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指副词“相”“见”用法探微

合集下载

副词“相”指代性之我见

副词“相”指代性之我见

副词“相”指代性之我见副词“相”指代性之辨正[关键词]:指代性副词宾语前置宾语省略副词“相”的指代性,首见于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马氏文通》把?相?字归入代词,刘复以为应该归入副词。

我们认为后一说是比较正确的。

但是,我们还得承认它是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王力先生的“指代性副词”一说只是把马、刘两家的观点来了一个折中调和。

并没有真正解决“相”字的词性归属和语法意义。

他进而指出:相?字所修饰的动词仅指单方面行为的时候,它本身已经失去了?交互?的意义,但是,它的指代性仍然存在。

这样,它在意义上就近似倒装的?我?、倒装的尔?等。

南开大学中文系古汉语教研室编写的《古代汉语读本》在该书的“目录”中就专门列出了一个章节,标题就是:“第十一课ll.4 指代性副词‘相’‘见’”。

并指出:在古代汉语里,?相?字作为一个副词,一般用在及物动词前面,但它又具有指代性,所以我们称它指代性副词。

指代动作行为的受事者,?相?字所指代的动作行为受事者可以是第一人称,也可以是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

杨伯峻先生的《古汉语虚词》中也说:相?字下若是外动词,又没有宾语,?相?字便兼起代词作用,可以代本人,可以代对方,也可以代第三方。

此外,还有其它著述或者教材如吕东亚先生的《古代汉语》则直截了当地说:?‘相’用作前置宾语,指代第一、第二、第三人称。

?笔者以为,这种提法既不科学,也不符合语言实际,还会在本已混乱的教学语法体系造成更大的混乱。

一、“指代性副词”的命名不科学“指代性副词”这个名称是指“相”字的词性归类,还是指它在语言运用中的临时性的兼类现象呢?倘是指词性归类,那么,是否要在目前通行的教学语法十二类词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指代性副词”而成为十三类呢?同时,这个“指代性副词”将归类为“实词”呢,还是“虚词”呢,或者是自立一类,与实词、虚词并列而三呢?如果是指词的兼类现象,那么,其它的兼类词又怎么命名呢?例如:“骑”,读如(qi)时,作动词讲,指“跨上去”;读(jì)时,作名词讲,一人一马曰一“骑”;又如“文”,在“文不加点”中,“文”作名词讲,指“文章”;在“文过饰非”中,“文”字作动词讲,指“掩饰、掩盖”。

古汉语中的副词

古汉语中的副词

古汉语中的副词副词,是一种只能充当状语的虚词。

在句中一般修饰动词性词语或形容词性词语。

现代汉语归入实词,传统语言学归入虚词。

古代汉语中,副词可以在判断句中修饰名词性谓语,这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见。

《史记·项羽本纪》:梁父即楚将项燕。

《荀子·性恶》:此皆古之良马也。

古汉语副词按照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可以分成:时间副词范围副词程度副词情态副词语气副词否定副词谦敬副词指代性副词一、程度副词程度副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动作、行为的程度的副词。

(一)表程度高有“最、大、太、至、极、绝、尤、愈、略、殊、良、甚、孔”等最、至、极、绝——最高度大——十分太(泰)——指程度上超过一定的限度殊、尤、特——特别、非常以上词古今意义变化不大讨论:1、良“良”在汉代,与“久”连用,“良久”就是很久六朝以后,修饰其他词语,“的确”、“很”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史记·商君列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经注·江水)2、甚:在六朝以前,既作状语,也作谓语、定语,是形容词。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夫人。

”(《战国策·赵策四》)苛政暴吏,甚于虎也。

(《论衡·遭虎》)六朝以后,才由形容词转变为表程度高的副词。

好读书,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传》)其实汉代偶有使用: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贾谊《论积贮疏》)此外,较为特殊的有“孔”、“重”,一般可译为“很”。

①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诗经·豳风·东山》)②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礼记·檀弓下》)(二)表程度不深、轻微常见的有“少”、“稍”、“略”、“颇”、“微”等,一般可译为“稍微”、“略微”等。

先秦一般用“少”汉代以后才用“略、微、颇”唐宋以后用“稍”例如:①太后之色少解。

(《战国策·赵策四》)②稍不如意,则鞭笞酷疟。

(方勺《泊宅编》)③请略陈固陋。

5:虚词-副词

5:虚词-副词

三、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是表示行为、性 六朝前,“甚”是形容词, 后 状、数量多少的程度的, 来才由形容词变为程度副词。 可分三类: (一)表示程度高的副词,有 ③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 少 “最、至、极、绝,大、 子乎?“对曰:“甚於妇人”。 太,殊、特、尤,良、甚” ④涉於鱼齿之下,甚雨及 等。 之,楚师多冻。 ①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 ⑤苛政暴吏,甚於虎也。 老,弗许,良久乃许之。 ⑥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⑦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
六、否定副词

表示对情况、行为或性状 的否定的副词,叫否定副 词。古汉语中,常用的否 定副词有“不、弗、毋 (无)、勿、未、非、否、 微"等。 在先秦,凡是用了否定副 词“不、毋、未”和表否 定的无定代词“莫”的句 子,动词所带的代词宾语 一般要放在动词前面。

"不"和"弗"都表示一般的 否定,"不"的用法较宽, 既可以否定动作行为,又 可以否定事物的性状。作 用同现代汉语一致。
①孟尝君怪之,曰:“此谁 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铁 归来,者也。“ ②孟子曰:“子诚齐人也” 《孟子· 公孙丑上》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史 记· 项羽本纪》) 上例的副词都是表示明确认 定的语气的,其中“乃、即” 还 带有申辩排他性的意味。
语气副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表示委婉的测度、商榷或 论议语气,常用的有"其、盖、 殆"等,相当於"大概(是)、恐 怕(是)"。 ①诗曰:"孝子不匮,永锡 尔类。"其是之谓乎?(《左 传· 郑伯克段于鄢》) ②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 倾。(《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

三个词类——偏义副词、同义副词、连绵词

三个词类——偏义副词、同义副词、连绵词

判断方法 3、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拆开后,都单独有意义,且能与别的字构成另外 的词。但拆开后的字义与该联绵词本身的意思没有联系,它们也不可能用 双音合成词的任何一种构词方式组合成该词的意思。比如,“仓促”这一 联绵词,拆成“仓”、“促”两字,它们的意思分别为: 仓 (1)仓房,仓库(2)姓。 促 (1)时间短:短促、急促。(2)催,推动:督促。(3)靠近:促膝谈心。 但是,“仓”的两个义项与“促”的三个义项无论用双音合成词的哪种构 词方式组合,都不能表示“仓促”所含有的“匆忙”的意思。“仓”、 “促”这两个字,只是该联绵词的书面语言符号罢了。再如“马”单独有 意义,“虎”单独也有意义,但它们各自的意义同样与联绵词“马虎”的 意义无关。
同义复词指的是意思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 词连用,表示同一个意思的复合词。如“于是 行旅不至,人物无资”(因此商人不来这里做 买卖,当地的人贫穷并且物资缺乏。)中的 “行”、“旅”,都是“来往的旅客”的意思。
示例 ①夫差将欲听与之成(高一册《勾践灭吴》)(意思就是“夫差将欲听 (之)与之成”。 译为现代汉语应为: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讲和。) 这里,“将”和“欲”都是副词“将要”的意思。又如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初三册《邹忌讽齐王纳谏》) “谤”和“讥”连用,都是指责别人的过错或短处的意思。 ③老臣病足……故愿望见太后(高一册《触龙说赵太后》)(老臣的脚有 毛病,不能够快跑。) “愿”和“望”都是“希望”的意思。如《触龙说赵太后》:“愿及未填 沟壑而托之。”又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也。”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合成一 个词,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 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作 陪衬音节的作用,这类词就叫偏义复 词。

副词

副词

鸡鸣狗吠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2)用于偏指,即表示有关双方之中一方对另
一方的行为。可代第一、二、三人称。 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史) 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后汉书) 穆居家数年,在朝诸公多有相推荐者。(后汉 书)
“见”
表示指代动作行为的受事者,用在及物 动词前作状语,只能代第一人称。 “我”或“自己”)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见笑 见谅 见怪 见教
敬诺,年几何矣?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请
以遗之。 君惠缴福于敞邑之社稷。 幸分我一杯羹。 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 向者辱赐书。(报任安书)









时 间 :
席 设 : 敬 备 喜 筵 恭 请 光 临
为 我 俩 举 行 结 婚 典 礼
谨 订 于
(四)情态副词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一定的情态或语气的副词。
曾:竟然。
乃:竟然,才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必、固、诚、信、实、宁、岂、盖、殆
言必行,行必果。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重于鸿毛。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蔑也今而后些吾子之信可事也。 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
根据副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成程度、范围、时间、 情态、否定和表敬六类。
二、常用副词的用法
(一)程度副词——表动作行为或状态的程度。
表程度偏高:“最、太、至、良、甚、 颇。 表程度递增:益、愈、尤、滋 表程度偏低:略 、少、稍、颇。

「古汉语中“相”和“见”的特殊用法」

「古汉语中“相”和“见”的特殊用法」

古汉语中“相”和“见”的特殊用法在古汉语中,常常可以看到两个具有指代作用的副词,就是“相”和“见”。

它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具有指代动作行为受事者的作用。

这一用法,多见于汉以后的文献中。

现分述如下:相“相”可以称代三种人(物)称。

例如:1.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百万,不肯相救。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这句的意思是:现在大王和我早晚之间就要死去,可是你拥有几万士兵,不肯救我。

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世说新语•文学》)曹植《七步诗》的这两句的意思是:本来是从一条根上长出来的,煎熬我怎么这么急迫!3.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

(《后汉书•冯鲂传》)这句的意思是:你知道悔过服罪,现在一切都赦免你。

4.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

(韩愈《答李翊书》)这句的意思是:向我韩愈问的人多,考虑你的话用心不急切为利,姑且为你说这些。

5.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孔雀东南飞》)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现在就立即答应他家(指代太守家)吧,马上成就两家的婚姻。

6.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

(柳宗元《黔之驴》)这句的意思是:渐渐地出来靠近它,提心吊胆地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例1、2两句中的“相”指代第一人称的人,例3、4两句中的“相”指代第二人称的人,例5、6两句中的“相”指代第三人称的人和物。

由上所述,可以明确以下两点有关“相”的用法:1.各句的“相”都用在动词或介词之前。

加点的词,除例4是介词以外,其他全是动词。

画浪线的“相”与动词或介词组成的语言单位,类似倒置的动宾短语。

"相"的这种用法,从成语中可以看到。

如:拔刀相助、倒屣相迎、豆萁相煎、反戈相向、刮目相看、降心相从、解囊相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等。

2.要和范围副词的“相”区别开来。

表示范围的副词“相”用在不带宾语的及物动词前,既表示动作行为的施事者,又表示动作行为的受事者,此为"互指"。

如:“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中的“相”是指“爷和娘”,义为互相。

浅谈古汉语副词的语法功能

浅谈古汉语副词的语法功能

浅谈古汉语副词的语法功能依据古代汉语副词的意义,可以将副词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否定副词、表态副词、谦敬副词六类。

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是:1、程度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性质的程度。

可分为三种:(1)有的程度副词表示某种情况的最高程度。

这样的程度副词有“最”、“甚”、“极”、“绝”、“殊”、“太”、“尤”等。

例如:①群臣争功,岁余不决。

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

(《史记萧相国世家》)②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贾谊《论积贮疏》)③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陶渊明《桃花源记》)④嫪毒遂得侍太后,太后私与通,绝爱之。

(《史记吕不韦列传》)⑤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战国策赵策》)⑥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史记主父偃列传》)⑦苍本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善律历。

(《史记张丞相列传》)(2)有的程度副词表示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进一层。

这样的程度副词有愈、益、弥、加等。

例如:①承相发病死,错以此愈贵。

(《晁错传》)②汉矢且尽,广乃令持满勿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

(《史记李将军列传》)③退而修《诗》《书》《礼》《乐》,**弥众。

(《史记孔子世家》)④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3)有的程度副词表示程度较轻。

这样的程度副词有“差”、“少”、“略”、“颇”等。

例如:①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

(《后汉书光武纪》)②太后之色少解。

(《战国策赵策》)③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

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史记项羽本纪》)④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2、范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范围的副词。

可分为两种:(1)有的表范围的全部,如“皆”、“尽”、“悉”、“悉”、“举”、“徧(遍)、“咸”、“毕”等。

例如:①盎调为陇西都尉,仁爱士卒皆争为死。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②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常见的偏义复词以及兼词

常见的偏义复词以及兼词
7.孰与君少长? (司马迁《鸿门宴》) “少长” 偏义在“长”,年龄大。
8.去来江口守空船。(白居易《琵琶行》) “去 来”偏义在“去”,意为离开。
9.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孔雀东南飞 )“进退”,“进”,指“进来”,“退”指 “退出”,义偏“进”。
10.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异同”偏义在“异”, 不同。
一、偏义复词的类型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的。例如:《孔 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公姥”只
有“姥”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如:《墨子·非攻》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 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 子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
只作陪衬。
二、偏义复词的识别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存亡”偏义在“亡”,灭亡。
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 出师表》)“崩殂”:“崩”指皇帝死,“ 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 衬字。
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 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宠辱”偏义在“辱”, 此处可译为“ 遭贬谪的不幸”。
2.根据语法关系来判定
如《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 辛”中,状语“勤”只能修饰“作”,而 不能修饰
“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 ”无义。又如《礼记》“士功不兴,大夫 不得造车马”中,因“车”与“造”构成 动宾关系,与“马”不搭配(一般而言,我 们不能说造“马”),故“马”无义,起陪 衬作用,“车马”偏指“车”义。
识别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根据句子语境来判定。
如《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 雷”,全诗之中,未言及兰芝有父,“父兄 ”一词的意义当偏指在“兄”这个语素上面 ,用以突出刘兄的蛮横与暴戾。又如《桃花 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中的“ 远近”,偏义在“远”,文章通过这个“远 ”字来表明诗人信步自适的心境。

高中语文“相”字的用法优秀公开课课件

高中语文“相”字的用法优秀公开课课件

词源追溯
相,省視也。从目从木。 《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 《詩》曰:“相鼠有皮。” ——《說文》

“相”字的构形,透露了我们的先民喜欢树木的心理,同时也说明 他们是一些爱看树的人。在他们看来,大地上的树木最值得看,而且 百看不厌。 许慎用“省视”来训释“相”,正体现了先民的这种心理。“相”作 “细看”、“认真看”的意思是从“看树木”的初义引申出来的。
(1)好自相扶将 (2)蹑履相逢迎 (3)怅然遥相望
(2)相(xiāng),副词,表示互相、 彼此
相见常日稀 六合正相应 叶叶相交通

枝枝相覆盖 仰头相向鸣
(3)相(xiàng),名词,相貌;宰相,丞 相。 ①儿已薄禄相 ②王侯将相
(4)相(xiàng),动词,仔细看,审察; 辅助,帮助。 ①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马,教其所爱 者相驽马。(《韩非子· 说林下》) ②乐桓子相赵文子。(《左传· 赵公元年
(1)相(xiāng),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 所动作,偏指一方。 一是指代第一人称,可译为“我”。
(1)及时相遣归 (2)久久莫相忘 (3)嬉戏莫相忘
“相”字的用法:
二是指代第二人称,译为“你”。
(1)会不相从许 (2)还必相迎取 (3)誓天不相负 (4)不得便相许
三是指代第三人称,可译为“他(她)”。

清代古文字学家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引戴侗曰:“相,度才也。 工师用木,必相视其长短、曲直、阴阳、刚柔之所宜也。相之取义始 于此会意。”

“相”所表示的本义就是考察木材。

“相”字的本义:细看或观察。
如《左传·隐公十一年》:“相时而动。” 引申义:“相面”(一种迷信活动)。 如《史记·淮阴侯列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 引申义:名词“相貌”。

“相”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详解

“相”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详解
穿青色衣领的学子,寄托着我悠长思慕之心。就是因为渴慕贤才,焦虑吟沉直到如今, 鹿儿嗷嗷鸣叫呼唤朋友,共享原野上找到的艾蒿。我有了尊贵的贵宾,更会设宴鼓乐盛情款待。 清明如约的博学贤才,什么时候被我招来?我的忧虑发自内心,日日夜夜都不会断绝, 有劳您走过阡陌小路远道跋涉,枉驾来致意问候我。久别重逢欢宴畅谈,感念您还结记着旧日的恩情。

1、副词
一、读xiànɡ。 (一)动词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看”、“观察””看相” 等。如现代语中的相面、相术(指观察相 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在文言中的用法 例如:
① 大丈夫相时而动。(曹雪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大丈夫要看好时机行动。
③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蒲松龄•《狼》) ——狼不敢上前,只是瞪着眼睛朝着他(屠夫)。
④ 杂然相许。 (列子•《愚公移山》) ——全家人都赞同他的移山主张。
⑤ 相委而去。——《世说新语·自新》 ⑥ 噪而相逐。(相逐,追逐他。相,特指代词,单指毛一鹭。)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二、读xiāng (一)副词。它主要有三种类型。 3.表示动作行为是由几个主体共同发出的,常和“相与”连用。相当

——儿童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②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二、读xiāng
(一)副词
2.表示动作行为一方偏指(涉及)另一方。 实际上起代 词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你”、“他”、 “她”、“它”等意思。

B 表示偏指第二人称“你”,表对称。例如:
二、读xiāng
(一)副词
2.表示动作行为一方偏指(涉及)另一方。

《孔雀东南飞》“相”“见”指探微

《孔雀东南飞》“相”“见”指探微

《孔雀东南飞》中“相”字探微《孔雀东南飞》一文中“相”字很多,共出现了十九处,其用法大致可分三种情况,现归纳如下,以供复习参考。

一、用作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互相”“彼此”,读作“xiāng”。

①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副词,互相。

②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副词,互相。

③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副词,互相。

④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副词,互相。

⑤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副词,互相。

⑥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副词,互相二、用作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译作“我”“你”“他”“它”等;读作“xiāng”。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

①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代词,“我”。

②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代词,我。

③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代词,我。

2、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代词,你。

②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代词,你。

③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代词,你。

3、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她(他)”。

①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代词,她。

②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代词,他,指县令的公子。

③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代词,他,指太守的公子。

④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代词,他,指府吏。

三、用作名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福相”“相貌”;读作“xiàng”。

儿已薄禄相.。

名词,福相。

《孔雀东南飞》中“见”字用法探微《孔雀东南飞》中“见”字也是一个重点掌握的文言词语,在这篇古诗中主要有三种用法:一、用作动词,看见、见到。

①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②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二、用作助词,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可译为“我”。

③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④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这里的“见”做助词,“见录”即“记着我”,“见丁宁”即“叮嘱我”。

“见”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具有了称代作用,是一种特殊的宾语前置现象。

语文中什么是副词有和作用

语文中什么是副词有和作用

语文中什么是副词有和作用无论是在日语中还是在汉语中,副词的划分和认定都是极其复杂和混乱的。

下语文什么是副词呢?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什么是副词,欢迎阅读。

语文什么是副词副词(adverb)(英语的简写为adv.)是一类用以修饰动词(相当于英语的verb)或加强描绘词组或整个句子的词,修饰名词的词一般为形容词,又称限制词。

副词简介(adverb)是一类用以修饰动词(相当于英语的verb)或加强描绘词组或整个句子的词。

一般而言,中文在一个词(通常是定语)的后面加“的”接主语或宾语,使定语成形容词,加“地”使其成副词,加“得”接状语表述结果,这是既有的明确语法守则,只是由于“的”、“得”、“地”在普通话里同音,一般人难以细察,因此,现在一般已经不太常做这种区别了。

然而,由于这三个词在某些汉语族语言里(比如粤语)有不同的发音,因此,粤人大都能单凭平日的语用习惯,就能精确分辨这三个词的用法。

以副词修饰的句子举例:“一只非常小的虫轻易地钻进了那个洞穴里”,其中非常和轻易地为副词,小为形容词,虫为主词,钻进为动词,洞穴里指明前往地点。

一些提题时所用的词,像如何、谁、何时、什么等在某方面也可视为副词。

副词作用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a. 表示程度:非常、绝对、极度、十分、最、顶级、太、更、极其、格外、分外、一直、才、总……b. 表示范围:也、都、全部、总体、总共、共、统统、又、仅仅、只、光、一概……c. 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在……d.表示肯定、否定:不、非、没、没有、不用(甭)、必、必须、必定、准、的确、未、别……e. 表示情态、方式:忽然、猛然、公然、特意、亲自、大肆、肆意……F. 表示语气:难道、决、岂、反正、也许、大约、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g. 表示地点:家、这里、那里、每一处、楼上楼下、随时随地、无处不在、国外,在其他地……同一小类的副词,语义和用法不一定都相同,有的差别还相当大。

谈“相”的代词用法

谈“相”的代词用法

相 迎 指迎 您


变 易 值得 商 榷
,
,

吕叔 湘 认 为
:
`’
苟 以此 相 字 列
. ’
术 语 指 代性副 词
,

,
其 实这 一 概 念 木 身 就 是 矛
。 , ,
于 副 词 则 应 定 为 指 代 性 副 词 若 不 拘于 动 词
,
盾 的 这 是 以今 律古
前后 之 形 式 限 制 则 亦 得 径 视 为 一 种 代 词 也



)
,
丝之 言 担

,
慎 勿相 负



( 明 夏 完 淳 《狱 中
它 已 具 有 了 代 词 的 作 用 语 法 上 相 当于 代
,
上 母 书 》) 相托 指 托 您 代指第 三人称

,

词 作 宾 语 前 置 之 状 况 语 义 上 相 当于

我 (们 )
:
或 自己



你 (们)
,



他 (们 )

蔽 林 间窥 之 稍 出 近 之

怒怒 然 莫 相 知



传 》) 相 还 儿 指 把 儿 子 还 给 我


( 柳 宗 元《 三 戒 》)
。 ”
相 知 指 了解它 ( 的底 细 )
,

便 可 白公 姥 及 时 相 遣 归

。 ,
( 《焦
仲卿


穆居 家 数 年 在 朝 诸 公 多 有相 推 荐 者

论虚词“相”

论虚词“相”

论“相”字的词义和词性的发展演变——虚词“相”的意义和其产生发展10文秘3班潘丹03摘要:“相”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个重要虚词。

从战国到西汉初期,“相”作为副词使用已相当普遍,主要表“互相、递相、相与”义。

春秋战国时期,“相”字的偏指用法处在萌芽阶段,公元一世纪前后,有所发展。

汉末至魏晋朝,是偏指“相”字迅速发展、成熟阶段。

关键词:偏指用法、副词“相”、发展、词性“相”字作为实词它的词性和发展轨迹都比较简单,虚词的“相”有互指和偏指两种用法,下面我们将从互指和偏指两个方面探讨其意义和发展轨迹。

一、互指(一)意义副词“相”由实词“相”的扶助义虚化而来,因为帮助则关系到受帮助者双方,表示彼此行为的关系,可以表示“互相”、“交互”、“彼此”等意义,是一个兼表指代意义的特殊副词,这种表示双方对待关系的用法就是互指的用法。

有“互相”和“递相”两个意思,是先秦时期作为副词的“相”的常用意义。

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中“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无相见”的 意思是“我不见你,你也不见我”。

《论语·卫灵公篇》 中“道不同,不相为谋。

”意思是“方向不同,便不互相谋划。

”《战国策·赵策四》中“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这里的“相继”就是“子继父,孙继子”的意思,“相”就是递相。

《老子》中“故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有无相生”之“相”是互相的意思,“前后相随”之“相”是递相之意。

后来还衍生出“共同、都”之意。

《汉书·史丹传》中“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相长大”就是“一起长大”的意思,陶潜《拟古诗》中“出门万里客,客中逢嘉友。

未完心相醉,不在接酒杯。

”“相醉”是“都醉”的意思。

(二)发展今文《尚书》中,作审视义的“相”有13例,占全书“相”字用例的45.83%,由省视义引申为辅助及辅助者的“相”有11例,占39.28%,作副词用的“相”,占14.69%。

《诗经》大致包括周初到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作品,审视义占“相”字用例36.67%,作辅助等义占23.33%,作副词用占20%。

从《三国志裴注》来看偏指副词“相”

从《三国志裴注》来看偏指副词“相”

从《三国志裴注》来看偏指副词“相”“相”作实词,其词性易辨,也较易理解,文章在此不作论述。

“相”同时又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虚词,先贤对“相”字的论述已经很多,但对其词性尚未取得一致性的看法。

我们对《三国志裴注》(以下简称《裴注》)中的虚词“相”作了穷尽性的调查,希望能够归纳出指代性副词“相”在此期的用法,并就自己能力所及提出一些拙见。

一、“相”的词性《马氏文通》中指出“互指代字即‘自’与‘相’、‘交’诸字,先于动字,即以表施者受者为一也”,认为“相”为互指代字。

杨树达在《<马氏文通>刊误》中指出“按:‘相’‘交’皆状字,非代字”。

刘复在《中国文法讲话》中也认为“相”非代字,而应为状字。

其理由有二:一者,从形式而言,“相”字改置动词之后不可通,与“自”字异;二者,从意义言,表相互之义可用代词,亦可用副词。

吕叔湘先生在《“相”字偏指释例》中对上述几家的观点作了评议,认为表“互指”之义的“相”为副词,并对表偏指之义的“相”则作了一段精辟的论述:“然偏指之‘相’,其词性有无变易,似犹可商榷。

自形式方面言之,‘相’字由互而偏,其变甚渐,无截然之界限;互指之‘相’不能置于动词之后,偏指之‘相’亦不能置于动词之后,则仍应列于副词。

然自意义方面言之,则偏指之‘相’其内涵实至空洞:互指之‘相’表交施而互受,偏指之‘相’仅表施受之非一。

意义若是消极,即应失去其存在之理由,盖大多语句皆施受各殊,无特殊之字为之表示也。

然此‘相’字自有其句法上之作用:用此‘相’字……不得不谓为具有一种指代作用,而此种指代作用则寻常皆以代词行之者也。

……苟以此‘相’字列于副词,则应定为指代性副词(pronominal adverb),若不拘动词前后之形式限制,则亦径视为一种代词也”。

其实吕叔湘先生的论述也很含糊,仍然没有给“相”字定性。

王力先生在《汉语语法史》中也承认它是副词。

表互指的“相”目前学术界已经取得了共识,即为副词。

而表偏指的“相”则有人认为应视为副词,有人认为应看作代词。

偏义副词知识点总结

偏义副词知识点总结

偏义副词知识点总结一、偏义副词的种类1.加强副词加强副词是指用来增强动词或形容词的表达力,使其更加生动和强烈的副词。

例如:She speaks extremely fast.(她说话非常快。

)He is really handsome.(他真的很帅。

)2.削弱副词削弱副词是指用来减弱动词或形容词的表达力,使其更加含蓄和委婉的副词。

例如:She is somewhat interested in music.(她对音乐有点兴趣。

)He is rather tired today.(他今天有些累。

)3.修饰副词修饰副词是指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使其更加具体和清晰的副词。

例如:She arrived unexpectedly.(她出乎意料地到达了。

)He smiled happily.(他高兴地微笑着。

)4.倒装副词倒装副词是指用来表示强调或反讽的副词,通常与助动词或情态动词连用,置于句首。

例如:Only after the exam did he realize his mistake.(直到考试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Rarely have I seen such a beautiful sunset.(我很少见过如此美丽的日落。

)二、偏义副词的用法1.加强副词的用法加强副词一般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修饰,用来加强其表达力。

需要注意的是,加强副词的用法要符合语境,不能过分夸张或不合适。

例如:She is quite beautiful.(她相当漂亮。

)He sings really well.(他唱歌真的很好。

)2.削弱副词的用法削弱副词一般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修饰,用来减弱其表达力。

削弱副词的使用要谨慎,避免过于委婉或不负责任。

例如:She is fairly intelligent.(她相当聪明。

)He is sort of busy.(他有点忙。

)3.修饰副词的用法修饰副词一般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修饰,用来表达具体的情况或状态。

偏指副词“相”“见”用法探微

偏指副词“相”“见”用法探微

偏指副词“相”“见”用法探微古汉语中,作为副词的“相”和“见”用于动词前,有时表示动作行为只涉及一方,或动作只从单方面发出,有称代作用。

1. “相”用于动词前,可指代第一、二、三人称,相当于“你”“我”“他”“它”等。

例如:①“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此句中的“相”可释义为“我”。

②“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此句中的“相”可释义为“你”。

③“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此句中的“相”可释义为“她”。

④“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此句中的“相”可释义为“它”。

2. “见”则用于及物动词之前,有称代动作行为的受事者的作用(称代前置的宾语),而且句中要出现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主动者)。

一般只能指代第一人称,可译作“我”或者“自己”。

例如:①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孔雀东南飞》)此句中“见丁宁”即“丁宁我”之意。

②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孔雀东南飞》)这里的“见录”意思即为“记得我”。

③冀君实或见恕也。

(《答司马谏议书》)此句中“见恕”可译为“宽恕我”。

(1)翻译下面句子,注意“相”的用法。

①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②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孔雀东南飞》)③苟富贵,勿相忘。

(《陈涉世家》)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⑤穆居家数年,在朝诸公多有相推荐者。

(《后汉书·朱乐何列传》)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2)翻译下面句子,注意“见”的用法。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陈情表》)②吾相遇甚厚,何以见负?《晋书·列传第五十九》)③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与彭宠书》)④岳父见教的是。

(《儒林外史》)⑤张祖希若欲相识,自应见诣。

(《世说新语》)⑥“见谅”“见告”“见怪”。

参考答案:(1)①现在大王和张耳很快将要死了,然而您拥有数万军队,却不肯救我。

②不久一定回来,我对天发誓永远不辜负你。

虚词“相”、“见”用法详析

虚词“相”、“见”用法详析

虚词“相”、“见”用法详析“相”充当文言虚词时读作“xiāng”,主要有两个义项:第一、[副词],译成“互相”,表“彼此”。

如: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③“相见常日稀”、“叶叶相交通”、“黄泉下相见”(《孔雀东南飞》)这些句子中的“相”都是这种用法。

第二、[代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或从单方面发出,而非互相的关系,有称代的作用,可代称“你”“我”“他”“它”等。

《孔雀东南飞》一文中类似的用法的句子有很多,如:①“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这句中的“相”释义为“我”;②“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此句的“相”可释义为“你”。

③“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和“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这两句的“相”可释义为“他”。

这个义项中,由于“相”所处的位置是在动词的前面,很多学生会把它翻译成副词“互相”,而实际上,它是代词,是一种宾语前置。

另外,“相”还可构成虚词复合词:①相与:一起。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相得:相投合。

“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

”(《记王忠肃公翱事》)③相应:合适。

“便利在此月,六合正相应。

”(《孔雀东南飞》)“见”充当文言虚词时有两个义项第一、用在及物动词之前表示被动,相当于“被”,是介词。

如: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想要(把和氏宝玉)给秦国,只怕秦国的十五座城不能得到,白白的被欺骗。

“见欺”即“被欺”。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史记•屈原列传》)——诚实却被怀疑,忠心反倒受到诽谤。

“见疑”即“被怀疑”。

有些句子中,“见”和“于”搭配起来使用,也表被动。

但是起表被动作用的主要是“于”,“见”与“于”相照应。

如: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实在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住赵王。

【高中文言文偏义副词】 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

【高中文言文偏义副词】 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

《【高中文言文偏义副词】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摘要:高中文言文偏义副词,一起来看看吧,偏义在异,同是衬字,偏义在远,近是衬字高中文言文偏义副词,一起来看看吧。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

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A.为奸利无所忌B.每宴飨费千金C.刺诸县短长D.必条利病反复我把高中阶段文言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整理了一下,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 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⒎ 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

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

另外,芙蕖即荷花。

⒏ 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⒐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⒑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⒒ 冀缓急或可救助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⒓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偏义在饥,穰是衬字。

饥,灾年:穰,丰年。

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故饥穰当偏指饥,⒔ 但欲求证煞费苦心,不复顾利害偏义在害,利是衬字。

⒕ 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偏义在女,子是衬字。

⒖ 去来江口守空船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⒗ 孰与君少长? 偏义在长,少是衬字。

意谓谁的年龄大⒘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⒙ 死生,昼夜事也偏义在死,生是衬字。

⒚ 奉使往来,无留北者偏义在往,来是衬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指副词“相”“见”用法探微
古汉语中,作为副词的“相”和“见”用于动词前,有时表示动作行为只涉及一方,或动作只从单方面发出,有称代作用。

1. “相”用于动词前,可指代第一、二、三人称,相当于“你”“我”“他”“它”等。

例如:
①“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此句中的“相”可释义为“我”。

②“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此句中的“相”可释义为“你”。

③“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此句中的“相”可释义为“她”。

④“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此句中的“相”可释义为“它”。

2. “见”则用于及物动词之前,有称代动作行为的受事者的作用(称代前置的宾语),而且句中要出现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主动者)。

一般只能指代第一人称,可译作“我”或者“自己”。

例如:
①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孔雀东南飞》)
此句中“见丁宁”即“丁宁我”之意。

②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孔雀东南飞》)
这里的“见录”意思即为“记得我”。

③冀君实或见恕也。

(《答司马谏议书》)
此句中“见恕”可译为“宽恕我”。

(1)翻译下面句子,注意“相”的用法。

①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
②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孔雀东南飞》)
③苟富贵,勿相忘。

(《陈涉世家》)
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
⑤穆居家数年,在朝诸公多有相推荐者。

(《后汉书·朱乐何列传》)
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2)翻译下面句子,注意“见”的用法。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陈情表》)
②吾相遇甚厚,何以见负?《晋书·列传第五十九》)
③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与彭宠书》)
④岳父见教的是。

(《儒林外史》)
⑤张祖希若欲相识,自应见诣。

(《世说新语》)
⑥“见谅”“见告”“见怪”。

参考答案:
(1)①现在大王和张耳很快将要死了,然而您拥有数万军队,却不肯救我。

②不久一定回来,我对天发誓永远不辜负你。

③如果有一天我富贵了,我不会忘记你们。

④你我本来都是同一个根苗生的,煎熬我为什么这样急迫呢?
⑤朱穆在家闲居多年,朝廷上的官员有很多人推荐他。

⑥一年三百六十天,刀一样的风,剑一样的霜,无情地摧残它(指花枝)。

(2)①我生下来才六个月,父亲便丢下我死去。

(这里“见背”即“背我”。


②我对待你很好(非常优厚),你为什么背叛(背离、辜负)我呢?
③做事不要让自己亲近的人感到痛心、而让仇视自己的人感到高兴。

④岳父大人指教(我)很对。

⑤张祖希如果想认识我,自然应该来拜访我。

⑥原谅我、告知我、怪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