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2023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2023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能够唱几首简单的儿歌和歌曲;- 能够通过身体动作和乐器演奏表达音乐感受;- 能够分辨不同的乐器和音乐声音。
2. 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乐器与声音- 课时1:介绍乐器的种类和特点;- 课时2:认识钢琴;- 课时3:认识小提琴;- 课时4:认识口琴;- 课时5:认识鼓。
第二单元:音乐与动作- 课时1:唱儿歌《小兔子乖乖》;- 课时2:唱儿歌《小星星》;- 课时3:唱儿歌《小白船》;- 课时4:唱儿歌《小毛驴》;- 课时5:复前面所学儿歌,并进行动作配合。
第三单元:乐器与音乐- 课时1:钢琴的音色和演奏方法;- 课时2:小提琴的音色和演奏方法;- 课时3:口琴的音色和演奏方法;- 课时4:鼓的音色和演奏方法;- 课时5:综合前面所学乐器的知识,进行简单的乐器演奏。
第四单元:音乐与情感- 课时1:听情绪舒缓的音乐,表达感受;- 课时2:听情绪激昂的音乐,表达感受;- 课时3:听快乐的音乐,表达感受;- 课时4:听悲伤的音乐,表达感受;- 课时5:听不同风格的音乐,表达感受并进行综合讨论。
教学活动1. 观察和辨认乐器的外观和特点;2. 听音乐,模仿音乐的节奏和旋律;3. 通过身体动作和乐器演奏表达音乐感受;4. 听不同风格的音乐,发表个人见解并展开讨论。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2. 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3. 学生在表演、演奏和讨论中所展现出的能力。
参考资料- 《人教版音乐教材》- 《儿童歌曲集》- 乐器示范视频- 音乐欣赏录音以上为《2023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的内容安排,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歌曲:《春天在哪里》、《小燕子》、《茉莉花》音乐欣赏:《春江花月夜》2. 第2章:《可爱动物》歌曲:《小青蛙》、《两只老虎》、《小松鼠》音乐欣赏:《动物狂欢节》3. 第3章:《我们的节日》歌曲:《快乐的节日》、《儿童团歌》、《我们的田野》音乐欣赏:《节日序曲》4. 第4章:《音乐之旅》歌曲:《火车开了》、《航行》、《美丽的宝岛》音乐欣赏:《卡农》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培养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3.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音准、歌词记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音乐教材、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歌词卡片、乐器(如小鼓、铃铛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播放春天的视频、展示动物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唱。
(2)讲解歌曲中的节奏、音准、歌词,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歌唱方法。
3. 例题讲解:针对课程内容,设计相应的例题,如填空、选择、判断等,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练习歌唱,相互纠正错误。
(2)进行音乐欣赏,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分析、评价音乐。
(2)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 内容:章节名称、歌曲名称、音乐欣赏名称歌曲中的节奏、音准、歌词例题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歌词,标注节奏、音准。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课外音乐活动,如合唱团、乐器学习等。
(2)鼓励学生创作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重点关注细节:1. 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相结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学音乐》全册教案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学唱《小蚂蚁》,跳邀请舞。
教学目标1、学唱《小蚂蚁》。
2、边唱歌曲边跳邀请舞。
教学重难点学会唱《小蚂蚁》。
教学过程一、复习《小胖胖》二、听教师演唱歌曲《小蚂蚁》,1、教师提问:小蚂蚁有什么特征?2、教师演唱歌曲《小蚂蚁》,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歌曲赞扬了小蚂蚁什么?3、教师演唱歌曲,学生用动作表演三、跟教师学唱歌曲。
四、跳邀请舞。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学生学会了唱一首新歌。
六、布置作业:在家练习多次唱《小胖胖》七、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
第二单元春天来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歌曲《小雨沙沙沙》2、沙锤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小雨沙沙沙》。
2、能说出沙锤的名称并初步学会演奏方法。
3、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学过程1、用教科书上的插图引入歌曲《小雨沙沙沙》的教学2、听歌曲《小雨沙沙沙》的录音范唱3、师范唱一遍。
4、让学生跟教师模唱曲谱。
5、教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的内容。
6、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7、教师用钢琴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8、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9、学生找出歌曲中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并涂上相同的颜色。
10演示沙锤实物让学生认识沙锤,并演示沙锤的基本演奏方法。
11用教科书上的插图提示沙锤强弱的演奏方法。
12由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节奏为歌曲伴奏,让学生尝试选择一种最佳的沙锤伴奏方法。
13用沙锤为歌曲伴奏,可在歌词“小雨沙沙沙”处加上八分音符节奏型的沙锤演奏。
14可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演唱歌曲,一组用沙锤搬走。
然后再由全体学生边唱边演奏沙锤。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管弦乐曲《春天悄悄来临》。
2、活动《春光好》。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通过音乐活动《春光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3、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协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1、在预先不告诉学生曲名的情况下,播放管弦乐曲《春天悄悄来临》2、让学生为该曲命名。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全册)第一课:形体训练与呼吸操练
教学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基本呼吸方式;
-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形体训练。
教学内容
1. 呼吸操练
- 示范正确的呼吸方式;
- 引导学生跟随进行呼吸操练。
2. 形体训练
- 教师示范简单的形体动作;
- 学生跟随进行形体训练。
教学步骤
1. 引入活动
-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研究的内容。
2. 呼吸操练
- 教师示范正确的呼吸方式;
- 学生跟随进行呼吸操练。
3. 形体训练
- 教师示范简单的形体动作;
- 学生跟随进行形体训练。
4. 总结与反馈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 学生回答问题并给予反馈。
教学资源
- 课本《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 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在呼吸操练和形体训练过程中的表现;- 根据学生的回答评估其对研究内容的理解程度。
扩展活动
- 学生自由展示形体训练的成果;
- 学生配合音乐进行形体动作编排。
以上是第一课的教案内容,祝您教学顺利!。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人音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人音版)第1课春天教学内容:聆听《杜鹃圆舞曲》,聆听《小燕子》,表演《布谷》,表演《小雨沙沙》。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3、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4、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
准确地唱歌。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杜鹃圆舞曲》。
2、聆听《小燕子》。
教学过程:1、完整聆听全曲,问: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2、复听乐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
3、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4、完整地聆听歌曲《小燕子》。
问: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5、听歌曲《小燕子》分小组编创动作。
6、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7、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布谷》、《小雨沙沙》。
教学过程1、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
让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
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2、听歌曲录音,分小组拉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4、课后小结。
第2课放牧教学目标1、通过听《牧童到哪儿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方法和姿势。
3、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内容1、表演《牧童》;2、认识三角铁、双响筒;3、聆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表演《放牛歌》。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聆听歌曲《牧童到哪里去了》和《牧童》。
教学过程:1、听歌曲前,同学们猜一猜《牧童哪里去了》。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和⼩⿎》 教学内容唱:《⼤⿎和⼩⿎》 教学⽬标1.学习⽤轻快的声⾳演唱歌曲《⼤⿎和⼩⿎》; 2.结合⽣活中的经验,⽤敲击、动作等⽅式探索、感知、体验⾳的强弱; 重点难点1.学习歌曲《⼤⿎和⼩⿎》,能⽤强弱对⽐的⼿法来演唱歌曲。
2.分辨⾳的强弱,并⽤唱、拍等不同形式来表现⾳的强弱。
教学准备钢琴、录⾳机、打击乐器等。
教学流程 ⼀、师⽣问好! 要求:轻巧、有弹性。
三、新课教学。
⼀)新课谜语导⼊: 圆圆⼀只⼤⽊桶,上下肚⽪都是空。
娃娃见了爱打它,⼀打就说咚咚咚。
⼆)玩乐器: 1.认识乐器:⼤⿎和⼩⿎ 师:今天⽼师给⼤家带来了两个⿎朋友,⼀个叫⼤⿎。
×××(嗨你好!) ⼀个叫⼩⿎,也叫⼩军⿎。
×××××(你好⼩朋友) 2.通过敲击、观察正确分辨⼤⼩⿎在声响、形状、敲击⽅式上的区别。
师:⼤⿎⼩⿎真有礼貌,⼩朋友要不要也和他们问好呢?运⽤⽣动的语⾔邀请学⽣进⾏乐器的敲击。
3.找出合适衬词,为歌曲学唱做好准备 让学⽣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为⼤⼩⿎在声响和击奏⽅式上分别找出合适的衬词。
⿎励学⽣通过合作的⽅式选择⼀个*合适的词语,运⽤于歌曲的学唱⽽并⾮完全⼀致的按照书本上的来进⾏,这样做的⽬的是尊重学⽣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有效的提升了他们对于表现⾳乐、创造⾳乐的积极性。
三)歌曲教学。
1.通过使⽤教师设计的课件,让学⽣⽤互相合作的⽅式,运⽤听唱法、模唱法进⾏歌曲旋律的学习。
2.教师进⾏歌曲的范唱。
3.学⽣将⾃⼰在前⼀环节选择好的衬词便成歌曲的歌词,并进⾏演唱,教师协助学⽣完成学唱的过程,随时关注学⽣的学习状况,充分的给予其个⼈发挥的空间,并适时帮助学⽣解决在练唱时的困难。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教案概述- 课程名称: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 教材版本:最新人教版- 授课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 教案篇数:全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2. 研究基本音乐知识,如音符、节拍等。
3. 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表达能力,如唱歌、音乐创作等。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案内容- 第一篇:音乐的节奏感悟- 研究音乐的节奏感,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体验节奏。
- 了解不同音乐节奏的特点,通过听音乐作品感受和辨认不同的节奏。
- 进行小组合作,创作简单的节奏乐曲。
- 第二篇:欢快的音乐旋律- 研究音乐的旋律特点,通过唱歌、听音乐等方式感受旋律。
- 研究基本音符的名称和音高,通过简单的音乐乐谱练。
- 制作简单的乐器,用于演奏欢快的音乐旋律。
- 第三篇: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研究音乐中的情感表达,通过听音乐作品感受不同情感。
- 研究音乐中的音调和音色,在演唱中表达不同的情感。
- 进行小组合作,创作表达特定情感的歌曲。
- 第四篇:动感的音乐节拍- 研究音乐的节拍特点,通过舞蹈、打击乐器等方式感受节拍。
- 研究基本音符的时值和音符组合,通过简单的音乐乐谱练。
- 进行整体合作,演奏动感的音乐节拍作品。
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音乐中积极参与和体验。
- 合作研究法: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培养团队意识和团结精神。
- 试错探究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尝试,在错误中研究和成长。
教学评价-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 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能力。
- 学生音乐表达和创作的水平。
- 学生在合作研究中的表现。
以上为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的概述和内容。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全面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祝教学顺利!。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资料推荐------------------------------------------------------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小学一年级第二册音乐教案 2 小学音乐第二册教学进度表教学进度周内容课时一第一课春天第二课放牧 2 二 2 三第三课手拉手第四课长鼻子编创与活动第五课跳起舞第六课咯咯哒期中复习编创与活动第七课大海的歌第八课幸福生活第九课巧巧手第十课汪汪与咪咪游戏宫愉快的夏令营期末复习期末考核 2 四 2 五 2 六 2 七八九十 2 2 2 2 十一 2 2 2 2 2 2 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 3 教学计划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生自己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
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
二、教学分析:1、唱歌是学习一些适合小学生延演唱的中外优秀歌曲。
注重学生用力度、速度的变化手段表现歌曲情感,能够独立、自信地唱歌。
2、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1 / 3径。
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3、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
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去学习。
避免单纯而枯燥的讲授,要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逐步提高。
4、综合训练为本课本的重要特色之一, 旨在通过某一种形式(如歌唱发声、节奏、律动、乐器演奏、音高听辨、节奏与旋律的排列和音乐创作等)的练习、达到多种技能训练或知识运用的要求,依照各课教学目的、既抓住训练重点,又要有所兼顾,充分发挥每一条练习中所包含的训练作用。
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备课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小学一年级人教版音乐下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人教版音乐下册教案1 小学一年级人教版音乐下册教案备课时间:授课时间:课题:《红眼睛绿眼睛》教学内容:演唱《红眼睛绿眼睛》教学目标:1. 准确地演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 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并根据教师出示的红灯绿灯牌子进行接龙演唱。
3. 了解小学生常见的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准确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看见绿灯放声歌唱,看见红灯心里默唱。
教学过程(一)导入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红灯表示什么?绿灯表示什么?我们欣赏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歌曲中唱了什么?” 教师活动:播放歌曲《红眼睛绿眼睛》音频。
学生活动:听后回答(二)歌曲学习过渡语:交通法规很重要,《红眼睛绿眼睛》这首歌就是教我们过马路时如何看交通信号灯的。
2 1. 复听歌曲律动过渡语: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看看老师什么时候出示红灯,什么时候出示绿灯。
教师活动:一个乐句出示红灯,一个乐句出示绿灯。
学生活动:听辨律动 2. 模仿演唱过渡语:聆听歌曲《红眼睛绿眼睛》音频,请同学们演唱口型但不出声地和老师一起唱。
学生活动:进行小声唱。
3. 学习默唱过渡语:我们再听一遍歌曲,请同学们在心里默唱。
学生活动:默唱歌曲。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歌曲谱例并播放歌曲《红眼睛绿眼睛》音频,学生听旋律完整演唱歌曲。
4. 演唱歌曲过渡语:接下来就让我们完整演唱歌曲吧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演唱。
(三)音乐活动 3 过渡语:同学们,这首歌曲告诉我们“红眼睛绿眼睛”分别代表了红灯和绿灯。
当红灯亮的时候我们要停止通行,绿灯亮的时候才能通行。
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吧,当老师出示红灯时,请同学们在心里默唱;当老师出示绿灯时,同学们就放声歌唱。
师生进行音乐活动,活动方式如下:活动一: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同学们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绿牌。
活动二:请一名同学举牌,其他同学边唱边看牌子。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一)

第一课春天一、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
四、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使学生有表现地唱好歌。
1、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3、律动《布谷》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感受春天教学难点:感受音乐,培养能力教学过程:1、欣赏乐曲《小燕子》3、歌表演《小雨沙沙》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小雨沙沙》,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1.欣赏歌曲《小燕子》4)分小组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复习歌曲《布谷》四、课堂小结一、本课可按两课时完成。
二、学唱歌曲应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应符合学习音乐的规律。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多听多感受,学生自然掌握了歌曲的旋律,获得对歌曲的完整的体验,对于理解、表现歌曲益处匪浅。
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学唱歌曲的过程,也就是完整体验感受的过程。
三、聆听音乐前,教师可结合主题“放牧”,让学生开展短小的谈话,以获得对牧童生活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本课作品。
4、节奏乐器三角铁的认识与演奏二、新课学习:1)边随歌曲《牧童》录音边拍手边看插图,熟悉歌曲(教师可用三角铁)介绍或探讨“牧童”是做什么的?2)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3)引导学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教师指谱,注意第三段歌词与结束句的位置。
) 4)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牧童》要求自创编动作,从学生的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
(唱游为主)二、新课学习:4)编创动作表演《放牛歌》。
3.复习歌曲《牧童》三、课堂小结。
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专注下一代成长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校园升旗》
教学目的要求:
1.能学会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通过听音乐、朗读歌词、学唱歌曲、学生自己为歌曲创编动作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与演唱中学会《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曲,并能准确地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情绪。
2.能在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过程中,感受国歌的庄严、雄伟,知道爱国旗就是爱自己的国家。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国歌》的神圣与庄严,了解我们在奏唱国歌时应怎样做。
教学用具:升旗的录象、准备的国旗旗面和未粘贴的五角星、电脑多媒体、相关音响资料和音乐CD、琴。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聆听国歌
阶段目标:通过学生描述国旗;自己总结在什幺情况下会升国旗、奏国歌;聆听国歌;分成不同的角色来扮演观看升国旗时应怎样做,层层深入,让学生了解升国旗、奏国歌时的相关情况。
1.学生描述国旗
师: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都见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吗?
生:见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从全级情况看,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
在音乐欣赏这一块,教材安排了一些比较轻快、又朗朗上口的乐曲,因此学生在仔细聆听后能有自己的想法,并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
另外,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班额大,所以在上课时存在纪律难维持的情况,相信本学期这钟现象会有所改善。
二、学期教学目标1、以民族民间音乐为本,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建立多元文化观。
2、使学生从最鲜活的民族文化入手,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引导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3、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演唱、演奏、欣赏、游戏、歌舞、创编等各类音乐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将音乐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教学领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单元教学目标第一单元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再演唱、朗读、歌表演、游戏等各项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音乐感受,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发展学生的内心听觉,并从中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小学行为规范,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第二单元1、以歌唱春天的音乐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感知力,体验音乐美感。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乐观生活态度。
第三单元- 1 -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不同音乐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
2、本单元通过歌表演、音乐活动、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活动,理解并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感受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并能正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第四单元1、通过听、唱一组少数民族歌(乐)曲,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小学春季学期一年级音乐教案第一单元《红灯停绿灯行》第一课时《红眼睛绿眼睛》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音乐游戏“红灯停绿灯行”。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能准确的“唱”好四分休止符。
2.通过音乐游戏“红灯停绿灯行”,感受休止符的作用。
3.根据“红牌”“绿牌”提示,学生能在心里默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片段。
教学重点:在演唱歌曲过程中,能够体现四分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由有声的演唱过渡到无声的演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内心节奏的目的。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红绿灯牌。
教学过程: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79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我们经常看到在马路的十字路口,有的车在行驶,有的车在停止,为什么呢?生:因为他们看到了红绿灯。
师:遇到红灯时,我们应该怎么样啊?遇到绿灯呢?师: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老师扮演交警来指挥,同学们可以走路、蹦蹦跳跳,也可以学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走路时的可爱的姿势,当老师举起绿灯时,你们就前进;当举起红灯时,你们就原地停下,不许动。
师:下面我们就开始进行游戏,看看谁的注意力集中,随着交警的指挥进行,不准违反交通规则。
(学生进行游戏,教师播放歌曲,第一次聆听。
)师:同学们都是遵守交通规则的小市民,在音乐中你们也能遵守吗?(课件出示节奏)师:请同学们遇到小黄鸭的时候读“ga”,遇到小红鸭的时候“m”。
师:再来读一遍,现在老师来扮演交警,我们一起来一遍!(学生读“ga”和“m”,教师读“红灯红0 红眼睛0 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0”,教师遇到红灯时,手做停车动作!)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扮演交警啊?(学生读一遍“红灯红0 红眼睛0 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0”,遇到红灯时,手做停车动作!)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与红绿灯有关的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二、学习新课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791.第二次聆听歌曲师:请同学们听歌曲,听后回答:歌曲告诉我们什么内容?生:红灯亮了要停止通行,绿灯亮了可以继续通行。
最新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课:音乐的基本元素
目标
- 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声音、节奏、旋律和音色。
- 能够辨别不同声音的高低、响亮度和音色。
- 能够模仿简单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活动
1. 观察音乐家演奏不同乐器,让学生听出不同的声音和音色。
2. 使用打击乐器,让学生模仿简单的节奏。
3. 使用简单的旋律示范,让学生模仿唱出来。
扩展活动
-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自己的身体制造不同声音,比如拍手、吹口哨等。
第二课:音乐的表达方式
目标
- 了解音乐可以通过不同的节奏、旋律和音色表达情感。
- 能够用简单的旋律和节奏表达基本的情感。
- 能够理解音乐与日常生活的关联。
教学活动
1. 听一首欢快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节奏和旋律。
2. 鼓励学生用身体动作表达音乐中的不同节奏。
3. 设计一个小练,让学生模仿某种情绪的音乐。
扩展活动
- 与学生一起创作一段简短的乐曲,表达学生自己的情感。
... 继续编写教案 ...
第十课:音乐欣赏
目标
-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能力。
- 探索不同类型的音乐。
- 研究如何用简单的词语描述音乐的表达方式。
教学活动
1. 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与学生一起讨论每种音乐传达出的情感和意义。
3.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他们所听到的音乐。
扩展活动
- 组织一次小型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喜欢的音乐并分享其欣赏体验。
...
编写更多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小学下册音乐全套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小学下册音乐全套教案第一单元红灯停绿灯行一、【教学内容】1、活动:《红眼睛、绿眼睛》2、唱歌:《小蚂蚁》、《小胖胖》。
3、器乐:《做个好娃娃》二、【单元总要求】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小朋友对音乐的兴趣,在演唱、朗读、歌表演、游戏等各项音乐活动中,为小朋友提供多方面的音乐感受,培养小朋友安静聆听音乐的惯,逐步发展小朋友的内心听觉,并从中帮助小朋友了解和熟悉小朋友行为规范,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
三、【具体要求】1、通过演唱、朗读、看图、做游戏等方式,研究和了解小学生行为规范,在愉快、轻松地环境中,逐步完善学生的自律能力。
??2、通过演唱、朗读、做游戏等方式,培养儿童的内心世界,感受和认识四分音符。
? 3、用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发声演唱歌曲,继续培养自然、大方的演唱惯,通过音乐游戏树立集体合作的精神。
四、【教材分析】1、《红眼睛绿眼睛》是一首生动、有趣的歌曲。
歌曲用生动的比方,形象地概括了“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易为小同伙所接受。
歌曲为叙述性歌曲,中速,亲热而温和。
在学唱歌曲时,采用认识红灯、绿灯的服从之后,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让孩子们掌握师举绿灯牌,小同伙放声歌唱;师举红灯牌,小同伙在心里默唱。
让小同伙体现有声歌唱到无声歌唱的过渡进程。
本课内容还把一样平常生活中“扔垃圾”“抽烟”“过马路走人行横道”儿童在成人牵引下过马路“鸣喇叭”等行为做成图标,由小同伙本人判别这些行为的对错,并把对错两种行为引申为生活中的“红灯”与“绿灯”,继续上述“红灯停绿灯停”的游戏。
?2、歌曲《小蚂蚁》同样也是一首生动、有趣的歌曲。
歌曲由“蚂蚁”的自然性,引申到人类社会生活中大家该当遵守的文明规矩,易于为小同伙所接受。
歌曲音域为一个八度,旋律以同音反复和级进音程为主,生动、活泼。
让小同伙窥察歌曲中绿蚂蚁和蓝蚂蚁的节拍一样吗?小同伙能够戴头饰跳约请舞。
? 3、《做个好娃娃》是一项综合音乐活动,包括认识四分休止符、念儿歌、用进攻乐器伴奏等内容。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

教
学
目
标
一、通过聆听聆听《春晓》,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二、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雨沙沙》,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声音圆润、甜美。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钢琴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律动:聆听《小燕子》,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总课时
3
备课人
时间
教
材
分
析
1.歌曲《牧童谣》
《牧童谣》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叙事童谣的湖北民歌。歌词简谱,通俗,采用问答的形式。抒发了孩子们热爱光明的真挚情感。这首歌曲由上下句构成的一段体。“那斯那斯嗨”的趁此增加了趣味性,充分的体现了牧童们放牧对歌时顽皮活泼的情趣。2.歌曲《牧童》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包括音符、节奏、音高、音色等。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技能,如唱歌、演奏、创作等。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第一课:《春天在哪里》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春天在哪里》,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2.第二课:《小燕子》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小燕子》,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把握。
3.第三课:《数鸭子》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数鸭子》,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4.第四课:《两只老虎》教学重点:学会歌曲《两只老虎》,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同步。
5.第五课:《铃儿响叮当》教学重点:学会歌曲《铃儿响叮当》,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6.第六课:《小星星》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小星星》,培养音高概念。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7.第七课:《雪绒花》教学重点:学会歌曲《雪绒花》,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把握。
8.第八课:《数鸭子》(二)教学重点:复习歌曲《数鸭子》,提高演唱技巧。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9.第九课:《两只老虎》(二)教学重点:复习歌曲《两只老虎》,提高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同步。
10.第十课:《音乐游戏》教学重点: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游戏中的节奏和音高配合。
三、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本课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歌曲,注意节奏、音高、音色等方面的指导。
3.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提高演唱技巧。
4.展示:学生展示所学歌曲,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人教版音乐一年级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音乐一年级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音乐一年级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乐曲的聆听,感受音乐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
2、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听辨、感受。
教学重点:听辨、感受、体验教学难点:听辨、感受、体验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入座!2、发生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1.导入。
2.聆听《洗手绢》《大家来劳动》。
3.(1)在完整地聆听感受中熟悉歌曲的音调。
(2)轻声随范唱录音哼唱旋律。
(3)听着录音有感情地读歌词。
(4)分小组编创动作,请小组内一名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有感情地唱歌。
4.音的高低:(1)教师组合一组汽车、轮船的音响录音或琴模仿这些音响,让学生听辨、模仿。
(2)让学生按课本上的插图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让大家听辨、说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
(3)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
5.运动:(4)教师指导学生为两组节奏选择恰当的项目,填上象声词,如射箭:嗖0嗖0,摔跤:嗨—嗨—。
分别填写在方框里。
(5)分声部拍一拍,再三声部同时拍出。
(6)分声部读一读,再三声不同时读出。
(7)分小组进行,看那一组选择的象声词合适,读出的效果好。
三、结束部分:小结。
人教版音乐一年级教案【篇2】教学内容:1、学唱并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2、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能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有关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掌握蒙古舞的基本动作。
3、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音乐表演实践活动,感受集体创作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感受蒙古族民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2、创编表演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琴、木鱼、三角铁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组织教学。
小朋友们好!欢迎来到音乐课堂,我们的音乐口号是:音乐课堂,快乐多多,Yes!2、律动。
【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红灯停,绿灯行单元备课:一、教学内容分配表二、教学要求1、通过听、唱一组儿童歌曲,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感情。
2、感受不同风格的儿歌。
3、在活动中学会遵守纪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学唱歌曲。
2、通过聆听歌曲,感受音乐的情绪。
难点:1、会用自然的声音去演唱歌曲。
2、边唱可以为歌曲编创动作。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红眼睛绿眼睛》,做到能在心中默唱歌曲。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了解小学生常见的行为规范。
3、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的歌曲片断。
教学过程一、听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学是采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生: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家长开车送等等。
2、师: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上行走,应注意行人靠右,大人带着,走人行横道,注意看车,看红绿灯信号等等。
在城市交通里,红绿灯是警察的帮手,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
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可以通行。
3、听音乐,做游戏。
找一名同学手拿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生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起绿牌子。
4、跟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跟老师一边唱一边举牌子。
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行走。
二、看图表、作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
1、请一位同学做警察举牌子,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
教师做警察举牌子,学生们默唱或放声唱。
2、看图表,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
足球场上,如果球员违反了比赛的规则,裁判就要对球员亮红牌,禁止他继续参加比赛。
在生活中,违反了公共道德规范的行为同样是需要禁止的。
教师请同学们做裁判,对人们的日常行为作出裁判。
教师将红绿纸牌换成画有吸烟、鸣喇叭、走人行横道、废品扔到垃圾箱等图案的标志,请学生们自己判断,哪些行为是应禁止的,需要亮红灯;哪些行为是值得提倡的,需要亮绿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红灯停,绿灯行单元备课:一、教学内容分配表课时课题第一课时《红眼睛绿眼睛》第二课时《小胖胖》第三课时《做个好娃娃》第四课时《小蚂蚁》第五课时复习二、教学要求1、通过听、唱一组儿童歌曲,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感情。
2、感受不同风格的儿歌。
3、在活动中学会遵守纪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学唱歌曲。
2、通过聆听歌曲,感受音乐的情绪。
难点:1、会用自然的声音去演唱歌曲。
2、边唱可以为歌曲编创动作。
跟老师一边唱一边举牌子。
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行走。
二、看图表、作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
1、请一位同学做警察举牌子,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
教师做警察举牌子,学生们默唱或放声唱。
2、看图表,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
足球场上,如果球员违反了比赛的规则,裁判就要对球员亮红牌,禁止他继续参加比赛。
在生活中,违反了公共道德规范的行为同样是需要禁止的。
教师请同学们做裁判,对人们的日常行为作出裁判。
教师将红绿纸牌换成画有吸烟、鸣喇叭、走人行横道、废品扔到垃圾箱等图案的标志,请学生们自己判断,哪些行为是应禁止的,需要亮红灯;哪些行为是值得提倡的,需要亮绿灯。
然后请同学们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或行为表现出来。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胖胖》。
教学目的1、学唱歌曲《小胖胖》。
2、自行设计表演动作。
3、了解领唱与齐唱这两种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上节课做的游戏。
二、教师演唱歌曲《小胖胖》。
1、教师演唱,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对小胖胖的行为作出判断,举红牌或举绿牌。
2、教师将歌曲中“领唱”与“齐唱”两部分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并同时表演两种不同的角色。
学生判断歌曲中有几个人物(叙述者与听众)?3、教师演唱,学生分两组分别表演叙述者与听众两个不同的角色。
三、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唱。
1、学生跟老师学唱歌曲。
2、学生一边唱一边自行设计表演动作。
3、学生分两组对唱并表演。
四、领唱与齐唱1、教师唱“领唱”部分,学生唱“齐唱”部分。
2、学生唱“领唱”部分,教师唱“齐唱”部分。
3、学生以多种形式演唱歌曲,领唱、齐唱、对唱等。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四份休止符,有节奏的念儿歌《做个好娃娃》,用打击乐器领奏、合奏。
教学目标1、感受和认识四份休止符。
2、按节奏念儿歌。
3、演奏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游戏二、学念儿歌。
1、教师一拍一拍的有节奏的出示绿牌、红牌,指导学生看见绿牌念“ga”,看见红牌念”m”,模仿鸭子交出声或不叫出声。
2、请学生将鸭子的声音换成其它动物的叫声,如青蛙、小鸡、猪、猫等继续按教师的节奏发声或不发声。
3、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有节奏的出示红牌或绿牌。
4、学生跟教师学念儿歌。
三、认识四分休止符1、音乐中的声音用音符表示,如:一拍x,两拍x 。
音乐中的静默用休止符表示,如:一拍休止02、再用“x”替代绿牌,用“0”替代红牌,看着节奏谱,念儿歌。
四、打击乐器演奏1、请学生用一件打击乐器替代一种动物的叫声,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判断。
如:碰铃与小黑鸡,双向筒与小青蛙,铃鼓与小白猪,三角铁与小花鸡,响板与小黄鸭等,可以有多种方案。
2、边念儿歌边用打击乐器伴奏3、将学生分组,一部分学生念儿歌,一部分学生担任齐奏与领奏4、换一种节奏演奏打击乐器。
如:xx x 0 0 xx xx xx x x x xx 05、请同学自己设计节奏并表演。
五、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1、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找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
3、演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在四分休止符出准确休止。
教学反思: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学唱《小蚂蚁》,跳邀请舞。
教学目标1、学唱《小蚂蚁》。
2、边唱歌曲边跳邀请舞。
教学过程一、复习《小胖胖》二、听教师演唱歌曲《小蚂蚁》,1、教师提问:小蚂蚁有什么特征?2、教师演唱歌曲《小蚂蚁》,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歌曲赞扬了小蚂蚁什么?3、教师演唱歌曲,学生用动作表演三、跟教师学唱歌曲。
四、跳邀请舞。
教学反思:第五课时教学内容复习第一单元歌曲,随音乐律动。
教学目标1、复习歌曲。
2、边唱歌曲边跳邀请舞。
教学过程一、复习本单元学的四首歌曲:1、集体唱2、分组唱3、独唱4、随琴唱5、随伴奏唱二、听录音给歌曲编创动作1、小组讨论歌曲风格,适合加什么动作。
2、小组展示,一首一首来。
3、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说出为什么好的学生做的好?那个地方适合4、教师统一动作,学生集体学习。
三、师生随音乐一起表演。
四、回家表演给爸妈看。
教学反思:第二单元《春天来了》单元备课:教学内容分配表课时课题第一课时《小雨沙沙沙》第二课时《春天悄悄来临》第三课时《云》第四课时《春天音乐会》第五课时复习二、教学要求1、以歌唱春天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体验音乐美感。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感。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学唱歌曲,要求背唱的歌曲能背过。
2、认识沙锤的特性,能熟练运用沙锤为歌曲伴奏。
3、通过欣赏乐曲感受音乐美理解音乐内容。
难点:1、会用自然的声音去演唱歌曲。
2、用人声、动作、打击乐器表现指定场景。
3、认识附点二分音符。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歌曲《小雨沙沙沙》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小雨沙沙沙》。
2、能说出沙锤的名称并初步学会演奏方法。
3、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学过程:1、用教科书上的插图引入歌曲《小雨沙沙沙》的教学2、听歌曲《小雨沙沙沙》的录音范唱3、师范唱一遍。
4、让学生跟教师模唱曲谱。
5、教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的内容。
6、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7、教师用钢琴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8、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9、学生找出歌曲中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并涂上相同的颜色。
10、演示沙锤实物让学生认识沙锤,并演示沙锤的基本演奏方法。
11、用教科书上的插图提示沙锤强弱的演奏方法。
12、由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节奏为歌曲伴奏,让学生尝试选择一种最佳的沙锤伴奏方法。
13、用沙锤为歌曲伴奏,可在歌词“小雨沙沙沙”处加上八分音符节奏型的沙锤演奏。
14、可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演唱歌曲,一组用沙锤搬走。
然后再由全体学生边唱边演奏沙锤。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管弦乐曲《春天悄悄来临》。
2、活动《春光好》。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通过音乐活动《春光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3、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协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1、在预先不告诉学生曲名的情况下,播放管弦乐曲《春天悄悄来临》2、让学生为该曲命名。
3、告诉学生曲名。
4、启发学生用语言、动作、图画等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5、用课本上的插图来引入音乐活动《春光好》。
6、介绍有关“春游”、“春耕”的常识。
7、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如何用声音、语言、动作来表现“春游”和“春耕”。
8、用多种打击乐器模仿“春游”和“春耕”的音响。
9、结合课本上的插图鼓励学生创编以“春游”和“春耕”为主题的音乐游戏。
10、用声音、语言、动作等表现“春游”和“春耕”游戏中的情节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
2、歌曲《云》。
3、附点二分音符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云》。
2、认识附点二分音符。
3、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听歌曲《小雨沙沙沙》的录音范唱。
3、用课本的插图引入歌曲《云》的教学4、教师范唱。
5、让学生跟教师模唱曲谱。
6、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的内容。
7、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8、教师用钢琴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9、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10、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随着歌声即兴做动作。
11、要求学生背唱这首歌。
12、用课本的插图引入认识附点二分音符。
13、教师出示节奏卡片:①x ———② x x x ③ x —x ④ x x —14、教师用课本的插图上的动物叫声示范读出上述节奏。
15、要求学生自由选择动物的叫声,边拍手边读出上述节奏。
16、要求学生指出歌曲《云》中的附点二分音符。
教学反思: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童声齐唱《春天音乐会》。
2、用打击乐器表现《春天音乐会》。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培养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
3、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天音乐会》,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云》,并备唱该曲。
2、用课本的插图引入童声齐唱《春天音乐会》。
3、师朗读歌词。
4、学生朗读歌词。
5、教师节和歌词讲解春天的自然常识。
6、完整聆听《春天音乐会》。
7、启发学生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雨、春雷、春风、春水来临时的景象。
8、复听《春天音乐会》,并用打击乐器为之伴奏。
9、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
教学反思:第五课时教学内容复习第二单元歌曲,随音乐律动。
教学目标1、复习歌曲。
2、边唱歌曲边跳邀请舞。
教学过程一、复习本单元学的歌曲,检查要求背诵歌曲:1、集体唱2、分组唱3、独唱4、随琴唱5、随伴奏唱二、全班一起复习沙锤的运用和附点二分音符。
三、听录音给歌曲编创动作1、小组讨论歌曲风格,适合加什么动作。
2、小组展示,一首一首来。
3、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说出为什么好的学生做的好?那个地方适合4、教师统一动作,学生集体学习。
三、师生随音乐一起表演。
四、回家表演给爸妈看。
教学反思: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单元备课:教学内容分配表课时课题感受与鉴赏第一课时《小动物唱歌》声音的强弱第二课时《小动物唱歌》声音的强弱第三课时《咏鹅》《口哨与小狗》第四课时《小毛驴爬山坡》第五课时《快乐的小熊猫》随音乐表演第六课时复习二、教学要求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不同音乐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
2、本单元通过歌表演、音乐活动、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活动,理解并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感受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并能正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
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感受声音的长短与强弱。
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强“f”弱“p”,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
难点:体会每首歌曲各自不同的音乐情绪,《小动物的歌》是欢快的,《小毛驴爬山坡》是俏皮的,而《咏鹅》是悠闲自在的。
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不同歌声表现不同音乐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