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设计
框架结构设计思路

框架结构设计思路一、引言框架结构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决定了软件的整体架构和实现方式。
好的框架结构设计能够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从而降低开发成本和风险。
本文将介绍框架结构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二、需求分析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确定系统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要求的过程,它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与客户沟通,明确客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软件系统的功能和特性。
三、模块划分在完成需求分析之后,需要对系统进行模块划分。
模块划分是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且具有相同或相关功能的模块,每个模块都可以独立开发、测试和维护。
在进行模块划分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复杂度、可维护性等因素。
四、框架选择在完成模块划分之后,需要选择适合该系统的框架。
框架是一种软件开发工具,它提供了一些通用的功能和特性,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构建软件系统。
在选择框架时,需要考虑到框架的可扩展性、可重用性、性能等因素。
五、框架设计在选择适合该系统的框架之后,需要进行框架设计。
框架设计是将系统模块和选择的框架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架构。
在进行框架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重用性等因素。
六、代码实现在完成框架设计之后,需要进行代码实现。
代码实现是将设计文档转化为实际的代码,并进行测试和调试。
在进行代码实现时,需要遵循良好的编程规范和标准,保证代码质量和可维护性。
七、测试与调试在完成代码实现之后,需要进行测试与调试。
测试与调试是保证软件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在测试与调试过程中需要对各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并对整个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八、部署与维护在完成测试与调试之后,需要将软件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并进行维护和更新。
在部署和维护过程中,需要遵循良好的运维规范,保证软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九、总结框架结构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软件的整体架构和实现方式。
《框架结构设计》课件

《框架结构设计》课件课程目标:1. 了解框架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3. 能够应用框架结构设计原理进行实际项目的框架设计。
第一部分:框架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1 框架结构的基本概念1.1.1 框架的定义1.1.2 框架与传统的结构形式的区别1.1.3 框架结构的分类1.2 框架结构的特点1.2.1 空间刚度大1.2.2 抗震性能好1.2.3 框架结构自身的重量轻1.2.4 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第二部分: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2.1 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2.1.1 安全性原则2.1.2 经济性原则2.1.3 适用性原则2.2 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2.2.1 框架结构的平面设计2.2.2 框架结构的立面设计2.2.3 框架结构的剖面设计第三部分:框架结构设计的实际应用3.1 项目背景及设计要求3.1.1 项目背景3.1.2 设计要求3.2 框架结构设计流程3.2.1 初步设计阶段3.2.2 详细设计阶段3.2.3 设计评审阶段3.3 框架结构设计案例分析3.3.1 案例一:多层框架结构设计3.3.2 案例二:高层框架结构设计第四部分:框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解析4.1 框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4.1.1 合理选择框架梁、柱的截面尺寸4.1.2 注意框架结构的连接节点设计4.1.3 考虑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4.2 常见问题解析4.2.1 问题一:框架结构梁、柱节点钢筋锚固问题4.2.2 问题二:框架结构柱梁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4.2.3 问题三:框架结构柱的偏心加载问题第五部分:总结与展望5.1 总结5.2 展望科学性:1. 内容基于结构工程领域的公认原理和标准,如国际建筑规范和工程实践。
2. 使用最新研究和industry best practices 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 课件中的案例分析和问题解析基于实际工程项目,提供了具体的数据和解决方案。
4. 引用权威的参考资料和学术研究,以支持课件中的理论和设计方法。
框架结构设计基本流程和要点

框架结构设计基本流程和要点框架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包括结构工程、建筑材料、力学、数学等等。
以下是对框架结构设计的详细介绍。
一、设计前的准备工作1.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在设计框架结构之前,需要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包括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规模、抗震烈度、荷载情况、预算等等。
2.搜集相关资料:需要搜集相关的设计规范、标准和参考资料,以及建筑物的实地勘察资料,如地质勘察报告、地形图等等。
3.确定设计方法:根据任务要求和搜集到的资料,确定适合的设计方法,包括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结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和配筋构造等等。
二、结构分析方法1.弹性力学分析方法:通过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对结构进行分析,得到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等结果。
该方法可以采用手算或计算机程序实现。
2.塑性力学分析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结构的塑性变形,适用于结构出现裂缝或破坏的情况。
塑性力学分析方法可以采用计算机程序实现,常用的有极限状态法和塑性极限法等。
3.有限元分析方法:该方法将结构离散成多个单元,对每个单元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将所有单元的受力进行组合,得到结构的整体受力情况。
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采用计算机程序实现,常用的有ANSYS、SAP等软件。
三、结构设计基本原则1.保证结构的安全性:结构设计应考虑结构的安全性,采用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承受各种可能出现的荷载和作用。
2.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结构设计应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包括空间需求、采光、通风等等。
3.经济性:结构设计应考虑经济性,即设计方案应满足经济实用的要求,包括材料用量、施工成本、维修费用等等。
4.可行性和可维护性:结构设计应考虑可行性和可维护性,即设计方案应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方便施工和维护,同时应考虑到建筑物长期使用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四、荷载和作用1.荷载类型: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的荷载类型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
永久荷载包括结构自重、土压力等长期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可变荷载包括风荷载、雪荷载等随时间变化的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偶然荷载包括地震作用、人防荷载等概率小但作用大的一类荷载。
框架结构的设计步骤

框架结构的设计步骤一、明确需求。
要设计框架结构呢,第一步肯定得先搞清楚需求呀。
就像你要盖房子,得知道这房子是用来住人呀,还是做仓库啥的。
是要盖个小别墅,还是高楼大厦呢?这需求不同,那框架结构的设计方向可就差远喽。
得和客户或者相关人员好好聊一聊,把功能需求、空间要求、预算之类的都摸个透。
二、确定结构体系。
知道需求了,就该琢磨用啥样的结构体系啦。
这就好比给房子选骨架呢。
是用纯框架结构呀,还是框架 - 剪力墙结构呢?这里面学问可大了。
要考虑建筑的高度、抗震要求、使用功能等好多因素。
如果是比较矮的建筑,纯框架可能就够啦,简单又实用。
要是高楼呢,可能就得加上剪力墙来增加稳定性,就像给房子的骨架加上一些加固的支撑一样。
三、初步布局。
好啦,结构体系定了,就可以开始初步布局啦。
这就像给房子的框架搭个大概的样子。
柱子放哪儿呢?梁又该怎么连呢?要根据建筑的平面形状、功能分区来安排。
比如说客厅的地方,柱子不能太影响空间的使用,要巧妙地布局,让空间看起来既宽敞又合理。
而且柱子和梁的布置也要考虑传力的合理性,就像接力赛一样,力要能顺利地从板传到梁,再传到柱子,最后到基础。
四、荷载计算。
接下来就是算荷载啦。
这就像知道房子要承受多少重量一样。
这里面有恒载,就是房子本身的重量,像楼板、墙这些的重量。
还有活载,就是人呀、家具呀这些可能变动的重量。
这可得算仔细喽,要是算少了,房子可能就会有危险;算多了呢,又可能会造成浪费。
就像给人做饭,不能做太多也不能做太少。
五、内力分析。
荷载算好了,就该分析内力啦。
这内力就像是房子框架内部的力量分配。
哪些地方受力大,哪些地方受力小,得搞清楚。
这时候就可以用一些计算软件或者手算的方法来分析。
就像给房子做个体检,看看它的骨架哪里压力大,哪里压力小,这样才能合理地设计构件的尺寸呢。
六、构件设计。
内力分析完了,就到构件设计啦。
根据内力的大小来确定柱子、梁、板的尺寸和配筋。
柱子要足够粗,梁要足够结实,板也要能承受住上面的重量。
框架结构专业设计特点

框架结构专业设计特点
框架结构专业设计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稳定性:框架结构专业设计注重结构的稳定性,能够承受外部负载和荷载,在不同的环境下保持稳定性,具有较强的抗震和抗风性能。
2. 结构安全性:框架结构专业设计要考虑结构的安全性,保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倒塌、坍塌等事故,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加强措施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3. 结构优化性:框架结构专业设计追求结构的优化,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和材料选型,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减小结构的自重,降低成本,并且使结构的抗震性和抗风性能达到最优化。
4. 结构的美观性:框架结构专业设计注重结构的美观性,使结构在外观上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通过设计和装饰结构表面,使之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5. 结构的可维护性:框架结构专业设计考虑结构的可维护性,确保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易于检查、维护和修复,减少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6. 结构的环境友好性:框架结构专业设计注重结构的环境友好性,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
框架结构设计思路

框架结构设计思路一、什么是框架结构设计1.1 框架的定义1.2 框架结构的意义二、框架结构设计原则2.1 单一责任原则2.2 开闭原则2.3 依赖倒置原则2.4 接口隔离原则2.5 迪米特法则三、框架结构设计步骤3.1 确定系统架构目标3.2 分析需求和问题3.3 划分功能模块3.4 设计模块之间的关系3.5 定义数据结构和接口3.6 确定流程设计和业务逻辑3.7 设计模块的组织结构3.8 制定开发规范和标准四、典型框架结构设计方法4.1 分层结构4.2 MVC模式4.3 插件化结构4.4 微服务架构五、框架结构设计的实践与总结5.1 优点5.2 风险与挑战5.3 实践案例分析5.4 总结和展望一、什么是框架结构设计1.1 框架的定义框架是指在某个特定领域中,提供了解决一类问题的基本结构、规范和工具的体系。
它是一种能够被复用的软件架构模板,用于解决特定领域的常见问题。
1.2 框架结构的意义框架结构的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好的框架结构设计可以提高开发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同时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二、框架结构设计原则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以确保框架的质量和稳定性。
2.1 单一责任原则单一责任原则要求一个类只负责一项职责,避免将多个职责耦合在一个类中。
2.2 开闭原则开闭原则要求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即应该通过扩展来实现系统的新功能,而不是直接修改已有代码。
2.3 依赖倒置原则依赖倒置原则要求高层模块不依赖于底层模块,而是通过抽象来实现对底层模块的依赖。
这样可以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度,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2.4 接口隔离原则接口隔离原则要求尽量使用多个专门的接口,而不是使用单一的总接口。
客户端应该仅依赖于其实际使用的接口。
2.5 迪米特法则迪米特法则要求模块之间的通信要尽量通过少数几个接口进行。
模块之间应该是松耦合的,不直接依赖于具体的实现细节。
框架结构设计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布置与计算简图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方法-分层法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反弯点法 水平荷载作用下改进的反弯点法-D值法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侧移计算 框架结构内力组合 框架结构设计及构造
4.1 框架结构体系
节点简化
框架节点可以简化为刚接节点、铰接节点和半刚接节点。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刚接节点 装配式框架结构——铰接节点或半刚接节点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铰接节点 框架支座 现浇钢筋混凝土——刚接节点 预制柱杯形基础——刚接节点、铰接节点
截面尺寸估算
框架梁截面
梁高:承重 hb=(1/12~1/18) lb;非承重hb=(1/12 ~ 1/16)lb 梁宽:bb=(1/2 ~ 1/3) hb
节点平衡求梁端弯矩
节点平衡柱轴力
Vi1 Vi2
u=1
Vi3
Sum(Fi-n)=Sum(Vij) Vi1/di1=Vi2/di2 =… Vij=Sum(Fi-n) dij / Sum(dij)
d=12i/h2
习题1 试用反弯点法求图所示框架的弯矩图。图中括号内的数值 为该杆的线刚度比值。
37kN D 74kN C 80.7kN B (0.7)
=
0.5 K 2K
同层各柱剪力分配
求得修正后的柱抗侧刚度D后,与反弯点法类似,同层柱 按抗侧刚度分配剪力。
V jk = Dk
D
l 1
m
F
i j
n
i
(4-5-2)
l
式中
V jk -第 j 层第 k 个柱子所承受的剪力;
第四章框架结构计算分析与设计

第四章框架结构计算分析与设计框架结构布置主要是确定柱在平面上的罗列方式(柱网布置)和选择结构承重方案,这些均必须满足建造平面及使用要求,同时也须使结构受力合理,施工简单。
1、柱网和层高工业建造柱网尺寸和层高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
常用的柱网有内廊式和等跨式两种。
内廊式的边跨跨度普通为 6~8m,中间跨跨度为 2~4m。
等跨式的跨度普通为 6~12m。
柱距通常为 6m,层高为 3.6m~5.4m。
民用建造柱网和层高根据建造使用功能确定。
目前,住宅、宾馆和办公楼柱网可划分为小柱网和大柱网两类。
小柱网指一个开间为一个柱距,柱距普通为 3.3m,3.6m,4.0m 等;大柱网指两个开间为一个柱距,柱距通常为 6.0m,6.6m,7.2m,7.5m 等。
常用的跨度(房屋进深)有: 4.8m,5.4m,6.0m,6.6m,7.2m,7.5m 等。
办公楼常采用三跨内廊式、两跨不等跨或者多跨等跨框架,如图2.1.1(a),(b),(c)。
采用不等跨时,大跨内宜布置一道纵梁,以承托走道纵墙。
近年来,由于建造体型的多样化,浮现了一些非矩形的平面形状,如图 2.1.1(d),(e),(f)所示。
这使柱网布置更复杂一些。
1、横向框架承重。
主梁沿房屋横向布置,板和连系梁沿房屋纵向布置。
由于竖向荷载主要由横向框架承受,横梁截面高度较大,于是有利于增加房屋的横向刚度。
这种承重方案在实际结构中应用较多。
2、纵向框架承重。
主梁沿房屋纵向布置,板和连系梁沿房屋横向布置[图 5.1.2(b)]。
这种方案对于地基较差的狭长房屋较为有利,且因横向只设置截面高度较小的连系梁,有利于楼层净高的有效利用。
但房屋横向刚度较差,实际结构中应用较少。
3、纵、横向框架承重。
房屋的纵、横向都布置承重框架,楼盖常采用现浇双向板或者井字梁楼盖。
当柱网平面为正方形或者接近正方形、或者当楼盖上有较大活荷载时,多采用这种承重方案。
以上是将框架结构视为竖向承重结构(verticalload- reitingtructure)来讨论其承重方案的。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及设计方法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及设计方法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和设计方法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于框架结构的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
框架结构是指由柱和梁组成的结构形式,具有简单、直观、稳定等特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和设计方法。
一、建筑框架结构设计原则1.力学合理原则:框架结构的设计必须遵循力学平衡的原则,使各个构件承受的力合理分布,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经济合理原则:框架结构的设计应尽量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使用,降低建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施工可行原则:框架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可行性,尤其是大跨度框架结构,需要合理的构件尺寸和施工方法,方便施工操作。
4.符合审美要求原则:框架结构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和力学要求,还要追求美观和与环境协调,以增加建筑的审美价值。
二、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方法1.确定结构形式:根据具体建筑的功能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框架结构形式,如平面形式(单跨、多跨)、体系形式(刚架体系、柱板体系)等。
2.确定结构稳定性:进行静力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确定框架结构的稳定性要求,包括垂直稳定性和水平稳定性。
3.确定框架构件:根据力学计算结果,确定框架结构的主要构件,包括柱、梁、节点等,确保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满足要求。
4.结构布置和调整:根据具体场地条件和建筑功能,对框架结构的布置和构件的尺寸进行合理调整,确保结构的整体协调一致。
5.施工性考虑:在框架结构设计中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尤其是大跨度框架结构,要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步骤,方便施工操作。
6.美观设计:在框架结构设计中要注重美观性的考虑,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材料选择等方式,使框架结构更具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7.材料选用:根据建筑的功能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和木材等。
材料的选用要考虑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总之,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是在满足力学要求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使用,提高建筑的经济性、施工性和美观性。
框架结构的非抗震设计流程

框架结构的非抗震设计流程那咱就开始整理框架结构非抗震设计流程的资料啦。
一、结构选型。
在进行框架结构的非抗震设计时,结构选型可是个大事儿呢。
咱得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来选。
比如说,要是盖个小住宅,那框架结构就可以相对简单点,柱子的间距啊,梁的跨度啥的,就按照住宅常见的布局来就行。
要是盖个大商场,那可就不一样啦,空间要大,柱子就不能太密,这时候就得好好琢磨框架梁和柱子的尺寸,得让它们既能撑起大空间,又能保证结构稳定。
这就像给不同身材的人挑衣服似的,得合身才行。
二、确定荷载。
1. 恒载。
恒载嘛,就是那些一直存在的重量。
像建筑物自身的重量,这包括梁、柱、楼板还有墙的重量。
这就好比一个人自身的体重,是个固定的数值。
计算这个的时候,咱得根据建筑材料的密度和构件的尺寸来仔细算。
比如说混凝土楼板,知道它的厚度、面积,再乘上混凝土的密度,这恒载不就出来了嘛。
2. 活载。
活载就比较调皮啦。
它是那些可能会变动的荷载。
像人在建筑物里走来走去的重量,还有家具的重量啥的。
住宅里可能活载就小一点,毕竟人少,家具也有限。
但是商场就不一样啦,人多,还有各种货物啥的,活载取值就得大一些。
就像不同的聚会,人多人少对场地的压力不一样。
这活载取值可不能马虎,不然结构可能就受不了啦。
三、结构计算。
1. 力学模型建立。
咱得把框架结构简化成一个力学模型。
就好像把一个复杂的机器用简单的图纸表示出来一样。
把柱子当成支撑点,梁当成连接这些支撑点的杆件。
这个模型建立得准确,后面的计算才靠谱。
这就像是给一场大戏搭舞台,舞台搭得稳,戏才能好好演。
2. 内力计算。
内力计算有点像给框架结构做个体检,看看每个构件内部的受力情况。
有弯矩、剪力还有轴力。
这个计算可复杂啦,不过现在有很多软件可以帮忙。
但是咱也不能完全依赖软件,还得明白其中的原理。
比如说梁在承受荷载的时候,哪里弯矩最大,哪里剪力最大,这就跟人在挑担子的时候,肩膀和手哪里受力最大是一个道理。
3. 构件设计。
框架结构设计的内容

框架结构设计的内容
今天我们班学习了一个新知识,老师说这是框架结构设计的内容,我听得糊里糊涂的,心想这是什么呀?老师看到我们一脸茫然,就给我们举了个例子。
她说:“框架就像我们家的楼房呀,房子里面有很多柱子和横梁,它们把房子支撑起来,房子才不会塌下来。
”
我想了想,哦,原来框架就是支撑房子的柱子和梁呀!老师还说,设计框架结构的时候,要考虑好多东西。
比如说,柱子要牢固,梁要结实,还得考虑风吹雨淋,也得考虑地震来不来。
哇,听起来好像要做一个大大的拼图,每一块都得放得刚刚好,才能让房子不倒塌。
我突然想起我们家前几天新建的楼房,那个大工地,叮叮当当的声音真是响啊!嘭嘭的打桩声,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现实。
我觉得框架结构设计真是太重要了,原来这就是让我们的家安全的秘密啊!
—— 1 —1 —。
框架结构建筑设计规范

框架结构建筑设计规范框架结构建筑设计规范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框架结构作为建筑的基本支撑系统,承担着保障建筑安全和稳定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深入探讨框架结构建筑设计规范的多个方面,从基本概念到设计要求等各个层面进行阐述。
2. 框架结构基本概念2.1 框架结构定义:框架结构是指由柱、梁、墙板等构件构成的稳定的空间支撑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抗震性能。
2.2 框架结构分类:根据材料和形式的不同,框架结构可以分为钢结构、混凝土框架和木结构等。
2.3 框架结构特点:框架结构具有高度的强度和刚度、良好的变形性能以及适应不同荷载条件的能力。
3. 框架结构设计规范3.1 荷载要求:根据建筑用途和功能需求进行荷载计算,包括垂直荷载(自重、活荷载、风载等)和水平荷载(地震荷载、风荷载等)。
3.2 结构布局:根据建筑空间形式和功能需求,确定合适的框架结构布局,考虑结构的整体性和刚性要求。
3.3 结构构件设计:选择合适的构件尺寸和材料,进行受力分析和设计计算,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3.4 抗震设计:根据地震烈度和土壤条件等因素,进行抗震设计,采取合适的抗震措施,增强结构的抗震能力。
3.5 消防安全:考虑建筑的消防安全需求,设置合适的疏散通道、防火墙等措施,确保建筑在火灾发生时的安全性。
3.6 建筑节能:结合建筑节能要求,采取合理的结构形式和保温材料,降低能耗,提高建筑的热工性能。
4. 框架结构设计实例分析4.1 某高层住宅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以某高层住宅项目为例,通过详细分析其框架结构设计过程,包括荷载计算、结构布局、构件设计、抗震设计等,来展示框架结构设计规范的应用细节。
4.2 某体育馆框架结构设计:以某体育馆项目为例,介绍其框架结构设计中的特殊考虑因素,如大跨度设计、观众席安全等。
5. 总结与展望框架结构建筑设计规范是保障建筑安全和稳定的重要保证,通过合理的荷载计算、结构布局、构件设计和抗震设计等方面的规范要求,能够提高建筑的整体品质和抗灾能力。
框架结构设计

9)调幅后,梁端负弯矩减小,应按平衡条 件计算调幅后的跨中弯矩。梁的跨中正弯矩至 少应取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的一半。若为 均布荷载,则
M中
1 2
1 8
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ql 2
例题4-1 求下图所示框架结构的内力图。已知均布荷
载 q=2.8 KN/m , 框 架 梁 线 刚 度 : ib=EI/L=12.4×103 KN-m, 底层框架柱线刚度: ic=EI/h=13.83×103 KN-m , 其 余 各 层 柱 : ic=EI/h=17.48×103 KN-m;梁跨度l=6.0m;2、 3层高度相等h=3.0m ;1层高度h=3.6m。
解:(1)将三层框架按图(b)、(c)、(d)的形 式分解成单层框架,并将除底层之外的柱线刚 度乘以0.9的修正系数;
(a)三层框架
(d)第1层分层框架
(2)求梁柱相对线刚度。将各梁柱线刚度 除以梁的线刚度,使梁的相对线刚度为1;柱 的相对线刚度分别为:底层ic’=1.1、其余各层 ic’=1.3;
除底层外,其余各层柱线刚度乘以0.9的修 正系数(以消除将柱远端视为固定端所造成的 影响);
3)计算和确定梁柱弯矩分配系数µ和传递 系数c:
传递系数:梁的弯矩传递系数C=1/2,底 层柱向柱脚的弯矩传递系数取C=1/2,其余各 柱的弯矩传递系数取C=1/3。
4)计算各层梁上竖向荷载值和梁的固端 弯矩;
第四章 框架结构设计
《结构力学》弯矩分配法、无剪力分配法、迭 代法;本章分层法、反弯点法、D值法;计算机程 序一般以位移法为依据
一、计算简图 1、计算单元:
中-中原则 2、计算简图
框架较规则时, 为了计算简便,常 不考虑结构纵向和 横向之间的空间整 体作用,将纵向框 架和横向框架分别 按平面框架进行分 析计算。右图:
框架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框架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类型的框架结构及其特点。
2. 学生能够描述框架结构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了解其稳定性和承重能力的决定因素。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框架结构受力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框架结构模型,展示对框架结构设计原理的理解。
2. 学生能够运用分析工具,评估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提出优化方案。
3. 学生能够利用图表和报告的形式,清晰表达结构设计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工程设计和建筑学科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合作精神,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框架结构设计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工程伦理意识。
本课程针对五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好奇心和动手能力,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同时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态度。
通过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有效评估,并根据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作,结合教材以下章节:1. 框架结构概念:介绍框架结构的基本定义、分类及其在建筑和工程中的应用。
2. 结构元素与受力分析:讲解框架结构中的主要元素(如梁、柱、节点等),引导学生学习结构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3. 框架结构稳定性:探讨影响框架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如力的大小、方向、支撑条件等。
4. 设计与制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框架结构设计与模型制作。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框架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理论学习:讲解框架结构的概念、结构元素及受力分析。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框架结构设计与模型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框架结构设计重点的注意事项

框架结构设计重点的注意事项框架结构设计是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是整个软件架构的基础,决定了软件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但是,框架结构设计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注意许多方面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框架结构设计重点的注意事项。
1. 明确需求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之前,首先要明确软件的需求。
一个好的框架结构应该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设计者应该了解用户的需求是什么。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设计者可以向客户或者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需求。
2. 设计清晰的接口设计者应该设计出清晰的接口,使得模块之间的通信变得简单明了。
在设计接口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接口的使用场景和接口的易用性,这样才能设计出简单易用的接口。
3. 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框架结构应该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每个模块应该有自己的职责和功能。
这将使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清晰,也会让修改和维护变得更加容易。
4. 考虑可扩展性一个好的框架应该具备很强的可扩展性。
由于软件需求不断变化,使得软件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改进。
因此,框架应该可以轻松地进行扩展,以满足用户的新需求。
5. 有良好的错误处理机制软件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出现错误时,应该有良好的错误处理机制。
这将使其更容易进行调试和维护,同时也会增加软件的可靠性。
6. 良好的文档和注释对于软件框架的维护和更新来说,文档和注释非常重要。
设计者应该编写良好的文档说明框架的使用方法,同时在代码中加入详细的注释,以便于其他开发人员了解框架的细节和实现原理。
7. 单元测试单元测试是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设计者应该编写单元测试来验证代码的正确性和框架的可靠性。
这样能够在不破坏整个框架的情况下,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总之,框架结构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核心的一环,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上述注意事项,以确保设计出一个稳定、易用、可维护的框架。
框架结构设计的方法

框架结构设计的方法
框架结构设计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自顶向下方法:从总体到细节,逐层向下进行设计,先设计整体的架构框架,再逐步细化到具体的模块和功能。
2. 自底向上方法:从细节到总体,先设计具体的模块和功能,再逐步组合起来形成整体的架构框架。
3. 面向对象方法:将系统设计分解为对象,通过对象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来构建系统的架构。
使用面向对象的原则和模式来设计和组织系统的结构。
4. 事件驱动方法:将系统看作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事件和处理逻辑,通过事件触发和处理来构建系统的架构。
不同组件之间通过事件的发布和订阅来进行通信和交互。
5. 服务导向方法:将系统设计为一组可独立部署和调用的服务,通过服务之间的接口和协议来构建系统的架构。
采用服务的组合和组件化来实现系统的功能。
以上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项目特点进行选择和组合,通常结合使用多种方法可以得到更好的设计结果。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的性能、可扩展
性、易用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的需求。
框架结构设计的过程和要点

框架结构设计的过程和要点第一,需求分析。
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对系统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思考。
这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等等。
通过充分了解需求,我们可以确定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和组件,并明确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和依赖。
第二,模块划分。
在确定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和组件之后,我们需要对这些组件进行合理的划分和组织。
这包括确定组件之间的接口、定义模块的职责和功能,并划分模块的访问权限和可见性。
通过合理的模块划分,可以降低系统的耦合度,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第三,架构选择。
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我们面临着多种架构选择。
常见的架构包括分层架构、模块化架构、微服务架构等等。
我们需要根据系统的需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架构。
在选择架构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点:系统的可伸缩性,系统的可维护性,系统的安全性,系统的性能,以及系统的可测试性。
第四,接口设计。
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我们需要设计合理的接口,定义模块之间的协作方式和通信方式。
接口设计应该符合开放封闭原则,即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
良好的接口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复用性和可扩展性。
第五,错误处理。
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系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情况,并规定如何处理这些错误。
这包括异常处理、日志记录、报警机制等等。
良好的错误处理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健壮性。
第六,测试规划。
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我们应该考虑如何进行有效的测试。
测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系统的潜在问题和错误,并保证系统在各种情况下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因此,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详细的测试规划,并确定测试的覆盖范围和策略。
第七,性能优化。
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我们应该考虑如何提高系统的性能。
这包括对系统的瓶颈进行分析和优化,合理利用系统资源,采用高效的算法和数据结构等等。
性能优化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提高系统的用户体验。
第八,安全设计。
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我们应该考虑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包括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用户权限等等。
框架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精品课
BUILDING STRUCTURE EXCELLENT COURSES
建筑结构精品课
BUILDING STRUCTURE EXCELLENT COURSES
• 3)计算中充分利用抗压强度时,节点直线锚固:≮0.7la。
柱纵筋应贯 穿中间节点
建筑结构精品课
BUILDING STRUCTURE EXCELLENT COURSES
伸入梁内柱筋截面≮柱外侧纵筋的 65%。当外侧柱筋ρ>1.2时,伸入梁内 柱筋宜分两批截断,断点距离≮20d。
当梁上部纵筋ρ>1.2时,弯入 柱外侧的梁上部纵筋宜分两批 截断,断点距离≮20d。
建筑结构精品课
BUILDING STRUCTURE EXCELLENT COURSES
• 节点箍筋设置 作用:约束柱筋和节点核芯区混凝土。 构造:同柱中,但间距≯200mm。 中节点(四边均有梁)—可只设沿周边箍筋,即不设复合箍筋。 顶层端节点采用柱顶外侧直线搭接时—应符合纵筋ll内箍筋的构造要 求。
建筑结构精品课
BUILDING STRUCTURE EXCELLENT COURSES
框架结构设计
• 1框架的结构形式和布置原则
• 1.1框架结构的组成特点
• 组成:横梁、立柱和基础
• 特点:平面布局灵活,易于设置大
房间的需要,承受竖向荷载很合理。 框架的抗侧刚度小,抵抗水平荷载 能力较差。
建筑结构精品课
功能要求的同时,应尽可能使其规则简单。
• 1.2.3构件的选型
• 框架梁的截面一般为矩形、十字形或花篮形,在装配整体式框架
中,也可以做成叠合梁。
• 其截面尺寸:
• h=(1/8~1/12)l0 • b=(1/2~1/3)h
框架结构设计技术

框架结构设计技术框架结构设计技术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根据需求和功能要求,设计出合理的框架结构,以便于软件的开发、测试、维护和扩展。
框架结构设计是整个软件开发的基础,对于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和原则。
1.分层设计:分层设计是指将整个软件系统划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常见的分层包括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等。
分层设计能够实现功能的独立性和可重用性,减少不同层次之间的依赖性,便于后续的开发和维护。
2.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是指将整个软件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独立、可重用的模块。
每个模块负责一项特定的功能,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模块化设计可以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便于团队合作开发和功能的增加和修改。
3.接口设计:接口是不同模块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的桥梁。
良好的接口设计能够确保模块之间能够有效地协同工作,减少模块之间的耦合性。
在接口设计时,需要考虑接口的规范性、一致性和可扩展性,以便于后续的功能增加和修改。
4.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是指对软件系统的配置信息进行管理和控制,包括环境配置、参数配置、资源配置等。
良好的配置管理能够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便于在不同的环境中部署和运行。
5.异常处理:异常处理是指对软件系统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异常情况进行有效的捕获和处理。
良好的异常处理能够提高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因为错误和异常导致的系统崩溃和数据丢失。
6.安全性设计:安全性设计是指在框架结构设计中考虑软件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
常见的安全性设计技术包括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
7.性能优化:性能优化是指在框架结构设计中考虑软件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资源利用率。
常见的性能优化技术包括程序并行化、数据库索引优化、网络传输优化等。
在框架结构设计时,还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开发环境选择合适的技术和工具,如设计模式、开发框架、集成开发环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工程概况和结构设计方案工程概况2.1.1设计依据:(一)工程设计使用年限: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二)自然条件:1.基本风压: )m KN (20W =2.地面粗糙程度:B 类。
3.基本雪压: KN/㎡。
4.工程地质见下表:表2-1 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地下水情况:无侵蚀性,最高水位距地表 -2.0 m。
2.1.2 设计要求:(一)本工程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I分组,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场地类别为III类,现浇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层高4.5米。
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板厚120mm。
(二)设计荷载:(1)不上人屋面活荷载 KN/㎡(2)屋面雪荷载 KN/㎡(3)车间活荷载标准值为㎡。
(4)楼面永久荷载 KN/㎡(5)屋面永久荷载 KN/㎡结构设计方案2.2.1图2-1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图2-2 纵向框架组成的空间结构本方案中,按照纵向的平面框架进行计算。
2.2.2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梁截面尺寸估算梁截面高度一般取梁跨度的 1/12~1/8进行估算,梁宽取梁高的1/3~1/2。
由此估算的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如下:主框架梁:b×h=300mm×750mm次梁: b×h=250mm×600mm表2-2 梁截面尺寸(mm)柱截面尺寸估算依据(一)根据柱的轴压比限值按下列公式计算:1.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N=βFg E n注:β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
F按简支状态计算柱的负载面积。
由图二可知边柱及中柱的负载面积分别为×和㎡和×㎡。
g E 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的取12KN/m2。
n为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层数。
≥N/uNfc注:uN 为框架柱轴压比限值,本方案为三级抗震等级,查《抗震规范》可知取为。
fc 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对C30,查得mm2。
由公式可得柱截面面积为边柱 32c 1.37.2 3.512105A 130778mm 0.916.7⨯⨯⨯⨯⨯≥=⨯ 中柱32c 1.257.2 6.812105A 244311mm 0.916.7⨯⨯⨯⨯⨯≥=⨯ 取截面尺寸:500 mm ×500 mm 。
表2-3 柱截面尺寸(mm )第三章:结构计算荷载计算3.1.1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屋面(不上人):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20×= KN/㎡ 现浇混凝土屋面板 25×=3KN/㎡ 40厚挤塑保温板 ×=㎡ 40厚C20细石混凝土 14×= KN/㎡合计 ㎡ 1~4层楼面:瓷砖地面(包括水泥粗砂打底) ㎡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 25×=3KN/㎡ V 型轻钢龙骨吊顶或20厚水泥砂浆 KN/㎡合计 ㎡3.1.2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不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 车间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屋面雪荷载标准值 20r k m 65KN .065.00.1S S -⋅=⨯=⋅=μ3.1.3梁、柱、墙、窗、门重力荷载计算(一)梁自重主框架梁: 25×× KN/m 次梁: 25××()=3 KN/m (二)柱自重柱 25××= KN/m 抹灰层 17××4×= KN/m合计 m (三)墙自重外墙体为240厚KP1砖,内墙体为24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1.外纵墙自重(KP1砖)纵墙 19×(1-15%)×1×= KN/m 铝合金窗 ×= KN/m 外墙面帖瓷砖 ×()=1 KN/m 内墙面20厚抹灰 17××()= KN/m合计 m 2.内墙自重及横墙自重纵墙(横墙) ×()= KN/m 抹灰厚(两侧) 17×()= KN/m合计 m 3.女儿墙自重墙重及压顶重 19×(1-15%)××+25××=m 外帖瓷砖 ×= KN/m 水泥粉刷内面 ×=m合计 m框架内力计算3.2 .1采用结构设计软件PKPM进行计算(一)执行PMCAD主菜单1,输入结构的整体模型首先。
根据建筑平、立、剖面图输入轴线。
结构图中尺寸是指中心线尺寸,而非建筑平面图中的外轮廓尺寸,根据上一层建筑平面的布置,在本层结构平面图中适当增设次梁,只有楼层板、梁、柱等构件布置完全一样(位置、截面、材料),并且层高相同时,才能归并为一个结构标准层。
再估算(主、次)梁、板、柱等构件截面尺寸,并进行构件定义。
对于梁,抗震规范第6.3.6条规定宽度200mm,主梁高度取跨度的1/8~1/12,宽度取高度的1/3~1/2;次梁的高度取跨度的1/12~1/16,宽度取高度的1/3~1/2。
对于框架柱,抗震规范第条规定,矩形柱长和宽都要大于300mm,同时控制柱的轴压比。
对于板,单向板楼板厚取跨度的1/40~1/45,且大于60mm;双向板楼板厚取跨度的1/50~1/45,且大于80mm。
接着选择各标准层进行梁、柱构件布置。
柱只能布置在节点上,主梁只能布置在轴线上,考虑外轮廓平齐采取偏心。
然后在荷载定义下输入楼、屋面恒、活荷载最后根据建筑方案,将各结构标准层和荷载标准层进行组装,形成结构整体模型,并且确定总信息、地震信息、风荷载信息等等。
(二)执行PMCAD主菜单2,布置次梁楼板此处次梁是指未在主菜单1布置过的次梁,对于已将其当作主梁在主菜单1布置过的梁,不得重复布置。
对楼梯间进行全房间开洞,对个别房间板厚发生变化的,按照设计实际作局部修改,对有悬挑板的梁上布置悬挑板。
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拷贝前层的楼板开洞、修改板厚、设悬挑板、次梁布置等信息。
(三)执行PMCAD主菜单3,输入荷载信息对个别房间进行楼面荷载修改,如板厚有变化的房间的楼面恒载、厕所的楼面恒载及门厅、走道、楼梯间的楼面活荷载等。
对梁承受的非板传来的荷载(如填充墙等)进行输入,注意,对梁承受填充墙荷载的需考虑窗洞、楼梯间全房间开洞的须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梯段传至楼层梯梁的均布恒(活)载、梯段及休息平台经平台梯梁(梯柱)传至下层框架梁的集中恒(活)载。
程序能对梁的自重、板的导荷进行自动计算,这些荷载都不能在此处重复计算,荷载的输入是指程序不能计算和导算的外加荷载,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输入,不得多输,更不能漏掉荷载。
此外,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前面已经布置好的任意一层作荷载拷贝,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拷贝楼面荷载、梁间荷载、节点荷载等信息。
(四)ST —8计算对所建模型进行导荷及配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软件的各种参数,以符合实际情况及安全保证,如果先前所建模型不满足要求,就可以通过计算出的各种图形看出,可以通过对计算出的受力图,内力图,弯矩图等等对电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模型中的不足并加以调整,反复至电算结果满足要求为止。
3.2.2 纵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纵梁线刚度(D 值法)表2-4 纵梁线刚度bi 计算表表2-5 柱线刚度ci 计算表柱的侧移刚度D 值按下式计算:2cch12i D α=。
根据梁柱线刚度比K 的不同,柱可分为中框架中柱和边柱、边框架中柱和边柱等,计算结果如下:表2-6 (BCDEF 列) 中框架柱侧移刚度D 值)mm N (-1⋅表2-7 (AG )列边框架柱侧移刚度D 值)mm N (-1⋅将上述不同情况下同层框架侧移刚度相加,即得框架各层层间侧移刚度i D ∑,见下表表2-8 各层层间侧移刚度i D ∑由表可见,12D /D 735401/674998 1.0890.7∑∑==>,故该框架为纵向向规则框架。
#算法举例:(BCDEF 列) 中框架柱侧移刚度D 值(底层) 1. BK== αc=+K)/(2+K)=Di1=αc ×12×ic/h2=×12××1010/54002=13090 2. B-7 C-1 C-7 D-1 D-7 E-1 E-7 F-1 F-7(9根)K== αc=+K)/(2+K)=Di2=αc ×12×ic/h2=×12××1010 /54002=142603. 中柱(D-6)K=+/= αc=+K)/(2+K)=Di3=αc ×12×ic/h2=×12××1010/54002=168534. B-2K=+/= αc=+K)/(2+K)=Di4=αc ×12×ic/h2=×12××1010/54002=16399i D =13090+14260×9+16853×24+16399=562301(2~5层) 3 B-1K== αc=K/(2+K)=Di1=αc ×12×ic/h2=×12××1010/45002=102633 B-7 C-1 C-7 D-1 D-7 E-1 E-7 F-1 F-7K== αc=K/(2+K)= Di2=αc ×12×i c /h2=×12××1010/45002=118183 中柱 (D-6)K=×2)/= αc=K/(2+K)=Di3=αc ×12×i c /h2=×12××1010 /45002=152753 B-2K=+/= αc=K/(2+K)= Di4=αc ×12×i c /h2=×12××1010 /45002=14649i D =10263+11818×9+15275×24+14649=497874 (AG )列边框架柱侧移刚度D 值 底层 1.(A-1)K== αc=+K)/(2+K)=Di1=αc ×12×i c /h 2=×12××1010/54002=114942. (A-7,G-1,G-7 3根)K== αc=+K)/(2+K)=Di1=αc ×12×i c /h 2=×12××1010/54002=130903. (A-2)K=+/= αc=+K)/(2+K)=Di3=αc ×12×ic /h 2=×12××1010/54002=151464. (A3~6,G2~6 9根)K=(+)/= αc=+K)/(2+K)=Di3=αc ×12×i c /h 2=×12××1010/54002=15837i D =11494+13090×3+15146+15837×9=173100 2~5层: 1.(A-1)K=+/(2×= αc=K/(2+K)=Di1=αc ×12×ic/h2=×12××1010/45002=81242. (A-7,G-1,G-7 3根)K=+/(2×= αc=K/(2+K)=Di2=αc ×12×ic/h2=×12××1010 /45002=102633.(A-2)K=+/= αc=K/(2+K)=Di3=αc ×12×ic/h2=×12××1010/45002=129854. (A3~6,G2~6 9根)K=+/= αc=K/(2+K)=Di4=αc ×12×ic/h2=×12××1010/45002=13914×9=1771243.2.3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一)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1.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 KN/㎡ 2. 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 KN/㎡ (二)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1.不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2.车间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3.屋面雪荷载标准值 20r k m 65KN .065.00.1S S -⋅=⨯=⋅=μ(三)墙,门窗重力荷载计算:1.外墙240KP1砖19×(1-15%)= KN/m3 外墙面瓷砖㎡,外墙面20厚抹灰,则外墙单位墙面的重力荷载为:+×+17×=40716KN/㎡2.内墙24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KN/m3)双面抹灰各20mm,则内墙的重力荷载为: ×+17××2=2 KN/㎡3.铝合金门窗单位面积的重力荷载为: KN/㎡4.梁柱计算: 梁柱重力荷载计算:表2-9 梁柱重力荷载计算表(四)各层墙(外墙)自重标准值计算:1.女儿墙重: 总长 L=+40)×2=166.4m总重Gk1=m ×166.4m=2.标准层墙重:总长 L=×5=154.4m总重Gk1=m×=(五)板重力荷载标准值:表2-10 板重力荷载标准值计算表(六)各层自重标准值的计算:1.首层(墙+梁+板+柱)G K=2KN+++=2.标准层(墙+梁+板+柱)G K=+++=3.顶层(墙+梁+板+柱)G K=2KN++++=(七)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G取结构和构件自重标准值和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取为a.雪荷载: b.屋面活荷载:0.0 c.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楼面荷载:.1. 首层(墙+梁+板+柱)G1=+×+×= KN2. 标准层(墙+梁+板+柱)G i =+×+×= KN3. 顶层(墙+梁+板+柱)G5 =+×1728×= KN(八)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本设计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III类,差得T= , m ax= ,g 取阻尼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