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姓人史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甘姓的源头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它发源于甘青高原黄河上游九曲及积石山之西羌族地区。《禅通记》中所叙:八千年前有“赫胥氏”析出“华胥氏”,华人名号,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其历史比埃及,巴比伦,腓尼基,印度要早一、二千年。

华胥氏与燧人氏联姻并析出三大族系:伏牺氏、风姓、太昊族;神农氏,姜姓、炎帝族;轩辕氏、姬姓,黄帝族。

太昊族最早开拓东方,后由炎帝族东徙取代了太昊族,黄帝族又取代了炎帝族。太昊族退居偏隅,岐称”东夷”和”南蛮”,太昊被炎黄两族所融。时过年迁,姬姜两姓又繁衍出数千氏族部落,最终华胥氏后裔在黄河流域沃土上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夏朝,形成了华夏民族。

夏商时期华夏人口不断增加,扩充散居至黄河长江流域各地,由于自然灾害、族系斗争,氏族不断向四方迁徙。进入封建社会后,经济发展迅速,经商、求学、官迁、战争、灾害等诸多因素,华人分居到了整个大陆及邻近岛屿,并远及北亚、中亚、西亚、东南亚、东欧,北欧、巴尔干、南洋、南北美洲各地。现在中华民族已是拥有十三亿人口,一万二千多姓氏,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

姓氏之源,大凡有自然现象,地理特征,幻想崇拜,职业爱好等因素演变而成。在原始部落氏族社会中逐步繁衍析出姓氏这一称呼,成为久传后代的标识。在沿袭过程中,从自定到公认,形成姓氏。殷

商之初,有君王对臣将或后辈封地赐国取姓的惯例,后世统治也有赐姓,但为数不多。

在原始社会及封建王朝中,甘姓是一个文化层次高、人口众多,极为兴盛的部落氏族。始创了巫术、巫医、巫教,可谓是华夏文化宗教、天文、历法、八卦学说,中医经脉理论的鼻祖。

甘氏为神农氏首代炎帝嫡系。炎帝东徙取代伏牺正位后,西海他族逆乱。为保卫东方安定,炎帝命善谋勇战、智武兼备的第十二子“祝犁”西向镇抚,又命善政通财的第十子“奔羊”辅助。他们屯驻现青海化隆县南约五十里处,该地应为甘姓诞生地,后来该地改名为“甘都”,沿用至今。

西向镇抚者一方面以武力为盾,另一方面传播了东方先进的农耕、建居等技术,带动了西部的经济发展,安定了人心。

凡西抚者营地门口均以巨木制成“十十”型,顕为高贵庄严。门口设有卫兵,在门中间用棍棒阻拦,外人不得入内。此大门形象化成“甘”字形,成为神农氏炎帝族西抚族人的标记。后觅出“gan”的发音,为传播之声。西抚者以甘人自居,他族习惯以用“甘”称呼之,从此形成甘姓。

史料:《秘谱•古二》曰:炎帝第十二子祝犁,号德临,好耕善狩,为火正。时帝东方践位,西海不服,帝命第十子奔羊佐祝犁抚西镇天地,屯西河九曲。因善农耕、精架居,故以甘为记。因精耕而食充美,架居避凶得安。他邦慕之,以甘部为尚,久而称之,则贯以甘姓为焉。

另云:“架居亭室为神农氏人之创举,其框架似‘甘’,自豪以此

为荣,则以此为记,久之,常呼甘而成姓矣。”

又有云:“十二子和十子两数相併成甘而姓。”

西抚胜利后,其主支又奉帝命东返平“骊山之乱”,功成封授与国于右扶风,开创了甘氏族国,现陕西户县、乾县一带。古二世“奔羊”公向西征伐功卓受封于甘肃张掖,张掖古名为甘州,因甘人居此而得名,与古称肃州的洒泉两地合称“甘肃”。

现今青海的甘都、甘德、甘禅口,甘子河等地,甘肃的甘沟、甘谷、甘泉、甘店子、甘草店等地。四川的甘孜,甘洛、甘溪、甘底岔、甘谷地,甘家河等地;陕西的甘峪、甘泉、甘溪、甘亭、甘谷驛、甘井镇等地,江西的甘溪、甘竹、甘棠、甘崗等地,及其它省以甘字冠之的地名很多,均不难看出甘人徙居发迹之处。

由于谱牒的差异,从收集的资料分析,甘氏元祖有以下三种情况:

1、四川、青海,老者口传,甘人始祖为炎帝,宗祀“祝犁”、“奔羊”。甘肃单祀“奔羊”。陕西单祀“祝犁”。而官谱尊炎帝,祀彭公,称祖甘盘公。

2、豫、鄂宗祀彭公,突出甘盘公。

3、赣、皖、苏均认甘盘公为始祖。

上述三种情况,表似存异实则一致,在封建保守意识控制下,族谱密不外流,各自为政,缺乏交流,失去互补,甚至造成讹误延传。

二、甘人的迁徙

根据各地甘氏谱记情况并核对有关史料,可看出甘人拓徙途径

大凡如下:

(一)古四世互人公,奉召东返平乱,授国于右扶风,现陕西甘谷城一带。(注:平“骊山之乱”)

(二)古十世易公东进徙金玉河,现河南宜阳东南甘城一带,后易名甘亭,甘国。

(三)古十八世彭公,史传“八百岁彭祖”,为轩辕之师,助平“蚩尤”后,在炎黄之斗时,为避迫害匿居于齐。其六世孙,即古十三世弇相公兼并了郁秩棠国,易号“甘棠”,现山东平度一带。史称甘人为渤海郡,由来于此。

(四)古二十七世勇公,为平“有扈国”对留守河南宜阳甘人的欺凌而返迁宜阳等地。

(五)古四十七世神懿公,佐商太甲功显,帝恩允择徙“河东”(山西夏县)。

(六)“夏”初,甘人支持“有扈”抗“夏”而遭灭顶之灾,到商帝“阳甲”时,复甘人之国于河南宜阳原址。

(七)商周更替时,甘人(先十一世)坐“比干”之嫌避纠王,隐居甘棠谷。

(八)周平王东迁洛阳,河洛甘国为京畿之地,遭周兼并,先廿六世被迫南迁“州来”,又称“下蔡”,现为安徽凤台西甘棠集一带。

(九)先三十八世,春秋诸侯“桓”、“栋”两公渡江南徙丹阳,原属安徽当涂,亦称“越章”,又名“于湖”,现为南京市郊小丹阳镇附近。

(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由于诸多原因,以小丹阳为南方始点,迁往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云南、浙江、台湾的甘人又逐步繁衍了众多后代。

甘姓在历史上多遭劫难,现代甘姓人口不及众多的大姓,分布面也不广泛,但在某些地区却是较密集的。

现日本、美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厄瓜多尔、秘鲁均有甘人散居,名人甚多。

甘姓的民族属性除汉人外,满、回、蒙、瑶、苗、壮、高山族等少数民族均有分布。

三、甘氏的兴达

谱记清晰,甘人发达极盛时期为商、秦两朝,尤商更最。究其因乃属狭隘族系斗争延续的结果。

“商”人自称为黄帝族系帝挚,又称少昊之裔,而少昊之号,因其东迁继承了先进太昊文化,得尊誉为少昊,是黄帝族系东夷化之先驱。

东夷族为炎帝族系中一支,与早期东迁的太昊族系后裔融合而成被称为当地土著。

商之始祖——“契”,乃炎帝族系“有女戎氏”之女,名简狄所生,以母系社会论,商实属炎帝族系。

商为东方之族,西向灭夏取代为王,可称谓炎黄两族斗争的继续。商在东方崛起,均得到东夷诸族全面支持。当时甘人遭黄帝族血腥镇压之后,幸存者远匿东夷,磨砺成熟,立国于群夷之中。尤其医、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