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治疗秘方
骨折治疗秘方

骨折治疗秘方1.接骨丸(经验方)组成:当归60克,没药90克,乳香90克,儿茶15克,三七9克,毛姜60克,川断60克,海马18克,茯苓60克,牛膝60克,半夏15克,杜仲60克,土鳖虫15克,红花15克,苏木15克,木瓜15克,木香15克,骨碎补30克,甜瓜子30克,自然铜15克,五加皮15克,白芥子18克。
用法:共研细末,制成蜜丸,每丸6克,每日3次,每次2丸,儿童酌减量。
功效:活血止痛,接骨续筋。
适用于骨折中期或骨折延迟愈合者。
2.活血舒筋汤(经验方)组成:当归巧克,红花9克,川芍9克,丹参30克,鸡血藤18克,灵仙9克,姜黄9克,桑枝18克,川羌9克,牛膝9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养血活血,舒筋通络。
3.血府逐淤汤(《医林改错》)组成:当归10克,生地黄10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枳壳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活血逐瘀,通络止痛。
主治:瘀血内阻,血行不畅,经脉闭塞疼痛。
4.四君子汤(《和剂局方》)组成:党参10克,炙甘草6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补益中气,调养脾胃。
主治:损伤后期中气不足,脾胃虚弱,肌肉消瘦,溃疡日久未愈。
5.黄茂桂枚加味汤(经验方)组成:生黄芪30克,桂枝9克,白芍12克,姜黄9克,附片9克,稀签草12克,灵仙12克,木瓜15克,丹参12克,草果9克,地龙9克,三七粉3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温阳行痹。
主治:血痹,症见肌肉麻木或肢体疼痛,尤以腰腿麻木、疼痛者疗效佳。
6.独活寄生汤(《千金方》)组成:独活6克,防风6克,川芎6克,牛膝6克,桑寄生18克,秦艽12克,杜仲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党参12克,熟地黄15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甘草3克,肉桂2克(焗冲)。
用法:水煎服,服后残渣复煎,外洗患处。
功效: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中医治疗外伤(跌打损伤、骨折、烧烫伤)

中医治疗外伤(跌打损伤、⾻折、烧烫伤)消肿⽌痛液(液体膏药)——⾻伤瘀⾎肿⼤效果特好组⽅:⽣⼤黄、延胡索、川芎、青⽪、皂⾓刺、浙贝母、威灵仙、徐长卿各20g,⽔蛭、制川乌、制草乌各15g,蒲公英、紫花地丁、车前草、桑枝各30g。
以各药放⼊缸内加⽩酒800mL和75%的酒精500mL,封密内置储存1个⽉,每5天摇动缸⼀次。
30天后可喷洒及外敷患处都⾏,特别对⾻伤瘀⾎肿⼤效果特好。
伤痛灵擦剂[配⽅]三棱、莪术、三七、红花、制草⾝透⾻草各15克、⾎竭⽣⼤黄(急性⽤9克)、板⼦(急性⽤9克)各6克,⽩兰12克,冰⽚30克,⽩酒适量。
[制法]将前11味烘⼲,共研细末,备⽤。
[功⽤]活⾎化瘀、消肿⽌痛.[主治]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球肘、纤维组织炎及陈旧性躁、腕关节扭挫伤。
[⽤法]外⽤。
每取药未适量,⽤⽩酒调成稀糊膏状,外涂擦患部,每⽇涂擦3次。
药层⼲后洒⽩酒,保持湿润,促使药⼒透⼊。
[附记]引⾃《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
本⽅系笔者祖传四代秘⽅。
验之临床,⽤于上述各症,皆有良效,尤以软组织损伤、扭挫伤效果最佳。
通常⽤药、急性3-7天,慢性7-10天均茯痊愈或显效。
外⽤扭伤药酒[配⽅]⾁桂2.4克,川乌36克,红花2.4克,草乌36克,苏梗、⿇黄、⽩附⼦、伸筋草、舒筋草、海风藤、威灵仙、蔓荆⼦、⼟⽜膝各60克,防风、⽊⾹、乳⾹、没药、台乌、本通、荆芥各36克.当归、川芍各48克,五加⽪96克,⽩酒7000毫升。
[制法]将前23味捣为粗末,置容器中,⽤⽩酒分2次浸泡,第1次以淹过药⾯少许为度,7天后过滤;所剩⽩酒全部加⼊药渣内浸泡3天以上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混匀即成。
在浸泡过程中。
应密封,并随时振动,以加速药性释出。
[功⽤]活⾎散瘀、⾏⽓⽌痛。
[主治]扭挫闪伤及跌打损伤。
[⽤法]外⽤。
每取药酒适量外擦患处,⽇擦3次。
⽅⼦: 刺梨树根、铁篱笆刺根。
配制:各等分,泡酒,七天后可⽤。
主治:跌打扭伤、软组织损伤、红肿、胀痛,急性的效果尤佳!⽤法:外擦涂抹肿痛患处,候稍⼲⼜涂抹,如此反复涂搽患处,⽆需推拿按摩。
骨折中药方剂

骨折中药方剂骨折的时候对于人的危害比较大,如果调养不当,可能会导致一些后遗症的问题,比如说关节僵硬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出现骨折,要及时进行治疗,对患者来说也可以使用一些中药方剂来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就很好的预防关节僵硬,能够促进骨折部位恢复的作用。
★骨折中药方剂桂枝20ɡ红花20ɡ细辛10ɡ威灵仙60ɡ伸筋草40ɡ昆布40ɡ海藻40ɡ路路通40ɡ续断40ɡ海桐皮40ɡ透骨草40ɡ防风20 艾叶60ɡ五加皮30ɡ芒硝50ɡ将上述药物置入合适的容器,加水1500~2000㏕,食醋200㏕,置于火上(最好是炭火)煮沸后约保持50~75℃左右,将患肢僵硬的关节置于容器上,再用毛巾或毛巾被覆盖在上面,以免药气挥发太快,同时不停地转动肢体,使关节的各个方向都能均匀地得到药物的熏蒸,待药液的温度降至45~50℃时,以不烫手为度,可将关节置于药液中浸泡20~30分钟,如膝关节不便浸泡,可用毛巾蘸药液湿热敷患处。
冬天为保持温度可将容器置于小火上,但要特别注意小心烫伤,尤其是小孩,必须有大人帮助才能做此治疗。
每次40~50分钟,每日2次。
药液可保留每剂中药连续使用2天4次,但食醋必须每次都加,因其容易挥发。
每剂中药熏洗的最后一次准备抛弃前可用纱布将药渣包裹,趁热敷于患处,以最大程度的利用药物的治疗作用。
每次熏洗完毕时辅以手法按摩、被动活动关节以及鼓励患者主动活动,一定要“趁热”效果才会更好。
常规5剂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显效,2~4个疗程痊愈。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僵硬的组织软化,关节功能恢复;好转:僵硬的组织较前明显软化,关节功能部分恢复,被动活动疼痛;无效:僵硬的组织无改变,关节功能障碍。
骨折愈合后并发关节僵硬,主要是早期固定时或超期固定的情况下,亦或采用骨牵引时间过长等情况下,骨折部位相邻的关节缺乏适当的功能锻炼所致,其病理改变是血肿肌化、纤维化,加上又缺乏适当的早期功能锻炼,致使关节周围组织、韧带广泛粘连、变性,重者甚至形成骨化性肌炎。
【《龚氏三代家传骨伤秘验方》骨折内治散剂12方】

【《龚氏三代家传骨伤秘验方》骨折内治散剂12方】(1)醒脑开通散组成:三七10g,麝香1g,细辛3g,牙皂8g,冰片10g,雄黄3g,香附20g,远志10g,九香虫10g。
制法:共研成细末,装入瓶内密闭。
功效:醒脑开窍,通关止脱。
适应证:外伤性休克。
用法:用时将此药吹入鼻内,取嚏即醒。
或用开水灌服,醒后停用。
(2)活血消肿散组成:飞天蜈蚣100g,千锤打100g,地龙100g,川芎100g,祖师麻200g,见肿消200g,蒲黄50g,姜黄50g,栀子50g。
制法:共研细末。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适应证:跌打损伤后局部肿胀疼痛者。
用法:开水或黄酒送服,每服6~9g。
一日3次。
热童便送服效更佳。
(3)展筋散组成:桂枝30g,木通30g,伸筋草20g,竹根七50g,落得打50g,路路通50g,见血飞50g,桑寄生50g。
制法:共研细末。
功效:舒筋活络,行气利节。
适应证:伤筋、关节损伤,屈伸不利者。
用法:每服6~9g。
一日3次,黄酒或开水送服。
(4)除湿宣痹散组成:凤仙子30g,透骨草100g,六月寒100g,松节100g,土茯苓150g,前仁200g,泽泻100g,制二乌各10g。
制法:共研细末。
功效:驱风除湿,宣痹通络。
适应证:损伤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每服6~9g。
一日3次,黄酒或开水送服。
(5)接骨散组成:飞天蜈蚣100g,接骨木100g,九香虫50g,竹节虫30g,龙骨100g,牡蛎100g,自然铜50g,桂枝30g,碎蛇30g,菌灵芝30g。
制法:共研细末。
功效:补肾强筋,活血壮骨。
适应证:外伤性骨折中后期。
用法:一日2次,每服9g。
黄酒或开水送服。
(6)宽膈散组成:桔梗100g,枳实50g,当归30g,川芎50g,苏木30g,白芷30g,团葱50g,瓜蒌壳100g,大贝30g,酒军20g,青皮30g,郁金30g。
制法:共研细末。
功效:宽胸利膈,祛瘀生新。
适应证:胸肋部损伤、瘀血、气滞疼痛者。
治疗骨折的药方

治疗骨折的药方
治疗骨折的药物方剂众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方剂:
1、活血接骨散
【处方】自然铜(煅)60克、乳香(制)90克、没药(制)9克、血竭60克、丹参60克、川芎60克、红花60克、桃仁30克、骨碎补(炒)90克。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接骨续筋。
用于治疗骨折筋伤,可缓解伤处剧烈疼痛、骨折端疼痛、骨折处青紫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2、接骨药酒
【处方】当归150克、川穹60克、赤芍120克、丹皮60克、熟地黄120克。
【功能主苦】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可缓解伤筋动骨,伤处疼痛不止,伤处皮色紫暗等症状。
3、骨伤科特效散
【处方】血竭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川芎30克、红花30克、桃仁30克、骨碎补120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用于治疗骨折筋伤,可缓解伤处剧烈疼痛、伤处青紫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请注意,以上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服用。
同时,骨折是需要综合治疗的疾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进行手术、康复训练等治疗手段,以达到最佳疗效。
民间良方-骨裂骨折外敷方

民间良方-骨裂骨折外敷方
〔配方〕
节节草60克,白茅根,骨碎补,地鳖虫各30克,石蟹五个,红糖30克,米酒60克,面粉60克。
〔制法〕
1.把上面配方中前5味药一起碾成细粉末;
2.加入红糖、米酒、面粉,慢慢搅拌均匀,成药膏糊状;
3.如果太粘稠,可以加点热开水,再调成药膏。
〔用法〕
•将制好的药膏敷在骨折处周边,再用夹板固定好。
•每36小时换1次药。
〔功用〕
通经活血,续筋壮骨。
〔主治〕
用于骨裂骨折的接骨生骨。
节节草用于治疗骨折,主要药典并无正文记载,但民间多有实践运用的经验,如《福建民间草药》:“节节草治跌打骨折:整复后,用鲜节节草一握,调红糖捣烂外敷。
”。
白茅根清热消炎,骨碎补补肾强骨,地鳖虫接骨续筋,石蟹行血消肿。
诸药合用,确实针对骨折后的康复,有正面的治愈作用。
治疗《骨折》的中药秘方,建议收藏!

治疗《骨折》的中药秘方,建议收藏!骨折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或连续性中断时,称为骨折。
按外伤造成的后果,分为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按骨折程度,可分为不完全骨折(仍有部分骨质相连)和完全骨折(骨质完全离断) 。
骨折发生后,应及时就医。
骨折固定期应遵医嘱定期复查本病的治疗秘方有以下几种,仅供参考01续骨糖蟹糕续断、骨碎补各6克,白砂糖30克,鲜活河蟹250 ~ 300 克。
将续断、骨碎补混合粉碎,过100目筛备用,鲜活河蟹去泥污,连壳捣碎,以细纱布过滤取汁,装人碗中,加入续断、骨碎补及白砂糖,锅中加少许水,把碗放人锅中蒸30分钟成糕状,即成。
温服,每日1次,晚间服用。
7日为1个疗程。
接骨续筋。
适用于骨折。
02壮骨汤制首乌、熟地黄、丹参、续断、当归、枸杞子各15克,鹿角胶、骨碎补、甘草、千年健各10克,黄芪、煅龙骨各30克,砂仁6克,三七粉5克(吞服)。
水煎取药汁。
每日1剂,分2次服用。
2周为1个疗程。
补肾壮骨,益气活血,接骨续筋。
适用于骨折。
03生骨散骨碎补30克,煅自然铜、金毛狗脊、龙骨、牡蛎各50克,龟板、鳖甲各20克。
研为细末,装胶囊,每粒1.5克。
每日3次,每次3粒。
强筋壮骨,活血止痛,补肝益肾。
适用于骨折。
04接骨汤熟地黄、党参、当归、淮山药各30克,云苓、补骨脂各18克,白术、龟板各15克,炙甘草10克,赤芍川续断、骨碎补各20克。
水煎取药汁。
每日1剂,分2次服用。
补益气血,生髓壮骨。
适用于骨折延迟愈合。
05接骨舒筋汤黄芪、赤芍、煅自然铜、白芍、落得打、补骨脂、杜仲、枸杞各10克,当归、党参、生地黄、川续断、骨碎补各15克,地鳖虫、制乳香、制没药各5克。
上药水煎2次,每煎得药液100克,混合两煎所得药液。
每日2次,每次口服100克。
2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活血化瘀,接骨续筋。
适用于骨折。
温馨提示骨折患者应该吃什么骨折患者应吃高蛋白质、低脂肪、维生素充足、钙质丰富的食物。
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较健康人多些,尤其是伤情较重、身体较为虚弱的人。
中医骨伤科学骨折愈合的中医药促进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骨折愈合的中医药促进方法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伤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
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促进骨折愈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中医药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通过多种方法来加速骨折的愈合,提高治疗效果。
一、中药内服中药内服是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方法之一。
根据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中医会采用相应的方剂进行调理。
在骨折早期,通常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淤血等症状。
此时,应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桃红四物汤、复元活血汤等。
这些方剂中的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等药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淤血,减轻肿胀和疼痛。
骨折中期,肿胀逐渐消退,骨痂开始形成。
此时治疗应以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续骨活血汤、接骨紫金丹等。
其中的续断、骨碎补、自然铜等药物有助于促进骨痂生长,连接断骨。
骨折后期,骨折基本愈合,但肢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此时应以补肝肾、强筋骨、养气血为治疗原则。
常用的方剂有六味地黄丸、八珍汤等。
通过滋补肝肾、调养气血,能够增强筋骨的力量,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二、中药外用中药外用也是中医骨伤科常用的治疗方法。
敷贴法是将中药制成膏剂或散剂,敷贴在骨折部位。
例如,如意金黄散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骨折早期的红肿热痛。
熏洗法是将中药煎煮后,利用蒸汽熏蒸或药液浸泡骨折部位。
常用的熏洗方剂有海桐皮汤、舒筋活血汤等。
这种方法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关节活动。
中药外擦剂则是将中药制成药酒或药水,直接涂抹在患处。
如红花油、正骨水等,能够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
三、针灸疗法针灸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例如,针刺足三里、血海等穴位,能够促进气血生成和运行,为骨折愈合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艾灸则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
在骨折部位或相关穴位进行艾灸,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骨伤科常用方剂

骨伤科常用方剂骨伤科常用方剂一、骨折及软组织损伤早期常用方剂:1.七厘散(XXX厘散《良方集腋》)该方剂由血竭30、麝香0.36、冰片0.36、乳香4.5、没药4.5、红花4.5、朱砂0.36、儿茶7.2组成。
具有活血逐瘀、定痛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淤滞作痛、割伤出血等。
用法:共研细末,米酒调服,每服0.2g,日服1-2次,或调敷患处。
2.大成汤(《仙授理筋续断秘方》)该方剂由大黄20、芒硝10(冲服)、当归10、木通10、枳壳20、厚朴10、苏木10、川红花10、陈皮10、甘草10组成。
具有攻下逐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后,瘀血内蓄、昏睡、二便秘结者,或腰椎损伤后伴发肠麻痹腹胀者。
用法:水煎服。
药后得下即停。
3.双柏散膏(《中医伤科学讲义》)该方剂由侧柏叶2份、黄柏1份、大黄2份、薄荷1份、泽兰1份组成。
具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早期、疮疡初起、局部红肿热痛、或局部包块形成而无溃疡者。
用法:共研细末作散剂备用,用时以水、蜜糖煮调成厚糊状外敷患处。
亦可加入少量米酒调敷,或用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
4.四黄膏(《证治准绳》)该方剂由黄连1份、黄柏3份、大黄3份、黄芩3份组成。
具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创伤感染及阳痈局部红肿热痛者。
用法:共研细末,以水、蜜调敷,或用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
5.肢伤一方(《外伤科学》经验方)该方剂由当归12、赤芍12、桃仁10、红花6、黄柏10、防风10、木通10、甘草6、生地12、乳香5组成。
具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四肢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初期的瘀肿疼痛。
用法:水煎服。
6.复元活血汤(《医学发现》)该方剂由柴胡15、天花粉15、归尾15、红花6、穿山甲10、酒大黄30、酒浸桃仁12组成。
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血停积于胁下、肿痛不可忍者。
用法:水煎,分2次服。
如服完第一次后,泻下大便,得利痛减,则停服;如6小时后,仍无泻下者,则服第二次,以利为度。
家传骨折绝秘方,严重者7付药即愈,现在公...

家传骨折绝秘方,严重者7付药即愈,现在公...
家传骨折绝秘方,严重者7付药即愈,现在公开!
话不多说,直接上方子。
【药方组成】:
骨碎补、祖师麻、当归身、制乳香、制没药、血竭、儿茶、自然铜、地鳖虫。
【用法】:
先将患者伤骨整理妥当(复原),用小夹板固定不可移动,再将后两味药研为细面备用,前7味药慢火共煎浓缩液后冲服。
【功效】:
一般视病情轻重,轻症一剂起效,肿痛疼痛大减,三剂即愈;重症二剂起效,肿痛疼痛大减,七剂即愈。
【案例】:
王某,男,30岁,膝关节下部胫骨被砸断。
经当地医院治疗无效,送大医院骨科治疗一个半月稍愈。
因回家行路震荡,又复发,破流脓血水,疼痛更为严重,丝毫不能动转,经服此方五剂,完全接上,没有致残。
#我要上微头条##清风计划#。
骨折中医辨证分型及方剂

骨折中医辨证分型及方剂一、瘀血凝滞型。
1. 辨证要点。
- 骨折初期,局部肿胀疼痛明显,疼痛如针刺,痛有定处,肢体活动受限。
局部可见青紫瘀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涩。
这是因为骨折后,血脉破损,血溢脉外,瘀血停滞于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疼痛如针刺且痛有定处;瘀血阻滞,气血不能濡养肌肤,故局部肿胀青紫。
2. 方剂。
- 桃红四物汤加减。
- 组成:桃仁、红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
- 方解: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为君药,能消散瘀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当归养血活血,既能活血又能补血,防止活血太过而耗伤气血;熟地滋阴补血,二者共为臣药,辅助君药活血化瘀的同时滋养阴血。
川芎为血中气药,能行血中之气,加强活血之功;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二者为佐药。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效。
二、气血不足型。
1. 辨证要点。
- 骨折后期,骨折愈合缓慢,局部疼痛较轻,但肢体倦怠无力,面色萎黄或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多因骨折后失血过多,或病程迁延,气血耗损,不能濡养筋骨,导致骨折愈合缓慢;气血亏虚,不能上荣头目,故头晕目眩;心失所养则心悸失眠;气血不能濡养肌肤则面色萎黄或苍白。
2. 方剂。
- 八珍汤加减。
-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熟地、白芍、生姜、大枣。
- 方解: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为四君子汤,重在补气健脾,以资气血生化之源;当归、川芎、熟地、白芍为四物汤,养血活血。
八珍汤气血双补,加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使脾胃健运,气血生化有源,从而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气血不足的症状。
三、肝肾亏虚型。
1. 辨证要点。
- 多见于老年骨折患者或骨折后期。
局部酸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视物模糊,舌淡红或红绛少苔,脉细弱或细数。
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老年人肝肾渐亏,或骨折后肝肾受损,肝肾精血不足,筋骨失养,故局部酸痛;肾亏则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肝血不足则视物模糊。
2. 方剂。
- 六味地黄丸合补骨脂、淫羊藿等加减。
治骨折五个方剂

治骨折五个方剂
1.甜瓜子散
甜瓜子120g,红糖60g。
将甜瓜子炒黄研细,红糖调匀食之,每次服30g,每天服2次。
主治骨碎或折断。
2.活血化瘀散
当归12g,乳香6g,西红花9g,桃仁9g,苏木6g,赤芍6g,紫草9g,血竭15g,金石斛9g,猴姜12g,秦艽6g,乌药9g,双花9g,枳实6g,参三七9g,鹿茸2g,麝香1g,煅自然铜9g。
若无骨折伤时,麝香和鹿茸可不用。
将上列药品共研细末,存在无光瓶内候用。
口服,成人1日4~6g,1次顿服,间隔3日后,再1次顿服4~6g,用适量热黄酒为引,温开水冲服。
3.接骨散
虎骨、败龟版、骨碎补、自然铜、肉苁蓉、牛膝、槟榔、巴戟天、茴香各90g,肉桂63g。
共为细末,每服9g,黄酒送下。
功效接骨。
4.硼砂散
硼砂9g,水粉9g,当归9g。
上3昧共为末,每服6g,以苏木煎汤送下。
功效接骨续筋,止痛活血。
主治跌打损伤断骨,疼痛不可忍者。
5.乳香定痛散
乳香6g,没药6g,败龟版500g,紫荆皮60g,当归须15g,虎骨15g,穿山甲15g,骨碎补15g,自然铜30g。
上研细末,每服3g,重伤者服6g,好酒调下。
主治折骨损伤。
骨折中医治疗

骨折中医治疗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损伤,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
在治疗骨折方面,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认为,骨折的发生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筋骨损伤,气血瘀滞,经络阻塞。
治疗骨折的原则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补益肝肾、调养气血。
在具体的治疗方法上,中医有中药内服、外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
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骨折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骨折早期,一般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桃仁四物汤、复元活血汤等。
桃仁四物汤由桃仁、红花、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组成,具有活血化瘀、养血调经的作用。
复元活血汤则由柴胡、瓜蒌根、当归、红花、甘草、穿山甲、大黄、桃仁组成,能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在骨折中期,治疗重点转为接骨续筋,常用的方剂有续骨活血汤、接骨丹等。
到了骨折后期,以补益肝肾、调养气血为主,如六味地黄丸、八珍汤等。
中药外用在骨折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在骨折处敷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膏剂,如消肿止痛膏、金黄膏等,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还有一些中药洗剂,如活血通络洗剂,用于骨折后期的康复,能促进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的恢复。
手法复位是中医治疗骨折的特色之一。
医生通过手法触摸骨折部位,判断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情况,然后运用巧妙的手法将骨折断端进行复位。
这种方法不需要切开皮肤,减少了创伤和感染的风险。
但手法复位对医生的经验和技术要求较高。
小夹板固定是在手法复位后常用的固定方法。
根据骨折部位的形状和长度,选择合适的夹板和绷带进行固定。
夹板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能够保持骨折断端的相对稳定,同时不妨碍肢体的血液循环和关节活动。
针灸推拿在骨折治疗的不同阶段也能起到辅助作用。
在骨折早期,针灸可以缓解疼痛,促进气血流通。
推拿则有助于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
在骨折后期,针灸推拿能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力量。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中医还强调骨折患者的饮食调理和情志护理。
中医骨伤科学辨证施治加速骨折愈合

中医骨伤科学辨证施治加速骨折愈合在日常生活中,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损伤。
而中医骨伤科学的辨证施治在加速骨折愈合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
中医认为,骨折不仅仅是局部骨骼的损伤,更是人体整体气血、经络、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
因此,在治疗骨折时,不能仅仅着眼于骨折局部,而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辨证施治。
骨折早期,一般指伤后 1 2 周。
此时,受伤部位气血瘀滞,经络阻塞,肿痛明显。
治疗应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桃仁四物汤、复元活血汤等。
桃仁四物汤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熟地、当归养血和血,白芍柔肝止痛,川芎活血行气。
这些药物相互配合,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和疼痛。
在骨折中期,即伤后 3 6 周,瘀肿虽消但未尽,骨尚未连接。
此时治疗重点转为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常用的方剂有续骨活血汤、接骨紫金丹等。
这些方剂中的药物能够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愈合。
到了骨折后期,通常是伤后 7 周以后,此时骨折基本愈合,但筋骨尚未坚强,肢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治疗则以补肝肾、强筋骨、养气血、舒经络为主。
比如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八珍汤等方剂进行调理。
除了中药内服,中医还有许多外治法来加速骨折愈合。
例如,中药敷贴就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早期可以用如意金黄散等药物敷在患处,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中期可用接骨续筋膏,促进骨痂生长;后期则可用海桐皮汤熏洗,以舒筋活络。
针灸也是中医骨伤科常用的治疗手段。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经络通畅。
比如,在骨折早期,可以针刺血海、膈俞等穴位以活血化瘀;中期针刺肾俞、足三里等穴位以促进骨痂生长;后期针刺阳陵泉、绝骨等穴位来恢复肢体功能。
在饮食方面,中医也有相应的调理建议。
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蔬菜、水果、米粥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之物,以防加重瘀肿。
骨折中期,可适当增加营养,如食用猪蹄、排骨等富含胶原蛋白和钙质的食物,以促进骨痂生长。
骨折后期,则要注重补肝肾、强筋骨,可多吃核桃、黑芝麻、枸杞等食物。
中医对骨折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骨折的治疗方法骨折是指骨头、软骨或韧带等结构发生断裂,在中医中被称为“骨折”。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畸形愈合、功能障碍等。
中医对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推拿手法、针灸疗法和中药外敷等,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治疗骨折的方法。
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骨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西医治疗骨折的同时,中医也会给患者使用一些药物来辅助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如川芎、桃仁、红花等。
这些药物主要是起到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加速骨折愈合,减轻疼痛。
推拿手法也是中医治疗骨折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按摩患处和周围组织,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淋巴排毒,加速骨折愈合。
在推拿手法中,中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法,如拨法、推法、捏法等,以达到消肿止痛、活血化淤、促进愈合的目的。
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骨折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穴位或经络来调理身体的方法。
在治疗骨折时,中医医生会选取一些相关的穴位进行针灸,如足三里、合谷、阳陵泉等,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愈合。
针灸疗法还可以调节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增强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
中药外敷是中医治疗骨折的另一种方法。
在外敷时,中医医生会选用一些适合的中药煎剂或药膏来敷在患处,以起到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作用。
常用的外敷药物有桃仁、红花、白芷等,这些药物具有较好的消肿止痛、促进愈合的效果,能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中医对骨折的治疗还包括针药配合、配伍调理、气功调理等。
针药配合是指将针灸疗法和药物治疗结合起来,以增强治疗效果。
配伍调理是指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病因病机,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
气功调理是通过气功练习来调理患者的气血运行,促进愈合。
在中医治疗骨折时,还需要患者遵循一定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充足的休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意外伤害。
【民间妙方】治疗骨折的民间偏方7则

【民间妙方】治疗骨折的民间偏方7则1.鸡蛋皮治骨折迟缓愈合【用料】鸡蛋皮。
【制用法】将鸡蛋皮洗净,烘千后碾成粉。
每服15克,日服2次。
【功效】制酸,止血,外用敛疮。
用治骨折迟缓愈合。
2.绿豆粉治骨折【用料】绿豆粉,杉木皮。
【制用法】绿豆粉新锅炒紫色,井水调,厚敷纸贴,杉木皮缚定。
【功效】清热,消肿。
用治骨折。
3.鲜杨梅树皮疗骨折【用料】鲜杨梅树皮、熟糯米饭各适量【制用法】两味共捣烂。
敷于患部,日换1次。
【功效】消肿止痛。
用治骨折。
4.生螃蟹促骨折愈合【用料】生螃蟹250克,黄洒适量。
【制用法】将生螃蟹洗净,捣烂。
用热黄酒冲服150克,所余100克蟹渣敷于患处。
【功效】散瘀血,通经络,续筋接骨。
用治骨折筋断。
5.焙全蟹治骨折筋断【用料】大蟹2只,白酒适量。
【制用法】用瓦将蟹焙干研末。
每服20克,以酒送服。
【功效】散瘀血,通经络,续筋接骨。
用治跌打损伤。
注本方见《泉州本草》“合骨散”法,效果甚佳。
6.降荔散治不完全断指【用料】降香、荔枝核等分。
【制用法】将上药焙干,研细,过100目筛制成粉,调匀备用。
伤口清洗整复缝合后,用75%酒精将上药调成糊状,直接敷在伤口上,包扎固定。
7天左右拆线,一般不需他法处理。
【功效】止血定痛,消肿生肌。
注据《中医贴敷疗法》介绍,此方共治不完全断指6例,均获痊愈。
例如:肖某,男,1岁半,食指第一关节不慎被柴油机砸碎,急送医院,缝合后用此方。
第7天来院拆线,患指能运动,伤口愈。
7.鲜韭菜根治断指接骨【用料】鲜韭菜根。
【制用法】去泥土洗净,捣如泥状,敷于断指复位处即可。
【功效】消炎止血,镇痛接骨。
用于断骨接骨复位。
注据吉林市《科技简报》1970年第3期介绍验例:冯某之子,17岁。
被斧子砍断左手二拇指,仅连一点皮,用剪刀剪断后接正,用上药敷患处,立即止痛。
不久即长好。
永吉县口前公社达屯大队卫生所用本方治5例均愈。
又据《食物疗法精萃》介绍,韭菜根辛温涩。
温运止血,疗骨折。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用得着的时候,那就存起来吧,同时也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们,相信它的真的能帮到大家的!小提示:上述偏方内容源于互联网和出版刊物。
治骨折秘方

治骨折秘方活血镇痛汤【来源】林如高,《林如高骨伤验方》【组成】当归、白芍、生地、连翘、枸杞子、骨碎补、续断各9克,川芎、制乳香、制没药、三七各4.5克,桃仁、防风各6克,茯神12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舒筋,化瘀止痛,补肾壮骨。
【方解】筋骨损伤初期,血离经脉,形成血肿,阻塞经络,气血凝滞。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伤痛,形伤肿。
”吴昆注为:“气无形,病故痛,血有形,病故肿。
”所以损伤必有肿痛,又肾主骨,骨折脱位后,因积瘀化热,必见红肿之症。
本方是由桃仁四物汤化裁而成。
方中生地凉血散瘀,并用防风、连翘祛风清热;以桃仁、乳香、没药、三七活血化瘀、舒筋止痛;因骨断筋绝,故用枸杞子、续断、骨碎补补益肝肾、续筋骨;加上茯神宁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舒筋、化瘀止痛、补肾壮骨之功。
【主治】骨折脱位初期,瘀血作痛。
【疗效】多年临床验证,效果甚佳。
跌打养营汤【来源】林如高,《林如高骨伤验方》【组成】西洋参3克(或党参15克),黄芪、白芍、川续断、补骨脂、骨碎补、木瓜各9克,当归6克,川芎、三七各4.5克,熟地、枸杞子、怀山药各15克,砂仁、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大补气血,健脾益肾。
【方解】《正体类要》云:“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惯,脏腑由之不由。
”骨伤日久,由于长期卧床或伤肢不经常活动以致气血亏损,营卫不惯。
本方是由四物汤加味而成。
方中四物汤,是调血养血之良方。
加西洋参、黄芪、怀山药、甘草补气扶正;砂仁醒脾调胃、行气宽中;三七、木瓜舒筋活络;续断、枸杞子、骨碎补,补骨脂补肝肾、壮继筋骨,以促进骨痂生长。
综观全方具有大补气血、健脾益肾之功,故用之颇效。
【主治】骨折中、后期,能促进骨痂生长。
【疗效】多年临床验证,对骨折愈合,确有促进生长之效,效果颇著。
仙复汤【来源】周福贻,《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当归、柴胡、花粉、山甲、桃仁、红花、防风、乳香、没药、赤芍、贝母、白芷、陈皮、甘草。
民间治疗骨折接骨方8方

民间治疗骨折接骨方8方一、民间治疗骨折接骨一剂即愈特效绝方方药:甲组:骨碎补25克,祖师麻15克,当归身25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血竭10克,儿茶6克乙组:自然铜20克(醋淬7次研为细面),地鳖虫25个(研为细面)用法:甲组药煎汤,乙组两味药混合均匀,用汤药冲服。
主治:主治一切骨折,局部瘀血肿起者最有效,骨折最重者不过7付药即愈。
服用本药半小时至四小时,必听到骨折局部有响声。
此方老师几辈治愈上千人,均听响声,有的隔四五尺远都能听到。
声响后疼减痛止,几日内便可痊愈。
治法:先将患者伤骨整理复位,用小夹板固定不可移动。
将乙组两味药研为细面备用,再将前7味药慢火共煎浓缩液后冲服细面。
一般视病情轻重,轻症一剂见效,肿痛疼痛大减,2-3剂即愈。
重症一剂见效,肿痛疼痛大减,6-7剂即愈!注意:肠胃不好的病人,每剂药水煎2-3次混合均匀后,分2-3次服用,后两味研为细面的药可以一次冲服。
肠胃好的病人,每剂药水煎2-3次混合均匀后,一次冲服细药面。
二、罗大伦博士家传骨折后化瘀的秘方方料:三七粉1-3克,鸡腿骨五、六根。
制法:用刀背把鸡腿骨捣裂,和三七粉一起煲汤。
用法:喝汤的时候,用两三层纱布过滤,因为鸡腿骨会有骨头渣,把它过滤掉之后喝这个汤,不要把骨渣滑到食道。
每天吃饭前可以饮用,一直用到骨折完全恢复为止。
功效:这个方子特别有效,可以明显缩短骨折后恢复的过程,有的能缩短一半好多朋友问我,说猪骨可不可以,我也不知道,对不起,我们家传下来就是鸡骨头,我也不知道猪骨头行不行,大家也别乱试,因为中医这个东西是几千年。
供方者:罗大伦博士三、山西梁全龙骨折后长骨头外敷方方药:乳香、没药、血竭、自然铜各50克,木通、杜仲、羌活、生川乌、生草乌各30克,瓜蒌、透骨草、鸡血藤各20克,红花100克。
制法:上药共研粉备用。
用法:取2个月小鸡带毛榨肉酱,与黄酒及药粉拌勻外敷患处,每天换药。
主治:有效促进骨折后长骨头。
献方:山西梁全龙四、河南洛阳白马寺郭家祖传治疗各种类型骨折的“二号治伤散”配方河南省白马寺郭家治疗各种类型骨折,尤以粉碎性骨折难以固定性骨折,无论从对位手法及药物验方均闻名于世。
骨折家传5代秘方无偿公开

骨折家传5代秘方无偿公开,转发救人!来源:刘海苗医生首先声明本方非我家贵州刘氏秘方,为一个五代传人传授与我。
此两方临床应用上百年,治愈患者无数,经过本人临床验证疗效确凿。
祖国医学在治疗骨伤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用分期辩证的方法对骨伤科用药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临床疗效突出。
而事实上有很多临床医生甚至是专业的骨科医师都是一个接骨药用到底,其实这样是不正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骨折早期主要是气滞血瘀导致患处发热、肿胀、疼痛,这是病人最痛苦的。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先解决患者的痛苦,治疗当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到了骨折中、后期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能够让断掉的骨头用最短的时间愈合起来,治疗当续筋接骨。
以下两方既是为此而设!作者简介刘海苗医师出身于苗医世家,幼承庭训,尽得真传。
后又先后跟随多位民间身怀绝技的老中医拜师学习。
虚心向其学习,在此期间,老中医们见我对中医的执着精神,有一颗济世救人之心,都乐于传道授业,把家传秘方传授于我。
为了振兴中医,弘扬国粹,刘海医师决定贡献出刘氏家传秘方和师传良方以及本人的临床经验方。
望能造福广大备受病痛折磨的患者,让大家小病,慢性病不用进医验,自己按方配药即可,疗效非常的好。
都是本人一直珍藏多年秘而不宣的珍宝,望见者珍惜。
到自己身边随意一家药房抓药,既方便,又省钱!郑重说明这里所公开的方药,都是刘海苗族医生临床经验的结晶、都是科学严谨、临床有效的方子、并非网络非专业人士的偏方、土方!一般只要诊断清楚、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方子、都会有很好的疗效、可以放心使用!骨伤消肿止痛方组方:栀子15g 大黄9g 苏木9g 泽兰9g 木香6g 乌药6g 乳香5g 没药5g 元胡15g 土鳖虫9g 骨碎补9g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治:早期骨折用法:水煎二次,一日一剂方解:方中栀子、大黄性寒,清热凉血、逐淤通经共为君药,苏木、泽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木香、乌药行气止痛,乳香、没药、元胡、土鳖虫散瘀止痛共为臣药,骨碎补肾活血续骨疗伤为佐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有福关爱老人网无私奉献关爱老人,关爱生活,关注老人,关注健康。
老有福网1. 接骨丸(经验方)组成:当归60克,没药90克,乳香90克,儿茶15克,三七9克,毛姜60克,川断60克,海马18克,茯苓60克,牛膝60克,半夏15克,杜仲60克,土鳖虫15克,红花15克,苏木15克,木瓜15克,木香15克,骨碎补30克,甜瓜子30克,自然铜15克,五加皮15克,白芥子18克。
用法:共研细末,制成蜜丸,每丸6克,每日3次,每次2丸,儿童酌减量。
功效:活血止痛,接骨续筋。
适用于骨折中期或骨折延迟愈合者。
2. 活血舒筋汤(经验方)组成:当归巧克,红花9克,川芍9克,丹参30克,鸡血藤18克,灵仙9克,姜黄9克,桑枝18克,川羌9克,牛膝9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养血活血,舒筋通络。
3. 血府逐淤汤(《医林改错》)组成:当归10克,生地黄10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枳壳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活血逐瘀,通络止痛。
主治:瘀血内阻,血行不畅,经脉闭塞疼痛。
4. 四君子汤(《和剂局方》)组成:党参10克,炙甘草6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补益中气,调养脾胃。
主治:损伤后期中气不足,脾胃虚弱,肌肉消瘦,溃疡日久未愈。
5. 黄茂桂枚加味汤(经验方)组成:生黄芪30克,桂枝9克,白芍12克,姜黄9克,附片9克,稀签草12克,灵仙12克,木瓜15克,丹参12克,草果9克,地龙9克,三七粉3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温阳行痹。
主治:血痹,症见肌肉麻木或肢体疼痛,尤以腰腿麻木、疼痛者疗效佳。
6. 独活寄生汤(《千金方》)组成:独活6克,防风6克,川芎6克,牛膝6克,桑寄生18克,秦艽12克,杜仲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党参12克,熟地黄15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甘草3克,肉桂2克(焗冲)。
用法:水煎服,服后残渣复煎,外洗患处。
功效: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主治:腰脊损伤后期肝肾两亏、风湿痛及腿足屈伸不利者。
7. 补肾活血汤(亥伤科大成》)组成:熟地10克,杜仲3克,枸杞子3克,破故纸10克,菟丝子10克,当归尾3克,没药3克,山萸肉3克,红花2克,独活3克,淡从蓉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肾壮筋,活血止痛。
主治:损伤后期各种筋骨酸痛无力等症,尤适于腰部伤患。
8. 二黄散(经验方)组成:生大黄30克,山枝30克。
用法:共为细末,用75%酒精调敷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9.接骨散(经验方)组成:乳香9克,没药9克〔去油),大海马9克,三七15克,血竭花9克,儿茶9克,伸筋草9克,枸杞子9克,川牛膝9克,螃蟹9克,骨碎补9克,自然铜9克{烧红醋缎7次),朱砂3克,马钱子6克(用醋泡9日,妙)。
用法:共研细末,用黄酒送服。
轻者每次3克、重者每次6克,每日2次。
功效:活血止痛,接骨续筋。
主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
10.活血散(杜自明正骨经验方)组成:乳香15克,没药I5克,血竭(生)15克,贝母9克,羌活15克,南木香6克,厚朴9克,川乌(制)3克,草乌(制)3克,生白芷24克,麝香1.6克,紫荆皮(生)24克,生香附15克,独活15克,续断15克,虎骨15克,川芎15克,木瓜15克,安桂(去皮)9克,当归酒洗24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6--15克,配白酒冲服,或用开水调成糊状外敷。
功效:止血舒筋,活血散瘀,理气镇痛。
主治:经血不和,创伤出血,伤后肿胀,疼痛瘀血,久伤不愈。
11.二号接骨药(郑怀贤正骨经验方)组成:续断30克,元胡15克,骨碎补30克,秦艽15克,独活15克,木香15克,黄柏30克,白芷15克,血通18克,自然铜18克。
用法:共研细末,用开水调敷或制成蜜丸内服。
功能:通气活血、解痉、续骨。
主治:骨折中期肿痛减、瘀血散后。
12.接骨验方(经验方)组成:螃蟹10个(焙黄),甜瓜于120克(焙黄),土鳖虫12克,骨碎补15克。
用法:共为细末。
每次12克,每日1~2次,用黄酒冲服。
功效:接骨续筋,活血祛瘀。
适用于骨折早、中期。
13.龙藤须片(王家成正骨经验方)组成:土鳖虫2500克,地龙5000克,韭菜根5000克,丁香60克,摆龙须500克,自然铜7500克,小叶葡萄藤5000克。
用法:除自然铜、丁香外,诸药研末,自然铜炒红捣碎过筛,水煮去渣,加淀粉成糊状,将药拌入和匀,最后加丁香,压片,每片0.5克,日服3次。
功效:接骨续筋。
主治:骨折延迟愈合。
14.大活络丹(《兰台轨范》引《圣济总灵》)组成:白花蛇100克,乌梢蛇、威灵仙、两头尖、草乌、天麻、全蝎、首乌、龟板、麻黄、贯仲、炙甘草、羌活、肉桂、藿香、乌药、黄连、熟地黄、大黄,木香、沉香各100克,细辛、赤芍、没药、丁香、乳香、僵蚕、天南星、青皮、骨碎补,白蔻、安息子、黑附子、茯苓、黄苓、香附、玄参、白术各50克,防风125克,葛根、虎胫骨、当归各75克,血竭、地龙、犀角、麝香、松脂各25克,牛黄、龙脑各7.5克,人参150克,蜜糖适量。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
每服3克,日服2次,用陈酒送下。
功效:行气活血、通利经络。
主治:中风瘫痪,痰痹痰厥,拘孪疼痛,跌打损伤后期筋肉挛痛。
15.小活络丹(《和剂局方》)组成:制南星、制川乌、制草乌、地龙各3份,乳香、没药各1份,蜜糖适量。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
每次服1丸,日服1-2次。
功效:温寒散结,活血通络。
主治:跌打损伤,瘀阻经络,风寒湿侵袭经络作痛,肢体不能伸屈及麻木,日久不愈等症。
16.活血止病丸(孙绍良正骨经验方)组成:破故纸、党参、当归、木香、海马、续断、骨碎补、木贼、白芥子、川芍、黄瓜子、甘草,桂枝、枳壳、桅子、土鳖虫各3克,三七、红花、乳香、没药、牛膝各6克,杜仲、血竭、苏木各12克。
用法:共为细末,作为水丸,如梧桐子大。
成人每日2次,每次2~3克。
禁生冷、油腻、辛辣等物,孕妇忌用。
功效: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主抬:一切外伤引起的瘀血作痛及寒凝筋骨作痛症。
17.1号洗药组成:刘寄奴、苏木各15克,红花9克,丹参、赤芍各15克,益母草30克,防风,独活、川椒、姜黄各9克,透骨草、五加皮各15克。
用法:煎水,熏洗患部。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18.2号洗药组成:川乌、草乌、花椒、艾叶、苍术、独活、桂枝、防风、红花,刘寄奴、透骨草、伸筋草各9克。
用法:煎水,洗患部。
功效:温经散寒,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19.3号洗药组成:刘寄奴、苏木各30克,赤芍、红花、独活、秦艽、防风、艾叶各20克,透骨草15克,甲竹9克,灵仙15克,乌梅、木瓜各12克。
用法:煎水,熏洗患部。
功效:活血化密,通络软坚。
20.4号洗药(经验方)组成:当归9克,红花9克,透骨草12克,伸筋草12克,牛膝、木瓜、桑枝各15克,川乌9克,草乌9克,刘寄奴12克,艾叶15克,花椒9克,桂枝9克,干姜6克。
用法:本方既可熏洗,又可热敷。
热敷时,每剂用醋250克炒之,然后将炒好的药装入袋内备用,用时将药袋放入蒸笼蒸热后敷于患处。
功效: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之伤处肿胀及关节炎。
21.舒筋汤(张超然正骨经验方)组成:伸筋草、透骨草、艾叶、苏木各30克,花椒、芒硝、防风各20克。
用法:水煎后烫洗或浸泡患处。
若腰、背、肩处受损,可将上药装入布袋,封口,开水浸透后热敷患处,上置放热水袋以增加药温,延长用药时间。
每日1~2次,每剂用3~5日。
功效:舒筋活血,消肿止痛。
主治:创伤后关节僵硬、闪挫扭伤及四肢痹痛。
22.旧伤洗剂(《林如高正骨经验方》)组成:生草乌、生川乌、三棱、莪术、泽兰、肉桂、当归尾、桃仁、红花、乌药各9克,羌活、独活、牛膝各15克。
用法:水煎熏洗。
每剂加陈醋45克,每日1剂,可熏洗2次。
功效:活血祛瘀,祛风止痛,舒筋活络。
主治:久伤蓄癖作痛。
23.活血镇痛汤(常用验方)处方:白芍三钱,三七一钱半,制乳香一钱半,连翘三钱,骨碎补三钱,制没药一钱半,防风二钱,炙甘草一钱,枸杞三钱,续断三钱,川芎一钱半,桃仁二钱,生地三钱,当归三钱,茯神四钱。
功用:养血舒筋,补肾壮骨,化密止痛。
主治:骨折、脱位初期,瘀血作痛。
服法:水煎服。
24.八仙散处方醋股虎骨二两,醋炒猴骨二两,醋煅龙骨二两,制乳香六钱,制没药六钱,锻自然铜三两,酒地鳖虫二两,血竭二两。
功用:壮骨续筋,化癖镇痛。
主治:骨折,脱位中后期,或骨痴生长迟缓者。
服法:共研细末,每服二钱,分上、中、下部汤药冲服。
上部:羌活一钱半,独活一钱半,秦艽三钱,续断三钱,紫荆皮三钱,乌药二钱,骨碎补三钱,赤芍三钱,归尾三钱,桂枝二钱,木香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
中部:乌药二钱,赤芍三钱,青皮一钱,半桃仁二钱,续断三钱,陈皮一钱,半秦儿三钱,甘草一钱,柴胡一钱半,制香附三钱,骨碎补三钱,醋元胡二钱,红花一钱半,水煎服。
下部: 木瓜三钱,杜仲五钱,淮牛膝三钱,乌药二钱,续断三钱,骨碎补三钱,五加皮三钱,羌活一钱半,独活一钱半,威灵仙三钱,甘草一钱、水煎服。
25.退疫消肿汤(常用验方)处方:川连二钱,生地五钱,知母三钱,防风二钱,黄柏二钱,地骨皮五钱,黄苓二钱,泽泻三钱,地鳖虫三钱,薄荷一钱,甘草一钱,灯心草三钱,茯苓三钱,枝子二钱,车前子三钱,银花三钱。
功用:凉血清热,消肿镇痛。
服法:水煎服。
主治:骨折伤筋或局部肿痛者。
26.跌打养营汤(常用验方)处方:枸杞五钱,当归二钱,川芎一钱半,白芍三钱,淮山五钱,西洋参一钱(或党参五钱),木瓜三钱,砂仁一钱,甘草一钱,骨碎补三钱,续断三钱,熟地五钱,黄芪三钱,破故纸三钱,三七一钱半。
功用:大补气血,健脾益肾。
服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主治:骨折中、后期,能促进骨痴生长。
27.风伤伸筋汤(常用验方)处方:独活二钱,羌活二钱,当归尾二钱,茯苓三钱,甘草一钱,桑寄生五钱,木瓜三钱,白芍三钱,桃仁二钱,续断三钱,秦艽三钱,淮牛膝三钱,生地五钱,五加皮二钱,制乳香一钱半,制没药一钱半,地骨皮五钱。
功用:祛风凉血,化瘀舒筋。
酒水各半煎服。
主治:软组织损伤后期,风湿性关节炎。
28.理气补血汤处方:白芍三钱,川芍二钱,太极参三钱,当归三钱,续断三钱,制首乌三钱,黄芪三钱,炙甘草一钱,骨碎补三钱。
功用:气血双补,壮骨舒筋。
酒水各半煎服。
主治:气血两虚,肝肾不足,骨拆愈合迟缓者。
29.宣痹汤(常用验方)处方:防风二钱,桂枝二钱,制川乌一钱,苍术二钱,当归三钱,制草乌一钱,薏仁一两,络石藤三钱加减:风性加秦艽、羌独活,湿性加防己、木瓜,寒性加制附子、干姜,上肢为主加桑枝、桂枝,下肢为主加牛膝、木瓜,腰背痛加杜仲、桑寄生;瘀痛加乳香、没药、红花、桃仁,气血虚弱加黄茂、熟地、何首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