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论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论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论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一、传统家训及其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中国传统家训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出现,随着家庭的巩固、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有学者认为“优秀传统家训蕴含着提携子孙,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德育目的。

家训多是父祖长辈将自身的人生感悟和经验进行总结,将之传承于后世子孙,使之具备理想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在国家和社会中成为有用的人才。

”[1]简言之,我认为家训一般指长者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人处世的思想对晚辈作出的规范和教育,包括个人修身的思想及为人处世的方法等。

传统家训内容十分详尽,本文主要挖掘其家庭教育思想的精华。

优秀传统家训中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祖辈们经历艰苦的生活而获得的有关为人处世的人生经验,并加以总结和升华,通过晓之以理的方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教诲和劝解,以引导和帮助后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传统家训中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传统家训文化博大精深,涉及领域广泛,家庭教育思想作为家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硕的内容成果。

本文主要探讨传统家训文化中立德树人、勤俭持家、家国一体的家庭教育思想内容,在历史中继承、在创新中发展。

[1](一)立德树人从古至今,中国一直很重视德育教育,道德高尚一直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立德树人,是指在家庭教育中,以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君子成人之根本。

“为人母者,非徒鞠育其身,使不罹水火,又当养其德,使不入于邪恶”[2]强调的就是长辈在教育子女时,不仅要注重子女的身体健康,更要培养子女的德行品质,避免子女误入歧途。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教导子女如何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古人有言只有先修身、齐家,最后才能治国、平天下。

道德是作为一个人的基本要素,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家庭教育中,要不断给孩子树立“德育为本”的理念,只有不断地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培养他们注重自己的修身养性,才能最终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品德高尚的人才。

(二)勤俭持家“勤俭”在传统家庭中具有是工作勤劳、生活节俭,反对浪费的意思。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教育理念。

这些传统理念对于塑造了华夏子孙的品德、智慧以及行为准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包括孝道教育、儒家教育、诗书礼仪以及思想方法。

1. 孝道教育: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在教育中,孝道被视为一种核心教育理念。

孝顺父母被认为是传统教育的基础,其灌输了对家族、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培养孩子品德的重要场所。

从小家庭的教育中,孩子们学习到了尊敬和孝敬他人的价值观。

2. 儒家教育:儒家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古代中国,儒家教育是主流的教育体系。

它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通过道德修养来塑造人的品格。

儒家教育注重礼仪、道德、知识和人际关系的培养,旨在培养有德有才的君子。

儒家思想对于塑造中国人的品质和人际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诗书礼仪:诗书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的三个重要要素。

诗歌是中国文化中表达情感、宣扬价值观的重要形式,通过诗歌教育,孩子们可以增进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书法和文学作品也是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观的重要手段。

而礼仪成为教育的一部分,让孩子们学会尊重他人、懂得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

4. 思想方法: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传统的思维方式注重细致思考、整体思维和以德育人。

在教育中,注重用心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这种思想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教育理念注重品德、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通过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有责任感、懂得尊重和孝敬他人的人才。

这样的人才将来能够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

通过这些传统教育理念,我们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培养出德才兼备、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体系与思想观念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体系与思想观念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体系与思想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体系与思想观念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岁月沉淀,其中蕴含诸多有价值的教育体系与思想观念。

这些观念和体系不仅对中国人文化认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于现代社会,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及思想观念,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孔教孔子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被广泛传达。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并强调礼与道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人才能成为一个完美、善良的人。

同时,他的教育思想中不仅注重理论与知识,也同样注重个人的素质和能力。

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人们学会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增强自身的修养和人文素质。

二、道家思想与孔子的儒家思想不同,道家思想把最高境界看作是人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的境界,即通达自然的真正境地。

道家认为,人是机体,世界是自然。

如果人能接受某种世界观,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那么人就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掌控权,实现真正的自由。

因此,读书人也应该融通自然之道,融合自然的要素,并且要追求自身的内心平静,达到真正的境地。

三、佛家思想佛教起源于印度,但是其思想在中国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生命是一种苦闷的状态,只有通过超越生命层面的东西,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

佛家强调念头、慈悲、宽容,认为人类应该拥有一种自由的思想,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上的自由。

同时,佛家也重视修身养性的工作,在实践方面,注重禅坐修行和崇拜。

四、文化的传承对于中国民族和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尤其重要。

随着现代化的改变和社会的进步,传统文化的价值也需要重新审视。

如今,许多文化已经丢失,而且偏离了传统道路,这样的趋势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毫无益处。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它代表了民族和社会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对于年轻一代而言,了解传统文化可以激起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可以成为塑造个人品质和道德观念的基础。

中国的传统教育与学术思想

中国的传统教育与学术思想

中国的传统教育与学术思想中国的传统教育与学术思想源远流长,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心灵深处,影响着几千年来的教育和学术发展。

这些传统教育与学术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独特的文化精神,对于现代教育和学术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一、儒学教育的传统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

儒学强调道德伦理教育,注重家庭教育和社会道德规范。

通过学习经典,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能力。

儒学强调孝道、仁爱、忠诚等传统价值观念,并通过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教导,强调勤奋学习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二、文化传承与启蒙教育中国传统教育强调文化的传承和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从小就要接受各种文化教育,通过诵读经典、学习古文、绘画书法等方式,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传统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对国家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了解。

这种传承和启蒙教育的方式,使得中国人拥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创造力。

三、经世教育与实用主义思想中国传统教育注重经世致用,注重实用主义思想的传播。

这种实用主义思想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实践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科举制度就是一个缩影。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具备实际才能的人才,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传统教育倡导的实用主义思想及其对实际生活的关注,对现代教育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四、思辨与探求的学术思想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注重思辨和探求的精神。

通过思辨和研究,探求事物本质和道理。

传统学术思想强调实事求是,反对形而上学的空泛论述。

这种学术思想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研究和学术的发展。

在中国的科学研究历史上,众多学者秉持着这种精神进行探索和创新,为中国的科学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和谐与平衡的教育理念中国的传统教育注重和谐与平衡的教育理念。

这种理念体现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注重文理兼修,追求个人全面发展。

它还体现在教育方法和方式上,注重育人为本,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通识教育理念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通识教育理念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通识教育理念【摘要】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通识教育理念源于古代儒、道、佛三家学说,强调全面发展个体的道德、智慧、身心等方面。

通识教育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统摄性和普遍性。

儒家注重道德修养、社会责任;道家注重心性修炼、自然融合;佛家注重慈悲、解脱生死。

通识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强调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当前,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通识教育理念为当代教育提供了启示,倡导全面发展、跨学科学习,引领教育走向多元化和综合性。

展望未来,应继承传统智慧,结合现代教育需求,推动通识教育理念的进一步发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国传统教育思想,通识教育,儒家,道家,佛家,融合,现代意义,启示,展望未来1. 引言1.1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起源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先秦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主要以家庭教育和师徒制为主。

在这种教育体系中,传统的经典文化和道德观念被传承和弘扬。

孔子被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深深影响了后世。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修身养性,注重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

除了儒家思想,道家和佛家的教育理念也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道家注重个体修炼,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我完善;佛家强调慈悲与舍得,倡导菩萨心态和般若智慧。

这些不同的思想流派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多元性与包容性。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先秦时期,受到不同思想流派的影响和交融,形成了多元丰富的教育体系。

这种传统思想不仅影响了古代教育制度,也对后世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通识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识教育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通识教育被视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识教育被认为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浅谈“亲其师而信其道”

浅谈“亲其师而信其道”

浅谈“亲其师而信其道”“亲其师而信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其内涵丰富,寓意深远。

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一则论述,成为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关于教育和师道的认知。

在当代社会,这句话依然被奉为教育的重要准则,引导着人们在教育和师德上的价值取向。

本文将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浅谈“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内涵和意义。

我们来解读一下“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句话,它包含着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亲其师”,即与师之间要有亲近的感情和情感交流;二是“信其道”,即信任师的学问和为人,对其言行有所敬信。

这句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和学术关系的重要性。

在古代社会,师是中国文化中地位崇高的存在,被视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学生应该通过尊师重道,虔诚师德的行为来表达自己对师的敬重和信任。

在当代社会,由于社会变革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师生关系已经不再像古代那样严肃和封建,而且由于信息化和科技的发展,学生接触的知识和信息更加广泛和多元化,这也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着变化。

“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句话的内涵和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

在现代社会,亲师与信道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对其师的亲近与信任也是需要在现代教育中强调的。

师生之间的亲近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古以来,师生之间就应该是一种相互尊重、关系亲密的情感联结。

师生之间的亲近情感有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对收获师生之间良好的相处关系和师生之间的和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的多样性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学生对师的认同感和亲近感也需要在教育中去强化。

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而非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只有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亲近,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兴趣。

“信其道”也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现代社会,由于信息的快速传播和社会的多元化,学生们接触到的知识和信息也更加广泛和多元。

对于知识的传授和学问的指导,师的专业水平和人格魅力是学生选择依据。

浅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浅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浅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摘要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思想家,积累了十丰富的教育思想。

这些教育思想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教育思想传统文化正文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几乎每个时代的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

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还是一脉相传的,从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古人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如孔子把教育作为治好国家的三大条件之一:“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除了使人口增加、百姓富足之外,还要加强对人民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强盛。

孟子也十分强调教育在社会政治中的地位,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教育观点。

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好的政治靠的是法度,是用刑罚约束百姓,使之畏惧国君,不敢违背;而好的教化靠的是德性,是用仁德去感化百姓,使之爱戴国君,由衷向善。

好的政治得到的只是百姓的财物,而好的教化得到的则是百姓的人心。

所以,作为统治者,应该把“善教”当作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

”(《新书大政下》)董仲舒继承了孟子的“善教”思想,他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告诫统治者要用教化作为防范百姓的“堤防”,这种说法显然带有一定的阶级性,但他认为教化的作用远远大于刑罚,这无疑是正确的。

唐代的孔颖达从儒家传统的政治观出发,充分肯定了教育在营造社会良好道德风尚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欲教化其民,成其美俗,非学不可”。

宋代的朱熹也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并从当时的教育实际出发,反复强调国家办教育应“以明人伦为本”,只有“教明于上”,才能“俗美于下”,“其遗风余韵,又将有以及于方来”。

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都是取之不尽 、 用之不竭 的。 1 中华 文化 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的教 育资源 研读 中国传统文化 , 不难 发现其 中丰富的爱 国主义 思想 , 老
行演绎着 自强不 息的精神 。历史上 西伯被拘禁 ,L 孑子受 困, 屈原 被流放 , 左丘 明失去视力 , 孙膑 被挖去膝盖骨 , 韩非被 囚秦 国 , 亩 对困境 , 他们并不放弃 自己的理想信念 , 著书立说 , 流传后世。西 伯著有《 周易》孔子写 出了《 , 春秋》屈原完成《 , 离骚》左丘 明孙膑 , 把他们的《 国语》《 子兵法 》 、 孙 留给了后 世 , 更有韩非子的《 说难》 、
传统文化中的丰富教育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方面内容加强传统文化学习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思想对于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堕 塾
No . 12
T ME D C T O I E U A I N
De e b r c m e
谈谈 我 国传统 文化 中的优秀 思想政治教 育思想
的精神 。所 有这些都体 现着 中华儿 女的爱 国主义 精神 。要做好 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 , 我们应该 大力开展爱 国主义教育 , 教育人们 重视 国家和人 民的利益 , 而传统 文化 中关 于这方 面的内容是 我们 进 行爱 国主义教育 的很 好素材 。借鉴 和利用好这 方面 的内容也 是爱 国主义精神一种表现。
《 孤愤》 给世人 以惊愕 。圣 贤们面对 困境 , 不屈不挠 , 顽强拼搏 , 自
强不息 。这种努 力 向上 的 自 自立精神是我们传统文 化中的精 强 髓, 一直被 中华儿女奉为人生信条。学 习传统文化 中的理想信念 教育资源 , 教育人 民树理 想 , 讲信念 , 为理想信 念而 自强不息 , 是

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与思想传统

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与思想传统

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与思想传统古代中国是一个注重教育的社会。

教育制度和思想传统在古代中国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和思想传统为主题,探讨其发展和影响。

首先,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多样且丰富。

孔子被誉为中国教育的圣人,他开创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教育体系。

儒家教育注重人的修养和道德伦理规范,强调“以教育人”。

在儒家教育体系下,孔子提出了“四书五经”的经典著作,被用作学习的基本内容。

而在另一方面,道教和佛教也在古代中国的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道教注重修炼内心的和谐与自然之道,佛教则强调个体的解脱与智慧。

这些教育制度在古代中国的学习中起到了多种作用,并相互交融,共同影响了国人的思想和品德。

其次,古代中国在教育思想传统方面独树一帜。

儒家思想是中国教育思想的核心,强调对道德、理性和知识的尊重。

儒家注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君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此外,儒家还提出了以教为本的思想,认为教育是一种传承和改变的过程,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品德和境遇。

然而,在古代中国的教育思想中,儒家并不是唯一的流派。

道家和墨家等思想也对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强调“无为而治”,对学生的培养注重启发智慧和观察自然。

而墨家则提出了“兼爱”和“非攻”的观念,主张为人治学,注重平等和公正。

这些思想都与儒家教育思想不同,丰富了古代中国的教育思想传统。

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和思想传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政治层面,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社会的根本价值体系。

儒家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他们成为了政治和文化的中坚力量。

其次,在社会层面,教育成为了人们地位提升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学习,人们才能够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因此,古代中国社会出现了热衷于求学的现象。

教育还扮演着社会调节和稳定的角色。

通过教育可以教化人们,引导他们遵循道德,以秩序和和谐的方式生活。

最后,在文化层面,教育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与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与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与教育思想中国文化传承千年,其中深刻的道德教化与教育思想一直是其文化核心。

这些思想和教育方式早在古代就形成了,经历了历史的沉淀和发展,至今仍对现代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与教育思想。

孔子思想与教育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孔子尊敬先贤,提倡“仁爱”、“中庸”,认为教育为国计民生之一,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提出了“教育在夙兴夜寐之中”、“教育无止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

孔子认为,孩子随父母或师长的教育而成长,教育的过程应当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

孔子还倡导“诲人不倦”,体现教育工作者不断寻求、发现和创造新的材料、方式和方法的教育理念。

儒家思想中的家庭教育中国儒家思想主张“治人者先治家”,认为改变社会从家庭做起,家庭是一个人的人格形成的第一环节。

因此,儒家主张家庭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教育场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教育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

从孩子即将出生的第一天起,父母就承担了教育的重任。

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通常是严格的,往往强调孩子的天性和个性特点,提倡古代的“父母固天道,教子贵乎和”。

尊重孩子的独立思考,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儒家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父母不但要注重在言传身教上做出榜样,更要注重引导孩子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让孩子的学习成为一种自由探索的过程。

历代诗词中的道德教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着不同类型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其中大量的作品包含了道德教化的意义。

诗歌和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从视觉上给人带来启迪和教育,还可以通过语言和内涵带给读者更深层次的启示。

《论语》中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提倡珍惜食物和珍惜劳动的精神;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人生短暂宜把握时光的心境;杜甫的《登高》中“兴尽悲来日多,愁看明月思悠悠”,充分表达出人生苦短,应珍惜时间的感慨。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是指通过培养和塑造人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

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塑造学生的品格和培养道德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现在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进行一下浅谈。

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德育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一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家庭道德,注重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使其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

德育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强调了个人的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使每个人都有了自我约束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方法注重于示范和榜样教育。

古人常常通过身体力行来示范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以期激发学生的感召力和情感认同。

这种方法鼓励学生从周围的人和事物中学习,引导他们向善向美的方向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方法还有强调道德教育的环境,以及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观念和行为习惯。

根据传统文化的观点,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有序的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德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教育学生时,应当注重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礼貌和礼仪习惯,以求使学生在道德方面能够日益完善。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方法还强调智慧和知识的结合。

在古代社会,学生在进修学问的同时,往往需要通过丰富的阅读和社交活动来培养自己的修养和品质。

这种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倡导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通过实践的方法来加深对学问和道德的理解。

这种德育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素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思想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教育古代中国的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国人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古代教育注重道德、文化和人格的培养,凝聚着丰富的思想和经验。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教育体制以及教育内容三个方面,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教育。

一、儒家思想对古代教育的影响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儒家强调以德育人,提倡仁爱、社会和谐和孝道。

儒家经典《论语》中有许多关于教育的重要思想,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敏而好学,不恶乎”。

这些思想鼓励人们不断学习,并注重培养品德和道德修养。

二、古代教育体制古代中国的教育体制分为四个层次:家庭教育、私塾教育、官学教育和师范教育。

家庭教育是最早的形式,父母亲自教育孩子,传授道德和生活知识。

私塾教育是由私人办的学校,主要培养读书人,注重经典文化和文学修养。

官学教育则是由政府开办,培养官员和各级人才,讲究礼仪、礼乐和政治理论。

师范教育是专门培养教师的学校,提供师范生培训,使他们能够传授古代文化和思想。

三、古代教育内容古代中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

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儿童被教导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守纪守法等。

文化教育主要包括经典诵读、写字和文学欣赏等。

孔子有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这表明古代中国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能力。

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教育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理念,注重道德、文化和人格的培养。

古代中国的教育体制包括家庭教育、私塾教育、官学教育和师范教育,各具特色。

古代教育的内容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学识。

通过了解和借鉴古代教育的理念和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精髓。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流传千年,对塑造中国人的品行和思想具有深远影响。

这些传统思想包括儒家、道家和墨家等,并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教育体系。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教育的重要性。

一、儒家教育思想儒家教育思想源自孔子,他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儒家教育思想注重培养人的德性和家庭价值观念。

学生通过学习经典文献,如《论语》和《大学》等,以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个人修养。

儒家思想提倡“以人为本”和“身教胜于言教”的观念,强调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师者示范的重要性。

二、道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强调自然和谐与内在的修养,注重个体的内在精神实践。

道家教育思想强调追求真理和个人成长的意义,认为人应当适应自然的变化,并追求与自然融合的境界。

道家教育思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展自己的独特才能和兴趣。

同时,道家教育也强调心灵的平静和道德的修养。

三、墨家教育思想墨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和公平,秉承着“施而不费”的原则。

墨家教育注重爱和公正的实践,对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思考。

墨家教育倡导反对“以己度人”的观念,强调公正的评判和对他人的关爱。

墨家教育思想也强调实学为基础,强调实践和行动的重要性。

四、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些教育思想强调道德修养、个人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中国人塑造了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强调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

它们对于中国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强调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师者示范的重要性,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起到重要的榜样作用。

这些思想也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挑战,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榜样。

总结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特点和重要性是我们理解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道家和墨家等思想流派强调培养人的品德和思想修养,为中国教育注入了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民族。

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朝以后.儒家学说。

成为国家正统,道德教育不但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

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

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

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

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

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

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

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

如“格物”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

中国传统道家的教育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道家的教育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道家的教育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道家的教育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起源于古代的道家学说,其中以老子的《道德经》最为出名。

老子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教育,并奠定了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

道家认为,道是一切事物的源头,它具有普遍的博大融洽的意义。

他们主张用道来弘扬礼乐,以培养孩子的道德,教育孩子应维护邻里之和与团结,以及尊重长辈。

因此,道家思想重视孩子的内在能力,认为孩子内心深处已经有智慧,只需遵循外在的指示即可。

也就是说,在教育中,家庭、师生双方都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尊重和注重发展孩子的潜能。

此外,道家有一种独特的养育方法,重视非常规教育,如家庭教育、户外教育、劳动教育等。

通过以上这种非正规的教育方式,培养少年儿童独立自由、审慎、真诚、正直,重视和把握养育方法,试图让孩子自然而自由发展,以解决孩子在健康、心理以及表现上的问题,使孩子得到最健康的成长。

此外,道家的教育哲学思想认为,个人应培养自身的礼仪,教育人们懂得礼法和文明。

他们强调“天人合一”,旨在帮助人们拔高智慧,把握自己的义务,以增进全人类的有益成果。

据经典记载,老子说:“修身以礼,德行以言,让世界清净而正直。

”这句话着重强调在礼仪上合乎法理、尽责己职是世间一切事物的基础。

可以总结,中国传统道家的教育哲学思想强调尊重各种自然规律,让孩子在自然中发展,重视文化教育及家庭教育等非正规教育,让孩子接受德行训练以培养人格,
以及礼仪教育以增进全人类有益成果。

这些教育理念也是有益的,在今天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浅谈我国传统教育

浅谈我国传统教育

浅谈我国传统的感悟方法感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之精髓,我国古今教育家都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感悟。

下面,从“学”的角度,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一)乐知好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学习为快乐之事,是感悟的前提。

孔子是最早提出乐知好学思想的教育家。

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他主张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好学”“乐学”。

他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他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他的学生贫而“不改其乐”,“学而不厌”。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提出“多方善诱导”,“一使需之切”“一使乐其业”(《语文教学二十韵》)。

主张千方百计地使其感到学习和写作是一种亟需,是一种快乐的事。

乐知好学是感悟的关键。

(二)居敬持志所谓居敬就是收心,严肃认真,精神专一;所谓持志就是树立一个具体目标或根据一个特殊问题去书中搜集整理有关资料。

目的明确,精力集中,感悟的效果才能更好。

持志要专注。

孟子十分注意培养专心致志的学习品质。

他说:“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告子上》认为就连下棋这样的小事,不专心致志也不行。

荀子在《劝学篇》里也提过类似的主张。

朱熹主张居敬,他说:“心不定故见不得理。

”(《朱子语类》)认为心不安定,看见事物,却不能深刻理解它。

持志要有恒。

只专心致志还不够,还必须持之以恒。

孟子反对“一曝十寒”和“功亏一篑”,主张学习必须持之以恒。

荀子主张“锲而不舍”,他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用古人“居敬持志”的态度去治学、去感悟社会和人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循序渐进事物各有客观规律,遵循规律不躐等,不过速,才能取得良好的感悟效果。

《学记》中把循序作为“教之所由兴”的四个原因之一。

“不陵节而施之为孙”。

(“孙”即顺序)知识有自身的系统,有内在联系,掌握知识必须遵循规律,循序渐进。

朱熹说,读书“以二书言之,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专题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专题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专题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其发展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早在先秦时期,曾经有许多传统教育理念,其中最重要的是“农乡立宪”,即孝道、礼义、义利、礼法四联体(先秦五经)之道。

当时,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主要把儒家伦理道德思想、法家法制礼义思想、道家礼仪礼教思想、墨家思想等统称为“四书五经”,并用“孔子之思”、“周易之道”、“诗词之瑞”、“子虚之授”等来描述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精神是“仁义礼智”,也就是“仁”、“义”、“礼”和“智”的综合。

据孔子记载,“仁”尊重他人,处事有礼貌,深信不疑;“义”即遵守法律,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礼”讲究礼貌,保持道德纪律;“智”指精明能干,见多识广。

这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旨,也是古代中国人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精髓。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崇尚德行至上、以“德”立人,认为“知”是由“德”而来,把“德”放在首位。

德意味着自我谦卑、尊重他人、友善待人,这是传统教育的根本基础,也是古代中国人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基础。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同时也强调了“学习有方”,认为学习应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体系性的理论认识为思想主旨,以自我学习为发展导向,以融汇贯通为学习方法。

它也提倡全面的教育,强调“思想教育”,不仅要求学生精通和记忆各科书本知识,而且要求他们深刻理解传统文化思想,增强对伦理道德、法规规定和社会职责等道德价值体系的认识。

传统教育思想重视家庭教育,认为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最重要环境。

古人认为,家长要教育自己的孩子节欲约则,节制饮食,以廉耻之心劝孩子,言教要“以慈则谐”,不要让孩子感到厌烦。

古代家庭教育也重视对孩子的积极社会训练,如带着孩子参加社会活动,与人社交,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回顾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其内涵繁多,内容博大精深,且影响深远,被当代学者称为学习哲学的“西方智慧”。

今天,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伦理道德、法家法制和礼仪礼教思想等依然可以作为当代教育的参考指导,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德育水平,也能为社会正义正道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浅谈对传统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思想的认识

浅谈对传统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思想的认识

浅谈对传统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思想的认识
一、教育的方式不同
现代教育强调学习与社会发展实践的结合,以发展和服务社会为原则。

传统文化教育则只要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不能只读圣贤书”以求通过一朝金榜题名而荣华富贵。

中国传统研究关起门来纸上谈兵,不付出实践,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二、教育的内容不同
传统文化教育只教如何做人,不教如何提高做事。

传统文化教育就是教人如何做人:长幼之间有序,先后有次,守本分,不越位。

也就是说,按照天道,所谓天道是自然规律。

现代主义教育从内容上增加了大量科学发展文化理论知识、社会历史学习知识和新的科研成果。

各级各类学校都有完善的人文、自然科学课程,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教育对象范围不同
现代社会教育逐步普及,教育研究对象不断扩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脱离现实、琐碎的哲学、等级制的古代教育和父子、师徒原始、手工制作的家庭,行会教育已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学校进行教育的职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但要为统治阶级通过自身能力培养学生管理国家和一个企业的人才,也要注重培养普通劳动者。

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

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

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中国古代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富魅力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融合了儒家、道家、儒道合一、儒释道合一、儒释道释合一等不同思想体系,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教育思想体系,对于塑造中国古代的音乐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古代中国音乐教育强调德育。

在古代中国,音乐被视为一种修养和修身的艺术,它不仅仅是为了表演和欣赏,更是用来陶冶人的情操、修身养性。

儒家的教育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音乐教育被视为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

在古代的《乐经》中有“乐者,治民之情也”“治民者,乐之大经也”等论述,反映了古代音乐教育与人的道德修养的紧密联系。

古代中国音乐教育注重智育。

在古代中国,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更是培养学生的智慧和思维能力。

在古代音乐教育中,学生不仅要学会演奏乐器、唱歌、跳舞,还要认识音乐的理论和原理,了解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智力和头脑能力。

古代的音乐教育理念倡导“琴棋书画诗词酒花”的全面教育,音乐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智慧和情感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中国音乐教育认为艺术教育和智育是相辅相成的。

在古代的音乐教育中,艺术教育不是与智育相互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古代音乐教育强调音乐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更是培养学生的智慧和品德。

在古代的音乐教育实践中,学生通过音乐活动来培养自己的智慧和情操,使自己成为具备高尚品质和文化素养的人才。

古代中国音乐教育思想融合了儒家、道家等不同思想体系,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教育思想体系。

这一思想体系秉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注重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全面教育,强调音乐教育与智育、德育、体育的统一,培养学生的身心完善的教育理念。

在当今社会,古代中国音乐教育思想对于提升现代音乐教育的品质和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为我们构建健康的音乐教育环境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教育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摘要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思想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

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教育思想传统文化正文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几乎每个时代的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

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还是一脉相传的,从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 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古人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如孔子把教育作为治好国家的三大条件之一:“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除了使人口增加、百姓富足之外,还要加强对人民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强盛。

孟子也十分强调教育在社会政治中的地位,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教育观点。

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好的政治靠的是法度,是用刑罚约束百姓,使之畏惧国君,不敢违背;而好的教化靠的是德性,是用仁德去感化百姓,使之爱戴国君,由衷向善。

好的政治得到的只是百姓的财物,而好的教化得到的则是百姓的人心。

所以,作为统治者,应该把“善教”当作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

”(《新书·大政下》)董仲舒继承了孟子的“善教”思想,他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告诫统治者要用教化作为防范百姓的“堤防”,这种说法显然带有一定的阶级性,但他认为教化的作用远远大于刑罚,这无疑是正确的。

唐代的孔颖达从儒家传统的政治观出发,充分肯定了教育在营造社会良好道德风尚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欲教化其民,成其美俗,非学不可”。

宋代的朱熹也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并从当时的教育实际出发,反复强调国家办教育应“以明人伦为本”,只有“教明于上”,才能“俗美于下”,“其遗风余韵,又将有以及于方来”。

可见,朱熹已将重视教育的眼光投向了未来。

2. 强调教育的必要性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很早就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

如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只是由于后天所受到的社会影响不同,才有了君子与小人、好人与坏人之分,所以,加强后天的教育,对于人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舍则失之。

”(《孟子·告子上》)人虽然天生就有仁义礼智四种美德,但这些美德是很容易丧失的,只有不断地思考学习,努力追求,才能克服外界的干扰,保持自己的善性。

如果一个人只注重物质生活,而不加强精神教育,那就和禽兽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孟子又说:“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孟子·藤文公上》)可见,接受教育是人立身的关键。

3. 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将德育和智育相结合,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据《周礼·地官·保氏》记载,周朝的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由当时负责教育的保氏教育他们,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礼就是当时的宗法礼制,礼的教育承担着政治宗法教育、伦理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任务。

乐包括乐德、乐语、乐舞等内容,乐的教育是和礼的教育密切相关的,同样肩负着政治法度、道德人伦等方面的教育任务;乐教和诗歌相结合,形成了颇具民族特色的温柔敦厚的诗教。

射是指射箭的技术,驭是指驾御战车的技术,二者都是当时武士所必备的条件。

书指的是汉字的形体结构类型,据《说文解字·叙》说,周时的启蒙教育是以“六书”为先的。

数即术数,包括天文历法、阴阳五行、占卜算法等多方面的内容,相当于自然科学知识和宗教技术知识。

从这六大方面教学内容的设置来看,中国古代教育确实从一开始就十分注重德育和智育的相互结合。

礼乐主要是道德教育,但其中也包括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射驭书数主要是知识技能教育,但其中也渗透着德育的内容,例如射驭训练实际上也是礼制教育的一个方面。

春秋战国以后,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似乎更加强调德育的重要,如贾谊《新书·大政下》所说的“道者,教之本也”,集中反映了这种倾向。

但同时,人们也并没有放松对知识教育的重视。

如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论语·阳货》)董仲舒也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

”这说明,中国古代教育是反对偏执一方,主张德育和智育并重的。

二、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反映在《礼记·大学》关于“大学之道”的论述中。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后来独立出来,被奉为儒家四大经典著作(合称“四书”)之一。

《大学》一开篇,就明确提出了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实际上也就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

《大学》从性善论的思想出发,认为“明德”是人与生俱来的善性,但这种善性必须经过不断学习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使人的“明德”发扬光大。

这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使自己始终保持向善之心。

第二个目标是“亲民”,“亲民”的大致含义就是《论语·学而》所说的“泛爱众而亲仁”。

人不仅自身要保持向善之心,而且还要将这种向善之心推广开来,去亲爱广大的民众;反映在政治上,就是儒家所倡导的仁政思想。

后来,朱熹把“亲民”改作“新民”,解释为用自己的德性去感化人,使人去其“旧染之污”,这种解释反映了儒家推己及人的教化思想。

第三个目标是“止于至善”,也就是要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是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

为了实现这三个目标,《大学》还提出了教育的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就是八个学习阶段的具体目标,反映了儒家所设计的从加强个人修养开始,然后推己及人,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程序。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从《大学》概括出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后,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尽管有不少学者对此作过补充和阐发,但基本上没有超越这个范围。

这些目标一直是中国古代教育所遵循的原则,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三、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教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所在。

中国古代教育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掌握了一系列教学规律,总结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和原则,为后来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1.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材。

因材施教的最早实践者是孔子。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朱熹《论语集注》)他特别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特长,弥补学生的不足。

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很多。

如《论语·先进》记载,子路和冉有同样向孔子询问“闻斯行诸”的问题,但由于平日里子路过于冒进而冉有过于退缩,所以,孔子就要求子路不要“闻斯行之”,而要求冉有“闻斯行之”。

再如,《论语·颜渊》记载,樊迟、仲弓、颜渊三人问的同样是“仁”,孔子却根据三人的不同学业造诣作出了三种不同的回答,这三种深浅有别的答案,可以使三人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将仁付诸实践,这比那些不切实际的死板教育更能收到成效。

2. 启发诱导启发诱导是一种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从古到今一直深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欢迎。

孔子就特别善于运用这一方法,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愤”就是很想把某一问题弄明白却还没有明白、心中因此而烦闷的心理状态,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开导他,使他的思路畅通。

“悱”就是思考某一问题已经心有所得,想要说出来却不知如何去表达,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启发他,帮他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在这两种情况下,学生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个时候去教导他,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孔子还要求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否则就不再教他了。

这是对启发式教育的更高的要求。

颜渊曾感叹他教师的教学艺术的高超:“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孔子善于对学生循循诱导,用文献去丰富学生的知识,用礼节去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到这种程度,可以说是出神入化了。

3. 学思结合学思结合就是要将学习和思考这两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既重视学,又重视思。

学思结合的原则也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

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名言是对学、思之间密切关联、不可偏废的关系的恰当概括和总结,成为后世教育者一直尊奉的法则。

他还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这段话的意思并不是说思不如学,而是为了说明不能只思不学;他在《论语·季氏》中曾提出“君子有九思”,说明他是十分重视思考的。

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思并重的教学思想,认为学思结合,是学习成功的保证。

他用学射箭来比喻学与思的关系:手中没有弓箭,只是思考射箭的模样,自然不能掌握射箭的本领;手中有了弓箭,却不考虑应该怎样去射,同样无法提高射箭的技术。

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所以,朱熹特别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

”如果只读不思,必不知其意味;只思不读,纵使晓得,终是不牢靠。

只有读得熟又思得精,才能心、理合一,永远不忘。

他明确指出了学思脱节的两种弊病:“今学者有二病,一是主私意,一是旧有先入之说。

” (《学规类编》)前者缘自只思不学,后者起于只学不思。

朱熹的这些见解,进一步丰富了学思结合的教学原则。

4. 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

“教学相长”的命题是《礼记·学记》首先提出来的。

《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人们只有通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能力的不足;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发现自己的困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