下拉电阻的作用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一、485 ro上下拉电阻的定义485 ro上下拉电阻是指在RS485通信中使用的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
RS485是一种串行通信标准,它采用差分电平传输,可以实现远距离高速传输。
而上下拉电阻则是为了保证RS485通信的稳定性而使用的。
二、485 ro上下拉电阻的作用1. 提供稳定的电平在RS485通信中,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起到了提供稳定电平的作用。
上拉电阻连接到总线的A线上,下拉电阻连接到总线的B线上,它们使得总线在空闲状态时保持一个稳定的电平,从而避免了误码的产生。
2. 提高抗干扰能力485 ro上下拉电阻还可以提高通信线路的抗干扰能力。
在RS485通信中,由于长距离传输和环境干扰的存在,信号可能会受到干扰而产生失真。
而上下拉电阻的设置可以使信号更容易被接收器正确解码,从而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3. 实现多节点通信485 ro上下拉电阻的设置还可以实现多节点通信。
在RS485通信中,多个设备可以连接在同一条总线上进行通信。
上下拉电阻的设置使得总线在空闲状态时保持一个稳定的电平,从而使得多个设备可以共享同一条总线进行通信。
三、485 ro上下拉电阻的应用1. 工业自动化在工业自动化领域,485 ro上下拉电阻被广泛应用。
它可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如PLC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
通过设置上下拉电阻,可以保证设备之间的稳定通信,提高生产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2. 楼宇自动化在楼宇自动化系统中,485 ro上下拉电阻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实现楼宇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如安防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
通过设置上下拉电阻,可以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稳定通信,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3. 其他领域除了工业自动化和楼宇自动化,485 ro上下拉电阻还在其他领域有广泛应用。
rs485电路ab的上下拉电阻 -回复

rs485电路ab的上下拉电阻-回复什么是RS485电路?RS485是一种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它允许在相对远距离的设备之间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RS485电路常用于工业控制系统、建筑自动化和多点数据采集等领域。
它具有多点传输、高速、抗干扰等优势。
RS485电路中的A、B线是如何连接的?在RS485电路中,A、B线是差分传输线,通过这两根线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A线是正极,B线是负极。
通常将A线和B线两个节点连接到一个差分驱动器和一个差分接收器上,这样可以实现双向数据的传输。
上拉电阻在RS485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上拉电阻是在RS485电路中常见的电阻之一。
它的作用是将A、B线的电平拉高,使其处于一个确定的电平状态。
上拉电阻能够防止通信线路上的干扰信号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上拉电阻的大小如何选择?选择上拉电阻的大小要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决定。
一般来说,上拉电阻的阻值应该足够大,以确保A、B线的电平稳定,但又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信号传输的速度变慢。
通常可以选择100欧姆到1千欧姆之间的上拉电阻。
下拉电阻在RS485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下拉电阻也是在RS485电路中常见的电阻之一。
它的作用是将A、B线的电平拉低,使其处于一个确定的电平状态。
下拉电阻能够提供稳定的地线连接,确保信号的准确传输。
下拉电阻的大小如何选择?选择下拉电阻的大小同样需要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决定。
一般来说,下拉电阻的阻值也应该足够大,以确保A、B线的电平稳定,同时也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信号传输的速度变慢。
通常可以选择100欧姆到1千欧姆之间的下拉电阻。
如何确定上拉和下拉电阻的值?确定上拉和下拉电阻的值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通信距离、传输速率、外部干扰等。
通常可以根据RS485标准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电阻值。
此外,也可以根据实际测试和调试的结果来确定电阻的值。
总结RS485电路中的上下拉电阻对于数据传输的稳定和抗干扰能力非常重要。
合适的上下拉电阻可以保证信号传输的速度和准确性。
关于RS485总线上下拉电阻的一个问题

关于RS485总线上下拉电阻的一个问题
“终端电阻不加思索的用120欧是很多人常犯的错”此话理解不对
注意,匹配电阻是用来消除信号反射的,针对的是频率信号,作用是构成其交流负载(所以有其它非电阻的匹配方法包括电容法),而常见双绞线在KHz-百KHz频率下的交流特性阻抗是数十欧至百欧量级,120欧电阻匹配的就是该阻抗,该阻抗并非电阻率,不能简单理解为距离的欧姆函数而是频率函数,所以上述说法是不正确的。
实用中,之所以更大阻值的终端电阻在短距上可以使用甚至可以完全不用,是因为信号反射的“影子”距离跟线路长度有关,这个距离小到一定程度就不影响485接口芯片的工作了,是否消除已不再重要,所以误导了cyh。
但cyh好动脑筋能想到这一步已是难得,进一步研究一下信号的传输特性就能彻底弄清这个终端电阻的是是非非了。
485ab上拉电阻

485ab上拉电阻上拉电阻是一种常见的电路元件,它在数字电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上拉电阻的概念、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及注意事项。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上拉电阻。
我们来了解一下上拉电阻的概念。
上拉电阻,顾名思义,是将一个引脚连接到高电平的电源上,以实现电路的自上而下的上拉效果。
上拉电阻通常被用来确保一个未被连接的输入引脚的电位是高电平,从而防止电路输入的漂移和噪声的产生。
上拉电阻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了电流的流动特性。
当输入引脚未被连接时,由于它没有外部电压源驱动,该引脚的电位会处于未定义的状态,可能是高电平,也可能是低电平,这取决于电路的环境条件。
为了确保输入引脚为高电平,在该引脚接入上拉电阻后,电阻会连接到高电平的电源上,这样电流就会流经上拉电阻,使输入引脚被拉高。
当外部设备在使用时,它会提供一个更强的电平驱动,以覆盖掉上拉电阻的电平,从而使输入引脚获得正确的电平值。
上拉电阻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数字电路中的开关输入。
当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传感器引脚的电位默认为低,但是在使用中,输入可能会被误触发,因此通过在该引脚上加上一个上拉电阻,可以确保在没有接触到的时候,引脚的电位为高电平。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误触发,并提高电路系统的稳定性。
上拉电阻也常用于微控制器中的输入引脚。
微控制器通常有许多输入输出引脚,但实际应用中,并不是所有的引脚都会被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未连接的引脚可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从而引起误操作或者电路噪音。
通过在这些引脚上加上上拉电阻,可以保持输入引脚处于定义状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在应用上拉电阻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选择合适的电阻大小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电阻过小,那么其对电路输入的牵引能力就不够强,可能无法保证引脚处于高电平。
如果电阻过大,那么就会增加电路的开关速度,降低信号的有效性。
因此,在选择上拉电阻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电路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S-485
电路中
上下拉
电阻的
作用
1.为什么要加上下拉电阻
上拉电阻就是把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此电阻还起到限流的作用。
同理,下拉电阻是把不确定的信号嵌位在低电平。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存在着反射信号和环境等各种干扰的影响,特别是在通讯波特率比较高的时候,在线路上加上下拉偏置电阻是很有必要的,如图1中所示的R5、R6 电阻。
可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还有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可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图1 上下拉偏置电阻连接图
2. 上下拉电阻计算
图2 RS-485网络上下拉电阻等效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