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史东南亚专题(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⑥从华文教育看华人的地位 ▲中国之外华文教育体系最完备的地方:华文小学(1995 年华小有1287间,学生592,184人,教师26377人,85% 的华裔子弟在华小就读,华小区别于马来文为教学媒介语 的国民小学而称为国民型小学。) 华文独立中学 高等院校(拉曼学院,1969年建立;南方学院,1991年招 生;新纪元学院,1997年设立;韩江学院,2000年开课。 2003年批准建立拉曼大学) ▲创办独立大学的失败:
三、印度尼西亚
印尼独立战争时期(1945—1949)1950年独立。 1951年规定华侨到中国大陆的必须签署“不再回印尼”的 保证书(华人来去自由),1949年后新客华人越来越少(中 国限制人口出国),主要是自然增长,一般估计1952年华侨 华人人口达300万,占总人口8000万的2%。1954年印尼外侨 事务局统计也是300万。主要是福建帮、客家帮、广肇帮、潮 州帮。依靠人口的自然增长,到80年代大约是600万左右,约 占总人口的3%,是世界上华侨华人最多的国家。
1、印尼政府的国籍政策 2、五六十年代的排华运动 3、苏哈托政府的华人政策: 4、20世纪70-90年代的排华运动 5、新政府的华人政策及华人社会的变化
1、印尼政府的国籍政策
被动制政策时期(1946—1954)
主动制政策时期(1954—1966)
阻挠华侨入籍(1966—1979)
欢迎入籍(1980年后) 印尼政府似乎在国籍政策上还拿不定主意,如果让大部分 华侨归化为印尼籍民,它担心不能控制他们,也不能将吸 收到印尼原住民社会里,可是如果让他们保留外侨的身份, 北京则有权利和义务保护它的侨民。 无国籍者
1、泰国政府的华人政策
①国籍政策:战后仍然沿用1939年的国籍法, 万隆会议后,1956年放宽入籍限制,修改国籍法:出生在 泰国的人/ /申请入籍起,在泰连续居住5年以上,可申请入籍 /已入泰籍父母的成年子女 1956年的《公民权法令》规定一旦成为泰国公民,可享有 政治、经济、社会的基本权利,不受职业限制法令的限制。 ②华文教育:战后有过短暂的发展期,但随后泰国政府采 取强硬措施,要求儿童接受4年的强迫教育(泰文)。1960 年强迫教育从4年延长至7年。 ③经济政策:经济泰化的政策,但不以种族为基础,而以 国籍为基础。 ④华人华裔政策:战前曾有过极端民族主义的政策,战后 有所改变,但对华人的公民权还是有所限制
华裔(Chinese descents &people of Chinese descents) : 具有中国血统者,其涵盖面比华人更广。在东南亚学术界被 用来称呼不再认为自己是华人的华人后裔。 华族(ethnic Chinese group):由保持华人意识的中国移民 及其后裔组成的稳定的群体,构成当地国家民族的组成部分。 华人裔群(Chinese Diaspora):散居者
当 代 华 侨 华 人 东史 南 亚 专 题
——
部分参考书:
1、方雄普、谢成佳主编《华侨华人概况》,中国华侨出版 社,1993年。(或《华侨华人概述》编写组编《华侨华人概 述》,国务院侨办侨务干部学校,1993年。) 2、梁英明《战后东南亚华人社会变化研究》,昆仑出版社, 2001年。
3、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主办刊物《华侨华人历史研 究》。 4、庄国土等著《二战以后东南亚华族社会地位的变化》,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政府对华文教育的限制、蚕食政策 《1957年教育法令》 《1961年教育法令》 为了贯彻同化政策,《1961年教育法令》第21条第(2)款 规定,“在任何一个时候,只要教育部长认为某一间国民型小 学已适当转变为国民小学时,他可以直接命令有关学校改制为 国民学校。” 1967年通过的《国语法令》,重申马来文成为政府学校的主 要教学媒介语的最终目标,并规定马来文为唯一官方语文。 当局从1968年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把以英文为教学媒介语 的国民型英文学校改制为马来文为媒介语的国民学校。 《1996年教育法令》把《1961年教育法令》的最终目标 (把所有源流学校改成以国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变为“现 行目标”,“除非获得部长豁免,国语必须成为国家教育制度 内所有学校和教育机构的主要教学媒介语。” “数理英化”计划
二、新马分治以后的新加坡
新加坡现在大约448万人口中,有360万是本地人,包括新 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占人口的80%,而外侨有88万人。战 后新加坡华人一直占总人口约76%。 (2006年,华族75%,马来族14%,印度族8.8%)
①宪法强调平等和谐、多元族群 ②放宽获得公民权的条件 ③多元的宗教政策 ④保护、扶持马来人 ⑤培育新加坡国家意识 ⑥从南洋大学的创立与关闭看新加坡政府对华人文化 教育的引导 南大的创办与早期发展 南大的改革,南大与新大的合并
1961年,拉赫曼总理提出“大马来亚”计划,全部合并成 马来西亚。 1963年,新加坡、沙巴、沙捞越以州的名义与马来亚联邦 组成马来西亚(文莱反对)。 (人口比例变化:1947年的马来亚马来人49.5%,人口 188.5万,占当地人口490.8万的38.4%,新加坡并入后的马 来西亚马来人43.3%,华人45%)。 1965年,新马关系恶化,新加坡独立,但新马继续合作
1997年,马来西亚华人人口54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26%多。 《星洲日报》说2003年降为25.6%。这不但与华人的生育率 低有关,也与国家的(移民归化)政策导向有直接的关系。
①宪法确立“马来人优先”
②1969年“5·13”种族冲突事件:
③“马来人优先“政策的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阶 段
④“国家发展政策”New Development Policy
四、泰国
1990年,泰国华人600多万,占人口的12%,是泰国最大的 少数民族。但存在人口统计上的困难。80年代关于泰国华人 社会是否存在的争论。 战后泰国是名义上的战败国,排华势力遭到打击。1947年 11月,披汶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政变,重新执政,重演反共 排华。但因上次“经济泰化”政策的失败,重视泰华工商界 的作用。 50年代,由于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及中国国际影响的提高, 泰国的华人政策从压制和不平等转为友好和鼓励同化。1957 年,亲美的沙立元帅上台,中泰关系中断。1975年7月1日建 交。
2、五六十年代的排华运动 1959年的第10号总统令等排华法令直接影响的华侨 达50万人,59-61年不断发生逮捕、绑架、驱赶华侨出境的事 件。 1963年的排华 1965年发生“九· 三O”事件,之前,苏加诺政府推 行亲共反帝政策,在国内倡导“纳沙贡”理论(联合民族主 义、宗教和共产主义三种政治力量)。 “九· 三O”事件: 排华的背景分析:荷兰殖民者的挑拨 文化传统背景不同 印尼的狭隘民族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 经济上的差距导致认识上的偏差 外国的插手破坏 其他
3、苏哈托政府的华人政策: 印尼政府对华侨华人的看法 经济政策:主公制度的形成 教育与文化政策,“危险物品”,包括毒品、武器和中文印刷
4、20世纪70-90年代的排华运动 20世纪70-90年代的排华事件列举 性质与五六十年代的不同 五月暴乱的背景———经济恶化、政治腐败 导火线——能源价格上涨 5· 13暴行 性质 政府的态度 影响 5、新政府的华人政策及华人社会的变化 前景
4、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迈克尔· 皮奥雷Michael Piore“双重市场理论” 艾勒占德罗· 波特斯Alejandro Portes“族群聚居 区”(Ethnic enclaves) 5、世界体系理论 贡德· 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 工业化国家----不发达国家,核心与边缘的不平等分工
②1969年“5·13”种族冲突事件: 马来西亚独立以来的第一个执政党——联盟党:马来 人政党巫统、华人政党马华公会、印度人政党印度国大党结 成联盟。华人在政治上试图通过合法手段来谋求平等权。 经过/性质/后果:1971年的《煽动法令》/ 1974年的 国民阵线(National Front) 经济上的措施就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国际移民理论
一、移民动因 1、推拉理论:19世纪末,美国社会地理学家莱文斯坦E.G. Ravenstein 2、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 以亚瑟· 刘易斯Arthur Lewis等为代表,着重从经济学的角度 分析移民动因。 对付出与回报的估算 3、新经济移民理论: 以奥迪· 斯塔克Oded Stark、爱德华· 泰勒J. Edward Taylor 为代表。 不是绝对收入的差距,而是相对失落感等综合问题(分散风 险、生活质量、环境、收入不均)
第一讲
战后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明确两个基本概念 1、华侨华人称谓问题:华侨、华人、华裔、华族 华侨(Overseas Chinese):19世纪末以后,中华民族主 义在东南亚中国移民社会中逐渐兴起,华侨这一概念在国 内外被普遍接受,用于称呼中国移民及其后裔。它既表示 对中国的政治认同,又表明在海外的侨居(sojourner)状 态。 1955年,中国与印尼签订《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 华侨仅指定居国外并保留中国国籍者。但国外学者、民间 人士等仍经常使用华侨泛称还中国移民及其后裔。 华人(Chinese, Ethnic Chinese, Chinese Diaspora): 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中华文化、具有中国人血缘的非中国公 民。血缘和文化是最本质的特征,而华人意识日益成为东 南亚华人认同的基础。东南亚华人学者反对使用“海外华 人”,认为这具有强烈的“中国中心”的涵义。
2、东南亚(南洋)地区的概念及特点: 地理上:内陆国家、半岛国家、群岛国家,交通的阻隔 政治上:小国林立,缺少地区内的大国, 国家边界的变动性,殖民地化的历史, 文化上:多元化,印度化时期, 伊斯兰教世界的影响,中国的影响
华社有三宝: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华文报刊
一、马来西亚
(概念“马来亚与新加坡)
⑤华人的政治权利及社会地位 ⑥从华文教育看华人的地位
①宪法确立“马来人优先” 1946年英国提出马来亚联邦(Malayan Union)计划。遭 到马来人的强烈反对(未获通过),直接导致1946年巫统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马来民族统一机 构)的建立。1949年马华公会(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成立。 1954年,马、华、印联盟党正式成立。 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an) 正式独立,1957年独立时通过了《马来亚联合邦宪法》, 将马来人的特权规定为永久性的。

③“马来人优先“政策的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阶
段 背景:1970年各种族收入、职业/目标体系/措施/成效 及问题
④“国家发展政策”New Development Policy “2020年宏愿” 第九大马计划 ⑤华人的政治权利及社会地位 ▲众多的华人社团:1969年为3268个,1975年为3582个, 1993年为5762个。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华总)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会联合总会(董总)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 马来西亚中华工商联合会(商联总) 华团的地方性组织也很活跃,如雪兰莪中华大会堂(雪华堂)、 槟城中华大会堂(槟华堂) ▲华人政党 ▲华人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教育文化
*移民潮的持续发展:网络说,连锁因果说,移民文化说
二、国际移民的社会适应 (一)同化论 18世纪末到20世纪上叶 定居——适应——同化 (二)多元文化论 1924年犹太裔美国学者霍勒斯· 卡伦Horace Kallen“文化多元 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的民权运动 1971年开始被多个国家纳入国策 “多元文化”的内涵:文化认同权——→经济/社会平等权 弱势族群——→弱势社会群体 支持意见:多元民族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宽容的文化氛围 有利于缓和宗教矛盾 批评意见:新种族主义 乌托邦 反科学的合法外衣 静止的文化观
思考题: 1、如何评价马来西亚华人的社会地位 2、分析新马分治后新加坡的生存策略 3、分析印尼独立后国籍政策的演变 4、为什么印尼排华运动始终不断?我们中国能做些什么? 5、泰国华侨华人政策的重要特点及其影响 6、菲律宾华人参政意识的变化 7、如何正确看待东南亚华人来中国寻根谒祖、捐建公益、投资 兴业的行为? 8、从华人组织由一国范围走向区域性和国际性联谊,来解读华 人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9、请你设计一份初步的试调查问卷,题目可定为: 关于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华裔青年国家 认同和族群认同的调查 关于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华裔青年文化 认同的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