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

合集下载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4.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是指大气的冷暖程度。

气温高低常用温度表来测量,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一个地方的气温状况通常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来表示。

(会计算日平均气温)2.午热晨凉是指气温的日变化,冬寒下暑是指气温的年变化。

常用气温曲线来表示一个地方气温的时间变化。

3.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它的大小反映了一个地区气温日变化的剧烈程度。

4.北半球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南半球相反。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气温年较差,它的大小反映了一个地区气温年变化的剧烈程度。

5.课本48页比较三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

太原、悉尼两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不同,原因是:太原位于北半球,悉尼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新加坡气温年较差小的原因是:纬度低,又濒临海洋,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6.在地图上将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等温线,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同。

阅读等温线图,可以了解世界各地气温的差别和水平分布状况。

7.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等温线呈闭合状,表示高温(由外往内气温数值变大)或低温中心(由外往内气温数值变小)。

8.课本49页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南北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约在20℃以上。

南北极圈附近气温约为--20℃。

在青藏高原地区,等温线呈闭合状,那里是一个低温中心。

9.纬度是影响全球气温分布的基本因素,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

10.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夏季陆地气温较高,海洋气温较低,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较低,海洋气温较高,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11.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北半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地形单一,主要为海洋,温差变化小。

七年级上册地理4-6章复习资料.doc

七年级上册地理4-6章复习资料.doc

七年级地理上册4~6章复习资料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天气与天气预报1、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风雨、冷热、阴晴等大气状况。

2、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3、天气预报是气象专家对各地气象站手机的大气数据,经过科学分析后对未来天气所作出的判断,一般通过媒体向公众发布。

4、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P54图4 • 35、影响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1、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的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世界陆地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七月,南半球则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则出现在7月。

2、气温随空间变化而变化。

一般情况下,在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 100米,气温大约下降0.6。

C;水平方向上,全球气温大致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受海陆吸热放热的影响,同纬度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3、地图上气温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叫等温线,它的弯曲方向和疏密情况就是气温在这一地区的气温分布状况。

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较大,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较小。

4、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

这表明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5、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并不在赤道,而是出现在北纬20° -30°大陆上的沙漠地区。

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的炎热中心。

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大陆上。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6、世界降水的空间差异很大,全球降水分布的规律主要体现在:1、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2、副热带东岸多雨,西岸少雨;3、温带沿海多,内陆少;4、迎风坡多,背风少。

7、同纬度的沿海地区,因流经沿岸的洋流性质不同气候有差异:暖流经过,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寒流经过,气温偏低,降水偏少。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1.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

描述:阴晴、风雨、冷热。

特点:多变的2.卫星云图:地图和气象卫星拍摄的图像叠加而成的,可以真实地反映云层的厚薄、云雨区域的范围。

白色表示云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3.天气符号:冰雹、雾、霜冻、浮尘、扬沙、沙尘暴等。

4.风向:风吹来的方向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画十字箭头。

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

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

5.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优劣,用空气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对健康有利。

空气质量级别共五级,一级最好,五级最差。

(见课本P61)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人为因素: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1.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用℃来表示。

2.气温的测量(步骤见同步P46)工具:百叶箱、温度计观测4次:2时、8时、14时、20时。

3.气温的变化气温日变化:气温最高(14时或午后2时),气温最低(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2月最高,8月最低)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4.气温的差异世界气温差别可以用等温线图来表示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且中心气温高,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为低温中心。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5.世界气温分布特点a.等温线大致延纬线方向延伸,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b.同纬度陆地和海洋气温不一样。

c.受海陆分布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曲折,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和差异1.降水:水汽在适宜的条件下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并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特点:降水既有季节变化,也有空间差异。

2.降水的测量工具:雨量器、量杯3.降水的季节变化(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全年多雨:赤道附近,全年降水都很多(每月都大于100毫米)夏季多雨: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夏季少雨:夏季少雨,冬季多雨全年少雨:全年降水都很少,主要位于内陆和极地地区常年湿润:各月降水相差不大,雨量适中(每月50毫米左右)4.降水的空间分布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四多四少)a.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

初一地理第四章天气知识点

初一地理第四章天气知识点

初一地理第四章天气知识点(一)1.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大气状况;大气状况易变。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状况;大气状况稳定。

卫星云图上的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陆地,白色代表云层。

常见天气预报符号。

2.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它们会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3.气温的时间变化:(1)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年变化(陆地上):北半球7月气温最高,是夏季,1月气温最低,是冬季,南半球刚好相反。

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之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4.气温的空间变化:①受纬度位置影响:世界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②受海陆位置影响:夏季,同纬度陆地的气温比海洋高;冬季,陆地的气温比海洋低。

③受地形因素影响: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④受洋流因素影响: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5.降水形成条件:①空气上升冷却,水汽凝结②有凝结核③云滴增大变成水滴或冰晶降落到地面。

6.降水的时间变化: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全年均匀型。

7.降水的空间变化:①受纬度位置影响: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②受海陆位置影响:中纬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部地区多,中、西部地区少;③受地形因素影响:山地迎风坡多,背风坡少;④受洋流因素影响: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初一地理第四章天气知识点(二)1、气温的变化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会计算气温日较差。

气温的日较差:某地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

(会计算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2、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 第四章 知识点汇总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 第四章 知识点汇总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知识点汇总第四章天气与气候一、多变的天气1、天气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气候⑴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例如,昆明四季如春等。

⑵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⑶气候与天气的差异:时间变化情况天气短时间时刻在变气候长时间相对稳定,一般变化不大3、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电话⑷天气预报的内容: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4、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气温和降水1、气温(1)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3)气温日变化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4)年变化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知识点归纳第一节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1. 大气环境对人类的影响1.1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是由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等组成的,不同层次的大气对地球上的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直接影响。

1.2 大气层的温度变化及原因地球大气层温度随高度不同而变化,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身特性。

1.3 大气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大气环境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包括气温、湿度、行星辐射等都对人类有很大影响。

2. 水资源对人类的影响2.1 水资源的构成及分布地球表面水资源丰富,但分布极不均衡,对不同地区的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2.2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3. 地球运动与时间3.1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是地球一天的起始和结束,对人类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3.2 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导致了四季交替和昼夜变化,影响着农业和人类的生活习惯。

第二节我国的自然环境1. 我国的大气环境1.1 我国的大气环境特点我国的大气环境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形成了多种气候类型。

1.2 大气污染和防治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相关的防治措施不可忽视。

2. 我国的水资源2.1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我国水资源不均衡分布,南水北调工程等水资源调配工程对我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有重要意义。

2.2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我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面临着日益加大的压力,有效保护水资源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 我国的气候3.1 我国的气候分布我国的气候分布多样,从而影响了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存方式。

3.2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有效应对。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 工业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1.1 工业活动产生的大气污染工业活动排放的废气对大气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

1.2 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各种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对减少工业大气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七年级地理第四章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第四章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第四章知识点一、天气与气候1、天气的特点:短时间、多变。

(风和日丽、阴转多云)气候的特点:多年、相对稳定。

(四季如春)2、卫星云图: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层(可能下雨)黄色—沙尘暴。

3、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越新鲜。

4、天气符号见P68二、气温和降水1、气温:指空气的温度,表示大气的冷热程度。

用℃表示2、气温的测量:仪器:百叶箱或温度计测量的方法: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1.5米的阴影处。

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3、日平均气温的测量:测4次,分别是2时、8时、14时、20时,算出平均值4、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1)从低纬度地区(赤道)向高纬度地区(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纬度因素)(2)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相同,(夏季陆高海深,冬季陆低海高)(海陆因素)(3)同纬度的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地形因素)5、世界年平均气温大于20℃的地区大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最炎热的大洲—非洲,最寒冷的大洲—南极洲。

6、北半球的等温线弯曲,南半球的等温线平直。

原因:南半球大部分面积是海洋。

7、北半球的陆地最热月出现在7月(夏季),最冷月出现在1月(冬季)。

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1月,最冷月出现在7月。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8、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1)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

(2)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3)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4)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9、降水的类型: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

10、降水的测量仪器:雨量器,单位:毫米mm11、气温日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气温最低值的差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地球的形状(1)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2)当太阳光直射赤道时,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从赤道向两极,纬度越来越高,太阳辐射越来越弱,所以从赤道向两极气温越来越低。

初一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一、天气与气候1、天气概念: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特点:多变。

描述要素:阴晴、风雨、冷热等。

2、气候概念: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特点:相对稳定。

描述要素:气温和降水。

二、气温1、气温的测量工具:温度计放置位置:百叶箱(离地 15 米,通风良好)2、气温的变化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年变化: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在 7 月,最冷月在 1 月;海洋,最热月在 8 月,最冷月在 2 月。

南半球相反。

3、气温的分布纬度因素: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海陆因素: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地形因素: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

三、降水1、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等。

2、降水的测量工具:雨量器3、降水的季节变化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常年湿润型4、降水的分布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四、世界的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2、亚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4、寒带气候类型苔原气候:长冬无夏,只有短暂的暖季。

冰原气候: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5、高山高原气候五、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不同,气温和降水存在差异。

初一上地理第四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上地理第四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上地理第四章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通过研究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现象,来揭示地球上的各种规律和现象。

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不仅是为了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理现象,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

在初一上学期的地理课中,我们学习了第四章的内容,主要包括地球的运动和季节、地球的组成与结构以及地球的大气环境。

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一个归纳总结。

一、地球的运动和季节1.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它自身西自转一周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它使得太阳的东升西落变成了昼夜的交替。

2. 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迹。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它导致了地球上不同季节的产生。

3. 季节的变化季节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使得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变化导致的。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决定了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4. 地区季节的差异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不同地区在同一时间处于不同的季节,这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同时影响的结果。

例如,南半球的夏季和北半球的冬季是同时进行的。

二、地球的组成与结构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近乎等径的椭球体,它的赤道稍扁,两极稍尖。

地球的形状对地球自转和对地理现象的发生具有一定影响。

2. 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地壳是人类生活和活动的基础,也是地球上各种地理现象发生的地方。

3. 地幔和地核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一层,主要由固态岩石构成。

地核是地球最内部的一层,分为外核和内核,主要由金属铁和镍构成。

地幔和地核的作用对地球的结构和地球内部的热力学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三、地球的大气环境1. 大气的构成和特征大气是包围地球的气体层,主要由氮气、氧气、水汽、稀有气体和杂质组成。

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不同层次的大气特征和气象现象存在差异。

2. 大气循环和气象要素大气循环是指大气中的气体和能量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和流动。

大气循环是各种气象要素的结果,例如气温、降水、风力、湿度等。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整理汇总(世界的气候)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整理汇总(世界的气候)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整理汇总(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1、天气指某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特点是多变。

如:狂风暴雨、风力大等。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

特点是有相对的稳定性。

如:炎热干燥,冬冷夏凉等。

3、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会读简易天气预报图。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1、气温:⑴、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

⑵、北半球一年当中平均气温最高是七月,最低是一月;南半球则相反。

2、降水:⑴、降水的三种形式: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⑵、世界上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因素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

2、地球的运动(见下表)。

3、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⑴、热带:回归线之间23.5°N—23.5°S(太阳光有直射);⑵、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5°N—66.5°N(有四季变化);⑶、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5°S—66.5°S(有四季变化);⑷、北寒带: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夜);⑸、南寒带:南极圈内66.5°S—90°S(有极昼、极夜);注:从五带分布来看,非洲最热,南极洲最冷。

运动方向转动中心方向转动同期产生的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一天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变化4、海陆分布:纬度相同地方,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

5、地形、地势的分布:⑴、不同的地形区,气温不相同。

如: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降水和气温则不相同。

⑵、随地势升高,气温降低。

一般情况下,地势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6、人类活动可以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七年级地理第4章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第4章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第4章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现象和人与环境关系的学科,它能为我们提供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身边的环境。

在七年级的地理课程中,第4章涵盖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依次进行介绍。

一、地球的自然环境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而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大气、陆地、生物生态等多个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构成了整个生态系统。

其中天气和气候是比较基础的内容,其区别在于前者通常指24小时内的气候变化,后者则指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范围内的气候特点。

同时,人类活动也对自然环境的形成产生了影响,例如大气中的污染物、城市化带来的土地消耗等。

二、地球的人文环境地球上的文明活动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从始至终都在建造城市、开垦耕地、修建路桥等。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大大减少,但是由此产生的消耗和污染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此外,文化和历史也是人文环境不可或缺的部分,每个文化都有独特的传统和文化符号,而历史则记录了人类文明不同阶段的进程。

三、自然灾害与防范自然灾害是指地球环境中由各种自然现象引起的灾害,例如地震、火山喷发、风暴、洪水等。

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层出不穷,这些灾害会对人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引起人员伤亡和损失。

因此,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四、矿产资源及利用矿产资源是地球赋予人类的最大财富之一,矿产资源的类型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类矿产等。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但是对矿产资源的开采一定要注意环保和可持续性,以免造成环境问题。

五、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集大成者,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规划也在不断调整和发展。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城市的建设要遵循可持续性原则,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首要位置。

同时,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的必背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的必背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必背知识点一、天气及其影响1. 天气的定义: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具有多变的特点。

2. 天气的描述:人们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词汇来描述天气。

3. 天气的影响: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农业、交通、生活等领域都有重要影响。

二、天气预报1. 主要内容:通常包括一日或多日内的阴晴、气温、降水、风向和风力等情况。

2. 常用天气符号:为了方便读懂天气预报,常用专用符号表示天气状况,如晴天用太阳符号表示,阴天用云朵符号表示等。

3. 获取途径:天气预报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报纸、电视、网络、广播和电话等多种途径获取。

三、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 气温的定义: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

2.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通常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陆地上,气温通常在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则相反,8月最高,2月最低。

4. 气温的分布:世界年平均气温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

四、降水的变化与分布1. 降水的定义: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 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和降雪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 降水的分布: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五、气候的地区差异1. 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2. 气候的特征: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3. 气候类型:世界上有多种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每种气候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分布地区。

六、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 纬度位置:纬度低的地方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纬度高的地方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低。

2. 海陆位置:距海近的地方气温变化幅度小,降水多;距海远的地方气温变化幅度大,降水少。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1)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1)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4.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 气温是指,单位是,测量工具是。

2.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

3.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最高,最低;海洋上最高,最低。

南半球气温,大陆上最高,最低;海洋上最高,最低。

4.(1)等温线密集的地方,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

(2)等温线呈现闭合状,表示有或。

5.世界平均气温分布规律:(1)(2)(3)4.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1)(2)(3)(4)3.影响世界降水的因素:4.(1)世界降水的“雨极”——乞拉朋齐(2)世界降水的“干极”——阿塔卡马沙漠气温和降水都受的影响气温的分布降水的分布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4.3天气1.天气: 特点: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天气晴朗;蓝色表示;白色表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一般是阴雨区。

3.风向是指风向标识读,如该图为4.风力是风强弱的级别,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8级以上的用表示。

4.4 气候1.气候:2.天气与气候的比较实例:(1)气候:四季如春、全年严寒、终年炎热干燥;(2)天气:明天大风降温、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气候的两大要素是和。

4.全球的气候分布(牢记气候的类型与特征)纬度位置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寒带极地气候高原山地高原山地气候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5.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实例:(1)青藏高原纬度低,但是气候寒冷。

(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3)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

( )(4)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

( )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6)一座位于热带的山,山底是热带气候,再往上变成温带气候,再往上变成寒带气候,原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知识点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1、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阴、晴、冷、热等的变化。

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2、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4、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

5、气候的基本要素:气温、降水。

6、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1月,最冷月出现在7月。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

7、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①从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气温逐渐降低。

②同纬度范围内,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

③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8、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亚洲。

9、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并形成降水。

10、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地形雨: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锋面雨: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产生的降水。

11、世界降水分布规律: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中纬度地区的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③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12、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①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②夏威夷群岛卡维金尼山的东北山麓13、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1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形地势、纬度位置、人类的活动。

15、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小。

16、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天(24小时),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七级上册地理第四章总结

七级上册地理第四章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的知识点总结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短期内(一天或一周内)的大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风速、风向等。

气候:一个地区长期(通常是30年)的平均天气条件。

知识点2:天气预报天气图:用于分析和预测天气的图表,包括等压线图、温度图等。

天气雷达:用于检测降水、风暴等天气现象的雷达设备。

知识点3:影响天气的因素纬度:影响太阳辐射的分布,进而影响温度和降水。

地形:山脉、高原等地形特征影响气流和降水分布。

洋流:影响沿海地区的气候和天气。

知识点4:气候类型热带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布不均,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

温带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如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寒带气候:全年低温,降水稀少,如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等。

知识点5:气候变化自然因素:太阳辐射、地球自转、板块运动等。

人为因素: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利用变化、能源消耗等。

例题解析例题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题目:以下哪个描述属于天气,哪个属于气候?A. 北京夏季炎热多雨。

B. 昆明四季如春。

解析:A项描述的是北京夏季的天气状况,具有短期性和变化性,因此属于天气。

B项描述的是昆明长期的平均天气条件,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属于气候。

答案:A项属于天气,B项属于气候。

例题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题目:简述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解析: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收集数据:从各种气象观测站、卫星、雷达等设备收集气象数据。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等。

制作图表:根据分析结果,制作各种气象图表,如等压线图、温度图等。

预测天气:根据图表和气象模型,预测未来的天气状况。

发布预报:将预测结果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渠道发布给公众。

答案: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包括收集数据、数据分析、制作图表、预测天气和发布预报等步骤。

例题3:影响天气的因素题目:分析纬度对气候的影响。

七级上册地理第四章总结

七级上册地理第四章总结
范例:泰国的曼谷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这里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水稻,因此曼谷及周边地区成为了世界上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
建筑:气候对建筑风格也有很大影响。例如,热带地区的建筑通常采用开放式设计,以便通风散热;而寒冷地区的建筑则更注重保温和防寒。
范例:中国的西藏地区由于气候寒冷,传统的藏式建筑多采用厚重的墙体和较小的窗户,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室内温度。
服饰:不同气候条件下,人们的服饰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热带地区的人们通常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而寒冷地区的人们则需要穿着厚实、保暖的衣物。
范例:挪威的卑尔根位于北极圈附近,气候寒冷。因此,当地居民的服饰多以羽绒服、毛衣等保暖衣物为主,以适应寒冷的气候条件。
交通:气候条件对交通也有很大影响。例如,冰雪覆盖的道路会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而暴雨则可能导致洪水泛滥,影响水上交通。
温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如英国伦敦。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如中国的北京。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如中国的塔里木盆地。
范例:中国的北京位于温带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风景和活动。
寒带气候
苔原气候:全年严寒,降水少,如北极地区。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总结
一、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热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如亚马孙平原。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如非洲的刚果盆地。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如印度的孟买。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如撒哈拉沙漠。
范例:非洲的刚果盆地是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每年5月至10月为雨季,降水量丰富,植被茂盛;而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降水量稀少,植被干枯。
范例:澳大利亚的大堡礁位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区,这里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珊瑚的生长。因此,大堡礁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1. 地理概念及基本知识地理是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方面。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地球、大陆、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等。

2. 大陆和海洋的分布地球表面主要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大陆集中在北半球,主要有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欧洲等;海洋主要由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等组成。

3.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是近似于一个扁球体,它的形状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地球变形所致。

同时,地球还具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公转导致了四季变化。

4. 地球的纬度和经度地球有五大纬圈和经度线,用来标示地球上不同位置的地理坐标。

纬度线是指从赤道向南北方向划分,0°为赤道,90°为南北极圈;经度线是指由英国伦敦出发,经过0°经线,东经和西经都是180°。

5. 地球的蕴藏资源地球上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包括矿物资源、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等。

矿物资源是指地球内部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能源资源包括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基础。

6. 大地形特征地球表面存在着各种大地形特征,包括山脉、平原、高原、丘陵、河流和湖泊等。

山脉是指地表上具有明显的山川状地形,平原是地势平坦的地区,高原是指地势较高且相对平坦的地区,丘陵则介于高原和平原之间。

7. 气候和气温气候是指长期气象要素的平均状况,包括气温、降雨量、湿度、风向和风速等。

气温指的是空气中的热量状态,它受地理位置、纬度和海拔高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8. 自然灾害地理环境的变化常常导致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台风和干旱等。

这些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人们应该重视防灾减灾的措施。

9. 中国地理概况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

中国地跨亚欧大陆,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边界线。

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山、高原、广阔的平原和丘陵地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
4.1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气温
1、气温:大气的冷暖程度测量方法:温度表单位:摄氏度℃
气温状况包括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2、温度测量方法:温度计放在距离地面1.5米的百叶箱内,观测时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水银面平行
二、气温的时间变化——气温曲线
1、一般规律:午热晨凉(日变化),冬寒夏暑(年变化)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值与最低气温值的差,反映反映一地区七万日变化的剧烈程度最高气温一般在午后两点最低气温一般在日出前后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反映一地区气温年变化的剧烈程度北半球月均温最高在7月夏季最低温在1月冬季(南半球相反)
三、气温的空间分布
1、等温线:在地图上将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等温线
等温线图:由等温线组成的图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南北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3、气温的影响因素:
1)纬度位置: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反之。

(基本因素)气温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
2)海陆分布:夏季同纬度陆地气温较高,海洋气温较低。

冬季反之
3)地形、地势: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4、赤道雪山、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5、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的原因:南半球地形单一,主要为海洋,温度变化小。

4.2 降水和降水分布
一、降水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冰雹等
单位:毫米mm
一地降水量的多少常用多年平均降水量表示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量柱状图
分类:夏雨型、冬雨型、年雨型、少雨型、湿润型
三、降水的空间分布
1、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
等降水量线图:由等降水量线组成的地图
2、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1)纬度位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海陆位置: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3)地形、地势: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原因:暖湿气流遇山地阻挡被迫爬升时,最地势增高,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
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增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
3、地球雨极——乞拉朋齐因其地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

4.3 天气
一、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风雨、冷热、阴晴等状况
二、常见的天气符号 见课本59页 图4.13
三、空气质量
1、大气污染来源: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沙尘天气、生活烟尘。

2、说出我们家乡太原的空气质量情况,并分析原因。

答:冬春季节空气质量差,原因是冬季取暖,燃烧煤,春天干旱多风沙; 夏秋季节空气质量较好,原因是雨水多,植物茂盛,污染源较少。

3、针对我们家乡太原空气质量较差,雾霾天气多,请提出治理措施: 答:(1)、对排放废气超标的企业进行改造(2)绿色出行
(3)植树造林 (4)集中供暖或煤改气工程
天气:短时间,不稳定 气候:多年,相对稳定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晴空万里,没有一丝凉风。

太原今天降温……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兰州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羌敌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风: 风向:风的来向 风的符号:
凤尾:表示风级
一道风尾2级,一个风旗8级 凤尾一方指示风向
4.4 气候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气候:指一个地区的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相对稳定性)
差异:气温、降水
2、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基本因素):从低纬到高纬分布着热带、温带和寒带各种气候类型
2、海陆分布:中纬度地区,大陆东部、中部、西部气候类型不同
如亚欧大陆40°N—60°N附近,东部温带季风气候、中部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
3、地形:中纬度地区高大山脉和高原分布着垂直变化明显的高原山地气候
三、人类活动与气候
二氧化碳增加致全球变暖。

增加原因:滥伐森林、围湖造田、大量燃烧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

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最为明显,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和耕作制度
人类活动对气候也有影响,滥伐森林、围湖造田使气候恶化;大量燃烧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全球气候变暖四、太原------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