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经典)

合集下载

《幼儿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共5套

《幼儿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共5套

《幼儿心理学》试卷(一)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座号:______ 评分:__________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游戏不是平常的、真实的生活,它是走出“真实”生活而进入一个暂时的、别具一格的活动领域。

(√)2、趣味性强的活动能虽然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但也不容易达到教养活动的目的。

(×)3、在早期教育活动设计、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既要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也要遵循科学的教育活动原则。

(√)4、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具有积极的作用。

(√)5、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把幼儿的智力活动与幼儿的实际操作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维持幼儿的有意注意。

(√)6、幼儿不善于随着活动任务的变化而灵活地转移自己的注意,但可以判断某个时间做什么才是最适当。

(×)7、学习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以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活动。

(√ )8、学前期是幼儿基本动作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9、完全依赖有意注意进行学习,容易引起紧张和疲劳,不能长时间地坚持。

( √ )10、幼儿神经系统的机能发育成熟,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或从事单调活动,都不会会引起幼儿疲劳。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不属于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是(B)。

A. 榜样B. 强化C. 挫折D. 环境2. 成人在1/10 秒的时间内,一般能够注意到4 ~6 个相互之间无关联的对象,而幼儿最多只能注意到( A )个A.2 ~3B. 1 ~2C. 3 ~4D. 13. 小班集体教学活动一般安排在15 分钟左右,这是因为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一般是(D)。

A. 20 ~25 分钟B. 3 ~5 分钟C. 15 ~18 分钟D. 10 ~12 分钟4.( A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A.感觉B.眼睛C.耳朵D味觉5.婴幼儿心理发展阶段学前期是( A )。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幼儿期是指哪个年龄段?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2. 以下哪个理论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C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幼儿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A. 好奇心强B. 模仿能力强C. 抽象思维能力弱D. 逻辑思维能力发达答案:D5. 幼儿期的自我中心性是指什么?A. 只关心自己B. 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思考C. 缺乏自我意识D. 缺乏社会意识答案:B二、多选题6. 幼儿期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教育因素D. 社会文化因素答案:ABCD7. 以下哪些是幼儿教育的目标?A.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B.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C. 培养社会交往能力D. 培养艺术欣赏能力答案:ABCD三、判断题8.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答案:正确9. 幼儿期的孩子不需要进行社会化教育。

答案:错误10. 幼儿期的孩子可以通过游戏来学习和发展。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幼儿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答案:幼儿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包括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弱,以及自我中心性。

幼儿在这个阶段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思考。

五、案例分析题12. 某幼儿园的小明在画画时总是喜欢模仿其他小朋友的作品,老师应该如何引导?答案:老师应该鼓励小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不是单纯模仿。

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主题,激发小明的兴趣,让他尝试不同的绘画方式。

同时,老师可以给予小明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结束语: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对于指导幼儿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学测试题库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测试题库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测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幼儿期是指哪个年龄段?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2.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A. 本我B. 超我C. 自我D. 认知发展理论答案:D3. 幼儿期的自我中心性是指什么?A. 幼儿只关心自己B. 幼儿缺乏对他人的同理心C. 幼儿在思考问题时,常常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D. 幼儿无法理解他人的观点答案:C4. 以下哪个游戏类型最能促进幼儿的社交技能发展?A. 单人游戏B. 角色扮演游戏C. 电子游戏D. 拼图游戏答案:B5. 幼儿期的道德发展主要受到哪位心理学家的影响?A. 皮亚杰B. 弗洛伊德C. 埃里克森D. 马斯洛答案:A二、判断题1. 幼儿期是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对)2. 幼儿期的孩子不需要社交活动。

(错)3. 幼儿期的孩子可以通过模仿来学习新技能。

(对)4. 幼儿期的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对)5. 幼儿期的孩子不能理解抽象概念。

(错)三、简答题1. 简述幼儿期语言发展的特点。

答案:幼儿期是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开始学习使用完整的句子,词汇量迅速增加,能够理解和使用更复杂的语法结构。

同时,他们也开始学习社会语言规则,如轮流说话等。

2. 描述幼儿期认知发展的几个阶段。

答案: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幼儿期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前运算阶段和直觉思维阶段。

在前运算阶段,孩子的思维以直观和具体为主,他们开始使用象征性思维,但还不能进行逻辑运算。

在直觉思维阶段,孩子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考,但仍然以直观为主。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小明是一个4岁的小男孩,他经常在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只关注自己的玩具,不愿意分享。

问题:根据幼儿心理学,分析小明的行为可能的原因。

答案:小明的行为可能是由于幼儿期的自我中心性导致的。

在这个阶段,孩子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缺乏对他人需求和感受的理解。

此外,小明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分享的社会规则,需要成人的引导和教育。

幼儿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幼儿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幼儿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大全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特征及其教育方法的学科。

以下是一份幼儿教育心理学的考试题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1. 幼儿期通常指的是哪个年龄段?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D3. 幼儿期的自我中心主义主要体现在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B二、填空题4.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其中_________是关键期。

答案:语言发展5. 幼儿期的道德发展通常遵循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分为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和_________。

答案:自律道德阶段三、简答题6. 简述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答案:幼儿期的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的逐渐形成。

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简单的评价,并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7. 描述幼儿期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答案:同伴关系对幼儿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会交往技能,培养合作精神和同理心。

同时,同伴之间的互动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情感发展。

四、论述题8. 论述幼儿教育中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答案:在幼儿教育中,运用心理学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和发展特点。

例如,通过游戏化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利用正面强化来鼓励幼儿的良好行为,以及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创造一个安全、支持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幼儿教育心理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通过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教育者可以更有效地设计教育活动,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幼儿期是指哪个年龄段?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岁以上答案:B2. 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A. 语言发展B. 认知发展C. 社会性发展D. 身体发展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A. 好奇心强B. 模仿能力强C. 抽象思维能力弱D. 记忆力强答案:D二、填空题4.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_________和_________发展的关键期。

答案:语言,认知5.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受到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答案:生理,环境,教育三、简答题6. 简述幼儿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答案:幼儿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包括好奇心强、模仿能力高、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情感表达直接、社会性行为逐渐形成等。

7. 幼儿期教育应如何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答案:幼儿期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鼓励幼儿进行探索性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环境,以及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论述题8. 论述幼儿期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答案:幼儿期心理发展与教育密切相关。

教育应当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促进幼儿在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同时,教育还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宜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和学习态度。

五、案例分析题9. 某幼儿园小班的小明在一次绘画活动中,因为画得不像而感到沮丧。

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小明?答案:老师首先应该肯定小明的努力和尝试,避免直接批评或否定。

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小明认识到绘画是一种表达和创造的过程,不必过分追求形似。

老师还可以通过示范、提供简单的绘画步骤或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帮助小明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方式,激发他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六、计算题10. 如果一个3岁的幼儿每天需要大约1000卡路里的能量,那么他一周需要多少卡路里?答案:一周有7天,所以3岁幼儿一周需要的能量为 1000 卡路里/天× 7 天 = 7000 卡路里。

幼师幼儿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幼师幼儿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幼师幼儿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幼儿期是指哪个年龄段?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A. 好奇心强B. 模仿能力强C. 思维成熟D. 想象力丰富答案:C3. 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是在哪个阶段?A. 婴儿期B. 幼儿早期C. 幼儿中期D. 幼儿晚期答案:B4. 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是:A. 情绪稳定B. 情绪易变C. 情绪控制能力强D. 情绪表达单一答案:B5. 幼儿期的同伴关系对幼儿的社交能力发展具有:A. 无影响B. 负面影响C. 积极影响D. 可有可无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幼儿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对)7. 幼儿期的儿童不需要规则意识的培养。

(错)8. 幼儿的想象力主要体现在创造性思维上。

(对)9. 幼儿期的儿童可以完全理解成人的抽象概念。

(错)10. 幼儿期的儿童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对)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1. 简述幼儿期儿童的道德发展特点。

答:幼儿期儿童的道德发展特点包括:模仿成人行为、对规则的遵守逐渐增强、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对公平正义的初步理解。

12. 描述幼儿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过程。

答:幼儿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从自我中心逐渐过渡到能够理解他人观点,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13. 幼儿期儿童的社交能力如何培养?答:培养幼儿期儿童的社交能力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供丰富的社交环境、鼓励与同伴互动、教授基本的社交规则和礼仪、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强社交技能。

14. 幼儿期儿童的创造力如何培养?答:培养幼儿期儿童的创造力可以通过鼓励自由表达、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工具、创造一个安全和支持的环境、鼓励探索和尝试新事物等方式。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观察一个3岁的幼儿在幼儿园中的行为表现,分析其心理发展特点。

幼儿心理学试题真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试题真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试题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幼儿期通常指的是哪个年龄段?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2. 幼儿心理发展的首要任务是:A. 语言能力的发展B. 社会性行为的发展C. 认知能力的发展D. 情感和个性的形成3. 以下哪个理论是由皮亚杰提出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4. 幼儿期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A. 能够区分自己与他人B. 能够使用“我”来指代自己C. 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D. 能够预测自己的行为后果5. 幼儿期的道德发展主要遵循以下哪位心理学家的理论?A. 弗洛伊德B. 埃里克森C. 皮亚杰D. 维果茨基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幼儿期语言能力发展的特点。

7. 描述幼儿期社会性行为发展的几个阶段。

8. 解释幼儿期认知发展中的“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幼儿期情感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10. 分析幼儿期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 3-6岁2. 答案:D. 情感和个性的形成3. 答案:B. 认知发展理论4. 答案:B. 能够使用“我”来指代自己5. 答案:C. 皮亚杰二、简答题6. 答案:幼儿期语言能力发展的特点包括语言理解能力的提升,词汇量的迅速增长,以及语言使用能力的增强,如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和叙述。

7. 答案:幼儿期社会性行为发展的阶段包括模仿阶段、游戏阶段和同伴互动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社交技能和行为模式。

8. 答案:前运算阶段的幼儿主要通过直观和感知来理解世界,而具体运算阶段的幼儿开始能够进行逻辑思考,使用具体物体进行推理。

三、论述题9. 答案:幼儿期情感发展的特点包括情感表达的直接性和情感体验的强烈性。

教育者应提供一个充满爱和安全感的环境,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套)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套)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套)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所得材料自然、真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问卷法B.谈话法C.观察法D.实验法C【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的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2.3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A.5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20分钟B【解析】2~3岁婴儿能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

3.视觉发展的敏感期为()。

A.O~4周B.4~8周C.O~3个月D.O~6个月D【解析】0~6个月是婴儿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4.眼手协调动作发生于()。

A.2~3个月B.3~4个月C.4~5个月D.5~6个月D 【解析】6个月左右的新生儿会出现眼手协调。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婴儿主要依靠与具体事物和事件联系进行时间定向B.4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学习对持续时间进行估计C.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时间知觉与时间概念结合起来D.5岁以后儿童能够以行动作为估计时间的参照物C【解析】幼J1It寸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思维参与时间的知觉,即把时间知觉和时间概念结合起来。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认为,婴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是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B.人工条件反射是在实验中经过专门提供的刺激反复作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C.最初人工条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条件反射D.新生儿的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D【解析】新生儿的习惯化也是学习得到的。

7.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A.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D.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C【解析】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就是再造想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所得材料自然、真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问卷法B.谈话法C.观察法D.实验法2.3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A.5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20分钟3.视觉发展的敏感期为()。

A.O~4周B.4~8周C.O~3个月D.O~6个月4.眼手协调动作发生于()。

A.2~3个月B.3~4个月C.4~5个月D.5~6个月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婴儿主要依靠与具体事物和事件联系进行时间定向B.4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学习对持续时间进行估计C.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时间知觉与时间概念结合起来D.5岁以后儿童能够以行动作为估计时间的参照物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认为,婴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是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B.人工条件反射是在实验中经过专门提供的刺激反复作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C.最初人工条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条件反射D.新生儿的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7.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A.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D.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8.标志着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是()。

A.语词概括的出现B.真观概括的出现C.动作概括的出现D.感知概括的出现9.某幼儿给“鱼”下定义时说:“鱼是一种会游的动物”。

该幼儿的概括水平为()。

A.初步概念水平B.依据具体特征下定义C.不会下定义D.同义反复10.情境言语和连贯言语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完整连贯B.是否反映了完整的思想内容C.是否为双方所共同了解D.是否直接依靠具体事物作支柱11.不但关心自己在行动中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绪,这是()幼儿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A.小班B.中班C.大班D.小学低年级12.下列哪一条符合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B.从边缘部分到中央部分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13.对黏液质的孩子,应着重()。

A.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B.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C.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D.防止任性、粗暴14.()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A.亲子关系的发展B.性别角色的发展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D.社交技能的发展15.()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A.游戏B.学习C.劳动D.交往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6.3~6岁幼儿有意注意有哪些特点?17.简述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8.如何理解“3~6岁幼儿的无意记忆占优势”?19.简述幼儿再造想象的主要特点。

20.学前儿童语句结构变化的一般特点是什么?21.什么是依恋?依恋有哪几种类型?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

共24分)22.举例说明学前儿童前概念阶段的主要思维特点。

23.试论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24.宝宝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

在宝宝4岁的时候,有人说,遗传了这么优秀的基因,宝宝以后一定也会非常优秀;也有人说,宝宝以后的发展关键还是看父母的教育以及后天环境的影响,和遗传没有什么关系。

听到这些说法,宝宝的爸爸妈妈私下里嘀咕,环境和遗传对于宝宝大约是一半对一半吧。

请根据所学理论简要评析这些观点。

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的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2.B【解析】2~3岁婴儿能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

3.D【解析】0~6个月是婴儿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4.D【解析】6个月左右的新生儿会出现眼手协调。

5.C【解析】幼J1It寸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思维参与时间的知觉,即把时间知觉和时间概念结合起来。

6.D【解析】新生儿的习惯化也是学习得到的。

7.C【解析】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就是再造想象。

8.A【解析】最初的语词概括的形成,是儿童思维的标志。

9.B【解析】题干中体现出儿童的概括水平还处于根据具体特征下定义的水平。

10.D【解析】情境语言和连贯语言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直接依靠具体事物作支柱。

11.B【解析】小班儿童还不了解和熟悉行为规则,到中班开始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和体验。

12.C【解析】每个儿童动作发展的顺序大致相同,时间也大致相近。

其规律是:(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动作;(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4)从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13.B【解析】黏液质的心理特点: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安静,沉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而不容易转移,外部动作少而缓慢。

因此,应着重培养他们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

14.C【解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15.A【解析】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方式。

二、简答题16.【答案要点】(1)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幼儿的有意注意开始发展,但不能充分发展;(2)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3)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的方法;(4)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

17.【答案要点】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端。

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形成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才能更进一步地认识客观事物。

儿童的情绪情感也常受感知觉的影响而变化。

因感知觉的返回作用,即通过感知的纠正这个中间机制,感知觉的发展也能促进儿童对自己行为的控制。

18.【答案要点】3~6岁儿童无意记忆占优势体现在:(1)无意识记效果优于有意识记;(2)由于记忆加工能力的发展,无意识记的效果随年龄增长而提高;(3)幼儿无意识记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

19.【答案要点】(1)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2)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3)幼儿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极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

20.【答案要点】(1)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2)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3)句子的结构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21.【答案要点】依恋是对特定的人持久的感情联系,从婴儿的角度看,与安全的需要有关。

新生儿和婴幼儿早期处于一种无助状态,生存的本能让他们寻找保护者。

依恋是他们天生的行为,为的是唤起注意,使一个依恋对象能留在身边,在危险和不安全情境下提供保护作用。

依恋的种类有安全型依恋、焦虑一反抗型依恋、焦虑一回避型依恋三种。

三、论述题22.【答案要点】前概念思维是中心化的思维,或称自我中心思维。

(1)这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现象。

如幼儿看到山上有雾就说“雾爸爸抽烟”,后来看到洗澡时的水蒸气说“雾爸爸”等。

(2)还没有形成一般的类的关系,只有“半个别、半一般”的关系。

如幼儿认为比自己小的女孩都是妹妹,她们将来长大都会变成她自己;还表现在认为个别成分并不是在整体之中。

(3)由于不掌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只有部分与部分的直接等同,因而他们常常运用的是“转导推理”。

比如,看到湖边小浪把沙土推前推后,幼儿喊道:“这像是给小姑娘梳头!”23.【答案要点】自我评价大约从2~3岁开始。

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和幼儿认知及情感的发展密切联系着。

其特点如下:(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幼儿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是靠成人对他的评价。

例如,她们评价自己是好孩子,因为“老师说我是好孩子”。

(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幼儿往往不从具体事实出发,而从情绪出发进行自我评价。

(3)自我评价受认知水平的限制。

此阶段幼儿的认知水平的局限表现在笼统性、局部性、外部行为、没有评价的论据等方面。

四、案例分析题24.【答案要点】儿童的发展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是:人脑和周围现实。

一方面,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是影响儿童心理的生物因素。

遗传提供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也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的程度或水平,即生理发展。

在遗传的基础上,儿童从受精卵开始要经历十多年的生理成熟过程。

虽然遗传素质和遗传程序制约着儿童的生理成熟,但成熟并不由遗传绝对决定。

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另一方面,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发展的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的重要因素。

可见遗传和环境的影响缺一不可。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这种理论是()。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二因素论D.相互作用论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A.0~3岁B.O~6岁C.O~12岁D.0~18岁3.儿童最初对世界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的集中。

A.触摸觉和视觉B.知觉发生和视觉、听觉C.口腔触觉和视觉D.动觉和机体觉4.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

A.手眼协调动作B.独立性的出现C.坚持性的出现D.分离焦虑的出现5.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C.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D.选择性注意的范围扩大,定向性注意的范围缩小6.儿童注意开始受到表象影响的年龄是()。

A.1岁以前B.1~3岁C.3~4岁半D.4岁半~6岁7.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A.抓握反射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C.手的无意性抚摸D.无意的触觉活动8.成人习惯于说:“你如果不多加衣服就会感冒。

”孩子则不能接受这种预见的后果,她看到小布裙子好看,她要穿。

这说明这个小孩的思维还处在()阶段。

A.直观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前概念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9.幼儿形成数概念的关键是()。

A.掌握数的顺序B.知道数的实际意义C.掌握数的组成D.能辨数10.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A.听故事B.练习打字C.弹琴D.练声11.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是()的出现。

A.有差别的微笑B.出声的笑C.诱发性的笑D.自发性的笑12.(),儿童动作有意性的发展出现了较大质变,可以说是意志行动的萌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