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经典语录
王阳明精髓40句
王阳明精髓40句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的人之一,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心学思想对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影响深远,蕴含着无数精髓,如下语录:1、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4、修齐治平,就是格物。
5、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6、夫志于为利,虽欲其政之善,不可得也。
志于行道,虽欲其政之不善,亦不可得也。
7、知轻傲处,便是良知;致此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8、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9、夫志于为利,虽欲其政之善,不可得也。
志于行道,虽欲其政之不善,亦不可得也。
10、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
11、修己治人,本无二道;政事虽剧,亦皆学问之地。
12、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夫妄心则动也,照心非动也。
13、圣人只是一能之尔,能处正是良知。
14、良知在我,操得其要,譬犹舟之在舵。
15、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16、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
17、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18、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
19、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20、惟圣人而后能无悔,无不善也,无不诚也。
21、虽惊风巨浪颠沛不无,尚犹得免于倾覆者也。
22、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凡今作事,贵在谋始。
23、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24、君子之正气,其亦不幸而有所激也。
25、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26、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27、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28、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王阳明最经典十句话
王阳明最经典十句话1、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
源于《知行录之一·传习录上》。
【译文】用事实记叙的叫做史,用大道理记叙的叫做经。
2、繁华过眼三更促,名利牵人一线长。
源于《静心录之七》。
【译文】繁华过眼仅有三更那么短,名利牵人也仅有一根线那么长。
3、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无需钱。
源于《静心录之八·外集二·题灌山小隐二绝》。
【译文】山中不要说并没有好产品供你享用,这儿的明月和清风是无需花钱买的。
4、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
源于《知行录之一·传习录上》。
【译文】性是心的本体,天是行的本源,健全心的基本功能就是健全性的功能。
5、心即理也。
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源于《知行录之一·传习录上》。
【译文】心即是理。
天下有没有什么心外的事、心外的理吗?6、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源于《知行录之一·传习录上》。
【译文】善念止脱生发时内心知道,就扩充它;恶念止脱生发时内心知道,就制止它。
7、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源于《知行录之一·传习录上》。
【译文】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可以真实站得住脚;才可以做到于静中能稳定,在动中也能稳定。
8、持志如心痛。
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多管闲事。
源于《知行录之一·传习录上》。
【译文】坚持不懈自己的理想化如同心痛。
一心就在疼痛上,哪里有时间说闲话、多管闲事?9、学本于立志,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
【出处】《静心录之六·续编二》【译文】治学的牙根在于立志,理想一旦立定那么治学的功夫现已取得成功一半了。
10、万理由来吾具足,《六经》原仅仅台阶。
源于《静心录之八·外集二·林汝桓以二诗寄次韵为别》。
【译文】万般真知自己本身就具足,《六经》原来仅仅求得真知的台阶。
王阳明100句经典名言
王阳明100句经典名言王阳明100句经典名言如下:1、何为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人耳。
2、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3、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4、今镜明矣,一尘之落,亦难住脚,此入圣之机也。
5、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6、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7、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8、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9、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底,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
10、一齐众楚,最易摇夺。
11、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
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
12、譬之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炼,而惟恐火力锤煅之不至。
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炼之有成矣。
13、后之君子,亦当素其位而学,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学处乎富贵;素贫贱患难,学处乎贫贱患难。
则亦可以无入而不自得。
14、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15、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16、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
17、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
四者,道之证也。
18、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
19、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20、地灵则人杰,人之无良,亦足以为山川之羞!21、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
22、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23、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责己则昏。
24、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
25、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26、动亦定,静亦定。
27、古之君子,洞物情之向背而握其机,察阴阳之消长以乘其运,是以动必有成而吉无不利。
【语录】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_2018经典语录
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_2018经典语录
一语惊醒梦中人,王阳明,这位千古圣贤,其言行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与
人生智慧。
以下,且让我们一同品味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感受其思想的魅力
与力量。
1.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世间万物,知行合一,方能成就非凡。
2. “心即理也,天理即在心中。
”——内心的宁静,即是宇宙的真理。
3. “良知即是天理,天理即是良知。
”——良知与天理,本为一体,不可
分割。
4. “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
”——知行相
辅相成,唯有真切笃实,方能明觉精察。
5.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克制私欲,恪守礼仪,方能成就仁爱之心。
6.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立志高远,方能成就非凡事业。
7. “学贵有恒,不贵多。
”——学习之道,贵在持之以恒,而非贪多。
8. “事上练,方能成器。
”——唯有在现实中磨砺,方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9. “知行合一,内外兼修。
”——知识与行动,内外兼修,方能成就圆满
人生。
10. “人心即天心,天心即人心。
”——人心与天心,本是一体,唯有洞察人心,方能顺应天心。
王阳明之言,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让我们在品读这些经典语录的过程中,汲取智慧,砥砺前行。
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_2018经典语录
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_2018经典语录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其学说被誉为“阳明心学”,影响深远。
以下是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让我们一同领略这位先贤的智慧与魅力。
1. “知行合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王阳明认为,知识和行动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2. “心即理,心外无物。
”王阳明提出“心即理”的观点,强调人的内心世界是理解世界的关键。
3. “良知即是天理,天理即是良知。
”良知是人的内在道德准则,天理则是宇宙的法则,二者相通,相互依存。
4.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王阳明认为,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可以领悟到天理,从而实现诚意正心。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王阳明认为,对知识的追求,不仅要了解,还要热爱,更要从中获得乐趣。
6. “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已。
”王阳明认为,圣人与常人的区别,在于他们的内心纯净,始终坚守天理。
7. “事上磨,磨而不厌。
”王阳明提倡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不断追求进步。
8.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王阳明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停滞不前只会导致退步。
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王阳明强调,君子应像天行健一样,不断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10.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王阳明认为,智慧的人喜欢水,因为他们懂得变通;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们懂得坚守。
王阳明的这些经典语录,犹如一座座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在当今社会,这些智慧依然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学习、实践、感悟,成为更好的自己。
王阳明60句经典语录
王阳明60句经典语录1.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忍苦求取,安乐有收。
2. 节制使仁慈。
3. 作者想取而代之,精通却为忘却。
4. 道行内存,智慧外应。
5. 无比艰难者,必担其余劳。
6. 教育提高,品质就高。
7. 自古以来,仁义一致。
8. 尊师重法,以时修之。
9. 让羞耻成为你的老师,让良心成为你的友人。
10. 理性百倍于感情,双倍于行动。
11. 时机失之,不可再得。
12. 有了诚实的心,才有真正的友谊。
13. 有时坚持是绝地反击,也是最后的胜利。
14. 坚持下来,会有喜悦;不坚持,则只有憾失。
15. 一个人懒惰,整个家庭都将拖垮。
16. 知行合一,自然能善,善行受益,而自然有益。
17. 实施有方,岂非君子必有德?18. 字字珠玑,非耐人寻也。
19. 谁拥有贵重的真理,谁就拥有真正的自由。
20. 优秀的灵魂需要灌溉,版本的灵魂需要编辑。
21. 要实践,而不只是论调;要思考,而不只有读书。
22. 计较的次数,不可胜数;耐心的程度,不可估量。
23. 智慧使人温文尔雅,仁德使人超然自得。
24. 人得到自我管理能力,自然可望得到善果。
25. 你要把沉思当作一种技术,用来把唯物主义化繁为简。
26. 积极主动,才能发现新的机遇。
27. 吃亏在前,赚钱在后;不怕苦做,又有物赚。
28. 认识自我有礼貌,且有价值可赚钱。
29. 善待他人可以让自己受益;博爱他人可以让自己快乐。
30. 忍别人一次,是一种怜悯;忍别人三次,是一种释怀。
31. 时机唤醒者,智慧光芒照耀;毅力攀峰者,不离胜利向前。
32. 时空缩短就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33. 慎独胜过群居,明智上在简谐。
34. 谦虚不是软弱,而是勇气的代名词。
35. 自尊不是傲慢,而是理智的管理己身。
36. 改变千变万化,不变的依旧是逐渐去改变的勇气。
37. 好好行善,能让身体灵魂同时发出喜悦的讯号。
38. 只有把所有的限制都放下,才能真正走出不一样的道路。
39. 智慧可以把人从世俗之中抽离出来,而真理可以把你从沉默中拯救出来。
王阳明100句名言警句
王阳明100句名言警句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思想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道德自觉。
以下是王阳明的100句名言警句,这些句子展现了他对人生、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独特见解,希望能激发读者思考和行动。
1. 无知之痛,愈深愈好。
2. 忧心忡忡,但求无愧于心。
3. 吾心即吾命。
4. 人心是世间最宏大的事物。
5. 知行合一,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
6. 知行合一是一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7. 知行合一,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8. 社会上的是非曲直,皆在于心。
9. 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其知识的多寡,而在于其道德的高低。
10. 忠恕为世界之大同。
1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 行动是知识的最佳检验。
13. 学习要不断实践,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才是真正有用的。
14. 人无所谓高贵贫贱,唯独心有高下。
15. 不知者无罪,不思者有过。
16. 人生最大的幸福在于心灵的安宁。
17.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欲望和满足之间的距离。
18. 世间万物皆有理,无谓是非,皆由己造。
19. 心无杂念,自然纯净。
20. 心中有光,何惧黑暗。
21. 道德是人类的根本,也是社会的基石。
22. 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你拥有了什么,而是你成为了什么样的人。
23. 人生的意义在于给予和奉献。
24. 不要以个人的利益来凌驾于他人之上。
25. 善行必得善报,恶行必得恶报。
26. 尽己之能,行善积德。
27. 善良是人性最美的一面。
28.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9. 说话要慎重,言而有信。
30. 一念之善恶,决定一生的命运。
31. 忠实守信,是为人之本。
32. 在人前要有廉耻之心,在人后要有悔过之心。
33. 人生最重要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4. 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习做人。
35. 人生的价值在于实践和奉献。
36. 心中有道,才能明辨是非。
3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圣人王阳明的经典语录
圣人王阳明的经典语录王阳明(1472年-1529年),字仲荣,号阳明,字号并用的学者。
他是明代儒学思想家,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主张以“知行合一”为核心,主张以实践来检验知识,强调个体的道德意识和自觉性。
以下是王阳明的部分经典语录:1. “知行合一”。
2. “致良知”。
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4. “心外无物,心内无物,无物处三昧”。
5. “一片丹心向阳开,道通天地无阻塞”。
6.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7. “吾日三省吾身”。
8. “吾非徒弟子,而吾友也”。
9. “知行相符,才能通达天下”。
10. “羡人有一口饭吃,忘了自己有两口饭”。
11. “是非得失,不过浮云”。
12. “立志欲其志坚,工欲其工精”。
1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 “心中有佛,何惧莫须有”。
15. “举得天子诏书,不如食得香饭”。
16. “志士不常立,勇士不常存”。
17. “位卑未敢忘忧国”。
1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 “心灵之境,本天成”。
20.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如何不胜任事业”。
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的概念,并强调人应该以人格为中心。
他认为,只有真正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内心,才能发挥最大的潜力,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这种关注内在的哲学思想,在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此外,王阳明的思想还涉及到“知行合一”,即知识和行动应该相互融合。
他认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和应用。
这种思想也对现代教育和职业发展有着启示。
总之,王阳明的著作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哲学经典,也是现代人们思考人生价值和面对社会问题的重要参考。
王阳明佳句
王阳明佳句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王阳明。
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王阳明。
3、宁可枉活一生,不可枉度一世。
——王阳明。
4、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王阳明。
5、多病教人久知苦,多贫教人贪小便。
——王阳明。
6、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王阳明。
7、惜花早衰岂不叹,愿时早到岂不苦。
——王阳明。
8、见闻行识都要有,志向才干双不无。
——王阳明。
9、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王阳明。
10、不求闻达于诸公,但愿静心自知其妙。
——王阳明。
11、千金得买美玉,美玉不经磨。
——王阳明。
1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王阳明。
13、宁可无事百日闲,不可日用一时抱。
——王阳明。
14、事难有终,辛苦全备;礼义自强,习惯有分。
——王阳明。
15、勿将今朝思念昨,空悲伤今古非同。
——王阳明。
1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王阳明。
17、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王阳明。
18、知识渊博让别人称羡,学问浩淼令人敬佩。
——王阳明。
19、有礼貌易事分,礼仪完备富贵全。
——王阳明。
20、智者把心比心,善者以德施人。
——王阳明。
2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王阳明。
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王阳明。
23、宁可无事反复闲,不可每日空费力。
——王阳。
王阳明经典语录与好句摘抄
王阳明经典语录与好句摘抄
1.知行合一,知者行之,行者知之。
2.心即是道,理即是心。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心之病,不可以药物救治,须以心意救治。
5.以静制动,以柔克刚。
6.小我无法做到,大我无法不做。
7.知足常乐,知止常欢。
8.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欲望。
9.天地之道,胸中之道。
10.心灵犹如一面镜子,只有擦亮了,才能映照出真实的自己。
11.将心比心,才能真正理解他人。
12.学问无涯,而人之力有限。
13.心无挂碍,世界无挂碍。
14.心存善念,万事皆可成。
15.善行能养德,德行能养心。
16.世事如棋局,一念决得多。
17.世上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对错的看法。
18.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19.心之所好,道之所向。
20.知行合一,始终如一。
21.凡事均衡,须行有度。
22.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23.君子立志,而不立言。
24.心中有光,世界才光明。
25.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王阳明名言300句
王阳明名言300句1、眼前路径须放开阔,才好容人来往,若太拘窄,恐自己亦无展足之地矣。
2、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3、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4、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
5、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
只是一“傲” 字,便结果了这一生。
6、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7、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8、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
9、以言语谤人,其谤浅;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10、思是良知之发用。
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
11、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则不至于责人已甚,而自治严矣。
13、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 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14、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
15、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
16、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17、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18、学须反己。
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
19、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20、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
从事于去人欲存天理,则自正。
21、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
22、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
23、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24、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
25、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26、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27、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28、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王阳明经典的十句话
王阳明经典的十句话王阳明是中国明代的心学大师,他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
1. 欲修身,先修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赏析:强调内心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宇宙真理就在人心中,要理解世界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内心。
2.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赏析:提倡开阔胸怀,指出狭窄的心态是导致祸患的根源,而心态开朗则是幸福的门户。
3. 身外物不奢恋。
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赏析:主张对待身外之物应有正确态度,对有益的事物可以追求,但不要过分贪婪,对有害的事物则要避免。
4. 把世间当成修行的道场。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
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赏析:鼓励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事务来锻炼自己,只有经受考验才能真正成长,不能仅满足于平静的生活。
5. 过时而赏与无赏同,后事而罚与不罚同。
赏析:论述赏罚的原则,认为及时的赏赐和惩罚才是有效的,过期的奖惩就失去了意义。
6. 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赏析:教学的方法应该注重质量而非数量,重要的是学生能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知识。
7. 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
赏析:教育应当全面,不应局限于一个方面,否则会导致片面性。
8. 谦者,众善之基;傲基,众恶之魁。
赏析:赞扬谦逊的价值,认为它是所有美德的基础,而骄傲则是万恶之首。
9. 做事是最靠谱的修炼原文: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
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赏析: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在实际行动中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升。
10. 未有知而不行者。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赏析:认识到了事物的道理就必须付诸实践,如果知道了却不去做,那就等于没有真正理解。
这些名言体现了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包括自我修养、道德实践、教育方法等,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启发意义。
王阳明经典语录大全
王阳明经典语录大全1.“知行合一”,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获得智慧,才能真正改变自己。
2.“救世义利”,在行动中要秉持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为了救助更多的人,也要以和谐与善意为前提。
3.“性命一体”,人的生命是不能分割的,若想拯救自己,就必须关注他人的需求和幸福。
4.“致良知”,每个人都有一颗与众不同的内心,只要能够触发这颗内心的良知,就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5.“知己知彼”,只有深入了解自己,才能真正了解别人,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6.“知止而后有定”,在做任何事情时,要明确目标,知道何时停止,以免过度追求而失去方向。
7.“知行合一,知己知彼,正心诚意”,这是王阳明思想的三大核心原则,只有真正践行,才能获得真诚的内心和真正的智慧。
8.“利民之事,本立而行”,为了造福社会,必须放下个人的私利,投身到利民的行动中,才能真正帮助到他人。
9.“一念之差,天地悲”,人的思维和选择往往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只要有一丝不慎,就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10.“欲生欲灭之心,不仁也;欲使万物苟且,不智也”,对于欲望的追求或放弃,只是自私和无知的表现,真正的智慧应该在于追求真善美。
11.“独有真伦理”,只有道德和伦理能够真正塑造一个人的品性和气质,而权势和财富无法给予真正的幸福。
12.“知足常乐”,人的欲望无穷无尽,只有知足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而无止境的追求只会带来痛苦和焦虑。
13.“致良知即救世”,只有触发内心的那颗良知,才能真正做出可以拯救世界的行动和决策。
14.“以心换心”,对于他人的错误和过失,首先要理解他们的心情和动机,用自己的心态去替换他们的心态,才能建立真正的和谐与团结。
15.“道在人间”,王阳明认为,道并非遥远的天堂,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只要我们以真诚和善意去对待他人,就能够找到道在人间的真正力量。
这些是王阳明经典语录的部分内容,通过这些语录,我们可以看到他思想的主要观点和价值观。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王阳明的经典语录
王阳明的经典语录篇一:王阳明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王阳明的一些经典语录:1. “知行合一”。
王阳明认为,知识和行动应该是相互关联的,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达到“知行合一”。
2. “万物皆备于我”。
王阳明认为,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面对世界,用心去感受万物,将自己与万物融为一体。
3. “致良知”。
王阳明认为,人的内心有一种先天的道德感,即“良知”,只要通过自我修养和实践活动,就能实现内心的完善和道德的升华。
4. “知行合一,行即是知”。
王阳明认为,知识和行动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行动与知识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5.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王阳明推崇《易经》中的“坤”卦,认为君子应该以厚重的品德承载万物,包容万物,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和场合。
6.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王阳明认为,快乐是一种内心的感觉,只要保持内心的平和和满足,就能获得快乐,甚至忘却忧愁和衰老。
7. “君逸臣劳”。
王阳明认为,领导者应该充分发挥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工作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以达到更好的管理和治理效果。
以上是王阳明的一些经典语录,这些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借鉴。
篇二:王阳明是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王阳明的一些经典语录:1. “知行合一”。
王阳明认为,知识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知识。
2. “致良知”。
王阳明认为,人类本质是好的,只要通过修炼内心,激发出内心的善念,就可以达到道德上的完善。
3. “立命”。
王阳明认为,人应该以自己的命运为准则,不能被命运所驱使,而是要通过奋斗和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4. “格物致知”。
王阳明认为,通过直接感知客观事物,可以获得真正的知识,这就是“格物致知”。
王阳明语录100句
王阳明语录100句1. “无善无恶心之体”。
就好比一张白纸,它本身没有善恶之分呀,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书写。
比如在面对利益诱惑时,保持本心的纯净,不被恶念所侵蚀。
2. “有善有恶意之动”。
哎呀,这不就像我们心里的小天使和小恶魔在打架嘛!当我们纠结要不要做一件事时,就是善恶之意在动呀。
就像要不要帮陌生人一把,内心就会有挣扎。
3. “知善知恶是良知”。
这就如同我们内心的指南针呀!我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就是良知在发挥作用。
比如看到有人插队,我们会觉得这样不对,这就是良知的体现。
4. “为善去恶是格物”。
就好像打扫房间一样,要把不好的东西清理掉,留下好的。
比如改正自己的坏脾气,让自己变得更好。
5.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这不是很明显嘛,没有志向不就像船没有了方向,能做成什么事呢?就像你想成为画家,没有立下这个志向,怎么会努力去实现呢。
6.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这和培养花朵是一样的道理呀,要让花朵开得鲜艳,就得精心养护。
我们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就得从内心去滋养。
7.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哇塞,这就像是心中有了阳光,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比如那些无私奉献的人,他们内心光明,无需多言就能让人敬佩。
8.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哎呀,这太形象了!打败外面的敌人可能容易,但要战胜自己内心的欲望和恐惧可太难了。
就像克服自己的拖延症一样。
9.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这就像走路会摔跤,但重要的是能爬起来改正继续走呀。
比如犯了错误后能及时认识到并改正,这才是可贵的。
10.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这不就是说那些圣人就像影子一样,而我们自己的良知才是最好的老师嘛!当我们迷茫时,靠良知就能找到方向。
王阳明一生最经典的十句话
王阳明一生最经典十句话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3、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4、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
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6、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7、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8、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9、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10、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11、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12、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13、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14、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15、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16、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17、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18、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19、未有知而不行者。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20、为学大病在好名。
21、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22、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
24、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25、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26、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
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27、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28、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
29、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入人者,为其能改也。
30、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31、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32、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33、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
王阳明经典10句话
王阳明经典10句话王阳明是明代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王阳明经典的10句话,这些话凝聚了他的智慧和思想,对我们的人生和处世哲学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1. “知行合一”这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他强调知识和行为的统一,认为只有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和成长。
2. “心外无物”王阳明主张通过“心学”来探索人性,他认为人的内心是最重要的,只有通过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理解外在的世界。
3. “知易行难”这句话强调了知识与行动的关系。
王阳明认为,知识的获取相对容易,但要将知识付诸实践却是困难的。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知识,才能真正取得进步。
4. “知行合一,才能明心见性”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知识和行为的统一对于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的内心,从而达到心灵的觉醒。
5. “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王阳明认为,行动胜于言辞,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改变自己和影响他人。
空洞的言辞和理论没有实际行动的力量和意义。
6. “为学之道,须先为人”这句话强调了人的修养和品德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只有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7.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王阳明强调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只有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要了解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才能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中取得优势。
8.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强调了士人的品质和责任。
士人应该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强的意志,承担起重任,为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努力。
9. “诚意正心,克己奉公”王阳明提倡诚实和真诚的态度,他认为只有诚实地对待自己和他人,克己奉公,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10. “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强调了道德和天理对于人的行为的指导作用。
王阳明认为,只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摒弃个人的欲望,才能实现自己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些经典的王阳明的话语,凝聚了他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思考,对于我们的人生和处世哲学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王阳明人生智慧金句
王阳明人生智慧金句
1. 君子之所欲,其臣必欲之,其臣之所欲,必欲其君之所欲。
2. 知行合一。
3. 性即心,心即理。
4.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 人能自得者,不可得而自天。
6. 天下之事,皆为人事。
7. 吾心与天地皆中,与日月皆和。
8. 君子贤者以心学之。
9. 令之则行,否之则止。
10. 臣之道也,待贤而后求。
11. 贱夫愿为师。
12. 大人者,忧不失其乐者也。
13. 道心二法偏而不及。
14. 心即道,道即宇宙。
15. 万物将自有堂,心安自有宇。
16. 吾尝终日而思矣。
17.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8. 内外皆化,无物不化。
化不推而动自推。
19. 利害不可得而律之,不可得而因之。
20. 人心与感物者为万类。
21. 立白宰南华,以修其身。
22. 知足者富。
23. 心存山水,则远行近行一样心。
24.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2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6.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7. 知者不于物,想者不于外。
28.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9. 知足常乐,知止常止。
王阳明经典语录经典8篇
王阳明经典语录经典8篇王阳明经典名句篇一1、明廷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困境。
老百姓的观念很朴素:作为政府,打劫是正常的,但趁火打劫就不对了。
狼兵的所作所为就是趁火打劫,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民众纷纷投入山贼的怀抱,成为山贼的密探。
2、书本上那些堂而皇之的价值观,言之凿凿的“成功秘诀”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真实需求。
3、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
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
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
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
4、一个人对了,一个国家就对了。
你是什么样,社会就是什么样。
5、毕竟,卖猪肉的人用自己夹着瘦肉精的猪肉挣来的钱,兴高采烈地出来买馒头,没想到被别人染了色;卖染色馒头的人给孩子买奶粉,讵料里面有。
6、战争总是异常血腥和残酷,不要说士兵,便是身居高位的将军也很容易惊慌失措。
东晋成帝朝的左将军司马流,参战前就非常惊恐,以至于吃烤肉的时候都找不到自己的嘴在哪儿,结果打仗时被杀身亡。
7、官场的内耗,国家的虚耗终使社会积重难返,尾大不掉,表面的繁荣也逐渐成为泡沫,像吹出的肥皂泡,体积越来越庞大,而随着肥皂水的张力到达极限,越来越脆弱,然后一触即破。
8、而这一切的起点,在于每个人都能倾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价值判断。
9、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
一切皆因思想而异。
如欲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如欲改变自己,首先磨炼内心。
10、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坍塌后,每个人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来捍卫各自的权益。
然而,人们并不知道私权的边界何在,也不清楚何种方式恰当,最终便只能演变为弱肉强食的丛林游戏。
11、一直以来,书都没有错,只是读的人错了。
12、的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能够灿烂奔放,但也可以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成为行尸走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阳明经典语录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4、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5、心即理也。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6、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7、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8、学为圣人之道,学以致良知。
9、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10、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是未知。
11、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12、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XX13、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
14、博学只是事事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15、心之良知是谓圣人,圣人之学,惟是致良知。
16、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更又一层。
17、心即理也。
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18、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
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9、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
20、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传习录》之徐爱录1: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
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2: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里,不须外面添一份。
以此存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
只是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3: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
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
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
4:非有学问思辨之功,将不免于毫厘千里之缪。
所以虽在圣人,犹如‘精一’之训。
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情奉养的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
”爱于是日又有省。
5: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
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
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
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
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
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
亦只是不曾知臭。
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
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
知寒,必已自寒了。
知饥,必已自饥了。
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
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
不然,只是不曾知。
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功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甚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甚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6: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
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7:‘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
8: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
尽心即是尽性。
9: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10: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11:‘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
‘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12: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人井自然知恻隐。
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
’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
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所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
知致则意诚。
13::‘礼’字即是‘理’字。
‘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
‘约礼’只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
要此心纯是天理,须就‘理’之发见处用功。
14:约礼’即是‘惟一’。
15:心一也。
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
16: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为主,人欲又从而听命者?17:天下所以不治。
只因文盛实衰。
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
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是皆著述有以启之。
18:专事无为,不能如三王之因时致治,而必欲行以太古之俗,即是佛、老的学术。
因时致治,不能如三王之一本于道,而以功利之必行之,即是伯者以下事业。
后世儒者许多讲来讲去,只是讲得个伯术。
19:唐、虞以上之治,后世不可复也,略之可也。
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也。
惟三代之治可行。
然而世之论三代者,不明其本,而徒事其末,则亦不可复矣!20:《诗》非孔门之旧本矣。
孔子云:”放郑声,郑声淫。
‘又曰:“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郑卫之音,亡国之音也。
’此是孔门家法。
孔子所定三百篇,皆所谓雅乐,皆可奏之郊庙,奏之乡党,皆所以宣畅和平,世儒附会,以足三百篇之数。
盖淫袟之词,世俗多所喜传,如今闾巷皆然。
‘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是求其说而不得,从而为之辞。
徐爱跋爱因旧说汨没,始闻先生之教,实是骇愕不定,无人头处。
其后闻之既久,渐知反身实践。
然后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
舍是皆傍蹊小径,断港绝河矣。
如说格物是诚意的工夫,明善是诚身的工夫,惟精是惟一的工夫。
诸如此类,始皆落落难合。
其后思之既久,不觉手舞足蹈。
王阳明《传习录》之陆澄录陆澄,字原静,又字清伯,湖之归安人。
进士。
1: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
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问立志。
2: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
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3: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
觉懒看书,则且看书。
是亦因病而药。
4: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5: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
四傍纵要种些嘉谷,上面被此树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方可种植嘉谷。
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
6:人心天理浑然。
圣贤笔之书,如写真传神,不过示人以形状大略,使之因此而讨求其真耳。
其精神意气,言笑动止,固有所不能传也。
后世著述,是又将圣人所画摹仿誊写,而妄自分析加增以逞其技,其失真愈远矣。
7: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说不照。
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
若后世所讲,欲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
8: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
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
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9:只不善看,亦便有病痛。
10:义理无定在,无穷尽。
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
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
“他日又曰:”圣如尧、舜,在尧、舜之上善无尽;恶如桀、纣,然桀、纣之下恶无尽。
使桀、纣未死,恶字止此乎?使善有尽时,文王何以‘望道而未之见’?11:是徒如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
如此,临事便要倾倒。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12: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
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
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耳不可得闻口号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
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
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
上达只在下学里。
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
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
13: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
‘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
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
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
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
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
无二说也。
14: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15:今人存心,只定得气。
当其字静时,亦只是气字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16: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
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字静不字静。
若靠那字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有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
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字静?以字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17: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仙家说婴儿,亦善譬。
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中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事无不可能。
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
不是出胎日便求推寻得来。
故须有个本原。
18: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19:立志用功,如种树然。
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
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
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20: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
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
他到看得多,王阳明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