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学关注的几个前沿问题
旅游理论前沿问题
一、旅游产业性质的新思考2009年底国务院明确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但就目前来看,战略性支柱产业依然没有清晰界定旅游业的本质属性,即:旅游业首先是一个国家、区域软实力的代表性产业,是形象产业、动力产业,然后才是经济产业。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两大转变(一)由事业型到产业型的转变中国旅游业在短短的三十年里,经过了由事业到旅游行业再到旅游产业的非常规道路。
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以外事接待和政治服务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属于产业范畴;此后一段时间,国家的旅游管理机构被称作中国旅行事业管理局,并非以发展经济为唯一目的。
与此相对应,该时期的旅游业被认为是事业性质,旅游管理部门被认为是事业单位。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和行政体制的变革,旅游业的性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完成了从事业接待向紧急产业的转型,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激发旅游需求、促进和提供便利服务来获取收入,这是它与旅游事业的根本区别。
改革开放后的最初十年旅游部门强调最多的是为国家创汇,即在国内旅游尚未开发之时,首先开展国际入境旅游。
进入21世纪,随着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和散客自助游方式的快速发展,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齐头并进,形成一种松散的产业体系,而推进以旅游地产为依托的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线,旅游业的经济特性进一步凸显。
(二)由第三产业的重点产业到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转变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9年,对于中国旅游业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2009年12月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讨关于加快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问题,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旅游业的定位发生了重要转变。
从战略上看,旅游业已成为国家工程。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第一次公开表明将旅游业从行业的、部门的、经济的层面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
旅游前沿知识点总结
旅游前沿知识点总结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旅游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和改变。
新的趋势和知识点层出不穷,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以下是一些旅游前沿知识点的总结:1. 可持续旅游可持续旅游是一个不断被提及的话题,特别是在当今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
可持续旅游鼓励游客在旅行中减少对环境和社区的负面影响。
例如,游客可以选择住宿在可再生能源酒店,使用环保交通工具,减少使用塑料制品等。
同时,旅游业也在努力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以保证未来世代能够继续享受到美丽的自然和文化景观。
2. 数字化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体验已经成为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
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或者虚拟现实技术来提前体验目的地的景点和文化,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计划他们的旅行。
同时,数字化体验也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比如在线订票、导航服务、语言翻译等,使得游客的旅行更加顺利和愉快。
3. 体验式旅游体验式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
与传统的观光旅游相比,体验式旅游更加注重感官和情感上的体验。
游客可以参与当地的活动、学习当地的手艺、品尝当地的美食等,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目的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这种旅游方式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行经历,也对当地经济和社区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 社交媒体营销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旅游行业的一个重要营销渠道。
许多旅游目的地和旅行公司都通过社交媒体来展示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并与潜在客户进行沟通和互动。
通过Instagram、Facebook、微博等社交平台,游客可以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旅游资讯和优惠活动,同时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对目的地和服务进行评价,从而帮助其他游客做出更好的选择。
5. 医疗旅游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医疗旅游也成为了一个新兴的市场。
许多人会选择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接受更优质、更经济的医疗服务,同时也能够借此机会旅行。
医疗旅游也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医疗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为全球医疗服务的提升做出了贡献。
旅游热点和前沿问题
旅游热点和前沿问题一(名词解释1(旅游承载力旅游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环境质量和来访游客旅游经历的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的下降这一前提下,所能吸纳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
旅游承载力所涉及的内容很多。
主要包括:旅游设施用地的承载力;物质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承载力。
2(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旅游的发展要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领域相协调的角度出发,确保旅游发展可资利用的资源能用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危及满足今后各代人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3(旅行社垂直分工体系垂直分工的旅行社是指旅行社按经营范围形成批发商、零售商的上、下游关系分工,在时间上相互承接。
在垂直分工体系下,旅游批发商组合生成新的旅游产品,不直接面向旅游者进行销售活动,而是通过零售商进行产品销售。
批发商在数量上占少数,但在资产和经营规模上占据绝对优势;占多数的是零售商,他们直接面向旅游者提供旅游咨询,进行产品销售。
零售商可以销售饭店、航空公司等旅游产品供应商的单项产品,也代理经营旅游批发商的产品。
4(品质旅游在我国现阶段,品质旅游首先是诚信旅游,品质旅游的灵魂人物是导游人员,品质旅游的基础和重要保证是服务。
首先明确,诚信旅游,而不是高端旅游,也不完全等同于品质旅游,是针对传统线路的混乱而创建的旅游品牌,是不存在故意的欺骗的旅游,是面向大众旅游的。
旅游的价值以精神感受为主,物质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影响旅游质量的主要因素。
诚信旅游,以信息透明为基本原则,对于物质上的安排,随游客需要而定。
5(低碳旅游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也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
其中包含了政府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旅游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方面。
旅游经济学发展趋势
旅游经济学发展趋势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也日益重要。
本文将探讨旅游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1. 国际旅游增长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增长,国际旅游业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出国旅游,这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旅游经济学将关注国际旅游的增长趋势,并研究如何最大化旅游对经济的贡献。
2. 可持续旅游发展可持续旅游发展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关注点。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旅游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性。
旅游经济学将关注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策略和实践,以及如何平衡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
3. 旅游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旅游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例如,智能手机和在线预订平台的普及使得旅游更加便捷。
旅游经济学将关注旅游科技创新的趋势和对旅游业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科技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4. 旅游文化融合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了解其他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
文化旅游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人们愿意去了解和体验不同地方的文化。
旅游经济学将关注旅游与文化的融合,研究如何开发和推广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人们对文化体验的需求。
5. 旅游市场细分与个性化服务随着旅游市场的竞争加剧,市场细分和个性化服务成为旅游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根据不同的旅游需求和偏好,市场可以被细分为不同的目标群体,并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旅游经济学将关注旅游市场细分的趋势和策略,以及如何实现个性化服务的提供。
总结起来,旅游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包括国际旅游增长、可持续旅游发展、旅游科技创新、旅游文化融合以及旅游市场细分与个性化服务。
研究这些趋势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旅游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环境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
(日)小林裕: 图解经营企业再造工程 ,第94页。
和理解新情况,如何处理,即从教他们 怎样做提升到 为什么这样做 的高度。
旅行社还要培育他们具有共同的使命感和价值观,并且由自我保护转变为努力工作、自我提高,树立面向顾客的观念等。
5、由上司考评转变为由部下和同事做评价。
例如庄臣公司便引进了由同事对有功于顾客满意的员工做评价的制度。
这里的顾客也不仅指旅游团(者),还包括旅行社内的顾客 ,即代表顾客利益的流程服务的对象。
比如说,陪同人员就是计调的顾客,陪同人员是否及时得到帮助而满意就成为对计调人员的评价标准。
另外,由于流程再造的益处之一就是减少管理层次,因此就会以奖金取代晋升,作为能力提升的评价。
由此可见,流程再造了,必然要求组织作相应的变革。
组织变革既是流程再造的结果,又是再造成功的保障。
有一点要说明的是,职能型组织向流程型组织转变往往要经历一个流程职能型组织的阶段,即从职能和流程两个角度对组织进行设计而形成的组织。
之所以需要这样一个过渡,是由于直接将组织从职能型转变为流程型风险太大,阻力太大,稳定性差,旅行社可能会由于无法承担而大伤元气。
本文尝试的再造及变革即属于这种方式。
总之,当今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对旅行社的经营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同时,知识经济又预示着巨大的生产力,成为旅行社发展的良机。
旅行社作为旅游信息的搜集者、分析者和使用者,是否具有足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运用能力是其荣衰的关键。
以顾客满意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流程再造正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给旅行社开出的一张良方。
本文作者:何云霞 复旦大学旅游经济专业97级硕士研究生;上海,200437(本稿收到日期:1998年6月28日;责任编辑:徐菊凤)旅游环境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 崔凤军 1、引言旅游业对其赖以存在的环境基础具有较大影响。
其中,负面影响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由于旅游业发展常常与山区、湖泊、海岸带、草原等自然景观以及古城、古村落、历史遗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区相联系,而这些地区恰恰处于世界经济的外围地带,环境脆弱度高,极易受到来自旅游业的损害。
旅游经济学重点
旅游经济学重点旅游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活动中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它对于理解旅游产业的运行机制、发展趋势以及制定合理的旅游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旅游经济学中的一些重点内容。
一、旅游需求旅游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众多,包括个人可支配收入、闲暇时间、旅游产品价格、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文化因素等。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决定旅游需求的重要因素。
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用于旅游的支出往往也会增加。
闲暇时间的多少也会影响旅游需求,例如节假日和带薪休假制度的完善会刺激人们的旅游欲望。
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动对旅游需求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价格下降会导致需求增加,价格上升则会使需求减少。
然而,对于某些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动可能对需求的影响较小。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包括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娱乐设施等方面。
一个具有丰富多样、高品质旅游资源的目的地更容易吸引游客。
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会影响旅行的成本和时间,从而对旅游需求产生作用。
距离越近,旅游需求往往越大。
文化因素如旅游观念、风俗习惯等也会影响人们的旅游需求。
二、旅游供给旅游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旅游目的地能够向游客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旅游供给包括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吸引物等。
旅游设施包括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方面的设施。
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性直接影响游客的出行选择,良好的住宿和餐饮设施能够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旅游服务包括导游服务、咨询服务、安全保障等。
优质的服务能够增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
旅游吸引物是吸引游客的核心要素,如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主题公园等。
旅游目的地需要不断开发和保护旅游吸引物,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旅游供给还受到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条件、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三、旅游市场旅游市场是旅游产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
旅游市场的结构包括旅游客源市场和旅游目的地市场。
旅游业中的难题和创新策略
旅游业中的难题和创新策略一、引言旅游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领域,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展壮大。
然而,随着人们对旅行需求的不断增加,旅游业也面临着一些难题。
本文将讨论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创新策略来应对这些挑战。
二、旅游业面临的难题1.高度依赖季节性需求:许多旅游目的地主要依靠特定季节吸引游客,导致在淡季期间收入较少。
这种依赖性可能会给目的地带来经济压力。
2.环境可持续性:大量游客涌入一个地区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垃圾堆积、资源过度消耗等。
这使得保护环境成为旅游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3.运输和交通问题:尤其是在繁忙的旺季时,许多目的地经常面临交通拥堵和公共交通不足等问题,给游客带来不便。
三、创新策略应对难题1.推动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将目光放在开发各种旅游项目和服务上,以分散季节性需求。
举办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体育赛事等可以吸引不同类型游客,从而使得旅游业获得更平稳的收入。
2.推行可持续旅游原则:通过制定和执行可持续发展计划,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并提高游客对环境的意识。
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回收材料,减少垃圾产生。
此外,还应加强培训工作,使得从业人员具备环境保护意识。
3.发展智慧交通系统: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利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来解决运输和交通问题。
例如,在一些热门景区实施智能导航系统、建立电子支付系统等,以提高游客的出行便利性。
四、案例分析1.巴塞罗那:该城市制定了一项名为“巴塞罗那”(Barcelona Superblock) 的城市规划理念,并通过设计大尺度超级街区来减少车辆交通量。
这些超级街区是一种人行专用区,鼓励居民在步行、骑自行车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方面进行交通选择。
这个项目有效解决了城市的可持续性和交通问题。
2.新加坡:新加坡旅游局通过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体验。
游客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参观景点、参与活动,而无需亲自到场。
这项创新策略不仅带来了便利性,还极大地扩展了旅游体验的边界。
旅游经济学关注的几个前沿问题
旅游经济学关注的几个前沿问题目前,各国对旅游经济的前沿关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向度:理论和应用旅游经济学研究;宏观和微观旅游经济学研究;国际、国内和区域旅游经济学研究。
中国旅游经济学是伴随旅游业的初创和快速发展应运而生的。
1982年2月,国内第一部较为系统研究旅游经济的专著《中国旅游经济学》(王立纲等)面世。
自此,中国旅游经济学通过研究旅游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当前,基于旅游经济学学科发展和旅游经济的实证研究,围绕利用旅游资源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旅游需要的系列研究,是中国乃至国际旅游经济学关注的前沿问题。
旅游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总体来看,中国旅游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论体系的构建,目前尚处于翻译引进与研究并重阶段。
近几年来,欧美旅游经济学领域的大量著作不断被译介,为建设中国旅游经济学的学科基础提供了广泛的知识支撑,为拓展学科研究的视野和论题范围提供了有价值的示范启发,为提升学科的内涵质量和规范水平提供了有益的标准参照。
这同时也为我们结合当下的中国旅游经济实践,创立发展本土旅游经济学理论提供了论辩的对象,使旅游经济学界建构本土旅游经济学理论的自觉进一步提升。
中国旅游经济学研究者可以运用这些比较成熟的概念体系、范式和方法,总结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经验,进行理论抽象和创新的基础性工作。
这包括四方面:1.厘清旅游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中国的旅游经济学研究长期以来偏重于旅游经济活动的特性,旅游经济学被纳入了旅游学的学科体系(如图书分类、专业划分等)。
但有些学者认为旅游经济学是旅游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是这两门学科研究领域重合的产物。
旅游学为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前提,也就是研究对象;经济学为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研究的方法和目的,也就是研究内容(钱林晓)。
旅游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有待进一步厘清。
2.界定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所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
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及政策建议
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及政策建议旅游业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个行业,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而旅游业的发展也是许多国家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
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旅游业的发展现状、问题所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以帮助旅游业顺利地走向未来。
一、旅游业的现状分析旅游业,作为消费性服务业领域的一种,具有较为明显的地理区域限制性,随着人们旅游消费需求的增加、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产业链的延伸,旅游业也得以迅速发展。
据悉,全球旅游业的总收入从20世纪80年代的400亿美元上升至2019年的8.5万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5%。
然而,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我们也不难发现种种问题:旅游业的企业形态单一化、行业监管不够标准、旅游硬件设施配套不完善、旅游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等等,这些种种问题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也使得旅游业的规范化、智能化等发展之路更加坎坷。
二、旅游业问题所在及应对方法1. 企业形态单一化问题在我国,旅游业企业形态主要为旅行社和酒店行业,而在其他发达国家,旅游业则包含更多元化的企业形态,如咖啡馆、博物馆、剧院等,使得旅游人群的消费行为和预期变得更加多样化。
针对这一问题,可通过政策出台引导多元化企业形态发展。
政府可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注重综合性、特色化的旅游企业,有助于对旅游人群的消费行为变化作出适应。
2. 行业监管不够标准问题目前旅游市场监管部门管理还存在不足,旅游行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干扰了行业的发展与健康。
为缓解这一问题,政府可优化旅游行业政策,建立完善的行业标准,超前预警,及时制定有效措施,以保证旅游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3. 旅游硬件设施配套不完善问题旅游地区的硬件设施建设影响旅游旅行体验,旅游设施缺乏投资造成的问题影响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政府应该明确规划、加大投资,引导国内外旅游企业的积极参与,积极推进旅游硬件设施配套建设,提高旅游体验感并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旅游行业发展中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旅游行业发展中的问题与改进方向一、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改变,旅游逐渐成为大众消费的主要形式之一。
作为一个多元化、庞大的行业,旅游业不仅能够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还能推动文化交流与了解。
然而,随着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1. 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象。
一些景点过度开发、商业化程度过高,导致环境破坏和景区质量下降;而其他地区则因缺乏有效整合与推广而未能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
因此,在发展中要加强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规划与利用,在保护环境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一些旅行社、酒店和景区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降低了产品和服务质量,给消费者带来不便甚至伤害。
此外,信息不对称也导致了一些游客在预订过程中遭受欺诈行为。
3. 旅游人员素质不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然而,目前一些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同时,态度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游客体验。
4. 旅游安全问题突出旅游活动不可避免地涉及安全风险。
近年来,一些安全事件频发,如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等,给消费者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现有的安全管理机制需要改进,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解决问题的改进方向1. 建立统一规划与资源整合机制要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的均衡性,在国家层面建立统一规划与资源整合机制非常重要。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协调,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并建立优秀景区联盟,促进跨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加大对冷门景区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其知名度和吸引力。
2. 加强监管与提升服务质量政府应当加强市场监管,建立严格的旅游企业资质准入制度,惩罚不良经营行为。
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确保游客权益得到及时维护。
旅游业的问题及提升策略
旅游业的问题及提升策略概述:旅游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旅游业也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一、旅游业面临的问题1. 人员安全问题随着旅游热潮兴起,人员安全问题成为一个突出的挑战。
恶性事件如交通事故、盗窃等频繁发生,影响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安全性的认知。
2. 资源利用不合理部分景区资源被滥竽充数或者过度开发,导致景区环境遭到破坏。
同时,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一些地区无法有效开发利用自身特色资源。
3. 消费价格高昂一些热门景点通过抬高门票价格以及物价攀升等方式使得游客感到消费压力过大。
这不仅影响了旅游体验质量,也制约了普通人群前往旅行的积极性。
4. 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全球范围内旅游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各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
中小型旅游目的地难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甚至造成恶性价格战。
二、提升策略1. 加强安全管理为了解决人员安全问题,加强旅游目的地的安全管理是重要途径之一。
完善交通系统和服务设施,提高监控和应急能力,建立健全旅游安全出行保障机制。
2. 合理利用资源为了缓解资源利用不合理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政府和企业应该合理规划景区开发布局。
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3. 提倡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产业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也是一种解决方案。
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提倡低碳、环保型旅游方式,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引导。
4. 提高服务质量为了改善消费价格高昂问题,旅游行业应致力于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员工培训,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通过增加附加值和个性化服务提升游客体验。
5. 增加创新和差异化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旅游企业需要更多地注重发展创新和差异化产品。
通过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等方式,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
6.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面对全球范围的竞争,旅游业需要更多地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
旅游业中的问题与创新方向
旅游业中的问题与创新方向一、旅游业现存的问题当前,旅游业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转型。
本文将探讨旅游业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并提出创新解决方向。
1.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不平衡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核心因素之一,然而,在资源开发中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
一方面,有些地区过度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以大规模开发为主导,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景点商业化等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地区却较少进行资源开发或无力保护好已有资源。
这种失衡会进一步加剧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不公平性。
解决方向:在加强开发与保护平衡上下功夫。
政府部门应建立严格的资源评估和管理制度,鼓励可持续性开发和推广先进环保技术。
同时推动跨区域合作,在资源开发和保护方面建立共享机制,确保各地区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 旅游业链条重复单一目前,旅游业普遍存在产品单一、服务同质化、业态重复等问题。
景点门票严重依赖价格竞争,导致优质景点转型困难;酒店行业还停留在传统经营模式,缺乏创新力;旅行社受限于线下销售渠道,无法满足多元化需求等。
这些问题限制了旅游产业创新升级的空间。
解决方向:推动旅游供应链升级。
各环节企业应加强差异化竞争策略,在产品设计、服务体验上进行创新。
同时,提高线上销售渠道比重,发展资讯与在线预定平台以及个性化定制服务等新兴形式,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 目的地品牌塑造亟待加强相较于国外成熟度更高的目的地品牌,大部分中国旅游目的地在国际市场上并没有明显竞争力。
品牌塑造中存在诸多问题:知名度低、形象不清晰、宣传手段单一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影响力。
解决方向:加大目的地品牌建设力度。
政府部门应制定规范和推动各地对外推广,强调目的地的独特性与特色,通过新媒体、跨界营销等方式提高品牌曝光度。
同时,借助国内外重要事件或合作机会,增强国际市场中中国旅游业的话语权。
旅游前沿问题 PPT
•
此外,有一批方志学家从致力于“方志有用于 世”的角度,将地方志研究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 进行研究,代表人物:黎锦熙 • 真正系统的旅游史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 沈祖祥是第一个提出“旅游史学”学术名词的学 者。 • 旅游史分为: 1、旅游通史研究 2、旅游地方史研究 3、特定人物的旅游活动研究 4、旅游思想史研究 5、旅游经济史研究 6、旅游史学学科研究
•
由上可以看出,旅游学作为一个独立学 科所应具有的特殊的研究方法体系还没有 成型,理论范式单一,研究方法不够系统。 从这一点上说,要作为独立学科的旅游学 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 四、旅游发展史研究
史学界对旅游发展研究较早。据考证 1935年版的江绍原著《中国古代旅行之研 究》是旅游史学研究的开山之作,也是中 国最早的旅游学专著。
• 二、旅游业对旅游学科的促进
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加 快了旅游学科的内涵和外延。旅游资源的 开发与保护、区域与景区旅游规划、旅游 企业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活动环境 管理、旅游风险管理等都已经成为旅游产 业发展链上的各个重要环节。旅游学科也 逐步扩展成为涵盖经济管理、环境生态、 社会人文游学原理》、 谢彦君《旅游基础学》等的问世,打破了 长期以来“旅游业”等于“旅游”的偏见。 • 1、概念 • 2、研究对象 • 按照研究内容划分,我国关于旅游学研 究对象的观点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旅游经济式的观点 (2)综述式的观点 (3)本质论式观点
• 三、旅游学研究方法论与方法 在方法论上,旅游学综合研究了西方科 学哲学,并借鉴其他学科方法论,如经验 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 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 论、人文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系统科学方法论等。 在方法上,结合旅游学跨学科的特点, 采用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历史研究 法、实验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系统研究 法、技术研究法等。
中国旅游经济学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旅游经济学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旅游业在国家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旅游经济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正逐渐成为研究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围绕中国旅游经济学的研究现状、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展开探讨。
一、中国旅游经济学研究现状中国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目前,中国旅游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旅游市场与消费者行为研究旅游市场与消费者行为是旅游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中国旅游市场格局日益完善,消费者也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因此,旅游市场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旅游市场发展趋势、指导旅游企业决策、促进旅游消费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 旅游投资与贸易研究随着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逐渐饱和,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开始通过对外投资和跨境贸易等方式寻求增长。
同时,中国对外旅游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旅游投资和贸易研究对于解决旅游企业的融资难题、推动旅游经济国际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旅游资源规划与管理研究旅游资源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中国旅游资源丰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资源浪费等。
旅游资源规划和管理研究对于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旅游业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二、中国旅游经济学研究问题在上述研究过程中,中国旅游经济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1. 合理利用现有数据一些研究认为,当前中国旅游经济学的研究结果欠缺数据支持,导致结论不够科学、准确。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现有数据、开展对严谨数据的收集,成为中国旅游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2.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中国旅游经济学研究中,国际交流与合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全球化进程中,加强与国际同行交流学习,深度理解国际旅游市场,对推动中国旅游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3. 关注未来趋势未来十年是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如何预测旅游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前做好规划、培育未来发展的新型旅游业态、推进科技创新等,都是当前中国旅游经济学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浅谈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浅谈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论文关键词:旅游业;基础设施;市场竞争论文摘要:旅游所产生的“人流"在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物流"、“财流”、“技术流”、“交通流”、“情报流”的同时,形成了新的经济领域--旅游经济领域。
在当前经济体制条件下我国旅游业还存在封闭、落后、组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我们应当扩大范围,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全新旅游经济。
一、旅游业在当前经济体制下的发展现状我国的旅游业较长期的保持7%年均增长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产业的概念是从供给方出发的,生产同一类产品或者提供相关服务的单位的集合,而旅游业是一项以需求方来定义的活动和产业,这是旅游产业界定的特殊性.所以,旅游产业的定义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两方面来看,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旅游经济活动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形成了旅游产业,主要由旅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行社与旅游景区管理组成,其中旅行社、旅馆业和交通运输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综合产业。
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所以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直接或者间接推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发展。
旅游产业也是一个形象产业。
旅游业的开展为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相互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游客会从旅游的过程产生对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印象,旅游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向游客展示地区的整体形象。
旅游业推动旅游城市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社会就业机会,促进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加强地区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所以说旅游业是一项对地区的经济、文化、环境有重要推动意义的产业。
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接待1。
29亿人次,国内旅游超过1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8935亿元,旅游直接从业近1000万人,旅游业已成为关系亿万“民生”的大产业。
目前旅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目前旅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目前旅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产业之一。
然而,旅游市场也面临着一些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讨论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旅游市场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过度旅游。
随着旅游需求的增加,一些景点已经面临游客过多的问题,导致环境破坏、文化冲突和资源过度消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对策来减少过度旅游的影响。
首先,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地域分散化。
目前,大多数游客都集中在少数热门景点,导致这些景点过度拥挤。
通过鼓励游客前往其他地区,可以减轻热门景点的压力,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可以提供相应的补贴和优惠政策,以吸引游客前往较少知名的景点。
其次,加强旅游规划与管理。
制定合理的旅游计划和管理政策,有助于合理分配旅游资源和减少环境负荷。
政府可以与旅游业协会和相关企业合作,共同制定旅游规划,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引导游客进行文明旅游。
游客的行为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社会造成重要影响,因此引导游客进行文明旅游非常重要。
旅游业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制定行业准则和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来引导游客素质和行为规范。
此外,旅游市场还面临着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有些旅游产品服务质量低下,甚至存在欺诈行为,给游客带来了极大的不满。
为了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监管与执法。
加大对旅游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将极大地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同时,建立消费者投诉机制,让游客能够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其次,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培训水平。
培训旅游从业人员,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是改善旅游产品质量的关键。
政府可以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和经费支持,促进从业人员的专业发展。
最后,旅游市场还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游客在选择旅游产品时往往缺乏信息,容易受到不良经营者的误导,从而影响他们的旅游体验。
旅游经济的发展与挑战
旅游经济的发展与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人口迁移的增加,旅游业成为了多个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4亿人从事旅游业相关工作,而旅游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估值超过7万亿美元。
但是,虽然旅游业有着如此巨大的潜力和机会,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分析旅游经济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旅游经济的发展1.1 旅游的经济含义旅游经济指的是游客们在旅行时的消费行为,包括住宿、交通、餐饮、娱乐等方面的花费。
这些消费对地方经济的促进非常重要,可以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1.2 旅游业的贡献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
从经济方面来看,旅游业可以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这也可以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社会方面来看,旅游业可以促进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和认知水平。
从环境方面来看,旅游业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
二、旅游经济面临的挑战2.1 竞争压力目前,全球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每个国家都在加强自身的旅游宣传和推广。
同时,各种旅游目的地也在竞争当中,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他们都在提高服务质量和丰富旅游产品,这使得其他目的地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所有目的地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2.2 消费习惯的变化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提高,游客在选择旅游产品时变得更加理智和挑剔。
他们不再是听从旅行社或者导游的推荐,而是依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旅游产品。
这使得旅游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来满足游客的需求。
2.3 生态环境的恶化旅游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一些目的地为了吸引游客而忽视环境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这也使得旅游业面临着生态环境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三、解决方案3.1 加强市场推广旅游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市场推广。
旅游经济学重难点汇总
旅游经济学重难点汇总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旅游经济学重难点汇总一、名词解释:1、旅游学就是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以其所涉及的各项要素的有机整体为依托,以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在旅游运作过程中的内在矛盾为核心对象,全面研究旅游的本质属性、运行关系、内外条件、社会影响和发生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
2、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将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3、现代旅游经济:是以现代旅游活动为前提,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反映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之间,按照各自利益而发生经济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4、旅游环境承载能力:是指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在不影响生态环境和旅游者体验基础上,能够保持一定水准而接待旅游者的最大数量。
5、旅游市场机制:是指旅游市场中的交换各方在交换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形式,表现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的共同作用过程。
6、旅游投资: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旅游企业根据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旅游市场变化而把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某一旅游项目建设中,以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并获取比投入资金数量更多出的产品。
7、旅游经济结构合理化:是指为保证旅游业持续稳定地发展,使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或结构之间在各种数量、规模的比例方面形成一种动态协调,以有利于旅游经济顺利地发展。
8、经济属性:商品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与之有密切关联的活动。
9、旅游产品:.经历说定义:把旅游产品定义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全部经历、体验和感受。
.组合说定义:把旅游产品定义为由多种旅游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性产品,吃住行游购娱。
.交换说定义:把旅游产品定义为一次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之间所交换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总和。
10、有效旅游需求: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的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愿意按照一定价格购买某一旅游产品的数量,即有效需求。
旅游前沿问题2
•
旅游经济学研究综述
“旅游经济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 而对旅游经济学规模化研究则是在19世纪70年代 的事情。 • 1899年博奥迪发表的《外国人在意大利的移动 及其花费》是最早的旅游经济研究文献。 • 20世纪60-80年代是旅游业大发展时期,旅游经 济影响研究成为旅游经济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 旅游国际收支、旅游就业、旅游收入乘数效应、 政府旅游政策等。
二、国内旅游管理研究
(一)旅游企业管理 1、旅行社管理 2、饭店管理
•
•
(1)主要研究内容 (2)经济型饭店的研究
•
3、旅游景区管理
(1)主要研究内容 (2)可接受改变极限理论 (3)景区门票研究
4、旅游交通管理
(二)旅游行业管理
1、行业管理 2、市场管理
• (三)旅游产业管理
• • 1、旅游产业结构 2、旅游行政体制
•
我国对旅游经济的研究: 孙尚清主编《中国旅游经济研究》 魏小安、冯宗苏《中国旅游业:产业政 策与协调发展》。 一、国外旅游经济研究 两个特点:偏重于对应用领域的研究, 忽视对理论的研究;偏重于从微观角度对 个案的研究,较少从宏观角度对旅游经济 进行系统研究。
•
国外学术界对旅游经济影响研究的热点 主要表现在: (一)旅游对经济的影响的研究 (二)旅游者及其需求的研究 (三)旅游安全的研究 (四)旅游卫星账户 (五)旅游政策研究
• (四)其他 • 在我国旅游企业之间,组建战略联盟 也渐成气候,旅游企业战略联盟的形式也 日益多样化。主要有: • 1、品牌联盟 • 2、特许经营 • 3、经济联合体 • 4、战略伙伴关系
• 2、旅游消费的相关理论研究 一些学者对旅游消费心理、旅游消费模型、 畸形旅游消费进行了研究。 3、旅游消费其他方面的研究 (1)旅游消费的季节性研究 (2)激发国内旅游的主体 (3)开发女性旅游市场 (4)对21世纪国内旅游消费的预测
旅游行业四大热点分析
旅游行业产业热点分析在国民消费升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信息技术发展等因素推动下,我国旅游业正进入前景广阔的黄金发展时代。
今年上半年,我国旅游业逆势上扬,呈现旅游消费和投资两旺的良好态势:全国实际完成旅游投资3018亿元,同比增长28%;国内旅游消费1.65万亿元,增长14.5%。
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好,“高铁旅游”、“互联网+旅游”等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热点一:互联网+旅游信息技术的发展,正从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形态,也改变着旅游业的发展。
从旅行目的地的选择到游后评价等一系列旅游消费链条,无不受信息技术的影响,尤其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之后。
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刚满20年,在这20年间,它与各种传统产业不断地产生碰撞、渗透和融合,国内在线旅游市场也因此获得了快速发展。
互联网使得旅游价格和信息更加透明,使旅游预订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更加合理的旅游价格以及更加便捷的旅游消费进一步刺激了旅游需求。
随着智慧旅游的持续发展,旅游者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到评价全程的数据均可追溯。
因此,旅游企业可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更精准地掌握旅游者的偏好习惯,从而能够更好地针对旅游者提供所需服务。
另一方面,移动终端的应用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在互联网信息爆炸年代,通过互联网平台不仅能够实现景点门票、机票、火车票及酒店预定,甚至有“景点+住宿及线路安排”等各种形式的打包产品。
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使得和旅游相关的更新信息随时随地满足游客需求。
移动终端已经成为现在生活的重要工具,智能手机取代了PC,APP取代了WEB,通过移动端来进行出行预订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
热点二:高铁旅游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计划,改善旅游消费环境。
不难推测,高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将会日益彰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经济学关注的几个前沿问题目前,各国对旅游经济的前沿关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向度:理论和应用旅游经济学研究;宏观和微观旅游经济学研究;国际、国内和区域旅游经济学研究。
中国旅游经济学是伴随旅游业的初创和快速发展应运而生的。
1982年2月,国内第一部较为系统研究旅游经济的专著《中国旅游经济学》(王立纲等)面世。
自此,中国旅游经济学通过研究旅游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当前,基于旅游经济学学科发展和旅游经济的实证研究,围绕利用旅游资源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旅游需要的系列研究,是中国乃至国际旅游经济学关注的前沿问题。
旅游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总体来看,中国旅游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论体系的构建,目前尚处于翻译引进与研究并重阶段。
近几年来,欧美旅游经济学领域的大量著作不断被译介,为建设中国旅游经济学的学科基础提供了广泛的知识支撑,为拓展学科研究的视野和论题范围提供了有价值的示范启发,为提升学科的内涵质量和规范水平提供了有益的标准参照。
这同时也为我们结合当下的中国旅游经济实践,创立发展本土旅游经济学理论提供了论辩的对象,使旅游经济学界建构本土旅游经济学理论的自觉进一步提升。
中国旅游经济学研究者可以运用这些比较成熟的概念体系、范式和方法,总结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经验,进行理论抽象和创新的基础性工作。
这包括四方面:1.厘清旅游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中国的旅游经济学研究长期以来偏重于旅游经济活动的特性,旅游经济学被纳入了旅游学的学科体系(如图书分类、专业划分等)。
但有些学者认为旅游经济学是旅游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是这两门学科研究领域重合的产物。
旅游学为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前提,也就是研究对象;经济学为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研究的方法和目的,也就是研究内容(钱林晓)。
旅游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有待进一步厘清。
2.界定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所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
人们对此早已形成了普遍的共识,但何谓“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又有旅游产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运动规律说、旅游业(旅游企业)的运行与发展规律说,和旅游经济领域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等代表性观点。
这些观点要么不够全面,要么缩小或扩大了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
同时,旅游经济领域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生产关系不应具有独立的、不同于一般社会生产关系的特殊规律。
为此,有学者主张对旅游经济活动的分析应以旅游生产力的分析为主,认为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主要是指旅游生产力的运动和发展规律;也有学者认为旅游经济学不仅要研究旅游中的经济现象,还要以经济学的视角来关注包括非经济现象的整个旅游活动,在重点研究旅游经济影响的同时,展开对非经济因素影响的研究(戴斌)。
因此,对于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内涵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便科学界定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加强旅游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
经济学一直是旅游经济学的基础性学科。
传统的旅游经济学主要是从政治经济学、西方古典经济学或新古典经济学移植而来,而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探索应用在旅游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中却相对滞后。
旅游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需要基础理论平台的提升与创新。
学科应全面借鉴和吸收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和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构建更具解释力的理论体系,形成一个包括微观、中观、宏观在内的多视角的、结构完整的旅游经济学理论新范式。
4.强化旅游经济学方法论研究。
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看,方法的研究要完成描述研究、解释研究、预测研究和规范研究四个连续的层次。
研究者不仅能够对事物进行描述和解释性基本层次研究,更要善于进行预测事物未来、寻求事物本质规律的预测和规范研究,用高层次的研究指导决策。
在规范研究中,数理统计和构造模型等方法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学者们大都运用数学模型、分类模型或空间模型对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有现实意义的结论,研究的问题也比较深入而且有代表性。
而考察中国旅游学术核心期刊《旅游学刊》,从1997-2004年的刊物中剔选出“旅游经济”方面的文章33篇,其中82%采用文字描述方法,只有8%采用模型分析,10%采用数量分析方法(颜泳红)。
这说明国内学者习惯于运用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且侧重于较低层次的论证和阐述,学术重复建设或搭便车现象严重,鲜有数理统计和构造模型等分析研究方法的应用。
当前,建立完善中国旅游经济学的方法论体系,科学配置有限的学术研究资源,提高其实践指导效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旅游产业经济研究我国产业结构演化和市场化进程共同改善着经济的内在素质。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发挥旅游经济的作用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值得关注的是:1.对旅游企业发育、成长的根本性问题做出理论解释。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运作的主体,不研究和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育、成长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旅游市场运作和旅游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
旅游产业与其他制造业产业不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产相同产品的单个企业的集合”,而是各个其他产业中某一部分产品和劳务的多重“集合”(张凌云)。
旅游产业是一个“群簇”概念,旅游产业组织中的旅行社、饭店、旅游景观行业等企业类型既有共性,又具个性。
饭店企业倾向于由大集团大企业去做市场的培育;中小旅行社却热衷于不花成本或花极少的成本搭便车、跟风、模仿甚至是非法或恶意“克隆”产品。
所以,对于旅游企业的研究应按各类产业组织的共性和差异分别进行研究。
2.旅游产业经济制度变迁和创新因素的研究。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始终是在自上而下的制度框架中寻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双休日”、“黄金周”、带薪休假等制度安排大大促进了国内旅游发展,诱发了前所未有的大众旅游度假流的“井喷”行情。
中国旅游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目标的调整无不影响到旅游发展规模、速度和方向。
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经历了由开拓者向规制者的演进,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正逐步向协调者过渡。
这些大变革要求旅游产业经济学在制度变迁和创新中既要关注旅游经济的产出规模和结构,也要研究旅游市场活动的特征,还要规制中国特色的旅游经济转型与二元经济结构并存带来的旅游经济分配问题,为中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旅游产业布局研究。
旅游产业布局同样是旅游业健康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当前,产业布局的研究应以一体化、产业链与价值工程及旅游业布局中“块状”经济现象的利弊研究等为重点。
4.旅游产业的构成。
国家旅游局旅游统计中的“旅游业”包括了旅游管理机构、旅行社、旅游涉外饭店、旅游车船公司、旅游商贸服务公司和其他旅游企业。
该统计明显存在着范围过小的缺点。
如在旅游住宿设施中,仅统计了旅游涉外饭店而没有将社会旅馆包含进来,而目前参加国内旅游的许多游客经常在社会旅馆中住宿。
因此,不管是从理论研究层面还是从政府统计层面对旅游业构成的界定都是必要的。
5.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
衡量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最直观的就是用统计视角测算旅游业对GDP的贡献。
多年来,旅游界一直用“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百分之几”的说法。
对此李江帆等众多学者提出了质疑,认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服务或货物以满足自己旅行、游览、住宿、饮食、娱乐、购物等方面的需要而支付的货币,构成旅游经营者的旅游总收入,属于总产值的概念”。
也就是说,这个旅游总收入是总产出概念。
总产出中包含了大量的中间消耗,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消耗,形成该产业的增加值。
各个产业的增加值的总和才形成国内生产总值即GDP的统计数据。
因此,以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说明旅游产业地位显然是不科学的。
尽管学者们发现了问题,但如何更科学地测算旅游产业地位,长期以来尚无具有推广意义的可操作性指标体系设计。
区域旅游经济研究通览1974-2003年《旅游研究纪事》,通过其《主题词索引》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主题词数增加较多的支干类分支学科有:“目的地营销”、“旅游经济学一般理论与区域旅游经济研究”、“旅游资源一般理论”、“旅游生态学与旅游环境”。
这说明区域旅游经济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经济学具有学科研究“话语权”的核心问题。
因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这一热点一直延续至今并将持续下去。
当前,中国旅游经济正在向国际化转型。
中国旅游竞争的态势经历了景区(点)竞争到线路竞争的过程之后,已进入了区域竞争的格局,从本位走向合作已是中国旅游产业的基本发展方向。
区域旅游合作是指区域范围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
卢璐用缘板理论对此作出了很好的诠释。
“缘”是指山缘、水缘、地缘、人缘、文缘,亦即山脉、水脉、地脉、人脉、文脉,即“缘五理论”。
所谓“板”,是指经济板平化和经济板块化两个方面,即“板二理论”,其涵义是基于某个区域有着相同或相近的自然气候条件等,经济发展模式趋同。
基于缘板理论,许多地方主动出击,打破地域界限,与周边地区共同构建起多层次、逐步逐级推进的旅游圈层,以实现在旅游资源、市场、产品、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补与分工合作,从昔日的“武汉大旅游圈”、“黄山大旅游圈”、“大湘西”到今天引领一体化风骚的“长三角”、“粤港澳旅游经济协作区”、“丝绸之路旅游区”,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已驶入历史发展的快车道。
缘板理论坚持用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民族、文化等宽广的社会视角去观察旅游,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丰富和发展了旅游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尽管如此,当前“泛区域”的研究较多,区域专业化的研究少,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理论、竞合均衡和运行模式等前沿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十分薄弱。
所以,应进一步对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经济学分析、共赢策略与制度激励(博弈分析)、合作的模式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用利益主体(Stakeholders)理论分析中国区域旅游合作难于实质性进行的原因和出路。
此外,因为旅游经济学依然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一定要借鉴相邻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完善学科体系;旅游经济学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致用之学,在旅游经济日益走向集团化、网络化和国际化的当下和未来,旅游经济也逐渐从增加收入、扩大就业的较为纯粹的经济功能向增加社会和公民的福利水准转向,凸显出福利经济的性质。
这些特有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也要求旅游经济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做出解说和规范。
(作者单位:西北师大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