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雕的表现形式
论古埃及浮雕艺术的独特表现手法[权威资料]
论古埃及浮雕艺术的独特表现手法【摘要】浮雕作为最古老的视觉艺术形式之一,在古埃及的艺术表现中被广泛应用。
其特性决定了它即具备绘画描述事件和表现场景的能力,又具有圆雕形体的真实起伏以及永久性强等特点。
这一艺术形式基本伴随古埃及文明的诞生而出现在大到王陵和神庙,小到棺椁、面具、陶器、石器等各种工艺品之上。
而此时期的浮雕也具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关键词】古埃及;浮雕艺术;表现形式;剜形轮廓法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的文明持续发展了三千年之久,这三千年中艺术形式有着显著发展,如古王国时期雕刻中的雕像,往往是着色的。
代表作品有拉霍泰普和诺夫列特雕像,皆是现实主义的风格;中王国时期,十二王朝法老西努海特和阿蒙霍特普三世的雕像是中王国最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依然是现实主义风格。
但表现统治者的肖像不再用传统的呆板、高大、正面的惯用手法。
但也没有完全否定古王国时期的风格;到新王国时期,雕塑艺术追求表现真实的人体结构及动态特征,且注重细节刻画,雕塑题材更加广泛,除国王,王后的雕像外,还有奴隶,农夫,手工业者,士兵的雕像。
而古埃及艺术特征始终不变,这一独特的艺术现象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历史学者、建筑家、考古家、艺术家的浓厚兴趣,他们将其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对古埃及文明的探究中去,使世人更进一步地了解这个古老的文明。
而这种千年不变的艺术风格也正是古埃及独特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古埃及浮雕艺术能够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屹立与世界艺术之林,并长期作为埃及艺术的标志,与其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不可分的。
而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形成与埃及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有着紧密联系。
我将这种独特的浮雕艺术表现形式暂且称其为“剜形轮廓法”,即在建筑或方尖碑的外立面墙体上向内部雕刻,所雕刻形体的高度均低于墙体的表面高度,轮廓线清晰明确、整体连贯,且深于形体内部的线刻,而线刻的深浅及角度并非均匀一致的,是根据所雕刻内容对光线与空间的需要而灵活变化。
纸浮雕知识点总结
纸浮雕知识点总结一、纸浮雕概述1. 纸浮雕是一种利用纸张材料进行雕刻的艺术形式,它的成型过程是将不同材质的纸张通过折叠、切割、粘接等手法来制作出具有立体感的图案或图像。
2. 纸浮雕源自中国民间手工艺,它利用纸张的轻薄性质,并通过对纸张进行雕刻、粘贴等方法,实现了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的艺术效果。
3. 纸浮雕在文化艺术领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在当代仍然具有相当的市场需求和艺术价值。
它既可以作为艺术品进行展示,也可以作为工艺品进行销售和收藏。
4. 纸浮雕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材料成本较低,因此适合广大人群参与和学习。
5. 纸浮雕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用于室内装饰、礼品制作、教育教学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增添了美的色彩和趣味。
二、纸浮雕的分类1. 按制作材质和方式分类(1)单层纸浮雕:只用一种纸张材料进行浮雕制作。
(2)多层纸浮雕:利用不同质地的纸张进行剪切、叠合等组合,形成多层次的浮雕效果。
2. 按表现形式分类(1)抽象纸浮雕:形式上没有具体的表现对象,强调对线条、形态、色彩等元素的组合和处理。
(2)具象纸浮雕:通过对实际事物进行艺术再现和创作,使得纸浮雕更具有生活化和情感性。
3. 按用途分类(1)装饰纸浮雕:用于室内装饰、装饰画等领域,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表现力。
(2)实用纸浮雕:用于工艺品、礼品等领域,注重实用性和市场需求。
三、纸浮雕的制作工艺1. 准备工作(1)选材:纸张选择要细腻、颜色均匀、质地柔韧的纸张。
(2)设计:根据主题和表现形式设计纸浮雕的外形和结构。
(3)备料:根据设计图纸,将所需的纸张进行切割、折叠、压平等工序。
2. 制作过程(1)素描:在纸张上进行初步草图设计,确定纸浮雕的整体方向和形状。
(2)剪切:根据设计要求,使用剪刀或美工刀对纸张进行剪裁和雕刻。
(3)粘合:利用胶水或其他胶粘剂将不同纸张进行粘合和组合,形成多层次的浮雕效果。
(4)雕刻:对于一些细节和立体感的部分,可以利用雕刻刀等工具进行精细加工和处理。
陶瓷浮雕的造型特征
陶瓷浮雕的造型特征作者:王歌林刘惠兴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年第01期摘要: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具有立体感画面的“绘画”方式,从远古开始,人类便用色彩和线条来表现自然中的各种对象,浮雕便伴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关切而产生了。
于是,平面形象的图绘形式便实用于各类艺术途径中。
陶瓷浮雕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是造型和装饰的统一体。
陶瓷浮雕独特的造型特征也是其它陶瓷装饰手段所不能代替的。
关键词:陶瓷浮雕;高浮雕;浅浮雕;造型特征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3-0034-01一、陶瓷浮雕的线造性造型特征陶瓷浮雕常以高浮雕、浅浮雕、线刻、平面堆塑的装饰手段来表现,从高浮雕到浅浮雕、线刻可以说以一个形体压缩的进程。
同时,陶瓷浮雕艺术也是一种以线为主,在平面上塑造空间感的装饰手段。
《辞海》中述道:“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的一种雕塑,依表面突起的厚度不同,分为高浮雕、浅浮雕等,也有二者结合的形式。
”高浮雕造型的厚度要超过表现对象厚度的一般以上,它适合营造出塑造对象的层次感,而其造型特征也与圆雕接近,甚至在部分雕刻的处理直接采取圆雕的造型方式。
低浮雕是厚度较表现对象小,立体感较小但是可以利用透视关系、线条虚实等方式将画面在平面上更好表现出来造型方式。
另外,还有线刻和平面堆塑这两种塑造手段:线刻正如其名,是以线条为在平面上刻画图纹的工艺。
平面堆雕主要是使陶瓷的表面产生凸起于平面的装饰手法,常常是通过泥浆和工具在陶瓷坯体表面堆、塑出各种浮雕纹样。
陶瓷浮雕在创作之时,创作者必须强调点、线、面,等造型元素才能在空间内塑造出具有强烈表现力的造型美感和特征。
许多陶瓷浮雕当中,线条的运用酣畅淋漓,是陶瓷浮雕艺术最重要的造型特征。
陶瓷浮雕的各种题材来看,无论什么内容都无法脱离线条的雕琢,特别是在人物表现的时候,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空间表现,服饰纹理的曲折起伏,无不需要用线条的勾勒。
浮雕的简介
浮雕的简介浮雕的简介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
浮雕一般是附属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
由于其压缩的特性,所占空间较小,所以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装饰。
近年来,它在城市美化环境中占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浮雕在内容、形式和材质上与圆雕一样丰富多彩。
浮雕的材料有石头、木头、象牙和金属等。
浮雕艺术在世界上到处都有,从古埃及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庙和墓碑的雕塑,在中国的庙宇、洞窟和君王的陵墓也有许多浮雕艺术,著名的比如有昭陵六骏。
埃及的“负”浮雕,浮雕的形象是沉入材料的平面里去的,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浮雕的概念和特征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浮雕的空间构造可以是三维的立体形态,也可以兼备某种平面形态;既可以依附于某种载体,又可相对独立地存在。
一般地说来,为适合特定视点的观赏需要或装饰需要,浮雕相对圆雕的突出特征是经形体压缩处理后的二维或平面特性。
浮雕与圆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相对的平面性与立体性。
它的空间形态是介于绘画所具有的二维虚拟空间与圆雕所具有的三维实体空间之间的所谓压缩空间。
压缩空间限定了浮雕空间的自由发展,在平面背景的依托下,圆雕的实体感减弱了,而更多地采纳和利用绘画及透视学中的虚拟与错觉来达到表现目的。
与圆雕相比,浮雕多按照绘画原则来处理空间和形体关系。
但是,在反映审美意象这一中心追求上,浮雕和圆雕是完全一致,不同的手法形式所显示的只是某种外表特征。
作为雕塑艺术的种类之一,浮雕首先表现出雕塑艺术的一般特征,即它的审美效果不但诉诸视觉而且涉及触觉。
与此同时,它又能很好地发挥绘画艺术在构图、题材和空间处理等方面的优势,表现圆雕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和对象,譬如事件和人物的背景与环境、叙事情节的连续与转折、不同时空视角的自由切换、复杂多样事物的穿插和重叠等。
精微细致的古埃及浮雕艺术
j移精微细致的古埃及浮雕艺术文图/令狐若明r.埃及陵墓和神庙的墙壁上,浮雕是不 可缺少的装饰品,并常常配有文字说 —I明。
古埃及浮雕,有凸雕和凹雕两种 不同的表现形式。
凸雕是把图象轮廓的四周铲 平,使图象从底面上突出,又称高浮雕。
凹雕 是刻出图像的轮廓线条和细节,使之凹入墙面,又称浅浮雕。
制作浅浮雕的工序比高浮雕要容 易,所以在古代埃及浅浮雕是更常用的手法。
古埃及浮雕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时代,史前 墓葬中出土的调色板和石刀柄等器物上都刻着 动物、人物和战斗场面。
埃及最早的完整浮雕 作品,是王朝时代之始的“纳尔迈调色板”。
这块著名调色板的正反两面均有凸雕画面,表现 纳尔迈王征服下埃及的情景。
从调色板上可以 看出,主次人物在画面上的大小比例及位置的 安排,分层排列的勾画均已形成,手法相当熟练, 为后世浮雕的创作定了一条基本法则。
S王国1]①王国的芎雕古王国时期,浮雕艺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国王与贵族墓葬的浮雕内容有所不同。
王陵 浮雕是以宗教题材为特征,如第3王朝左塞王 (Zoser)陵墓的浮雕画面,表现国王头戴王冠,71手持连伽,正在行宗教礼仪,这块浮雕以纤细 的线条,将左塞王身体的各个部位表现得一清 二楚,体现了艺术家的精巧技艺。
贵族墓葬的浮雕,主要反映墓主生前富有 的生活情景,尤其以第5、6王朝的浮雕最为突 出。
萨卡拉、吉萨等地大臣贵族墓都以优美着 色的浮雕装饰,刻画他们生前奢华宴饮、游猎 歌舞的生活,还有大量描绘耕耘、播种、收获、词养家禽、放牧牲畜等农事活动的画面。
第5王朝大臣蒂(Ti)的墓中发现许多精美的浮雕,«猎取河马图》浮雕就是著名的一幅,画面上有 两只船漂浮在河上,头一只船上的几个人同时 用长矛合力刺杀河马;第二只船上的主人蒂伫 立船头,监督和观看随从们狩猎。
人物的大小、紧张与悠闲形成明显的对照。
船下河水中游鱼 肥美,清晰可见。
整幅浮雕是以盛产于尼罗河 的纸草为背景,纸草丛中还栖息许多飞鸟,有两只黄鼬正伺机对飞鸟发起偷袭,形成了一幅 各种动物生存竞争、弱肉强食的局面。
论浮雕艺术详细内容
论浮雕艺术详细内容中兴中学李举连一、浮雕的概念和特征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浮雕的空间构造可以是三维的立体形态,也可以兼备某种平面形态;既可以依附于某种载体,又可相对独立地存在。
一般地说来,为适合特定视点的观赏需要或装饰需要,浮雕相对圆雕的突出特征是经形体压缩处理后的二维或平面特性。
浮雕与圆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相对的平面性与立体性。
它的空间形态是介于绘画所具有的二维虚拟空间与圆雕所具有的三维实体空间之间的所谓压缩空间。
压缩空间限定了浮雕空间的自由发展,在平面背景的依托下,圆雕的实体感减弱了,而更多地采纳和利用绘画及透视学中的虚拟与错觉来达到表现目的。
与圆雕相比,浮雕多按照绘画原则来处理空间和形体关系。
但是,在反映审美意象这一中心追求上,浮雕和圆雕是完全一致,不同的手法形式所显示的只是某种外表特征。
作为雕塑艺术的种类之一,浮雕首先表现出雕塑艺术的一般特征,即它的审美效果不但诉诸视觉而且涉及触觉。
与此同时,它又能很好地发挥绘画艺术在构图、题材和空间处理等方面的优势,表现圆雕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和对象,譬如事件和人物的背景与环境、叙事情节的连续与转折、不同时空视角的自由切换、复杂多样事物的穿插和重叠等。
平面上的雕凿与塑造,使浮雕可以综合雕塑与绘画的技术优势,保持手法上的多样性和多样化。
二维空间中的透视缩减,陪衬主体形象的背景刻画或虚拟,使浮雕的塑造语言比之其它雕塑尤其是圆雕,具有更强的叙事性同时也不失一般雕塑的表现性。
压缩空间的不同程度,形成浮雕的二种基本形态——高浮雕和低浮雕。
二、浮雕的起源与发展人类社会存在以来,艺术一直是整个人类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原始先民由于对自然现象还无法正确地解释,于是产生了原始宗教,他们以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
随着原始宗教的发展,原始雕塑艺术也作为祭祀信仰、崇拜观念的体现方式或表达形式而得以发展。
浮雕工艺介绍(共10张PPT)
浮雕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两种类别:
与此同时, 浮雕浅又浮雕能起很位好较地低发,挥形体绘压画缩艺较术大在,构平图面感、较题强材,和更空大间程度处地理接等近方于面绘的画形优式势。,它表主现要圆不雕是靠所实不体能性表空现间的来营内造容空和间对效象果,,譬而更如多事地件利和用人物的 背景与环境、叙绘事画的情描节绘的手连法续或与透视转、折错、觉不等同处时理空方式视来角造的成自较由抽切象的换压、缩复空杂间多,样这有事利物于的加穿强插浮和雕重适合叠于等载。体的依附性。浮雕空间压缩程度的选择 它主要不是靠实,体通常性要空考间虑来表营现造对象空的间功效能果、,主而题更、环多境地位利置用和绘光画线等的因描素绘,手其法中或环透境与视光、线错因觉素等起处着决理定方性式作来用造。成优秀较的抽雕象塑的家压总缩能空很好间地,处这理有这利于加 强浮雕适合于载些体关系的,依从附而性使。作品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压缩空间限定了浮雕空间的自由发展,在平面背景的依托下,圆雕的实体感减弱了,而更多地采纳和利用绘画及透视学中的虚拟与错觉来 达到表现目的。 压缩空间限 定了高浮浮雕雕空由间于的起自位由较发高展、,较在厚平,面形背体景压的缩依程托度下较,小圆,雕因的此实其体空感间减弱构了造,和而塑更造多特地征采更纳接和近利于用圆绘雕画,及甚透至视部学分中局的部虚处拟理与错觉来 达到表现目的。完全采用圆雕的处理方式。高浮雕往往利用三维形体的空间起伏或夸张处理,形成浓缩的空间深度感和强烈的视 作浮为雕雕 相塑对艺圆术雕的的觉种突冲类出击之特力一征,,是使浮经浮雕形雕首体艺先压术表缩对现处于出理形雕后象塑的的艺二塑术维造的或具一平有般面一特特种征性特,。别即的浮表雕现的力审美和效魅果力不。但诉诸视觉而且涉及触觉。 与此同时, 浮雕在又充能分很表好达地审发美挥思绘想画情艺感术的在基构本图创、作题原材则和之空下间,处浮理雕等的方不面同的优形势态,各表有现艺圆术雕品所格不上能的表侧现重的或内表容现和的对适象应,性譬。如一事般件地和人物的 背景与环境、叙说事,情高节浮的雕连较续大与的转空折间、深不度同和时较空强视的角可的塑自性由,切赋换予、其复情杂感多表样达事物形的式穿以插庄和重重、叠沉等稳。、严肃、浑厚的效果和恢弘的气 浮但雕是的 ,空在间反形映态审势是美;介意浅于象浮绘这雕画一则所中以具心行有追云的求流二上水维,般虚浮涌拟雕动空和的间圆绘与雕画圆是性雕完线所全条具一和有致多的,视三不点维同切实的入体手的空法间形平之式面间所性的显构所示图谓的,压只传缩是递空 某着间种轻。外音表乐特般征的。平和情调和抒情诗 浮雕用压缩的办般法的来浪处漫理柔对情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 浮雕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两种类别: 浮雕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两种类别: 浮雕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 但是,在反映审美意象这一中心追求上,浮雕和圆雕是完全一致,不同的手法形式所显示的只是某种外表特征。 浮雕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两种类别: 浮雕相对圆雕的突出特征是经形体压缩处理后的二维或平面特性。
第五课浮雕(教案)
此外,在讲授过程中,我尝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浮雕艺术,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效果不错。但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某些知识点仍然存在疑惑。因此,我决定在下一节课中进行巩固教学,通过更多实例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这些知识点。
第五课浮雕(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五课浮雕(教案)
《美术》四年级下册,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浮雕的定义与特点:介绍浮雕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浮雕是一种半立体雕塑艺术,具有明显的层次感和起伏感。
2.浮雕的分类:介绍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不同类型的浮雕,的浮雕作品,掌握制作过程中的基本技法。
(2)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浮雕作品: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缺乏灵感,难以将自己的想法融入作品。
-难点举例:如何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如何创新等。
-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激发想象,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
(3)团队合作与沟通: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
-难点举例:如何分配任务、如何协调意见等。
4.创作与实践: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浮雕作品。
5.浮雕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学习欣赏和分析古今中外的经典浮雕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6.安全教育:强调在使用工具和材料时的安全注意事项,确保课堂安全。
二、核心素养目标
《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五课浮雕: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浮雕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制作方法,培养其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浮雕简介
浮雕简介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浮雕的空间构造可以是三维的立体形态,也可以兼备某种平面形态,既可以依附于某种载体,又可相对独立地存在。
一般地说来,为适合特定视点的观赏需要或装饰需要,浮雕相对圆雕的突出特征是经形体压缩处理后的二维或平面特性。
浮雕与圆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相对的平面性与立体性。
它的空间形态是介于绘画所具有的二维虚拟空间与圆雕所具有的三维实体空间之间的所谓压缩空间。
压缩空间限定了浮雕空间的自由发展,在平面背景的依托下,圆雕的实体感减弱了,而更多地采纳和利用绘画及透视学中的虚拟与错觉来达到表现目的。
与圆雕相比,浮雕多按照绘画原则来处理空间和形体关系。
但是,在反映审美意象这一中心追求上,浮雕和圆雕是完全一致,不同的手法形式所显示的只是某种外表特征。
作为雕塑艺术的种类之一,浮雕首先表现出雕塑艺术的一般特征,即它的审美效果不但诉诸视觉而且涉及触觉。
与此同时,它又能很好地发挥绘画艺术在构图、题材和空间处理等方面的优势,表现圆雕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和对象,譬如事件和人物的背景与环境、叙事情节的连续与转折、不同时空视角的自由切换、复杂多样事物的穿插和重叠等。
平面上的雕凿与塑造,使浮雕可以综合雕塑与绘画的技术优势,使浮雕的塑造语言比之其它雕塑尤其是圆雕,具有更强的叙事性同时也不失一般雕塑的表现性。
压缩空间的不同程度,形成浮雕的二种基本形态——高浮雕和低浮雕。
高浮雕高浮雕由于起位较高、较厚,形体压缩程度较小,因此其空间构造和塑造特征更接近于圆雕,甚至部分局部处理完全采用圆雕的处理方式。
高浮雕往往利用三维形体的空间起伏或夸张处理,形成浓缩的空间深度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浮雕艺术对于形象的塑造具有一种特别的表现力和魅力。
法国巴黎戴高乐广场凯旋门上的著名建筑浮雕《1792年的出发》,是高浮雕的杰作。
艺术家将圆雕与浮雕的处理手法加以成功的结合,充分地表现出人物相互叠错、起伏变化的复杂层次关系,给人以强烈的、扑面而来的视觉冲击感。
纸浮雕、泥浮雕、 布浮雕等手工工艺技巧与创意PPT课件
(1)画稿勾线
(2)用纸泥装饰主体形象
(3)后装饰背景色
(4)整理装裱
四、粗糙纸浆泥的造型 有些艺术作品不需过于精细的技巧,为了凸显粗犷的艺术特点,用较粗糙的纸浆泥
为原料,可以恰到好处地表现古灵精怪、生动活泼或憨态可掬的形象特点。 粗糙纸浆泥的制作过程与精细纸浆泥的制作过程相同,只不过要用报纸泡制而成
1画稿勾线2用纸泥装饰主体形象3后装饰背景色4整理装裱四粗糙纸浆泥的造型有些艺术作品不需过于精细的技巧为了凸显粗犷的艺术特点用较粗糙的纸浆泥为原料可以恰到好处地表现古灵精怪生动活泼或憨态可掬的形象特点
纸浮雕、泥浮雕、 布浮雕等手工工艺技巧与创意
浮雕作品的工艺技巧与创意
人们对浮雕的直觉印象源于西方建筑上的浮雕艺术。手工制作中的浮雕形式, 是指借助建筑等艺术形式中的浮雕效果,用不同材料代替石材,以丰富的制作技巧 使 平面材料呈现出浮雕的艺术特征。
纸色搭配技巧示例
2. 制作步骤
图稿设计 挑选纸材 剪纹样
粘贴
多层粘贴浮雕作品的选纸
3. 多层粘贴浮雕作品欣赏
二、折印浮雕 折印浮雕是因其在制作浮雕的过程中,用划线折印的技法产生凹凸有致的明暗 效
果而得名的。 1. 制作技巧
造型技巧
制作技巧
划线技巧
粘贴技巧
折印浮雕造型技巧
2. 折印浮雕作品欣赏
常见的絮状材料不是很多,棉花是其中的一种。在幼儿手工活动内容中,对絮 状材料的应用更是少见。但为了扩大手工活动内容范围,为了感知更多的材料并拓 宽艺术视野,可以尝试在手工制作中应用絮状材料。
一、絮状材料的种类 常见的絮状材料以棉花为主,此外还有蚕丝棉、人工丝绵等,它们的质感和应用
西方雕塑《浮雕》
西方雕塑精粹之一浮雕公元4世纪至14世纪,基督教的盛行,使欧洲中世纪艺术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在法国,多为建筑装饰的哥特式雕刻,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
随宗教观念由“神圣化”向“人性化”的转变,建筑雕饰也由浅浮雕向高浮雕发展,并逐步从墙面上独立出来,促成了新的雕塑风格的形成。
这种风格突显于法国沙特尔教学正门上的浮雕,其人像比例适应建筑柱身形状的要求,形体被极度拉长,形成瘦长清秀的风格。
裹住柱身的人像浮雕,头部探出柱身,浑圆且真实,它们不再是浅浮雕,而是几乎独立于柱头的高浮雕。
这种力图摆脱建筑框架制约的尝试,使以后二、三百年的法国雕刻走向真实的空间和真实的生命。
同样的情形出现在佛教盛行的中国隋唐,石窟造像的营造和布局,为浮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使这一时期成为继商周、秦汉之后,浮雕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
它的最大突破是,变从前的浅平线刻形式为立体而丰满的高浮雕。
中世纪热带非洲的浮雕艺术,可以与世界各国同时代的浮雕艺术相媲美。
它们通常以雕花的门窗、浅浮雕和铜质饰板等形式出现。
它们对宗教生活保持着某种独立性,不属于崇拜观念的产物或注释。
虽不具备建筑特征,可它们与建筑或与王宫和圣殿建筑物保持着一定的联系。
《镶板》一作,在其中央的一位女性形象,是以近乎圆雕的手法雕刻的,性的特征被突出地加以强调;背板所刻满的几何形纹饰可能代表这样一些象征意义:三角形表示三位一体神,棱形代表女性特征。
在这里,尽管意义是具体的,但其符号形式却是抽象的。
贝宁的青铜饰板《将军与士兵》,严格遵循对称原则来构图,其变化因素在于装饰纹样的区别。
雕塑的主体部分采用近于高浮雕的手法,突出了所要强调的中心人物。
饰板上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处理的细部装饰,将青铜铸造的精致性予以充分的发挥,其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文艺复兴时代,在新的时代精神——人文主义思想的引导下,一种不同于中世纪表现性艺术的新艺术风尚应运而生,艺术家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人生和社会生活,努力将科学、艺术结合起来。
食品雕刻的浮雕技艺
食品雕刻的浮雕技艺浮雕作为雕塑艺术中的一种造型语言和形式。
有它独特的造型方式。
食品雕刻的浮雕是指在能食用的可塑性食品原料平面上对自然物象进行体积上的合理压缩,使图形突于平面或凹于平面上,同时运用形体压缩的方法雕塑形体图样。
即表面形象的长宽比例尺寸不改变,只将物象的厚度压缩到所需的尺寸。
浮雕分为凸浮雕(又称凸雕、阳纹浮雕)、凹浮雕(又称凹雕、阴纹浮雕)两种,凸雕,就是在可食性原料表面上雕刻出向外突出的图形,常见的如:南瓜盅、西瓜灯、金瓜灯、南瓜花瓶、金瓜罐、人物、寿星头部的鼻耳、脸部等。
凹雕是指在可食性原料表面上雕刻出向里凹进的图形与线纹。
如常见的冬瓜盅、西瓜盅、南瓜盅等以风景、花鸟、人物为主的图案瓜盅类浮雕作品。
浮雕可以多层次的塑造形象,也可以单层次塑造形象。
浮雕的层次及所形成的凹凸面,在光的作用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明暗效果。
因此食品雕刻的浮雕(主要指高浮雕)技法同样可运用雕塑艺术中的透视原理加强物象的立体感或空间感。
浮雕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塑造手法各异,以下是三种浮雕技艺的处理方法。
1、运用透视原理表现的方法:如近者大、远者小,使浮雕产生强烈的空间感,这一类的浮雕作品具有很强的写实性。
构图也可分前景、中景、远景、人物景色图案,依次从大到小,景物也完全按透视方法处理。
整个浮雕作品从前到后有一定的空间距离,层次感强,给人一种非常真实的感觉。
如笔者雕的“月宫献寿”作品,以仙姑人物为主题形象表现第一层次的前景,以天空中的祥云仙山表现第二层次的中景,以月宫图景表现第三层次的远景。
整个作品、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给人一种空间层次感强的幼觉意境。
2、运用体积层次的压缩原理所表现物体的手法;在浮雕中,面对立体形象,要通过形体体积和比例上相应的压缩处理,构成体积上有秩序的层次重叠。
如笔者雕的“双鹤祝寿”作品:首先将寿星老人的头像整体压缩到一个适当的厚度位置,以主题突出大体尺寸比例协调的基础上,才考虑寿星整个形体每一层的压缩比例关系。
浮雕艺术的风格类型
浮雕艺术的风格类型1、具象写实型这是一种源自欧洲古典传统尤其是古希腊传统的、覆盖古代和现时代的浮雕风格类型。
在整个西方艺术史以至20世纪的世界艺术史上,它产生过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时至今日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早在古希腊时期业已确立的西方雕塑传统,受古典美学思想支配,始终遵循写实主义原则。
其美学理论的依据是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它强调客观真理的存在,追求对现实世界的如实反映或客观再现。
经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和自然科学的用力发展,古希腊的模仿理论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模仿技能不仅仅是一种反映自然的技艺,更是一种揭示自然真实的科学。
相应的写实原则要求艺术家限制个人的想象和主观情绪,以便不偏不倚地、冷静客观地对待自然,从而理性地把握世界的真实性。
新古典主义继承了这种写实原则,并把自古希腊以来的追求普遍真理的思想加以片面化,强调用单纯的形式、准确的结构、实在的体量、静穆的风格以及更多取自神话的高贵题材,来表现理想化的社会思想主题,追求普遍与永恒的理性价值。
在总体上,具象写实型浮雕吻合于西方雕塑传统和概念的古典内涵以及相应的要求。
从古希腊到十九世纪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雕塑实践,历史地建立起有关雕塑观全部古典内涵。
它大体包括:按几何学方式描述的长、宽、高三维形式架构;具有现实占据性的体积和实在质量的封闭静态实体:形体状态模拟客对观对象的自然结构和视觉特征:以石料、青铜等硬质材料为载体,以社会化、理想化的理念为内涵,种种形式要围绕理性规划的中心构成有机整体:这个整体最终依附于一个更大的具有限定意义的人文空间环境,并与其功用目的保持一致。
雕塑概念的古典内涵构成具象写实型浮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般地说来,具象写实型浮雕因此所要接受的规范,体现为它针对建构预先规划的中心式雕塑整体和社会化、理想化的理念表现要求,必须以尊为审美标准或原则的写实性塑造手法、合乎主题思想与情节发展逻辑的结构、模拟事物自然特征和状貌的形式、以及切合建筑载体的功用目的与形态品格的风格来展开自己。
浅析抗日游击战争浮雕壁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艺术探讨浅析抗日游击战争浮雕壁画的艺术表现形式赵晓东(华北理工大学 艺术学院,河北,唐山 063210)摘 要:抗日游击战争浮雕壁画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的八大主题之一。
壁画中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中国抗战时期的精神面貌,在抗日主题壁画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对抗日历史文献与壁画创作语言研究,对比分析战争主题壁画的表现形式。
简要论述抗日游击战争浮雕壁画的表现形式对于现代创作抗日战争主题壁画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抗日游击战争;浮雕壁画;表现形式一、抗日游击战争浮雕壁画的背景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纪念反侵略者牺牲的人民而建立的纪念碑。
抗日游击战争浮雕壁画是对国家意志的承载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游击战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512年的吴楚之战中,就有游击性质的作战行动。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到了民族危亡时,国共两党统一战线,针对敌强我弱的情形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争。
八年全面抗战中,游击战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游击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
抗日游击战争浮雕壁画(图1)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浮雕壁画由辛莽来绘制设计稿,由张松鹤进行雕刻。
浮雕上显现出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区敌后游击战的场面。
远远望去,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半山腰里,游击队员们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去和敌人战斗。
画面上,青年男女农民拿着铁铲,背着土制地雷;白发的母亲送枪给儿子,去打击日本侵略者;年轻小伙子站在指挥员身旁,等候命令,准备随时投入消灭敌人的战斗。
图 1抗日游击战二、抗日游击战争浮雕壁画的研究现状抗日战争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但是对于历史战争主题壁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壁画研究有殷双喜的《永恒的象征》、孙泽楠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壁画艺术语言研究》,两篇文章中对于抗日游击战争主题的浮雕壁画进行了研究分析。
但整体上并没有针对游击战争主题进行深入研究。
我认为抗日游击战争浮雕壁画除了重要的历史地位以外,在艺术表现形式当中也有着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雕的表现形式试图对浮雕的样式进行分类,可以说是很困难的。
在古今中外的漫漫艺术长河中,浮雕的样式早已呈现出纷繁多样的面貌,而且随着时代的演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浮雕的内涵和外延更趋宽泛。
从浮雕的从属性、空间性及实用性几个方面,对它的表现样式,作一粗略的划分和梳理。
1、建筑装饰浮雕建筑装饰浮雕是指依附于建筑,为配合、适应并装饰建筑表面空间而存在的浮雕形式。
根据建筑物的功用性及装饰角度和装饰部位不同而又可划分为纪念性、主题性和装饰性三种浮雕类型。
(1)浮雕的创作要适应建筑的需要,同时也应充分展现自己的独特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纪念性和主题性浮雕多遵循叙事性构图的原则,并含有指示象征意味。
它适应着纪念性建筑深远意义的表达,具有延展建筑精神的作用。
它为表达人们某种向往、崇敬、膜拜的情感,以及记录重大事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其形式也由古至今,不断被使用和发展。
在雕塑史上,纪念性浮雕在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它常被用在为死后希望得到永生而建造的陵墓中,更被广泛地应用于为祭拜祖先、神灵而建造的庙宇以及为庆祝胜利或举行盛典而建造的纪念碑、纪功柱和其他纪念性建筑上。
如古希腊的雅典卫城,罗马、巴黎的凯旋门及纪功柱;还有埃及、亚述神庙前的石门、石柱、方尖碑;还有古代中国龙门、云岗等的石窟造像,以及随处可见的牌坊、华表。
值得一提的是,人类古代文明的这些纪念物,往往将建筑、雕塑、浮雕和绘画综合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受到现代思潮的影响,传统的纪念性浮雕的面貌有了极大的丰富和改观,但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这里尤其要提到的是,那些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为题材和反映人民社会生活为主题的大型纪念性、主题性浮雕,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和震撼力而为世人注目。
例如,前苏联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英雄纪念碑》和《胜利纪念碑》等纪念碑综合体,即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另外,在东欧许多国家和中国,由于相当一段时间内积极提倡以爱国主义精神教育青年一代,鼓舞号召人民奋发图强、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艺术创作成为表现和宣传这些内容的重要手段,因此纪念性、主题性浮雕艺术便有了丰厚肥沃的土壤。
浮雕所具有的叙事性功能的优越性被充分地展示了出来,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不断创新发展。
诸如波兰、捷克、罗马尼亚等国的一些代表性作品,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纪念性浮雕等。
1958年在天安门广场落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其上的汉白玉浮雕即讴歌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奋斗牺牲和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雕塑的经典之作。
1999年,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全体教员共同参与、创作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群雕》,立足于现实主义创作方向,在研究古今中外纪念性雕塑形式的基础上,从本土艺术传统中特别是传统木刻浮雕中,借鉴到能有效解决群雕造型关键点的散点布局结构和压缩叠加的构形方法,以巨大的时空转换和自由性情景性描述的兼容,满足了群雕大跨度、大容量的叙事要求。
该系列作品在表现手法上,充分发挥高浮雕、浅浮雕等不同语言的塑造优势,显得生动而活泼;还通过盘旋流转的造型布局,造成既无主次面之分而又连续不断地有机整体感,让观者在环顾中感到无穷的兴味和深远的空间效果。
抗战组塑的突出成就,在于打破了西方化的纪念碑浮雕模式,在借鉴吸收中国传统表现技法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当代纪念性浮雕创作的新领域、新纪元。
(2)作为对建筑妆点美化的装饰性浮雕来说,同样更多地依附于建筑主体并因此而存在。
装饰性浮雕,一般总是雕刻在某座建筑物的部件或局部的表面,例如门框、窗边、梁柱、墙面、转角等或其它建筑物的表面。
巴特农神殿的三角客墙和长浮雕饰带;巴黎凯旋门的浮雕和法国阿尔弗雷德、穰尼埃设计的巴黎现代艺术馆浮雕,都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
装饰性浮雕与主题性和纪念性浮雕的区别,主要在题材的处理和意境的表现上。
装饰性浮雕一般不重情节描述和叙事性,也不着意于表现重大主题,而更多地是追求抒情性和赏心悦目的形式感,内容形式和装饰部位也相对地自由和活泼。
它更强调对装饰对象的依附和烘托,更强调空间形态上的适应性功能,以及对平衡、对称、条理、反复等形式美的规律和装饰艺术语言的运用。
20世纪以来,装饰浮雕的风格经历了从简约、抽象到多元繁荣的变化过程,被广泛地运用于城市建筑空间,起到了装饰建筑、美化环境的作用。
2、架上表现性浮雕架上表现性浮雕是指依赖于建筑而存在,更注重雕塑家个人情感与观念表达的一种浮雕类型,它可作为架上陈列也可独立置放在特定环境中,在空间表现上独立性较强,题材表现也非常广泛,是一种较自由的表现形式。
随着艺术家对雕塑空间探索的不断拓展,浮雕这种形式已不再完全作为建筑装饰附属物而存在,而是开始以一种独立的形式展现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传达着更具独立意义的精神内涵。
罗丹的作品是架上的,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艺术家,他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均衡方式的纪念性浮雕的实体和空间概念,预示和启发了现代浮雕对新的空间概念的认识,其意义是深远的。
对雕塑空间的重新认识,形成了20世纪以来浮雕艺术的多元、多种形式并存的态势。
浮雕在和圆雕的手法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适应、相互影响中发展。
实际上在中国汉代的霍去病墓石刻群像中,已经出现过类似形式。
布朗库西的《吻》在技法上就是以浮雕的表现技法赋予了雕塑强大的生命力的表现。
浮雕的意义已不再仅仅通过纯浮雕形式而体现。
真正具有独立意义的浮雕更多地存在于个别雕塑家的作品当中,浮雕作为独立的雕塑形式发表使浮雕更能展示其自身的存在价值。
立体主义的一批雕塑家如杜桑·维龙利普希茨、亨利·劳伦斯等等都创作了大量的架上表现性浮雕。
利普希茨的作品把立体主义绘画的原则运用于雕塑,从比较单纯的几何形体出发,分割并穿插成人形。
他尝试着实与虚的颠倒,探索着形体与空间的互相渗透,显示出一种复杂的情绪和个性。
劳伦斯的作品受毕加索的影响完成了一系列陶土、青铜、木材与石材的浮雕,其特点是将美丽清雅的色彩融合进低浮雕。
色彩对于劳伦斯具有特殊的意义,尽管许多立体主义雕塑家都探索过色彩,就像立体主义画家追求浮雕和拼贴效果一样。
劳伦斯认为色彩对于雕塑的功能,在于消除雕塑上光的变化,使雕塑具有它自身的光泽。
马蒂斯的作品《背·第5号》就象在他的野兽派绘画中一样,统帅其雕塑的是所谓“阿拉伯风”,即一种线条的观念和装饰的观念。
4件“背”的作品反映了马蒂斯在不同时期的艺术倾向和心态的转变,所追求的是平衡、纯洁和宁静境界。
让·阿尔普和本·尼克松的浮雕都属于抽象形态,都被一种坚固形体的限制所支撑,却基于不同的前提。
前者是“自由浪漫”的,后者是“古典持重”的。
尼可松的《彩绘浮雕》是在蒙德里安的传统中完成的几何抽象;而让·阿尔普的“自由形式”则来自于达达派的艺术信条。
阿尔普一直采用新奇的手法创作,并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创作抽象的浅浮雕、抽象拼贴画、着色木质浮雕,创造了一种简单而富有韵味的、具有隐喻和象征性的优美而单纯的形式。
奈薇尔逊的集合艺术风格是独树一帜的。
在《天国大教堂》中,他把现成的物体和各种形体的箱子以格状分割排列,组织并堆积成一堵大规模的“浮雕墙”,构成一个抽象图案般的整体效果。
旧木作的精细雕琢给作品增加了一种罗可可式的优雅,仿佛是对过去时代的辉煌文明的重新发掘和缅怀。
同样风格的雕塑家还有法国的阿曼,他创作的作品《长期停放》是一个嵌进了60多辆汽车的方体水泥柱。
作者没有肢解和破坏对象,而是把完整的旧汽车等物品集合起来,构成一件独立的浮雕作品。
波普艺术家西格尔,创作了为数不少的浮雕作品,他表现的对象是人体,但他采用的手法是直接从活人身上翻制,材料是石膏,道具通常是现成品。
他有意保留下翻制的痕迹以及石膏的质感和颜色。
以期既打破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又保持作品与现实的距离。
他把雕塑当成一种整体环境来考虑,不仅建立起了一种具有波普艺术内容的独特雕塑风格,而且积极地推动波普艺术向环境艺术深入。
现代艺术的发展,促使艺术形式日趋繁荣和丰富。
相对独立的浮雕语言和形态的形成,为架上表现性浮雕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功用审美性浮雕功用审美浮雕是适应、并装饰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一种雕塑形式,它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通常适应大众审美心理,适合工业和手工业生产,是物质生产与精神表述的综合产物。
一般情况下它完全依附于载体,是一种在有规定和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的艺术创造,但同样也可以表达艺术家个人的审美创造。
它是古往今来一直倍受钟爱和重视的浮雕表现样式。
实际上,功用性浮雕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最早的艺术大概都与实用性有关。
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民族、不同时期都有大量的功用性装饰浮雕出现。
公元前6千~2千年,这种装饰形式就大量出现在不同造型的陶器表面,在实用器皿的外表和局部,以浮雕的形式表现人物、动物和几何形纹饰。
商周时代青铜器的装饰,使浮雕的表现技法在实用审美领域推到了高峰,也使浮雕装饰手段成为各时期青铜器的典型特征。
公元前4世纪出产于多瑙河流域的《包雷斯银杯》,展示了浮雕手段与锻造技术的独特魅力。
埃特鲁里亚时期的赤陶《骑士》,以浮雕的几何化造形图案装饰,构成了一个富于装饰性的整体,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和展现了审美和实用功能的结合。
同样的例子在实用器物方面是数不胜数的。
在各国的徽章、硬币、纪念币的设计制作中,浮雕形式显示出它独一无二的作用和意义。
这类作品虽尺度不大,空间有限,但题材、内容和形式的表现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我们通过一些章牌雕塑即可感受到其精致和完美的程度。
这类浮雕多考究处理手法,做工精细,铸造精良,具有很好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一些现代艺术家从这种形式中得到灵感并大大拓展了其表现空间,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浮雕在实用功能上的表现潜质。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随时代发展而发展,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变化的,实用审美性浮雕也是如此,它肯定会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而得到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