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分类新标准
中国好大学的分层与分类标准
![中国好大学的分层与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2d7ff1ae009581b6ad9eb84.png)
中国好大学的分层与分类标准在进入主题之前,让我们先看一看社会上判断好大学的两个常见误区。
根据口碑选择大学只适用于极少数的情况,因为除了清华、北大等极少数公认的顶级大学,绝大局部学校都不具备超凡脱俗的实力,所谓的口碑实际上是于局部人群的更熟悉和更了解。
人们由于自身经历和生活中接受到的一些零散的信息,对有些大学比拟熟悉以及产生了一些或好或坏的印象,而对另外 99%的学校那么是完全陌生的,在这样的根底上形成具有很强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即便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工作者,也都会受限于个人的经历和视野,很难对大局部学校的情况做出全面的判断。
依靠口碑推荐的方式来选择学校,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风险也很高。
中国实行的是相对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为便于管理和经费投入,政府通过各种方式给大学贴上了不同的身份标签,是否具备某种身份,实际上就成为判断大学层次的标志。
比方,招生时的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就是一种学校身份上的区分。
而对于100多所一本院校,身份标签的种类就更多,比方是不是副部级、是不是设有研究生院、是不是有自主招生权,等等。
在种种身份中,最为社会所熟知的当数“211工程”学校和“985工程”学校,以至于现在211和985在很多时候已经成为好大学的代名词。
客观地看,政府设置的这些身份标签具有很高的门槛,大学并不能轻易取得,因此有这些身份的大学绝大多数都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办学水平最高的好大学。
然而,从学生报考的角度看,凭借学校身份来选择大学有很大问题:首先,是否给予某些学校某种身份往往并不以办学水平为唯一标准,国家还会考虑政治、民族、国防、地域平衡等其他因素。
以“211工程”和“985工程”为例,这两个工程所支持的学校都不是一次性而是分批产生的。
“211工程”从 1995年开始实施,xx年青海大学、海南大学、宁夏大学、大学和石河子大学入选最后一批;“985工程”从1999年开始实施,xx年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入选最后一批。
全国一本院校分类
![全国一本院校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73f3dd1476c66137ee06191e.png)
4、沈阳农业大学 9、汕头大学 14、长春理工大学 19、东北财经大学 4、山西大学 9、安徽农业大学 14、山东师范大学 19、西安工业大学 24、湖北工业大学 29、安徽工业大学 34、上海海事大学 39、山东财经大学 44、武汉工程大学 49、西南政法大学 54、南通大学 59、安徽理工大学 64、河南理工大学 69、东北电力大学 74、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79、河北科技大学
5、湘潭大学 10、江苏大学 15、中北大学 20、北京工商大学 5、哈尔滨理工大学 10、山东农业大学 15、江西师范大学 20、浙江师范大学 25、湖南农业大学 30、昆明理工大学 35、武汉科技大学 40、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45、三峡大学 50、重庆邮电大学 55、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60、扬州大学 65、天津工业大学 70、长春工业大学 75、成都理工大学 80、东华理工大学
82、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87、常州大学 92、太原科技大学 97、西安理工大学 10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07、首都医科大学 112、浙江理工大学 117、吉林农业大学 122、浙江财经大学 127、哈尔滨商业大学
83、江苏科技大学 88、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9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98、南京邮电大学 103、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大学 108、南方医科大学 113、华东交通大学 118、上海海洋大学 123、大连海洋大学 128、浙江海洋大学
1、燕山大学 C类 (一本) 6、上海理工大学
2、山西大学 7、华南农业大学
3、南方科技大学 8、浙江工业大学 13、中国医科大学 18、陕西科技大学 3、长江大学 8、江西农业大学 13、安徽师范大学 18、西北师范大学 23、上海师范大学 28、曲阜师范大学 33、天津财经大学 38、南京财经大学 43、青岛大学 48、湖南科技大学 53、广州大学 58、石家庄铁道大学 63、河南大学 68、中国民航大学 73、沈阳建筑大学 78、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都有哪些分类
![中国大学都有哪些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c305bf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c.png)
中国⼤学都有哪些分类
中国⼤学都有哪些分类
现代⼤学制度已在欧根中世纪的⼤学,这是在意⼤利建⽴和演变⽽来⼤教堂学校的神职⼈员期间中世纪盛期。
下⾯是⼩编分享的中国⼤学都有哪些分类,⽂章内容希望⼤家喜欢。
中国⼤学都有哪些分类
1、按办学层次:
“985⼯程”院校,“211⼯程”院校,中央部属本科院校,省属本科院校,⾼职(⾼专)院校。
2、按教育性质:
普通⾼等教育,成⼈⾼等教育,⾼教⾃学考试,电⼤开放教育,远程⽹络教育。
3、按学科范围:
综合类、理⼯类、师范类、农林类、政法类、医药类、财经类、民族类、语⾔类、艺术类、体育类、军事类、旅游类院校。
⼤学起源
近现代⼤学直接起源于12、13世纪的欧洲中世纪⼤学,古代埃及、印度、中国等都是⾼等教育的`发源地,古希腊、罗马、拜占廷及阿拉伯国家都建⽴了较完善和发达的⾼等教育体制。
虽然许多教育史家把上述地⽅的⾼等学府也称之为⼤学,但严格地说,它们不是真正意义的⼤学。
1088年,意⼤利建⽴了第⼀所正规⼤学——博罗尼亚⼤学,它是欧洲最著名的罗马法研究中⼼(也被称为“母⼤学”,是⼀所学⽣⼤学)。
随后,欧洲各地相继出现了⼤学。
巴黎⼤学是由巴黎圣母院的附属学校演变⽽来,1200年法国国王承认巴黎⼤学的学者具有合法的牧师资格,有司法豁免权(巴黎⼤学是第⼆所⼤学,是⼀所先⽣⼤学)。
现代⼤学开始于19世纪初,是指启蒙运动以后、经过理性主义改造、特别是指以德国洪堡创办的柏林⼤学为代表的新型⼤学,⼀般认为,1809年德国柏林⼤学的创⽴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学的诞⽣。
中国高校分类标准及对“985工程”大学的分类尝试
![中国高校分类标准及对“985工程”大学的分类尝试](https://img.taocdn.com/s3/m/da8ae79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5.png)
中国高校分类标准及对“985工程”大学的分类尝试
陈厚丰
【期刊名称】《高校教育管理》
【年(卷),期】2011(005)006
【摘要】从5个分类维度构建我国普通高校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并对我国“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大学进行分类尝试.结果表明,通过实施“985工程”,我国已建立了一批以学科类、综合性、研究型为主要类型的国内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存在生师比和本研比偏高、定位失当、重点不明、盲目求大求全等问题.
【总页数】6页(P21-26)
【作者】陈厚丰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1
【相关文献】
1.中国高校分类标准体系的哲学基础与实用价值 [J], 肖昊;李国年
2.基于区位商的高校分类管理研究——以“985工程”高校为例 [J], 陈力凡;
3.基于区位商的高校分类管理研究——以“985工程”高校为例 [J], 陈力凡
4.基于DEA超效率模型的中国985工程大学效率评价——整合中国大学评价和网大大学排行榜的改进模型 [J], 罗杭;郭珍
5.基于DEA超效率模型的中国985工程大学效率评价——整合中国大学评价和网大大学排行榜的改进模型 [J], 罗杭;郭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高校的分类标准
![中国高校的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0b5f79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c.png)
中国高校的分类标准中国高校的分类标准是一个复杂而又精细的话题,它涉及到教育政策、教育资源分配、学术研究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我国高校的基本分类、分类依据以及分类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我国高校的基本分类。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分为普通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两大类。
其中,普通本科院校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等;而高等职业院校则包括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
这种分类方法既考虑了高校的办学层次,也考虑了其主要职能。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高校分类的主要依据。
在对高校进行分类时,我国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学校的学科建设情况,包括学校的学科门类、重点学科的数量和质量等;二是学校的科研水平,包括学校的科研经费、科研项目数量、科研成果等;三是学校的师资力量,包括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等;四是学校的硬件设施,包括学校的校园面积、实验室设备、图书馆藏书量等。
最后,我们来看看我国高校分类的影响。
一方面,高校的分类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招生政策和学生的学习生活。
例如,研究型大学通常会更注重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而教学型大学则可能更看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另一方面,高校的分类也影响到了学校的资源分配和社会声誉。
一般来说,排名越高的学校能够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更容易吸引优秀的教师和学生。
总的来说,我国高校的分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高校分类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我们需要不断地对分类标准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教育需求和挑战。
院校分类 一类 二类 三类
![院校分类 一类 二类 三类](https://img.taocdn.com/s3/m/ce58e48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7.png)
院校分类一类二类三类1.引言1.1 概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要求,院校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一类院校、二类院校和三类院校。
这一分类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管理和评估各个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一类院校通常是指那些在教育部的认可下享有更高学术地位和较高研究水平的大学。
这些院校通常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设施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
一类院校的特点包括学科门类较全、研究实力较强、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等。
因此,这些院校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
二类院校是相对于一类院校而言的,它们在学术研究和综合实力上略逊一筹。
尽管如此,二类院校仍然具有一定的教学水平和相对较好的资源。
这些院校通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并在一些特定领域有着较为突出的学科优势。
三类院校是指在教育体系中相对较低层次的院校。
它们通常在教学资源和学术水平上与一、二类院校有一定的差距。
这些院校主要着眼于培养专门人才和职业技能,它们的学科设置相对独特,与社会的需求相匹配。
通过对各类院校的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各院校的特点和优势。
这不仅对于学生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有指导意义,也有助于政府和教育部门对不同类型院校的管理和资源分配。
此外,院校分类也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帮助大家更加客观地评估和认识各个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总之,院校的分类是基于各院校在学术研究、培养人才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差异而进行的。
这一分类系统不仅有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也为教育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评估和认识院校的标准。
对于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要讨论的主题——院校分类,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部分,简要介绍了院校分类的背景和重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则给出了本文的整体组织框架,明确了各个章节的内容和目的。
目的部分解释了撰写本文的目标和意义,以及对读者的启发和帮助。
211层次划分表
![211层次划分表](https://img.taocdn.com/s3/m/cfc5eae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a.png)
211层次划分表
211层次划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分类体系,用于对大学进
行等级划分。
层次划分表指的是按照不同层次划分的大学列表。
根据211层次划分,中国的大学被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直属、中央部委直属、地方重点支持的综合性大学)
2. 其它综合性大学(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3. 专业类高校(例如:理工科类、农业类等)
4. 独立学院(独立办学的学院,隶属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或其他综合性大学)
这些层次划分在高等教育资源和质量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位于顶层,拥有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实力。
而综合性大学和专业类高校则存在一定差距,有的专业类高校也可能在某些领域拥有一定的学科实力。
需要注意的是,211层次划分并不是全面覆盖中国所有大学,
它主要侧重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综合性大学,而很多专业类高校和独立学院则没有被纳入该体系。
中国高校分类标准
![中国高校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b50d35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2.png)
中国大学的层次划分中国的大学分层是一个持续热门的话题,每个人对于大学的层次划分都有不同的看法。
大学的层次并非绝对,而是相对的,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学术声誉、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等。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中国的大学可以分为以下13个层次:1.顶尖大学:这些是中国的顶级学府,拥有世界一流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是全球知名的大学。
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这些大学在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培养了无数的杰出人才。
2.一流大学:这些大学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都非常出色。
比如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
这些大学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重点大学:这些大学通常拥有较强的学科优势,在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上表现出色。
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
这些大学在特定的领域内有着重要的地位,吸引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和科研人员。
4.专业型高校:这些高校在特定的专业领域具有突出的实力和优势,如医科大学、师范大学、商学院等。
这些高校注重深耕特定领域,为相关行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5.特色型高校:这些高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如外语类高校、艺术类高校等。
这些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特定技能和专业知识,为特定领域的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6.区域型高校:这些高校主要致力于服务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明确的定位和特色。
它们在区域内发挥重要作用,为当地经济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7.合作办学高校:这些高校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供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和学术交流机会。
这些高校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人才方面具有优势。
8.民办高校:这些高校由社会力量举办,以非公有制形式运营。
它们在培养专业人才和推动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9.独立学院:这些学院与公立高校合作举办,依托母体高校的资源和品牌。
它们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人才方面有一定优势。
高等院校学科分类及划分标准
![高等院校学科分类及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74aa2fcbcd126fff6050ba6.png)
高等院校学科分类及划分标 准(总 17 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 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
按照国家 1997 年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 和培养研究生的的学科、专业目录》,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 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 12 大门类,每大门类 下设若干一级学科,如理学门类下设数学、物理、化学等 12 个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再下设若干二级学科,如数学下设基础数学、计算数学等 5 个二级学 科。
博士、硕士学位就授至二级学科,一般意义上的博硕士点数指的就是可以 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二级学科的数目。
所谓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即是指在这个一级学科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 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也就意味着,一个学生只要选择了这个学科中的任何一个 专业,进了校门就可以从本科一直念到博士。
这能反映出一个大学或科研院所 在这个学科的实力和水平。
但要看这个学科是否全国领先,就要看它里面的二 级学科有没有国家重点学科以及重点学科的多少。
我国高校学位点(硕士)的申报一般是依托二级学科来进行的,学位点申报成功 后,也多设在二级学科之下。
重点学科基本属于二级学科范畴教育部将学科门类分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四位码为一级学科 六位码为二级学科01 哲学 0101 一级学科: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6 美学 010107 宗教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2 经济学 0201 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020202 区域经济学 020203 财政学 020204 金融学 020205 产业经济学 ☆ 020206 国际贸易学 020207 劳动经济学 020208 统计学020209 数量经济学 020210 国防经济 03 法学 0301 一级学科:法学 030101 法学理论 030102 法律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4 刑法学 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030106 诉讼法学 030107 经济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10 军事法学 0302 一级学科:政治学 030201 政治学理论 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4 中共党史(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030206 国际政治 030207 国际关系 030208 外交学 注:0300206 行政学(部分)调至公共管理 0303 一级学科:社会学 030301 社会学 030302 人口学 030303 人类学 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0304 一级学科:民族学 030401 民族学 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 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04 教育学 0401 一级学科:教育学 040101 教育学原理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040103 教育史 040104 比较教育学 040105 学前教育学 040106 高等教育学 040107 成人教育学 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 040109 特殊教育学 040110 教育技术学 0402 心理学 040201 基础心理学 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40203 应用心理学 0403 体育学 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 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 (可授教育学、理学、医学学位)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 05 文学 0501 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050101 文艺学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050200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 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 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 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 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 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 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503 新闻传播学 050300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 050301 新闻学 050302 传播学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504 艺术学 050401 艺术学 050402 音乐学 050403 美术学 050404 设计艺术学 050405 戏剧戏曲学 050406 电影学 050407 广播电视艺术学 050408 舞蹈学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6 历史学060100 历史学(一级学科) 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060103 历史地理学 060104 历史文献学 060105 专门史 060106 中国古代史 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 060108 世界史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7 理学0701 数学 070100 数学(一级学科) 070101 基础数学 070102 计算数学 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70104 应用数学 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702 物理学 070200 物理学(一级学科) 070201 理论物理 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 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 070205 凝聚态物理 070206 声学 070207 光学 070208 无线电物理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703 化学 070300 化学(一级学科) 070301 无机化学 070302 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704 天文学 070401 天体物理 070402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705 地理学 070500 地理学(一级学科) 070501 自然地理学 070502 人文地理学 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706 大气科学 070601 气象学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707 海洋科学 070701 物理海洋学 070702 海洋化学 070703 海洋生物学 070704 海洋地质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708 地球物理学 070800 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 070801 固体地球物理学 070802 空间物理学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709 地质学 070900 地质学(一级学科) 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0902 地球化学 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070904 构造地质学 070905 第四纪地质学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710 生物学 071000 生物学(一级学科) 071001 植物学 071002 动物学 071003 生理学 071004 水生生物学 071005 微生物学 071006 神经生物学 071007 遗传学 071008 发育生物学 071009 细胞生物学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71011 生物物理学 071012 生态学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711 系统科学 071100 系统科学(一级学科) 071101 系统理论 071102 系统分析与集成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712 科学技术史 071200 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770 null 077001 教育技术学 077002 运动人体科学 077003 农药学0771 心理学 077101 基础心理学 0771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77103 应用心理学 077120★医学心理学 077121★认知神经科学 077122★行为遗传学0772 力学 0772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077202 固体力学 077203 流体力学 077220★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 077221★力学系统与控制 077222★能源动力与资源工程 077223★先进材料与力学0773 电子科学与技术 077301 物理电子学 077302 电路与系统 0773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773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77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774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774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0774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774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077420★智能科学与技术 077421★软件服务工程0775 环境科学与工程 077501 环境科学 077502 环境工程0776 生物医学工程 077600 生物医学工程 077620★神经信息学 077621★药物工程0777 基础医学 0777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077702 免疫学 077703 病原生物学 0777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077706 放射医学077721★医学心理学 077721★干细胞工程学 077721★分子医学 077722★再生医学 077722★人文医学 0778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0778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0778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077805 卫生毒理学 077806 军事预防医学 0779 药学 077901 药物化学 077902 药剂学 077903 生药学 077904 药物分析学 0779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077906 药理学 077920★化学生物学 077921★制药工程学 077922★临床药学 077923★免疫药物学08 工学0801 力学 080100 力学(一级学科) 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080102 固体力学 080103 流体力学 080104 工程力学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802 机械工程 080200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204 车辆工程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803 光学工程 080300 光学工程(一级学科)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400 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2 材料学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806 冶金工程 080600 冶金工程(一级学科) 080601 冶金物理化学 080602 钢铁冶金 080603 有色金属冶金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 080701 工程热物理 080702 热能工程 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 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 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 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808 电气工程 080800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 080801 电机与电器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080901 物理电子学 080902 电路与系统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81103 系统工程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081280 软件工程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813 建筑学 081300 建筑学(一级学科) 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 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814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 081401 岩土工程 081402 结构工程 081403 市政工程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815 水利工程 081500 水利工程(一级学科) 081501 水文学及水资源 08150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081503 水工结构工程 081504 水利水电工程 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081600 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 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 081701 化学工程 081702 化学工艺 081703 生物化工 081704 应用化学 081705 工业催化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818 地址资源与地址工程 081800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 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 081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081803 地质工程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819 矿业工程 081900 矿业工程(一级学科) 081901 采矿工程 081902 矿物加工工程 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2001 油气井工程 082002 油气田开发工程 082003 油气储运工程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821 纺织科学与工程 082101 纺织工程 082102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082103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082104 服装设计与工程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 082200 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 082201 制浆造纸工程 082202 制糖工程 082203 发酵工程 082204 皮革化学与工程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823 交通运输工程 082300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 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 08240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082402 轮机工程 082403 水声工程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82500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082501 飞行器设计 082502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082503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082504 人机与环境工程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 082601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082602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082603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082604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827 核科学与技术 082700 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082701 核能科学与工程 082702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082703 核技术及应用 082704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828 农业工程 082800 农业工程(一级学科) 082801 农业机械化工程 082802 农业水土工程 082803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082804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829 林业工程 082901 森林工程 082902 木材科学与技术 082903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0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083001 环境科学 083002 环境工程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831 生物医学工程 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083200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083201 食品科学 083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08320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083204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870 科学技术史 087000 科学技术史0871 管理科学与工程 087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087120★物流工程 087120★工程管理 08712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087120★工程经济与管理 08712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087121★电子商务 087122★金融工程与经济发展 087122★管理信息学 087123★工程与项目管理 087124★企业管理及其信息化 087125★管理系统工程 087126★行政管理与电子政务09 农学0901 作物学 090100 作物学(一级学科) 0901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090102 作物遗传育种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902 园艺学 090200 园艺学(一级学科) 090201 果树学 090202 蔬菜学 090203 茶学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903 农业资源利用 090301 土壤学 090302 植物营养学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904 植物保护090400 植物保护(一级学科) 090401 植物病理学 090402 农业昆明与害虫防治 090403 农药学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905 畜牧学 09050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09050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090503 草业科学 090504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906 兽医学 090601 基础兽医学 090602 预防兽医学 090603 临床兽医学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907 林学 090701 林木遗传育种 090702 森林培育 090703 森林保护学 090704 森林经理学 090705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090706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090707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908 水产 090801 水产养殖 090802 捕捞学 090803 渔业资源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0971 环境科学与工程 097101 环境科学 0972 食品科学与工程 097200 食品科学与工程 097201 食品科学 097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09720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097204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10 医学1001 基础医学 1001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100102 免疫学 100103 病原生物学 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00105 法医学 100106 放射医学 100107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1002 临床医学 100201 内科学 100202 儿科学 100203 老年医学 100204 神经病学 100205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0206 皮肤病与性病学 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 100209 护理学 100210 外科学 100211 妇产科学 100212 眼科学 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 100214 肿瘤学 1002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0216 运动医学 100217 麻醉学 100218 急诊医学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1003 口腔医学 100301 口腔基础医学 100302 口腔临床医学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0400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 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04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10040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100404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100405 卫生毒理学 100406 军事预防医学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1005 中医学 100500 中医学(一级学科)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 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 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 100504 方剂学 100505 中医诊断学 100506 中医内科学 100507 中医外科学 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 100509 中医妇科学 100510 中医儿科学 100511 中医五官科学 100512 针灸推拿学 100513 民族医学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1006 中西医结合 100600 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 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 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1007 药学 100700 药学(一级学科) 100701 药物化学 100702 药剂学 100703 生药学 100704 药物分析学 1007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706 药理学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1008 中药学 100800 中药学(一级学科)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1070 体育学 107002 运动人体科学 1071 科学技术史 107100 科学技术史 1072 生物医学工程 107200 生物医学工程 1073 公共管理 1073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11 军事学1101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110100 军事思想 110102 军事历史 1102 战略学 110201 军事战略学 110202 战争动员学 1103 战役学 110301 联合战役学 110302 军种战役学 1104 战术学 110400 战术学(一级学科) 110401 合同战术学 110402 兵种战术学 1105 军队指挥学 110501 作战指挥学 110502 军事运筹学 110503 军事通信学 110504 军事情报学 110505 密码学 110506 军事教育训练学 1106 军制学 110601 军事组织编制学 110602 军队管理学 1107 军队政治工作学 110700 军队政治工作学(一级学科) 1108 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 110800 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一级学科) 110801 军事后勤学 110802 后方专业勤务 110803 军事装备学12 管理学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1202 工商管理 120200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 120201 会计学 120202 企业管理 120203 旅游管理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1203 农林经济管理120300 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 120301 农业经济管理 120302 林业经济管理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1204 公共管理 120400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 120401 行政管理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120404 社会保障 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120500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 120501 图书馆学 120502 情报学 120503 档案学 招生机构自设专业*。
中国高等教育分类
![中国高等教育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9b2bd92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14.png)
中国高等教育分类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涵盖了各种类型的学校和学位课程。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特点,中国的高等教育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提供包括文科、理科、工科、医科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学位课程。
这些大学往往拥有多个学院和系所,涵盖了广泛的学科范围。
综合性大学在培养各类人才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许多学生的首选。
二、工科技术类院校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工科技术类院校是培养各类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平台。
这些院校注重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科技术类院校广泛涵盖了机械、电子、计算机、通信等多个专业领域,为满足中国工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农林类院校农林类院校是为了培养农业和林业等领域的专业人才而设立的高等院校。
这些院校注重农业和林业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致力于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农林人才。
农林类院校在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农业和林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医药类院校医药类院校是培养医生、药剂师和其他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机构。
这些院校注重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临床诊疗和医学研究的能力。
医药类院校在保障人民健康和医疗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艺术类院校艺术类院校是为了培养各类艺术人才而设立的高等院校。
这些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和表演能力,涵盖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个艺术领域。
艺术类院校在文化艺术事业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师范类院校师范类院校是培养教师和教育管理人才的重要机构。
这些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旨在培养符合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的教育人才。
师范类院校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总结起来,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涵盖了综合性大学、工科技术类院校、农林类院校、医药类院校、艺术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等多个类型。
中国大学办学类型
![中国大学办学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a55706cc08a1284ac8504389.png)
中国大学分类标准的研究2003-06-13摘要:针对2000年我国高校合并重组后的格局,提出了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的中国大学分类标准。
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按教育部对学科门的划分和大学各学科门的比例,将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13类。
型表现大学的科研规模;按科研规模的大小,将现有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型。
每个大学的类型由上述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在前型在后。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评价;大学类型;分类笔者在《2002中国大学评价》中,针对2000年我国高校合并重组后的新格局,提出了一种大学分类标准。
这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从1978年到2002年,我国部分大学完成了,部分大学正在经历着从教学中心向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转变;而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逐渐形成的文理(也称综合)、工科、农科、林科、医药、师范、语言、财经、政法、艺术、体育、民族等12种类型的大学分类,只反映大学的教学学科范围,没有反映也不可能预见到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向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转变过程;因此,有必要补充现行的大学分类标准,增加体现大学科研的内容。
2.1978年以后,不少大学在改革中,经教育部批准,增设了一些与教育部原先确定的学校类型不一致的专业,使这些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范围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而学校类型并没有随之改变,出现了学校类型不能准确反映学科设置的现象。
3.2000年,我国政府对全国高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合并重组。
这次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1652年以来形成的以专业学院为主体的高等效育体制,建立了以多科和综合大学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制。
多数合并大学都有至少两个比较强的学科门,过去单—学科门结构的大学已经不存在;但是以单一学科门为基础的大学分类标准却没有随之改变。
原有的单一学科的分类名称仍然勉强地维系着各大学的类别,这显然不能反映合并重组后中国主要大学的实际情况。
高校分类标准
![高校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fed772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9.png)
高校分类标准
高校分类标准是指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分类的标准。
在中国,高校分类标准按照教育部的规定,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211工程高校:这是指在1995年教育部启动的“211工程”中确定的985所重点高校之一,这些高校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建设的高等教育机构。
2. 985工程高校:这是指在1998年教育部启动的“985工程”中确定的39所重点高校之一,这些高校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建设的高等教育机构。
3. 双一流高校:这是指在2015年教育部启动的“双一流”建设中确定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建设的高等教育机构。
4. 普通本科高校:这是指除去以上三类高校之外的普通高等教育机构,是国家和地方共同支持的高等教育机构。
5. 高职高专:这是指高职(高等职业教育)和高专(高等专科教育)教育机构,主要培养中等职业技能人才。
以上就是中国目前的高校分类标准,不同的高校分类有不同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中国大学专业分类xin
![中国大学专业分类xin](https://img.taocdn.com/s3/m/470db499dd88d0d233d46af1.png)
中国大学专业分类(一)我国的高校现行的12个学科门类是(1)哲学;(2)经济学;(3)法学;(4)教育学;(5)文学;(6)历史学;(7)理学;(8)工学;(9)农学;(10)医学;(11)军事学;(12)管理学。
(二)学科门下设一级学科,共有80个一级学科(不含军事学)(三)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共有358个二级学科(四)中国大学学科专业(每个专业都有十几门专业课程)01哲学0101 哲学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010107 宗教学010106 美学010105 伦理学010104 逻辑学010103 外国哲学010102 中国哲学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02 经济学0201 理论经济学020101 政治经济学020102 经济思想史020103 经济史020104 西方经济学020105 世界经济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2 应用经济学020201 国民经济学020202 区域经济学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020206 国际贸易学020207 劳动经济学020208 统计学020209 数量经济学020210 国防经济03 法学0301 法学030101 法学理论030102 法律史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4 刑法学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030106 诉讼法学030107 经济法学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09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030110 军事法学0302 政治学030201 政治学理论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204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030206 国际政治030207 国际关系030208 外交学0303 社会学030301 社会学030302 人口学030303 人类学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0304 民族学030401 民族学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04 教育学0401 教育学040101 教育学原理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040103 教育史040104 比较教育学040105 学前教育学040106 高等教育学040107 成人教育学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040109 特殊教育学040110 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0402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3 应用心理学0403 体育学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医学学位)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05 文学0501 中国语言文学050101 文艺学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2 外国语言文学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3 新闻传播学050301 新闻学050302 传播学0504 艺术学050401 艺术学050402 音乐学050403 美术学050404 设计艺术学050405 戏剧戏曲学050406 电影学050407 广播电视艺术学050408 舞蹈学06 历史学0601 历史学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60103 历史地理学060104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060105 专门史060106 中国古代史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060108 世界史07 理学0701 数学070101 基础数学070102 计算数学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4 应用数学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0702 物理学070201 理论物理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070205 凝聚态物理070206 声学070207 光学070208 无线电物理0703 化学070301 无机化学070302 分析化学070303 有机化学070304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04 天文学070401 天体物理070402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0705 地理学070501 自然地理学070502 人文地理学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6 大气科学070601 气象学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0707 海洋科学070701 物理海洋学070702 海洋化学070703 海洋生物学070704 海洋地质0708 地球物理学070801 固体地球物理学070802 空间物理学0709 地质学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070902 地球化学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04 构造地质学070905 第四纪地质学0710 生物学071001 植物学071002 动物学071003 生理学071004 水生生物学071005 微生物学071006 神经生物学071007 遗传学071008 发育生物学071009 细胞生物学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1 生物物理学071012 生态学0711 系统科学071101 系统理论071102 系统分析与集成0712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可授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学位08 工学0801 力学(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080102 固体力学080103 流体力学080104 工程力学0802 机械工程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4 车辆工程0803 光学工程注: 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2 材料学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0806 冶金工程080601 冶金物理化学080602 钢铁冶金080603 有色金属冶金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01 工程热物理080702 热能工程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0808 电气工程080801 电机与电器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0901 物理电子学080902 电路与系统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3 系统工程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0813 建筑学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0814 土木工程081401 岩土工程081402 结构工程081403 市政工程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0815 水利工程081501 水文学及水资源08150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081503 水工结构工程081504 水利水电工程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1 化学工程081702 化学工艺081703 生物化工081704 应用化学081705 工业催化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081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03 地质工程0819 矿业工程081901 采矿工程081902 矿物加工工程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2001 油气井工程082002 油气田开发工程082003 油气储运工程0821 纺织科学与工程082101 纺织工程082102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082103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082104 服装设计与工程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082201 制浆造纸工程082202 制糖工程082203 发酵工程082204 皮革化学与工程0823 交通运输工程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0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082402 轮机工程082403 水声工程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01 飞行器设计082502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082503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082504 人机与环境工程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01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082602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082603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082604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0827 核科学与技术082701 核能科学与工程082702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082703 核技术及应用082704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0828 农业工程082802 农业水土工程082803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82804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829 林业工程082901 森林工程082902 木材科学与技术082903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083001 环境科学083002 环境工程0831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农学学位)083201 食品科学083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4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9 农学0901 作物学0901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2 作物遗传育种0902 园艺学090201 果树学090202 蔬菜学090203 茶学0903 农业资源利用090301 土壤学090302 植物营养学0904 植物保护090401 植物病理学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090403 农药学(可授农学、理学学位)0905 畜牧学09050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09050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3 草业科学090504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等)0906 兽医学090601 基础兽医学090602 预防兽医学090603 临床兽医学0907 林学090701 林木遗传育种090702 森林培育090703 森林保护学090704 森林经理学090705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090706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7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8 水产090801 水产养殖090802 捕捞学090803 渔业资源10 医学1001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00102 免疫学100103 病原生物学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00105 法医学100106 放射医学100107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1002 临床医学100210 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0211 妇产科学100212 眼科学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100214 肿瘤学1002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0216 运动医学100217 麻醉学100218 急诊医学100209 护理学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6 皮肤病与性病学100205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0204 神经病学100203 老年医学100202 儿科学100201 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1003 口腔医学100301 口腔基础医学100302 口腔临床医学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00404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00405 卫生毒理学100406 军事预防医学1005 中医学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100504 方剂学100505 中医诊断学100506 中医内科学100507 中医外科学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100509 中医妇科学100510 中医儿科学100511 中医五官科学100512 针灸推拿学100513 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 注:本二级学科1998年增设1006 中西医结合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1007 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01 药物化学100702 药剂学100703 生药学100704 药物分析学1007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100706 药理学1008 中药学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11 军事学1101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110102 军事历史1102 战略学110201 军事战略学110202 战争动员学1103 战役学110301 联合战役学110302 军种战役学(含:第二炮兵战役学)1104 战术学110401 合同战术学110402 兵种战术学1105 军队指挥学110501 作战指挥学110502 军事运筹学110503 军事通信学110504 军事情报学110505 密码学110506军事教育训练学(含:军事体育学)1106 军制学110601 军事组织编制学110602 军队管理学110802 后方专业勤务110803 军事装备学12 管理学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1202 工商管理120201 会计学120202 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120203 旅游管理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1203 农林经济管理120301 农业经济管理1204 公共管理120401 行政管理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120404 社会保障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120502 情报学120503 档案学。
985211各院校分类介绍
![985211各院校分类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052081b50e2524de4187e0b.png)
985、211各院校分类介绍985分类介绍:第一档:(两牛校):清华大学、大学、(六名校):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交通大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第二档:(理工类):同济大学、工业大学、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大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综合类):南开大学、大学、大学、大学(专属类):师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第三档:(综合类):大学、大学、大学、大学(理工类):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理工大学、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第四档:(综合类):大学、东北大学(专属类):华东师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一、一档985(牛校类)1、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工学第一名,管理学第一名,中国工学老大,实力超群,名副其实的大学巨无霸。
王牌专业是经济与金融、土木工程、建筑学、电子信息科学类、工程力学(钱学森力学班)、水利水电工程、临床医学。
2、大学北大是理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都是第一名,法学第二名,稳坐综合类大学老大。
王牌专业是经济学类、法学、生物科学、元培实验班。
二、一档985(名校类)1、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是医学第二名,文学第二名,历史学、管理学、哲学、理学、经济学实力超群,被称为南方小北大,是综合性大学的第二名。
理科最好的专业:数学、物理、化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软件、生命科学、医学等文科最好的专业:经济学、公共管理、法学、哲学、新闻传播、文学、历史学、英语翻译、工商管理2、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培养毕业生集中在政界、社会科学界和商界等领域,科研成果也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中国人民大学是法学第一名,经济学第二名,哲学、文学、管理学、历史学的实力超牛,生源非常好。
最热的专业是金融学。
3、交通大学交通大学是工学第三名,机械、电气、航海类实力强大。
合并了农学院、第二医科大学,成为与大学在工科相抗衡的强大对手。
王牌专业是土建类、机械类、电气信息类、信息安全。
我国大学的分类及特点
![我国大学的分类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aa5bd7b9f3f90f76c61ba9.png)
我国大学的分类及特点冯莹 08自动化(一)班 200810320134在中国,最早建立的现代大学是天津西学学堂(头等学堂)(1895)、京师大学堂(1898)。
1912年《大学令》规定,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以文、理二科为主;必须文理二科并设,或文科兼法商二科者,或理科兼医、农、工三科或二科、一科者方能称大学。
1917年改为设二科以上者得称为大学,但其设置一科者称为某科大学。
1929年改科为学院,并规定必须具备3个以上学院,且其中至少包括理、工、农、医之一,方能称大学。
1948年《大学法》规定:大学设文、理、法、医、农、工、商等学院,凡具备三学院以上者称大学,否则称学院。
现在在大学的名称设置上虽有改变,但所学专业属性与1912年的《大学令》所差无几。
中国目前有多少所大学?恐怕谁也一时无法说出准确数字,大概其中选录的中国普通本科大学有609所,所有共1500所以上。
致力于中国大学搜索引擎服务的Google收录的中国大学的数量是849所。
从数量上来讲,Google的大学搜索比较令人满意,虽然这一数字并非完全等于我国目前所有大学的准确数字,但至少应该已经囊括了国内的主流大学。
按传统的行政管理角度来分,即一是以学校层次分大学、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三类;二是以教学、科研为导向的层次分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四类;三是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准分教育部直属高校及部门和地方所属高校两类;四是按学科特点分文理(也称综合)、工科、农科、林科、医药、师范、语言、财经、政法、艺术、体育、民族等12类;五是按学科多少分类,形成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三类。
还有就是按大学排名来对大学分类。
即大学的分类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
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按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和大学各学科门类的比例,将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13类。
大学的分类
![大学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e79eae5856a561252d36f6f.png)
1.大学的分类---211、985、部属重点、国家重点的区别一、大学的分类标准:1、按照学校隶属关系,高校又分为两类:一类是部委院校,共111所;一类是地方院校,共1442所。
2、按照三级学位授予权,又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及只能授予学士学位的普通本科院校。
3、按学校的定位又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
尽管没有明确的界线,但普遍认为,研究型大学大概就是30余所;教学研究型的有70余所,其他的是教学型。
4、按办学体制,分部委院校、省属院校、市属院校、民办学校,据说这四类学校教育部以后要规范成国立大学、省立大学、社区大学和民办大学四个等级。
二、 211、985、部属重点、国家重点的区别从此图可以看出中国大学的层级:(一)最好的、第一流的高校:“985工程”高校(共39所):又分成三个层次(1)第一层次:2+7(9校联盟)2:清华、北大7:浙大、上交、复旦、科大、南大、哈工、西交(2)、第二层次:“2+7”外30所高校:南开天大东南大学华科武大厦大山大湖大海大中南大学吉大北理大连理工北航重大电子科大川大华南理工中山兰大东北大学西工同济北师人大中国农大国防科大中央民大西北农林科大华东师大(二)、“985工程”外的“211工程”高校(共73所):1、“优秀学科创新平台”高校(27所):(1)部属(26所):西南交大、北科大、北京交大、北邮、北林、中央财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化工、中国政法、华北电大、中国矿大、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东北师大、上海财大、华东理工、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合肥工大、武汉理工、西南大学、南京农大、华中农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武汉理工(2)省属(1所):西北大学2、非平台211高校(46所):(1)部属(20所):北京中医药北京外国语中国传媒中央音乐学院北体大连海事哈工程东北林大东华大学上外南航南理中国药科中南财经政法暨南大学西南财经西安电子科大长安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2)省部共建(13所):内蒙古大学延边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新疆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西藏大学海南大学石河子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3)非共建(13所)苏州大学天津医科河北工大太原理工辽宁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师大安徽大学福州大学湖南师大四川农大东北农大华南师大(三)、非211高校:1、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北语央美中戏其他部委所属:2、教育部共建高校(7所):山西大学湘潭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井冈山大学延安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3、其他部委共建高校4、剩下高校--这就是最差劲的了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学分类研究最新进展我国学2002-11-13 16:55:38者提出新标准我国1952年按照苏联的模式对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后,建立了以专门学院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制。
在这个体制下,全国大学实行按学科分类,除少数大学保留若干个学科外,大部分大学都只有一个学科,全国大学分为文理(也称综合)、工科、农科、林科、医药、师范、语言、财经、政法、艺术、体育、民族等12种类型。
同时,在国家创新体制方面,实行教学科研分离。
高等学校只从事教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则专事科学研究。
以当今的眼光看待当时的院系调整和教学科研分离,显然有不合理的因素。
因此,1978年改革开放后,大学逐渐向科学研究、综合性方向发展。
今天,许多大学已经成为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综合型、多科型大学。
可是,1952年确定的以学科为主线条的大学分类标准却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种严重滞后的分类标准已经难以真实地反映当前中国大学的属性。
建立新的大学分类标准已经提到日程,教育学者对此也已展开研究。
最新出版的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杂志(季刊)2002年第4期刊登了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研究员撰写的文章:《再探大学分类》。
文章针对1978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学分类标准。
在新的分类标准中,大学的类型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
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按教育部对学科门的划分和大学各学科门的比例,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13类。
型表现大学的科研规模,按科研规模的大小,现有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型。
每个大学的类型由上述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在前型在后。
例如:按各学科比例情况,北京大学属于综合类,按科研规模,北大属于研究型,故北京大学的类型是综合类研究型,简称综合研究型。
再如:按各学科比例情况,清华大学属于工学类,按科研规模,清华属于研究型,故清华大学的类型是工学类研究型,简称工学研究型。
新的分类方法改变了过去单一模式的大学分类标准,从科研规模和学科比例两方面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前中国大学的实际情况。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杂志(季刊)2002年第4期发表的《再探大学分类》全文如下:再探大学分类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摘要:针对2000年我国高校合并重组后的新格局,提出了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的中国大学分类标准。
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按教育部对学科门的划分和大学各学科门的比例,将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13类。
型表现大学的科研规模;按科研规模的大小,将现有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型。
每个大学的类型由上述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在前型在后。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评价大学类型分类笔者在《2002中国大学评价》中,针对2000年我国高校合并重组后的新格局,提出了一种大学分类标准。
这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从1978年到2002年,我国部分大学完成了、部分大学正在经历着从教学中心向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转变;而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逐渐形成的文理(也称综合)、工科、农科、林科、医药、师范、语言、财经、政法、艺术、体育、民族等12种类型的大学分类,只反映大学的教学学科范围,没有反映也不可能预见到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向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转变过程;因此,有必要补充现行的大学分类标准,增加体现大学科研的内容。
2、1978年以后,不少大学在改革中,经教育部批准,增设了一些与教育部确定的学校类型不一致的专业,使这些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范围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而学校类型并没有随之改变,出现了学校类型不能准确反映学科设置的现象。
3、2000年,我国政府对全国高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合并重组。
这次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1952年以来形成的以专业学院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制,建立了以多科和综合大学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制。
多数合并大学都有至少两个比较强的学科门,过去单一学科门结构的大学已经不存在;但是以单一学科门为基础的大学分类标准却没有随之改变。
原有的单一学科的分类名称仍然勉强地维系着各大学的类别,这显然不能反映合并重组后中国主要大学的实际情况。
4、现行的12种类型的大学分类标准,大部分学校按学科划分,可师范类、民族类又不按学科划分,这种体现当时政策的分类标准不支持中国大学标准走向世界。
5、虽然现行的大学分类标准落后于我国部分大学的实践,但是仍然有许多大学的学科范围没有本质的变化。
对于这部分大学,特别是许多专科大学,现行分类标准还是适用的。
考虑到上述因素,笔者曾提出将我国大学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专业型四种类型,其中专业型又可以按学科划分为几个类。
随着更深入地研究和更多地听取各方面意见后,笔者要修改和完善上述四种类型的分类标准;即在部分保留我国现行大学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体现大学科研规模的内容,形成由学科比例和科研规模两部分组成的新的大学分类标准。
在新的分类标准中,大学的类型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
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按教育部对学科门的划分和大学各学科门的比例,将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13类。
型表现大学的科研规模,按科研规模的大小,现有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型。
每个大学的类型由上述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在前型在后。
例如:按各学科比例情况,北京大学属于综合类,按科研规模,北大属于研究型,故北京大学的类型是综合类研究型,简称综合研究型。
再如:按各学科比例情况,清华大学属于工学类,按科研规模,清华属于研究型,故清华大学的类型是工学类研究型,简称工学研究型。
一、按科研规模划分,大学的型表一是按科研规模划分的大学分类标准,其中对《2002中国大学评价》提出的大学分类标准的主要修改,是将各类大学累计的科研得分百分比从70%降到黄金分割点61.8%;用三个黄金分割点将我国本科大学划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种类型。
取黄金分割点的目的是试图今后在同行讨论中以最少的次数确定各类大学的数量。
这一修改使研究型大学从77所降为40所。
现有普通高校符合表一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标准的大学共133所,名单见表二。
上述40所研究型大学占全国1022所普通高校(含专科)总数的3.91%;博导数量占全国普通高校博导总数的65.41%,其中理科博导占65.20%,文科博导占66.50%;培养的博士生占全国普通高校的72.32%,硕士生占51.71%。
有140所本科大学符合表一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标准,313所本科大学符合表一的教学型大学标准,436所专科大学全部是教学型大学。
按科研规模划分的各类本科大学数量及所占百分比见表三。
二、按学科比例划分,大学的类表四是按学科比例划分的大学分类标准。
该标准部分保留了现行大学分类标准。
表四的学科划分执行教育部颁布的学科分类,不是严格的科学学意义上的学科分类。
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分类中,学科门是最高父系统。
学科门共有12个: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
由于普通高等学校很少设军事学专业,本文不讨论军事学门。
表四的理科是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农林科学、医药科学的统称,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学4个学科门;文科是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统称,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7个学科门。
理科和文科是教育部在高考中的习惯称呼,报考理科的考生,可以录取到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学科门的专业,报考文科的考生,则录取到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的专业。
按照表四,综合类和文理类的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大学,理科科研得分不低于科研总得分的28%、文科科研得分不低于科研总得分的16%。
这两个百分比来源于2000年高校合并重组前后中国综合类大学的实际情况。
高校合并重组前的1999年,我国600所本科大学理科科研得分占总得分的81%,文科占19%。
60所综合大学和85所相当于综合大学性质的师范类大学的理科得分约占科研总得分的64%,文科得分约占36%(删除1998年合并后的浙江大学各项得分,加上归一化处理后的杭州大学1998年的科研得分)。
参考这两个文科百分比,综合大学的文科比例不应低于19%;但当年文科得分比例最低的南京大学和兰州大学,为16%左右,见表五。
表五:《2001中国大学评价》中南京大学、兰州大学文理科得在人们的习惯和教育部现行分类标准中,这两所大学的综合类地位难以动摇,且本次大学分类是部分保留现行大学分类标准的,故将文科的最低比例定为16%,不能再低了。
另外,在2000年全国高校重组中,医科大学和工科大学成为综合大学的主要合并对象,鲜有主动合并文科类大学的。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与其它学校合并后,文科得分比例都大幅降低,其中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降为接近16%,见表六。
表六:《2002中国大学评价》中北京大学等四所综合大学文理科得分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在人们的习惯和教育部现行分类标准中,也是地位难以动摇的综合大学,因此,文科的最低比例只能定为16%,不能再高了。
同理,1999年安徽大学和湖北大学是综合类大学中理科得分最低的(只统计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大学),约为28%。
故将理科的最低比例定为28%。
巧合的是文科的16%是文科平均值36%的4/9,而理科的28%又是理科平均值64%的4/9。
表四要求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的综合类大学“理科科研得分最高的学科门与次高的学科门科研得分之比小于3∶1、文科科研得分最高的学科门与次高的学科门科研得分之比小于2∶1”,其含义是综合类大学至少有四个主要学科门。
四个主要学科门源于高等教育法。
高等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五条规定:“大学还必须设有三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
”此处的“三个以上”应理解为至少四个。
按照教育部的学科分类,学科门和学科类并非同一层次,学科门下设学科类、学科类下设专业。
高等教育法没有明确三个以上学科门类是指学科门还是学科类(作为法律确实不够严谨),但从上下文分析,此处的学科门类应指学科门。
因此,作为综合类大学,不应低于高等教育法规定的设立大学的最低标准,即至少四个主要学科门。
现行大学分类标准的综合类大学实际是文理科大学,即一个较强的理学和若干个主要文科门,没有或只有很弱的工学、农学、医学。
如果继续维持原标准,将有一些大学须在16%左右的文科空间产生三个主要学科门,这是很困难的。