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黍离,子衿,木瓜)原文译文赏析
《关雎》、《蓼莪》、《采薇》、《木瓜》、《黍离》、《蒹葭》、《鹿鸣》、《短歌行》注音及译文

《关雎》、《蓼莪》、《采薇》、《木瓜》、《黍离》、《蒹葭》、《鹿鸣》、《短歌行》注音及译文《关雎》、《蓼莪》、《采薇》、《木瓜》、《黍离》、《蒹葭》、《鹿鸣》、《短歌行》注音及译文1、关雎guān guān jū jiū关关雎鸠,zài hé zhī zhōu在河之洲。
yǎo tiǎo shū nǚ窈窕淑女,jūn zǐ hǎo qiú君子好逑。
cēn cī xìng cài参差荇菜,zuǒ yoù líu zhī左右流之。
yǎo tiǎo shū nǚ窈窕淑女,wù mèi qiúzhī寤寐求之。
qiú zhī bù dé求之不得,wù mèi sī fú寤寐思服。
yōu zāi yōu zāi 悠哉悠哉,zhǎn zhuǎn fǎn cè辗转反侧。
cēn cī xìng cài 参差荇菜,zuǒ yoù cǎi zhī左右采之。
yǎo tiǎo shū nǚ窈窕淑女,qín sè yǒu zhī琴瑟友之。
cēn cī xìng cài 参差荇菜,zuǒ yoù mào zhī左右芼之。
yǎo tiǎo shū nǚ窈窕淑女,zhōng gǔ yào zhī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鸣春雎鸠鸟,在那河中小洲岛。
姑娘文静又秀丽,君子求她结情侣。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
文静秀丽好姑娘,朝朝暮暮把她想。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渴慕思如潮。
相忆绵绵恨重重,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
文静秀丽好姑娘,琴瑟传情两相爱。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把它捡。
文静秀丽好姑娘,钟鼓齐鸣换笑颜。
2蓼莪liǎo é蓼莪liǎo liǎo zhěé,fěi é yī hāo 。
先秦的《诗经·王风·黍离》原文及赏析

先秦的《诗经·王风·黍离》原文及赏析《诗经•王风•黍离》先秦•佚名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赏析】这首诗抒发了对西周灭亡的沉痛感慨。
毛诗序称:“《黍离》,闵(通悯)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
闵周室之*,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一位大夫行役至西周都城镐京,即所谓宗周,看到的是一片绿油油的禾黍,既没有了昔日的城阙宫殿,也没有了都市的繁盛荣华,由此,他联想到周室的倾覆,不禁心旌摇摇,充满怅惘。
一片绿意盎然的作物,在别人眼里或许代表着希望,代表着丰收。
可是在诗人的眼里,他代表着人事全非,沧海桑田,代表着那个繁华时代一去不复返。
诗人的内心是极其痛苦孤独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了解我的人,知道我是在忧愁,不了解我的人,却在问我是不是有所求。
周大夫路过旧都,看到这一景象,心中的怅惘他可以承受,可是他不能容忍这种忧思不被人所理解。
正所谓“众人皆醉我独醒”,诗人拥有和同样的悲哀。
诗人的这种苦闷无法排解,只能无奈地向苍天质问:“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苍天自然也不会回答,诗人的忧愁郁闷和失望则更加无以复加。
后世的诗人陈子昂,所发出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正是这种不被世人所理解的对人类命运的忧思。
这几句可以用来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难觅之憾、世事沧桑之叹等等。
扩展阅读:《诗经》的简介《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黍离·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黍离·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作品介绍】《黍离》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中除了黍和稷是具体物象之外,都是空灵抽象的情境,抒情主体“我”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基于这一点,欣赏者可根据自己不同的遭际从中寻找到与心灵相契的情感共鸣点。
诸如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难觅之憾,世事沧桑之叹,无不可借此宣泄。
更多《诗经》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诗经赏析栏目。
【原文、译文及注释对照】《诗经;王风;黍离》译注题解:周大夫行役路过宗周镐京,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稷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此诗。
原文译文注释彼黍离离1,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2,中心摇摇3。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4?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5。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刚发苗。
走上旧地脚步缓,心神不定愁难消。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梁已结穗。
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事沉沉昏如醉。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子实成。
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郁结塞如梗。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1.黍稷(shǔjì 蜀记):两种农作物。
黍,小米;稷,高粱。
离离:行列貌。
2.行迈:行走。
靡靡:行步迟缓貌。
3.摇摇:形容心神不安。
4.此何人哉:致此颠覆者是什么人?5.噎(yē耶):忧深气逆不能呼吸。
【F-065】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诗经《黍离》原文、翻译及鉴赏

诗经《黍离》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诗经《黍离》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彼黍离离,①地里黍禾长成列,彼稷之苗。
木瓜诗经及赏析

木瓜诗经及赏析导语:《诗经·木瓜》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是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是先秦时期卫国的一首描述爱情的民歌,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木瓜诗经及赏析,欢迎借鉴!木瓜先秦:佚名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译文及注释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论传诵程度还是《木瓜》更高。
创作背景关于《卫风·木瓜》这首先秦古诗的背景,古往今来的解析多有分歧。
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主要有七种说法。
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
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
《诗经·王风·黍离》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诗经·王风·黍离》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黍离《诗经·王风》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注】《毛诗》序说:周大夫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悯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1)诗歌按什么顺序写的?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4分)(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样的句子有极强感染力,请结合全诗分析其抒情特点。
(4分)参考答案(1)①以“时间”为序。
诗歌用“彼稷”之苗、穗、实,表明时间的推移,来组织诗歌内容。
②以“情感”为序。
文中写“中心”摇摇、如醉、如噎,情感逐渐加强,来抒发心中忧愁。
(每点2分,共4分)(2)①直抒胸臆。
诗歌采用呼告的方式,直接抒发心中因周王朝颠覆、宗庙荒废而悲伤的强烈情感,打动读者。
②重章复沓(重章迭唱)。
诗歌三个部分反复咏唱,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效果,感人至深。
(每点2分,共4分))(如果答对偶、反复,也行)翻译:那黍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生出苗儿来。
缓慢地走着,心中恍惚不安。
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
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那黍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抽出穗儿来。
缓慢地走着,心中如酒醉般昏昏沉沉。
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
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那黍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结出粒儿来。
缓慢地走着,心中难过,哽咽难言。
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
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赏析:这首诗在抒发对西周灭亡的沉痛时,首先出现的是生长茂盛的农作物,而庄稼生长的地方曾是宗周的宗庙公室。
诗经两首原文及翻译

诗经原文及翻译《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两首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览。
诗经·氓原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翻译无知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
其实不是真换丝,找此借口谈婚事。
送你渡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
不是我要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
希望你不要生气,我们以秋天为期。
登上那堵破土墙,面朝复关凝神望。
复关遥远不得见,心里忧伤泪千行。
情郎忽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
你去卜卦问吉祥,卦象吉祥心欢畅。
赶着你的车子来,把我财礼往上装。
桑树叶子未落时,挂满枝头绿萋萋。
唉呀那些斑鸠呀,别把桑叶急着吃。
唉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太痴。
男人要是迷恋你,要说放弃也容易。
女子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不好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又枯又黄任飘零。
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挨饿受清贫。
淇水滔滔送我归,车帷溅湿水淋淋。
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奸刁缺德行。
做人标准你全无,三心二意耍花招。
婚后三年为你妇,繁重家务不辞劳。
早起晚睡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
你的目的一达到,逐渐对我施凶暴。
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都讥笑。
静下心来想一想,独自黯然把泪抛。
27《黍离》原文译文及赏析《诗经》每日一篇

《诗经》每日一篇
27.黍离
【原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译文】
田间黍苗绿油油,行行高粱露出头。
慢慢走啊慢慢走,心中烦闷心中愁。
知我心者知我意,说我心中无限忧;不知我心不理解,以为我在把啥求。
老天爷啊老天爷,是谁葬送我宗周?
田间黍苗绿油油,高粱吐穗垂下头。
慢慢走啊慢慢走,心中烦闷似醉酒。
知我心者知我意,说我心中无限忧;不知我心不理解,以为我在把啥求。
老天爷啊老天爷,是谁葬送我宗周?
田间黍苗绿油油,颗粒坚实盼丰收。
慢慢走啊慢慢走,心头哽噎真难受。
知我心者知我意,说我心中无限忧;不知我心不理解,以为我在把啥求。
老天爷啊老天爷,是谁葬送我宗周?
【艺术特色】
本诗选自《诗经·王风》,这是篇抒发怀古之幽思的作品。
西周灭亡后,其旧臣行役到故都,看到昔日繁华的镐京已被夷为平地,长出茂盛的庄稼,因而发出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的感慨。
诗篇以充满痛苦忧愤的旋律震撼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黍离之悲”作为亡国之思的代名词,成为古代文学的传统题材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黍离—《诗经》原文、译文及评析

黍离—《诗经》原文、译文及评析黍离--不可言说的忧郁原文:彼黍离离①,彼稷之苗②。
行迈靡靡③, 中心摇摇④。
知我者谓我心优,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⑤。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注释:①黍:谷物名。
离离:成排成行的样子。
②稷,谷物名。
③行迈:前行。
靡靡:步行缓慢的样子。
④中心:心中,摇摇:心中不安的样子。
⑤噎(ye):忧闷已极而气塞,无法喘息。
译文: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苗长得绿如绣。
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忧郁神恍惚。
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谷扬花正吐穗。
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迷乱如酒醉。
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谷已经结了籽。
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郁闷气埂咽。
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题解:请相信这不是杞人忧天。
这是一首流浪者之歌。
他一边漫游,一边唱出心中的忧郁。
何以忧郁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是为油盐柴米一类的生活琐事而忧。
这是不是说得有点玄?不玄。
我们心中的悲哀经常是说不出理由的,忧郁也无法进行理性的分析。
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状态:莫名的烦恼,莫名的忧伤,莫名的悲哀,莫名的绝望。
当然,它完全可能像一根导火索,被某一具体事物所点燃,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场景,一个物体。
但诱因不等于忧郁和悲哀本身。
更何况一个流浪漂泊者,神经随时都处于高度敏感的状备,最容易触景生情,睹物伤感,他没有明确的目的,似乎又在寻找什么;他没有归宿感,却又在冥冥之中受着什么指引。
其实,这就是人。
他不仅在物质的世界中实实在在地活着,他还想要追问为什么要活着,他还要关心同物质生活并没有直接联系的东西,比如太阳月亮为什么会发光,星星为什么会闪亮,天空为什么会下雨打雷闪电,为什么有人生来就是王子,有人生来就是穷光蛋。
子衿-诗经原文翻译及赏析

子衿-诗经原文翻译及赏析子衿-诗经原文翻译及赏析子衿-诗经作者:西周-春秋,诗经子衿-诗经原文:子衿佚名〔先秦〕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注释】①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
子,男子的美称。
衿,衣领。
②悠悠:此指忧思深长不断。
③宁(ning):难道。
④嗣音:继续通信、传音讯。
嗣,继续的意思。
⑤佩:这里指系玉佩的绶带。
⑥挑(tá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
挑,也作“佻”。
⑦ 城阙:城门两边的楼。
子衿-诗经拼音解读:zǐ jīnyì míng 〔xiān qín 〕qīng qīng zǐ jīn ,yōu yōu wǒ xīn 。
zòng wǒ bú wǎng ,zǐ níng bú sì yīn ?qīng qīng zǐ pèi ,yōu yōu wǒ sī 。
zòng wǒ bú wǎng ,zǐ níng bú lái ?tiāo xī dá xī ,zài chéng què xī 。
yī rì bú jiàn ,rú sān yuè xī !相关翻译你青青的衣领,是我悠悠的思念。
就算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就不能传音讯给我?你青青的佩带,是我悠悠的情怀。
就算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就不能主动来?我在这高高的城楼上,走来走去,四处张望。
一天不见你的面,觉得像过了三个月那样长!相关赏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曹操的这首《短歌行》的前两句便是从《子衿》中得到的灵感,不过曹操雄才大略,“新瓶盛陈酒”改了主旨,换了意境,借“子衿”抒发自己渴求资人的心情。
木瓜(先秦诗经)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木瓜先秦诗经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木瓜(先秦诗经)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经吧。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木瓜先秦诗经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木瓜先秦诗经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先秦]诗经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注释:【1】木瓜:落叶灌木,果似小瓜。
古代有一瓜果之类为朋友的信物的风俗。
【2】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你将木瓜投给我,我将回报你珍贵的佩玉。
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
报,报答。
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
后边“琼玖”、“琼瑶”同此。
【3】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非只是为了回报,而是表示永远相爱。
匪:同“非”。
好,爱。
【4】木桃:蔷薇科木瓜属,落叶小乔木,无枝刺。
【5】木李:果名。
即榠樝[míng zhā],又名木梨。
作品赏析:【注释】:①木瓜:一种落叶灌木,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食用,不同于今天供生食的番木瓜。
琼:赤色玉。
亦泛指美玉。
琚(音居):佩玉。
②匪:非。
③瑶:美玉。
一说似玉的美石。
④玖(音久):浅黑色玉石。
【赏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商颂、鲁颂)三部分。
本诗从字面描写看写的是两个人之间礼物的相互赠送,而实质上是表示相互间的感情,是写一个男子与钟爱的女子互赠信物以定同心之约。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果子,我回赠给你的是“琼琚”,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昂贵得多,这体现了人类的那种高尚情感,这种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亲情、友情。
这种情感注重的是考虑对方的心理,力求使对方心里获得平衡与满足,以求彼此间心心相印,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看重的是它的象征意义,表达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是爱慕之情的表露,所以说“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黍离》原文译文《黍离》鉴赏及赏析

《黍离》原文译文《黍离》鉴赏及赏析《黍离》全诗共三章,每章十句。
三章间结构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黍离》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黍离》先秦:佚名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黍离》译文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苗儿也在长。
走上旧地脚步缓,心里只有忧和伤。
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也在长。
走上旧地脚步缓,如同喝醉酒一样。
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红彤彤。
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如噎一般痛。
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黍离》注释黍(shǔ):北方的一种农作物,形似小米,有黏性。
离离:行列貌。
稷(jì):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
行迈:行走。
靡(mǐ)靡:行步迟缓貌。
中心:心中。
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
悠悠:遥远的样子。
噎(yē):堵塞。
此处以食物卡在食管比喻忧深气逆难以呼吸。
《黍离》鉴赏关于《黍离》一诗的主旨,虽然《诗序》说得明白:“黍离,闵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
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而且从此诗序于王风之首,确见其为编诗者之意旨。
但历来争讼颇多,三家诗中韩、鲁遗说与毛序异,宋儒程颐更有臆说以为“彼稷之苗”是彼后稷之苗。
《诗经·王风·黍离》诗词鉴赏

《诗经·王风·黍离》诗词鉴赏《诗经·王风·黍离》诗词鉴赏《王风·黍离》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王风·黍离》诗词鉴赏,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原文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注释]1.黍:俗称“小米”;2.离离:茂盛的样子。
3.稷:高梁。
行迈:远行;4.靡靡:迟迟、犹疑不决。
5.摇摇:心中愁闷难忍。
6.悠悠:遥远、渺茫。
7.噎:食物塞住咽喉。
[译文]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生出苗儿来。
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烦闷方寸乱。
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
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抽出穗儿来。
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昏乱如醉酒。
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
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结出粒儿来。
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郁闷如噎食。
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
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赏析西周末年,周朝遭到来自北方的犬戎的入侵和蹂躏。
周平王继位之后,丰镐残破不堪,被迫东迁雒(今河南洛阳),建立东周王朝。
东迁之后,丰镐旧有的宗庙宫室全都荒废,长满黍稷。
旧臣行役路此,不禁伤怀悲怆,连呼苍天不已。
这首诗就反映了这种情景,充满了缠绵悲戚的情绪。
第一章写诗中主人公悲怆慨叹丰镐一片荒废,长满一行行的黍子,一行行稷苗;脚下的步子慢吞吞地迈着,心里显得十分不安。
路上碰到了人,理解他的,说他心里有沉重的忧愁;不理解他的,说他在寻求什么。
他不禁发出呼喊,高高在上的苍天啊,这是谁造成的呢!第二、三章内容和第一章意思相同,只不过把第二句的“苗”换成“穗”和“实”,把第四句的“摇摇”换成“如醉”、“如噎”,既表示时节的推移又表明主人公的忧愁越来越沉重。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注释及鉴赏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注释及鉴赏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注释及鉴赏《国风·卫风·木瓜》,为先秦时代郑国华夏族民歌。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被后世认为是描述男女情谊的佳篇,其作者不详。
关于此诗主旨有很多争论,经过汉人、宋人、清人乃至当今学者的考释,对此诗,文学史上大致出现了“美齐桓公说”“男女相互赠答说”“朋友相互赠答说”“臣下报上说”“讽卫人以报齐说”“讽刺送礼贿赂说”“表达礼尚往来思想说”等七种说法。
在艺术上,全诗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而句式的参差又造成跌宕有致的韵味,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木瓜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译文及注释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释⑴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⑵琼琚(jū居):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⑶匪:非。
⑷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⑸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鉴赏《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诗经子衿全文注音版及译文

诗经子衿全文注音版及译文国风·郑风·子衿【先秦】诗经qīng qīng zǐjīn ,yōu yōu wǒxīn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zòng wǒbùwǎng ,zǐnìng bùyíyīn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qīng qīng zǐpèi ,yōu yōu wǒsī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zòng wǒbùwǎng ,zǐnìng bùlái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táo xītàxī,zài chéng quèxī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yīrìbùjiàn ,rúsān yuèxī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看你,你难道就不给我寄传音讯?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看你,难道你就不能到我这来吗?走来走去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观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经有三个月那样长!注释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
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
衿,即襟,衣服的胸前部分。
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
宁(nìng):岂,难道。
嗣(sì)音:保持音信。
嗣:接续,继续。
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挑(tiāo,一说读tā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
挑,也作“佻”。
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全诗赏析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全诗赏析《诗经国风王风黍离》全诗赏析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作品赏析:关于《黍离》一诗的主旨,虽然《诗序》说得明白:“黍离,闵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
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而且从此诗序于王风之首,确见其为编诗者之意旨。
但历来争讼颇多,三家诗中韩、鲁遗说与毛序异,宋儒程颐更有臆说以为“彼稷之苗”是彼后稷之苗。
近人读诗,新说迭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将其定为旧家贵族悲伤自己的破产而作,余冠英则在《诗经选》中认为当是流浪者诉述他的忧思。
还有蓝菊荪的爱国志士忧国怨战说(《诗经国风今译》),程俊英的难舍家园说(《诗经译注》)等。
说法虽多,诗中所蕴含的那份因时世变迁所引起的忧思是无可争辩的,虽然从诗文中无法确见其具体背景,但其显示的沧桑感带给读者的心灵震撼是值得细加体味的。
另一方面,从诗教角度视之,正因其为大夫闵宗周之作,故得列于《王风》之首,此为诗说正统,不可不及,以下从两方面细析之。
闵宗周之诗何以列于《王风》之首,先得弄清何为《王风》,郑笺云:“宗周,镐京也,谓之西周。
周,王城也,谓之东周。
幽王之乱而宗周灭,平王东迁,政遂微弱,下列于诸侯,其诗不能复《雅》,而同于《国风》焉。
”可见《王风》兼有地理与政治两方面的含义,从地理上说是王城之歌,从政治上说,已无《雅》诗之正,故为《王风》。
此诗若如《诗序》所言,其典型情境应该是:平王东迁不久,朝中一位大夫行役至西周都城镐京,即所谓宗周,满目所见,已没有了昔日的城阙宫殿,也没有了都市的繁盛荣华,只有一片郁茂的黍苗尽情地生长,也许偶尔还传来一两声野雉的哀鸣,此情此景,令诗作者不禁悲从中来,涕泪满衫。
诗经黍离原文及翻译

诗经黍离原文及翻译诗经黍离原文及翻译《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诗经黍离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国风·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整体赏析此诗作者在写法上采用了一种物象浓缩化而情感递进式发展的方式,因此这首诗具有宽泛和长久的激荡心灵的力量。
全诗共三章,每章十句。
三章间结构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
诗首章写诗人行役至宗周,过访故宗庙宫室时,所见一片葱绿,当年的繁盛不见了,昔日的奢华也不见了,就连刚刚经历的战火也难觅印痕了,看哪,那绿油油的一片是黍在盛长,还有那稷苗凄凄。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黍稷之苗本无情意,但在诗人眼中,却是勾起无限愁思的引子,于是他缓步行走在荒凉的小路上,不禁心旌摇摇,充满怅惘。
怅惘尚能承受,令人不堪者是这种忧思不能被理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这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尴尬,这是心智高于常人者的悲哀。
这种大悲哀诉诸人间是难得回应的,只能质之于天:“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苍天自然也无回应,此时诗人郁懑和忧思便又加深一层。
第二章和第三章,基本场景未变,但“稷苗”已成“稷穗”和“稷实”。
稷黍成长的过程颇有象征意味,与此相随的是诗人从“中心摇摇”到“如醉”“如噎”的深化。
而每章后半部分的感叹和呼号虽然在形式上完全一样,但在一次次反覆中加深了沉郁之气,这是歌唱,更是痛定思痛之后的长歌当哭。
其实,诗中除了黍和稷是具体物象之外,都是空灵抽象的情境,抒情主体“我”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基于这一点,欣赏者可根据自己不同的遭际从中寻找到与心灵相契的情感共鸣点。
诸如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难觅之憾,世事沧桑之叹,无不可借此宣泄。
此诗所提供的具象,表现出一个孤独的思想者,面对虽无灵性却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对自命不凡却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类的前途的无限忧思,这种忧思只有“知我者”才会理解,可这“知我者”是何等样的人:“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充满失望的呼号,就好像后世诗人”陈子昂吟出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心中所怀的正是这种难以被世人所理解的对人类命运的忧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①黍:谷物名。
离离:成排成行的样子。
②稷,谷物名。
③行迈:前行。
靡靡:步行缓慢的样子。
④中心:心中,摇摇:心中不安的样子。
⑤噎(ye):忧闷已极而气塞,无法喘息。
【译文】
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苗长得绿如绣。
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忧郁神恍惚。
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景象?
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谷扬花正吐穗。
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迷乱如酒醉。
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
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谷已经结了籽。
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郁闷气埂咽。
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
【赏析】
《黍离》选自《诗经·王风》,采于民间,是周代社会生活中的汉族民间歌谣,基本产生于西周初叶至春秋中叶,距今三千年左右。
关于它的缘起,毛诗序称:“《黍离》,闵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
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这种解说在后代得到普遍接受,黍离之悲成为重要典故,用以指亡国之痛。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诗作于东周灭亡后,一位周朝士大夫路过旧都,见昔日宫殿夷为平地,种上庄稼,不胜感慨,写下了这篇哀婉悲伤的诗。
又有分析认为未必是灭亡后的悲伤诗,只是在通过不同季节黍的变化来表达作者自己的心情。
这首诗在抒发对西周灭亡的沉痛时,首先出现的是生长茂盛的农作物,而庄稼生长的地方曾是宗周的宗庙公室。
这种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自然使诗人陷入悲哀之中,行进的脚步变得迟缓。
三章反复出现“行迈靡靡”的诗句,用脚步的迟缓引出心情的沉痛。
昔日气派恢宏的王宫,转眼之间已是苔痕遍地,黍稷杂生,曾经拥有的辉煌,犹如明日黄花;鼎盛的人群,而今已如鸟兽散去。
独有我孤独地踯躅在昨日风采的遗迹面前。
质问苍天,为何如此对我?却得不到任何回答,只有独自黯然垂泪,任那亡国之痛一泄千里。
这首诗采用的是递进式的写景抒情笔法。
出现的景物依次是“彼稷之苗”、“彼稷之穗”、“彼稷之实”,农作物的部位暗合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先有苗、再有穗、最后有了颗粒。
作者抒发沉痛之情时,依次是“中心摇摇”、“中心如醉”、“中心如噎”,变得越来越强烈,也更加痛苦。
作者忧国忧民,伤时悯乱,最后向天发问:这种历史悲剧是谁造成的,由谁来承担西周灭亡的历史责任,诗的作者非常清楚。
他不把问题的答案明确说出,而是采用质问的方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更加强烈,并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③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④在城阙兮。
⑤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
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
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
末尾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
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本诗已开其先。
所以钱钟书指出:“《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
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
”
木瓜
投我以木瓜①,报之以琼琚②。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③
投我以木桃④,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⑤,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释】
①木爪:落叶灌木,果似小爪。
古代有一瓜果之类为男女定情的信物的风俗。
②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你将木瓜投给我,我将回报你珍贵的佩玉。
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
报,报答。
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
后边“琼玖”、“琼瑶”同此。
③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非只是为了回报,而是表示永远相爱。
匪:同“非”。
好,爱。
④木桃:桃子。
⑤木李:李子。
【古诗今译】
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我回赠给你的却是佩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你赠送给我的是桃子,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美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你赠送给我的是李子,我回赠给你的却是宝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赏析】
《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是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你赠送给我木瓜,我回赠给你“琼琚”。
回报的东西价值总比受赠的东西昂贵得多,以此来表达对双方之间情意的珍视,和表露对对方的爱慕之情。
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看重的是它的象征意义。
所以说“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
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
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
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
这样,我们不妨说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这种重章叠句的形式是诗经的一大特点,通过一唱三叹的咏唱,使全诗的感情一步一步加深。
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清牛运震《诗志》评此数语云:“惠有大于木瓜者,却以木瓜为言,是降一格衬托法;琼瑶足以报矣,却说匪报,是进一层翻剥法。
”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显然将木瓜、琼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其他解此诗者似也有此病。
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从这一点上说,后来汉代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尽管说的是“投金报玉”。
其意义实也与“投木报琼”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