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题目及答案)
2023年《统计学原理》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新版)
2023年《统计学原理》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新版)一、单选题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试题答案】:B2.统计调查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取得真实可靠的()。
A、第二手资料B、已分组资料C、原始资料D、数列资料【试题答案】:C3.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B、对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全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试题答案】:B4.若某种商品第二季度销售量季节比率为0.5,则表明该商品第二季度销售()。
A、处于旺季B、处于淡季C、增长了60%D、增长了160%【试题答案】:B5.若单项式数列的所有标志值都减少一半,而权数都增加一倍,则其算术平均数()。
A、增加一半B、不变C、减少一半D、无法判断【试题答案】:C6.某市工业企业2020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21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试题答案】:B7.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农产品产量总指数B、股票价格指数C、居民消费价格指数D、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试题答案】:A8.某企业2018年的产值比2014年增长了200%,则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A、29.73%B、13.89C、31.61%D、50%【试题答案】:C9.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重要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试题答案】:A10.已知甲、乙两厂工人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100元和150元,则平均工资的代表性()。
A、甲厂大于乙厂B、甲厂小于乙厂C、两厂相等D、无法判断【试题答案】:D1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2.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B)。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3.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4.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A)。
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A )A.缩小为原来的81.6%B.缩小为原来的50%C.缩小为原来的25%D.扩大为原来的四倍6.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C )。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 9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 84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一0.94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一0.91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 ABE)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2.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AB )A.各组频率或频数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C.各组组距的大小D.各组组数的多少E.各组组限的大小3.简单随机抽样(ACDE )A.适用于总体各单位呈均匀分布的总体B.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较大的总体C.在抽样之前要求对总体各单位加以编号D.最符合随机原则E.是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4.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BC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两种。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描述数据B. 推断数据C. 描述数据和推断数据D. 预测数据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总体B. 样本C. 变量D. 函数答案:D3. 以下哪种图形不适合表示分类数据?A. 条形图B. 饼图C. 直方图D. 散点图答案:D4. 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中,哪个不受极端值影响?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所有选项答案:B5.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所有选项答案:D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0到1C. 0到2D. -2到2答案:A7. 以下哪个测试用于检验两个独立样本均值的差异?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回归分析答案:A8. 以下哪个统计图用于展示变量之间的关系?A. 直方图B. 饼图C. 散点图D. 条形图答案:C9.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A. 描述数据B. 预测未来C. 推断数据D. 所有选项答案:B10.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假设检验的步骤?A. 提出假设B. 收集数据C. 计算检验统计量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图形?A. 直方图B. 箱线图C. 散点图D. 饼图答案:A, B2.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方法?A. 点估计B. 区间估计C. 回归分析D. 假设检验答案:A, B3.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 B, C4.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A. 方差B. 标准差C. 极差D. 均值答案:A, B, C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A. 移动平均B. 指数平滑C. 回归分析D. 季节性分解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什么是统计学中的总体和样本?答案: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研究。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统计的基本方法包括( )A.调查法、汇总发、预测法 B .调查法、整理法、分析法C .大量观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 .时间数列法、统计指数法、回归分析法2.对统计数据建立某种物理的度量单位的亮度层次是( )A .定类尺度B .定序尺度C .定距尺度D .定比尺度3.调查单位是( )A .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B .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C .调查项目和指标的承担者D .基层企事业单位4.对连续变量分组,最大值所在组下限为10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750,则最大值所在组的组中值为( )A .1100B .1200C .1250D .15005.某商场2006年彩电销量为10000台,年末库存100台,这两个绝对指标是( )A .时期指标B .时点指标C .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D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6.下列属于比较相对指标的是( )A .我国人口密度为135人/平方公里B .某年我国钢产量为日本的80%C .2006年我国GDP 比上年增长9%D .2006你我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为12000元7.在抽样调查中,抽取样本单位必须遵循( )A .可比性原则B .同质性原则C .准确性原则D .随机性原则8.样本容量与抽样误差的关系是( )A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大B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C .样本容量越小,抽样误差越小D .两者没有关系9.对500名大学生抽取15%的比例进行不重置抽样调查,其中优等生为20%,概率为95.45%(t=2),则优等生比重的抽样极限误差为( )A .4.26%B .4.61%C .8.52%D .9.32%10.当一个变量变化幅度与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幅度基本上是同等比例时,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 )A .函数关系B .复相关关系C .线性相关关系D .非线性相关关系11.已知x ,y 两个变量, 2010,8,x y xy σσση=== ;则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数可知,x 与y 之间存在着( )A .高度正相反B .显著正相反C .低度正相反D .微弱正相反12.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是( )A .单相反B .复相关C .偏相关D .正相反1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各个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A .之和B .之差C .之积D .之商14.下列指数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A .价格指数B .平均工资指数C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D .销售量指数15.统计指数划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依据是指数的( )A .说明的是总体还是构成单位的数量变动B .反映时间状况C .编制方法D .反映指标性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统计的职能有( )A 、信息职能B 、咨询职能C 、监督职能D 、分析职能E 、决策职能17.在调查过程中,产生登记误差的原因有( )A 、测量B 、记录C 、计算D 、填报E 、抽样18.下列计算相关系数公式中,正确的有( )A 、xy x y σσσ B1()()x x y y --∑C、()()x x y y --Dn xy x y-E 、2222()()n xy x y n x x n y y -⎡⎤⎡⎤--⎣⎦⎣⎦∑∑∑∑∑∑∑19.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有( )A 、时间长短可比B 、总体范围可比C 、指标名称可比D 、指标内容可比E 、指标的计算方法可比20.某地区全部商品的零售价格指数今年为去年的112%,这是( )A 、综合指数B 、数量指标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D、总指数E、个体指数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21.政治算数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其代表作的问世,成为统计学诞生的标志。
(完整版)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期末复习题(答案仅供参考)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 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 )4. 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5.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6. 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7. 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9.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10. 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11. 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12. 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13. 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14. 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15. 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16.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17. 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 )18. 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19. 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20. 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 (B )A.数量特征和客观规律B.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C.数量关系和认识客体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2、对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数单位进行调查并加以综合研究的方法是 ( A )A.大量观察法B.综合指标法C.统计分组法D.归纳推断法3、某地区组织一次物资普查,要求1月5日至1月3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B )A.调查时间B.调查时限C.标准时间D.标准时点4、对企业职工按性别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工资水平分组,这种分组是 ( B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平行分组D.再分组5、某企业1995年完成利润100万元,1996年计划比1995年增长5%,实际完成110万元,1996年超额完成计划 ( B )A. 104.76%B. 4.76%C. 110%D. 10%6、某地区农村和城市人均收入分别为1200元和1900元,标准差分别为80元和170元,人均收入的变异程度 ( A )A. 城市大B. 农村大C. 一样大D. 不可比7、交替标志标准差的取值范围是 ( B)A. 0 ≤σ≤1B. 0 ≤σ≤0.5C. 0 ≤σ≤0.25D. 0.25 ≤σ≤0.58、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的条件下,扩大极限误差 ( B )A.可以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B.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C.可以提高推断的精确程度D.推断的可靠程度不变9、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95.45%, 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A )A. 576户B. 144户C. 100户D. 288户10、相关系数的正负号决定于 ( D )A. x 的标准差的正负号B. y 的标准差的正负号C.协方差的正负号D. x 和 y 的相关程度11、在线性相关的条件下,自变量的标准差为10,因变量的标准差为16,相关系数为0.9,则回归系数为 ( A )A. 1.44B. 0.56C. 0.16D. 14.412、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 A )A.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C.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 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13、简单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因素变动分析的主要特点是 ( C )A. 相对数分析和绝对数分析都必须使用同度量因素B. 相对数分析和绝对数分析都可不使用同度量因素C. 相对数分析可不使用同度量因素,绝对数分析则一定要使用同度量因素D. 相对数分析必须使用同度量因素,绝对数分析则可以不使用同度量因素14、在用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月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 C )A. 100%B. 120%C. 400%D. 1200%15、在综合统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归纳、推断和预测的方法是( D )A .大量观察法 C. 统计分组法C .综合指标法 D. 模型推断法16、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形成 ( C )A .复合分组 B. 层叠分组C .平行分组体系 D. 复合分组体系 17、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 ( A )A.一项数值B.二项数值C.三项数值D.四项数值18、两个相关变量呈同方向变动,则其相关系数 ( B )A. r <0B. r >0C.0=rD.1=r19、根据抽样的资料 (3%抽样),一年级优秀生比重为10%,二年级为20%,在抽样人数相等的条件下,优秀生比重抽样误差 ( B )A. 一年级较大B. 二年级较大C. 相同D. 无法得出结论20、如果已知两个企业报告期和基期某种产品的产量和单位成本资料,要计算平均单位成本的变动,应采用 ( C )A.综合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21、把各个时期的资金利税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这样形成的数列是 ( B )A.变量数列B.绝对数时间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22、按全国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 ( C )A.平均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23、对某市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其调查对象是 ( C )A.每台设备B.各工业企业全部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D.部分工业企业的设备24、研究某县乡镇企业生产工人状况,某乡镇企业的生产工人数是 ( B )A.数量指标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值D.变量值25、 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期限是指 ( A )A.调查工作的起迄时间B.搜集资料的时间C.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D.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26、变异是统计的前提,是指( B )A.统计总体中的各单位是不相同的B.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C.对应于统计总体的指标名称各不相同D.总体中各单位有多个不同的统计标志27、标准差系数抽象了( B )A.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B.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C.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D.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28、若z代表单位成本,q代表产量,则公式Σz1q1-Σz0q1经济意义为 ( C )A.反映产量变化而引起的总成本变动的增减额B.反映产量变化的绝对额C.反映单位成本变化而引起的总成本变动的增减额D.反映单位成本变化的绝对额29、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误差范围扩大一倍时,抽样单位数( C )A.扩大一倍B.减少一倍C.只有原来的1/4D.只有原来的1/230、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是( A )A.同质性B.社会性C.大量性D.变异性31、若销售量指数下降,销售价格持平,则销售额指数必然( A )A.下降B.上升C.不变D.不确定32、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 D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33、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B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34、每一吨铸铁成本(元)依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 = 56 + 8 x ,这意味着( C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如果废品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35、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指的是 ( A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绝大的比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36、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B )A. 全面调查B. 抽样调查C. 典型调查D. 重点调查37、某工人月工资600元,“工资”是 ( D )A. 品质标志B. 变量值C. 指标D. 变量38、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D )A. 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B. 组数的多少不同C. 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D. 选择分组标志的数量多少不同39、某厂计划规定工人出勤率达到98%,实际只达到95%,则工人出勤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C )A. 3%B. 103.16%C.96.94%D. 40%40、重复抽样平均误差 ( B )A. 总是小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B. 总是大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C. 总是等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二、多选选择题1、下面哪些是连续型数量标志 ( ABDE )A.住房面积B.商店的商品销售额C.高校的大学生人数D.人口的出生率E.工业增长速度2、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 ABDE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E.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3、下面哪几项是质量指标( BC )A.商品流转额B.平均亩产量C.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D.人口密度E.工人出勤率4、常见的抽样组织形式有 ( BCD )A.重复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E.不重复抽样5、统计研究运用的各种专门的方法,包括: ( ABCDE )A.大量观查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模型法E.归纳推断法6、下面时期指标有( BCDE )A.耕地面积B.播种面积C.扩大的耕地面积D.新建的住宅面积E.国民生产总值7、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要素有 ( ABCD )A.组距B.组数C.组限D.变量值E.总体单位数8、统计总体的特征是 ( BDE )A.科学性B.实用性C.大量性D.同质性E.变异性9、属于调查资料准确性检查对象的误差有 ( ABCD )A.计量误差B.记录误差C.计算误差D.抄录误差E.抽样误差10、统计表的结构,从内容上看,包括 ( ABC )A.标题B.横行和纵栏C.数字资料D.主词E.宾词11、典型调查是 ( BCDE )A.一次性调查B.专门组织的调查C.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D.调查单位有意识选取的调查E.可用采访法取得资料的调查12、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 ACDE )A.月末商品库存额B.劳动生产率C.历年产值增加额D.年末固定资金额E.某市人口净增加数13、重复抽样的特点是 ( ADE )A.各次抽选互不影响B.各次抽选相互影响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D.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E.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14、对比两个计量单位不同的变量数列标志值的离散程度应采用( BD )A.平均数B.平均差C.全距系数D.均方差E.标准差系数15、对连续型变量分组成 ( BCD )A.要用单项式分组B.要用组距式分组C.组限必须重叠D.组距必须是相等的E.首末两组必须采用开口组限16、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增加一成即增长 ( BC )A.百分之百B.0.1倍C.十分之一D.一倍E.百分之一17、平均数指数 ( D )A.是由两个平均数对比形成的指数B.是个体指数的简单平均数C.是按平均形式计算的总指数D.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E.其计算特点是:先平均,再对比18、对离散变量值分组( BCD )A.可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B.也可采用组距式分组C.相邻组的组限不应重叠,但要相互衔接D.各组组距可相等也可不等E.要按"上限不在组内"原则处理与上限相同的变量值19、平均指标 ( BC )A.是代表总体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B.是反映总体分布集中趋势的度量C.是反映总体分布离中趋势的度量D.只能根据同质总体计算E.可用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20、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 ABCDE )A.普查B.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三、判断题1、数量指标和数量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而质量指标和品质标志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2.5分)增长量指标就是( )A. 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B. 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C. 动态相对指标D. 发展速度-1【答案】A2.(2.5分)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
A. 品质标志B. 数量标志C. 数量指标D. 质量指标【答案】A3.(2.5分)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灵活程度不同B. 作用不同C. 组织方式不同D.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答案】D4.(2.5分)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 )。
A. 越小越好B. 越大越好C. 取决于统一的抽样比例D. 取决于对抽样推断可靠性的要求【答案】D5.(2.5分)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A. 企业设备调查B. 人口普查C. 农产品成本调查D. 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调查【答案】D6.(2.5分)如果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 )A. 低度相关关系B. 高度相关关系C. 无相关关系D. 完全相关关系【答案】D7.(2.5分)标准差的大小取决与( )A. 平均水平的高低B. 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C. 标志值水平的高低D. 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和平均水平的高低【答案】B8.(2.5分)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A. 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 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 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答案】D9.(2.5分)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有( )。
A. 人均钢产量B. 价格C. 劳动生产率D. 平均工资【答案】A10.(2.5分)统计报表大多数属于( )。
A. 一次性全面调查B. 经常性全面调查C. 经常性非全面调查D. 一次性非全面调查【答案】B11.(2.5分)下列相对指标中,可以用有名数表示的有( )。
A.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B. 结构相对指标C. 动态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答案】D12.(2.5分)某企业2004年计划要求销售收入增长8%,实际增长12%,则超额完成计划程度为( )。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会计、电商专业统计基础课程《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会计、电商专业统计基础课程《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及答案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专业级第学期任课老师2020年7月一、填空题1、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2、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分为和两种。
3、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态不同,可分为和。
5、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称为平均数,众位数和中数称为平均数。
6、总体参数的抽样估计有和两种。
7、相关系数为0.9时,说明两个变量相关为。
8、增长量由于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和。
9、统计学有以下三个特点:数量性、、。
10、总量指标按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和。
11、从全及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的办法有和两种。
12、相关系数为0.5时,说明两个变量相关为。
13、统计指标按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14、确定统计调查对象时,还必须确定和 .15、进行工业生产设备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报告单位是 .16、统计调查中,两种不同的调查时态是和 .17、离散变量分组中,变量值变动幅度比较小时,应采取单,如变量值变动很大,项数很多时则采取组距。
18、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和和。
19、总量指标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可以派生出指标和指标两种。
20、相对指标的数值有和两种表现形式。
21、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分析方法有和两种。
22、属于同一总体中不同数量对比的相对指标有和。
23、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相对指标有、和。
24、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和两大因素的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1.有4名同学,他们的身高分别是1.76米、1.73米、1.68米和1.84米,这几个数字是()A、指标B、变量C、变量值D、标志2.调查几个最大型的企业,就可以了解某地区所有企业产值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A、普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3.对全市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C、该市工业企业D、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名职工的生活状况4.将同学按他们的体重进行分组,有一个同学体重为60公斤,则该同学应分到哪一组?()A、50 ~60B、60 ~70C、50 ~60或60 ~70都有可以D、50 ~60或60 ~70都不可以5.若平均值不等,为了比较两个总体中个体标志的变异程度的大小,可利用下列哪个指标进行比较?()A、标准差B、平均差C、标准差变异系数D、全距6.为了解城市职业学院学生每月生活费用支出,从全校抽取10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7.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A.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D.调查资料的来源不同8.如果变量X和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A、完全负相关B、相关程度很低C、相关程度比较高D、不存在相关关系9.已知一个时间序列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3%、5%、8%,则该时间序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A、3%×5%×8%B、103%×105%×108%C、3%×5%×8%+1D、103%×105%×108%-110.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附答案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 (B )A.数量特征和客观规律B.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C.数量关系和认识客体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2、对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数单位进行调查并加以综合研究的方法是 ( A )A.大量观察法B.综合指标法C.统计分组法D.归纳推断法3、某地区组织一次物资普查,要求1月5日至1月3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B )A.调查时间B.调查时限C.标准时间D.标准时点4、对企业职工按性别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工资水平分组,这种分组是 ( B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平行分组D.再分组5、某企业1995年完成利润100万元,1996年计划比1995年增长5%,实际完成110万元,1996年超额完成计划 ( B )A. 104.76%B. 4.76%C. 110%D. 10%6、某地区农村和城市人均收入分别为1200元和1900元,标准差分别为80元和170元,人均收入的变异程度 ( A )A. 城市大B. 农村大C. 一样大D. 不可比7、交替标志标准差的取值范围是 ( B)A. 0 ≤σ≤1B. 0 ≤σ≤0.5C. 0 ≤σ≤0.25D. 0.25 ≤σ≤0.58、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的条件下,扩大极限误差 ( B )A.可以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B.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C.可以提高推断的精确程度D.推断的可靠程度不变9、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95.45%, 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A )A. 576户B. 144户C. 100户10、相关系数的正负号决定于 ( D )A. x 的标准差的正负号B. y 的标准差的正负号C.协方差的正负号D. x 和 y 的相关程度11、在线性相关的条件下,自变量的标准差为10,因变量的标准差为16,相关系数为0.9,则回归系数为 ( A )A. 1.44B. 0.56C. 0.16D. 14.412、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 A )A.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C.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 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13、简单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因素变动分析的主要特点是 ( C )A. 相对数分析和绝对数分析都必须使用同度量因素B. 相对数分析和绝对数分析都可不使用同度量因素C. 相对数分析可不使用同度量因素,绝对数分析则一定要使用同度量因素D. 相对数分析必须使用同度量因素,绝对数分析则可以不使用同度量因素14、在用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月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 C )A. 100%B. 120%C. 400%15、在综合统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归纳、推断和预测的方法是( D )A .大量观察法 C. 统计分组法C .综合指标法 D. 模型推断法16、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形成 ( C )A .复合分组 B. 层叠分组C .平行分组体系 D. 复合分组体系 17、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 ( A )A.一项数值B.二项数值C.三项数值D.四项数值18、两个相关变量呈同方向变动,则其相关系数 ( B )A. r <0B. r >0C.0=rD.1=r19、根据抽样的资料 (3%抽样),一年级优秀生比重为10%,二年级为20%,在抽样人数相等的条件下,优秀生比重抽样误差 ( B )A. 一年级较大B. 二年级较大C. 相同D. 无法得出结论20、如果已知两个企业报告期和基期某种产品的产量和单位成本资料,要计算平均单位成本的变动,应采用 ( C )A.综合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21、把各个时期的资金利税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这样形成的数列是 ( B )A.变量数列B.绝对数时间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22、按全国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 ( C )A.平均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23、对某市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其调查对象是 ( C )A.每台设备B.各工业企业全部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D.部分工业企业的设备24、研究某县乡镇企业生产工人状况,某乡镇企业的生产工人数是 ( B )A.数量指标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值D.变量值25、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期限是指 ( A )A.调查工作的起迄时间B.搜集资料的时间C.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D.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26、变异是统计的前提,是指( B )A.统计总体中的各单位是不相同的B.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C.对应于统计总体的指标名称各不相同D.总体中各单位有多个不同的统计标志27、标准差系数抽象了( B )A.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B.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C.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D.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28、若z代表单位成本,q代表产量,则公式Σz1q1-Σz0q1经济意义为 ( C )A.反映产量变化而引起的总成本变动的增减额B.反映产量变化的绝对额C.反映单位成本变化而引起的总成本变动的增减额D.反映单位成本变化的绝对额29、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误差范围扩大一倍时,抽样单位数( C )A.扩大一倍B.减少一倍C.只有原来的1/4D.只有原来的1/230、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是( A )A.同质性B.社会性C.大量性D.变异性31、若销售量指数下降,销售价格持平,则销售额指数必然(A )A.下降B.上升C.不变D.不确定32、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D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33、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B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34、每一吨铸铁成本(元)依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 =56 + 8 x ,这意味着( C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如果废品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35、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指的是 ( A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绝大的比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36、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B )A. 全面调查B. 抽样调查C. 典型调查D. 重点调查37、某工人月工资600元,“工资”是 ( D )A. 品质标志B. 变量值C. 指标D. 变量38、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D )A. 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B. 组数的多少不同C. 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D. 选择分组标志的数量多少不同39、某厂计划规定工人出勤率达到98%,实际只达到95%,则工人出勤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C )A. 3%B. 103.16%C.96.94%D. 40%40、重复抽样平均误差 ( B )A. 总是小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B. 总是大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C. 总是等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二、多选选择题1、下面哪些是连续型数量标志 ( ABDE )A.住房面积B.商店的商品销售额C.高校的大学生人数D.人口的出生率E.工业增长速度2、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 ABDE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E.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3、下面哪几项是质量指标( BC )A.商品流转额B.平均亩产量C.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D.人口密度E.工人出勤率4、常见的抽样组织形式有 ( BCD )A.重复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E.不重复抽样5、统计研究运用的各种专门的方法,包括: ( ABCDE )A.大量观查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模型法E.归纳推断法6、下面时期指标有( BCDE )A.耕地面积B.播种面积C.扩大的耕地面积D.新建的住宅面积E.国民生产总值7、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要素有 ( ABCD )A.组距B.组数C.组限D.变量值E.总体单位数8、统计总体的特征是 ( BDE )A.科学性B.实用性C.大量性D.同质性E.变异性9、属于调查资料准确性检查对象的误差有 ( ABCD )A.计量误差B.记录误差C.计算误差D.抄录误差E.抽样误差10、统计表的结构,从内容上看,包括 ( ABC )A.标题B.横行和纵栏C.数字资料D.主词E.宾词11、典型调查是 ( BCDE )A.一次性调查B.专门组织的调查C.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D.调查单位有意识选取的调查E.可用采访法取得资料的调查12、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 ACDE )A.月末商品库存额B.劳动生产率C.历年产值增加额D.年末固定资金额E.某市人口净增加数13、重复抽样的特点是 ( ADE )A.各次抽选互不影响B.各次抽选相互影响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D.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E.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14、对比两个计量单位不同的变量数列标志值的离散程度应采用( BD )A.平均数B.平均差C.全距系数D.均方差E.标准差系数15、对连续型变量分组成 ( BCD )A.要用单项式分组B.要用组距式分组C.组限必须重叠D.组距必须是相等的E.首末两组必须采用开口组限16、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增加一成即增长 ( BC )A.百分之百B.0.1倍C.十分之一D.一倍E.百分之一17、平均数指数 ( D )A.是由两个平均数对比形成的指数B.是个体指数的简单平均数C.是按平均形式计算的总指数D.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E.其计算特点是:先平均,再对比18、对离散变量值分组( BCD )A.可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B.也可采用组距式分组C.相邻组的组限不应重叠,但要相互衔接D.各组组距可相等也可不等E.要按"上限不在组内"原则处理与上限相同的变量值19、平均指标 ( BC )A.是代表总体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B.是反映总体分布集中趋势的度量C.是反映总体分布离中趋势的度量D.只能根据同质总体计算E.可用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20、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 ABCDE )A.普查B.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三、判断题1、数量指标和数量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而质量指标和品质标志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电大统计学原理专科期末重点复习题与参考复习资料
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重点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2.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A)。
A.它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类B.品质标志具标志值C.数量指标具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3.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A.1日B.1个月C.1年D.1年零1个月4.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属于(B)。
A.数量标志B. 数量指标C.品质标志D.质量指标5.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6.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7.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B)。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8.统计调查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 A )。
A.基础环节B.中间环节C.最终环节D.必要补充9.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10.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A)。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B.每旬统计产品道题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11.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C)。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D.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12.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D.人口按年龄分组1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B)。
A.选择的分组标志性质不同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C.组数的多少不同D.组距的大小不同14.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题目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汇总一、考试题型单选:12% ,每小题2 分,共12分,见平时作业手册;多选:8%,每小题2 分,共8分,见平时作业手册;判断:10% ,每小题2 分,共10分,见平时作业手册;简答题:20% ,每小题10分,共20 分;计算题:50% 考试时间:90 分钟,闭卷,可以带计算器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答: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例如:工人的“工资”是标志,而工资为“1200”分,则是标志表现。
2、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答: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发下主要内容:(1) 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 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 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5) 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3、简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答:调查对象即统计总体,是根据调查目的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
统计总体这一概念在统计调查阶段称调查对象。
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即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
报告单位也成填报单位,也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
调查单位是调查资料的直接承担者,报告单位是调查资料的提交者,二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例如对工业企业进行全部设备调查时,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而每个工业企业则是填报单位。
4、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 个企业进行调查,你认为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还是典型调查?为什么?答:首先,从该题内容可知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的是一种非全面调查;第二,非全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额典型调查。
这三种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抽选单位,重点调查是根据单位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比重来确定调查单位,而典型调查时依据对总体的分析,有意识地选取调查单位。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题目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汇总一、考试题型单选:12%,每小题2分,共12分,见平时作业手册;多选:8%,每小题2分,共8分,见平时作业手册;判断:10%,每小题2分,共10分,见平时作业手册;简答题:20%,每小题10分,共20分;计算题:50%考试时间:90分钟,闭卷,可以带计算器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答: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例如:工人的“工资”是标志,而工资为“1200”分,则是标志表现。
2、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答: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发下主要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3、简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答:调查对象即统计总体,是根据调查目的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统计总体这一概念在统计调查阶段称调查对象。
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即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报告单位也成填报单位,也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
调查单位是调查资料的直接承担者,报告单位是调查资料的提交者,二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例如对工业企业进行全部设备调查时,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而每个工业企业则是填报单位。
4、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你认为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还是典型调查?为什么?答:首先,从该题内容可知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的是一种非全面调查;第二,非全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额典型调查。
这三种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抽选单位,重点调查是根据单位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比重来确定调查单位,而典型调查时依据对总体的分析,有意识地选取调查单位.因此,根据本题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可判断出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调查,采用的是典型调查方式。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练习题附答案
1.统计总论练习单项选择题1.对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进行统计研究,这时,总体单位是该市( 4 )①每一个工业企业②每一台设备③每一台生产设备④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2.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是100元、120元、150元、200元这几个数字是(3 )①指标②变量③变量值④标志3.标志是( 3 )①总体的特征②总体的数量特征③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④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多项选择题在全国人口普查中(235 )①全国所有人口数是总体②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③人的年龄是变量④某人的性别为“女性”是一个品质标志⑤全部男性人口的平均寿命是统计指标2.统计调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期限是指_1____。
①调查工作的起迄时间②搜集资料的时间③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④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___4__。
①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②这些单位举足轻重③这些单位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比重很大④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较大比重3、研究某型号炮弹的平均杀伤力,可以采用__4___。
①重点调查②普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4、对某地食品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调查单位是__4__。
①该地区所有经营食品的商店②每一个经营食品的商店③全部零售食品④每一种零售食品二、多项选择题1、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有_24____。
①抽选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②抽选调查单位的方式方法不同③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④在对调查资料使用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⑤原始资料的来源不同2、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1990年7月1日零点,下列人员不应计入人口总数之中_135____。
①1990年7月1日23时出生的人口②1990年7月10日死亡的人口③1990年6月25日出生,30日23时死亡的人口④1990年6月29日出生,7月2日死亡的人口⑤1990年6月30日零点死亡的人口3、以系统为单位调查某市全部商业状况,调查对象是__34___。
成人教育《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一.单选题(共25题,40.0分)1 、某班一门课程考试的平均成绩是75 分,则75 分是()。
A 统计指标名称B 数量标志C 统计指标数值D 数量标志值正确答案:C2 、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 工业企业数B 人口数C 货物运输量D 出勤率正确答案:D3 、统计分组的首要问题在于确定()。
A 组数B 组距C 分组组限D 分组标志正确答案:D4 、以某地区职工作为统计总体,则总体单位是该地区的()。
A 全部职工B 每一位职工C 全部职工数D 每名职工所在的工作单位正确答案:B5 、某公司某年商品销售额为1000 万元,年末库存商品为50 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是()。
A 时期总量指标B 时点总量指标C 前者为时点总量指标,后者为时期总量指标D 前者为时期总量指标,后者为时点总量指标正确答案:D6 数量指标的大小与总体范围大小()。
A 没有关系B 无直接关系C 有正向关系D 有反向关系正确答案:C7 对某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工人生产、生活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标志中的品质标志是()。
A 工人年龄B 工人工资C 工人体重正确答案:D8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普通来讲()。
A 越大于100%越好B 越接近100%越好C 越小于100%越好D 越远离100%越好正确答案:C9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oA 总体单位总量和标志单位总量B 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C 总体指标和综合指标D 价值总量和实物总量正确答案:B10 某县某年平均每100 名女性人口的男性人口为109 人,这个指标属于()。
A 结构相对数B 比例相对数C 强度相对数D 平均数正确答案:B11 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分为()。
A 时间指标和时点指标B 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C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D 时间指标和时期指标正确答案:B12 研究某辅导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则总体是()oA 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B 每一位学生C 全体学生D 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正确答案:C13 人平粮食产量属于()。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2.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B;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3.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4.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A;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AA.缩小为原来的81.6%B.缩小为原来的50%C.缩小为原来的25%D.扩大为原来的四倍6.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C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 9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 84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一0.94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一0.91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ABE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2.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ABA.各组频率或频数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C.各组组距的大小D.各组组数的多少E.各组组限的大小3.简单随机抽样ACDEA.适用于总体各单位呈均匀分布的总体B.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较大的总体C.在抽样之前要求对总体各单位加以编号D.最符合随机原则E.是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4.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BC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两种;2.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3.总体是非标志0,1分布的平均数为P ,方差为P1-P;4.分组相关表可分为单变量分组和双变量分组相关表两种;5.各年末商品库存量数列属于时点数列,各年的基建投资额数列属于时期数列;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错2.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错3.权数对算数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错4.相关系数为十1时,说明两变量完全相关;相关系数为0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对5.完全相关即是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士1 对6.从指数化指标的性质来看,单位成本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错7.将某班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是时点数列;错8.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错9.样本单位数的多少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成反比,与抽样极限误差范围的大小成正比;错10.环比速度与定基速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对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在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答:在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1分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2分而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2分2.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答:单项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小的情况下采用;2分组距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很大,或连续变量的情况下采用;2分六、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请写出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WORD格式《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指出下列哪个是数量标志()A.身高B.学历C.健康状况D.性别2.统计调查分为一次性调查和经常性调查,是根据()。
A.是否定期进行B.组织方式不同C.是否调查全部单位D.时间是否连续。
3.典型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A.工作做得好的单位B.工作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单位C.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单位D.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单位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确定组中值B.确定组距C.确定组数D.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5.变量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C.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D.按数量指标分组的数列6.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异距数列是指()。
A.各组次数相等的数列B.各组次数不相等的数列C.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D.各组组距不相等的数列7.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是()。
A.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B.分组数目的多少不同C.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D.研究目的和对象不同8.甲:2003年底安徽省人口出生人数为715万人;乙:2003年安徽省总人口4680万人,则()。
A.甲是时期指标,乙是时期指标B.甲是时点指标,乙是时期指标C.甲是时期指标,乙是时点指标D.甲是时点指标,乙是时点指标9.某地区2004年底有1000万人口,零售商店数有50万个,则商业网点密度指标为()。
A.5个/千人B.5个/百人C.20个/人D.0.2个/千人10.标志变异指标中,计较方法简朴的是()。
A.平均差B.标准差C.全距D.标准差系数11.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A.了解抽样总体的周全情况B.用样本指标推断全及总体指标C.了解全及总体的周全情况D.用全及总体指标推断样本指标12.在其它条件不异的情况下,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偏差和不重复抽样的相比()A.前者肯定大于后者 B.前者肯定小于后者C.两者相等D.前者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后者13.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统计学中,用来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是()。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
A. 数据的收集B. 数据的整理C. 数据的分析D. 推断性统计答案:D3.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
A. 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B. 研究对象的样本C. 研究对象的子集D. 研究对象的随机样本答案:A4. 统计学中的样本容量是指()。
A. 样本中个体的数量B. 总体中个体的数量C. 样本中变量的数量D. 总体中变量的数量答案:A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 -1到1之间B. 0到1之间C. -1到0之间D. 0到无穷大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见的概率分布?()。
A. 正态分布B. 泊松分布C. 二项分布D. 均匀分布答案:ABCD2. 统计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数据的代表性?()。
A. 样本容量的大小B. 抽样方法C. 总体的异质性D. 数据的收集方式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统计学中的随机抽样可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答案:正确2. 统计学中的样本均值总是等于总体均值。
()答案:错误3. 统计学中的置信区间可以用来估计总体参数。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描述统计学主要关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而推断统计学则关注如何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
2. 什么是中心极限定理?它在统计学中有何重要性?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大量独立随机变量之和经过标准化后,其分布趋于正态分布。
这一定理在统计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允许我们使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来分析各种非正态分布的数据。
五、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10, 12, 15, 18, 20,计算其平均数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数为15,标准差为3.74(保留两位小数)。
2. 假设某产品的合格率为95%,如果随机抽取100件产品,计算至少有90件产品合格的概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汇总一、考试题型单选:12%,每小题2分,共12分,见平时作业手册;多选:8%,每小题2分,共8分,见平时作业手册;判断:10%,每小题2分,共10分,见平时作业手册;简答题:20%,每小题10分,共20分;计算题:50%考试时间:90分钟,闭卷,可以带计算器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答: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例如:工人的“工资”是标志,而工资为“1200”分,则是标志表现。
2、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答: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发下主要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3、简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答:调查对象即统计总体,是根据调查目的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
统计总体这一概念在统计调查阶段称调查对象。
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即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
报告单位也成填报单位,也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
调查单位是调查资料的直接承担者,报告单位是调查资料的提交者,二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例如对工业企业进行全部设备调查时,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而每个工业企业则是填报单位。
4、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你认为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还是典型调查?为什么?答:首先,从该题内容可知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的是一种非全面调查;第二,非全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额典型调查。
这三种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抽选单位,重点调查是根据单位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比重来确定调查单位,而典型调查时依据对总体的分析,有意识地选取调查单位。
因此,根据本题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可判断出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调查,采用的是典型调查方式。
5、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答:变量分组包括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离散变量变动幅度小,分组可以选择单项式分组。
如果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大,分组应该选择组距式分组。
而对于连续变量只能用组距式分组。
6、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答:离散型变量如果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可依次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组。
采用单项式分组。
离散型变量如果变量值变动很大,次数又很多,或是连续性变量,采用组距式分组。
7、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
如: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如:轻重工业比例。
8、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答: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两点:1、指标的含义不同:强度相对指标说明的是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现象。
而平均指标说明的是经济现象发展的一般水平。
2、计算方法不同: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虽然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但是,强度相对指标分子与分母的联系,只表现为一种经济关系;而平均指标反映的是在一个同质总体内标志总量和单位总量的比例关系。
9、简述抽样推断的概念及特点。
答: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
特点:(1)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论;(2)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10、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第一,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
差异程度愈大,则抽样误差也愈大,反之则小。
第二,样本的单位数。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本的单位数愈多,则抽样误差愈小。
第三,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不同,抽样误差也不同。
一般地说,重复抽样的误差比不重复抽样的误差要大些。
第四,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有不同的抽样组织形式就有不同的抽样误差,而且同一种组织形式的合理程度也影响抽样误差。
11、简述在综合指数计算中对同度量时期的要求。
答:在综合指数中,无论是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还是质量指标综合指数,都要求其作为同度量因素指标不变,即同一时期的。
例如,数量指标综合指数都以基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s质量指标综合指数都以报告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12、简述时点数列与时期数列的区别。
答:在总量指标动态数列中,时期数列是反映某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量;而时点数列则是反映的是某一时刻上的总量。
三、计算分析题要求1、变量数列的编制例题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⑴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资数分配表;⑵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⑶根据整理表计算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⑷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根据整理表计算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解:已知:X 1=55, X 2=65, X 3=75, X 4=85, X 5=95x =∑∑fxf =31216633*9512*8516*756*653*55++++++++=76.52、平均指标的计算例题2:某企业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解:2010总平均成本:13795000120960001051260009500096000126000++++=117.692011总平均单位成本:11009007001100*137900*120700*105++++=123.04答:由上结果得出:2011年总平均单位成本比2010年总平均成本高。
3、标准差及标准差系数的计算和应用例题3: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并比较甲、乙两个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已知:甲组:x 甲=36,σ甲=36乙组:X 1=15, X 2=25, X 3=35, X 4=45 f 1=18, f2=39, f 3=31, f 4=12,x =∑∑fxf =1231391812*4531*3539*2518*15++++++=28.7σ=9.13V σ甲=甲甲x σ=366.9=0.267 V σ乙=乙乙x σ=7.2813.9=0.3184、成数的区间估计例题4:对一批成品按重复抽样方法抽选100件,其中废品5件,当概率为95.45%(Z=2)时,可否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6%? 4.解:已知:n=100; p=1005=5%,Z=2 μp =np p )1(-=100)05.01(05.0-=0.0218Δp =t μp =2*0.0218=0.0436 p-Δp ≤P ≤p+Δp0.05-0.0436≤P ≤0.05+0.0436 0.0064≤P ≤0.0936 5、均值的区间估计例题5:某单位按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式抽取40名职工,对其业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平均分数77分,标准差为10.54分。
要求:⑴ 计算抽样平均误差;⑵ 以95.45%(Z=2)时,可靠情推断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
解:(1)已知:n=40,σ=10.54 μx =n σ=4054.10=1.67 (2)已知:μx =1.67,;Z=2 ;x =77Δx =t μx =2*1.67=3.34 x -Δx ≤X ≤x +Δx 77-3.34≤X ≤77+3.34 73.66≤X ≤80.34 答:(1)抽样平均误差为:1.67;(2)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为73.66≤X ≤80.34。
6、相关与回归分析 例题6:检查五位同学统计学原理的学习时间与成绩分数如下表所示:间的直线回归方程。
解:(γ=1xy x y-∑∑∑)310*310*5120700(*)40*40*51370(310*40*512740---=0.9558(2): b =2211()xy x y n x x n --∑∑∑∑∑=40*40*51370310*40*512740--=5.2a =xb y -=nx b ny ∑∑+=540*2.55310+=103.6 y c =a+bx=103.6+5.2x答:(1)相关系数为0.9558,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为高度正相关 (2)回归方程为:y c =a+bx=103.6+5.2x⑵ 计算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以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解:(1)产量总指标:∑∑010qp q p =5000*20200*102000*20300*10++=134%由于产量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010qp q p =43000-32000=11000(元)(2)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1011qp q p =2000*20300*102000*21300*12++=106%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1011qp q p =45600-43000=2600(元)8、平均指数的计算及应用例题8:某集团公司销售的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及价格提高幅度资料如下:试计算:⑴ 销售额指数及销售额的绝对增加值; ⑵ 销售量指数及由销售量变动而增加的销售额。
⑶ 价格总指数及由价格变动而增加的销售额。
解:(1)销售额指数:1100p q p q∑∑=201510221311++++=102.22% 销售额指数增加的绝对值:∑∑-0011qp q p =46-45=1(万元)(2)销售量指数:0100p q p q ∑∑=0000k p q p q⋅∑∑=22131122%10013%10511%102++⨯+⨯+⨯=4687.46=101.89%由销售量变动而增加的销售额:∑∑-⋅0000qp q p k =46.87-46=0.87(万元)(3)根据销售额指数=价格总指数⨯销售量总指数,得:销售量总指数销售额指数价格总指数=,即: %32.100%89.101%22.102==价格总指数由价格变动而增加的销售额:销售额指数增加的绝对值-由销售量变动而增加的销售额,即:1-0.87=0.13(万元) 9、速度指标的计算例题9:某企业2005年—2010年化肥产量资料如下:要求:⑴ 利用指标间的关系将表中数字补齐; ⑵ 计算该企业“十一五”规划期间化肥产量年平均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