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王阳明静坐的一些想法

合集下载

王阳明心学感悟

王阳明心学感悟

王阳明心学感悟
最初看王阳明的时候,先是欣赏这个人,立德立功立言,真正的三不朽也,盛名之下,再去追逐他的功绩,才发现他用兵如神,军功显赫,再慢慢领悟他的心学思想的过程中,我喜欢上了博大精深的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所谓“心”,当是哲学上一种本源的概念,跟我们所熟知的黄老思想中的“道”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在一切事物中,一切事物中皆蕴含着道,“心”也是如此,所谓“吾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吾来看此花时,此花之颜色则一时明亮起来。

”心与物同在,心即是物,物即是心。

这样的说法像是禅理,却是“心学”这种唯心主义思想的极致。

心学是让我们去掌控自己的心灵,能够被心看见,把握的,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良知,一个起初看起来晦涩的词,慢慢琢磨之后,才明白,王阳明的“良知”,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就是“圣人之道”,而他在龙场悟道之后,忽然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一切都已经存在,我们只是需要去发现而已。

而这个发现的过程,就是修行,就是“致良知”,这是个很精妙的说法。

手段无非有二,一是向内求索,就是内省,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冥想自问,曾国藩日日静坐深思,修为已臻化境,终于也成了“三不朽”的完人;二是向外求索,要多做“事上磨练”,从行事中去打磨自己,践行自己的“良知”,使自己的行事和自己的认识协调和谐,在世俗生活中不断修行,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有能力去掌控命运,掌控这个世界,从而成就梦想,绚烂人生。

阳明心学是很多人的心灵导师,如今也是我的人生指引,我希望它的力量也可以让我面对这个浮躁的社会,强大自己,让我有勇气和能力面对,去获得去改变去创造去拥有去珍惜……。

王阳明心学修心方法

王阳明心学修心方法

王阳明心学修心方法一、静坐冥想:通过静坐冥想,我们可以深度思考,增强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模式,进而调整和改善。

每天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冥想,有助于我们培养出清晰的思维和积极的心态。

二、保持真诚: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始终保持真诚。

真正的朋友是我们心灵的港湾,真诚待人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在与他人交往时,要时刻提醒自己,言行一致,不做虚伪之事。

三、勇于面对困难: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勇敢面对。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逃避,要敢于接受挑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我们才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四、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强调知行合一,即知识和实践要相互统一。

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领悟心学的智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将所学应用到实际中,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五、保持内心的平衡:人生在世,各种欲望和诱惑都会存在。

保持内心的平衡至关重要。

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被外界干扰,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通过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六、珍惜当下:要珍惜眼前的一切,把握住当下的时光。

不要沉溺于过去的不愉快,也不要对未来过于焦虑。

活在当下,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才能真正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以上就是王阳明心学的一些修心方法。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我们能够逐渐领悟心学的智慧,提升自己的内心修养和境界。

《王阳明》读后感

《王阳明》读后感

《王阳明》读后感《王阳明》读后感1梁启超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其中曾国藩被称作半个圣人。

孔子自不必说,王阳明究竟是何方神圣,让后世的曾国藩、孙中山等都视为精神导师。

在好奇心和对“知行合一”这一神秘内涵的驱动下,决定读读这本经典——《知行合一王阳明》。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王阳明天资聪慧,四岁前就熟读诗书,立志做圣贤。

可命途多舛,理想被残酷的现实频频打脸,经历了牢狱之灾后,被放逐到偏僻的龙场驿站,竟然淡然了许多,开始潜心悟道。

由此可以看出人要有自己的终身理想,不断的追问人生的价值,这是人生的驱动力。

老王这前半生虽然很想做圣贤,可是不知道从何做起。

兜兜转转研究了好多思想,比如军事、修仙等等。

对于当下推崇的程朱理学,所谓的格物致知,始终无法说服自己。

只能自己钻研悟道了。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

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

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王阳明》读后感2寒假,我读完了《王阳明》这本书,书中讲述的王阳明生平经历令我印象深刻,而他所崇尚的观点“知行合一”四个字更是给我极大的启发。

因此,我向大家推荐这本好书。

王阳明是谁?首先他是明代有名的大臣,其次,他是一个文坛大家,是一位用兵如神的将领,是被称为中国上下五千年两个半“完人”中的一位,是孙中山、蒋介石等人心中的偶像。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王阳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的理论。

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前,王阳明曾反复实践了朱熹所提出的“格物致知”,他勇敢地反驳了这个观点,也随即提出了“知行合一”。

什么是“知行合一”?便是知识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有它的意义,还要到生活中实践,才能够体现出它的真实价值。

王阳明读后感10篇

王阳明读后感10篇

王阳明读后感10篇《王阳明》是一本由秦家懿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阳明》读后感(一):王阳明在豆瓣上才发现这样本好书竟只有区区数人看过,甚为可惜。

本书对王阳明的思想体系及其流传做了十分详尽的表达。

总而言之,是一本较为详尽介绍阳明心学的书。

其结构体系与上段时间看公开课的浙大老师倒有异曲同工之处。

只是书中的大局部观点及内容,我都在其他书中多少有所涉猎。

没有看到令自己耳目一新的内容,有点遗憾。

不过对于想了解阳明思想的人,本书还是值得推荐。

考究和论述都甚为严谨。

《王阳明》读后感(二):精悍的著作王守仁不仅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因军功是明朝第二个封爵的文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也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为文主张直抒胸臆,不依傍古人,其文平易畅达,自成一格。

《古文观止》收录了他的《尊经阁记》《象祠记》、《瘗旅文》。

《四库全书》中有评论曰:“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

〞《王阳明》读后感(三):这本书做为入门太难,除非你有很深的功底断断续续一直在看,应该说很难,有些概念我觉得没有解释过就直接抛了出来,例如: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妄。

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妄。

〔P125〕我不知道是《传习录》版本差异还是如何,其它版本都是“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

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

〞幻字比妄字好理解很多,并且对此句的解释此书也只是草草的解释前面是从本体上来看,后面是从功夫上来看。

好吧什么叫“本体〞,什么叫“功夫〞,我也懒的往前翻了,我感觉这个问题应该是没有解释过!本体应就是心,就是良知,当然这是我的理解,那么功夫就是就是致良知的一种循环。

不知道对不对,现在只能理解到这一步。

王阳明静心的例子

王阳明静心的例子

王阳明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提出的“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等思想影响了后世无数人。

其中,他关于静心的理论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以下是一些王阳明静心的例子:
鄱阳湖大战中的冷静应对:在明朝时期,王阳明曾亲自指挥鄱阳湖大战。

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战役中,他表现出了极高的冷静和镇定。

即使面对敌人的猛烈进攻和部下的慌乱,他仍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从容地分析形势,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种在生死关头仍能保持冷静的态度,正是他修心功夫的体现。

教导学生时的心平气和:王阳明在教学生时,常常采用静坐的方式,帮助学生修炼内心。

他要求学生在静坐中感受自己的呼吸和心跳,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

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棘手或者难以理解,他也能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耐心地解答和指导。

这种平和的心态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也体现了王阳明自身的修养。

面对挫折时的从容不迫:在王阳明的政治生涯中,他曾多次遭到权臣的排挤和打压。

面对这些挫折和困境,他并没有感到焦虑和沮丧,而是保持了从容不迫的态度。

他坚信自己的理念和信仰,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策略,最终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这种从容不迫的态度也是他静心功夫的体现。

总之,王阳明的静心功夫不仅体现在他的思想和理论中,也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

无论是在战场上、教室里还是政治舞台上,他都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冷静,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境。

这种静心的态度和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王阳明客座私祝心得体会

王阳明客座私祝心得体会

王阳明客座私祝心得体会
读完王阳明的客座私祝后体会到要让自己心里不要产生烦躁,尤其是自我的心里矛盾冲突。

我的感受是要想做到知行合一就是要做到的每一个当下意念时的选择,一个人常见的情况是,没有事情出现的时候,他一般平静如水,因为经历少,遇急事的第一感觉会出现是烦躁,紧张,慌乱,虚伪,懒惰等心里复杂变化,导致处事不得体,还没有对外打仗,自己心中已经自相残杀奄奄一息,所以肯定会被外部的环境所主导。

王阳明就是提倡心神对自我真正的统治能力,做到心不妄动,做事循理而行。

年纪大点和修身养性的朋友由于人生阅历不断增加,心里变化的控制临界点肯定高,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事业成功的朋友在这点一般处事应事都是比较合理得体,做事大多数时候也是荣辱不惊,这是成熟和修身带来的气质变化,一般情况下对自我的行为意识能够控制得体,以前我认为这是最好的境界。

但是每个人都做到了清澄宁静和安静祥和做事吗?我认为不是,大多数朋友还是靠人生经验做参考模式,如果超越了心里境界点之后,也会崩塌和被击垮。

破除我执,才能快乐(文案)

破除我执,才能快乐(文案)

破除我执,才能快乐
当年王阳明在龙场时,曾经打造了一个石棺。

就因为他觉得自己在悟道的过程中,始终不能忘记自我,放下生死。

于是他发了誓,就当自己已经离世了,便没有什么好怕的了!王阳明静坐在石棺中修身,潜心悟道,终于在某一天,他领悟了“格物致知”的道理。

其实人生最大的障碍是自己,若是不能破除“我执”,那么人就很难得到真正的快乐!
我们之所以感觉痛苦,就因为我们的失败。

所谓失败,就是事情没有按“我”想的那样去发展,事情到最后,并没有获得“我”预期的结果,所以“我”就会痛苦。

王阳明说:“所谓的寻找快乐,就是一个不断放下自我的过程。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当苏轼面对人生中的重大变故时,愁绪难解,他选择忘掉自我,返归自然,将自己有限的生命与自然相融合,以此换来了生命的洒脱和快乐。

所以,真正的快乐,是忘我的,是一种与万物融为一体,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境界。

论王阳明的“动静合一”——从一元两层本体工夫看

论王阳明的“动静合一”——从一元两层本体工夫看


首先来谈无事时的情况。上述提问“儒者到三更时分”的弟子便没有意识到心体在静时的运作,


如此可能导致的结果是静时只是定气,从而出现偏差。其偏差正如以下对话所示:

问 :“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先生曰 :“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 从
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曰:“只要去人欲、
两 层
明不仅在第二、三层讲动静合一,也在第一层讲动静合一,其意图是强调动时和静时的心是一个心,


心无内外,工夫不离本体,本体不离工夫,工夫应该时时围绕本体展开。由此可见,阳明有关动静的论

述实际上是在其一元两层本体工夫的思路中展开的。c只有在一元两层本体工夫的视野中,我们才能
夫 看
对动静问题尤其是动静合一的含义获得更加准确、深入的理解。本文即欲在这一视野中梳理阳明有

只是做到了气宁静而已。这实际上是说只是做到了暂时回避纷繁的事务,暂时压制了纷扰的念虑,使

之不再升起。由于暂时回避了纷繁的事务,人无疑会感到轻松,就会逐渐滋长“喜静厌动”的问题。并
且因为强制压下去的念虑的根并未拔除,所以一旦有机会,这些念虑仍然会从心中升起,由此阳明才
说:“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这些弊病用阳明在另一处的说法来说就是:“若只好
阳明指出儒家所讲的无事时的心并非空空如也,并非仅仅用息思虑就可以概括。而仍然有依循天 理与否的问题。实际上这是说此时心的状态尽管无思虑营为,但仍然受到心体的主导。心体在此时仍 然发挥主导作用,一如它在有事时对心的状态起到主导作用一样。他在此特别强调“动静只是一个” 和“动静合一”,是说无论有事无事,都只是同一个心体在运作,心体是贯穿动静的。援引前述阳明与 陆澄的对话来说,佛教的问题就在于“便谓出为亡,入为存”,即认为只有静时才能存心,动时便不能 存心,心体在动时的运作,以及对动静不同阶段工夫的主导作用就被忽视了。佛教自身观点究竟如何 且不论,对阳明来说,强调动静合一正是为了使人认识到心体时时发用,无论有事无事,都应该依凭心

王阳明静坐养生法

王阳明静坐养生法

王阳明的”‎静坐”养生‎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

祖‎籍浙江余姚‎,后迁至山‎阴(今绍兴‎),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9年)‎,曾创建阳‎明书院,故‎称阳明先生‎。

王阳明2‎8岁中进士‎,历官庐陵‎知县、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史部‎主事、左佥‎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等.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敕封‎新建伯。

著‎有《王文成‎公全集》3‎8卷,是我‎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学杰出‎代表。

他创‎立“心学”‎称“阳明学‎”,又称“‎姚江学派”‎。

‎王阳明的“‎心学”体系‎,经过四百‎年之久史海‎沉浮,当今‎又在世界上‎掀起研究王‎学热潮。

王‎阳明对“静‎坐”养生明‎确地说:“‎究极仙径秘‎旨,静坐为‎长生久视之‎道。

”唯有‎坚持修炼”‎静坐”养生‎,才能有健‎康的身体、‎顽强的意志‎,才能开悟‎得道,用正‎的思想指导‎人的行动。

‎王阳明修炼‎“静坐”养‎生之道,有‎独特系列创‎新之见,值‎得学习弘扬‎,且非常有‎现实意义。

‎1‎.“太虚即‎氧”,“静‎坐”,人在‎气中,气在‎人中‎文学大师‎郭沫若的,‎“静坐”养‎生之道,就‎是从王阳明‎的著作中得‎到启迪的。

‎郭沫若“静‎坐”养生是‎实践了王阳‎明“静坐”‎养生的学生‎。

王阳明从‎“静坐”入‎门,认识太‎虚即气而得‎道.老子在‎《道德经》‎中讲:“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王阳明在《‎正蒙.太和‎篇》中说:‎“太虚即气‎”,“太虚‎无形,气之‎本体”,“‎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王阳明‎高明是讲万‎物“本体”‎是气,阴阳‎二气是统一‎体。

阴阳二‎气是宇宙万‎物变化运动‎的根本。

王‎阳明著《周‎易外传》讲‎:“虚空即‎气,气则动‎者也”。

明‎朝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在《灵诚精‎义》讲:“‎宇宙有大关‎合,气运为‎主”。

王阳‎明在《正蒙‎.太和篇》‎中又讲:“‎由太虚,有‎天之。

儒家静坐

儒家静坐
由于阳明学在形上本体的论说方法上以及入手静坐修习的工夫上(“息思虑”,“省察克治”与佛家的止观法门异曲而同工)同禅佛学颇有相似之处,故招致人称之为“阳明禅”。但其实静坐修养一法并非完全来自佛家,先秦之前的先儒学问于这方面亦是有着丰厚资源的。
通观整个阳明的学问,若以其静坐法近于禅门止观尚可说过去,而其“知行合一”“事上磨”等学说则离禅甚远了。因此阳明学之被称为阳明禅实在是只见其似禅之一面,而不见其非禅之另一面。其实,阳明先生的养静工夫便是儒家的养静工夫,阳明先生主张的静坐便是儒家的静坐,这是不可辨的。 这里,吾将从阳明禅的话头引出儒学修道中的养静工夫这个话题。在以下的论述中读者庶几可见儒学工夫之一斑,至于阳明学是禅抑或非禅,读者亦可自去结论。
追寻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古往今来的许多大儒都是有极深极湛的定静修养和静坐工夫的。翻开儒家的经典,我们亦不难发现儒家在这方面的资源其实是很深厚的。
虽然我们今天已经无法考证古代的先儒们是如何具体地操持静坐工夫的,但是,从他们的言行中却可以推知他们是非常重视定静修养的。
最早的儒家经典之一的《大学》篇开章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段话当中的“明”指虚灵不昧,“止”指不迁,“定”指有所指向,“静”指心不妄动,“安”指定静泰然,“虑”指处事精当。试问,这既是心理素质,又是智慧品质,又是道德素养的“明”、“止”、“定”、“静”、“安”、“虑”从何而得?别的暂且不说,这养静工夫便是一直截了当;简单易行的进道法门。
王阳明先生的心学以“良知”为最高之根本,其学问又讲“致良知”,这一“致”字,既是学问,亦是工夫。其“知行合一”的教法更是指出学问工夫须打成一片,圆融不二的津梁。
阳明认为心之本体即为良知,即是道。但是这个本体之道却是不可以用语言、概念讲清楚的。阳明曰:“道不可言也,强为之言而益晦;道不可见也,妄为之见而益远;有而未尝有,是真有;无而未尝无,是真无;见而未尝见,是真见。”此番玄妙之谈已经说明了道(良知)是难以用语言说理的方法去接近的。但是儒学修维之最后目的又必须是致良知,是达道。那么,以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够去接近这个超言绝相的道(良知)呢?这自然就引出了阳明心学中的修养方法。

读五百年来王阳明有感

读五百年来王阳明有感

王阳明给出了自己对朱熹理学的方法:立志、勤学、改过和友善。

心灵的自由和思考,自己支配自己才能发挥主观能动行,享受到自己身上的价值和优势。

立长志,勤学好问思想不拘束,及时改过不人云亦云的,真友谊能以责备的方式劝善。

王阳明心学的本意是帮助人完善道德,他的知行合一,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一说放在现在也是非常适用和提倡的。

其中,静坐沉静浮躁的心,去事上练,去实践,才能深刻体会真理,这不正是我们曾倡导的“实践出真知”吗。

他对门徒的用心,对百姓的用心,无不体现出他的真心和智慧,“两亭”制度里,榜样楷模的唤醒也让我们这个近六百年后的时代受到启发,任何时候都要唤醒自我的自尊心、道德感和真善美,惩恶扬善的社会才会更和谐。

王阳明说道:人生的真谛在于“心灵的自由。

”把自我内心得善完全唤醒,才会有新的突破和前进。

对于他们的时代而言,这往往很难做到,不过王阳明坚持了下去,以实现为终身的愿望而付出。

世上真有“贵人”这回事,王阳明入世灵魂的拯救者无名老道和伯乐王琼,点醒和提供平台展示自己,确实是应当感激的人。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金子总会发光,最重要的也莫过于强健自身,修行自己,强大的内心和硬朗得身体。

而且王阳明的建功立业目的很明确,不为名利,只凭良心来做事,有大爱,志存高远,方得始终。

自己到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感想

自己到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感想

自己到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感想我在悟道之旅中的自我发现当我第一次听到“王阳明龙场”这个词语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好奇和感兴趣的情感。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地方,常常被用来形容一种内心的修行和追求自我完善的心境。

经过深入研究和探索,我决定亲自到王阳明龙场去探究这个神秘的地方,并尝试在那里寻找真正的内心启示和道德指引。

在到达王阳明龙场的路上,我感到自己的内心逐渐平静、愉悦和充满能量。

这种感觉源于我对这个地方的向往心理以及对王阳明思想的信仰。

当我到达那里,在坐在那里时我开始感到一种能量充足的感觉,特别是看到那个“井”字形的山峰,我感到自己和宇宙融合在一起,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那里,我听到各种关于王阳明思想和修行方法的传说和故事。

这些传说和故事在我内心中激发了一种自我挑战和冒险的动力,强化了我对王阳明思想的信仰和实践。

我尝试在那里沉浸在自然环境中,静心、沉淀,同时跟着各种熟练的导师,学习王阳明的内心修养和自我实现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用不同的方法,包括冥想、吟诵、徒手练习、身体动作等来发掘自己的潜能并且提高自我意识。

我还在王阳明龙场展开了一系列的合作和交流活动。

和不同背景和思想的人在一起,分享各自的生活经历以及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他们的故事都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短板和欠缺,并且也给予了我收获指导。

这个经历使我更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信仰和思想,而且也更能够欣赏和体验到这种对生命的热情和坚持追求真正幸福的内心力量。

回到现实生活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内心的变化和提升是如此的强大和真实。

我现在更能够理解和实践王阳明思想中关于“知行合一”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成为我内心道德和行动准则。

我更能够从其他的观念和行动中学习和发现精髓,并持续扩大自己的名字接触面和素养。

我内心更能够真诚的爱人、尊重人并且理解人,而且也更能够珍惜每一个属于自己的时刻,好好地品味、体验并享受每一刻幸福。

总之,我的悟道之旅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内心发现和认知过程,它使我感觉到追求真正的幸福和良好内心状态的原动力和力量。

王阳明 自律 故事

王阳明 自律 故事

王阳明自律故事
王阳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等哲学观念,主张通过自我修养和自律来实现个人成长和提升。

以下是关于王阳明自律的一个故事:
王阳明在年轻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位道士,这位道士教给他一个修炼的方法,让他每天静坐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有过失。

王阳明遵照道士的指导,坚持每天静坐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通过长期的修炼,他逐渐达到了心境宁静、言行一致的境界。

他认为,自律是实现自我提升和成就大事的必经之路。

只有通过自律,才能够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缺陷,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律是一个人成长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只有通过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才能够逐渐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缺陷,不断超越自己,实现个人成长和提升。

同时,自律也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不能轻易放弃或放松。

只有持之以恒地自律,才能够真正达到自我完善和成就大事的境界。

王阳明优秀读后感悟阅读心得作文

王阳明优秀读后感悟阅读心得作文

王阳明优秀读后感悟阅读心得作文王阳明读后感篇一王阳明是与孔子相提并论的人,专研理学、佛学、军事战术造福于人,传道授业解惑,解救苍生于危难之时,乃一代圣贤。

阳明先生从小对于一件事物专研的程度就是达到极致的,玩象棋玩得棋子被扔掉为止,射箭能百步穿杨,沙盘模拟能排兵布阵胜敌于棋盘之上,研习理学能有龙场悟道得出致良知的心学,上阵杀敌让匪寇闻风丧胆,在件件事情如此成功背后,不断坚持、不断练习是背后的驱动,而核心则是“境随心动,可为圣贤”的观念。

“去天理灭人欲”是朱子理学的精髓之处,讲的就是要严格恪守自己的内心,不为外物所左右。

而王阳明在学习理学“格物致知”的理念时,在竹林革竹节的过程中,深深地对这一理念产生了怀疑。

而后在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心学”此心即良知,以自己的良知去审视周边的一切事物,然后去实践,发现真理,这是阳明心学的精髓。

在军事领域,定倭寇、灭宁王,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华,从小的骑马射箭、追杀蒙古兵、夜宿大山之中、皆展示了他的勇气和军事才能。

“心随境动,则为凡夫;境随心动,可为圣贤”这句话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心随境动,烦恼杂生,只有让境随心动,坚持自己想要的,不悔自己的良知,并且不断去实践,才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人生才能尽量修得圆满。

王阳明读后感篇二刚看到《王阳明》这本书的时,我极力的在脑海中回想关于王阳明的种种,却只得到了“明代大儒”这四个模糊的字眼,只能回忆起“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一些空洞的思想主张,任我再怎么努力脑海之中却再不能搜掠出其他相关的信息了。

于是便把这本书拿起来仔细看了看,只见“场景式历史小说”这七个字立刻映入我的眼帘,我个人认为这是本书最大的特点,和一般的传记体的枯燥无味不同,这本书看起来就像是在看剧本,每一字一句呈现在你的眼球,历史就一幕一幕如浮影般在你的脑海里生动的上演,让你历历难忘,如此新颖的体裁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所以就立马把书拿回来准备仔细研读。

关于静守己心名人故事

关于静守己心名人故事

关于静守己心名人故事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浙江绍兴人,字伯安,号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心学大师,理学家,教育家。

王阳明心学提倡“心性本善”,主张用“知行合一”之学改造主观世界,以达到“致良知”;主张要把“知”和“行”结合起来,“知行合一”,做到“心性纯正如水也”。

他出身于一个小康之家,小时候在私塾学习,老师常用“吾家有一石,欲供先生之坐卧”来教导他;长大后在私塾学习了一年,以“勤学苦读”为准则,通过苦读来充实自己。

王阳明小时候家贫,没有钱买米买肉供他吃。

他的邻居见他这么穷,就劝他:“穷了就回家去吧,少吃点肉就是最大回报了。

”王阳明听后就说:“以天下为己任也,不求自己富了还能使别人富起来?我做事情要以天下为己任?”于是,他从那时起立志要当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1.王阳明:静,是心安,守,是心净静,就是心不动,不妄动。

守,就是心不乱。

心不乱是没有心的。

心是一种很稳定的东西。

所以“静”和“守静”是统一于“心”里。

心不乱,人就不会被外物所动,也就不会为纷扰所迷惑。

人对这个世界没有太多不满与抱怨,只有一颗平静和从容的心。

对于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或者人,他们也不会去追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心态失衡而愤怒;也不会去责备对方或是责怪自己;也不会对任何事情感到沮丧与不满;更不会去埋怨任何人及外界给自己带来的困扰与麻烦、甚至恶意;甚至会主动为对方分担一些烦恼、焦虑。

2.《大智大慧》一书记录王阳明的人生感悟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主要是讲“致良知”的功夫,并把“致良知”作为了“良知”的核心。

《大智大慧》一书记录了王阳明的人生感悟。

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就是将良知和自己心里的良知结合起来,通过良知来感化天下万物,从而达到净化自己、成就自己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致良知”是要通过自己心里的良知去感化天下万物。

我们不可能改变我们自己,我们要靠自己去努力去改变自己。

我们自己决定了命运,决定了我们有没有追求幸福。

王阳明心学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王阳明心学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王阳明心学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是一种可以让人们受益终生的智慧。

它不仅仅是教会我们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而且还能帮助我们建立起良好的自我认知,更好地了解自己。

王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要想达到真正的幸福,必须对自己有所了解,因为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有能力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将问题转移到别人身上。

同时,王阳明心学也提醒我们,要善于控制自己的脾气,不要轻易发怒,静坐冥思,静心思考,不断改进自己,不断积累精神力量。

从王阳明心学中,我得到的教训是,要想有一个丰富的人生,就必须先懂得自己,然后才能有能力去应对人生的挑战,而懂得自己则需要勇敢地接受自我,勇敢地接受自己的弱点,通过控制情绪、积极思考来改进自己,以达到超越自我的境界。

学王阳明心学心得

学王阳明心学心得

学王阳明心学心得马彪一、静能生慧。

良知在心中,像一轮明月,光明洒满山川河流;像明镜,照见万物万事。

去掉私欲,就像拔开云朵拭去尘埃,智慧自来。

遇事不忙张,静、静、静、静,用心体察,言行不会有半点差池。

二、事上练。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生活工作中的每时每刻都是修养的时候。

尤其是忙的时候,你静下心来,用心体会此时此刻的你的状态,是忙而不乱还是手忙脚忙?是心闲气定还是心慌意乱?觉察自我后,调整自我,跳出来看自己,多有趣啊!忙的时刻,用心省察你办的事,有意义无意义?对人对己有什么用?有多难办?事情没办成,是人的阻拦还是其他原因?多有意思啊!活在当下!三、想想自己该怎么活,别乱忙,把时间浪费在与你人生目的无关的事上。

工作中的无关紧要的鸡毛蒜皮的琐事,生活中无关紧要的应酬,独处时的不自控(看电视、刷手机),都是在浪费时间。

有人说过,许多人一生忙忙碌碌,最终却劳而无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实在太忙了,乱了自己的分寸,以至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与目标无关的事情上,事倍功半,白做了无用功。

四、王阳明说,致良知可以防上当受骗。

良知不让我以怀疑的心态待人接物,不能用不诚实。

但世上那么多的骗子,致良知不就成了随便就上当受骗的傻瓜了吗?其实,良知是明镜,使人聪明警觉心细机智,骗子遇到致良知者,像是白骨精遇到火眼金睛的孙悟空,原形毕露,致良知者怎会被骗?现实中常见“聪明人”被骗,什么买玉、买金佛、买洋线、买美元、买大奖……这是因为"聪明人"的良知被人欲一一贪心蒙蔽了,挂满灰尘的镜子怎能照出人影来。

五、格局、眼光。

格局与知识无关,与胸怀眼光有关,是一个人的心灵层次。

格局大的人,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能看到长远的地方。

他会为大利益放弃小利益,为长远利益放弃眼前利益。

欲提升自己的格局,先学会换位思考。

遇到一事,先想想如果换成是圣贤或大格局的人会如何想如何做,按照"他"的做法去做。

修心之法,在于修静,意诚,谨独

修心之法,在于修静,意诚,谨独

修心之法,在于修静,意诚,谨独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宁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很难摆脱世俗的欲望,终日忙碌无暇,对生命的意义也来不及思索,然而一旦停下脚步静坐独思时,就会发觉一种宁静之感缓缓由心而发。

明代心学王阳明所提倡的,正是这生于独坐观心中的宁静。

那么,既然生于尘嚣中的我们一时难以摆脱俗世的念头,何不学习王阳明,以其独坐静思之法为自己的浮躁心灵养一方净土?修静,以入心之境静,则入心境。

王阳明以坐入静的要诀在于二:其一:“息思虑”,也就是让自己的心进入空寂境界。

让心空,是佛家和道家的至高之境,道家的“知行合一”“贵和尚中”,佛家的“空身、空心、空性”讲的正是此理。

王阳明所说的“息思虑”则是通过暂时的放下,去寻求内心真正缺失的为何物。

其二“省察克治”,也就是以心为镜,观照自身。

人活于世不乏私欲,而私欲不外乎:好色、好货、好名。

孔子常说君子正身之法就是“自查不惑而内自省也”,王阳明修静最重要的一点也就在这里。

人心的不静来源于人心的不净,因此,通过独坐不断地反省,这是帮助自己了解内心的快速方法。

意诚,以树心之正“惟天下之大诚,能立天下之大本。

”意诚,就是正念头,诚实地践行良知给你的答案,一个念头出现,良知自然知道好坏,好的保留,坏的去掉,这就是诚意。

王阳明说,诚意就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意为:喜欢善如喜欢美色,厌恶恶如厌恶恶臭一样!这虽然听上去很简单,做起来却实属不易。

我们知道不义之财是坏的,可有时候却经不住诱惑去取了。

一旦取了,这就不是“好善恶恶”的心了。

正是因为我们总不诚,所以内心往往常出愧疚,自然无法获得应有的平和静谧。

谨独,以严心之律谨独就是慎独,原意是,即使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严于自律,我们静坐时就是谨独时。

于王阳明而言,谨独其实就是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包含了诸多要素,王阳明说,静坐时只要把这些要素一一排列,就是谨独了。

首先是分析,我有什么私欲。

第二是目标,我要通过什么手段克掉这些私欲。

学习王阳明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以此为基础谈谈你对自己今后

学习王阳明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以此为基础谈谈你对自己今后

学习王阳明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以此为基础谈谈你对自己今后王阳明先生说“致良知”是终极目标。

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光明良知才能强大自己,持续不断的光明良知,才能成大事。

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却没那么简单,深挖隐晦的智慧才是不断探索的价值。

光明良知有两种简单的方法,第一静坐,第二事上练。

静坐并不是佛家的苦禅啥也不想。

而是让自己静下来感受自己的良知。

整理自己的思想。

通过独立安静的思考把蒙蔽良知的东西清理出去。

关于“事上练”我们每天都可以实行。

对待生活和工作,事事都可以从良知来判断是非,并管理好自己,时时刻刻的光明自己的良知。

理学讲存天理去人欲,阳明先生重新解读,人人平等,没有条条框框,良知与生俱来,良知也容易被私欲所蒙蔽。

人只要没有私欲,自然能成为圣人或领袖。

伟大主席“毛泽东”不就是这样的吗?至少我在电视剧里就是这样的。

说到这里,我一直说别人的故事,我也来讲讲自己的体会和事上练。

自从理解了良知的力量,简单的理解了阳明先生致良知。

认为自己良知也被蒙上了一层较厚的灰尘和污渍。

上至孝,中至信,下至公共社会。

自己的私心太强。

很多事情现在想想有些脸红,很多行为不够光明。

比如对父母的孝,一直觉得自己非常有孝心,但做的很少,知行不一。

前几年觉得自己对朋友以真心相待,这几年反而没有了,利益心太重,还是私欲太重。

自己也会学着占便宜了。

社会公共事业的参与感没那么强,总觉得跟自己没啥关系,或者自己等着结果直接受益就好了,还笑别人费力不讨好。

等等。

我的良知被社会的习气所蒙蔽了。

通过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我也初步了解“良知”的力量。

一个人做到无私自然无畏。

无私无畏不是说不作为。

你做的事情只要符合良知,你的心中就没有任何恐惧。

比如我们看到美女会不好意思对视。

说白了还是心理有私欲。

比如我们看到我们的上司和老板,有时不敢面对也是心理的私欲在作祟。

只有去除这些私意,坦然面对,才能真正发挥自己强大本身的力量。

以后,我也要知行合一,做好自己的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阳明先生的学问曾被一些人讥之为“阳明禅”,其言下之意谓阳明之学恐非儒学正统,而几近佛老,故以“禅”称之。

吾以为阳明的学问乃儒学之正宗无疑,阳明先生的一生亦是体现了“内圣外王”的标准与风范的儒者的一生。

虽然,王阳明先生在世之时确曾与一些道士、禅师过从甚密,他的奇特的经历亦表明了他与佛道两家有着不解之缘,而阳明心学体系之建立确实有从佛学(尤其是禅与华严)借用资源的痕迹。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阳明心学只是儒化了的禅佛学。

事实上历史已经向人们证明了阳明先生无认是其人生的践行,还是其学问在世间的影响都是积极入世的。

这乃是不争的事实。

从方法论上来看,阳明心学与禅学极为相似,乃是因为心学与禅学所论的形上本体对象实质上是一个东西。

非常具有禅的风格的阳明四句教中的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之心体尤如佛家所说的非善非恶,常寂常应的佛性。

心学和禅学在讨论到最高的本体(儒曰心,良知,佛曰佛性,真如)之时,都认为这本体在没有展开,发用之前,是寂然不动的,是无恶无善的,是廓然大公的。

唯有如此它才能是物物皆显,无起无不起,方能是物来顺应,无为无不为的。

站在哲学的立场上来考察,吾以为作为某种观念论思想体系的心学或禅学,当其面对这种无所不包的本体哲学范畴时,达成了这种相似的认识,这实在不足为怪。

然若以此之相同而认为心学是禅学之儒家版本却是根据不足的。

也许倘可以说,儒、释、道三家学说所指的那个超越境界和形上本体是一致而无差别的,但这仅指三家学说的上半截而言可作如是观。

若论及下半截,即形上本体之下行发用,应事接物,则三家学说就截然不同了。

本文拟专门从阳明禅和儒家的养静工夫来说儒学修道中的致良知之道。

王阳明先生的心学以“良知”为最高之根本,其学问又讲“致良知”,这一“致”字,既是学问,亦是工夫。

其“知行合一”的教法更是指出学问工夫须打成一片,圆融不二的津梁。

阳明认为心之本体即为良知,即是道。

但是这个本体之道却是不可以用语言、概念讲清楚的。

阳明曰:“道不可言也,强为之言而益晦;道不可见也,妄为之见而益远;有而未尝有,是真有;无而未尝无,是真无;见而未尝见,是真见。

”此番玄妙之谈已经说明了道(良知)是难以用语言说理的方法去接近的。

但是儒学修维之最后目的又必须是致良知,是达道。

那么,以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够去接近这个超言绝相的道(良知)呢?这自然就引出了阳明心学中的修养方法。

也许是得宜于佛,老之故,阳明心学的悟心体之法便是静坐。

在论做学工夫时阳明说道:“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

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须教之省察克治。

”看来,阳明教人是以养静作为进道入学的着手工夫的。

此静坐虽为修学之方便法,但却是达致究竟的不可或缺的方法。

盖“息思虑”也好,“省察克治”也好,在修学上已既是工夫,又是学问。

从心体之明莹而悟入本体乃是阳明学说的一大特点,所谓“一悟本体,即是工夫”。

在此意义上来看,修静之法,既是方便法,亦是究竟法。

王阳明先生的“龙场悟道”即是最好的说明。

由于阳明学在形上本体的论说方法上以及入手静坐修习的工夫上(“息思虑”,“省察克治”与佛家的止观法门异曲而同工)同禅佛学颇有相似之处,故招致人称之为“阳明禅”。

但其实静坐修养一法并非完全来自佛家,先秦之前的先儒学问于这方面亦是有着丰厚资源的。

通观整个阳明的学问,若以其静坐法近于禅门止观尚可说过去,而其“知行合一”“事上磨”等学说则离禅甚远了。

因此阳明学之被称为阳明禅实在是只见其似禅之一面,而不见其非禅之另一面。

其实,阳明先生的养静工夫便是儒家的养静工夫,阳明先生主张的静坐便是儒家的静坐,这是不可辨的。

这里,吾将从阳明禅的话头引出儒学修道中的养静工夫这个话题。

在以下的论述中读者庶几可见儒学工夫之一斑,至于阳明学是禅抑或非禅,读者亦可自去结论。

二、养静工夫是修习儒学的重要法门本文说的养静工夫非指佛老二家之养静工夫,而是专指儒家的养静工夫。

夫养静工夫若以着手操持来看,即是静坐。

佛家自有佛家的静坐法门,道家亦是。

儒家呢?细想儒家之静坐当必不同于佛老二家之静坐。

所不同者,精神不同,旨归不同也,非体势不同,呼吸不同也。

本文用儒家养静工夫,儒家静坐法门名之,是为方便讲说而已,非为喜好杜撰是也。

提起儒家,人们自然想起的是孔子、孟子、朱熹、阳明这一类的圣贤。

儒者是一些奔走在世间,裹挟在历史文化中崇尚立德、立言、立功的人。

对于这些入世很深且忧国忧民的人物,人们很难将他们的形象同道家那种超尘脱俗的形象混为一谈,也难以将他们同佛家那种遁入空寂的形象相提并论。

道家是讲究养静的,所谓“心斋”、“坐忘”是也。

佛家亦推崇养静,所谓“止观”、“禅定”是也。

道释两家乃出世之学,由于其出世的旨归不同而各自发明出一套深奥复杂的养静工夫。

具体说就是静坐工夫。

两家的修行者中便有人是在静坐中得到圆满究竟而成仙、成佛的。

儒家是入世之学,既为入世,那么,其学说所建立和宣扬的价值和理想的境界当然只能在世俗生活中,在历史、文化中去获得功德的圆满。

因此,就真正的儒学修行而言,光有养静功夫,光有静坐功底,无论其工夫有如何的深湛,终究是不能成就儒家的道业。

静坐修持或许可成仙、成佛,但断然是坐不出太平盛世,坐不出圣贤君子来的。

那么,这是不是说,养静、静坐对于儒家来说乃是一种无补的事情呢?非也。

追寻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古往今来的许多大儒都是有极深极湛的定静修养和静坐工夫的。

翻开儒家的经典,我们亦不难发现儒家在这方面的资源其实是很深厚的。

虽然我们今天已经无法考证古代的先儒们是如何具体地操持静坐工夫的,但是,从他们的言行中却可以推知他们是非常重视定静修养的。

最早的儒家经典之一的《大学》篇开章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段话当中的“明”指虚灵不昧,“止”指不迁,“定”指有所指向,“静”指心不妄动,“安”指定静泰然,“虑”指处事精当。

试问,这既是心理素质,又是智慧品质,又是道德素养的“明”、“止”、“定”、“静”、“安”、“虑”从何而得?别的暂且不说,这养静工夫便是一直截了当;简单易行的进道法门。

明、止、定、静、安、虑,这些条目说出来已是很不简单了,做起就更加困难,要在做中时时刻刻毫无放失才是不容易。

而养静工夫便是要修行之人在此特定的状态中惺惺然而随处警觉,分分提起,秒秒抓住,久而久之,就可将静中保任的这些品质自然而然地带入到伦常日用中。

《大学》篇又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古人将修、齐、治、平的基础立在心上,说“正心”,说“诚意”。

正心者,使心处于中而不失偏颇;诚意者,实者心之所发也这心上做工夫的事,精微细致,从静中入手最为妥贴。

又《中庸》篇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

”这里讲到的“慎独”,“喜怒哀乐之未发”则是直接要求修道者在静默之中去审查观照的。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又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也。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孟子在这里讲到的“浩然之气”以及“勿助”、“勿忘”,也是需要在养静中去培养的。

孔子虽很少谈心性问题,但他的修身之学当是从心上做工夫则是显然的。

孟子则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心性问题。

孟子宣称:“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仁义内在,性由心显”。

孔孟之学乃是“为已之学”,“为已之学”以“制心”为第一要务。

近儒伍庸伯先生指出《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前五项属内学,乃是教人做内圣工夫的。

后三项属外,目的是在推已及人,成就外王事业。

(见《梁漱冥全集第四卷中《礼记大学篇解说》伍庸伯口述,梁漱冥等编录)又《大学》中已明言:“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故内圣工夫为修学之根本无疑,而修学即为“修身”,“修身”即为“修心”,“修心”须从静中体察,这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

《礼记》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梁漱冥先生认为“人心唯静,斯有自觉于衷。

《大学》之‘明德’指此。

非静德无以有明德也。

”故养静工夫为修学之门径也就不难理解了。

以上所提到的儒家经典中的种种条目,“明”,“止”,“定”,“静”,“安”,“虑”,“正心”,“诚意”,“慎独”,“喜怒哀乐之未发”,“致中和”、“浩然之气”,“勿忘”,“勿助”等等。

既是儒家的道理,同时也是儒家的修养工夫。

学者自可去揣摸体会它们同静的关系。

先秦时代的儒者们,其整个儒家风范的人生修养,虽然是从人情,事势,物理等各方面来造就的,但其中以修心为主脑的养静工夫乃是使儒者必备的种种修养打成一片,相互圆融,并不断增上的一个重要法门。

到了宋明时期,中国知识分子中间涌现出了一批有创意的儒者,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是其代表人物。

他们创立的学说被称之为“传圣人之道”的宋明理学。

这一时期的儒家在努力排斥佛、道两家的出世主义之同时,又充分吸收两家发展和探求精神修养与境界的丰富成果,建立了既有人文精神又有宗教精神的大厦,使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中再度焕发出新的活力,形成了儒学的又一高峰。

由于受佛、道二家,尤其是禅学的影响,宋明时期的儒者在修道参学上更加强调养静工夫。

一时间,静坐之法成为许多儒者的修养功课。

理学的创始人程氏兄弟,就非常看重静坐。

据说程颐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

程颢答复张载的《定性书》讨论的主题就是通过何种方法来实现人的内心安宁与平静。

程颢曰:“与其非外而事内,不若内外之两忘也。

两忘则澄然无事矣。

无事则定,定则明,明则尚何应物之为累哉?圣人之喜,以物之当喜,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是圣人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

”(《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其中讲到的“内外两忘”,核心是超越自我。

这个修养方法是从孟子的“不动心”那里来的。

同时又吸取了释道二家的心理修养经验。

如道家的“无情以顺有”,释家的“无所住而生其心”。

由“两忘”而使心灵摆脱纷扰而达到自由、平静、安宁、活泼的境界。

而这种境界之获得最终是要人能够在人伦日用中正确恰当地应物处事。

内心平静是宋儒追求的境界,养静工夫颇受重视。

在修静方法上,程颐主张持敬。

他认为“敬则自虚静”。

敬这种修养有内外两方面,外指举止容貌的庄重严肃,内指闲邪克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