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图的判读及地方时区时

合集下载

日照图判读

日照图判读
2、可以判断晨昏线
①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
夜进入昼→晨线
昼进入夜→昏线 6点→晨线 18点→昏线
②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
③方位法:
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三、日照图解读——应用
3、可以判断日期和节气 根据昼夜状况,可以判断日期和节气。 4、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直射点经度, 极昼的最低纬度余角为直射点纬度
日照图的解题技巧和步骤
1、确定半球或南北纬(极)和东西经 2、晨昏线的判读或画晨昏线与光线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4、确定某地区时或地方时 5、确定日期或节气(季节) 6、确定昼夜长短 7、确定太阳出没时刻和物影 8、确定正午太阳高度或其分布规律 9、黄赤交角和五带
识读和运用日照图的基本要求
夏至—6月22
极地俯视图
以下阴影部分默认为夜
夏至—6月22
北极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 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南极
夏至—6月22
夏至—6月22
N
23.5°
夏至—6月22
侧俯视图
夏至—6月22
展 开 图

90°W 90°E

夏至—6月22
组合图
夏至—6月22
组合图
夏至—6月22
晨 线
组合图
昏线
日照图判读
广平一中 蔡书平
一、日照图判读要领
1、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相切、相交。 2、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0°—23°26′ 3、晨昏线与光线垂直。 4、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3°26′N—23°26′S
二、日照图
1、夏至—6月22
晨昏线与极圈相 切,北极圈及其 以北为极昼,南 极圈及其以南为 极夜。 太阳直射北回归 线 晨昏线与经线夹 角为23°26′ 侧视图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如果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发生极昼(南极圈内部分 地区发生极夜),则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 线之间;如果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发生极夜(南极 圈内部分地区发生极昼),则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和南回归线之间。直射点的具体纬度可通过切点纬
度与直射点纬度的互余关系计算。
3、局部日照图 局部日照图实质上都是半球日照图的一部分。有的 为半球日照图的1/2、1/4甚至1/n,如图1、图2分别 为半球侧视日照图的1/2图、1/4图;图3为极地俯视 日照图的1/2图,图4和图5为极地俯视日照图的1/4 图;图6也是局部日照图,但不规则,就算1/n图。
高频考点讲练
(2)9个月后,下图中正确的是(
B
)
高频考点讲练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某纬线 圈至极点的昼夜分布状况,阴 影为黑夜。据此完成(1)~(3) 题。
(1)该纬度圈的纬度可能是( C ) A .0 ° B.23°26′S C.30°N D.30°S (2)关于T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昼夜平分 B.昼短夜长 C.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D.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3)关于P地昼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昼长10小时 B.昼长11小时 C.昼长12小时 D.昼长13小时
为夏至日,晨昏线 起止于南北极圈, 除赤道上昼夜平分 外,其他各条纬线 的昼弧与夜弧都不 相等。北半球昼长 大于夜长,北极圈 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现象;南半球情况 相反
判读突破口 ①图中昼夜界线为 晨线,全球各地6 时日出,18时日 落;②太阳直射赤 道,正午太阳高度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 递减 ①图中昼夜界线为 晨线,全球只有赤 道上6时日出,18 时日落;②太阳直 射北回归线,正午 太阳高度由北回归 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D
)
高频考点讲练

太阳光照图(日照图)的判读内容和方法

太阳光照图(日照图)的判读内容和方法

• 季节、节气的判读 • 时间的确定 • 昼夜长短的判读 • 日出日落时刻的判读
一、季节、节气的判定
一般来说,日照图反应的往往是地球 在绕日公转中黄道上的几个特殊位置: 二分二至日时的情况。
步骤如下:
①确定南、北极。
可依据地球自转方向、海陆分布以及图上的 纬度分布特点来加以判断。
②注意晨昏线在地表的位置,尤其是与特殊


3、求乙图中D、O两点和甲图中H、K的昼长;
D:8h;
O:12h; H:18h;
K:24h
4、求甲图中G点的日出、日落时间
G点的日出时间为3时,日落时间为21时
晨昏线的画法: 1、过地心与光线垂直(侧视图) 2、平分赤道 3、二分时,与经线圈重合; 二至时,与极圈相切
线晨
线晨
S
N
昏 线
昏 线
问题:1、判断图示半球的季节、节气及日期
北半球的冬季,冬至日,12.22前后
二、时间的判定
时间的判定一般有两种方法:
• 从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出发推断时间
• 从晨昏圈与赤道交点推算时间
•从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出发推断时间
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分别平分昼弧和夜弧: •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 • 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后根据经度每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加西 减等原则判定某点所在经度的时间。
夏季
A
O
B
2、图中A点此时的地方时 是 4 时,C点的地方时是 12 时 3、A点昼长是 16 小时,B点昼 长 16 小时
C
点击高考
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 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 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慢。读图完成1--2题。 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 甲地为( ) B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太阳光照射图的判读方法

太阳光照射图的判读方法

太阳光照射图的判读方法一、考点透视:阳光照射图综合考查学生对区时、地方时、北京时间等的计算能力,以及运用于分析地球运动所形成的地理现象等。

本考点把它分为太阳光照图上经纬度位置的确定、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计算与应用、时间的计算和日期的变更与季节的变化等三大部分。

太阳光照图的类型有地球侧视图、俯视图、矩形投影图等多种类型,高考往往以此为切入点考查有关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以及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联系紧密的气候、水文、季风、洋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从而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二、太阳光照图的类型判读:(1)确定所属的半球:特别是极地俯视图抓住地球自转的方向;矩形图抓住经纬度的变化特征。

(2)确定日期:根据晨昏线的特点和及极昼、极夜情况来确定。

(3)确定地方时:根据已知经线及相邻经线间隔的度数,找到某一经线的地方时然后计算。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时间的变化规律。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与应用:这部分内容很容易和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相联系,从而取材于我们的生产生活,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作为考试的切入点,考查学科内与之相关联的内容,体现高考命题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的判读如下:(1)规律:从直射点往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2)最值: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相反,直射南回归线时,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

(3)公式:H=90°-|φ-δ|中φ与δ符号很关键,此外,两点间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纬度差。

(4)影子的长短变化与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影子变短;方向由太阳的位置确定。

(5)地方时:一天之中太阳高度最大时地方时为12时。

(6)楼间距离和太阳热水器的仰角要抓住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

四、地方时的计算和日期的变更:该知识点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题目选材容易,而且能很好地体现以能力测试为主,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光照图的判读技巧光照图也叫日照图,即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布图形。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日照图的形式变化较多,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一、光照图的类型:二、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半球侧视图的经线通常表现为弧线,连接南北两极,通常为上北下南;俯视图中经线表现为以极点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纬线则显示为同心圆,通常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逆时针为北半球,顺时针为南半球;还可以根据经度变化来判断,沿东经经度变大,西经经度变小的方向为自转方向。

如图1,根据东经度数变大方向为自转方向,则图1为顺时针自转,为南半球俯视图。

2、判断晨昏线晨昏线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其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二是始终平分赤道。

晨昏线判断的关键是沿自转方向看,由夜到昼的为晨线,由昼到夜的则为昏线。

即“东昼为晨,西昼为昏”。

晨线与昏线组成一个大圆平分地球。

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其余时间则与经线斜交。

如图1中弧AD为晨线,弧BD为昏线;图2中CD为晨线;图3中弧NAS为晨线。

3. 计算地方时太阳直射点或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再结合图中给出的经度信息,可计算其他经线的地方时。

3、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由于太阳光为平行光,地球是个球体,所以在某一时刻太阳仅直射地球上某一点,此点就是太阳直射点,位于昼半球正中心。

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在直射点上物体的影长为零。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可以根据晨昏线的位置来判定,晨昏线若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则直射南回归线;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则直射赤道。

日照图判读

日照图判读

日照图按投影面的不同可分为三类,侧视图、俯视图和变式图。

侧视图俯视图变式图第一步先判读南北半球第二步判读晨昏线。

根据地球自传方向,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由夜进入昼的是晨线第三步判读:根据两极地区的日照情况判断日期或直射点的纬度。

依据是1.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出现极夜,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出现极昼,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3.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晨昏线与经线重合),3月21日或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

第四步判读确定地方时。

判断依据:首先从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入手。

晨线与赤道相交的点及这个点所在经线为地方时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的点及这个点所在经线为18时。

第五步判读确定直射点经度或判断时间。

依据是昼半球(白天)的中间经线为太阳直射经线,时间为12时。

夜半球的中间经线的时间为24时或者0时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平行的太阳光线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从而产生了昼夜半球,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昏线。

晨昏线的特点是:一是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二是始终平分赤道,即通过地心。

1、晨昏线的判读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反之是晨线。

2、判定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在日照图上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所在的经度。

如图一、图二、图三中,太阳直射点经度均为150˚E,图四中,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0˚ (赤道)。

图二、图五中,晨昏圈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为受光半球,南极圈内为背光半球,即太阳直射23˚26'N(北回归线)。

图三、图六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为背光半球,南极圈内为受光半球·,即太阳直射在23˚26'S(南回归线)。

3、判定某地地方时一是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图一中,AB为晨线,60˚E上的地方时为6时,晨线背面对应的是昏线,则与60˚E正相对的120˚W上的地方时为18时。

日照图的类型及判读

日照图的类型及判读
13
(2)日出、日落方位和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
(2)日出、日落方位和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
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因此日 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 各地昼长于夜,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 下。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
6
(7)局部图 解题时把图像补充完整,可降低解题难度。
7
2.日照图的判读 (1)南北半球确定 对于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而对于俯视图或有关 变式图,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来判断南北半球是常用的有 效方法。 ①根据“北逆南顺”来判断。如下图,甲为北半球, 乙为南半球。
9
②从经度排列上看,东经度由西向东数值增大,西经 度由西向东数值减小。下图中甲为北半球,乙为南半球。
12
温馨提示: (1)正午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 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由于太阳 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移动,正午日影朝向不 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正午日影始终朝北(北极点和北极圈及其以内的极夜期除 外)。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在南回归线以南地 区,正午的日影始终朝南(南极点和南极圈及其以内的极夜 期除外)。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 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 度最小,日影最长。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中有两次太 阳直射(回归线上只有一次),直射时日影最短(日影与物体 本身重合)。
1
(2)公转轨道局部图结合公转方向和昼夜分布判读。图 中阴影为夜半球,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之后太阳直射点向 南移动,可确定为9月23日左右的光照图。

日照图上的时间计算

日照图上的时间计算

日照图上的时间计算时间计算是近几年来高考的重点内容,要系统掌握该内容,必须通过难点关──日照图上的时间计算,如何在日照图上进行时间计算?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复习训练。

一、熟悉相关概念1.地方时各地因经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时刻即地方时(地方时随经度变化)。

2.时区为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将7.5°W至7.5°E划分为零时区,又叫中时区。

在零时区以东,每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在零时区以西每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东十二区、西十二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

全球共划分为二十四个时区。

(时区的确定:时区数=经度/15°,四舍五入)3.区时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区时。

(中央经线上的度数=时区数×150)4.北京时北京(116°E)所在时区(东八区)的区时。

即120°E的地方时。

5.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空间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近似180°经线),其西侧东十二区总比东侧西十二区的日期早一天;另一条是时间界线,即0点(24点)所在经线。

二、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1.地方时的计算:A地方时=B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或A地方时=B地方时±(经度差/150)×1小时(注意:当A地位在B地东侧时取“+”,当A地位在B地西侧时取“-”即东加西减;若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还需调整日期──“东减西加一天”。

)2.区时的计算:A地区时=B地区时±时区差×1小时(注意事项同上)三、训练和培养识图技能1.因观察者的角度不同,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日照图──侧视图、正视图、俯视图,还有平面展开图等等。

要求学生能熟练识别并能绘制二分、二至时各种类型的日照图。

必1U1日照图及其判读荐

必1U1日照图及其判读荐
90°-63°26′=26′34′
例 1 返回
日照图及其判读
一、太阳光照图的判读的一般方法 考点⑧的判别方法:
区分两个日期的界线有两条:
第一条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第二条为:自然分界线即24时 或0时所在的经线
Go17
例 1 返回
日照图及其判读
二、太阳光照图的变化
变化一 视图角度的变化
变化二 题目条件或问题的变化
返回
继续
日照图及其判读
一、太阳光照图的判读的一般方法
基本考点
①判断晨昏线。
⑤根据光照图判断太阳直
② 求任意一点的时刻。射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 ⑥判断各地的昼夜长短变化。
③判断太阳出没时刻。 ⑦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④根据光照图判断
日期、节气。
⑧日界线的问题。
返回
日照图及其判读
一、太阳光照图的判读的一般方法
晨昏线为 弧线且与 南北极圈 相切
23゜ 26N
23゜ 26S
北极圈内极昼 南极圈内极夜
北极圈内极夜 南极圈内极昼
返回图及其判读
一、太阳光照图的判读的一般方法
考点⑤的判别方法: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在南北回归线间 来回移动。由于地球的自转,在一天之中,太阳依次直射南北 线间的某条纬线上的所有点。但在某个时刻,则只直射其中一 点。可分两步走:
下一题
日照图及其判读
二、太阳光照图的变化
变化一 视图角度的变化
例3、在右图中,EDF为晨昏 线;ED为晨线。 问:C点所在的
半球是昼半球还是夜半球? 昼半球
A、B点所在的半球是昼半球
还是夜半球? 夜半球
过3小时后,B点的昼夜变化

日照图判读的技巧分析讲解

日照图判读的技巧分析讲解

日照图判读的技巧分析安徽马鞍山卢大亮日照图主要的构成要素包括:一是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某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等;二是线:经纬线、晨昏线、太阳光线、零点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等;三是面:夜半球和昼半球。

日照图有两种主要状态:一是静态图:反映地球某一特定时间世界各地的时间状况;二是动态图:包括由于地球自转而导致的地方时和日期的更替以及由于地球公转而导致的季节更替。

一、日照图上的信息1. 日照图上的时间信息:①地方时和区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24时(或0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

②日期:包括根据国际日期变更线(定线)、0点线或24点线(动线)判断“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以及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等特殊日期的判定。

③季节:可以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情况、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等判断该半球的季节。

2. 日照图上的空间信息:某些地理现象既有明显的时间性,又有明显的空间性,所以地理现象是地理时空问题的结合点。

地理时间计算与地理现象的联系,鲜明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因此也成为高考时空题中经常涉及的问题。

在高考地理复习中,应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握各种地理现象,才能熟练地进行“时空转换”,真正提高复习效率。

如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等。

例1. 下图所示范围为昼半球,其中A点(78°N,12°E)位于我国新建的北极科考站黄河站附近,B 点与A点处于同一经线圈上,此时正值北极科考的好季节,读图回答(1)~(2)题:(1)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A. 7时12分B. 7时C. 19时12分D. 19时(2)下列关于此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B. 为长江流域早稻播种季节C. 地球公转速度变快D. 直布罗陀表层海水向西流解析:(1)本题的情境很简单,是通过日照图来考查具体的地理知识的,但本题没有空间立体图,给出的是平面图,所以我们首先要将立体的图分析出来(如下图)。

日照图判读的技巧分析讲解

日照图判读的技巧分析讲解

日照图判读的技巧分析安徽马鞍山卢大亮日照图主要的构成要素包括:一是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某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等;二是线:经纬线、晨昏线、太阳光线、零点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等;三是面:夜半球和昼半球。

日照图有两种主要状态:一是静态图:反映地球某一特定时间世界各地的时间状况;二是动态图:包括由于地球自转而导致的地方时和日期的更替以及由于地球公转而导致的季节更替。

一、日照图上的信息1. 日照图上的时间信息:①地方时和区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24时(或0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

②日期:包括根据国际日期变更线(定线)、0点线或24点线(动线)判断“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以及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等特殊日期的判定。

③季节:可以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情况、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等判断该半球的季节。

2. 日照图上的空间信息:某些地理现象既有明显的时间性,又有明显的空间性,所以地理现象是地理时空问题的结合点。

地理时间计算与地理现象的联系,鲜明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因此也成为高考时空题中经常涉及的问题。

在高考地理复习中,应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握各种地理现象,才能熟练地进行“时空转换”,真正提高复习效率。

如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等。

例1. 下图所示范围为昼半球,其中A点(78°N,12°E)位于我国新建的北极科考站黄河站附近,B 点与A点处于同一经线圈上,此时正值北极科考的好季节,读图回答(1)~(2)题:(1)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A. 7时12分B. 7时C. 19时12分D. 19时(2)下列关于此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B. 为长江流域早稻播种季节C. 地球公转速度变快D. 直布罗陀表层海水向西流解析:(1)本题的情境很简单,是通过日照图来考查具体的地理知识的,但本题没有空间立体图,给出的是平面图,所以我们首先要将立体的图分析出来(如下图)。

太阳光照图(日照图)的判读内容和方法

太阳光照图(日照图)的判读内容和方法

注意:
昼长=昼弧长度/15° 夜长=夜弧长度/15° 昼弧长度+夜弧长度=360°(一圆周)
四、某地日出日落时刻的判定
找到某地所处纬线与晨昏线的交点,判定交点的时 间即可,方法同时间的判定一样。
日出时间 = 12-某地昼长/2 某地所处纬线与晨昏线有两个交点:
• 一个是与晨线的交点,即为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 12+某地昼长/2 • 一个是与昏线的交点,即为日落时间。 实际上如果能知道某地的昼长或夜长,再计算出期 中一个交点的时间,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交点的时 间。
①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是相同; ②过日界线时有日期的变化


求:甲图中A、B、E、F点的地方时;
乙图中A、B点的地方时
甲图中 A:0时 乙图中 A:14时
B:12时 B:20时
E:9时
F:21时
三、昼夜长短的判定
• 同一条纬线上各点昼长相等,夜长也相等;
即:昼长+夜长=24小时
• 就南、北半球而言,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而在另一半球情况 则正好相反; • 春秋分日全球各纬度处昼夜等长,均为12个 小时;赤道处全年昼夜等长。
N
N
N
A
B
C
23°26′N 夏至 1、A图是一年中的______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 0° 2、B图是一年中的春分或秋分 ______ 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
冬至 23°26′S 3、C图是一年中的______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


问题:1、判断图示半球的季节、节气及日期
一、季节、节气的判定
一般来说,日照图反应的往往是地球 在绕日公转中黄道上的几个特殊位置: 二分二至日时的情况。

地理计算与日照图判读

地理计算与日照图判读

地理计算与日照图判读【要点疏理】地理计算是高中地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涉及,地理计算包括时间计算、日期计算、昼夜长短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日出日落计算、地方时计算等,日照图判读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定半球,定日出及日落经线,定直射点地理坐标等。

⑴时间的计算①地方时:不同经度的时间。

掌握东加西减、东早西晚的原则,每相差15度,时间上相差1小时,4分钟相差1度。

根据已知时间求经度时,注意用时间的早晚来确定经度的东西方位。

[4分=1°或4秒(时)=1´(角)]②区时:各地没有特殊说明情况下使用的时间。

先掌握时区的计算,区时的计算方法与地方时的原则相同,每相差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个小时。

注意地方时与区时的相互转换。

A、如何求时区数:用已知经度数除以15,余数小于7.5,商数即为时区数;大于7.5,时区数为商数加1。

注:求得结果必须标明在东西时区。

例1:求115°位于哪个时区?B、如何求中央经线(中央经线=时区数×15,注:不要忘记写东、西经)。

例2:求东经82°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东经75°)C、如何界定时区范围?(中央经线±7.5°)D、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时区差求法:在0时区两侧加,在0时区同侧减。

加减号的确定: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面取加号,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面取减号。

)例3:已知东8区为15点,求西三区为几点?(4点)③标准时:各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绝大部分国家只有一个标准时,多采用这个国家东部时区的区时,也有采用半区时的国家,如印度(东5.5区)等;少数大国有两个标准时,如中国、美国、俄罗斯等。

注意一个国家的任何地区,所使用的时间都为标准时,除非有特别说明是所在时区的区时或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时例外。

④北京时间:我国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日照图的判读及地方时区时由于观察的角度和位置不同,日照图种类众多,大致可分为侧视图、俯视图、平面图、和各种变式图。

一、日照图的解题步骤:定类型――定自转――定晨昏线――定点(赤道与晨昏线的交点及直射点)――定经度――定考查内容二、在日照图上通常涉及下列问题:1.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1)东西半球:明确20°W 和160°E 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2)南北半球: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

2.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经线的关系: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互垂直,地球的球心和直射点的连线即为直射的太阳光。

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即为太阳直射的纬度。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1)直射纬线的确定:A.利用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B.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纬线。

C.利用极昼出现的纬度来推断。

(2)太阳直射经线的确定:太阳直射点位于地方时12点所在的经线上。

A.地方时12时的经线。

B.平分昼半球的经线。

C.根据已知某经线的时间来计算。

D.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经线。

4.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1)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等于0,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

(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5.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同时还要分清回答昼夜状况还是昼夜变化趋势,这就要注意以下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6.计算区时、地方时明确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再结合图中给出的经度信息,可计算区时。

7.计算昼长、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某地的昼夜长短,首先应明确过该点的纬线圈在昼夜半球上各跨了多少经度,按每隔15°为1小时可计算出昼夜长短。

8、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机应用(屋内影长、太阳内热水器的安装、楼间距)三、例题1、读图3-1-6回答问题:(1)此时北半球是 季。

阳光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此后三个月内,南极圈内的 (极昼、极夜)逐渐变(大、小)。

(3)A 地的时间是 月 日 时,是 时区。

(4)B 地的时间是 月 日 时,是 时区。

(5)C 地昼长 小时,夜长 小时。

日出 点。

(6)此时南半球的昼夜状况如何?(7)此后的三个月,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如何变化?(8)此时南极点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9)此时在400N 地区的太阳能热水器的采热板与地面的夹角是:(10)D 地在B 地的 方向。

2、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昏线是 。

(2)此时北京时间是 。

(3)D 点的地方时是 。

(4)D 点的昼长约是 。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1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

3.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判断:(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_,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______________。

(2)此时,900E 的区时是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时。

(3)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 )A .45°W ,135°WB .135°E ,45°WC .60°E ,120°WD .0°,180(4)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A .90°W 向东至180°B .0°向东至180°C .90°W 向东至90°ED .0°向东至90°E(5)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__________(多项选择)A .黄赤交角略微变小B .东京白昼时间比悉尼长C .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D .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E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F .地球自转线速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H .塔里木河可能出现断流00000034’ 034’ ●E四、典型练习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1~3题。

1.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 )A .0°30°E B. 0°60°EC. 30°N 30°WD. 0° 120°E2. 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 日界线 本初子午线B. 0°180°C. 0°150°WD. 150°W 180°3. 此时( )A.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B. 悉尼和伦敦的昼长相等C. 塔里木河水位达最高D. 地球公转速度最快读图,完成4~5题。

4. 若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分界线的地方时为0时,阴影部分为4月5日,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 4月4日12时40分B. 4月5日12时20分C. 4月6日12时20分D. 4月5日12时40分5 若图2—6中阴影部分为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天,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西半球B.伦敦的白昼长于北京C.华北地区正值雨季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6.右图为6月22日从北极点上空所见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部分),N 为北极点,弧AB 、AC 、AD 皆与极圈相切于A 点。

(1)图中能表示晨昏线的是 ,该段弧线是 (晨、昏)线。

(2)该日,A 点的昼长为 小时,C 点夜长为 小时,E 点早晨 时日出。

(3)该日,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为: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为 。

(4)如果此时全球刚好分属6月21日和6月22日两个不同的日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

7、读右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此刻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 线上, 乙地日出时刻是点钟。

(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 ,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 小时。

(4)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是 º ˊ。

(5)按图中所示时刻能看到北极星的地点是:( )A .北京B .伦敦C .悉尼D .洛杉矶8.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1)如果此刻“北京时间”为九点整,那么图中A 地经度为 。

(2)若某地的地方时为11点40分,且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那么该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

图2—5(3)在昼夜平分的纬线上属东半球范围的那一段中,且为昼半球的部分所跨经度为:A.小于90°B.大于90°C.等于90°D.180°Array 9.读右图,图中O为南极点,MA为晨昏线,M为晨昏线与纬线(70°)相切的切点,且与经线B相交,图中斜线部分表示与全球其它地区日期不同的范围,读后回答:(1)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2)武汉某区(114.5°E,30.5°N)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地方时是时分。

10、下图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

完成1-2题。

1.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a 、b 两月分别是()A.1 月、2 月B.3 月、4 月C.6 月、7 月D.11 月、12 月2.在图示月份中()A.②地夜长超过10 小时B.三地中①地昼长最长C.三地昼长变化率在a月相等D.三地中③地昼长变化最大11、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

据表中的数据回答3—4题。

3.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4.四地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序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下表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据表分析回答5—6题。

A.100°E、50°N B.110°E、40°NC.125°E、40°N D.130°E、50°N6.图中X、Y的时间可能为()A.8.00、17:00 B.7:50、17:10C.8:20、17:00 D.8:10、17:1012、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回答6~7题。

6.在图中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A.①B.②C.③D.④7.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6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A.8日14时B.9日2时C.9日20时D.8日8时1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有一架飞机从b点飞往c点,要求走最近的航线,其航向的变化过程是(3)a点的昼长为小时,d点正午太阳高度是,d点的日出时间是时。

(4)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北京时间为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共跨时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