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编程导论》课程设计参考题目及要求

合集下载

计算机科学与编程导论课程设计参考题目及要求

计算机科学与编程导论课程设计参考题目及要求

计算机科学与编程导论》课程设计参考设计题目1、学生信息管理(1)问题描述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年龄,性别,出生年月,地址,电话,E-mail 等。

试设计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使之能提供以下功能: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学生信息录入功能(学生信息用文件保存)---输入学生信息浏览功能——输出查询、排序功能——算法1、按学号查询2、按姓名查询学生信息的删除与修改(可选项)(2)功能要求界面简单明了;有一定的容错能力,比如输入的成绩不在0〜100之间,就提示不合法,要求重新输入;最好用链表的方式实现。

(3)算法分析首先,一个学生包括这么多的属性,应该考虑定义一个结构,其次,我们应该考虑数据的存储形式:是定义一个数组来存储,还是定义一个链表呢?在这里假如我们以数组的方式来存储,当然可以,但是我们知道,假如我们定义一个数组的话,我们首先必须知道学生人数大概是多少,以便我们确定数组的大小,但是题目中没有给出,而且题目要求中有大量的删除、插入操作,所以用链表的方式比较方便。

对于菜单的实现,其实也比较简单,首先我们用printf 语句把程序的功能列出来,然后等待用户输入而执行不同的函数,执行完了一个功能后又回到菜单。

文件的读写操作大家参照书中的有关文件的章节。

2、学生综合测评系统每个学生的信息为:学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单科成绩、考试平均成绩、考试名次、同学互评分、品德成绩、任课教师评分、综合测评总分、综合测评名次。

考试平均成绩、同学互评分、品德成绩、任课教师评分分别占综合测评总分的60%,10%,10%,20%。

A 、学生信息处理(1)输入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按学号以小到大的顺序存入文件中。

提示:学生信息可先输入到数组中,排序后可写到文件中。

(2)插入(修改)同学信息:提示:先输入将插入的同学信息,然后再打开源文件并建立新文件,把源文件和输入的信息合并到新文件中(保持按学号有序)若存在该同学则将新记录内容替换源内容,(3)删除同学信息:提示:输入将删除同学号,读出该同学信息,要求对此进行确认,以决定是否删除将删除后的信息写到文件中。

2012级本科《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设计

2012级本科《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设计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2012级本科《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设计注意:进行课程设计前请仔细阅读本文档,如果最终提交的设计不符合要求将直接影响成绩或无成绩!一、设计要求:此课程设计要求每人完成以下三个内容:1、演示文稿(ppt)以自己熟悉的内容(电影,电视剧,手机,母校,家乡等)为主题,使用MS PowerPoint 2003或以上版本,设计一个介绍该主题的演示文稿。

文稿可以采用文字、图片、声音、音乐等多种媒体表现其特色,设计所采用的媒体素材可以通过Internet收集。

尽可能使用各种效果使演示文稿更生动。

要求如下:[1]整个PPT不少于6页,第一页为标题页,所需字体格式自行设置[2]采用统一的模板(模板可以选择PowerPoint中自带,也可以从网上下载)[3]通过母板,统一所有的文字格式,并在每一页底部增加一行文字“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xx专业xx班xxxxxxxxxx(学号)xxx(姓名)”[4]页面之间设定切换效果,并自动每隔1秒自动换页[5]页面中间可以插入文本,图片,声音,视频以丰富内容,页面中的对象设定合适的动画,加强宣传效果[6]将文件命名为:学号姓名.ppt,例如:222012321034002张三.ppt2、文档(Word)以自己熟悉的内容(电影,电视剧,手机,母校,家乡等)为主题,请使用MS Word 2003或以上版本,制作Word文档,通过文字、图片等,尽可能详尽地介绍所选定主题的情况和特点。

要求如下:[1]正文及标题字体等格式自行设定,以美观为最终目的[2]必须在文档的页脚上标明本人的系科、学号和姓名(左排列),并加上页码(右)[3]除标题外,正文部分采用2分栏排版[4]文中插入图片的版式为“四周型”或者“紧密型”[5]将文件命名为:学号姓名.doc,例如:222012321034002张三.doc3、电子表格要求如下:《成绩表》excel处理打开附件中的“成绩表”,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计算总成绩,计算方法:60%考试成绩+30%实验成绩+10%平时成绩[2]将“姓名”与“性别”列补充完整,所需信息位于Sheet “学号姓名对应”中。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复习大纲与综合练习题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复习大纲与综合练习题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复习大纲与练习题参考书目——主编——版次——出版社——价格:第一章计算机基础概念第一节计算机发展史一、了解课程的基本情况和学习方法二、熟悉计算硬件的发展历程和各阶段的标志三、熟悉计算软件的发展历程和各阶段的特点第二节计算机基本结构一、区别计算机的不同类型二、了解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结构三、重点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层次体系第二章计算机数据表示方法第一节数字数据表示一、掌握位置计数法的原理二、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向十进制转换的方法三、重点掌握十进制向其他进制转换的计算规则四、熟悉数字原码、补码、反码的定义和计算规则五、了解实数的表示方法第二节高级数据表示一、掌握文本的表示方法二、熟悉文本压缩的原理和几种基本的文本压缩方法三、了解声音和视频的表示方法四、熟悉计算机中图形图象的表示方法,了解常见的图形图象格式第三章门电路与硬件基础第一节布尔代数一、了解逻辑和命题的概念,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逻辑问题二、掌握布尔代数的定义和基本运算三、熟悉布尔函数的定义和列表求法四、掌握积之和表达式的概念第二节门和电路一、了解门和电路的定义二、掌握根据实际命题构造电路的步骤三、重点掌握电路化简方法第三节冯诺依曼体系一、掌握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二、熟悉CPU的结构和主要性能指标三、熟悉内存的结构和主要性能指标四、了解磁盘的结构第四节计算机外部设备一、熟悉键盘的布局和主要类别二、了解鼠标的基本结构三、了解扫描仪、打印机、显示器等外部设备四、了解USB的主要原理五、了解驱动程序的概念第四章计算机软件概论第一节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一、了解问题和问题求解与计算机算法的关系二、熟悉算法设计过程和重要的表示形式:伪代码三、掌握算法评价标准四、重点掌握五种常用的排序算法第二节软件工程一、了解软件危机的现象和产生原因二、掌握软件工程的概念及软件生命周期的主要阶段三、熟悉瀑布模型、渐增模型、演化模型和螺旋模型四、熟悉数据流程图和程序流程图的绘制方法第五章计算机网络概论第一节网络基础一、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二、熟悉计算机网络不同的定义方式和分类结果三、掌握网络的基本结构第二节计算机网络协议一、了解网络协议的定义和原理二、重点掌握OSI参考模型的层次划分和数据传输三、熟悉IP地址的结构和分类四、了解IPv4与IPv6的差别五、了解域名服务系统的引入和组织六、了解WWW服务和HTTP协议的基本内容及应用第六章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第一节操作系统一、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处理对象二、理解操作系统与普通应用软件的区别三、熟悉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第二节数据库一、掌握数据库的定义和相关的基本概念二、重点掌握由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化的方法三、了解关系代数的基本操作及其在关系模式上的应用期末综合练习题(答案可从课件讲义中查找,此处略)讲义中参考书为:•《计算机文化》–机械工业出版社–June Jamrich Parsons & Dan Oja 著–吕云翔张少宇曹蕾等译•《计算机科学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Nell Dale & John Lewis 著–张欣胡伟等译一、名词解释1、位置计数法:讲义第2章ppt第5页2、模拟数据:讲义第2章ppt第15页3、数字数据:讲义第2章ppt第15页4、原码:课本P37,讲义第2章ppt第28页5、补码:课本P37 ,讲义第2章ppt第32页,6、反码:课本P37,讲义第2章ppt第37页7、溢出:讲义第2章ppt第38页8、字符集:讲义第2章ppt第53页9、RGB表示法:讲义第2章ppt第85页10、布尔代数:讲义第3章ppt第22页11、布尔函数:讲义第3章ppt第29页12、文字:讲义第3章ppt第47页14、小项:讲义第3章ppt第47页15、积之和展开式:讲义第3章ppt第48页16、门:讲义第3章ppt第53页17、电路:讲义第3章ppt第53页18、无需在意条件:讲义第3章ppt第96页19、指令:讲义第3章ppt第131页20、程序:讲义第3章ppt第132页21、驱动程序:讲义第3章ppt第198页22、算法:讲义第4章ppt第8页23、编译器:讲义第4章ppt第55页24、基本操作:讲义第4章ppt第76页25、T(n):讲义第4章ppt第77页26、排序问题:讲义第4章ppt第95页27、稳定排序算法:讲义第4章ppt第96页28、原址排序算法:讲义第4章ppt第96页29、计算机网络:讲义第5章ppt第7页30、数据库:讲义第6章ppt第27页二、简答题1、请叙述计算硬件的发展历程讲义第1章ppt第17页2、请叙述计算软件的发展历程讲义第1章ppt第29页3、简述计算机的四种类型及各自的特点讲义第1章ppt第80页4、请解释等值原理并说明其应用领域讲义第2章ppt第6页5、二进制数1010110、八进制数754、十六进制数ABC转换为十进制后各是多少讲义第2章ppt第8页6、十进制数43转换为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各是多少讲义第2章ppt第12页7、说明字符表示的基本思想并列举两种常用的字符集讲义第2章ppt第52页8、比较关键字编码和行程长度编码的基本思想及特点讲义第2章ppt第58页9、说明赫夫曼编码的基本思想和编码规则讲义第2章ppt第67页10、列举几种常见的音频格式讲义第2章ppt第77页11、列举几种常见的图像格式讲义第2章ppt第95页以后12、列举几种常见的视频格式讲义第2章ppt第95页13、列举色彩三要素及其含义讲义第2章ppt第103页14、说明显示分辨率和图像分辨率的异同讲义第2章ppt第91-92页15、说明视频压缩的常用方法及适用范围讲义第2章ppt第102页16、设计并绘制三人多数表决器电路讲义第3章ppt第62页17、设计并绘制两路开关电路讲义第3章ppt第64页18、设计并绘制三路开关电路讲义第3章ppt第66页19、设计并绘制半加法器电路讲义第3章ppt第68页20、简述布尔函数最小化的作用讲义第3章ppt第79页21、绘制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并说明其核心部件的功能 讲义第3章ppt 第128页22、请说明鼠标的基本构件 讲义第3章ppt 第173页23、请说明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的异同 讲义第3章ppt 第198-201页24、你是如何理解自顶向下和面向对象两种设计方法的?它们有何异同?讲义第4章ppt 第28-40页25、请绘图说明算法复杂度的渐进性质 讲义第4章ppt 第78页26、请说明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 讲义第4章ppt 第100页27、请说明快速排序算法的原理 讲义第4章ppt 第105页28、请列举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主要类型 讲义第5章ppt 第13页29、请对比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异同 讲义第6章ppt 第3-4页30、请说明数据库建模与实现过程 讲义第6章ppt 第29页三、分析与设计题1、利用卡诺图方法化简 讲义第3章ppt 第8页原式=2、利用奎因-莫可拉斯基方法化简讲义第3章ppt 第99页3、已知整型数组NUM 长度为N ,设计算法求得其最大元和最小元。

《计算机导论》课程标准

《计算机导论》课程标准

《计算机导论》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思想,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2、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

3、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应用,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库应用开发。

4、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应用,能够进行简单的网络配置和维护。

5、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程、趋势和前沿技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三、课程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计算机数值表示和计算方法等。

2、程序设计基础:包括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技能,数据类型、控制结构、数组和函数等。

3、数据库系统基础:包括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应用,关系数据库系统、SQL语言等。

4、计算机网络基础: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应用,TCP/IP 协议、HTTP协议等。

5、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历程、趋势和应用。

四、课程实施1、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板书等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体系。

2、实验教学:设置多个实验项目,包括编程实验、数据库操作实验、网络配置实验等,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课程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课外拓展:推荐优秀学生阅读计算机科学相关的经典著作和前沿文献,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五、课程评价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等,占总评成绩的30%。

2、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核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占总评成绩的70%。

计算机科学导论教程第二版课程设计

计算机科学导论教程第二版课程设计

计算机科学导论教程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计算机科学导论》是一门介绍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本课程设计基于《计算机科学导论教程第二版》教材,通过讲授基本概念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方式。

本课程适合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学习,也可以作为其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会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历史背景、基本概念、算法和数据结构、编程语言、操作系统等相关知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提供基本的知识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熟悉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知识和基本概念。

2.掌握常用算法和数据结构,并具有分析和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

3.掌握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能够编写简单的程序。

4.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科学的历史与发展•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科学的重要里程碑•计算机科学中的主要问题和趋势2. 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数据表示和位运算•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基础•程序的基本概念和编写•软件工程和软件生命周期等概念3. 编程语言•C++/Java等常用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注意事项及规范4.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操作系统的常见功能和应用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和授课为主,辅以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

教师将会提供相关的案例分析和实验内容,并指导学生完成课后实验和作业。

学生需要读取相关的教材,完成作业和实验,并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教材1.计算机科学导论教程第二版参考书目1.《算法导论》2.《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3.《现代操作系统》六、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日常成绩、课程作业和期末考试。

日常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课堂练习等,作业包括实验和编程练习等,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七、教学评价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提供基本的知识和方法。

计算机导论教案

计算机导论教案

《计算机导论》教案合过程,以便看出数据的基础结构。

计算机把数据处理为信息如图1-1:图1-1 计算机数据处理1.1.3存储程序的概念存储程序是把计算机和计算器区别开来,使计算机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工作。

把这个思想结合计算机的定义,则计算机就是在存储程序控制下把数据处理为信息的机器。

如图1-2:图1-2 存储程序下的计算机数据处理§1.2 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1.2.1计算机系统的部件计算机由若干基本部件组成,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五大部分。

输入设备提供数据,键盘是最常用的输入设备;数据存放在存储器内,存储器内还保存程序;在程序的控制下计算机的处理器处理数据,把结果再存放在存储器内;最后结果送入输出设备输出。

计算机系统部件组成如图1-3:图1-3 计算机系统组成1.2.2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由于计算机是受存储程序控制的,因此使用计算机的第一步是把程序从输入设备输入到主存储器中,如果需要从键盘输入数据,输入的数据也被放在主存储器中,之后处理器就开始执行指令,加工数据,把结果送回主存储器,最后向输出设备输出结果。

主存储器的内容经常改变,当一组数据被处理完后,可以再读入新的数据并处理这些数据,得到新的结果。

程序能被更新。

当一个程序运行完后,另一个新的程序可以占据它在主存储器中的位置,让处理器去处理不同的数据。

数据 处理 (计算机) 信息 输入 输出 数据 计算机 程序 信息 输入 输出§2.2计算机中数字系统及其表示2.2.1计算机中的数字系统(1)二进制数的进制:人们为了计数的方便和计算,创造了各种“权值”(即逢“几”进一)的记数方法,这些方法就称为数的进制。

p进制:N= a n p n+a n-1p n-1+···+a1p1+a0p0+a-1p-1+a-2p-2+···+a-m p-m,其中p 为正整数,a i是0,1,2,…,(p-1)这p个数中的任一个,m、n是正整数。

《计算机编程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编程导论》教学大纲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编程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总学时:64(其中,讲课:32;实验:32)学分:3实践教学:0周修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大纲文本一、课程的主要内容第1章顺序程序设计 4t1.1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1.2学习程序设计的要素1.2.1 学会使用框图1.2.2 理解程序运行过程1.2.3 掌握一些基本算法1.2.4 学习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1.3 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1.4 顺序程序设计问题1.5 顺序程序设计基础知识1.5.1 Python的对象模型1.5.2 Python的变量和引用1.5.3 数字1.5.4 操作符和表达式1.5.5 常用内置函数1.5.6 输入输出1.5.7 模块的导入1.7 顺序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的应用1.8 代码块的缩进第2章使用序列 4t2.1 序列问题2.2 表格基础知识2.2.1 列表2.2.2 元组2.2.3 字典2.3 序列基础知识的应用第3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2t3.1 选择结构基本问题3.2 选择结构基础知识的应用第4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4t4.1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问题4.2 循环结构概述4.3 while语句4.2.1 while语句用于有限循环4.2.2 while语句用于无限循环4.2.3 while语句编程举例4.4 for语句4.3.1 for语句用于序列类型4.3.2 for语句用于计数循环4.5 break语句4.6 continue语句第5章字符串 1t5.1 字符串问题5.2 字符串基础知识5.2.1字符串格式化5.2.2字符串的截取5.2.3字符串的方法5.2.4与字符串相关的重要内置的方法5.3 字符串基础知识的应用第6章函数的设计和使用 3t6.1 问题的引入6.2 黑箱模型6.3 函数基础知识6.2.1 函数的概念及定义6.2.2 形参和实参6.2.3 return语句6.4 变量的作用域6.4.1 局部变量6.4.2 全局变量6.4.3* 命名空间6.5 参数类型6.4.2 关键参数6.4.3* 可变长度参数6.4.4* 表格作实参6.6 函数基础知识的应用第7章文件的使用2t7.1 与文件有关的问题7.2 文件基础知识7.2.1 文件的打开或创建7.2.2 字符编码7.2.3 文本文件的写入7.2.4 文本文件的读取7.2.5 文件指针的移动7.2.6 二进制文件的写入7.2.7 二进制文件的读取7.3 文件基础知识的应用7.4 文件操作7.4.1 常用文件操作函数7.4.2 文件的复制7.4.3 文件的删除7.4.4 文件的重命名7.4.5 文件的比较7.5 目录操作7.5.1 目录的创建7.5.2 目录的删除7.5.3 目录的遍历第8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t8.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问题8.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知识8.2.1 类和对象8.2.2 实例属性和类属性8.2.3 类的方法8.2.4 构造函数8.2.5 析构函数8.2.6 运算符的重载8.2.7 继承第9章图形用户界面程序设计2t *9.1 图形用户界面的选择和安装9.1.1 常用GUI 工具介绍9.1.2 wxPython 下载安装9.2 图形用户界面程序设计基本问题9.3 框架的创建和使用9.3.1 wx.Frame 的格式9.3.2 wxPython 的ID 参数9.3.3 wx.Point 和wx.Size9.3.4 设置wx.Frame的样式9.4 添加窗体控件9.4.1 命令按钮9.4.2 文本控件*9.4.3 菜单栏、工具栏和状态栏*9.4.4 对话框*9.4.5 复选框*9.4.6 单选按钮*9.4.7 列表框*9.4.8 组合框*9.4.9 树型控件9.5 使用Boa-constructor 开发图形用户界面程序*9.5.1 Boa-constructor 的安装9.5.2 使用Boa-constructor 开发图形用户界面程序*9.6 图形界面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的应用第10章网络程序设计2t-外专业不上10.1 问题的引入10.2 一个简单邮寄过程10.3 TCP/IP 协议簇简介10.4 TCP 和UDP10.5 UDP 网络编程10.6 UDP 代码解释10.7 UDP 函数介绍10.7.1 socket10.7.2 sendto10.7.3 recvfrom10.8 TCP 网络编程10.9 TCP 代码详解10.10 TCP 函数介绍10.10.1 connect10.10.2 send10.10.3 recv10.10.4 bind10.10.5 listen10.10.6 accept*10.11 局域网聊天室10.11.1 需求分析10.11.2 概要设计10.11.3 详细设计10.11.4 编码和测试*第11章异常处理2t-自学11.1 什么是异常11.2 Python 中的异常类11.3 捕获和处理异常11.3.1 try ... except ... 语句11.3.2 try ... except ... else ...语句11.3.3 带有多个except 的try 语句11.3.4 捕获所有异常11.3.5 finally 子句11.4 两种处理异常的特殊方法11.4.1 断言语句(assert 语句)11.4.2 上下文管理(with 语句)11.5 引发异常(raise 语句)11.6 异常和sys 模块*第12章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4t-自学12.1 数据库应用程序的问题描述12.2 Python 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概述12.3 SQLite 简介12.4 SQLite 基本功能12.5 SQLite 的可视化工具12.6 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第13 章游戏开发4t13.1 图形化的问候问题13.2 Pygame 基础知识13.2.1 Pygame 的安装13.2.2 Pygame 的模块13.2.3 Pygame 的使用13.3 游戏开发第14章语音识别软件开发-2t-外专业不上14.1 speech.py 语音模块的简介14.2 语音识别开发环境的建立14.3 语音识别的配置14.4 语音模块的运用*第15 章屏幕广播程序开发2t-自学15.1 屏幕广播程序原理15.2 教师端15.3 学生端15.4 程序运行*第16章web2py编程4t-自学16.1 网页与HTML16.1.1 HTML 语言简介16.1.2 HTML 标签简介16.2 web2py 与MVC16.2.1 安装web2py16.2.2 web2py 的应用说明:加*者表示自学二、实验三、实习本课程无实习,由于是新生。

编程导论课程设计题目

编程导论课程设计题目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专业《编程导论》课程设计A案1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1能从实际应用问题出发,合理选择数据结构,设计算法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案。

1.2使用Python实现算法,合理添加注释以保证程序的可读性。

1.3针对项目认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2 课程设计主要内容课程设计题目由教师提供(见第5节),内容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据处理问题、字符串处理问题、统计问题和数据挖掘问题。

允许学生自拟题目,但需经过教师审核。

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增加题目。

3 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3.1考核方式:考查。

3.2成绩评定:课程设计成绩采用100分制,从以下几个评级指标进行评定:4课程设计报告主要内容和要求4.1 课程设计报告主要内容封面主要内容4.2 课程设计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1)采用A4纸书写或打印;(2)如为打印,题目采用宋体3号字加重,正文小标体采用宋体四号,正文采用宋体五号字。

5、课程设计选题5.1题目:数据挖掘:股票价格数据挖掘是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排序,挑选出相关信息的过程。

商业情报结构和金融分析师会用到它,而且正日益被用在科学领域中,从现代实验和观测方法所产生的巨大数据集中提取信息。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想要对一些公司的股票价格进行初步的数据挖掘。

以Google公司为对象。

程序将计算出2010-2015年间Google股票的每月平均价格,并得出Google公司最好和最坏的6个月。

提供读取函数的数据,请编写下面几个函数和调用这些函数的主程序。

(a)首先需要股票历史价格。

访问,在搜索字段中输入Google,选择“Historical Prices”(目前在页面左侧),并找到“Download to Spreadsheet”选项。

将文件保存在Python程序所在文件夹中。

默认名称是“table.csv”,将使用该名称。

文件格式由文件前几行给出:Date, Open, High, Low, Close, V olume, Adj Close2015-10-11, 461.00, 462.07, 443.28, 449.15, 10006000, 449.152015-10-10, 422.64, 439.18, 410.50, 439.08, 8589400, 439.08(b)getDataList (FileName)“CSV”文件是“用逗号分隔的文件”,所以可以在逗号处分割数据。

编程导论课程设计

编程导论课程设计

编程导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编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编程的基本思想;2. 学习编程语言的语法结构,理解程序的基本组成部分;3. 熟悉编程环境的使用,掌握基本的编程技巧;4. 了解编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编程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编程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2. 学会使用调试工具,独立进行程序调试,找出并修复错误;3. 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写出结构清晰、易于维护的代码;4.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学会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并实现程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自信心;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敢于尝试新方法,勇于面对挑战;4.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遵循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网络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入门级编程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编程基础,培养编程兴趣和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遵守法律法规。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编程基本概念:程序、算法、数据类型、变量、常量等;2. 编程语言语法:Python语言基础、输入输出、运算符、控制结构(顺序、选择、循环);3. 编程环境使用:安装Python环境、使用IDLE、编写并运行第一个Python 程序;4. 简单程序编写:编写计算器程序、九九乘法表、猜数字游戏等;5. 程序调试:错误类型、调试方法、使用print进行调试;6. 编程规范:命名规则、注释使用、代码缩进、模块化编程;7. 编程应用:介绍编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自动化办公、数据分析、网络开发等;8. 算法初步:排序算法、查找算法、递归算法等;9. 团队协作:项目分组、任务分配、代码共享、团队沟通;10. 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网络安全、知识产权、隐私保护、网络道德。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设计题目参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设计题目参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设计题目参考
嘿,同学们!要准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毕业设计啦,是不是有点小激动又有点小紧张呀?别慌,我来给你们一些超棒的题目参考,保准让你们灵感爆棚!
比如说,你可以研究一下“如何让智能机器人更懂人类的幽默”。

哎呀,就像我们和朋友开玩笑一样,要是机器人也能听懂我们的段子,那多有意思呀!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哦,得好好琢磨琢磨怎么让它们理解我们那些奇奇怪怪的幽默方式。

或者研究“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问题”。

现在啊,我们的信息在网上飞来飞去的,就像一群小鸟一样。

那怎么能给这些“小鸟”建一个安全的窝,不让别人随便偷看呢?这可需要你们这些聪明的脑袋瓜去想办法啦!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很不错呀!想象一下,上课就像在玩游戏一样,多带劲!可以身临其境去感受历史事件,去探索科学奥秘,那得吸引多少学生呀!
还有“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突破”。

能不能让机器帮医生更快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呢?这要是成功了,那得拯救多少人的生命呀!
“基于云计算的软件架构设计”呢?就好像给软件建一个超级大房子,让它们住得舒舒服服的,还能随时扩展,多牛呀!
“智能交通系统的优化”也值得研究研究。

让交通不再拥堵,让我们的出行更加顺畅,这难道不是大家都期盼的吗?
“图像识别技术的改进”也很有挑战性呢!让机器能像我们的眼睛一样准确地识别各种东西,那得需要多高深的技术呀!
“自然语言处理的新方法”呢?让机器和我们聊天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自然,这可不容易做到哦,但要是做到了,那可太酷啦!
这么多有趣又有意义的题目,你们还怕找不到毕业设计的方向吗?别再犹豫啦,赶紧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一头扎进去,好好研究一番吧!相信你们都能做出超级厉害的毕业设计,让大家都对你们刮目相看!加油哦!。

《计算机科学导论》中的编程思维与算法设计教学计划

《计算机科学导论》中的编程思维与算法设计教学计划

计算机科学导论中的编程思维与算法设计教学计划第一部分:导引1.1 引言•介绍计算机科学导论的重要性和目标•引出编程思维和算法设计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关键作用1.2 课程背景•概述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背景和意义•探讨计划中将涵盖的主题内容1.3 教学方法•讨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达到最佳效果•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性第二部分:编程思维入门2.1 什么是编程思维?•解释编程思维的概念与特点•描述它对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影响2.2 编程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供实际生活中使用编程思维解决问题的例子•强调培养学生在不同领域运用编程思维的能力2.3 编程思维的基本原则•探讨抽象化、模块化、循环等基本原则•提供示例来说明这些原则的应用第三部分:算法设计与分析3.1 算法概述•定义算法和算法设计的关系•强调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3.2 常见算法范式•探讨常见的算法设计范例,如递归、贪婪法、动态规划等•描述每种范例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并给出相应案例说明3.3 算法复杂度分析•解释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概念•提供不同算法复杂度之间的比较和实际案例分析第四部分: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4.1 整体教学计划•制定课程目标和学习结果要求•设计包含不同模块以及实践项目的课程结构4.2 单元教学内容与活动指导•细分各个单元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提供相关阅读材料、示例代码以及练习题目4.3 实践项目设计与评估方法•设计符合课程目标的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供相应的评估方法和标准,确保学生掌握所需的编程思维和算法设计能力第五部分:总结与展望5.1 课程回顾•总结学生在整个课程中所学到的核心概念与技能•强调编程思维和算法设计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性5.2 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探讨如何进一步拓展计算机科学导论中的编程思维与算法设计教育内容•引入新兴技术和研究领域,以及相关职业发展方向的介绍以上是《计算机科学导论》中的编程思维与算法设计教学计划的大致内容。

计算机编程毕业设计题目

计算机编程毕业设计题目

2006级毕业设计题目指导教师:何聚厚,何秀青毕业设计题目:1. 基于Goodle App Engine的应用程序开发(4人,每个题目1人)题目1:基于Goodle App Engine的应用程序开发内容:探讨基础构架,程序开发流程(包括简单示例)。

题目2:基于Goodle App Engine的Docs应用程序设计内容:重点基于Goodle App Engine开发Google的Docs应用程序,完成对Goodle Docs主要功能的调用等。

题目3:基于Goodle App Engine的Gmail邮件访问程序设计内容:重点基于Goodle App Engine开发通过本地访问Google的Gmail的应用程序,实现邮件的发送、接收等功能。

题目4:Google Widget应用开发内容:widget的介绍;基于Goodle Widget的应用开发流程;完成一个功能比较全面的应用程序。

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长选择相应的题目,人员确定好我给你们相应的资料。

虽然每个人的题目不相同,谈大家可以作为一个团队进行学习、设计。

2. 基于Moodle的课程设计(1人)以一个指定的课程为实例,使用Moodle进行课程设计,同时实现对Moodle的架构、功能、特色的介绍。

3. 虚拟邮件系统设计与实现(2人)设计一个邮件系统,实现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题目1:虚拟邮件系统设计与实现----SMTP部分题目2:虚拟邮件系统设计与实现----POP3部分要求,使用高级语言(C、C++、VB、C#其中一种语言实现),能够通过outlook等软件访问该系统,实现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4. SQL注入攻击及预防研究(1人)要求:SQL注入攻击的原理、常用方法(用示例进行说明并能够搭建的环境进行演示)、预防措施。

5. Honeypot平台搭建及其应用研究(3人)题目1:Honeypot应用研究要求:honeypot综述,基于honeyd搭建一个honeypot平台。

计算机编程课程设计

计算机编程课程设计

计算机编程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如Python)的基础语法。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器、小游戏等。

3. 学生了解编程中的逻辑思维和算法的重要性,并掌握基本的算法概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编程环境的搭建,熟练使用编程工具。

2. 学生具备基本的编程调试能力,能够自主解决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一个综合性的编程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学生认识到编程对于培养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积极作用,增强自信心。

3. 学生通过编程实践,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但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编程可能存在恐惧心理。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以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编程知识与技能。

1. 编程基础- 认识计算机编程及其应用- 掌握Python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 了解编程环境搭建与使用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计算机编程概述,第二章 Python基础语法2. 控制结构- 学习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应用控制结构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程序控制结构3. 函数与模块- 掌握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学习模块的导入与使用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 函数与模块4. 数据结构- 学习列表、元组、字典等基本数据结构- 掌握数据结构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 数据结构5. 编程实践- 完成一个综合性的编程项目,如制作一个小游戏- 学习编程调试技巧,解决实际编程问题- 体验团队协作,共同完成项目参考教材章节:第六章 编程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灵活调整,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每部分内容,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大学生计算机科学教材编程题

大学生计算机科学教材编程题

大学生计算机科学教材编程题
引言
本文档旨在为大学生计算机科学教材提供一些编程题的题目示例。

这些编程题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其编程能力并巩固所学的知识。

编程题示例
题目一:计算器程序
设计一个计算器程序,要求能够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并且能够处理括号。

程序应具有以下功能:
- 接收用户输入的表达式
- 计算表达式的值
- 输出计算结果
题目二:图书馆管理系统
设计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要求实现以下功能:
- 添加图书到图书馆
- 从图书馆借书
- 归还借出的图书
- 查看可借阅的图书列表
题目三: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设计一个简单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要求实现以下功能:
- 添加学生信息,包括姓名、学号和成绩
- 根据学号查询学生信息
- 根据成绩排序学生信息
- 输出学生信息列表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一些适合大学生计算机科学教材的编程题示例。

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他们的编程能力。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和练的机会。

计算机科学与导论课程设计 (2)

计算机科学与导论课程设计 (2)

计算机科学与导论课程设计介绍计算机科学与导论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计算机系统的各个方面。

本文档旨在介绍计算机科学与导论课程设计的相关信息。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背景计算机科学与导论课程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而设立的。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加深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为其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内容计算机科学与导论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程序设计基础:介绍程序设计所需的基本知识,如算法、数据结构等。

•操作系统: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原理、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的应用。

•数据库系统: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SQL语言和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方法以及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

•计算机网络: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以及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方法。

•实验设计:通过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要求为了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遵守以下要求:•按时完成设计任务:学生需要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创新性:学生需要具备创新能力,能够提出新的设计方案,或者对现有方案进行改进。

•追求高效:学生需要追求高效,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

•记录设计过程:学生需要记录设计过程,包括思考过程、实验数据、实验结果等。

课程设计评分标准为了保证课程设计质量的全面性和公正性,评分标准根据技术难度、设计思路、程序实现、实验数据等方面综合评分。

结论计算机科学与导论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加深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日后的工作中,这些能力将会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科学课的教案标题

计算机科学课的教案标题

计算机科学课的教案标题- 探索编程的奇妙世界引言: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现代化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创造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进入编程的奇妙世界,激发他们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有趣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学生将探索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概念和编程基础,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和创新精神。

一、发现编程的乐趣(400字)1. 什么是编程?- 通过引入编程的定义,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兴趣。

- 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解释编程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2. 认识计算机编程语言- 简要介绍计算机编程语言的种类和应用。

- 引导学生尝试编写简单的代码,让他们感受编程的乐趣。

3. 编程思维与创新精神- 解释编程思维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编程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二、编程基础入门(600字)1. 变量与数据类型- 介绍变量和数据类型的概念,并通过案例和实践活动巩固理解。

- 引导学生编写简单的代码,实现值的计算和输出。

2. 条件语句与循环结构- 详细讲解条件语句和循环结构的基本语法和应用。

- 通过例子和小组合作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条件语句和循环结构的使用方法。

3. 函数与模块化编程- 介绍函数的概念和模块化编程的重要性。

- 设计一个有趣的项目,引导学生利用函数和模块化编程实现项目的分解和协同合作。

三、实战项目:编写小游戏(600字)1. 游戏规则和设计思路- 选定一个简单的小游戏作为实战项目。

- 解释游戏的规则和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2. 编写游戏代码- 引导学生分析游戏的基本要素和逻辑,设计游戏的数据结构和函数结构。

- 指导学生编写游戏的核心代码,并解决实际编程过程中的问题。

3. 测试和优化- 引导学生进行游戏的测试和优化,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 鼓励学生进行游戏的创新性扩展,发挥个人特长和创造力。

四、展示与总结(400字)1. 游戏展示和分享- 学生组织展示他们编写的小游戏,分享设计理念和编程过程中的心得。

计算机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机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机课程设计题目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和软件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基础知识;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编程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进行文件管理、网络浏览、信息搜索等基本操作;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使用技巧;学会简单的编程语句和算法,能够编写简单的程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设备、软件概念、操作系统等。

2.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和高级技巧。

3.计算机网络:网络基础知识、Internet的使用、网络安全等。

4.编程基础: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简单编程语句和算法。

5.实践操作:上机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教师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编程语言等理论内容,引导学生掌握核心概念。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安排上机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计算机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计算机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计算机编程课程设计

计算机编程课程设计

计算机编程课程设计一、引言计算机编程是一门与时俱进的技术,在日新月异的科技领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计算机编程的需求不断增长。

因此,设计一门合理的计算机编程课程尤为重要。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能力:通过讲解编程基本概念、培养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编程思维。

2. 提高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通过项目实践、编程练习以及小组合作,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编程技术。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独立思考、创新并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课程结构1. 入门环节:介绍计算机编程基础知识,包括编程语言的选择、安装开发环境、基本语法等。

2. 基础篇:重点讲解程序设计基本方法、算法、数据结构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代码书写规范和良好的编程习惯。

3. 进阶篇:介绍各种编程范式,如面向对象编程、函数式编程等,引导学生向专业化编程方向发展。

4.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项目开发,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新兴的编程技术和趋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授课讲解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使学生明确掌握编程概念和原理。

2. 实例演示:通过编写例子,展示编程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真实世界的项目开发,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编程原理和技术。

五、评估方法1. 课堂表现:通过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等来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2. 项目成果:评估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的表现,包括项目成果质量、团队合作能力等。

3. 考试评估:组织理论知识和编程实践的考试,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计算机编程课程设计

计算机编程课程设计

计算机编程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的基础语法。

2. 学生能够描述编程中的顺序、选择和循环结构,并运用到程序设计中。

3. 学生能够了解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简单的算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使用指定的编程工具,编写并运行简单的计算机程序。

2. 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调试程序并解决常见错误。

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一个小型的编程项目,提高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认识到编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2. 学生在编程实践中,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3. 学生遵循编程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动手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启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操作。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编程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 编程基础概念:介绍编程语言的发展历程,解释编程的基本概念,如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等。

关联课本第一章内容。

2. 语法结构与控制流程:详细讲解顺序、选择(if-else)、循环(for、while)等基本控制结构,并通过实例演示其应用。

关联课本第二章内容。

3. 算法与编程:介绍常用的排序、查找等基本算法,引导学生运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关联课本第三章内容。

4. 编程工具的使用: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指定的编程工具(如Scratch、Python 等),编写、调试和运行程序。

关联课本第四章内容。

5. 项目实践:安排一个小型的编程项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组合作完成。

新编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设计

新编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设计

新编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设计概述计算机科学导论是计算机科学的入门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应用范围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

对于计算机科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门课程非常重要,它为学生打下了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基础。

因此,本文将针对新编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设计进行讨论。

目的本次新编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设计的目的是:1.为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门具有前瞻性、教育性和实践性的课程;2.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实践经验和发展趋势;3.探索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内容结构新编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设计的内容结构如下:第1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科学导论的基本概念和学习方法,以及本门课程的目的和重要性。

第2章计算机硬件基础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基本硬件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组成、运行原理、存储技术和IO设备。

第3章计算机软件基础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基本软件知识,包括操作系统、编程语言、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等。

第4章计算机网络与安全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架构、协议和安全技术。

第5章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本章主要介绍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等。

第6章计算机科学发展前沿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包括量子计算、区块链、云计算和物联网等。

教学方法本门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实践应用。

评价方式本门课程的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论文和半期考试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材及参考书目本门课程的主要教材为《计算机科学导论》(第三版),辅助教材为相关专业期刊和论文。

参考书目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导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总结通过对新编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设计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这门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中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科学与编程导论》课程设计参考设计题目1、学生信息管理(1)问题描述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年龄,性别,出生年月,地址,电话,E-mail等。

试设计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使之能提供以下功能:●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学生信息录入功能(学生信息用文件保存)---输入●学生信息浏览功能——输出●查询、排序功能——算法1、按学号查询2、按姓名查询●学生信息的删除与修改(可选项)(2)功能要求●界面简单明了;●有一定的容错能力,比如输入的成绩不在0~100之间,就提示不合法,要求重新输入;●最好用链表的方式实现。

(3)算法分析首先,一个学生包括这么多的属性,应该考虑定义一个结构,其次,我们应该考虑数据的存储形式:是定义一个数组来存储,还是定义一个链表呢?在这里假如我们以数组的方式来存储,当然可以,但是我们知道,假如我们定义一个数组的话,我们首先必须知道学生人数大概是多少,以便我们确定数组的大小,但是题目中没有给出,而且题目要求中有大量的删除、插入操作,所以用链表的方式比较方便。

对于菜单的实现,其实也比较简单,首先我们用printf语句把程序的功能列出来,然后等待用户输入而执行不同的函数,执行完了一个功能后又回到菜单。

文件的读写操作大家参照书中的有关文件的章节。

2、学生综合测评系统每个学生的信息为:学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单科成绩、考试平均成绩、考试名次、同学互评分、品德成绩、任课教师评分、综合测评总分、综合测评名次。

考试平均成绩、同学互评分、品德成绩、任课教师评分分别占综合测评总分的60%,10%,10%,20%。

A、学生信息处理(1) 输入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按学号以小到大的顺序存入文件中。

提示:学生信息可先输入到数组中,排序后可写到文件中。

(2) 插入(修改)同学信息:提示:先输入将插入的同学信息,然后再打开源文件并建立新文件,把源文件和输入的信息合并到新文件中(保持按学号有序)若存在该同学则将新记录内容替换源内容,(3) 删除同学信息:提示:输入将删除同学号,读出该同学信息,要求对此进行确认,以决定是否删除将删除后的信息写到文件中。

(4) 浏览学生信息:提示:打开文件,显示该文件的学生信息。

B、学生数据处理:(1) 按考试科目录入学生成绩并且按公式:考试成绩=(语文+数学+外语)/3 计算考试成绩,并计算考试名次,提示:先把学生信息读入数组,然后按提示输入每科成绩,计算考试成绩,求出名次,最后把学生记录写入一个文件中。

(2) 学生测评数据输入并计算综合测评总分及名次。

提示:综合测评总分=(考试成绩)*0.6+(同学互评分)*0.1+品德成绩*0.1+任课老师评分*0.2。

(3) 学生数据管理提示:输入学号,读出并显示该同学信息,输入新数据,将改后信息写入文件(4) 学生数据查询:提示:输入学号或其他信息,即读出所有数据信息,并显示出来。

C、学生综合信息输出提示:输出学生信息到屏幕。

3、图书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管理图书的库存信息、每一本书的借阅信息以及每一个人的借书信息。

每一种图书的库存信息包括编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金额、类别、总入库数量、当前库存量、已借出本数等。

每一本被借阅的书都包括如下信息:编号、书名、金额、借书证号、借书日期、到期日期、罚款金额等。

每一个人的借书信息包括借书证号、姓名、班级、学号等。

系统功能包括以下方面:A、借阅资料管理要求把书籍、期刊、报刊分类管理,这样的话操作会更加灵活和方便,可以随时对其相关资料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

B、借阅管理(1) 借出操作(2) 还书操作(3) 续借处理提示:以上处理需要互相配合以及赔、罚款金额的编辑等操作完成图书借还业务的各种登记。

例如:读者还书时不仅更新图书的库存信息,还应该自动计算该书应罚款金额。

并显示该读者所有至当日内到期未还书信息。

C、读者管理读者等级:对借阅读者进行分类处理,例如可分为教师和学生两类。

并定义每类读者的可借书数量和相关的借阅时间等信息。

读者管理:对读者信息可以录入,并且可对读者进行挂失或注销、查询等服务的作业。

D、统计分析随时可以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及时了解当前的借阅情况和相关的资料状态,统计分析包括借阅排行榜、资料状态统计和借阅统计、显示所有至当日内到期未还书信息等功能分析。

E 系统参数设置:可以设置相关的罚款金额,最多借阅天数等系统服务器参数。

4、学校运动会管理系统问题描述:(1) 初始化输入:N-参赛院系总数,M-男子竞赛项目数,W-女子竞赛项目数;(2) 各项目名次取法有如下几种:取前5名:第1名得分7,第2名得分5,第3名得分3,第4名得分2,第5名得分1;(3) 由程序提醒用户填写比赛结果,输入各项目获奖运动员的信息。

(4) 所有信息记录完毕后,用户可以查询各个院系或个人的比赛成绩,生成团体总分报表,查看参赛院系信息、获奖运动员、比赛项目信息等。

5、个人通讯录管理系统建立一通讯录,输入姓名、电话号码、住址等信息,然后对通信簿进行显示、查找、添加、修改及删除。

功能要求(1) 通讯录的每一条信息包括姓名、单位、固定电话、移动手机、分类(如同事、朋友、同学、家人等)、EMAIL、QQ等。

(2) 输入功能:可以一次完成若干条信息的输入。

(3) 显示功能:完成全部通讯录信息的显示(一屏最多显示10条,超过十条应能够自动分屏显示)(4) 查找功能:可以按姓名等多种方式查找通讯信息(5) 增加、删除、修改功能:完成通讯录信息的多种更新6、教师工资管理系统每个教师的信息为:教师号、姓名、性别、单位名称、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基本工资、津贴、生活补贴、应发工资、电话费、水电费、房租、所得税、卫生费、公积金、合计扣款、实发工资。

注:应发工资=基本工资+津贴+生活补贴;合计扣款=电话费+水电费+房租+所得税+卫生费+公积金;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合计扣款。

A、教师信息处理(1) 输入教师信息(2) 插入(修改)教师信息:(3) 删除教师信息:(4) 浏览教师信息:提示:具体功能及操作参考题1。

B、教师数据处理:(1) 按教师号录入教师基本工资、津贴、生活补贴、电话费、水电费、房租、所得税、卫生费、公积金等基本数据。

(2) 教师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合计扣款计算。

提示:计算规则如题目。

(3) 教师数据管理提示:输入教师号,读出并显示该教师信息,输入新数据,将改后信息写入文件(4) 教师数据查询:提示:输入教师号或其他信息,即读出所有数据信息,并显示出来。

(5) 教师综合信息输出提示:输出教师信息到屏幕。

7、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计算每个老师在一个学期中所教课程的总工作量。

(教师单个教学任务的信息为:教师号、姓名、性别、职称、认教课程、班级、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A、教师信息处理(1) 输入教师授课教学信息,包括教师号、姓名、性别、职称、认教课程、班级、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2) 插入(修改)教师授课教学信息:(3) 删除教师授课教学信息:(4) 浏览教师授课教学信息:B、教师工作量数据处理:(1)(2)时之和。

(3)教师数据查询:提示:输入教师号或其他信息,即读出所有数据信息,并显示出来。

C、教师综合信息输出提示:输出教师信息到屏幕。

题目8:车票管理系统设计要求:(1)只能使用C语言,源程序要有适当的注释,使程序容易阅读(2)至少采用文本菜单界面(如果能采用图形菜单界面更好)(3)写出课程设计报告,具体要求见相关说明文档功能要求:一车站每天有n个发车班次,每个班次都有一班次号(1、2、3…n),固定的发车时间,固定的路线(起始站、终点站),大致的行车时间,固定的额定载客量。

如班次发车时间起点站终点站行车时间额定载量已订票人数1 8:00 太原广汉2 45 302 6:30 太原成都0.5 40 403 7:00 太原成都0.5 40 204 10:00 太原成都0.5 40 2(1)录入班次信息(信息用文件保存),可不定时地增加班次数据(2)浏览班次信息,显示出所有班次当前状总(如果当前系统时间超过了某班次的发车时间,则显示“此班已发出”的提示信息)。

(3)查询路线:可按班次号查询,,可按终点站查询(4)售票和退票功能A:当查询出已定票人数小于额定载量且当前系统时间小于发车时间时才能售票,自动更新已售票人数B:退票时,输入退票的班次,当本班车未发出时才能退票,自动更新已售票人数题目9:年历显示设计要求:(1)只能使用C语言,源程序要有适当的注释,使程序容易阅读(2)至少采用文本菜单界面(如果能采用图形菜单界面更好)(3)写出课程设计报告,具体要求见相关说明文档功能要求:(1)输入一个年份,输出是在屏幕上显示该年的日历。

假定输入的年份在1940-2040年之间。

(2)输入年月,输出该月的日历。

(3)输入年月日,输出星期几,是否是公历节日。

题目10:单项选择题标准化考试系统设计设计一个对单项选择题的自动阅卷系统。

功能要求:(1)用文件保存试题库。

(每个试题包括题干、4个备选答案、标准答案)(2)试题录入:可随时增加试题到试题库中(3)试题抽取:每次从试题库中可以随机抽出N道题(N由键盘输入)(4)答题:用户可实现输入自己的答案(5)自动判卷:系统可根据用户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对比实现判卷并给出成绩。

题目11:电子英汉词典实现简单电子英汉词典的功能,具体管理操作包括单词的添加、显示、查找、删除、修改和保存等。

功能要求:1、采用结构体数组,每个数据的结构应当包括:单词的英文拼写,单词的中文释义。

2、系统功能:a. 词条录入:即添加单词记录。

b. 信息显示:将所有的单词按字母顺序显示。

c. 词条修改:对已经输入的单词信息进行修改。

d. 词条删除:删除某个单词记录。

e. 单词查询: 输入单词英文拼写,输出该单词的中文释义。

f. 信息保存:将单词信息保存到文件。

g. 退出系统3、系统使用说明:执行一个具体的功能之后,程序将重新显示功能菜单。

系统的功能并不限于上述,可以对其进行扩充完善,如在对信息进行修改和删除时,可以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在执行前若输入正确密码,才可进行操作。

测试数据:要求被选用的词条有30个左右,简单单词为主。

题目12:小学生测验面向小学1~2年级学生,随机选择两个整数和加减法形成算式要求学生解答。

功能要求:(1)电脑随机出10道题,每题10分,程序结束时显示学生得分;(2)确保算式没有超出1~2年级的水平,只允许进行50以内的加减法,不允许两数之和或之差超出0~50的范围,负数更是不允许的;(3)每道题学生有三次机会输入答案,当学生输入错误答案时,提醒学生重新输入,如果三次机会结束则输出正确答案;(4)对于每道题,学生第一次输入正确答案得10分,第二次输入正确答案得7分,第三次输入正确答案得5分,否则不得分;(5)总成绩90以上显示“SMART”,80-90显示“GOOD”,70-80显示“OK”,60-70显示“PASS”,60以下“TRY AGAIN”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可采取每人一题,可任选一题进行设计, 至少包含五个功能模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