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诈骗手法和防范措施
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法及防范措施
![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法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a93137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a.png)
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法及防范措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诈骗案件逐渐增多。
网络诈骗手法层出不穷,给人们的财产和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我们有必要了解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法,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法1. 钓鱼网站钓鱼网站是冒充合法机构或企业而创建的虚假网站,通过各种手段引诱用户提供个人信息、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
钓鱼网站常常模仿银行、电商平台等知名机构的网站,目的是获取用户的钱财。
2. 电信诈骗电信诈骗是指以虚假身份冒充银行、警方、社会团体等机构工作人员进行电话或短信欺诈,诱骗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转账操作。
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法有套路贷、谎称中奖、冒充亲友求助等。
3. 假冒公检法不法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执法机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向受害人发送虚假通知,诱骗受害人提供个人身份信息或转账。
4. 虚假投资理财通过虚假交易平台或理财机构,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投资者,然后将资金挪用或以盗取个人信息的方式实施诈骗。
5. 假冒在线购物平台不法分子创建虚假网店,以低价商品吸引购买者,然后骗取付款后不发货或以假货欺骗消费者。
二、网络诈骗的防范措施1. 提高安全意识全社会都应重视网络诈骗的威胁,加强网络安全的知识普及。
个人应时刻保持警惕,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2. 强化账户安全个人在使用互联网时应选择强密码并定期更换,避免使用简单的数字或字母组合。
网银或支付平台的账户密码要与其他网站的密码区分开来,避免密码泄露。
3. 核实信息真实性在进行任何交易或提供个人信息时,要核实对方的身份和信息的真实性。
特别是在涉及转账、投资理财等敏感操作时,要谨慎核实对方的合法性。
4. 使用可信任的网站和应用程序在进行网上购物时,选择大型、信誉好的购物平台,并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手机应用程序的安装来自官方渠道,并定期更新应用以获取最新的安全保护。
5. 及时举报诈骗行为一旦发现网络诈骗行为,要及时报警或向相关机构举报,协助相关部门打击犯罪行为,维护网络安全。
常见的诈骗手法及防范
![常见的诈骗手法及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8d81102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5.png)
常见的诈骗手段及防范措施总结1. 冒充公检法: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冒充公检法部门,以涉嫌某种违法行为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资金等,从而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防范措施: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特别是涉及到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的信息。
如果接到可疑电话或短信,要及时拨打当地公安机关的报警电话进行咨询,并妥善保管好个人信息和资金。
2. 投资理财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各种渠道向受害人宣传投资理财产品,声称可以快速获取高额回报,并承诺安全可靠。
实际上,这些投资理财产品往往存在高风险、高回报的陷阱,一旦受害人投入资金,就会血本无归。
防范措施:谨慎选择投资理财渠道,不要盲目相信陌生人的推荐和宣传。
在选择投资理财产品时,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和风险提示,了解产品的投资风险和回报方式。
同时,要保持警惕,不要被高回报率所迷惑,避免盲目投资和借贷。
3. 虚假兼职诈骗:诈骗分子通过招聘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虚假兼职信息,声称轻松赚钱、收入丰厚,诱使受害人缴纳各种费用或提供个人信息。
防范措施:谨慎选择兼职机会,不要轻信各种高薪兼职和看似轻松赚钱的机会。
在寻找兼职时,要仔细核实招聘信息的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
同时,要保持警惕,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和财务状况。
4. 伪基站诈骗:诈骗分子使用伪基站设备,通过短信或电话冒充银行、支付平台等机构,向受害人发送虚假信息,诱使受害人进行转账或交易。
防范措施:加强手机短信和电话的防范,不要随意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和短信。
在使用手机时,要保持警惕,不要随意点击可疑的链接和短信,特别是涉及到个人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时。
5. 钓鱼邮件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电子邮件、垃圾邮件等方式发送虚假信息,诱使受害人点击链接或下载恶意软件,从而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或进行其他欺诈行为。
防范措施:保持警惕,不要随意点击不明来源的电子邮件和链接。
在使用电子邮件时,要仔细阅读邮件内容,特别是涉及到个人隐私和财务安全的信息时,要保持警惕并谨慎处理。
网络诈骗手法与防范措施
![网络诈骗手法与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f849d5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1b.png)
网络诈骗手法与防范措施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诈骗也愈发猖狂。
不少人因为缺乏安全意识而成为了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因此学习网络诈骗手法与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些最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法,以及如何避免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一、最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法1. 钓鱼式诈骗钓鱼式诈骗通过群发邮件,短信等方式邀请受害者登录类似于银行、社交平台、电商等网站进行操作,从而获取个人信息。
一旦受害者点击恶意链接进行操作,犯罪分子就可以轻易地获取个人信息,甚至可以获取到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
2. 购物诈骗购物诈骗通常是通过互联网购物平台进行的。
犯罪分子会虚构商家和产品,在低价的诱惑下,让受害者付款,然后消失。
受害者在未收到商品或质量不符情况下,无法退款,无形中就被骗了。
3. 充值诈骗充值诈骗是通过让受害者充值赚取不义之财,或欺骗受害者通过充值获得金钱,卡片或优惠券等非法行为。
这些犯罪分子通常都会伪装成著名的游戏、社交网络和电商平台,欺骗用户点击链接,然后通过虚假的支付页面获取受害者的银行卡号、支付密码等信息。
4. 彩票诈骗彩票诈骗是通过给受害者发送虚假的“中奖通知”,“幸运抽奖”等方式诱骗受害者参与抽奖活动。
通常这些抽奖活动都需要受害者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从而被欺骗者从中获取“中奖”费用或者获得银行卡信息。
二、如何避免网络诈骗1. 建立警惕意识在使用互联网时,首当其冲的是要提高警惕,通过辨别敏感信息,远离无聊骗局。
不要相信“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优惠”消息和虚假赠品,也要远离提供免费赠品或只需支付运输费用的行为。
2. 维护个人信息安全不要透露隐私、敏感信息,提高情报意识。
在未进行认证之前,不要随意提供身份证、支付密码、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也不要在社交网络上盲目添加陌生人。
3. 留意交易环节在使用互联网消费交易时,确保自己的支付账户合法并有流通,同时合理设置银行卡的支付密码并拥有预警机制,以及注意相关消费账单细节,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诈骗类型与防范措施
![诈骗类型与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97c7af1c8d376eeaeaa3150.png)
诈骗类型与防范措施利用手机短信、电话和网络等通信手段实施的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十分突出,犯罪手段科技化,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广大同学一旦轻信骗子的谎言,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现将诈骗类型与防范措施归纳如下,请广大同学注意谨防上当受骗。
一、“电话欠费”诈骗1、骗子假冒电信工作人员,通过随机盲打固定电话来虚构被害人“电话欠费”的信息,如果接电人有异议,就谎称其和其家人的银行存款信息被人盗用,已不安全,需要由公安民警来接受处理;2、骗子再提供虚假的公安部门电话或直接转接到由他们冒充的公安民警作应答,进一步确认其银行存款信息被盗用,以此来诱骗其提供全部银行存款数目等情况;3、然后以存款转入公安部门提供的“安全帐户”为由,指定被害人通过银行ATM机,将存款转存到指定的银行帐号,其实质是利用转帐方式将被害人钱款骗到手。
当事主将存款转入对方提供的账户后,就会发现对方无法联系。
此类案件是跨国跨境很严密的有组织犯罪,发案多、损失大。
保卫办公室温馨提示:公安机关(执法机关)在侦办案件当中确需冻结当事人银行账户的,会通过相关金融机构进行,即使需要采取保护措施,也会让当事人到当地的金融机构进行办理,而不会让当事人将存款汇到所谓的指定安全账户。
二、“虚假中奖”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邮件等形式向您随机发送:“**公司举行手机号码抽奖活动,您的号码已获得 11万8千元,请电***与领奖处某小姐联系。
”“我是××省公证处的公证员××,恭喜您的手机或电话号码在××抽奖中了×等奖,奖品是小轿车一部。
”当您与上面所留电话联系时,会有人“核实身份确认中奖”,然后告诉您需要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税费”等费用。
保卫办公室温馨提示:此类信息多为诈骗信息,当事人切勿盲目相信,须知天上不会掉馅饼。
三、“银联卡透支消费”诈骗犯罪分子向您发送:“尊敬的银联卡用户:您于*月*日在**商场刷卡消费*元整,将在您的账户中扣除,如有疑问请咨询银联中心***。
互联网安全知识:常见网络诈骗手法大揭秘
![互联网安全知识:常见网络诈骗手法大揭秘](https://img.taocdn.com/s3/m/b34025b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c.png)
互联网安全知识:常见网络诈骗手法大揭秘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诈骗变得越来越猖獗。
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法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损失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揭示一些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法,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
1. 钓鱼邮件钓鱼邮件是指冒充合法机构或网站发送的欺诈性电子邮件。
这类电子邮件通常要求您提供敏感信息,如账号、密码、银行卡号等。
防范措施:•注意检查发件人地址,确认其是否是合法机构或网站。
•不点击邮件中的链接,而是手动输入相关网址进行访问。
•怀疑可疑情况时,向相关机构咨询确认真伪。
2. 假冒短信假冒短信也是一种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法。
攻击者通过发送有害链接或要求回复敏感信息的假冒短信来获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
防范措施:•不轻信陌生号码发送的短信,尤其是包含可疑链接或要求回复个人信息的短信。
•使用防止诈骗短信的工具软件,并及时更新手机操作系统。
3. 虚假网购虚假网购也是一种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法。
攻击者通过创建虚假的购物网站或社交媒体广告,欺骗消费者支付货款后并不会发货。
防范措施:•在进行网购时,选择知名和可靠的电商平台。
•留意特价、抢购等过于便宜或急促推销的商品,并多对比价格和评论进行判断。
•使用安全支付系统(如担保交易),确保在收到商品之前资金不会被转移给卖家。
4. 社交工程社交工程是指利用心理学和人际关系来获得他人机密信息的手法。
攻击者可能冒充亲友、同事或技术支持人员等角色,骗取受害者提供敏感信息。
防范措施:•怀疑电话、邮件或社交媒体上以不同身份联系您的人时,核实其真实身份。
•不轻易提供个人信息或账户密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
5. 恶意软件恶意软件是指具有恶意目的的软件,如病毒、木马、间谍软件等。
它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附件、可疑网站或下载来源进行传播。
防范措施:•安装强大的安全软件并定期更新和扫描系统。
•不随便下载和安装来历不明的文件或应用程序。
•注意防范社交工程手法,避免点击可疑链接或打开未知附件。
防止电信诈骗的安全防范措施
![防止电信诈骗的安全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734195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e.png)
防止电信诈骗的安全防范措施防范电信诈骗的安全措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电信诈骗已成为人们频繁遇到的安全问题之一。
为了避免被电信诈骗所困扰,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安全措施。
以下是一些防范电信诈骗的安全措施:1. 提高安全意识:首先,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了解各类电信诈骗手法和常见套路,学习如何辨别真伪信息和声音,以免上当受骗。
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来电、来信或信息,无论对方声称自己是谁,都要保持警惕并进行核实。
2. 谨慎保护个人信息:不论是在线还是线下,个人信息的保护都十分重要。
不要随意将个人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泄露给陌生人。
在使用社交媒体、网上购物和进行银行业务时,确保使用安全的网站和应用程序,提高密码的复杂性,并定期更改密码。
3. 警惕虚假官方电话:在遇到涉及到个人信息或金融交易的事务中,特别是涉及到账户密码、银行卡验证等重要信息时,要保持警惕。
犯罪分子常常冒充银行、社保局、税务局等官方机构,通过电话让受害者提供敏感信息。
如果接到这类电话,要展示冷静,通过其他途径核实对方的身份真伪。
不要将敏感信息直接告知对方,以免上当受骗。
4. 注意好友求助信息的真实性:现在,犯罪分子还会利用社交媒体,冒充朋友或亲人发送求助信息,声称遇到困难需要资金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冷静,通过其他渠道与对方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防止被冒充者诈骗。
同时,也要避免将个人账户密码等信息通过社交媒体传播,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5. 关注金融账户与交易:及时关注银行、电子支付账户等的交易情况。
定期检查个人账户的流水记录,并留意是否存在异常操作。
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相关银行或支付机构,冻结账户并报案查证。
6. 保持软件及设备的安全:保持电脑、手机等设备的安全性也是防范电信诈骗的重要一环。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安全软件,不随意安装可疑应用程序;不打开未知来源的邮件、短信和链接,以免遭受恶意软件、病毒的侵害。
三种骗术防范措施
![三种骗术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6eb784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60.png)
三种骗术防范措施骗术是一种常见的违法犯罪行为,既危害了个人财产安全,又给社会治安带来了恶劣影响。
为了防范骗术,我们应该提高警惕,掌握一些防范措施。
本文将介绍三种骗术及其防范措施。
一、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种骗术,利用互联网的匿名性、信息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以虚假信息诱骗他人付款或提供个人信息,从而谋取非法利益。
1. 提高警惕:在浏览网页或收到来自陌生人的信息时,一定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更不要轻信所谓的“高额回报”或“免费试用”。
2. 保护个人信息:在使用网络时,要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给陌生人或不可靠的网站。
3. 查证信息真假:在收到涉及交易的信息时,一定要查证信息真伪,确认对方信息的正确性。
二、电话诈骗电话诈骗又称“电信诈骗”,是以电话为手段进行的犯罪行为。
诈骗分子通过冒充公检法机关、银行、工商等单位,采取“恐吓、威胁、说情”等手段,骗取被害人的财产。
1. 建立警惕意识:保持冷静,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并提高警惕。
2. 辨别真假:如接到可疑电话,应将其内容记录下来,并及时核实。
3. 与亲友沟通:及时与亲友沟通,咨询求助,调集身边的力量,与骗子斗智斗勇。
三、现场诈骗现场诈骗是指骗子通过各种方式,在公共场所伺机诱骗受害人,多采取掉包、换钞、钱扔到地上等手段,实施骗局。
1. 养成细心习惯:在人流熙攘或处理重要事情前,要保持警惕,注意保管随身财物。
2. 正确认识骗子:提高防范意识,辨识骗子诈骗手法及常见伎俩。
3. 求证:在完成任何人民币交易时,应当在当事人视线内实际数清,以挡住骗子的可能攻击。
总之,要预防骗术,最重要的是提高警惕和自我保护意识。
没听说过的人,不要轻信,不能即时决断的事项,建议先做好辨识工作,与银行、警察联系,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网络诈骗常见手法与防范技巧
![网络诈骗常见手法与防范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c0ad2b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d.png)
网络诈骗常见手法与防范技巧一、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法1、假冒身份诈骗骗子通过冒充公检法机关、银行、电信运营商、电商平台客服等官方或权威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转账汇款或进行其他操作。
例如,他们会声称受害者的银行账户存在风险,需要将资金转移到“安全账户”;或者说受害者涉嫌违法犯罪,需要缴纳保证金才能避免被处罚。
2、网络购物诈骗在网购过程中,不法分子可能会冒充卖家,以商品缺货、质量问题等为由,诱导受害者点击虚假链接进行退款操作,从而骗取受害者的银行卡信息和密码;还有的会以低价出售热门商品为诱饵,吸引受害者付款,但却不发货。
3、网络兼职诈骗这类诈骗通常以“轻松赚钱”“高薪兼职”为噱头,吸引求职者。
常见的有刷单诈骗,骗子先让受害者小额刷单并及时返还本金和佣金,获取信任后,再诱导受害者进行大额刷单,然后卷款消失;还有的是让受害者缴纳押金、培训费等,之后便失去联系。
4、网络交友诈骗犯罪分子在社交平台上伪装成帅气多金或温柔美丽的异性,与受害者建立感情,然后以各种理由向受害者索要钱财,如生病住院、遭遇意外、投资创业等。
一旦受害者发现不对劲,对方就会消失无踪。
5、网络投资诈骗骗子会通过网络推广虚假的投资项目,如股票、期货、外汇、虚拟货币等,承诺高额回报。
受害者在初期可能会获得一些收益,从而加大投资,最终却血本无归。
6、中奖诈骗通过短信、邮件、社交媒体等方式告知受害者中奖,要求其先缴纳手续费、税费等才能领取奖金,否则将面临法律责任。
7、网络钓鱼诈骗发送看似来自正规机构的邮件或短信,包含虚假的链接,诱导受害者点击,从而获取其个人信息或在受害者的设备上安装恶意软件。
二、网络诈骗的防范技巧1、提高警惕,保持冷静在接到陌生电话、短信或邮件时,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身份和说辞。
遇到紧急情况,先冷静思考,不要被对方的话语所左右。
2、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在网上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
如何预防诈骗
![如何预防诈骗](https://img.taocdn.com/s3/m/2d072ff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10.png)
如何预防诈骗诈骗是一种以欺骗手段获取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诈骗,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法,并提供一些预防诈骗的有效方法。
一、常见诈骗手法1. 电话诈骗:骗子冒充公安、银行等机构,通过电话声称你涉嫌犯罪或账户异常,诱导你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
2. 网络诈骗:通过网络平台发送虚假信息,引诱你点击链接或下载恶意软件,窃取你的个人信息或资金。
3. 钓鱼邮件:骗子冒充合法机构发送伪造的电子邮件,要求你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资金交易。
4. 假冒公益机构:骗子冒充公益机构,通过电话、短信或社交媒体等方式,向你募捐或索取捐款。
5. 伪造投资项目:骗子通过虚假的投资项目,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骗取你的资金。
二、预防诈骗的方法1. 提高警惕: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或不明身份的电话、短信、邮件等。
2.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账号、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
3. 谨慎转账:不要随意相信陌生人的转账要求,特别是涉及到大额资金的情况下。
4. 验证身份:在接到银行、公安等机构的电话时,应主动核实对方身份,可通过官方电话或线下渠道进行确认。
5. 安全上网:定期更新电脑和手机的安全软件,不点击可疑链接,不下载不明来源的软件。
6. 多方求证:在接到捐款、投资等要求时,应多方求证对方的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
7. 学习防骗知识:定期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法和防范措施,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
8. 报警处理:如果发现自己被骗,应及时报警,并向相关机构提供相关证据,协助警方进行调查。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诈骗手法和预防方法,我们来看一个实际案例:小明收到一条短信,声称他的银行账户存在异常,需要立即核实。
短信中提供了一个链接,要求他点击并输入账户信息。
小明一时疏忽,点击了链接并输入了账户和密码。
结果,他的银行账户被骗子盗取了资金。
针对这种情况,小明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提高警惕:对于未经验证的短信,不要轻易相信其中的内容。
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及应对方法
![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及应对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3d6f5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2.png)
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及应对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电信诈骗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犯罪行为,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并提供一些应对方法,以帮助人们识别并防范这些诈骗行为。
一、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法1. 涉及个人信息的诈骗这种类型的电信诈骗通常以冒充银行、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合法机构为名,通过发送钓鱼邮件、短信或电话来骗取个人敏感信息。
这些诈骗手法多以紧急情况、奖励或折扣等为借口,诱使受害人提供个人银行账户、密码、信用卡信息等,以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
2. 社交工程诈骗社交工程诈骗是一种利用人性弱点的诈骗手法,骗子通常通过冒充信任的人或机构来获取受害者的信任,然后请求转账、购买礼品卡或共享个人身份信息等。
这种手法往往伴随着严密的策划和精心准备,使受害人很难辨别真伪。
3. 仿冒短信或电话诈骗骗子经常使用伪造的号码发送虚假的短信或打来电话,声称受害人涉及违法行为,需要缴纳罚款或给予某种协助以避免处罚。
这种手法常常造成受害人不安和恐慌,从而使其掉进诈骗陷阱。
二、应对电信诈骗的方法1. 提高警惕在收到任何不明来源的呼叫或短信时,保持警惕并回忆起最近是否与相关机构进行了交流。
切勿随意提供个人银行账户、密码或其他敏感信息,以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2. 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学习有关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了解诈骗者的伎俩可以帮助你识别并规避潜在的威胁。
同时,不要随便点击陌生链接,下载来历不明的文件或应用程序,以避免遭受恶意软件的侵害。
3. 验证信息来源在收到任何看似紧急的请求时,务必先通过正规渠道验证信息的真实性。
可以直接拨打机构的客服电话或登录其官方网站获取准确的信息,切勿轻易相信陌生人提供的口头或书面说明。
4. 强化密码安全性使用独一无二、复杂度高的密码,并定期更换以保护个人账户的安全。
此外,开启两步验证等额外安全措施也能有效减少账户遭到盗取的风险。
5. 保持软件更新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杀毒软件可以修复已知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防诈骗的方式和手段
![防诈骗的方式和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9a94cd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d.png)
防诈骗的方式和手段
防范诈骗的方式和手段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保持警惕: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或未经证实的信息,对待不熟悉的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保持警戒。
2. 学习诈骗技巧: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法,包括虚假中奖、假冒公检法机关、冒充亲友等,提高警惕性。
3. 不泄露个人信息:不轻易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如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号、手机号等,避免出现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风险。
4. 谨慎点击链接:不轻易点击未知链接,尤其是来自陌生人或怀疑链接真伪的邮件、短信等,避免下载恶意软件或填写个人信息。
5. 多层次验证:在进行重要事务时,尽量采用多层次验证方式,例如使用双因素认证,增加安全性。
6. 安全购物:选择正规网购平台和商家,检查网站是否具有安全认证,并使用可靠的支付渠道进行支付。
7. 不轻信高额回报:警惕诱人的高回报承诺,谨防投资诈骗和传销骗局,理性判断。
8. 建立社交媒体隐私设置:设置社交媒体的隐私保护选项,限制他人获取个人信息的范围。
9. 监控个人账户:定期查看个人银行、信用卡、社交媒体等账户,及时发现异常活动,并及时报告。
10. 举报诈骗行为:如果发现诈骗行为,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仅供参考,每个人还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防范诈骗措施。
诈骗风险防范诈骗案例分析和预防措施
![诈骗风险防范诈骗案例分析和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0596a4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2.png)
诈骗风险防范诈骗案例分析和预防措施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各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和社会的利益,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诈骗案例,并探讨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分析几种常见的诈骗案例,并提供相关的预防措施,以帮助读者警惕和预防诈骗风险。
一、电话诈骗案例分析电话诈骗是一种常见但危害巨大的诈骗手段。
诈骗分子通常通过冒充警察、银行工作人员或其他官方人员的身份,以各种借口骗取受害人的财产。
例如,“公检法合作”的电话诈骗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手法之一。
诈骗分子通过电话声称受害人涉嫌某种违法行为,要求受害人缴纳大量的罚款或者保证金。
为了预防电话诈骗,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并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不要随意透露个人敏感信息,例如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等。
其次,如果接到可疑电话,应立即挂断并进行核实。
最重要的是,切勿轻易相信电话中所描述的情况,最好与亲友或相关机构咨询确认。
二、网络诈骗案例分析网络诈骗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进行的诈骗活动。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诈骗也变得越来越猖獗。
例如,假冒网络商家的诈骗是一种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法。
诈骗分子会在购物网站上发布虚假商品信息,吸引消费者下单并支付款项,但商品实际上并不存在,最终骗取消费者的钱财。
为了防范网络诈骗,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并采取一些防范措施。
首先,购物时应选择正规可信的平台,尽量避免在未经证实的网站上购物。
其次,不要随意点击可疑链接,以免下载恶意软件或泄露个人信息。
此外,支付时应尽量选择安全的支付方式,避免直接使用银行卡或其他敏感信息。
三、社交媒体诈骗案例分析社交媒体诈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诈骗手段。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诈骗分子会利用各种手段骗取用户个人信息、账号密码等。
例如,冒充身份的诈骗是社交媒体诈骗的一种常见形式。
诈骗分子会通过伪造的社交媒体账号,与受害人建立联系并骗取个人信息或金钱。
为了预防社交媒体诈骗,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并采取一些防范措施。
网络诈骗手段及防范
![网络诈骗手段及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0e355b2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7.png)
网络诈骗手段及防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诈骗的手段日益翻新,受害者也呈现出低龄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网络诈骗的类型繁多,使得人们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对多种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进行详细探讨,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帮助读者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保护个人财产。
一、常见网络诈骗手段1. 钓鱼网站钓鱼网站是一种伪装成合法网站以窃取用户信息的欺诈方式。
犯罪分子通常通过发送伪造的电子邮件或者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虚假的链接,引导用户进入钓鱼网站。
一旦用户输入账户密码、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便会成为诈骗分子的猎物。
2. 虚假购物随着电商的发展,虚假购物诈骗呈现上升趋势。
这类诈骗方式常见于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上,犯罪分子会发布吸引人的购物信息、超低折扣,吸引消费者下单。
一旦消费者转账支付,商家却人间蒸发,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3. 网贷陷阱许多人因为资金周转困难而选择网贷,但市场上众多不法分子借此机会上演各种骗局。
从承诺高额利息到收取前期费用,再到言辞恳切的小额贷款,往往让不少缺乏警惕的人上当受骗。
4. 手机短信诈骗手机短信诈骗仍旧是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之一。
犯罪分子通过发送虚假的短信通知用户需要更新银行信息、领取补贴或中奖等方式,引诱用户点击链接或拨打电话,从而获取其隐私信息或银行卡号等财务信息。
5. 盗取社交账户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愈发突出。
不法分子通过“破解”或“钓鱼”等手段,窃取社交平台上的用户账号。
被盗账户不仅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还可能会被用于进行进一步的欺诈活动。
二、网络诈骗的表现特征了解网络诈骗行为的表现特征对于识别和防范网络诈骗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特征:1. 信息模糊性骗子通常提供的信息往往模糊不清,例如联系方式不明、背景资料缺失,有时甚至是虚构的信息。
这使得受害者很难判断其真实性。
2. 利用人性的弱点许多网络诈骗利用了人们对金钱、名利、感情等方面的渴望。
比如诸如投资理财、高额回报等手法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极具诱惑性。
六种常见的诈骗手法及防范
![六种常见的诈骗手法及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547da70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dd.png)
六种常见的诈骗手法及防范近年来,各种诈骗案件频发,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诈骗是指以欺骗、虚假承诺等手段,使他人轻信、上当受骗,达到非法占有财物或者其他不法目的的行为。
下面就来介绍几种常见的诈骗手法及防范措施。
一、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指通过互联网,以虚假信息、冒充官方或合法机构等手段,诱导受害人上当受骗的行为。
这种方式的作案手法多样化,包括电信诈骗、网络购物诈骗、虚假投资诈骗等等。
防范网络诈骗应注意提高安全意识,不易轻信陌生人,谨慎对待不明来历的网上信息。
二、电话诈骗电话诈骗是指以电话为手段,通过虚假信息进行欺骗的行为。
例如扮成银行工作人员、公安干警等,冒充领导、朋友或者亲戚进行诈骗。
防范电话诈骗要注意提高警惕,不易轻信、不易泄露个人信息和财产信息。
三、假基站诈骗假基站诈骗是指制作虚假基站来进行电话诈骗的方式。
诈骗者通过制作虚假基站,冒充运营商,发出对手机用户的诈骗电话。
因为此种诈骗方式使用的是真实的手机号码,使得诈骗电话在用户接收时更具“真实性”,容易引发受害者的误解和轻信。
防范假基站诈骗要注意观察异样的提示音、识别漏电台等异常信号,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
四、快递诈骗快递诈骗是指以快递的形式进行的欺诈行为。
诈骗者通常通过虚假网站、微信公众号进行欺骗,将货物发往受害人的地址,然后以各种理由诱导受害者支付相关费用或者解锁密码。
防范快递诈骗应注意验真快递来源,遵循规范快递包装方式,不盲目相信“免费赠品”和“签收即达”的宣传。
五、车牌诈骗车牌诈骗是指诈骗者骗取车辆的车牌,以此来进行H违章、逃税等欺诈行为,或者贩卖给违法分子使用,从而造成更大的社会安全风险。
防范车牌诈骗应注意车牌安全,如果车牌丢失,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六、ATM病毒诈骗ATM病毒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植入非法病毒程序或者窃取用户银行卡信息的方式,来盗取受害者银行卡的行为。
防范ATM病毒诈骗应注意早期发现潜在的病毒程序,提高密码的安全性,及时更换密码,不在ATM机旁被墨迹,不轻易借给别人自己的银行卡,避免卡被人偷换。
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及防范措施
![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ed4c54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8.png)
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及防范措施电信网络诈骗是指利用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通过欺骗或胁迫受害人,获取其财产的行为。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诈骗手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和高级化,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并提供一些防范措施。
一、社交网络诈骗1. 虚假认证:骗子通过虚假认证,冒充认证用户身份,为自己的诈骗行径获得信任。
防范措施:- 对于社交媒体上的认证用户,要查看其是否真实认证,有无权威认证机构认可。
-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求助,尤其是涉及财产、个人信息等重要事项。
2. 网络交友诈骗:骗子通过虚假的个人信息和魅力图片,伪装成单身男女与受害人建立感情,最终骗取钱财。
防范措施:- 不随意加陌生人为好友,不与陌生人分享个人私密照片和信息。
- 遇到可疑情况时,要提高警惕,及时与真实可信的朋友或机构核实。
3. 留学生诈骗:骗子以国外学校招生为名,假冒学校官方或中介机构,骗取学生申请费或押金。
防范措施:- 查证学校信息和官方网站,与学校官方联系核实。
- 不随意转账或支付费用,可要求面谈或面试。
二、电信诈骗1. 伪基站诈骗:骗子通过搭建伪基站,伪装成运营商,发送虚假短信或电话,引诱受害人涉及到转账、充值等操作,从而骗取钱财。
防范措施:- 不随意点击短信中的链接,应主动登录官方网站核实信息。
- 对于陌生号码来电,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2. 仿冒诈骗:骗子冒充亲友、单位领导、公安机关等身份,通过电话、短信或邮件,以涉及案件、借款、奖励等理由,骗取受害人的钱财。
防范措施:- 对于电话、短信或邮件中的索要个人信息或涉及到钱财的操作,要保持冷静,谨慎对待。
- 可与本人亲友联系核实,再作回应。
3. 数据泄露诈骗:骗子通过盗取或购买大量个人信息数据库,将信息用于诈骗,如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保险代理人等。
防范措施:- 加强个人信息的防范意识,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 经常修改密码,确保密码安全。
电信诈骗常见手段及防范措施
![电信诈骗常见手段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cf72f2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4.png)
电信诈骗常见手段及防范措施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诈骗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安全的一大隐患。
电信诈骗手段多样,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并能够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电话诈骗电话诈骗是电信诈骗中最常见的手段之一。
诈骗分子通常会伪装成银行工作人员、公安机关或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与受害人联系。
他们常用的手法包括假冒重要通知、欠费催缴和虚假中奖等。
为了防范电话诈骗,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采取措施:1.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无论接听电话还是拨打电话,都要谨慎对待个人信息的泄露。
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一般不会在电话中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2.提高警惕:对于来电者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或者其他重要部门的人员,一定要保持警惕。
如果怀疑对方的身份,可以挂断电话,通过其他途径联系相关机构核实。
3.不随意转账:如果对方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或汇款,一定要谨慎对待。
应该通过自己熟悉的渠道进行核实,以免上当受骗。
二、网络诈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诈骗也越来越多。
网络诈骗手段繁多,包括钓鱼网站、恶意软件、虚假广告等等。
为了防范网络诈骗,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了解一些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学会辨别虚假网站和欺诈广告。
不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和下载附件。
2.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定期更新和使用杀毒软件,并开启防火墙,以防止恶意软件和病毒侵入个人电脑或移动设备。
3.加强密码管理:设置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换。
不在同一网站使用相同的密码,以免一旦账号被盗,其他账号也会受到影响。
三、短信诈骗短信诈骗是电信诈骗的另一种常见手段。
诈骗分子通过发送虚假信息,引诱受害人点击恶意链接或泄露个人信息。
为了防范短信诈骗,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范措施:1.不点击未知链接:对于收到的陌生链接,一定要谨慎对待,尽量不点击。
可以通过其他可信的渠道进行核实,以免陷入诈骗的陷阱。
防电信诈骗安全知识内容
![防电信诈骗安全知识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cef8f0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2.png)
防电信诈骗安全知识一、概述电信诈骗是指利用电信设备、网络和技术手段进行的非法活动,通过欺骗、诱导、威胁等手段,获取他人财产或个人信息的行为。
电信诈骗手段繁多,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诈骗分子也不断创新手法。
因此,了解和掌握防范电信诈骗的安全知识对保护个人财产和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二、常见电信诈骗手法1. 电话诈骗:冒充公检法、银行、快递等机构,以各种借口骗取个人信息或转账。
2. 短信诈骗:发送虚假中奖信息、诈骗链接等,引诱受害者点击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
3. 社交网络诈骗: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聊天工具等,冒充熟人、网友,诱骗受害者提供资金或信息。
4. 钓鱼网站:通过仿冒合法网站的方式,诱导用户输入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等,盗取个人敏感信息。
5. 代购诈骗:以低价吸引消费者代购商品,收取货款后消失或发出劣质商品。
三、防范电信诈骗的安全知识1. 保持警惕:保持对不明来电、短信和网络信息的警惕,避免轻信陌生人的请求或提供个人信息。
2. 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向陌生人提供个人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3. 谨慎接听电话:接到陌生电话时,要保持冷静,核实对方身份,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4. 谨慎点击链接: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避免进入可疑网站,下载未知来源的文件。
5. 多渠道核实信息:如接到疑似诈骗电话,可通过其他途径核实对方身份,如联系机构官方客服或拨打机构官方电话。
6. 设置安全密码:设置强密码,定期更换密码,避免使用过于简单的密码。
7. 安装安全软件:在手机和电脑上安装可信赖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及时更新软件补丁。
8. 教育宣传:加强对电信诈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共同抵制电信诈骗。
四、应急处理措施1. 保持冷静:一旦发现被骗,要保持冷静,不要恐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 封锁支付渠道:立即封锁涉及的支付账户、银行卡,通知相关银行进行冻结或挂失。
3. 报案处理: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详细的诈骗信息,配合警方进行调查。
诈骗技术分析与防范措施
![诈骗技术分析与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fd750f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7.png)
诈骗技术分析与防范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诈骗手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被骗的案例,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铤而走险,而不法分子也在利用这种现象不断地制造一些新的诈骗手法。
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了解诈骗技术,积极防范,才能够有效地防止被骗。
一、诈骗技术分析1.敲诈勒索类敲诈勒索是一种最常见的诈骗手段,主要是通过威胁、要挟等方式骗取财物。
通过网络进行敲诈勒索的方式也成为了一种新的诈骗手段,很多人都会收到一些未知的邮件、电话等,要求向对方转账或者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操作,以此来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2.冒充类通过冒充他人或者假冒机构、公司等,骗取个人信息、密码等,或者以此来进行转账、交易等,从而骗取财物。
这种方式也是迄今为止较为常见的一种诈骗方式。
3.网络病毒类这种诈骗方式常常利用恶意的病毒、木马等方式攻击用户电脑,使其出现异常情况,比如弹出广告等。
而这些广告中往往会隐藏着骗子的陷阱,从而骗取用户的财产。
二、防范措施1.提高警惕在互联网上,我们经常会收到来自陌生人的信息、邮件等,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尽可能的筛选在网上的信息,避免被骗。
2.保密个人信息避免将个人信息对外泄露,不要随便将个人信息输入一些未知的网站和平台中,保护自己的隐私。
3.确保账户安全定期更改密码、登录时确保网站是安全的,注意查看网站的证书是否正常等,防止自己的账户被盗用或者被骗。
4.警惕不实信息遇到不实消息或者未知来源的信息时要慎重对待,谨防上当受骗。
五、总结如果我们想要远离诈骗被骗,首先要明确的是,骗子的目的是骗取我们的财产,当然也包括我们的信任。
因此,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才能够有效地避免被骗。
常见互联网诈骗案例分析与预防
![常见互联网诈骗案例分析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ecfe391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5.png)
常见互联网诈骗案例分析与预防一、概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诈骗案件越来越多,各种新型的诈骗手段不断涌现,给人们的生活以及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如何预防网络诈骗,保护自己的财产和隐私安全,是每个人都需要了解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常见的互联网诈骗案例,从中总结出防范诈骗的一些措施和方法,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二、常见互联网诈骗案例1. 冒充客服诈骗这种诈骗手法是冒充某家企业的客服人员,通过QQ、微信、电话等方式联系顾客,并以重要系统升级、账户异常、未及时续费等为由,诱骗受害人进入虚假网站或下载软件,然后通过盗取受害人的账号和密码等信息,窃取受害人的财产。
预防措施:①坚决不相信来路不明的电话、短信、邮件和即时通信信息,尤其是涉及到财产和账户的信息。
②定期更改密码,设置复杂的密码,防止密码被猜测或盗窃。
③注意企业官网的域名,不要轻易相信非官方网站的信息。
2. 银行卡诈骗这种诈骗手法常常被称为"神卡"诈骗,受害人会收到一通骗子通过银行客服卡号查询到的电话,骗子会告诉受害人银行卡存在异常,需要重卡或重置密码等,然后通过各种手段让受害人输入卡号和密码等信息。
这种诈骗手法往往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甚至有可能被盗刷一整张卡的资金。
预防措施:①不要相信源自银行或民间组织的邀请电话、邮件、短信等,也不要随意根据要求拨打任何电话。
②请注意保护个人银行卡信息,定期更换银行卡密码。
③不要向陌生人泄露自己的银行卡信息,也不要借给陌生人自己的银行卡。
3. 假冒公检法诈骗这种诈骗手法是骗子冒充公安、检察、法院等机关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方式诱骗受害人转账或者购买虚假证件、开通保险等服务,以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
预防措施:①对于来路不明的电话、短信、邮件、微信等信息,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
②如果遇到涉及到公检法的规定、罚款、缴纳费用等,一定要核实来源。
③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给陌生人,并加强隐私保护。
如何预防诈骗
![如何预防诈骗](https://img.taocdn.com/s3/m/0f9db51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c.png)
如何预防诈骗诈骗是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给人们的财产和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诈骗的侵害,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识别和避免潜在的诈骗行为。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预防诈骗。
1. 保持警惕:诈骗分子会利用各种手段来欺骗您,因此保持警惕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常见的诈骗手法和模式,了解它们如何操作,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辨别和避免潜在的诈骗。
2. 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如果陌生人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或社交媒体与您联系,并提供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来索取个人信息或金钱,请保持警惕。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并且不要提供任何个人敏感信息或银行账户信息。
3. 谨慎处理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是诈骗分子进行诈骗的重要工具。
因此,谨慎处理和保护个人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在不可信的网站上输入个人信息,定期更改密码,并确保您的计算机和移动设备有最新的安全软件。
4. 警惕投资诈骗:投资诈骗是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法。
如果有人向您提供了一个看似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但要求您立即付款或分享个人信息,请保持警惕。
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务必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尽职调查。
5. 谨慎使用ATM和信用卡:在使用自动取款机(ATM)时,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在人多的地方使用。
检查ATM机是否存在异常装置,如卡片读取器或摄像头。
此外,在使用信用卡时,确保只在受信任的商家进行交易,并经常检查信用卡账单以发现任何异常交易。
6. 不要轻信“紧急情况”:诈骗分子经常利用“紧急情况”来欺骗您。
他们可能会冒充亲戚或朋友,并声称遇到了紧急情况需要您的帮助。
在面临此类情况时,不要急于行动,先通过其他途径与亲戚或朋友核实情况。
7. 教育家人和朋友:诈骗分子通常会针对老年人和易受骗的人群进行诈骗。
教育家人和朋友有关常见的诈骗手法和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识别和抵御诈骗。
8. 报告诈骗行为:如果您成为诈骗的受害者,及时报告给当地警方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您还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保护机构或金融机构报告诈骗行为,以帮助其他人避免受到类似的欺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几类诈骗术和防范措施
当前,公安机关正加大打击虚假信息诈骗违法犯罪力度,为了做好防范工作,特将近期犯罪分子常用几种诈骗手法汇编印发,希望广大群众从中吸取教训,慎防上当受骗。
1、骗子利用“网络兼职”,通过网民“在线008”发短信,问有没有兴趣做网络兼职赚钱,如答应,随后就用“008”发送一条链接,要求通过该网站完成提交购买物品的任务,称每件可提取佣金多少元,且购买款在完成任务后即可返还,然后发来支付宝号码骗取汇款。
2、骗子通过伪基站冒充银行客户发短信称积分可兑换现金,然后让其按照网页提示,填入自己的银行卡号和密码进行兑换现金,把银行卡里存款转走。
警方提示:如收到银行发来短信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认准各大银行的官方网站、手机网站、信用卡积分兑换官方网站网址,要警惕通过探索网址或点击他人、其他网站提供的链接方式登陆。
②积分兑换时,要留意核对积分兑换短信验证码中的积分信息。
银行积分兑换时不会进行“虚拟扣款”,如短信中提示为支付信息,请高度警惕。
③银行工作人员不会向持卡人索取信用卡动态验证码、密码等敏感信息,任何方式的索要均为欺诈。
④如收到95533、95588等相关短信存在疑问,暂不要做任何操作,第一时间向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咨询。
⑤建议手机安装安全软件以屏蔽欺诈短信及识别钓鱼网站,并注意定期升级软件。
3、利用网购“客户”退款进行诈骗。
骗子先通过不同非法手段获取受害者的银行卡号、密码和验证码等网购信息后,以购物手段故障导致受害人购买的物品未能成交为由,称需要退款,然后提供QQ号和二维码图片,要求用微信扫码完成退款,在操作中把受害人银行卡里的钱转走。
警方提示:要求去银行ATM或柜台上操作,或者套取受害人的支付权限,可第一时间判定为骗局。
4、骗子利用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链接给受害人,让其点开致手机中毒瘫痪,与之绑定的银行卡信息泄露把钱转走。
警方提示:不要轻信陌生短信和电话,更不要轻易点开陌生短信附带的网址链接,如遇到短信内容有其子女在校照片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不要轻易打开,如不小心打开链接,请第一时间去银行冻结绑定手机的账户并报警。
5、骗子冒充“公安人员、法院人员”以涉嫌洗黑钱,要求受害人按指定账号汇第一笔钱才能调查是否涉嫌洗黑钱。
警方提示:一旦接到陌生电话涉及钱物的,就可能是不法分子设计的诈骗圈套,应持谨慎的态度,避免上当受骗。
6、骗子利用淘宝客服私信以网店保证金服务未能通过激活,已经被限制购买,需要激活账号为由,发给受害者一个QQ号加为好友进行聊天,然后再发一个网页链接,让受害人输入支付宝账号和密码,用远程控制把钱转走。
警方提示:为避免受骗,勿登陆陌生人发来的网页链接,勿将银行账号、支付宝账号、密码等保密信息告诉陌生人,更不能随意让陌生人远程控制自己的电脑,如有事要咨询淘宝客服,可打开淘宝网点击进入,不要主动发信息给找上门的“淘宝客服”或从百度上搜索来的“淘宝客服”。
7、冒充“汽车公司”工作人员以购买汽车可以获得国家补贴费要转补贴款为由,让受害人在银行ATM按照对方操作要求输入一些数据把钱转走。
警方提示:切勿轻信陌生电话,骗子常以“信用卡透支消费、买车退税人退教育税、国家补贴”等为借口,诱使受害人拨打指定的电话号码,再以国家某部门工作人员,诱骗受害人在ATM上进行相关操作,将卡内资金转走。
8、骗子冒充“教育局”工作人员,通过电话通知受害人以领取子女“助学金”为由,让受害人到银行取款机认领,并要求按照提供的步骤进行操作把银行卡里的钱转走。
警方提示:当接到教育局、财政或劳动部门的工作人员“发放扶贫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学校补助款”等电话时,要主动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联系,防止上当受骗。
总之,不法分子诈骗手法很多,凡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通知“家属”出事要汇款的,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叫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自称领导(老板)要求汇款的,陌生网络(链接)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等,都不要上当受骗。
要做到:一不轻信。
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犯罪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二不透露。
不因贪小利而受犯罪分子及其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关系人的身份信息、通信工具、存款、银行卡等情况;三不转账。
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坚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洪濑派出所(宣)
201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