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纲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必考知识整理笔记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选择题: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1856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

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为什么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主权独立受到侵犯,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逐渐沦入国家主权受制于外国列强的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后,随着五口通商和西方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促使中国传统的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资本帝国主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封建势力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剥削制度封建地主的徒弟所有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中国资本主义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和发展是及不平衡的;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4、简述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继续拥有大量的土地;旧的被统治阶级——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5、简述中国工人阶级为何具有无产阶级的特点?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革命性最强;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同农民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因此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还有新的阶级产生出来:①地主阶级:出现了一批因军功而升迁的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有的转化为资本家。

②农民阶级:有的失去土地,成为贫雇农;有些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③近代中国诞生的工人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革命性最彻底的阶级。

④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有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

2.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他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这个理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①兴办近代企业。

(兴办军用工业以自强,兴办民用企业以求富)洋务企业有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三种方式。

②建立新式海陆军。

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3.19世纪90年代,戊戌维新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

意义:①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③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①要不要变法。

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③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1894年孙中山到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2.1905年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立了革命纲领。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近代史纲要》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二、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三、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来源: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它的来源主要是城市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四、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以及相互关系: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这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理由:1)、——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2)、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3)、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1)、军事侵略(首先与主要的)2)、政治控制3)、经济掠夺4)、文化渗透二、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2)、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视频《五四运动》
13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v
14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五四运动的经过
第一阶段: 1919.5.4--1919.6.5 中心: 北京 主体: 知识分子
5月4日 北大等13所大专学校的学生3000余人在天 安门前集会游行,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 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下午4时许,涌至曹 宅前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32名学生被捕。次日, 北京学生宣布罢课。
9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启示和影响
• 启示: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 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新的革命方法和经验. • 影响: 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 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 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总之,十月革命推动了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 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1923.2 二七惨案发生后,全国工 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毛泽东去安源 (油画)
29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这些罢工斗争,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坚定的
革命性和坚强的战斗力,也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教
训。
一是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要战胜强大的 敌人,仅仅依靠无产阶级孤军奋战是不够的,必须争取
26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一大后,党首先以主要力量从事工人运动。以1922年1月 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
点,掀起中国工人
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全国罢工180余次, 持续时间13个月, 参加人数达30万以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整理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一笔记一、综述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范围是从1840 年鸦片战争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 鸦片战争的背景-英国等西方列强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开拓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 鸦片战争的经过- 1840 年,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

-战争分为两个阶段,中国军队虽进行了抵抗,但最终失败。

3.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太平天国运动1.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农民起义。

- 1851 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太平军一路北上,攻占南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平均分配土地的主张。

3.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

4.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提出了一些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和主张,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四、洋务运动1. 洋务运动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一些开明的地主阶级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

2.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

-建立近代海军,如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等。

-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3. 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

-但洋务运动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最终失败。

中国近代史纲要——时间轴-中国近代史纲要时间轴及事件

中国近代史纲要——时间轴-中国近代史纲要时间轴及事件

中国近代史纲要时间轴中国近代史纲要时间轴及事件1、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世界历史进入到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2、1688年英国终于确立君主立宪制;3、1776年美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4、1789年法国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

5、1681年---1796年-----------------康乾盛世7、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中国近代史开端作战国家:中英签订条约: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条约主要内容:1、《南京条约》A、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B、割香港岛给英国;C、涉英关税、诉讼,需与英商量,逐步丧失关税及司法自主权。

2、《黄埔条约》A、法国享有领事裁判权;B、法国人可以在五口建造教堂、坟地,清政府有保护教堂的义务。

历史意义: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使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8、1843年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9、1841年2月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虎门10、1841年5月广州郊区三元里起义(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11、1842年6月江南提督陈化成吴淞西炮台殉国12、1842年7月副都统海龄镇江殉国13、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广西金田<1>、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纲领性文件;<2>、1859年《资政新篇》干王洪仁轩,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建设方案。

需注意资政新篇中关于经济方面的内容,自考2017/10 期考试简答题有出经济方面,一、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二、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三、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14、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主要事件:英法联军1860年火烧圆明园作战国家:中英法签订条约:中英美法俄:《天津条约》(1858)中俄:《瑷珲条约》(1858)中英法俄:《北京条约》(1860)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中俄:《改订条约》(1881)(《伊犁条约》或《圣彼得堡条约》)条约主要内容:1、《天津条约》A、增开牛庄(营口)、淡水、登州(烟台)、台湾(台南)、潮州(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2、《北京条约》A、增开天津为商埠;B、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3、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改订条约》:A、《瑷珲条约》:割让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B、《北京条约》: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C、《勘分西北界约记》:割让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特别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学习和理解的重要知识。

以下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的概述。

一、历史背景中国近现代史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

在这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经济繁荣,文化灿烂。

但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开始侵略中国,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一时期,中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和破坏。

二、屈辱与抗争在1840年至1919年期间,中国经历了多次屈辱的战争和条约的签订。

这些条约包括《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

这些条约不仅割让了中国的领土,还使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地位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然而,中国人民并没有放弃抵抗。

在屈辱与压迫中,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

这些抗争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

这些抗争虽然失败了,但它们表现出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决心。

三、救亡图存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的动荡,中国人开始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如孙中山、梁启超、李大钊等。

他们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如改良、革命、民主等。

这些方案虽然各有优劣,但它们都代表了中国人对国家未来的探索。

四、革命与建设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中国人终于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成功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

然而,辛亥革命并没有完全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

这些事件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使中国逐渐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束缚。

五、总结与启示中国近现代史是一段充满屈辱与抗争的历史。

在这段历史中,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挫折,但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近现代史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大纲第一节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人对世界的新认识
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
列强侵华势力的扩张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改良思潮与戊戌维新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覆灭
第二节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政权变化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其政治体制
从国家资本主义到官僚资本主义
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
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
国共两党的抗战
抗战时期的文学艺术
民主党派的产生和发展
抗战胜利与重庆谈判
解放战争与国民党南京政府的终结。

中国近代文学史纲 pdf

中国近代文学史纲 pdf

中国近代文学史纲1.引言中国近代文学史,指的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的文学,其标志了中国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转变。

这个时期的文学,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中华民族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纲要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进行了概述,以帮助读者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概况。

2.近代文学的背景与历史中国近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同时,西方的文化、思想、艺术也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近代文学应运而生,承担起了启蒙民众、反思传统、探索民族出路的历史使命。

3.文学流派与思潮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文学流派和思潮。

其中包括以龚自珍、黄遵宪等为代表的传统型文学家,以梁启超等为代表的改良派文学,以及以鲁迅、钱钟书等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派。

这些流派和思潮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重要作家及其作品在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和他们的作品。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呐喊》等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弊病和人性的弱点;钱钟书的《围城》则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描绘了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历史的窗口。

5.文学与社会文化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对社会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梁启超等人的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推动了社会的觉醒和变革。

同时,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在文学作品中有明显的体现,例如对个人主义、民主思想的倡导等。

6.文学批评与理论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学批评和理论。

这些批评和理论对于理解当时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特点以及推动文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 的初步形成:
1930年1月,毛泽东写成了《星星之火,可以 燎原》一文。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 新道路是毛泽东思想思想形成的标志。 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城市中心论→失败; 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农村包围城市→成功。
1930年1月5日 毛泽东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从容不迫, 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 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 行动。” ----毛泽东
2、三大起义
①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 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树立了坚持革命斗争 的旗帜。 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南昌起义部分领导人(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
希望:民众支持政府→对工农红军进行军事“围剿” 结果:民众怨声载道→将全国变成大囚笼
(4)、实行文化专制
新闻出版的审查制度→→干涉舆论自由 宣传共产主义 〓 ‚反动宣传品‛;
批评国民党
对统治不满


‚危害民国‛;
‚反动言论‛;
‚他们的嘴就是法律,无理可说。……一 切刊物,除胡说八道的官办东西和帮闲 凑趣的‘文学’杂志而外,较好的都要 压迫得奄奄无生气的。‛——鲁迅
毛泽东在‚八七‚会 议 上指出,‚须知政权 是
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一九二七年,毛泽东同志在武汉
毛泽东: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
员,也没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战?就是由 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 了,把五万共产党杀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 我们才拿起枪,上山打游击。”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
各地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国近代史纲要》-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史纲要》-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

辛亥革命的发起和其失败的原因与启示回眸九十三年前的辛亥革命,它可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座不朽的里程碑。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还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而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却以失败告终,其中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都很耐人寻味.1.历史回顾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

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

接着各省纷纷响应。

因为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不久组成了临时参议院,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

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政权被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窃取,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宣告失败。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参加的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

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

1.1辛亥革命的过程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1年旧历为辛亥年故名。

1894年,孙中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团体兴中会。

1905年,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此后,资产阶段革命派一方面批评君主立宪派反对革命的谬论,传播革命思想;另一方面,发动了一系列的反清武装起义,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名词解释: 1、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4、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5、1841年5月,广州郊区三元里人民联络附近103个乡的群众,设下埋伏,与英国侵略者展开激烈战斗。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6、1841年2月,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虎门;1842年6月,江南提督陈化成在吴淞西炮台以身殉国,7月,副都统海龄(满族)在镇江战死疆场。

7、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爱国将士浴血奋战。

左宝贵战死平壤,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在黄海战斗中英勇牺牲,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在威海战斗中为国捐躯。

8、美国由于来得较迟,便于1889年9月至11月间照会各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即美国可以获得他国在中国获得的所有权益。

中国面临着被彻底瓜分的危险。

9、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并未实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

10、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11、自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

12、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中国近现代史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大纲

上篇综述一、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1.“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清代的“康雍乾盛世”二、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10月中英《虎门条约》1844年7月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10月中法《黄埔条约》通过这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并且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

三、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半殖半封社会的特征:(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

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四、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五、两大主要矛盾及其关系1.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关系:两者相互交织和交替。

如反侵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呈现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呈现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呈现二者勾结一道。

六、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1.任务: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中国近代史纲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纲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纲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一本介绍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教材,作者为王汝懿。

该教材由五章组成,分别为近代中国的衰落,近代中国的变革,辛亥革命及其后果,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关系,以及中国现代文化的嬗变。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近代中国的衰落。

在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处于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低谷。

清政府腐败,民族分裂,外国侵略,民间起义层出不穷。

此时期的历史是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接触和并入西方体系的开始。

第二章叙述了近代中国的变革。

晚清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改革派。

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相继提出各种改革方案,其中以戊戌变法最为卓越。

企图以西方化的方式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但是,由于触及旧有利益,改革不断遭到保守派和帝国主义的反对和干扰,最终以失败告终。

第三章详细介绍了辛亥革命及其后果。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件事,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時期,开启了中华民国时代。

辛亥革命的成功使得中国出现了第一个民主政府,李鸿章、孙中山等人先后担任了中华民国首任总统。

同时,外国列强也参与了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现代化的进程。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关系。

一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中国的主要经济伙伴。

中国政府积极推行经济开放政策,发展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加强治理华商等统战工作,在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

第五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嬗变。

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中国文化经历了极大的变革。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起点,它使得中国青年发掘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本质,同时新思想、新艺术、新文学、新教育等一系列新理念也逐渐被人们接受和传播。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文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国际交流和文化融合过程中走向了世界。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

1、19世纪初,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为了扩大商品市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2、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凡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4、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特别是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同时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使得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国家无法单独胜负中国,也使得它们不可能共同瓜分中国。

5、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照成了某些客观条件。

6、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

中国资产阶级产生于十九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中国资产阶级产生于十九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

7、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8、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方式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9、1895年以后由于《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外国资本家争先恐后地涌向中国投资。

10、三元里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11、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这是根本原因,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12、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13、孙中山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14、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理想社会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15、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实行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16、天朝田亩制度,他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他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17、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得的领导和军事力量,从来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18、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洋务派,19、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0、洋务派民用企业,除了少数采用官办或官商合办的方式外,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21、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第一,要不要变法?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22、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23、1894年11月,孙中山到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24、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警示中》《猛回头》现在民主革命思想,25、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26、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1、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2、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的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

5、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6、《天津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7、把持中国海关是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英国人赫德自1863年任总税务司开始直到1908年回国,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之久。

8、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其中,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

9、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根据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魏源根据《四洲志》编成了《海国图志》。

10、太平天国运动诞生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书47页):原因:第一,阶级基础为农民阶级,存在诸多不足。

第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指导思想,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叫义毕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

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为能正确地对待儒学,删去了儒学中与太平天国宗教不相容的内容,把儒学中的封建纲常伦理原则,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

第四,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笼统地把信奉天父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

教训:第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第二,农民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第三,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12、洋务运动的时间为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指导思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要内容为: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中国近现代史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
中国近现代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从1912年到1949年中华民国时期以及从1949年到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第一阶段,中国社会逐渐开始感受到西方列强的压力和侵略,导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走向半殖民地的道路。

接下来的时间,中国社会出现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改革运动,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些运动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改变。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

这标志着中国走上了新的历史时期。

第二阶段,中华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依然存在。

这时期的中国经历了北洋政府、国共合作、国共内战等历史事件,最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繁荣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

第三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和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更加迅速和深刻。

近年来,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

同时,中国社会对于民主自由等个人权利的追求也逐渐提升。

总之,中国近现代史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历史进程,经历了多次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这些历史事件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和走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标准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标准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标准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标准:
一、课程目标
该课程主要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事件和发展趋势,掌握相关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学术研究能力。

二、基本内容
1. 清朝崩溃和两次鸦片战争:探讨清朝政治制度的腐败和与外国的交往,以及鸦片战争中中国的失败和危机。

2. 太平天国运动:了解该运动的起因、特点、目标和失败原因,并探讨其历史意义和影响。

3. 甲午战争和康有为、梁启超等思想家:探讨中国近代化的起源、推进和挫折,以及思想家们的思想和贡献。

4. 辛亥革命:掌握辛亥革命的背景、目标、过程和意义,以及中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5.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了解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在当时的变革中,以及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现代文化和政治生活的影响。

6. 国共合作与军阀混战:探讨国共两党在野外和战争中的角色,以及民族团结、抗日战争和内战的交替。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新中国的建设: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和重大事件,以及建立新中国的道路、经验和成果。

三、教材与参考资料
1. 《中国近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范文澜)
2. 《中国近代史》(人民出版社,主编:梁启超)
3. 《近代中国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主编:黄仁宇)
4. 《中国近代学术史》(中华书局,主编:郑振铎)
5. 《现代文学与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主编:钱钟书)
四、教学方法和评估
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分组讨论和研究报告等,旨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和自主学习。

评估方式包括考试、论文和讨论等,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历史事件和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阐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纲第一章一、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特点:1.动荡与危机表现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凭借着不平等条约所摄取的特权大量向中国推销廉价商品掠夺廉价原料中国日益沦为世界资本主义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2.民族担忧意识与探究封建士大夫改革派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中国面临〝三千余年未有之大变局〞〔李鸿章奏折«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辛亥革命3.从封闭到开放向西方学习〝师夷〞向西方学习是在近代才提出的口号二、中国近代文化精神的最新进展表达在哪些方面1.求变——民族进取的精神复苏2.致用——知识阶层的求实之风3.科学与民主精神的发扬1895年严复在天津«直报»上发表了闻名论文«原强»文中引述了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学说着重阐述了〝自然选择〞的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为风靡当时中国进步知识界的口头禅严复还在«直报»发表了«辟韩»一文对韩愈在«原道»中所宣扬的封建君主权以卢梭的天赋人权理论予以驳斥提出〝主权在民〞和人权天赋不可剥夺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人民、主权、土地〕西方近代文化的科学与民主精神的传播阻碍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部分地改变了近代中国人的心理素养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性格特点4.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精神的恢弘三、近代文化精神对文学的阻碍第一表现在文学进化思想的确立进化的文学进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末的一位杰出学者和文艺批判家王国维他在«宋元戏曲考·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提倡文学要表现时代爱国主义的伟大主题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在近代文学的各个领域中几乎都得到了表现语言与文字合文学的通俗化倾向黄遵宪是近代最先明确提出〝言文合一〞〔口语和文字合一«杂感»口号〝我手写吾口〞〕主张的人光绪十三年他把自己的这种思想在«日本国志·学术志二·文学»中作了明确表述确信了语言与文字合的必要语言文体通俗化的必定趋势在近代文学通俗化运动中阻碍最大的当推裘廷梁他在1897年发表于«苏报»的闻名论文«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中,历数文言文的种种弊害又以〝成周〞〝太细〞〝日本〞为例阐述使用白话文的〝八益〞旗帜鲜亮地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表现出激进的态度近代的白话文运动尽管有其不完全性然而仍旧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接近于口语的白话小说在近代有长足的进步第二章一、中国近代文学进展史早期的康有为写了许多感叹世事关怀国家安危的诗歌如«过虎门»«感事»«出都留别诸公»中国近代文学的繁荣时期1895~1897 谭嗣同夏曾佑梁启超提倡〝新学之诗〞开始创作多〝挦扯新名词以自表异〞的新诗要求诗歌成为宣传新思想以适应维新变法运动需要的工具1899 梁启超正式提出〝诗界革命〞口号强调改革后的新诗要有〝新意境〞〝新语句〞〝旧风格〞甲午战败后康有为打动公车内书不久又与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撰写大量宣传维新主张的散文逐步形成了一种通俗流畅易为群众阅读了解的新散文梁启超提出〝新民说〞〝新民〞要紧靠文学倡导〝文学新民救国论〞在«夏威夷游记»中提出〝诗界革命〞的同时提出〝文界革命〞认为〝文界之宜革命久矣!欧美日本诸国文体之变化常与文明成比例〞那个时期他的散文创作形成了〝平易畅达〞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清代学术概论»〕1902梁启超在日本东京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小说刊物«新小说»大量发表翻译与创作的新小说自己也创作了«新中国以后记»中国近代文学的低潮时期与中国新文学的萌芽低潮期的萌芽:沐浴着〝新世纪曙光〞产生的«新青年»宣传文学革命发表了李大钊的«青春»、«今»,鲁迅先生的«我之节烈观»胡适的«文学改良诌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向封建文化发起猛攻就中国近代文学的差不多性质而言他是反帝〔反殖〕反封建的民族民主文学二、«九命奇冤»尽管属章回小说但在结构布局、人物描写等方面都系去了外国侦察小说的技法西方文化对我国近代思想界阻碍最大的是赫胥黎«天演论»和卢梭的«民约论»翻译文学林纾184种翻译周桂笙译«毒蛇圈»是当时用白话直译的最早的小说之一三、梁启超在戊戌变法之后逃往日本在日本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政论»«国风»等报刊第三章一、论述宋诗运动〔宋诗派〕的代表人物、理论主张和历史阻碍宋诗运动诗论:宋诗运动是鸦片战争前后一个较有代表性的诗派这一诗派发起端的事程恩泽代表诗人有何绍基郑珍莫友芝江湜金和这一派诗人标榜宋诗以苏轼黄庭坚为宗理论主张:专门强调〝诗为心声〞要立诚不欺反对摹古在翁方纲主学之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学养功力说将诗文创作与伟运气行联系起来强调学诗先学为人他们的诗学观是建立在儒学〝温柔敦厚〞诗教的基础上的湘乡派要紧的理论观点表现于散文方面领导曾国藩要紧作家有号称〝曾门四弟子〞:张裕钊薛福成吴汝纶黎庶昌曾国藩在姚莹的«与吴岳卿书»所鼓吹的为学所谓〝义理〞〝经济〞〝文章〞〝多闻〞四要端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将〝经济之学〞纳入文学的范畴在文学创作上曾国藩也强调〝情〞但更强调从理出情曾国藩大出中兴〝桐城〞的旗号选辑«经史百家杂钞»用以扩充姚鼐nai«古文辞类纂»之界域同光体诗派最早提出同光体的是陈衍这一诗派的代表诗人有陈三立夏敬观陈衍郑孝胥沈增植袁昶chang陈燕的«石遗事诗话»是这一诗派诗学理论的专著二、鸦片战争时期进步的文学思想及其走向为了政治的需要在一些政治文稿中也多少涉及了更新文学的思想如洪秀全在建都天京后曾公布«改定诗韵诏»洪仁玕gan «钦定军次实录»在«钦定士阶条例»中有涉及了文学的社会功能作家思想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以及文学思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洪仁玕蒙时雍李春发颁布«戒浮文巧言谕»太平天国的文学思想属于劳动人民的文化思想层次代表了革命农民要求建立自己的文化思想意愿龚自珍是鸦片战争时期开启一代文风的爱国诗人他的文学思想正如他的社会思想一样表达了清醒的时代意识和求实创新的精神龚自珍较好地继承了袁枚〝性灵〞说的精髓将诗所重的〝性情〞放在时代的天平上以新的视角富裕新的内涵有了新的突破龚自珍强烈主张文学创作要〝尊情〞要畅情龚自珍所尊之情是无住无寄无境而有境无指而有指无哀乐而有哀乐之情看起来有点不可捉摸实际是强调文学创作应表现的一种不受社会时流所左右的真情一种畅于声音表现个性的真情龚自珍在〝尊情〞观念的指导下专门注意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他认为时代对文学应有一种制约性什么样的时代就应有什么样的文学也是从〝尊情〞的观念动身龚自珍还强调文学创作要有〝个性〞不应陈陈相因相互攀仿抄袭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文学思想及其文学革新运动诗界革命:〝欲为诗界之哥伦布玛赛郎不可不备三长: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诗界革命是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文学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861 黄遵宪在«杂感»中就提出〝我手写吾口〞的要求改革诗歌的主张1896~1897 夏曾佑谭嗣同等接力制造的提倡的一种新体诗他们借用外国新名词批判旧制度旧道德提倡新文化新思想与形式主义复古主义的宋诗派相对立1898 梁启超在他主办的«清议报»上开创了第一块公布的诗歌创作阵地〝诗文辞随录〞专门发表新派诗人诗作1899 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正式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口号指出〝支那非有诗界革命那么诗运殆将绝1902 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对〝诗界革命〞做了理论性总结诗界革命的要紧内容:1.尽力制造就提倡新试题强调革命精神指出〝今日不作诗那么已假设作诗比为诗界之哥伦布玛赛郎然后可〞2.要求做事要有新发觉新制造即〝第一新意境第二新语句而有须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3.强调诗歌创作中意境的主导地位提出〝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和〝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的创作要求〞梁启超〝新文体〞同〝文界革命〞:1896 梁启超受黄遵宪的托付主编«时务报»散文改革就紧鼓密锣的进行起来«时务报»逐步成为〝文界革命〞的要紧阵地他们进行散文的革新一开始就旗帜鲜亮的站在统治文坛的桐城派的对立面上公布宣言反对桐城古文反对经学古文他们一反〝代圣贤立言〞的文统从政治需要动身〝应于时势发胸中所欲言〞【«清代学术概论»】这种新文体着眼于时务〝必择众人目光心力所最趋注者〞选题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现实性同时文章专门注重使用在形式上突破桐城义法的束缚努力朝着语文合一的方向进展这种文体不同于同城古文它文不中律恣肆议论句式骈散杂糅奇偶并举语言半文半白时杂以俚语外国语法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小说界革命〞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阻碍最大他在文中哼小说的社会作用:一是给人以理想二是给人以知识三是教育人的作用四是左右社会人心的风俗好尚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文学思想南社:是随着中国革命同盟会的成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到来而显现的革命文学团体1909年11月13日在苏州虎丘张东阳祠正式宣告成立要紧发起者和组织者:柳亚子陈去病高旭旨在抵抗满清名字叫做南社南社是一个松散的文学团体是在反清的旗帜下建立起来的他与提倡民族气节相号召实际上是配合民族民主革命反对清王朝的种族压迫和专制统治正由于南社是一个在反清旗帜下建立起来的文学团体因此辛亥革命后分化专门大有的隐退有的颓废有的高升甚至〝劝进〞袁世凯称帝的也有1916年以后南社就处于萎靡不振分崩离析的状态中南社的诗学思想: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上南社诗人比维新派诗人更强调文学的现实性和斗争性要求是个成为〝鼓吹心血思想标榜爱国主义〞的号角在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上南社诗人更强调时代特点诗歌应因时而变在文学对象上他们又在维新派所强调〝启民智〞的基础上突出诗歌的民众性公布号召诗歌要面向〝下等社会〞面向〝贩夫走卒〞柳亚子更明确号召谱写〝布衣之诗〞在文学的形式上他们反对守宗派强调诗人自我的主体意识第四章中外文艺思潮的交汇融合以及翻译文学一、魏源不但从正面提出了变法的要求而且最早从正面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理论他在林那么徐编纂的«四洲志»的基础上扩充增补而成的«海国图志»这一有关世界知识的书籍是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步地认识世界并认识自己王国维要紧从康德、叔本华、尼采那儿同意了唯心主义的文艺观黄遵宪既是中国文化积极的传播者又是日本文化的介绍者1879«日本杂事诗»1889«日本国志»严复的翻译理论:【什么是信雅达】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卷头凡例里提出信雅达三点论:信:指为读者准确传达原作内容达:尽量运用它们所习见的表达方式雅:指通过艺术在线在加强原作风格吸引读者严复翻译18世纪英国重要诗人亚历山大之蒲柏每一行诗都有正反两个意思王韬翻译«法国国歌»«祖国歌»马君武翻译拜伦«哀希腊歌»苏曼殊曾朴曾与丁祖荫徐念慈被视为〝清末介绍夕阳思潮的常熟三巨子〞长篇小说的翻译林纾-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我国第一部长篇翻译小说近代翻译文学的特点和阻碍1.促使我国传统的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是中国知识阶层开阔了视野增长了对世界的了解冲破了中国人一直以为〝传统的中国文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封闭体系〞2.输入了许多新事新理既为我国文化战线提供了思想斗争的武器尤为近代文艺家们提供了创作的新题材和新内容3.不仅输入了新的内容而且也输入了新的表现方法使中国传统文学的形式和体裁相牵推进了一步它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格局为近代小说的繁荣和新文学的健康进展提供了借鉴第五章一、梁启超的文学批判涉及诗歌小说散文戏曲等各种文体评论方式:既有对同时代诗人做的述评也有对我国古代闻名作家作品的分析还有对外来文化的新手以及对文学审美创作现象的探究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发表于1901 是作者运用叔本华的美学观通过哲学的思辨比较系统地研究«红楼梦»的专论在«宋元戏曲考»中王国维通过对我国古典戏曲源流的考察比较和分析第一次说明了〝真戏曲〞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二、鲁迅早期的文学批判鲁迅撰写«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斯巴达之魂»«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破恶性论»等宣传科学和文化思想的重要论文第六章一、何绍基«春江»几处渔村欸乃哥,轻烟染就万峰螺乌篷摇入潇湘路,才信春江是绿波1.这首诗是写在作者游历北方和江南之后刚刚回到家乡写下的在作者眼中家乡的山水之美是无与伦比的远比北方和江南一带的山水更令人沉醉2.作者不仅仅看到了家乡的美景也听到了家乡渔夫精妙而愉快的歌声从中感受到家乡百姓富足的生活和百姓由此显露出来的换新放松的生活心态3.在作者看来家乡的山水美景和风土人情确实是自己生命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旦重新回到家乡的怀抱漂泊的心赶忙感受到了归宿感享受到了宁静幽雅的文化氛围使灵魂完全安排下来4.这首诗系统地调动了听觉视觉和体觉以及联想等审美方式进行综合描画制造了一幅极其优美的山水画卷也制造了一个极度文雅的艺术意境二、柳亚子«吊鉴湖秋女士»饮刃匆匆别鉴湖,秋风秋雨血模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