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油田废水来源、水质特点、注水及排放标准

合集下载

浅谈油田污水处理技术

浅谈油田污水处理技术

浅谈油田污水处理技术油田污水处理技术是指对油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油田污水的特点、处理工艺、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油田污水的特点油田污水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复杂组成:油田污水的组成非常复杂,含有各种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等污染物质。

2. 高浓度:油田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较高,处理难度大。

3. 高盐度:油田污水中的盐含量较高,对处理工艺和设备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 高温度:油田污水的温度较高,对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活性和化学反应速率有一定影响。

二、油田污水处理工艺针对油田污水的特点,目前常用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1.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主要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等方法去除油田污水中的悬浮物、油脂和固体颗粒等。

常用的物理处理设备包括沉淀池、过滤器、吸附剂等。

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主要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改变油田污水中污染物的性质,使其沉淀、氧化或沉淀等。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混凝、氧化、还原等。

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油田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滤池法等。

三、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油田污水回用:经过处理的油田污水可以回用于注水、冷却等环节,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油田污水排放:经过处理的油田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可以安全排放到环境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油田污水资源化利用:油田污水中含有一定的有机物和无机盐等资源,经过处理后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生物气体发电、有机物回收等。

4. 油田污水处理设备研发: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相关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推动了油田污水处理设备的更新换代。

油田注水水质及处理技术分析

油田注水水质及处理技术分析

油田注水水质及处理技术分析油田注水水质及处理技术分析摘要:油田工程作业流程复杂,工序繁多,涉及众多专业化内容。

油田注水作为油田工程中的重要组成,注水水质直接影响到油田开采质量。

若油田企业不重视水质问题,不只对地层产生巨大危害,还会降低出油率,使油田企业面对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油田企业在新时期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如此,本文探究油田企业常规水处理流程,提出油田水质处理技术。

关键词:油田;水质;处理技术我国油田开发已经进入后期阶段,注水开发工作对原油污水进行科学的回收及处理,对油田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水回注前,工作人员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污水,保证回收及排放的水达到对应标准,如此才能保证油田生产工作顺利开展。

工作人员需要对油田注水水质进行分析,采取科学的处理技术让保证注水安全,对此,本文针对油田注水水质及处理技术展开分析。

一、水处理流程油田工作中水处理划分为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高压水站注水,在多井配水计量方式下完成注水工作。

第二中方法是高压水站在若干支线配水阀组处理下完成注水。

(一)清水及污水系统清水系统利用柴油密封及胶膜隔氧方法完成密闭注水,在水处理过程中,若发现含氧量较高的区域,可利用化学除氧方法对含有阳离子的区域完成机械真空脱氧。

此外,油田工作人员也可利用纤维球过滤及PEC燃烧过滤净化水质。

针对周期性注水工作,可采取段赛式投入杀虫剂的方法,消灭细菌的同时,抑制细菌增长速度,也可利用连续投加防垢剂方法避免地层快速结垢。

自整体上看,完整的水质处理技术,有利于缓解腐蚀速度,实现稳定注水。

污水系统在井口给药或者大罐溢流沉降等方式完成脱水,在净化及过滤过程中,对污水有效处理,将处理后的污水重新灌注到地层。

油田工作人员还需应用先进的精细过滤技术及膜技术,持续性改善水质,自根本上提升油田注水质量。

(二)污水处理进展第一,离子交换技术。

现代化技术高速发展,污水处理技术也同样在不断革新,比如,离子交换技术,该技术将沉淀后的污水去除油污,污水被排放到高效氮气气浮池后,使得油污分散,进一步处理乳化油,使污水中的含油量控制在20/L以下。

浅谈油田污水处理技术

浅谈油田污水处理技术

浅谈油田污水处理技术油田污水处理技术是指对产生于油田开采过程中的废水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保护水资源。

本文将从油田污水的特点、处理技术的分类、常用处理方法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油田污水的特点油田污水具有以下特点:1. 高含油量:油田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油脂,通常油含量在1000mg/L以上。

2. 高盐度:油田污水中含有较高的盐分,主要是氯化物、硫酸盐和硫酸钠等。

3. 多种有机物:油田污水中含有各种有机物,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4. 高温度:由于油田开采过程中的高温环境,油田污水的温度通常较高。

二、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分类根据处理过程的不同,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可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大类。

1.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油田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油脂。

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离心等。

其中,沉淀是最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之一,通过重力作用使悬浮物和油脂沉降到底部,然后将上清液体排出。

过滤则是利用滤料对油田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

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主要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改变油田污水中物质的性质,从而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凝聚、氧化、还原等。

其中,凝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通过添加凝聚剂使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然后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氧化和还原则是利用氧化剂和还原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而降解有机物的浓度。

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油田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生物滤池法等。

其中,活性污泥法是最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将油田污水与活性污泥接触,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生物膜法则是在固体载体上附着生物膜,通过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生物滤池法则是利用滤料上生长的微生物对油田污水进行处理。

三、常用的油田污水处理方法根据油田污水的特点和处理技术的分类,常用的油田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沉淀法:通过重力作用使悬浮物和油脂沉淀到底部,然后将上清液体排出。

浅谈油田污水处理技术

浅谈油田污水处理技术

浅谈油田污水处理技术油田污水处理技术是指针对油田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

本文将从油田污水的特点、处理技术和应用前景三个方面,对油田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浅谈。

一、油田污水的特点油田污水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 含油量高:油田开采过程中,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油、脂肪和悬浮物,含油量较高。

2. 高盐度:由于油田地下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物质,因此油田污水具有较高的盐度。

3. 多种有机物:油田开采过程中,废水中含有多种有机物,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4. 酸碱度不稳定:油田污水的酸碱度常常不稳定,需要进行调节和中和处理。

二、油田污水处理技术针对油田污水的特点,目前常用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机械分离技术:通过物理方法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油分离出来,常用的机械设备有沉淀池、过滤器等。

2. 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分解,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有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

3. 化学处理技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对废水进行处理,如添加絮凝剂、氧化剂等,以去除油、悬浮物和有机物。

4. 膜分离技术:利用膜的选择性渗透性,将废水中的油、盐和有机物分离出来,常用的膜分离技术有超滤、反渗透等。

5. 离子交换技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水中的盐类进行去除,以降低废水的盐度。

三、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在油田开采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1. 资源回收利用:通过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油、盐和有机物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2. 环境保护:油田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如果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将对周围的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利用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3. 节约成本:油田开采过程中,处理废水是一项必要的环节,通过采用高效的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可以降低处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油田污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处理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和效果。

油田采油废水处理方法研究

油田采油废水处理方法研究

油田采油废水处理方法研究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750000摘要:含油污水是指在石油和天然气分离、脱水后,随着原油流入地层而形成的污水。

在生产过程中,除含原油外,还存在各种盐类、有机物、有害气体及大量的悬浮物,并在石油、天然气开采、运输过程中加入多种化学药剂。

由于其盐度高,微生物数量多等特性,是一种独特的极其难降解的有机废水。

关键字:油田;采油废水;方法1油田采油废水的危害1.1油田回注水存在的隐患1.1.1对洗井次数的影响含油污水中的机械杂质、油、垢离子等杂质会在井口附近堆积,从而形成滤渣,导致孔眼狭窄、堵塞,阻碍微粒深入。

滤饼积聚过多会降低吸水率,提高注水压力,进而降低采收率。

1.1.2对地质结构的影响回注水对地质结构的破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渗透性的作用回注水向周边土壤渗透,引起土壤pH值的突然变化,造成土壤的酸碱化。

另一方面,回注水和地层水的互不兼容,会造成地层岩石堵塞、腐蚀、结垢,从而影响油田的渗透率和采收率。

1.1.3对回注设施的影响高离子和高矿化度的回注水都能提高水的导电性能。

与金属接触的时间越长,就会产生原电池腐蚀、二氧化碳腐蚀、硫化物腐蚀和氯离子腐蚀等;腐蚀产物会导致套管的堵塞,从而降低吸水性。

1.2外排的危害油田采油废水不经处理直接外排,污水中所含的各种难降解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将对周围土壤、水体、大气产生难以恢复的影响。

1.2.1土壤污染污水渗入土壤后,会在土壤表层及孔隙中产生一层油膜,从而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渗透率下降,对微生物生长繁殖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由于污水中的油脂附着在农作物的根上,也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1.2.2水体污染油田采油污水中含有大量石油类污染物,排入水体后,会形成一层油膜,并在水中扩散。

由于油膜的阻隔,水中的DO得不到及时补充,从而造成大量的生物窒息死亡。

原油中的多环芳烃、石油类、苯和酶等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中,被水中生物吸附富集后导致生物产生变异,最终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

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
(三)杀菌:杀菌剂由无机和有机两类 (四)密闭:降低溶解氧浓度,氧是污水处理系统重要腐蚀因
素。
33
十、采出水处理站流程举例
混凝沉降重力处理流程
34
旋流分离处理流程
35
谢谢
36
浊度 是水对光吸收和散射的光学性质,由浊度计测量,表示污水 的浑浊程度。
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氧量, 以mg/L计。n天生化需氧量以BODn表示,常以5天作为测定生化 需氧量的标准时间,以BOD5表示。
化学需氧量(COD) 在酸性条件下,用化学氧化剂将水中有机污 染物氧化为CO2和H2O所需的氧量,以mg/L计。常用COD为指 标,监控排放废水的水质。
17
(一)立式除油罐
八、采出水治理设施
18
(二)过滤罐
19
Nutshell胡桃壳过滤器
20
(三)油水旋流分离器
21
22
23
(四)气浮机
在污水内设法形成许多小气泡,并使油珠和悬浮物粘附于 气泡上,就可加速水和杂质的分离过程,提高水的净化质 量,这一工艺称为气浮。
24
按污水内形成气泡的方法,气浮大体上可分为四大类:溶气气浮法、 诱导气浮法、电解气浮法和化学气浮法,
10
结垢 腐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污水杂质引发的问题
组分
典型溶解度,mg/L(1)
硫酸钙,CaSO4(2) 硫酸锶,Sr SO4 碳酸钙,CaCO3(3) 硫酸钡,BaSO4
1500~6000 300~600 10~80 3~60
(1)常压常温下;(2)有三种形式:CaSO4·2H2O, CaSO4·1/2H2O,
25
斜板除油罐

油田采油污水的水质特征及处理工艺的研究

油田采油污水的水质特征及处理工艺的研究

油田采油污水的水质特征及处理工艺的研究发布时间:2022-05-19T08:31:09.668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36期作者:李超[导读] 作为一种新世纪工业不可或缺的资源,石油资源供应对保障国家经济稳定、李超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滨南采油厂 256606摘要:作为一种新世纪工业不可或缺的资源,石油资源供应对保障国家经济稳定、社会和谐发展以及国防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在石油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其产出水平已经达到70%以上,这些水一般以污水的形式存在,其成分复杂,处理的难度大。

本文分析了几种常用的开采技术及各自的特征原理,并针对污水特征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石油;水质特征;采油技术;污水处理;作为一种新世纪工业不可或缺的资源,石油资源供应对保障国家经济稳定、社会和谐发展以及国防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在开采过程中,由于泄露在海面上的石油会形成油膜,逐步发生液—液界面反应(简称乳化现象),阻碍海洋生物生长以及破坏海洋生态的平衡。

随着工业技术的改革创新,提升油田开采效率的重要方式主要为聚驱采油、二元复合驱采油技术等。

本文主要针对以上三种开采技术方法及环境保护的生产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1油田采油污水的水质特征分析1.1聚驱采油类污水的水质特征聚合物驱油(简称聚驱采油)是石油开采中较为重要的开采技术工艺,其技术原理是在注水时将高分子聚合物置于水中,通过聚合物具有可溶性较高的特点,降低了水相的渗透率,可以改善油水流速比,大幅提高石油的开采效率。

与其他采油技术相比,聚驱采油技术的采收率一般能达到30%-40%,采收率较为稳定,但该技术开采的原油含水率高达80%,且开采时排放的污水中乳化现象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为以下几点:(1)聚驱采油技术是通过聚合物具有可溶性较高的特点改善了油水流速比,而开采时添加的驱油剂会致使组成采出液成分的各种杂质的质量与特征存在不同,由于水解聚合物具有很高的分子量,对其实现降解工艺还有待提高,为聚驱油技术在污水处理形成了一大阻碍。

浅谈油田污水处理技术

浅谈油田污水处理技术

浅谈油田污水处理技术油田污水处理技术是指对产生于油田开采过程中的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要求,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对于油田开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油田污水的特点、处理技术的分类、常用处理工艺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油田污水的特点油田污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复杂成份:油田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油、水、悬浮物、有机物和无机盐等成份,这些成份的含量和组成比例因油田地质条件和开采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 高浓度:油田污水中油、悬浮物和有机物的浓度较高,超过了环境保护标准规定的限值。

3. 高毒性:油田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毒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挥发性有机物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4. 变化性强:油田开采过程中,油田污水的性质和水质参数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处理技术需要具备适应性。

二、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分类根据处理原理和方法的不同,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类。

1.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油田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油脂等有机物,常见的物理处理技术包括沉淀、过滤、吸附和膜分离等。

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和油脂沉淀到底部,常用的设备有沉淀池、沉淀槽等。

过滤:通过过滤介质(如砂、石英砂等)去除悬浮物和油脂,常见的设备有滤网、滤布等。

吸附: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陶瓷颗粒等)吸附油脂和有机物,常用的设备有吸附柱、吸附床等。

膜分离: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悬浮物和油脂分离出来,常见的设备有超滤膜、反渗透膜等。

2.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化学方法去除油田污水中的油脂、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常见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凝固沉淀、氧化还原、络合沉淀等。

凝固沉淀:通过加入适当的化学药剂(如聚合氯化铝、硫酸铁等)使污染物凝固沉淀,常用的设备有混凝池、沉淀池等。

氧化还原:利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对污染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常用的设备有氧化池、还原池等。

浅谈油田污水处理技术

浅谈油田污水处理技术

浅谈油田污水处理技术油田污水处理技术是指对产生于油田开采、生产过程中的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

随着石油开采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油田污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有效的油田污水处理技术能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地下水资源,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油田污水的特点油田污水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油田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石油类物质,如石油烃、油脂等,这些物质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风险;2. 油田污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盐类物质,如氯化钠、硫酸钠等,这些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影响;3. 油田污水中含有一定的悬浮物和悬浮油,这些物质对水体的透明度和生物多样性有一定的影响;4. 油田污水中含有一定的重金属离子,如铅、镉等,这些物质对生物体有一定的毒性。

二、常用的油田污水处理技术1.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通过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来处理油田污水。

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生物滤池法等。

这些技术通过调节温度、pH 值和氧气供应等条件,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达到净化油田污水的目的。

2.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是利用物理和化学的原理对油田污水进行处理。

常见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沉淀、过滤、气浮和吸附等。

这些技术通过调节pH值、添加化学药剂、利用过滤材料等方法,将悬浮物、悬浮油和重金属等物质从污水中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油田污水的目的。

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对油田污水进行分离和过滤。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这些技术通过膜的孔隙大小和选择性,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悬浮油、盐类和重金属等物质分离出来,实现油田污水的净化和回收利用。

4. 电化学处理技术电化学处理技术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对油田污水进行处理。

常见的电化学处理技术包括电沉积、电吸附和电解等。

这些技术通过调节电流密度、电极材料和电解液等条件,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等物质通过电化学反应转化为无害物质,实现油田污水的净化和资源回收利用。

浅谈油田开发中的废水处理技术

浅谈油田开发中的废水处理技术

浅谈油田开发中的废水处理技术摘要:油田开发废水主要包括采油废水和钻井废水,我国各油田地质条件、开发方式、注水水质和集输工艺等不同,采油废水和钻井废水的性质差异很大。

本文主要探讨油田开发中的废水处理技术。

关键词:油田开发废水处理工艺随着石油开采的不断深入,油田进入石油开采的中后期,需要注入油层的水量逐年增加,采出液中的含水率也随之增大。

因此,采出的废水经处理后再回注到地下已成为减少环境污染、保障油田可持续开发、提高油田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

然而混合注入的水源如果不进行严格的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形成严重的“结垢——腐蚀——伤害油层,油层伤害——进一步腐蚀斗更严重的结垢”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导致水处理设备、管网、井筒更严重的结垢和腐蚀,地层堵塞也会日趋严重。

一、油田废水主要来源及其特点油田废水的来源主要有三种:油田采出水、洗盐废水和洗井废水。

其中,油田采出水是主要的废水污染源。

由于各油田采出水水质情况不同,而且同一地区不同区块的水质也有一定的差异,所以不同油区、不同时期废水的成分也差别很大。

由于采出水在地下时,与高温高压的油层相接触,溶进了盐类、原油、悬浮物、有害气体和有机物等,采出原油经脱水处理时,还要加入破乳剂和漂白剂。

因而,油田废水中一般含有一定量的原油,无机离子,硫化物,有机酚,氰,细菌,固体颗粒以及水站原油处理中所投加的破乳剂,絮凝剂和杀菌剂等化学药剂,所以成分极为复杂。

如不经处理,既无法达到采出水回注要求,也不能满足排放的水质指标,因此必须对采油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

石油的开发通过钻井、采油等生产过程将产生大量废水,主要有采油废水、钻井废水和洗井废水。

在油田开采中常采用人工注水的方法来保持油层压力,从地层中随原油一起出来的含有原油的废水称为采油废水。

这部分废水不仅携带有原油,而且在高温高压的油层中还溶进了地层中的各种盐类和气体;在采油过程中,又从地层中携带出许多悬浮固体;在油气集输过程中,掺进一些化学药剂。

浅谈油田污水处理技术

浅谈油田污水处理技术

浅谈油田污水处理技术油田污水处理技术是指对产生于油田开采、生产过程中的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

随着石油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尤其重要。

一、油田污水的特点油田污水的特点主要包括高含油量、高盐度、复杂组分和难降解等。

这些特点给油田污水的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1. 高含油量:油田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油脂物质,其浓度通常较高,普通在1000~5000 mg/L摆布。

2. 高盐度:油田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物质,如氯化钠、硫酸钠等,其盐度普通在2%~5%之间。

3. 复杂组分:油田污水中除了油脂和盐类物质外,还含有一定量的悬浮物、有机物、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等。

4. 难降解:油田污水中的油脂和有机物往往难以降解,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二、油田污水处理技术针对油田污水的特点,目前常用的油田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1.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主要通过物理方法来去除油田污水中的油脂和悬浮物等。

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有沉淀、过滤和离心等。

(1)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油脂和悬浮物沉降到底部,然后通过污泥泵等设备将沉淀物排出,从而实现油脂和悬浮物的去除。

(2)过滤:利用滤材过滤油田污水,将其中的油脂和悬浮物截留下来,常用的滤材有砂滤器、滤布等。

(3)离心:利用离心力将油脂和悬浮物分离出来,常用的设备有离心机、离心脱水机等。

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主要通过化学方法来去除油田污水中的油脂、有机物和无机盐等。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有凝固、氧化和吸附等。

(1)凝固:利用凝固剂将油脂和悬浮物凝结成团,然后通过沉淀或者过滤等方法将其分离出来。

(2)氧化:利用氧化剂将油脂和有机物氧化分解,常用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3)吸附:利用吸附剂吸附油脂和有机物,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份子筛等。

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主要通过生物方法来降解油田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油脂等。

采油污水的处理

采油污水的处理

采油污水的处理概述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采油污水的处理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

采油污水是指在油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由石油、天然气、油页岩及水混合而成。

由于采油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重金属,所以若不得当处理,则其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危及生态环境。

本文将以“采油污水的处理”为主题,从采油污水的来源、特性、处理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人们对采油污水处理的认识,促进油田环保工作的开展。

一、采油污水的来源及特性采油污水泛指石油生产中的各种废水,包括沾有油脂、碱液等的地表水、泥浆、注水、油气开采废水、生产过程废水、储油池废水等。

这些废水的特性各异,其中油气开采废水是主要的污染源头之一。

其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性质复杂:油气开采废水具有很高的COD和BOD,废水中还含有大量的石油类物质、苯系化合物、氮和磷等有机和无机物。

2.具有时效性:由于油气开采废水直接来源于油气井的开采过程,其水质和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是通过时间和地点而不同,因此需要在处理过程中进行一定的调控。

3.水量波动大:油气开采废水的水量具有较大的时空变化,季节降雨、井口加压发电等都会影响废水的生成量,因此生产调控和预测很难做到精准。

二、采油污水处理技术对于采油污水的处理,通常需要使用多种工艺进行处理,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沉淀法沉淀法是利用某些化学物质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沉淀,从而实现污染物的分离和去除。

该方法具有投资成本低、运行维护方便、处理效率高等优点。

沉淀法目前主要有铁盐和铝盐沉淀等工艺。

2.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指利用生物微生物对废水中有害物质进行降解和去除的一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废水中腐败有机物的分解和处理。

生物处理法通常分为好氧法、缺氧法和厌氧法等。

好氧生物处理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其处理效率较高,工艺复杂度低,能够同时去除COD和BOD以及一定量的氮、磷等。

3.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物理分离方法,包括微滤、超滤、反渗透等。

采油污水的处理

采油污水的处理

采油污水的处理近年来,随着石油产业的快速发展,采油污水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采油污水的处理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采油污水的来源、特点及其处理方法。

一、采油污水的来源采油污水是指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钻井用水、注水回收水、生产污水、采油污泥等。

二、采油污水的特点采油污水具有以下特点:1.含油量高。

采油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油脂、蜡、油砂等物质,使其水质较差。

2.盐度高。

由于油田地下含有大量的盐水,采出的油污水中也含有较高的盐分。

3.化学需氧量高。

采油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剂、催化剂等物质会使得采油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升高。

4.难以降解。

采油污水中的物质较多,难以直接降解处理。

三、采油污水的处理方法针对采油污水的特点,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

1.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通过物理方法将含油污水中的油脂等物质进行分离。

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1)沉淀法:将采油污水加入沉淀池中,利用重力使含油污水中的沉淀物下沉到污水底部。

(2)过滤法:将采油污水通过过滤器过滤,使得其中的颗粒物质被过滤掉。

2.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生物体(如细菌、藻类)降解采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1)接触氧化法:将采油污水通过生物滤池进行生化处理,利用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CO2和水。

(2)植物处理法:将采油污水中的水通过植物层进行处理,利用植物吸收和分解有机物质的能力,降低采油污水的污染程度。

3.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采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被分解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1)氧化法:将采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通过氧化剂进行氧化分解。

(2)沉淀法:将采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通过添加适量的沉淀剂使其下沉到底部。

总的来说,采油污水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处理才能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采油污水的来源、污染程度等情况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第五章 油田污水处理

第五章  油田污水处理

第一节 油田污水的水质
一、油田污水的特点 1.污水中含油形式
原油是油田污水含有的主要污染物,其含油量一般为1000 mg/L左右,少部分油田污 水含油量高达3000~5000 mg/L。污水中含油的存在形式可分为悬浮状、分散状、乳 化状和溶解状四种形态。 悬浮状存在的含油为油滴状,其直径一般较大,通常大于100μm。由于油滴较大,静 置沉降后比较容易实现油水的自然分离。这部分含油约占污水总含油量的60%—80%。 以分散状存在的含油,其直径通常在10~100μm之间。这种含油在经过较长时间的静 置沉降后,也可实现油水的自然分离。该部分含油约占污水总含油量的10%--30%。 以乳化状存在的含油,其直径通常在0.l-lOμm之间。这种含油性质比较稳定,单纯靠 静置沉降难以实现油水的自然分离,要实现其分离,必须先进行破乳。该部分含油约 占污水总含油量的10%。 以溶解状存在的含油,其直径小于0.1μm。这部分含油在污水总合油量中占的比例很 小,但溶解在水中,与水形成溶液态,油水分离困难。 能使污水处理滤罐中的滤料粘结失效 含油量较大的污水回注地层后,会形成乳化段塞,堵塞油层孔隙,降低油层的吸水能 力,影响油井产量。 还会吸附污水处理过程中加入的化学药剂,使其失效,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污水含油的危害
二、净化采出水的回注与排放
(一)净化采出水回注 目的是保持油藏压力。 注水开采的优点: 含有表面活性剂,具有洗油功能; 注入的含盐净化采出水与油层的泥土 接触,不降低油层渗透性。 提高井底压力; 较高温度的净化采出水具有洗油功能; 防止地表污染。
(二)净化采出水的要求 化学组分稳定,不形成悬浮物; 严格控制机械杂质和含油; 有高洗油能力; 腐蚀性小; 尽量减少采出水处理费用。
(三)净化采出水的水质

油田污水简介

油田污水简介
③能被生物富集于体内,既危害生物,又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如淡 水鱼能将汞富集1000倍、镉300倍、铬200倍等;
④重金属进入人体后,能够和生理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和酶等发生 作用而使这些生理高分子物质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 积累,造成慢性中毒,其危害有时需10~20年才能显露出来。
2021/8/2
将沉积水底,增加水体有机物量。 ②藻类种类逐渐减少,从以硅藻和绿藻为主转为以迅速繁殖的蓝藻
为主,蓝藻不是鱼类的良好饲料,并且有些还会产生出毒素。 ③藻类过度生长,将造成水中溶解氧的急剧减少,使水体处于严重
缺氧状态,造成鱼类死亡,水体腐败发臭。
2021/8/2
7
4、酸碱污染物
酸碱污染物主要由工业污水排放的酸碱以及酸雨带来。水质标准中 以pH值来反映其含量水平。 酸碱污染物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破坏自然缓冲作用,抑制微生 物生长,妨碍水体自净,使水质恶化、土壤酸化或盐碱化。各种生 物都有自己的pH值适应范围,超过该范围,就会影响其生存。对渔 业水体而言,pH值不得低于6或高于9.2,当pH值为5.5时,一些鱼类 就不能生存或生殖率下降。农业灌溉用水的pH值应为5.5~8.5。此 外酸性水对金属和混凝土材料会造成腐蚀。
10
重要的非金属毒物有砷、硒、氰、氟、硫、亚硝酸根等。如砷中毒时 能引起中枢神经紊乱,诱发皮肤癌等。亚硝酸盐在人体内还能与仲胺 生成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必须指出的是许多毒物元素,往往是生物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只是 在超过一定限值时才会致毒。
(2) 有机化学毒物
这类毒物大多是人工合成有机物,难以被生化降解,并且大多是较强 的三致物质(致癌、致突变、致畸),毒性很大。主要有:农药(DDT、 有机氯、有机磷等)、酚类化合物、聚氯联苯、稠环芳烃(如苯并芘)、 芳香族氨基化合物等。例如有机氯农药,具有很强的化学稳定性,在 自然环境中的半衰期为十几年到几十年,它们都可能通过食物链在人 体内富集,危害人体健康。如DDT能蓄积于鱼脂中,浓度可比水体中 高12500倍。

油田污水来源及特点

油田污水来源及特点

油田污水来源及特点油田勘探开发过程的污水主要有油田采出水、钻井污水、洗井污水、井下作业污水和雨水组成。

由于这几种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原油,同时又都是在原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故而统称为油田含油污水。

1.采出水来源:地层采出液经油水分离后的含油污水。

特点:(1)矿化度高,会加速腐蚀,并给污水生化处理带来困难。

(2)含油量高,高含油量的污水,回注容易堵塞地层,外排会造成油污染。

(3)水中含有SO42-,容易滋生细菌,不仅腐蚀管线,而且还会造成地层严重堵塞。

(4)含有大量的HCO3-、Ca2+、Mg2+等成垢离子,容易在管道及容器内结垢。

(5)悬浮物含量高,颗粒微小,容易造成地层堵塞。

(6)含高分子聚合物,使污水水质恶化,净化难度加大。

2.钻井污水来源:在钻井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

有钻井泵冲洗水、振动筛冲洗水、钻台和钻具机械设备清洗水、废弃钻井池清洗夜、采油机排出的冷却水及井场生活污水组成。

特点:含大量的石油类、岩屑、钻井液添加剂,如黏度控制剂(如黏土)、加重剂、黏土稳定剂、腐蚀剂、防腐剂、杀菌剂、润滑剂、地层亲和剂、消泡剂等,钻井污水中还含有重金属。

钻井污水具有较高的黏度,污染性强。

3.洗井水及其污染物来源:洗井水主要来自井下作业洗井及注水井的定期洗井。

特点:洗井水主要含有石油类、表面活性剂及酸、碱等污染物。

4.矿区雨水及其污染物来源:在油田矿区由于降雨形成地表径流,可将散落在井场及土壤中的部分落地原油带入地表水体。

特点:矿区雨水所含有的污染物主要是石油类和泥沙冲积物。

5.其他类型的污水其他类型污水主要包括油污泥堆放场所的渗滤水、洗涤设备的污水、油田地表径流雨水、生活污水以及事故性泄露和排放引起的污染水体等。

由于油田污水种类多,地层差异及钻井工艺不同等原因,各油田污水处理站不仅水质差异大,而且油田污水的水质变化大,这为油田污水的处理带来困难。

油田采出水的处理根据排放或回用不同要求有多种方式。

当油田需要注水时,油田采出水经处理后回注地层,此时要对水中的悬浮物、油等多项指标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其对地层产生伤害。

油田采油污水水质特征及处理探讨

油田采油污水水质特征及处理探讨

油田采油污水水质特征及处理探讨摘要:我国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开发的中后期,多采用三次驱油的方法,生产过程中的产出水已经达到了70%以上,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严重。

油田污水的成分复杂,以不同状态和形式存在着大量的化学物质,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更有效地处理油田污水成为油田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关键词:油田采油污水;水质特征;处理措施引言在国家对于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的趋势下,石油和化学工业所产生的采油污水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处理过程才能被准许排放到自然环境中。

并且采油污水的处理也是水污染处理中相对较复杂和困难的。

因此,必须对采油污水的处理工艺和关键技术进行充分的研究分析,并针对采油污水的来源以及危害程度进行探讨,找出采油污水处理最佳方法。

1采油污水的来源采油污水处理困难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其来源非常广泛,在很多的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采油污水。

在石油生成的漫长过程中,在原油液体中混有大量的天然伴生水。

在原油后期的开采阶段会通过注水驱油作业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同时会在开采过程中的采收液中留有大量的水。

在石油开采过程、生产加工过程都会产生不同数量的采油污水。

在油田开采技术一直在进行新的研究和发展,一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会大大提高原油的采收率,例如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三次采油技术。

但是这些新技术出于对工艺可行和成本因素的考量,往往又会产生数量可观的更为复杂的采油污水,从而更难进行处理。

石油化工行业中,在原料的反应、预处理、分离、提纯等过程都会有大量的水加入,因此也会出现大量的采油污水。

2采油污水的危害2.1污染饮水水源采油污水一旦对饮用的水资源造成污染,就会导致人类以及牲畜生病,甚至会出现食物中毒的严重后果,危机生命安全。

2.2污染江河湖泊一般的水资源其密度会比含油的污水密度大,因此,当采油污水被排放到江河湖泊之后,就会浮在水面上,导致水中的气体无法与大气进行相互交换,致使所有的水生物因为缺氧而无法正常生长,水资源的利用率因此而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处理过程中很容易沉降下来。此部分杂质主要包括 a. 泥砂:0.05μm~4μm 的粘土、4~60μm 的粉砂和大于 60μ
m 的细砂; b. 各种腐蚀产物及垢:Fe2O3、CaO,MgO,FeS,CaSO4,CaCO3 等;
③细菌:硫酸盐还原菌(SRB)5μm~10μm,腐生菌(TGB)10μm~ 30μm;
长期保持稳定,难以分离; (4)溶解油:油以化学方式溶解于水中,油粒直径在 0.1μm 以
下,甚至可小到几纳米,极难分离,一般为 5~15mg/L; (5)油湿固体:油粘附在颗粒表面上。 含油污水中的其它杂质还有: (1)悬浮固体 其颗粒直径范围取 1μm~100μm,因为大于 100μm 的固体颗粒
此外还包括环烷酸类等有机溶解物;②溶解的气体。如溶解氧、二氧 化碳、硫化氢、烃类气体等,其粒径一般为 3×10-4μm~5×10-4μm。 3.油田污水注水及排放标准
从国内外油田生产情况来看,油田含油污水经处理后可用于以下 三个方面:
(1)回注:代替清水资源直接回注地层或配制聚合物后回注地 层。
(2)回用:处理后作为热采锅炉的给水。 (3)外排:处理后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直接排放。我国采 油污水的处理净化水 90%以上用于回注(包括稠油的热采锅炉给水), 外排较少。 3.1 注水水质要求 由于各油田或区块油藏孔隙结构和喉道直径不同,相应的渗透率 也不相同,因此注水水质标准也不尽相同,目前我国主要油田都制订 了本油田的注水水质标准,尽管各标准差异较大,但都要符合注水水 质基本要求,即: (1)水质稳定,与油层水相混不产生沉淀; (2)水注入油层后不使粘土矿物产生水化膨胀或悬浊; (3)水中不得携带大量悬浮物,以防堵塞注水井渗滤端面及渗 流孔道; (4)对注水设施腐蚀性小; (5)当采用两种水源进行混合注水时,应首先进行室内试验,
污水需要全部回收处理净化,减少污染,满足环保要求。
2.油田污水特点
由于原油产地地质条件、原油性质、注水性质以及原油集输和初
加工的整个工艺不尽相同,我国部分油田含油污水水质有较大的差
异,但从总体上看,油田含油污水都具有以下共同特点,见表 1 所示。
表 1 含油含油量高,一般在 1000mg/L 以上回注堵塞地层,外排造成
径较大,一般大于 100μm,占总含油量的 70%~80%以上;
(2)分散油:以油粒形状分散在污水中,不稳定,经静置一段
时间后往往变成浮油,这种油的粒径在 100μm~25μm;
(3)乳化油:在污水中呈乳浊状,细小的油珠外边包着一层水
化膜且具有一定量的负电荷,水中又含有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使乳
化物呈稳定状态,油粒径一般在 25μm~0.1μm,油粒之间难以合并,
探究油田废水来源、水质特点、注水及排放标准
中国大部分陆上油田采出液综合含水率高达 80%以上,部分油田
已超过 90%,中国海洋石油的大部分油田也已相继进入二次开采(即
注水开采)阶段,二次开采阶段的到来一方面增大了对注水量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油田采出水的量,采出水量的增加对油田污水
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各种新的驱油
3.2 排放水质要求 如采出水外排,则要求去除石油类、悬浮物、有机物及硫化物等。
国内油田外排水各项指标均严格遵循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中相关规定(该标准对某些行业已停用,但仍适用于石油行业)。 3.3 水质分析 3.3.1 回注水水质分析
根据净化水的不同去向,需要选择不同的分析项目。净化污水回 注时的分析项目主要有:
证实两种水的配伍性好,对油层无伤害才可注入; (6)具有一定的洗油能力,以确保注水时采收率不低于储量的
60%。主要是水中的表面活性剂含量不宜过多; (7)必须严格控制注入水中的机械杂质、油含量,以使注水井
保持一定的吸收能力。 我国推荐注水水质主要控制指标见表 2 所示。
表 2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SY/T 5329-2012)
一定含量,通常标志着金属的腐蚀。在水中的铁可能以高铁(Fe3+) 或低铁(Fe2+)的离子形式存在,也可能作为沉淀出来的铁化合物悬 浮在水中。沉淀出来的铁化合物会引起地层的堵塞。
钡:钡离子在原水中之所以重要,主要是由于它能与硫酸根离子 结合生成极其难溶的 BaSO4,即使少量硫酸钡的存在也能引起严重的 堵塞。与此类似,原水中的锶离子(Sr2+)也会导致严重结垢和堵塞。
(GB 8978-1996)有关规定执行。结合石油行业特点除严格检测第一 类指标外,还应对如下第二类指标进行分析:(1)pH 值;(2)色 度;(3)悬浮物;(4)BOD5;(5)COD;(6)石油类;(7)硫化 物;(8)氨氮;(9)氟化物;(10)磷酸盐;(11)苯胺类;(12) 硝基苯。
水质的主要控制指标已达到注水要求,可以不考虑辅助性指标; 如果达不到要求,为查其原因可进一步检测辅助性检测项目及指标。 注水水质辅助性检测项目包括溶解氧、硫化氢、侵蚀性二氧化碳、铁、 pH 值等。
辅助性检测项目的指标见表 3。主要指标如下:
(1)溶解氧 水中溶解氧时可加剧腐蚀。腐蚀率不达标时,应首先检测氧浓度。 油田污水溶解氧浓度<0.05mg/L,特殊情况不超过 0.1mg/L;清水中 溶解氧含量要小于 0.5mg/L。 (2)硫化氢 硫化物含量过高,说明细菌增生严重,引起水中悬浮物增加。油 田污水中硫化物含量应小于 2.0mg/L。 (3)侵蚀性二氧化碳 侵蚀性 CO2 是指除了保持平衡的 CO2 以外多出来的那些 CO2,它们 会与岩石中的 CaCO3 反应从而侵蚀岩石,故称为侵蚀性 CO2。 侵蚀性二氧化碳含量分为三部分:①等于 0,稳定;②>0,可溶 解 CaCO3 垢,但对设施有腐蚀作用;③<0,有碳酸盐沉淀析出。一般 要求侵蚀性二氧化碳含量为-1.0~1.0mg/L。 (4) pH 值 控制在 6.5-7.5 为宜。 (5)铁 当水中含有亚铁离子时,铁细菌可将其转化为三价铁离子,生成 氢氧化铁沉淀,水中含有硫化物(H2S)时,生成 FeS 沉淀,使水中 悬浮物增加。 表 3 推荐水质辅助性控制指标
污染
悬浮物含量高,颗粒细小,沉降
悬浮物
容易造成地层堵塞
缓慢
矿化度高,一般在 1000mg/L 以上,加速腐蚀,给废水生化处
矿化度
最高可达 14×104mg/L
理造成困难
结垢离 含有 Ca2+、Mg2+、HCO2+、Ba2+、Cr2+ 容易在管道、容器中结垢
子等
含有原油和采油过程中的各种化 有利于微生物繁殖,造成
有机物
学药剂,COD 高
腐蚀和堵塞
常见有铁细菌、腐生菌、硫酸盐
微生物
容易腐蚀管线,堵塞地层
还原菌等
溶解气 污水中溶解有 O2、H2S、CO2 等多 易导致管线结垢,加剧金
体 种气体
属设备的腐蚀
含油污水中的油以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油湿固体等
五种形态存在:
(1)浮油:铺展在污水表面形成油膜或油层,这种油的油滴粒
c. 有机物:胶质沥青质类和石蜡等重质油类。 (2)胶体 粒径为 1×10-3μm~1μm,主要由泥砂、腐蚀结垢产物和微细有 机物构成,物质组成与悬浮固体基本相似。 (3)溶解物 在水中处于溶解状态的低分子及离子物质,主要包括:①溶解在 水中的无机盐类,基本上以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粒径都在 1×10-3μm 下,主要有 Ca2+,Mg2+,K+,Na+,Fe2+,Cl-,HCO3-,CO32-等,
技术如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进一步推广后,采出水的处理难度加大,
处理成本上升;另外,对一些低渗透油田的利用开发,也提出了更高
的水质要求。因而,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在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
用。
1.油田污水来源
油田污水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出水;(2)洗
井水及其污染物;(3)钻井污水;(4)矿区雨水及其污染物。这些
(2)阴离子 氯离子:氯离子的主要来源是 NaCl 等盐类,因此有时其浓度被 用作水中含盐量的度量。随着水中含盐量的增加,水的腐蚀性也增加。 氯离子浓度高更容易引起腐蚀,尤其是点蚀。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由 于这类离子能够生成不溶解的垢,因此在油田污水中也是很重要的阴 离子。在水的碱度测定中,以碳酸根离子浓度表示的碱度称为酚酞碱 度,而以碳酸氢根离子浓度表示的碱度称为甲基橙碱度。 硫酸根:由于硫酸根离子能与钙、钡或锶反应生成不溶解的垢, 因此其含量在原水中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3)其它性质 ①pH 值;②悬浮固体;③浊度;④总溶解固体量(TDS,总矿化 度);⑤温度;⑥相对密度;⑦溶解氧;⑧硫化物(H2S);⑨细菌 数量。以上回注水水质分析方法可见《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 及分析方法》(SY/T5329-2012)。 3.3.2 排放水水质分析 为了使净化水达到排放标准,净化水质要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阳离子 钙:油田原水的主要成分之一,含量高达 30000mg/L,能很快与 碳酸根或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沉淀附着的垢或悬浮固体,是造成地 层堵塞的主要原因之一。 镁:通常镁离子浓度比钙离子低得多,但与碳酸根离子结合能形 成碳酸镁(MgCO3)垢,也会引起结垢和堵塞问题。 铁:地层水中天然铁含量很低,因此在水系统中铁的存在并达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