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伶官传序基础训练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伶官传序》人教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伶官传序》人教版含答案

伶官传序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李存勖.(xù)请其矢.(shì)皆自于人欤.(yú)B.伶.官(líng)盛.以锦囊(chéng)誓天断发.(fā)C.抑.本其成败之迹(yì)仇雠.已灭(chóu)乱者四应.(yīng)D.吾遗.恨也(yí)智勇多困于所溺.(nì)泣下沾襟.(jīn)解析:A项,“矢”应读“shǐ”;B项,“发”应读“fà”;C项,“应”应读“yìng”。

答案:D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负.而前驱负:背着。

及凯旋而纳.之纳:收藏。

B.吾遗恨.也恨:悔恨。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原来、本来。

C.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

举.天下之豪杰举:举行。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乃:你的。

岂非人事..哉人事: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

解析:B项,恨:憾恨。

原:推其根本。

C项,举:所有的。

D项,人事:人力所及所为,此处主要指政治上的所作所为。

答案:A3.下列各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析:D项,所以:用来……的。

A、B、C三项的“所以”都是“……的原因”。

答案:D4.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B.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箭)而前驱C.及凯旋而纳之(于庙)D.而身死国灭,(其)为天下笑解析:B项,“负”后省略的应是“锦囊”。

答案:B二、阅读鉴赏5.阅读文本,完成第5~8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5单元 伶官传序 练习3 .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5单元 伶官传序 练习3 .doc

伶官传序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存勖.(xù) 请其矢.(shí) 皆自于人欤.(yú)B.伶.(líng)官盛.(chéng)以锦囊誓天断发.(fà)C.抑.(yì)本其成败之迹仓皇.(huāng)东出乱者四应.(yíng)D.吾遗.(yí)恨也智勇多困于所溺.(nuò) 泣下沾襟.(jīn) 答案:B2、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抑.(或者)本其成败之迹原.(推究)庄宗之所以得天下B.此三者,吾遗恨.(仇恨)也及凯旋而纳.(收藏)之C.至于誓天断发,泣.(眼泪)下沾襟,何其衰也负.(背着)而前驱D.尔.(你)其无忘乃父之志及仇雠..(仇人)已灭答案:B3、下列句子加粗的词,解释不对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乃:你的C.君臣相顾顾:回头看D.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答案:C(“顾”应解释为“看”。

)4、选出与例句加粗字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仓皇东出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答案:C5、下列句中的“可以”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B.学不可以已C.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答案:C6、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A.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莫能与之争 D.当与秦相较答案:B(“与”解为“给”;A、C、D三项中“与”均为连词。

)7、下列句中的“所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答案:D8.下列四句中的“其”与其他三项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是A.请其矢,盛以锦囊B.与其所以失之者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9.下列四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代词的一项是A.庄宗受而藏之.于庙B.及凯旋而纳之.C.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D.子孙视之.不甚惜答案:8.D 9.C二、文段阅读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第五单元第21课伶官传序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第五单元第21课伶官传序 Word版含解析

第21课伶官传序春秋霸主齐桓公,称霸诸侯,却因亲近小人导致祸起萧墙;吴国国君夫差,雄霸南方,却因贪恋美色导致勾践灭吴;开元明君唐玄宗,开创盛世,却因专宠贵妃导致盛唐衰落,历史上无数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盛衰由人,成败由人。

只有生活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玩物丧志,才能不再重复古人的错误和悲剧,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他又被贬了。

临近不惑之年,命途却还如此多舛,这让他有些压【课内挖掘】⊙课内素材逆境时,庄宗唯恐辜负先人之托,用兵时负矢在前,身先士卒,终于一胜再胜,大获成功。

在成功后,便改初衷,宠幸伶人,贪图享乐,以致政事废弛,衰败继之。

庄宗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宠信伶人,让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优伶掌握实权。

后来,李嗣源发动兵变,郭从谦首先响应,率近卫兵攻皇城,纵火焚烧兴教门,闯入内宫,乱兵在宫楼上用箭射死仓皇东出的庄宗。

[适用话题]可用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谦受益,满招损”“成与败”“顺境与逆境”等写作话题或题目中。

⊙精彩运用遥想李存勖当年,是何等的雄姿英发。

自从在24岁袭得晋王之位,先后攻燕国,破幽州,灭梁国。

甚至于“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是何等的壮阔,甚至于举天下之豪杰都莫能与之相争。

但是,他没有继续忧劳,反而觉得自满。

于是骄奢不检宠爱伶人,导致最后被数十伶人围困,中流矢而亡,可见死得是多么的凄惨。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无论任何事物,兴也由人,亡也由人。

也就是说,盛衰之理,是源于人事的。

不单单是李存勖,像秦王朝兴起的时候不也是因为仁政,灭亡的时候,也是由于秦始皇的暴政,六国中抗秦则兴,赂秦则亡,虽然最后不赂者以赂者亡,那也是由于失去了强力的援助。

还有项羽不也是由于重贤而兴,寡谋而亡吗?由此观之,成败都由人啊!当然,成败虽然由人,但是人却不能掌握成功与失败,毕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也许就在你不经意时就已经埋下了祸患。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我们尽了全力去做了,我们就成功了。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同步练习3 人教版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同步练习3 人教版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同步练习3 人教版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项 ( )A. 什.锦标识.拾.掇食.古不化蚀.本买卖B.滞.销窒.息卷帙.炙.手可热栉.风沐雨C.轨.迹诡.计癸.时鬼.哭狼嚎焚膏继晷.D.翩跹.籼.稻掀.动纤.尘不染屡见不鲜.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耽误担忧继往开来既往不咎B.陨落殒命众志成城心悦诚服C.交代交待好高骛远趋之若鹜D. 浏览流弊凭心而论凭空捏造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卓别林完成他的电影《独裁者》后,一出版商要求卓别林给他25000美元的转让费,理由是电影借用了他《独裁者》一书的书名。

B.有人断言,先生这样的天才,“在号称有四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才出现一个,恐怕能跟他伦比的一个也没有”。

这话说得未免夸大。

C.牡丹、吊钟、水仙、大丽、梅花、菊花、山茶、兰花、芍药、桃花……等等,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一起挤到了广州的迎春花市上。

D.第一对敌人要狠,要压倒它,要消灭它;第二对自己人、对人民、对官长、对部下要和,要团结:这是我们军队一向的方针。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长沙县委书记李振萼在某高尔夫球场玩乐时意外死亡,《三江都市报》在第二天的报道中却把他的死说成“因公殉职”。

而对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虚假报道,有关领导竟装聋作哑,不置可否。

B.这顿农家饭菜清爽可口,别有风味,虽无鱼肉荤腥,却也是一次不错的打牙祭...。

C.为了师出有名....,赢得国际社会对反伊“倒萨”战争的认可与支持,美国在加紧军事部署的同时,加紧外交活动。

D.改革开放的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许多来中国的人都有感于二十几年中国发生的石破天惊....的变化。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几年,非法职业中介活动越来越多,每逢节后民工大量进城,就是黑中介机构编造虚假信息,骗取民工钱财猖獗之时。

B.迫于压力,伊接受了监核会单独问讯伊科学家、核查中使用U2侦察机的要求,禁止伊政府发展、进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同步精品课堂)高中语文 专题14《伶官传序》(练)(基础)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

(同步精品课堂)高中语文 专题14《伶官传序》(练)(基础)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

(同步精品课堂)高中语文专题14《伶官传序》(练)(基础)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伶官传序》1.下面词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李存勖.〔xù〕请其矢.〔shí〕皆自于人欤.〔yú〕B.伶.官〔línɡ〕盛.以锦囊〔chénɡ〕誓天断发.〔fà〕C.抑.本其成败之迹〔yì〕仓皇.东出〔huānɡ〕乱者四应.〔yínɡ〕D.吾遗.恨也〔yí〕智勇多困于所溺.〔nuò〕泣下沾襟.〔jīn〕【答案】B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以下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仓皇东出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A、B、D三项与例句均是名词用作状语,C项“天下〞意为“天下的人〞。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选出没有名词用作动词的一项〔〕A.那么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C.函梁君臣之首 D.序八州而朝同列【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C、D三项中分别有“舍〞“函〞“序〞为名词用作动词。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以下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B、C三项中“所以〞表示原因,D项中“所以〞为“用来……的〞之意,表凭借。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5.以下句子中,省略成分补得不对的一项为哪一项……〔〕A.那么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伶官传序测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伶官传序测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自主赏析伶官传序一、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乱者四应.(yīnɡ)以一少牢告.庙(告诉)B.仇雠.已灭(chóu) 系燕父子以组.(组合)C.盛.以锦囊(shènɡ)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D.与尔三矢.(shǐ) 抑.本其成败之迹(或者)项,“应”应读“yìnɡ”;告,祭告。

B项,组,绳索。

C项,“盛”应读“chénɡ”。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C.抑本其.成败之迹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项,加强祈使语气的副词,其他三项为代词。

3.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C.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项,“兴”“亡”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B项,“夜”为名词作状语,在夜里;“乱”为形容词用作动词,作乱。

D项,“函”为名词用作动词,用匣子装。

4.下列句子中,句式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A、B、C三项均为被动句。

5.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C.入于太庙,还矢先王,与坐谈、B、D三项均省略宾语“之”,C项省略介词“于”。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高二语文(选修)《伶官传序》评测练习

高二语文(选修)《伶官传序》评测练习

《<伶官传>序》测试题【基础达标】一、找出下列句子中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2、泣不沾襟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二、指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并解释意义。

1、契丹与吾约为兄弟2、而告以成功3、函梁君臣之首4、一夫夜呼5、乱者四应6、仓皇东出7、忧劳可以兴国8、逸豫可以亡身9、祸患常积于忽微10、智勇多困于所溺三、判断下面句子的句式1、梁,吾仇也。

2、此三者,吾遗恨也。

3、盛以锦囊。

4、系燕王父子以组。

5、而告以成功。

6、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7、智勇多困于所溺。

8、燕王,吾所立。

【能力反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1、下列短语,翻译时可以不调整语序的一项是()A.系燕父子以组B.入于太庙C.告以成功D.誓天断发2、对下列各句语气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哉:表赞叹语气。

B.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也:表惋惜、悲叹语气。

C.而皆自于人欤欤:表反问语气。

D.自然之理也也:表肯定、判断语气。

3、下列各项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叙事、抒情,通过对比庄宗“得天下之时”的“意气之盛”与“天下已定”后的仓皇情形,说明“得天下难而失天下易”的道理,呼应中心论点。

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是指伶官作乱,欲推翻庄宗统治。

C.“仓皇东出”,承前省略主语“一夫”。

D.“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是表选择关系的两个句子,语意重点落在后一个问句上。

4、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译成现代汉语。

《第21课 伶官传序》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21课 伶官传序》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21课伶官传序》课文同步练习(时间:60分钟分值:70分)一、基础达标(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倔起阡.陌之中(qiān )盛.以锦囊(chénɡ )洎.牧以谗诛(jì) 据崤.函之固(xiáo)B.以三矢赐.庄宗(sì) 瓮牖.绳枢(yǒu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wèi) 约从.离横(zònɡ)C.隳.名城(huī) 逡.巡而不敢进(qūn )国胡以馈.之(kuì ) 仓廪.实(lǐn )D.赢粮而景.从(yǐnɡ) 销锋镝.(dí)国胡以相恤.(xù)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xì)答案 B解析“以三矢赐庄宗”的“赐”应读“cì”,“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的“为”应读“wéi”。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盛衰之.理②晋王之.将终也B.①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②而皆背晋以.归梁C.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②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D.①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答案 C解析A项,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无义;B项,把/相当于“而”;C 项,都为“当……时”;D项,不定指代词,没有谁/不。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B.至于..誓天断发C.契丹与吾约为兄弟..D.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答案 C解析A项,“从事”,古义:官名,文中泛指一般属官;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

B项,“至于”,古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至于”;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D项,“人事”,古义: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事理人情。

4.下列文言句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而告以成功(省略句)B.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C.自然之理也(判断句)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被动句)答案 D解析D项为状语后置句。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5单元 伶官传序 练习3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5单元 伶官传序 练习3

伶官传序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存勖.(xù) 请其矢.(shí) 皆自于人欤.(yú)B.伶.(líng)官盛.(chéng)以锦囊誓天断发.(fà)C.抑.(yì)本其成败之迹仓皇.(huāng)东出乱者四应.(yíng)D.吾遗.(yí)恨也智勇多困于所溺.(nuò) 泣下沾襟.(jīn) 答案:B2、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抑.(或者)本其成败之迹原.(推究)庄宗之所以得天下B.此三者,吾遗恨.(仇恨)也及凯旋而纳.(收藏)之C.至于誓天断发,泣.(眼泪)下沾襟,何其衰也负.(背着)而前驱D.尔.(你)其无忘乃父之志及仇雠..(仇人)已灭答案:B3、下列句子加粗的词,解释不对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乃:你的C.君臣相顾顾:回头看D.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答案:C(“顾”应解释为“看”。

)4、选出与例句加粗字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仓皇东出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答案:C5、下列句中的“可以”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B.学不可以已C.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答案:C6、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A.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莫能与之争 D.当与秦相较答案:B(“与”解为“给”;A、C、D三项中“与”均为连词。

)7、下列句中的“所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答案:D8.下列四句中的“其”与其他三项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是A.请其矢,盛以锦囊B.与其所以失之者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9.下列四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代词的一项是A.庄宗受而藏之.于庙B.及凯旋而纳之.C.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D.子孙视之.不甚惜答案:8.D 9.C二、文段阅读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五代史伶官传序》同步习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含答案)

2《五代史伶官传序》同步习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含答案)

2《五代史伶官传序》同步习题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含答案)《伶官传序》随堂练习一、夯实基础(每题4分,共8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存勖(mào) 仇雠(chóu) 欤(yú)B.伶官(línɡ) 盛饭(chénɡ) 断发(fà)C.抑本(yì) 仓皇(huánɡ) 四应(yīnɡ)D.遗恨(yí) 所溺(nuò) 沾襟(jīn)2.下列各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④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⑤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⑥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A.①③B.②④C.④⑤D.①⑥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B.至于誓天断发C.契丹与吾约为兄弟D.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一夫夜呼B.函梁君臣之首C.仓皇东出D.负而前驱6、下列句子中的“方”与“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中的“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故方其盛也B.夫虽无四方之忧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今其地方千里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契丹与吾约为兄弟B.乱者四应,仓皇东出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D.举天下之豪杰8.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段进一步议论评说庄宗的盛衰。

B.本段运用对比,指出庄宗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

C.本段总结的经验教训更具有普遍意义,值得当朝者借鉴。

D.本段内容与前文的结论意义相同,去掉的话也是可行的。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抑本其成败之迹____________ 迹:事迹,事情的始末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____________ 原:原来C.及凯旋而纳之____________ 纳:收藏D.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____________ 告:祭告10.下列各句中“与”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契丹与吾约为兄弟C.莫能与之争D.当与秦相较1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盛衰之理②晋王之将终也B.①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②而皆背晋以归梁C.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②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D.①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九州,古时天下分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杭州、梁州、雍州。

最新-高二上册语文(人教版)伶官传序夯实基础 精品

最新-高二上册语文(人教版)伶官传序夯实基础 精品

夯实基础1.选出加点字注意正确的一组 ( )①盛.衰之理 ②盛.以锦囊 ③其意气之盛.也 ④故方其盛.也 A .①shèng ②shèng ③chéng ④shèngB .①shèng ②shèng ③shèng ④chéngC .①shèng ②chéng ③shèng ④shèngD .①chéng ②shèng ③shèng ④shèng【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多音字。

①shèng ②chéng ③shèng ④shèng【答案】C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C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D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今异义词。

A 项加点词语“人事”,古今意义不相同。

古义: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指人员的任免、考核、奖惩等事务。

B 、C 、D 三项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兄弟”:哥哥弟弟。

“凯旋”,胜利归来。

“意气”,意志,气概。

【答案】A3.下列加点的字,解释全错误的一项是( )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吾遗恨.也(恨:悔恨,后悔) B .负.而前驱(负:背着) 及凯旋而纳.之(纳:收藏) C .岂非人事..哉(人事:指给人们安排工作)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尔:通“而”) D .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 泣.下沾襟(泣:眼泪)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词和虚词的意义。

人事:泛指人世上各种事情(《辞海》),文中多指政治上的得失。

“尔”,即“你”。

【答案】C4.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伶官传序》课时训练 -- 人教版高二选修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伶官传序》课时训练 -- 人教版高二选修
重点3:概括文章主旨
【要点解读】
“概括文章主旨”在一般的记叙文中,我们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是憎,作品的倾向是肯定还是否定,写作的意图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对议论文也要通过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杂记,记叙了苏轼和文与可之间的深厚情谊,并阐述了文与可的画论,是一篇有回忆,有议论,深情缅怀亡友的文章。文与可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l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河南淮阳)。筼筜谷,在洋州,盛产一种叫“筼筜”的竹子。文与可在洋州时,苏轼先为密州知州(今山东诸城),后改知徐州(今江苏徐州)。元丰二年三月又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作者晾晒书画时,见到了文与可在洋州时赠给他的“偃竹图”,睹物思人,悲不自禁,乃写成了这一篇情深意切,凄恻动人的优秀散文。
【名师点睛】
这是一道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和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的题目,文言实词的意思注意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分,虚词注意记忆意义和用法。
【对点练习】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原来)
B.抑本其成败之际(抑:或者)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
D.以一少劳告庙(少劳:祭祀用猪、羊各一头)
这篇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意在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这就使得文章阐述的事理更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

部编版高二年级语文《伶官传序》基础练习题

部编版高二年级语文《伶官传序》基础练习题
部编版高二年级语文《伶官传序》基础练习题
1.《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
2.如果要告诫人们注重细节,防微杜渐,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可借用本文中“,”这两句话。
3.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本文中以“,”告诫北宋王朝执政者要防微杜渐,力戒纵欲。
4.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有永不懈怠的精神品质,我们可以用本文中的“,”来警醒自己。
9.《伶官传序》中,从“,”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10.《伶官传序》中,庄宗之父以三箭与其子来明其志的句子是:,!
5.本文中,写庄宗李存勖替父报仇后社会状况的句子是:“,”。
6.本文中引用完《尚书》中的话,顺势引申出“,”的道理,对庄宗的“成败之迹”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论性的概括,说明盛衰之理的本源在于“人事”。
7.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
8.《伶官传序》中,作者引《尚书》之语与史实相对照的句子是:,。

《伶官传序》基础知识练习答案

《伶官传序》基础知识练习答案

《伶官传序》基础知识练习答案《伶官传序》基础知识练习答案〖文学常识〗1、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北宋时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她得《六一诗话》就是我国第一部诗话作品。

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秋声赋》等。

2、《伶官传序》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得短序,《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得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得史实。

就是为了告诫北宋王朝得执政者,以庄宗宠幸伶人,身死国灭得历史事实为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并阐明了国家盛衰成败由于人事得深刻道理。

〖文言基础整理〗一、古今异义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义:人为之事;今义:录用管理人员得工作]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官名,泛指官员;今义:做某种工作]3、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古义:往前走;今义:前导,先驱者]4、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古义:以至于;今义:表另提一事]二、词类活用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推究,名作动]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订立盟约,名作动]3、函.梁君臣之首 [用木匣子装,名作动]4、抑本.其成败之迹[探求、考察,名作动]5、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在前面,名作状]6、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在夜里,名作状]7、仓皇东.出[向东,名作状]8、而告以成功.. [成功得消息,动词作名词]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使…兴盛;使…灭亡,使动用法]10、祸患常积于忽微..多困于所溺[细小得事情;智勇:有勇有谋得人物,形容..,而智勇词作名词]三、一词多义1、负(1)盛以锦囊,负而前驱(《伶官传序》) [背](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辜负](3)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 [背弃](4)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使……承担](5)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廉颇》) [倚仗](6)胜负之数,或未易量(《六国论》) [失败](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 [覆盖]2、告(1)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伶官传序》) [告知](2)则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祭告](3)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禀告]3、顾(1)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面面相觑](2)赢得仓皇北顾(《京口北固亭怀古》) [回头](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拜访](4)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 [顾念、顾惜](5)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五人墓》)[顾及](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促织》) [但就是](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考虑](8)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4、归(1)而皆背晋以归梁(《伶官传序》) [归附,归依](2)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归往,奔向](3)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 [归向、归属](4)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归聚,汇聚](5)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颇》) [归还](6)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 [使……回去](7)后五年,吾妻来归(《项》) [旧称女子出嫁](8)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指南录》) [返回,回来] 5、患(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伶官传序》) [祸患,灾祸](2)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忧虑,担心](3)今张君不以谪为患(《黄州快哉亭记》) [忧愁](4)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讳忌]6、困(1)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伶官传序》) [围困](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困,困住](3)牛困人饥日已高(《卖炭翁》) [困倦、疲乏](4)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训俭示康》) [贫困,贫乏](5)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困窘、困难] 7、驱(1)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伶官传序》) [驱驰](2)由就是感激遂许先帝驱驰(《后出师表》) [奔走效力](3)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驱赶](4)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孔雀》) [驱使](5)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孔雀》) [驱逐](6)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追赶]8、盛(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其非人事哉(《伶官传序》) [强盛、兴盛](2)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装](3)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伶官传序》) [盛大,雄壮](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职位高](5)太后盛气而揖之(《触詟说赵太后》) [怒气](6)今又盛寒,马无藁草(《赤壁》) [非常](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采草药》)[茂盛](8)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滕王阁序》) [丰盛]9、微(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伶官传序》) [细小得事情](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没有](3)微风鼓浪,水石相搏(《石钟山记》)[轻微](4)至微至陋,过蒙拔擢(《陈情表》) [地位低微,卑贱](5)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 [隐蔽身份](6)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左忠毅公逸事》) [暗暗地](7)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 [微弱](8)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屈原列传》)[含蓄、深奥](9)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稍微,略微]10、知(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知道](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知识](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懂得,了解](4)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识别](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送东阳马生序》) [感觉,觉得](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通“智”,智慧](7)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主持]四、文言虚词1、而(1)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连词,表递进,并且](2)而皆背晋以归梁 [连词,表转折,但就是](3)凯旋而纳之[连词,表承接,接着](4)数十伶人困之,身死国灭[连词,表原因,因而]2、其(1)其后用兵 [代词,那](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祈使,一定](3)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她]3、以(1)盛以锦囊 [介词,用](2)以三矢赐庄宗 [介词,把](3)而皆背晋以归梁 [连词,表承接,而](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助词,……得原因]4、与(1)与尔三矢[动词,给](2)与其所以失之者 [介词,跟](3)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通“欤”,助词,吗]5、于(1)而皆自于人欤[介词,由于](2)祸患常积于忽微 [介词,在](3)智勇多困于所溺 [介词,被]6、之(1)及凯旋而纳之 [代词,代箭](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代词,代天下](5)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 [代词,代庄宗]六、指出下列句子得句式。

2023高二语文《五代史伶官传序》课时把关练

2023高二语文《五代史伶官传序》课时把关练

课时把关练11 五代史伶官传序◆文言基础知识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B.此三者,吾遗恨.也恨:遗憾C.抑本.其成败之迹本:考察,探究D.泣.下沾襟泣:泪水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句是( )A.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B.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C.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仓皇东.出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C.函.梁君臣之首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4.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还也B.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而告以.成功C.世言晋王之.将终也抑本其成败之.迹D.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而.皆背晋以归梁5.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智勇多困于所溺D.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古人又把牛和猪叫“太牢”,羊叫“少牢”。

B.杂戏: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

C.告庙:天子或诸侯遇出巡、战争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D.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两句话是“,”。

(2)《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3)《五代史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4)《五代史伶官传序》深度反思得失成败的规律的三句话是“?,?”◆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8~12题。

甲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五代史伶官传序》基础练习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五代史伶官传序》基础练习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五代史伶官传序》基础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11-1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天下之豪杰举:所有的B.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安乐C.此三者,吾遗恨也恨:愤恨D.及凯旋而纳之纳:收藏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A.岂非人事哉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C.及凯旋而纳之D.至于誓天断发3.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仓皇东出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C.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D.函梁君臣之首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B.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D.洎牧以谗诛5.下列各句中“乃”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④两刃相割,利钝乃知⑤使牧羝,羝乳乃得归⑥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A.①③B.②④C.④⑤D.①⑥6.下列各句中,“其”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A.及其衰也B.其皆出于此乎C.何其衰也D.请其矢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B.失其所与,不知C.与其所以失之者D.当与秦相较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优”的本义指表演歌舞、杂戏的艺人。

如《柳敬亭传》中提到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

B.“乞巧”是旧时风俗,农历七月初七夜妇女在庭院穿针引线,向织女星乞求智巧。

C.“顿首”是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行礼时,头叩地而拜;也常用于书信、表奏的首尾,表示恭敬。

D.“太牢”指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猪三牲全备;“少牢”指祭祀用的羊,没有猪、牛。

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伶官传序·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抑(或者)本其成败之迹原(推究)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B.此三者,吾遗恨(仇恨)也及凯旋而纳(收藏)之
C.至于誓天断发,泣(眼泪)下沾襟,何其衰也负(背着)而前驱D.尔(你)其无忘乃父之志及仇雠(仇人)已灭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与例句中加粗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A.自然之理也
B.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3.下列句中的加粗词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A.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B.举以予人
C.举世无双
D.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4.下列句中的“可以”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学不可以已
C.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下列四句中的“其”与其他三项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是
A.请其矢,盛以锦囊
B.与其所以失之者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6.下列四句中加粗的“之”字,不是代词的一项是
A.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B.及凯旋而纳之
C.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D.子孙视之不甚惜
7.下列四句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智勇多困于所溺
D.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8.下列四句加粗的词,与“函梁君臣之首”的“函”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晋军函陵
D.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9.下列各句默写有误的一句是
A.此三者,吾遗恨也。

B.岂得之准而失之易欤?
C.《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二、常识填空
10.《新五代史》是________体史书,记载了公元907年至960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代史实。

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晚年号________,卒谥________,著有《________》,编写两本史书,除《新五代史》外,还有与宋祁等人合写的《________》。

11.《伶官传序》一文运用________,论证方法和________论证方法,论述后唐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历史教训;又运用________论证方法,引用《尚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语句,阐明与“________,________”一样,都是“自然之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甲)何泽为洛阳令。

唐庄宗好田猎,数践民田,泽乃潜身优草间伺庄宗。

当马谏曰:“陛下未能一天下以休民,而暴敛疲民以给军食。

今田将熟,奈何恣田游以害多稼?使民何以出租赋,吏何以督民耕?陛下不听臣言,愿赐臣死于马前,使后世知陛下之过。

”庄宗大笑,为之止猎。

(乙)庄宗好田猎,猎于中牟。

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

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

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众伶走追县令,擒至马前责之曰:“汝为县令,独不知吾天子好猎耶?奈何纵民稼穑以供税赋!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从备吾天子之驰骋?汝罪当死!”因前请亟行刑,诸伶共偶和之。

庄宗大笑,县令乃得免去。

12.下列加粗字读音意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数践民田以给军食
A.shu^屡次,多次g7i付给
B.shu^屡次,多次j!供给
C.sh(计算j!供给
D.sh(计算g7i付给
13.下列加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当马切谏 切:急切
B .请亟行刑 亟:赶快
C .何以出租赋 以:因为
D .县令乃得免去 乃:却,反而
14.与“当马谏曰”的“当”字,讲法相同的一句是
A .汝罪当死
B .则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C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 .有大石当中流
15.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粗词词类活用观象 ①陛下未能一天下以休民 译文:________
解释:一:________。

体:________。

②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 译文:________
解释:饥:________。

16.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何泽洛阳令②中牟县令当马切谏,民请
③叱县令,将杀之④县令乃得免为为去去
⎧⎨
⎩⎧⎨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17.甲、乙两文就内容与写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写的都是对庄宗的进谏,进谏的方式相同。

B .写的都是对庄宗的进谏,但进谏的方式不同。

C .甲文写何泽进谏用的是详笔,乙文写伶人敬新磨进谏用的是略笔。

D .甲文写何泽进谏,语言强硬,乙文写敬新磨进谏,有意附和唐庄宗的作
法。

四、下面是一段关于欧阳修的文字,读后,请简要谈谈欧阳修的生平事迹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①有声。

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余习,馊刻骈偶②,士因陋守旧;论卑气弱,修游随③,得唐朝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④,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之与并。

举进士,试南宫⑤第一,抉甲科,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唱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耻辱事。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

帝独将其敢言,而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同修起居住⑥,遂知制诰⑦;故事,必试而后命,帝知修,诏特除之。

修以风节自持,年六十,即连气谢事。

帝辄优诏弗许。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⑧,五年,卒赠太子师,谥曰:“文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①嶷然:超绝的样子②馊刻骈偶:注重写雕琢文字,讲究对偶的骈文③随:地名④赜:z6奥妙⑤南宫:礼部⑥起居住:皇帝言行录⑦知制诰:掌管起草诏令的官⑧致仕:辞官退休。

参考答案
1.B 2.B 3.A、C 4.C 5.D 6.C 7.D 8.C 9.C
10.纪传、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欧阳修、永叔、醉翁、六一居士、文忠、欧阳文忠公集、新唐书
11.例证、反证、对比、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2.B 13.B 14.D
15.①陛下来还未能统一天下,使百姓休养生息。

统一使……休养生息
②为什么不使你县的百姓受饿而空出这块土地呢?使……受饿
16.D 17.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