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景德镇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宋代景德镇窑
!日"弓场纪知刘志国译
(河北邯郸陶瓷集团总公司,#$%#)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0收稿日期:#)-#.-#.
所谓白瓷是指在白色瓷胎上施一层透明釉的制品,如定窑白瓷、德化白瓷等都是典型的白瓷。而景德镇白瓷同严格意义上的白瓷则略有不同,其瓷胎的确很白,然而釉面却携有微青色调,而被俗称为“青白瓷”、“影青”等,往往与白瓷加以区别地称呼。
在日本的陶瓷学家中也有将景德镇青白瓷和白瓷加以区别的研究者。佐滕雅彦先生就是把青白瓷作为与白瓷有区别的制品考究的,他认为:“江西景德镇窑生产的泛青调釉瓷,是特地为追求泛青色而制成的,所以它本来就与白瓷不同”。另一种观点则是将青白瓷置于白瓷范畴加以考虑,认为景德镇烧制的青白瓷本来是追求白瓷而制成,但因釉内含铁量的缘故,结果反倒形成青色。并不以为与白瓷有何区别。东京国立博物馆长谷部乐尔等力主此说。而实际上博物馆等陈列的题签上也是把景德镇的青白瓷标为“白瓷”。
若谈及景德镇窑白瓷,其初期的白瓷也确非所谓的青白瓷,而确是白瓷。从杨梅亭各窑址采集的白瓷都是呈不透明倾向釉调的白瓷,器壁稍厚、器物内壁绕有一圈壁痕,大约为叠烧而成。从杨梅亭窑址同白瓷一道还出土有青瓷钵。烧成方法与白瓷相同,同样是叠烧。
白瓷的生产历史可以说中国的华北为先行者,从北齐到隋代生产出与白瓷相当接近的灰釉陶(在半瓷器质胎体上罩一层含有铁成分的灰釉,而形成带黄调的白瓷)。这种制瓷传统发展到邢窑白瓷即
成为一种真正的白瓷。
与此相反,宋代华南地区是以越窑青瓷为中心,在浙江、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唐末———五代时期,似乎大多数在生产越窑青瓷风格的青瓷器。那么,真正生产出青白瓷是在什么时期呢?
我们看到,作为青白瓷的例子,迄今可举出的是江苏省南京市丁家山天圣山五年()#&+年)墓中出土的青白瓷印花牡丹忍冬纹瓶,及安徽省宿松元佑二年()#*+年)墓出土的青白瓷犬纽带盖水注和瓜形托盘。前者虽然是近似于梅瓶的器型,但形体却呈扩张的稍带古风的形状。器体全部印有牡丹忍冬纹样,表面罩釉层接近天蓝色的青釉调。只是釉调稍有不均匀,肩部釉厚呈青色,而从器体到下部的釉层稀薄。不过近来笔者在江西省博物馆看到了
).*&年江西省九江市从太平光国*年(.*(年)墓出
土的青白瓷钵。这是一件口沿稍内收敛且器壁较厚的钵,釉面浮现微青色,与典型的景德镇窑青白瓷相比较,感到有些发白。内壁无粘痕,可说是一件成品度相当高的白瓷制品。这件太平光国*年墓中出土的白瓷钵,作为年代明确的景德镇窑白瓷制品,大概可以说是最早的例子。
那么典型的青白瓷制品风格又是哪个时期出现呢?刚才举出的安徽省宿松元佑&年墓中出土的青白瓷水注,即是一件代表北宋青白瓷的典型作品。它表现为金属性的造型,器壁之薄简直可以切割东西。日本出光美术馆所藏青白瓷犬纽盖水注与安徽省宿松出土的水注极其相似。当然我们也明白它早
第)+卷第)期#&年(月
1234)+524)6789:4#&
陶瓷研究
;,<=6>;?@AB>,?CDA<5=E
于宋元佐!年墓出土的水注制品。江西省南城县嘉佑!年("#$%)墓出土的青白瓷水注和托盘,水注为五瓣花深钵,周围以线刻刻出密密麻麻的地,布满牡丹忍冬纹。刻花不如片刻的刀法那样刻的很深。但与安徽宿松墓出土水注相比较,有些古风印象。所以可以说宋景德镇窑独特的青白瓷乃是""世纪中叶前后这一时期完成。
这类""世纪中叶前后制成的景德镇窑青白瓷,与华北定窑白瓷相比,生产规模更为高速发展,销售市场不仅局限于国内,也大量销往国外市场。这一切的主要原因是依靠了她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质瓷土与便于贸易的地理条件。
正如丹特可尔《中国陶瓷见闻录》一书中曾经谈到:构成白瓷胎料的白不子和高岭土,不是来自外地,而是从距景德镇极近处获得。导致“高岭”一词起因的高岭山就是景德镇东侧的一座山,这早已为人悉知。
再就是景德镇位于极便于运输的位置。通往鄱阳湖的昌江即从镇中流过,运输白不子与高岭土轻而易举,产品也是经昌江出发,但鄱阳湖由长江运往江南口岸。当然,今天这条昌江仍然是景德镇窑的重要运输线。
这里有必要谈一下景德镇窑的生产技术。景德镇窑青白瓷钵皿类大致分以下三种。
(")内壁有粘痕的皿、钵类。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将碗叠烧,使得内壁有圆支钉,这是五代时期使用的技法;
(!)口沿施釉、足部露胎的制品。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装匣仰烧”形成。属于北宋早、中期使用的技法;
(&)口沿不施釉、涩口类制品。这是采用口沿朝下、碗足朝上的覆烧方法,是北宋末期至南宋后期("!世纪前半叶’"&世纪)使用的技法。
烧成技法的变化导致产品大批量生产及更薄更优质的青白瓷出现。这种精美的青白瓷被大量输出到日本、朝鲜、东南亚、西亚各地。当然,在技法变化的同时,器型种类亦有增加。初期多为皿、钵、碗,到北宋中期后,瓶、梅瓶、壶、水注、盒、盖罐、香炉、香盒等产品器型及其它种类日益丰富。在日本遍及全国各地都出土过景德镇窑及景德镇窑系的青白瓷,从经椽、寺院遗址、祭祀遗址、城镇遗址等处,青白瓷与龙泉窑系青瓷大量出土。
从北宋后期到南宋时期的青白瓷,器壁通常如刀切似菲薄,内壁装饰有流畅隽美的刻花纹样与印花纹样。当然制品中也有精细芜杂之别。大概是罩在瓷胎上的透明釉才形成了景德镇独特的带有玻璃质青色的透明呈色,它们即使是出土品,也令人难以感知时代而熠熠闪光。诸如:江西省南丰县政和(年("""(年)墓出土的边花皿、器壁甚薄,在器物内外宽绰地罩上一层透明釉,从而呈现带有青调的釉色;江西省新建县绍兴年("")#年)墓出土的青白瓷刻花牡丹纹钵,这件被称之为斗笠碗的器壁很薄,侧壁笔直延伸,带小碗足,里面以片雕技法左右刻出牡丹纹样。被雕出的纹样表现釉层积滞很厚,表现出很典型的青白瓷制瓷风格;南宋淳熙""年(""(*年)墓出土的青白瓷钵,也是南宋中期的典型制品,与此同样的青白瓷传入日本甚多。这类制品足径比口径小很多,口沿处未上釉,是一件涩口深钵,内壁左右对称,配置有唐婴与忍冬纹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熟练的景德镇陶工们娴熟的制瓷技巧。
宋代景德镇窑典型的制品,从""世纪后半期到"!世纪大量生产,现在以日本为主的各国都保留有遗品。当然,片雕与覆烧技法也不唯景德镇所独据。北方的定窑也是以完全相同的技法生产白瓷,并采用覆烧法烧成。
(译自《中国陶瓷史》长场纪知著之!"章)
・*!・!##!年第"期
陶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