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件准实验设计
实验心理学(第八讲 准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
中断时间序列设计模式
系列前测
系列后测
实验处理
(一)简单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simple interrupted time-series design)
简单中断时间序列设计是最基本的时间序列设计,基 本上是一种单组前测后测设计。
又由于两组都使用前测验安排,因而其 实验结果不能校直接推广到无前测的情 境中去。
(2)不相等组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时间序列 设计
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时间序列 设计是在单组时间序列设计和不相等实 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的基础上,组 合而成的一种多组准实验设计。
设计模式
(3)平衡设计
平衡设计又叫轮换设计,或拉丁方设计。 在该设计中,研究者为了达到对实验控 制的目的,使各组被试都接受不同的实 验处理.而对实验处理的顺序相实验时 间的顺序采用了轮换的方法。
设计模式
4.事后回溯设计
事后回溯设计是指所研究的对象是已发 生过的事件。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需要设计实验 处理或操纵自变量,只需通过观察存在 的条件或事实,将这种已自然发生的处 理或自变量与某种结果或因变量联系起 来加以分析,以便从中发现某种可能的 简单关系。
设计模式
两类事后回溯设计
(1)相关研究设计 (2)准则组设计
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举例
➢ 三年级儿童对于暴力或凶杀电视片与他 们的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
➢ 饮食和体重之间的关系
(4)回归间断点设计
这种准实验设计通过实验处理与事后测 量回归线的间断点的特征,确定准实验 处理的主效应。即如果实验处理前后的 的回归线出现了间断,说明实验处理是 有效果的。
心理学实验设计教学课件
冯特(1832-1920)
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作为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开创的心理学是以实验 方法研究现实的人类心理。因而冯特也就同时成为了实 验心理学的开山人物,这是他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最大 影响。
艾宾浩斯(1850-1909)
生平:1873年获得波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大约于1876 年,艾宾浩斯在巴黎的一家旧书店里买到了一本费希纳 著的《心理物理学纲要》。艾宾浩斯深受费希纳用于研 究心理现象的数学方法的启发,决定运用严格、系统的 数学方法研究已经被冯特认为无法研究的高级心理过程 ----记忆。此后,他放弃了哲学,转而探索用心理物理 学的方法研究记忆,正是这一工作发掘了实验心理学的 无穷潜力。
费希纳(1801-1887)
对心理学的贡献: ➢ 联系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 1860年他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费希纳定律。 S = K log R 其中:S为感觉到的刺激强度,R为实际刺激强度, K为常数。 费希纳定律表明:当剌激量越大时,产生一个最小 可觉差所需要的变化量也越大。即物理量增大时, 为了感知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
应称为因变量 (2)因变量的分类(客观指标) 反应速度 反应正确性 皮肤电 大脑活动
因变量
需要注意的问题 因变量的可靠性,即信度(一致性)。
是指在所有的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重复测量的结果的相似 程度;包括观测方法的可靠性和被观测行为的典型性。
增加信度的对策:练习、重复(一个条件多个trial,RT实验 通常需重复40~100次)
额外变量
几个概念:
凡是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都称为相关变量; 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称为无关变量。
额外变量
在相关变量中,实验者用以研究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实验者不用于研究的那些相关变量称为额外变量。
最新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六章准实验设计PPT课件
从曲线在引入新的教学法前后的变化可以直观地看到 新教学方法的作用。
坎贝尔1969年采用时间序列设计研究了康涅狄格州的 交通死亡人数与实施严惩制度的关系。
❖
例:美国康涅狄格(Connecticut)州在1955年发生了324次 交通死亡事故,创历史最高记录。迫使州政府立即采取了 限制车速的严厉措施。此后,1956年的交通死亡事故比 1955年下降了40次。于是,州政府便据此作出结论,说这 种变化是由于采取了严格限制车速措施引起的结果。
➢ 它和真实验的主要区别在于,准实验中没有运用随 机化程序进行被试选择和实验处理;也不能完全主 动地操纵自变量。
(2)研究者只能选择那些已具有了某种不同程度特征的 被试。而不能像真实验那样从总体中随机选取被试 或随机分组。
(3)一般而言,不能从准实验研究结果中作出因果关系 的结论。其主要原因是在研究的变量上缺乏严格控 制,因而其内部效度较低。
第二节 多组准实验设计
在心理和行为研究中,要使实验结果尽量少 的受到无关因素的干扰,使准实验设计的结 果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应在条件允许的情 况下尽量采用具有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多组准 实验设计。多组准实验设计主要包括不等组 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不等组实验组 控制组前测后测时间序列设计和平衡设计。
B B线处理前后的成绩水平基本相同 C C线处理前后的变化趋势一致 D D线处理后的水平发生了高的变化
E线也发生了高的变化,但不久 又恢复到处理前的水平 E F F线处理后的水平变化过一段时 间才发生了 G G线处理后的水平发生了低的变化 O1 O2 O3 O4X O5 O6 O7 O8 图 时间系列设计研究的可能结果
例: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想研究某种新的识字教学法能否提高教 学效果,于是他连续地运用旧的教学法进行了四周的识字教学, 并对每一周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测。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五讲准实验设计和比较研究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五讲准实验设计和比较研究
22
对不等比较组前测后测设计的评价(2)
但是,当条件不允许采用随机等组的真 实实验设计,面对的是预先组成的团体, 不能做到随机选择和分配两个等组被试 时,采用不等比较组前测和后测的准实 验设计,对于心理学的研究还是具有很 大的应用价值的,而且,虽然准实验设 计对机体变量和其他额外变量的控制不 够充分,但是能够实现某种程度的控制。
O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五讲准实验设计和比较研究
8
(一)不等比较组设计(4)
库克和坎贝尔曾经举例说明这种设计的作用。 这个例子是有关辅导期的长短对即将假释犯 人在假释期间违反规则次数的作用的研究。 设计模式如下:
X12
O
X9
O
X6
O
X3
O
X0
O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五讲准实验设计和比较研究
9
(一)不等比较组设计(5)
第五讲 准实验设计和比较研究
准实验设计
– 不等比较组设计 – 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比较研究
– 横断研究 – 纵向研究 – 跨文化研究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五讲准实验设计和比较研究
1
一、准实验设计(1)
准实验设计(quasi-experimental design)是一种未能完全符合控制额外 因素作用的实验设计。这种方法不象真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五讲准实验设计和比较研究
18
(一)不等比较组设计(14)
其次,由经过训练的观察者采用周期性 的取样方法,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每个 学生在课堂上的适宜和不适宜的行为。 然后,对实验组实施实验处理两周,即 给予实验组学生管理课堂活动的机会, 对控制组不给予这种机会,而且控制组 学生也不知道实验组学生能得到管理课 堂活动的机会。
最新实验心理学电子课件-实验设计课件PPT
抵消实验条件的设计模式
抵消实验条件的设计示例
人们解决两个不同问题的思维特点分析
实验任务:分马问题和肿瘤问题
分马问题
如下图所示,栏内有九匹马,请画出两个 正方形将每一匹马分隔开。
肿瘤问题
假如你是个医生,面临一个胃部患恶性肿瘤的 病人,这个病人不能动手术,但如果不摧毁肿 瘤,病人会死掉。有一种射线可用来摧毁肿瘤, 但如果用高强度射线幅射肿瘤,肿瘤虽会被摧 毁,但这种高强度射线也会使肿瘤通道上的健 康组织受到损伤。强度较低的射线对健康组织 无害,但也不会摧毁肿瘤,用什么方式能使射 线摧毁肿瘤同时又避免伤害健康组织呢?
相同任务:如打靶;根据打靶成绩进行分组; 类似任务:如问题解决→不同种类问题解决; 相关任务:如智力测验→问题解决。
第二步,根据作业分数形成配对组。
配对设计的优缺点
优点:在实验处理之前,就把组间变异 缩到最小,并使各组内变异比单独的随 机分配更接近相等。因此,这种设计能 对被试个别差异给予更多的控制,小型 实验用配对设计,其效果比用随机分组 的效果更为显著。
被试间设计是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 受一个自变量的处理,对另一被试者 (组)进行另一种处理,故又称独立组 设计。
包括随机组设计和配对组设计。 被试间设计的统计检验——独立样本的
差异显著性检验。
1、随机组设计
将被试随机分配在不同的组内接受不同的自变 量处理。
随机组设计的基本假设是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不 同的组,若对各组用同一样的课题,在系统的 条件下进行测量,其结果就成为系统组,则他 们的成绩在统计上应是相等的。
混合设计举例一
Johnson等(1983)用混合设计的方法 比较抑郁者和非抑郁者的记忆成绩。
实验前后设计评价
2024版《实验心理学》教案ppt课件
单因素实验设计
只操纵一个自变量,观察其对因变量 的影响。特点:简单易行,但难以控 制其他潜在变量的影响。
随机区组实验设计
将被试按照某些特征分成不同的区组, 然后在每个区组内随机分配实验处理。 特点:能够控制被试间的个体差异, 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多因素实验设计
同时操纵两个或多个自变量,观察它 们对因变量的共同影响。特点:能够 更全面地揭示心理现象,但实验设计 和数据分析更为复杂。
能够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具有较高的 内部效度;实验结果可重复验证,具有较高 的外部效度。
缺点
应用范围
实验条件控制较严格,可能存在生态效度问 题;实验结果受实验者效应、被试效应等因 素影响。
适用于研究心理现象的因果关系、心理机制 等。
2024/1/28
14
心理测量法
定义
心理测量法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 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来 测量被试有关的心理品质的研究
2024/1/28
9
实验设计原则与注意事项
实验设计原则
对照原则、随机化原则、重复原则。
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实验设计类型、明确实验目的和假设、控制实验误差、合理安排实 验顺序和时间、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24/1/28
10
03
心理实验方法与技术
2024/1/28
11
观察法
定义
观察法是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 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 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
24
06
心理实验设计与实施案例 分析
2024/1/28
25
经典心理实验案例介绍
斯坦福监狱实验
《实验心理学教案》课件
《实验心理学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实验心理学概述1.1 实验心理学的定义介绍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解释实验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1.2 实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回顾实验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介绍重要实验心理学家的贡献和实验研究1.3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解释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类型介绍实验控制和实验变量的概念第二章:感知实验2.1 视觉感知实验介绍视觉感知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视觉感知实验的结果和解释2.2 听觉感知实验介绍听觉感知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听觉感知实验的结果和解释2.3 触觉感知实验介绍触觉感知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触觉感知实验的结果和解释第三章:学习与记忆实验3.1 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介绍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的结果和解释3.2 工具性条件反射实验介绍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工具性条件反射实验的结果和解释3.3 记忆实验介绍记忆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记忆实验的结果和解释第四章:情绪与情感实验4.1 情绪理论概述介绍情绪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观点分析情绪理论的实验研究和证据4.2 情绪实验介绍情绪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情绪实验的结果和解释4.3 情感实验介绍情感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情感实验的结果和解释第五章:认知实验5.1 注意实验介绍注意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注意实验的结果和解释5.2 记忆与决策实验介绍记忆与决策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记忆与决策实验的结果和解释5.3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实验介绍问题解决与创造力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实验的结果和解释第六章:发展心理学实验6.1 发展心理学概述介绍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解释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6.2 认知发展实验介绍认知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认知发展实验的结果和解释6.3 情感与社会发展实验介绍情感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情感与社会发展实验的结果和解释第七章:心理测量学实验7.1 心理测量学概述介绍心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解释心理测量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7.2 心理测量工具与实验介绍常用心理测量工具及其实验方法分析经典心理测量实验的结果和解释7.3 心理测量学实验设计与分析介绍心理测量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讲解心理测量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方法第八章:心理病理学实验8.1 心理病理学概述介绍心理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解释心理病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8.2 心理疾病实验介绍心理疾病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心理疾病实验的结果和解释8.3 心理治疗方法与实验介绍心理治疗方法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心理治疗实验的结果和解释第九章:社会心理学实验9.1 社会心理学概述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解释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9.2 社会影响与行为实验介绍社会影响与行为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社会影响与行为实验的结果和解释9.3 人际关系与群体动力实验介绍人际关系与群体动力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人际关系与群体动力实验的结果和解释第十章:应用心理学实验10.1 应用心理学概述介绍应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解释应用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10.2 心理咨询与治疗实验介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心理咨询与治疗实验的结果和解释10.3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验介绍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心理学在生活应用实验的结果和解释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实验心理学概述:理解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特别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类型,实验控制和实验变量的概念。
实验心理学-4准实验设计与真实验设计
§4-3真实验设计
真实验设计要求
特点
1、随机化原则分配被试
2、充分控制内在和外在额外因素的基础上操纵自变量
3、获得较为精确的因变量变化信息
1、实验者可至少对一个自变量进行操纵和改变,以引起动物或人的行为发生变化
2、实验者可以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
3、实验者可以有计划地控制某些因素,使用必要的仪器设备,任务创设和操纵实验条件
2、选择偏差与实验变量的交互作用
3、重复的实验处理的干扰→练习效应or疲劳效应
循环1
循环2
X1
O1
O3
X0
O2
O4
1、可对两种实验条件进行比较,以确定实验处理X1与实施控制条件X0的不同效应
2、可进行简单效应的比较,比较在实验处理X1条件下的顺序效应,以及在控制X0条件下的顺序效应,以确定时间效应
3、可以通过对实施变量与实施顺序之间交互作用的分析来考察在时间序列中不同处理效果的不同变化
1、剩余标准差
2、截距
3、斜率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X1O1 X0O3 X1O3 X0O4
1、在控制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方面是完全有效的
2、较好的控制历史作用的影响
因为在多次分开的实验背景中都出现了处理X,在这些实验背景条件下出现众多一致的无关事件于处理X共同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性极小
外部效度受到影响
1、测验、实验安排的反作用
前测→对后测产生敏感性,出现测验的反作用效果,导致对实验设计外部效度的影响
1、对两组增值分数进行:T检验,曼-惠特尼U检验,或中位数检验
2、协方差分析
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R X O1
R O2
心理学实验设计 ppt课件
目的,那就不要把设计复杂化了)
心理学实验设计
❖ 根据实验自变量的多少区分为:单因素实验设计、 多因素实验设计(课堂只讲两因素实验设计)。
单因素实验设计中根据自变量水平的多少区分为:双组 设计、多组设计。
❖根据各被试组的类型不同区分为:独立组设计、相关组 设计(包括配对设计、被试内设计);对应对随机化 设计与区组设计。
❖举例:
[被试分配、统计方法]
①高恐惧水平者比低恐惧者更趋于与他人沟通。
②对于缺失同样信息量的汉字,内嵌缺失的汉字比 外围缺失的汉字更易被识别出。
③针对社交障碍者,团体辅导比个别辅导更有效。
❖在此类“呈现两个不同量值或属性”的情景中, 两组均接受实验处理(均为实验组,只是不同的处理)。
心理学实验设计
心理学实验设计
❖ 考察“在相同时间内,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对该段时 距估计的影响”
2 实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1分)。自变量为作业的 任务难度,区分为低难度、中等难度及高难度三 个水平。每组被试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2分)
❖因变量为时距估计的长短与准确性,分别用被试 对时距的估计值、以及估计值与真实值之差的绝 对值作为其反应指标。(2分)
❖附“被试的分组情况”
心理学实验设计
❖ 考察“语调在6-10岁儿童对不同类型反语认知中的作用”
3 实验材料(略,按实验的真实需要来编制) 4 实验程序(略,按实验的真实需要来安排)
❖如有必要,请说明计分方法(如本题中“正确率”
的计算)
5 数据处理(略,只需按实验目的拟出适宜的统 计方法)
❖ 课外作业:查阅一篇实验报告论文,简要摘录 文中关于研究方法的内容 [ 被试构成、实验设计、 实验材料、实验程序、统计方法 ],并注明出处。 (限700字)
实验心理学(第八讲 准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MOSHI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举例
教师批改作业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评价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在控制影响内部效度 的因素方面是完全有效的。
➢ 它能较好控制“历史(实验进程中所出现的 事件)”作用的影响;
缺点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推论的外部总体受到 局限;
间隔使用不同的实验处理容易使得被试 产生新异的感觉而猜测实验意图,产生 霍桑效应。
数据的效度有限。
很可能产生“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二)复合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复合中断时间序列设计的模式如下:
O1 O2 O3 O4 O5 X O1 O2 O3 O4 O5
O6 O7 O8 O9 O10 O6 O7 O8 O9 O10
(2)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在心理研究中,与选择两等价样本组 (实验组和控制组)相对应,当只有一 组被试时,常使用两相等的时间样本, 在其中的一个时间样本中不出现实验变 量,而采用常规安排X0。
(二)准实验设计
主要类型:
1.单组准实பைடு நூலகம்设计
(1)时间序列设计 (2)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3)回归间断点设计 (4)交叉滞后相关设计
2.多组准实验设计
(1)不相等组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2)不相等组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时间序列设计 (3)平衡设计
1.单组准实验设计
在心理学研究中,有时会因条件的限制 和问题的性质而使研究无法采用控制组, 从而选取准实验设计进行研究。
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举例
➢ 三年级儿童对于暴力或凶杀电视片与他 们的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
➢ 饮食和体重之间的关系
(4)回归间断点设计
这种准实验设计通过实验处理与事后测 量回归线的间断点的特征,确定准实验 处理的主效应。即如果实验处理前后的 的回归线出现了间断,说明实验处理是 有效果的。
《心理学实验课件-实验设计与操作指导》
本教程将向您介绍心理学实验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中 需要注意的伦理问题,帮助您了解心理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1
选择实验对象
2
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
(如人员、动物、物体等)。
3
设计实验流程
4
建立一个清晰的实验流程,确保实验过 程的顺利进行。
准备
确保实验室材料、设备和工具处 于最佳状态。
操作
实验操作前要有充足的准备和规 划。尽量避免误操作和变更。
数据分析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 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
结果分析与数据处理
1
结果的可视化呈现
2
使用图表、表格和图像等方式可视化实
验结果,使数据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3
数据整理和处理
整理、排序和存储数据,为进一步分析 做好准备。
确定研究问题
明确您想要研究的问题,为实验设计提 供指导方向。
选择工具和测量方法
确定您使用的工具和测量方法,以确保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心理学实验设计
单因素实验
通过研究单个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因 素的影响。
双因素实验
同时考虑两个变量的影响,以确定它们对结果 的相应影响。
组内设计实验
数据解释和结果分析
将数据解释为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得 出结论。
心理学实验的应用和局限性
应用
• 增进对人类心理学特征的理解。 • 控制心理学疾病的症状。 • 丰富教育课程和学术研究。
局限性
• 实验条件无法完全复制现实世界。 • 实验过程中自然因素和控制因素难以平衡。 • 替代性方法可能更有效和可行。
实验心理心理学ppt课件
实验心理学的起源,以冯特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开始运用实验方法研究 心理现象。
20世纪初
行为主义学派的兴起,强调对可观察行为的实验研究。
20世纪中期至今
认知心理学的崛起,关注内部心理过程的实验研究。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感知、记忆、 思维、情感、动机等各个领域的心理现象。
随机原则
随机分配被试到不同 实验组,以消除被试 间的个体差异对实验 结果的影响。
对照原则
设置对照组以比较实 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 差异,从而确定实验 效果。
重复原则
对同一实验进行多次 重复,以提高实验的 可靠性和稳定性。
盲法原则
实验者和被试都不知 道实验的真正目的和 分组情况,以避免主 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 影响。
如果实验导致被试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实 验者应及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确 保被试的心理健康得到保障。
05
实验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心理学在认知心理学中的应用
感知觉研究
通过控制刺激变量和观察被试的 反应,研究感知觉的基本过程和
规律。
记忆研究
通过实验手段探究记忆的编码、存 储和提取过程,以及影响记忆的各 种因素。
伦理原则
保护被试的权益和尊 严,避免对被试造成 不必要的伤害和痛苦。
03
心理实验的实施
心理实验的操作程序
实验设计
明确实验目的、假设和变量,选 择合适的实验设计类型(如组间 设计、组内设计、混合设计等)。
被试选择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被试 群体,确保被试具有代表性且数 量足够。
实验材料准备
准备实验所需的刺激材料、记录 工具等,确保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和可重复性。
《实验心理学教案》课件
《实验心理学教案》PPT课件一、课程简介1. 课程目的:使学生了解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2. 课程内容:涵盖实验心理学的起源、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3. 课程安排:共10讲,每讲45分钟。
二、第一讲:实验心理学概述1. 讲义内容:介绍实验心理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PPT设计:使用时间轴展示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插入实验心理学的相关图片,增强视觉效果。
三、第二讲:实验设计1. 讲义内容:讲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随机分组、控制变量等。
2. PPT设计:使用图表和案例来说明实验设计的原则,插入实验设计的流程图,便于学生理解。
四、第三讲:实验操作1. 讲义内容:介绍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包括实验准备、实验进行和实验记录等。
2. PPT设计:制作实验操作的步骤列表,插入实验操作的相关图片,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五、第四讲:实验数据分析1. 讲义内容:讲解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等。
2. PPT设计:使用图表和实例来展示实验数据分析的方法,插入统计分析的公式和示例数据,帮助学生理解。
六、第五讲: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1. 讲义内容:详细介绍实验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调查实验等。
2. PPT设计:通过对比图表和实际案例,展示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增强学生的理解。
七、第六讲:实验心理学伦理1. 讲义内容:强调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包括知情同意、隐私保护等。
2. PPT设计:设计伦理问题的情景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增强其伦理意识。
八、第七讲:实验心理学应用1. 讲义内容:介绍实验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教育、临床、商业等。
2. PPT设计: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实验心理学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实验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九、第八讲:实验心理学案例分析1. 讲义内容:分析具体的实验心理学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具体过程。
心理学实验设计PPT学习教案
删除极端数据法 协方差统计法
第31页/共192页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31
4、多变量实验设计 (1)多自变量实验设计 在一个实验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 实验设计。
优点:
做一项多自变量的实验比分别做多个实验效率高; 做一项实验 也是最重要的,在几个变量同时并存的情况下所
概括的实验结果比从几个单独实验所概括的结果 更有价值,更接近实际生活。
第32页/共192页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32
交互作用
指自变量之间的相互 关系,当一个自变量产 生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 量的每一个水平上不一 样时,交互作用就发生 了。
B1 B2
A1
A
2
B1
B2
A1
A
2
第33页/共192页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4
直接测量变量 可直接测量的变量 年龄、身高、体重、学业成绩等
间接测量变量 无法直接测量的变量 态度、成就动机、价值观等
第5页/共192页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5
操作性变量 实验者可以主动操作的变量 刺激呈现时间、奖赏次数等
非操作性变量 实验者无法主动操作的变量 性别、民族、父母职业等
第6页/共192页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6
四、变量的类型
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1.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 I.V.)
1)定义 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 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操作或测量的条件、现象或 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熟
一个实验的被试必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 化,如变得更老、更有经验。随着时间推移的 改变叫做成熟。
测验
前面的测验通常对随后的测验有影响。
测试手段
随着时间改变的并不只是实验的被试,还有用 来测量被试的仪器。由观察者去评价行为时更 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如疲劳、期望都可能造成 观察者偏差。
例子1:精神分类症的MMN (失匹配负波)的差别
真实验设计:
1、招被试,全部是正 常被试
2、随机分配实验组和 对照组
3、实验组注射MK801(NMDA受体拮抗 剂),对照组注射生理 盐水
4、检测脑电波的特点
例子2:检测三叉神经痛的热 痛阈和痛预期的特点。
1、招被试,全部是正常被试 2、随机分配实验组和对照组
响了随后使用的检验。被试可能已经记住了之前的反应,也许在之后的 测验中想努力去表现出有所改善。由于前后测都用的是相同的问卷,不 存在测试手段带来的威胁。
选择
研究开始的时候,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之间 就可能存在差异,就会有因为选择而造成的对 内部效度的威胁。除了组别之外,实验组的被 试还可能有很多方面都不同于对照组。
伴随选择的附加效应
诸如成熟等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会与选择因 素结合起来,共同影响到内部效度。
选择和成熟的附加效应 选择和历史的附加效应 选择和测试手段的附加效应
真实验的三个重要特点
真实验中会实施某种干预或处理。
真实验是需要进行严格控制,一个实验者需要设计实验条 件、分配被试、系统地操纵自变量和选择因变量。
真实验有恰当的比较。比如,比较在两个组之间进行,这 两个组除了被关注的变量以外,其他处理都一致。
控制真实验的内部效度
内部效度指因变量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能清楚明确的归结于自 变量(而非其他未控制变量)的影响。
控制无关变量的干扰:性别、表情、声音 的甜美度、漂亮程度等等
什么是实验
在理想的实验中
事实上,实验只能消 除更多的无关变量。
我们认为结果的任何不同都是 由自变量引起的。
原则上,实验可以确定因果关 系。但是,没有一个实验可以 100%地消除其他变量或保持 其他恒定,而只有一个变量被 研究。
真实验和准实验的比较
3、实验组把颅骨打开,损毁找 到三叉神经节,对照组做假手术
4、分别检测热痛阈和痛预期的 特点
真实验和准实验的比较
真实验
把被试随机分配到各个 实验条件,通常被视为 真实验最关键的特点。
运用实验室条件下的自 变量
准实验
不随机分配被试
使用自然发生的自变量 (考虑道德因素)
对于天生的被试变量(年 龄、性别种族)、疾病 (肢体残缺、智力低下、 脑外伤、灾难后果)
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真实验的困难
1、获得做研究的许可困难。
除非学校、政府、企业等人认为研究有用,否则他们不 大可能在经济上或其他方面给予支持。
2、获得被试困难。
虽然有人认为随机分配不公平,因为有些个体可能失去 接受一种新处理的机会,但是随机分配仍然是确定一种 新处理是否有效的最好和最合理的方法。
如果某事件的发生而非实验处理造成了被试行为的改变,就会 损害内部效度。
影响真实验的内部效度的主要类型
历史 成熟 测验 测试手段 回归 选择 被试缺损 伴随选择的附加效应
历史
一个真实验要求除了实验处理之外,对实验组 和控制组的被试要同等对待(在试验中有相同 的体验历史)。
真实验的优点
真实验的重大优点之一就是控制了所有这些对 内部效度的威胁。
如果可能就应该进行真实验,但如果真实验不 可进行再考虑进行准实验。
真实验也可能控制不到的问题
实验污染、实验者期望效应、新奇效应
准实验设计
练习
单组前测-后测设计中对内部效度的威胁: 一个心理学家对抑郁新疗法的效果感兴趣,他 招募了一个样本,包括想减轻抑郁的20人。在 研究的开始,他让所有被试完成一个关于抑郁 症状的问卷。该测试的平均值是42,表明有严 重的抑郁症状。(此测量中没有抑郁的个体一 般分数范围是0-10。)在接下来的16周里, 这位心理学家对被试实施一种新的疗法。处理 结束时被试再次完成抑郁问卷,后测的平均分 数是12.0,表明被试的抑郁症状显著降低,而 且只有轻微的抑郁。于是这位心理学家得出结
回归
当个体被选择参加实验时,由于他们的“极端” 分数,会出现统计回归的问题。
当再次测验时,几乎不可能所有的偶然因素又 以相同方式共同产生印象,使得获得好或差成 绩,这时的成绩接近于所有分数的平均值,这 种现象通常叫做平均数回归。
被试缺损
实验中被试的历史会造成对内部效度的威胁。 被试缺损会因为被试的流失改变了群体的性质, 使之不同于实验处理之前,比如破坏了通过随 机分配建立起来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同等性。
论,认为这个新疗法是有效的。
历史 成熟 测验和测验工具 统计回归 实验者期望 新奇效应对研究内部效
度造成的损害
答案
历史——被试可能通过阅读自助类书籍,尝试草药,像朋友交谈等
等对抑郁进行改善,而非心理学家的处理。
成熟——抑郁可能会随着时间好转。 测验对内部效度的威胁——发生于一个先前的测验结果影
作业问题
不要换行,有的杂志要求 doi,有的不要求
文献的标题不 要斜体,不要 出现作者的身 份和学校,以 及文献来源
不要出现电子版,纸质版
准实验设计
内容
什么是实验 真实验的特点
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真实验的困难 控制真实验的内部效度(重点)
准实验设计
非等控制组设计(重点) 时间序列设计(了解) 非等控制组的时间序列设计(了解)
什么是实验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至少应该具有两个独特 属性: 自变量(对自变量的操 纵至少要两个水平) 因变量
实验的主要优点在于控制无 关变量。理想的实验通常是, 除了要研究的这一变量,不 允许任何其他变量来影响结 果。
目的:学生的礼貌对食堂饭菜分量的影响 自变量——礼貌的程度(至少要两个水平 因变量——饭菜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