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资料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单元教学反思
《绝句》教学反思《绝句》是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日的草堂周围生机盎然的春色,前两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此时诗人的情绪是悠然的,而随着视线的转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心情有了微妙的变化。
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是三年级的孩子无法感受的,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鉴于此,我把本课重点放在欣赏春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春天的美好,感受诗人的喜悦。
为了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我在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读懂古诗的基础上,尝试把古诗与散文相结合,让经典润泽学生的生命,拓展古诗学习的空间,拓宽美的视野,培养审美情趣,积淀文化底蕴。
首先,整堂课都努力创设春日的美好氛围,在课件的制作中,我始终以明丽的色彩为背景,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突,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春的怀抱,感受春天的美好,进而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
其次,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边读边想象,在想象中体会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的快乐。
想象力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思维能力,语文教学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小学阶段是进行想象力训练的良好时机。
这堂课,我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将古诗的内容再现出来,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的脑海中,那么如何去展现呢,诵读是最好的方式,教学生朗读时延长某些字的读音,就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想象余地。
在不断地朗读中,孩子们还可以进行创造想象,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飞向智慧的乐园。
最后,从文学的角度,强化春天美这堂课的设计尝试把散文与古诗结合,寻找散文与古诗的结合点。
我拓展了朱自清的《春》和郭沫若的《白鹭》。
这两段文字与《绝句》一样经典。
《春》的片段勾起了学生回忆——大自然多么美好,沟通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在由衷的赞美声中,学生进入到《绝句》的教学。
郭沫若的《白鹭》对化解“上”字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学生的反映来看,他们感受到了白鹭蕴含的动态美、静态美。
虽然这两段文字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有难度,但是两位大文豪的文笔清新隽永,带给人美的遐想,相信在佳句美文的滋养下,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的熏陶,也希望能激起学生课后阅读的兴趣。
新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新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新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整体的回顾这一个单元的授课,有得意之处,也有遗憾之点。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以及利用所学的方向知识来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或者行走的路线等。
在教学之前,我分析,这部分知识虽然是生活中最常接触的内容,但是大多数孩子对方向没有认识,在生活中,并不区分方向。
所以知识基础薄弱。
例1:东、南、西、北这节课的处理,有所遗憾。
教参中说借助学生学过的上、下、左、右来区分方向。
教材中给出太阳从东方升起,引导孩子通过“东”来确定其他几个方向。
而我的做法是:首先抛出要学习的内容,方向。
问:你知道方向吗?孩子们就说出了东、南、西、北。
再追问:你能找到哪个方向?孩子就说:年轮,北斗星,太阳,指南针等。
但是孩子们只是知道这些东西大概可以找到方向,到底能找到哪个方向,说不清楚。
于是我先普及了一些常识。
有个学生在回答中提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这是地图的绘制方法,也是我们考试的重点,所以当时就直接跳过了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情境。
而是直接问,上北是什么意思,孩子说是前面,我装傻,“我现在面对你们,上北,那这头是北”我用手指前面。
许多孩子表示同意。
我又转身,面向窗户“上北,现在这头是北”,有些孩子有些迟疑了,我继续转身,面向黑板。
“上北,现在这头是北”,这回孩子们不敢了。
哪有那么多北。
于是经过讨论,大家觉得这个口令的关键是,我得先确定了北,才能用。
接下来就进行了例1的主题图教学。
学生通过图中的提示,先找到了北。
然后找到了其他的方向。
这部分的处理就和教材中原来设计的思路有所不同。
也就是这里的处理让我有所遗憾。
在处理例1及做一做时,相当顺利。
学生全部能够准确完成。
所以当堂并没有发觉这个地方处理的不合适。
但是在完成其他练习时,出现了先给出东,学生无法准确找到南北的情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三年级正是过渡阶段,因此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尤为重要。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根据本单元课文的特色和教学目标,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了解,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对各课的教学进行设计。
教学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朗读,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达到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借助读、思考,解决疑问。
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阅读教中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我这样做的意图只是想改变那种只顾教师讲不顾学生问,不让学生问的做法。
我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问,有针对性地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自问自答、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完这一单元后,想一想,尽管在“质疑”这一训练点上下了点功夫,但从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看,还是有一些学生不够积极,经分析,我想原因有三:一是由于胆小;二是长期养成的习惯;三是还未掌握质疑的方法。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关注这类学生,逐步加强训练,使他们能尽快掌握这一技能。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2《珍珠泉》教学反思《珍珠泉》这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珍珠泉水又绿又清,水泡既美丽又有趣,表达了作者对珍珠泉、对家乡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研读,我设计了了解美景中悟情的教学思路:1、泉水的特点。
特点:绿、深、清。
我让学生充分的想象:那样清,清得能倒映出( )。
水是那样清,清得就像( )。
从而让学生感受泉水的美,为进一步的朗读做基础。
具体感受完三个特点后,我创设了让学生给老师们介绍珍珠泉的水有多美,为学生感情朗读提供了语言环境。
2、有趣的水泡。
课文从水泡的形、动、色三方面介绍了水泡的有趣。
在学习水泡的形时,我采用了评读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的朗读之中感受重点。
最新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根据本单元课文的特色和教学目标,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了解,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对各课的教学进行设计。
教学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朗读,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达到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借助读、思考,解决疑问。
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阅读教中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我这样做的意图只是想改变那种只顾教师讲不顾学生问,不让学生问的做法。
我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问,有针对性地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自问自答、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完这一单元后,想一想,尽管在“质疑”这一训练点上下了点功夫,但从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看,还是有一些学生不够积极,经分析,我想原因有三:一是由于胆小,二是长期养成的习惯;三是还未掌握质疑的方法。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关注这类学生,逐步加强训练,使他们能尽快掌握这一技能。
八年级下册生物填空题1、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
如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2、在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3、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细胞中是成单存在的。
4、人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是23对,精子中是23条,卵细胞中是23条。
5、男性的染色体的组成是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XY 。
精子中的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和X 或22条常染色体和Y 。
6、女性的染色体的组成是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XX。
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和X。
7、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女性性染色体的组成是XX ,卵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是X 。
男性性染色体的组成是XY ,精子中性染色体的组成是X 或Y 。
8、可遗传变异是指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
不遗传变异是指环境因素导致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的。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含语文园地)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含语
文园地)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是三年级语文下册的开篇单元,主要讲解了故事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来掌握故事结构的基本要素。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故事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的概念理解较为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通过举例子、引导讨论等方式来帮助他们分析故事的结构,逐步掌握。
同时,我还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魅力。
我带领学生们朗读故事、讨论故事情节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对故事结构的理解。
在讲解语文园地的部分时,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调。
我通过教唱歌曲、朗读短文等方式来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感,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同时,我还安排了一些阅读活动,让学生自主阅读,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本单元的教学效果还比较理想。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故事结构的理解有了明显提高。
同时,他们的语感和语调也有了进一步培养。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关注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帮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全面发展。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三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一)《语文园地一》共设了四个板块。
"交流平台"以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写作的手法。
"字词加油站"以认识含偏旁"扌、乡、贝"的字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认字。
"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积累并运用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教会学生在不同的句子中选择意思表达准确的词语。
"读一读"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句,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
"日积月累"安排了一首词《忆江南》,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在《语文园地一》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主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展开教学。
学生学习"交流平台"时,我首先让学生读,这些句子都是课文中的优美生动的句子,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然后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同时再说一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语句优美的意境。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采用这种形式,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大胆去说,去练,既能达到训练的目的,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学教材。
教学"识字加油站"时,借助多媒体展示教材所给词语的相关图片,引导他们观察图片,结合词语的意思,把握每个字的特点,轻松识字。
在教学"词句段运用"时我引导学生辨析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在语句中体会词语的意思表达。
指导学生能够准确地用词语表达出语句的意思,是句子更加生动,表达更加准确。
同时引导学生摘抄优美的语句、词语,摘抄的时候分类进行,比如,写景的、写动物的、写人物的等。
积累一些写作素材,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汇总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汇总第一单元教学反思课文1《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成功之处:教学中,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1.抓住杜甫“诗中有画”的特点展开想象,感受春色之美。
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
2.适当拓展赏析,一方面增加学生背诵方面的积累,另一面蓄积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3.课中有独立读、对读,个别读、齐读,读句子、读全诗等多次诵读,辅以适当的动作,学生学的兴趣盎然,增加积累。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根据诗句大胆想象,没有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远处发展。
第二课时:成功之处:在教学这首诗之前,对这首诗的背景题目及作者作了一番讲解,从而拉近诗人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再让他们理解这首诗的题目。
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首诗确实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三两只枝”“鸭先知”“上”这样的词语。
因此我让孩子们一边课文的注解,一边自己理解课文,让他们对全诗有一个大概把握。
接下来再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画面,品味诗情,感情诵读。
不足之处:虽然孩子们对局部把握了,但由于教学上的不足,致使学生对全诗的把握不够,对于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没有很好的理解。
古诗该如何进行教学,我想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难题,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在这方面有所提高!第三课时:成功之处:1.注重朗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知诗的大意,读准诗的节奏。
通过朗读、背诵增强语感,增加积累。
2.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进行感悟。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时,在学习古诗中,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法、步骤。
课堂上,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学这首古诗。
由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孩子们从学诗题、理解诗意到感悟诗情都很积极,教学过程进行得也较为顺利。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文字和朗读的关系,提高朗读水平;2.学生能够感受文本语言的美感和表达力,提高语感;3.学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理解情感和思想,培养审美情趣;4.学生能够根据老师指导完成语文作业。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 教学重点•阅读与感受:让学生通过朗读和阅读文字,感受语文美感,提升语感;•课文鉴赏:鉴赏有意境、富有情感表现的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导入法:通过图片、音乐、生活场景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朗读法:让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增加语感;•搭配法:通过多种方式搭配阅读文本,如图画、音乐、表演等;•鉴赏法:通过讲解、分析、引导等方式鉴赏文学作品。
四、教学过程及方法1.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利用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2.学习环节–朗读训练。
老师带领学生多次朗读语文课文,并针对不同段落和词语进行练习。
–文本阅读。
老师讲解文章大意和重点词语,并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可以借助图画等进一步理解课文。
–鉴赏训练。
老师带领学生分析文学作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可以通过教师提问、同学讨论等方式进行鉴赏训练。
3.作业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完成语文作业,如课文朗读、错别字改正、作文等。
4.总结环节–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和方法。
2. 教学方法1.导入法。
通过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文本情境。
2.朗读法。
让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增加语感。
3.搭配法。
通过多种方式搭配阅读文本,如图画、音乐、表演等。
4.鉴赏法。
通过讲解、分析、引导等方式鉴赏文学作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针对学生口语表达的不足点,采用了深入浅出的朗读训练和鉴赏训练,使学生能够渐渐提升语感和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搭配不同形式的文本阅读,如图画、音乐、表演等,更能够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文本的意义和美感。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5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5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 《珍珠泉》一课是略读课文,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重点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
虽然以前也讲过阅读方法,但此次给我印象深化。
因为在此之前,学习每一篇课文,让学生读完课文后,进展质疑,提出自己看法来,学生们都是两眼向天,不知提什么问题好,甚至说“没什么问题,读懂了全文”。
其实,我心里很明白,所谓的没什么问题,是因为他们不会提问题。
这次,学习《珍珠泉》时,也碰到了同样的问题,这时我着急了。
下课后,我反复查阅了有关阅读教学的资料,得到了一个自认为可以启发学生思路的阅读方法:1.整体读全文一次后,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即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2.遇到不懂的字词,就采用多种形式去问,如、请教同学、老师或父母。
3.质疑.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4.反复读文,找出答案,从段入手,短中找句,句中找出关键字眼。
5.再次感情读文,体会不同人物所表达的情感。
6.读完后,看看自己想说些什么〔拓展学生思维〕。
没想到,我这样一讲,同学们的思路顿开,结合课文《珍珠泉》,再让学生读文。
很快,就有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叫珍珠泉?”马上有同学找到了第三自然段,并把句子找出来了。
又如,“珍珠泉周围有什么景物?”很多同学抢着把句子找出来并很有感情地读了出来:“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
周围镶嵌着不大……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
”并指出了【关键词】:^p 语“石头、黑里透绿的青苔、蕨草、花儿……”通过这一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学时,只要我们老师指导的方法得当,学生的思路就能翻开。
我们不能低估学生的才能,同时更要积极钻研教材、不断改良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受收到较好的成效。
俗话说得好:有怎样的老师,就有怎样的学生。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2 在教学《瀑布》一课时,我做到了以下几点:1、激情引入,整体感知。
首先我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诗中所描绘的又被多媒体所再造的瀑布情境中。
01.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第一单位教后反思1.《古诗三首》是人教版小语课本第六册第一单位的三首古诗词,《绝句》这首诗意境明媚遥远,风格清爽。
全诗对仗工整,但又天然流利,绝不雕刻;描述风物清丽工整,浑然无迹,是杜集合不具风神的篇章。
我捉住了杜甫“诗中有画〞的特点开展设想,感触春景之美。
我起首让老师联合插图,自读古诗,了解诗中写了哪些风物,而后再结合图片,小组交换意会作者描画了衣服怎样样的画面。
捉住杜甫诗中“一动一静〞的描画读出春的活力与调跟。
恰当拓展赏析,一方面增加先生背诵方面的积存,另一方面积存对春天的美好感触。
缺少之处我缺少教学热情,以致全部讲堂万马齐喑,老师参加性不高,进修兴味不浓。
《惠崇春江暮景》这首诗意境幽远,它深深地烙刻在我的经历里,久久不克不及不记得。
全诗用白描手腕繁复的写出了最富有特点的风物,使人如洗浴西风,如临其境。
因而我从理性常识动手,经过读,以读解义、以读悟情。
联合正文了解了“三两枝〞、“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的意思。
从老师的已有常识动手,奇特点拨,横向迁徙,终极化解难点。
老师在故步自封的进修中,领会了诗的感情,进入了诗的意境。
在讲堂上,老师们各持己见,呈现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在《三衢道中》的教学中,我让老师以墨客的身份设想“山中景象〞,做一回曾多少多吟诵这首诗,以其余风物为内容制造性的改写最初两句诗,丰厚的教学情境最大年夜限制的地激发了老师的进修念头。
设想“山中现象〞为老师进展制造性设想供给了宽阔的空间,那一串串生动美好的词汇,那一个个风趣却不无按照的猜测,把老师带入了诗中情境,自但是然地领会到诗中的感情。
清晰到诗文中“空缺〞的艺术魅力,深档次的诱发了老师的审美休会。
制造性的改写最两句诗,既是进展仿写古诗文练习,也是对老师后面设想的归纳综合、升华。
有的学生一人改写出多少多句,发散思维也失落失落落了培育。
让老师表演《三衢道中》的故状况节,使老师对全诗又一次加深了解。
讲堂上老师们兴味盎然,充沛发扬各自的专长,能想的想,能画的画,能说的说,讲堂氛围特不活跃。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细细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2.学习读一读,记一记,学会按部首分类识字。
3.学会辨析近义词,掌握近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运用。
4.积累古诗《忆江南》。
[教学重难点]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学会按部首分类识字;学会辨析近义词,掌握近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运用。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熟读精思品佳句1.自学预习读一读下列语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2.检查自学成果教师指名学生朗读“交流平台”中的三段文字。
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花骨朵儿”,其中“骨”读为(ɡū),整个词应读出儿化韵。
“顺顺溜溜”的“溜”读为“liū”。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学,一方面快速回顾本单元优美语句,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巩固与提高。
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将这三段文字读通,读熟,真正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
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3.边读边想象画面教师指导学生再读“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这句话。
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1)一只活泼的小燕子在空中飞翔(2)小燕子身体特别轻盈,与水面的接触只是轻轻地一点。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把这种画面描述出来,说一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然后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感受表现出来,学生读得越出色,说明他的想象越丰富,感受越深刻。
学生读完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朗读方法——边想象画面边读书。
【设计意图: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只要学生的描述做到了细致,生动,那么就意味着他已经读懂了这段文字,当学生能做到带着自己感受读文本的时候,他就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日积月累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日积月累教学反思本次教学的是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日积月累》。
根据教材对于该单元的描述,本课重点围绕识读语文素材、词语辨析以及故事情节的把握展开。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我在教学过程中多次体验、总结,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准备备课是好的教学的前提。
我在备课过程中,结合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详细制定了教学计划。
考虑到学生听写和阅读能力还较为简单,所以我对于课本中的生字生词、生语块进行了标注,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此外,我还准备了PPT 配合教学,用图示和动画辅助学生进行语文素材的认知、剖析。
二、教学内容1. 识读语文素材在此环节中,我通过教师模仿、学生跟读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语音、语调感受,并激发其兴趣;通过句式和语用的差异,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素材的把握能力;同时,我还在PPT上加入了生动的小算盘等课外知识,以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维能力。
2. 词语辨析在这一环节,我刻意引导学生注重不同词语的辨析,同时结合检测,让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及应用,加强其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同时,我针对学生缺乏语文常识和学习体系的情况,通过举例、技巧等方法使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记忆。
3. 故事情节的把握在这一环节中,我将重心放于如何将故事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激发其对语文文化的理解和应用。
一来,我通过情景模仿、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将自身置于故事情节中,提升其感性理解能力;二来,我还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和适合学生阅读的插图,使学生能够细致、准确地把握故事情节。
三、教学总结与反思这堂课我最满意的地方是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表现逐渐转变为感性、理性的体验,不仅在口语表达中注意了语调、语音,还通过课本中的内容、故事情节、课外知识的学习,获得了对于日积月累的较为深刻的理解。
但是,我仍然不够满意的是课堂时间使用过长的问题,因为针对学生的理解较为困难的地方,我不得不进行多次的讲解,以期深入学生思考过程。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教学反思三首古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绝句》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惠崇春江晚景》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三衢道中》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
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感受春天的宜人风光,抒发作者春日中的愉悦心情。
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我国是诗的国度,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粹。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培养孩子们热爱诗歌就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核心了。
要让孩子们喜欢诗,就要让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因此,我将朗读作为落实所有目标的重点目标和前提。
我采用教师泛读、听读录音来实现这个目标,而且逐字逐句,有条不紊。
为了激发孩子们读诗的热情和认真,我采取了小组赛读个人风采读及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
2.对诗词的理解上,我采取了每首诗一节课的策略。
这样的考虑是出于孩子们以前背古诗意思绝大多数是死记硬背的考虑。
这样的学违背了诗词教学,而且既不深刻,有没有乐趣。
《绝句》我采取了详讲的教学方法,但是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观察课文插图,结合课下注释,说说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请你发挥想象并结合诗意给这些景物加上形容词,然后再将这些词语串联起来,通顺地表达诗句的意思。
第二首《惠崇春江晚景》采取了半引导半自学的方式教学,第三首《三衢道中》更是要求学生模仿前两首古诗的教学方式自学,可以先找出前两句都写了哪些景物等。
这样做大大凸显了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和独立性。
3.读读写写: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或词,改写成短文,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写故事,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精品范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6篇
[精品范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6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篇1】《鸟儿的侦察报告》以童话故事的形式,用作者的鸟儿朋友给作者发回的四份侦察报告贯穿全文,控诉鸟类遭到人类迫害的种种情形,读后令人警醒。
本文语言优美,平实浅显,层次非常清晰,结构相当严谨,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文章。
一、旧知导课,激发学生的已有情感。
上课伊始,我问学生是否记得三年级时学过的《一只小鸟》这篇课文,在我的提示下孩子们想起了这篇课文的大致情节。
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在树上过着快乐的生活,整天唱着清脆的歌儿,歌声引来了孩子们的注意,孩子们用弹弓射向雏鸟,殷红的鲜血从树缝留下,从此,再也没有听到这棵树上鸟儿的歌声了。
其实,各地鸟儿被迫害的情况远比这严重,于是,开始了我们新课的学习。
我和学生一起回忆了我们曾一起了解过的鸟儿朋友,这样,既生动形象,又激发了学生的已有情感,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了新知识的传授中,同时,也为整堂课的课堂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非常有利于接下来的教学展开。
二、以读促情,读中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抓住文章的两条感情线索:一是侦察报告中的鸟儿们受到伤害时伤心、难过的心情。
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句子,多形式、多层次地朗读感悟,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同情鸟儿们的悲惨遭遇。
二是作者看到侦察报告后的感受。
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教师引读过渡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以情激情,认识到保护鸟类的重要性。
最后,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
在交流时,为启发学生体会作者痛苦之极,我对孩子们说,想想你们宠爱的小猫或小狗死了或掉了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这时,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我班卓熙凯同学,眼睛一下子红了,眼泪流了出来,非常伤心地想要给我们讲述什么,我连忙请他起来,问他想到了什么?他哭着讲述了前几天自家小狗因为他们一家人的疏忽走丢了的事情,他难过极了。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完后,老师们应该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趁热打铁,发现自己教学上的一些问题并及时改正,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案例,供大家参阅,希望对你有帮助!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燕子》教学反思《燕子》这是一篇散文。
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
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
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作者用词准确传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其内涵的滋味。
我主要要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品味、欣赏,直至背诵,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
这堂课气氛较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我从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再到组织学生自读交流,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平等参与者,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
同时我适当点拨,为学生的思维起着“搭桥引路”的作用。
然后我又巧妙的创设说话情境,让学生们运用写作方法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投入听说训练中,从而学得更扎实,更灵活,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了写作水平。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荷花》教学反思《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
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
作者叶圣陶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它的语言文字美,描写的景物美,产生的意境也美。
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感情朗读以及对语言文字的体悟,激发学生喜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同时完成写一种植物的教学任务。
1、随文识字。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第一单元_人教新课标-文档资料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燕子《燕子》教学反思《燕子》这篇文章不仅词好,更重要的,那燕子被作者写“神”了。
这神来之笔是怎么来的?那是因为郑老先生书读得多。
我在上写作课时我问学生到底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当然答案多是增长知识,读书能让自己长大,读书让自己高兴……学生们也都会背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所以在学习《燕子》过程中,我说郑老先生只所以能写出这么美的文章,读破万卷书,行万里路,那是肯定的。
把燕子写神了,那些词来自于平时的阅读积累,来自于不断地观察,来自于多层面的感受,少了这些,怎么可能有这篇美文?学生在学习劳累之余,念叨上“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两句,身心马上会轻松起来,精神也会好上许多。
也许这也是这篇散文魅力表现吧。
大多数的学生是见过燕子的,他们没有陌生感,但他们没有作家那种写作的冲动,所以燕子不会如此走到他们的纸上,而对于好多学生来说,许多可爱的动物,同样不能变成文字。
这是一种熟视无睹。
因此研究这一课,其实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不要熟视无睹,虽然我们暂时做不到作家的写作水平,但我们能大胆把自己看到的一些动物入文,多多观察,不放过一些细节,多多用自己的双手记录,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属于学生自己的文章也会自然出现。
燕子教学反思第一课时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让学生读通课文,了解大意,理解生字新词。
平时,我的教学模式是比较单板的,虽然学生都是比较配合的,但是自己感觉课堂死气沉沉的。
这节课,我就尝试了一种新的学习形式,用比赛的方式去学习。
学生一听到要用比赛的方式学习,个个都打起了精神。
一看到学生这幅兴奋的模样儿,我自己也热情高涨起来。
紧张激烈的比赛,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在比赛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年级学生的竞争意识逐渐增强,拥有了竞争意识,学生才能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但是,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良性的竞争意识。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第一单元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第一单元_人教新课标1、燕子《燕子》教学反思《燕子》这篇文章不仅词好,更重要的,那燕子被作者写“神”了。
这神来之笔是怎么来的?那是因为郑老先生书读得多。
我在上写作课时我问学生到底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当然答案多是增长知识,读书能让自己长大,读书让自己高兴……学生们也都会背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所以在学习《燕子》过程中,我说郑老先生只所以能写出这么美的文章,读破万卷书,行万里路,那是肯定的。
把燕子写神了,那些词来自于平时的阅读积累,来自于不断地观察,来自于多层面的感受,少了这些,怎么可能有这篇美文?学生在学习劳累之余,念叨上“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两句,身心马上会轻松起来,精神也会好上许多。
也许这也是这篇散文魅力表现吧。
大多数的学生是见过燕子的,他们没有陌生感,但他们没有作家那种写作的冲动,所以燕子不会如此走到他们的纸上,而对于好多学生来说,许多可爱的动物,同样不能变成文字。
这是一种熟视无睹。
因此研究这一课,其实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不要熟视无睹,虽然我们暂时做不到作家的写作水平,但我们能大胆把自己看到的一些动物入文,多多观察,不放过一些细节,多多用自己的双手记录,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属于学生自己的文章也会自然出现。
燕子教学反思第一课时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让学生读通课文,了解大意,理解生字新词。
平时,我的教学模式是比较单板的,虽然学生都是比较配合的,但是自己感觉课堂死气沉沉的。
这节课,我就尝试了一种新的学习形式,用比赛的方式去学习。
学生一听到要用比赛的方式学习,个个都打起了精神。
一看到学生这幅兴奋的模样儿,我自己也热情高涨起来。
紧张激烈的比赛,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在比赛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年级学生的竞争意识逐渐增强,拥有了竞争意识,学生才能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但是,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良性的竞争意识。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目录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绝句/杜甫惠崇春江晚景/苏轼三衢道中/曾几2 燕子/郑振铎3 荷花4*昆虫备忘录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习作:我的植物朋友语文园地一忆江南[唐]白居易第一单元本单元围绕“可爱的生灵”这个主题编排了《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这三首古诗和《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三篇课文,多角度展现了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美丽。
《古诗三首》呈现的是古代诗人眼中美丽的春夏景象;《燕子》一文简笔勾勒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展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荷花》一文细腻地描写了荷花的姿态,把一池荷花描绘成“一大幅活的画”;《昆虫备忘录》则描写了有趣的小昆虫,将昆虫写得情趣盎然。
三年级是个转折时期,是一个由低段向高段过渡的中段时期。
一二年级的学习以识字写字为重点,三年级更加重视阅读,并开始接触习作。
此时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习的内容由词句向篇章过渡。
二年级下册学习过“读句子,想画面”,三年级上册有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或诗中描绘的景色的练习,都为本单元读文章想画面的训练奠定了基础;三年级上册“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和“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的训练在本单元中也得到进一步体现,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一步体会、积累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享受阅读的乐趣;习作方面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及时记录,享受观察和表达的快乐。
一、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古诗三首》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每首诗描绘的景象;《燕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荷花》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二、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燕子》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朗读并抄写;《荷花》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自己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并与同学交流;“交流平台”进一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关注优美生动的语句。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反思范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反思范文工作第一周,第一单元。
上下册总是一脉相承的,有了上学期的教学经历和思考,从容地开始新一轮教学。
第一单元,主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一周下来完成了前三篇精读课文的教学。
《燕子》、《古诗两首》,还有《荷花》。
上课前读课文,看教参教案以及搜集课件并按自己的思路整合课件。
认真对待,粗略预设。
《燕子》我按照直入课题——初读感知——精读赏析——总结写法的思路进行教学,借助课件,相对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自我感觉有点是能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赏析指导。
例如抓住“赶集似的”让学生感悟花的争奇斗艳和春天的生机勃勃,抓住“掠”来体会出燕子的轻盈和飞行之快等。
不足教学语言有些琐碎,有时急于完成任务自己说出感悟和看法,没有充分我课堂还给学生。
这主要是在第二自然段体会春天各种景物带来的生机中。
哦,忘了介绍作者。
古诗的教学一直是我认为最难的课文类型。
我清楚的知道诗歌教学的重难点,可每次都出不了效果。
在我们班总是出现学生不能基本说出大意的情况,除了几个成绩较好的学生,是读少了吗?我感觉主要还是在我的引导上,可能我创造的学习诗歌的意境还不够。
《荷花》一文我由前面已学关于春天的课文引导夏天,再让学生说说,说到夏天你会想到什么,以此入题。
我认为学生读荷花的了解并不多,就先让学生说,再出示资料介绍。
紧接着让学生自由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了解段落大意。
继而抛出问题:这一课中荷花给你的印象有哪些?总得来说是怎样的?学生说到,美、多、香等。
我相机板书。
总的印象大家齐声说:美。
我就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哪里美,然后反馈。
在反馈中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赏析,突破重难点,如“赶紧”“挨挨挤挤”“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一大幅活得画”。
同时提出关键问题“为什么作者说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他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结合课后习题“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体会荷花的美和作者丰富的想象,也发挥自己的想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根据本单元课文的特色和教学目标,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了解,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对各课的教学进行设计。
教学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朗读,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达到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借助读、思考,解决疑问。
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阅读教中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我这样做的意图只是想改变那种只顾教师讲不顾学生问,不让学生问的做法。
我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问,有针对性地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自问自答、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完这一单元后,想一想,尽管在“质疑”这一训练点上下了点功夫,但从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看,还是有一些学生不够积极,经分析,我想原因有三:一是由于胆小,二是长期养成的习惯;三是还未掌握质疑的方法。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关注这类学生,逐步加强训练,使他们能尽快掌握这一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