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教育思想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孟子认为普天下的人皆有良知、良能,“圣 人,与我同类”,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由于 “圣人先得我心所同然耳”,意思是说圣人只 不过是先把人人都具有的善端加以扩充而已。 借此,孟子得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结论, 并将其贯彻到教育实践和一切政治活动中。
• 不足的方面:人性观中的先验主义;导致 过多强调单纯内省式的修养论,一定程度 上忽略了社会实践; • 积极的方面: • 1、说明了人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 属性; • 2、教育要顺“性”而行;
•
其次,孟子提出“大丈夫”应有崇 高的精神境界,善养“浩然之气”。 “气”一般理解为意念或情绪,所谓 养气实质上就是培养道德意念和情感。 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就是“大丈 夫”所应具有的凛然不可侵犯的正气, 是一种至大至刚的,压倒一切邪恶的 豪迈之气。这是对自己行为的正义性 的高度自觉,是对社会道德的强力感 召,具有伟大的精神力量。
• 三、理想人格——“大丈夫”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孟子继承了孔子以来儒家注重学生理想 人格培养的光荣传统,并提出了理想人 格的标准范型 --“大丈夫”,这种“大 丈夫”的英雄气概涵养了中国人不卑不 亢、富贵不淫、贫贱不移 、威武不屈的 伟大民族精神。
•
首先,孟子提出“大丈夫”应有高尚的志节, 独立的人格,决不向权贵低头。他们坚持正义 , 捍卫真理,崇尚道德,乐行仁道。 • 孟子提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 其道。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意思是“大丈夫”必须具备仁、义的思想基础, 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 的位置“礼”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义”; 得志的时候,偕同百姓循着大道前进;不得志的 时候,也能独自坚持原则,独善其身,富贵不能 乱心,贫贱不能变志,威武不能屈节,这就是 “大丈夫”应该具备的高尚情操与志节。
孟子行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是“制民之产”,使民有“恒 产”,就是要订立制度,使民众有固 定财产。 • 二是均平赋税,减轻民众的负担。 • 三是保护工商业。
•
(二)民为贵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尽心下》) • “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封建社 会最重要的是土地和粮食,因而用之象 征国家政权。孟子说法的排列是:民众 一社稷--君主。民贵君轻体现了国家可 变、君主可换、而民众不可易的思想, 这是时代的卓见,也是继承和发展了远 古的“民为邦本”思想。
Leabharlann Baidu孟子的教育思想
• 孟子(BC372-BC289),名轲,字子舆 (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 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 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 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 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 子合称为“孔孟”。
• 孟子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并且通过: “明人伦”来服务于一定的政治。 所谓“人伦”就是关于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 友五对关系。孟子要求做到: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伦”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关系,曾被人们 普遍接受。在“五伦”中孟子尤其重视父子关系和兄弟关 系,即“孝悌”之道,把二者做为人伦社会关系的基础, 并以二者为核心,建立了伦理道德体系--“五常”,即仁、 义、礼、智、信。 孟子重视孝悌之道的主要原因是想把国家统一,政治 稳定的基础建立在血缘宗法关系之上, 这显然具有很强的 道德至上主义。孟子希望通过理顺人伦关系来固定国家关 系,使统治者以善教辅善政。得民心则得民,得民则得天 下,这是孟子的逻辑。孟子就是通过教育实现“明人伦”、 “王天下”的目的。孟子的这一思想影响中国教育二千多 年,使中国教育成为典型的伦理教育。
一、性善论
• 人性:“仁、义、礼、智”等道德属性 •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仁、义、礼、智:道德属性) •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 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 智,非由外 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孟子所说的人性善包括二层意思: 一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即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二是指人的善性是天生的" 良知"、"良能",是人性所固有,而不是外在影响或教育的 结 果。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 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 其长也, 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 天下也。”
• 《孟子》——“四书”之一; • 政治主张:“保民而王”,施“仁政”:是 孔子思想的嫡传 • (一)行仁政 孟子认为"霸道"是"以力服人"。虽然可能成 为大国,但任凭暴力就会"失道寡助",众叛 亲离,天下不顺,导致身危国削,亡国无日。 "王道"是"以德服人",人们心悦诚服,众望 所归,对内就会国泰民安,政平人和;对外 就能"得道多助",天下无敌,自然就会统一 天下。
二、教育作用和目的
• 1、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 • 2、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人道” •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 明确了中国古代教育的性质(伦理纲常的教育)
• 孟子并没有完全认为人善性都是完全的。他认 为这些善性只能算是一种道德的可能性。孟子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 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而且 他还认为这些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所以 他强调外界教育的作用。
• 教育的作用就是要把这种可能性最大 限度地发展、扩充开来。只有经过学 习和教育把四端扩充起来,这固有的 善性就会象燎原之火,难以扑灭;象 喷勃而出的泉水,川流不息,终将汇 成江河。 教育的第二个作用就是“求放心”, 即把因后天环境等不利因素而失去的 善性重新寻找回来。孟子说:“学问 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