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修订本)

合集下载

风险辨识与评价作业指导书

风险辨识与评价作业指导书

风险辨识与评价作业指导书编制:201X年X月X日审核:201X年X月X日批准:201X年X月X日风险辨识与评价作业指导书1、目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是整个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基础。

如何充分理解和正确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是体系完善与运行控制的关键环节,并直接影响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经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建立系统化的预防管理机制,消除事故和疾病隐患,严格控制各种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本作业指导书就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范围、方法、人员、程序作出了规定。

2、适用范围本工作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我公司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工作。

3、定义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可以是存在危险的一台设备、一套装置、一处设施或一个系统,也可是其中的一部分。

危险因素是指能造成人员伤亡,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设备、装置、设施或系统造成慢性或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如作业场所、设备、装置、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等。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不但包括对危险源的识别,而且必须对其性质加以判断。

风险评价评价危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存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

是针对存在的危险源的发生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分析,以确定这种危害是否可接受。

风险控制指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4、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人员风险评价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5、工作范围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5、人的不安全行为;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10、周边环境影响;11、相关影响等。

风险评价指导书

风险评价指导书

风险评价指导书为做好我单位的风险评价工作,特制定本风险评价指导书,请相关各部门参照执行一、风险评价组组长:组员:二、风险评价的目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各生产装置在安全方面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标准、规范和规定,提高各类生产设施本质安全程度。

通过风险评价,找出企业在常规活动、异常活动、各种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确定风险的大小,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结果还可用于安全管理方案的制度,员工培训,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编写,检查监督的输入信息。

三、风险评价的范围本公司风险评价范围包括:(1)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2)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3)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4)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四、风险评价的程序五、风险评价要求(1)建立并保持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

(2)考虑风险评价的结果和控制的效果,将此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3)依据风险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进行确定,以保证该方法是主动性的而不是被动性的。

(4)确定风险分级、确定措施来消除或控制的风险。

(5)与运行经验及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

(6)为确定设施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和/或开展运行控制提供输入信息。

(7)规定对所要求的活动进行监视,以确保及时有效的实施。

六、风险评价准则风险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风险度R=可能性L×后果的严重性S(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表1(2)事件发生后结果的严重性S表2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3)风险的等级判定准则R;表 3 风险等级R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七、风险评价时机1、常规活动每年一次。

2、企业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发生变更以前。

3、检维修以前。

4、拆除作业以前。

5、对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破土作业、施工作业、高温作业等直接作业环节进行风险分析。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一、作业背景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也是近年来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工作之一。

通过对各类安全风险的评估和识别,可以制定出合理的防范和控制措施,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作业的目的是通过对实际企业的安全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企业生产和管理环节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结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作业要求1. 选定调研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一家可以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的企业。

可以是本人所在公司、亲戚朋友所在企业或者社会上公开的大、中、小型企业。

2. 调研内容2.1 企业基本情况调研:包括企业规模、主要产品、员工数量、生产设备状况等信息。

2.2 安全生产车间调研:结合企业生产和管理情况,对公司的生产车间进行细致的调研,了解危险源及其环境特征。

2.3 安全事故案例研究:通过阅读企业的安全事故报告,了解企业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安全事故,归纳出事故的原因、类型、人员伤亡情况等信息。

3. 风险评估及制定措施3.1 针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分析危险性及可能引起的危害,评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3.2 根据风险等级和法律法规要求,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劳动防护措施等。

3.3 将制定好的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措施的实施效果和必要性。

3.4 最后根据评估结果输出整改建议和方案书,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指导和帮助。

三、作业报告1.作业报告须包括以下内容:•企业基本情况调研报告•安全生产车间调研报告•安全事故案例研究报告•风险评估及制定措施报告2.作业报告撰写要求:2.1 报告要求格式规范、排版整洁,字体要求宋体,字号要求小四。

2.2 报告内容要准确、简明扼要、结构严谨,行文要清晰连贯、表述得当。

2.3 报告要求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

四、作业评分1.作业总分100分,分数构成如下:•企业基本情况调研报告:20分•安全生产车间调研报告:20分•安全事故案例研究报告:20分•风险评估及制定措施报告:30分•报告格式、排版、撰写质量:10分2.作业提交截止时间为季末考试前一周,逾期提交的作业成绩不予计算。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东营市泰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二零一七年五月目录一编制目的 (3)二编制依据 (2)三编制要求、目标与原则 (4)四编制机构 (5)五编制程序 (6)六编制方法 (6)七危险源辨识(危害因素辨识) (7)八风险评价和风险分级 (17)一编制目的为落实省政府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特制定本指导书。

指导书规定了公司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各项要求的指导性方法和实施建议,旨在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实现“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要求,使公司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提升公司本质安全水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本指导书适用于公司风险分级管控。

二编制依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公司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安办发【2016】10号)DB37/T-2882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883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东营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东营市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东安发【2017】4号)及其他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相关政策等要求。

三编制要求、目标与原则明确开展该项工作的严肃性和总体要求,以及开展该项工作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和坚持的原则,确保该项工作开展的长期性、有效性。

3.1总体要求:结合本公司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公司风险实施标准化管控。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修订本)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修订本)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一、成立评估小组各部门应成立有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参与的评估小组,全部评估人员需经过特地培训并有实力、资格开展职业平安健康环境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同时各部门也应激励其他员工参与危害和环境影响的确定。

二、选择和确定评估范围和对象评估小组应首先识别出公司从事的经营活动、产品或服务范围,包括生产活动、产品、储运、装置、设备、设施、服务、检修理、消防、合约商的服务和设备,以及行政和后勤等活动的全过程。

生产范围应包括从规划、设计、建设、投产和产品销售的全过程。

全部可能导致重要的危害和环境影响的活动,包括特别规活动、检修理等都必需充分得到识别。

在确定评估范围后,评估小组可按下列方法,确定评估对象:1)按生产流程的各阶段;2)按地理区域或部门;3)按装置、设备、设施;4)按作业任务。

对所确定的评估对象,可按作业活动进一步细分,以便对危害和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

同时应对工作活动的相关信息有所了解,包括:1)所执行的任务的期限、人员及实施任务的频率;2)可能用到的机械、设备、工具;3)用到或遇到的物质及物理、化学性质;4)工作人员的实力或已接受的任务培训;5)作业指导书或作业程序;6)发生过有关的事故经验、作业环境检测结果等。

三、选择危害识别方法评估人员应依据所确定的评估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害困难程度,选择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估方法,包括平安检查表(SCL)、工作危害分析(JHA)、预先危急性分析(PHA)方法、危急与可操作性探讨(HAZOP),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等。

在选择识别方法时,应考虑:1)活动或操作性质;2)工艺过程或系统的发展阶段;3)危害分析的目的;4)所分析的系统和危害的困难程度及规模;5)潜在风险度大小;6)现有人力资源、专家成员及其他资源;7)信息资料及数据的有效性;8)是否是法规或合同要求。

各部门首先制定平安检查表(SCL)对工作环境、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对日常工作活动、工艺操作等采纳工作危害性分析(JHA),在此基础上,对于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特殊是以前常常发生事故的或其他类似装置、部位发生过如火灾、爆炸、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的,则采纳危急与可操作性探讨(HAZOP)、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两只方法结合进行危害分析,对新项目或项目设计开发初期阶段,采纳预先危急性分析(PHA)分析法。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1 风险评价相关定义
1.1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也叫安全评价,是对系统或作业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及其严重程度所进行的分析和评估,并以既定指数、等级或概率值作出定性、定量的表示。
1.2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现实的各种系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某些种类的危险源。
1.3危害
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E、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
F、制定事故(或灾害)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②预先危险性等级的划分
在分析系统危险性时,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破坏性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各类危险性划分为4个等级,见表1。
表1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
级别
危险程度
可能导致的后果

安全的
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损坏
2.3对该项目生产工艺和系统运行过程中固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和综合分析。
2.4提出消除、预防或减弱建设系统危险性、提高系统安全运行等级的安全对策措施,为今后安全运行以及日常管理提供依据,确保安全生产。
3评价区域划分
3.1评价区域划分原则
按照以下原则划分安全评价单元
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划分;
B、化学性危险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质; 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 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害、危险因素
C、生物性危险因素:致病微生物; 传染病媒介物; 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害、危险因素
D、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负荷超限; 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 心理异常; 辨识功能缺陷;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害危险因素
1.3风险
风险是指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doc 42页)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doc 42页)

前言企业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

我公司作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一贯重视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多年来,我公司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地方、行业标准,狠抓以“事故预防”为主线的安全管理基础工作,使公司全体员工逐步形成“企业只有在防范事故发生的措施上下功夫,积极治理安全隐患,安全生产才能有基础和保证”的安全理念,安全生产才能有基础和保证,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构成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危险的环境),安全管理上的失误。

由于安全管理的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物与环境的危险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消除,那么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事故,甚至是重复发生。

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必须牢固树立“事故是可以预防”的观念。

因为事故发生前都存在着不安全行为或危险因素,只要我们认识并制止了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或控制了危险因素的发展,事故就会避免。

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制订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进行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检查,实施安全奖惩制度,编制安全措施计划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等,其目的都是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消除物与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保障企业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

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建章立制,即建立科学、规范、适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促进“双基”工作建设,夯实安全基础管理,使我公司的所有活动都能够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从而建立起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创建长周期的安全生产稳定形势,逐步实现本质安全目标。

本手册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的要求对其中第二个A级要素—风险管理所包含的相关文件记录进行阐述。

安全标准化工作“风险管理”要素相关文件目录文件1风险评价程序(作业指导书)文件2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文件3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安全标准化工作“风险管理”要素相关记录目录记录1风险评价过程记录记录1-1危害辨识记录表记录1-2风险评价(作业危害分析)记录表记录1-3风险评价(设备设施安全检查)表记录2风险等级与评价结果汇总表记录3重大风险记录表(附风险控制措施)记录4重大隐患记录表记录5风险信息更新记录记录6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记录6-1重大危险源(储存场所)辨识记录记录6-2重大危险源(生产场所)辨识记录记录7重大危险源档案记录8-1生产经营(重大危险源备案)单位基本情况表记录8-2贮罐区(重大危险源备案)基本特征表记录8-3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备案)基本特征表记录8-4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表记录9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记录记录9-1重大危险源检测记录记录9-2重大危险源评估记录记录9-3重大危险源监控记录记录10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记录11重大危险源防护距离规范符合性评价记录(防范措施,整顿计划)安全标准化工作“风险管理”要素相关文件文件1风险评价程序(作业指导书)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1、风险评价的目的: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施管理关口前移,事前预防,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遏制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一、风险评价的目的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事前预防,达到削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二、风险评价的范围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生产中的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臵;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三、风险评价的日期20年月日—月日四、风险评价程序见下图。

风险评价程序图五、危害辨识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及性质,可以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业环境缺陷以及管理缺陷等方面考虑,也可以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所列的20类事故的因素进行考虑识别,具体如下:1、物体打击,是指失控物体在重力或其它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如落物、锤击、碎裂、砸伤和造成的伤害,不包括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爆炸引发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使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

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如机动车在行驶中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在行驶中上下车、搭乘电瓶车等引起的事故,以及车辆挂钩、跑车事故;3、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

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

如工具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削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具缠压住等;4、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实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不包括检修时制动失灵引起的伤害,上下驾驶室时引起的坠落;5、触电,指电流流经人身,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包括雷击伤亡事故;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7、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8、火灾;9、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doc 42页)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doc 42页)

前言企业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

我公司作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一贯重视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多年来,我公司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地方、行业标准,狠抓以“事故预防”为主线的安全管理基础工作,使公司全体员工逐步形成“企业只有在防范事故发生的措施上下功夫,积极治理安全隐患,安全生产才能有基础和保证”的安全理念,安全生产才能有基础和保证,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构成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危险的环境),安全管理上的失误。

由于安全管理的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物与环境的危险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消除,那么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事故,甚至是重复发生。

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必须牢固树立“事故是可以预防”的观念。

因为事故发生前都存在着不安全行为或危险因素,只要我们认识并制止了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或控制了危险因素的发展,事故就会避免。

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制订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进行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检查,实施安全奖惩制度,编制安全措施计划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等,其目的都是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消除物与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保障企业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

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建章立制,即建立科学、规范、适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促进“双基”工作建设,夯实安全基础管理,使我公司的所有活动都能够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从而建立起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创建长周期的安全生产稳定形势,逐步实现本质安全目标。

本手册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的要求对其中第二个A级要素—风险管理所包含的相关文件记录进行阐述。

安全标准化工作“风险管理”要素相关文件目录文件1风险评价程序(作业指导书)文件2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文件3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安全标准化工作“风险管理”要素相关记录目录记录1风险评价过程记录记录1-1危害辨识记录表记录1-2风险评价(作业危害分析)记录表记录1-3风险评价(设备设施安全检查)表记录2风险等级与评价结果汇总表记录3重大风险记录表(附风险控制措施)记录4重大隐患记录表记录5风险信息更新记录记录6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记录6-1重大危险源(储存场所)辨识记录记录6-2重大危险源(生产场所)辨识记录记录7重大危险源档案记录8-1生产经营(重大危险源备案)单位基本情况表记录8-2贮罐区(重大危险源备案)基本特征表记录8-3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备案)基本特征表记录8-4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表记录9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记录记录9-1重大危险源检测记录记录9-2重大危险源评估记录记录9-3重大危险源监控记录记录10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记录11重大危险源防护距离规范符合性评价记录(防范措施,整顿计划)安全标准化工作“风险管理”要素相关文件文件1风险评价程序(作业指导书)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1、风险评价的目的: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施管理关口前移,事前预防,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遏制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1. 概述风险评价是指对某一事件或活动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系统、科学、综合的预测和定量评估的过程。

风险评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识别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以减少可能的损失和危害。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并指导学生完成一份风险评价报告。

本指导书包括以下内容:•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风险评价的方法与步骤•风险评价报告的编写要点和格式2. 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1 风险评价的定义风险评价是指对某一活动或事件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通过风险评价可以识别潜在的风险,预测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2.2 风险评价的原理风险评价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的确定性和可变性:风险是不确定的,可以通过风险评价来评估和预测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2.风险的评估方法:风险评估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进行。

定性评估是基于专家判断,通过描述潜在风险的性质、程度和影响来评估风险;定量评估是基于数据和统计分析,通过量化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来评估风险。

3.风险的综合评估:综合评估是将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整合和比较,从而确定风险的相对重要性和优先级。

4.风险的控制和管理: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识别和控制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措施,以减少可能的损失和危害。

3. 风险评价的方法与步骤风险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确定评价对象和范围在进行风险评价之前,需要明确评价的对象和范围。

评价对象可以是一个活动、一个项目、一个产品或一个系统等。

确定范围是为了明确评价的边界和限制,避免评价范围过大或过小。

3.2 识别潜在风险在识别潜在风险时,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故事板、案例分析等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确定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风险因素和风险来源。

3.3 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是风险评价的核心内容。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1. 什么是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指的是对事件发生概率和事件对人、物造成影响的程度进行评价,并据此确定应采取的控制措施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开始重视风险评价。

对于风险评价结果不合理的项目,很容易导致不可预测的灾难性后果。

因此,风险评价是社会经济进程和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风险评价的应用场景风险评价适用于众多领域,例如:建筑、生物、核电、健康和环境等。

风险评价的应用场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通常涉及以下方面:•健康风险评估•环境、安全与健康评估•废弃物和废弃物管理的风险评估•化学品和毒物的风险评估•食品风险评估3. 风险评价的基本步骤风险评价的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和定义风险:此步需要一份明确的问题陈述来解释将要评估的问题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进行风险评估。

2.评估和分析风险:在这一步中,评估者需要识别和分析潜在的危险源,以及评估风险的可能性。

3.评价和判定风险:这一步是确定风险的严重性以及其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的关键步骤。

4.制定控制措施:基于前面得到的评价结果,需要开发和实施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和防止其发生。

5.监控和复审控制措施:此阶段需要持续监测控制措施对减少风险方面的成效,并对措施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4. 风险评价的关键概念•风险:行为或行动的潜在不确定性造成的对特定人群和资产的负面影响。

•不确定性:可能出现的几种不同结果状态,这些状态与特定的决策和行为相关联,但是不能保证其出现率。

•危险源:指可能导致损失或损害的任何事物,包括人员、设备、材料、流程和环境等。

•暴露:特定群体或个人气味、接触、吸入、摄入、过量接触等方式接触到的危险源的总体量。

•对影响的程度:评估对一个人或大众的生命、健康、物理财产或社会财产的影响程度。

5. 风险评价的工具目前有很多软件和工具用于评估风险,其中一些流行的工具包括:5.1 QRA(定量风险评估)QRA是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工业、核电,以及石油和化学制造业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指对工作场所和相关活动中的危险源进行系统辨识,并评估其可能带来的风险程度的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有效地识别出存在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防范。

二、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份详细的指导,以便能够正确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三、步骤1.了解工作场所及相关活动:首先,学生需要了解所要评价的工作场所和相关活动的情况。

包括工作场所的位置、规模、业务类型等信息,以及所涉及的活动的具体流程和涉及的人员和设备。

2.辨识危险源: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工作场所和相关活动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源。

这些危险源可以包括物理因素(如高温、高压等)、化学因素(如有毒物质、易爆物等)、生物因素(如病原体、细菌等)、人为因素(如操作不当、缺乏安全意识等)等。

3.评估风险程度:学生应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工作场所及相关活动的实际情况,对风险进行评估。

评估风险程度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

定性评估可以使用风险矩阵法,将危险源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界定,确定其风险等级。

定量评估可以使用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出具体的风险值。

4.控制和防范措施:根据评估的结果,学生需要提出相应的控制和防范措施,以降低风险。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完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加强培训与教育等。

5.报告撰写:最后,学生需要将评估结果和相应的控制和防范措施整理成一份报告。

报告包括工作场所和相关活动的详细介绍、辨识出的危险源、评估的风险程度、提出的控制和防范措施等内容。

四、注意事项1.要重视实地考察:学生应到实际工作场所进行实地考察,通过亲身观察和交流了解实际情况。

2.要慎重评估风险:在评估风险时,学生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基于科学依据进行评估。

切勿主观臆断或盲目估计风险值。

3.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和防范措施:学生在提出措施时,应考虑其可行性和实际操作性。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制度(四篇)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制度(四篇)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制度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是组织内部的一项制度,其目的是为了规范风险评价工作流程,确保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的制度内容:1. 目的和适用范围: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适用范围,例如对某个项目、业务流程或组织整体进行风险评价。

2. 责任和权限: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和权限,例如风险评价的负责人、风险评价小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

3. 评价方法和工具:介绍风险评价的方法和工具,例如风险矩阵、风险金字塔、故障树分析等。

说明各个工具的使用范围和操作流程。

4. 数据收集和分析:说明数据的收集方式和来源,例如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专家咨询等方式收集数据。

指导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以得出风险评价结果。

5. 风险等级划分和评价指标:明确风险等级的划分标准,并列举评价指标。

指导评价人员如何根据评价指标对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

6. 报告和沟通:规定风险评价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以及报告的提交和审批流程。

指导如何与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沟通,以便针对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

7. 更新和审查:规定风险评价的更新和审查周期,以及应进行更新和审查的情况。

例如,新项目启动、现有项目变更、内外部环境变动等。

8. 监督和纠正措施:明确对风险评价过程的监督和纠正措施,例如内部审核、外部审计、持续改进等。

阐明违背风险评价制度规定的行为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或制裁。

以上是一个可能的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的制度内容,具体制度的内容可以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制度(二)是指为了规范风险评价作业,并确保风险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组织制定的一套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指南。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目的和依据:明确风险评价作业的目的和依据,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组织内部要求等。

2.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明确风险评价作业的组织机构,包括风险评价委员会、风险评价组织负责人和评价人员等,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责分工。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发布日期:2020年8月1日实施日期:2020年8月1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1.编制目的1.1为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旨在全面排查、辨识、评价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对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提升公司本质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1.2通过建立起完善、有效运行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全面推进落实公司主体责任,有效促进公司实现信息化管控,在全公司范围内构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提高公司本质安全生产水平。

2.编制依据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 23694 风险管理术语GB/T 24353 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 27921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6441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T33000-201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3.术语与定义3.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3.2可接受风险是指: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3.3重大风险是指: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3.4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伊犁南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2011年8月1日发布 2011年8月5日实施目录一、目的 (1)二、定义 (1)三、范围 (2)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3)1、组织机构 (3)2、职责 (3)五、评价准则 (3)六、评价程序 (5)七、评价方法 (5)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5)1.1 定义 (5)1.2 分析流程 (6)1.3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6)2、安全检查表法(SCL) (7)2.1 定义 (7)2.2 分析流程 (7)2.3 安全检查表类型 (8)2.4 安全检查表格式 (9)八、风险控制 (9)九、隐患治理.................................... - 10 -十、风险信息更新................................ - 10 -为规范风险评价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辨识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过程中存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评定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合理划分风险等级,确定优先控制顺序,为安全生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在生产过程中识别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发生,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二、定义1、风险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者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风险识别应包括组织活动三种状态下有各种潜在的风险。

三种状态是指: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作业活动、生产系统等连续长时间运行的工作状态,是正常状态。

在进行开车、停车、检修等临时性工作时,与正常状态有较大的不同,属异常状态。

紧急状态则是指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倒塌等情况。

3、风险评价:评估风险的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可接受的全过程。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X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XX安全生产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了使公司的安全管理系统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得到有效运作,同时将安全风险控制在安全、可以接受的程度内。

2 范围风险评价的范围:a. 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b. 常规和异常活动;c.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d.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e. 原料、产品(包括过程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f.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g.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h.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i. 气候、地震及其它自然灾害等。

3 职责安全风险评价由公司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负责组织,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评价。

4 内容4.1风险评价的方法和准则4.1.1公司主要采用“预危险分析法”、“工作危害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等。

4.1.2 评价的准则a. 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要求;b. 作业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c. 公司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d. 合同规定;e. 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4.2 风险的评价4.2.1公司安委会依据已确定的评价方法、准则,每年对全公司进行一次风险评价,评价时,对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因素:a. 火灾和爆炸;b. 冲击和撞击;c. 中毒、窒息和触电;d. 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e. 其它化学、物理性危害因素;f. 人机工程因素;g. 设备的腐蚀、缺陷;h. 对环境的可能影响等。

4.2.2 风险评价应形成记录,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同时也应考虑到:a. 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b.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c. 公司的声誉和社会关注程度等。

4.3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4.3.1公司安委会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优先控制的顺序,采取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预防事故的发生,形成的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企业的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1、风险评价的目的: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施管理关口前移,事前预防,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遏制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2、风险评价的组织组长:季玉军副组长:薛启武、王之松成员:乔建清、许沭奎、刘须兵、王延云、陈尚勇、仲崇宝、单波、蒋家华、单飞、徐维舜、陈林、徐效年、姜军3、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范围: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生产经营区域。

4、评价时机:3.1 公司长承诺常规活动每年一次。

(一般不超过12个月)。

3.2 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遇有下列情况应在开始之前:3.2.1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

3.2.2 技术改进项目。

3.2.3 生产设施的变更项目。

5、评价方法根据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确定选择:安全检查表分析(SCL)、预危险性分析(PHA)、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实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及事件树分析(ETA)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6、评价准则:6.1 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

6.2 有关行业的规范,技术标准。

6.3 我公司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6.4 我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6.5 合同规定。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见附表-1;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见附表-2;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见附表-36、依据确定的评价准则,将经过风险评价的风险程度确定是否在可接受范围的全过程。

7、评价过程如下图所示:8、风险评价结束,写出报告,本单位留存外,还应通报上一级管理部门备案。

产品风险评估作业指导书

产品风险评估作业指导书

版本 A 版次0 页次第1∕2页1目的为保证产品在采购、加工、包装及储存区域的安全和卫生,避免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的风险,特制定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风险控制程序。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在原料、包装及储存区域所有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控制过程。

3职责3.1 风险评估小组负责对在原料储存、加工、包装及储存区域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风险的种类进行识别和验证。

3.2生产部负责对整个产品的生产流程直至发运实施全程监控。

3.3仓储部负责在原料的储存、发运、化学物品的保管中实施控制。

3.4生产部对生产过程中的物理性或化学性污染风险实施管理和控制。

4工作程序4.1产品的物理性、化学性污染风险识别4.1.1物理性污染风险:原料在采购、储存、生产中,可能携带少量的杂质,如:玻璃、金属物等,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金属物等风险。

4.1.2化学污染风险:化学物品的使用、原料本身的化学品残留。

4.2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风险的控制4.2.1物理性污染风险的控制:4.2.1.1储存环境控制:原辅材料在储存过程中,具有独立的库房,并经过严格的产品防护。

4.2.1.2生产过程如金属、玻璃等物理风险的控制:针对原料中可能携带少量的杂质,如,金属、玻璃等物理风险,在各工序做好金属物控制及断针管理,成品全检后进行金属物测试,基本物理方面存在的风险或危害已经降到最低,或者可以忽略。

4.2.1.2.1为防止金属物混入货中,车间内禁止带入大头针、缝衣针、图钉、订书针及其他尖锐金属物。

4.2.1.2.2所有剪刀等工具有专人收取发放,作好记录。

4.2.1.2.3维修工人在车间内的工具必须登记领取,以防遗失在产品中。

4.2.1.2.4所有备用机针头都有专人负责,并按照“一换一”的原则分发针头。

4.2.1.2.5严格按照检针机安全操作规程实施,定期对检针机进行维护和保养,并作好记录。

4.2.1.2.6成品箱置于专门的成品库内,照明灯做防爆措施。

4.3化学污染风险控制:4.3.1原辅材料进厂后做化学成分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伊犁南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2011年8月1日发布2011年8月5日实施目录一、目的 (1)二、定义 (1)三、范围 (2)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3)1、组织机构 (3)2、职责 (3)五、评价准则 (3)六、评价程序 (5)七、评价方法 (5)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5)1.1 定义 (5)1.2 分析流程 (6)1.3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6)2、安全检查表法(SCL) (7)2.1 定义 (7)2.2 分析流程 (7)2.3 安全检查表类型 (8)2.4 安全检查表格式 (9)八、风险控制 (9)九、隐患治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风险信息更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伊犁南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为规范风险评价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辨识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过程中存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评定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合理划分风险等级,确定优先控制顺序,为安全生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在生产过程中识别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发生,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二、定义1、风险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者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风险识别应包括组织活动三种状态下有各种潜在的风险。

三种状态是指: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作业活动、生产系统等连续长时间运行的工作状态,是正常状态。

在进行开车、停车、检修等临时性工作时,与正常状态有较大的不同,属异常状态。

紧急状态则是指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倒塌等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一、成立评估小组各部门应成立有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参加的评估小组,所有评估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并有能力、资格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同时各部门也应鼓励其他员工参与危害和环境影响的确定。

二、选择和确定评估范围和对象评估小组应首先识别出公司从事的经营活动、产品或服务范围,包括生产活动、产品、储运、装置、设备、设施、服务、检维修、消防、合约商的服务和设备,以及行政和后勤等活动的全过程。

生产范围应包括从规划、设计、建设、投产和产品销售的全过程。

所有可能导致重要的危害和环境影响的活动,包括非常规活动、检维修等都必须充分得到识别。

在确定评估范围后,评估小组可按下列方法,确定评估对象:1)按生产流程的各阶段;2)按地理区域或部门;3)按装置、设备、设施;4)按作业任务。

对所确定的评估对象,可按作业活动进一步细分,以便对危害和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

同时应对工作活动的相关信息有所了解,包括:1)所执行的任务的期限、人员及实施任务的频率;2)可能用到的机械、设备、工具;3)用到或遇到的物质及物理、化学性质;4)工作人员的能力或已接受的任务培训;5)作业指导书或作业程序;6)发生过有关的事故经历、作业环境检测结果等。

三、选择危害识别方法评估人员应根据所确定的评估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害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估方法,包括安全检查表(SCL)、工作危害分析(JHA)、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方法、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等。

在选择识别方法时,应考虑:1)活动或操作性质;2)工艺过程或系统的发展阶段;3)危害分析的目的;4)所分析的系统和危害的复杂程度及规模;5)潜在风险度大小;6)现有人力资源、专家成员及其他资源;7)信息资料及数据的有效性;8)是否是法规或合同要求。

各部门首先制定安全检查表(SCL)对工作环境、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对日常工作活动、工艺操作等采用工作危害性分析(JHA),在此基础上,对于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特别是以前经常发生事故的或其他类似装置、部位发生过如火灾、爆炸、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的,则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两只方法结合进行危害分析,对新项目或项目设计开发初期阶段,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分析法。

四、识别危害根源和性质危害识别要考虑以下问题:1)存在什么危害(伤害源)?2)谁(什么)会受到伤害?3)伤害怎样发生?评估人员应通过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对所确定的评估对象,识别尽可能多的实际和潜在的危害,包括:1)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

2)人的不安全行动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误动作、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制造危险状态)。

3)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包括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

4)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管理。

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充分考虑发生危害的根源及性质:1)火灾和爆炸;2)冲击与撞击;3)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4)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5)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等);6)设备的腐蚀;7)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露;8)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

包括水、气、声、渣、废物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以及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和由此产生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死亡(包括割伤、挫伤、擦伤、肢体损伤等);疾病(如头痛、呼吸困难、失明、皮肤病、癌症、肢体不能正常动作等);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水、空气、土壤、地下水及噪音污染;资源枯竭。

危害识别应考虑由于过去或将来的运作、产品或服务可能造成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及环境影响,包括以往生产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和影响,丢弃、废弃与处理活动等。

同时也应考虑异常(包括启动、关闭、维修、停机、工程开始/结束及其他非预期运行的情况)以及事故和潜在的紧急情况(比如火灾、爆炸、泄漏、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而造成的紧急疏散、人员伤亡或重大环境污染)。

五.评估风险和影响评估小组应对所识别的危害事故、事件或环境因素加以科学评估,确定最大危害程度和可能影响的最大范围,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措施,从而把风险降低或控制在可以容忍的程度,具体步骤包括:1)决定所识别的危害及影响发生的后果有多严重,重点考虑法律法规要求、伤亡程度、经济损失、环境影响的程度大小、持续时间以及对本公司形象的影响。

2)评估发生危害事故事件的可能性有多大,重点考虑危害发生的条件(比如正常、异常或紧急状态发生)、现场有否控制措施(包括个人防护品、应急措施、检测系统、作业指导书、员工培训)、事件或事故一旦发生,是否能发现或察觉,同类事故以前是否发生过以及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3)评估风险。

结合所辨别的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其风险的大小以及是否是可以容忍的风险,风险评估的结果可分为以下几种:可容忍的(L×S=1~5)中等的(L×S=6~10)重大的(L×S=11~20)不可容忍的(L×S=21~25)4)对所识别的不可容忍的风险以及重大风险进行汇总,并编制重大及不可容忍的危害及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六.风险控制风险程度的大小是制定何种控制措施的依据,各部门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见下表。

不同风险程度相对应的控制措施风险程度控制措施可容许的维持现状,保持纪录中等的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重大的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期限治理不可容许的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重大或不可容忍的风险、环境影响是公司制定目标及隐患治理、管理方案的基础及依据,各部门负责制定控制计划,采取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消除、减少危害和影响,防止潜在事故的发生。

1.风险控制措施的内容1)风险控制的技术措施:●消除风险的措施;●降低风险的措施;●控制风险的措施。

2)风险控制的管理措施:●制定、完善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制定、落实风险监控管理措施;●制定、落实应急预案;●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

2.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公司应根据以下条件,选择适用的风险控制措施:1)可行性、可靠性;2)先进性、安全性;3)经济合理性;4)技术保证和服务。

五、更新危害及风险信息在下列情形下危害记录应及时更新: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2)操作有变化或工艺改变;3)有新项目、加工过程或产品;4)有因事故、事件或其他来源的新认识理解。

如果没有以上所描述的变化,也应至少一年内进行一次评审或检查危害识别结果。

且当进行基建、生产日常运行中各种操作、开停工、检维修作业、变更等活动前均应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相关的识别频率与方法见下表。

不同作业相关的识别频率与使用方法作业频率使用方法日常作业活动、开停频繁进行JHA、SCL 工、检维修特定时间进行PHA新建、扩建、改建及其他变更设备、设施SCL关键生产装置、设施定期进行评价标准评估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分数人员伤亡程度财产损失停工时间法规及规章制度符合状况形象受损程度5 死亡、终身残废、丧失劳动能力≥15万元全厂停车>48h违法省内或同行业4 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职业病、慢性病、住院治疗≥5万元全厂停车>24h潜在不符合法律法规集团公司3 需要去医院治疗,但不需要住院≥2万元部分停车不符合公司规章制度标准二级公司2 皮外伤、短时间身体不适<2万元不停车不符合本厂规章制度本厂1 没有受伤无不停车完全符合本岗位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意识、技能、经验)防范、控制措施5 每天发生,经常从来没有检查没有操作规程不胜任(无任何培训、意训不够、缺乏经验)无任何防范或控制措施4 每月发生偶尔检查或大检查有,但只是偶尔执行不够胜任防范、控制措施不完善3 每季度发生月检有操作规程,只是部分执行一般胜任有,但没有完全使用(如个人防护用品)2 每年发生周检有、但偶尔不执行胜任,但偶然出差错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1 偶尔或一年以上发生日检有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高度胜任(培训充分,经验丰富,意识强)有效防范控制措施风险评估表(R)风险度严重性可能性1 2 3 4 512 43 12 154 12 16 205 15 20 25可容许的风险中等风险重大及不可容许风险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方法简介一、工作危害分析(JHA)(适用于作业活动、生产过程的分析)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

分析步骤:1)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等,用3~4个词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而不说如何做。

分解时应:观察工作;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结合上述三条。

2)对于每一步骤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3)识别每一步骤的主要危害后果。

4)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5)进行风险评估。

6)建议安全工作步骤。

二.安全检查表分析(SCL)(适用于设备、设施、操作规程的分析)是基于经验的方法,是分析人员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

安全检查分析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分析步骤:建立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从有关渠道(如内部标准、规范、作业指南)选择合适的安全检查表。

如果无法获取相关的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必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制定检查表。

分析者依据现场观察、阅读系统文件,与操作人员交谈以及个人的理解,通过回答安全检查表所列的问题,发现系统的设计和操作等各个方面与标准、规定不符的地方,记下差异。

分析差异(危害),提出改正措施建议。

三、预危险性分析(PHA)(适用于项目、工程的初期阶段的分析)是在项目、工程的初期阶段,特别是在设计、施工的开始之前,对系统存在危害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

对现有及已建成的装置、设施进行维修、改扩建之前进行宏观的、粗略的危害和潜在的事故分析。

为HAZOP、FMEA、FTA、ETA等危害分析提供依据。

分析步骤:收集系统包括项目、工程、装置的有关资料;识别可能导致事故、事件后果的主要危害;分析产生危害的可能原因及导致事故的可能后果,通常并不需要找出所有的原因;分析每种事故所造成的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