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方法艾灸养生方法
教你一般的强壮艾灸养生法
![教你一般的强壮艾灸养生法](https://img.taocdn.com/s3/m/970d60d8e009581b6bd9eb79.png)
教你一般的强壮艾灸养生法
*导读:关元作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样重要。
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
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
下面就教你一般的强壮艾灸养生法。
*教你一般的强壮艾灸养生法
【施灸方穴】关元、足三里、中脘或单灸足三里。
【健身灸法】一次十数分钟时间多不过30分钟,既无多大痛苦,又经济节约。
【方穴功用】长期坚持施灸,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其效果绝对不亚于服用膏方,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保健方法。
应用灸法时的配方,可根据疾病情况,人体素质和脏腑功能偏盛偏衰,以补偏救弊的原则,各有重点的择优使用。
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
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
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
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就关元二百壮。
《类经图翼》云:关元主诸虚百损,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
活人多亦。
然虚频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
宋代窦材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五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遂得老年健康。
由此可见,关元不但能够治疗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还可以保健延年。
养生艾灸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传统方法
![养生艾灸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传统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4fb0fb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8.png)
养生艾灸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传统方法养生艾灸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被广泛用于增强身体免疫力。
艾灸利用艾草的特殊功效,通过对特定穴位的热刺激,促进气血流通,调和气机,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养生艾灸的原理、步骤与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使用这一传统方法。
一、养生艾灸的原理养生艾灸的原理是基于中医学的经络学说和五行学说。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诸多经络贯穿全身,负责调节气血运行。
当经络畅通,气血自然流通,人体健康;反之,经络堵塞则会导致气血不畅,引发疾病。
而养生艾灸通过热刺激穴位,能够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促进气血流通,调和气机,以达到预防疾病、增强身体免疫力的目的。
二、养生艾灸的步骤1. 准备艾灸材料:艾绒和艾条是常见的艾灸材料。
艾绒一般用于灸艾温和的部位,如腹部、背部等;艾条则适用于需要较强热量刺激的肢体部位。
2. 确定灸穴:根据需要调理的身体部位选择对应的穴位。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神门”等,可以在中医书籍或请教专业人士获得相关信息。
3. 准备工具:除了艾灸材料外,还需要准备灸盒、灸台、灸针等工具。
确保这些工具的卫生与安全。
4. 洗净双手:在进行艾灸前,要彻底洗净双手,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是为了防止传播细菌和感染。
5. 进行艾灸:将艾绒或艾条点燃,使其产生适度的热量。
以艾绒为例,将其移至距离皮肤适当距离的位置,轻轻揉捻,使热气渗透进穴位中。
保持吸烟的姿势,通常每个穴位进行10-15分钟,整个艾灸过程一般持续半小时左右。
三、养生艾灸的注意事项1. 温度控制:在进行艾灸时,要注意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或过热刺激。
可以根据个人感受来确定艾绒或艾条的距离和持续时间。
2. 选择适合的时间:艾灸一般选择在晚上进行,以利于身体的休息和恢复。
因为艾灸后,需要适当休息,让身体吸收艾草的药效。
3. 穴位选择:艾灸的穴位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来确定。
对于不了解穴位的人来说,最好咨询专业医师或按摩师以获得相关建议。
艾灸养生方案
![艾灸养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edaed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0.png)
4.免疫力低下人群。
三、艾灸方法
1.选穴: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穴位进行艾灸;
2.艾条:选用优质艾条,确保艾灸效果;
3.时间:每次艾灸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每周2-3次;
4.灸量: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避免烫伤;
5.注意事项:孕妇、女性月经期间不宜艾灸;饭后1小时内不宜艾灸;艾灸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周期:连续12周为一个周期,根据病情调整。
4.免疫力低下人群
-选穴:足三里、关元、气海、命门、脾俞。
-方法:温和灸法,每次20分钟。
-频率:每周2次。
-周期:建议持续6个月,以观其效。
五、效果评估与调整
1.效果评估:每个周期结束后,通过观察个体的身体反应和自我感受,评估艾灸效果。
2.方案调整:根据评估结果,适当调整艾灸的穴位、时间和频次,以优化养生效果。
2.阳虚体质人群
-选穴:命门、肾俞、气海、关元、足三里。
-方法:隔姜灸法,将新鲜姜片置于穴位上,再放置艾炷进行灸治。
-频率:每周3次,每次25分钟。
-周期:连续8周为一个周期。
3.慢性疾病患者
-选穴:根据具体疾病选择相关穴位,如慢性胃炎可选足三里、中脘。
-方法:温和灸法,每次15-20分钟。
-频率:每周3次。
艾灸养生方案
第1篇
艾灸养生方案
一、前言
艾灸作为我国传统养生方法之一,具有温经散寒、扶正祛邪、调节阴阳等功效,对于改善亚健康状态、预防疾病具有积极作用。本方案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份合法合规的艾灸养生方案,帮助用户科学地进行艾灸养生。
二、适用人群
1.亚健康人群:疲劳、失眠、头痛、消化不良等;
艾灸四季养生方法
![艾灸四季养生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0d95bcbc281e53a5902ff5a.png)
艾灸四季养生方法艾灸四季养生春季春天万物生机勃勃,气候开始回暖,忽冷忽热,存在昼夜温差,适合大多数肛肠疾病患者艾灸的时节。
取穴:内关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灸法:温和灸,10~15分钟,每日1~2次,治愈为止。
春季以养肝为主,肝主木而脾胃主土,而木旺则土衰,故容易出现肝火旺,内分泌功能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打乱肠道正常蠕动节奏,出现肠鸣、不消化、腹胀、腹泻五更泻等现象,故选取这三个穴位可以疏肝健脾,调节功能紊乱失调症,促进肠道蠕动,提高工作效率。
夏季夏季气温炎热易中暑,体内酶活性降低,胃肠道蠕动缓慢,食欲下降。
而臀部是不易散热的部位,汗液更是让肛肠疾病患者难以忍受。
更适合体质偏虚者艾灸。
夏季是痔疮的高发季节,但也是痔疮的治疗好时节。
取穴:内关穴、足三里穴、下巨虚穴外膝眼犊鼻下三寸为足三里,下6寸为上巨虚穴,下9寸为下巨虚穴灸法:温和灸,10~15分钟,每日1~2次,治愈为止。
夏季主心,属小肠,下巨虚为小肠下合穴,体质偏虚寒者可以加神阙穴、中脘穴、关元穴等腹部相关的穴位。
腹痛患者可配合天枢穴。
综合上述穴位可以健脾开胃、促进肠道蠕动,润肠通便。
秋季“天凉好个秋”,秋季天气逐渐凉爽,昼夜温差大,稍不注意保暖则容易引起腹泻。
同时气候干燥,也容易出现大便干结、便秘的症状,秋季也是痔疮的高发期。
取穴:腹泻特效穴天枢穴、上巨虚穴、中脘穴、气海穴、足三里穴灸法:只灸一个穴位时艾条温和灸10~15分钟,每日1~2次,治愈为止。
若是多个穴位则每穴5分钟,每日1~2次,治愈为止。
秋季主肺属大肠,秋燥易伤肺而伤大肠,肺气不宣,影响大肠蠕动,容易引起便秘,上巨虚是大肠下合穴,理气通腑、健脾和为、缓解肠鸣腹泻便秘等各种肠道疾病。
经常艾灸或按揉此穴,肛肠脾胃功能会大大改善。
冬季冬季气候寒冷,人体各个组织机能活动减少,一般人都适合在此季节艾灸。
取穴:神阙穴、命门穴、气海穴。
关元穴、中脘穴灸法:隔姜灸,15~20分钟,每日1~2次,治愈为止。
肚脐艾灸养生秘方操作方法
![肚脐艾灸养生秘方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315c6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2.png)
肚脐艾灸养生秘方操作方法肚脐艾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养生方法,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循环,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下面是肚脐艾灸养生秘方的操作方法。
准备工作:1.艾叶:选择质地柔软、颜色鲜绿、气味香气浓郁的优质艾叶。
2.将艾叶晒干,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3.宽大并具有一定弹性的艾灸盒。
4.清洁肚脐及周围皮肤用的清洁器具,如酒精棉球。
5.常用的消毒器具,如消毒酒精、消毒棉球等。
6.盛艾条末的小碗。
操作方法:1.清洁:用酒精棉球擦拭肚脐和周围皮肤,保持清洁。
2.消毒:用消毒酒精在肚脐上消毒,以防止感染。
3.准备艾炷:将适量艾条末倒入小碗中,用火点燃后吹灭,使其变成红色炭烬状。
4.寻找穴位:用手指轻轻按压肚脐周围一寸处的酸痛点,边按摩边观察,直到找到最敏感的穴位。
5.贴敷艾炷:用镊子将艾炭沾湿后,贴在肚脐穴位上,轻轻按压,使其牢固贴紧,并且适应皮肤的变化。
6.艾灸时间:每次艾灸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初学者每次不宜过长,适应艾灸后再逐渐延长时间。
7.艾灸间隔:初学者每天一次为宜,适应后可逐渐增加次数,每次艾灸的间隔时间一般为4-6小时。
8.艾灸技巧:艾炷不宜过烫,以免烫伤皮肤,应始终保持适宜的温度,同时适当调整艾炷的位置,保持舒适和疼痛感的平衡。
9.艾灸结束:待艾炷完全燃尽后,用镊子将其取下,用酒精棉球擦拭肚脐和周围皮肤,保持清洁。
艾灸的注意事项:1.脐部皮肤有破损、溃疡或湿疹等情况时,不宜进行艾灸。
2.孕妇、月经期的女性、体质虚弱或病情加重的人应避免艾灸。
3.操作时要注重卫生,保持艾炷和皮肤的清洁,并避免艾炷掉落。
4.经常使用艾灸时,应适当调整艾灸的时间和次数,根据个人体质调节。
5.不宜在肚脐艾灸后马上洗澡或吹风,应保持艾灸部位的温暖和干燥。
总结:肚脐艾灸养生秘方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养生方法,但要注意选择艾叶质量和进行操作时的卫生,同时根据个人体质调整艾灸的时间和次数。
艾灸过程中要保持艾炷的适宜温度,避免烫伤皮肤。
四大养生穴位艾灸顺序_艾灸应该注意什么
![四大养生穴位艾灸顺序_艾灸应该注意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297dec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2.png)
四大养生穴位艾灸顺序_艾灸应该注意什么艾灸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疾病,更是养生抗衰的好方法。
那么艾灸的穴位顺序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养生的相关穴位,快来看看吧!艾灸养生穴位1.灸神阙穴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
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神阙穴多采用隔盐灸,还有一种叫做神阙灸脐法的保健灸法,其法是,先以生五灵脂24克、生青盐15克、乳香3克、没药3克、夜明砂6克(微炒)、木通9克、干葱头6克、麝香少许,研成细末备用(以上诸药在中药店有售)。
施灸时取面粉适量,用水调和作圈置于脐周。
取药末6克,另用槐树皮剪成圆币形,将脐上的药末盖好,每岁一壮,灸治一次换一次药末,每月可灸1次,午时灸为宜,多用于身体虚弱者,并可强健脾胃功能,预防疾病。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
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2.灸气海穴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
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
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
”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
据《窦材灸法》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
”认为灸气海能预防治疗糖尿病。
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可以灸20~3O壮。
艾灸养生知识大全
![艾灸养生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f09a1e4a0116c175e0e4839.png)
22
这种方法灸后遗有瘢痕 瘢痕灸临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胃肠病、
发育障碍、体质虚弱者等
23
3、麦粒灸
取少量艾绒,将其捏成麦粒大小,置于施灸穴位 上,点燃艾绒
当被施灸者感觉到热量时,迅速移开剩余艾绒 此法刺激性强,适用于患有面瘫等疾病的患者
计炷
数 单,Βιβλιοθήκη 称 为位一壮
11
五、艾灸的顺序
先阳后阴 先上后下 先少后多
即 先灸阳经,后灸阴经 先灸背部,后灸腹部 先灸上部,后灸下部 先灸头部,后灸四肢 施灸壮数先少后多
12
七、艾灸的注意事项
①避免灼伤,注意防火(灸盒) ②皮肤过敏者禁用 ③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
24
4、发泡灸
又称天灸(自灸、冷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 热灸法中的主要方法
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是借助药物对穴 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 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分为三伏天灸(三伏贴)和三九天灸(三九贴)
25
三 伏 天 灸
26
三伏天灸(三伏贴)
据中医理论“春夏养阳”、“冬病夏治”,在三 伏天穴位敷贴以预防和治疗冬日咳喘、鼻炎等上 呼吸道疾病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利用三伏天气候炎 热时机,取肺腧、风门、膏盲腧(双侧)、膻中、 大椎等穴,敷以辛温、逐疾、走窜、通经、平喘 药物,温煦阳气,驱散内伏寒邪,提高脏腑生理 和抗病能力
每年三伏初中末各贴1次,连续贴3次为1个疗程
2、灸肾俞穴:
选用艾炷无戒痕灸或艾条温和灸。用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 灸至局部有温热感出现红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 次。
黄帝内经艾灸养生法
![黄帝内经艾灸养生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dd4b2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1.png)
黄帝内经艾灸养生法艾灸养生是祖国医学的一种治病疗法。
用艾绒等做艾柱,烧灼或薰烤身体穴位或某一部位,或者在体表放置薄片生姜等,隔姜烧烤。
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艾灸养生祛病的功效。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艾灸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艾灸养生法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
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黄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
《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
日本人须藤作等做过的灸法抗癌研究,还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从节气上来讲,艾灸注重节气灸,因为在节气时候是人身体内阴阳交替的时间,这时艾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医养生讲冬病夏至,意思就是冬天得的病要追溯到夏天,是夏天落下的病,要从夏天开始调理。
冬至是一年中“一阳升”的时候,最适合做艾灸来补充阳气。
从季节上来讲,冬季是人体寒气最重的时候,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一个季节,此时若不注意调养,会因阳气不足而引发很多病症,因此冬季艾灸针对寒性体质的人群而言尤其重要。
如果是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为一个疗程。
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时间要短些。
关于时间方面,艾灸没有特别固定的时间。
什么时间都可以灸。
饭前饭后,早晚皆可,饭前只要不是太饿就行,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就可以灸,太饱太饿都不能灸。
中医艾灸的作用与适合人群1、中医艾灸能够升阳举陷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
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
中医艾灸有哪些方法中医艾灸的方法及作用
![中医艾灸有哪些方法中医艾灸的方法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2ccab0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3.png)
中医艾灸有哪些方法中医艾灸的方法及作用艾灸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可以通过艾灸养生,那么艾灸具体有哪些方法和作用呢?下面店铺分享了中医艾灸的方法及作用,一起来了解吧。
中医艾灸的方法1、艾卷灸艾卷灸也就是直接燃烧艾叶卷来进行治疗保健。
不过,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穴位应该选择不同的艾卷灸方法。
常见的艾卷灸方法有3中,分别是艾条灸、温和灸和雀啄灸除了使用的艾叶卷中的药物不同,针灸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2、温针灸这是针法和艾灸结合的一个典例,温针灸除了使用艾叶之外还需要毫针来帮助。
主要的操作方法就是将毫针刺入身体的腧穴,记得需要留针。
然后将艾绒捏在针尾上,然后点燃艾绒。
等全部艾绒燃烧结束之后,清除干净灰烬,取出毫针就可以了。
3、直接灸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艾灸方法,直接取出适合的艾柱,点燃之后直接放在皮肤上方治疗。
这种方法分为是否有瘢痕灸,主要取决于是否要将皮肤烧伤化脓。
4、间接灸艾柱直接接触皮肤的艾灸方法我们称之为直接灸,那么一些需要隔开皮肤的方法我们就称之为间接灸。
所谓的间接灸指的就是用药物将艾柱和人体的皮肤间隔开来,常见的间接灸方法有生姜间接灸、大蒜间接灸等等。
艾灸的作用1、温经散寒按照中医的说法,人体的运行主要是气血在经络中运动。
如果气血出现了亏损,那么身体就会出现毛病。
艾灸就是给我们的经络穴位进行温热性刺激,最终达到温经散寒,令我们的身体气血运行回归正常。
所以,在平时,艾灸对于治疗气血运行不顺畅引起的腹痛等等疾病有着很好的疗效。
2、行气通络经络连接着我们体内的五脏六腑、肌肉和皮肤等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经络是人体内至关重要的“公路”。
如果人体经络阻塞,那么就会出现气血不调,出现疼痛、肿胀等现象。
艾灸的作用就可以疏通经络、调节阴阳。
3、扶阳固脱中医上认为,除了正气之外阳气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之一,甚至决定了我们的寿命长短。
如果体内阴盛阳衰,那么体内就属于阴寒,导致身体出现元气亏损、身体虚弱的现象,例如手脚冰冷等等。
24节气艾灸养生
![24节气艾灸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7540078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a.png)
24节气艾灸养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艾灸养生逐渐成为一种受到广大人群关注的养生方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24节气是表示一年中太阳直射地球不同地点的时间,它们以节令和气候等自然现象为基准,使人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自然变化,保持身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24节气与艾灸养生的关系,并为读者提供一些艾灸养生的具体方法。
一、春季养生艾灸春季是个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人们应该借助节气的积极影响来进行养生。
1. 预防呼吸道感染:春季温度逐渐回暖,但仍然存在着寒冷与炎热交替的天气,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
此时,可以通过艾灸“三阴交”穴位来调节体温,增强免疫力。
2. 舒缓过敏症状:春季是过敏季节,很多人容易出现鼻塞、打喷嚏等症状。
艾灸“风池”穴位可以缓解鼻塞,减轻过敏症状,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二、夏季养生艾灸夏季是炎热的季节,人们容易受到外界的热能刺激,加上汗液过多流失,身体容易出现失衡的情况,此时进行艾灸养生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
1. 清热解毒:夏季是炎热、湿热的季节,易导致体内湿气积聚和毒素滞留,容易引发疾病。
艾灸“三阴交”、“关元”穴位可以帮助清热解毒,增加体内的阳气。
2. 调节气血循环:夏季人体易出现血液循环不畅、气血不足等问题,导致身体疲倦、头晕等不适。
艾灸“足三里”、“涌泉”等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活力。
三、秋季养生艾灸秋季是气候干燥的季节,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咳嗽等症状,对于这些不适,艾灸养生可以进行一定的缓解。
1. 预防呼吸道疾病:秋季温度逐渐下降,天干物燥,容易导致很多人出现呼吸道感染。
进行艾灸“肺俞”、“太渊”等穴位可以增强肺部功能,预防相应疾病。
2. 保护肠胃功能:秋季人们爱吃热气腾腾的食物,过食油腻食物容易导致肠胃不适。
艾灸“足三里”等穴位可以帮助调节肠胃功能,缓解胃肠问题。
四、冬季养生艾灸冬季是严寒的季节,人们的身体对寒冷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引发一系列寒性疾病。
艾灸养生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
艾灸的方法和操作手法
![艾灸的方法和操作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00eaee9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b.png)
艾灸的方法和操作手法艾灸是常见的中医养生排毒方法,而艾灸的方法以及操作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可以在家自己做艾灸,有些需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才行,下面就来看下艾灸的方法。
艾灸的施灸办法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
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
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住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
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
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痴脱落后而留下瘢痕。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疾病。
(2)无瘢痕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
若用麦粒大的艾炷施灸,当患者感到有灼痛时,医者可用镊子柄将艾炷熄灭,然后继续易位再灸,按规定壮数灸完为止。
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
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此法。
2、间接灸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
如生姜间隔灸、隔盐灸等。
(1)隔姜灸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
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
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常用于因寒而到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
中药养生中医经络调理的艾灸方法与技巧
![中药养生中医经络调理的艾灸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284dbe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2.png)
中药养生中医经络调理的艾灸方法与技巧中药养生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调理身体的方法,而中医经络调理则是中药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中医经络调理的众多方法中,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疗法,被广泛运用于中药养生中。
本文将介绍中药养生中医经络调理的艾灸方法与技巧。
一、艾灸的起源与原理古代中国人发现,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施以火热刺激,能够调理经络、活血化瘀,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艾灸作为其中一种经络调理方法,起源于远古时期。
艾灸的原理在于,通过将艾草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和草本成分直接作用于穴位,从而达到治疗和调理的效果。
二、艾灸的材料与工具1. 艾草:艾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艾灸所需的活血化瘀、温通经络的功效。
2. 灸具:现代艾灸常用的灸具为艾灸盒或灸条。
三、艾灸的方法与技巧1. 穴位选择:艾灸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穴位。
根据中医理论,经络是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刺激特定的经络穴位,可以调节和平衡经络的功能。
艾灸的穴位选择应根据具体的体质和需要进行,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神阙等。
2. 艾草制备:将干燥的艾草研磨成粉末状,再用纱布包裹成小包,称作“艾绒粒”。
3. 点燃艾草:用火机或其他工具点燃艾条顶部的部分,使其缓慢燃烧。
4. 艾灸操作:将点燃的艾条悬空,靠近穴位,但不要直接接触皮肤。
每个穴位灸烧5-10分钟,每次艾灸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5. 艾灸后的护理:艾灸后,皮肤会出现红肿、热辣的感觉,这是正常的反应。
可以用温水洗净并涂上清凉舒缓的乳液。
四、艾灸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时间:早晨和晚上是艾灸的最佳时间,而在饭后、饭前和酒后不宜进行艾灸。
2. 避免忌食:艾灸期间和之后,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冷硬等食物,以免影响艾灸的效果。
3. 个体差异:不同的人体质和疾病状况会对艾灸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进行艾灸前应先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4. 注意火源安全:艾灸过程中,应注意火源的安全,确保不会发生火灾事故。
艾灸的正确方法步骤
![艾灸的正确方法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4e38a59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7.png)
艾灸的正确方法步骤艾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或者其他草药,将热量传递到人体穴位上,以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艾灸的正确方法步骤对于保证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艾灸的正确方法步骤,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艾灸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准备艾灸器具,如艾条、灸盒、灸炉等。
同时,要保证艾灸的场所通风良好,避免烟雾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还要准备一些清洁用品,用于清洁皮肤和灸具。
2. 调理身体。
在进行艾灸前,可以先进行一些简单的身体调理。
比如可以进行一些舒缓的按摩,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以放松身体,增加身体的舒适度。
3. 确定穴位。
艾灸的穴位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穴位对应着不同的疗效。
在进行艾灸前,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症状,确定需要进行艾灸的穴位。
可以通过咨询医生或者查阅相关资料来确定穴位。
4. 点燃艾条。
在确定了需要进行艾灸的穴位后,可以点燃艾条。
点燃艾条后,可以在灸盒或者灸炉中进行艾灸。
在点燃艾条后,要注意艾条的火力大小,避免过大的火力对皮肤造成灼伤。
5. 进行艾灸。
在点燃艾条后,可以将艾条放入灸盒或者灸炉中进行艾灸。
在进行艾灸时,要注意控制艾条的距离和时间,避免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
在进行艾灸时,要注意调整姿势,保持舒适的状态。
6. 结束艾灸。
在进行艾灸一定时间后,可以结束艾灸。
在结束艾灸后,要注意保持身体的温暖,并且避免受凉。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按摩或者保暖措施,以增强艾灸的疗效。
7. 清理工作。
在结束艾灸后,要进行清理工作。
清理艾灸工具,如灸盒、灸炉等,保持其清洁卫生。
同时,要清洁皮肤,保持皮肤的健康和清洁。
艾灸的正确方法步骤对于保证艾灸的疗效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正确进行艾灸,达到更好的保健和治疗效果。
艾灸经络养生的方法
![艾灸经络养生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1b7965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1.png)
艾灸经络养生的方法艾灸经络养生,健脾活血,缓解压力,放松心情,驱寒除湿,打通经脉,调和气血。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艾灸经络养生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艾灸养生常用穴位1、大椎穴:保健要穴、主宰全身大椎穴又称“督阳之海”,能主宰全身,更是保健要穴。
所以按摩、艾灸等可以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取穴: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2、太白穴:补充气血、美容养颜太白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
我们常说的黄脸婆就是脾虚的象,艾灸这个穴位能美容养颜。
取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3、关元穴: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关元是小肠的募穴。
意味着它是小肠的气积聚在腹部的穴位。
艾灸关元,不但可以疏通脉络、强壮腰脊,还可以很好地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取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元气出入的关卡。
经络养生的正确时间时间对应经络21:00-23:00(亥时)艾灸养生功效(一)疏风解表,温散寒邪中医养生以人为本,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
艾灸疗法因有温热刺激性能而具有温散寒邪的作用,故一切气血凝涩的疾病,均可用温灸来治疗。
(二)温通经络,活血逐痹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是人体全身经络,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
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经络受阻,即可引发四肢关节疼痛,或活动无力,或脏腑气机失调而出现疾病。
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温通经脉的作用。
(三)回阳固脱,升阳举陷阴阳为人之本,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
阳衰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甚则欲脱。
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合,用灸法发挥其温热性,可温补扶助虚脱之阳气,提升虚脱的功能。
调节阴阳,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养生艾灸的使用方法
![养生艾灸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2c93e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4f.png)
养生艾灸的使用方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
那么,养生艾灸的使用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养生艾灸的使用方法1、直接灸直接灸法是景圣堂艾条点燃端与穴位皮肤之间没有间隔物的灸法。
(1)无瘢痕灸温和灸:左手食指、中指放在施灸部位的两侧,距施灸部位1~2公分艾灸。
一方面,能感知皮肤受热的程度;另一方面,若垂直艾灸,一旦艾灰落在皮肤上,可马上补救。
灸到皮肤微微发热,皮肤红润即可,不要灼伤皮肤。
轮换灸:在温和灸的基础上,每次灸2~6个穴位,一个穴位稍痛立马换另一个穴位,如此循序灸,当每个穴位及其周围的皮肤红润时,可停止艾灸。
轮换灸即可节省时间,又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雀啄灸:艾条的点燃端与施灸穴位不固定,像鸟啄食一样,对准穴位,上下移动,一起一落。
回旋灸:又称熨热灸,将艾条点燃端悬于施灸部位上,距离皮肤2公分,上下左右水平移动,让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
发疱灸:艾条点燃端距离皮肤1公分,当感觉疼痛时继续坚持3~5秒,穴位处可出现黄斑并有汗出,过1~2小时即可发疱。
发疱后不宜挑破,可自然吸收,短期内有色素沉着,但不留有瘢痕。
温和灸与轮换灸一般适用于治疗慢性病或预防保健用;雀啄灸多用于急性病;回旋灸适用于美容美体、皮肤病、风湿病等;发疱灸适合虚寒症,应用时注意。
不适于美容美体。
养生艾灸的使用方法2、间接灸法(1)隔姜灸:把鲜姜片切薄,用缝衣针在姜片上刺10几个小孔,放在试灸的穴位上,将点燃的艾条在距姜片0.5~1公分处施灸。
生姜辛温升发,祛寒解表,通经活络,温胃止呕,理气止痛,两者结合能发挥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疗效。
(2)隔蒜灸:把蒜瓣切成0.2~0.4公分的蒜片,以缝衣针在蒜片上刺10几个小孔,放在试灸的穴位上,将点燃的艾条在距姜片0.5~1公分处施灸。
(3)隔葱灸:把葱片切成厚约0.3公分的葱片,点燃艾条艾灸。
(4)隔盐灸:仅用于脐部艾灸。
小提示:隔姜灸适合一切虚寒证;隔蒜灸适用于牙痛、咽喉肿痛、白癜风等,蒜片在皮肤上放置不要超过20~30分钟,以免灼伤皮肤。
艾灸的方法有哪几种
![艾灸的方法有哪几种](https://img.taocdn.com/s3/m/e512357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7.png)
艾灸的方法有哪几种艾灸是中医养生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烟熏和温热刺激,以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和预防疾病。
下面将介绍艾灸的几种常见方法。
1.按压艾灸:将艾绒包裹在特制的艾灸棒内,点燃后将其按压在相应的穴位上进行按摩和刺激。
这种方法适合于治疗肩颈痛、腰腿痛、关节炎等疼痛和运动损伤。
2.推拿艾灸:将艾绒放入特制的艾盒,点燃后将其在身体表面轻轻地推拿,起到按摩刺激和温热效果。
这种方法适合于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疲劳。
3.面部艾灸:将艾绒放在特制的面部艾灸器中,点燃后进行轻轻的按摩和熏蒸。
面部艾灸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调理肌肤和舒缓疲劳,对于美容养颜有一定的效果。
4.泡脚艾灸:将艾绒放在热水中,用热水浸泡脚部,同时点燃艾绒,使艾叶的烟熏直接作用于脚底的穴位。
泡脚艾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和缓解疲劳。
5.炙热艾灸:将艾绒点燃后,直接对准需要治疗的部位进行热敷。
炙热艾灸可以通过热力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适用于治疗关节炎、颈椎病等疾病。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艾灸方法,还有一些特殊的艾灸方法,如蓝灸、温磁灸等,这些灸法都是根据不同的病症和治疗目的而设计的,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艾灸的频率和时间也需要因人而异,通常建议在早上或睡前使用,每次10-30分钟,每周1-3次为宜。
总结来说,艾灸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中医养生方法,它可以通过烟熏和温热刺激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和预防疾病。
艾灸的方法有按压艾灸、推拿艾灸、面部艾灸、泡脚艾灸和炙热艾灸等多种形式,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使用艾灸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并遵循医师的指导进行操作。
艾灸养生 正确艾灸的五大原则
![艾灸养生 正确艾灸的五大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e23fa6531126edb6f1a1087.png)
艾灸养生正确艾灸的五大原则艾灸是我国古代就有的一种中医穴位疗法,正确的进行艾灸可预防外科内科妇科等多种疾病。
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避免伤害身体。
1、艾绒质量选择质量好的艾绒。
劣质艾绒,生硬不团聚,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觉灼痛, 甚至熏烤时石粒脱落,灼伤皮肤。
2、环境通风环境应保持通风,避免艾烟过浓,伤害人体。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特别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
3、施灸部位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颜面五官、阴部、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头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
4、避免烫伤施灸时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
有些患者局部寒气大,初灸时,对艾火的忍耐力强,常常不知不觉将艾火靠近皮肤,结果将皮肤灼痛。
实际上,以灸至皮肤发红为度,每次灸 10—15分钟为宜。
5、注意次数体质壮、病情轻、病程短者,灸治 1—2次即可;体质差、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灸数月乃至 1年以上。
初灸时,每日 1次;长期灸治者, 3次后改为 2—3天 1次。
为什么有些人艾灸后会暂时有疾病加重的反应 ? 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
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邪气赶出,那么邪气就先顽强抵抗。
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当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
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
本文作者:亿史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灸的方法艾灸养生方法
艾灸是中医特色诊疗的手段之一,下面来给大家介绍艾灸的方法,欢迎阅读参考!
艾灸的方法
应用灸法时的配方,可根据疾病情况,人体素质和脏腑功能偏盛偏衰,以补偏救弊的原则,各有重点的择优使用。
现举例配方如下:
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②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
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③独灸关元养生方
【施灸方穴】关元。
【方穴功用】补元益气、温肾健脾、补肾固脱、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补肾纳气、温阳利水、补血调经、温暖下元、补虚泻实、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
关元还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关元作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样重要。
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
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
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
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就关元二百壮。
《类经图翼》云:“关元主诸虚百损,……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
活人多亦。
然虚频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
”宋代窦材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五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遂得老年健康。
”由此可见,关元不但能够治疗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还可以保健延年。
④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⑤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
高血压: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冠心病:身柱、郄门、三阴交,也可以灸膻中穴。
⑥消化系统艾灸养生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⑦神经系统艾灸养生方:大椎、身柱、肾俞、足三里。
⑧泌尿生殖系统艾灸养生方: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⑨一般强壮艾灸养生方:
此法自古盛行。
作为平常健康灸,可取足三里、中脘、关元,或单灸足三里,也有很好的健身作用。
施行健身灸法,一次十数分钟时间多不过30分钟,既无多大痛苦,又经济节约。
长期坚持施灸,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其效果绝对不亚于服用膏方,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保健方法。
艾灸注意事项
一是分体质
艾灸适宜虚证和寒证,如虚弱怕冷、久病久泄、关节冷痛、寒咳哮喘、风寒感冒等;不适合实证和热证患者,如上火、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小便短黄、发热等。
二是分人群
青壮年和男性可以多灸,妇女和儿童宜减量、少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灸。
三是分身体状况
极度疲劳,过度饥饿、口渴,醉酒时都不宜治疗,尤其是患有胃肠疾病的人更应该注意这些。
大悲、大喜、大怒等情绪不稳定时也不宜用,否则会使艾灸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是分穴位
常灸的穴位主要是足三里、关元和神阙,这些穴位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到保健作用。
最好不要在面部、阴部施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五是分时间
做艾灸前应接受医生的指导,一般灸半小时左右,时间不能过长,一天灸1-2次。
施灸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可能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等症状,有的还会起红疹,在这种情况下都应该适当减少艾灸次数或者咨询专业医师。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