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下册 17_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

合集下载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7章教案:第3节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7章教案:第3节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

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第1课时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第2课时发电机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知道电磁感应现象。

2.知道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的能量转化。

3.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频率,能把交流电和直流电区分开来。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探究实验,认识电磁感应现象和感应电流,发现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连接电路,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教学用具手摇发电机模型,灵敏电流计,蹄形磁铁,矩形线圈,直导线,连接导线,开关,铁支架,螺丝管,条形磁铁,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都需要大量电,这些电都是由发电厂供给的,我们国家有哪些发电厂?学生思考已知的几种发电方式。

学生展示: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等。

教师介绍:这几种发电方式都离不开发电机。

提出问题:发电机为什么能够发电?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阅读教材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预习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认识发电机活动1:让我们自己来发电利用手摇发电机让小灯泡亮起来。

课本图17-15是手摇发电机模型,为了让更多学生有动手机会,体验操作发电机的乐趣。

学生动手操作:用导线把它与小灯泡、开关连接起来。

思考:(1)开关闭合后,能否使小灯泡发光?如果不能,影响因素是什么?(2)发电机在电路中相当于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活动2:拆开发电机为了探究发电机发电的奥秘,可采用类似研究电动机的办法。

将发电机模型拆开,看一看它的内部结构。

想一想:发电机的主要部件有哪些?发电机与电动机的结构相似,都是由线圈、磁体等组成。

(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活动3:探究电磁感应现象提出问题:发电机产生电流需要怎样的条件?学生猜测,教师及时引导可能需要让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或转动)。

仿照电动机的研究,利用简化法对线圈和磁体都做些简化(线圈用一匝线圈或单根导线代替;定子的磁铁或电磁铁用蹄形磁铁代替),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设计了如图17-16(a)(b)所示的两种实验装置。

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学案新版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学案新版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学案新版粤教沪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7.3节“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发电机的原理:通过磁场的变化产生电流。

2. 发电机的构造:主要组成部分有转子、定子和线圈。

3. 发电机的工作过程:通过转子的旋转,使定子上的线圈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电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发电机是如何产生电流的。

2. 让学生了解发电机的构造,能够识别发电机的主要部件。

3. 通过学习发电机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发电机的构造。

难点:发电机工作过程中的电磁感应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发电机模型,磁铁,线圈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发电机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发电机是如何产生电流的。

2. 讲解发电机的原理:通过磁场的变化产生电流。

3. 介绍发电机的构造:转子、定子和线圈。

4. 讲解发电机的工作过程:通过转子的旋转,使定子上的线圈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电流。

5. 例题讲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发电机模型。

7. 作业布置:(2)设计一个发电机模型,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六、板书设计:发电机的原理:磁场变化产生电流。

发电机的构造:转子、定子、线圈。

发电机的工作过程:转子旋转,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磁场的变化产生电流。

2. 请介绍发电机的构造。

答案:发电机的构造主要包括转子、定子和线圈。

3. 请描述发电机的工作过程。

答案:发电机的工作过程是通过转子的旋转,使定子上的线圈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电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让学生探讨如何提高发电机的效率,以及发电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17.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17.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案

17.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电机的功能、结构和工作原理。

2、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和感应电流方向的影响因素。

3、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体会科学发现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理解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和感应电流方向的影响因素。

四、器材准备:手摇发电机模型,灵敏电流计,蹄形磁铁,导线,小灯泡。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现代生活离不开电,电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电是如此的重要和神奇。

1、电动机的结构、原理是什么? 磁铁(定)、线圈(转),通电导体(线圈)在磁场中受播放奥斯特的发现——电生磁,简单复习: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其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科学家们根据“对称”原理,提出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能否生电呢?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探索终于发现了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

(2)、法拉第是怎样实现磁生电的呢?播放磁生电的视频,请学生动手发电。

(手摇发电机)a、用了哪些实验器材?(灵敏电流计)b、电路是闭合还是断开的?(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条件:电压和通路)c、导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的?(切割磁感线运动)问题:实现磁生电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总结:磁生电条件:1、闭合电路部分导体2、切割磁感线运动(3)、什么是切割磁感线运动呢?用flash展示磁生电的三种情况:1、导体动、磁场不动(导体切割磁感线)2、导体不动、磁场动(磁感线切割导体)3、两者都不动(磁场强弱变化)总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且运动一定与磁感线成一定角度,而不与磁感线平行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4)、灵敏电流计除了能测量出产生的微弱感应电流,还有什么作用?提示:灵敏电流计指针的正偏反偏说明了什么?(电流方向不同)问题: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又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用flash展示感应电流方向的影响因素请学生记录演示结果并总结: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7.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7.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17.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发电机如何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掌握发电机的基本结构,了解电磁感应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发电机是如何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

2. 掌握发电机的基本结构,了解电磁感应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发电机的基本结构。

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发电机能量转换的原理。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发电机模型,电磁铁,导线,灯泡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导线,小灯泡等。

活动过程:一、引入新课1. 展示发电机模型,引发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提问:“大家知道发电机是如何发电的吗?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2.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检测学习效果。

三、课堂讲解1. 讲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发电机如何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 讲解发电机的结构,包括线圈、磁铁、导线等。

3. 通过实验,演示电磁感应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发电机的工作过程。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利用教具搭建简易发电机模型。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发电机的工作过程,验证电磁感应现象。

五、课堂讨论1. 学生分享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发电机能量转换的原理,解答学生疑问。

六、巩固练习1.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点评练习题,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活动重难点:重点: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发电机的基本结构。

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发电机能量转换的原理。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掌握了电磁感应现象。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优秀教学案例新版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优秀教学案例新版粤教沪版
3.通过多媒体课件,总结发电机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作用,如我国新能源政策、国际新能源发展趋势等。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绘制发电机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并撰写一篇关于新能源发电机的小论文。
2.提醒学生在作业中关注发电机的能量转换过程和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深入研究新能源发电机的原理和应用。
c.发电机在新能源领域有哪些应用?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小组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帮助和指导。
3.鼓励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邀请各小组代表汇报探究成果,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总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换过程。
2.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强调重点知识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感应现象,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3.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从现象中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新能源发电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发电机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磁感应现象及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实验演示: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感应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发电机的能量转换过程。
2.分配探究任务,如分析不同类型的发电机工作原理,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物理: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 教案1(粤教沪科版九年级下新)

物理: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 教案1(粤教沪科版九年级下新)

第一节17.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第二节[教学目标]第三节知识与技能第四节1.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

第五节2.初步认识机械运动、电与磁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能量的转换。

第六节3.能说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道什么是交流电。

第七节过程与方法第八节4.通过介绍科学家逆向思考问题,并取得成功的的事例,认识逆向思考问题方法的重要性。

第九节5.尝试设计磁生电的实验,并经历这个实验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的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第十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十一节 6.知道发电机发明的价值和意义。

第十二节 7.感悟实验的价值。

第十三节 [教学重点] 电磁感应现象.第十四节 [教学难点]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第十五节 [教学器材] 手摇发电机、发电机示教模型、矩形线圈、螺线管、蹄形磁铁、条形磁铁、灵敏电流计、铁架台第十六节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与讨论相结合.第十七节 [教学过程] Ⅰ.复习提问第十八节教师奥斯特实验最先将电的现象与磁的现象联系起来,说明了电可以产生磁,那么磁能否也能产生电呢?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解决了“磁生电”问题,随后又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第十九节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第二十节板书课题17.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第二十一节Ⅱ.新课教学第二十二节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发电厂发的电都离不开发电机.第二十三节一.认识发电机第二十四节演示1.利用手摇发电机使小灯泡发光.第二十五节慢速和快速摇动发电机,观察小灯泡发光的亮度.第二十六节2.拆开发电机,探究发电机的内部结构.第二十七节提问发电机的主要部件有哪些?第二十八节板书主要部件:磁体和线圈.第二十九节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第三十节提出问题发电机产生电流的条件是怎样的?第三十一节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并思考解决以下问题:第三十二节1.线圈怎样简化?第三十三节2.怎样判断电路中是否产生了电流?第三十四节3.电流计偏转的情况跟线圈运动的方向、快慢及磁场方向、强弱有什么关系?第三十五节4.设计实验装置示意图、撰写实验步骤.第三十六节演示观察在以下条件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第三十七节矩形线圈下面的边放入蹄形磁铁两极之间,线圈引线与电流计两接线柱相连.第三十八节1.线圈和磁铁都静止,观察指针是否偏转。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学设计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学设计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17.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第三节“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

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发电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异同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理解发电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掌握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异同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发电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难点: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异同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发电机模型、电动机模型、电磁感应演示仪。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段风力发电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发电机的实际应用。

2. 知识讲解:(1)回顾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讲解发电机的构造,包括线圈、磁铁、支架等部分。

(3)分析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异同点,强调两者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3.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有关发电机工作原理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电磁感应现象原理、发电机构造、发电机工作原理、发电机与电动机异同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

(2)画出发电机的构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3)举例说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异同点。

2. 答案:(1)电磁感应现象原理: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2)发电机构造示意图及作用:略。

(3)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异同点:相同点:都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都需要消耗能量。

不同点: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一般用于户外或风力发电,电动机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设备。

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七章 电动机与发电机 17.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新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七章 电动机与发电机 17.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新版

┃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活动,观察现象,发现电流计的指针不动,说明导线在磁场中静止,电路中不会产生电流.)让导线在磁场中静止,换用不同的永磁体观察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分析现象;用多匝线圈进行实验,仍保持静止,观察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分析现象.改进实验方案,使磁体固定不动,使导线在磁场中沿着不同方向运动,观察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在实验中,观察到当导体沿着磁场方向运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当导线在磁场中水平运动、斜向运动时都会产生电流.) 把磁感线想象成一根根线,把导线想象成一把刀,总结闭合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条件.(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2)重做上述实验,导线在磁场中向左和向右运动时,观察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学生观察实验,当导线的运动方向不同时,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不同,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有关.)使导线固定不动,磁体向左和向右运动时,观察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若使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同时改变,观察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3)小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有关,磁场方向或导线运动方向改变,则感应电流的方向会变化,而同时改变磁场方向和导线运动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变.思考:如图所示,导线固定不动,移动磁铁,在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吗?为什么?(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也会产生感应电流.因为当磁体运动时,线圈相对于磁场也是运动的,并且在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三、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课件播放:发电机的工作过程如图所示.分析发电机线圈转至不同位置时,电流方向的变化.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及感应电流方向与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的关系.(分析交流发电机的工作过程,了解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的变化情况.)总结: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原理制成的.从发电机工┃教学小结┃。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案

教案: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7.3节《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

本节课主要介绍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发电机是如何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具体内容包括:1.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通过磁场和线圈的相互作用,产生电流。

2. 发电机的构造:发电机主要由转子、定子和线圈等部分组成。

3. 发电机的类型:根据转子的不同,发电机可以分为直流发电机和交流发电机。

4. 发电机的应用:发电机在电力工业、交通运输、电子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发电机的构造和类型。

2. 能够运用发电机的相关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发电机的构造和类型。

难点: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发电机模型、磁场演示仪、电流表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段关于发电机工作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发电机的工作情景。

2. 理论知识讲解:通过PPT或者黑板,详细讲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构造和类型。

3. 例题讲解:利用发电机模型和磁场演示仪,现场演示发电机的工作过程,并解释其中的物理原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例题,自行设计一些简单的发电机模型,并观察其工作过程。

5. 发电机应用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发电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选取代表进行汇报。

6. 板书设计:将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构造和类型等重要知识点进行板书设计,以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7. 作业设计:题目1:请简述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题目2:请介绍发电机的构造和类型。

题目3:请分析一下发电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并解释其原理。

答案:题目1: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磁场和线圈的相互作用,产生电流。

题目2:发电机的构造主要包括转子、定子和线圈等部分。

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学设计新版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学设计新版粤教沪版
(二)讲授新知
1.发电机的基本构造: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讲解发电机的核心组成部分,如磁铁、线圈、转子、定子等,并解释各部分的作用。
-结合课本插图,让学生了解发电机的内部结构。
-演示发电机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各部分的作用。
2.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为基础,详细讲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电学知识,如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以及欧姆定律等基本定律。此外,他们还对磁现象及其与电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可能对其内部结构和具体工作过程尚存疑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相结合,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发电机原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指导,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合发电机模型,解释电磁感应现象在发电机中的应用。
-通过图示和动画,展示发电机工作时,磁通量变化与电动势产生的关系。
3.发电机的实际应用:介绍发电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让学生了解发电机的广泛用途。
-展示各种发电机应用实例,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工程师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发电机的应用。
-分组讨论发电机的基本构造及其作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安排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简单的发电机模型,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加深对发电机原理的理解。
3.知识讲解: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_教学设计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_教学设计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17.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_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第三节,具体内容有:1. 发电机的原理: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 发电机的构造:磁场、线圈、铁芯等。

3. 发电机的分类:直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等。

4. 发电机的工作特点:转速、电压、电流等。

5. 发电机在生活中的应用:电力系统、交通运输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知道发电机的原理和构造。

2. 使学生掌握发电机的工作特点,能够分析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发电机的原理、构造及工作特点。

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发电机模型、电磁感应演示仪、PPT等。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册、测量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生活中的发电机,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引导学生思考发电机的原理和作用。

2. 知识讲解:讲解电磁感应现象,展示发电机的原理和构造,让学生了解发电机的工作特点。

3. 实验演示:利用电磁感应演示仪,展示发电机的工作过程,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发电机的原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发电机,如直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等,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发电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力系统、交通运输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发电机原理的应用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现象构造:磁场、线圈、铁芯工作特点:转速、电压、电流应用:电力系统、交通运输等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简述发电机的原理和构造。

2. 分析发电机的工作特点,举例说明。

3. 请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发电机应用,并说明其原理。

答案:1. 发电机的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构造包括磁场、线圈、铁芯等。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案

教案: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7.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一、教学内容1.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通过磁场对导体的作用,产生感应电流。

2. 发电机的构造:转子、定子、线圈等。

3. 发电机的类型:直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等。

4. 发电机的工作过程: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发电机是如何产生电流的。

2. 使学生掌握发电机的构造和类型,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发电机。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发电机的构造和类型。

难点:发电机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发电机模型、磁铁、导体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台发电机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发电机的构造和作用。

2. 讲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通过磁场对导体的作用,产生感应电流。

引导学生理解发电机是如何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

3. 讲解发电机的构造和类型:直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等。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发电机及其特点。

4. 实验演示:让学生亲手操作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观察感应电流的产生。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实验报告单。

检查学生对发电机工作原理、构造和类型的掌握情况。

6. 板书设计:列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构造和类型,以及发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7. 作业设计题目1:请简要描述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发电机通过磁场对导体的作用,产生感应电流。

题目2:请列举两种常见的发电机类型,并简要说明它们的特点。

答案:直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

直流发电机产生的电流方向不变,交流发电机产生的电流方向不断变化。

题目3:请说明发电机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答案:发电机工作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亲身操作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学案新版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学案新版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学案新版粤教沪版作为一篇学案,我将以第一人称,以一位资深幼儿园教师的身份,为您设计一堂关于"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的物理课程。

一、设计意图:我的设计思路是通过生动的实验和实例,让孩子们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它是如何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

我希望通过这节课,孩子们能够理解能量转化的基本概念,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发电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2. 使学生理解发电机是如何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能量转化的过程。

难点:发电机中电磁感应的原理,以及如何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发电机模型,电力演示器,视频播放设备。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看到发电机产生的电流,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2. 讲解:我会用发电机模型和电力演示器,讲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它是如何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

3. 演示:我会播放一段关于发电机工作的视频,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发电机的工作过程。

4. 实践: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发电机的工作过程,并填写实验报告表格。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能量转化的过程。

难点:发电机中电磁感应的原理,以及如何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讲解是否清晰,实验是否有趣,孩子们的参与度如何。

如果可能,我会安排一些拓展活动,比如让孩子们自己设计一个发电机模型,或者写一篇关于发电机的作文。

这就是我设计这节课的思路和过程,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堂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的课程时,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学设计新版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学设计新版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学设计新版粤教沪版我的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掌握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发电机的效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发电机模型、电磁铁、导线、开关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报告单。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发电机的应用场景,提出问题:“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2. 讲解:讲解电磁感应现象,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感应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电磁感应现象应用到发电机中?3.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从线圈、磁场、导体等方面进行分析。

4.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发电机的工作过程,测量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和电流,计算发电机的效率。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发电机的效率。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但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对发电机的效率计算仍存在困惑,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除了发电机,还有哪些设备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让学生进行调查和研究,下节课分享成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活动的引入环节,我选择了展示发电机的应用场景图片,并提出问题:“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这个问题的提出,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意识到本节课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学设计粤教沪版(new)

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学设计粤教沪版(new)

发动机为什么能发电课题17.3 发动机为什么能发电教学目标(1)知道发电机是生产、生活中提供电能的装置(2)了解导体在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3)知道发电机的功能及组成部分,能使模型发电机发电(4)通过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5)从法拉第的发现到发电机制造的事实中,感受发现与创造对社会进步的影响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难点理解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教法实验探究教具手摇发电机模型、灵敏电流计、蹄形磁铁、矩形线圈、直导线、连接导线、开关、铁支架1台、螺丝管、条形磁铁各1块教学过程一、复习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二、认识发电机活动1:让我们自己来发电课本图16-14是手摇发电机模型,为了让更多学生有动手机会,体验操作发电机的乐趣,每组选用两台模型发电机,一台作为电动机用,另一台作为发电机用(输出端接小灯泡),两机的转轴之间用塑胶管对接起来,当电动机通电运转时,就能看见小灯泡发光,说明发电机发出电来了,由此也可说明:①直流电动机与发电机是可逆的,即对它通电能转动,使它转动则能发电。

②电动机与发电机的结构相似,线圈简化也与电动机—样可以用一匝线圈或单根导线代替。

三、探究电磁感应现象①在上述猜想与线圈简化为导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设计,由学生选取器材,组装实验,每组给出如下器材:灵敏电流计、蹄形磁铁2-3块、矩形线圈(10匝左右)、直导线1-2根、连接导线2根、开关1只、铁支架1台、螺丝管、条形磁铁各1块。

学生把实验装置好②引导学生对教科书提出的三方面问题进行认真实验,仔细观察,并在书上做好记录。

③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各组开始的结论不—定完整,引导学生加以补充完整,并把结论填写在书上的空格处。

④教师小结实验结果,交代切割磁感应线的含义,指出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什么是感应电流,指出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探索于1831年发现的,与此同时介绍科立顿“跑失良机”的故事,使学生体会科学发现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关系。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17.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 教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17.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 教案

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了解发电机的构造,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3.发电机工作时能量的转换。

4.知道什么是交流电。

5.知道发电机发明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点: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教学难点:在探究中发现磁生电的条件手摇发电机、蹄形磁体、方形线圈、灵敏电流计、导线等。

一、新课引入用大量实例来是说明现代社会生产与生活与电能的关系,我们知道电一般都是发电厂提供的,展示不同发电厂图片。

而发电厂为我们提供电主要是靠发电机,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呢?二、新课教学(一)认识发电机活动1 “让我们自己来发电”选2个学生到讲台上来做演示供学生观察。

活动 2 “将发动机拆开”利用不封闭的模型发电机,引导学生观察并启发学生与电动机内部结构对比,进而得出发电机内部结构与电动机相同,也是由线圈和磁铁两个主要部件构成的结论。

问题: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那么,让我们反向思考一下,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导体中是否会产生电呢?学生猜想。

在此基础上,介绍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现象后,科学家们也曾逆向思考“磁生电”的史实,以及法拉第历经长期研究终于发现了磁生电的奥秘,并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1.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分析教材中的2个实验。

(2)设计实验将线圈两头接在电流表两接线柱上,再将线圈的一个边放在磁场N、S极之间,分别左右移动线圈,让线圈的一个边切割磁感线,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确定是否有电流;观察向左还是向右偏转,确定电流方向。

2.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导体按照图示的方向运动,进行六步实验,观察有无电流及电流的方向,在图中标出电流的方向。

3.分析论证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由实验得出:当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就是现象。

电磁感应现象中所产生的电流,叫。

4.讨论1: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①由实验1、2(或3、4)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填“有关”或“无关”)②由实验1、4(或2、3)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填“有关”或“无关”)③综合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方向和方向有关。

年春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年春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17.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发电机是生产、生活中提供电能装置。

2.了解导体在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条件。

3.知道发电机功能及组成局部,能使模型发电机发电。

“电磁感应现象〞过程。

5.从法拉第发现到发电机制造事实中,感受发现与创造对社会进步影响。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条件。

器材准备手摇发电机模型,灵敏电流计,蹄形磁铁,矩形线圈,直导线,连接导线,开关,铁支架1台,螺丝管,条形磁铁各1块,小灯泡。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重做奥斯特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后答复:1.此实验叫什么实验?奥斯特实验。

2.它提醒了一个什么现象?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电流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能生磁。

那么逆向思维将会怎么样?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段话,然后说一说自己想了解什么问题。

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磁能否生电。

我们先设计实验,从实验需要器材、实验条件、实验操作入手。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认识发电机活动1:让我们自己来发电。

课本图17-15是手摇发电机模型,为了让更多学生有动手时机,体验操作发电机乐趣,每组选用两台模型发电机,一台作为电动机用,另一台作为发电机用(输出端接小灯泡),两机转轴之间用塑胶管对接起来,当电动机通电运转时,就能看见小灯泡发光,说明发电机发出电来了。

说明:〔1〕直流电动机与发电机是可逆,即对它通电能转动,使它转动那么能发电。

〔2〕电动机与发电机构造相似,线圈简化也与电动机—样可以用一匝线圈或单根导线代替。

探究点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在上述猜测与线圈简化为导线根底上,引导学生对实验进展设计,由学生选取器材,组装实验,每组给出如下器材:灵敏电流计、蹄形磁铁2-3块、矩形线圈(10匝左右)、直导线1-2根、连接导线2根、开关1只、铁支架1台、螺丝管、条形磁铁各1块,学生把实验装置好。

实验目:探究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根据实验目,本实验应选择哪些实验器材?为什么?根据研究对象,需要有磁体与导线;检验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需要有电流表;控制电路必须有开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发电机是生产、生活中提供电能的装置。

2.了解导体在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知道发电机的功能及组成部分,能使模型发电机发电。

4.通过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

5.从法拉第的发现到发电机制造的事实中,感受发现与创造对社会进步的影响。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器材准备
手摇发电机模型,灵敏电流计,蹄形磁铁,矩形线圈,直导线,连接导线,开关,铁支架1台,螺丝管,条形磁铁各1块,小灯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重做奥斯特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后回答:
1.此实验叫什么实验?奥斯特实验。

2.它揭示了一个什么现象?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能生磁。

那么逆向思维将会怎么样?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段话,然后说一说自己想了解什么问题。

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磁能否生电。

我们先设计实验,从实验需要器材、实验条件、实验操作入手。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认识发电机
活动1:让我们自己来发电。

课本图17-15是手摇发电机模型,为了让更多学生有动手机会,体验操作发电机的乐趣,每组选用两台模型发电机,一台作为电动机用,另一台作为发电机用(输出端接小灯泡),两机的转轴之间用塑胶管对接起来,当电动机通电运转时,就能看见小灯泡发光,说明发电机发出电来了。

说明:(1)直流电动机与发电机是可逆的,即对它通电能转动,使它转动则能发电。

(2)电动机与发电机的结构相似,线圈简化也与电动机—样可以用一匝线圈或单根导线代替。

探究点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在上述猜想与线圈简化为导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设计,由学生选取器材,组装实验,每组给出如下器材:灵敏电流计、蹄形磁铁2-3块、矩形线圈(10匝左右)、直
导线1-2根、连接导线2根、开关1只、铁支架1台、螺丝管、条形磁铁各1块,学生把实验装置好。

实验目的:探究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根据实验目的,本实验应选择哪些实验器材?为什么?根据研究的对象,需要有磁体和导线;检验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需要有电流表;控制电路必须有开关。

让学生弄清蹄形磁铁的N、S极和磁感线的方向,然后按书上的装置安装好(直导线先不要放在磁场内)。

播放课件:磁生电
实验器材:蹄形磁体、电流表、导线、直导线、铁架台、细线。

实验步骤
如何做实验?其步骤又怎样呢?
我们先做如下设想:电能生磁,反过来,我们可以把导体放在磁场里观察是否产生电流。

那么,导体应怎样放在磁场中呢?是平放?竖放?斜放?导体在磁场中是静止?还是运动?怎样运动?另外:磁场的强弱对实验有没有影响?
下面我们依次对这几种情况逐一进行实验,探索在什么条件下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

演示17-16所示实验。

1置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于磁场中,且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
2更换强磁体,增强磁场,仍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
3使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上下运动;
4使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左右运动;
5使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斜着运动。

教师按实验步骤进行演示,学生仔细观察,每完成一个实验步骤后,请学生将观察结果填写在上面表格里。

实验完毕,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上述实验说明磁能生电吗?(能)
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产生磁生电现象?(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左右或斜着运动时)
为什么导体在磁场中左右、斜着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而上下运动或者静止时却不能呢?如果把磁感线想象成一根根实实在在的线,把导线想象成一把刀,表达起来会方便些,讨论一下如何表达?
讨论分析:导体在磁场中左右、斜着运动时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而上下运动或静止时不切割磁感线,所以不产生感应电流。

)
通过此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归纳、概括后,教师板书:
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这种现象叫作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作感应电流。

2.磁场产生感应电流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具有闭合电路;
(2)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为什么一定要强调“闭合电路”?如果电路不闭合,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时就不能产生感应电流,只能产生感应电压。

讲述: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

他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发现了这一现象。

这种热爱科学、坚持探索真理的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一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开辟了电的时代,所以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

我们知道,电流是有方向的,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它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保持上述实验装置不变,反复改变磁场方向或改变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方向。

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把你观察到的事实归纳总结出来。

由此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磁场方向、导体运动方向变化时,指针偏转的方向也发生变化,即电流的方向也随着变化)。

3.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中能的转化。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注意是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
它消耗了什么能?(机械能) 得到了什么能?(电能)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实现了什么能与什么能之间的转化?(机械能与电能的转化)
4.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人们利用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这一原理做成了发电机,世界第二次科技革命——电气化时代开始了,其意义和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继续播放课件:磁生电
演示实验二:把一台手摇发电机跟小灯泡连接起来,当摇动手柄使线圈在磁场中快速转动,观察到什么?(小灯泡发光)这说明了什么?(有感应电流产生,并通过小灯泡)再用电流表换下小灯泡,缓慢摇动大轮,请同学们判断:
当摇动转柄带动磁场中的线圈转动后,接在电路中的电流表指针会怎样摆动?是一直朝一个方向偏转,还是左右偏转?
当学生判断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电流表指针左右摆动)后,作演示验证。

这说明了什么呢?(通过电流表中的电流大小和方向是变化的)
教师小结实验结果,交代切割磁感应线的含义,指出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什么是感应电流,指出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探索于1831年发现的,与此同时介绍科拉顿“跑失良机”的故事,使学生体会科学发现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关系。

探究点三: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1.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说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指出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使人们找到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途径,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后制造的第一台发电机。

拓展:介绍磁流体发电,大型发电机一般采取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方式来发电。

板书设计
17.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
一、认识发电机
发电机的构造: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包括磁极、线圈、铜环、电刷等。

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这种现象叫作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作感应电流。

2.磁场产生感应电流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具有闭合电路;(2)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

3.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4.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三、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以实验为基础,以简单的实验来为学生展示电磁感应现象,并与学生互动将所得的结论和概念归纳总结出来。

我还通过介绍科拉顿“跑失良机”的故事,使学生体会科学发现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