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药方

合集下载

骨折治疗秘方

骨折治疗秘方

骨折治疗秘方1.接骨丸(经验方)组成:当归60克,没药90克,乳香90克,儿茶15克,三七9克,毛姜60克,川断60克,海马18克,茯苓60克,牛膝60克,半夏15克,杜仲60克,土鳖虫15克,红花15克,苏木15克,木瓜15克,木香15克,骨碎补30克,甜瓜子30克,自然铜15克,五加皮15克,白芥子18克。

用法:共研细末,制成蜜丸,每丸6克,每日3次,每次2丸,儿童酌减量。

功效:活血止痛,接骨续筋。

适用于骨折中期或骨折延迟愈合者。

2.活血舒筋汤(经验方)组成:当归巧克,红花9克,川芍9克,丹参30克,鸡血藤18克,灵仙9克,姜黄9克,桑枝18克,川羌9克,牛膝9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养血活血,舒筋通络。

3.血府逐淤汤(《医林改错》)组成:当归10克,生地黄10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枳壳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活血逐瘀,通络止痛。

主治:瘀血内阻,血行不畅,经脉闭塞疼痛。

4.四君子汤(《和剂局方》)组成:党参10克,炙甘草6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补益中气,调养脾胃。

主治:损伤后期中气不足,脾胃虚弱,肌肉消瘦,溃疡日久未愈。

5.黄茂桂枚加味汤(经验方)组成:生黄芪30克,桂枝9克,白芍12克,姜黄9克,附片9克,稀签草12克,灵仙12克,木瓜15克,丹参12克,草果9克,地龙9克,三七粉3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温阳行痹。

主治:血痹,症见肌肉麻木或肢体疼痛,尤以腰腿麻木、疼痛者疗效佳。

6.独活寄生汤(《千金方》)组成:独活6克,防风6克,川芎6克,牛膝6克,桑寄生18克,秦艽12克,杜仲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党参12克,熟地黄15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甘草3克,肉桂2克(焗冲)。

用法:水煎服,服后残渣复煎,外洗患处。

功效: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骨折方剂

骨折方剂

中医骨科常用药方1.[复元活血汤]组成:柴胡当归桃仁红花(以上各三钱) 瓜萎根四钱山甲四钱甘草二饯酒军五钱水煎服。

主治:—切跌打损伤,肿胀疼痛。

能活血化瘀,消肿定痛。

2.[苏七散]组成:煅自然铜乳香没药骨碎补川芎儿茶雄黄血竭朱砂土虫甘草(以上各三钱) 藁本丁香伸筋草赤芍山甲杜仲(以上各五钱) 红花生地牛膝防己(以上各一两) 苏木二两当归三两共为细末,水为丸,每次服二钱,每日二次。

主治:活血破瘀,消肿止痛。

—切跌打损伤,伤筋动骨,肿胀疼痛。

3.[消肿膏]组成:大黄芥子广皮生地黄柏乌药熟石灰血竭儿茶(以上各二钱) 川柏木鳖子半夏白芨骨碎补丹参红花南星自然铜黄芩赤芍香附(以上各三钱) 木香乳香桃仁(以上各四钱) 刘寄奴栀子当归(以上各五钱) 以上共研细末,以鸡蛋清或消肿膏合剂调成糊状,摊于纱布上,敷于患处。

[消肿膏合剂]组成:白芷二钱防风当归牛膝没药乳香茜草麻黄(以上各三钱) 浮萍草蒲公英紫花地丁(以上各四钱) 木瓜透骨草(以上各五钱) 以上十三味药,加水6,000毫升,熬成2,000毫升,放冷暗处备用。

主治:消肿止痛。

用于一切跌打损伤,肢体肿胀疼痛。

4.[消瘀止痛膏]组成:木瓜二两枝子一两大黄五两蒲公英二两地别虫一两乳香一两没药一两共为末,饴糖或凡士林调敷。

功用:治骨折及扭挫伤,用于初期,能消瘀退肿止痛。

5.[血府逐瘀汤]组成:当归红花桃仁马兜铃(以上各三钱) 生地枳壳桔梗川芎柴胡(以上各二钱) 牛膝四钱甘草一钱半水煎服。

主治:利气活血,消肿止痛,用于胸部外伤,肋骨骨折。

6.[桃仁承气汤]组成,桃仁四钱大黄三钱芒硝一钱(冲) 甘草二钱桂枝三钱水煎服.主治:用于伤后便秘,形气俱实。

7.[舒筋定痛散]组成:土鳖虫五钱制乳香制没药自然铜(醋淬七次碾成细粉) 骨碎补血竭花大黄硼砂当归红花(以上各三钱)共研极细末,或为丸均可。

成人每次服1~2钱,有伤口者用白开水运服。

不破口外伤肿胀疼痛或骨折,均用黄酒送服。

主治:一切跌打损伤,能通络散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

【治骨折中药秘验方】

【治骨折中药秘验方】

【治骨折中药秘验方】1.活血镇痛汤【组成】当归、白芍、生地、连翘、枸杞子、骨碎补、续断各9克,川芎、制乳香、制没药、三七各4.5克,桃仁、防风各6克,茯神12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舒筋,化瘀止痛,补肾壮骨。

【方解】筋骨损伤初期,血离经脉,形成血肿,阻塞经络,气血凝滞。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伤痛,形伤肿。

”吴昆注为:“气无形,病故痛,血有形,病故肿。

”所以损伤必有肿痛,又肾主骨,骨折脱位后,因积瘀化热,必见红肿之症。

本方是由桃仁四物汤化裁而成。

方中生地凉血散瘀,并用防风、连翘祛风清热;以桃仁、乳香、没药、三七活血化瘀、舒筋止痛;因骨断筋绝,故用枸杞子、续断、骨碎补补益肝肾、续筋骨;加上茯神宁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舒筋、化瘀止痛、补肾壮骨之功。

【主治】骨折脱位初期,瘀血作痛。

2.跌打养营汤【组成】西洋参3克(或党参15克),黄芪、白芍、川续断、补骨脂、骨碎补、木瓜各9克,当归6克,川芎、三七各4.5克,熟地、枸杞子、怀山药各15克,砂仁、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大补气血,健脾益肾。

【方解】《正体类要》云:“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惯,脏腑由之不由。

”骨伤日久,由于长期卧床或伤肢不经常活动以致气血亏损,营卫不惯。

本方是由四物汤加味而成。

方中四物汤,是调血养血之良方。

加西洋参、黄芪、怀山药、甘草补气扶正;砂仁醒脾调胃、行气宽中;三七、木瓜舒筋活络;续断、枸杞子、骨碎补,补骨脂补肝肾、壮继筋骨,以促进骨痂生长。

综观全方具有大补气血、健脾益肾之功,故用之颇效。

【主治】骨折中、后期,能促进骨痂生长。

3.仙复汤【组成】当归、柴胡、花粉、山甲、桃仁、红花、防风、乳香、没药、赤芍、贝母、白芷、陈皮、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散瘀、软坚消肿。

【方解】骨折,除复位固定外,中药内治亦相当重要。

骨科方剂50首

骨科方剂50首

骨科方剂50首.(一)内服方.大成汤(理作续断方)组成:大黄20g,芒硝10g(冲服),当归lOg,木通lOg,枳壳20g,厚朴10g,苏木10g,川红花10g,陈皮10g,甘草10g,水煎服。

药后得下即停。

正骨紫金丹(医宗金鉴)组成:丁香6g,木香6g,瓜儿血竭log,儿茶10g,熟大黄20g,红花lOg,当归头、莲肉、白茯苓、白芍各15g,丹皮10g,甘草6g,水煎服。

治跌打扑坠闪错损伤,并一切疼痛,瘀血凝聚。

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组成:柴胡15g,天花粉10g,当归尾log,红花6g,穿山甲10g,酒浸大黄30g,酒浸桃仁12g,水煎,分2次服。

如服完第一次后,泻下大便,得利痛减,即停服;如6个小时之后,仍无泻下者,则服下第二次,以利为度。

润肠丸(正体类要)组成:大黄(煨)15g,归尾15g,羌活15g,桃仁(去皮尖)30g,麻子仁30g,皂角15g,秦艽15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三五十丸,空心开水送服。

桃仁四物汤(中国医学大辞典)组成:桃仁25粒,川芎3g,当归3g,赤芍3g,生地黄2g,红花2g,牡丹皮3g,制香附3g,玄胡索3g,水煎服。

复元通气散(活法机要)组成:木香、茴香(炒)、青皮、穿山甲(炙)、陈皮、白芷、甘草、漏芦、贝母各等分。

共研细末,每次服36g,温酒调下。

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组成:当归9g,川芎6g,赤芍9g,桃仁9g,红花6g,枳壳5g,丹皮9g,香附9g,延胡索12g,乌药9g,五灵脂9g,甘草5g,水煎服。

精品.清心药(证治准绳)组成:当归、丹皮、川芎、赤芍、生地黄、黄芩、黄连、连翘、栀子、桃仁、甘草,水煎服。

十灰散(十药神书)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草根、大黄、山栀、棕榈皮、牡丹皮,以上各药等量。

各烧灰存性,研极细末保存待用。

每服1015g,用鲜藕汁或鲜萝卜汁调服。

五昧消毒饮(医宗金鉴)组成:金银花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紫背天葵10g,水煎服,每日l3剂。

骨折中药方剂

骨折中药方剂

骨折中药方剂骨折的时候对于人的危害比较大,如果调养不当,可能会导致一些后遗症的问题,比如说关节僵硬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出现骨折,要及时进行治疗,对患者来说也可以使用一些中药方剂来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就很好的预防关节僵硬,能够促进骨折部位恢复的作用。

★骨折中药方剂桂枝20ɡ红花20ɡ细辛10ɡ威灵仙60ɡ伸筋草40ɡ昆布40ɡ海藻40ɡ路路通40ɡ续断40ɡ海桐皮40ɡ透骨草40ɡ防风20 艾叶60ɡ五加皮30ɡ芒硝50ɡ将上述药物置入合适的容器,加水1500~2000㏕,食醋200㏕,置于火上(最好是炭火)煮沸后约保持50~75℃左右,将患肢僵硬的关节置于容器上,再用毛巾或毛巾被覆盖在上面,以免药气挥发太快,同时不停地转动肢体,使关节的各个方向都能均匀地得到药物的熏蒸,待药液的温度降至45~50℃时,以不烫手为度,可将关节置于药液中浸泡20~30分钟,如膝关节不便浸泡,可用毛巾蘸药液湿热敷患处。

冬天为保持温度可将容器置于小火上,但要特别注意小心烫伤,尤其是小孩,必须有大人帮助才能做此治疗。

每次40~50分钟,每日2次。

药液可保留每剂中药连续使用2天4次,但食醋必须每次都加,因其容易挥发。

每剂中药熏洗的最后一次准备抛弃前可用纱布将药渣包裹,趁热敷于患处,以最大程度的利用药物的治疗作用。

每次熏洗完毕时辅以手法按摩、被动活动关节以及鼓励患者主动活动,一定要“趁热”效果才会更好。

常规5剂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显效,2~4个疗程痊愈。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僵硬的组织软化,关节功能恢复;好转:僵硬的组织较前明显软化,关节功能部分恢复,被动活动疼痛;无效:僵硬的组织无改变,关节功能障碍。

骨折愈合后并发关节僵硬,主要是早期固定时或超期固定的情况下,亦或采用骨牵引时间过长等情况下,骨折部位相邻的关节缺乏适当的功能锻炼所致,其病理改变是血肿肌化、纤维化,加上又缺乏适当的早期功能锻炼,致使关节周围组织、韧带广泛粘连、变性,重者甚至形成骨化性肌炎。

中医治疗骨折、骨伤验方

中医治疗骨折、骨伤验方

中医治疗骨折、骨伤验方
发生骨折后,不管是石膏固定还是钢扳固定,由于血气流不畅,都会发生肌肉委缩,会影响人的正常行动,延长骨折瘉合结痂,时间越长肌肉委越严重。

下面我为有缘到我空间的网友们,公开专治骨折骨伤(扭伤)祖传秘方!
治骨折后肌肉委缩(内服)方
(1)【内服方】当归10克、川芎8克、桂枝10克、木瓜10克、牛膝10克、川地方8克、双寄生10克、碎补6克、灵仙8克、生芪10克
药入纱布袋内合食物(猪牛肉带骨头或鸭鸽子等)炖服
一帖炖一次服三天
一个疗程3帖
一般二至三个疗程
(2)【外用方】细辛10克归尾13克赤芍10克丹皮8克桂枝10克陈皮12克红花10克王不留10克艾叶12克木瓜8克牛膝10克寄生10克川胡椒8克川辣椒8克泽兰10克碎补8克将药放水烧开后倒入腳盆加半斤白酒先蒸后泡洗(注意控制温度) 一帖蒸泡洗三天每天早晚各一次
一个疗程3帖
一般二至三个疗程。

【《龚氏三代家传骨伤秘验方》骨折内治散剂12方】

【《龚氏三代家传骨伤秘验方》骨折内治散剂12方】

【《龚氏三代家传骨伤秘验方》骨折内治散剂12方】(1)醒脑开通散组成:三七10g,麝香1g,细辛3g,牙皂8g,冰片10g,雄黄3g,香附20g,远志10g,九香虫10g。

制法:共研成细末,装入瓶内密闭。

功效:醒脑开窍,通关止脱。

适应证:外伤性休克。

用法:用时将此药吹入鼻内,取嚏即醒。

或用开水灌服,醒后停用。

(2)活血消肿散组成:飞天蜈蚣100g,千锤打100g,地龙100g,川芎100g,祖师麻200g,见肿消200g,蒲黄50g,姜黄50g,栀子50g。

制法:共研细末。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适应证:跌打损伤后局部肿胀疼痛者。

用法:开水或黄酒送服,每服6~9g。

一日3次。

热童便送服效更佳。

(3)展筋散组成:桂枝30g,木通30g,伸筋草20g,竹根七50g,落得打50g,路路通50g,见血飞50g,桑寄生50g。

制法:共研细末。

功效:舒筋活络,行气利节。

适应证:伤筋、关节损伤,屈伸不利者。

用法:每服6~9g。

一日3次,黄酒或开水送服。

(4)除湿宣痹散组成:凤仙子30g,透骨草100g,六月寒100g,松节100g,土茯苓150g,前仁200g,泽泻100g,制二乌各10g。

制法:共研细末。

功效:驱风除湿,宣痹通络。

适应证:损伤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每服6~9g。

一日3次,黄酒或开水送服。

(5)接骨散组成:飞天蜈蚣100g,接骨木100g,九香虫50g,竹节虫30g,龙骨100g,牡蛎100g,自然铜50g,桂枝30g,碎蛇30g,菌灵芝30g。

制法:共研细末。

功效:补肾强筋,活血壮骨。

适应证:外伤性骨折中后期。

用法:一日2次,每服9g。

黄酒或开水送服。

(6)宽膈散组成:桔梗100g,枳实50g,当归30g,川芎50g,苏木30g,白芷30g,团葱50g,瓜蒌壳100g,大贝30g,酒军20g,青皮30g,郁金30g。

制法:共研细末。

功效:宽胸利膈,祛瘀生新。

适应证:胸肋部损伤、瘀血、气滞疼痛者。

骨折民间小偏方

骨折民间小偏方

骨折民间小偏方消瘀接骨散组成:花椒20克、五加皮50克、白芷50克、桂皮20克、川芎50克。

功能:温经通络、行瘀止痛。

主治:各种急、慢性损伤后的局部肿胀。

疼痛、活动障碍。

用法:上述药物研成粉未,用少许饴糖或蜂蜜调成糊状即可使用。

取该药膏适量敷于患处,外用洁净的纱布或棉布覆盖固定即可。

每24小时更换一次,1周为1疗程。

方解:方中川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五加皮、桂皮、花椒温经通络。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中药可以改善损伤组织的血液循环;五加皮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花椒可扩张血管。

诸药合用,外敷易于穿透皮肤,共获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作用。

临床应用:本方广泛用于骨伤科的急慢性损伤。

急性腰扭伤以该药外敷后10-20分钟即可止痛;新鲜骨折复位后外敷10分钟止痛,1~2天即可消肿,明显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

在慢性损伤中治疗髌骨软化症、跟痛症、肩关节周围炎、网球肘、颈椎病、腰背肌筋膜炎等有良好疗效。

在患处外敷的药膏厚度不得小于1毫米,一般2-3毫米,否则局部药物浓度不足,会影响疗效。

夏季长期运用时,局部可能会出现皮肤发红、搔痒、丘疹等过敏反应表现,停药后或改用丁锷教授另一外用药方骨疽拔毒散外敷即可消失。

在更换药物期间,局部可予温水擦洗,配合同部按摩疗效更好。

本方来自网络,疗效确切,屡建奇功。

处方:螃蟹10个,甜瓜子200克,黄酒适量。

用法:将螃蟹培黄,甜瓜子炒黄,共研为细末,每次取6克,用黄酒冲服,每日3次。

主治:四肢骨折。

方6处方:螃蟹、胡椒各适量。

用法:将螃蟹、胡椒共捣烂如泥,敷伤处。

主治:骨折。

方7处方:生姜10克,韭菜20克,山螃蟹60克,鹅不食草20克。

用法:将生姜、非菜、山螃蟹、鹅不食草共捣烂如泥,正骨后敷于患处。

用纱布包扎。

主治:四肢骨折。

方8处方:生姜16克,猕猴桃根16克,韭菜65克,白酒少许。

用法:将生姜、猕猴桃根、韭荣共捣烂如泥,用白酒拌匀,待骨折复位后敷于伤处。

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方有哪些?

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方有哪些?

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方有哪些?发生骨折后可引发患处出现肿痛、轴心叩击痛、错位、畸形、活动异常及功能障碍等症状,从而会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故不少患者均期望能快速促进骨折愈合。

中药方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小面就来说说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方有哪些?1.续骨活血汤续骨活血汤出自于《中医伤科学讲义》,组方为骨碎补20g、血竭20g、熟地黄20g、红花15g、当归15g、赤芍15g、人参10g、没药10g、乳香10g、黄芪10g、甘草10g,加水煎煮,取汁150ml给患者分早中晚3次温服,方中骨碎补具有滋阴降火、补肾健骨等功效,血竭具有活血散淤、止血生肌等功效,熟地黄具有补精益髓、滋阴养血等功效,红花具有活血痛经、祛瘀止痛等功效,人参能补益气血,没药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诸药配伍,可活血散淤、补肾健骨、接骨生新,从而能促进骨折愈合。

且现代药理学证实,续骨活血汤不仅能降低机体血粘度,促进局部毛细血管增生和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还能促进钙、磷等无机盐及各种营养物质迅速进入骨折局部,从而能加快局部软组织损伤修复速度,进而能促进骨折愈合。

2.和营续骨汤和营续骨汤组方为续断15g、骨碎补15g、补骨脂l5g、丹参10g、自然铜10 g、黄芪l0g,加水煎煮,取汁250ml给患者分早晚2次温服。

中医认为骨折的发生发展与气血亏损密切相关,治疗的关键在于促进气血生化。

方中续断能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补骨脂具有补肾壮阳、补脾健胃等功效,自然铜可散瘀、接骨、止痛,黄芪可养气补血,诸药配伍可养气补血、强筋健骨,且现代药理学证实,和营续骨汤中部分中药成分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钙盐,可参与到蛋白合成酶的代谢反应,使骨质修复加速,促使新骨形成,从而能促进骨折愈合。

3.七厘散七厘散组方为血竭500g、儿茶120g、红花75g、没药(制)75g、乳香(制)75g、朱砂60g、冰片6g、麝香6g,加水煎煮,取汁200ml给患者分早晚2次温服。

骨伤科常用方剂精选文档

骨伤科常用方剂精选文档

骨伤科常用方剂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骨伤科常用方剂一.骨折及软组织损伤早期常用方剂:1.七厘散(伤科七厘散《良方集腋》)[组成] 血竭30 麝香冰片乳香没药红花朱砂儿茶[功效与适应证]活血逐瘀,定痛止血。

治跌打损伤,淤滞作痛,割伤出血。

[用法] 共研细末,米酒调服,每服,日服1-2次,或调敷患处。

2.大成汤(《仙授理筋续断秘方》)[组成] 大黄20 芒硝10(冲服)当归10 木通10 枳壳20 厚朴10 苏木10 川红花10 陈皮10 甘草10[功效与适应证]攻下逐瘀治,跌打损伤后,瘀血内蓄,昏睡,二便秘结者,或腰椎损伤后伴发肠麻痹腹胀者。

[用法] 水煎服。

药后得下即停。

3.双柏散膏(《中医伤科学讲义》)[组成] 侧柏叶2份黄柏1份大黄2份薄荷1份泽兰1份[功效与适应证] 活血解毒,消肿止痛。

治跌打损伤早期,疮疡初起,局部红肿热痛,或局部包块形成而无溃疡者[用法] 共研细末作散剂备用,用时以水,蜜糖煮调成厚糊状外敷患处。

亦可加入少量米酒调敷,或用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

4.四黄膏(《证治准绳》)[组成] 黄连1份黄柏3份大黄3份黄芩3份[功效与适应证] 活血解毒,消肿止痛。

治创伤感染及阳痈局部红肿热痛者。

[用法] 共研细末,以水,蜜调敷,或用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

5.肢伤一方(《外伤科学》经验方)[组成] 当归12 赤芍12 桃仁10 红花6 黄柏10 防风10 木通10 甘草6 生地12 乳香5[功效与适应证] 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用于四肢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初期。

[用法] 水煎服。

6.复元活血汤(《医学发现》)[组成] 柴胡15 天花粉15 归尾15 红花6 穿山甲10 酒大黄30 酒浸桃仁12[功效与适应证]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治跌打损伤,血停积于胁下,肿痛不可忍者。

[用法] 水煎,分2次服,如服完第一次后,泻下大便,得利痛减,则停服,如6小时后,仍无泻下者,则服第二次,以利为度。

骨伤科常用方剂

骨伤科常用方剂

骨伤科常用方剂骨伤科常用方剂一、骨折及软组织损伤早期常用方剂:1.七厘散(XXX厘散《良方集腋》)该方剂由血竭30、麝香0.36、冰片0.36、乳香4.5、没药4.5、红花4.5、朱砂0.36、儿茶7.2组成。

具有活血逐瘀、定痛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淤滞作痛、割伤出血等。

用法:共研细末,米酒调服,每服0.2g,日服1-2次,或调敷患处。

2.大成汤(《仙授理筋续断秘方》)该方剂由大黄20、芒硝10(冲服)、当归10、木通10、枳壳20、厚朴10、苏木10、川红花10、陈皮10、甘草10组成。

具有攻下逐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后,瘀血内蓄、昏睡、二便秘结者,或腰椎损伤后伴发肠麻痹腹胀者。

用法:水煎服。

药后得下即停。

3.双柏散膏(《中医伤科学讲义》)该方剂由侧柏叶2份、黄柏1份、大黄2份、薄荷1份、泽兰1份组成。

具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早期、疮疡初起、局部红肿热痛、或局部包块形成而无溃疡者。

用法:共研细末作散剂备用,用时以水、蜜糖煮调成厚糊状外敷患处。

亦可加入少量米酒调敷,或用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

4.四黄膏(《证治准绳》)该方剂由黄连1份、黄柏3份、大黄3份、黄芩3份组成。

具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创伤感染及阳痈局部红肿热痛者。

用法:共研细末,以水、蜜调敷,或用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

5.肢伤一方(《外伤科学》经验方)该方剂由当归12、赤芍12、桃仁10、红花6、黄柏10、防风10、木通10、甘草6、生地12、乳香5组成。

具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四肢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初期的瘀肿疼痛。

用法:水煎服。

6.复元活血汤(《医学发现》)该方剂由柴胡15、天花粉15、归尾15、红花6、穿山甲10、酒大黄30、酒浸桃仁12组成。

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血停积于胁下、肿痛不可忍者。

用法:水煎,分2次服。

如服完第一次后,泻下大便,得利痛减,则停服;如6小时后,仍无泻下者,则服第二次,以利为度。

骨折治疗秘方

骨折治疗秘方

1.接骨丸(经验方)组成:当归60克,没药90克,乳香90克,儿茶15克,三七9克,毛姜60克,川断60克,海马18克,茯苓60克,牛膝60克,半夏15克,杜仲60克,土鳖虫15克,红花15克,苏木15克,木瓜15克,木香15克,骨碎补30克,甜瓜子30克,自然铜15克,五加皮15克,白芥子18克。

用法:共研细末,制成蜜丸,每丸6克,每日3次,每次2丸,儿童酌减量。

功效:活血止痛,接骨续筋。

适用于骨折中期或骨折延迟愈合者。

2.活血舒筋汤(经验方)组成:当归巧克,红花9克,川芍9克,丹参30克,鸡血藤18克,灵仙9克,姜黄9克,桑枝18克,川羌9克,牛膝9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养血活血,舒筋通络。

3.血府逐淤汤(《医林改错》)组成:当归10克,生地黄10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枳壳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活血逐瘀,通络止痛。

主治:瘀血内阻,血行不畅,经脉闭塞疼痛。

4.四君子汤(《和剂局方》)组成:党参10克,炙甘草6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补益中气,调养脾胃。

主治:损伤后期中气不足,脾胃虚弱,肌肉消瘦,溃疡日久未愈。

5.黄茂桂枚加味汤(经验方)组成:生黄芪30克,桂枝9克,白芍12克,姜黄9克,附片9克,稀签草12克,灵仙12克,木瓜15克,丹参12克,草果9克,地龙9克,三七粉3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温阳行痹。

主治:血痹,症见肌肉麻木或肢体疼痛,尤以腰腿麻木、疼痛者疗效佳。

6.独活寄生汤(《千金方》)组成:独活6克,防风6克,川芎6克,牛膝6克,桑寄生18克,秦艽12克,杜仲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党参12克,熟地黄15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甘草3克,肉桂2克(焗冲)。

用法:水煎服,服后残渣复煎,外洗患处。

功效: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主治:腰脊损伤后期肝肾两亏、风湿痛及腿足屈伸不利者。

骨折治疗秘方

骨折治疗秘方

优选素材.1. 接骨丸(经验方)组成:当归60克,没药90克,乳香90克,儿茶15克,三七9克,毛姜60克,川断60克,海马18克,茯苓60克,牛膝60克,半夏15克,杜仲60克,土鳖虫15克,红花15克,苏木15克,木瓜15克,木香15克,骨碎补30克,甜瓜子30克,自然铜15克,五加皮15克,白芥子18克。

用法:共研细末,制成蜜丸,每丸6克,每日3次,每次2丸,儿童酌减量。

成效:活血止痛,接骨续筋。

适用于骨折中期或骨折延迟愈合者。

2. 活血舒筋汤(经验方)组成:当归巧克,红花9克,川芍9克,丹参30克,鸡血藤18克,灵仙9克,姜黄9克,桑枝18克,川羌9克,牛膝9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成效:养血活血,舒筋通络。

3. 血府逐淤汤〔(医林改错))组成:当归10克,生地黄10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枳壳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成效:活血逐瘀,通络止痛。

主治:瘀血内阻,血行不畅,经脉闭塞疼痛。

4. 四君子汤((和剂局方))组成:党参10克,炙甘草6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成效:补益中气,调养脾胃。

主治:损伤后期中气缺少,脾胃虚弱,肌肉消瘦,溃疡日久未愈。

5. 黄茂桂枚加味汤(经验方)组成:生黄芪30克,桂枝9克,白芍12克,姜黄9克,附片9克,稀签草12克,灵仙12克,木瓜15克,丹参12克,草果9克,地龙9克,三七粉3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成效:温阳行痹。

主治:血痹,症见肌肉麻木或肢体疼痛,尤以腰腿麻木、疼痛者疗效佳。

6. 独活寄生汤((千金方))组成:独活6克,防风6克,川芎6克,牛膝6克,桑寄生18克,秦艽12克,杜仲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党参12克,熟地黄15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甘草3克,肉桂2克(焗冲)。

用法:水煎服,服后残渣复煎,外洗患处。

【民间妙方】治疗骨折的民间偏方7则

【民间妙方】治疗骨折的民间偏方7则

【民间妙方】治疗骨折的民间偏方7则1.鸡蛋皮治骨折迟缓愈合【用料】鸡蛋皮。

【制用法】将鸡蛋皮洗净,烘千后碾成粉。

每服15克,日服2次。

【功效】制酸,止血,外用敛疮。

用治骨折迟缓愈合。

2.绿豆粉治骨折【用料】绿豆粉,杉木皮。

【制用法】绿豆粉新锅炒紫色,井水调,厚敷纸贴,杉木皮缚定。

【功效】清热,消肿。

用治骨折。

3.鲜杨梅树皮疗骨折【用料】鲜杨梅树皮、熟糯米饭各适量【制用法】两味共捣烂。

敷于患部,日换1次。

【功效】消肿止痛。

用治骨折。

4.生螃蟹促骨折愈合【用料】生螃蟹250克,黄洒适量。

【制用法】将生螃蟹洗净,捣烂。

用热黄酒冲服150克,所余100克蟹渣敷于患处。

【功效】散瘀血,通经络,续筋接骨。

用治骨折筋断。

5.焙全蟹治骨折筋断【用料】大蟹2只,白酒适量。

【制用法】用瓦将蟹焙干研末。

每服20克,以酒送服。

【功效】散瘀血,通经络,续筋接骨。

用治跌打损伤。

注本方见《泉州本草》“合骨散”法,效果甚佳。

6.降荔散治不完全断指【用料】降香、荔枝核等分。

【制用法】将上药焙干,研细,过100目筛制成粉,调匀备用。

伤口清洗整复缝合后,用75%酒精将上药调成糊状,直接敷在伤口上,包扎固定。

7天左右拆线,一般不需他法处理。

【功效】止血定痛,消肿生肌。

注据《中医贴敷疗法》介绍,此方共治不完全断指6例,均获痊愈。

例如:肖某,男,1岁半,食指第一关节不慎被柴油机砸碎,急送医院,缝合后用此方。

第7天来院拆线,患指能运动,伤口愈。

7.鲜韭菜根治断指接骨【用料】鲜韭菜根。

【制用法】去泥土洗净,捣如泥状,敷于断指复位处即可。

【功效】消炎止血,镇痛接骨。

用于断骨接骨复位。

注据吉林市《科技简报》1970年第3期介绍验例:冯某之子,17岁。

被斧子砍断左手二拇指,仅连一点皮,用剪刀剪断后接正,用上药敷患处,立即止痛。

不久即长好。

永吉县口前公社达屯大队卫生所用本方治5例均愈。

又据《食物疗法精萃》介绍,韭菜根辛温涩。

温运止血,疗骨折。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用得着的时候,那就存起来吧,同时也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们,相信它的真的能帮到大家的!小提示:上述偏方内容源于互联网和出版刊物。

民间治疗骨折接骨方8方

民间治疗骨折接骨方8方

民间治疗骨折接骨方8方一、民间治疗骨折接骨一剂即愈特效绝方方药:甲组:骨碎补25克,祖师麻15克,当归身25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血竭10克,儿茶6克乙组:自然铜20克(醋淬7次研为细面),地鳖虫25个(研为细面)用法:甲组药煎汤,乙组两味药混合均匀,用汤药冲服。

主治:主治一切骨折,局部瘀血肿起者最有效,骨折最重者不过7付药即愈。

服用本药半小时至四小时,必听到骨折局部有响声。

此方老师几辈治愈上千人,均听响声,有的隔四五尺远都能听到。

声响后疼减痛止,几日内便可痊愈。

治法:先将患者伤骨整理复位,用小夹板固定不可移动。

将乙组两味药研为细面备用,再将前7味药慢火共煎浓缩液后冲服细面。

一般视病情轻重,轻症一剂见效,肿痛疼痛大减,2-3剂即愈。

重症一剂见效,肿痛疼痛大减,6-7剂即愈!注意:肠胃不好的病人,每剂药水煎2-3次混合均匀后,分2-3次服用,后两味研为细面的药可以一次冲服。

肠胃好的病人,每剂药水煎2-3次混合均匀后,一次冲服细药面。

二、罗大伦博士家传骨折后化瘀的秘方方料:三七粉1-3克,鸡腿骨五、六根。

制法:用刀背把鸡腿骨捣裂,和三七粉一起煲汤。

用法:喝汤的时候,用两三层纱布过滤,因为鸡腿骨会有骨头渣,把它过滤掉之后喝这个汤,不要把骨渣滑到食道。

每天吃饭前可以饮用,一直用到骨折完全恢复为止。

功效:这个方子特别有效,可以明显缩短骨折后恢复的过程,有的能缩短一半好多朋友问我,说猪骨可不可以,我也不知道,对不起,我们家传下来就是鸡骨头,我也不知道猪骨头行不行,大家也别乱试,因为中医这个东西是几千年。

供方者:罗大伦博士三、山西梁全龙骨折后长骨头外敷方方药:乳香、没药、血竭、自然铜各50克,木通、杜仲、羌活、生川乌、生草乌各30克,瓜蒌、透骨草、鸡血藤各20克,红花100克。

制法:上药共研粉备用。

用法:取2个月小鸡带毛榨肉酱,与黄酒及药粉拌勻外敷患处,每天换药。

主治:有效促进骨折后长骨头。

献方:山西梁全龙四、河南洛阳白马寺郭家祖传治疗各种类型骨折的“二号治伤散”配方河南省白马寺郭家治疗各种类型骨折,尤以粉碎性骨折难以固定性骨折,无论从对位手法及药物验方均闻名于世。

骨折外敷药方

骨折外敷药方

骨折外敷药方关于《骨折外敷药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浑身上下全是由每个骨骼联接而成,伴随着年龄的扩大,大家的骨骼也日趋脆响,稍有磕磕碰碰就会有可能会骨折。

一般状况下骨骼假如骨折得话便会打上熟石膏让骨骼渐渐地痊愈,也有的人会挑选用一些外用的药膏开展医治。

骨折外敷药大伙儿能够自己制作,一起来掌握下骨折外敷药方吧~一、新伤外敷药川芎500g 玫瑰花500g 黄连200g 土鳖虫100g 乳香500g 没药500g 刘寄奴1000g茜草1000g 姜黄1000g 白芍500g 延胡索500g 蒲公英花2000g 黄柏1000g 柴胡1000g透骨消1000g 牛膝1000g这一才是用以新伤或是骨折初期的一个药方,损害初期我们都叫新伤,这个时候损害的部分血气郁滞,堵塞经脉,发胀疼痛,并且血淤便会伤津,损害部分除功能问题、强烈疼痛之外,有的可伴随发热现象,因此我们医治的方位便是活血化淤,快速消肿,并适度加上寒性之品的部分服药,那样消肿快,缓解疼痛快,对骨折愈合也是有足进功效,我们骨科经常说的一句话“骨不接,肿未消。

”骨不接是讲的技巧中医正骨,仅有骨折复位,才会推动骨折的痊愈。

我们也有一句话“肿未消,骨不久”,要想骨折愈合快,就需要消肿快才行。

二、强筋壮骨健骨外用散续断8000g 骨碎补1500g 土鳖虫1000g 刺五加6000g 川芎3000g 白芍500g 乳香500g没药500g 地龙3000g 番木瓜4000g 白芨4000g 五倍子7500g方解:骨折经前期医治,骨已连,筋已续,但骨并未坚,筋并未壮,因此中后期我们以强筋壮骨强筋壮骨主导,兼以活血止痛。

三、陈伤外用散生川乌3000g 生草乌3000g 肉桂粉2000g 细辛2500g 羌活5000g 白芍3000g 刘寄奴2000g炮姜2000g 艾草叶2000g 千年健500g 白芍2000g 石菖蒲2000g 透骨消2000g方解:身体负伤后,脉道、经脉、肌肉肌肉筋膜、肌腱损伤,使血气运作不畅,造成发胀,活动不好。

治骨折五个方剂

治骨折五个方剂

治骨折五个方剂
1.甜瓜子散
甜瓜子120g,红糖60g。

将甜瓜子炒黄研细,红糖调匀食之,每次服30g,每天服2次。

主治骨碎或折断。

2.活血化瘀散
当归12g,乳香6g,西红花9g,桃仁9g,苏木6g,赤芍6g,紫草9g,血竭15g,金石斛9g,猴姜12g,秦艽6g,乌药9g,双花9g,枳实6g,参三七9g,鹿茸2g,麝香1g,煅自然铜9g。

若无骨折伤时,麝香和鹿茸可不用。

将上列药品共研细末,存在无光瓶内候用。

口服,成人1日4~6g,1次顿服,间隔3日后,再1次顿服4~6g,用适量热黄酒为引,温开水冲服。

3.接骨散
虎骨、败龟版、骨碎补、自然铜、肉苁蓉、牛膝、槟榔、巴戟天、茴香各90g,肉桂63g。

共为细末,每服9g,黄酒送下。

功效接骨。

4.硼砂散
硼砂9g,水粉9g,当归9g。

上3昧共为末,每服6g,以苏木煎汤送下。

功效接骨续筋,止痛活血。

主治跌打损伤断骨,疼痛不可忍者。

5.乳香定痛散
乳香6g,没药6g,败龟版500g,紫荆皮60g,当归须15g,虎骨15g,穿山甲15g,骨碎补15g,自然铜30g。

上研细末,每服3g,重伤者服6g,好酒调下。

主治折骨损伤。

骨折药方

骨折药方

精品文档
. 骨折药方
东溪凉水王永贡 1993年去逝
第一剂:消炎消肿(四付)至不痛时停服
当归15g 泽泻15g 川芎9g 红花9g 桃仁9g 丹皮9g 苏木6g 白芷6g 牛夕6g(引)
第二剂:生筋接骨(三付)
当归15g 川断9g 碎補15g 土鳖9g 红花9g 桃仁9g 燃铜6g 广山七6g(碎为沫、冲酒服)牛夕6g(引)
注:1、燃铜制法:将燃铜放于小铁板上,一起在峰窝煤上
烧红后,牛起燃铜,放于醋中(称为“醋淬”)如此重复三
至五次(以防滑质乱长)最后将制过的燃铜同其他煎一起炖(醋不要了)。

2、这一剂药要加棒子骨一起炖(以防年老时“发损”),服后易饿,属正常。

第三剂:接骨松筋(三付)
续断9g 大黄9g 碎補15g 没药9g 归尾9g 赤芍9g 红花9g 燃铜6g(制)川甲12g 刘寄奴6g 牛夕6g(引)丝瓜络半个乡下找(注:燃铜制法同上,川甲要冲烂)。

第四剂:继续松筋(辅以锻炼至活动自如为止)(四付)
生地12g 当归15g 白芍12g 苡仁15g 二筋草各9g 沙参15g 元参15g 丹皮9g 苏木6g 木瓜9g 节节草一
指(草药摊上买,俗称鼻杆草)。

骨折外敷药方

骨折外敷药方

骨折外敷药方骨折即由于外力的作用破坏了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导致骨骼部分或完全断裂。

骨折可因直接暴力而致,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骨折外敷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一)骨折外敷药方1.早期:局部肿胀,疼痛明显,皮肤有青紫色瘀斑。

当归尾12克,地鳖虫6克,乳香3克,没药3克,丹参6克,自然铜(醋煅)12克,骨碎补12克,泽兰叶6克,元胡6克,苏木10克,续断10克,桃仁12克,桑枝4克。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或用成药七厘散0.2克/次,每日2次;或三七伤药片每次4片,每日3次。

2.中期:局部肿胀渐消,疼痛明显减轻,淤肿未散尽,骨骺尚未连接。

桃仁、杭芍、生地、当归、红花、川芎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3.后期:骨骺已连接。

可服健步虎潜丸,或六味地黄丸、八珍丸,每次1丸,每日3次。

(二)饮食调养法(1)早期(1~2周)用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2)中期(2~4周)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2周。

(3)后期(5周以上)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

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

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

亦可选用白木耳(黑木耳亦可)120克,焙干研末,每次用30克,加适量香油调糊,好酒送下,每日2次。

(三)熏洗调养法局部熏洗多用于骨折后期,折除固定后。

可从下列诸方中选一方煎水熏洗:(1)羌活6克,独活6克,防风9克,续断12克,荆芥6克,当归12克,青皮5克,牛膝9克,五加皮9克,杜仲9克,红花6克,枳壳6克。

(2)伸筋草、秦艽、钩藤、当归、独活、海桐皮各9克,络石藤10克,红花6克,乳香、没药各9克。

(3)透骨草500克,与白酒少许共炒至微黄,加水煎煮6~8小时,再与45%酒精(或好白酒)配成酊剂,每次用50毫升淋洗伤口,每日2~3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药方
东溪凉水王永贡 1993年去逝
第一剂:消炎消肿(四付)至不痛时停服
当归15g 泽泻15g 川芎9g 红花9g 桃仁9g 丹皮9g 苏木6g 白芷6g 牛夕6g(引)
第二剂:生筋接骨(三付)
当归15g 川断9g 碎補15g 土鳖9g 红花9g 桃仁9g 燃铜6g 广山七6g(碎为沫、冲酒服)牛夕6g(引)
注:1、燃铜制法:将燃铜放于小铁板上,一起在峰窝煤上
烧红后,牛起燃铜,放于醋中(称为“醋淬”)如此重复三
至五次(以防滑质乱长)最后将制过的燃铜同其他煎一起炖(醋不要了)。

2、这一剂药要加棒子骨一起炖(以防年老时“发损”),服后易饿,属正常。

第三剂:接骨松筋(三付)
续断9g 大黄9g 碎補15g 没药9g 归尾9g 赤芍9g 红花9g 燃铜6g(制)川甲12g 刘寄奴6g 牛夕6g(引)丝瓜络半个乡下找(注:燃铜制法同上,川甲要冲烂)。

第四剂:继续松筋(辅以锻炼至活动自如为止)(四付)
生地12g 当归15g 白芍12g 苡仁15g 二筋草各9g 沙参15g 元参15g 丹皮9g 苏木6g 木瓜9g 节节草一
指(草药摊上买,俗称鼻杆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