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策率分析论文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成绩: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自学考试分析报告专业:工商企业管理课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学生姓名:王娜娜准考证号: 014714100001教学点:13教育1班2014年 5 月 4 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姓名:王娜娜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经济贸易壁垒现状对策分析自改革开放我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加入WTO更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中国已俨然成为贸易大国。
但贸易大国不等于贸易强国,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消退,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但是在国内人民币汇率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率下以及国际上美元贬值,贸易壁垒的增强,出口需求的萎缩等国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而自改革开放加入WTO 以来,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但离贸易强国还有不少差距。
在走向贸易强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近期我国对外贸易现状,提出一些积极因素和建议。
一、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的概述虽然当今全球贸易的体制已经基本形成,但当次贷危机恶化成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经济遭受严重的打击,再加上美元贬值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使中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为此,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对外贸易经济现状的基础上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加大对外经贸的交涉力度,有效化解中外贸易纠纷,是中国的对外贸易经济快速回到高速增长的轨道上来。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主要方式包括:1对等贸易;2展卖;3加工贸易;4补偿贸易;5技术贸易。
二、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现状2011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对外贸易着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外贸政策保持基本稳定,进出口平稳较快发展,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外贸发展更趋平衡,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
中国对外贸易论文
中国对外贸易论文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的发展,无论从贸易规模的扩展上还是在贸易结构的优化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对外贸易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国对外贸易论文范文一:提高对外贸易经济论文一、关于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途径(一)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着力优化进出口结构着力优化进出口结构。
继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扩大高新技术产品、服务产品和农产品出口,进一步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
出口商品价格要全面反映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和资源环境代价。
鼓励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规范出口秩序,遏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低价竞销和恶性竞争。
进一步优化进口商品结构,抓住当前国际石油价格回落的有利时机,适时扩大原油进口,充实国家石油战略储备。
进一步提高进口的便利化程度,适当减少进口自动许可目录产品。
抓紧研究进口信贷、进口融资担保等政策,为促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创造条件此外,实施科技兴贸工程,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
科技兴贸工程是商务部13项重点工程之一,通过建设一批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运用政府相关的特殊政策,如典型的技改贴息以及新型产品的研发和资助等,在最大程度上的鼓励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以及再创新,进而使得企业能够获得属于自己的高新技术产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对外贸企业的扶持和管理就目前的形式而言,我国外贸经济效益的提高不外乎是外贸企业利润的提高,因此,在我国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应该转变期职能,即是必从过去的外贸经营者转变为外贸宏观调控者,从直接的行政干预转变为通过汇率、关税等经济手段进行间接调控,进而通过对外贸企业的扶持和管理提高产品在国际的竞争力,简单而言,由于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职能必须有所改变,必须要与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
简单来说,政府在改变职能后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1、树立正确的经营指导思想,明确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将一切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最新-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分析论文
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分析论文《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分析论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出口贸易结构】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分析1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贸易结构;低附加值:自主创新一、我国贸易结构的现状我国是贸易的大国,在刚刚结束的十界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总理提到2006年。
我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上年净增3387.8亿美元,增长23.8%,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速连续5年保持在20%以上(见图1)。
与此同时,全球2006年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25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起,同比增长37%。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纪尽善认为,如果提高出口质量,贸易摩擦就会少一些。
这组反差警示大家,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急需转变,在技术标准、劳工保障、质量控制标准等方面,我国要加快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说,根据世贸组织去年底的反倾销统计报告,我国仍然是全球反倾销调查的头号目标国。
这个每半年一次的报告提醒中国贸易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图1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额呈强劲增长趋势,但国贸易出口状况并不乐观,出口贸易结构问题一直制约着出口贸易的发展。
二、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问题分析(一)我国的出口结构仍存在着技术档次及附加价值低的问题1、出口以劳动密集产业为主,技术含量比较低。
首先。
我国的贸易总额虽然很大,但是出口的产品中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据统计,我国出口量最大的十类产品中有九类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而这些产品的附加值比技术密集型的电子产品要少得多。
今年两会期间,商务部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以纺织品为例,中国工厂通常只能拿到5%―10%的利润,35%的利润归了品牌所有者,还有55%的利润被设计环节和销售环节(包括运输商、批发商、零售商)拿走,他们基本上都是国外的公司。
”其次,目前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虽快。
但主要依靠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而且机电产品一般档次较低,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不高,缺乏有后劲的支柱产品,出口能力尚未形成规模。
我国出口贸易模式发展与现状分析_贸易经济论文
我国出口贸易模式发展与现状分析_贸易经济论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在规模和结构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根据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相关理论,从对外贸易贡献率方面对我国出口贸易模式进行分析,指出了我国出口商品存在着结构层次不高、技术含量低、总体竞争力不强、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不高等问题,最后对我国贸易模式与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贸易模式贸易平衡贡献率1.引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结束了30年之久的进口替代的发展模式,学习日、韩和东南亚等国家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实行出口导向型产业政策并获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事实证明我国采取的这种发展模式是成功的,取得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从1978年我国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沿江开放后,这些地区获得了经济迅速发展,并很快向国内其他地区辐射,使全国的GDP实现了20多年来年均9%的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的奇迹。
长期以来研究对外贸易的主要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一直被视为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石,指导着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实践,使各国能准确地把握自身的要素特点和相关优势,并依此来调整和确定本国合理的进出口结构。
大卫·李嘉图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都具有绝对优势,但各自的优势程度也会不同,应该集中力量生产并出口本国优势较大的商品,进口本国绝对优势较小即相对不利的商品;另一个国家如果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地位,其劣势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应该集中力量生产并出口该国劣势程度较少的商品,而进口该国劣势程度较大的商品。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在对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于20世纪30年代共同创立了生产要素禀赋论。
他们认为:各国资源禀赋不同,即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可供应量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
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的禀赋不同,各国在生产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产品时,具有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论文(通用12篇)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论文(通用12篇)摘要我国进行对外开放之后,与各国间的贸易、货品及人员流动也日益频繁。
而只有通过有效实现国际物流工作的利益最大化,加强出口市场的管理规范,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等措施,才能够加快我国国际贸易前进的脚步。
从而增强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工作高效稳定的开展。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其发展路径,并提供了几点应对策略。
关键词国贸;发展模式;路径分析正文世界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使得对外贸易的环境也愈加复杂。
在此背景下,与各国之间的一些贸易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我国要解决当前的国贸问题,并就必须选择有效的发展路径完善和改进国贸现状。
一、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问题肆意消耗资源。
众所周知,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属于能源大国。
但受到我国当前的国情限制,我国在当前国际贸易中,主要的出口产品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两类。
而为了保证国际市场的需求,扩大贸易出口额,许多企业开始肆意开采消耗我国的自然资源,导致当前矿产资源十分稀缺,而国内森林耕地面积也在不断减少,我国自然资源在不断地被消耗,但仍然无法满足持续增长的国际市场的需求。
国际竞争力较弱。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我国在当前国际贸易中,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我国在最近几年已经逐渐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转型,也越来越看重科学技术的运用,并增加了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出比,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地位仍然无法撼动,而且从短期国贸市场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占主导地位。
除此之外,虽然我国目前出口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但真正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是比较稀少的,而我国的科技水平与各发达国家相比也明显处于落后水平。
由此可见,我国国贸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其在世界经济市场中的地位也令人堪忧。
贸易冲突严重。
我国属于人口大国,相对来说劳动力资源就比较丰富,且劳动力价格也比较低廉,劳动力成本不高也导致了我国商品在出口市场中的价格低廉,也对同类的进口国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论文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论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进步的推动,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与此同时,我国服务贸易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国际竞争加剧、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等。
因此,深入探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对于提升我国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贸易逆差逐年缩小。
在服务贸易领域,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金融、旅游、教育、医疗、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服务体系。
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合作也在不断加强。
然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服务贸易总量相对不足,服务贸易在整体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仍然较低;另一方面,服务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传统服务贸易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新兴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仍需加强。
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扩大服务贸易规模: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竞争。
同时,加强与国际服务贸易伙伴的合作,共同开拓服务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推动传统服务贸易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领域转型,加快发展新兴服务贸易领域,如数字贸易、绿色服务等。
同时,加强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投资等领域的融合,形成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加强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推动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完善服务贸易政策法规体系,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加强服务贸易监管,防范服务贸易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四、实施路径与具体措施为确保上述对策的有效实施,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路径和措施:建立服务贸易发展协调机制:成立专门的服务贸易发展机构,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推动服务贸易政策的落实和执行。
中国对外贸易论文范文精选
中国对外贸易论文范文精选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入世又标志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进入了重要的历史阶段。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对外贸易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国对外贸易论文范文一: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论文一、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协同作用理论依据虽然,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都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说明了出口贸易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同时,按照绝对优势理论原理,进口国可以借助对外贸易消除国民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行业短板,有效降低社会整体生产成本之后,国民经济总体水平会得到一定提高。
因此,进口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作为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对于认清国民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制定切实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只要是国家经济运行状况良好,开展对外贸易对一个国家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将启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协同作用实证分析1.对外贸易与GDP依存关系进出口额可以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规模,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
从2004年至2013年10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呈高速增长趋势,从2004年的货物进出口总额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货物进出口总额亿元,增长了近2倍。
虽然在2008年前后由于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再加上国际市场紧缩,对我国国际贸易总量的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2009年金融动荡结束,我国国际贸易的总量继续增长,2010年增长到历史最高水平,所以这10年来,我国国际贸易几乎呈大幅度增长的态势(见图1)。
同样2004年至2013年1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也呈持续增长趋势,从2004年的GDP总额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GDP总额亿元,增长超过2倍,且每年持续增长,2013年增长到最高水平,所以这1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呈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态势。
综合进出口总额增长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数据表明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当GDP的增长量下降时(2009年),对外贸易发展受制约,当GDP的增长量持续上升时,对外贸易呈持续上涨趋势。
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和发展论文
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和发展论文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和发展论文预读: 摘要: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国际贸易遇到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笔者结合现代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对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从国际贸易的分类及统计指标出发,结合国际贸易形式整理出我国国际贸易面对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简要提出对策,为我国国际贸易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为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已初步建成,我国在世界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综合国力逐渐加强,但是受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制约,我国国际贸易可以发展的空间还有很大,本文将从国家贸易的分类及统计指标入手,对我国国际贸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做进一步分析.一、国际贸易分类及统计指标概述(一)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形式1.按所站角度不同划分对外贸易是站在一国的角度看国际贸易.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别的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的总称.有些国家如英国、日本又称之为海外贸易.传统的对外贸易由商品的进口和出口两部分构成,所以亦叫进出口贸易.2.按商品流向进行划分出口贸易:出口贸易是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运往他国市场销售.一国出口收入的全部金额为出口总额.进口贸易: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市场销售.一国进口所支出的全部金额为进口总额.过境贸易:凡A国经过C国向B国运送商品,对C国来说就是过境贸易.其具体细分包括直接过境贸易和间接过境贸易.直接过境贸易,即外国货物到达本国口岸后,在海关直接监管下,通过国内运输线从其它口岸离境,有时直接过境甚至不需卸货和转换运输工具,承办过境的国家一般要收取一定的费用.间接过境贸易,即指外国货物到达本国口岸后先存入海关保税仓库,没有经过任何加工改制,在从海关保税仓库运出国境的活动.过境地的特点通常是地理位置重要、资本市场发达、商业氛围浓.如香港、新加坡、澳门、台湾等.(二)常用国际贸易统计指标衡量国际贸易规模的指标主要是:国际贸易额:指世界各国出口贸易额的总和,也被称为国际贸易值.世界出口货物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进口货物总额.因为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不包括保险费和运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国际贸易量:指用进出口商品的实物单位表示贸易规模的指标,剔除了价格变动等因素带来的虚假成分,它更能准确地反映一国的实际贸易情况.是用同一货币单位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规模.各国一般都用本国货币表示,但为了便于国际比较,各国同时又用美元进行统计.(三)对外贸易依存度概述所谓对外贸易依存度,主要指对外贸易总额在本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其主要用来反应国家国民经济对外发展的依赖程度以及本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又被分为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这就更能准确地表示一国经济增长对外贸所依赖的程度.进口依存度反映了一个国家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出口依存度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对外贸所依赖的程度.一般来说,对外贸易依存度越高,该国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赖程度也就越大,同时也表明对外贸易在该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四)国际贸易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萌芽阶段(始于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15世纪末至16世纪的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开始了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2.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是以大机器工业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形成.这时期的国际分工形式基本上是以英国为中心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对立下的“垂直式”的分工体系.3.发展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第二次科技革命)这一时期国际分工的主要特征是:垂直分工: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垂直式”分工继续向深度与广度发展,分工的中心从英国一国变为一组国家.水平分工:工业国之间发展成一种“水平式”的工业部门间的分工.如英国:侧重钢铁生产;德国重化学工业;芬兰主要是木材加工.4.深化阶段(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战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生产力的进步、跨国公司的兴起、殖民体系的瓦解,导致了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的新特征.二、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分析(一)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快速发展势头,加速发展我国国际贸易,使我国今日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产品加工基地.现代服务贸易、物流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以发达国家良好的经济氛围为背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方式,改善我国经济企业发展,推动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影响.未来经济是技术型经济为主,鼓励创新经济的发展.金融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向别国借鉴经验,加强国际金融合作,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促进国内经济贸易发展.机遇与挑战往往并存,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体系中.随着能源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国际政治局面动荡不安,我国贸易发展较世界贸易发展仍有很多不足与差距.(二)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强劲反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产生强劲推动作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除去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增速有所下降,2010年至今,我国国际贸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三)对外贸易差额有所下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整体态势发展良好.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呈增长趋势,贸易规模扩大.其中,出口额与进口额稳步增长,出口规模扩大持续扩大.三、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内部问题(一)从出口产品的结构来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主要为劳动力高、污染高、耗能高、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从侧面反映出我国从贸易总额上体现出的贸易利润,其实并没有数据反映上的占有优势.也就是说,我国虽然出口额大,但是我国通过贸易获得的利润较低.并没有数据反映的多,因为我国目前的比较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这也就是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层次偏低,盈利能力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总值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进入新世纪以来,加工贸易在出口的比例一直在一半以上.尽管近两年有所下降,但也处于接近一半水平.二是我国虽为制造大国,但是外企在国内制造业的作用也很大,近一半以上的产品均是由外资企业完成,我国只是做到简单装配作用.三是我国较其他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急需增加.虽然近几年有逐渐增长趋势,但较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很多是国外的核心部件运到国内进行组装来完成制造的.其核心部件的关键技术并不是我国的知识产权,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出口比例仍然很低.(二)从我国产业结构理论和贸易机制来看随着近几年国际贸易的发展,结合有关数据,可以发现如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偏向第三产业发展,其第三产业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而在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较低,虽然近几年有适当调整,但较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仍然比重较低,发展速度缓慢.(三)我国国际贸易人才短缺我国高校虽然设置国际贸易专业,但是我国仍然缺少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高校毕业生能留下从事本专业的人较少,坚持五年以上没有转行的人就更少,造成了我国国际贸易优秀人才严重短缺.四、解决当前我国国际贸易现状的对策首先,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建设.我国制造业需要在世界经济占有一席之地,需要增强自身自主研发技术,革新研发理念、加大自主研发扶持力度,将创新设计作为当前主要发展目标.提高我国核心技术出口比例,改变我国代工厂的现状,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变被动为主动;其次,加强第三产业结构.完善我国第三产业结构、优化我国国际贸易机制,有效提升我国第三产业在我国整体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最后,加大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在质量上,对我国国贸人才素质严格要求.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对外贸人才的素质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熟悉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 五、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一)努力保持国际贸易稳定协调增长随着我国现代国际贸易领域的快速发展,一旦出现世界经济环境大起大落,必定对我国经济稳定造成严重影响.为促使国际贸易稳定稳步增长,需要结合我国国际竞争力能力,加强国家外贸体系建设,完善外贸相关制度,如完善出口退税等财税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扶持力度;建立符合国际环境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加快与世界信息的互动交流;培养优秀的本土跨国公司,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要鼓励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创新性自主研发产品企业,增强国际核心竞争力.(二)国际金融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出口高压发展目前,国际经济政治瞬息万变.高就业难、政治斗争等为国际金融市场带来新一轮的考验.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市计划,旨在鼓励本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以制造大国著称,缺少核心知识产权的中国经济也面临新的考验,处于高压环境中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国在出口中高端产品中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三)加快转变国际贸易增长方式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外贸增长方式,正确处理规模、效益、质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地方政府和企业将外贸增长重点转移到质量和自主研发上来.为转变增长方式创立优惠政策.结合国内外优秀品牌经验,坚定信心,发展本土特色品牌,让我国品牌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从而带动相关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效应.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规范外贸经营秩序.贸易经营秩序的混乱是不利于国际贸易的长远发展的,经营秩序的混乱也会减少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应获取的利益.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协调能力,对企业合理安排进出口要做好引导.(四)加强优秀国际贸易人才队伍建设优秀的外贸人才对发展本国国际贸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优秀国际贸易人才也有更加严格的职业素养要求,具体包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熟悉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等,相信随着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力度的加大,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领域和新的高度.六、结语根据原创论文统计数据分析,本论文认为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虽然呈现稳步增长,但是继续由制造业经济向技术型经济转变.要提高我国国际贸易业务量,增加利润,进而达到我国国际贸易的稳步增长,这就要加大对我国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这也是未来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相信随着对国际贸易研究的深入,我国国际贸易将迎来更有质量、发展更加平稳的新时代.参考文献:[1]孙徽徽,潘仲乐.浅析我国国际贸易的现状与发展[J].北方经贸,2014(9).[2]许月.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7).[3]钟奕岚.我国国际贸易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9).[4]秦小华.浅析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及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江苏商论,2014(33).。
《中国服装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以中国外贸的兴起和进步为引导,围绕外贸的进步对中国服装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来分析问题。
文章首先就近年来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外贸发展迅速进步进行了阐述,继而对中国服装行业适应外贸发展大背景的现状和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服装对外贸易所带来的不积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引入一些实例,去体现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
在抛砖引玉之后寻找“症结”所在,而后“对症下药”,归纳出现问题的原由,进而对如今的中国服装业出口外贸,提高知名度等问题提出意见及建议,并进行总结归纳。
关键词:中国服装业外贸现状原因对策1目录引言 (3)一、中国对外贸易现状.............. ...... ...... .. (4)(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贸易 (4)(二)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分析 (4)二、中国服装行业对外贸易现状 (5)(一)我国服装行业对外贸易现状 (5)(二)××公司服装对外贸易现状........................ . (6)(三)我国服装行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 (6)三、改善中国服装对外贸易现状的策略..................................9(一)创建品牌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 (9)(二)提高设计水平,增加附加值 (9)(三)加强市场营销能力.............................................91、准确定位......................................................102、提升品牌价值..................................................103、产品扩大与外延................................................104、电子商务对服装销售的影响以及服装电子商务的前景................10结论..............................................................12参考文献...........................................................13致谢.. (142)浅谈中国服装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引言随着中国正式入世后,中国在全球贸易中逐渐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已成为各个产业的制造大国以及出口大国。
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势和策略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势和策略分析第一章:背景介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贸易国之一,在对外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章将对中国对外贸易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
第二章: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本章将重点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势。
首先,揭示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趋势与特点,包括贸易额的变化、贸易的结构和主要贸易伙伴。
此外,还将分析中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挑战,如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贸易摩擦等。
第三章:中国对外贸易策略分析本章将重点探讨中国对外贸易的策略。
首先,分析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性,并介绍中国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举措和政策。
接着,讨论中国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包括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等。
最后,介绍中国加强贸易便利化的策略,包括优化政策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
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本章将探讨中国对外贸易模式的转型。
首先,分析中国从传统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转型的必要性。
然后,介绍中国积极推动高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政策措施。
最后,讨论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
第五章: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本章将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分析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和挑战。
然后,讨论中国的外贸竞争力和国际市场份额的问题。
最后,揭示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机遇和提升中国品牌影响力的可能性。
第六章: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前景展望本章将对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前景进行展望。
首先,分析中国当前对外贸易形势的基础上,展望未来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然后,讨论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可能性和方向。
最后,探讨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影响和作用。
第七章:结论本章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明确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重要性,并展望中国未来对外贸易的发展前景。
以上是关于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和策略分析的章节划分,通过对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和策略的深入分析,旨在提供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全面了解和深入认识,并为中国未来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和发展提供参考。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分析论文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分析论文一、贸依存度与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1、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我国今年的外汇储备达到7000亿美元,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自然来自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量顺差贸易。
由此,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已初露端倪。
大量顺差贸易自然引发高发性贸易磨擦。
进口影响供给,出口影响需求。
需求扩张引发贸易磨擦。
这里引入外贸依存度这个概念。
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相当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它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也是反映一国与国际市场联系程度的标尺。
世界各国的平均外贸依存度由1970年的%到1990年升到%,2000年又升到%,直到2003年也才接近45%。
而对比我们国家的情况:1970年%,到1990年一跃升为%,2000年又创历史新高%,2004年已达70%。
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较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增长过快,而且已明显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对比日本的外贸依存度,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21%-26%下降到80年代末至20%以下,基本上维持在3个百分点变化范围内。
而且世界范围内存在一个趋势,越是经济发达的大国,外贸依存度变动范围越小。
进口依存度的提高不仅会对我们国家的相关产业发展造成冲击,而且在目前经济过热的条件下,将进一步增加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
出口依存度结构来看,我国轻工业和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依赖国际市场,不仅容易引发贸易磨擦,增加就业压力,而且严重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
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依赖加工贸易的方式,不仅减弱了出口结构升级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且使我国贸易福利水平降低。
2.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增速如此之快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我国的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大,且以制造业为主。
第二,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程度较低,而且一直处于逆差状态。
单从国内GDP角度来讲,美国的第三业占GDP的比重超过75%,而我国的仅为33%左右。
第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当GDP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而对外贸易增速越快则外贸依存度越高。
有关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
有关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篇1浅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摘要: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
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
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关键词: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一、中国对外贸易特点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
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
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一大亮点。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经济贸易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二)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一直是我国吸引外资、发展经济、提升经济结构、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三)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贸易比较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增长,占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成为带动出口增长主要因素。
(四)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向多样化发展。
(五)我国的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由于我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积极发挥作用并积极的推进区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的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转变(学年论文)
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及相关研究综述,阐述了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和转变对外贸发展战略的重要性,针对目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文章通过总结和归纳自身研究,以及通过对英美对外贸易战略的回顾,对中国的启发,提出中国的新外贸战略内涵及政策建议,以及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可有效提高我国产业与外贸竞争力。
关键词:外贸;发展战略,政策建议1.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及相关研究-----------------------11.1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背景--------------------------------------11.2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两大重要阶段--------------------------12. 英美对外贸易战略的回顾及对中国启发--------------------2 2.1英国对外贸易战略回顾------------------------------------------22.2美国对外贸易战略回顾------------------------------------------33. 中国的新外贸战略内涵及政策建议------------------------5 3.1新外贸战略内涵------------------------------------------------5 3.2政策建议------------------------------------------------------6 3.3结语----------------------------------------------------------7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转变1、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及相关研究1.1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背景建国至今,我国对外贸易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转变,1949年开始主张闭关自守战略,1972年主张进口替代战略,1978年主张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并存,1994年主张出口导向战略,2005年主张完全开放战略。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学生学术科研论文论文题目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院别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年级 2011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2014 年 6 月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制目录一、近期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的特点 (2)(一)与2008年同期相比,进出口贸易额大幅下降,贸易顺差明显减少,但是,出现回暖迹象 (2)(二)在出口商品中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明显小于同期出口总体水平. 2 二、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考验 (3)(一)经济环境不稳定 (3)(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威胁上升 (3)(三)贸易结构不合理将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4)(四)美元持续疲软和人民币升值挤压出口利润空间 (4)三、中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因素 (4)(一)中国工业体系完备,门类齐全,竞争力强,底气足 (4)(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还有很大潜力 (4)(三)政府的参与及调控作用将为贸易发展注入强心剂 (5)四、我国对外贸易应采取的对策 (5)(一)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 (5)(二)对外贸易摩擦方面 (6)(三)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方面 (6)五、结论 (7)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蒙楚羽指导老师:崔彩周摘要自改革开放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加入WTO后更为国内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中国已俨然成为贸易大国。
但贸易大国不等于贸易强国,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
本文通过分析近期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的特点、以及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因素及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财政政策;贸易顺差;贸易壁垒一、近期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的特点自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贸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各国政府也纷纷采取措施保护本国工业,与此同时,贸易摩擦不断,贸易纠纷愈演愈烈,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显有发展,贸易外部环境不断恶化。
面对这一严峻复杂的形势,中国政府果断决策,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出台了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等一系列稳外需政策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外贸发展出现积极变化。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消退,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但是在国人民币汇率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率下以及国际上美元贬值,贸易壁垒的增强,出口需求的萎缩等国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本文通过分析近期我国对外贸易现状,提出一些积极因素和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贸易壁垒一、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现状2011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对外贸易着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外贸政策保持基本稳定,进出口平稳较快发展,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外贸发展更趋平衡,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
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运行的主要特点是:(一)进出口呈高开低走态势,贸易平衡状况继续改善。
1-9月,全国进出口26774.4亿美元,同比增长24.6%。
其中,出口13922.7亿美元,增长22.7%;进口12851.7亿美元,增长26.7%,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4个百分点。
进出口增速呈高开低走态势,单月出口增速从1月份的37.6%回落到9月份的17.1%,进口增速从51.6%回落到20.9%。
(二)民营企业表现抢眼,一般贸易比重上升。
从经营主体看,尽管外部环境趋紧、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但中国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转型加快,根据国外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外贸策略,企业竞争力、开拓市场及抗风险能力日益增强,进出口增速明显快于其他主体。
(三)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推进,新兴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今年以来,中国与传统市场贸易增速有所放缓,与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发展。
近年来,中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不断加强沟通交流,化解分歧,建立多个贸易促进平台,扩大贸易互补性,妥善处理贸易摩擦,纾缓了贸易结构不平衡压力,为中国企业开拓新市场创造了良好环境。
(四)中西部外贸发展动力增强,增速明显加快。
随着陆和沿边开放型经济的快速推进,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步伐加快,加工贸易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呈抱团转移趋势,有的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产业“集群式”赴中西部安家落户。
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对策
完善中央、省、市三级分级化管理的纵向体系 建立以专业外贸公司为纽带的行业内部的横向战 略联盟 企业自身重视价值工程
中国对外贸易额逐年增大 经贸格局发生了变化,但实质出口产品仍以劳动 密集型产品为主,工业附加值不高 贸易伙伴过于集中,抗风险能力不足 传统的优势产业受到国际市场比较大的影响
我国外贸企业具有特点(从微观层面分析)
国际贸易及国际金融方面的人才缺乏使企业承担 更大的经营风险 信息不对称导致无序竞争 研发能力不足阻碍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浅谈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措施
浅谈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措施作者:杨峰来源:《中国化工贸易》2014年第05期摘要: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下,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然而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中还有诸多不良因素,同时对外经济贸易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文在研究全球经济贸易和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别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竞争力等多个方面出发,提出相关对策来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对外经济贸易现状及措施前言:对外经济贸易对我国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企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等发挥着重大的积极作用。
自 1978 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世情的对外贸易政策,努力加强与各国的贸易关系,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2008 年 9 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低迷状态,我国对外贸易大幅下滑。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温还在全球显现,世界经济低增长、高风险的态势并没有明显改观。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既面临着外需低迷、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升高、融资难、融资贵、人民币升值、摩擦增多等多重困难,又面临着发达经济体进一步下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国际金融商品市场可能持续动荡、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的国际形势,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依然充满变数。
1.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1.1 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值逐步增大自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经多年努力,我国GDP年增长速率逐渐稳定,每年以9%左右速度不断增大,而对外经济贸易作为对我国GDP有较大贡献的经济来源之一,近年来也一直处于高速运转状态。
在文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下,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总量与顺差均持续、高速升高。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2009年进口、出口总值为 22073 亿美元,对外经济贸易顺差为 1961 亿美元,在2010年时我国进出口总值有30%的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
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战略选择摘要:中国积极地参与全球化经济的市场经济的竞争,取得令人瞩目的非凡成就,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面对着全球经济危机,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社会的永恒法则,贸易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中心议题.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而言,落实“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文就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走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我国对外贸易近几年发展迅速,2010年,中国外贸实现了恢复性快速增长,进出口已经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再创历史新高,为“十一五”外贸发展规划目标的胜利完成画上圆满句号。
2011年一季度,中国进出口贸易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结构进一步优化,平衡状况进一步改善。
但我国对外贸易走的是“高消耗、高投入、低收益”的发展模式,对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促进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那么如何保持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可持续”的统一,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并获取不断增长
的贸易利益,达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并对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的现在
显得日益重要。
一.中国对外贸易过程中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中国对外贸易外贸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的对外贸易企业绝大多数缺乏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这往往会导致企业不能生产性能完善的商品用于对外贸易。
质量、性能不够优异的中国商品缺乏品牌意识,难以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在国际市场日益加剧的市场经济中很难处于有利的地位。
(二)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商品占出口贸易的比重较大
我国对外贸易的贸易结构比较落后,对外贸易的出口创汇的主要增长方式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外贸产品档次不高,消耗了国内大量的资源,但是对外贸易的利润却很低。
我国进口一架波音客机要花费2100万美元左右,但是我国出口一双鞋,平均下来才2.5美元,换一架波音客机得用840万双鞋。
近几年来,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出口商品中,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行业占据很大的地位,而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型的行业却占据很少的部分。
(三)全球经济不景气,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对外贸易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007年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政策调控、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等外部原因。
中国对外贸易的外贸增速开始下滑,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深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 中国的对外贸易出现
了冬天。
国家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国际经济危机还在蔓延和发展。
世界经济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复苏的可能性不大,我国对外贸易的外部需求处于低迷的状态也得不到改善。
、
(四)对外贸易面临新的贸易壁垒的制约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经济范围内的迅速发展,世界其他国家开始以种种借口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实施贸易壁垒,严重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性发展。
其中欧盟、美国、加拿大等等国家都针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实施了贸易壁垒政策,这大大的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绿色贸易壁垒已给我国外贸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它作为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形式,已越来越成为有些国家国际贸易政策的一部分。
发达国家利用环境标志制度、环保包装制度、环境管制措施等等,借机大肆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歧视和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商品的进口,使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
(五)出口贸易高度依赖发达国家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行业,而且中国对外贸易对发达国家的依存度太高。
发达国家主要生产出口技术密集型的外贸商品,刚好和中国劳动密集型的创痛行业形成互补。
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有美国、日本、欧洲州国家、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对这些发达国家的高度的产品出口依赖程度,会加剧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风险。
我国要想成功的应对对外贸易的严峻形势,就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二.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战略决策建议
要充分挖掘我国外贸出口的潜力,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开拓新的工业品出口增长空间,又要逐步摆脱因贸易的增长给环境和资源带来的压力,必须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
(一)扩展贸易空间,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
首先,由于我国的对外贸易依赖程度比较大,所以首要的扩展市场空间就是要注重国内市场的开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不断增强,国内市场已成为最广阔、最有潜力和吸引力的市场。
我们不能任由外国企业来占领这个市场,民族企业应求得发展,与其竞争。
政府可采取逐步取消外贸企业的各种资源使用优惠政策等措施,取消人为划分内贸与外贸的做法,使外贸企业和非外贸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应努力巩固老市场,积极开拓新市场,扩大对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市场占有率,积极发展同欧盟、东欧国家的经济贸易交流,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联系,逐步实现市场格局多元化,提高我国外贸抵抗外来风险的能力。
(二)发掘和创造新的比较优势,重视制度创新。
制度是由人们创造并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有竞争力的规则能激励人类潜能的发挥和启动比较优势,并创造竞争优势。
就企业内部而言,规模经济和报酬递增主要来自于企业制度的创新。
日、韩等国就十分重视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大企业集团的发展,在政府支持的产业中
培植企业集团。
我国的汽车等战略性产业应借鉴其经验,发展较大经济规模的企业集团。
现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垄断条件下的集团竞争,贸易利益的来源主要取决于集约化规模的程度。
在世界贸易和投资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跨国公司。
而我国外贸企业结构迄今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存在着缺乏主导产品、无长远规划、缺乏开拓新市场的能力等缺点,发展潜力极为有限。
因此,要大力发展我国的外贸事业,必须使外贸企业向大型化、实业化方向发展。
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组建一些以贸易为主业,兼具贸易、产业、金融、科技开发和综合服务功能,企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中国式综合商社。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警惕政府干预无效,特殊利益集团的出现以及道德风险问题,而应以本国企业快速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竞争者为主旨。
(三)增强环保意识,盯住国际标准,努力占领绿色市场。
首先,政府应通过一系列法规、制度,使企业改变传统的局限于企业内部利润的最大化或者成本的最小化的经营决策,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效益评价体系之中,采用社会经营决策,统筹协调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
其次,与国际标准接轨。
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环境法规构成了环境管制的依据,由此产生的贸易争端不断出现。
如1980年美国禁止从加拿大进口金枪鱼及其产品,1987年加拿大限制出口未经加工的鲱鱼和鲑鱼、1980-1990年泰国限制从美国进口卷烟等。
我国应认真研究各种重要的国际标准并加以宣传、推广,保证我国出口商品在技术、安全、卫生、环保各方面
接近或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减少贸易摩擦。
最后,要大力开拓环保市场。
绿色产品是未来消费的主流,绿色市场为我们提供了无限商机。
鉴于此,我国一些企业已积极致力于开发无氟节能冰箱、绿色涂料、绿色炊具、绿色食品等绿色产品,并迅速打入国际市场。
海尔集团也首家通过了ISO14000环保质量认证,冲破了绿色贸易壁垒,保住了未来国际市场上的一席之地。
我们仍应努力提高环保技术、不断开发绿色产品,同时避免绿色贸易壁垒的不利影响,从而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可持续的、长远而健康的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更加凸显,全球经济结构和贸易格局面临着深刻调整。
中国对外贸易也将进行新的调整,努力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从主要依赖低成本优势向增强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创新,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全方位国际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融入世界经济,推动对外贸易实现更平衡、更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与贸易伙伴共享繁荣,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