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赤壁》胡曾《咏史·赤壁》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赤壁》诗歌鉴赏练习与答案
《赤壁》诗歌鉴赏练习与答案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选出下列对杜牧的《赤壁》赏析有误..的一项(C “东风”是实指,无不屑与嘲讽,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A.这首诗借三国史实,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B.诗的前两句写兴感之由,“自将磨洗”和“认”显示了对前朝故事的兴趣和思索。
C.“东风”一语有意虚指,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的条件,表现诗人的不屑和嘲讽。
D.诗的后两句以小见大,反说其事,以两名女子的可能命运暗指曹刘“势”与“运”。
2.对杜牧的《赤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反面落笔,含蓄抒发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A.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诗人借“折戟”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思考。
B.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诗人巧妙假设了东吴失败可能遭受的屈辱后果,极富形象性。
D.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直接正面写出了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3.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为曹操鸣不平”有误,应是表达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历史观)A.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绝诗;从内容看,这是一首咏史诗。
B.后两句议论感慨,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表达了作者为曹操鸣不平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历史观。
C.诗人借一件古物来引发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曲折地表现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和豪迈胸襟。
D.“二乔”并非写两个美貌的女子,而是借此形象代表东吴的国家命运。
4.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这是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抒发感情,属于议论抒情)A.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合在赤壁大破曹操大军,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之一。
这首诗,是作者借相同的地名来倾吐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愤懑。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赤壁》含答案4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赤壁》含答案阅读杜牧的《赤壁》,回答问题。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2.请从动词运用的角度赏析“自将磨洗认前朝”一句的妙处。
53.这首诗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请列举一例解读这种手法在诗中的运用。
【答案】52.用“磨”“洗”“认”几个动词,写出了诗人发现“折戟”到“认出”它是前朝之物的过程,自然引出后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咏叹(或为下文的议论抒情做好铺垫)。
53.示例一:从一件沉埋沙底数百年、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引发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前朝人物的慨叹。
示例二:以东吴美女“二乔”的个人命运,暗指赤壁之战吴魏双方形势的变化,劝诫当朝统治者汲取历史教训,含蓄表达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
【解析】5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的能力。
题干要求从动词的角度赏析。
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
“自将磨洗认前朝”,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磨”“洗”“认”几个动词,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据此理解和概括回答即可。
53.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
前两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意思是: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从一件沉埋沙底数百年、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引发对历史重大事件和前朝人物的慨叹,以小见大。
后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作者不直接铺叙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等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做结,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醒,劝诫当朝统治者汲取历史教训,含蓄表达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
杜牧《赤壁》阅读答案
杜牧《赤壁》阅读答案杜牧《赤壁》阅读答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科学规范的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牧《赤壁》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牧《赤壁》阅读答案18.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这是一首咏史诗。
诗中的“前朝”,指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的休闲行乐之处。
B.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C.三、四句假设东风不助周瑜,二乔定会被曹操锁进铜雀台,由此表达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
D.整首诗尺幅之中有历史的大气象,形象中又寓哲理,同时还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解析【分析】本诗是唐代诗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
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解答】A.有误,诗中的“前朝”指东吴破曹赤壁之战的时代;BCD.正确。
故选:A。
杜牧《赤壁》阅读答案2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主题】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赏析】杜牧的诗是晚唐诗坛的一大成就,晚唐诗人中只有李商隐能够与之相比。
他有巨大的政治抱负,却处于晚唐那样一个无可作为的环境中,使他常常有一种抑郁情怀;他有绝世才华,而且性格豪俊,这又使他的抑郁情怀并没有走向消沉凄恻。
这些,都影响着他的诗的风貌。
他的诗,往往立意高远,感慨深沉而又俊爽清丽。
杜牧的咏史诗,是晚唐咏史诗的高峰。
晚唐诗人和他们的前辈不同,他们已经失去了中兴的锐气,怀着一种矛盾心理,感慨衰败不可避免的到来,感慨生不逢时,不得一展襟抱。
杜牧《赤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牧《赤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阅读训练及答案(1)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2)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4)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试从“即小见大”的角度进行赏析杜牧的《赤壁》。
[答]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这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了,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
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
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王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
8、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既指自然界的东风,又指促人成功的机遇,诗中的周郎指周瑜。
9、这首诗是咏史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感慨。
10、请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锅二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此句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醒。
也表达了这样的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1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赤壁杜牧阅读题及答案
赤壁杜牧阅读题及答案
《赤壁》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暗指诗人胸怀大志不被重用并以小见大的事。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赤壁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赤壁》阅读原文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阅读题目
1.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对前朝往事的咏叹,表达了自己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人们对这首诗的后两句颇为喜爱,请从表现手法上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赤壁》阅读答案
1.不得志(2分)
2.诗人借“东风”,对赤壁之战加以评述,又虚拟出一个带有传奇性的结局,杜牧之所以这样写,除了表现出非凡的见识外,还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2分)。
杜牧《赤壁》阅读与答案
杜牧《赤壁》阅读与答案本文是关于杜牧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杜牧的《赤壁》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杜牧《赤壁》阅读与答案一: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阅读训练及答案(1)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2)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4)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试从“即小见大”的角度进行赏析杜牧的《赤壁》。
[答]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这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了,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
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
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王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
8、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既指自然界的东风,又指促人成功的机遇,诗中的周郎指周瑜。
9、这首诗是咏史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感慨。
10、请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锅二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此句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醒。
部编版八上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对比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八上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对比阅读(含答案)八上诗歌鉴赏对比阅读一、【甲】XXX·密州出猎(XXX)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XXX。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XXX?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XXX接云涛连晓雾(XXX)天接XXX连晓雾,XXX欲转千帆舞。
仿佛XXX归帝所。
XXX,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XXX,学XXX有惊人句。
九万里XXX正举。
XXX 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词中两次用典,上片自喻XXX,下片又自比XXX。
B.从乙词第三句中的“梦”字可以看出,这首词是记梦之作。
C.甲乙两词都具有景象壮阔,气势磅礴,豪迈奔放的特点,充满了豪放之气。
D.甲词用一“狂”字笼罩全篇,乙词一“嗟”字传达出作者对XXX的叹息。
2.这两首词分别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3分)二、【甲】XXX接云涛连晓雾(XXX)天接XXX连晓雾,XXX欲转千帆舞。
仿佛XXX归帝所。
XXX,殷勤问我归那边。
我报XXX,学XXX有惊人句。
九万里XXX正举。
XXX 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乙】如梦令(XXX)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词中“接”“连”两字,描画出天幕四垂,云涛汹涌的瑰奇雄伟的境界。
B乙词中“沉醉”一词表明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了词人为初秋溪边美景沉醉之意。
C.甲词运用想象描绘丰富多姿的梦幻境界;乙词运用白描手法,回忆少时游玩情形。
D.XXX是我国宋代著名的豪放词人,两首词都体现了她的洒脱不羁。
2.在《渔家做》和《如梦令》两首词中XXX都提到了“日暮”。
请结合两首词的内容分析,同样的“日暮”下作者的心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3分)三、【甲】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①(XXX)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赤壁》原文及赏析
《赤壁》原文及赏析
《赤壁》原文及赏析
《赤壁》原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二○八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
有情有致。
《赤壁》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
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
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
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
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唐)杜牧《赤壁》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唐)杜牧《赤壁》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唐)杜牧《赤壁》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对于这首诗的后两句,宋代的许顗事非常反感。
他在《彦周诗话》中批评说:孙权的霸业系此赤壁一战,若这一仗打败了,那么国家就要灭亡,百姓就要遭殃,而杜牧不担忧这些大事,只担心“二乔”会被捉去,实在是“措大(对读书人的蔑称)不识好恶”,你认为这一批评成立吗?为什么?如果把末句改为“国破家亡在此朝”,又如何?请就以上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许顗的评论是一个既浅薄又粗暴的批评。
文学创作讲究以小见大,通过个别反映一般。
大乔、小乔虽与这次战役并无直接关系,但她们的身份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
东吴不亡,她俩决不会被俘;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1/ 5社稷和生灵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
杜牧说“铜雀春深锁二乔”,正意味着“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下东吴的彻底覆亡。
如果按照许顗那种意见,将诗句改为“国破家亡在此朝”,就诗味全无了。
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是诗的生命。
因此,杜牧这两句诗不但没有错,反而以小见大,富于形象性,显示了诗人艺术处理上的匠心。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在那一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现在被人发现了。
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战役的遗物,不禁引起了“怀古之幽情”。
杜牧《赤壁》阅读答案4篇
杜牧《赤壁》阅读答案杜牧《赤壁》阅读答案4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杜牧《赤壁》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杜牧《赤壁》阅读答案1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主题】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赏析】杜牧的诗是晚唐诗坛的一大成就,晚唐诗人中只有李商隐能够与之相比。
他有巨大的政治抱负,却处于晚唐那样一个无可作为的环境中,使他常常有一种抑郁情怀;他有绝世才华,而且性格豪俊,这又使他的抑郁情怀并没有走向消沉凄恻。
这些,都影响着他的诗的风貌。
他的诗,往往立意高远,感慨深沉而又俊爽清丽。
杜牧的咏史诗,是晚唐咏史诗的高峰。
晚唐诗人和他们的前辈不同,他们已经失去了中兴的锐气,怀着一种矛盾心理,感慨衰败不可避免的到来,感慨生不逢时,不得一展襟抱。
怀古伤今,就成了此时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
温庭筠、李商隐、杜牧都有大量怀古伤今之作。
杜牧写这类诗,完全是一种大手笔的气概,深刻的哲理思索与形象的高度概括融为一体,令人叹为观止。
《赤壁》写于杜牧官黄州刺史(842—844年)时,反映的心理状态和含蓄而俊爽的风格与《过华清宫》一致,但在写法上却别具一格。
《赤壁》的开头便与众不同。
《过华清宫》是由回望引起回想,杜牧还有很多咏史诗是一开头就高度概括,纵横驰骋。
此诗的开头却只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这一片与古代战争有联系的折戟,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但是,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
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暗寓岁月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
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就像这铁戟一样沉沦埋没,但又常因偶然的机会被人记起,或引起怀念,或勾起深思。
赤壁等诗歌比较阅读题习题精选
《赤壁》诗歌比较阅读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胡曾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对这两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杜诗中认前朝的意思是通过断戟认清了三国历史。
B杜诗中的二乔是指大乔、小乔。
她们是吴国美女。
锁二乔形象描绘出假想中曹操得胜后的骄恣之态。
C胡诗中烈火西焚直接描绘出战争的激烈魏旗被焚点明战局已定胜负已明。
D胡诗中不假挥长剑是指周瑜不凭借兵力而是凭借人事谋略战胜了曹操。
2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杜诗认为周瑜取胜的关键在于决战时刮起了东风否则周瑜不可能取胜。
B胡诗认为周瑜取胜不靠天时兵力而在于人事谋略与杜诗之论截然对立。
C两诗开篇都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场面但描写战争的手法却不相同。
D两诗对周瑜的评价不一样。
杜诗对周瑜揶揄、嘲讽之意胡诗却把周瑜写成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
3判断正误杜牧《赤壁》前两句写感怀的物由后两句是议论告诉我们周瑜在赤壁大战中大败曹操靠的完全是运气语气中包含着对周瑜的蔑视和对曹操的同情。
参考答案1A 2C 3错误《过零丁洋》阅读测试题阅读《过零丁洋》完成后面的题目。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叙写诗人的。
2.解释诗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谈谈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参考答案 1.诗人的身世和四年的抗元斗争生活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国家支离破碎像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动荡不安像被风雨抽打的水上浮萍。
集中反映了国家的衰败和个人政治上的坎坷遭遇。
3.这两句诗表现作者忠心报国、为国捐躯的决心显示崇高的民族气节。
杜牧《赤壁》胡曾《咏史 赤壁》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杜牧《赤壁》胡曾《咏史·赤壁》阅读答案对比赏析【阅读理解题目】: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史·赤壁胡曾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两首诗吟咏的都是三国时候赤壁之战的历史,而两位作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中区别何在?答:杜诗慨叹周瑜侥幸成功,胡诗赞美了年轻统帅周瑜的功绩。
解析:杜诗中的三四两句总结了历史的教训。
字面上是讲二乔,实际上是说这一战争关系到东吴的安危,幸而成功,否则家国难保。
而胡诗则是称颂周瑜巧用火攻大破敌人的智慧。
(2)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答:杜牧诗开头描写发现旧日武器,磨洗辨认朝代的场景,引起人们冷静的历史沉思。
胡曾诗却是直接陈述历史,表达对英雄的热情赞颂。
解析:注意辨别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态度有何不同,读出言外之意来。
同时,还要注意诗人吟咏的角度和侧重点,写了些什么,没写什么。
切忌由于自己熟悉这段历史,就忽略诗人是从哪方面,持何种态度来吟咏。
【对比赏析】:《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胡曾《题周喻将军庙》《赤壁》阅读答案及解析
胡曾《题周喻将军庙》《赤壁》阅读答案及解析【阅读理解题目】:题周喻将军庙胡曾共说生前国步难,山川龙战血漫漫。
交锋魏帝旌旃退,委任君王社稷安。
庭际雨余春草长,庙前风起晚光残。
功勋碑碣今何在,不得当时一字看。
赤璧胡曾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交锋魏帝旌旅退”“烈火西焚魏帝旗”两句所写的场景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交锋魏帝旌旃退”写出了赤壁之战期间周瑜带领大军击退曹军的豪壮场面烈火西焚魏帝旗”写岀了赤壁之战时曹军旗帜被焚烧的惨烈场景。
[解析]两首诗均出自同一作者,所写的主要人物都是三国东吴名将周瑜。
本题要求分析两首诗中含意相关的两句诗所描写的场景的不同,答题时应从分析两句诗的含意入手。
“交锋魏帝旌旃退”写的是两军交锋之后,魏帝(曹操)一方军队撤退的情景;“烈火西焚魏帝旗”则描绘的是在战争中,魏帝的旗帜被烈火焚烧的情景。
2.周瑜的形象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答案]受到君王重用、有军事才能、功绩卓著。
“交锋魏帝旌旃退,委任君王社稷安”“烈火西焚魏帝旗”写他在战场上指挥有方,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并受到君王重用,能保社稷平安;“功勋碑碣今何在”则从侧面表现了他的功绩卓著。
[解析]本题要求分析鉴赏周瑜这一人物形象。
从第一首诗来看,刻画周瑜形象的诗句主要是三、四、七句,三、四句通过写周瑜率大军击退曹军和周瑜被委以重任后社稷安定的情况,突出了周瑜指挥有方、受到君王重用的特点;第七句通过写其功勋碑碣的零落从侧面交代他曾建立了不朽功勋。
第二首诗前两句写周瑜作为开国元勋在指挥战斗中表现出的军事才能,这一点与第一首诗的三、四句内容相近。
分析时一定要结合具体诗句,做到言之有据。
《赤壁》阅读答案与解析-杜牧
《赤壁》阅读答案与解析-杜牧(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赤壁》阅读答案与解析-杜牧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李白《咏赤壁》杜牧《赤壁诗》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李白《咏赤壁》杜牧《赤壁诗》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咏赤壁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赤壁诗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①。
[注]铜雀:铜雀台,建安15年曹操建于魏国都城。
二乔:乔公之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1)下面对两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两项是:()(3分)
A.这两首七绝都是怀古诗,咏叹的都是周瑜以火攻破曹的史实。
B.李诗宏观地描写了周瑜火攻的气势及曹军战船灰飞烟灭的结果。
C.杜诗从细节入手,将操军剑断戟折的苦战场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D.李诗客观地述说了瑜胜操败的历史,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性。
E.杜诗则暗含对操军兵败的惋惜,慨叹偶然因素对历史的影响。
(2)就杜诗的后两句,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3分)
【参考答案】:
(1)CE(C杜诗中未表明剑断戟折的是操军,且没有"苦战场面"的"展现".E杜诗没有"对曹军兵败的惋惜")(3分,对一项得1分,两项全对得3分)
(2)示例①从假设角度反思历史,指出如果没有东风的帮助,历史可能改写。
见解虽不一定正确,却表现了诗人的智慧与才情,使全诗深沉而有韵味。
示例②末句用典兼以借代,将没有偶然因素、历史可能改写的抽象思考表现得形象生动。
(3分,抓准角度1分,结合诗句1分,效果分析1分)。
赤壁杜牧登赤壁山魏裳阅读答案比较赏析
赤壁杜牧登赤壁山魏裳阅读答案比较赏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不与周郎便,铜雀②春深锁二乔。
登赤壁魏裳(明)③江南江北昼阴阴,指点前朝感触深。
夹岸寒涛喧赤壁,空旷野烧隔乌林。
山种已没三分迹,天地仍含百战心。
击楫中流回顾处,荒烟满树斜阳沉。
注:①杜牧精通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局势,有相当清楚的认识,并以前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利的建议。
②铜雀即铜雀台,铜雀台位子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城两南,三国期间.曹操击败袁绍后修建邺都,修筑了铜雀、金虎、水井三台,即史册中之邺三台。
③魏裳,蒲圻(今湖北赤壁)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官至山西副使。
后罢官归籍。
8.两国都借古兴怀,在体裁上有何不一样?两首诗都以赤壁之战为写作背,但抒发的感情却不一样,请简要剖析。
(5 分)答:9 .两首诗的尾句在写法各有何特色?请联合诗歌内容。
(6分)答:参照答案:8.杜牧诗为绝句,魏裳诗为律诗。
(1 分)杜牧的诗在若无周郎借东风这一成功原由的设想中,表达出对军事才能的尊崇,或借史实一吐心中的不平之气。
(2 分)魏裳的诗重在对赤壁之战后凄凉情景的描绘,借此反应了嘉靖年间战事屡次、民生凋零的社会现实,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
(2 分)9.杜牧诗尾句运用了以小见大(或借代或象征)的写法,诗中借大乔、二乔两位地位特别的女子来泛指东吴统治阶级,以铜雀台指代曹魏政权,铜雀春深锁二乔貌似小事,实则象征东吴消亡。
这类手法让诗歌内涵更丰富,更具情味。
(3 分)魏裳诗尾句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写眼前野树荒烟缭绕、残阳低落、满目荒凉,以光景描绘收束全诗,百般感想尽在不言中,也给全诗笼上了一层凄怆意绪,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量的感觉。
(3 分)。
杜牧《赤壁》参考答案
杜牧《赤壁》参考答案杜牧《赤壁》参考答案篇一:《赤壁》答案《赤壁》一、作家与作品:本诗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是(杜牧),(唐代)(朝代)著名的诗人,他和(李商隐)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二、朗读节奏: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诗句意思理解:四、内容理解:1、《赤壁》中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抒发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感的句子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2、《赤壁》中诗人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性,曲折地反映自己抑郁之情及豪爽胸襟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五、原句填空练习: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周瑜)。
诗人杜牧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2、诗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阐明历史的发展进程由偶然因素决定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杜牧以小见大,发表深刻警策的历史兴亡感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诗人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从反面落笔进行议论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诗人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六、综合问题分析: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尾联,这二句的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诗人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性,曲折地反映自己抑郁之情及豪爽胸襟,同时也表明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
篇二:赤壁中心赏析试题答案《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鉴赏关键点】怀古咏史之作,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别出心裁。
赤壁杜牧阅读题及答案
赤壁杜牧阅读题及答案
《赤壁》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暗指诗人胸怀大志不被重用并以小见大的事。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赤壁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赤壁》阅读原文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阅读题目
1.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对前朝往事的咏叹,表达了自己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人们对这首诗的后两句颇为喜爱,请从表现手法上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赤壁》阅读答案
1.不得志(2分)
2.诗人借“东风”,对赤壁之战加以评述,又虚拟出一个带有传奇性的结局,杜牧之所以这样写,除了表现出非凡的见识外,还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牧《赤壁》胡曾《咏史·赤壁》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史赤壁
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两首诗吟咏的都是三国时候赤壁之战的历史,而两位作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中区别何在?
答:杜诗慨叹周瑜侥幸成功,胡诗赞美了年轻统帅周瑜的功绩。
解析:杜诗中的三四两句总结了历史的教训。
字面上是讲二乔,实际上是说这一战争关系到东吴的安危,幸而成功,否则家国难保。
而胡诗则是称颂周瑜巧用火攻大破敌人的智慧。
(2) 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杜牧诗开头描写发现旧日武器,磨洗辨认朝代的场景,引起人们冷静的历史沉思。
胡曾诗却是直接陈述历史,表达对英雄的热情赞颂。
解析:注意辨别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态度有何不同,读出言外之意来。
同时,还要注意诗人吟咏的角度和侧重点,写了些什么,没写什么。
切忌由于自己熟悉这段历史,就忽略诗人是从哪方面,持何种态度来吟咏。
对比赏析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
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
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
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
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
这里的铜雀台,就表现了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
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很是蕴藉。
《咏史赤壁》诗热烈地赞美了周瑜在这场决定性战役中的不朽功绩.并且通过战争场面的描写,使周瑜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