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翻译理论与方法
广告翻译理论与方法
![广告翻译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c401285ec3a87c24028c44b.png)
广告翻译方法
3. 套译法 有目共赏——上海电视 Shanghai TV——Seeing is believing “绿丹兰”——爱你一辈子 Lvdanlan cosmetics---Love me tender, and love me true.
广告翻译方法
3. 套译法 Where there is a way for car, there is a Toyota. 车道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Think different. 不同凡想。 城乡路万千,路路有航天。 East, West, Hangtian is the best.
别具匠心的苏州园林驰名中外。亭台楼阁,池石林 泉,疏密适度,相映生辉:廊榭曲折,沟壑幽深 ,移步换景,引人入胜;布局结构,各显特色。 Suzhou gardens are widely reputed in the unique styles. Their towers, gazeboes, terraces, winding corridors and water-side pavilions are so artistically laid out among ponds, rockeries, trees and grottoes that visitors are impressed by the depth they create, and find a different vista at every turn.
功能翻译理论和目的论
功能翻译理论
翻译的人际因素:人际互动行为 发起翻译行为者、原文相关者、译文相关者
发起翻译行为相关的有发起人(initiator)和委托人 (commissioner),即译者的客户(client)。发起人是指实际需 要译文文本的一方,而委托人是授予译者翻译任务的直接客 户。委托人往往会对译者提出具体的翻译任务要求 (translation brief),对目的文本的翻译产生影响。而译者作 为翻译任务和源文本的接受者,要制作出满足翻译任务要求 ,实现相应功能的目的文本。
从目的论视角分析商品广告翻译技巧
![从目的论视角分析商品广告翻译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675f4e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8.png)
从目的论视角分析商品广告翻译技巧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商品广告翻译显得越来越重要。
商品广告翻译是将商品广告中的信息和语言转化成目标语言,目的是为了让另一种语言、文化的消费者能够理解和接受该商品。
商品广告翻译技巧能够帮助传达广告的信息,强化品牌形象,让广告更加个性化和吸引人。
本文将从目的论(目的与效果)的视角出发,分析商品广告翻译的技巧。
目的论是一种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信息的传递问题。
根据目的论,我将分析以下三个方面的技巧:信息传递、语言习惯和文化差异。
信息传递目的论认为信息传递是翻译的核心目的。
商品广告是一种推销信息的形式。
因此,商品广告的翻译需要注重正确传递信息。
在翻译商品广告时,需要紧紧围绕着产品本身的信息展开,不太要牵强附会,否则可能会导致消费者理解错误。
同时,还应该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以免消费者对商品的功能和效用产生困惑。
例如,某款化妆品广告的原文标语是:“只有真正的爱可以让女人变得更自信。
”在翻译时,不能够单纯的将其翻译成英文的“My love is forever”,这样就失去了原文所要表达的关于女性 need(需求)的内容,从而无法达到准确传递信息的目的。
语言习惯每个语言都有自己的语言习惯,翻译时必须考虑这些语言习惯。
这将帮助消费者更好的理解广告信息,并提高广告的可读性。
例如,英语通常是“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而中文通常是“主语+宾语+谓语”的顺序,所以在翻译英语广告时,需要改变句子的结构和顺序,以使得翻译更具有行文流畅的感觉,能够更加贴近消费者文化。
另外,还有一些广告中使用的语言习惯,例如隐喻、暗示或俚语等,这些语言习惯可能会具有文化特色,需要进行本土化翻译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文化差异商品广告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除文化差异,使得消费者能够理解和接受产品信息。
在跨文化交流中,理解和尊重文化的不同是至关重要的。
广告翻译需要考虑到目标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以便能够最好的适应当地的文化的习惯。
功能对等理论下广告英译汉分析
![功能对等理论下广告英译汉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01376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0.png)
功能对等理论下广告英译汉分析广告英译汉分析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是翻译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旨在解释翻译过程中的语义传递与功能交互。
在广告翻译中,为了保证广告的有效传达和目标市场的吸引力,对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对广告英译汉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如何确保广告译文在中文市场中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1. 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关系分析在广告翻译中,功能对等关系指的是在不同语言中,保持广告信息与功能相对应的传递。
具体来说,广告译文在传达原始广告的基本信息和目标功能时,应尽力保持语义和情感上的等效性。
1.1 广告头部的翻译广告头部是引起读者兴趣和注意力的关键元素,需要注意确保翻译后的广告标题能够达到相同的效果。
例如,如果英文广告标题强调产品的“创新性”,那么中文翻译应选择相应的词汇,如“创新”、“前沿”等,以确保传达相同的信息和效果。
1.2 广告表述的翻译在广告内容的翻译中,要注重保留广告的情感色彩和语境信息。
通过使用恰当的词汇、句式和表达方式,将原文中的情感和吸引力传递给目标受众。
同时,为了适应中文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可能需要进行适度的调整和转化。
2. 广告翻译中的问题与挑战在广告英译汉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和挑战。
这些问题包括语言差异、文化差异和目标市场需求等。
下面将对其中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分析:2.1 象征性和隐喻的翻译广告常常使用象征性和隐喻手法来传达信息和引起共鸣。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理解原始广告的象征含义和隐喻意义,并找到中文中相应的表达方式。
这需要译者具备深入了解两种语言文化的能力。
2.2 文化因素的考虑广告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因此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目标文化的差异。
需通过对广告背景的了解,找出传达同等功能的文化适应的表达方式。
比如,某国家的广告会突出强调个人主义价值观,而另一国家则更注重集体主义,因此在翻译时要适当调整,以确保广告译文在目标市场中的行销效果。
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英汉广告互译
![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英汉广告互译](https://img.taocdn.com/s3/m/42ab972f482fb4daa58d4bf8.png)
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英汉广告互译一、关联理论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是由法国学者斯伯泊(sperber)和英国学者威尔逊(wilson)基于格莱斯(grice)的关联准则(maxim of relevance )而提出的认知语用学理论。
他们在1986年合作出版了《关联性:交际与认知》。
关联理论是反映人类认知的基本规律的理论,它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ostensive-referential process),而不是传统理论认为的交际是一种编码-解码过程(encoding-decoding process)。
关联理论的核心是寻求最佳关联原则(the principle of optimal relevance),即人类的交际行为都会产生一个最佳相关性的期待,接受者要确定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就必须在交际双方共知的认知环境中找到对方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的暗含意义,从而获取语境效果,达到交际的目的。
二、广告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广告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
广义的广告,就是广而告之,即广泛地告知公众某种事物的宣传活动。
狭义的广告指的是企业以推销产品和服务为目的,用付酬方式通过大众媒介向人们提供信息和劝服群众购买的传播活动。
广告具有信息功能,美感功能,诱导功能等。
其中诱导功能是最主要的,其他各种功能都是为诱导功能服务,都在努力使广告起到最大的诱导说服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告效应。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一则广告能否吸引广告受众的注意和认识是导致广告成败的关键。
三、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策略1、直译当源语和目的语受众的认知语境几乎没有差异, 并且对商品的认知角度、消费观念、价值取向等趋于一致时, 译者可以采用直译。
直译主要用来处理一些原文意义较明确, 句法结构较简单、完整, 按字面意思直接翻译便能将广告的意图传递给目的语接受者的广告。
广告翻译理论与方法
![广告翻译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531f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0.png)
03
广告翻译技巧
语言层面的技巧
01
词汇选择
选用简单、易懂、富有表现力的 词汇,避免使用生僻字或过于专 业的术语。
句式调整
02
03
修辞运用
根据目标市场的语言习惯,调整 句子的结构,使其更加自然流畅。
适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 辞手法,增强广告的吸引力和感 染力。
文化层面的技巧
文化对等
寻找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对等词汇,以避免 文化冲突。
意译法
总结词
灵活翻译,注重传达意义
详细描述
意译法在保留原文意义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写。这 种方法适用于原文和目标语言文化差异较大,语言结构不相符的广告。
创译法
总结词
创新翻译,打破原文形式与内容
详细描述
创译法是一种更为自由的翻译方法,它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和内容,而是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 受众需求,对原文进行大幅度的改写和创新。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突出本土化特色或创意的广告。
对策
根据目标市场的商业环境,调整广告策略和 信息重点,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 预期。同时,关注竞争对手的广告动态,制 定有针对性的广告策略。
05
广告翻译案例分析
品牌名称翻译案例分析
品牌名称翻译原则
品牌名称的翻译应遵循简洁、易记、与原品牌名称音义相符等原则,同时要考虑到目标市 场的文化和语言习惯。
关联翻译理论有助于指导译者更好地 处理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认知差 异,提高广告译文的针对性和可接受 性。
02
广告翻译方法
直译法
总结词
直接翻译,保留原文形式与内容
详细描述
直译法是广告翻译中最基本的方法,它尽量保留原文的句式、修辞和风格,力 求传达原文的直接含义。这种方法适用于原文和目标语言文化差异较小,语言 结构相似的广告。
纽马克翻译理论在广告词翻译中的运用
![纽马克翻译理论在广告词翻译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2c4314b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a.png)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纽马克翻译理论在广告词翻译中的运用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王帣斐 吕晖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的经济也日益国际化。
广告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手段,广告不仅需要向国内消费者介绍国外产品的性能和特点,也需要向国外消费者宣传中国产品,因此广告词的翻译在商品的跨国际流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翻译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跨国商品在目的语消费者中的销售业绩,也影响着商品交换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二、纽马克翻译理论彼得•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大量的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经验使纽克形成了独到的翻译理论。
1981年,纽马克的第一部著作《翻译问题探讨》出版,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以及文本类型理论。
1991年,出版了《论翻译》一书,提出了“翻译关联理论”。
其中文本类型说、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在纽马克翻译理论中最具有影响力。
纽马克在布勒语言功能理论的影响下将文本主要分为三类: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呼唤型文本。
根据这三种文本的不同特点与用途,提出了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
在交际翻译中,纽马克认为目标文本所产生的效果应该力求接近源文文本,适用于信息文本和呼唤文本的翻译。
在语义翻译中,纽马克认为目标文本应在目标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准确地再现源文本的语境意义,适用于表达型文本的翻译。
在实际应用中,交际翻译多采用增译、改写、类比释义等翻译方法,语义翻译多采用直译、音译、音译加注等翻译方法。
三、纽马克翻译理论与广告词翻译广告一次源于拉丁语“adventure”一词,有“注意”和“诱导”之意。
美国广告学家E.S.刘易斯在1898年提出了AIDMA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在接触广告信息到最终达成交易需要五个阶段:引起注意(Attention)、引起兴趣(Interest)、唤起欲望(Desire)、留下记忆(Memory)、购买行动(Action)。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广告翻译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广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13cb2c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3.png)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广告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广告翻译理论,它强调翻译广告时应注重传达广告中的功
能特点和效果。
在翻译广告时,我们需要准确地传达原文中的功能特点和信息,以实现广
告的宣传目的。
功能对等理论主要侧重于广告的实际功能和效果的传达。
在广告中,产品的功能特点
和效果是最重要的信息,翻译时我们必须准确地传达这些信息。
一款洗发水广告中描述了
这款洗发水可以使头发更柔顺,有光泽。
在翻译时,我们应该准确地传达这个信息,告诉
读者这款洗发水可以让头发变得柔顺,有光泽。
只有准确传达这个功能特点,才能实现广
告的宣传效果。
功能对等理论还要求翻译广告时要注重目标受众的需求和习惯。
广告的目标受众不同,他们对产品的需求也不同。
在翻译广告时,我们应该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和习惯灵活地调
整广告的表达方式。
一款针对年轻人的手机广告中,原文可能使用了很多时尚、潮流的词
汇和表达方式,那么在翻译时,我们也应该使用年轻人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便更好
地传达广告的功能和吸引目标受众。
功能对等理论还要求翻译广告时要注意文化因素的考虑。
广告是一个与文化紧密相关
的传播形式,它会受到广告所在社会文化的制约。
在翻译广告时,我们要注意不同文化之
间的差异,合理地调整广告的表达方式,以使广告更加贴近目标受众的文化环境。
一款针
对中国市场的奶粉广告中,原文可能使用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和形象,那么在翻译时,
我们也应该考虑到这些文化因素,适当地调整广告的表达方式,以使广告更容易被目标受
众接受。
目的论视角下产品广告口号语汉译英的策略和方法
![目的论视角下产品广告口号语汉译英的策略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a09653a45177232f60a2c3.png)
目的论视角下产品广告口号语汉译英的策略和方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日益扩大。
伴随越来越多的国外产品进入我国的同时,中国的商品也开始走向海外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面对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所有的厂商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将自己的产品更好地介绍给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对于这样一个问题,企业的营销策略很多,无疑广告是其中最有效率的方式。
一则优秀的广告不仅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还能拓宽销售渠道,争取更大的效益。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告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生死存亡。
因此,企业广告的翻译就成为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
本文以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目的论”为视角,探究企业广告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一、汉斯·费米尔的目的论德国的汉斯·费米尔迎合消费者心理。
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任何一则产品广告语设计都是在营销策略指导下实现的,都必须考虑该产品的消费群体的认知和接受心理。
目的论指出,广告翻译应注重译文读者的感受。
例:一则食品广告:藕粉,富含营养,科学精制而成。
译文:Lotusrootstarch,itisverynutritious,ascientificallyandhighlyfinishedproduct.当这种产品向国外销售时,并没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原因就是译文没有迎合消费者的心理。
在汉语中,粉指“成细小状的粉末”,而译文中的“starch”一词则表示“awhitsub-stancethatisfoundinquitelargeamountinbread,potatoes,etc.”暗示藕粉是一种含糖多的食物,吃了会使人长胖。
这样,自然就不会受到“视胖而畏”的西方人的欢迎了。
另外,“科学精制而成”可能造成“人工合成”的误解,对于早已是高科技的英美等国的消费者来说,不会有什幺吸引力,相反,他们更加渴望纯自然的食品。
所以,当把译文中的starch改为powder以后,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从而真正实现广告的促销功能。
广告翻译的原则
![广告翻译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04f568a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75.png)
广告翻译的原则: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核心论点即“对等”。
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观,即“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译者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结构,即不拘泥于形式对等”。
对等是指对原文而言,自然是对目标语而言,最贴近是指两者最大程度的相似。
后来,他又将“动态等效”
改为“功能等效”,强调“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映应该与源语中信息接受者对原文的反映基本相同”。
奈达指出“Translating means translating the meanin g”,这里的“meaning”就是强调翻译的交际价值,即语篇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意义。
广告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新颖的词汇,独特的表达方式,寓意言外,巧用歧义,使读者驻足思考,领会其意境,参与消费。
这些特点使语用等效翻译成为了最佳的广告翻译方式。
因此广告翻译中应以源语为基础,充分考虑目的语接受者的自然习惯、社会历史文化、风俗、教育层次等主客观因素;使译文接受者能够在理解语境的基础上抓住言外之力,正确理解语言意图,并用对等的语言在目的语中描绘出来,产生与源语接受者同样的反应,这恰好就进入了语用学的研究范围。
《广告翻译》大纲及教案
![《广告翻译》大纲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74bcf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9.png)
《广告翻译》大纲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广告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广告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广告文本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广告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广告的定义和功能广告翻译的概念和重要性广告翻译的原则和标准2. 广告翻译的方法和技巧直译和意译创译和改编修辞和风格文化适应和本土化三、教学过程1. 引入广告翻译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广告翻译的兴趣和认识。
2. 讲解广告翻译的原则和标准,让学生了解广告翻译的基本要求。
3. 介绍广告翻译的方法和技巧,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掌握广告翻译的具体操作。
4. 进行实际广告文本的翻译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进行实践。
5. 学生展示和评价自己的翻译作品,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
四、教学评估1. 学生翻译作品的质量评估,包括准确性、流畅性和创意性等方面。
2. 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的表现评估,包括积极主动、思维敏捷和团队合作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1. 广告文本样本,包括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广告。
2. 参考书籍和资料,包括广告翻译的相关理论著作和案例集。
3. 翻译软件和在线资源,用于辅助广告翻译的实际操作。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广告翻译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广告翻译的专家和客户,进行模拟翻译和反馈。
3. 案例研究:选择一些成功的广告翻译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广告公司或翻译公司,了解广告翻译的实际工作流程。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传授广告翻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3. 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翻译练习,提高广告翻译的实践能力。
4. 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参与广告翻译项目,体验实际工作流程,提高综合能力。
八、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
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的广告翻译
![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的广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d5efdd084254b35eefd3454.png)
摘要随着经济的充分发展,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同益明显,广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而对广告翻译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但是,尽管人们已经对广告翻译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活动,然而我国对广告翻译的理论研究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广告翻译尚未得到充分发展。
广告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对输入国消费者的心理、信仰等产生直接的冲击,从而影响商品在目标市场的占有率和销量。
中英语言和文化中的差异决定了广告翻译是一项非常灵活而复杂的工作,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提出了这样的概念:译文的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应该与源语言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相同。
这一理论正好符合了广告翻泽的特点,即译文应与原文具有相同的劝说功能。
从这个角度来说,功能对等理论应该是指导广告翻译的最佳理论。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论证功能对等是指导广告翻译的最佳理论原则之一,在功能对等的理论基础上,着重讨论如何处理广告翻泽中所涉及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另外还结合实例提出常见的翻译策略。
第一章中,作者首先介绍了翻译的一般理论,接着详细阐述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广告的基本知识,以及广告本身所涵盖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因素,为后一章节的广告翻译作了铺垫。
第三章作者首先论证了功能对等理论对于广告翻译的可行性,通过分卡厅、探讨,认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非常适合于广告翻泽。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应用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广告译文之于原文在文体,内容以及形式上的总体要求。
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所在,说明了目前广告翻译的主要策略。
在第四章中,作者首先说明了广告翻译应当达到两个层次的对等,即语言层次的对等和文化层次的对等。
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为了达到最贴切的自然等值,作者在具体分析典型的广告翻译实例基础上,提出了归化转换的翻译策略。
最后一章中,作者对全文予以归纳、概述,并指出了文章不足之处和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功能对等,广告翻译,翻译策略VIAbstractsWith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rend becoming increasingly evident,advertising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modem society,as a result,there is an increasingly higher requirement in advertising translation.However,despite the fact that people have taken a great dealof practical activities in the field of advertising translation,the Chinese theoreticalresearch of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still far failed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advertising translation has not yet been fully developed.Advertising is a cross—languag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having a direct impact on the consumer psychology and beliefs of the importers,and thereby affecting the share and sales of commodities in the target market.Because of the languag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the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is a very flexible and complex task.In SO many translation theories,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puts forward such a concept:the reaction ofthe receptor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should be substantially the same as the receptors in the source language.This theory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tising translation,that is,the target text should have the same persuasion function as the original text.From this perspective,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should be a best guiding theory of advertising translation.While pointing out through analysis that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is one of the best guiding principles for advertising translation,this thesis focuses on how to deal with the languag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nvolved in advertising translation,besides in the end,common 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 are given on the basis of examples.Chapter One first introduces the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and then elaborates on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Chapter Two includes the basic knowledge of the advertising and advertisement,as well as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advertising,SO as to pave the way for the latter chapters.In the third Chapter,firstly,,thefeasibility of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in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is fullyVIIelaborated through analysis and discussion,and based on this,the writ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for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in style,form and content.Chapter Four shows the current strategies of advertising translation.In thischapter,the author states at the outset that the advertisements should be translated totwo levels of equivalence,that is,the language level and the cultural level.Under theguidanc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the author proposes strategies of adaptation based on specific examples of typical advertising translation.The final chapter outlines and summarizes the wholetext,where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inadequacy of the thesis and the direction offurther study.Keywords:functional equivalence,advertising translation,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troductionAs China is deepening its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especially after joining WTO,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ctivities develop rapidly and the international advertisements grow vigorously.There is a strong need for efficient 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 communication.Thus the amount of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keeps increasing.As a specialized and important area of translation,advertising translation has its own features and rules,which deserve an intensive and systematic study.We all know that a successful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Can influence the customers imperceptibly but enormously,and it can arouse people’S interests in buying the products and bring about profit for a company.While on the other hand,afailed advertisement will not only cause economic losses but also directly influence the image of a company even a country.Incommensurate to its ever growing importance,advertising translation still remains an under explored field as a branch inthe discipline of translation,the study of advertising translation,especially that between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is far from satisfactory in accordance with its need.Until now,no systematic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is issue has been sufficiently conducted.There are only a small number of papers making a summary ofthe experience achieved from the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practice,among which the majority is published in college journals instead of Chinese key joumals.Many of thearticles are descriptive rather than analytical,dealing with specific aspects of advertising translation,such as translation of rhetoric,slang,brands and slogans,andaesthetic properties and SO forth.This thesis,adopting an analytical approach,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in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Instead of focusing on the specific techniques,it tends to focus on thegeneral principles and general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In general,it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with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Chapter One first introduces the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and then presents Nida’S functionalequivalence theory,its development,content and essence.In chapter Two,basic knowledge of advertising has been discussed in great detail,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advertising,definition of advertising and advertisement,classificationof advertising,purposes and functions of advertising,and features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which have been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namely,lexically, syntactically and rhetorically.Based on the first two chapters,it is thus safe to drawthe conclusion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is practical and feasible,therefore in the third chapter,the writer firstelaborates on the feasibility of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in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through analysis and discussion,and then under the guidance of Nida’Sfunctional equivalence,the writ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for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in style,form and content.Chapter Four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is thesis,which shows the current strategies of advertising translation.Since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proposes that translation shall be target languageoriented and target culture oriented,strategies of adaptation are definitely reasonableand unavoidable.In this chapter,a number of examples are quoted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advertising translation.The conclusionsummarizes the whole thesis,and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inadequacy of the essay and the direction of further study.2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Any factual analysi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need a systematic theory as the backup.With regard to the field of advertising translation,the author will first of allreview briefly the notion of equivalence and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as the guiding theory in dealing with advertising translation.1.1 Notion of Translation EquivalenceThe first significant statement on translation was made by Cicero(1 06BC-43)in the first century BC,proposing“not to translate word for word,but to translate sensefor sense”.Since then,translation theories have developed for more than 2000 years.The term‘‘equivalence’’first appeared in J.R.Firth’s writing when he stated that‘‘theSO—called translation equivalents between two languages are never really equivalent’’(Firth,1 957).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s and the linguistic-oriented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west,“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has been anessenti al issue not only in translation theory over the last 2000 years,but also inmodern translation studies”(Wilss,200 1:1 34).“Translation is the replacement of arepresentation of a text in one language by a representation of an equivalent text in asecond language”(Meetham&Hudson,1 969:7 1 3).The main goal of translation is toestablish a particular type of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target text.The nature of correspondence has been referred to as“faithfulness’’or ‘‘fidelity'’,or more predominantly,to the notion of“equivalence”.Therefore,equivalence is a central concept in the translation theory.But to gain a full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isonly ideal for all translators.Since“there are,properly speaking,no such things asidentical equivalents”(Belloc,1 93 1:37),one must try to find the closest possible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Generally,Studies of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could becategorized into the following types:1)referential or denotative equivalence where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words supposedly refer to the same thing in the real world;2)connotative equivalence where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words trigger the same or similar associations in the minds of native speakers of thetwo languages;3)quantitative—scheme equivalence where relationships of lexical equivalence,in particular in the area of terminology,are distincted as one-to —oneequivalence,one—to-many equivalence,one—to-part-of-one equivalence or nil equivalence;4)text—normative equivalence where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words are used in the same similar contexts in their respective languages;5)textual equivalence where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information flows are similar and the cohesive roles of source language and devices in their respective textsare more or less the same;6)cultural equivalence where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cultural information are commonly shared by their respective readers.These six categories of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mentioned above can be regarded as equivalence in different degrees,with regard to different levels of presentation and atdifferent ranks.However,such classification seems uncontrollable.According to Eugene Nida,equivalence can be generally categorized into two types,of which one is formal equivalence and the other is functional。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广告语的翻译策略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广告语的翻译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5d6151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6e.png)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广告语的翻译策略
多元系统理论是一种综合性的理论体系,可以用于分析和解释人类行为。
在广告翻译中,多元系统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广告语的翻译策略。
多元系统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
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则,并与其他系统相互作用。
这些系统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历史等等。
在广告翻译中,我们可以将这些系统应用到翻译策略中。
首先,从生理系统的角度来看,广告语的翻译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上,还需要考
虑目标受众的文化因素。
例如,在翻译餐厅的广告语时,不同文化的人对食物的口味、烹
饪方式、菜单名称等方面的偏好都不同,因此翻译策略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调
整。
其次,从心理系统的角度来看,广告语的翻译需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和情感
状态。
例如,在翻译保健品的广告语时,需要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兴趣,同时也要考虑到他
们的信任和认同程度,从而调整翻译策略。
最后,从历史系统的角度来看,广告语的翻译需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
传统。
例如,在翻译历史文化遗产的广告语时,需要考虑到该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地域
特色和文化传承,从而制定更为准确的翻译策略。
综上所述,多元系统理论为广告语的翻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翻译人员应该根据
目标受众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历史等多个方面,制定合适的翻译策略,从而达到
更好的传播效果。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广告翻译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广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9350bdf33d4b14e852468ce.png)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广告翻译摘要:广告是一种特殊语言,有其自身的特征,翻译广告时必须充分考虑它的语言特征。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教授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读者反应”和“内容重于形式”两个因素,为翻译广告提供了依据,本文通过几个广告翻译实例对此加以论证。
关键词:奈达;功能对等;广告;翻译一、奈达的“对等理论”尤金·奈达(eugene a.nida)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
被誉为“翻译界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家之一”。
其翻译理论对世界范围内的翻译研究事业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动态对等“动态对等”最早出现在奈达于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初探》中,书中还提出了“形式对等”。
动态对等指的是遵循“效果对等的原则”,不以译语和源语信息的完全等同为目标,追求和原语信息最自然、最接近的对等翻译,它要求译语与源语在信息的实质上相同,用一种符合译语习惯的方式表达源语信息。
奈达认为,翻译的重点不应当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而应当是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还应把这种反应和原作读者对原文所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
(二)功能对等为了强调“功能”的概念,并避免有些人对“动态”的误解,奈达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书中,在“动态对等”的基础上,他又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并将其分为“最低层次对等”(minimal equivalence)和“最高层次对等”(maximum equivalence)。
奈达认为,最低层次对等是指“目的语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最高层次对等是指“目的语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奈达,2001:87)。
“功能对等”不是语言的对等,而是语言功能的对等,是读者心理反应的对等。
译文在译文读者心中的反应是否和原文在原文读者心中的反应相似,才是奈达所关注的。
汉语广告的英文翻译方法
![汉语广告的英文翻译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c4ae19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a.png)
汉语广告的英文翻译方法广告是一种应用性极强的文体,由于中西方在语言文化、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翻译工作者往往需要“背叛原文”,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忠实”,从而实现广告的真正目的。
根据功能目的性原则,译者在翻译汉语广告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广告受众的语言文化、心理等因素,遵照英语广告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方法,以实现广告的预期功能,更加有效地刺激受众的购买欲望。
笔者认为,汉语广告英译时,应当灵活采取直译、增译、删译、仿译、转译和创译等方法,并要注意避开译语文化的禁忌。
1.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 Method)直译是指翻译广告时尽量保持原发语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修辞手段等,同时要求译文通顺流畅,以求最大限度地获得与原文同等的广告效果。
尤金·奈达先生曾说过,仅仅字面对等就能实现功能对等的话,也就无需进行形式上的调整了。
对于技术性广告、公司及产品的简介等来说,直译法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方法。
这些广告读起来客观、真实,令人信服。
(5)“铁牛”牌拖拉机装有半分置式液压系统,用途广泛。
可佩带犁、播种机、收割机、旋耕机、拖车、畜牧机械和植保机械等70种农机具进行作业。
(天津“铁牛”牌拖拉机广告)Fitted with a semi-individually arranged hydraulic system,TN tractor features a vast range of farming tasks. It can be1matched with 70 kinds of various implements for operators such as ploughing,harrowing,seeding,harvesting,rotary cultivating,transporting,planting and nursing etc.(6)大港油田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CNPC)下属的一个特大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联合企业,其勘探开发范围跨津、冀20个县、市、区以及山东省的一部分,面积约18 000平方公里。
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
![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dad6169ddccda38376baf92.png)
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摘要: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发生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同时它又反作用并修饰这种特定的环境。
广告英语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特色和风格。
本文通过将目的论、文化差异和广告翻译实践结合,为广告翻译策略的研究开启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目的论,广告,翻译一、关于目的论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ie)最初是由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于20 世纪70 年代提出的,是功能派的核心理论之一(张美芳, 2005)。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翻译活动是根据翻译目的使目标文本与源文本之间保持一定联系,使交流越过文化障碍得以通畅进行。
目的论确定了翻译应遵循三个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其首要原则是目的法则(skopos ru le),它指的是翻译应在译语情景和译语文化中,按译文接受者所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
目的论与传统对等理论不同的是:目的论强调从宏观层面分析文本的翻译及目标文本在其文化中的功能。
二、广告语言的特征和翻译原则(一)英汉广告语言的特点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是英国的一名作家,他主张文学作品的语言应该具有”最高程度的优雅和给人以想象余地的含蓄。
”然而,广告是一种实用的文体,它不同于文学翻译,广告语言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含蓄,同时广告语言手段的选择受制于广告语言创意独特的交际任务,因而也就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特点--广告语体风格呈现出既简洁明了,又含蓄深沉的富有感染力的基本特点。
广告语言美主要体现在用词美、构句美、声韵美、简洁美、修辞美等方面。
”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广告语言最能体现莎士比亚这句名言的深刻内涵,语言越是简练,韵味越浓,表现力更强。
如下面一则广告:the offspring of spring 这是皮瑞尔矿泉水广告。
”春天、泉水”构成双关,语境极其优美。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广告翻译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广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479dcb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7.png)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广告翻译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广告翻译越来越成为企业跨国营销的重要环节。
然而,广告翻译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环境中的传达效果却常常低于预期,这不仅导致了企业营销策略的失败,也影响了品牌形象的建立。
因此,在进行广告翻译时,需要遵循功能对等理论,以最大化广告信息的传达效果。
广告翻译的功能对等理论指的是在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翻译不仅仅要求译文与源语言的意思相同,而且还要求译文在翻译文化中具有与源语文化相似的意义和经验。
也就是说,广告翻译需要人工智能翻译机器人能力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广告的文化背景、口感和语感,以及语言之间的表达方式和传达效果。
首先,广告翻译需要考虑文化背景和口感。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可能导致广告信息传达的困难。
例如,中国人更加注重和谐和家庭观念,而欧美人则更重视个人自由和权利。
因此在翻译广告时,需要根据目标文化的背景和口感,选择恰当的词汇,制定相应的广告策略,从而让广告更容易被目标受众所接受和认同。
其次,广告翻译需要考虑语感和口头禅。
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感,这些因素对广告翻译的传达效果至关重要。
例如,英语中的“excuse me”在汉语中没有一个直接的对应翻译,而在不同的语境下,翻译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广告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充分了解目标语言的语感和口头禅,根据特定情境进行相应调整,以达到广告传达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最后,广告翻译需要考虑语言之间的表达方式和传达效果。
不同语言之间的表达方式和文化传统差异会影响广告信息的传达效果。
例如,英语中的“breakfast”翻译为汉语的“早饭”,中文中的“早饭”传达出的信息要比英语中的“breakfast”更加丰富和详细。
如果在翻译广告时,没有考虑到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广告信息的传达失真。
因此,在广告翻译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考虑到不同语言之间的表达方式和传达效果,以确保广告信息的准确和有效传达。
总之,为了最大化广告信息的传达效果,广告翻译需要遵循功能对等理论,并需要考虑到文化背景和口感、语感和口头禅,以及语言之间的表达方式和传达效果。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广告翻译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广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e74560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7.png)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广告翻译
广告翻译是一项独特的任务,要求翻译人员不仅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还要在目标语言中传达相同的感觉和效果。
功能对等理论是一种常用的翻译方法论,它可以帮助翻译人员在广告翻译中实现准确、有效和文化适应的传达。
1. 宣传效果传达:广告的目的是促使人们采取行动,比如购买产品、使用服务或参加活动。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理解原文的宣传效果,并在目标语言中找到相应的方法来传达这种效果。
如果原文使用了引人注目的标题或口号,翻译人员可以尝试使用目标语言中具有同样效果的词语或表达方式。
2. 情感表达:广告通常依赖于情感上的连接与读者,通过触发情感反应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
在翻译中,翻译人员需要准确传达原文中的情感,以便在目标语言中引起相同的反应。
这可能涉及到选择适当的词语、使用符合目标读者文化和习惯的隐喻或比喻,或者调整语气和语调的方式。
3. 功能传达:广告还需要传达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和特点,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它们的用途和优势。
在翻译中,翻译人员需要确保目标语言读者可以清楚地理解原文中的功能描述,并且能够根据文化和习惯调整它们。
这可能涉及到对产品或服务的本地化调整,以适应目标市场的需求和偏好。
除了这些关键要点,翻译人员还需要注意其他与广告相关的因素,如文化差异、语言风格和目标读者群的特点。
广告翻译需要创造性地思考和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技巧,在保持准确传达的确保广告在目标市场中能够达到相同的宣传效果和反应。
通过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翻译方法,翻译人员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并实现成功的广告翻译。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广告翻译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广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e78f42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e.png)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广告翻译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不断扩大其国际业务和市场范围。
广告作为重要的营销工具,也需要进行跨文化的翻译和适应。
而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广告翻译能够更好地保持广告信息和效果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功能对等是翻译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在保持输出文本所要传达的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输入文本和输出文本之间的差异。
在广告翻译中,也应当遵循这一原则。
其中,功能的定义可以包括情感传递、信息传达、特殊效果等方面。
首先,在情感传递方面,广告翻译需要保证输入文本和输出文本在情感色彩上的一致性。
由于不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下,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很大,因此翻译人员需要充分理解目标文化和语言的情感表达方式,并尽可能地选择与源文化情感色彩相似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传达广告的情感信息。
其次,在信息传达方面,广告翻译需要保持广告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例如,一些特殊商品或服务可能只有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才有销售市场,对于这些商品或服务的广告信息翻译,需要将其准确地传达到目标语言文化环境中,并确保不会因文化差异导致信息的失真或不充分。
最后,在特殊效果方面,广告翻译也需要保持源文本的特殊广告效果。
例如,一些广告可能涉及语音韵律、图像和音效的相应效果,在翻译时需要通过特殊的文化解释或适当的音效和图像等方式,尽可能地保留这些效果,以达到源文本广告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3:Challenge the limits.(SUMSUNG) 挑战极 限. 例 4:No problem too large. No business too small.(IBM) 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没有不做的小生意.
例 5:Unlike me, my Rolex never needs a rest.( 劳力克斯手表) 与我不同,劳力克斯从不需要 休息.
例 24:速效救心丸. (药品)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2.6 套译法(Parody) 套译法
套用现成的英语或汉语中的成语或俗语或 典故来翻译广告
例 22: A Mars a day keeps you work, rest and play.(Mars chocolate) 一天一块玛斯巧克力,让您工作像工作,娱乐像 娱乐.
例 23:All is well that ends well. 烟蒂好,烟就好。
例 7:Cooking Without Looking.(Minute Rice) 转眼就熟. (迷你米饭) 不仅表明煮饭技巧熟练,而且花时间极少,更能迎 合顾 客不愿等待的心理.
2.2 意译法(Free Translation)
例 6:输入千言万语,奏出一片深情. (文字处理) This word processor plays a tune of deep feeling whenever you are typing. 这是一句蕴含隐喻而且对仗工整的广告词,原句 很难用直译的方法传达引申的涵义,只能采取 意译,虽然译 句不是那么对仗工整,但也传达 了原句的精神,加上"feeling"与"typing"押韵,读 来生动流畅。
2.1 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
例 1:眉笔像花瓣一样柔和. (眉笔广告) Our eyebrow pencils are as soft as petals. 这则广告翻译用了明喻"as…as"的句型,和原广 告词中的比喻修辞取得一致,同时加入了英语 中押头韵的修辞手法("pencils"和"petals"属于 押头韵,重复了字母"p") ,将原句的意思表达地 非常准确,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2. 广告翻译的六大常见策略
广告属于呼唤文本 以促销为目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语言简洁明快、 词语优美、内涵丰富、通俗易懂,并具有很强的 说服力,符合大众的审美与实用心理。因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告翻译而应在目的论指导下,以目的原则为基础 ,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译者可灵活选择合理的翻 译方法和技巧,如直译法、意译法、创译法、增 补型翻译、浓缩型翻译、套译法等。
2.4 增补型翻译(Supplementary Translation)
这类翻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出于一定目 的,适当添加了译文的内容。
例 16:Beyond your imagination.(Korean Air) 意想不到的天空. (韩国航空)
例 17:Elegance is an attitude.(Longines) 优雅态度 真我性格 (浪琴表)
1.2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 In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divides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into 3 major types: expressive, informative and vocative. Accordingly, texts can be divided into 3 types: the expressive text, the informative text and the vocative text(信息文本、表 达文本和呼唤文本).
例 8:Everything is extraordinary. Everything tempts. (Cartier) 直译:一切都很出名,一切都 很诱人. 意译:件件超凡脱俗,样样新颖诱人. ( 亚地亚饰品) 例 9:Every time a good time.(McDonald's) 分 分秒秒欢聚欢笑. (麦当劳)
例 18:Taking the lead in a Digital World.(SUMSUNG) 领先数码,超越永恒. (三星电子)
例 19:Your Future is Our Future.(HSBC) 与您并肩,迈向明天 . (汇丰银行)
例 20:Anytime (Global Express, Logistics & Mail) 随时随地,准时无误. (TNT 快递服务)
广告翻译策略
1. 理论基础
1.1:Skopostheorie (目的论) 翻译即“为译语环境中的某个译语目的和译 语受众制作一个译语情景中的语篇。”(H. V. 弗米尔) 任何翻译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这 意味着翻译行为是由翻译目的来决定的,即 “目的决定方法”。
The translation method and the strategy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the skopos of the target text.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篇体裁,广告的交际目的可 以概括为 AIDA( Attention,Interest,Desire ,and Action) ,即吸引注意、引起兴趣、激 发欲望、敦促行动。
例 10:We're not in the computer business. We're in the results business. (IBM) 唯我电脑,成效更高.
2.3 创译法(Creative Translation)
例 11:Connecting People.(Nokia) 科技以人为本. (诺基亚) 例 12:A great way to fly. 新加坡航空,飞越万里,超越一切. (新加坡航空) 例 13:Quality Services for Quality Life.(康乐及 文化事务署) 凝聚新动力 文康展新姿
2.5 浓缩型翻译(Condensed Translation)
指在翻译过程中,删除,压缩或省略部分内 容.
例 21:位于上海九江路的金融广场,雄踞黄埔区商业 中心的心脏地带,交通方便,商贸往来繁盛,地点理想 适中. In the heart of Huangpu, Financial Square on Jiujiang Road is a well-situated Shanghai office tower.
上述广告的翻译已基本脱离了翻译框架,原广告 词的痕迹已荡然无存,属于重新创造的一类,都 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从中也看到了译者的智 慧和独创性.
例 14:Good to the last drop!(雀巢咖啡)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例 15:It happens at the Hilton.(Hilton) 希尔顿酒店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