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乡情手抄报难舍故乡情文字稿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乡下老家文字稿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乡下老家清明前夕,回了趟乡下老家。
适逢家兄家嫂皆不在家,他们到邻村打工去了。
据说,是因为工夫太紧,请不了假,没办法,只能由我这个常年在外的为父母扫墓了。
不常回家,见到乡亲们感到特别亲切,乡亲们见到我也特别高兴。
在完成礼仪即将返城的时候,不少人来送我,有的还拿着土鸡蛋和炒花生,让我的心里十分温暖。
第一个来送我的是元妈。
我们地方上这样在姓氏或名字的后面加一个“妈”字称呼的,表明她是奶奶辈。
元妈过去跟我们是邻居,两家共堂屋。
并不是她的房屋发生了变化,而是我家的常住地点有过变迁。
后来靠元妈的那一间半屋分给了家兄,家兄拆除重建,他便跟元妈成邻居了。
我很小的时候就熟悉元妈,清楚地记得,她经常同我母亲边做事边拉家常。
她身上有狐臭,而且气味很浓。
生活中一般人都讨厌狐臭,不知道为什么,我却不排斥这种人体气味,反倒觉得像一股浓浓的奶香。
元妈的年纪比我母亲要轻,但也轻不了太多,她依然健在,而我母亲却在地下长眠达十三年了。
她待我向来不错,我一回家,她便要与我谈起昔日跟母亲的交情,令人亲切,也令人倍加思念母亲。
元妈的现任老伴桃公是三十多年前乡政府一艘货轮的驾驶员,在一次驾船去益阳送货的路途发生了事故,被船的缆绳勒去了一只脚掌,此后他靠假肢行走,一瘸一拐,就难免的了。
几年前,桃公因老年生活保障问题,曾来县城找过我,我带他找过相关领导,但终究效果不佳。
但我帮他们跑腿的一份情他们却记住了,且时时念叨着。
这次回乡,元妈送给了我一包土鸡蛋和一包炒花生。
自己母鸡下的蛋数量有限,能让你一同分享,已经是很客气的了。
紧接着,元妈的两个侄媳妇谷山嫂和又堂嫂也来了,她们分别拿着土鸡蛋和干红辣椒。
她们的辈份比我高,属于婶婶辈,但血缘关系一旦出了五代,辈份就容易乱,所以我也就跟着旁人叫她们“嫂嫂”了。
谷山嫂的小儿媳是岳阳人,因为跨行政区联姻,结婚时需要双方的综治和计划生育证明,为此我利用自己住县城的便利,帮她出过面、办过事。
其实这不过是举手之劳,却让她记忆在心。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内容家乡的河文字稿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内容家乡的河
河流
那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我甚至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也不知道它的名字,更不知它这样静静地流了多少年,很多年了,一直是这样,从上游流经村庄,再流到不知名的下游去。
没有很深的河水,也没有很宽的河面,溅不起汹涌的波涛,也载不了摆渡的小船。
它只是宁静地穿梭在村庄田野之间,
安然地流淌着,静谧的如同停留在睫毛上的午夜,涓涓细流不染
纤尘,在煦阳的反照下,波光遴遴的水面又似一块泛着霞彩的光
洁绸缎。
两岸高高低低的芦苇,枝条低垂倒入水面的绿树,岸边
参差着春风吹开的小野花,还有经年繁茂的水草,和谐成故乡特
有的风景。
而它的一汪清泉,清冽透明的能看见水里游动的鱼虾,能倒映天上飘浮的白云。
多少年来,村里人总爱在小河旁洗衣洗菜,话着家常,而年少的我们则挽起裤脚,立在水里,或溅起美
丽的浪花,或聚精会神地匍匐在河面,捕鱼捉虾。
故乡的河流是清浅柔美的,是纯净甘甜的,它默默地滋
润着故乡的这片土地,养育着我们的祖祖辈辈,养育着我们还有
我们的后人。
它是一条生命的河流,它穿梭在故乡的土地上,也
流淌在我的血液里。
中秋节手抄报乡愁是什么文字稿
中秋节手抄报乡愁是什么
世上本没有故乡的,只因为有了他乡。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又是最相思的节日。
身在他乡时,那故乡的美,故乡的情,
竟然像被发酵了一般,魂牵梦绕,难舍难分。
故乡的那些点点滴滴,便也如发酵池的酒一般,咕噜咕噜,活跃起来,不安份起来,散发出醉人的芳香。
这便是乡愁。
乡愁是什么?不过是母亲的唠叨,父亲的责骂,爷爷的冰
糖葫芦,奶奶的爆米花,还有那外婆桥……普普通通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成了浓浓的乡愁。
刻骨铭心,挥之不去。
有网友在
博客里说:只有辣椒,才能解胃的乡愁。
说这话的大概是湖南、
四川或贵州的朋友。
南方人到了北方,他们的乡愁大多是大米饭。
北方人到了南方,他们的乡愁也许就是面条和馍馍。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描写乡愁的文字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描写乡愁的文字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描写乡愁的文字浓浓的乡情手抄报:描写乡愁的文字一跳清清的河流,夹在两山秀丽之中,河岸上栖息这我的父老乡亲。
生活在这片宁静甜润的热土中,我感受到无限的快乐和幸福。
清晨,我早早的起来了,爬上披着绿衣的小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将自己融入大自然的美景中。
过了一会儿,东边的大海升起了耀眼的红日,光芒照在山头,把山头染得通红。
太阳渐渐升高,很快的照亮了家乡的每一个角落,赶跑了花丛中沉睡一夜的露珠。
人间万物号相同是苏醒过来,整个家乡霎时活跃起来。
山间,田埂上,到处都有早起劳作得身影,汗水洒在天地里,过是收获在秋天的季节里。
匆匆的,人们刚播下春的种子,似乎还没来得及清点,热闹的夏天已来临了。
夏天虽然热,但有白云为我遮挡阳光,有高大得榕树为我洒下绿阴,又热闹的场面为我解闷。
每年的端午节,家乡总忘不了举行一场龙舟大赛那时有许多老叟来观看比赛,看小伙子们穿梭在河面上,他们把青春和活力展现的淋漓尽致,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秋风吹起了,家乡给我带来了收获的喜悦:冬天降临了,家乡给我带来饱含的温暖。
家乡深深的刻在我的心灵深处:在失意的季节里,他给我带来慰藉:在成功的日子里,他与我共享欢乐。
在七彩的人生中,家乡是最美丽的一色:在人生的五味里,家乡是最芬芳的一味。
领略家乡,就是领略一幅美丽的画。
美丽的家乡,是你给了我生命,让我能在着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再走一回:美丽的家乡,是你给了我勇气,让我在失落的日子里能够重新站起来。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描写乡愁的文字相关内容:。
浓浓故乡情手抄报故乡酸枣情文字稿
浓浓故乡情手抄报故乡酸枣情时值秋天,我可爱的家乡又丹桂飘香了,朋友,你们大抵都爱秋吧!秋的成熟,秋的果实,秋的薄凉。
我也爱秋,是因为家乡的秋果实累累,是因为家乡的秋一如春天般的美丽,是因为秋有乡亲们浓浓的酸枣情。
-- 小作酸枣,只要上网查,就知道它是一种可以食用的植物果实,在江南是很不稀奇的树种,光我们家就有三棵。
我们的家乡以花木盛名,我们的家乡酸枣也是闻名百里。
酸枣树,一种在岩石的缝隙里都能长成苍天大树的落叶型树种。
因酸,像枣那般大小而得名。
无论你将果实弃落何处,只要有水,它定将顽强的长出枝叶,茁壮的成长,并结出丰富的果实来,如果结不成果的,那就要通过嫁接了。
酸枣树,全身是宝,果实可以吃,树干是优质的木材,它的精神也是最宝贵的,耐寒,耐旱,不索取,懂奉献。
一到秋天,果子成熟,酸枣由青变黄,由酸变甜,家乡的人就拣来洗净,蒸着拌糖吃,开胃爽神,甜酸味美。
到了南瓜熟透,辣椒鲜红,紫苏满园的时候,勤劳的乡亲就要蜜制酸枣糕了,其味是千般的美好!我给它取了个充满哲性的名字,酸甜苦辣糕。
每年我都要亲自做好几轮酸枣糕,送给亲朋,以示温暖。
首先,我会选一个有利于一次性晒干的大好天气,霉雨是绝对不行的。
将预先准备好的酸枣洗净煮熟,一直用大火熬到果皮果肉烂透,再沥干水,选出籽,磨成泥,酸枣泥就是酸枣糕的主角,酸味;再加辅佐材料,辣椒,不多不少,辣味;紫苏适宜,苦味;白糖稍多,甜味;辣椒和紫苏都是要洗净沥干切到细碎,要成糕就是南瓜的功劳了,南瓜是要削皮的,煮熟,擂成泥,最后将酸甜苦辣放一起拌匀,<并加适量的盐>完成这样的基本程序是要花很多时间的,我每次做酸枣糕的时候,身边都有好多帮工呢!太阳正好的时候,就可以放阳光下晒了,怎么晒呢?学问着呢!圆桌面,大,最好。
洗净一张一次性的塑料膜,薄的,铺到桌面上。
把拌匀的酸枣泥,用锅勺熨帖在膜上,厚度是要讲究的,太厚难干,太薄也不行,要熨得均匀,就要几次的经验水平了。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浓浓一乡情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浓浓一乡情浓浓的乡情手抄报:浓浓一乡情浓浓的乡情手抄报:浓浓一乡情我回来了!那魂牵梦绕的一方乐土。
漂泊在外,今天终于踏上了回乡之路。
我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脑海如爆发的火山,将记忆喷涌而出。
往昔岁月,历历在目。
车缓慢行驶在乡间公路上,阳光妩媚,两旁翠竹摆动着她柔美的舞姿,风击节奏乐,故乡正以最隆重的迎宾仪式迎接我回家。
我的心跳跃着,跳跃在乡村小路上;思绪飞扬着,飞扬在乡村的蔚蓝天空中。
小屋、梨园、清潭、老井、翠竹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年了,你们可好!下了车,踏上了熟悉的乡间小路,山村田野清新、自然的气息夹杂着新翻泥土的馨香,心旷神怡。
微风轻抚,荡涤游子疲惫的身心。
说不出的舒畅,说不出的愉悦。
沿着田埂踏着轻快的步调。
青青禾苗摇摆着纤细的身姿,小荷悄悄露出了头,羞嗒嗒瞧着我。
真有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韵味。
不知哪里传来浅浅的笑声,似曾相识,好似在梦里,又好像在童年。
久违了,家!质朴的红砖青瓦,岁月在墙上留下沧桑的痕,风雨在瓦上留下了沧桑的壑。
小屋依旧透着她温馨的气息,张开她的怀抱。
轻轻推开门扉,抚摸古朴的桌椅,感受他们脉搏的跳动,感受他们残存的余温。
品一杯清茶,静静躺在床上,感受着温馨的气息,还有浓浓的情。
不知不觉睡着了午后阳光照的人暖融融的,伴着柔柔的风,夺步赴梨园,不能让梨园的故友们等久了。
步入梨园,淡淡的芬芳沁人心脾,我似乎有点醉了。
梨花有的含苞待放,蕴藏着懵懂的情愫;有的散开了几朵小花,宛若情窦初开小姑娘,泛着点点红晕;有的还是花骨朵,羞涩的关着门,无法揣摩他们的心思。
信步走在春意融融的季节,回忆着梨园和我甜甜的三个春秋。
春赏梨花夏乘凉,在梨园中和伙伴们嬉戏打闹,一起品尝童年欢愉的果实。
那些日子留在了梨园,留在了我们记忆里。
移步清潭,是一村人汲水的地方亦是我乐园。
潭是在群山绿树之间的,一年了,她还是那么静谧安详。
鱼儿解作晴天雨,波面吹成落点痕。
潭水泛着幽幽的粼光,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轻唱着悠悠古韵。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家乡情真浓文字稿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家乡情真浓
刚刚到家,铁门便缓缓的敞开,家里的大黑狗汪汪直叫唤,亲人们都向车子聚拢了起来,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家乡情。
——题记
亲戚们都嘘寒问暖,问这问那,我一下车,左手被大娘
抓住,说:“我们晨晨长高了呀!”,右手被奶奶一把抓住,奶奶
干枯的,布满老茧的手揉搓着我的小手,说:“看这手凉的,是
不是没穿厚呀!”那浓浓的家乡情对我们进行轮番攻击,我那小小
晚辈们被嫂子抱着,会说话的喊小姑,不会说话的则叭叭的对着
我亲一口,可让我高兴坏了。
长辈们都拿着红包,往我的兜兜里塞,不断的给我说祝
福语,我也像长辈们道喜,当然,我还要发压岁钱呢!我拿着红包,对着晚辈儿说:“喊姑姑,不喊姑姑不给压岁钱!”凯凯这会说话
的说:“嘟嘟!”虽然音儿不怎么准可是总喊出来了,我拿一张红包,塞到他的兜兜里,给凯凯握握手,继续发压岁钱。
壳壳儿和一一不会说话,我抱起小壳壳儿,壳壳儿用那
沾满口水的嘴巴往我脸上涂,坏小孩!不过我还是给了压岁钱哦!
一一呢,当然和壳壳儿一样坏坏!
中午吃饭的时候,奶奶从自己的房间里拎出一箱蛋,有N 个鸭蛋,两个鸳鸯蛋,五个鹅蛋,奶奶平时不舍得吃,现在,她
把那五个鹅蛋煮了煮,给我们分了分,看着我们吃,还不住的问:“好吃吧!”其实我并不稀罕这些鹅蛋,但是,对奶奶来说,这可
是很稀罕的东西,就等着我们这些孩子回来,让孩子们吃,大大
的鹅蛋全被我们给吃了,而奶奶,则吃了几个鸭蛋,没有舍得吃一口鹅蛋。
还有一点哦!家乡的孩子们,脸上都有着胭脂般的红色敷在脸上,看起来很是亲切,我称之为“家乡色”,脸蛋个个都像是红苹果,可爱极了!
这浓浓的家乡情!家乡人的真诚、热情都感动着我哦!。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晴川瑟瑟芳菲谢文字稿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晴川瑟瑟芳菲谢晴川瑟瑟芳菲谢,鸿雁河上半木春。
——题记我家居桐柏,打小便是大山的孩子,山哺育我成长。
我的童年映照在青山上,像一颗雨后的小草,有嫩绿、浅绿、深绿、和墨绿的颜色。
村庄置立在山脚下,从山顶望下去,平铺成很大的一片,斑斑驳驳的躺在厚实的土地上。
村子的西边有一条常年西流的小河,我们都叫她鸿雁河。
河水很清澈,能够看得见水里面洁白的鹅卵石,水中的水绿色长青苔顺着水流飘在河水里面,很柔,像戏中美人的滞留在空中的长袖。
浅灰色的小鱼儿跳起,露出鱼肚儿,有着很好看的白。
村上的房舍大多数是土墙和石墙,在小时候,平房是极是少见的。
坯墙历经了几十年风雨的洗礼,墙就变成了淡黄的体色。
大人们会习惯性的将菜籽等一些小东西塞进墙眼儿里,各种颜色的布袋或是塑料袋躺在墙孔里,似乎永远也不会老去。
所以便有了很古老的屋舍立在了古雅的村子里。
村上的树很多,杨树、柳树、椿树、木瓜树、竹子等装饰着幽静的村子。
三月,杨花开,风一吹,杨花就飘飘洒洒而落,像冬天渐落的小小雪花绒。
花絮朵朵,点缀着春天。
柳枝婀娜,却有着几分媚骨。
每至春天,柳枝便吐出鹅黄色的嫩芽,在春风中享受着阳光的丝丝温暖。
待嫩芽稍稍变绿,女人们便挽着小提篮去采摘柳芽。
经过炒、晒和搓,柳芽变成了最上等的茶叶。
经开水一冲,清新、清凉与清香总是沁人心脾。
树枝丫嫩绿嫩绿的,与几近暗黄的墙体辉映着,怎么看也不会觉得刺眼。
那些墙眼儿在岁月的悄悄流走中淡淡地也毫无掩饰的点缀着墙体——淡黄色被岁月不断洗涤着的墙。
最喜欢鸟的叫声了,小麻雀,山雀,轻燕和远处的山蝉,唧唧喳喳的,从不感觉惹人厌。
它们立在电线上,似乎在看着有点倾斜的世界和倾斜的天空。
偶尔风起或有一点儿小的动静,它们便扑棱棱的一阵阵掠空而去。
那时的电线杆还是木桩做的,上面被拉直的电线将天空割裂开,空空的,很是辽阔。
当然,有些自家里支起的电线,就不会那么完美了,中间有一个很大的弧度,吊在两个木桩之间,谁家的拉庄稼车走过时,还需一个人用竹竿拄起电线,抱怨肯定也是会有的。
浓浓故乡情手抄报悠悠故乡情文字稿
浓浓故乡情手抄报悠悠故乡情
当岁月的风霜拂过睫毛,并留下一层银痕,才猛然意识到,原来我们已经远离故土半辈子了。
当初一心想逃离的那片土地,如今却成了魂牵梦萦的归宿。
依稀记得年少时离别的决绝,
立志要脱离农村,做个城里人,可当这个当初遥不可及的梦想如
今变得唾手可得时,我们的心却更加空虚了,并不是因为缺吃少穿,而是那份绵绵的思乡之情随着岁月的流逝越积越深,最后演
变成了一种病。
多少人带着这种病遗憾离世,最后孤魂也得不到
宁静,仍在四处漂泊者……
故乡,是一个多么温暖亲切的称呼。
它是我们生养死葬
的地方,与我们的感情穿插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就是这么一
个再熟悉不过的称呼,却时刻搅动着我们的回忆,任我们在外活
的多么潇洒,当一提起故乡时,无不低头深思。
并不是因为故乡
对我们有恩我们却没有回报而产生的羞愧,而是那种渗透进了我
们血液无论身处何处都摆脱不掉的情愫,如同在我们心上系上了
一根长绳,时刻牵动着我们的痛楚。
不管你是心地善良的好人还
是心狠手辣的歹徒,当一回想起把自己哺育成人的故乡时,人性
都回到了最初的状态。
故乡,那里藏存着我们孩提时最美好的记忆,生长着我
们儿时亲手栽种的花花草草,居住着血肉相连的亲人,亲如至亲
的邻居伙伴。
脱离了故乡,人生就是有缺憾的,哪怕我们已经在
外安家落户,并拥有几辈子也花不完的金钱。
如果说一个人完全
忘却了自己的故乡,那么这个人将是多么悲哀,纵使他丰衣足食,可在他的精神内心永远会有那么一块空缺,也许生时毫无察觉,
但到他奄奄一息之时回顾自己的一生,他肯定会含恨而终,只要他还还没完全丧失人性。
浓浓故乡情手抄报月是故乡明情是母爱深文字稿
浓浓故乡情手抄报月是故乡明,情是母爱深
月是故乡明,情是母爱深
一轮弯弯的月
载着
一腔深深的情
一缕阳光播撒温暖
洋溢着热情
慢慢的将你融化
融入到母亲的怀抱
淡淡的月光
轻柔洒脱
在寒冷的夜晚
紧紧的
紧紧的
包裹着那颗炽热的心
寒风悄悄的袭来
吹不淡
西流水
载着青春
载着浓浓的爱
无情的离开
悄无声息
不留下一丝痕迹
一直向西
在拥有母爱的日子里也许我们不知道珍惜一旦失去
才知道
那份浓浓的爱
是一生的唯一
即使相隔万里
仍挡不住横飞的思绪昔日的深情
凝固成记忆
如果可以选择
我愿回到过去
深深的情
在溪边
放下祝福的纸船远在他乡的母亲收到儿子的祝福你的寂寞与孤单我们一同分担
绵绵的细雨
送来丝丝凉意
远在他乡的你
保重自己
朦胧的天际
飞舞的雨
润湿眼睛
在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珍惜自己
曾经的回忆
随着时光的流逝深深的藏在心底
一句句叮嘱
一次次的呵护
无声的记录
深深的祝福
几声惊雀
划破夜空
皎洁的月光
却有一丝淡淡的忧伤母亲的呵护
融入朦胧的夜空
若隐若无
心中的温暖如初。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内容故乡的你我文字稿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内容故乡的你我
故乡的油菜花很美。
立春过后,地里的油菜花全开了,
黄艳艳的,一大片一大片地灿烂着,把整块田野布满不留一点空隙。
扑面而来的清香,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最喜欢轻风拂过,那些花儿宛如荡漾在海岸的细细的波纹、滚动着、跳跃着,仿若
掬不住的水,仿若闪烁着阳光色彩的细缎,每一朵花仿佛在对我
微笑,我经不住诱惑,倒在一片花海里。
故乡的人很纯朴。
在家中,每一个亲人的脸上都写满了
亲切,在饭桌上,他们时不时的给我夹菜,问我有什么需要,他
们少了那种客套,却多了一份温馨,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很融洽,
你来我往,现在都市生活就是缺乏这种情感,或许,这就是难以
割舍的一份乡情。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故乡情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故乡情浓浓的乡情手抄报:故乡情浓浓的乡情手抄报:故乡情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位于湘中一片丘陵之中,从家门出发走到娄底至双峰的S209省道,需要半个多小时,现有村级水泥公路相连。
故乡算不上富裕,却也绝不是贫瘠之地。
郁郁葱葱的山峦,富饶肥沃的田土,得天独厚的水资源,让乡亲们一直不愁口中无食。
爷爷奶奶早已作古,爸爸妈妈十几年来一直和我们同住娄底,习惯了城市生活。
小叔小婶去了广东佛山堂妹家,堂弟堂妹亦在外谋业,老家只有大叔大婶一直坚守。
我们也只有在春节或叔婶和一些近亲过整十生日、办红白喜事才回家凑凑热闹,容沐一番亲情。
车在老宅前缓缓停下,我提上果品,先到叔婶家报到。
大叔去了田间,大婶似母亲一样亲和热情自不必说。
和我们同车而回的堂弟和侄子赶紧去找大叔。
趁这当儿,我来到了屋外,漫步在曾经熟悉的阡陌之间,凝望不远处黛青的山峰、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金黄的菜花、碧绿的田野,鳞次栉比的小楼,以及自家那几间早已放弃修葺的土砖老房,不禁思绪万千从记忆深处最先涌现出来的,是奶奶那和蔼慈祥的面容。
遗憾的是,在我刚成家的第二年即1988年秋天,因为疾病奶奶永远离开了我们,去了遥远的天国,让我那个曾经特别想要孝敬奶奶的心愿一直搁浅。
爷爷去世早,奶奶不辞辛劳,勤俭操持,拉大了爸爸兄弟姐妹6人,并为他们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我出生的时候,小叔和姐姐已经12岁,大叔和小姑妈亦正值青春年少,尽管普通农家生活并不富裕,可我从小便特别受宠的感觉一直记忆犹新。
尤其是奶奶,待我几乎到了娇宠的地步,不仅好吃好喝的留给我,即使我做错了,挨骂的也总是叔叔、姑姑和姐姐,爸爸妈妈责骂我,也必有奶奶出面作保。
小姑姑出嫁以后,冬天我一直陪着奶奶睡觉,意为奶奶暖脚,可每次都是奶奶先将我的小脚抱在她的胸前。
那份甜蜜现在回想起来依然那么沁人心脾!初二的时候,学校组织去伟人故里韶山参观,我带着奶奶和爸妈的千叮万嘱,第一次出了远门。
在韶山,我买了奶奶从没吃过的银丝卷、酥油饼、包子回家,还特意为奶奶买了一根手杖,奶奶逢人便夸;1983年毕业后我到百纺公司做会计,有机会买一些低价日常物品,每次带给奶奶,奶奶都高兴不已,总夸孙女儿既出息又孝顺。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对故乡思念文字稿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对故乡思念
人其实跟树是一样的,都会有一条根,这条根就是家乡。
无论你身在何方,无论你远在千里,你还是有根在你的身边萦绕。
在《元修菜》中,苏轼钟情于巢菜,在上面寄予了他的
思乡之情。
试想,诗人离家已有十五年,而今又遭贬谪,被羁管
于他乡异地,连小孩子说出的话都是“楚音“,他怎能不想家呢?
而家乡的亲人多已逝世,最能勾起他回忆的便是自小食用的巢菜了。
于是,他在巢菜上寄予了他全部的乡情。
而从诗中看,其思
乡之情深意切,有时竟达到了不能自己的地步。
余光中的《乡愁》中,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
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浓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
同时,台湾
和大陆人的长期隔绝,漂泊在孤岛上的千千万万人思乡情怀,客
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
我想,这也是余光中内心一种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之情。
《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先生写的一首诗,可
谓是唐诗中的极品。
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告老还乡时,可以说
是“衣锦荣归”,但诗人没有描写介绍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
只是刻画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
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诗人回到熟悉而又
陌生的故乡,心情难于平静。
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却由表及里透着诗人浓浓的乡情。
我想表达的一句话就是,不管你有多忙,常回家看看。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乡情难忘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乡情难忘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乡情难忘浓浓的乡情手抄报:乡情难忘一缕月光洒向大地时,天空开始渐渐地脱下黑衣裳,露出白玉体,清晨也随即到来了。
天刚蒙蒙亮,就连鸡都还没打鸣呢!是谁在树林中,用小脚丫,在片片落叶上弹琴?留下一个个足迹?哦。
原来是一群既调皮捣蛋而又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在作祟呀!在乡间小路上赛跑,在稻田中追赶、玩捉迷藏,在房前屋后的小溪旁抓小虾、小雨鱼,这都是他们的欢乐游戏,这里可谓是孩子们的天然游乐场。
不知不觉又到了上学的时候了,孩子们背起书包,三步并作两步,纷纷跑向学堂。
晌午,妇女们端着手中香喷喷、热乎乎的饭菜,喊道: 孩子,快回来,妈给你炖了鸡! 孩子们一听这声音,连蹦带跳,屁颠屁颠地跑回了家,一屁股坐在板凳上,一手拿鸡腿,一手拿鸡翅,左咬一口,右啃一下,碗里还盛着热腾腾的鸡汤呢!这可真是只名副其实的小谗猫呀!傍晚落日的余晖映在孩子们的脸上,小脸蛋红扑扑的,他们又从那条乡间小路上走过。
此刻,家家烧火做饭,滚滚的白烟从烟囱里冒出来。
一家子幸福地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多么热闹啊!夜幕降临,又是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村民们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虫鸣、蛙叫和清脆的溪声
绘成了一曲优美的催眠曲,我听过雄壮有力的进行曲和欢快的《天鹅湖》,但我却对这首自然而又悠扬的小曲情有独钟。
乡下人家那丰富多彩、自由自在的美好生活,是多么的令人向往、憧憬!我爱这独特的乡村美景,但我更热爱乡村人民那朴素的品质。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乡情难忘相关内容:。
故乡在我心中手抄报内容
故乡在我心中手抄报内容
故乡是每个人心中的一个重要角落。
它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承载着我们的回忆和情感。
故乡给予我们无尽的爱和关怀,成为我们一生的依托和牵挂。
首先,故乡是我们来自的地方。
它是我们的根,我们的身份证明。
无论身在何处,故乡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归宿,是我们情感的港湾。
每当我们离开故乡,踏上远行的旅途,我们都会怀念家乡的美景和亲人的温暖。
其次,故乡是我们的回忆之地。
在故乡的田野里,我们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
每一个小角落都承载着我们的嬉闹和欢笑,每一个人都是我们宝贵的记忆。
每当思念故乡,我们会回忆起家乡的小巷、田园和孩提时代的伙伴们。
再次,故乡是我们的文化根基。
它孕育了我们独特的乡土风情和传统文化。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风俗和传统,这些是故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故乡,我们学会了尊重和理解他人,传承和弘扬着我们的家乡文化。
最后,故乡是我们心灵的寄托。
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渴望回到故乡,感受家乡的温暖和亲情。
故乡的味道、音乐和节日都唤起着我们深深的情感。
它们让我们感到宁静、安心和幸福。
总结起来,故乡在我心中是一个永远留存的情感驿站。
它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家园,带给我们无尽的温暖和力量。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故乡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片乐土,让我们感到自豪和幸福。
(以上内容为800字以上,根据题目要求简洁表达)。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内容故乡的天很蓝文字稿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内容故乡的天很蓝
记忆中我的故乡,很偏僻,但却很美。
一条清清的河上
架着几座低低的小木桥,几块突兀的石头伴着几声婉转的虫鸣。
穿过故乡岁月的痕迹,总有一些新的气息夹杂在斑驳的回忆里,
沉淀在往事的剪影中。
噢,我的故乡,是用怀念串就往事的痕迹,模糊后它又渐渐清晰起来,在心中那块阳光灿烂的方地里演绎着
新的颜色,升腾着感动……
故乡的天很蓝,少了城市尾气的污染,也少了高楼森林。
一下子,天是那么广阔,我仿佛清朗了许多,连云朵也不那么妖
娆的炫丽多姿,变得纯朴起来,还有那属于阳光的风,风中总有
一丝让人不易察觉的甜味,倘若你中午时分在野外休息,那是一
件十分惬意的事,清凉的风吹得你人清气爽;阳光也最温暖,照得
你全身暖融融的,这是乡村的风景。
就算是下雨,故乡的天空也
会散发一种惆怅的灰色,雨声仿佛也是优美的旋律,或许在窗边
听听雨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表达乡情文字稿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表达乡情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0.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于光中《乡愁》。
浓浓故乡情手抄报温暖的代名词文字稿
浓浓故乡情手抄报温暖的代名词家乡,温暖的代名词。
她像一个母亲哺育着我,她也是我成长的摇篮。
是走到哪也忘不了的地方,是抛不开的回忆。
爱她,就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
偶尔离开家乡,也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走在繁华的大街上,总有一些失落。
无论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美好,多么精彩,感觉都不属于自己。
家乡,也只有她,才让我感到亲切,。
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
家乡的人和事,时时刻刻吸引着我。
没有华丽的词汇,但却有朴实的语言,能深入人心,感人肺腑。
家乡吸引我们,不光是因为她的魅力,更是她的真情。
从小的感情,一点点凝聚起来到现在,让人无法忘怀。
那种爱,是说不清的。
多情好似家乡月,道是无亦动人。
“美不美,家乡水。
亲不亲,故乡人。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这些语句,都说明了我们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善良好客,邻里和睦。
构成一幅其乐融融的精美画面。
他们帮助过很多人。
他们纯真的笑容,永远印在我的脑海中,他们不斤斤计较。
他们在我有困难时帮助了我温暖人的心灵。
家乡是一个和蔼的母亲,在这几年中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难以相信。
不过她还是让我想起我的童年,看到了温馨时刻。
家乡,永远伴随着我。
在我学习中,在我生命里,在我生活中。
她是必不可少,不可磨灭的记忆。
抬头望月,总能想起以前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千。
就像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家乡的月,那么美,那么多情,勾起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家乡的一切,都仿佛月儿一般。
我爱我的家乡,她时刻在我身边。
我为我的家乡自豪,她风景优美,有着悠久历史,她还给我温暖,让我在这家乡的爱继续前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难舍故乡情我时常对自己说:一个人不管他走多远,无论他在干啥,不管他多富有,无论他官多大,他永远不应该忘记自己的父母,不应该忘记自己的故乡。
在这几十年里,我一直在外面的世界漂泊。
期间,我多次遇到过江西籍老乡,也有过和他们在一起相聚的时刻。
每到动情之处,我就会脱口说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甜不甜,家乡的水,亲不亲,家乡的人。
”这句话。
当我说出这些俗语的时候,我不知道我的那些老乡会不会感动,可当我听到老乡们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绝对会感动得热泪盈眶。
因为这句话对我来说,乡情味实在是太浓太浓呵!我的故乡在江西省南昌市,那是一座被唐代王勃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
据史料记载,南昌城始建于西汉初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汉代,南昌被称为“豫章”,到唐代,被改称“洪州”。
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城里有着名的历史古迹青云谱。
它是清初着名画家八大山人的故居。
青云谱原是一座道院,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八大山人在此隐居时,将道院定名为青云谱。
经过修复的青云谱如今已开辟为“八大山人纪念馆”。
如果您有机会去到这里观光旅游,一定能看到葱郁的古木,看到竹径小道、花圃亭榭……这里的一切,一定会让你生发无限的思古之幽情。
在南昌城中心的东湖,有着名的历史古迹百花洲。
这里曾因为洲上遍种各类奇花异草而得名。
唐代诗人张九龄、杜牧和宋代词人辛弃疾等,都在此留下过描绘美丽风光的动人诗篇。
解放后,这里已开辟为百花洲公园。
南昌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这里曾举行过震惊中外的“八一起义”。
周恩来、叶剑英、贺龙、叶挺、朱德、陈毅、刘伯承等众多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将帅,都在这里留下过革命的足迹。
当你有机会去到南昌八一广场,还能看到广场中央那座巍峨耸立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这时的你,一定会对这座英雄的城市肃然起敬。
屈指数来,我离开故乡已经四十多年了。
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我一直在外面的世界为着自己的生存而奔波,为着自己的理想而拼搏。
但我一直没有忘记英雄的故乡,一直没有忘记那些依然生活在故乡的亲人和母校的同学。
这些年里,我时常会抽空回故乡看一看,除了探望年迈的母亲和我的弟弟妹妹,更是为了去感受故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尤其这几年,我惊异地发现,故乡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当我置身在美丽的南昌城区,我的眼前,一条条城市主干道宽阔而洁净,一幢幢漂亮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
在故乡南昌,已经拥有了现代化的火车站、汽车站、航运码头、航空机场、广播电视中心,建起了一所又一所现代化的高等院校……在城市的各个交通枢纽,一座又一座宏伟的立交桥像凌空飞架的彩虹,把这座历史名城衬托得生机盎然……目睹这座现代化的英雄城市,我无数次在心中感叹故乡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为故乡的繁荣和进步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
有几次回南昌,我曾试图去寻觅我儿时生活过的地方,可我再也找不着它们的踪影。
我们曾经住过的那几处老屋不见了,我曾经就读过的那所小学不见了,有很多熟悉的大街小巷不见了,而唯一不变的,是那条滔滔东流的赣江水。
那是一条让我永存在记忆里的故乡之水,那里有着我太多少年时代的故事和酸楚的记忆。
然而,所不同的是,赣江两岸林立的高楼大厦早已经取代了昔日的那些低矮的小棚屋。
看到赣江的水,我就忘不了四十年前的那些个夏天,我偷偷溜出家门和同学去赣江游泳的情景,那种中流击水的快感到今天还让我怦然心动。
看到赣江的水,我忘不了有无数个这样的周末——我打着赤脚,穿着破短裤,挎着一只大大的竹篮,在赣江边的码头上捡拾烂瓜和菜叶的情景,那种少年时代的酸楚生活到今天还让我历历在目。
看到赣江的水,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座横跨在赣水之上的“八一大桥”。
在我少年时代,不论寒天酷暑,不管刮风下雨,在每天清晨,我会打着赤脚,酷一个人在几千米长的桥面上跑上两个来回,然后饿着肚子去学校上课。
说起故乡的这座“八一大桥”,我听过一段很有趣的传说:在1936年,赣江上建起了一座大桥,叫中正桥。
毫无疑问,这座桥成了蒋介石的一块功德碑。
解放后,为了纪念“八一南昌起义”,人民政府将这座桥改名为“八一大桥”。
后来,市政府决定要在这里建造一座水泥钢筋大桥,并请来苏联专家来这里考察设计。
苏联专家在桥头整整站了一个小时,他们数了数,从他们眼前驶过的汽车总共只有那么几辆。
看到如此稀疏的车流量,苏联专家一个劲摇头。
到最后,苏联专家只得把这座桥设计成了双车道。
这就是后来的“八一大桥”。
而今天,横跨在赣江之上的再也不是当年那条狭窄的大桥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现代化的钢索斜拉式大桥。
这座大桥于1997年9月29日竣工通车。
此外,在这之前,还在另一处地方建造了一座跨度更大的六车道的现代化跨江大桥,叫“南昌大桥”。
前几年,市政府又先后建起了更为气势宏伟的“洪都大桥”和“生米大桥”。
这四座现代化的跨江大桥不仅从根本上改善了南昌与外界的交通条件,同时也将赣江两岸的城区连成了一个整体。
前些年,南昌市委市政府已经在赣江西岸那片叫“红谷滩”的地带开辟出了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
市委市政府所有的办公机构都已经搬迁到了那里,如今已成为南昌政治经济文化新的中心区域。
说到赣江,怎么也得介绍一下耸立在赣江东岸的滕王阁。
规模宏大的滕王阁占地4.3公顷。
它和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而滕王阁的名气又位于三大名楼之首。
据记载,这座久负盛名的滕王阁始建于初唐永徽四年,系唐太祖李渊第22子滕王李元婴所建,故名滕王阁。
它得益于王勃在此写下的《滕王阁序》,使得这座楼阁声贯古今,誉播四海。
滕王阁在历史的沧桑中,一次次被战火烧毁,兴废更替达二十九次之多。
据说,到解放后,在滕王阁的原址上只剩下埋在瓦砾下的半截石碑。
为了让这座历史名楼重见天日。
江西省人民政府请来了全国最优秀的古建筑专家和施工队伍,按照滕王阁当年鼎盛时期的风貌,要在原来的废墟之上重新建造一座更宏伟壮观的滕王阁。
这座恢弘的建筑于1983年10月1日奠基,1985年10月22日正式开工,一直到1989年10月8日才胜利落成。
前后经历了六年的时光。
近二十多年来,凡是来南昌观光旅游的国内外游客,一定会来到赣江边登临这座历史名楼,亲眼领略王勃在《滕王阁序》里写到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美景。
南昌城里有两条最着名的商业大街,一条叫中山路,一条叫胜利路。
而今这两条大街已经变得更加繁华富丽。
如果你来到我们故乡,千万别忘了去“八一起义纪念馆”参观一下。
要知道,这座纪念馆就是当年“八一起义指挥部”的旧址。
纪念馆的位置也就在中山路和胜利路的交汇之处。
无论你问谁,一定能很快找到这个地方。
特别要说到那条胜利路,现在已经改造成商业步行街了。
整条步行街有几公里长,街两旁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在这些年里重建的。
当你漫步在这里的时候,两边的商铺、超市、酒楼、宾馆等商业景观一定会让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在这条繁华漂亮的步行街上,还保留了一家最有名的老字号店铺,那就是“亨得利”钟表眼镜店。
据说这家店铺,在南昌已经有九十多年的历史了。
现在,这家名闻遐迩的“中华老字号”店还扩大经营黄金珠宝,并在各地开了多家分店。
来到我们故乡,一定得享受一下这里的饮食文化。
真不是吹,我去过中国很多地方,我感觉南昌的饮食文化是极具特色的。
凡是到过南昌的人,回来后都会对南昌的饮食赞不绝口。
这么说吧,你无论走进哪家酒楼或餐馆,各种富有江西特色的美味佳肴一定会让你胃口打开。
更让你惊喜的是,到结帐时,价格便宜得让你都不敢相信。
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几道有特色的美食。
如:红烧甲鱼、红烧狮子头、干菜扣肉、藜蒿炒腊肉、米粉蒸肉、干笋炒肉丝、红烧大鲫鱼、三杯鸡、油豆腐烧肉、油渣炒空心菜梗等等。
这几道菜你要说不好吃,没关系,回来找我买单好了。
不过,这种事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有一次,我和广州的一位朋友开车回南昌。
到了那里之后,南昌的一位朋友尽地主之谊请我俩吃饭。
那天晚上,加上陪同我们的一共有六个人。
我们点了满满一桌子好菜,还有酒水。
到最后结帐时,才花了两百多块钱。
当时我和广州的朋友惊讶得半天没合拢嘴。
说到吃,我要特别介绍一下南昌的小吃。
南昌的小吃都是大众化的,谁都吃得起。
品种有汤汁小笼包、小煎包、煎饺、春卷、麻圆、白糖糕、牛肉炒粉、凉拌米粉、汤米粉等。
还有各种小钵蒸汤。
光是小钵蒸汤,品种就达十余种之多。
小钵蒸汤的价格非常便宜,也就在两到三元之间。
你无论是吃顿早餐,还是宵个夜,有几块钱就解决问题了,经济又实惠。
像这样的小吃店,在我们的南昌城遍地都是。
有一天晚上,我的二弟请我去吃夜宵。
我要了一碗肉丝汤米粉和一钵墨鱼肉饼蒸汤,二弟要了一个凉拌米粉和一钵海带排骨蒸汤。
两个人才花了十元钱,吃得心满意足地出来了。
我中学时的母校是南昌十中,校址至今没变。
那一次百年校庆结束不久,我特地回母校看过一次。
当时,我眼前的校园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容颜了。
校园内所有的建筑都已经焕然一新了。
最感欣慰的是,校园里那几棵百年老银杏至今还保留着,它们依然长得葱郁茂盛,遮天蔽日。
母校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它是在1902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开办的一所女子中学,叫“葆灵女子中学”。
在这所学校里,走出去了很多的名人豪杰。
如杨刚、廖鸿英、王耀云、徐有光、辛沪光、万绍芬等。
就连我熟悉的深圳市社科院院长乐正先生也是从我们母校走出去的校友。
在我的记忆中,母校有一栋红色的“品字楼”和一栋红色的“工字楼”,这是两栋美式教学楼,建得漂亮而坚固。
在美丽的校园里,有一条条幽静的林阴小道,有一棵棵参天的古木,到处有苍松翠柏,还有大大小小的花圃和葡萄架……在这所历史名校,我度过了三年多难忘的时光。
说到母校,我自然想起了和我同窗三载的老同学。
我们班一共有五十几个人,可我们在一起仅仅同窗一年,而后经历了两年多的文革岁月。
到1968年11月,我们六八届初、高中毕业生赶上了上山下乡运动。
除了极少数人因家庭困难而留城之外,其余的人全部下农村插队。
在此后的几年里,大部分同学都陆陆续续返了城。
只有极少数人因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回到省城,最后不得不永远地留在了当地结婚生子。
记得那是在1992年的10月,母校举办建校九十周年校庆。
那一天,我从一百多公里外的工作单位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母校。
令人惋惜的是,那次校庆,我们班只有七、八个同学见了面。
在十年之后,母校又举办了建校一百周年庆典。
那一次,因为工作原因我无法离开深圳。
据说那次校庆搞得很隆重,我们班有很多同学聚到了一起。
那天的聚会晚宴还是在一个老同学家搞的。
刘老师当着众多老同学的面,用手机和远在深圳的我通了电话。
在接电话的那个时刻,我心里真的是很激动,我甚至恨不得插翅飞到他们身边。
这些年,不知为什么,我的思乡之情越来越强烈,不仅仅是因为挂念远在省城的老母亲,也不仅仅是上了年纪的缘故,我是为故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吸引。
于是,我回去的次数也多了。
而每一次回去,都能让我感受到浓浓的故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