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光缆线路施工规范文(二篇)

光缆线路施工规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光缆线路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保证光缆线路施工质量,规范光缆线路施工行为,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光缆线路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
第三条光缆线路施工应遵循人民公安部出具的施工方案和相关规定,确保光缆线路施工安全。
第四条光缆线路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设备和技术人员,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理组织和施工管理。
第五条光缆线路施工应按照标准化、专业化、高效化的要求进行,素质化施工人员需具备必要的技术培训和考核。
第二章施工前准备工作第六条施工单位应按照工程部门的要求制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内容、施工时间和工期要求,并报工程部门审核批准。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质、地形、交通等情况,评估风险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施工方案。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按照工程部门的要求购买相应的光缆材料,确保质量合格,数量满足需求,并做好材料验收记录。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向员工进行培训和告知,落实施工安全责任制和相关规章制度。
第三章施工技术要求第十条光缆线路施工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避免人为损害光缆,保证光缆质量。
第十一条光缆敷设时应遵循直线敷设原则,尽量避免拐弯、折曲和过弯,减少光缆的弯曲损伤。
第十二条光缆敷设深度应符合地质要求和相关规定,确保光缆安全稳定地敷设于地下。
第十三条光缆沟槽应按照规定的尺寸和断面形状进行开挖和整理,保证光缆沟槽的光滑度和可靠性。
第十四条光缆的挖沟施工应注意保护地下设施,如管道、电缆等,避免损坏和交叉影响。
第十五条光缆连接、接续和终端处理应按照规定的工艺和要求进行,确保光缆的连接质量和可靠性。
第十六条光缆固定应满足固定点数、固定方式和固定强度的要求,确保光缆线路的牢固和稳定。
第十七条光缆综合接地安装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确保光缆线路的接地安全有效。
第四章施工质量验收第十八条施工单位在完成光缆线路施工后,应按照规定的验收标准和要求进行质量验收。
光缆施工规范

光缆线路施工要求光缆敷设方式通信光缆的敷设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管道、直埋和架空敷设方式。
一、光缆线路工程实施要求(一)基本要求1、一般要求(1)线路工程实施前应按设计图纸进行复测,重新丈量线路路由长度、人孔井位置。
复测中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导致路由不通或存在危及线路安全隐患的地段,要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并在下达设计变更通知单后再进行调整、实施。
(2)施工前应根据光缆盘长和路由情况进行合理配盘,应尽量按盘号顺序敷设,以减少光纤参数差别所产生的接头本征损耗;光缆单盘标准长度:管道光缆以2km做为配盘基数,架空光缆按3公里配盘,直埋光缆按3公里配盘;靠近局站侧的单盘长度不宜小于500米,严禁使用短段光缆。
(3)光缆敷设安装的最小曲率半径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波纹管和钢管管孔内应穿放子管道,其子管道总外径不应超过原管孔内径的85%,子管道内径不宜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
(5)光缆引上部分均采用Φ80mm钢管保护,钢管内穿放2根子管,子管规格为Φ28/32mm聚乙烯塑料管。
钢管下部延伸至人(手)孔内或地下,钢管上方管口以及子管管口应作堵塞处理。
(6)光缆线路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光缆必要的预留长度,主要包括光缆接头处的预留长度、光缆弯曲增加长度、局站内预留长度等。
光缆的预留长度要严格按照下表要求实施,对特殊地段可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光缆预留长度表XX局为A端,XX中继站为B端。
(二)架空光缆线路安装要求1、杆路建筑安装要求(1)电杆的规格及选用架空杆路全程采用油木电杆,电杆稍径φ14-20厘米。
杆路建筑标准杆高为8米,标准杆距为50米,超过65米按长杆档处理。
光缆距地面的高度达不到要求时,可采取增加电杆高度的方式,当电杆高度为12米以下时(不含12米)采用单接杆方式,当电杆高度为12米以上时采用品接杆方式。
接杆时电杆锯出断面及刨平面需用沥青作防腐处理,接杆下节杆稍径不得小于上节杆稍径,单接杆时下节杆稍径不小于上节杆根径的四分之三。
光缆线路施工规范、验收规范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1)光缆路由走向:必须根据项目二部提供的光缆路由图纸布放。
提供的光缆路由图纸中,标注有光缆所延路段走向,接头包的位置,新建线路管道外线长度,楼宇内部线路长度。
2)光缆领料配盘:施工单位领取光缆材料后,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配盘,不得任意截断光缆,不人为增加光缆的接头数量,不任意浪费光缆。
3)布放管道光缆:一次牵引长度一般不大于1000m,超长时应采取盘"8"字分段牵引或中间加辅助牵引的方法敷设,光缆布放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
4)布放楼宇光缆:一般从楼宇前人孔经地下室、楼内桥架引至用户端挂壁式光纤箱,楼道弱电间挂壁式光分箱,机房机架式光纤箱。
光缆在地下室桥架内应选择安全的位置用扎带或铁丝线固定。
当处于易受外界损伤的位置时,应采取软管加强保护。
光缆引入楼宇后,用速干水泥材料堵塞进线孔,不得渗水、漏水。
5)光缆预留长度:接头包位置,两侧光缆预留15米,以备光缆抢修;用户端或机房段,光缆预留15-20米,以备光纤终端设备更换位置。
接头包空余光纤备用光缆(甩辫子),预留20-25米,留作后期工程接续使用。
6)光缆接头包标识:光缆接头包位置,每根进包光缆,均需用黑丝扎带进行标识区分,扎带的数量以项目二部指定的数量和要求为准,原则上联机房数量为1根,下联用户端以工程的建设的先后顺序依次增加。
接头包光缆熔接完成后,整理并拍照做记录,录入竣工资料。
7)光缆终端光纤设备标识:光缆终端光纤设备,根据光缆走向,张贴走向说明标签,标签的内容包括成端的端口,上联机房端标注,下联用户名称或接头预留的路段位置;下联用户或机房端,标注上联机房名称或接头包预留井的路段位置。
新装光纤设备和走向标识,拍照做记录,录入竣工资料。
8)光缆熔接:①接续人员在接续必须根据项目二部提供的光纤接续图进行光缆接续。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在光缆接续前制定好监测测试方案,以满足接续要求。
②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光纤接续操作规程进行光纤接续,严格遵守设计和同管同纤相接的规定,严禁错接,确保光纤接续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光缆线路施工规范文

光缆线路施工规范文一、引言光缆线路的施工是保障通信网络运行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光缆线路的质量,减少故障率,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制定本施工规范文。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1. 在施工地点周边进行现场勘测,确认线路的敷设路径和施工条件。
2. 制定详细施工方案,包括线路敷设方式、设备材料采购等。
3. 要求施工人员熟悉并遵守相关技术标准,如光缆敷设标准、光缆连接标准等。
三、光缆线路敷设1. 光缆线路敷设应遵循“直线优先、曲线次之、弯曲最少”的原则。
2. 光缆线路敷设时,应保持光缆的张力适中,避免过度绷紧或过度松弛。
3. 光缆的钢丝护套应能承受外力,不得被过度拉伸或损坏。
四、光缆连接1. 光缆连接前,应仔细检查光缆的断面,确保其完整无损。
2. 光缆连接时,应使用专用设备和工具,严禁使用锤击等粗暴的方式。
3. 光缆连接处应保持清洁,防止灰尘、油脂等杂质进入。
4. 光缆连接后,应进行充分的测试和检查,确保连接质量良好。
五、光缆保护和维护1. 光缆应设置合适的保护措施,如防护管、护套等,避免受到外界物体的损害。
2. 光缆线路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线路畅通无阻。
3. 光缆线路敷设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或修复。
六、施工后验收1.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光缆线路的验收工作,确保线路质量符合要求。
2. 光缆线路验收时,应进行充分的测试和检查,确保线路的性能和传输质量达标。
七、施工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避免他人误入施工区域。
3. 施工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八、总结本施工规范文旨在确保光缆线路施工的规范、安全和高质量,以提高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各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本规范文,确保施工质量达标,保障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一、目的确保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符合施工规范,达到或超过通信线路行业的行业标准,使工程施工过程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通信工程的所有新建、扩建、租用光缆线路工程。
三、引用规范3.1、YD/T5092-2000《长途光缆波分复用(WDM)传输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3.2、YD5051-97《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3.3、YD5043-97《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验收暂行规定》3.4、YD5044-97《同步数字系列(SDH)光缆传输设备安装工程验收暂行规定》3.5、YD/T1033-2000《传输性能的指标系列》3.6、YD/T1065-2000《单模光纤便振模色散的实验方法》3.7、YD/T819-1996《数据传输链路和系统的性能分配及限值》3.8、YD/T821-1996《数字传输性能测量的数字图形》3.9、建设部《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10、信产部《线路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五、安装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5.1架空杆路5.1.1、施工准备5.1.1.1路由复测5.1.1.1.1、架空杆路工程的复测,应按照设计文件及城市规划部门批准的位置、坐标和高程进行。
5.1.1.1.2、施工前,必须依据设计图纸和现场交底的控制桩点,进行杆路路由及架空电杆位置的复测,并按施工需要应钉设桩点,复测钉设的桩(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自起点3~5m处开始,沿管线每隔40~50m宜设一桩(板);(2)、桩点设置牢固,顶部宜与地面平齐。
桩点附近有永久建(构)筑物时,可做定位栓点,并作好标志和记录;(3)、平面复测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杆路中心线不得大于±10mm;直线杆的中心位置不得大于100mm;转角杆的人(手)孔中心位置不得大于20mm。
5.1.1.2、对设备器材检查:(1)、开工前会同建设单位、承建单位对已到达施工现场的设备和主要器材的规格型号及数量进行清点和外观检查,主要设备必须全部到达,规格型号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无破损现象;(2)、主要材料的规格型号应符合合同和设计文件要求,其数量应能满足继续施工的需要;(3)、检查主要设备和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进网技术要求;(4)、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设备和器材,当器材型号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而需作较大改变时,必须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5.1.2、操作工艺5.1.2.1立杆5.1.2.1.1电杆洞深应符合表一的规定,洞深偏差应不小于±50mm。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程序规范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程序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依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光缆线路工程的施工项目。
第三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应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第四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能力,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施工前准备工作第五条施工前,应对工程现场进行全面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地质等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第六条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技术和安全知识。
第七条施工前,应对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保证施工设备完好,材料符合要求。
第八条施工前,应制定施工计划和施工进度表,合理安排施工流程。
第九条施工前,应与相关部门协商,确定通讯线路走向,避免干扰其他线路和设施。
第三章施工工作流程第十条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不能擅自更改。
第十一条光缆线路的铺设应按照规定的深度和方式进行铺设,不能泄露或破坏光缆。
第十二条光缆线路的连接应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第十三条光缆线路的接地应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接地,确保接地良好。
第十四条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工程质量和安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十五条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保证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
第十六条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第四章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第十七条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识,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第十八条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第十九条施工现场应遵守相关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第二十条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
第二十一条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应进行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第五章施工完工及验收第二十二条施工完工后,应进行工程验收,由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三条施工完工后,应编制施工记录和质量报告,存档备查。
通信光缆线路施工规范标准(修订版)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一、电杆安装1、为了确保架空光缆线路的安全、稳定、可靠,一般要求杆路离开水渠10m以外,离开县道、省道20m以外,离开国道、高速公路50m以外,当与其它通信杆路平行靠近时,一般应保持有10m的有效间距,与其它管线、直埋线路应保持3米的距离,一些特路和铁路等可根据实际地形选用杆高,杆高选用必须符合架空光缆线路最低线条及跨越其它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标准,架空线路与其他电力交叉跨越平行时的间隔距离的要求详见下表:于17.5条)。
当线路路由受地形或其它障碍物的原因杆档距离在120米以上,按长杆档考虑装置辅助吊线,应选用9米以上的电杆;当杆挡距离小于120米以下时,应考虑选用8米以上的电杆;4、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内移10-15cm,因地形限制装设撑杆的角杆可不内移,吊线收紧后,角杆应向拉线方向倾斜半个杆梢左右;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侧倾斜10-20cm;5、直线杆路的电杆位置应在线路路由中心线上,电杆中心线在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5cm,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不允许有眉毛或“∽”弯;6、电杆埋深必须符合下表要求:9、电杆杆号必须面朝公路,并按照光缆线路A端到B端的方向递增编号,字体为白底黑色宋体,最下面字体距地面2.5米。
具体要求及杆号模板如下:5cm 20055cm10cm O5cm10cm 五5cm10cm 八5cm10cm 九二、拉线安装1、角杆拉线抱箍应装在吊线上面间距为10cm;终端拉线与吊线共用一个抱箍,距杆梢50cm,特殊情况下不能小于25cm。
2、杆上需装设两条吊线时,终端杆两个拉线抱箍间距为40cm;3、双方拉线抱箍应装在吊线下面10cm;四方拉线顺拉抱箍应装在吊线下面10cm,侧拉线抱箍应装在四方拉顺拉线下面10cm;4、拉线上把采用卡固法,使用三个U形卡子(即钢丝扣)各间距为100mm,再隔150mm 采用3.0铁线另缠封尾5圈,具体做法详见下图:5、拉线中把采用另缠法,封尾可使用3.0铁线另缠封尾5圈,具体规格及做法详见下表图(单位:mm)、一般情况下制作拉线材料选用镀锌钢绞线,角杆拉线和终端拉线均采用比吊线7、当转角杆的角深大于15m时,应装设两条终端拉线;当转角杆的角深大于15m 时装设两条拉线,每条拉线分别装在对应的线条张力方向的反侧,两条拉线出土点应相互内移30cm-45cm之间;8、一般情况下,在直线段内每隔8根电杆设一处双方拉,每隔16根电杆设一处四方拉;9、地锚钢柄出土长度为300mm,允许偏差50mm,拉线地锚的实际出土点与规定出土点之间的偏移不大于50 mm,地锚的出土斜槽应与拉线上把成直线;10、拉线地锚应按要求埋设端正,不得偏斜,地锚的拉线盘应与拉线垂直,出土点与地面倾斜呈45度。
光缆施工规范标准

光缆施工规范标准篇一:通信光缆线路施工规范 (XX年修订版)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一、电杆安装1、为了确保架空光缆线路的安全、稳定、可靠,一般要求杆路离开水渠10m以外,离开县道、省道20m以外,离开国道、高速公路50m以外,当与其它通信杆路平行靠近时,一般应保持有10m的有效间距,与其它管线、直埋线路应保持3米的距离,一些特路和铁路等可根据实际地形选用杆高,杆高选用必须符合架空光缆线路最低线条及跨越其它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标准,架空线路与其他电力交叉跨越平行时的间隔距离的要求详见下表:于条)。
当线路路由受地形或其它障碍物的原因杆档距离在120米以上,按长杆档考虑装臵辅助吊线,应选用9米以上的电杆;当杆挡距离小于120米以下时,应考虑选用8米以上的电杆;4、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内移10-15cm,因地形限制装设撑杆的角杆可不内移,吊线收紧后,角杆应向拉线方向倾斜半个杆梢左右;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侧倾斜10-20cm;5、直线杆路的电杆位臵应在线路路由中心线上,电杆中心线在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5cm,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不允许有眉毛或“∽”弯;6、电杆埋深必须符合下表要求:9、电杆杆号必须面朝公路,并按照光缆线路A端到B 端的方向递增编号,字体为白底黑色宋体,最下面字体距地面米。
具体要求及杆号模板如下:二、拉线安装1、角杆拉线抱箍应装在吊线上面间距为10cm;终端拉线与吊线共用一个抱箍,距杆梢50cm,特殊情况下不能小于25cm。
2、杆上需装设两条吊线时,终端杆两个拉线抱箍间距为40cm;3、双方拉线抱箍应装在吊线下面10cm;四方拉线顺拉抱箍应装在吊线下面10cm,侧拉线抱箍应装在四方拉顺拉线下面10cm;4、拉线上把采用卡固法,使用三个U形卡子(即钢丝扣)各间距为100mm,再隔150mm采用铁线另缠封尾5圈,具体做法详见下图:5、拉线中把采用另缠法,封尾可使用铁线另缠封尾5圈,具体规格及做法详见下表图(单位:mm)7、当转角杆的角深大于15m时,应装设两条终端拉线;当转角杆的角深大于15m时装设两条拉线,每条拉线分别装在对应的线条张力方向的反侧,两条拉线出土点应相互内移30cm-45cm之间;8、一般情况下,在直线段内每隔8根电杆设一处双方拉,每隔16根电杆设一处四方拉;9、地锚钢柄出土长度为300mm,允许偏差50mm,拉线地锚的实际出土点与规定出土点之间的偏移不大于50 mm,地锚的出土斜槽应与拉线上把成直线;10、拉线地锚应按要求埋设端正,不得偏斜,地锚的拉线盘应与拉线垂直,出土点与地面倾斜呈45度。
光缆线路施工规范(3篇)

光缆线路施工规范一、前期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方案:依据工程设计方案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光缆线路的施工方案,包括线路走向、敷设方式、挖沟方案等。
2.土壤勘察:对线路敷设区域进行土壤勘察,了解地质情况,评估施工的可行性,确保光缆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施工图设计:根据实地勘察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图设计,包括线路走向、敷设深度、沟槽开挖宽度等。
4.材料准备:根据施工需求,准备好光缆、各类接头盒、光缆管道、护套管等材料。
二、施工过程1.开挖沟槽:根据施工图设计,开挖沟槽,保证沟槽的宽度、深度和平整度,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铺设光缆:根据设计要求,先铺设护套管,然后将光缆从起点到终点逐段拉入护套管中,注意保持光缆的良好弯曲半径,避免对光缆产生损伤。
3.连接光缆:按照设计要求,在光缆的终点及每个连接点处进行光缆的接续和连接。
连接前,需先清洁光缆及接头盒的内部,确保连接的质量。
4.固定光缆:在光缆铺设完成之后,根据设计要求,使用适当的固定设备将光缆固定在护套管内,避免光缆因外力而移位或受损。
5.测试和调试:在完成光缆线路的敷设和固定后,进行光缆线路的测试和调试,验证线路的正常运行。
三、施工验收及注意事项1.施工验收:在光缆线路施工完成后,进行施工的验收工作。
包括检查光缆的敷设质量、接头端面质量、连接的稳定性、光缆系统的传输性能等。
2.维护保养:完成光缆线路的施工后,应及时进行线路的维护保养工作。
定期进行光缆维护和清洁,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
3.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要注意施工现场的环保要求,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4.遵循相关规范:在光缆线路施工过程中,需遵循国家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如《通信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信建设工程土方工程技术规范》等。
总结:光缆线路施工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保证线路的质量和可靠性。
光缆线路施工规范

光缆线路施工规范
是指在光缆敷设和安装过程中需要遵守的标准和要求,其目的是确保光缆线路的质量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光缆线路施工规范:
1. 施工前准备:施工前需进行光缆线路的设计和规划,确保敷设路径的顺畅以及光缆的缆线类型和参数的正确选择。
2. 线路敷设:光缆线路的敷设应遵循最短距离原则,避免与其他电缆或管道的干涉。
对于地埋光缆线路,应确保敷设至少
40cm的土壤覆盖层,并进行足够的保护措施。
3. 线缆连接:光缆的接头和连接应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接头盒、光纤连接器和保护套管。
连接过程应进行光纤端面清洁和检查,确保良好的光传输性能。
4. 线路标识:光缆线路应进行标识,包括起点、终点、敷设路径、光缆类型和编号等信息。
标识应清晰可见,以便于以后的维护和管理。
5. 敷设保护:光缆线路的敷设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弯曲、拉力过大、挤压和其他机械损伤。
特别是在穿越道路和河流等地方,应进行额外的防护和保护。
6. 施工记录:施工人员应及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包括施工日期、施工人员、敷设长度和光缆质量检验结果等,以备以后的维护和管理。
以上是光缆线路施工规范的一些常见要求,具体的规范和标准可能因地区和项目而有所不同,施工单位应进行充分的了解和遵守相关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并进行严密的质量控制,确保光缆线路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光缆线路施工规

光缆线路施工规光缆线路施工是指在光缆线路建设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操作。
光缆线路施工规范包括施工前期准备、线路布设、光缆接续、测试与维护等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缆线路施工的具体规范,以确保光缆线路的质量和稳定性。
一、施工前期准备1. 建立施工组织机构:根据施工项目的规模和要求,成立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和职责。
2. 制定施工方案: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序列等内容。
3. 准备施工材料和设备:根据工程需求,组织采购、调配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物资供应。
4. 做好现场环境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整顿,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整洁、有序。
5.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并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劳动保护、应急预案等内容。
二、线路布设1. 确定布设路径: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光缆线路的布设路径,避免与其他线缆、管道等设施重叠。
2. 做好线缆通道准备:清理线缆通道,确保通道干净、畅通无阻,无杂物和尘土影响线缆的布放和维护。
3. 进行线缆布放:按照施工方案和工程图纸的要求,通过手工或机械设备将光缆逐段铺设到指定位置,并保证线缆的整齐、均匀。
4. 线缆固定和标识:对已布和连接的光缆进行固定和标识,确保光缆在布设过程中不产生松动、扭曲等问题。
三、光缆接续1. 光缆光纤的处理:根据工程图纸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对光缆进行必要的处理工作,包括去皮、剥纤、清洗等,以确保接续工作的质量。
2. 光纤的连接:采用合适的光纤连接器和连接方法,对光纤进行精确的连接,确保连接头的质量和稳定性。
3. 进行接续测试:对接续后的光缆进行测试,包括接续损耗测试、端面质量测试等,确保光缆接续的质量符合要求。
四、测试与维护1. 光缆测试:在光缆接续完成后,对光缆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光缆传输损耗测试、反射损耗测试等,以验证光缆线路的传输质量。
光缆线路施工规范(新版)

光缆线路施工规范(新版)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光缆线路施工规范(新版)光缆线路施工是建设高质量光纤通信系统的重要环节与电缆相比较,光缆质量轻、直径小,给施工带来便利,但光纤直径小、韧性差,又对施工机具、仪表和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中继光缆施工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路由复测、光缆敷设、光缆接续、工程测量,我公司将严格按照按以下规定、措施进行保障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一、路由复测路由复测是以施工图为依据进行复核。
通过复测,确定光缆敷设的具体路由位置、丈量地面的准确距离,为光缆配盘、敷设和明确地段等提供必要的依据。
保障措施如下:1、按设计要求核定光缆路由走向、敷设方式、环境条件及中继站站址。
2、丈量、核定中继间的地面距离(管道路由要测出各人孔间距离)3、核定穿越铁路、公路、河流、水渠以及其它障碍物的技术措施及地段,并核定设计中各具体措施实施的可能性。
4、核定“三防”(防机械损伤、防雷、防白蚁)地段的长度、措施及实施可能性。
5、核定青苗、园林等赔补地段、范围以及对施工困难地段“绕行”的可能性。
6、初步确定接头位置。
7、为光缆配盘、分囤及敷设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
8、核定、修改施工设计。
9、绘图绘图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核定复测的路由、中断站(光放站)位置与施工图设计有无变动。
对于变动不大的可利用施工图进行部分修改。
(完整版)光缆线路施工规范

光缆施工工艺和质量光缆线路施工是建设高质量光纤通信系统的重要环节与电缆相比较,光缆质量轻、直径小,给施工带来便利,但光纤直径小、韧性差,又对施工机具、仪表和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中继光缆施工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路由复测、光缆敷设、光缆接续、工程测量,我公司将严格按照按以下规定、措施进行保障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一、路由复测路由复测是以施工图为依据进行复核。
通过复测,确定光缆敷设的具体路由位置、丈量地面的准确距离,为光缆配盘、敷设和明确地段等提供必要的依据。
保障措施如下:1、按设计要求核定光缆路由走向、敷设方式、环境条件及中继站站址。
2、丈量、核定中继间的地面距离(管道路由要测出各人孔间距离)3、核定穿越铁路、公路、河流、水渠以及其它障碍物的技术措施及地段,并核定设计中各具体措施实施的可能性。
4、核定“三防”(防机械损伤、防雷、防白蚁)地段的长度、措施及实施可能性。
5、核定青苗、园林等赔补地段、范围以及对施工困难地段“绕行”的可能性。
6、初步确定接头位置。
7、为光缆配盘、分囤及敷设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
8、核定、修改施工设计。
9、绘图绘图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核定复测的路由、中断站(光放站)位置与施工图设计有无变动。
对于变动不大的可利用施工图进行部分修改。
②路由因路面变化等原因变动较大时,应重新绘图。
二、单盘检验光缆在敷设之前,必须进行单盘检验和配盘工作。
单盘检验工作包括:对运到现场的光缆及连接器材和规格、程式、数量进行核对、清点、外观检查和光电主要特性的测量。
能过检验以确认光缆和器材的数量、质量是否达到设计文件或合同规定的有关要求。
保障措施如下:根据光缆出厂合格证和测试记录,及厂方提供的等效折射率用OTDR 测试长度及衰减。
测试长度时,用1310nm 波长进行;测试衰减时,用1310nm 和1550nm 两个波长进行,并测试光缆外护套绝缘电阻。
测试结果应符合设计文件及定货合同要求,详细填写测试记录并存储;检查测试完毕后,端头应密封固定,恢复包装。
通信光缆线路施工规范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一、电杆安装1、为了确保架空光缆线路的安全、稳定、可靠,一般要求杆路离开水渠10m以外,离开县道、省道20m以外,离开国道、高速公路50m以外,当与其它通信杆路平行靠近时,一般应保持有10m的有效间距,与其它管线、直埋线路应保持3米的距离,一些特殊地段可适当调整。
电杆与其它建筑物最小净距要求详见下表:公路和铁路等可根据实际地形选用杆高,杆高选用必须符合架空光缆线路最低线条及跨越其它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标准,架空线路与其他电力交叉跨越平行时的间隔距离的要求详见下表:于17.5条)。
当线路路由受地形或其它障碍物的原因杆档距离在120米以上,按长杆档考虑装置辅助吊线,应选用9米以上的电杆;当杆挡距离小于120米以下时,应考虑选用8米以上的电杆;4、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内移10-15cm,因地形限制装设撑杆的角杆可不内移,吊线收紧后,角杆应向拉线方向倾斜半个杆梢左右;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侧倾斜10-20cm;5、直线杆路的电杆位置应在线路路由中心线上,电杆中心线在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5cm,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不允许有眉毛或“∽”弯;6、电杆埋深必须符合下表要求:9、电杆杆号必须面朝公路,并按照光缆线路A端到B端的方向递增编号,字体为白底黑色宋体,最下面字体距地面2.5米。
具体要求及杆号模板如下:二、拉线安装1、角杆拉线抱箍应装在吊线上面间距为10cm;终端拉线与吊线共用一个抱箍,距杆梢50cm,特殊情况下不能小于25cm。
2、杆上需装设两条吊线时,终端杆两个拉线抱箍间距为40cm;3、双方拉线抱箍应装在吊线下面10cm;四方拉线顺拉抱箍应装在吊线下面10cm,侧拉线抱箍应装在四方拉顺拉线下面10cm;4、拉线上把采用卡固法,使用三个U形卡子(即钢丝扣)各间距为100mm,再隔150mm采用3.0铁线另缠封尾5圈,具体做法详见下图:5、拉线中把采用另缠法,封尾可使用3.0铁线另缠封尾5圈,具体规格及做法详见下表图(单位:mm)、一般情况下制作拉线材料选用镀锌钢绞线,角杆拉线和终端拉线均采用比吊线7、当转角杆的角深大于15m时,应装设两条终端拉线;当转角杆的角深大于15m 时装设两条拉线,每条拉线分别装在对应的线条张力方向的反侧,两条拉线出土点应相互内移30cm-45cm之间;8、一般情况下,在直线段内每隔8根电杆设一处双方拉,每隔16根电杆设一处四方拉;9、地锚钢柄出土长度为300mm,允许偏差50mm,拉线地锚的实际出土点与规定出土点之间的偏移不大于50 mm,地锚的出土斜槽应与拉线上把成直线;10、拉线地锚应按要求埋设端正,不得偏斜,地锚的拉线盘应与拉线垂直,出土点与地面倾斜呈45度。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光缆线路施工要求一、杆路部分1、埋深要求2、直线路由的电杆位置应在线路路由的中心线上,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于50mm,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
终端杆竖直后应向拉线侧倾斜100—200 mm。
角杆的内移:木杆内移200-400 mm;水泥杆内移100-200 mm。
3、拉线:(1)采用镀锌钢绞线,拉线程式要大于吊线程式一个规格。
水泥杆拉线应加装绝缘子(即隔电子),隔电子距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在2米以上。
人行道上的拉线采用红白相间的拉线保护管保护。
(2)油木杆的拉线不须加装绝缘子,但必须与吊线(包括护杆条、板)严格隔离。
城市中人行道上的拉线采用红白相间的拉线保护管保护。
(3)拉撑设备距高比应符合技术规定:拉线距高比为1,不得小于0.75;撑杆距高比为0.6,不得小于0.5。
(4)拉线上把的扎固要求采用另缠法或夹板法,不允许采用卡固法。
其中另缠法的规格见下表。
面的位置为大于300 mm小于650mm。
(8)出土要求①拉线下把实际出土点与正确出土点之间的偏差不大于50mm。
②拉线地锚不得偏斜,地锚的拉线盘应与拉线垂直。
③埋没拉线下把的出土斜槽应与拉线上把成直线,不得有扛、顶现象。
4、地线与避雷线(1)地线:①农话杆路中超过2公里的直线路由部分,每500米做一次地线;②交接箱必须做地线,地阻要达到设计要求。
(应小于10欧姆以下)③水泥杆的地线应从杆中孔洞中接入地下;油木杆采用外侧钉固入地,自地面上2米以上处,每隔50cm钉固一次,自2米以下处内应按25-30cm 的间隔钉固。
④杆路穿越380V及以上的电力线时,对应杆档两端必须作直埋式地线。
(2)避雷线:在跨越10KV以上高压线时,两侧电杆必须做避雷线。
5、吊线:(1)吊线地阻要达到设计要求。
(一般情况下应小于20欧姆以下)(2)一般吊线在距杆梢不应小于500mm,特殊情况不应小于250mm。
(3)一条吊线时,应设在杆路的车行道反侧或建筑物侧。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光缆线路施工要求一、杆路部分1、埋深要求在杆路工程中应合理分配电杆,终端杆及角杆应选择粗电杆.2、直线路由的电杆位置应在线路路由的中心线上,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于50mm,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
终端杆竖直后应向拉线侧倾斜100—200 mm。
角杆的内移:木杆内移200-400 mm;水泥杆内移100-200 mm。
3、拉线:(1)采用镀锌钢绞线,拉线程式要大于吊线程式一个规格。
水泥杆拉线应加装绝缘子(即隔电子),隔电子距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在2米以上。
人行道上的拉线采用红白相间的拉线保护管保护。
(2)油木杆的拉线不须加装绝缘子,但必须与吊线(包括护杆条、板)严格隔离。
城市中人行道上的拉线采用红白相间的拉线保护管保护。
(3)拉撑设备距高比应符合技术规定:拉线距高比为1,不得小于0.75;撑杆距高比为0.6,不得小于0.5。
(4)拉线上把的扎固要求采用另缠法或夹板法,不允许采用卡固法。
其中另缠法的规格见下表。
(5)拉线中把的扎固要求采用另缠法,不得采用夹固法。
拉线中把另缠(7)拉线地锚出土长度应大于300 mm小于650mm,即拉线衬环到地面的位置为大于300 mm小于650mm。
(8)出土要求①拉线下把实际出土点与正确出土点之间的偏差不大于50mm。
②拉线地锚不得偏斜,地锚的拉线盘应与拉线垂直。
③埋没拉线下把的出土斜槽应与拉线上把成直线,不得有扛、顶现象。
4、地线与避雷线(1)地线:①农话杆路中超过2公里的直线路由部分,每500米做一次地线;②交接箱必须做地线,地阻要达到设计要求。
(应小于10欧姆以下)③水泥杆的地线应从杆中孔洞中接入地下;油木杆采用外侧钉固入地,自地面上2米以上处,每隔50cm钉固一次,自2米以下处内应按25-30cm 的间隔钉固。
④杆路穿越380V及以上的电力线时,对应杆档两端必须作直埋式地线。
(2)避雷线:在跨越10KV以上高压线时,两侧电杆必须做避雷线。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内容及格式符合标准
一、总则
1.本规范适用于通信电缆线路工程与安装作业,旨在提高设计、施工质量和效率。
2.工程建设的依据为《通信电缆线路设计验收规范》、《通信电缆线路维护规范》及有关规定。
3.所有工作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保证施工安全,请确保安全防护措施及安全条件落实到位。
4.施工应做到绿色、节能、低碳,有效保护环境。
5.各项工作必须按照《市县通信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二、施工组织
1.光缆工程施工方应组织选拔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负责施工。
2.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责任心、有纪律、遵守施工组织管理的要求,按照国家各项安全技术标准及现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进行工作。
3.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工程实际情况,组织、制定适当的施工组织方案、施工方案并逐项编写施工计划。
4.施工单位应组织必需的检查和检验人员。
三、施工准备
1.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所需的设备、材料、工具进行检查、准备,
保障施工质量。
2.对有关要求的材料应按照有关的施工规范,规范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具体厂家有关型号及质量指。
电力通信光缆工程施工规范(3篇)

第1篇一、概述电力通信光缆工程施工规范是针对电力通信光缆线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一系列要求,旨在确保电力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提高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本规范适用于电力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包括施工准备、光缆敷设、光纤接续、光缆成端、光缆测试验收等。
二、施工准备1. 施工现场应具备必要的施工条件,如道路、电源、水源等。
2.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备足施工所需的器材、设备和材料。
3. 施工单位应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
4. 施工单位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规范和操作技能。
三、光缆敷设1. 光缆敷设前,应对敷设路径进行勘察,确保路径符合设计要求,避开障碍物。
2. 敷设光缆时,应保持光缆平直,不得扭曲、打结。
3. 架空敷设光缆时,应确保光缆与电杆、导线等设施的距离符合规范要求。
4. 地埋敷设光缆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挖、铺设、回填等工序。
5. 管道敷设光缆时,应确保光缆在管道内顺畅,无扭曲、打结。
四、光纤接续1. 光纤接续前,应对光纤进行清洗、熔接,确保光纤质量。
2. 熔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熔接质量。
3. 光纤接续完成后,应对接续点进行测试,确保接续质量。
五、光缆成端1. 光缆成端前,应对成端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
2. 成端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成端质量。
3. 成端完成后,应对成端点进行测试,确保成端质量。
六、光缆测试验收1. 施工单位应按照规范要求对光缆进行测试,包括衰减、反射、长度等指标。
2. 测试完成后,应将测试数据报监理单位审核。
3. 监理单位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光缆验收。
七、安全措施1. 施工单位应制定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 施工过程中,应遵守施工现场安全规定,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八、施工质量保证1.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架空、管道、直埋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第一部分架空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不同的施工工序,拟定不同的质量控制点。
分公司应按照这些控制点实施逐点控制,依据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的指标和标准对质量进行逐点检查和验收,以达到工程质量符合工程总体验收标准之目的。
1、杆路1)路由复测施工单位应对所施工的工程进行复测丈量,以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设计为依据,确定杆路路由的具体位置、准确长度以及每根电杆的杆位,确定线路穿越障碍物的具体位置和相应保护措施,复测中继段距离时,应根据地形起伏,核算包括接头重叠长度、各种必要的预留长度在内的敷设总长度,并确定接头的具体位置。
监理工程师采用见证或巡视的方法,检查复测所取得的数据是否与施工图纸相一致,以及复测单位所采取的纠偏技术措施,出现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与实际要求不一致或其他必须变更设计才可以满足施工要求时,施工单位需现场通知监理单位并通过设计变更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2)立杆(1)电杆洞深不同土质,水泥电杆的洞深亦不相同,施工时一定按规范要求,不得随意增减深度,防止造成安全和质量事故。
监理按(一)表1规定的技术数据和偏差应小于-50mm的要求检查洞深。
(一)表1水泥电杆洞深(2)杆距电杆间的距离按设计规定,允许±5m偏差,但不得随意加大设计杆距。
(3)电杆的垂直度利用简易量具检查电杆的垂直度。
直线段的电杆轴心线应上下垂直,其位置应在路由的中心线上,左右偏差应不大于50mm。
水泥电杆杆路的角杆向线路转角点内移100~150mm。
因地形限制而不能内移或装撑木的角杆可不内移。
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侧倾斜100~200mm.(4)杆根装置施工时,监理必须及时检查杆根装置的装设。
水泥电杆的杆根装置有卡盘和底盘两种,卡盘用“U”形抱箍固定在距地面400mm处。
杆跟装置的安装应符合如下规定:①直线路由上电杆杆根用的卡盘一般装在线路的一侧,相邻电杆均用卡盘时应交错装设;杆距长度不等时,装在长杆档的一侧。
②角杆、终端杆根仅用一块卡盘时,装在拉线的反侧,与拉线方向呈“T”形垂直。
用二块卡盘时,下装置装在电杆拉线侧,上装置装在拉线方向反侧。
上下装置与拉线方向呈“T”形垂直。
③在水稻田和松软的地段用水泥卡盘和水泥底盘固根,在水洼地、鱼塘、水流易冲刷的低洼地带的电杆,要做石护墩。
④在泥土容易坍塌沉陷的地方和堤岸下、坡地、水塘边、溪沟附近等有被水冲掉杆根泥土等地方立杆时,采用围桩法或砌石护墩进行加固,在杆根泥土有可能被水冲刷不能存留的地方,采用水泥护墩进行加固。
3)拉线(1)拉线采用镀锌钢绞线制做,拉线扎固方式以设计的材料为准进行实施。
(2)靠近高压电力设施的拉线加装绝缘子,绝缘子距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在2m 以上。
人行道上的拉线宜用竹筒或塑料管保护。
(3)角拉的距高比为1,否则起不到拉力的作用。
轻、中负荷区每8根杆做一处抗风拉线,每32根杆做一处防凌拉线,具体以设计为准。
(4)拉线与水泥电杆应用抱箍法结合。
拉线上把在杆上只有一条光缆吊线且仅装设一条拉线时,拉线抱箍装在杆顶下50cm 处。
杆上有两层光缆吊线且需要装设两层拉线时,两条拉线抱箍间距为40cm ,如图所示。
(5)拉线把的缠扎应符合信息产业部颁发YD/T5138-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相关规定。
按设计规定本工程拉线上把的扎固采用另缠法,其规格见(一)表2和图所示,允许偏差±4mm ,累计偏差不应大于10mm 。
(一)表2拉线上把另缠规格单位:mm单位:mm拉线上把缠扎示意本工程拉线中把的扎固采用另缠法,其规格见(一)表3和图所示。
(一)表3拉线中把另缠法规格穿钉间拉线V 型2×7/3.04.0钢线250 (310) 150 600 (100)拉线中把缠扎示意(6)拉线地锚及其安装要求①拉线地锚埋深按(一)表4数据实施,施工时一定按要求,不得随意增减深度,防止造成安全和质量事故。
;(一)表4拉线地锚坑深度拉线程式土质备注普通土硬土水田、湿地石质7/2.2 1.3 1.2 1.4 1.0 7/2.6 1.4 1.3 1.5 1.1 7/3.0 1.5 1.4 1.6 1.2 7/2.2 1.6 1.5 1.7 1.3 7/2.6 1.8 1.7 1.9 1.4②地锚出土长度30cm,实际出土点与正确出士点之间的偏差不大于50cm③拉线地锚应埋设端正,不得偏斜,地锚的拉线盘应与拉线垂直;④埋设拉线地锚的出土斜槽应与拉线上把成直线,不得有扛、顶现象;⑤拉线中把与地锚连接处,根据拉线程式不同加装不同规格的拉线衬环,衬环应装在拉线弯回处;⑥高桩拉线的副拉线、拉桩中心线、正拉线、电杆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平面上,其中任一点的最大偏差不得大于5cm;⑦吊板拉线的规格按设计要求;⑧墙拉线的拉攀距墙角应不小于25cm,距屋沿不小于40cm;⑨水泥拉线盘规格按(一)表5要求。
(一)表5水泥拉线盘与铁柄规格4)避雷线和地线的技术要求(1)避雷线和地线应按设计要求装设。
(2)避雷线和地线可利用预留孔、绑扎、拉线做避雷线等方法装设,安装规格应符合设计或相关规范要求。
(3)避雷线的地下延伸部分应埋在离地面70cm以下,延伸线(4.0钢线)的延伸长度及接地电阻应符合(一)表6的要求。
(一)表6避雷线接地电阻及延长线(地下部分)参考长度(4)光缆吊线直接入地或接地线安装规格按设计,吊线及其线路设备接地电阻应符合(一)表7要求。
(一)表7光缆吊线及其他线路设备接地电阻5)号杆号杆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可将号码直接书写的电杆上或制做成字牌固定在电杆上。
号杆的最末一个字或字牌的下边缘应距地面2.5m。
6)架空吊线(1)吊线规格按设计规定,一般采用7/2.2或7/2.6钢绞线。
(2)架设位置,一般距杆顶应不小于50cm,特殊情况不小于25cm。
吊线宜与地面等距,坡度变化一般不宜超过杆距的2.5%,由于地形等限制也不得超过杆距的5%。
在特殊情况下,当吊线坡度变更为杆距的5%~10%时,吊线应加装仰俯角辅助装置,如图所示。
光缆吊线仰角辅助装置光缆吊线俯角辅助装置(3)吊线终结、接续的安装、垂度、接地等均按设计或相应规范要求。
2、光缆敷设安装1)单盘测试在工地,监理工程师采取旁站或巡视检查的方式,检查光缆外皮有无破损,端头包封是否良好;光缆规格、程式是否符合要求,端别盘长标示是否清晰,监督施工单位对到场的光缆进行逐盘逐纤的光衰减特性测试,其指标要符合供货合同和设计规定;测定各盘光纤长度,检验光缆盘外包装和光缆的完整性以及光缆皮长,做好记录,当发现光特性指标不合格或光缆盘外包装损坏严重时,立即书面报告建设单位。
2)光缆配盘施工单位对所施工的工程进行复测丈量,取得各杆档间的准确长度后,结合各盘光缆的实际长度进行准确的配盘,光缆应尽量做到整盘敷设,以减少中间接头,靠基站侧的光缆应尽量整盘敷设,确保施工中不截断光缆,不人为增加光缆的接头数量,不任意浪费光缆,同时光缆接头应安排在地势平坦和地质稳固地点,应避开水塘、河流沟渠、交通要道口等,出厂盘号和单盘光缆实际长度应标注在竣工技术资料上。
3)布放光缆光缆布放的端别应符合设计规定。
结合本工程的实际,对不同场所的光缆布放提出要求如下。
(1)吊挂式架空光缆①吊挂式架空光缆的布放应通过滑轮牵引,布放过程中不允许出现过度弯曲。
②根据光缆外径选用合适挂钩程式,挂钩的卡挂间距为50±3cm,电杆两侧的第一只挂钩各距电杆25±2cm。
卡挂在吊线上的搭扣方向应一致,挂钩托板齐全;③光缆的弯曲半径应水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施工过程中不应小于20位,布放光缆的牵引力应不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80%。
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得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100%。
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件(芯)上。
④每隔5杆档做一处杆弯预留,预留在电杆两侧的挂钩间,下垂25-30cm,并用塑料管保护;⑤接头处光缆重叠15m,接续后的预留光缆盘固在接头两侧相邻电杆的预留架上。
⑥在核定光缆垂度时要考虑架设过程中和架设后受到最大负荷产生的光缆伸长率不超过规定值(0.2%)。
⑦架空光缆敷设后应平直、无扭转、无机械损伤。
(2)局内光缆①局内光缆由终端杆引入传输机房的ODF架,宜采用人工布放方式,布放时上下楼道及每个拐弯处应设专人,按统一指挥牵引,牵引中保持光缆呈松弛状态,严禁出现打小圈和死弯,局内光缆应挂按相关规定制做的标识牌,以便识别。
②局内光缆布放应整齐美观。
光缆经由走线架、转弯点(前、后)应予绑扎牢固,捆扎间距一般不超过50cm。
光缆爬墙的绑扎部位应垫胶管,避免光缆因受侧压过大而损伤。
(3)光缆标识牌①架空光缆和局内光缆采用不同规格不同式样的标识牌,式样规格由建设单位确定。
②标识牌挂设位置和数量架空地段光缆标识牌挂设按设计规定,同路由敷设的多条光缆除挂相应数量的标识牌外,还应标明所属中继段,以示区别。
机房槽道内光缆的起点和终点各挂一块,槽道较长的可在中间适当增加几块。
(4)光缆的重叠、预留局站内光缆预留15~20m,预留光缆盘成圈固定在机房内的合适位置上。
架空部分光缆的预留按设计规定。
一般情况下,光缆除每隔5杆档做一处杆弯预留外,还应将光缆接续后多余的光缆盘固在接头两侧电杆的预留架上。
4)光缆接续、光缆终端、中继段测试对于光缆接续、光缆终端、中继段测试控制点,除接头盒安装位置须按如下要求进行监理控制外,其他的控制内容及要求参见光缆接续、光缆终端、中继段测试部分,此处不再重述。
3、光缆接头盒的安装位置本工程采用两头出缆的接头盒,按设计规定接头盒安装固定在吊线上。
安装固定方法应严格按设计或相关规范规定操作。
4、架空光缆线路的防护和保护要求1)架空光缆线路防护(1)避雷线和地线装设要求按设计(2)避雷线的地下延伸线(4.0钢线)的延伸长度及接地电阻要求见(一)表6。
(3)光缆吊线直接入地或接地线安装规格要求吊线直接入地或接地线安装规格见设计,接地电阻按表7的数据进行监理。
(4)架空通信线路与其他设施最小水平净距、与其他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架空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要求见(一)表8、(一)表9、(一)表10、(一)表11,监理工程师必须按表中数据要求进行检查。
(一)表8架空通信杆路与其他设施水平最小净距(一)表9架空通信线路与其他建筑的最小垂直净距(一)表10架空通信线路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一)表11直埋通信线路与其建筑物间最小净距2)架空光缆线路保护(1)从高压电力线路下方通过的架空通信线路应按设计要求采用保护措施。
保护材料用电力保护板,保护长度为交越点两侧各2m。
(2)人行道上拉线宜用拉线保护管、彩色竹筒保护。
第二部分通信管道工程施工规范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不同的施工工序,规定不同的质量控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