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董氏奇穴)
针推大拿传奇故事
针推大拿传奇故事董景昌原籍是山东平度县人,他的祖上就是靠针灸救人的医学世家,前后大概治好过40多万人(在历史资料上都有明确的记载)。
董景昌是1916年生人,先后经历了北洋政府、民国、新中国成立多个阶段。
这个阶段都是比较动乱的年代,民国时期到处抓壮丁打仗,很多人都是一去无回。
董景昌是董氏家族的独苗,为了保住香火,董景昌的母亲想办法把他弄到了青岛崂山去跟道长修行。
没想到,董景昌居然自带灵性,与道有缘,虽然年纪小,但是悟性好,修行高。
有一天,董景昌跟自己的师傅说,自己看到街上行走的人,身上都带着黑点,有时候黑点还能动。
师傅知道,董景昌可能是要开天眼了,道家想达到上层修为的第一步就是开天眼。
经过师傅的特殊关照,董景昌很快就打开了天眼,能清楚地看到每个人的骨骼、血管、肌肉、经络,就跟现在的X光一个道理。
修成之后,董景昌就下山了。
下山之后,外面依旧在军阀混战,董景昌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从军行医。
因为董景昌的祖传医术加道家修为,董景昌很快就能找到患者的病症所在,然后一针下去,当场见效。
在整个行军从医生涯,董景昌一共医治了30多万人次,这其中有士兵,有军官,还有普通百姓。
随着治疗的人数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
董景昌最出名的一次针灸,是给柬埔寨华裔政治家、高棉共和国总统朗诺,治理半身不遂。
董景昌当场取穴用针,当场见效,4次用针之后,高棉共和国总统朗诺的半身不遂居然好了,朗诺惊叹不已,从此董景昌名扬世界,多次被邀请治理各个重要官员。
因为董景昌取穴用针和传统针灸有不同之处,有时候配合放血,效果更好,在针灸学术上自成一派,因此被称为董氏奇穴。
董景昌在海内外,被盛誉"董氏奇穴、独步世界、专治大病"。
当代针圣因为有道家的修为,所以董景昌将医理、哲理和文理三者融会贯通,被称为当代针圣。
因为董景昌很喜欢马,所以他的很多穴位取名都与马有关,比如指驷马、马金水等;用针针法的取名也跟马有关,比如倒马针法。
董景昌先生将他的一生所学,整理成书,于1973年出版《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
中医针灸大师董景昌,自创“董氏奇穴”,用银针除顽疾,令人赞佩
中医针灸大师董景昌,自创“董氏奇穴”,用银针除顽疾,令人赞佩国人几乎都知道中医有药方、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如果你对针灸感兴趣,稍微了解一下,就会知道董景昌,正是因为董景昌把中医的针灸这项医学瑰宝发扬到了国外,让针灸名扬四海,并且他还独创了“董氏奇穴”取穴方法。
董景昌祖籍山东平度县,他的祖上就是以针灸疗法闻名的中医世家,这在历史资料上都有着明确的记载,董家先后治愈的人数就达40多万人。
董景昌出生于1916年,一生经历了北洋政府、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多个阶段。
这是中国比较动乱的年代,因为董景昌是家族的独苗,董家为了保住家族香火,将他送到青岛崂山去修道。
真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董景昌虽然年幼,但是与道有缘,悟性好,有灵性,修行高,在师傅的指导下很快就达到了道家的上层修为开天眼,可以看人体骨骼、肌肉、血管、经络如X光片一样清楚。
修成下山后,董景昌又跟随父亲系统地学习针灸,可是后来,他还是被抓了壮丁,因为他有针灸医术,所以没有被派去前线打仗,而是在军队当了一名军医,从此,他就开始了漫长的军医生涯。
由于董景昌的祖传医术独特高明,再加上他的道家修为,他治病几乎手到病除,往往一针下去,就会当场见效。
所以董景昌很快就在军队声名远播,也正因为他名气大,治疗效果好,他也无法转业,就一直留在部队中行医,行医时间长达30多年,先后医治了30多万人。
不仅如此,董景昌还凭借高超的针灸医术,让中医针灸享誉全世界。
当时由于中国贫弱,不止国人看不起自己的中医,欧美等发达国家更是对此非常排斥,认为中医无法治病,尤其是针灸,长时间将针扎入人体,还会对身体有害。
但是董景昌却让许多西方人对此改变了看法。
尤其是他为高棉共和国总统朗诺治理半身不遂,只施了四次针后,朗诺的半身不遂居然就好了,这让西方人见识到了中国针灸的神奇,也让董景昌一战成名。
后来董景昌到了台湾后,也会经常去国外出诊,治好了不少西医认为的不治之症,让中医针灸得以名扬世界。
董景昌的取穴和用针方法与传统有所不同,他在针灸时有时会配合放血,效果更好,而且所取的主要穴位都在四肢部位,全身主要取穴只有50多个,取穴精少,非常安全,基本无痛,治疗效果显著,在学术上自成一派,所以又被称为“董氏奇穴”。
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董氏奇穴
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董氏奇穴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董氏奇穴)2016年4月22日—4月27日(22日全天报到)广州2016年4月09日—4月14日(09日全天报到)北京一、课题介绍“董氏奇穴针灸疗法”传承于台湾、盛行于海外,近年来风行于世界。
“董氏奇穴”是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嫡传弟子杨维杰先生将“董氏奇穴”发扬光大,在海外针灸界影响深远,业界盛誉“董氏奇穴独步世界专治大病”。
近几年“董氏奇穴针灸疗法”盛传于大陆,它以穴法、针法、诊法、心法、疗法为独门之功,其疗效迅速、易懂、易学,对治疗重症、急症、痛症有极佳效果,引起了针灸界的广泛重视,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和新技术推广项目。
“董氏奇穴针灸疗法”与普通针灸不同之处在于:1、临床效果惊人,取穴灵活机动,虽有定穴并无定点,常就病变反应取穴。
2、用针精要,一穴多病,临床从不超过六针,然每针之所至,立起沉疴,令人叹服。
3、诊疗操作手法、思路、治疗模式清晰,不受时间及条件限制。
4、经济、安全,见效快,学习掌握董氏奇穴疗法增强了医生诊疗水平和经济效益。
为此中国针灸推拿协会及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在全国范围举办“董氏奇穴特色疗法临床应用研修班”,以满足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学习要求。
二、董氏奇穴“五特”概要(一)穴法特色:董氏奇穴分布在手指、手掌、前臂、上臂、足趾、足背、小腿、大腿、双耳、头面以及前胸、后背等十二个部位,脉络清晰,有章可循。
(二)针法特色:董氏针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与十四正经传统针法迥然不同。
董氏针法内容有:倒马针法、动气针法、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
倒马、动气、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又体现了董氏针法的灵活性,乃董公高深绝学之一,此针法讲究治病无定穴,取穴无定处,注重疾病的外在感应,正所谓“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
最为精妙处,乃董氏刺血针法,其特点:1、刺血以远处施针为主,甚合'泻络远针'之古义。
董氏奇穴-董氏针灸详解(一一部位)
董氏奇穴-董氏针灸详解(一一部位)董氏奇穴为董师景昌绍衍祖学狭心症,研究发展,自成一派之。
一家之学,其效果与境界较之“十四经穴”尤有过之而无不及心绞痛治疗,若能与“十四经穴”相辅为用,当更能发挥针灸疗效,使针灸医术发扬光大。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计设740穴,分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区分为十个部位,即:一、手指部称“一一部位”。
二、手掌部称“二二部位”。
三,小臂部称“三三部位”。
四、大臂部称“四四部位”。
五、足趾部称“五五部位”。
六、足掌部称“六六部位”。
七、小腿部称“七七部位”。
八、大腿部称“八八部位”。
九、耳朵部称“九九部位”。
十、头面部称“十十部位”。
除以上十个部位外,尚有“前胸部位”及“后背部位”,此胸背两部多以三棱针刺之,无需毫针深扎。
董氏奇穴虽有部分与“十四经穴”位置相同,然用法与治效完全不同,董师有独特创见者,概从董氏命名,并加以对比说明心绞痛症状心绞痛的治疗,以资区辨。
至于其它“解剖、主治、取穴、手术、应用、注意”等亦就原文照录,再分项说明,“解剖”部分与实际之神经解剖颇有出入,原书之意义系指该穴作用之部位及脏腑而言。
本文不做删补,读者可就该穴所在位置之解剖自行参考。
其它“手术、主治、取穴、应用”等有必要特别补充者,均详加叙述心绞痛治疗,无特殊作用或应用机会较少者,则暂且从简。
董氏针法与一般所传之针法相较,计有下列多项优点:一、在四肢、耳朵及头面部位取穴用针,足可治疗全身诸病变异性心绞痛,如必需刺胸腹及腰背部时,亦仅以三棱针浅刺即可心绞痛的症状,危险性少。
二、施针手术简便心绞痛治疗,仪用“正刺”、“斜刺”、“浅刺”.“深刺”、“皮下刺”与“上转”、“下转”、“留针”各种手法即可达到所斯望之治效。
不采“弹”、“摇”、“捻”、“摆”等手法,可减轻患者之痛苦,减少“晕针”的情况,亦不必拘泥于“补”、“泻”等理论。
三、董氏针术乃循“正经”之“奇穴”刺之,如诊断正确心绞痛的原因,认穴准确,手法精确,则奏效神速,立除沉疴心绞痛的原因,其治效之宏,非一般所传之针术可比拟。
董氏奇穴-精品文档
《董氏奇穴》xx年xx月xx日contents •董氏奇穴简介•董氏奇穴的基本理论•常见疾病的董氏奇穴治疗•董氏奇穴的实践与体验•董氏奇穴的学习与应用目录01董氏奇穴简介《董氏奇穴》源自中国*,其原始典籍《董氏针经》是针灸学中的重要经典,但已失传。
源自失传的《董氏针经》董景昌先生是《董氏奇穴》的传承者,他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传授其针刺技术,并形成了独特的针灸学派。
董景昌先生所传起源和历史1特点和优势23主要分布在四肢和头面部的经外奇穴,与十四经脉穴位不同,具有独特的分布规律和特点。
穴位分布特点具有显著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如治疗范围广泛,对多种疑难杂症有显著疗效,且操作简便易学。
疗效优势遵循“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原则,注重针刺手法和刺激量的掌握,安全性较高。
安全性高应用范围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神经系统疾病、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等。
疗效特点具有起效快、疗程短、副作用小等特点,特别适合于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
同时,董氏奇穴还注重预防保健,提倡“治未病”的理念。
应用范围和疗效02董氏奇穴的基本理论强调脏腑功能董氏奇穴认为脏腑功能与体表穴位有密切关系,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胃为例董氏奇穴重视胃的功能,认为“养正祛邪,首在足阳明胃经”,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可以调和气血,增强脏腑功能,治疗多种疾病。
脏腑理论董氏奇穴认为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重视经络董氏奇穴重视心包经的作用,认为心包经具有调节情志、平衡阴阳的功能,通过刺激心包经的穴位,可以治疗情志疾病和心肺疾病。
以心包经为例经络理论对应取穴董氏奇穴的取穴方法不是按照固定的穴位位置进行取穴,而是根据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不同因素进行取穴,强调“对应取穴”。
以头痛为例头痛患者可以取足太阳膀胱经的大杼、风门、肺俞等穴位,也可以取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丰隆等穴位,以调和气血、通络止痛。
民间针灸疗法研究——董氏奇穴
民间针灸疗法研究——董氏奇穴065013348 护理133班吴凡董氏奇穴针灸学是山东省平度县人董公景昌先生创立的独具特色的针灸体系,内容博大精深,包含针法甚广,诸如耳针、头皮针、手针、倒马针、放血疗法等,该奇穴的分布及应用,既源于传统的经络系统和针灸方法,又有所创新而独具特色,是目前行之有效的众多针灸新法中的一个新的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发展前途。
董氏奇穴共有740个穴位,临床常用者约200余穴,这些穴位广泛分布于人体头面、耳、手、臂、腿、足等部位,大体可分为12组。
董氏奇穴针刺方法简便易行,较多地采用“正刺”、“斜刺”、“皮下刺”等刺法。
“正刺”为垂直进针,进针后深刺之,或浅刺之。
“斜刺”为针体与皮肤表面呈60°或45°的角度进针。
“皮下刺”即沿皮进针。
上述刺法于进针后要留针,亦可不留针,留针时间一般为30~45 min。
董氏奇穴不甚强调补泻刺法。
同一穴位,如果采用不同的针刺方向和不同的进针深度,其治疗的病证也不同。
如同一“肾关穴”(阴陵泉下1.5寸),正刺可补脾,而如果向后方向刺入,则可补肾。
董氏奇穴多以组合穴应用。
如胸腹及后背穴位,均以组合穴出现,多用刺血针法,取穴灵活,安全有效。
他如骊马穴、上三黄、下三皇、外三关等,均为三穴并列,跨越身体某一区段。
此乃董氏奇穴一大特色,其临床效应之快捷,非传统经穴可比。
动气针法是董氏奇穴的特殊针法,于进针得气后,在捻针的同时,令患者活动患处,然后根据治疗效果决定出针和留针。
如果病程短,治疗效果较好,则出针;如果病程较长,则宜留针,并可于留针期间一面捻针,一面令患者继续不停地活动患处。
如果病在胸腹部,或在脏腑,或属于气郁病变,或属于神志病变,则可配合使用按摩,亦可令患者作深呼吸,或用意念引导之,使针刺与患处之气相引。
所谓动气针法,即动而得气之义。
董氏奇穴的理论依据在于,董氏认为奇正相通,称其奇穴为“正经奇穴”,其原著亦称《董氏正经奇穴学》。
绝妙的董氏奇穴的三大针法
绝妙的董氏奇穴的三大针法
董氏奇穴有那么好的临床效果,除了它的核心理论、脏腑别通外,主要还得归功于它的三大基本针法。
第一、动气针法:顾名思义,就是动引其气。
就是扎上针后通过活动患处,把针的经气引到你的患处来。
这个动气针法从根源上说,并不是董景昌老先生发明的。
在中国古籍中就有如下描述:令其动。
因为字少含义不明,因此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
后来人们发现,如果扎上针后让患者动起来活动患处,效果相当好,于是董老先生就把它明确提出并应用于针灸实践中,且成了董针的看家针法之一。
在临床上,四肢可以动,其它地方有的还真不好动。
比如嗓子痛,那可以吞咽口水;眼病可以闭上眼转眼球;内脏不舒服,那就可通过呼吸让躯干部得到起伏而得气。
再比如背痛,可以被动取气,让别人敲或推刮都行。
第二、倒马针法:是指在一条经络线上,连排二针或三针这样一种格局。
就好比围墙根基加宽,或象战争中的单车变成了车队,自然力量会增加不少。
仅看这名字,倒马,是指力量之在,可以把一匹马放倒,足以显示其力量之强大。
第三、牵引针法:比如我左侧的臂不能抬,我可以在对侧的肾关下一针之后,一边行针,一边活动患肢,但只好了七成,这时我们为了加强疗效,一个是可以在它上下两侧在各加一针形成倒马针,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患侧经,比如本例可以在左侧灵骨上下一针。
相当于肾关这一针调动的经气冲不过去,我就在患侧再下一针,原针冲,我这边拽,这样哗一下就通了。
牵引针和治疗针有个这样的关系,那就是治疗针和牵引针一定是在患处的两侧,一个冲,一个拽。
并且下针还要按顺序来,先扎治疗针,活动活动再扎牵引针。
董氏奇穴
3 病勢:(依斑點分布情形) 疏----病較輕。 密----病較重。 4 病情: 肉凸起----實證、病較嚴重。 肉凹陷----虛證、臟腑功能失調。 顏色淡----正氣虛。 顏色濃----邪氣盛。
掌背三焦经上,中白、下白一段诊脾,凹陷为脾虚。 掌外缘(尺侧)小肠经上现青筋或肉软内陷为肾虚。 生命线靠鱼际侧缘上段青黑主内伤、久年胃病、胃 溃疡,下段青黑主十二 指肠溃疡。 大拇指掌连接处附近为外感胃病。 生命线靠手心侧属肺,青筋浮起主肺虚。 虎口色青主妇女白带;色紫为慢性发炎。 手腕内侧为妇科病,红筋主发炎,青筋主寒、血虚。
奇
术
董氏奇穴体系具有独特的诊病方法。
诊病尤重望诊,特别是掌诊,掌诊是董氏 奇穴体系的精华部分。董氏掌诊注重于对 手掌形色的观察。《灵枢五色篇》 “五色命 五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 黑为肾”来代表不同的脏腑病变。病性又 有“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黄而 膏润为脓,赤甚为血”之分。
董氏奇穴疗法以毫针通经调气,以三棱针刺 络活血,气通血活,何患疾之不除?
刺血针法
董氏针法最为精妙处,乃董氏刺血针法。 董景昌先生秉承数十代之祖传绝技,又广泛涉猎 各家活血化瘀之文献,厚积薄发,独出机杼,将 董氏刺血针法运用得出神入化。董景昌先生认为, 初病气结在经,经主气;久病血伤入络,络主血, 任何顽症痼疾由气滞、血瘀到痰凝、毒聚的病理 过程,均以瘀血为机转。董景昌先生认为“久病 必瘀”、“怪病必瘀”、“重病必瘀”、“痛症 必瘀”、“难病必瘀”。 凡病经数次针治,未见病情改善,必有瘀血阻滞 气机,当在相关区域寻找瘀络,刺络放血,使恶 血邪气尽出,立起沉疴痼疾。
刺血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1. 天气的好坏:天气好则病人流的血比较多,效果就好; 如果是雨天阴天血管收缩,效果就比较差,因为出血量可 能会少。 夏天之晴天,阳气外浮血管上显,是刺血治疗 杂症难症久症最好的时节。 2. 病患的饮食状况:太饱时或太饿时都不适合放血,因为 太饿时可能血液浓度增加会影响泻血的量。不要在距离吃 饭已经很久才放血。 3. 掌握时间 :刺血如果能掌握时间,出血量会比较多, 效果会更好。 譬如说太阳穴刺血在天气好的午前十一时 来放血效果最好,尤其是接近中午的时候,阳气在上青筋 比较容易显现,较易出血。如腰痛、痔疮要刺血,则是在 下午最好。
董氏奇穴针灸七十二绝针治疗处方
董氏奇穴针灸七十二绝针治疗处方一、头部疾病(一)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配肾关,留针45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书)2、针灵骨,立可缓和头痛。
3、太阳两穴配灵骨立止(太阳两穴分别在小指掌面第一、二节正中,灵骨穴在拇指与食指的掌骨间)[巳经验证](二)偏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点刺三重、四花立可止痛。
4、太阳部位疼痛针金门效果甚佳。
5、指三重(手背,无名指第二节外侧四分法取穴三穴)6、侧三里(足三里后1寸)、侧下三里(侧三里2寸)(三)前头痛:1、针火菊立止头痛。
(己验证)2、眉棱骨痛:针火菊立效。
(己验证)3、点刺四花中效果亦佳。
(四)后头痛:1、冲霄放血立止头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五)头痛、头胀、久年头痛:脚背六溪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解溪穴下1寸为上溪穴,其下1寸为下溪穴,上下溪左右旁开各1寸分别为内溪、外溪、前溪、水溪穴,共6穴)(六)眉棱骨痛:火连(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2寸处)火菊(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3寸处)(视频)(七)感冒头痛:1、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取穴)2、二角明(手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三分法取两穴、向下斜刺)3、头晕:感冒头痛: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进针)配灵骨大白1、高血压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点刺放血,再针火硬可立降血压,并止眩晕。
(书)2、脑贫血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八)正脑三穴:主治:脑鸣、脑神经痛,咳嗽不止(立即见效)取穴:(77-1)足后跟筋正中央,正脑一穴距足后跟4.5寸,也就是距正筋穴上1寸,正脑二穴、三穴相距各2寸。
二、眼部疾病(一)视力模糊: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先点刺五岭,再针下三皇。
2、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
配复溜效更佳。
(二)麦粒肿: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次即愈。
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亦佳。
(三)目赤: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
董氏奇穴针灸
董氏奇穴针灸
慢性咽炎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
如咽部不适感、异物感、咽部分泌物不易咯出、咽部痒感、烧灼感、干燥感或刺激感,还可有微痛感。
常在晨起时出现刺激性咳嗽及恶心。
【慢性咽炎处方】
心灵、喉灵、制污点刺放血,临床上全部单侧取穴,左右交替。
【穴位位置图】
董氏针灸是由董景昌先生所创立的,独具特色的针灸体系,内容博大,医理深邃,治疗方案却简洁明了、容易操作。
无论是专业中医师,或针灸爱好者,都能快速上手。
是一门风行全世界、成为各医界人士争相学习的针灸显学。
【董氏奇穴】穴位奇、诊法奇、针法奇、效果奇
— 针法奇—
针刺简单 效果显著
董氏针法别具一格,而且自成一家,与十四正经的针法不同。传统的针刺操作中,在提插捻转手法的基础上发展出来各种各样复式手法,学习和掌握都有一定难度,但是董氏奇穴的针刺手法就比较简单。
— 诊法奇—
掌诊、青筋、暗影
董氏掌诊别具一格,李国政先生在《台湾董氏针灸真传掌诊法》里面提到,董公诊病首先看掌诊,再看面诊,掌诊是董氏奇穴治疗的第一步。还有一个就是青筋和暗影。青筋和暗影呢,一方面是病变部位的特定反应区,有什么样的病变,就会在特定的区域出现青筋和暗影,同时青筋和暗影又是我们治疗所选取的部位,董公有些奇穴的发现就是根据暗影来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中医适宜技术讲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特聘讲师主治医师现任中医科主任从医20年2009年师从郑全雄学习董氏奇穴深得真传使用董氏奇穴疗法治愈无数患者深得患者信赖陈老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传授造福各方
【董氏奇穴】穴位奇、诊法奇、针法奇、效果奇
展开全文
— 根基深 —
代代相传 源远流长
讲课老师
陈文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中医适宜技术讲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特聘讲师、主治医师、现任中医科主任、从医20年,2009年师从郑全雄学习董氏奇穴,深得真传,使用董氏奇穴疗法治愈无数患者,深得患者信赖,陈老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传授,造福各方。
董氏奇穴针刺手法分为正刺、斜刺、浅刺、深刺和皮下刺,就这么几个,很容易上手,这是他的优点所在。虽然董氏奇穴操作手法简单,但是疗效丝毫不差于十四经穴。董氏奇穴也有其独特的针法,代表性的为倒马针法,动气针法和牵引针法,当然还有董氏刺血法。全身主要取穴仅50多个,辩证灵活,取穴精少。且取穴多在四肢,简便安全,疗效显著。秒杀疼痛
董氏奇穴治疗颈椎病
董氏奇穴治疗颈椎病董氏奇穴治疗颈椎病发布者::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发布时间::2016-04-08 09:03 浏览次数::81董氏奇穴针灸学是董氏先祖(董景昌)创立的独具特色的针灸体系,内容博大精深,包含针法甚广,诸如耳针、头皮针、手针、倒马针、放血疗法等,内容不但丰富且异于传统,治法简便而疗效显著,是台湾本土所独有的针法。
董氏奇穴是该体系针法中常用的穴位,其定位虽有部分与十四经穴在同一位置,但命名与主治功用却不相同。
笔者临床运用董氏奇穴中的重子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患者符合以下诊断标准:根据《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拟订,①主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② X 线片上显示颈椎曲线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③应除外颈部其它疾患如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它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颈肩部疼痛。
患者平均年龄(42.29±13.52)岁,平均病程(2.67±0.89) a,平均疼痛积分(6.93±1.63)分。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②某些特定人群如妊娠期或哺乳期者;③同时应用其他药物或进行其他治疗,影响结果判定者。
治疗方法:①取穴:重子穴,在第 1 掌骨与第 2掌骨之间,虎口下1 寸处。
左病右取,右病左取。
②操作: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采用1 寸一次性针灸针,直刺0.8~1 寸,留针 30 min。
其间嘱患者缓慢活动颈部,无需行针。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 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①治愈: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②有效: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③未愈:症状无改善。
经治疗30例患者中,痊愈18例,有效10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3.33%。
颈型颈椎病亦称局部型颈椎病,是指具有头、肩、颈、臂的疼痛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没有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
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董氏奇穴)
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董氏奇穴)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董氏奇穴)2016年4月22日—4月27日(22日全天报到)广州2016年4月09日—4月14日(09日全天报到)北京一、课题介绍“董氏奇穴针灸疗法”传承于台湾、盛行于海外,近年来风行于世界。
“董氏奇穴”是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嫡传弟子杨维杰先生将“董氏奇穴”发扬光大,在海外针灸界影响深远,业界盛誉“董氏奇穴独步世界专治大病”。
近几年“董氏奇穴针灸疗法”盛传于大陆,它以穴法、针法、诊法、心法、疗法为独门之功,其疗效迅速、易懂、易学,对治疗重症、急症、痛症有极佳效果,引起了针灸界的广泛重视,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和新技术推广项目。
“董氏奇穴针灸疗法”与普通针灸不同之处在于:1、临床效果惊人,取穴灵活机动,虽有定穴并无定点,常就病变反应取穴。
2、用针精要,一穴多病,临床从不超过六针,然每针之所至,立起沉疴,令人叹服。
3、诊疗操作手法、思路、治疗模式清晰,不受时间及条件限制。
4、经济、安全,见效快,学习掌握董氏奇穴疗法增强了医生诊疗水平和经济效益。
为此中国针灸推拿协会及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在全国范围举办“董氏奇穴特色疗法临床应用研修班”,以满足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学习要求。
二、董氏奇穴“五特”概要(一)穴法特色:董氏奇穴分布在手指、手掌、前臂、上最常用的九种全息对应关系,可以囊括当前出现的许多全息针灸疗法,临证应用,变化无穷。
2、同气相求:杨师又称之为'体应',是董氏奇穴在治疗方面最有针对性的发挥与创造。
体应之要点为: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肉治肉,以脉治脉,以皮治皮。
如治疗各种骨刺,常用削骨针,必须贴骨扎针方有特效。
3、脏腑别通:脏腑别通,实乃脏腑气化相通。
此一原理在董氏奇穴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如重子、重仙在肺经上,主治膀胱经之背痛;中白、下白在三焦经上,补肾作用极佳;木穴在大肠经上,治肝火旺极具特效;火包穴在胃经上,透过胃与心包通,治心绞痛特效。
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董氏奇穴)
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董氏奇穴)2016年4月22日—4月27日(22日全天报到)广州2016年4月09日—4月14日(09日全天报到)北京一、课题介绍“董氏奇穴针灸疗法”传承于台湾、盛行于海外,近年来风行于世界。
“董氏奇穴”是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嫡传弟子杨维杰先生将“董氏奇穴”发扬光大,在海外针灸界影响深远,业界盛誉“董氏奇穴独步世界专治大病”。
近几年“董氏奇穴针灸疗法”盛传于大陆,它以穴法、针法、诊法、心法、疗法为独门之功,其疗效迅速、易懂、易学,对治疗重症、急症、痛症有极佳效果,引起了针灸界的广泛重视,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和新技术推广项目。
“董氏奇穴针灸疗法”与普通针灸不同之处在于:1、临床效果惊人,取穴灵活机动,虽有定穴并无定点,常就病变反应取穴。
2、用针精要,一穴多病,临床从不超过六针,然每针之所至,立起沉疴,令人叹服。
3、诊疗操作手法、思路、治疗模式清晰,不受时间及条件限制。
4、经济、安全,见效快,学习掌握董氏奇穴疗法增强了医生诊疗水平和经济效益。
为此中国针灸推拿协会及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在全国范围举办“董氏奇穴特色疗法临床应用研修班”,以满足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学习要求。
二、董氏奇穴“五特”概要(一)穴法特色:董氏奇穴分布在手指、手掌、前臂、上臂、足趾、足背、小腿、大腿、双耳、头面以及前胸、后背等十二个部位,脉络清晰,有章可循。
(二)针法特色:董氏针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与十四正经传统针法迥然不同。
董氏针法内容有:倒马针法、动气针法、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
倒马、动气、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又体现了董氏针法的灵活性,乃董公高深绝学之一,此针法讲究治病无定穴,取穴无定处,注重疾病的外在感应,正所谓“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
最为精妙处,乃董氏刺血针法,其特点:1、刺血以远处施针为主,甚合'泻络远针'之古义。
2、刺血部位遍及全身,划分许多特效刺血区,如心肺区、肝胆区、肾区等等。
笔记~董氏奇穴特效刺血术
笔记~董氏奇穴特效刺血术本篇讲述董氏特效刺血针法,此乃董氏针法最精华部分。
刺络放血,古已有之,是一种古老而朴素的治疗方法。
比《黄帝内经》更古老的针灸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即有刺血的内容,历代医家多有发挥,董师公秉承数十代之祖传绝技,又广泛涉猎各家有关活血化瘀之文献,厚积薄发,独出机杼,将董氏刺血针法运用得出神入化,时人盛誉“董氏刺血针法独步世界专治大病”。
杨老师当年随侍董公身侧,尽得董氏刺血真传,又遍访中国刺血名医,使刺血针法从理论到实践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董公对络病理论极有心得,且有深入而精彩的发挥。
董公谓“久病必瘀”、“怪病必瘀”、“重病必瘀”、“痛病必瘀”、“难病必瘀”。
有云:“人之气血凝滞而不通,犹水之凝滞而不通也;水之不通,掘之使流于湖海,气血不通,刺之使周于经脉”。
任何顽症痼疾由气滞、血瘀到痰凝、毒聚的病理过程,均以瘀血为机转。
凡病数次针治,未见病情改善,这时董公认为必有瘀血阻闭气机,当在相关区域、穴位寻找郁络,刺络放血,使恶血邪气尽出,久年沉疴常立见奇效董氏刺血针法之特点:①刺血以远处施针为主,甚合“泻络远针”之古义。
②刺血部位遍及全身,随处可刺,丰富多彩,且治疗病种非常广泛。
③特效、速效、简单、安全。
我主要根据董老师总结的刺血经验,参考诸位师叔、师伯们的刺血心得,结合个人参悟,将董氏刺血针法的应用精华总结整理。
本篇精华内容包括:1.络病理论2.瘀血本质3.董氏奇穴十大特效刺血区4.董氏刺血真诀。
请做好笔记。
附:董氏奇穴刺血经验及民间刺血验方放血的范围,一般可指三大类,即经脉、络脉和孙络。
络脉是小静脉,孙络是末梢毛细脉管,这些血管在没有病变时不甚显著。
因有病变才会出现,形如小红虫状或成红丝条状,或成白条状,隐在皮里或露在皮外,也有的成细小红点,漫散全身各处。
经脉则指较大的静脉,形状特别明显,颜色特别紫蓝,常呈怒张状态,俗称“青筋”。
此种情况多发生在委中、尺泽、四肢外侧,更有发生在肩胛与腹壁的。
董氏奇穴处方学+董氏奇穴针灸学
目录目录 (1)第一章腦神經內外科、顏面神經疾病 (14)(一)頭痛 (14)(二)偏頭痛 (15)(三)後頭痛 (15)(四)前頭痛 (16)(五)頭頂痛 (16)(六)眉稜骨酸脹痛 (16)(七)眼眶脹痛 (17)(八)頭風痛 (17)(九)頭暈 (17)(十)暈車、暈船 (18)(十一)腦瘤、腦癌 (18)(十二)腦骨腫大 (18)(十三)腦膜炎 (18)(十四)腦神經衰弱 (18)(十五)腦神經不清 (19)(十六)失眠 (19)(十七)睡中咬牙 (19)(十八)心驚悸 (19)(二十)癲癇 (19)(二十一)四肢抖動(舞蹈症) (20)(二十二)帕金森氏症、四肢發抖 (20)(二十三)腦積水 (20)(二十四)腦震盪 (20)(二十五)頭及頸部顫抖 (20)(二十六)耳後頭部瘡瘤 (20)(二十七)腦嗚 (20)(二十八)三叉神經痛 (21)(二十九)顏面神經麻痺、口眼歪斜 (21)(三十)面麻 (22)(三十一)顴骨疼痛 (22)(三十二)頭昏眼花、臉部發燒 (22)(三十三)提神醒腦 (22)(三十四)解疲勞、精神疲勞 (22)(三十七)小兒高燒導致角弓反張、熱痙攣 (23)第二章腦中風、中風後遺症 (23)(一)中風急性發作 (23)(二)半身不遂(偏枯、偏癱) (23)(三)中風昏迷不醒 (23)(四) 口眼喎斜、口眼歪斜 (24)(五)中風舌強不語、舌強難言: (24)(六)舌僵硬不適 (24)(七)中風手足拘攣 (24)(八)腦溢血管阻塞 (24)(九)腦溢血 (24)(十)四肢抖動(舞蹈症) (24)第三章眼睛疾病 (25)(一)治療眼睛常用穴道 (25)(二)眼睛疲勞 (25)(三)用眼過度導致頭暈噁心 (25)(四)眼睛乾澀 (25)(五)兩眼睜不開 (25)( 六) 眼酸脹 (26)(七)眼眶脹痛 (26)(八)眼角紅赤 (26)(九)眼紅腫痛 (26)(十)眼黃 (26)(十一)眼珠痛 (26)(十二)眼睛癢 (26)(十三)眼皮上長瘡 (26)(十四)近視眼 (27)(十五)假性近視 (27)(十六)老花眼 (27)(十七)弱視 (27)(十八)增強視力 (27)(十九)眼散光 (27)(二十)眼球歪斜 (27)(二十一) 青光眼(綠內障) (28)(二十二)白內障 (28)(二十三)視神經萎縮 (28)(二十四)飛蚊症 (28)(二十五)夜盲 (28)(二十八)中心性網膜炎(視一物如二物) (29)(二十九)目赤、角膜炎、結膜炎 (29)(三十)視力障礙、眼花 (30)(三十一)視力模糊(視物不清) (30)(三十二)眼皮炎 (30)(三十三)眼壓高之脹痛 (30)(三十四)翼狀臠肉 (30)(三十五)目眩(眼花) (30)(三十六)眉稜骨酸脹痛 (30)(三十七)迎風流淚、見光流淚 (30)(三十八)怕光 (30)(三十九)眼跳 (30)(四十)甲狀腺眼突 (30)第四章耳朵疾病 (30)(一)治療耳朵常用穴道 (30)(二)中耳炎、聤耳 (30)(三)腮腺炎、痄腮、耳下腺炎 (30)(四)梅尼爾氏症之耳聾眩暈 (30)(五)耳鳴 (30)(六) 聽力減退、聽力差 (30)(七)耳聾 (30)(八)聾啞 (30)(九)耳痛 (30)(十)耳中神經痛 (30)(十一)耳內脹 (30)第五章鼻腔疾 (30)(一)治療鼻子常用穴道 (30)(二)鼻炎、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 (30)(三)鼻塞 (30)(四)鼻蓄膿症 (30)(五)感冒流鼻涕 (30)( 六) 鼻不聞香臭 (30)(七)鼻乾 (30)(八)酒皶鼻(紅鼻子) (30)(九)鼻衂、流鼻血 (30)第六章咽喉疾病 (30)(一)治療咽喉常用穴道 (30)(二)魚骨刺喉 (30)(五)咽喉痛、喉炎 (30)(六)扁桃腺炎 (30)(七)喉蛾 (30)(八)咽腫水藥米粒不下 (30)(九)發音無聲、失音 (30)(十)喉癢 (30)(十一)喉痧 (30)第七章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30)(一)治療退燒常用穴道 (30)(二)感冒發燒 (30)(三)感冒 (30)(四)感冒流鼻涕 (30)(五)咳嗽 (30)(六)感冒引起腸胃不適 (30)第八章口腔、牙齒疾病 (30)(一)牙痛 (30)(二)口舌生瘡、口內生瘤 (30)(三)舌僵硬不適 (30)(四)舌下腺發炎 (30)(五)舌下腫 (30)(六)口舌腫 (30)(七)唇生瘡 (30)(八)唇痛 (30)(九)白口症 (30)(十)口乾 (30)(十一)口臭、口苦 (30)(十二)舌強不語、舌強難言 (30)(十三)舌闍不能言 (30)(十四)高燒不能言 (30)(十五)凡打傷、摔傷被點穴不能言語 (30)(十六)自高處下墜不語 (30)(十七)拔牙麻醉 (30)(十八)齒齦炎 (30)(十九)口腔癌導致口不能張、口內白斑吃刺激物則痛劇 (30)(二十)下顎痛(張口不靈) (30)(二十一)下頜骨痛(口不能張) (30)(二十二)顎關節炎 (30)第九章頸部疾病 (30)(一)治療頸項疾病常用穴道 (30)(二)項強、脖子痠痛 (30)(三)落枕 (30)(四)肩頸痛 (30)(五) 頸椎骨刺 (30)(六)頸項扭傷 (30)(七)項骨正中線痛 (30)(八)瘰癧(頸部淋巴結核) (30)(九)頸項部皮膚病 (30)(十)大頸泡 (30)(十一)腮腺炎、痄腮、耳下腺炎 (30)第十章肩部疾病 (30)(一)治療肩關節常用穴道 (30)(二)肩關節扭傷 (30)(三)肩凝症(含肩痛) (30)(四) 五十肩(肩不能舉) (30)(五)肩臂痛 (30)(六)肩痛 (30)(七)肩頸痛 (30)(八)肩胛骨痛 (30)(九)鎖骨附近痛 (30)(十) 膏肓痛 (30)(十一)肩背痛 (30)第十一章上肢疾病 (30)(一)上肢疾病總治 (30)(二)手指麻痺 (30)(三)高血壓導致手腳麻痺 (30)(四)五指不能伸屈 (30)(五)手指疼痛 (30)(六) 鞬鞘炎 (30)(七)指關節痛、指關節炎 (30)(八)手指手背紅腫 (30)(九)手痛不能握物 (30)(十)食指痛 (30)(十一)中指、中趾麻 (30)(十二)手掌痛 (30)(十三)掌背紅腫 (30)(十四)腕關節痛、腕關節炎 (30)(十五)手痠痛 (30)(十六)手抽筋 (30)(二十)手下臂痛 (30)(二十一)手麻 (30)( 二十二) 手臂不能舉 (30)(二十三)肩關節扭傷 (30)(二十四)肩凝症、肩痛 (30)(二十五)五十肩(肩不能舉) (30)(二十六)肩峰痛(紅腫痛) (30)(二十七)肩背痛 (30)(二十八)肩臂痛 (30)(二十九)四肢骨腫 (30)(三十)全身骨腫 (30)(三十一)骨節酸痛 (30)(三十二)網球肘、肱外上髁炎 (30)(三十三)腕隧道症候群、腕管綜合症 (30)第十二章下肢疾病 (30)(一)下肢疾病總治 (30)(二)治療膝蓋常用穴道 (30)(三)治療坐骨神經常用穴道 (30)(四)治療腳踝常用穴道 (30)(五)治療小腿常用穴道 (30)(六)治療大腿常用穴道 (30)(七)膝蓋痛 (30)(八)膝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 (30)(九)退化性關節炎 (30)(十)尿酸關節炎 (30)(十一)關節炎 (30)(十二)膝內側發炎 (30)(十三)膝蓋冷痛: (30)(十四)腿冷痛 (30)(十五)膝膕窩筋緊伸屈困難,疼痛難行 (30)(十六)腳麻 (30)(十七)高血壓導致手腳麻痺 (30)(十八)腳痛 (30)(十九)兩腿痠 (30)(二十)大腿痛 (30)(二十一)小腿脹痛、痠痛 (30)(二十二)腳抽筯 (30)(二十六)腹股溝痛(鼠蹊痛) (30)(二十七)股痛 (30)(二十八)腿部遊走性風濕痛 (30)(二十九)下肢浮腫 (30)(三十)足痠難行 (30)(三十一)腿軟無力兼心悸 (30)(三十二)痿症 (30)(三十三) 腿無力抬起 (30)(三十四)小兒麻痺 (30)(三十五)背連下腿痛 (30)(三十六)坐骨神經痛 (30)(三十七)足附內側發炎 (30)(三十八)腳跟痛 (30)(三十九)足踝扭傷 (30)(四十)腳扭傷 (30)(四十一)腳背面紅腫(草鞋風) (30)(四十二)腳背痛、腳掌痛 (30)(四十三)趾關節痛 (30)(四十四)腳趾痛 (30)(四十五)腳趾痙攣 (30)(四十六)中趾、中指麻 (30)(四十七)趾麻 (30)(四十八)大趾生瘤 (30)(四十九)香港腳流黃水 (30)(五十)四肢麻痛 (30)(五十一)四肢骨腫 (30)(五十二)全身骨腫 (30)(五十三)骨節酸痛 (30)第十三章胸肋部疾病 (30)(一)治療脇肋常用穴道 (30)(二)胸痛、胸悶 (30)(三)胸膜炎 (30)(四)肋膜炎、肋間神經痛 (30)(五)兩脇肋痛 (30)(六)胸部挫傷 (30)(七)胸背痛、胸連背痛 (30)(八)雞胸 (30)(一)腹膜炎 (30)(二)腹脹 (30)(三)腹痛 (30)(四)絞腸痧、腹中絞痛 (30)(五)肚臍周圍痛 (30)(六)臍痛 (30)(七)少腹痛 (30)(八)下腹脹痛 (30)(九)小腹側痛 (30)(十)胸腹側痛、壓痛 (30)(十一)胸腹區域任脈線上痛 (30)(十二)大腸區域脹痛 (30)(十三)腹膜炎 (30)(十四)下腹部炎症 (30)(十五)鼠蹊痛 (30)第十五章腰背部疾病 (30)(一)腰背疾病總治 (30)(二)治療腰部常用穴道 (30)(三)治療背部常用穴道 (30)(四)治療脊椎常用穴道 (30)(五)背痛 (30)(六)背痛屬膏肓線痛 (30)(七)背連下腿痛 (30)(八)肩背痛 (30)(九)骨刺(脊椎骨長芽骨壓迫神經痛) (30)(十)脊椎骨痛 (30)(十一)脊背畸形、脊椎畸型 (30)(十二)脊椎閃痛、扭傷 (30)(十三)脊椎壓痛 (30)(十四)脊椎骨膜炎 (30)(十五)僵直性脊椎不能彎曲症 (30)(十六)閃腰岔氧、腰扭傷 (30)(十七)腰痠痛 (30)(十八)腰背轉筋強直 (30)(十九)腎虛腰痛 (30)(二十)腰椎骨疾 (30)(二十一)脊椎正中線痛 (30)(一)肺經雜症總治 (30)(二)治療肺臟疾病常用穴道 (30)(三)治療感冒流鼻水疾病常用穴道 (30)(四)治療支氣管咳嗽疾病常用穴道 (30)(五)治療痰飲疾病常用穴道 (30)(六)治療氣喘疾病常用穴道 (30)(七)肺炎 (30)(八)肺癌 (30)(九)肺氣腫 (30)(十)肺結核 (30)(十一)氣喘、哮喘 (30)(十二)咳嗽、支氣管炎 (30)(十三)支氣管喘息 (30)(十四) 肺水腫 (30)(十五)支氣管擴張 (30)(十六)氣管不順 (30)(十七)肺部脹悶 (30)第十七章心臟血液、循環系統疾病 (30)(一)治療心臟疾病常用穴道 (30)(二)心絞痛 (30)(三)狹心症(心肌梗塞) (30)(四)血管硬化 (30)(五)膽固醇過多 (30)(六)冠心症 (30)(七)胸口兩旁痛悶 (30)(八)心悸 (30)(九)心跳過速 (30)(十)心律不整 (30)(十一)心臟麻痺 (30)(十二)心口痛 (30)(十三)心臟病 (30)(十四)心臟衰弱、心臟無力 (30)(十五)強心 (30)(十六)心下脹 (30)(十七)心臟瓣膜病 (30)(十八)心臟內膜炎 (30)(十九)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 (30)(二十二)舒張壓過高 (30)(二十三)心臟擴大、心臟肥大 (30)(二十四)心臟性喘息 (30)(二十五)靜脈瘤 (30)(二十六)白血球過多(血癌) (30)(二十七)白血球過少 (30)(二十八)紅血球過少、再生障礙性貧血 (30)(二十九)止血 (30)第十八章肝膽疾病 (30)(一)治療肝臟疾病常用穴道 (30)(二)治療膽疾病常用穴道 (30)(三)肝炎 (30)(四)肝硬化 (30)(五)肝癌 (30)(六)肝昏迷急救 (30)(七)黃疸病 (30)(八)肝火旺 (30)(九)膽囊炎 (30)(十)膽結石 (30)(十一)膽結石痛止痛 (30)第十九章上消化道疾病(脾胃) (30)(一)治療脾胃疾病常用穴道 (30)(二)治療胃疾病常用穴道 (30)(三)胃病 (30)(四)胃潰瘍 (30)(五)胃酸過多 (30)(六)胃穿孔(胃潰瘍) (30)(七)胃出血 (30)(八)急性胃炎、急性胃痛 (30)(九) 反胃、嘔吐 (30)(十) 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 (30)(十一)腸胃不適劇吐(神經性妊振嘔吐) (30)(十二)中毒(含食物、藥物中毒) (30)(十三)胃脹氣 (30)(十四)腹脹 (30)(十五)消化不良 (30)(十六)食慾不振 (30)(十七)調胃腸機能、促進消化能力 (30)(二十一)脾腫大(痞瑰) (30)(二十二)脾臟發炎 (30)(二十三)胰臟炎 (30)(二十四)打嗝、呃逆 (30)第二十章下消化道疾病(大腸、直腸) (30)(一)治療腸道疾病常用穴道 (30)(二)急性胃腸炎 (30)(三)急性腸炎 (30)(四)慢性腸炎 (30)(五)腸癌 (30)(六)腸出血 (30)(七)小腸脹氣 (30)(八)小腹脹 (30)(九)盲腸炎、闌尾炎 (30)(十)十二指腸潰瘍 (30)(十一)腹痛 (30)(十二)便秘 (30)(十三)痔瘡 (30)(十四)大便脫肛 (30)(十五)直腸炎 (30)(十六)五更泄 (30)(十七)絞腸痧 (30)(十八)疝氣、小腸疝氣 (30)第二十一章泌尿系統疾病(腎、膀胱、尿道) (30)(一)治療腎臟疾病常用穴道 (30)(二)治療泌尿道疾病常用穴道 (30)(三) 急慢性腎臟炎 (30)(四)尿蛋白過高 (30)(五)腎孟炎 (30)(六)水腫(腎炎引起) (30)(七)四肢浮腫 (30)(八)腎結石痛 (30)(九)小便癃閉 (30)(十)膀胱炎 (30)(十一)膀胱結石 (30)(十二)尿道結石 (30)(十三)尿道炎 (30)(十七)頻尿、尿意頻數 (30)第二十二章生殖系統疾病 (30)(一)補腎氣常用穴道 (30)(二)男子腎虧 (30)(三)遺精 (30)(四)陽萎早洩 (30)(五)前列腺腫大 (30)(六)攝護腺腫大 (30)(七)睪丸癌、睪丸炎 (30)(八)陰囊水腫 (30)(九)陰莖痛 (30)(十)龜頭炎 (30)(十一)隱睪症 (30)(十二)疝氣、小腸疝氣 (30)(十三)花柳病 (30)(十四)梅毒、淋病 (30)(十五)縱慾寒痺 (30)第二十三章婦科疾病 (30)(一)治療婦科疾病常用穴道 (30)(二)赤白帶 (30)(三)陰道炎 (30)(四)陰道癢痛 (30)(五)陰門腫、陰腫 (30)(六)子宮瘤(子宮癌、子宮炎) (30)(七)子宮痛 (30)(八)子宮病 (30)(九)卵巢炎 (30)(十)月經不調 (30)(十一)崩漏 (30)(十二)經閉 (30)(十三)經痛、痛經 (30)(十四)乳房腫痛 (30)(十五)乳腺炎 (30)(十六)乳癌、乳腺瘤 (30)(十七)性冷感 (30)(十八)女子腎虧 (30)(十九)不孕 (30)(二十一)流產(含預防流產) (30)(二十二)安胎 (30)(二十三)難產 (30)(二十四)胎衣不下 (30)(二十五)產後風、月內風 (30)(二十六)回乳 (30)(二十七)更年期婦女煩躁易怒 (30)第二十四章小兒疾病 (30)(一)小兒夜哭(膽虛所引起) (30)(二)小兒驚風 (30)(三)小兒流口水 (30)(四)小兒肺炎 (30)(五)小兒氣喘 (30)(六)小兒疳積、食多而瘦 (30)(七)小兒麻痺 (30)(八)小兒高燒 (30)(九)小兒高燒導致角弓反張、熱痙攣 (30)(十)小兒嘔吐發高燒(輪狀病毒感染、腸胃型感冒) (30)(十一)小兒重舌 (30)(十二)小兒痄腮(腮腺炎、耳下腺炎) (30)(十三)小兒痘瘡 (30)第二十五章內分泌疾病 (30)(一) 糖尿病 (30)(二)血糖過低 (30)(三)甲狀腺腫 (30)(四)甲狀腺機進亢進 (30)(五)甲狀腺眼突 (30)第二十六章皮膚疾病 (30)(一)各種皮膚病 (30)(二)過敏性皮膚炎 (30)(三)皮膚過敏、濕疹 (30)(四)蕁麻疹 (30)(五)皮膚騷癢 (30)(六)風疹 (30)(七)皮膚敏感 (30)(八)鵝掌風 (30)(九)手掌乾裂脫皮 (30)(十)富貴手 (30)(十一)手部皮膚病 (30)(十三)瘰癧 (30)(十四)疔瘡(手背疔、腳背疔、人口疔) (30)(十五)腳上長疔瘡 (30)(十六)癰疳 (30)(十七)帶狀疱疹(皮蛇纏腰) (30)(十八)丹毒 (30)(十九)久年惡瘡 (30)(二十)惡瘤開刀、久不收口(傷口不收) (30)(二十一)切瘡瘍、刀傷、燙傷或手術後傷口潰瘍出水,久不收口 (30)(二十二)狐臭 (30)(二十三)多汗症 (30)(二十四)汗異症(盜汗、自汗) (30)(二十五)臉部腫癢症 (30)(二十六)酒皶鼻(紅鼻子) (30)(二十七)青春痘 (30)(二十八)牛皮癬 (30)(二十九)美容針灸 (30)(三十)黑斑 (30)(三十一)脂溢性掉髮 (30)(三十二)銀屑病 (30)(三十三)靜脈瘤 (30)(三十四)脂肪瘤 (30)(三十五)耳後之頭部瘡瘤 (30)第二十七章痧症 (30)(一)各種痧症 (30)(二)羊毛痧 (30)(三)猴痧 (30)(四)絞腸痧 (30)第二十八章其他雜病 (30)(一)乾霍亂 (30)(二)霍亂 (30)(三)霍亂轉筋、霍亂抽筋 (30)(四)調元氣、提神 (30)(五)解酒醉 (30)(六)解暈針、或針灸後感到不適 (30)(七)解經血錯亂 (30)(八)解食物中毒、解藥物中毒 (30)(九)解毒蟲中毒、解性病中毒 (30)(十)解尿酸 (30)(十二)解邪祟、妖邪鬼迷 (30)(十三)解救穴、急救用穴 (30)(十四)解汗流不止 (30)(十五)中暑急救 (30)(十六)嘔吐不止急救、止吐 (30)(十七)解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 (30)(十八)解疼痛、止痛 (30)(十九)昏迷急救 (30)(二十)解流血不止、止血 (30)(二十一)解疲勞、精神疲勞 (30)(二十二)解睡中咬牙 (30)(二十三)解紅腫、腫大 (30)(二十四)降火氣 (30)(二十五)降肝火 (30)(二十六)減肥 (30)(二十七)增高 (30)(二十八)麻醉止痛 (30)(二十九)補腎氣常用穴道 (30)第一章腦神經內外科、顏面神經疾病(一)頭痛1血虛頭痛:針心靈一穴、心靈二穴、心靈三穴,配通關穴、通天穴效果甚佳。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导读代序董氏奇穴为我国山东省平度县人董景昌先生家传绝学,代代单传,至董先生在台湾行医,始允许学生在其诊治病人时侍诊学习,间亦回答学生发问,虽有讲义油印本,从未以上课形式传授,故门下诸生各人所得不尽相同,但其学生编书时,均以董先生之《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为蓝本,再加入自己所闻及经验。
本讲义穴位用法经验系以赖金雄师伯所编之“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为本,删除部分罕用穴位,而本人经验部分及诸多董先生门人分别发表之病案,将以课堂讲述为主。
董氏奇穴按董景昌先生定名为《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盖有不自囿〞奇穴〞一隅,而认为是正统针灸之意。
今附上董先生于1973 年出版的《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一书时自序的部分内容,以为读者一窥董先生将其「祖传之秘」公诸社会之意。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自序针灸治病,历史悠久,至宋仁宗时,铸有「俞穴铜人」,确定十二大脉,设三百六十五针穴,颁行「五脏图」,供世人参证,针术更趋昌明,垂今历二千五百年,医圣辈出,遗着亦伙,惜以文字深奥,语意含蓄,非躬亲体验,实难领悟真谛,是以面授口传,居于重要地位,但囿于私相传习,秘而不宣,致高深医理,每失所传,良可惋惜!一般所传之针灸医学,循十四经脉络,订为三百六十五穴位。
但观历代名医遗着,经穴经废弃者有之,经外再发现者亦有之。
不独「俞穴铜人」未臻完备,十四经脉络穴位亦迭有鼎革,针灸医学仍须继续研究与发展,乃不争之论。
景昌先祖所传针术,异于「十四经」脉络,所设穴道部位亦与「三百六十五穴」者大不相同,且重针轻灸,治法简便而功效显著,甚多诊断为难治之症,均经景昌以祖传针术神速治愈。
吾董氏针灸另有渊源,自成一派。
奈先祖遗着毁于兵燹,至深遗憾!所幸景昌记忆力强,对先祖面授之针术尚能牢记要诀,来台以后施行义诊,计有三十万病患同胞深受董氏针术之惠,复因三十万人次之临床验证,董氏针术之疗效乃无可置疑者也。
为响应政府复兴中华文化之号召,发扬我国传统而优良之医术,景昌之奇效针术虽属祖传之密,亦愿公诸社会,贡献人群,一则复兴中华文化,再则亦为先祖「救世济人」传统医德之发扬。
董氏奇穴特效配穴(作者董景昌、胡文智)
董氏奇穴特效配穴(作者董景昌、胡文智)PA1 灵骨穴治疗半身不遂时配大白穴、上三黄穴、通肾穴、通关穴、通背穴、通山穴、通天穴、正会穴(奇效)。
半身不遂90 抖(舞蹈症)之(特效穴)。
神经衰弱、失眠、四肢颤抖(舞蹈症) 90LE2 正筋穴、正宗穴为治脊椎痛、耳鸣之(速效)。
脊椎痛、耳鸣65PA2 大白治急性肺炎(特效)急性肺炎90PA2 大白穴以三棱针治小儿气喘、发高烧、肺炎(特效)。
小儿气喘、发高烧、肺炎90FI2 侧间穴(肠炎特效)肠炎90LE2 正筋、正宗、正士三穴同时取用为治疗坐骨神经痛、骨刺之(特效穴)。
坐骨神经痛、骨刺90TH2 通关、通山、通天、通心、通灵五穴配心灵一穴二穴治狭心症(特效)。
狭心症90TH2 通关、通山、通天、通心、通灵五穴配地宗穴治心律不整(神效)。
心律不整90UA2 合金穴治疗过敏性鼻炎、鼻蓄震症、感冒、喉炎、咳嗽之(特效穴)咳嗽90SO2 三圣穴治疗高血压(特效)、低血压过高症(特效)高血压、低血压过高症90TH2 通关、通山、通天、通心、通灵五穴配通肾、通胃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久年胃病有(奇效)。
胃、十二指肠溃疡、久年胃病90 FI2 侧间穴以三棱针扎出血(有特效)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90EA2 心脏麻痹(特效)、眩晕(特效)、胸闷(特效)心脏麻痹、眩晕、胸闷90PA2 大白穴配灵骨穴治疗范围甚广,凡属气滞血淤之症均有(奇效)。
气滞血淤之症90HE2 州圆、州仑、州昆等三穴为治疗四肢痿弱症之特效穴四肢痿弱症90 (待续)30 州圆、州仑、州昆等三穴配合正会、前会、后会等穴为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之(特效穴)。
半身不遂31 治疗梅毒、淋病时需配分技上、下穴(奇效)。
梅毒、淋病32 通关、通山、通天、通心、通灵五穴配地宗穴治心律不整(神效)。
心律不整33 重子穴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刺出血(特效)。
小儿疾患34 通关、通山、通天、通心、通灵五穴配心灵一穴二穴治狭心症(特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董氏奇穴)
2016年4月22日—4月27日(22日全天报到)广州2016年4月09日—4月14日(09日全天报到)北京一、课题介绍“董氏奇穴针灸疗法”传承于台湾、盛行于海外,近年来风行于世界。
“董氏奇穴”是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嫡传弟子杨维杰先生将“董氏奇穴”发扬光大,在海外针灸界影响深远,业界盛誉“董氏奇穴独步世界专治大病”。
近几年“董氏奇穴针灸疗法”盛传于大陆,它以穴法、针法、诊法、心法、疗法为独门之功,其疗效迅速、易懂、易学,对治疗重症、急症、痛症有极佳效果,引起了针灸界的广泛重视,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和新技术推广项目。
“董氏奇穴针灸疗法”与普通针灸不同之处在于:1、临床效果惊人,取穴灵活机动,虽有定穴并无定点,常就病变反应取穴。
2、用针精要,一穴多病,临床从不超过六针,然每针之所至,立起沉疴,令人叹服。
3、诊疗操作手法、思路、治疗模式清晰,不受时间及条件限制。
4、经济、安全,见效快,学习掌握董氏奇穴疗法增强了医生诊疗水平和经济效益。
为此中国针灸推拿协会及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在全国范围举办“董氏奇穴特色疗法临床应用研修班”,以满足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学习要求。
二、董氏奇穴“五特”概要(一)穴法特色:董氏奇穴分布在手指、手掌、前臂、上
臂、足趾、足背、小腿、大腿、双耳、头面以及前胸、后背等十二个部位,脉络清晰,有章可循。
(二)针法特色:董氏针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与十四正经传统针法迥然不同。
董氏针法内容有:倒马针法、动气针法、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
倒马、动气、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又体现了董氏针法的灵活性,乃董公高深绝学之一,此针法讲究治病无定穴,取穴无定处,注重疾病的外在感应,正所谓“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
最为精妙处,乃董氏刺血针法,其特点:1、刺血以远处施针为主,甚合'泻络远针'之古义。
2、刺血部位遍及全身,划分许多特效刺血区,如心肺区、肝胆区、肾区等等。
3、治疗范围广泛,特效速效,简单安全。
(三)诊法特色:正确的诊断及对穴性的了解,是应用董氏奇穴的关键所在。
董公诊病,首看掌诊,次看面诊。
董氏掌诊秘诀乃董门弟子习用的独门诊法,此中真诀需经口授心传,方可了然于胸。
董氏掌诊之诊断结果是一种病机辨证,按照人体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依据掌诊分区的形色异常,将其辨证结果归类,然后据此选穴施治,此乃最为关键处。
如患者掌上肺区出现气色反应,即可诊为肺虚,而灵骨、大白又有肺神经通过,故针此二穴必有显著效果。
依法取穴,疗效奇特。
(四)心法特色:1、全息通应:董氏奇穴针灸,属于多层次的全息针灸学,认为整体中任何一个独立部分,都影缩着整体的信息。
诸多特效奇穴的创立,均与此原理有关。
最常用的九种全息对应关系,可以囊括当前出现的许多全息针灸疗法,临证应用,变化无穷。
2、同气相求:杨师又称之为'体应',是董氏奇穴在治疗方面最有针对性的发挥与创造。
体应之要点为: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肉治肉,以脉治脉,以皮治皮。
如治疗各种骨刺,常用削骨针,必须贴骨扎针方有特效。
3、脏腑别通:脏腑别通,实乃脏腑气化相通。
此一原理在董氏奇穴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如重子、重仙在肺经上,主治膀胱经之背痛;中白、下白在三焦经上,补肾作用极佳;木穴在大肠经上,治肝火旺极具特效;火包穴在胃经上,透过胃与心包通,治心绞痛特效。
4、络病理论:该理论源于《内经》,昌明于叶天士,董公又有更深入而精彩的发挥,其拿手绝活—“刺血针法”,即以络病理论为依据。
对初病气结在经,经主气;久病血伤入络,络主血。
董公以毫针通经调气,以三棱针刺络活血,使一些看似复杂的疑难重症迎刃而解,涣然冰释。
(五)治疗特色:“董氏奇穴针灸疗法”的治疗特色是取穴少,见效快,治疗范围广,对各种痛症、面瘫、鼻炎、哮喘、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肠炎、耳鸣、耳聋、带状疱疹、丹毒、不孕症、妇科病等均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如重子穴治久年背痛立竿见影;又如肾关穴治尿频;木穴治鹅掌风;妇科穴治不孕症;驷马穴治过敏性鼻炎及多种皮肤病;正脊穴及上三黄治各种骨刺;通关、通山、通天配合刺血针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下三皇治糖尿
病;制污穴治久年恶疮不收口;叉三穴配足三里治暴聋;侧三里、侧下三里治三叉神经痛均有特效。
三、学习内容第一天:1、董氏奇穴的分布及手法(刺血、倒马、动气与牵引)。
2、董氏奇穴的理论与十四经理论比较。
第二天:1、董氏奇穴一一部位到二二部位的穴位取穴法及主治介绍2、董氏奇穴三三部位到七七部位的穴位取穴法及主治介绍。
3、董氏奇穴七七部位到十十部位的穴位取穴法及主治介绍。
第三、四天:1、董氏奇穴特殊诊断法。
(一)穴位理论:①奇正接轨论。
②针证相对论。
③穴位空间论。
(二)配穴理论:①专穴专用。
②辨证用穴。
③专穴配合辩证2、常见病治疗。
(一)、头面颈项:头部疼痛、眼的疾病、鼻的疾病、耳的疾病、口齿疾病、颜面疾病咽喉疾病、颈项疾病。
(二)、四肢躯干:上肢疾病、下肢疾病。
(三)、胸腹病:胸膜炎、肋膜炎、胸闷、大肠部胀痛、子宫发炎等。
(四)、腰背痛:背痛、肩背痛、脊椎骨刺、腰痛、肾虚腰痛、闪腰岔气等。
(五)、脏腑疾病:心脏病、肝胆病、肝硬化、肝炎、胆囊炎;肺病(肺气肿、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气喘等)、脾胃病(胃溃疡、急性胃痛、十二指肠溃疡、胃炎、食欲不振等)。
肾、膀胱病(肾炎、水肿、肾结石等)。
大小肠病(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出血、痔疮、盲肠炎、便秘等)。
(六)、其它疾病:前后阴病(阳痿早泄、龟头炎、尿道痛、遗精、小便出血等)。
妇科病(子宫痛、输卵管闭塞、子宫肌瘤、阴道
炎、月经痛、难痛、久年不孕、乳房胀痛等)。
中风症(昏迷、半身不遂、四肢发抖、中风血压高等)。
高血压、黄疸、糖尿、失眠症、发高热、癫痫、感冒、血管硬化、白血球过少、牛皮癣、青春痘、小儿夜哭、食物中毒等。
第五天:1、疑难病治疗思路,疑难病的治疗没有定法,本班提供一些针对疑难病治疗的思路。
2、董氏奇穴放血疗法示范。
3、共同讨论董氏奇穴的学习体会。
四、招生对象各医院针灸科、中医科、骨伤科、理疗科、疼痛科、康复科从事推拿、软组织损伤、脊椎病、理疗、骨伤、康复、针灸、针刀等科室医师、理疗师和各从事针灸技术、教学、科研机构,以及从事针灸保健有关人员等。
五、主讲专家邱雅昌:中国针灸推拿协会副会长。
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台湾著名中医针灸专家。
董氏奇穴疗法课题研究及授课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教授。
早年师从董景昌先生嫡传弟子,拜台湾针灸泰斗杨维杰为师,后再拜师中国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学习内科疑难重症。
15年前即挟技在天津河西医院开创董氏奇穴研究所,善用董氏奇穴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软组织损伤性疼痛、各种疑难杂症获得佳绩。
六、研修方式及证书1、由邱教授亲自授课,并且现场示范教学。
保证每位学员都能掌握董氏奇穴疗法。
2、该研修班属国家一级继续教育项目,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授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I类继续教育学分证书或中国针灸推拿协会颁发的中英文对照学
业证书。
(可申请劳动部颁发全国通用高级按摩师证书及健康管理师)。
3、经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决定,所有参会人员均颁发研究院结业证书,可以作为就业上岗的参考证明。
4、凭本研修班中推研究院证书自参会之日起24个月内,免费复习3次。
(参加复习者必须带中推结业证书及身份证)5、报到时交四张2寸照片。
欢迎各学员收集整理临床病例现场与专家交流。
七、时间:2016年4月22日—4月27日(22日全天报到)广州2016年4月09日—4月14日(09日全天报到)北京八、主办方与承办方主办方:中国针灸推拿协会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承办方:中推联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九、研修费及报名办法1、研修费每人4200元(包括:资料费、光盘、证书费、合影以及三次免费复习的费用)。
2、参加学习的学员必须以传真、电话、短信、邮箱或其他联系方式报名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