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带中的能量问题资料讲解
高考物理专题40“传送带”模型中的能量问题练习含解析
![高考物理专题40“传送带”模型中的能量问题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e1a30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b.png)
专题40 “传送带”模型中的能量问题1.计算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和摩擦力对传送带做功要用动能定理,计算摩擦生热要用Q =F f x相对或能量守恒.2.电机多做的功一部分增加物块的机械能,一部分因摩擦产生热量.1.(多选)如图1所示,传送带以v 的速度匀速运动.将质量为m 的物体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上的A 端,物体将被传送带带到B 端.已知物体到达B 端之前已和传送带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 .传送带对物体做功为mv 2B .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v 2C .电动机由于传送物体多消耗的能量为mv 2D .在传送物体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mv 2答案 BC解析 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前,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动能定理知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的动能的增加量,传送带对物体做功为W =12mv 2,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后,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传送带对物体不做功,故A 错误;在传送物体过程产生的热量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路程的乘积,即Q =F f Δx ,设加速时间为t ,物体的位移为x 1=12vt ,传送带的位移为x 2=vt ,根据动能定理知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W 1=F f x 1=12mv 2,热量Q =F f Δx=12mv 2,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2=F f x 2=mv 2,故B 正确,D 错误;电动机由于传送物体多消耗的能量等于物体动能增加量和摩擦产生的热量之和,等于mv 2,故C 正确.2.(多选)如图2所示,水平传送带顺时针转动,速度为v 1,质量为m 的物块以初速度v 0从左端滑上传送带,v 0>v 1,经过一段时间物块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此过程中( )图2A .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12mv 12B .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12m (v 02-v 12)C .产生的内能为12m (v 02-v 12)D .产生的内能为12m (v 0-v 1)2答案 BD解析 物块的初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向左,其向右匀减速运动直至与传送带共速,由动能定理有-W f =12mv 12-12mv 02,得W f =12mv 02-12mv 12,故A 错误,B 正确;物块和传送带间摩擦生热,相对位移为Δx =v 0+v 12·v 0-v 1μg -v 1·v 0-v 1μg =v 0-v 122μg,故热量为Q =μmg ·Δx =m v 0-v 122,故C 错误,D 正确.3.已知一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以恒定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某时刻在传送带适当的位置放上具有一定初速度、质量为m 的小物块,如图3甲所示.以此时为t =0时刻,小物块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甲中取沿传送带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图乙中v 1>v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A .0~t 1内传送带对小物块做正功B .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小于tan θC .0~t 2内传送带对小物块做功为12mv 22-12mv 12D .0~t 2内小物块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大于小物块动能的减少量 答案 D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物块先向下运动后向上运动,又知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向上,0~t 1内,物块向下运动,传送带对物块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传送带对物块做负功,故A 错误;在t 1~t 2内,物块向上运动,则有μmg cos θ>mg sin θ,得μ>tan θ,故B 错误;0~t 2内,根据v -t 图象中图线与t 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可知,物块的总位移沿传送带向下,高度下降,重力对物块做正功,设为W G ,根据动能定理有W +W G =12mv 22-12mv 12,则传送带对物块做的功W ≠12mv 22-12mv 12,故C 错误;0~t 2内物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也减小,都转化为系统产生的热量,则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系统产生的热量大小一定大于物块动能的减少量,故D 正确.4.(2020·陕西西安市西安中学第六次模拟)如图4甲所示,一倾角为θ=37°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现将一质量m =1 kg 的小物体抛上传送带,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沿传送带向上为正方向,g =10 m/s 2,sin 37°=0.6,cos 37°=0.8.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4A .0~8 s 内物体位移的大小为18 mB .物体和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25C .0~8 s 内物体机械能增量为78 JD .0~8 s 内物体因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Q 为126 J 答案 D解析 根据v -t 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可得0~8 s 内物体的位移x =12×2×(2+4) m +2×4 m=14 m ,故A 错误.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Δv Δt =1 m/s 2,根据μmg cos 37°-mg sin 37°=ma 解得μ=0.875,选项B 错误;0~8 s 内物体的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和动能增加量之和,为ΔE =mgx sin 37°+12m ×(4 m/s)2=92 J ,故C 错误;0~8 s 内只有前6 s 发生相对滑动,0~6 s 内传送带运动距离为:x 带=4×6 m=24 m ;0~6 s 内物体位移为:x 物=6 m ;则0~6 s 内两者相对位移Δx =x 带-x 物=18 m ,产生的热量为Q =μmg cos θ·Δx =126 J ,故D 正确.5.(多选)(2019·湖北荆州市一检)如图5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为θ,物块a 通过平行于传送带的轻绳跨过光滑轻滑轮与物块b 相连,b 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开始时,a 、b 及传送带均静止,且a 不受传送带摩擦力作用,现让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则在b 上升h 高度(未与滑轮相碰)过程中( )图5A .物块a 的重力势能减少mghB .摩擦力对a 做的功等于a 机械能的增量C .摩擦力对a 做的功等于物块a 、b 动能增量之和D .任意时刻,重力对a 、b 做功的瞬时功率大小相等 答案 ACD解析 开始时,a 、b 及传送带均静止且a 不受传送带摩擦力作用,有m a g sin θ=m b g ,则m a =m b sin θ=msin θ,b 上升h ,则a 下降h sin θ,则a 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ΔE p a =m a g ·h sinθ=mgh ,故A 正确;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摩擦力对a 做的功等于a 、b 系统机械能的增量,因为系统重力势能不变,所以摩擦力对a 做的功等于系统动能的增量,故B 错误,C 正确;任意时刻a 、b 的速率大小相等,对b ,克服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P b =mgv ,对a 有:P a =m a gv sinθ=mgv ,所以重力对a 、b 做功的瞬时功率大小相等,故D 正确.6.如图6所示,光滑轨道ABCD 是大型游乐设施过山车轨道的简化模型,最低点B 处的入、出口靠近但相互错开,C 是半径为R 的圆形轨道的最高点,BD 部分水平,末端D 点与右端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无缝连接,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 逆时针转动,现将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从轨道AB 上竖直高度为3R 的位置A 由静止释放,滑块能通过C 点后再经D 点滑上传送带,已知滑块滑上传送带后,又从D 点滑入光滑轨道ABCD 且能到达原位置A ,则在该过程中(重力加速度为g )( )图6A .在C 点滑块对轨道的压力为零B .传送带的速度可能为5gRC .摩擦力对物块的冲量为零D .传送带速度v 越大,滑块与传送带因摩擦产生的热量越多 答案 D解析 对滑块从A 到C ,根据动能定理有mg (h -2R )=12mv C 2-0,根据F N +mg =m v C2R,解得F N=mg ,选项A 错误;从A 到D ,根据动能定理有mgh =12mv D 2,解得v D =6gR ,由于滑块还能到达原位置A ,则传送带的速度v ≥v D =6gR ,选项B 错误;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过程中,动量方向变为相反,动量变化量不为0,则摩擦力对滑块的冲量不为0,选项C 错误;滑块与传送带之间产生的热量Q =μmg Δx ,传送带的速度越大,在相同时间内二者相对位移(Δx )越大,则产生的热量越多,故选项D 正确.7.(多选)(2019·安徽蚌埠市第三次质量检测)如图7所示,在一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长传送带的左端A 点,每隔相同的时间轻放上一个相同的工件.经测量,发现前面那些已经和传送带达到相同速度的工件之间的距离均为L .已知传送带的速率恒为v ,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工件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A .工件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的时间一定等于L vB .传送带对每个工件做的功为12mv 2C .每个工件与传送带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一定等于12μmgLD .传送带因传送每一个工件而多消耗的能量为mv 2答案 BD解析 工件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工件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μg ,则加速的时间为t =vμg,故A 错误;传送带对每个工件做的功使工件的动能增加,根据动能定理得:W =12mv 2,故B 正确;工件与传送带相对滑动的路程为:Δx=v v μg -v 22μg =v 22μg ,则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 =μmg Δx =mv 22,故C 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得,传送带因传送一个工件多消耗的能量E =12mv 2+Q =mv 2,故D 正确.8.如图8所示,传送带与地面的夹角θ=37°,A 、B 两端间距L =16 m ,传送带以速度v =10 m/s ,沿顺时针方向运动,物体质量m =1 kg ,无初速度地放置于A 端,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 =10 m/s 2,sin 37°=0.6,cos 37°=0.8,试求:图8(1)物体由A 端运动到B 端的时间; (2)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答案 (1)2 s (2)24 J解析 (1)物体刚放上传送带时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和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 1,设物体经时间t 1,加速到与传送带同速, 则v =a 1t 1,x 1=12a 1t 12解得:a 1=10 m/s 2t 1=1 s x 1=5 m<L因mg sin θ>μmg cos θ,故当物体与传送带同速后,物体将继续加速 由mg sin θ-μmg cos θ=ma 2L -x 1=vt 2+12a 2t 22解得:t 2=1 s故物体由A 端运动到B 端的时间t =t 1+t 2=2 s. (2)物体与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x 相=(vt 1-x 1)+(L -x 1-vt 2)=6 m故Q =μmg cos θ·x 相=24 J.9.如图9所示,与水平面成30°角的传送带以v =2 m/s 的速度按如图所示方向顺时针匀速运动,AB 两端距离l =9 m .把一质量m =2 kg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轻放到传送带的A 端,物块在传送带的带动下向上运动.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7153,不计物块的大小,g 取10 m/s 2.求:图9(1)从放上物块开始计时,t =0.5 s 时刻摩擦力对物块做功的功率是多少?此时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2)把这个物块从A 端传送到B 端的过程中,传送带运送物块产生的热量是多大? (3)把这个物块从A 端传送到B 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 答案 (1)14 W 28 W (2)14 J (3)18.8 W解析 (1)物块受沿传送带向上的摩擦力为:F f =μmg cos 30°=14 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mg sin 30°=ma ,a =2 m/s 2物块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用时为:t 1=v a =22s =1 s因此t =0.5 s 时刻物块正在加速, 其速度为:v 1=at =1 m/s则此时刻摩擦力对物块做功的功率是:P 1=F f v 1=14 W此时刻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是:P 2=F f v =28 W(2)当物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物块的位移x 1=12at 12=12×2×12m =1 m<l =9 m摩擦力对物块做功为:W 1=F f x 1=14×1 J=14 J 此段时间内传送带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2=F f vt 1=28 J这段时间产生的热量:Q =W 2-W 1=14 J (3)物块在传送带上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2=l -x 1v=4 s把物块由A 端传送到B 端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总功为:W 总=mgl sin 30°+12mv 2把物块从A 端传送到B 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功的平均功率是:P =W 总t 1+t 2=18.8 W.10.(2019·河北邯郸市测试)如图10所示,一根轻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上,右端被质量m =1 kg 且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压缩而处于静止状态,且弹簧与物块不拴接,弹簧原长小于光滑平台的长度.在平台的右端有一传送带,AB 长L =5 m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与传送带相邻的粗糙水平面BC 长s =1.5 m ,它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在C 点右侧有一半径为R 的光滑竖直圆弧与BC 平滑连接,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θ=120°,在圆弧的最高点F 处有一固定挡板,物块撞上挡板后会以原速率反弹回来.若传送带以v =5 m/s 的速率顺时针转动,不考虑物块滑上和滑下传送带的机械能损失.当弹簧储存的E p =18 J 能量全部释放时,小物块恰能滑到与圆心等高的E 点,取g =10 m/s 2.图10(1)求右侧圆弧的轨道半径R ;(2)求小物块最终停下时与C 点的距离;(3)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可调,欲使小物块与挡板只碰一次,且碰后不脱离轨道,求传送带速度的可调节范围.答案 (1)0.8 m (2)13 m (3)37 m/s≤v ≤43 m/s解析 (1)物块被弹簧弹出,由E p =12mv 02,可知v 0=6 m/s因为v 0>v ,故物块滑上传送带后先减速,物块与传送带相对滑动过程中, 由:μ1mg =ma 1,v =v 0-a 1t 1,x 1=v 0t 1-12a 1t 12得到:a 1=2 m/s 2,t 1=0.5 s ,x 1=2.75 m因为x 1<L ,故物块与传送带同速后相对静止,最后物块以5 m/s 的速度滑上水平面BC ,物块滑离传送带后恰到E 点,由动能定理可知:12mv 2=μ2mgs +mgR代入数据整理可以得到:R =0.8 m.(2)设物块从E 点返回至B 点的速度为v B ,由12mv 2-12mv B 2=μ2mg ·2s得到v B =7 m/s ,因为v B >0,故物块会再次滑上传送带,物块在恒定摩擦力的作用下先减速至0再反向加速,由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其以相同的速率离开传送带,设最终停在距C 点x 处,由12mv B 2=μ2mg (s -x ),得到:x =13m. (3)设传送带速度为v 1时物块恰能到F 点,在F 点满足mg sin 30°=m v F 2R从B 到F 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知:12mv 12-12mv F 2=μ2mgs +mg (R +R sin 30°)解得:v 1=37 m/s设传送带速度为v 2时,物块撞挡板后返回能再次上滑恰到E 点, 由:12mv 22=μ2mg ·3s +mgR解得:v 2=43 m/s若物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运动,由12mv B m 2-12mv 02=μ1mgL知其到B 点的最大速度v B m =214 m/s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只要传送带速度37 m/s≤v ≤43 m/s 就满足条件.。
传送带模型中的能量问题全解
![传送带模型中的能量问题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cf27733ca300a6c30c229f75.png)
1 2 A.等于 mv 2 C .大于 μ mgs
1 2 B.小于 mv 2 D.小于μ mgs
答案 C
THANK YOU
A
v
B
答案: (1)
(2)t=1s (3)0.5m (4)2.5s (5)4J
Ff 4 N
a 1m / s 2
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逆时针匀速转动,一个质量为
M=1.0 kg的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由传送带左端滑上,通过速度
传感器记录下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取向左为
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运行. 一质量为m=4kg的行 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 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 . 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0.1,AB间的距离 l=2m,g=10m/s2. 求: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 (2)求行李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3)行李在传送带上形成的划迹的长度 (4)行李从A运动到B的时间 (5)电机带动传送带匀速传动输出的总能量。
不打滑,质量为0.1kg的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3 。
当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 v 1 =3m/s 的速度匀速运动时,将小物块 无初速地放在A点后,它会运动至B点。(g取10m/s2) (1)求物体刚放在A点的加速度? (2)物体从A到B约需多长时间? (3)整个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热量?
0.5.设皮带足够长.取g=10 m/s2,在邮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 动的过程中,求 (1)邮件滑动的时间t; (2)邮件对地的位移大小x; (3)邮件与皮带间的摩擦力对皮带做的功W.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传送带模型的能量分析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传送带模型的能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a6ec4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8.png)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传送带模型的能量分析微专题34 传送带模型的能量分析传送带模型能量分析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核心问题:1) 摩擦系统内摩擦热的计算:依据 $Q=F_f \cdotx_{\text{相对}}$,找出摩擦力与相对路程大小即可。
要注意的问题是公式中的 $x_{\text{相对}}$ 并不是指的是相对位移大小。
特别是相对往返运动中,$x_{\text{相对}}$ 为多过程相对位移大小之和。
2) 由于传送物体而多消耗的电能:一般而言,有两种思路:①运用能量守恒,多消耗的电能等于系统能量的增加的能量。
以倾斜向上运动传送带传送物体为例,多消耗的电能$E=\Delta E_{\text{重}} + \Delta E_{\text{k}} + Q_{\text{摩擦}}$。
②运用功能关系,传送带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消耗的电能 $E=fS_{\text{传}}$。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长为 $s$,以速度 $v$ 始终保持匀速运动,把质量为 $m$ 的货物放到 $A$ 点,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mu$,当货物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摩擦力对货物做的功不可能是:A。
等于 $mv^2/2$B。
小于 $mv^2/2$C。
大于 $\mu mgs$D。
小于 $\mu mgs$解析:货物在传送带上相对地面的运动可能先加速后匀速,也可能一直加速,而货物的最终速度应小于等于 $v$,根据动能定理知摩擦力对货物做的功可能等于 $mv^2/2$,可能小于$mv^2/2$,可能等于 $\mu mgs$,可能小于 $\mu mgs$,故选C。
2016 湖北省部分高中高三联考)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以速度 $v$ 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mu$,物体过一会儿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对于物体从静止释放到相对静止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专题3.6 “传送带”模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解析版)
![专题3.6 “传送带”模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4fe1ea28ea81c759f5780f.png)
高考物理备考微专题精准突破专题3.6“传送带”模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专题诠释】传送带中摩擦力做功与能量转化1.静摩擦力做功(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2)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3)静摩擦力做功时,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不会转化为内能.2.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2)相互间存在滑动摩擦力的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将产生两种可能效果:①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②有一部分机械能在相互摩擦的物体间转移,另外一部分转化为内能.(3)摩擦生热的计算:Q=F f x相对.其中x相对为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路程.从功的角度看,一对滑动摩擦力对系统做的总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从能量的角度看,其他形式能量的减少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最新考向解码】【例1】(2019·长春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如图甲所示,倾斜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逆时针运行。
在t=0时刻,将质量为1.0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的最上端A点,经过1.0s,物块从最下端的B点离开传送带。
取沿传送带向下为速度的正方向,则物块的对地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g =10m/s2)。
求:(1)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2)物块从A到B的过程中,传送带对物块做的功。
【答案】(1)35(2)-3.75J【解析】(1)由vt图象可知,物块在前0.5s的加速度为:a1=v1t1=8m/s2后0.5s的加速度为:a2=v2-v1t2=2m/s2物块在前0.5s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θ+μmg cosθ=ma1物块在后0.5s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θ-μmg cosθ=ma2联立解得:θ=30°,μ=3 5。
(2)由vt图象可知,在前0.5s,物块对地位移为:x1=v1t12则摩擦力对物块做功:W1=μmg cosθ·x1在后0.5s,物块对地位移为:x2=v1+v2 2t2则摩擦力对物块做功:W2=-μmg cosθ·x2所以传送带对物块做的总功:W=W1+W2联立解得:W =-3.75J 。
传送带中的能量问题解析
![传送带中的能量问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4090016bd97f192279e961.png)
传送带中的能量问题解析传送带作为一种运输工具,其能量的转化主要考虑两个方面:①、增加物体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②、增加系统的内能(即由于物体和皮带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例1. 如图,电机带动传送带以速度v 匀速传动,一质量为m 的小木块由静止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足够长)若小木 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当小木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求:⑴、小木块的位移。
⑵、传送带经过的路程。
⑶、小木块获得的动能。
⑷、摩擦过程产生的热量。
⑸电机带动传送带匀速转动输出的总能量。
分析:木块刚放上时速度为零,必然受到传送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与传送带有共同速度后不再有相对运动,整个过程中木块获得一定的动能,系统要产生摩擦热。
对木块:相对滑动时,a=µg,达到相对静止所用的时间为t=v g μ,木块的位移21122v s vt g μ==,传送带的位移22v s vt g μ==,木块相对传送带的位移2212v s s s g μ=-=,小木块获得的动能212k E mv =,产生的热量221211()()2Q fs f s s mg s s mv μ==-=-=,电动机输出的总能量转化为小木块的动能和系统产生的热量2k E E Q mv =+=注意:当木块的初速为零时,木块经过的位移和木块相对皮带的位移恰好相等,这一特点要记住,在解题中很有用处。
2.如图,已知传送带两轮的半径r =1m ,传动中传送带不打滑,质量为1kg 的物体从光滑轨道A 点无初速下滑(A 点比B 点高h =5m ),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0=μ,当传送带静止时,物体恰能在C 点离开传送带,则(1)BC 两点间距离为多少?(2)若要使物体从A 点无初速释放后能以最短时间到达C 点,轮子转动的角速度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3)当传送带两轮以12rad/s 的角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仍从A 点无初速释放,在整个过程中物体与皮带系统增加的内能为多少?解:(1)设物体质量为m ,在C 点时运动速度为C v ,BC 间距离为s 。
传送带中的能量能量分析
![传送带中的能量能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b1f339a5e9856a561260a8.png)
传送带中的能量能量分析传送带作为一种运输工具,其能量的转化主要考虑两个方面:①、增加物体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②、增加系统的内能(即由于物体和皮带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例1. 如图,电机带动传送带以速度v 匀速传动,一质量为m 的小木块由静止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足够长)若小木 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当小木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求:⑴、小木块的位移。
⑵、传送带经过的路程。
⑶、小木块获得的动能。
⑷、摩擦过程产生的热量。
⑸电机带动传送带匀速转动输出的总能量。
分析:木块刚放上时速度为零,必然受到传送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与传送带有共同速度后不再有相对运动,整个过程中木块获得一定的动能,系统要产生摩擦热。
对木块:相对滑动时,a=µg,达到相对静止所用的时间为t=v g μ,木块的位移21122v s vt gμ==,传送带的位移22v s vt g μ==,木块相对传送带的位移2212v s s s gμ=-=,小木块获得的动能212k E mv =,产生的热量221211()()2Q fs f s s mg s s mv μ==-=-=,电动机输出的总能量转化为小木块的动能和系统产生的热量2k E E Q mv =+=注意:当木块的初速为零时,木块经过的位移和木块相对皮带的位移恰好相等,这一特点要记住,在解题中很有用处。
2.如图,已知传送带两轮的半径r =1m ,传动中传送带不打滑,质量为1kg 的物体从光滑轨道A 点无初速下滑(A 点比B 点高h =5m ),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0=μ,当传送带静止时,物体恰能在C 点离开传送带,则(1)BC 两点间距离为多少?(2)若要使物体从A 点无初速释放后能以最短时间到达C 点,轮子转动的角速度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3)当传送带两轮以12rad/s 的角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仍从A 点无初速释放,在整个过程中物体与皮带系统增加的内能为多少?解:(1)设物体质量为m ,在C 点时运动速度为C v ,BC 间距离为s 。
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及能量观点的综合问题(解析版)-高中物理
![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及能量观点的综合问题(解析版)-高中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78c86e7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b.png)
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及能量观点的综合问题学校: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模型概述1.传送带的特点:传送带运输是利用货物和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将货物运送到其他地方,物体(视为质点)放在传送带上,由于物体和传送带相对滑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而产生摩擦力,根据物体和传送带间的速度关系,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2.传送带问题的解题关键:抓住v物=v传的临界点,当v物=v传时,摩擦力发生突变,物体的加速度发生突变。
3.传送带问题中位移的区别1)物体位移:以地面为参考系,单独对物体由运动学公式求得的位移。
2)物体相对传送带的位移(划痕长度)Δx①若有一次相对运动:Δx=x传-x物或Δx=x物-x传。
②若有两次相对运动:两次相对运动方向相同,则Δx=Δx1+Δx2(图甲);两次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则Δx等于较长的相对位移大小(图乙)。
4.传送带问题的基本类型有水平传送带和倾斜传送带两种基本模型.1)水平传送带常见类型及滑块运动情况类型滑块运动情况①可能一直加速②可能先加速后匀速①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②v0=v时,一直匀速③v0<v时,摩擦力为动力,可能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再匀速①传送带较短时,摩擦力为阻力,滑块一直减速到达左端②传送带足够长时,摩擦力先为阻力,滑块先向左减速,减速到零后摩擦力再为动力,物体反向加速运动回到右端。
2)倾斜传送带常见类型及滑块运动情况类型滑块运动情况①可能一直加速②可能先加速后匀速①可能一直加速②可能先加速后匀速③可能先以a 1加速再以a 2加速5.传送带问题分析的基本思路求解的关键在于根据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确定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当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速度相等前后对摩擦力的分析是解题的关键.1)动力学分析:首先要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做好受力分析,然后利用运动学公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物体及传送带在相应时间内的位移,找出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位移关系.2)功能关系分析①功能关系分析:电机所做的功W =ΔE k (+ΔE P )+Q ②对W 和Q 的理解:Ⅰ、因放上物体而使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W Ⅱ、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F f ⋅x 传;Ⅲ、产生的内能:Q =W f =-F f ⋅x 相对.典题攻破1.水平传送带1.(2024·河南郑州·三模)(多选)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 1=2m/s 向右运动,一质量为m =1kg 的滑块从传送带右端以水平向左的速率v 2=4m/s 滑上传送带,经过时间t =9s ,最终滑块又返回至传送带的右端。
传送带做功问题总结
![传送带做功问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ecace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6.png)
传送带做功问题总结传送带做功问题总结传送带是一种用来输送物体的机械装置,常见于生产流水线和物流系统中。
在传送带上的物体会受到传送带的力,从而做功。
以下是关于传送带做功的一些问题总结:1. 传送带的功率计算:传送带的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功率 = 力 ×速度。
其中,力是传送带对物体施加的力,速度是物体在传送带上的速度。
2. 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功率消耗: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功率消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功率消耗 = 力 ×速度。
其中,力是传送带对物体施加的力,速度是物体在传送带上的速度。
3. 传送带上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物体在传送带上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这个摩擦力是传送带对物体施加的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摩擦力 = 质量 ×加速度。
其中,质量是物体的质量,加速度是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加速度。
4. 传送带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物体在传送带上还会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重力是物体的重量对传送带施加的力,支持力是传送带对物体的支撑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重力 = 质量 ×重力加速度,支持力 = 质量 ×加速度。
其中,质量是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
5. 传送带的工作效率:传送带的工作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工作效率 = 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 / 传送带消耗的功率。
工作效率表示传送带效率的高低,可以用来评估传送带的性能。
综上所述,传送带做功问题的核心在于计算传送带对物体施加的力、物体在传送带上的速度、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等量值,并进行合理的功率和功率消耗计算,以及工作效率评估。
高中物理模块五功与能考点7.4传送带模型能量分析
![高中物理模块五功与能考点7.4传送带模型能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b557f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7.png)
考点7.4 传送带模型能量分析问题传送带模型能量分析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核心问题传送带模型能量分析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核心问题(1)(1)摩擦系统内摩擦热的计算:依据摩擦系统内摩擦热的计算:依据Q =F f ·x 相对,找出摩擦力与相对路程大小即可。
要注意的问题是公式中的x 相对并不是指的是相对位移大小。
特别是相对往返运动中,x 相对为多过程相对位移大小之和。
位移大小之和。
(2)(2)由于传送物体而多消耗的电能:一般而言,有两种思路:由于传送物体而多消耗的电能:一般而言,有两种思路:由于传送物体而多消耗的电能:一般而言,有两种思路:①运用能量守恒,多消耗的电能等于系统能量的增加的能量。
以倾斜向上运动传送带传送物体为例,多消耗的电能k E E E Q=∆+∆+重摩擦②运用功能关系,传送带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消耗的电能E fS =传【例题】如图所示,传送带始终保持v =3 m/s 的速度顺时针运动,一个质量为m =1.0 kg ,初,初速度为零的小物体放在传送带的左端,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50.15,传送带左,传送带左右两端距离为x =4.5 m(g =10 m/s 2).(1)(1)求物体从左端到右端的时间;求物体从左端到右端的时间;求物体从左端到右端的时间;(2)(2)求物体从左端到右端的过程中产生的内能;求物体从左端到右端的过程中产生的内能;求物体从左端到右端的过程中产生的内能;(3)(3)设带轮由电动机带动,求为了使物体从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而多消耗的电能.设带轮由电动机带动,求为了使物体从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而多消耗的电能.设带轮由电动机带动,求为了使物体从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而多消耗的电能. 【解析】(1)(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加速度为滑动摩擦力产生的加速度为a =μg =0.15×10 m/s2=1.5 m/s 2所以速度达到3 m/s 的时间为t 1=v a =31.5s =2 s2 s 内物体发生的位移为x 1=12at 21=3 m<4.5 m所以物体先加速后匀速到达另一端.t 2=x -x 1v=0.5 s ,总时间为,总时间为t =t 1+t 2=2.5 s. (2)(2)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相对位移为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相对位移为Δx =vt 1-x 1=3 m ,所以产生的热量为,所以产生的热量为,所以产生的热量为 Q =μmg Δx =0.15×1×10×3 J=4.5 J.(3)(3)解法解法1:物体在传送带上滑行时皮带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和电动机的牵引力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摩擦力对传送带做功与电动机做的功动.故摩擦力对传送带做功与电动机做的功((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大小相等.大小相等. 故ΔE 电=μmgx 2=μmgvt =9 J, 解法2: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等于物体的动能的增加量与产生的内能之和,故有: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等于物体的动能的增加量与产生的内能之和,故有 ΔE 电=Q +12mv 2=9 J.【答案】(1)2.5 s (2)4.5 J (3)9 J 1.1.足够长的传送带以速度v 匀速传动,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A 由静止轻放于传送带上,若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所示,当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转化为内能的能量为当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转化为内能的能量为( ( ( D D D ) )2.2.A .mv 2B .2mv 2C.14mv 2D.12mv 23.3. (多选多选))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电动机带动下,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 1匀速向右运动,一质量为m 的滑块从传送带右端以水平向左的速率v 2(v 2>v 1)滑上传送带,最后滑块返回传送带的右端.关于这一过程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有块返回传送带的右端.关于这一过程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 ABD ABD ABD ) )A.A. 滑块返回传送带右端的速率为v 1B.B.此过程中传送带对滑块做功为12mv 21-12mv 22C.C. 此过程中电动机对传送带做功为12mv 21-12mv 22D.D.此过程中滑块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2m (v 1+v 2)2 4.4.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行,将一个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底端,第一阶段物体被加速到与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第二阶段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匀速运动到达传送带顶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达传送带顶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C C C ) )A.A. 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第二阶段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第二阶段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B.B. 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第一阶段物体动能的增加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第一阶段物体动能的增加C.C. 第一阶段物体和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等于第一阶段物体机械能的增加第一阶段物体和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等于第一阶段物体机械能的增加D.D. 物体从底端到顶端全过程机械能的增加等于全过程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 5.5.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粗糙面不同的传送带,倾斜于水平地面放置,以同样恒定速率v 向上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的小物体((视为质点视为质点))轻轻放在A 处,小物体在甲传送带上到达B 处时恰好达到传送带的速率v ;在乙传送带上到达离B 竖直高度为h 的C 处时达到传送带的速率v .已知B 处离地面的高度皆为H .则在小物体从A 到B 的过程中的过程中( ( ( C C C ) )A.A. 两种传送带与小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两种传送带与小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B.B.将小物体传送到B 处,两种传送带消耗的电能相等能相等 C.C. 两种传送带对小物体做功相等两种传送带对小物体做功相等D.D.将小物体传送到B 处,两种系统产生的热量相等相等6.6.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30°,其上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x =5 m ,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 =1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 =10 kg 的小物体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的A 点,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2,在传送带将小物体从A 点传送到B 点的过程中,(g 取10 m/s 2)求:求:(1)(1) 传送带对小物体做的功;传送带对小物体做的功; (2)(2)电动机做的功.电动机做的功.【答案】【答案】 (1)255 J (2)270 J7.7. 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θ=30°的倾斜传送带始终绷紧,传送带下端A 点与上端B 点间的距离L =4 m ,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 =2 m/s 向上运动现将一质量为1 kg 的物体无初速度地放于A 处,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32,取g =10 m/s 2,求:,求: (1)(1) 物体从A 运动到B 共需多长时间?共需多长时间? (2)(2) 电动机因传送该物体多消耗的电能电动机因传送该物体多消耗的电能. . 【答案】【答案】(1)2.4 s (1)2.4 s(2)28 J8.8. 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6 m/s 的速度运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 kg 的物体的物体((物体可以视为质点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从h =3.2 m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经过A 点时,不管是从斜面到传送带还是从传送带到斜面,都不计其动能损失.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0.5,物体向左最多能滑到传送带左右两端,物体向左最多能滑到传送带左右两端AB 的中点处,重力加速度g =10 m/s 2,则:,则:(1)(1) 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到斜面末端需要多长时间?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到斜面末端需要多长时间? (2)(2) 传送带左右两端A 、B 间的距离l 至少为多少?至少为多少?(3)(3) 物体与传送带组成的系统在完成一次来回滑行过程中产生的摩擦热为多少?物体与传送带组成的系统在完成一次来回滑行过程中产生的摩擦热为多少? 【答案】【答案】 (1)1.6 s (1)1.6 s (2)12.8 m(2)12.8 m (3)196 J9.9.如图所示,在大型超市的仓库中,要利用皮带运输机将货物由平台D 运送到高为h =2.5 m 的平台C 上.为了便于运输,仓储员在平台D 与皮带间放了一个14圆周的光滑轨道ab ,轨道半径为R =0.8 m ,轨道最低点与皮带接触,轨道最低点与皮带接触良好.已知皮带和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37°,皮带和货物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750.75,,运输机的皮带以v 0=1 m/s 1 m/s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运动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运动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运动((皮带和轮子之间不打滑皮带和轮子之间不打滑)).现仓储员将质量为m =200 kg 的货物放于轨道的a 端(g =10 m/s 2).求:.求: (1)(1) 货物到达圆轨道最低点b 时对轨道的压力;时对轨道的压力; (2)(2)货物沿皮带向上滑行多远才能相对皮带静止;止; (3)(3)皮带将货物由A 运送到B 需对货物做多少功.【答案】【答案】(1)6(1)6(1)6××103N (2)0.625 m (3)3 500 J10.10.如图所示,x 轴与水平传送带重合,轴与水平传送带重合,坐标原点坐标原点O 在传送带的左端,传送带长L =8 m ,匀速运动的速度,匀速运动的速度v 0=5 m/s.一质量一质量m =1 kg的小物块轻轻放在传送带上x P =2 m 的P 点,小物块随传送带运动到Q 点后冲上光滑斜面且刚好到达N 点(小物块到达N 点后被收集,不再下滑不再下滑)).若小物块经过Q 处无机械能损失,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5,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1)(1) 求N 点的纵坐标;点的纵坐标;(2)(2) 求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产生的热量;求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产生的热量;(3)(3)若将小物块轻轻放在传送带上的某些位置,最终均能沿光滑斜面越过纵坐标y M =0.5 m 的M 点,求这些位置的横坐标范围.点,求这些位置的横坐标范围. 【答案】【答案】 (1)1.25 m (1)1.25 m (2)12.5 J (2)12.5 J (3)0(3)0≤≤x <7 m11.11.一质量为M =2 kg 2 kg的小物块随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一起运的小物块随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一起运动,被一水平向左飞来的子弹击中,子弹从物块中穿过,如图5甲所示,地面观察者记录了小物块被击穿后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取向右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g 取10 m/s 2. (1)(1) 指出传送带的速度v 的方向及大小,说明理由.的方向及大小,说明理由. (2)(2) 计算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计算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3)(3)计算物块对传送带总共做了多少功?系统有多少能量转化为内能?为内能?【答案】【答案】(1)2 m/s (1)2 m/s ,方向向右,方向向右,方向向右 理由见解析理由见解析 (2)0.2 (3)-24 J 36 J12.12. 如图为某生产流水线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为某生产流水线工作原理示意图..足够长的工作平台上有一小孔A ,一定长度的操作板(厚度可忽略不计厚度可忽略不计))静止于小孔的左侧,某时刻开始,零件静止于小孔的左侧,某时刻开始,零件((可视为质点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上操作板的中点,同时操作板在电动机带动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至运动到A 孔的右侧(忽略小孔对操作板运动的影响忽略小孔对操作板运动的影响)),最终零件运动到A 孔时速度恰好为零,并由A 孔下落进入下一道工序入下一道工序..已知零件与操作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50.05,零件与工作台间的动摩擦因,零件与工作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0250.025,不计操作板与工作台间的摩擦,不计操作板与工作台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求: (1)(1) 操作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操作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2) 若操作板长L =2 m ,质量M =3 kg kg,零件的质量,零件的质量m =0.5 kg kg,则操作板从,则操作板从A 孔左侧完全运动到右侧的过程中,电动机至少做多少功?运动到右侧的过程中,电动机至少做多少功?【答案】【答案】(1)2 m/s (1)2 m/s2 (2)12.33 J13.13.飞机场上运送行李的装置为一水平放置的环形传送带,传送带的总质量为M ,其俯视图如图所示,现开启电动机,传送带达到稳定运行的速度v 后,将行李依次轻轻放到传送带上,若有n 件质量均为m 的行李需通过传送带运送给旅客.假设在转弯处行李与传送带无相对滑动,忽略皮带轮、电动机损失的能量.求从电动机开启到运送完行李需要消耗的电能为多少?多少?【答案】 12Mv 2+nmv 2。
传送带中的能量转化问题解题技巧
![传送带中的能量转化问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dcec62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c.png)
传送带中的能量转化问题解题技巧A点到C点的时间为t,由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可得:s = 1/2at^2 + vt其中v为物体在A点的初始速度,由于是无初速下滑,所以v = 0.代入题目数据可得:5 = 1/2at^2 + 0t = sqrt(10/a)由于BC段物体与传送带不打滑,所以物体在BC段的加速度为g - μg,代入上式可得:5 = 1/2(g - μg)t^2a = (g - μg)/2 = 2.45m/s^2物体在BC段的速度为v_BC = at = 7.78m/s,由此可得BC 段的长度为:s = v_BC * t = 19.4m2)物体以最短时间到达C点时,BC段的长度为最短,即BC段的长度为19.4m。
轮子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v_BC/r,代入题目数据可得:v_BC/r = 7.78rad/s3)物体与传送带系统增加的内能为动能转化为热能和摩擦产生的热能之和。
物体在BC段失去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即:E_k = mgh = 49J由于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有摩擦,所以会产生热能,热能的大小为:Q = μmgd = 9.8J因此,物体与传送带系统增加的内能为:E = E_k + Q = 58.8J联解③、④得到:v' = 2gμL由①、⑤联解得到:v = at其中,S1为木块从A运动到B相对皮带的位移,公式为S1 = L + vt,其中v为初速度,L为A点到B点的距离。
木块开始向左做匀加速运动,到停止滑动所经历的时间为t2,这段时间内木块相对皮带发生相对位移S2,公式为S2 = v2/2gμ,其中v为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
全过程中产生最大热量Q为:Q = (M+m)gμ(S1+S2) = (v+2gμL)²/2gμ解答此题时应注意:第一问按常规的完全非弹性碰撞模型处理即可;v < 2gμL的含义是木块不会从皮带上滑出;第二问属于临界问题,要使系统产生的热量最多,意味着要使块和皮带之间的相对位移最大;求相对位移和相对速度时,同向相减,反向相加。
摩擦力做功及传送带中的能量问题
![摩擦力做功及传送带中的能量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20d638076eeaeaad0f33046.png)
摩擦力做功及传送带中的能量问题 ① 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物体的动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滑动摩擦力对传送带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
摩擦力对系统做的总功等于摩擦力对物体和传送带做的功的代数和。
滑动摩擦力对系统总是做负功,这个功的数值等于摩擦力f 与相对位移△s 的积,即系统产生的热量Q = f △s 。
②要维持传送带匀速运动,必须有外力克服传送带受到的阻力做功而将系统外的能量转化为系统的能量,通常,这部分能量一部分转化为被传送物体的机械能E 机 ,一部分相互摩擦转化为内能——产生热量Q 。
由能的 转化和守恒定律得:E = E 机+ Q 或者写成W =△E K +△E P + Q 。
二、传送带问题中的功能分析 ①功能关系:W F =△E K +△E P +Q ②对W F 、Q 的正确理解(a )传送带做的功:W F =F ·S 带 功率P =F · v 带(F 由传送带受力平衡求得) (b )产生的内能:Q =f · S 相对【典例】 (2013·云南部分名校统考,24)如图5-3-12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θ=30°的倾斜传送带始终绷紧,传送带下端A 点与上端B 点间的距离为L =4 m ,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 =2 m/s 向上运动.现将一质量为1 kg 的物体无初速度地放于A 处,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32,取g =10 m/s 2,求: (1)物体从A 运动到B 共需多少时间? (2)电动机因传送该物体多消耗的电能. 解析 (1)物体无初速度放在A 处后,因mgsin θ<μmgcos θ,则物体斜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a =μmgcos θ-mgsin θm =2.5 m/s 2物体达到与传送带同速所需的时间t 1=va =0.8 st 1时间内物体的位移L 1=v2t 1=0.8 m之后物体以速度v 1做匀速运动,运动的时间 t 2=L -L1v=1.6 s 物体运动的总时间t =t 1+t 2=2.4 s(2)前0.8 s 内物体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为 ΔL =vt 1-L 1=0.8 m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能E 内=μmgcos θ·ΔL =6 J E 总=E k +E p +E 内=12mv 2+mgLsin θ+E 内=28 J即学即练 (2013·陕西西工大附中适应考,20)如图5-3-13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以速率v 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过一会儿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对于物体从静止释放到相对传送带静止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动机多做的功为12mv 2B .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12mv 2C .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为μmgvD .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12mv 2解析 由能量守恒知电动机多做的功为物体动能增量和摩擦生热Q ,所以A 项错;根据动能定理,对物体列方程,W f =12mv 2,所以B 项正确;因为电动机增加的功率P =μmg v 2t +μmg v 2tt =μmgv ,C 项正确;因为传送带与物体共速之前,传送带的路程是物体路程的2倍,所以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 =μmgx 传=2μmgx 物=mv 2,D 项错误.答案 BC。
传送带模型中的能量问题
![传送带模型中的能量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45d86f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2.png)
能量平衡方程的建立与解析
1
方程的构建
详细说明建立传送带模型中的能量平衡
方程求解方法
2
方程的各项参数。
展示如何解析能量平衡方程,分析结果
的意义。
3
实际应用
通过实际案例,说明能量平衡方程对系 统设计和优化的重要性。
热量转化及其影响因素
热量转换原理
解释热量转化过程及其在传送带模型中的作用。
温度和湿度
讨论温度和湿度对热量转化和能量传递的影响。
3 循环利用
讨论如何通过循环利用减 少资源消耗,并提供实际 案例。
传送带速度变化带来的能量变化
速度调节
说明调节传送带速度对能量传递的影响和优化方法。
能量回收
介绍通过速度变化回收能量的方法和技术,提出未 来发展方向。
传热方式
介绍传热方式对热量转化效率的影响,如传导、对流和辐射。
热传导及其对能量传递的影响
探讨热传导在传送带模型中的重要性和对能量传递的影响,提供有效的热传 导控制策略。
质量平衡及处置方法
1 质量平衡原理
解释质量平衡在传送带模 型中的作用,探讨与能量 的关联。
2 废料处理
介绍在传送带模型中进行 废料处理的常用方法,以 减少资源浪费。
电力驱动
探讨使用电能传递动力的优势 以及相关技术。
能效比较
比较不同动力传递形式的能效, 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传送带的摩擦系数与能量损失
摩擦力的影响
解释摩擦对传送带模型能量传输 的影响,引起观众思考。
能量损失
讨论传送带模型中能量损失的原 因和影响,提出改进措施。
维护与调整
介绍保持传送带的正常运行状态 和减少能量损失的关键步骤。
专题三传送带中的动力学和能量问题
![专题三传送带中的动力学和能量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ae632618e9951e79b8927a9.png)
专题三、传送带问题及其典例剖析(动力学和能量问题)(一)动力学中的传送带问题一、传送带模型中要注意摩擦力的突变①滑动摩擦力消失②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③滑动摩擦力改变方向二、传送带模型的一般解法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分析其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画出受力分析图和运动情景图),注意摩擦力突变对物体运动的影响;③分清楚研究过程,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求解未知量。
难点疑点:传送带与物体运动的牵制。
牛顿第二定律中a是物体对地加速度,运动学公式中S是物体对地的位移,这一点必须明确。
分析问题的思路:初始条件→相对运动→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析出物体受的合外力和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由物体速度变化再分析相对运动来判断以后的受力及运动状态的改变。
一、水平放置运行的传送带例1.(2003年·江苏理综)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右图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4kg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m,g取10m/s2.(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例2.(2006年全国理综I第24题)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
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
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解法1 力和运动的观点根据“传送带上有黑色痕迹”可知,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发生了相对滑动,煤块的加速度a小于传送带的加速度a0。
物理高考 “传送带”模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解析版)
![物理高考 “传送带”模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0eb463f7ec4afe04a1dffc.png)
2020年高考物理备考微专题精准突破专题3.6 “传送带”模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专题诠释】传送带中摩擦力做功与能量转化1.静摩擦力做功(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2)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3)静摩擦力做功时,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不会转化为内能.2.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2)相互间存在滑动摩擦力的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将产生两种可能效果:①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②有一部分机械能在相互摩擦的物体间转移,另外一部分转化为内能.(3)摩擦生热的计算:Q=F f x相对.其中x相对为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路程.从功的角度看,一对滑动摩擦力对系统做的总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从能量的角度看,其他形式能量的减少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最新考向解码】【例1】(2019·长春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如图甲所示,倾斜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逆时针运行。
在t=0时刻,将质量为1.0 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的最上端A点,经过1.0 s,物块从最下端的B点离开传送带。
取沿传送带向下为速度的正方向,则物块的对地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g =10 m/s2)。
求:(1)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2)物块从A 到B 的过程中,传送带对物块做的功。
【答案】 (1)35 (2)-3.75 J 【解析】 (1)由v -t 图象可知,物块在前0.5 s 的加速度为:a 1=v 1t 1=8 m/s 2 后0.5 s 的加速度为:a 2=v 2-v 1t 2=2 m/s 2 物块在前0.5 s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 1物块在后0.5 s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 2联立解得:θ=30°,μ=35。
传送带中的能量问题
![传送带中的能量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5e43a2902768e9950e73846.png)
高三专题复习 传送带中的能量问题
一、水平传送带
如图所示,传送带保持以1m/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现将一质量m=0.5kg 的物体从皮带上的a 点轻轻地放上,设物体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1,a 、b 间的距离L=2.5m ,在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
(1)摩擦力对传送带做的功为多大?
(2)摩擦力对物件做的功多大?
(3)物件增加的动能是多大?
(4)整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内能是多少?
(5)由于传输该物体,电动机多做的功为多少?
(6)电动机增加的功率是多少?
二:倾斜传送带
1、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倾角θ= 30º ,传送带以v =1m /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下端a 处无初速的放一个质量为m=0.5kg 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a 、b 间的距离L=2.5m ,则在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
(1)物块对传送带做的功为多大?
(2)传送带对物件做的功多大?
(3)物件增加的动能是多大?
(4)整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内能是多少?
(5)由于传输该物体,电动机多做的功为多少?
2、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倾角θ= 37º,从a 到b 长度L=16m,传送带以v =10m/ s 的速度逆时针转动。
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地放一个质量为m=0.5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5。
求在物体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1)摩擦力对传送带做的功为多大?
(3)传送带对物件做的功多大?
(4)物件增加的动能是多大?
(5)整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内能是多少?
(6)由于传输该物体,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传送带多消耗电能计算方法
![传送带多消耗电能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a9969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3.png)
传送带多消耗电能计算方法
摘要:
一、传送带多消耗电能的原因
二、计算传送带多消耗电能的方法
1.物体动能的增加
2.摩擦产生的内能
3.系统总功的计算
三、实际应用举例
正文:
传送带在传送物体过程中,往往会多消耗一定的电能。
这部分多消耗的电能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物体动能的增加,二是因摩擦产生的内能。
首先,当物体放置在传送带上并开始运动时,传送带的速度和物体的速度不一致,从而产生摩擦力。
这个摩擦力会使物体加速,直到达到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
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增加了,这部分增加的动能来源于传送带消耗的电能。
其次,摩擦力在物体运动过程中也会产生内能。
这部分内能的产生是由于摩擦力对物体做了功,将一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
这部分能量的损失也会导致传送带多消耗电能。
要计算传送带多消耗的电能,我们可以先计算物体动能的增加和摩擦产生的内能,然后将两者相加。
物体动能的增加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mv^2,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
摩擦产生的内能可以通过摩擦力乘以物体
在传送带上的位移来计算。
例如,假设皮带速度为3m/s,物体质量为1kg,动摩擦因数为0.15。
当物体从传送带左轮运送到右轮正上方时,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可以计算如下:物体动能增加:0.5 * 1kg * (3m/s)^2 = 4.5J
摩擦产生的内能:摩擦力* 位移= μ * N * L,其中μ为摩擦因数,N为物体在传送带上的法向压力,L为传送距离。
总消耗电能:4.5J + 摩擦产生的内能
通过这个方法,我们可以计算出传送带多消耗的电能,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控制传送带系统的能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送带中的能量问题
传送带中的能量问题
知识梳理
其中l 相对是物体间相对路径长度.如果两物体同向运动,l 相对为两物体对地位移大小之差;如果两物体反向运动,l 相对为两物体对地位移大小之和;如果一个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做往复运动,则l 相对为两物体相对滑行路径的总长度
例1、电机带动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 匀速运动,一质量为m 的小木块由静止轻放在传送带上,若小木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所示,当小木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求:
(1)小木块的位移;
(2)传送带转过的路程;
(3)小木块获得的功能;
(4)摩擦过程产生的内能;
(5)电机带动传送带匀速转动输出的总能量.
例2、如图5-4-4所示,AB为半径R=0.8 m的1/4光滑圆弧轨道,下端B 恰与小车右端平滑对接.小车质量M=3 kg,车长L=2.06 m,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h=0.2 m.现有一质量m=1 kg的小滑块,由轨道顶端无初速释放,滑到
B端后冲上小车.已知地面光滑,滑块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当车运动了1.5 s时,车被地面装置锁定.(g=10 m/s2)试求:
(1)滑块到达B端时,轨道对它支持力的大小;
(2)车被锁定时,车右端距轨道B端的距离;
(3)从车开始运动到被锁定的过程中,滑块与车面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大小;
例3、工厂流水线上采用弹射装置把物品转运,现简化其模型分析:如图5-4-24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光滑的水平平台上,平台右端B与水平传送带相接,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0,长为L;现将滑块向左压缩固定在平台上的轻弹簧,到达某处时由静止释放,若滑块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当滑块滑到传送带右端C时,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释放滑块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2)滑块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综合题
例4、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决定举行遥控赛车比赛,比赛路径如图5-4-8所示,赛车从起点A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L后,由B点进入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离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到C点,并能越过壕沟.已知赛车质量m=0.1 kg,通电后以额定功率P=1.5 W工作,进入竖直圆轨道前受到的阻力恒为0.3 N,随后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均可不计.图中L=10.00 m,R=0.32 m,h=1.25 m,s=1.50 m.问: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至少工作多长时间?(取g=10 m/s2)
达标检测
1、如图16甲所示,水平传送带的长度L=6 m,皮带轮以速度v顺时针匀速转
动,现在一质量为1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v0从A点滑上传送带,越
过B点后做平抛运动,其水平位移为x,保持物块的初速度v0不变,多次改变皮带轮
的速度v依次测量水平位移x,得到如图16乙所示的x-v图象.
(1)当0<v≤1 m/s时,物块在A、B之间做什么运动?当v≥7 m/s时,物块在A、
B
之间做什么运动?
(2)物块的初速度v0多大?
2、如图所示的水平传送带静止时,一个小物块A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传送带左端冲上传送带,然后从传送带右端以一个较小的速度V滑出传送带;若传送带在皮带轮带动下运动时,A物块仍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冲上传送带,且传送带的速度小于A的初速度,则 ( )
A、若皮带轮逆时针转动,A物块仍以速度V离开传送带
B、若皮带轮逆时针方向转动,A物块不可能到达传送带的右端
C 、若皮带轮顺时针方向转动,A 物块离开传送带的速度仍然可能为V
D 、若皮带轮顺时针方向转动,A 物块离开传送带右端的速度一定大于V
答案:例1对小木块,相对滑动时,由ma =μmg 得加速度a =μg ,由v =at 得,达相对静止所用时间t =v μg
. (1)小木块的位移x 1=v 2t =v 2
2μg
. (2)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路程x 2=vt =v 2
μg
. (3)对小木块获得的动能E k =12
mv 2 这一问也可用动能定理解:μmgx 1=E k
故E k =12
mv 2. (4)产生的内能Q =μmg (x 2-x 1)=12
mv 2. 注意,这儿凑巧了Q =E k ,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这样.
(5)由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得,电机输出的总能量转化为小木块的动能与内能,所以E 总=E k +Q =mv 2.
例2【标准解答】 (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mgR =12
mv 2
B ,
F N B -mg =m v 2
B R
则:F N B =30 N.
(2)设m 滑上小车后经过时间t 1与小车同速,共同速度大小为v ,
对滑块有:μmg =ma 1,v =v B -a 1t 1
对于小车:μmg =Ma 2,v =a 2t 1
可得t 1=1 s <1.5 s
故滑块与小车同速后,小车继续向左匀速行驶了0.5 s ,则小车右端距B 端的距离为 l 车=v 2
t 1+v (1.5 s -t 1)=1 m.
(3)Q =μmgl 相对=μmg (v B +v 2t 1-v 2
t 1)=6 J. 车被锁定后,滑块能否从车的左端滑出?若能滑出,试求出滑块落地点离车左端的水平距离.
车被锁定时,m 相对车面已滑行了
l 相对=v B +v 2t 1-v 2
t 1=2 m 故此时滑块离车的左端的距离为
l =L -l 相对=0.06 m ,
假设滑块能从车的左端滑出,速度大小为v ′,
则由12mv 2=12
mv ′2+μmgl 可得: v ′=0.8 m/s >0,可见假设成立.
又h =12
gt ′2,l ′=v ′t ′. 可得:l ′=0.16 m.
例3【解析】 (1)设滑块冲上传送带时的速度为v ,在弹簧弹开过程中,
由机械能守恒E p =12
mv 2 滑块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运动
由动能定理μmgL =12mv 20-12
mv 2 解得:E p =12
mv 20-μmgL . (2)设滑块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则t 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
s =v 0t
v 0=v +at μmg =ma
滑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位移Δs =s -L
相对滑动生成的热量Q =μmg Δs
解得:Q =mv 0(v 0- v 20-2μgL )-μmgL .
例4【解析】 设赛车越过壕沟需要的最小速度为v 1,由平抛运动的规律 s =v 1t
h =12gt 2
解得
v 1=s g 2h
=3 m/s 设赛车恰好越过圆轨道,对应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 2,最低点的速度为v 3,由牛顿运动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 =m v 2
2R
12mv 23=12
mv 22+mg (2R ) 解得v 3=5gR =4 m/s
通过分析比较,赛车要完成比赛,在进入圆轨道前的速度最小应该是v min =4 m/s 设电动机工作时间至少为t ,根据功能原理
Pt -fL =12
mv 2
min
由此可得t =2.53 s. 达标检测
1、解析:(1)由于0<v ≤1 m/s 时传送带速度增加而物体的平抛初速度不变,所以物体在
A 、
B 之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由于v ≥7 m/s 时传送带速度增加而物体的平抛初速度不变,所以物体在A 、B 之间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
(2)由图象可知在传送带速度v 带=1 m/s 时,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则平抛初速度为v 1=1 m/s ,由动能定理得:
-μmgL =12mv 12-12
mv 02 在v 带=7 m/s 时,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则平抛初速度为v 2=7 m/s ,由动能定理得:
μmgL =12mv 22-12
mv 02 解得v 0=
v 12+v 22
2=5 m/s. 答案:(1)匀减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 (2)5 m/s 2、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