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2)
2第一朵杏花(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2、第一朵杏花(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赏读品味有关描写杏花的句子。
教学重点:
读通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2、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
3、板书《第一朵杏花》。
4、读课题,质疑。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后的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自由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杏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文章为何要写第一朵杏花?
3、读了课文你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自学情况。
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读文后的生字,并组词。
2、指名分节读读课文。
3、说说你读了课文后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的价值的问题则留作第二课时解决。
)
4、概括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赏读品味:
本文多处描写了杏花,请你找一找,读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了一片淡淡的粉红……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想想竺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2、抄写词语。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植物生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植物生长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情感体会: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审美情感。
-观察描绘:教会学生观察自然,学会用语言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文化认知:理解杏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的文化认知。
2.教学难点
-词汇运用:学生往往能理解词汇的意思,但在实际运用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如如何将“绽放”运用到句子中,需要教师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课文中的生动描绘,感受自然美的魅力,提升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2.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课文中精确的词汇和形象的句子,练习运用到自己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提高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
3.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从课文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绽放”和“孕育”这两个重点词汇。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不同植物的生长图片和实际案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植物生长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为什么杏花选择在春天开放?”。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教案示范课教学设计第一朵杏花
---------------------------------------------------------------最新资料推荐------------------------------------------------------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教案示范课教学设计第一朵杏花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2.第一朵杏花(2 课时)教学内容:第一朵杏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第一朵杏花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
能感悟文字、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 品读文章中的人物对话,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地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学情分析: 针对本课学生收集资料的方面能力较弱,在教案里多进行资料的补充。
教学策略:分析法,讨论法教学准备:1 / 101.教师准备:(1)相关字词句段的课件。
(2)为学生誊印《语文教学参考书》中《第一朵杏花》一文后面附的补充阅读《勤奋的竺可桢》。
2.学生准备:(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阅读教师发下的《勤奋的竺可桢》,大致了解竺可桢的其人其事。
(3)准备《竺可桢的自然日记》一书。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学会给课文分段,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目标:1、解决文中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学会给课文分段,理解本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的特点。
3、初步体会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初步体会人物品质特点。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朵杏花》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自然的高尚情操,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b.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c.选取课文中的一个场景,发挥想象,进行扩写。
2.学生认真完成练习,教师及时批改并反馈。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知识点。
a.课文《第一朵杏花》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b.生字词、重点句子和优美语言。
c.课文中所体现的自然美和人生哲理。
5.课后阅读一篇与春天相关的文章,并进行阅读笔记,记录自己的感受和学到的知识。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课文中的一个场景,合作完成一篇绘画或手抄报,展示课文中的美好画面。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书写规范,保持作业整洁。
2.家长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与教师保持沟通。
3.教师批改作业后,及时反馈给学生,指导学生改正错误,提高作业质量。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朵杏花》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第一朵杏花》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理解词句的表面意义和隐含意义,掌握生字词及重点词汇的用法。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对优美句段的欣赏能力,学会运用形象、生动、贴切的语言描绘事物,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b.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苏教版《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苏教版《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的最后一节。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进一步明确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3、继续练习抓关键词句,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蕴含的道理,提高阅读能力。
4、体会人物语言引用的方法,丰富写作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5、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1、继续练习抓关键词句的方法,把握人物的特点,感受蕴含的道理,提高阅读能力。
2、体会人物语言引用的方法,丰富写作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讨论大家喜欢哪个季节,讨论到春天事导入课题。
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二、重点词汇明媚程度郑重掌握兴冲冲绽开估计大概规律顷刻间泛出仰起吹皱三、课前预习1、你最敬佩的科学家是谁?最佩服他什么?2、第一朵杏花是哪一天开的?3、课文写了竹爷爷几次看杏花?四、课文梳理1、根据提示讨论分段。
说说段意。
第一段(1-5):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16):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2、这篇课文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地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4、句段理解分析。
5、说说孩子是以什么样的语气来说这些话的?“什么事情啊?”——奇怪“竺爷爷,杏花开啦!”——高兴“什么时候?”——激动“刚才。
”——自豪“是第一朵吗?”——半信半疑“是。
”——肯定6、本文最大特点:人物形象生动鲜明。
语言平和,清新流畅。
说说竺爷爷的性格特点有哪些?——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严谨细致、一丝不苟。
五、知识拓展1、近义词。
奇怪——奇异留心——留意赶忙——连忙兴冲冲——喜滋滋也许——或许推断——推测估计——估摸顷刻间——转眼间2、反义词。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朵杏花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朵杏花一、教学目标1.了解杏花的特点、生长环境等基本知识;2.了解杏花与中国人的文化联系,感受杏花的美丽,进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3.通过探究杏花的生长规律,加深学生对四季变化的认识;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5.提高学生对诗歌欣赏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第一朵杏花》课文的理解和欣赏;2.杏花的基本特点、生长环境和生长规律;3.杏花与中国人的文化联系(如杏花的文化内涵、杏花节等)。
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杏花的基本特点和生长规律;2.理解杏花与中国人的文化联系;3.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前阅读、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杏花的基本特点,并针对杏花的美丽、含义等方面开展启发式讨论。
2.课文欣赏(10分钟)请学生收听或诵读《第一朵杏花》课文,并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篇课文所描绘的杏花的特点和意义。
3.基础知识介绍(20分钟)利用PPT等多媒体方式,介绍杏花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和生长规律,并引导学生感受杏花花香的魅力。
4.探究杏花的文化内涵(25分钟)通过小组活动、小组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探究杏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了解杏花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作用等。
5.合作探究杏花的生长规律(3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利用实验、观察等方式,让学生合作探究杏花的生长规律,通过记录、展示等方式,总结杏花生长规律并向其他小组展示探究成果。
6.诗歌欣赏(20分钟)通过指导学生欣赏与杏花相关的诗歌(如《春日》、《题杏花》等),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7.结课(5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1.复习杏花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反思在小组合作中的不足之处;2.观察周围的杏花,在观察记录本上记录杏花的生长情况,感受自然的魅力;3.默写一首有关杏花的诗歌或自己创作一首杏花的诗歌,以加深对杏花的感悟和理解。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朵杏花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朵杏花一、教学目标1.了解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第一朵杏花》的基本内容;2.学生能够正确拼读词语,理解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并初步掌握词语的用法;3.学生能够用简单朗读方式表达文意;4.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与关注,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并进行描述;5.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其口头表达和书写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朗读、理解及笔记;2.组词、造句;3.情景模拟、朗读。
三、教学重点1.掌握《第一朵杏花》的基本内容;2.学生能够读出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并理解其用法;3.学生能够用朗读的方式表达文意。
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与关注;2.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写能力。
五、教学过程5.1 课前准备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杏花、杏树的图片,并展示给学生看。
5.2 课文朗读、理解及笔记1.教师首先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全文理解;2.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情境和表述,理解“崭新”、“细碎”等词语的含义,并用自己的话进行记录;3.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标出难点或生字生词;4.教师可以使用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3 组词、造句1.组词:教师向学生呈现“杏花”、“崭新”、“细碎”等词语,并让学生组成不同意义的词组,例如“崭新的衣服”、“细碎的小饼干”;2.造句:教师让学生使用所掌握的词语造出一句完整的句子,例如“杏花的颜色十分艳丽”。
5.4 情景模拟、朗读1.让学生们假设自己在杏花树下游玩,然后口头描写实景;2.让学生表演角色,朗读自己所言,体验朦胧的春光。
5.5 课后作业1.复述课文内容;2.补全阅读生字生词的记录;3.整理所学习的新知识,并整理笔记、口头表述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容;4.翻看家中的杂志、图书,寻找符合课题内容的插图或文章。
六、教学评价1.通过对学生课文朗读、理解等方面的评价,判断学生对于课文的掌握程度;2.通过情景模拟朗读等方面的评价,判断学生对于口头表达的掌握程度;3.通过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判断学生是否对本节课进行了全面归纳。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2.第一朵杏花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
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生字卡、挂图、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1.出示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2.读“竺、桢”2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
3.讨论第二题,相机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轻声自读课文两遍(2)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3)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字音。
(2)指导读长句子。
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停顿断句。
(3)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范读课文1.范读课文,出示分段提示:(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2.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
说说段意。
第一段(1-5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16):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四、指导书写生字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导入1. 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2. 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分别是什么时间?二、第一次(学习第1---5 自然段)1.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2. 讨论。
3. 指导朗读。
4. 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开了。
2023最新-苏教四语下:《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优秀3篇)
苏教四语下:《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优秀3篇)这篇课文选取了竺可桢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通过叙写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前后两次向孩子们查询第一次杏花开放的具体时间,并且郑重记下,指出他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表现了竺可桢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苏教四语下:《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优秀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篇一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朵杏花》一文中有一段话: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这段景物描写很美,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教学这段文字时,我引导学生在充分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开始,学生们比较茫然,为了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我引导学生开阔思路:教学第六自然段师: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一年后,孩子有了答案,在揭晓答案前,文章第六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指名读)师:你喜欢这一自然段吗?生:我喜欢,因为它描绘了春天来了,带来了绿意,使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生:它写的很美。
师:美在哪里?生:它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这里的词语写得很美,吹绿、吹青、吹皱、吹鼓写出了春天来了万物都苏醒了。
生:(学生站起绘声绘色地朗读了该句后),这里还用了排比的手法。
师:你不仅读得美,而且还知道这里用了排比,真了不起。
师:还有哪些地方写得优美?生: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这里用了比喻,把时间比作飞箭,写出了时间过得飞快。
师:说得好,读得更好,一起来(全班投入地读这一自然段)。
找准训练的切合点,我根据教材实际及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想象,体会人物对话的体态、语态,进而体会人物的感情,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从而积累语言运用的经验。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共7篇)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共7篇〕第1篇:《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①把教材当作例子,根据课文的特点,以及四年级下学期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挖掘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生长点。
②以人为本,遵循常态下学生的一般阅读规律。
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引领学生在对一篇课文的学习中,主动获得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认识的深化,兴趣的拓展。
④回归朴实的语文课堂,让学生行进在语言的基石上。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的最后一节。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进一步明确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3.继续练习抓关键词句,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蕴含的道理,提高阅读能力。
4.体会人物语言引用的方法,丰富写作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5.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1.继续练习抓关键词句的方法,把握人物的特点,感受蕴含的道理,提高阅读能力。
2.体会人物语言引用的方法,丰富写作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整体感悟文字间的内在联系。
对人物形象迅速准确的把握,对浸透其间的感情真切体会,对蕴含的道理深刻感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及中心。
图片、生平、成就。
1.引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也是理解课文的根底。
2.学生自由练读。
3让学生自己说说练读方法与目标。
4.抽样检查练读情况。
让学生自己确定抽样方案。
5.学生再次回报阅读收获。
6.引导: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教师不作分段提示,让学生自己琢磨出课文板块。
一般把课文分成三段。
1.挑战读。
2.以采访挑战成功者的方式,让学生练习采访,并感悟读书方法。
3.教师引领,提升学习方法:品词析句,读懂课文最后一节。
哪些词语最让你心动?为什么? 哪些句子最让你心动?为什么?4.小结:竺可桢的话鲜明地反响了他是一个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人;竺可桢的成就充分说明了只有通过长期、精确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这样一个道理。
5.朗读并背诵最后一节。
苏教四语下:《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优秀6篇
苏教四语下:《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优秀6篇抓住关键词语,点明中心篇一投影片出示竺可桢说的那句话:“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
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个别读,读完交流读懂了什么。
结合第一次看花来说说,什么是“精确”。
从而体会出竺可桢取得成就的原因。
老师乘机小结“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
[板书:精确观察]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第一朵杏花》优质课教学设计篇二一、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写了哪科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课文的第一部分写的就是一年前的事,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部分,也就是1-5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二、学习第一部分1、刚才大家都在津津有味地读着,还不时地在书上做着记号,这样的习惯很好,希望一直保持下去。
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回答)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讨论,解决疑问)☆竺可桢在问:“杏花哪天开放”时,为什么一定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哪天开放的?”第二朵、第三朵为什么不行?(因为第一朵杏花对竺爷爷的研究有用处,他需要的是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第一朵杏花开放时间就是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这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搞科学研究绝对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2、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①请一个同学来读这小节,注意突出加点的词。
②这里的“弯下腰来”说明了什么?“习惯地问”说明了什么?(作为一个研究物候的科学家,他只要一看到开放的杏花,就要进一步探究其开放的精确时间,这种主动探索的一丝不苟的科学行为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板书:一丝不苟③这里竺爷爷问孩子的话应该怎样读?(亲切)④练习用亲切的语气读竺爷爷的话。
国培语文教学设计《第一朵杏花》
是科学家,这是他的职业习惯。在第一次对话时竺爷爷也是这么习惯地问的。 师(高兴地) :特别欣赏你能联系前文思考问题!这种学习方法值得我们 学习。 生:孩子的最后一句对话,我填了“肯定” ,因为孩子这次亲眼看到了第 一朵杏花开放。 师:综合你们填的词,老师选出了这样一些词语,你们读一读。 (多媒体 展示 word 文档上对话部分的提示语。 ) 师:竺爷爷为孩子为了看见第一朵杏花的的执着而欣慰,不信,你们看, 连杏花也为他们高兴: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 的杏花啊! ”杏花美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 15 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 师:杏树呀杏树,你为什么要“捧”出自己的第一朵杏花呀? 生:我好容易才有这么一朵杏花,她非常珍贵,所以要“捧”着,把她好 好保护着。 师:我就是这株阳光下的杏树,我小心翼翼地、轻轻地“捧”出了自己的 第一朵杏花。我要把自己珍贵的花朵献给谁呢?谁来帮助我? 生:花儿应该献给竺可桢爷爷,他是科学家,为了得到准确时间,他天天 等、月月等、年年等,终于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多么了不起啊! 生:我觉得献给孩子也可以,献给竺爷爷就更好了。孩子等了一年,而竺 爷爷等了好多好多年,从没有放弃过,年纪这么大了,还坚持科学研究,很 让我佩服! 师:老师觉得这多珍贵的杏花也应该献给在座的你们,你们会倾听、会思
神往啊!谁能用朗读把我们带进这美妙的春天? 生(绘声绘色地读) 师(陶醉状) :你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真美!老师仿佛看到了在春风的抚 摸下,河水泛起了一层又一层、一波又一波的涟漪。 生读 师(打哈欠状) :小草也不禁伸了个懒腰,向人们展示它优美的身姿。 生读 师(激动地) :美丽动人的春天悄悄地来到了人间,来到了我们身边,多 么令人高兴啊! 生读 师(多媒体展示柳绿杏红的画面) :看呐,柳树在向我们跳“千手观音” 舞,杏树慢慢绽放了灿烂的笑容。 (写句子训练)同学们,让我们展开想象的 翅膀,谁来说说春风轻拂,大地还会有什么变化? 生:春风吹醒了冬眠的小动物,它们又蹦又跳地出来做游戏。 生:春风吹漂亮了小朋友的脸,大家高高兴兴地来上学。 …… 学生兴致盎然、浮想联翩,共同勾画着一幅绚丽多姿的春景欢乐图。趁着 这股劲儿,我范读了第 6 段,又请学生自由读、表演读、齐读本段,学生在 朗读过程中,感受春景之美,陶醉在这片迷人的“春色”之中。 二、欣赏精彩对话,揣摩人物情感变化 师:春天已经来临,杏花马上就要开放了,谁能说说,去年竺爷爷对孩子 说了什么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2)
《第一次见杏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能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 能用不同语气读人物对话。
3.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 能体会竺可桢对待科学一丝不苟
的态度。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课时:
2 课时一导入 1. 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 [板书:
竺可桢] 2 . 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
1 / 5
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二第一次(学习第1---5 自然段) 1. 自由读第一节,找一找当竺可桢爷爷看到花开了,是怎么做的?用笔圈出爷爷动作的词。
(1)交流圈出的词后,讨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2)指导朗读。
指导学习第 2--5 自然段过渡:
这时,杏树的主人正领着她的孩子走过来。
孩子天真地问---- 出示投影片:
爷爷,您又看花啦? A、指名读,评议。
B、从这个又字上你读懂了什么?
C、再感情朗读。
是啊,杏花开了。
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
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弯下腰来体会爷爷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抓住习惯地问体会竺可桢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练习感情朗读。
3、四人小组练读。
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4、指名练读。
(三)第二次(学习第 6---15 自然段) 1.师述:
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
---------------------------------------------------------------最新资料推荐------------------------------------------------------
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
文章第 6 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
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
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地问:
什么事情呀?小孩子()地说:
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地问:
什么时候?小孩子()地说:
刚才。
竺爷爷()地问:
是第一朵吗?小孩子()地说:
是。
(2)读第二遍:
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读第三遍:
根据提示语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3 / 5
(4)读第四遍:
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
(7---14) 5.师述:
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
那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记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
子又体会到什么?(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
从郑重地记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板书:
一丝不苟] 师述:
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点明中心(学习第 16 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
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
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最新资料推荐------------------------------------------------------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6.小结: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板书:
精确观察] 7、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
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
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8、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五)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
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
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六)作业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