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喂入背负式水稻联合收割机输送装置设计
第二节 联合收获机的一般构造和工作过程
![第二节 联合收获机的一般构造和工作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b804b13be2bd960590c677fa.png)
一.全喂入式小麦联合收获机 二.全喂入式稻麦联合收获机 三.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获机
四.割前脱粒联合收获机
一、全喂入式小麦联合收获机
图7-1 自走式联合收获机的工作过程
1.拨禾轮 2.切割器 3.割台螺旋推运器和伸缩扒指 4.输送链耙 5.倾斜输送器 (过桥) 6.割台升降油缸 7.驱动轮 8.凹板 9.滚筒 10.逐稿轮 11.阶状输送器(抖 动板) 12.风扇 13.谷粒螺旋和谷粒升运器 14.上筛 15.杂余螺旋和复脱器 16. 下筛 17.逐稿器 18.转向轮 19.挡帘 20.卸粮管 21.发动机 22.驾驶室
三、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获机
半喂入)
四、割前脱粒联合收获机
特点:
1.茎秆不通过摘脱滚筒,谷物不与茎秆相混,可省去传统 联合收获机上体积庞大的分离机构,同时也减少了谷粒损失。 尤其重要的是,它很好地解决了水稻“湿脱湿分”问题,对 于水稻收获是十分理想的。 2.可获得完整的秸秆,作副业用。 3.能显著减少脱粒功率。 4.摘脱装置无凹板,收获潮湿作物一般不会发生堵塞。 5.脱出物含杂率低,可减轻清选负担。
4LZS-1.5型小型背负式谷物摘穗联合收获机结构简图 1.前护罩 2.摘穗滚筒 3.挡板 4.传动系统 5.输送螺旋 6.前 悬挂装置 7.拖拉机 8.升降系统 9.输送槽 10.后悬挂装置 11.链条 12.风扇 13.耙齿 14.脱粒滚筒 15.凹板 16.卸粮螺 旋 17.卸粮口 18.卸粮平台
产率。根据原万国公司的资料统计,轴流式联合收获
机的效率比同样尺寸的传统式联合收获机约高20%。 2.脱净率高。用轴流式脱粒装置脱小麦比传统型脱 粒装置增加4-7%。 3.破碎率低。因此,轴流式联合收获机对收获大豆 和种籽作物则更有意义。
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工作原理
![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52f6d0548d7c1c708a145aa.png)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特点
能基本保持茎杆的完整性,消耗功率少,采用立式割台割幅受到限制,应用在小型联合收割 机上,结构紧凑,结构简单,造价较低。
总结 介绍联合收割机的类型、构造、主要工作部件及工作原理,总结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优缺点。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脱粒、清选部的流程
作物
茎杆
压草板 喂入链
夹持导杆 排草链
机外 切草机
穗头
凹板筛 主滚筒
耔粒、杂余 震动筛
断穗、杂余 副滚筒 (二次脱粒)
(二次清选) 分离不清杂余、耔粒 二次搅龙
斜搅龙
干净耔粒 一次搅龙 提升搅龙
粮仓
灰草、瘪谷 茎杆杂余
吸引风扇
机外
主要组成部件
3、行走系统 发动机的动力到达履带驱动轮后,经过行走系统将轮速转化为收割机的运动。行走系统主要
脱粒清选装置
(2)清选装置。主要包括主风扇、吸引风扇(贯流风扇)、振动筛、各种搅龙、粮箱等,其功能 是将脱粒后的谷物籽粒从杂余中分离出来,最大可能地降低杂余,得到清洁的谷物并送入粮 箱。
脱粒清选装置
(3)茎秆处理装置。主要包括排草链、切草机等,其功能是按农户要求对脱粒完的茎秆进行切 碎还田或成条整齐铺放。
助扶禾装置(星轮或橡胶指传动带等)辅助拨禾,由切割装置进行切割。作物切断后,割台输 送链随即将作物输送给中间输送装置,中间输送夹持链把垂直状态的禾秆逐渐改变成平卧状 态,夹持输送到脱粒滚筒喂入端,交给脱粒夹持链,沿滚筒轴向将穗头部分喂进滚筒进行脱 粒。作物在沿滚筒轴向移动过程中,穗头不断受到滚筒弓齿的梳刷和冲击,籽粒被脱下。脱 下的籽粒经凹板筛孔落入清选装置,由抖动板和风扇气流配合清选。清洁的谷粒经谷粒螺旋 输送器送到粮箱或装袋;断茎秆和断穗头等则由脱粒主滚筒排至副滚筒进行二次脱粒。杂物 由副滚筒排杂口排出机外;脱粒后的茎秆始终由夹持链夹持从滚筒出口处排出,落在重力集 堆装置上,进行定量堆放。有的机器在茎秆排出处装茎秆切碎装置,把茎秆切碎还田。
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在水稻收获中的应用研究
![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在水稻收获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94a0c3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6.png)
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在水稻收获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在水稻收获中,它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质。
本文将重点探讨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在水稻收获中的应用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的基本原理。
该机器采用先进的技术,可以一次性将水稻梗与籽粒一起收割,并通过特殊的分离装置将籽粒与秸秆分离。
这使得水稻的收割过程更加高效且节省人力。
与传统的手工收割相比,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不仅能够提高作业速度,还能减少损失和浪费。
其次,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在水稻收获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收割效率的研究。
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在水稻收获中的最大优势是其高效的收割能力。
研究人员通过对比传统的机械收割和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的收割效率,发现后者的收割效果更加稳定且速度更快。
这主要得益于机器本身的优化设计和高效的动力系统。
因此,在水稻收获中使用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可以大大提高收割效率。
其次是产品品质的研究。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品质对人们的饮食健康至关重要。
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在水稻收获中的应用,可以减少机械损伤、碎米和污染等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收割的水稻,籽粒完整、色泽鲜艳,品质更好。
这减少了粮食加工环节的损耗,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另外,还有相关领域的研究,如机器的结构设计与优化、自动化控制技术等。
这些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机器的操作稳定性和自适应性,提高水稻收获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
通过加强对机器性能的研究和优化,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的水稻收割需求,提高机器的适应能力和工作效率。
此外,与农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相结合,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在水稻收获中的应用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小型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横轴流双滚筒脱粒装置的设计
![小型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横轴流双滚筒脱粒装置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6244e99e31433239689337.png)
小型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横轴流双滚筒脱粒装置的设计制造最近几年,我国水稻联合收割机获得了较大发展,但众多品牌所采用的脱谷机大多是单滚筒卧式横轴流式.单滚筒脱谷机当初是为小割幅(1.0~1.3IFI)全喂人式水稻联合收割机设计的,滚筒长度多为1250mm左右,对于小割幅(1.5m以下)的机型,其脱粒,分离性能基本上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脱净率,夹带损失等尚能达到国家标准.但是随着全喂人式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发展,割幅已由1.0~1.5m增加到1.6~2.0in甚至更大(2.5m),喂入量也随之由1.5kg/s增加到2.5kg/s甚至更大,原来的单滚筒脱谷机,其脱净率,夹带损失等,已无法满足用户要求.因此,各个水稻收割机生产企业针对这一问题,分别在脱谷机的作物,在滚筒和凹板以及滚筒盖上的导草板作用下,一面绕滚筒做圆周运动,一面做轴向运动.作物经过滚筒齿杆的多次反复梳刷,打击和揉搓完成脱粒过程;同时,在滚筒齿杆的搅动下,脱下来的籽粒和秸秆分离,籽粒通过凹板孔落到筛面上,秸秆横向排出机外,完成作物脱粒的全过程.对喂人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设计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加大滚筒直径,加长滚筒,增大凹板包角,上排草等,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都未能尽如人意.笔者于2002年在四平东风收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主持设计了横轴流双滚筒脱谷机的水稻联合收割机,并试制成功.2003年批量生产了300台,投入市场后,在收割作业过程中用户比较满意.尤其是在黑龙江省农场地区,在水稻收割的早期,其脱净率,夹带损失等指标均明显优于相同割幅的单滚筒联合收割机.1.横轴流单滚筒脱谷机的结构特点和脱粒原理目前国产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轴流滚筒是横放在收割机上的,主要由滚筒,凹板,带导草板的滚筒盖等组成.脱粒时,过桥喂入的作物由脱谷机一端垂直于滚筒轴横向喂入,秸秆由另一端横向排出.进入2.横轴流双滚筒脱谷机的特点和脱粒原理为了使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喂人量能够显着提高,我们在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上设计了横轴流双滚筒脱谷机.如图1所示,它的结构特点是采用前后2个并排的横轴流滚筒,2个都是钉齿滚筒,滚筒转动方向相同,钉齿排列的螺旋线方向相反,滚筒盖的导草板排列方向相反.口吉林省四平东风收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黎科是滚筒转速和分离面积.提高滚筒转速可以增大喂入量.因为滚筒转速提高了,作物在滚筒内旋转次数将增加,滚筒钉齿对作物打击的次数和打击的强度相应增加,有利于脱粒和分离.但是滚筒钉齿对作物打击的速度是有允许极限的,一般情况下这个速度超过25m/s时,籽粒破碎,破壳将明显增加,所收获的粮食不易保存,粮食将降低等级.所以依靠提高滚筒转速来提高喂人量是有限度的.增大凹板面积,也可以达到增大喂入量的目的.要增大凹板面积,就要增大滚筒直径或增加滚筒长度,凹板面积增大可以使脱谷机内谷层变薄,钉齿打击作物的机会增加,籽粒由凹板分离出去的机会也将增加.但是就一般小型收割机而言,由于受结构限制,收割机不能过宽过高,所以增加滚筒长度和直径,也是有限的.脱粒室喂人口和排草口在收割机同一侧.这种结构的特点就是相当于增加单滚筒的长度并增加凹板分离面积(凹板面积最大可增加1倍以上), 达到增加喂入量的目的收割作业时,作物由前滚筒左端进入,从前滚筒右端横向向后排出,并立即经过过渡板从后滚筒右端进入, 最后从后滚筒左端排出机体.前滚筒起主要的脱粒和分离作用,后滚筒起补充分离和补充脱粒的作用.大部分作物的籽粒经过前滚筒后已经脱下, 只不过由于喂入量大,作物厚度较大, 脱下来的籽粒夹杂在秸秆内来不及完全分离,进入后滚筒以后,在后滚筒钉齿的进一步搅动作用下,通过凹板分离出去.另外一小部分在前滚筒没能脱下的籽粒,在后滚筒补充脱粒的作用下,彻底脱粒和分离.使用横轴流双滚筒脱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在黑龙江地区收割季节责任编辑:张圣虎设计与制早期作业效果非常好,一般可提前1 周收割,从而延长了收割作业时间,提高了收割机的利用率.3.小型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横轴流双滚筒脱粒装置的设计(1)结构形式.前后滚筒直径均为550mm,都是钉齿滚筒.前滚筒的凹板为栅格式,凹板包角为220.,滚筒间隙在9~25mm内可以调节.后滚筒凹板为冲孔板式,凹板包角105.. 在秸秆接触的内表面沿滚筒轴向焊格条,以增加分离能力,滚筒间隙为25mm.后滚筒排草口位置设置在靠近后滚筒左端偏向中间位置.前,后滚筒各自拥有脱粒室,可独立拆装, 前滚筒可以成为单滚筒独立工作.在满足收获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使后滚筒排草口靠近前滚筒排草口端,即尽可能向中间位置延伸,这样既可以减少后滚筒负荷,又可以使排出的秸秆不至于在有风时被刮到未收割的作物上而导致秸秆再次进64图1横轴流双滚筒脱粒装置示意1.喂人口2.过渡板3.排草口4.挡板5.冲孔凹板6.栅格凹板责任编辑:张圣虎人滚筒.另外,为了在收割作业的前期和后期都能获得良好的作业质量, 后滚筒设计成可拆卸式.在收割后期作物的含水率降低后秸秆极易破碎, 此时可拆下后滚筒,使脱谷机回到单滚筒状态,既减少功率消耗,又使作业获得满意的效果.(2)滚筒参数的选择.为了保证作物在前后滚筒之间顺利传递不堵塞,后滚筒转速应略高于前滚筒(以高10%~15%为宜).前滚筒转速一般为800~900r/min,此时滚筒脱粒线速度为22~24m/s.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最佳脱粒速度要通过试验来确定, 通过更换传动带轮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调速的目的.(3)前滚筒排草口要焊排草板.目的是防止2滚筒之间的过渡段堵草,其结构与JDL3070型联合收割机的排草板相似.(4)用传统的往复式振动筛.我国北方水稻收割作业的后期,由于作物茎秆含水量下降,脱粒时秸秆破碎较严重,要求清选筛的处理能力强, 所以要用传统的往复式振动筛,而且筛面要足够长.1年多来的生产实践和售后跟踪服务表明,这种结构形式的脱粒装置比较适应我国东北地区单季稻的早期收割脱粒.至于对南方籼稻及晚粳稻的适应性则有待于进一步试验.但可以肯定的是,横轴流双滚筒脱粒装置为全喂人式水稻联合收割机向增大喂人量方向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路子.顺便指出一点,横轴流双滚筒脱粒装置对大豆的脱粒也很适应.在黑龙江地区试收大豆时,将该装置略做调整作业效果就很好,很受用户欢迎.具体方法是,将后滚筒齿杆均衡地拆掉二三根以减少豆粒破碎,将尾筛放平以利于排出秸秆.●建议改进ZHB型喷油泵的趱ZHB型喷油泵(东方红一802型拖拉机配套柴油机上即采用此型喷油泵)的使用保养说明书上说,该型喷油泵的滚轮体所采用的压板式定位方式定位可靠.但笔者在修理和调校喷油泵的实践过程中发现,这种定位方式并不可靠:几乎所有送来修理或调校的此型喷油泵,其滚轮体在泵体中自由转动的角度都很大,常使滚轮销轴线与凸轮轴轴线平行度偏差加大,导致阻力增加,磨损加剧,甚至滚轮表层剥落,凸轮轴折断.笔者认为,定位可靠的还是I号泵和Ⅱ号泵的下体螺钉定位方式,A 型泵的滑动键定位方式以及"太脱拉"泵的长滚轮销定位方式采用这3 种定位方式的滚轮体,其自由转动的角度大致相当于定位装置相互之间的间隙;而采用压板式定位方式时,根据笔者计算的结果,滚轮体可以自由转动的弧长竞大于定位装置间隙的5倍(实际上,由于接触点的磨损, 此值还要大许多).因此,建议生产厂家将ZHB型泵滚轮体的压板式定位方式改成上述3 种比较可靠的定位方式中的任一种. 笔者也曾尝试着自行改装,由于改用螺钉定位和滑动键定位均需对零件进行热处理,难以把握,故仅改用长滚轮销一试:用自制的专用切削工具在滚轮体孔内壁上拉出宽9mm,深2mm 的键槽后,换用加长2mm的滚轮销实践表明,改装后效果很好.但喷油泵的使用和维修者自行改装毕竞只是权宜之计,喷油泵的设计和制造者重视这一问题,设想并实现更好的定位方式才是治本之道(黄天栋)。
全喂入和半喂入履带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机的比较
![全喂入和半喂入履带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机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c6c91e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8.png)
05
成本与效益
全喂入履带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机成本
购买成本
全喂入履带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 机的购买成本相对较高,因为其 结构复杂,需要更多的材料和制 造技术。
维护成本
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全喂入履带 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机的维护成 本也相对较高,需要定期检查和 维修。
半喂入履带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机成本
购买成本
考虑使用需求
除了成本差异外,还需要考虑实际使用需求。如果需要高效、高精度地 收割水稻,全喂入履带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机可能更适合。
03
考虑维护需求
在选择时,还需要考虑哪种机器的维护需求更符合自身条件。如果不想
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在维护上,可以选择半喂入履带自走式水稻联合收
割机。
06
应用与发展趋势
全喂入履带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维护
半喂入履带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机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包 括对切割器维护保养,以确保机器正常运转。
使用与维护的差异
在维护方面,全喂入履带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机需要 更多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因为其结构更为复杂;而半 喂入履带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机则相对简单一些,但 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感谢聆听
全喂入和半喂入履带自走式水 稻联合收割机的比较
汇报人:
2023-12-02
目
CONTENCT
录
• 概述 • 机器结构与设计 • 性能比较 • 使用与维护 • 成本与效益 • 应用与发展趋势
01
概述
全喂入履带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机定义
全喂入履带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机是一种能够将水稻完全喂入到 机器内部进行脱粒和清选处理的农业机械。
技术水平差异
全喂入履带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机相对于半喂入履带自走 式水稻联合收割机来说,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维护保养要 求也相应较低。
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d8ff351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15.png)
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农业自动化的发展,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已经成为现代农业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并提高生产效率,设计与实施一个高效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主要讨论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关键组件和实施方案。
首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机械结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之间的紧密协作。
机械结构包括收割头、喂入装置、清洁装置等,这些部件需要与控制系统无缝集成。
传感器用于收集关于作物高度、土壤湿度、作物密度和储量等信息。
执行器负责实施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如调整机械结构的工作状态或速度。
控制器则负责协调传感器和执行器之间的信息流动,并根据预设的算法和策略做出决策。
其次,为了实现高效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关键组件:1)全喂入感应器:利用激光测距技术或摄像头识别算法,实时监测谷物的高度和密度,通过与控制器的信息交换,确保谷物被完全收割和引导到喂入装置;2)控制器及决策算法:根据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决策,调整机械结构的工作状态,控制收割头的高度和速度,以及优化废弃物的清理过程;3)移动与定位系统: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确保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能够在田间准确行驶,并充分利用宽敞的田地。
最后,为了实现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实施方案:1)硬件搭建:选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操作的精确性;2)软件开发:根据具体需求开发控制器的决策算法,采集并分析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并与移动与定位系统进行组合,为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提供行走路径、收割深度和速度等决策指导;3)实地测试与优化:在实际农田进行测试,并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调整算法和系统参数,优化控制系统的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自动化控制系统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谷物联合收获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的机械支撑系统技术研究
![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的机械支撑系统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9cf7f7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9.png)
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的机械支撑系统技术研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谷物联合收获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农机设备,其机械支撑系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提高谷物联合收获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的机械支撑系统技术主要包括底盘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和控制系统等方面。
底盘系统是自走轮式收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机器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底盘系统应具备良好的通过性、稳定性和操纵性,以适应不同地形和作业条件。
同时,底盘系统还要考虑机器的自重和各种作业设备的重量,在保证稳定性和强度的基础上,尽可能减轻自重,提高运行效率。
传动系统是谷物联合收获机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机器的动力传输和作业效率至关重要。
传动系统应具备高效的功率传递和自动化控制功能,确保机器的正常工作和准确的作业效果。
在现代谷物联合收获机中,采用液压传动、电子传动和智能控制技术是发展的趋势,可以提高机械传动效率,降低能耗,并提高作业的自动化程度。
悬挂系统是谷物联合收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机器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对作业质量和效率起着关键作用。
传统的悬挂系统往往无法适应复杂的地形和不同作业要求,因此研究和改进悬挂系统技术是提高谷物联合收获机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今,采用气压悬挂系统、液压悬挂系统和自适应悬挂系统等先进技术,可以实现对机器的实时调节和动态控制,提高机器的悬挂效果和驾驶舒适性。
控制系统是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保障机器正常运行的核心技术。
传统的操纵系统往往需要人工操作,这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发生错误。
因此,研究和应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机械支撑系统的自动调节和作业控制,是提高谷物联合收获机作业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所在。
如今,采用电子控制系统、卫星导航和智能决策技术,可以实现机器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提高作业效率和准确性。
4WLZ -0.6全喂入微型谷物联合收割的动力设计
![4WLZ -0.6全喂入微型谷物联合收割的动力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fa5e1c9eefdc8d377ee3279.png)
4WLZ -0.6全喂入微型谷物联合收割的动力设计作者:暂无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年第5期云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姚国军罗祥磊周绍昆一、概述水稻收获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季节性强,劳动量大。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对微型联合收割机要求十分迫切,希望有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易于配套,适合农村经营规模和小田块作业的联合收割机。
为此我们研制、开发了4WLZ-0.6型履带小型自走式微型联合收割机,该机是我所在吸收国内外小型联合收割机技术基础上,集成创新、设计而成。
该机具有结构紧凑合理、操作维修方便、体积小、重量轻、能耗少、性能安全可靠、适用性强和价格便宜等特点,特别适应丘陵地区、山区半山区小田块的水稻收割作业,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二、工作流程4WLZ-0.6自走式小型联合收割机在田间作业时,分禾器将割区内外作物分开,拨禾轮把进入左、右分禾器间的作物拨向切割器,割刀切断作物茎杆,由拨禾轮把作物拨向切割器,在割刀往复运动的作用下,将送入的茎杆切断后进入割台,茎杆下部由二次切割器将其切断后落入田中。
进入割台的作物在自重和收获机前进速度的配合下由搅龙送入脱粒筒,由脱粒滚齿进行脱粒,然后由凹板筛将茎杆和含杂谷物分开,茎杆从排草口排出,谷粒由螺旋输送器送至另一端并由链板式输送器提升至出口进入谷袋,这样就完成了收获机作业的整个过程。
整机结构如图。
三、动力选择采用常州五菱生产的WL12型单缸柴油机,额定功率为8.8kw(12马力),额定转速为2400r/min,在试验中,WL12型柴油机动力充足,能良好的适应我省地处高原、土壤粘重、比阻大的地理因素。
四、基本设计1.生产率A的确定根据市场需求,取生产率A=1~2.0亩/小时。
2.作业速度Vm的确定拟选择Ⅰ档行走速度Vm=0.62m/s作为收割机的正常作业速度。
3.割幅B的确定根据已确定的生产率和作业速度,按下式计算联合收割机的割幅B:B=A/(5.4ηVm)=(1~2.0)/(5.4×0.5×0.62)=0.6~1.3,根据需要取割幅B为1m。
背负式联合收割机整体设计和拨禾轮设计
![背负式联合收割机整体设计和拨禾轮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33e1402ba1aa8114431d9fc.png)
摘要该水稻联合收割机可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分离和装袋作业。
该机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灵活,通过性与适应性好,较好地解决了大、中型收割机在丘陵、山区和水田难以收割的难题,在南方双季稻区、泥脚深度不大于20厘米的稻田中均能正常收割水稻。
该机采用全喂入、轴流式滚筒脱粒机构收割,确保脱粒干净、破碎率低,分离性能好。
关键词:收割脱粒分离ABSTRACTThis rice harvest machine can reap, thresh ,screen,separate and f eed one time .It is small,light,and it can be operated flexibly.Also it can be used widly.It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work in mountain area in paddy for the large harvest machine or middle large harvest machine.The machine can work very well in paddy that its depth is not more than twenty inches in south area where the rice can be planted two times in one year.It can be feed wholly.The machine works with axle-flow-roller thresh machine,and it can thresh and separate wholly.Its crack rate is low.Key word :reap thresh separate目录一绪论 (4)1.1 我国联合收割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5)我国联合收割机的现状 (5)1.2我国联合收割机的发展前景: (6)1.3 设计的主要内容 (7)二、水稻联合收割机总体设计 (8)2.1 联合收割机的类型定位 (8)2.2 联合收割机的整机结构及选择 (8)2.3 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工作流程 (9)2.4 割台部分 (8)2.5中间输送装 (10)2.6脱离装置 (10)2.7分离集谷清粮装置 (10)2.8机器重心配置 (10)三、参数设计与选择 (11)3.1拖拉机选择 (11)3.2割幅 (12)3.3谷物喂入量 (13)3.4生产率 (13)3.5功率 (14)四、传动设计与计算 (16)4.1各部分传动 (17)4.2收割各部分机构转速计算 (18)五、拨禾轮设计 (21)参考文献 (27)致谢 (26)一绪论作物收获是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夺取丰收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对谷物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其特点是季节性强、时间紧、任务重,易遭受雨、雪、风、霜的侵袭而造成损失。
全喂入背负式水稻联合收割机输送装置设计(机械CAD图纸)
![全喂入背负式水稻联合收割机输送装置设计(机械CAD图纸)](https://img.taocdn.com/s3/m/d900407acaaedd3383c4d39a.png)
摘要该水稻联合收割机可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分离和装袋作业。
该机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灵活,通过性与适应性好,较好地解决了大、中型收割机在丘陵、山区和水田难以收割的难题,在南方双季稻区、泥脚深度不大于20厘米的稻田中均能正常收割水稻。
该机采用全喂入、轴流式滚筒脱粒机构收割,确保脱粒干净、破碎率低,分离性能好。
关键词:收割脱粒分离ABSTRACTThis rice harvest machine can reap, thresh ,screen,separate and f eed one time .It is small,light,and it can be operated flexibly.Also it can be used widly.It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work in mountain area in paddy for the large harvest machine or middle large harvest machine.The machine can work very well in paddy that its depth is not more than twenty inches in south area where the rice can be planted two times in one year.It can be feed wholly.The machine works with axle-flow-roller thresh machine,and it can thresh and separate wholly.Its crack rat e is low.Key word :reap thresh separate目录1 绪论 (5)1.1 课题背景 (5)1.2 我国联合收割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5)1.2.1我国联合收割机的现状 (5)1.2.2我国联合收割机的发展前景 (6)1.3 设计的主要内容 (6)2中间输送装置的设计 (8)2.1输送槽的结构 (8)2.2输送槽参数的确定 (9)3螺旋输送器(搅龙) (11)3.1 搅龙的构造及应用 (11)3.2 搅龙的工作原理 (12)3.3 搅龙输送器的主要参数 (12)3.3.1 搅龙的内径d (12)3.3.2 搅龙的外径D (12)3.3.3 搅龙的螺距S (13)3.3.5 搅龙叶片的螺旋角α (13)3.4 搅龙的轴向移动速度 (14)3.5 谷粒输送搅龙的生产率Q (16)3.6 搅龙所需要的功率N (17)4扬谷器 (18)4.1 扬谷器轮叶的速度 (18)4.2 扬谷轮输送器的主要参数 (19)D、外径2D与宽度b (19)4.2.1 轮叶的内径14.2.2 轮叶数m (20)4.2.3 轮叶转速n (20)4.3 扬谷器的生产率 (21)4.4 叶轮与壳体的间隙δ (22)5 机架的设计 (23)5.1断面形状和尺寸选择 (23)5.2机架的结构 (23)6 主轴的设计和校核 (25)6.1 选择轴的材料 (25)6.2 初步确定轴的直径 (25)6.3 主轴的结构设计 (26)7 轴承的选用 (26)参考文献 (28)谢辞 (29)1 绪论1.1 课题背景我国是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种植面积约4.5亿亩。
水稻联合收获机割台装置的设计
![水稻联合收获机割台装置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832f110508763230121216.png)
水稻联合收获机割台部分设计下载须知:作者:xxx 指导老师:xxx(xxx大学11级机械制造极其自动化合肥230036)本文档是独立自主完成的毕业设计,只可用于学习交流,不可用于商业活动。
另外:有需要电子档的同学可以加我2353118036,我保留着毕设的全套资料,旨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15/6/20 23:19文件夹示意圏2015/6/20 23:19文际□ 00000*2015/6/5 16:23STP文性12±374 KB bo he lun jia.stp2015/6/5 16:23STP文件2r79O KB ,,Drawing1$.bak2015/6/5 16:23BAK文件121 KB ,i ge tai heng jiao long.stp2015/6/5 16:23STP文件232 KB jian he qi.stp2015/6/5 16:23STP文样7r852 KB也KX)决学学士学位论文C设计)开霓报吉2015/6/9Microsoft Word …18 KB切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2015/6/9 9:27Microsoft Word …28 KB 型封面2015/6/7 14:42Microsoft Word ...12 KB 国目录2015/S/7 23:01Microsoft Word …80 KB Lj -WRLOOOl.tmp2015/6/7 22:59TMP文件1T591 KB 色水稻聪合牧获机割台装置的设计2015/5/29 22:11Microsoft Power..»1839 KB摘要:联合收获机是将收割机和脱粒机用中间输送装置连接成为一体的机构,现在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中割台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收割台的功用是切割作物,并将作物运向脱粒装置,它由拨禾轮、切割器、分禾器和输送器等组成。
本文设计了一种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获机收割台,拨禾轮将作物拨向切割器,切割器将作物割下后,由拨禾轮拨倒在割台上。
全喂入式再生稻收割机的设计
![全喂入式再生稻收割机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d392c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9.png)
全喂入式再生稻收割机的设计杨禹锟; 刘竣; 黄登攀; 曾山; 赖全禧【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58)018【总页数】5页(P129-132,140)【关键词】全喂入式; 再生稻收割机; 低碾压; 设计【作者】杨禹锟; 刘竣; 黄登攀; 曾山; 赖全禧【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23.2再生稻是利用收获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进行培育,使其抽穗再次生长萌发成熟的一类水稻品种[1]。
对于中国种植一季稻的部分地区,由于热量有余但种植两季稻又热量不足,种植再生稻可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温资源,一种两收,在增加产量与农户收入等方面有较大的潜力,以此达到提高粮食总产量的目的[2-4]。
中国适宜种植再生稻的面积有350万hm2以上,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福建、四川和重庆等地。
近年来,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致使农村劳动力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再生稻种植面积发展较快。
与常规的水稻品种相比,再生稻在第一次收割时的农艺要求不同。
为提高二次抽穗和保证再生季的产量,第一次收割时留茬高度为 30~50 cm[5],尽量减少对再生季稻茬的损坏。
目前再生稻头季收获时采用人工收割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部分地区采用履带式收割机收获头季稻,为减少接地压强,防止陷车和提高田间通过性,多采用宽度400~600 mm的履带来作为行走部分,南方地区水稻种植行距一般为250~300 mm,因此,在行驶和转向时收割机履带对稻茬的碾压面积大,碾压率高达30%~40%[6]。
履带压掉的稻桩较多,对稻桩上的腋芽产生了机械损伤,高节位的部分腋芽失去优势,从而造成同一田块不同区域再生稻成熟期差异大的问题[7]。
由于缺乏适合再生稻机械化收获的技术和机具,目前全国再生稻机收面积仅40万hm2,随着再生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劳动力紧缺的矛盾日益显著,种植户对再生稻收割机械的需求十分迫切[6]。
全喂入稻麦联合收获机复脱系统设计
![全喂入稻麦联合收获机复脱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251f03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4.png)
全喂入稻麦联合收获机复脱系统设计
傅美贞;龚永坚;陈德俊;徐锦大;张建荣
【期刊名称】《农业机械学报》
【年(卷),期】2011()S1
【摘要】横置轴流脱粒的履带式全喂入稻麦联合收获机籽粒含杂率高,从尾筛落下的杂余随籽粒进入粮箱是主要原因。
通过测定单位时间所产生的杂余量及其构成,设计了以螺旋板齿式复脱器为核心的复脱系统,计算了整个系统的物料轴向速度和输送量,并对应用此复脱器的联合收获机进行了田间试验测定。
结果表明:螺旋板齿式复脱系统能使占喂入量9%~10%的杂余顺畅地收集、输送、再脱粒、经二次清选后进入粮箱,使含杂率从7%下降到行业标准要求的2%以下。
【总页数】5页(P57-61)
【关键词】联合收获机;复脱系统;设计
【作者】傅美贞;龚永坚;陈德俊;徐锦大;张建荣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金华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2
【相关文献】
1.薯类作物收获机的"新宠"/4LS-150型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东方红-150型自走梳脱式联合收割机/NXP-55型低温去石碾米机 [J],
2.履带式全喂入稻麦联合收获机工作装置设计 [J], 陈德俊;龚永坚;黄东明;熊永森;陈霓;王益志
3.摘脱后切割茎秆搂成条铺的稻(麦)联合收获机 [J], 蒋亦元;李泰山
4.轻简型全喂入稻麦联合收获清选装置分析及设计要点探析 [J], 钟挺;胡志超;顾峰玮;曹明珠;于向涛
5.割前摘脱稻麦联合收获机分离清选装置物料运动模拟 [J], 王立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该水稻联合收割机可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分离和装袋作业。
该机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灵活,通过性与适应性好,较好地解决了大、中型收割机在丘陵、山区和水田难以收割的难题,在南方双季稻区、泥脚深度不大于20厘米的稻田中均能正常收割水稻。
该机采用全喂入、轴流式滚筒脱粒机构收割,确保脱粒干净、破碎率低,分离性能好。
关键词:收割脱粒分离ABSTRACTThis rice harvest machine can reap, thresh ,screen,separate and f eed one time .It is small,light,and it can be operated flexibly.Also it can be used widly.It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work in mountain area in paddy for the large harvest machine or middle large harvest machine.The machine can work very well in paddy that its depth is not more than twenty inches in south area where the rice can be planted two times in one year.It can be feed wholly.The machine works with axle-flow-roller thresh machine,and it can thresh and separate wholly.Its crack rat e is low.Key word :reap thresh separate目录1 绪论 (5)1.1 课题背景 (5)1.2 我国联合收割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5)1.2.1我国联合收割机的现状 (5)1.2.2我国联合收割机的发展前景 (6)1.3 设计的主要内容 (6)2中间输送装置的设计 (8)2.1输送槽的结构 (8)2.2输送槽参数的确定 (9)3螺旋输送器(搅龙) (11)3.1 搅龙的构造及应用 (11)3.2 搅龙的工作原理 (12)3.3 搅龙输送器的主要参数 (12)3.3.1 搅龙的内径d (12)3.3.2 搅龙的外径D (12)3.3.3 搅龙的螺距S (13)3.3.5 搅龙叶片的螺旋角α (13)3.4 搅龙的轴向移动速度 (14)3.5 谷粒输送搅龙的生产率Q (16)3.6 搅龙所需要的功率N (17)4扬谷器 (18)4.1 扬谷器轮叶的速度 (18)4.2 扬谷轮输送器的主要参数 (19)D、外径2D与宽度b (19)4.2.1 轮叶的内径14.2.2 轮叶数m (20)4.2.3 轮叶转速n (20)4.3 扬谷器的生产率 (21)4.4 叶轮与壳体的间隙δ (22)5 机架的设计 (23)5.1断面形状和尺寸选择 (23)5.2机架的结构 (23)6 主轴的设计和校核 (25)6.1 选择轴的材料 (25)6.2 初步确定轴的直径 (25)6.3 主轴的结构设计 (26)7 轴承的选用 (26)参考文献 (28)谢辞 (29)1 绪论1.1 课题背景我国是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种植面积约4.5亿亩。
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0%,产量接近粮食总产量的一半,200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061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增产。
我国南方有很大一部分地区为丘陵地带,这些地方收割机的使用仍不多,大部分仍使用人力,一个人一天收割水稻大约一亩地,生产效率低,而且早稻收获时节恰好赶上夏天最热的时候,收割机具有收割效率高的特点,每天能收割水稻几十亩甚至上百亩,如能使用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可以大大减轻劳动力,提高生产率。
因此,能制造出适用于丘陵地区的中小型收割机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在我国南方地区,从农村劳动力结构来看,年青力壮的劳力很多外出务工,给联合收割机的应用提供了机会,同时机收价格的降低使很多农民容易接受收割机的作业,最简单的情况就是在中国水稻产区很多农民都乐意接受利用机器来进行收割服务。
因此,稻麦收割机的应用将越来越普遍。
近年,国务院作出了加大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购买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力度,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决定。
在农机补贴政策的强力推动下,2009年来我国联合收割机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截至8月末,国内累计生产各种型号收获机械42万余台,同比增长48.34%,创我国收获机械年度产销历史之最。
1.2 我国联合收割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1.2.1我国联合收割机的现状我国水稻收割机的发展很不平衡,除了江、浙、沪等发达地区机收率比较高以外,其它水稻主产区机收率较低,受当地经济条件的限制,受地埋环境的影响,收割机的推广与应用仍有一定阻力。
然而在我国的皖、湘地区,生产厂家和当地农机部门也为此做了较大的努力,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无论怎样都需要农机推广部门及有关厂家作出艰苦的努力。
1.2.2我国联合收割机的发展前景目前水稻产区机收率仍然较低,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收割机的普及推广,预计在今后五、六年内履带水稻收割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我国联合收割机市场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联合收割机在收获机械总量中的比重逐年加大。
2009年前8个月,联合收割机占收获机械总量的比重为19.78%。
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09年1-8月份,我国主要制造企业累计生产各种型号的联合收割机8.31万台,同比增长32.44%。
农业庄园化、产业化、农村推广土地大面积承包,没有收割机械不行。
市场亦即农民配置小型联合收割机的出发点是为了省工、省时、减轻劳动、提高效益减少浪费,以商业性服务盈利为目的而趵置的,其最终也是使被服务者达到上述的目的市场对小型联合收割机的期望值如下:价格低,售价或使用价低到符合农民目前的承受能力,对赔买者或使用者都是如此;故障少,使用中保证可靠性;操作使用符合现在农村的技术素质能力;在谷物种类上,在适用地域上有较大的变通;不能粗笨,外观有一定的型式美;维修和配件应比较方便。
收割机的发展方向将是向高科技化方向发展,制造出适用性强的收割机很有发展市场,对不同地区开发出不同的收割机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由此,相应的制造出高性能的联合收割机是适应收割机发展的趋势。
1.3 设计的主要内容本次设计在调查南方丘陵地区的稻田情况和水稻生长周期之后,在市场上认真比较了几种稻麦两用收割机的优缺点之后,做出的优化方案。
适用于收割水稻,操作方便,维修方便,适用于平原,丘陵,梯田,三角地等大小块及烂泥田。
在综合考察实际情况后,选用全喂机型联合收割机,有效割幅1.6米,总损失量小于等于1.5%,破碎率小于等于2%,含杂率小于等于2%。
采用全喂式机型的过程是:茎杆稻头全部进入脱粒机,经过脱粒机粉碎,谷粒脱下,茎秆与谷粒经凹版筛分离。
茎杆排除出机器,谷粒从凹板筛孔落下到底壳,并由集谷搅龙推运到一侧,再由扬谷器扬升出收割机并装袋。
采用全喂式机器的优点是:(1)半喂入收割机从结构原理比全喂入收割机较复杂,一旦出现故障难于排除修理,零部件贵,拆装修理较困难等问题存在。
而全喂入收割机结构简单,很多零件看得见摸得着,发生故障易于修理排除,适合农民机手应用,修理费少等优点,农民愿意采用全喂入收割机作业。
(2)经济效益分析,如一台洋马Ce_2M型半喂入与一台浙江三联4LZ_1.8型全喂入收割机对比验收,同一片稻田,统一时间,每台机收割2亩面积,洋马机18分42秒收割完,浙江三联19分31秒也收割完毕,三联机比洋马机相差40秒时间,可能关系到操作手技术熟练程度的问题存在。
三联收割机的总损失率小于3.5%,而洋马收割机的总损失率经常大于3.5%,因为该机具利用链条传动送禾稻装置,在机械传动链条的作用力之下,就出现损失率较大。
所以,农民对半喂入收割机有不同的看法。
全喂入收割机,在收割速度与拨禾轮的配合,将禾稻拨入搅龙槽,保证稻谷棵粒归全,损失少。
(3)南方有部分农民还有耕牛,所以,半喂入收割机在收割作业时,稻杆全身不经过脱粒机滚压过,稻杆硬和老叶有泥灰,耕牛不喜欢吃,农民晚造不愿意请半喂入收割机作业,而全喂入收割机早、晚造均适用。
2中间输送装置的设计中间输送装置是指割台和脱粒机之间的倾斜输送器,通常称为过桥或输送槽,它的功用是连接割台和脱粒装置,将割台上的作物均匀、连续地输送到脱粒机中。
中间输送装置有链耙式、带耙式、和转轮式三种,链耙式和转轮式一般用于中间输送器较短的联合收割机中,带耙式一般用于中间输送器较长的联合收割机中。
悬挂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由于中间输送器较长,因此选用带耙式输送槽。
带耙式输送槽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
2.1输送槽的结构输送槽为一整体式结构,主要由壳体、主动滚轮、从动滚轮和固定有耙齿板的输送皮带等组成,如图3.1所示。
根据传动路线的设计,输送槽主滚动轮与从动滚轮之间设置一中间滚轮。
为适应作物层厚度的变化,从动滚轮设计成浮动式,防止割台作物喂入过多而造成堵塞。
此浮动为自动式的,当割台喂入过大时在作物的挤压下,从动滚轮向上翘起,加大作物的输送,同时压下弹簧,当作物喂入减小时,在滚筒自重和弹簧的作用下,从动滚筒复位,弹簧的作用除了使滚筒复位外,主要是使滚筒浮动轻慢,防止碰撞。
同时从动滚轮轴设计成可前后调节,当输送带被拉长时可调节冲动滚轮,使输送带张紧。
从动滚筒张紧的调节,是通过旋转浮动臂上的两定位螺母使其张紧。
图3.1 输送槽(拆去侧板和一上盖板)2.2输送槽参数的确定1、输送槽耙齿速度的确定输送槽耙齿的速度一般为3~5m/s ,不宜过大,太大会使输送带震动,太小满足不了输送能力。
同时输送槽耙齿速度不能小于割台拨子尖的速度,由割台设计者算出割台拨子尖速度为3.9m/s 。
由以上要求,取输送槽耙齿速度为4m/s 。
2、输送槽耙齿高度的确定高度一般为40~50mm3、输送槽耙齿尖与输送槽底板之间距离的确定间距一般为15~20mm ,取间距为18mm 。
4、输送槽宽度的确定宽度由以下公式确定γhv q B =式中B ——输送槽宽q ——联合收割机喂入量 q=2.27kg/sh ——输送槽耙齿尖与底板间距 h=0.018mV——输送槽耙齿速度V=4m/sγ——作物容重水稻容重为110Kg/m3代入数值得B=2.37/(0.018⨯4⨯110)=0.28m为使输送槽不堵塞,适当加大输送槽宽度,取宽为0.32m,即320mm。
5、输送槽滚轮直径的确定输送槽滚轮直径无特别要求,根据已有联合收割机的输送槽直径,取直径为16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