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评分细则讲义(8~13要素)
安全生产标准化十三要素与内容清单
![安全生产标准化十三要素与内容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755af6ca7cd184254a353514.png)
安全生产标准化十三要素与内容清单要素一:目标1、制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要以文件形式发布);2、文件: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分解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安全生产目标实施情况检查、监测记录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效果评估与考核要素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及配备(包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机构、其它相关机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工会代表等)安全管理人员(包括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持安全资质考核合格证书的情安全管理人员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制度安全会议管理制度2、文件:安全管理机构组织机构图安委会或安全领导小组设立文件安全管理人员的任命文件安全生产会议记录(每季度1次,会议要包括上次会议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有未完成项要有整改措施)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技术生产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车间班组负责人、所有从业人员等,均要以文件形式发布)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部门、各单位、安全管理机构、生产、安全、技术等部门、各班组、各岗位等,均要以文件形式发布)安全生产责任书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及考核结果、实施情况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工作权限培训及记录表安全生产责任制评审记录要素三:安全生产投入1、制度: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员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险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投入与保障制度2、文件:年度安全生产投入计划安全生产投入科目及使用台帐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帐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与使用的财务科目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安全生产费用归类统计台帐安全生产责任险缴纳情况及凭证工伤保险缴纳台帐及凭证要素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1、制度:1)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发布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2)企业规章制度管理、编制、修订、发布、发放、培训、实施、考核管理办法3)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4)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培训制度5)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执行情况考核制度6)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7)各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2、文件:1)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机构及职责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分类汇总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4)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布清单5)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培训记录6)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执行情况考核记录7)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符合性评价评审记录8)制度发放记录9)制度执行记录10)制度培训记录11)制度考核记录12)制度发布文件13)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发布文件14)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发放记录15)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记录16)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考核记录17)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评估报告18)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修订文件19)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修订计划要素五:教育培训1、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2、文件: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2)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档案3)安全教育培训台帐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执行情况检查记录5)“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台帐、记录(包括培训教材、讲义、讲稿、培训人员签到、培训考试考核结果等)6)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合格证、台账7)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及培训合格证、台账、档案8)岗位操作人员安全教育与生产技能培训记录和考核记录9)新员工三级教育记录、档案与台帐10)职业健康培训、教育记录和考核记录、台帐、档案11)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投入使用前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的专门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档案与台帐12)对外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档案、记录与台帐13)操作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点上岗者的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档案与台帐要素六:生产设备设施1、制度:1)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2)设备、设施采购、租赁、安装、验收、检测管理制度3)设施、设施使用、检查、保养、维护、维修、检修、改造、报废管理制度4)设施、设施变更管理制度5)设施、设施标准化、定型化、工具化管理制度6)企业安全设施、设施(包括检查、检测、防护、配备)管理制度7)设备、设施操作规程管理制度8)设备、设施使用、操作安全管理制度9)安全设备、设备管理制度10)设备、设施安全防护管理制度11)安全警示标识使用、管理制度12)设备、设施安全条件与状况检查制度2、文件:1)设备、设施台帐2)设备、设施档案(图纸、技术资料、产品合格证、技术说明、出厂日期、生产产家,生产日期、购入日期、验收日期等)3)设备、设施管理人员及机构设置文件4)设备、设施采购、验收、安装、检测、检定记录5)设备、设施安全运行记录6)设备、设施检修、维修、保养、检定记录7)设施、设施安全运行情况检查记录8)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检查、检定、保养、维护、维修、运行记录9)设备、设施维修计划10)设备、设施维修方案11)设备、设施操作人员培训方案与记录12)设备、设施检修、保养、检查人员培训方案与记录13)设备、设施检修、维护、保养、检查、检定现场作业安全规范14)设备、设施检修、维护、保养、检查、检定现场作业安全监督检查记录15)设备、设施检修、维护、保养、检查、检定前安全培训、教育记录16)设备、设施检修、维护、保养、检查、检定安全交底记录17)设备、设施检修、维护、保养、检查、检定安全验收记录18)设备、设施检修、维护、保养、检查、检定风险分析记录19)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处置安全方案19)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处置的安全、技术交底20)安全警示标识使用分布记录与档案、台帐21)设备、设施安全条件与状况、防护情况安全检查记录与台帐22)设备、设施安全条件与状况、防护情况等安全要素评价报告要素七:作业安全1、制度:1)“三违(违章作业、违2)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3)操作牌使用管理制度4)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5)承包商、分包商、供应商安全管理制度6)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安全管理制度7)作业安全条件审查制度8)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9)作业现场安全检查制度10)劳动和安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2、文件:1)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有风险的隐患辩识、评估分级2)风险和隐患辩识和控制措施3)危险性大作业许可和工作票制4)劳动和安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和发放记录5)承包商、分包商和供应商名单、档案和台帐及相关审查评估记录6)承包商、分包商和供应商风险评估报告与记录7)承包商、分包商和供应商安全情况监控、监测记录与报告8)承包商、分包商和供应商安全协议9)变更实施计划(无变更不需要)10)变更审批和验收报告(无变更不需要)11)变更备案(无变更不需要)要素八:隐患排查与治理1、制度:1)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2)安全预案工作管理制度2、文件:1)安全检查计划2)隐患排查方案3)隐患排查、检查记录4)隐患汇总登记台帐5)隐患治理方案6)隐患评估分级7)隐患排查和治理统计分析表8)隐患整改后复查记录9)重点隐患档案10)重大隐患治理后验收、验证和评估11)各类安全检查记录12)安全预警指数系统*(见注释)13)安全预警系统的风险分析(每月一次)14)安全预警参数确定记录15)安全预警监控参数记录及分析台帐16)安全预警监控参数及风险计算方法要素九:重大危险源监控1、制度:1)危险源辩识管理制度2)危险源管理制度3)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2、文件:1)危险源辩识报告2)危险源清单与台帐3)危险源档案4)重大危险源备案资料5)放射物品、剧毒物品、易制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使用许可证、采购许可证和备案证明6)危险源监控、监管、检测设备、设施台帐7)危险源监管、监控、检测记录8)危险源安全检查记录9)危险源现场安全警示标志设置记录、台帐和设署分布图10)危险源监控、监管、检测设备、设施设置记录和位置分布图11)危险源监控、监管、检测设备、设施安装、验收、维修、保养、检查、检定记录要素十:职业健康1、制度:1)职业危害因素管理制度2)职业健康管理制度3)职业危害和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4)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设备、设施管理制度2、文件:1)职业危害因素申报资料及批复2)职业危害因素和职业卫生定期检测、评估报告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4)职业健康监护档案5)职业危害安全检查记录5)职业危害因素和职业健康管理台帐6)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记录、台帐与档案7)职业危害告知与培训记录与档案8)职业危害宣传资料与记录9)现场设置的职业危害与职业卫生检测数据告知牌10)与职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职业危害告知记录11)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设施、设备台帐与档案12)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设备、设施发放、设置记录与档案13)职业危害防护器具、设备、设施定期检验、检定和维护、保养记录14)职业危害防护器具、设备、设施维修、定期检测记录15)职业危害急救物品台帐要素十一:应急救援1、制度:1)应急救援管理制度(预案编制、实施、演练、机构、人员、处置方案编制与评审、人员培训、教育等)2)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编制、修订、发布与管理、演练结果评估与改进)3)应急救援设施、装置、物资管理制度(采购、设置、检查、配备、维修、保养、管理及定期检查、更换、配备等)4)应急救援队伍、人员训练、培训、教育、专家库更新管理制度2、文件:1)应急救援管理、指挥机构、人员网格图示2)应急救援管理、指挥机构、人员设置文件3)应急救援预案及发布指令文件4)应急救援预案修订记录与发布通知文件5)专项应急救援预案6)应急救援预案、专项预案、处置方案编制与评审记录7)应急救援演练计划8)应急救援演练方案9)重点部位与岗位应急处置方案10)应急救援演练记录与档案11)应急救援演练效果评估及改进报告12)应急救援队伍及人员台帐与档案13)应急救援设施、设备、装备、装置、物资台帐与档案14)应急救援设施、设备、装备、装置、物资定期采购、更换、设置、配备计划15)应急救援设施、设备、装备、装置、物资定期检查、维修、维护、保养记录16)应急救援专家、装备、物资、救援队伍人员档案、台帐及数据库17)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教育、训练记录18)应急救援预案备案材料要素十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1、制度:1)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包括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应急处置、事故通报等)2)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与奖惩制度2、文件:1)安全生产事故档案2)安全生产事故台帐3)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报告4)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报告5)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与奖惩记录与资料6)安全生产事故报告7)安全生产事故通报8)安全生产事故分析报告9)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学习记录10)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隐患检查与整改情况记录要素十三: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1、制度:1)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2)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工作管理制度2、文件:1)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一年一次)2)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讨论和会议记录、纪要3)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计划、实施结果与考核报告*注释:1.安全生产预警指数概括为:将管理学、安全系统科学、减灾防灾科学、预测预警技术及系统原理、预防原理、人本原理、事故致因理论等多学科方法和理论应用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中,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建模、计算,用来定量化表示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和趋势的数值。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评分细则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评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12a30b700066f5335a8121df.png)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 Q T评分细则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考评说明1.本评分细则适用于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企业(以下统称冶金等工贸企业)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申请、外部评审及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监督审核等相关工作。
冶金等工贸企业已有专业评定标准的,优先适用专业评定标准。
2.本标准共有13项一级要素、42项二级要素及194条企业达标标准。
3.在评分细则中的自评/评审描述列中,企业及评审单位应根据评分细则的有关要求,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如实进行得分及扣分点说明、描述,并在自评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见附表)中逐条列出。
4.本评定标准中累计扣分的,均为直到该考评内容分数扣完止,不出现负分。
有特别说明扣分的(在考评方式中加粗的内容),在该类目内进行扣分。
5.本评定标准共计1000分,最终标准化得分换算成百分制。
换算公式如下:标准化得分(百分制)=标准化工作评定得分÷(1000-不参与考评内容分数之和)×100。
最后得分采用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6.标准化等级共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
评定所对应的等级须同时满足标准化得分和安全绩效等要求,取最低的等级来确定标准化等级(见下表)。
7.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程序、有效期、等级证书和牌匾等按照《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安监总管四〔2011〕84号)的有关要求执行。
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表自评/评审单位:自评/评审时间:从年月日到年月日。
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85de6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f.png)
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一、引言安全生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保护劳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本文旨在介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规范,以帮助企业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安全生产的标准化管理。
二、基本概念和原则1.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评价、认证和监督企业的安全生产活动,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过程。
2.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原则•法定性原则:安全生产标准化必须依法进行,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
•明确性原则:安全生产标准化必须明确规定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和操作方法。
•系统性原则:安全生产标准化必须具备一定的体系结构,能够全面评价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连续性原则:安全生产标准化应该是一个长期不断改进的过程,不断适应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环境的要求。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要素安全生产标准化包括以下基本要素: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包括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等,用于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运行。
2.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与控制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过程。
企业应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3.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使员工能够正确应对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
4.安全设施与装备企业应配置适当的安全设施与装备,如消防设备、安全标识、个人防护用具等,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工具,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5.安全生产监督与检查安全生产监督与检查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
相关部门应对企业进行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四、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价值和意义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企业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1.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能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生产事故和安全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13要素)
![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13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bdf4a4b781c758f5f61f677b.png)
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13要素)1、本评分细则适用于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企业(以下统称冶金等工贸企业)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xx)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申请、外部评审及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监督审核等相关工作。
冶金等工贸企业已有专业评定标准的,优先适用专业评定标准。
2、本标准共有13项一级要素、42项二级要素及194条企业达标标准。
3、在评分细则中的自评/评审描述列中,企业及评审单位应根据评分细则的有关要求,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如实进行得分及扣分点说明、描述,并在自评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见附表)中逐条列出。
4、本评定标准中累计扣分的,均为直到该考评内容分数扣完止,不出现负分。
有特别说明扣分的(在考评方式中加粗的内容),在该类目内进行扣分。
5、本评定标准共计1000分,最终标准化得分换算成百分制。
换算公式如下:标准化得分(百分制)=标准化工作评定得分(1000-不参与考评内容分数之和)100。
最后得分采用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6、标准化等级共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
评定所对应的等级须同时满足标准化得分和安全绩效等要求,取最低的等级来确定标准化等级(见下表)。
评定等级标准化得分安全绩效一级≥90应为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或行业领先企业。
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大型企业集团、上市集团公司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集团所属成员企业90%以上无死亡生产安全事故;上市公司或行业领先企业无死亡生产安全事故。
二级≥75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大型企业集团、上市集团公司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集团所属成员企业80%以上无死亡生产安全事故;企业死亡人员未超过1人。
三级≥60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生产安全事故累计死亡人员未超过2人。
7、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程序、有效期、等级证书和牌匾等按照《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安监总管四〔xx〕84号)的有关要求执行。
安全生产标准化13要素范本
![安全生产标准化13要素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c7c94527fd5360cbb1adb05.png)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指导范本前言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是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着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全面开展安全达标,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对照国家安监总局《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指南》,我局专门制订了《企业安全标准化基本规范指导范本》,旨在帮助企业有效推进标准化建设工作。
本《指导范本》仅供企业参考,希望各企业严格对照相关行业标准和实施指南要求,并结合本企业实际,认真做好标准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目录一、目标 (1)1、安全生产方针和总体目标及发布文件 (1)2、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及发布文件 (2)3、安全生产指标考核办法及发布文件 (2)4、从业人员对目标知晓 (8)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9)2.1组织机构和人员 (9)2.2职责 (11)三、安全投入 (22)3.1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 (22)3.2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或缴纳风险抵押 (23)3.3安全费用使用台账 (25)四、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 (26)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26)4.2规章制度 (29)4.3操作规程 (75)4.4评估 (81)4.5修订 (85)4.6文件和档案管理 (86)五、教育培训 (89)5.1教育培训管理 (89)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97)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98)5.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105)5.5安全文化建设 (105)六、生产设备设施 (107)6.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107)6.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111)6.3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 (120)七、作业安全 (125)7.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125)7.2作业行为管理 (154)7.3警示标志 (156)7.4相关方管理 (156)7.5变更 (168)八、隐患排查和治理 (170)8.1隐患排查 (170)8.2排查范围与方法 (176)8.3隐患治理 (176)九、危险源监控 (182)9.1辨识与评估 (182)9.2登记建档与备案 (190)9.3监控与管理 (194)十、职业健康 (197)10.1职业健康管理 (197)10.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216)10.3职业危害申报 (221)十一、应急救援 (223)11.1应急机构和队伍 (223)11.2应急预案 (230)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231)11.4应急演练 (235)十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252)12.1事故报告 (252)12.2事故调查和处理 (253)12.3 事故回顾 (254)十三、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260)13.1绩效评定 (260)13.2持续改进 (260)一、目标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制度,明确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环节内容。
安全生产标准化十三要素包含内容
![安全生产标准化十三要素包含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8416f06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e.png)
安全生产标准化十三要素一、安全生产目标1、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2、各部门分解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3、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4、定期进行考核。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1、以红头文件形式成立安全管理部门,任命安全员(工贸行业不少于总人数的2‰);2、安全员持证上岗,每年进行复审;3、成立安委会,定期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问题;4、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主要负责人、各部门、班组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三、安全投入1、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按照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并建立使用台账;2、制定安全投入计划;3、按照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缴纳相关保险费用。
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1、建立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2、定期识别和获取使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并发布清单;3、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进行评估,及时进行修订。
五、安全培训1、制定培训计划;2、根据培训计划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如实记录培训情况;3、组织开展新员工、特种作业人员、外来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及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投入使用前的岗位员工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六、设备设施1、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2、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3、建立设备设施验收制度,建立设备设施管理台账,建立设备设施检维修管理制度、制定检维修计划,检维修时制定检维修方案;4、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对特种设备定期进行检验、检测;5、建立设备设施报废管理制度。
七、作业安全1、对设备设施、工艺技术以及从业人员作业行为等进行安全风险辨识,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作业行为安全风险;2、劳保用品配备到位并督促相关人员正确佩戴;3、建立特种作业管理制度,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4、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标准化13要素
![安全生产标准化13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5b4cd15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b.png)
安全生产标准化13要素《安全生产标准化13要素》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内容。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国制定了《安全生产标准化13要素》,这些要素包括:1. 领导决策:企业领导要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并将其贯彻到公司的日常管理中。
2. 人员配备: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配备专业的安全生产人员,并进行安全培训。
3. 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相关激励和惩罚机制。
4. 安全生产宣传: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5. 安全生产技术储备: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提升安全技术水平。
6. 安全生产设备: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7. 安全生产场所:建立安全生产场所管理制度,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8.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的生产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事故的发生。
9. 安全生产监测:建立安全生产监测检测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10.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11. 安全生产投入:合理投入安全生产资金,提高安全生产的保障水平。
12. 安全生产考核评价:建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考核评价体系,及时纠正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3.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合法合规地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标准化13要素》为企业提供了指导和标准,使安全生产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有助于促进安全生产工作更好地开展,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所有企业都能认真落实这些要素,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评分细则讲义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评分细则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18130bb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b.png)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评分细则讲义一、管理责任1.1 确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人并落实到位。
1.2 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障安全生产的持续开展。
二、风险评估2.1 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2.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三、安全培训3.1 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2 配备专业的安全生产培训师资,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四、安全设施4.1 确保生产设施的安全性,定期进行设施检查和维护。
4.2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施和救援设备,为员工提供安全保障。
五、事故报告5.1 建立健全事故报告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生产中的安全事故。
5.2 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安全检查6.1 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6.2 对安全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到位。
七、应急预案7.1 制定应急预案,培训员工应急处理流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
7.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员工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企业安全生产评分细则1. 管理责任:10分2. 风险评估:10分3. 安全培训:10分4. 安全设施:10分5. 事故报告:10分6. 安全检查:10分7. 应急预案:10分评分细则说明:- 每个项目的得分根据企业在该项目上的落实情况给予打分,满分为10分。
- 若项目未得到有效落实,按照实际情况从0分开始递减。
- 总分小于60分的企业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抱歉,我无法完成超过800字的工作。
这是一篇关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评分细则的讲义,主要涵盖了管理责任、风险评估、安全培训、安全设施、事故报告、安全检查和应急预案等内容。
你也可以考虑结合实际情况写一些企业安全生产的应用,或者就其中某一方面详细展开介绍,我可以帮你做更详细的研究和解释。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与评分细则讲座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与评分细则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9d91f2a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4.png)
未标明起重吨位的,每处扣2分;每缺少一项安全装置或不能正常工作的,扣2分。 ●车间电气室、地下油库、地下液压站、地下润滑站、地下加压站等要害部门,其出入口应不少于两个(室内面积小于6m2而无人值班的,可设一个),门应向外开。 出口少于两个的,每处扣2分;门向内开的,每处扣2分。
●使用表压超过0.1MPa的油、水、煤气、蒸汽、空气和其他气体的设备和管道系统,应安装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装置,并应定期检定。 应安装而未安装压力表、安全阀的,每处扣2分;未定期进行检定的,每处扣2分;未张贴检定标签或标牌的,每处扣2分。 ●不同介质的管线,应按照《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的规定注明介质名称和流向。 未进行介质名称和流向标识的,不得分;有一条管线不符合要求的,扣2分,未注明介质名称或流向的,每处扣1分。
●起重机应标明起重吨位,并应设有下列安全装置: (1)限位器;(2)缓冲器;(3)防碰撞装置;(4)超载限制器;(5)连锁保护装置;(6)轨道端部止挡;(7)定位装置;(8)其他:零位保护、安全钩、扫轨板、电气安全装置等;(9)走台栏杆、防护罩、滑线防护板、防雨罩(露天)等防护装置;(10)大型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安全信息提示和报警装置;(11)滑线指示灯、通电指示灯、桥下和驾驶室照明灯等。
4
结构件不得有松脱、裂纹、扭曲、腐蚀、凹陷或凸出等严重变形,更不得有裂纹
斜梯不同斜角时的踏步高度与宽度
斜梯倾斜角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踏步高(mm)
160
175
185
200
210
225
235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c28df2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4.png)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企业安全生产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为了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制定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活动,旨在通过规范化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损失,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一、安全生产责任。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首要保障。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确保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同时,企业应当定期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检查和评估,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安全生产培训。
企业应当加强员工安全生产培训,包括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应急逃生演练等。
培训内容应当围绕企业的实际安全生产情况,针对性强,确保员工了解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应急逃生技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安全生产设施。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设施,包括消防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等。
确保设施的完好性和有效性,及时进行设施的检查和维护,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五、安全生产检查。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企业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检查的督导和管理,确保检查工作的严谨性和有效性。
六、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包括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应急救援措施等。
同时,企业应当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和评估,确保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七、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详解共61页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详解共61页](https://img.taocdn.com/s3/m/5cd75d548762caaedc33d437.png)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Leabharlann u《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 则详解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讲义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51fb525477232f60ddcca19d.png)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内容
5.6 生产设备设施 5.6.1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 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 使用。 企业应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 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规范管理。 生产设备设施变更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的 全过程进行隐患控制。 5.6.2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安全运行。 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 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计划。 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 制措施。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 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须途径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是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是政府实施安全生产分类指导分级监管的重要依据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内容基本规范的核心要求基本规范共涉及个一级要素个二级要素一级要素二级要素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组织机构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评估修订文件和档案管理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内容一级要素二级要素教育培训教育培训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其他人员教育培训安全文化建设生产设备设施生产设备设施建设设备设施运行管理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作业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作业行为管理警示标志相关方管理变更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内容一级要素二级要素隐患排查和治理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排查范围与方法隐患治理预测预警重大危险源监控辨识与评估登记建档与备案监控与管理职业健康职业健康管理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职业危害申报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内容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应急救援应急机构和队伍应急预案应急设施装备物质应急演练事故救援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持续改进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内容目标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评分细则讲义( 8~13要素)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评分细则讲义( 8~13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07d94942fe4733687e21aad1.png)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评分细则讲义( 8~13要素)谢沪生二 0 一三年二月二十日内容摘要八、隐患排查与治理(4项10条80分)九、重大危险源监控(3项8条60分)十、职业健康(3项18条60分)十一、应急救援(5项14条30分)十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2项7条20分)十三、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2项7条20分共计:19项、64条、270分八、隐患排查与治理(4项10条80分)(一)隐患排查:概念: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一)隐患排查:1、建立制度: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方法。
制度应与《安全生产事故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相符《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总局令第16号)评分方式(共2分)•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2分),与4.2.2重复扣分;•制度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不符的,扣2分。
制度主要参照《安全生产事故排查治理暂行规》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一)隐患排查:2、分析评估、建立台帐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一般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分类{重大事故隐患八、隐患排查与治理(一)隐患排查:一般事故隐患¡ª¡ª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ª¡ª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事故隐患定级(上海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按照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分为三个级别1、三级事故隐患: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在三日内排除,或者无需停止相关设施设备、停产停业即可排除的隐患。
安全标准化13要素解读
![安全标准化13要素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90079cfa58da0116c174940.png)
主要内容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 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
1.4 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
1.4.2 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职责 安全生产投入 文件和档案管理
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
危险物品及重用品管理
规范 要求
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
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安
全价值观。
主要内容
1.6 生产设备设施
1.6.1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所有设备设施符合有关法规标准要求,安全设备
规范 要求
设施 “三同时”;
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 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 进行规范管理;
规范 要求
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 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
应急救援人员,可与附近具备专业资质的 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
主要内容
1.11 应急救援
1.11.2 应急预案
规范 要求
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针对重点作业岗
位制定应急处臵方案或措施;
建立识别获取适用的法规标准的制度,明确主管部
规范 要求
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
各职能部门及时识别和获取,及时提供并汇总; 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 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
主要内容
1.4 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
1.4.2 规章制度
规范 要求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 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
规范 要求
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 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对危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核心要素安全生产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核心要素安全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b9920425b14e852459fb5734.png)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核心要素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要求有什么2、安全标准化八要素和13要素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1、突出了企业安全管理系统化要求。
新版《基本规范》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从业人员的作业行为,提升设备现场本质安全水平,促进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夯实企业安全基础,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更加注重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引导企业自主进行安全管理。
2、调整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为使一级要素的逻辑结构更具系统性,新版《基本规范》将原13个一级要素梳理为8个: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
强调了落实企业领导层责任、全员参与、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等安全管理核心要素,指导企业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
3、提出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管理并重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要求,企业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负全面责任,要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责任,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
建立企业全过程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坚持管安全生产必须管职业健康。
新版《基本规范》将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要求一体化,强化企业职业健康主体责任的落实。
同时,实行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与国际通行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对接。
由此可见,新版规范在修订上更加强调了程序、制度的标准化规范。
在一些细节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更加科学严谨。
同时着重强调了事故教训的分析整理和吸取。
(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核心要素扩展资料:新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于2017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下简称新版《基本规范》)。
该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安全生产协会负责起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评分细则讲义( 8~13要素)谢沪生二 0 一三年二月二十日内容摘要八、隐患排查与治理(4项10条80分)九、重大危险源监控(3项8条60分)十、职业健康(3项18条60分)十一、应急救援(5项14条30分)十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2项7条20分)十三、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2项7条20分共计:19项、64条、270分八、隐患排查与治理(4项10条80分)(一)隐患排查:概念: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一)隐患排查:1、建立制度: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方法。
制度应与《安全生产事故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相符《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总局令第16号)评分方式(共2分)?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2分),与4.2.2重复扣分;?制度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不符的,扣2分。
制度主要参照《安全生产事故排查治理暂行规》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一)隐患排查:2、分析评估、建立台帐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一般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分类{重大事故隐患八、隐患排查与治理(一)隐患排查:一般事故隐患?a?a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a?a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事故隐患定级(上海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按照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分为三个级别1、三级事故隐患: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在三日内排除,或者无需停止相关设施设备、停产停业即可排除的隐患。
2、二级事故隐患: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需要4日以上且停止使用设施设备,或者需要4至6日且停产停业方可排除的隐患。
3、一级事故隐患: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极大,需要7日以上且停产停业方可排除的隐患,或者因非生产经营单位原因造成且生产经营单位自身无法排除的隐患。
评分方式(共4分)?无隐患汇总登记台账的,不得分(4分);?无隐患评估分级的,不得分;?隐患登记档案资料不全的,每处扣2分。
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3、隐患的治理方案。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一)隐患排查:3、隐患排查内容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2)企业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3)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4)相关方进入、撤出、改变;5)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6)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的。
评分方式(共4分)?发生变化后未及时组织隐患排查的,每次扣2分;?每漏查一个隐患,扣1分。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一)隐患排查:4、制定排查方案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
排查方案应依据: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2)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3)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等。
评分方式(共6分)?无该方案的,不得分;?方案依据缺少或不正确的,每项扣2分?方案内容缺项的,每项扣2分。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一)隐患排查:5、实施排查方案按排能胜任的排查人员,按照方案进行隐患排查工作,排查出隐患并进行汇总总结。
评分方式(共8分)?未按方案排查的,不得分;?有未排查出隐患的,每处扣2分;?排查人员不能胜任的,每人次扣2分;?未进行汇总总结的,扣2分。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二)排查范围与方法1、排查范围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评分方式(共8分)?隐患排查范围每缺少一类,扣3分。
范围: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二)排查范围与方法2、排查方法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评分方式(共10分)?各类(五类)检查缺少一次的,扣2分;?缺少一类检查表的,扣2分;?检查表针对性不强的,每一个扣4分;?检查表无人签字或签字不全的,每次扣4分。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三)隐患治理1、制定隐患治理方案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进行治理。
方案内容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
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隐患治理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应急措施等。
评分方式(共20分)?无该方案的,不得分;?方案内容不全(10项)的,每缺一项扣 3分;?每项隐患整改措施针对性不强的,扣3分;?隐患治理工作未形成闭路循环的,每项扣3分。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三)隐患治理2、验证和评估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评分方式(共 6分)?未进行验证或评估的,每项扣2分。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三)隐患治理3、统计和上报按规定对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评分方式(共4分)?无统计分析表的,不得分;?未及时报送的,不得分。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四)预警预测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采用技术手段、仪器仪表及管理方法等,建立安全预警指数系统,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四)预警预测安全预警指数系统是以日常隐患排查结果和仪器仪表监测检查数据为基础,辨识和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予以量化,将有关信息录入(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管理系统)软件,通过软件进行统计、系数修正、计算,得出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形成直观的、动态的反映企业安全生产现状的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图;运用预测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对未来的安全生产趋势进行预测,形成安全生产趋势图。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四)预警预测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将管理学、安全系统科学、减灾防灾科学、预测预警技术及系统原理、预防原理、人本原理、事故致因理论等多学科方法和理论应用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中,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建模、计算,用来定量化表示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和趋势的数值。
其目的在于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事先预报,提请企业负责人及全体员工注意,使企业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消除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及后果的严重程度,使得安全生产系统具有?°报警?±和?°免疫?±能力。
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图是对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的直观化表示。
八、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图评分方式(共8分)?无安全预警指数系统的,不得分;?未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测算,实现对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报的,扣2分;?未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纳入安全预警系统的,扣2分;?未对预警系统所反映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的,扣2分;?未每月进行风险分析的,扣2分。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3项8条60分)(一)辨识与评估1、建立制度建立危险源的管理制度,明确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
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定量判断:当单元中有多种物质时,如果各类物质的量满足下式,就是重大危险源:式中q i——单元中物质的实际存在量;Q i——物质的临界量;N——单元中物质的种类数。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一)辨识与评估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doc评分方式(共4分)?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制度中每缺少一项内容要求的,扣2分。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一)辨识与评估2、辨识评价按相关规定对本单位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确定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包括企业确定的重大危险源)。
评分方式(共10分)?未进行辨识、评价、分类、分级的,不得分;?未按制度规定严格进行的,不得分;?辨识和评估不充分、准确的,每处扣2分。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二)登记建档与备案1、登记建档企业应当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
评分方式(共6分)?无危险源档案资料的,不得分;?档案资料不全的,每处扣2分。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二)登记建档与备案2、上报备案按照相关规定,将重大危险源(指符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规定的重大危险源)向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doc评分方式(共6分)?未备案的,不得分;?备案资料不全的,每个扣1分。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二)登记建档与备案3、取得许可计量检测用的放射源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取得放射物品使用许可证。
评分方式(共4分)?未办理许可证的,不得分;?每少一个许可证,扣2分。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三)监控与管理1、监控措施对危险源(包括企业确定的重大危险源)采取措施进行监控,包括技术措施(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检查、检验等)和组织措施(职责明确、人员培训、防护器具配臵、作业要求等)。
评分方式(共20分)?未实施监控的,不得分;?监控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不全的,每项扣2分;?有重大隐患或带病运行,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除本小项不得分外,加扣60分。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三)监控与管理2、警示措施在危险源现场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危险源点警示牌(内容包含名称、地点、责任人员、事故模式、控制措施等)。
警示标志明显、不受污损。
评分方式(共6分)?无安全警示标志的,每处扣2分;?内容不全的,每处扣2分;?警示标志污损或不明显的,每处扣2分。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三)监控与管理3、检查措施相关人员应按规定对危险源进行检查,并在检查记录本上签字。
评分方式(共6分)?未按规定进行检查的,不得分;?检查未签字的,每次扣2分;?检查结果与实际状态不符的,不得分。
十、职业健康(3项18条60分)(一)职业健康管理1、建立制度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建立职业健康的管理制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六十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doc评分方式(共4分)?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制度与有关法规规定不一致的,扣1分。
十、职业健康(一)职业健康管理2、工作环境和条件按有关要求,为员工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1)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2)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3)有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4)职业危害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