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常用计算理论和方法
发电厂电气部分复习课后习题
发电厂电气部分复习课后习题仅供参考第三章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1 研究导体和电气设备的发热有何意义?长期发热和短时发热各有何特点?答:电气设备有有电流通过时将产生损耗,这些损耗都将转变成热量使电器设备的温度升高。
发热对电气设备的影响:使绝缘材料性能降低;使金属材料的机械强度下降;使导体接触电阻增加。
导体短路时,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短路电流很大,发热量仍然很多。
这些热量在适时间内不容易散出,于是导体的温度迅速升高。
同时,导体还受到电动力超过允许值,将使导体变形或损坏。
由此可见,发热和电动力是电气设备运行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长期发热是由正常工作电流产生的;短时发热是由故障时的短路电流产生的。
3-2 为什么要规定导体和电气设备的发热允许温度?短时发热允许温度和长期发热允许温度是否相同,为什么?答:导体连接部分和导体本身都存在电阻(产生功率损耗);周围金属部分产生磁场,形成涡流和磁滞损耗;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损耗,如tan?值的测量载流导体的发热:长期发热:指正常工作电流引起的发热短时发热:指短路电流引起的发热一发热对绝缘的影响:绝缘材料在温度和电场的作用下逐渐变化,变化的速度于使用的温度有关;二发热对导体接触部分的影响:温度过高→表面氧化→电阻增大↑→ I R ↑→恶性循环;三发热对机械强度的影响:温度达到某一值→退火→机械强度↓→设备变形如:Cu长期发热70 C短期发热300 C, Al长期发热 70 C 短期发热 200。
3-6 电动力对导体和电气设备的运行有何影响?答:电气设备在正常状态下,由于流过导体的工作电流相对较小,相应的电动力较小,因而不易为人们所察觉。
而在短路时,特别是短路冲击电流流过时,电动力可达到很大的数值,当载流导体和电气设备的机械强度不够时,将会产生变形或损坏。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必须研究短路冲击电流产生的电动力的大小和特征,以便选用适当强度的导体和电气设备,保证足够的动稳定性。
3.1导体载流量和运行温度计算-河海大学
导体的稳定温升W
初始时刻的温升 K
任意时刻t的温升
A A t t I 2R mc mc 0 (1 e ) ( s 0 )e A
W (1 e
影响长期发热最高允许温度的因素主 要是保证导体接触部分可靠地工作。
导体的短时最高允许温度,对硬铝及铝锰合金
可取+200℃,硬铜可取+300℃
影响短时发热最高允许温度的因素主要是机械强度和带 绝缘导体的绝缘耐热度(如电缆),机械强度的下降还
与发热持续时间有关,发热时间越短,引起机械强度下 降的温度就越高,故短时发热最高允许温度远高于长期 发热最高允许温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时,由电阻损耗产生的热量:
Q R I Rac
2 W
其中Rac为导体的交流电阻
Rac K s
[1 t ( w 20)]
S
Rac K s
[1 t ( w 20)]
S
导体的集肤系数Ks与电流的频率、导体的形状和尺 寸有关。 导体温度为20℃时的直流电阻率ρ, Ω ·mm2/m 电阻温度系数 t , ℃-1 导体的运行温度 w , ℃ 导体截面积S,mm2
的热量及吸收太阳热量之和应等于导体辐射散 热和空气对流散热之和(由于空气导热量很小, 因此裸导体对空气的导热可以忽略不计):
Q R Qt Q l Q f
导体电阻损 耗的热量
导体辐射 散热量
导体吸收太阳 辐射的热量
导体对流 散热量
单位:W/m
1.导体电阻损耗的热量
单位长度的导体,通过有效值为Iw 的交流电流
(整理)第三章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基础
第三章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基础本章内容:1、水头损失计算2、无压圆管的水力计算3、水力等效简化本章难点:无压圆管的水力计算第一节基本概念一、管道内水流特征进行水力计算前首先要进行流态的判别。
判别流态的标准采用临界雷诺数Re k,临界雷诺数大都稳定在2000左右,当计算出的雷诺数Re小于2000时,一般为层流,当Re大于4000时,一般为紊流,当Re介于2000到4000之间时,水流状态不稳定,属于过渡流态。
对给水排水管道进行水力计算时,管道内流体流态均按紊流考虑紊流流态又分为三个阻力特征区:紊流光滑区、紊流过渡区及紊流粗糙管区。
二、有压流与无压流水体沿流程整个周界与固体壁面接触,而无自由液面,这种流动称为有压流或压力流。
水体沿流程一部分周界与固体壁面接触,另一部分与空气接触,具有自由液面,这种流动称为无压流或重力流给水管道基本上采用有压流输水方式,而排水管道大都采用无压流输水方式。
从水流断面形式看,在给水排水管道中采用圆管最多三、恒定流与非恒定流给水排水管道中水流的运动,由于用水量和排水量的经常性变化,均处于非恒定流状态,但是,非恒定流的水力计算特别复杂,在设计时,一般也只能按恒定流(又称稳定流)计算。
四、均匀流与非均匀流液体质点流速的大小和方向沿流程不变的流动,称为均匀流;反之,液体质点流速的大小和方向沿流程变化的流动,称为非均匀流。
从总体上看,给水排水管道中的水流不但多为非恒定流,且常为非均匀流,即水流参数往往随时间和空间变化。
对于满管流动,如果管道截面在一段距离内不变且不发生转弯,则管内流动为均匀流;而当管道在局部有交汇、转弯与变截面时,管内流动为非均匀流。
均匀流的管道对水流的阻力沿程不变,水流的水头损失可以采用沿程水头损失公式进行计算;满管流的非均匀流动距离一般较短,采用局部水头损失公式进行计算。
对于非满管流或明渠流,只要长距离截面不变,也没有转弯或交汇时,也可以近似为均匀流,按沿程水头损失公式进行水力计算,对于短距离或特殊情况下的非均匀流动则运用水力学理论按缓流或急流计算。
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三章
学习目的:
了解发热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导体短路时电动力的危害;
掌握常用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载流导体的发热和电 动力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
导体载流量和运行温度计算 载流导体短路时发热计算 载流导体短路时电动力计算 电气设备及主接线的可靠性分析 技术经济分析
第一节 导体载流量和运行温度计算
=0.0436Ω
由 f 50 33.88 及 b 8 0.08
Rdc 0.0337
h 100
查集肤系数曲线得:Kf 1.05 R acKfR d c1.0 5 0.041 33 0 6 0.04 517 03Ω/m
(2)对流换热量
对流换热面积为 F c 2 ( A 1 A 2 ) ( 2 1/ 1 0 0 2 0 8 / 0 1) 0 m 0 2 / 0 m 0 .2 01 m2/m6 对流换热系数为
令:Tr
mc
wF
—导体的热时间常数
I2R(1eTtr wF
t
)ke Tr
由上式可得出导体温升曲线如下图所示:
I2R(1eTtr
wF
t
)ke Tr
其中:Tr
mc
wF
—导体的热时间常数
由温升变化曲线可得出 如下结论:
(1)温升起始阶段上升很快, 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上升速 度降低。
(2)稳定温升时间理论上而言是无穷的,实际上,当大于 3~4倍热时间常数时,其温升即可视为稳定。
解得:
tm wFclnII2 2R R w wF F((kt 0 0))
tm wFc lnII2 2R R w w F F(( k t 0 0)) 设开始温升为:
k
k
计算理论第3章
下面证明此算法的有效性。 显然对任何变元A∈NEWVN,不论A是在第⑵步还是在第 ⑸步加入到NEWVN中的,都有派生A*w,其中w∈VT*。 只证明G中任何派生A*w,w∈VT*,必有A∈NEWVN。 (对派生的步数归纳证明) a)若此派生是一步完成的,即有Aw,则说明P中有产 生式Aw,于是A在算法的第⑵步被添加到NEWVN中。 b)假设G中派生A*w是少于k步完成的,则A∈NEWVN。 c)当G中有k步派生AX1X2 …Xnk-1w,不妨设 w=w1w2 …wn,其中Xi*wi,(i=1,2,…,n),而且由于这些 派生的步数少于k步,如果Xi是变元,则根据假设b)得Xi 最终会加入到NEWVN中。在执行算法的第⑷步时 OLDVN:=NEWVN,当最后一个Xi加入OLDVN时,在执 行算法的第⑸步时,就将A加入到NEWVN中。
149
2.构造P’:是由P中只含有(VN’∪VT’)中的符号的 产生 式构成的。 3.证明L(G)=L(G’) a)显然有L(G’)L(G),因为VN’VN,VT’VT, P’ P,所以G’中任何派生S*w,在G中也有S*w。所以 L(G’)L(G)。 b)证明L(G)L(G’),任取w∈L(G),不妨设w在G中的 派生为S*αXβ*w,其中α,β∈(VN∪VT)*,由上 述算法可知,在此派生中出现的所有符号,都不会因为 对G使用此引理而被去掉,所以这些符号必在VN’∪V T’ 中,此派生中所用到的产生式也在P’中,所以这个派生 在G’中也可以实现,因而必有w∈L(G’)。 故 150 L(G)L(G’)。
解:先对G应用引理3-2.1方法处理,执行此算法得到的 结果如表3-2.2所示。 循环次数i OLDVN NEWVN 初值 Φ {S,A} 1 {S,A} {S,A }
152
发电厂电气部分基础知识
第一章能源与发电1、掌握电力系统与电力网的概念;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所、输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有机连接起来的整体;电力系统=发电厂+电力网+电力用户;电力网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由升压和降压变电所通过输、配电线路连接起来的部分;2、掌握额定电压的概念及电力网的电压等级;额定电压: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是能使发电机、变压器和用电设备在正常运行时获得最佳技术效果的电压;我国电力网额定电压等级如下:、、3、6、10、35、110、220、330、500、750、1000 kV按电压等级高低分类:低压电网:3kV以下;高压电网:3~330kV;超高压电网:330~1000kV;特高压电网:1000kV及以上;4、掌握发电厂的类型;按一次能源取得的方式不同分类: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电厂、风力电厂、太阳能电厂、地热电厂、潮汐电厂等;按燃料分类:燃煤电厂、燃油电厂、燃气电厂、余热电厂;按蒸汽压力和温度分类:中低压电厂、高压电厂、超高压电厂、亚临界压力电厂、超临界压力电厂、超超临界压力电厂;按原动机分类:凝汽式汽轮机电厂、燃汽轮机电厂、内燃机电厂、蒸汽-燃气轮机电厂;按输出能源分类:凝汽式发电厂、热电厂;5、掌握火力发电厂的电能生产过程;1燃料的化学能在锅炉燃烧中转变为热能,加热锅炉中的水使之变为蒸汽,称为燃烧系统;2锅炉产生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冲动汽轮机的转子旋转,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称为汽水系统;3由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旋转,把机械能变为电能,称为电气系统;第二章发电、变电和输电的电气部分1、什么是一次设备掌握各种类型一次设备的作用、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一次设备的概念:生产、变换、输送、分配和使用电能的设备称为一次设备;一次设备的类型:1)生产和转换电能的设备;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变压器:将电压升高或降低;2接通和断开电路的开关电器;开关电器作用:正常运行时合、分电路;事故短路时能在继电保护装置控制下切断故障回路;检修时使被检修设备与电源可靠隔离;高压断路器作用:①正常状况下,控制各电力线路和设备的开断与闭合;②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切除短路电流,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具有灭弧装置;可做操作电器文字符号:QF隔离开关作用:①设备检修时,隔离开关用来隔离有电和无电部分,形成明显的开端点,以保证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②一般与断路器配合使用,进行倒闸操作,以改变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无灭弧装置,不能开断电流,故不可做操作电器高、低压熔断器作用:流过短路电流或较长时间过电流时熔断,来保护电器设备;注意事项:6kV熔断器只能用于6kV,不能用于3kV; 10kV熔断器只能用于10kV,不能用于6kV;低压断路器自动空气断路器、自动空气开关作用:①对低压配电电路实行通断操作;②当电路内出现故障时,能在自身开关所带保护元件作用下自动断开主回路;接地开关作用:检修设备时起隔离电源的作用;3、限制故障电流和防御过电压的保护电器;电抗器作用:限制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文字符号与图形符号:避雷器作用:防御电力系统过电压;图形符号为:4、载流导体;载流导体作用:连接各种电气设备使发电、输电、用电成为一个可灵活调度的系统;分类:电缆自身包括有绝缘的导体、裸导体无绝缘的导体;5、接地装置;作用: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需要,也是安全用电的有效措施;它是埋入地中的金属导体或与电气设备相连的金属线;分类: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保护接地;2、什么是二次设备掌握其类型有哪些;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监察、测量、控制和保护的设备称二次设备;分类:1测量表计2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3直流电源4互感器3、掌握电气主接线、二次接线的概念;电气主接线概念:由一次设备按照预期的生产流程所连成的回路,称一次回路,又叫一次接线、电气主接线;主接线图:一次电路中,各设备元件按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的电路图称一次电路图,又叫主接线图;二次接线概念:二次设备连成的电路,称二次电路,又称二次接线;二次接线图概念:二次接线中,各元件按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的电路图;第三章 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掌握发热对电气设备的影响;⑴使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降低;⑵使金属材料的机械强度下降;⑶使导体接触部分的接触电阻增加;2、掌握长期发热计算的目的;长期发热计算的目的:使母线发热温度不超过最高允许温度,通过分析导体长期通过工作电流时的发热过程计算导体的载流量.3、掌握短时发热计算的目的,了解短时发热的过程及短路电流热效应QK 的计算; 短时发热计算的目的:通过分析导体通过短路电流 时的发热过程,确定导体达到的最高温度 , 使这个温度不超过短时发热的最高允许温度;4、掌握电动力的概念;电动力的概念:载流导体位于磁场中,要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电动力;电动力计算目的: 当短路时,特别是流过冲击电流的瞬间,产生较大的电动力,可能导致导h体变形或破坏电气设备;所以必须要求电气设备有足够的电动力承受能力;即动稳定性;第四章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1、掌握电气主接线的概念及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电气主接线概念:由一次设备按照预期的生产流程所连成的接受和分配电能的回路,称电气主接线,又叫一次接线;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2、掌握电气主接线中各种类型的电气主接线及其特点,了解其适用范围;有汇流母线的接线方式:单母线接线、双母线接线、3/2断路器接线、4/3断路器接线、变压器母线组接线优点:接线布置清晰、运行方便、有利于安装和扩建;缺点:母线一旦发生故障,将会造成其上连接的所有回路停电、增加了一些设备,占地面积较大;无汇流母线的接线方式:单元接线、桥形接线、角形接线适用:进出线较少,不再扩建的发电厂、变电站;优点:使用电气设备较少,配电装置占地面积较少;4、掌握变电站主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的确定原则;原则:尽量减少变压器台数,提高单台容量;原因:变压器单台容量可以做的很大,而且单位容量的造价随单台容量的增加而下降;台数的减少,与之相配套的配电设备相应减少;使配电装置结构简化,布置清晰,减少占地面积;5、限制短路电流的目的是什么掌握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限制短路电流的目的为了合理的选择轻型电器;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1装设限流电抗器2采用低压分裂绕组变压器3采用不同的主接线形式和运行方式6、掌握发电厂或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的步骤及方法;会运用电气主接线设计程序重要: 1对原始资料分析2拟订主接线方案3短路电流计算4主要电器选择5绘制电气主接线图6工程概算的构成;第五章厂用电接线及设计1、掌握厂用电及厂用电率的概念;厂用电的概念:发电厂中所有厂用负荷总的耗电量,称厂用电;厂用电率: 厂用电耗电量占同一时期发电厂全部发电量的百分数,称为厂用电率;2、掌握厂用负荷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1I类负荷:指短时手动切换恢复供电所需的时间停电,将影响人身或设备安全,使机组运行停顿或发电量大幅度下降的负荷;接有I类负荷的高、低压厂用母线,应设置备用电源;当一个电源断电后;另个电源就立即自动投入;2Ⅱ类负荷:指允许短时停电如几秒至几分钟,但较长时间停电有可能损坏设备或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的负荷;Ⅱ类负荷一般由两段母线供电,采用手动切换;3Ⅲ类负荷:指长时间停电,不会直接影响生产者;Ⅲ类负荷一般由一个电源供电,但大型发电厂中也采用两回供电;40Ⅰ类负荷不停电负荷:随着发电机组容量的增大及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些负荷对电源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机组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就要求电源的停电时间不超过5ms,否则就会造成数据遗失或生产设备失控,酿成严重后果;这类负荷称为0Ⅰ类负荷;此类负荷由一般的电源自动切换系统已无法满足要求,所以专门采用不停电电源UPS供电50Ⅱ类负荷直流保安负荷:发电厂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信号设备、控制设备以及汽轮机和给水泵的直流润滑油泵、发电机的直流氢密封油泵等,是由直流系统供电的直流负荷,称为直流保安负荷,或0Ⅱ类负荷;要求由独立的、稳定的、可靠的、蓄电池组或整流装置供电;60Ⅲ类负荷交流保安负荷:200MW及以上机组的大容量电厂中,自动化程度较高,要求在停机过程中或停机后的一段时间内仍保证供电,否则可能引起主要设备损坏、自动控制失灵或危及人身安全等严重事故的厂用负荷,称交流保安负荷或0Ⅲ类负荷;3、掌握厂用电压等级有哪些;厂用电或所用电常用的电压等级:低压厂用电:380V,高压厂用电:3、6、10kV4、厂用电源的类型有哪些了解其引接方法;工作电源、备用电源和启动电源、事故保安电源5、掌握厂用电系统的接线形式,掌握按炉分段的概念及其优点;接线形式:单母线分段接线,且按锅炉分段;将厂用母线按锅炉台数分成若干独立段,凡属同一台锅炉的厂用负荷均接在同一段母线上,与锅炉同组的汽轮机的厂用负荷也接在该段上,而该段母线由其对应的发电机组供电;对于大型锅炉,每台锅炉可设两段母线;优点:1若某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只影响其对应的一台锅炉运行,使事故影响范围局限在一机一炉;2厂用电系统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较小,有利于电气设备选择;3同一机炉的厂用电负荷接在同一段母线上,便于运行管理和安排检修;7、厂用负荷的计算方法有哪两种掌握换算系数法计算厂用负荷;厂用负荷的计算方法:1换算系数法S=∑﹙KP﹚2轴功率法S=Km∑Pmax/ηcosφ+∑SL8、怎样选择厂用变压器掌握其步骤;厂用变压器的选择1额定电压的选择:变压器原边电压必须与引接电源电压一致,副边电压与厂用网络电压一致;2工作变压器的台数和型式:与高压厂用母线的段数有关,而母线的段数又与高压厂用母线的电压等级有关;3容量的确定:厂用变压器的容量必须满足厂用负荷从电源获得足够的功率;9、什么叫电机的自启动,为什么要做电动机的自启动校验厂用电系统中运行的电动机,当突然断开电源或厂用电压降低时,电动机转速就会下降,甚至会停止运行,这一转速下降的过程称为惰行;若电动机失去电压以后,不与电源断开,在很短时间一般在0. 5~内,厂用电压又恢复或通过自动切换装置将备用电源投入,此时,电动机惰行尚未结束,又自动启动恢复到稳定状态运行,这一过程称为电动机的自启动;第六章导体和电气设备的原理与选择1、掌握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 2按短路状态校验2、掌握高压电器中常用的灭弧方法;1采用良好的灭弧介质2采用特殊材料做灭弧触头3利用气体或油吹弧4采用多断口熄弧5提高触头开断速度3、掌握高压断路器的类型及选择;多油断路器:耗油量大,先已淘汰;少油断路器:油量少,占地小,价廉,已有长期运行经验,在110~220kV电压等级中应用较多,500kV电压等级中禁止应用;压缩空气断路器:大容量下开断能力强,开断时间短;但结构复杂,尚需配置压缩空气装置,价格较贵,合闸时排气噪音大,主要用于220kV及以上电压的屋外配电装置;SF6断路器:具有优良的开断性能,运行可靠性高,维护工作量小,适用于各种电压等级,但是在35kV及以下屋内配电装置中使用较少;真空断路器:灭弧时间快,低噪声,高寿命,可频繁操作;在35kV及以下配电装置中广泛应用;4、电流互感器的原理与特点二次侧不能开路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级及额定容量选择电流互感器与测量仪表的三种接线方式特点:1一次绕组匝数很少,串接于主回路中;2二次绕组匝数多,与负载的电流线圈串联,阻抗很小,接近于短路状态工作;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是绝对不允许开路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内不允许安装熔断器原因:二次绕组内将感应出很高的感应电动势2由于铁芯内磁通Φ的剧增,引起铁芯损耗增大,造成严重发热也会使电流互感器烧毁;3由于铁芯饱和产生剩磁使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增大;为了保证测量仪表的准确度,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级不得低于所供测量仪表的准确级;准确级选择原则:用于实验室精密测量应选用级的电流互感器;用于电度表应选用级的电流互感器,电流表选用1级互感器;用于继电保护的电流互感器国家规定采用P级,准确度要求不如测量级高;当所供仪表要求不同准确级时,应按相应最高级别来确定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级;额定容量选择原则:为了保证电流互感器在一定的准确级下工作,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所接负荷S2应不大于该准确级所规定的额定容量S2N ≥ S2 = I22NZ2L电流互感器与测量仪表的连接方式:A、单相接线:用于对称三相负荷时,测量一相电流;B、星型接线:常用于110kV及以上线路和发电机、变压器等重要回路;C、不完全星型接线:常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不重要出线;5、电压互感器的原理与特点二次侧不能短路电压互感器的准确级及额定容量选择及电压互感器常用的几种接线方式;特点: 1容量很小,类似一台小容量变压器,但结构上要求有较高的安全系数;2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的电压为电网电压,不受互感器二次侧负荷的影响,一次侧电压高,需有足够的绝缘强度;3互感器二次侧负荷主要是测量仪表和继电器的电压线圈,其阻抗很大,通过的电流很小,所以电压互感器的正常工作状态接近于空载状态;电压互感器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二次侧绝对不能短路原因:电压互感器一、二次侧都工作在并联状态,正常工作时二次电流很小,近似于开路,所以二次线圈导体截面较小;当二次侧发生短路,流过短路电流时将会烧毁电压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1一台单相电压互感器用来测量某一相对地电压或相间电压;2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网中,两个单相电压互感器接成v,v形;3110kV及以上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采用三只单相电压互感器的星形接线,而且一次绕组中性点接地;4 三相三柱式的y,yn接法;5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三绕组接法8、掌握裸导体、电缆的选择,了解绝缘子与套管的选择,其中要掌握经济电流密度与经济截面的概念;导体选择和校验的项目如下:①导体选型:包括材料、截面形状和布置方式;②导体截面尺寸;③电晕;④热稳定;⑤动稳定;⑥共振频率;电缆选择和校验的项目如下:①电缆选型:包括材料、型号;②额定电压选择;③电缆截面尺寸;④允许电压降校验;⑤热稳定和动稳定校验;经济电流密度J Tmax,将有一个年计算费用最低的电流密度,称为经济电流密度;导体的经济截面S:SJ=Imax/Jmm2第七章配电装置1、掌握配电装置的概念;配电装置是根据电气主接线的连接方式,由开关电器、保护和测量电器、母线和必要的辅助设备组建而成的总体装置;2、掌握最小安全净距的概念;最小安全净踞概念:最小安全净踞是指在这一距离下,无论在正常最高工作电压或出现内、外部过电压时,都不致使空气间歇被击穿;3、掌握配电装置的类型和特点;按照安装地点的不同分:屋内配电装置、屋外配电装置;2按照组装方式的不同分:装配式配电装置、成套式配电装置;屋内配电装置的特点:①占地面积小;②不受气候影响;③维护工作量小;④房屋建筑投资大;屋外配电装置的特点:①占地面积大;②受外界气候影响较大;③土建工作量和费用较少,建设周期短;④相邻设备之间距离较大,便于带电作业;⑤扩建比较方便;成套配电装置的特点:①占地面积小;②缩短了建设周期,便于扩建和搬迁;③运行可靠性高,维护方便;④耗用钢材较多,造价较高;5、掌握屋外配电装置的分类及特点;根据电器和母线的布置高度,分以下三种类型:中型配电装置、半高型配电装置、高型配电装置;普通中型配电装置特点优点:布置清晰,不易误操作,运行可靠,施工和维护方便,构架高度低,抗震性能好,造价省 ,并有多年的运行经验;缺点:占地面积大;中型配电装置具有接线简单,清晰,占地面积小的特点;高型配电装置特点:可节省占地面积50%左右,但耗用钢材较多,造价高,操作和维护条件较差;半高型配电装置节约占地面积不如高型显着,但运行、施工条件稍有改善,所用钢材比高型少;6、掌握成套配电装置的定义及类型,各种类型成套配电装置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成套配电装置定义:按照电气主接线的标准配置或用户的具体要求,将同一功能回路的开关电器、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都组装在全封闭或半封闭的金属壳柜体内,形成标准模块,由制造厂按主接线成套供应,各模块在现场装配而成的配电装置称为成套配电装置;成套配电装置的类型:低压配电屏:380V、高压开关柜:3~35kV、气体全封闭组合电器110kV 及以上;成套配电装置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低压配电屏特点:低压配电屏结构简单、价廉,并可双面维护,检修方便;在发电厂或变电站中,作为厂站用低压配电装置;一般几回低压线路可共用一块低压配电屏;气体全封闭组合电器GIS主要优点:占地面积小、占用空间少、运行可靠性高,维护工作量小;检修周期长,不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无静电感应和电晕干扰,噪声水平低,抗震性能好,适应性强;适用:110~500kV各个电压等级,特别是在500kV及以上超高压电网中将获得广泛的应用;第八章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控制与信号1、发电厂两种控制方式就宏观方式而言:主控制室方式、机炉电集中控制;就微观方式而言:模拟信号测控方式、数字信号测控方式;2、掌握常用二次设备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3、掌握二次接线图的三种形式;重点掌握原理接线图与展开接线图;二次接线图的三种形式:归总式原理接线图、展开接线图、安装接线图;归总式原理接线图概念:规总式原理接线图简称原理图中,有关的一次设备及回路同二次回路一起画出、所有的电气元件都以整体形式表示出,且画有它们之间的连接回路;归总式原理接线图优点:能够使看图者对二次回路的原理有一个整体概念;归总式原理接线图缺点:1只能表示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元件,而对细节之处无法表示; 2不能表明继电器之间接线的实际位置,不便于维护和调试;3没有表示出各元件内部的接线情况,如端子编号、回路编号等;4标出直流“+”、“-”极符号多而散,不易看图;5对于较复杂的继电保护装置,很难表示,即使画出了图,也很难让人看清楚;展开接线图:简称展开图,在该图中,各元件被分解成若干部分;元件的线圈和触点分散在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中;展开图具有如下优点:1容易跟踪回路的动作顺序;2在同一个图中可清楚地表示某一次设备的多套保护和自动装置的二次接线回路,这是原理图所难以做得到的; 3易于阅读,容易发现施工中的接线错误;4、掌握断路器控制电路的控制方式及对断路器控制回路的一般要求;重点掌握灯光监视的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了解其他类型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原理;断路器控制回路的接线方式分类按监视方式分:灯光监视的控制回路、音响监视的控制回路;一般只用于在电气主接线的进出线很多的场合对控制回路的一般要求:1断路器的合闸和跳闸回路是按短时通电来设计的,操作完成后,应迅速自动断开合闸或跳闸回路以免烧坏线圈;2断路器既能远方由控制开关控制,又能在自动装置和继电保护作用下自动合闸或跳闸;3控制回路应有反映断路器位置状态的信号;4具有“防跳”装置;5具有对控制回路或电源是否完好进行监视的回路;强电控制:220V、110V;弱电控制:+48V、24V、12V;6对采用气压、液压和弹簧操作的断路器,应有对压力是否正常、弹簧是否拉紧到位的监视回路和动作闭锁回路;第十章电力变压器的运行变压器额定容量的概念:是指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长时间地按这种容量连续运行,就能获得经济合理的效率和正常预期寿命约20~30年;换句话说,变压器的额定容量是指长时间所能连续输出的最大功率;变压器负荷能力的概念:变压器的负荷能力是指在短时间内所能输出的功率,在一定条件下,它可能超过额定容量;变压器的正常过负荷的概念: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和其它部分的温度,在运行时受到负荷波动和外境空气温度变化的影响有很大变化,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差别也较大;在此情况下、可以在一部分时间内使变压器超过额定负荷运行,即过负荷运行;而在另一部分时间内,小于额定负荷运行;变压器的正常过负荷能力,就是以不牺牲变压器正常预期寿命为原则而制定的;变压器的事故过负荷的概念:当系统发生事故时,保证不间断供电是首要任务,变压器绝缘老化加速是次要的,所以事故过负荷,与变压器的正常过负荷不同,它是以牺牲变压器寿命为代价,绝缘老化率容许比正常过负荷高的多;1、了解组成电力系统的优越性: 1各系统用电负荷的错峰效益;2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系统备用容量;3有利于安装单机容量较大的机组;4进行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5调峰能力互相支援;2、了解各种类型发电厂的特点:3、了解抽水畜能电厂的作用;抽水畜能电厂的作用:调峰填谷备用调频调相4、了解300MW机组、600MW、1000MW机组的电气部分;全连分相封闭母线的优点:1供电可靠;2运行安全;3出于外壳的屏蔽作用,母线电动力大大减少;4运行维炉工作量小;5了解导体的温升过程:对于均匀导体,其持续发热的热平衡方程式是:了解其计算方法导体在电磁场中受到的电动力F按左手定则确定:6、了解对电气设备及主接线进行可靠性分析计算的目的,了解可靠性的含义及可靠性的主要指标;目的:1通过设备的可靠性数据来分析计算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2对不同主接线方案进行可靠性指标综合比较,提供计算结果,作为选择最优方案的依据;3对已经运行的主接线,寻。
《发电厂电气》03-02-载流导体短时发热计算
b a
f
( x) d
x
ba 3n
[(
y0
yn )
2( y2
y4
若n=4,则
yn2 ) 4( y1 y3
yn1)]
b
a
f
(x) d
x
ba 12
[(
y0
y4 )
2( y2 )
4( y1
y3 )]
因为 y1 y3 2 y2 ,则
b
ba
a f (x) d x 12 [ y0 10y2 y4 ]
如何得到?
已知材料和温度 W 查 AW ,由AW 和 Qk 查 Ah
二、短路电流热效应Qk的计算
t
ikt 2Ipt cost inp0e Ta
将 ikt 带入 Qk,有
周期分量 有效值
非周期分 量起始值
Qk
tk 0
ik2t
dt
tk 0
t
2
2Ipt cost inp0e Ta d t
h ]
AW
mC0 0
[2
ln(1
W
)
W ]
J /( m4 ) J /( m4 )
一、导体短时发热过程
上式可写成
1 S 2 Qk Ah AW
由上式可知,A值与材料和温度有关。
θ(℃)
400
300
铝
铜
200 θh
100
θw
0
Aw
Ah
2
3
4
5×1016
1 S 2 Qk
θ = f(A)的曲线
A[J/(Ωm4)]
tk 0
I
2 pt
d
t
第三章解线性方程组直接法
第三章 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3.1 引言许多科学技术问题要归结为解含有多个未知量x 1, x 2, …, x n 的线性方程组。
例如,用最小二乘法求实验数据的曲线拟合问题,三次样条函数问题,解非线性方程组的问题,用差分法或有限元法解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的边值等,最后都归结为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
关于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一般有两类:直接法和迭代法。
1. 直接法直接法就是经过有限步算术运算,可求得线性方程组精确解的方法(假设计算过程中没有舍 入误差)。
但实际计算中由于舍入误差的存在和影响,这种方法也只能求得线性方程组的近似解。
本章将阐述这类算法中最基本的高斯消去法及其某些变形。
2. 迭代法迭代法就是用某种极限过程去逐步逼近线性方程组精确解的方法,迭代法需要的计算机存储 单元少、程序设计简单、原始系数矩阵在计算过程中不变,这些都是迭代法的优点;但是存在收敛性和收敛速度的问题。
迭代法适用于解大型的稀疏矩阵方程组。
为了讨论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需要复习一些基本的矩阵代数知识。
3.1.1 向量和矩阵 用nm ⨯R表示全部n m ⨯实矩阵的向量空间,nm C⨯表示全部n m ⨯复矩阵的向量空间。
()⎪⎪⎪⎪⎪⎭⎫⎝⎛==⇔∈⨯nn n n n n ij nm a a a a a aa a a a ΛΛΛΛΛΛ212222111211A R A 此实数排成的矩形表,称为m 行n 列矩阵。
⎪⎪⎪⎪⎪⎭⎫ ⎝⎛=⇔∈n n x x x M 21x R x x 称为n 维列向量矩阵A 也可以写成)(n 21a ,,a ,a A Λ= 其中 a i 为A 的第i 列。
同理⎪⎪⎪⎪⎪⎭⎫ ⎝⎛=T T T n 21b b b A M其中Ti b 为A 的第i 行。
矩阵的基本运算:(1) 矩阵加法 )( ,n m n m R C ,R B ,R A B A C ⨯⨯⨯∈∈∈+=+=n m ij ij ij b a c . (2) 矩阵与标量的乘法 ij j a ci αα== ,A C (3) 矩阵与矩阵乘法 p nk kj ikb acij ⨯⨯⨯=∈∈∈==∑m p n n m R C ,R B ,R A AB C ( ,1(4) 转置矩阵 ji ij T nm a c ==∈⨯ , ,A C RA(5) 单位矩阵 ()nn ⨯∈=Re ,,e ,e I n 21Λ,其中()Tk e 0,0,1,0,0ΛΛ= k=1,2,…,n(6) 非奇异矩阵 设n n ⨯∈R A ,n n ⨯∈R B 。
[工学]第三章 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室内的载流量为:I Ql Qf
A
R
室外的载流量为:I Ql Qf Qt A
R
3、提高导体载流量的措施 第一、减小导体电阻R (1)采用电阻率小的材料(2)减小接触电阻 (3)增大界面值(但单根S<1250平方毫米)、 增加根数、或槽形、管型。
第二、增大导体的换热面F 同样截面积下,实心圆形最小、矩形和槽
式中:
1
A2 A1
2
A2 A1
【2】槽形导体:Ff=2(h+2b)+b 【3】圆管导体:Ff=πD
5、导体传递的热量Qd(可忽略不计)
Qd
Fd
1 2
:导热系数
Fd:导热面积
:物体厚度
1、
:分别为高温区和低温区的温度
2
三、导体载流量的计算 导体的载流量就是导体长期允许通过的电
流。 1、导体的温升过程
(2)短时发热:短路电流引起的发热。由于 迅速升温和热量无法散发而烧坏电器。
4、发热产生的不良影响 (1)机械强度下降 (2)接触电阻增加 (3)绝缘水平下降 5、最高允许温度
保证导体可靠地工作而规定的导体长期
工作发热和短路发热的温度限值。
(1)长期发热最高允许温度 裸导体:70度 铜心铝绞线和管型导体:80度 有镀锡覆盖时:85度 有镀银覆盖时:95度
N
:
u
努谢
尔特准则数
:风速,m / s
D:圆管外径
v:空气的黏度系数,真空v 15.7 106 m2 / s
:空气导热系数,真空 2.52102W / m0C
:修正系数,与风向和导体的夹角有关
修正系数值表
φ 0~24度 24~90度
A
第三章发热计算1
1 k 2 i dt A f Ai 2 kt S 0
Qk ikt dt
0 tk
1 2 i dt A f Ai 2 kt S 0 c0 w A [ 2 ln(1 ) ] 0 t
tk
1 Qk Ah Aw 2 短路电流热效应 S A值是与导体材料和温度有关
对流散热面积的计算: 单条矩形导体:
2 F / m) 1 2( A 1 A 2 )(m
h 1000 b A2 1000 两条矩形导体: A 1 6 m m 当b 8m m 时F 1 1 0m m 三条矩形导体: 2 A 1 2 .5 A 1 4A 2 3 A 4 A 1 2
3)导体对流散热量Ql
Ql=α1(θw- θ0 )F1 (W/m) α1– 对流散热系数 θw -导体温度 θ0 – 环境温度 F1 - 单位长度导体散热面积
由于对流条件不同,可分为自然对流散热(风速小于 0.2m/s)和强迫对流散热两种情况。
自然对流散热(风速小于0.2m/s)
1 1.5( w 0 ) 0.35 W /( m 2 / m 0 C )
θh θw Aw 3.由Ah查曲线θh Ah
A[J/(Ωm4)]
二、短路电流热效应的计算
Qk i dt Q p Qnp
0 2 kt
tk
周期分量 的热效应 非周期分量 的热效应
Qp
tk
0
tk I dt ( I "2 10I t2k I t2 ) k 12 2
2 pt
2、导体载流量
I
w F ( w 0 )
R
Ql Q f R
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
总产出是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之和。
(二)投入产出核算帐户
1、某种产品的投入产出帐户
帐户的表式结构:左方记录中间投入、 最初投入和总投入;右方记录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和总产出。
2、产业部门投入产出帐户。 3、矩阵形式的投入产出表。见教材71 页表3-3。
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等增加 值要素。行表示总增加值(GDP)构成, 列表示产出类型。 第Ⅳ象限:
是一个空白象限,有待于研究。
第Ⅰ、Ⅱ象限连接在一起,通过 各横行反映各产业部门的产品分配和 使用去向; 第I、Ⅲ象限连接在一起,各纵行反 映各产业部门在生产中的投入和来源, 也反映生产过程的价值形成。
收入分配自各部门的增加值开始。
收入初次分配阶段,要对生产的参 与者分配收入,包括劳动报酬、生产税、 财产收入,分配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原始 收入,分配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原始收入, 相关内容编制成收入形成帐户和原始收 入分配帐户;
收入再分配阶段,要在各部门间进 行各种收入转移,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可 支配收入和调整后可支配收入,由此编 制出收入再分配帐户。最后是与收入再 分配帐户衔接的反映各部门可支配收入 (最终消费和总储蓄)去向的收入使用 帐户。
第三 章 投入产出核算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投入产出 核算的基本原理,掌握投入产出表的 结构、平衡关系,掌握直接消耗系数 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完全消耗系 数的概念。
一、投入产出核算的基本原理
(一)投入产出核算的几个基本概念 1、投入产出核算。又称投入产出分
析,是指主要利用投入产出表来反映部门 间生产中的技术经济联系和重要比例关系。
二、投入产出表的结构
第三章 微分方程及差分方程方法
2、 y = f ( x, y) 型的微分方程
这种方程的特点是不显含未知函数 y ,求解的方法是:
令 y p(x) ,则 y p(x) ,原方程化为以 p(x) 为未知函数的一阶微分方程
p f (x, p) .
用 y 除以方程的两边得 y y p(x) y1 q(x) ,令 z y1 ,则有
3
1 z p(x)z q(x) , 1 即 z (1 ) p(x)z (1 )q(x) . 此为关于 z 的线性方程,求得解 z z(x,C) 后,用 y1 代替 z,即得伯努利方程的 通解.
4
y dp dp dy p dp . dx dy dx dy
这样就将原方程化为 p dp f ( y, p) ,这是一个关于变量 y, p 的一阶微分方程.设 dy
它的通解为 y p ( y,C1) .这是可分离变量的方程,对其积分即得到原方程的
通解
(
dy y, C1 )
x
C2
.
四、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1、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称方程 y py qy 0 为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其中 p 、q 是常数,
求其通解的步骤归纳如下:
a.写出与方程相应的特征方程 r2 pr q 0 ;
b.求出特征方程的两个特征根 r1 与 r2 ; c.如果两个实根 r1 r2 ,则通解为 y C1 er1x C2 er2x ;如果两个实根 r1 r2 ,则通
u( x) e p(x)dx q( x)
解之得 u(x) q(x) e p(x)dxdx C ,代入 y u(x) e p(x)dx ,得
第3章 汽车零部件载荷及强度计算方法
式中:θ1、θ2、θ3、θ4、θ5-相应圆盘的扭转角位 移。
如中央制动器的转动惯量为JC,其当量转动惯量 为J 2 C e J C 2 2 2
2 2 J 2C J C ( ) e 同理,从主减速器从动件到车轮零部件,如车 轮,其转动惯量为 Jω ,当主传动比为 io 时,其当量转 动惯量为: J
①图中,分别画出了第一、二、三、四固有频率 的振型图,在图a中,有一振幅为零的点,称为节点, b 、c 、d图的振型中,节点数逐个增多。
②理论分析表明:第一固有频率对应单节点振 型,第二固有频率对应双节点振型,依此类推,第j固 有频率对应节点数为j的振型。 ③在θm=1情况下,即发动机扭矩相同的条件下, 图形表明了其它轴段变形量的幅值。 二、由传动系激振转矩引起的传动系载荷 发动机气缸内变化的气体压力和曲柄连杆机构往 复运动质量不均匀惯性力形成了周期性变化的激振转 矩,它使传动系产生受迫振动。 1. 发动机气缸对曲轴产生的转矩
对于一般汽车,安全系数的取值标准如下: ①断裂破坏,安全系数取1.8; ②疲劳破坏,安全系数取1.3; ③屈服失效,安全系数取1.3。 同其它机械相比,汽车设计特别强调减轻自重, 所以一般安全系数取值较小,多数是极限设计。 但注意到,对安全密切相关的制动、操纵及车轴 等零件,必需细致地计算其承受的应力,既要减轻重 量;又要保证安全。另外,对容易腐蚀和磨损的零 件,根据不同的情况,安全系数加大15%~30%。
2. 假设 在模型中,假定代表系统各部分转动惯量(J1、 J2、J3、J4、J5)的圆盘是绝对刚性的,这些圆 盘之间是由无质量的、扭矩刚度为CT1、CT2、CT 3 、C T4 的弹性轴连接着,并把一些靠近的彼此之间 相对变形较小的旋转质量加以合并简化,以减少系统 的自由度。
第三章 能带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 能带的计算方法周期场中的单电子波动方程除了少数几种简单的理想模型外,都只能用近似方法求解。
目前,主要的近似方法有:准自由电子近似,紧束缚近似,原胞法,正交化平面波法,赝势法和P K∙法等。
每一种近似方法都有其优点,也有其局限性,只能用于一定的情况。
在这一章中简单介绍两种。
§3-1准自由电子近似法在这种近似方法中假设原子的外层电子在晶体的周期性势场中运动,且势能的周期性变化部分很小,可作为微扰来处理。
这种处理,电子的运动一方面和自由电子相近,另一方面又能反映出周期场中运动的电子所具有的周期性特征。
这种方法较粗糙,适用于金属中的电子。
一.一维情况设周期为a 、长度为L 的线状晶体沿x 方向。
电子波动方程为)()()](2[222x E x x V dx d m ψψ=+-(3-1) 式中,∑∑≠≠+=+=02000)(m ax mi m m xiK m eV V eV V x V m π (m aK m π2=为任意倒格矢)具有晶格的周期性,V 0是电子在晶体中的平均势能。
由于V(x)为实数,故有*m m V V =-令:W(x)为势函数中周期性变化部分,则 ∑≠=02)(m axmi meVx W π (3-2)于是波函数可改写为)()()](2[0222x E x x W V dx d m ψψ=++-(3-3) 根据准自由电子近似的基本假设,W(x)很小,可当作微扰。
从而可先求解无微扰的电子波动方程)()(]2[0000222x E x V dxd m k k ψψ=+- (3-4) 其解为平面波ikx k e Lx 1)(0=ψ (3-5)相应的能量谱值02202)(V mk k E += (3-6) 这里,k 是平面波的波矢量。
在周期性边界条件下,k 只能取断续值:l Lk π2=, ,3,2,1,0±±±=l 这些满足周期性边界条件的平面波彼此正交并归一化'''',,0)(20)(11l l k k L Lxl l i L x k k i dx e L dx e L δδπ===⎰⎰-- (3-7)当存在周期性变化的微扰W(x)时,波动方程的零级能量谱值为E 0(k)。
第三章 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F 2 10 i1i2 1 L( N / m) a
• 受邻近效应的影响,实际电流il 和i2并非在轴线而是向导体 截面外侧排挤,电流在导体截面上分布不均匀。所以在公式 中应引入一个形状系数K。
第一节 正常运行时导体载流量计 算
导体的集肤效应系数与电流的频率、导体的形状和尺寸有关。矩形截面导体的 集肤效应系数如图3—1所示。圆柱及圆管导体的集肤效应系数如图3—2所示。
图3—1矩形导体的集肤效应系数 图3—2圆柱及圆管导体的集肤效应系数
第一节 正常运行时导体载流量计算
2.导体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Qt 吸收太阳辐射(日照)的能量会造成导体温度升高,凡安装在屋外的导体应 考虑日照的影响。
第一节 正常运行时导体载流量计 算
常用电工材料的电阻率ρ及电阻温度系数αt见表3-1。
表3-1 电阻率p及电阻温度系数αt
材料名称 纯铝 铝锰合金 铝镁合金 铜 钢
p(Ω . · 2/m) mm O.029 OO 0.037 90 O.045 80 O.017 90 O.139 OO
αt(℃-1) O.004 03 O.004 20 O.004 20 O.003 85 O.004 55
(2)短路前后导体温度变化范围很大,电阻和比热容也随温度而变,故也
不能作为常数对待。 根据短路时导体发热的特点,当时间由0到td(td为短路切除时间),导体温度由 开始温度θL上升到最高温度θh,其相应的平衡关系经过变换成为
1 i 2 dt mC0 (1 )d 0 1 S 2 kt
第一节 正常运行时导体载流量计算
1.导体电阻损耗的热量QR
←导体的交流电阻
式中:Rdc为导体的直流电阻(Ω/m);
Kr为导体的集肤效应系数; ρ为导体温度为20 ℃时的直流电阻率(Ω .mm2/m); αt为20 ℃时的电阻温度系数(℃-1); θw为导体的运行温度(℃); S为导体截面积(mm2)。
03-03-载流导体短路时电动力计算
整理得: 整理得:
∫
tk
0
ρ m C0 I kt dt = ρ0
2
1 + βθ ( )dθ ∫θ w 1 + αθ
θh
积分结果: 积分结果:
1 Qk = Ah Aw 2 S
Qk = ∫ I kt dt 与短路电流产生的热量 0 成正比,称为短路电流的热效应(或热脉 成正比,称为短路电流的热效应 或热脉 冲),简称热效应. ,简称热效应.
左手定则
两条平行导体间的电动力计算
F = ∫ i2 B1 sin αdl
0
L
= ∫ 2 × 10
0
L
7 1 2
ii dl a
= 2 × 10
7 1 2
ii L a
同方向吸引力, 同方向吸引力,异方向排斥力
两条平行导体间的电动力计算
考虑到形状因素: 考虑到形状因素:
i1i2 F = 2 × 10 K L a
由于I 为短路全电流, 由于 kt为短路全电流,它由短路电流 周期分量I 和非周期分量I 周期分量 p,和非周期分量 np ,两个分量 组成,由于两个分量的变化规律不同, 组成,由于两个分量的变化规律不同,将 它们分开计算比较方便, 它们分开计算比较方便,相应的等值时间 也分为两部分. 也分为两部分.
实用计算法的计算公式
tk 周期分量: 周期分量: Q p = ( I ′′ 2 + 10 I (2tk 12
2)
+ I t2 ) k
非周期分量: 非周期分量: Qnp = TI ′′ 2
第三节 载流导体短路时电动力计算
1,电动力效应—— 载流导体之间产生电动力的相互 ,电动力效应 作用 2,短路电流所产生的巨大电动力的危害性: ,短路电流所产生的巨大电动力的危害性: 电器的载流部分可能因为电动力而振动, 电器的载流部分可能因为电动力而振动,或者因 电动力所产生的应力大于其材料允许应力而变形, 电动力所产生的应力大于其材料允许应力而变形,甚 至使绝缘部件或载流部件损坏. 至使绝缘部件或载流部件损坏. 电气设备的电磁绕组,受到巨大的电动力作用, 电气设备的电磁绕组,受到巨大的电动力作用, 可能使绕组变形或损坏. 可能使绕组变形或损坏. 3,动稳定的校验. ,动稳定的校验.
3第三章 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固有频率fl在35-135Hz范围内,应考虑动态应力系数。 查图3-23曲线,对应f=96.15Hz,β=1.35,得到:
Fmax 1.73 10
7
L a
2 ish
2 1.73 10 7 01..35 45000 2 1.35
1621.5 ( N )
三、分相封闭母线的电动力
7
L a
2 ish
(N )
【例3-5 】 某发电厂装有10kV单条矩形铝导体,尺寸为 60mm×6mm,支柱绝缘子之间的距离L=1.2m,相间距离a =0.35m,三相短路冲击电流ish=45kA。导体弹性模量E =7×1010Pa,单位长度的质量m=0.972kg/m。试求导体 的固有频率及最大电动力。
再比较两相短路和三相短路时的电动力
I ( 2) 3 ( 3) I 2
两相短路冲击电流
7
i
( 2) sh
3 2
(3 ish )
F
( 2) max
2 10
L a
7
[i ] 2 10
( 2) 2 sh
7
L a
[
3 2
(3 ish ) ]2
1.5 10
L a
短路电流热效应
2 Qk I (t p tnp ) 202 (0.65 0.1) 300(kA2 s)
(2)计算母线最高温度θh θ w=46℃,查图3-13得到Aw=0.35×1016J/(Ω·m4) 代入(3-34)得到
Ah 1 S2 Qk Aw 1 [2 100 8 2 ] 1000 1000 300 106 0.35 1016
7
L a
理论力学第三章 刚体力学-3
3、求 a1 (转动加速度 ) d总 a1 r dt d总 d di 其中, (ctgi ) ctg
dt
h h 2 ctg cos 2k ctg sin 2i cos cos 2h (cos2k sin 2i ) sin
1
1 I mR 2 2
平行轴定理
I I c md
2
叙述:刚体对某一轴线的转动惯量,等于对通过质 心的平行轴的转动惯量加上刚体的质量与两 轴间垂直距离平方的乘积。
2、对定点转动惯性的大小,由于转轴的方向不断变 化,要用一个张量才能描述。 z
I xx 1 惯量张量: I yx I zx I xy I yy I zy I xz I yz I zz
N
O
y
x
§3.7 转动惯量
一、定点转动刚体的动量矩 动坐标系oxyz
z
i
设 Pi 为刚体上任一质点,该质点对定点 o的动量矩为
i
ri mii
整个刚体对同一点o的动量矩为
n J ri mii
i 1 n
o
x
ri
y
mi ri ri
2
h 2 h 2 2 大小: a1 ( ) [cos 2 sin 2 ] sin sin
2 2
2h 所以: a1 sin
3、求 a2(向轴加速度 )
a2 总 (总 r )
h h 其中,总 r ctgi ( cos 2i sin 2k ) cos cos h ctg sin 2j cos cos h 2 sin cosj sin cos 2h cosj a2 总 (总 r ) (ctgi ) (2h cosj ) 2 2 cos 2 h k sin 2 cos 2 所以: a2 a2 2 h s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导体的发热和散热 电阻损耗,金属构件的磁滞涡流损耗,介质损耗 太阳辐射等等都可引起导体的发热,但真正对导 体的温升起作用的是电阻损耗和太阳辐射。 在稳定状态下,导体电阻损耗的热量及吸收太阳 热量之和等于导体辐射散热、空气对流散热和空 气导热散热之和。
1. 导体电阻损耗的热量
QR I Rac
第四节 电气设备及主接线的可靠性分析
一、基本概念 1. 可靠性:设备和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预定的 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在设计主接线时,一般以保证连续供电和发电出 力的概率作为可靠性计算的基本依据。 2. 电气设备的分类 可修复元件:发生故障后经过修理可以恢复正常 工作状态,如:发电机等,由可修复元件组成的 组成的系统是可修复系统,如电气主接线。 不可修复元件:故障后不能修理,或虽能修理却 不经济。
非周期分量的 等效时间
非周期分量等效时间T可以通过表查出,当短路 电流切除时间大于1秒时,非周期分量忽略不计。 短路热效应等于周期分量的热效应和非周期分量 热效应之和。
第三节 载流导体短路时电动力计算
1. 电动力定义 载流导体位于磁场中时所受到的磁场力。 2.两条平行导体间的电动力的计算 条件: L(导体长度) a(导体间距离), a d (导体直径)
根据能量守恒即可求出导体的短时最高温度。
利用温度与A值的关系曲线求导体的短时最高温 度: 由已知的导体初始温度,从相应的导体材料上 查出Aw 将 Aw 与 Qk 代入公式,求出 Ah ,再从曲线上 查处对应的温度即为短时最高温度。
1 Qk Ah Aw 2 S
Qk I dt
故障频率:表示设备在长期运行条件下,每年平 均故障次数,是平均运行周期的倒数。 3. 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指标 主接线是以保证连续供电和发电出力的概率作为 可靠性计算的基本依据。 主接线的可靠性随着其功能和在电力系统中地位 的不同而不同: 对发电厂主接线:保证连续供电和发电出力; 对变电站: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主接线的可靠性指标:用某种供电方式下的可用度、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每年平均停运时间和故障 频率来表示。
L F 2 10 i1i2 a
7
当两条导体中通过的电流方向相反时,两条导体 间产生的电动力的方向是相反的(排斥力);当 通过电流方向相同时,产生电动力的方向也是相 同的(吸引力)。
形状系数K:实际形状导体所受的电动力与细 长导体所受电动力之比。
L F 2 10 K i1i2 a
7
温升的过程是一个能量守恒的过程,导体电阻的 能量损耗和太阳辐射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导体本身 的温度升高,一部分通过对流和辐射散到周围介 质中。 2
I R (未计及太阳辐射能量) w F
散热面积
总的散热系数
2. 导体的载流量
I R w F w Q1 Q f
2
I
w F ( w 0 )
3. 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 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分为:运行状态(工作或待 命)和停运状态(故障或修理)。 可靠性分析中不包括计划停运状态。 二、可靠性的主要指标 1.不可修复元件的可靠性指标:可靠度、不可靠 度、故障率和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2.可修复元件的可靠性指标:可靠度、不可靠度、 故障率、修复率、平均修复时间、平均运行周期、 可用度、不可用度和故障频率。
三、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计算 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由元件的可靠性和系统的 结构决定。 网络法:以求解逻辑图为基础,主要用于主接线 的可靠性计算。 状态空间法:建立在马尔科夫模型基础上,主要 用于电力系统可靠性的计算。 马尔科夫模型:X(k+1)=X(k)×P X(k)表示t=k时刻的状态向量,P表示一步转移概 率矩阵。
2 np
inp 2 I e
''
2 tk Ta
t Ta
I t Ta I 1 e
2 np
衰减时间常数, 其均值取0.05s
当短路切除时间大于1s时,短路的发热主要由周 期分量决定可忽略非周期分量。
等值时间法只适用于容量为50MW以下的发电机, 因为其周期分量的等值时间曲线是针对50MW以 下的发电机绘制的。 2.实用计算法 (1)周期分量的热效应
第二节 载流导体短路时发热计算
一、导体短路时发热过程 计算载流导体短时发热的目的: 确定短时发热过程中导体的最高温度,不应超过 其短时发热允许温度。 导体短路时发热的特点: (1)发热时间短(短路发生到被切除),产生 的热量来不及向周围介质散布,可认为短路电流 持续时间内所产生的全部热量都用来升高导体自 身的温度。 (2)短路时导体温度变化范围大,它的电阻和 比热容不能再视为常数,而是温度的函数。
Q1 1 w 0 F1
对流散热系数
导体尺寸、布置方式
4、导体辐射散热量 与的导体的辐射系数(导体材料、颜色及表面粗 糙程度)和辐射散热面积有关。 5. 导热散热量 这部分热量值很小,一般不考虑。 三、导体载流量的计算 导体的载流量即是导体的长期允许电流。 1.导体的温升过程: 由初始温度开始上升,经过一定的时间,达到稳 定温度。
2 w
导体的运行温度
Rac
1 t w电阻温度系数
与电流的频率、导体的形状和尺寸有关
2. 导体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 对于不同形状的导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的公式 也不一样,一般与太阳辐射功率密度、导体的吸 收率和导体的形状有关系。 对于屋内导体,可不考虑太阳辐射能量。 3. 导体对流散热量 导体散热面积
QP
tk
0
t k ''2 2 2 I dt I 10I t k I t k 12 2
2 P
(2)非周期分量的热效应
2t k Qnp Ta I ''2 1 e Ta
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衰减的时间常数
TI ''2
0 2 kt
tk
短路电流热效应
二、短路电流热效应的计算
1.等值时间法
2 2 Qk I kt dt I teq 0 tk
等值时间
Qk
tk
0
2 2 2 2 I i d t I t I P np eq tP tnp
周期分量等值时间
(1)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
平均故障率: 在设备正常寿命期 n 年数 内为常数。 平均每年运行设备的台数。 平均无故障时间:设备每次连续运行的时间,是故 障率的倒数. 修复率:在现有的检修能力和维修组织安排的 条件下,平均单位时间内能修复设备的台数, 在设备正常命期内为常数。 平均修复时间:又称平均停运时间,设备每次 连续检修所需要的时间,即故障停运的总时间/总 的故障次数,等于修复率的倒数。
故障次数
平均运行周期:可修复元件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等于平均无故障时间和平均修复时间的和。 可用度:又称可用率、有效度,指稳态下元件或 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概率,等于平均无故 障工作时间与平均运行周期的比值。 可用度与可靠度的区别:可靠度是在某段时间内 处于连续工作状态的概率,而可用度不要求是连 续。 不可用度:又称可用率、有效度,指稳态下元件 或系统处于停运状态下的概率,等于平均修复时 间与平均运行周期的比值。 可靠度与不可靠度之和等于1。
断开钢构回路,并加上绝缘垫,消除环流; 采用电磁屏蔽; 采用分相封闭母线。 五、大电流封闭母线运行温度的计算 供电可靠; 运行安全; 减小了母线的电动力及母线周围钢构件的发热; 运行维护工作量小。 母线散热条件较差; 外壳上产生损耗,金属消耗量增加。
封闭母线导体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应大于+90℃, 外壳最高允许温度不应大于+70 ℃。 在稳定状态下,母线的发热损耗等于母线向外壳 的散热量;母线和外壳发热损耗的总和等于外壳 向外辐射的能量。 求外壳温度和母线运行温度的方法:查散热曲线。 散热曲线:外壳总散热量与外壳温度的关系曲线; 母线在运行温度为85℃时的总散热量(总发热损 耗)与外壳温度的关系曲线;母线散热差值与母 线运行温度的关系曲线。
发电厂电气部分
第三章 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
2007.09
第一节 导体载流量和运行温度计算
一、概述 长期发热:由正常工作电流产生的发热; 短时发热:由故障时的短路电流产生的发热。 发热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长期发热温度过高将使金属发生慢性退火,降低 金属的弹性,从而使其机械强度下降; 使绝缘材料的弹性变差,绝缘性能降低; 使导体接触部分的接触电阻增加。
a
b
ba f ( x)dx y 0 yn 2( y 2 y4 3n
tk 2 pt
yn2 ) 4( y 1 y3
yn1 )
2 tk ''2 2 2 2 QP I dx I I tk 2 I tk 4 I tk I 3tk 3 4 0 2 4 4
R
Q1 Q f R
计及太阳辐射能量
I
Q1 Q f Qt R
为了提高载流量,可采取的办法: 选用电阻率小的材料; 使导体截面积增大; 选取散热效果好的导体形状及布置方式。
四、大电流导体附近钢构的发热 当导体电流大于3000A时,附近钢构的发热不能 忽略。 钢构发热的最高允许温度: 人可触及的钢构为70℃; 人不触及的钢构为100 ℃; 混凝土中的钢筋为80 ℃。 在现代发电厂中,为了减少钢构损耗和发热,常 采取的措施: 加大钢构和导体之间的距离,使磁场强度减弱, 降低磁滞和涡流损耗。
3. 三相导体短路时的电动力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