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供参考)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等2.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3.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4.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5.水螅的刺细胞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7.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
8.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点9.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0.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的生活习性: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里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2.蛔虫的形态:蛔虫身体呈圆柱状,大约长20到35厘米,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成体略带粉红或黄色,雄虫尾部常卷曲,比雌虫略小。
3.蛔虫的消化: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只能吸食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蛔虫的生殖:蛔虫雌雄异体,雌雄虫在小肠里交配后,雌虫每天可以产下二十多万个虫卵。
5.蛔虫的运动: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慢慢蠕动。
6.蛔虫感染人的途径:人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蔬菜,或用占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
7.蛔虫病的预防: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管理好粪便。
8.其他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9.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10.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11.蚯蚓的呼吸: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只能靠体壁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的体表密布着毛细血管,氧气可以融入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全)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等2.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3.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4.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5.水螅的刺细胞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7.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
8.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点9.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0.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的生活习性: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里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2.蛔虫的形态:蛔虫身体呈圆柱状,大约长20到35厘米,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成体略带粉红或黄色,雄虫尾部常卷曲,比雌虫略小。
3.蛔虫的消化: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只能吸食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蛔虫的生殖:蛔虫雌雄异体,雌雄虫在小肠里交配后,雌虫每天可以产下二十多万个虫卵。
5.蛔虫的运动: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慢慢蠕动。
6.蛔虫感染人的途径:人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蔬菜,或用占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
7.蛔虫病的预防: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管理好粪便。
8.其他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9.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10.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11.蚯蚓的呼吸: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只能靠体壁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的体表密布着毛细血管,氧气可以融入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复习提纲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 细胞的基本功能:营养、呼吸、分泌、运动、生殖
3. 细胞的基本特点:微小、自由、不均质、高度有序、能自我复制
4. 细胞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的基质、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
5. 细胞的多样性: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二、细胞的分裂
1. 细胞的增殖与分裂的关系
2. 细胞分裂的意义:增长、发育、代谢、再生、繁殖
3. 有丝分裂的过程: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4. 有丝分裂的重要特点:染色质线粒体微丝核仁消失、染色质缠成丝状、核分裂、核膜重组
5. 各期的重要特点:前期染色质凝缩、中期染色质纤维形成、后期染色体移动、末期核分裂
三、遗传的基本规律
1. 朗德尔的一个特殊生物学定律:性状的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
2. 染色体的行为与遗传的关系
3. 最简单的遗传模式:一对性状的遗传
4. 基因概念的提出与固定理论的建立
5. 遗传的分子基础:DNA及其结构、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6. 基因突变与常见遗传病
7. 遗传工程及其应用
四、生物的进化
1. 进化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2. 地球生命的起源
3. 进化的证据:比较生物学、地层学、生物地理学和生物化石的证据
4. 进化的基本过程:变异、选择和适应
5. 群落演替与生物多样性维护
6. 人类的进化
总结: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生物的复习提纲,包括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裂、遗传的基本规律以及生物的进化。
八年级生物上册_复习提纲_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_复习提纲_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新人教版一、细胞与遗传1. 细胞的基本组成1.1 细胞膜1.2 细胞质1.3 细胞核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1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2.2 细胞器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3. DNA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1 DNA的化学组成3.2 DNA的复制3.3 DNA对遗传的作用二、遗传规律与细胞分裂1. 孟德尔遗传规律1.1 孟德尔的实验与发现1.2 隐性和显性遗传1.3 基因型和表现型1.4 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同系交配定律2. 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2.1 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意义2.2 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形成2.3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三、基因与性状1. 基因的概念与性状的表现形式1.1 基因的定义与性状1.2 基因的多样性与变异1.3 基因突变与遗传病2. 基因的互作与基因的修饰作用2.1 基因的互作与基因型的表现型2.2 环境对基因的影响2.3 基因的修饰作用与表观遗传3. 基因工程的应用与争议3.1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3.2 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3.3 基因工程引发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四、生态与环境保护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1 生物群落与种群密度1.2 食物链与食物网1.3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2.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性2.1 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2.2 平衡与稳定的条件2.3 生态系统的破坏与保护3. 环境污染与生态恢复3.1 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3.2 生态恢复的方法与意义3.3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五、人体的调节与保护1. 运动与植物生长激素1.1 运动的分类与效应1.2 植物生长激素的类型与功能1.3 运动与植物生长激素的相互关系2.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2.1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2.2 神经调节与内分泌调节的异同2.3 常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3. 免疫系统与人体防御3.1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3.2 免疫反应的过程与种类3.3 免疫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以上是八年级生物上册的复习提纲,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全面回顾和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生物背诵提纲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2、常见的腔肠动物:水螅、水母、海葵、珊瑚虫、海蜇等3、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上下)(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成为(辐射对称)。
该体形有利于: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剌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4、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分别是(内胚层)和(外胚层)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作(消化腔)5、(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6、水螅的生殖:出芽生殖;芽体长成小水螅后,从母体脱落,独立生活。
7、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8、扁形动物举例:(1)自由生活的:涡虫。
(2)寄生生活的:华支睾吸虫、日本血吸虫、绦虫9、两侧对称的动物,身体可以分出(前后)、(左右)、(背腹), 感觉器官集中在(前端或头部),能够最先感知外界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的两侧或腹面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10、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消化器官很(简单),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活,而它们的(生殖)器官却非常发达。
11、华支睾吸虫感染人的过程:华枝睾吸虫通常先寄生在纹沼螺等淡水螺中,然后进一步感染草鱼、鲫鱼等淡水鱼以及虾类,人或动物若是食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该吸虫的鱼虾,就会被感染12、日本血吸虫感染人的过程:(1)生活在人体内的成虫交配产卵,(2)虫卵随粪便排出,在水中孵化成幼虫,(3)幼虫钻入钉螺体内,(4)幼虫在钉螺体内进一步发育,(5)幼虫从钉螺体内逸出,进入水中,钻入人体皮肤,在人体内发育成成虫。
13、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点是:有口无肛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生物复习资料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体内受精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
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
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一、水中生活的动物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飞行动物。
2、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3、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
4、鱼的外形呈梭形,能减少游泳阻力。
鱼体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
、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_躯干部_和尾鳍_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
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6、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7、鱼鳃为鲜红色,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
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
经鳃流出的水与由口流入的水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8、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_水_中生活;体表被_鳞片_;用_鳃_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9、海葵、海蜇、珊瑚虫、水母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_,称为腔肠动物。
10、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乌贼、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11、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的动物,叫做甲壳动物(属节肢动物)。
甲壳动物用鳃呼吸。
有虾类,蟹类,水蚤等12 海马、鲨鱼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鳖是爬行动物。
13、人类活动使水域环境遭到破坏,(城市)工厂和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农村)农田中农药和化肥随雨水冲进水体,使许多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二、陆地生活的动物1、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的特征:(陆地环境无水,无浮力,气态氧,不易隐蔽)①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如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②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以便觅食和避敌。
③除蚯蚓外,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位于体内的呼吸器官。
如肺和气管。
最新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等2.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3.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4.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5.水螅的刺细胞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7.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
8.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点9.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0.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的生活习性: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里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2.蛔虫的形态:蛔虫身体呈圆柱状,大约长20到35厘米,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成体略带粉红或黄色,雄虫尾部常卷曲,比雌虫略小。
3.蛔虫的消化: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只能吸食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蛔虫的生殖:蛔虫雌雄异体,雌雄虫在小肠里交配后,雌虫每天可以产下二十多万个虫卵。
5.蛔虫的运动: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慢慢蠕动。
6.蛔虫感染人的途径:人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蔬菜,或用占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
7.蛔虫病的预防: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管理好粪便。
8.其他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9.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10.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11.蚯蚓的呼吸: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只能靠体壁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的体表密布着毛细血管,氧气可以融入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一、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生物的共同特征a.组成结构: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b.新陈代谢:生物具有自我维持和自我调节的能力c.遗传信息: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实现的2.生物的分类a.生物分类的意义和目的b.生物分类的方法:形态分类与进化分类c.生物界的划分:五界分类系统- 原核生物界- 真核生物界- 真菌界- 动物界- 植物界二、生物的组成和结构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a.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细胞器官的功能和特点: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c.细胞器官的协同工作:细胞的功能分工与互补配合2.细胞的分裂与增殖a.细胞分裂的意义和目的:生物生长与繁殖的基础过程b.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区别与特点c.细胞分裂的过程:间期、有丝分裂期、质体分裂期、细胞膜分裂期三、生物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1.光合作用a.光合作用的意义和过程b.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c.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2.呼吸作用a.呼吸作用的意义和过程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与特点c.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3.物质循环a.水循环的过程和重要性b.碳循环、氮循环和氧循环的意义和过程c.环境污染对物质循环的影响和防治措施四、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a.生态位和生态位利用的原则b.生态因子和生态平衡的关系c.食物链、食物网和能量转化的关系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a.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概念b.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因素和保护策略3.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a.生态危机的发生原因和后果b.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方法五、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规律a.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b.基因的概念和作用c.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2.进化的理论和证据a.达尔文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的原理b.化石记录和生物地理证据c.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证据3.进化的过程与模式a.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和效应b.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作用c.物种形成和物种灭绝的原因和过程六、人体的生殖与发育1.人体的生殖系统a.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b.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人体的生殖a.生殖细胞的形成:精子的生成和卵子的生成b.受精和胚胎的发育3.人体的发育与生长a.胚胎发育和器官形成的过程b.青春期和各器官系统的发育c.生长和发育的调节机制参考资料:1.《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课本》2.生物学教学参考资料。
篇10人教版初二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篇10人教版初二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获取营养物质);(2)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落叶,动物和人出汗、呼吸和排尿);(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二、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3、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2、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3、光对鼠妇生活影响(对照实验)的设计4、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第四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1、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人教八年级上生物复习的提纲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细胞的发现和分类2.细胞的基本结构:a.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b.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3.细胞的功能:a.能量的转化和储存b.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c.物质的转运和排泄二、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1.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原则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差异3.动物界和植物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4.微生物的分类和特点5.独特的生物:真菌和双倍体生物三、植物的营养和生殖1.植物的基本营养方式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意义3.植物的生殖方式及其特点4.花的结构与传粉四、生物的进化和繁殖1.进化论的基本观点和证据2.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3.繁殖的方式和适应环境的方法4.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特点和优劣性五、人类的生殖和遗传1.人类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2.遗传的基本概念和遗传物质的性质3.遗传规律:a.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和基本规律b.表型、基因型和遗传性状c.基因的突变和变异六、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1.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2.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的应用3.转基因技术的优点和争议七、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2.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生物种群和生态地位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1.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a.水循环b.氮循环c.碳循环d.磷循环2.能量流动的路径和方式:a.光合作用b.食物链和食物网c.能量捕捉和能量转换九、生物的数量和分布1.种群的数量和密度2.种群的分布和分布规律3.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态位的适应性十、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1.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2.生态系统的破坏与生物的灭绝3.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的复习提纲,包含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生物多样性和分类、植物的营养与生殖、生物的进化和繁殖、人类的生殖和遗传、生物技术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以及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等内容。
学生可以根据提纲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和总结,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和掌握。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篇一第一部分1、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
4、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流线形(梭子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6、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8、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10、鳃丝又多又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而死。
11、鱼鳃对水中呼吸至关重要的特点:鳃丝鲜红,含丰富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
12、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13、流出鱼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气体交换:水中O2——鳃丝的毛细血管中,鳃丝中Co2—水中15、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7、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18、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的动物,叫做甲壳动物。
甲壳动物用鳃呼吸。
19、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20、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新版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新版人教版)篇一:2022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姓名:班别:学号: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动物类群有关知识二、动物的体温三、代表动物:动物不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食物获得现成有机物,从而维持生存和繁衍。
㈠1、水螅生活在清洁淡水中。
2、水螅的口周围伸展着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3水螅身体体形为辐射对称。
便于它感知各个方向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和防御敌害。
4①水螅的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中间填充胶状物。
②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是消化腔,用来消化食物;与口相通。
③刺细胞位于外胚层,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触手处最多。
刺细胞还可帮助捕获猎物。
5水螅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6有口无肛门。
㈡1、涡虫身体背腹扁平,背面褐色,前端背面有可以感光的眼点。
2、涡虫的口长在腹面。
口内的咽可以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食物在肠内消化,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有口无肛门。
3官集中,能感知外界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两侧或腹面有专门运动器官。
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4、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
有些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而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5、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
㈢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
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2、蛔虫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3、蛔虫体表包裹角质层,有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肠由一层细胞组成。
45地蠕动。
6、蛔虫虫卵进入人体,使人感染蛔虫病。
㈣1、蚯蚓身体呈长圆筒形,由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
2、身体分节使蚯蚓躯体运动灵活。
3、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靠刚毛和肌肉的配合运动。
运动方式为蠕动。
4、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5、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6、①依靠环带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身体前端有环带。
②触摸蚯蚓腹面有粗糙不平的感觉。
其上小突起为刚毛,作用是固定身体,帮助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全册)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提纲(全册).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代表动物:水螅,还有水母、海葵、珊瑚虫)1、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简单,其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如水母、海葵、珊瑚虫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P5图2、水螅的体形辐射对称,即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辐射对称)这种体形的优点:该身体结构便于水螅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3、水螅的身体有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
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他们分泌的胶状物质。
由内胚层构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它与口相通。
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刺细胞,他是腔肠动物所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4、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5、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可堆积构成珊瑚礁,它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为海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二、扁形动物(代表:涡虫)1、蜗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
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
腹面有口,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可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可以分清前后、左右、背腹。
P6图2、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即经过身体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这种体形的优点:能够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3、扁形动物中像涡虫如许自在糊口的很少,多半扁形动物是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如华枝睾吸虫、猪肉绦虫和血吸虫就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这些寄生虫消化器官简单,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特别发达4.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点: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点: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等。
涡虫的消化器官是口、咽、肠。
3、线性动物的主要特点:身体修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蛔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点:身体呈圆筒形,由很多相互相像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协助运动。
代表动物:蚯蚓、沙蚕、水蛭等。
蚯蚓是靠能分泌粘液的体壁进行呼吸,因此体表必定保持润湿。
5、软体动物的主要特点:娇嫩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拥有贝壳;运动器官为足。
代表动物:河蚌、乌贼、蜗牛等。
6、节肢动物的主要特点: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代表动物:所有昆虫、蜘蛛、蜈蚣、虾、蟹等。
7、昆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翅和足都生在胸部。
昆虫的基本特点包括: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外骨骼起到防备水分蒸发的作用。
蝗虫是靠气管进行呼吸。
8、依照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体内有脊柱的是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是无脊椎动物。
9、鱼的主要特点: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经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摇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0、鱼有能够战胜水中阻力的构造:身体呈流线形,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身体表面分泌粘液,起保护作用。
11、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摇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控制前进的方向。
12、我国的四大家鱼:青鱼、鲢鱼、草鱼、鳙鱼。
13、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当水流过鳃丝时与血液进行气体互换,因此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氧气的含量减少了,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
14、两栖动物的主要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有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协助呼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其中无脊椎动物约占95%,脊椎动物约占5%。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腔肠动物的代表——水螅(1)水螅生活在淡水中,有多条细长的触手,身体呈辐射对称。
(2)水螅的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身体有口无肛门。
(3)水螅的生殖:出芽生殖3、常见的腔肠动物还有海蜇、水母、海葵、珊瑚虫等。
4、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5、扁形动物的代表——涡虫(1)涡虫背面呈褐色,腹面颜色较浅。
身体柔软,背腹扁平,体形像一片柳叶。
涡虫身体前端呈三角形,两侧各有一个耳状突起,前端背面的两个黑色的眼点,可以辨别光线的明暗。
6、涡虫、猪肉绦虫、血吸虫都属于扁形动物,大多数扁形动物是营寄生生活的。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线形动物的代表——蛔虫(1)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寄生在人的小肠里,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3、如何预防蛔虫病?首先,必须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不喝不清洁的生水,蔬菜、水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其次,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作肥料使用。
4、线形动物还包括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线形动物有些是自由生活的,有些是营寄生生活的。
5、环节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6、环节动物的代表——蚯蚓(1)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身体前端有环带,靠肌肉和刚毛配合完成运动。
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7、环节动物还有:沙蚕、蛭。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2、河蚌、扇贝、文蛤等软体动物,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外套膜。
它们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3、常见的软体动物:蜗牛、河蚌、乌贼、章鱼、鱿鱼等4、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牡蛎、扇贝、鲍等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且脂肪含量低。
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蛸)、珍珠粉可入药,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
如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5、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经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以上。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6、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
昆虫的特征是: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等。
7、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
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三对足,善于跳跃,有两对翅,适于飞行。
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分节;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
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
8、昆虫的外骨骼不仅是能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9、常见的节肢动物:虾、蟹、蜈蚣、蜘蛛、蝴蝶、蜜蜂、螳螂等。
第四节鱼1、鱼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
3、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
4、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5、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
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6、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液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
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7、海马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海龟是爬行动物。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2、两栖动物的代表——青蛙(1)青蛙的眼睛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
头部前端有一对鼻孔,是呼吸时气体进出的通道;青蛙的前肢短小,可以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
既能跳跃又能划水。
青蛙能适应陆地生活,还与它能用肺呼吸密不可分。
3、常见的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4、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5、爬行动物的代表——蜥蜴(1)蜥蜴的头部后面有颈,因此它的头可以灵活地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它的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能贴地面迅速爬行;皮肤干燥,表面覆盖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蜥蜴只靠肺呼吸,就能满足它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要。
(2)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是蜥蜴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6、常见的爬行动物:蜥蜴、龟、鳖、蛇、鳄等。
7、鱼的鳃、青蛙的肺、蜥蜴的肺、青蛙的皮肤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密布毛细血管。
第六节鸟1、鸟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
2、鸟适应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1)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2)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翼上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
翼搏击空气,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3)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
胸骨上有高耸的龙骨突;(4)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5)视觉发达,有些能在疾飞中捕食。
(6)有喙无齿。
(7)食量大,消化能力强,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食物残渣能很快随粪便排出。
(8)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呼吸作用旺盛。
(9)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
3、鸟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恒温动物。
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第七节哺乳动物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2、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3、哺乳动物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4、兔和狼都有门齿和臼齿。
兔没有犬齿,狼有犬齿,这与兔子食草、狼食肉的生活习性有关。
牙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1、动物的行为是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2、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
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P45骨、关节、肌肉模式图3、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肌腱,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
骨骼肌有受神经刺激后收缩的特性。
4、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
5、如上图是人体的关节模式图,请填出其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1是关节头;2是关节囊;3是关节腔;4是关节窝;5是关节软骨。
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6、运动的产生过程: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7、运动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
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动物的行为按表现不同可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按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是指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小鸟喂鱼、蚂蚁筑巢等。
3、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如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调取白蚁。
4、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5、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就越强。
第三节社会行为1、社会行为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2、社会行为的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3、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4、在农田间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虫之间的通讯(信息交流),以控制害虫的数量。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2、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3、细菌和真菌生存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
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必须在无氧的条件下生存。
第二节细菌1、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制作了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观察了多种微小的生物。
这些小生物呈杆状、螺旋状或球状;这些小生物就是细菌。
2、19世纪中叶,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鹅颈烧瓶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是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
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3、细菌个体十分微小, 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大,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细菌都是单细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